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淮军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L
发帖数: 22804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沉默的声音
当然郭嵩焘后来因为这些大胆言论遭受挫折,似乎显得很孤立。有人因此说他这是个例
外,多数儒者那时还是视西夷为名教之敌的。但我以为,首先一个时代的特征在于它那
不同于其他时代的东西,而不在于相信这些东西的人是否已经成了算术上的多数。就是
戊戌以后,“西化”潮流更猛,中国总人口中的多数对之又有多少认识?否则怎么会有
义和团那样的事?但是,相比起五四前后“学西”者尤其是倡言学西“本”西“体”者
大都批儒,而崇儒者不是反对“西化”,就是只主张学“西用”、反对学“西体”的状
况而言,像郭嵩焘等人那样从儒家、而且是从“反法之儒”的古儒原教旨出发来倡导学
习西方,而且特别注意学习西“本”西“体”,难道不是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吗?戊戌
以后尤其是五四时代,主张学西的人显然比徐继畬郭嵩焘时代要多得多,而在西化大潮
下仍然坚持儒家本位的人肯定比徐郭时代少得多了。但是他们几乎都“反西”,在这些
人当中有像徐、郭乃至谭嗣同那样主张通过弘扬“西体”来实现“反法救儒”的吗?我
看似乎一个也没有!
而且,秦汉以后在儒表法里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儒者”的确很难说。任何文化背景下
的专制时代有权有势者从既得利益出...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人有井底之蛙的习惯
僧格林沁又不是满人,长毛确实不像样,但是在天京杀清妖杀的如砍瓜切菜。满人都变
成提笼架鸟的软蛋了,不会打仗了才眼睁睁看着湘军淮军崛起 无可奈何。
连基本历史都不敢承认。
分兵还成理由了?对付英法 被英法打的满地吃屎,拱卫北京搞得你们皇帝皇太后逃向
西安。。
对付回回靠得左宗棠的湘军,对付长毛也是依赖湘军淮军,满洲兵就是废物。
捻军也是汉族军队搞定的。。
乾隆以后的满洲人都变成废物了。。
L*********2
发帖数: 10195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甲午战争真相
北洋舰队和陆军还是是完全不同的。北洋舰队的现代化程度虽然不如日本,但要比淮军
的陆军弟兄们还是高多了。北洋舰队的舰长多数都是英国念出来,舰队的操典是英国的
,甚至操作口令都是英语。陆军那些人都是土包子,别说念书了,谁去过欧洲?淮军根
本没有西式陆军的作战训练,基本就是拿洋枪打中国式的仗。直到大头甲午3年后在天
津小站开始练新军,中国才开始用西方的军队操典,战术去练兵。
L*********2
发帖数: 1019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甲午的问题还是出在陆战
尼玛淮军的武器绝对是当时世界一流。连发后膛步枪,嘎嘎林枪,克虏伯大炮小鬼子恐
怕见都没见过。但是淮军根本不没有任何运用这些武器的战术和训练。对付流寇,回回
可能没问题,对付西方战术训练的陆军,怎么打怎么输。
m******r
发帖数: 4351
5
戈登的洋枪队除了军官是洋人,底层的士兵全都是从上海一带招募的流氓地痞。
清朝人很惊讶的是,这些湘军淮军都不要的地痞无赖,到了洋人手下,反而服服帖帖
戈登对李鸿章还真不错。1864年5月,陷常州后,清军在苏南的胜利已成定局,戈登主
动要求遣散“常胜军”。1864年5月31日,常胜军在昆山解散,全体军官辞去了在清军
中的职务,其部分精锐部队和大部分武器装备被编入淮军。
L*********2
发帖数: 10195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凌河之战有解吗?
壬辰倭军能做到对抗骑兵,我明当然也做得到。没有阵型和纪律,我明怎么能获得宁锦
大捷,后面还能重推回到大凌河?我明的人物够多了,袁督师,孙承宗,卢象升,洪承
畴,孙传庭,本来都是念书的,出这么多能人不错了。你们蒙古人被我们赶到漠北以后
,除了也先,下面还能找到谁啊?僧格林沁??嘿嘿。。。
甲午的时候肉搏也是小规模,双方都是放枪了。我大清淮军骑兵本来就规模不大,过时
了。我大清淮军外战外行,内战打长毛,碾子,回回,拳匪还是够用的。
z**********e
发帖数: 22064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湘军
http://jds.cass.cn/Item/2202.aspx
Xiangjun
湘军
晚清曾国藩创建的一支军队。1852年12月(咸丰二
年十一月),太平军从湖南北出,攻克汉阳。曾国藩以
礼部右侍郎丁忧在籍(湖南湘乡)守制,咸丰帝命他帮
同该省巡抚办理团练。他复奏咸丰帝称,团练无济于事,
正规军绿营已不堪作战,主张另建新军。于是,他以湘乡
练勇为基础,在湖南编练成一支军队,称为“湘勇”,又
称“湘军”。
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则招
募湘乡一带农民。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既是同乡,又
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并
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曾
国藩治军重在思想纪律而不在技术性的教练。他为湘军写
的军歌唱道:“规矩要肃静,有礼、有法、有号令。”他
制定“辨等明威”的军礼,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
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使
湘军成为一支有力地维护封建统治的军队。
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其营制主要采用明代著名军
事家戚继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的“束伍”成
法。陆军每营五百人(营官一员、哨官四员在...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8
朱元璋打下应天后在其的割据势力周围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其中朱元璋最主要的敌人要数陈友谅和张士诚2人。1360年陈友谅开始进攻朱元璋企图一统江南。结果在1363年的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一举击败陈友谅并于第二年攻陷武昌。紧接着1367年朱元璋又杀死张士诚进而统一江南。
相同的一幕500年后又出现了。1862年天平天国也有2个主要的敌人在天京以西是曾国藩的湘军。在天京以东是李鸿章的淮军。从1860年开始到1862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领大军2次进攻淮军驻守的上海结果都大败而回。此举导致太平天国西线防务空虚,湘军于1861年9月攻陷天京的西大门安庆进而围攻天京。到1864年6月洪秀全在天京病饿而死。
在相同的形势下为什么朱元璋能够统一江南进而一统华夏,而洪秀全却最终困守孤城病饿而死呢?
P**5
发帖数: 7467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朝在西域的战绩怎么这么牛
什么乱七八糟的,乾隆灭的是准噶尔,是西蒙古,不是缠回。西蒙古信的喇嘛教,缠回
是西蒙古的奴隶。
光绪时,是左宗棠的淮军,一路追击西北回逆。淮军建立就是模仿当时欧美军队。
M*******r
发帖数: 522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z]闲话毅军
一、前期毅军
1、毅军产生的背景
毅军出自于淮北的勇营。咸丰年间,长毛军兴,清廷各地经制兵之不堪用,显
露无疑,各地勇营应运而生。本来勇营这种东东在乾嘉年间平白莲教时就发挥了很
大的作用,如杨芳、杨遇春等都是靠勇营起家,但在事平之后或裁撤,或改变为绿
营经制兵。到洪杨发难,连向荣、乌兰泰这样的勇将都控制不住,勇营的再起就是
必然的了。先是江忠源的楚勇比较有名,到后来曾涤生、胡润芝练成湘勇,方成气
候。
勇营的最大来源是各地团练,而安徽作为金陵屏蔽,是争斗最为激烈的战场,
各地常结圩堡以自保,故此皖省团练势力甚大。团练的目的在于自保家乡,而对待
别人的地盘,也常有掳掠,与匪无异;在对待清廷的态度上,团练也不都是忠诚的
,常有反覆。团练里面也有门道,有官家出面办的“官团”和地方乡绅自办的“乡
团”,如李合肥的淮军几个大营头,树、铭、鼎等军均为乡团出身,庆军为官团出
身,原本互相间都是斗得象乌眼鸡一样,后来也都站在同一旗帜之下了。到同治初
年,淮河南北的团练隐隐组合成两大集团,命运大相径庭。淮南江北地区就是李合
肥筹组的淮军,援沪以后蓬勃发展,最后竟成为全国最强大的武力。而在淮河地区
,则形
s****n
发帖数: 8912
11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在社
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立宪步骤
。”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王朝爱新觉罗“部
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成了王朝
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 态:王朝不是被革
命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形态中退出历史
舞台。蓄积于民间的“一省之力”的壮大、成熟和独立,在 王朝部族集团自身衰败的
同时,从另一个方向揭示了帝国政治走向革命立宪的独特的中国道路。
文/本报记者曾鸣 皇帝的独裁路径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个国家,皇帝最大,乃至大过一切梦想,可以制
约一切梦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政治,皇帝独裁。不过,如果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美梦,我
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在汉、唐、宋诸代,你并不是那么为所欲为的,那时还有
...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应该支持朝鲜进攻韩国
hoho,说起满清军队的腐化速度,满人入关靠的是八旗,等到三藩的时候,八旗就不行
了,靠绿营;太平天国的时候,绿营不行了,靠勇营,也就是湘军和淮军。可是好景不
长,湘军后来大部被裁撤,到了甲午战争,淮军又烂到不行了,于是慈禧在辛丑年就靠
民间的义和团,以为民心可用。后来就是袁世凯的小站练兵了。
说到这里,清朝廷为什么不能让满人练新军?非要让袁世凯练?难道满族亲贵里,一个
能干的也没有了?倒不一定是找不到能干的,而是八旗子弟养尊处优太久了, 怕吃苦,
怕死, 那个时候几乎都找不到不怕吃苦不怕死的满人了,一个个就知道敛财和享受,所
以新军才能被袁世凯架空,实际控制权掌握到他手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到任何时候都是对的。武昌起义,一开始不过才二千人,那
个满人湖广总督瑞什么的如果不那么极端怕死,只要稍微沉着应付,完全可以像其他省
份那样镇压下去,结果他怕到连自家大门都不敢出,从后门凿了个洞跑到船上躲起来,
还下命令给手下说谁也不许说出他在哪里。
武昌起义成功后,满人对袁世凯有些忌惮。袁世凯说,有能耐你们亲自去领兵打仗啊,
结果那些满人都只能动动嘴皮子,个个都怕死。当时北方还有一支禁卫军...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3922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浙江织里万人暴乱已失控
大革命来啦,百万淮军踏平长三角!
长三角根本不是彪悍的淮军的对手!
w*****0
发帖数: 361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武器杂谈】朴刀
早在金田起义时期,太平军中就有不少枪炮,咸丰元年(1851年)六月二十七日,清将
乌兰泰进攻新墟,一次就夺得太平军火炮13门,都铸有“太平左右军”字样,显然,这
些炮是起义后自行铸造的,桂平当地也有韦昌辉“开辕门造炮”的记载。
除了炮,早期太平军也有不少其它火器,据被俘的李进富称,在紫荆山的太平军士
兵,每人都要带一个装火药的布口袋,可见用量是不少的。
1855年左右出版的《行军总要》规定,太平军最基层的战斗单位“两”(有25个人
),装备抬枪两杆,鸟枪5杆,抬枪是由两人操作的,照此计算,太平军步兵装备火器
与装备刀矛的比例为9:16,考虑到太平军一般不让新兵直接上阵,实际比例要更高。
与太平军对敌的湘军,一个营分四哨,每哨八队,其中四队刀矛,两队抬枪,两队小枪
(鸟枪),另有亲兵六队,其中三队刀矛,两队劈山炮,一队小枪,冷热兵器比为1:1
,两相对比,差距固然有,但不算大。
大炮对于太平军而言十分珍贵,1852年太平军在湖南岳州意外获得当年吴三桂留下
的铁炮,便如获至宝;进入南京后,重炮多被集中调配,如江北要塞瓜洲,就曾被分配
装备重2000斤的铜炮。相对而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解开甲午战争的误读
解开甲午战争的误读
2012-09-19 16:01 作者:堵开源
18
新浪微博 开心网 腾讯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邮件 复制网址 收藏夹 打印 更多
相关阅读
甲午乙未之际的帝党与后党
《甲午大海战》导演有信心赴日上映
回望1895-1945年的中国海上力量
关键词:
甲午战争海战中国日本北洋水师海军
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晚清重臣李鸿章苦心营建的北洋水师损失惨重
。失去制海权。三天前,淮军地面部队在朝鲜平壤被击败。
至此甲午战争中日本开始占据上风。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历史。但是不同的人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段历史进行解
读。上世纪50年代的老电影《甲午风云》中塑造了完美的军人邓世昌的形象。但却让中
国普通人心中留下了一种印象,那就是甲午战争,中国军队,或者说李鸿章的淮军和北
洋水师,本应有可能取胜的,只是因为晚清政府的肘掣,帝国主义的欺骗,以及军队中
的败类懦夫。最后才输给了日本。
而冯小宁导演80年代的《北洋水师》电视剧,堪称中国一代人的“海权”意识启蒙,每
集电视剧结尾对世界各国和中国海军舰艇数量的盘点让人印象深刻。然而这部电视剧对
甲午战争和北洋... 阅读全帖
M****7
发帖数: 2334
16
如果湘军上,只可能更差.湘军在此前的台湾保卫战和在越南的中法之战中表现很差,远
逊于淮军.据倭奴自己的记载,淮军在战争初期还是挺强的.
甲午惨败除了啥满清腐败透顶,国运教差等等原因,朝廷对朝鲜是保还是弃,对倭是打还
是守没有一致意见. 帝党后党相互拆台.各派武装相互倾轧.不败才怪呢.
n*******4
发帖数: 2285
17
我说了原因之一--“王朝末年”,没有强势君主,外戚当政是王朝末年一个重要特征。
至于“异族统治”,我认为甲午战争时清军主力虽是汉家湘淮军不错,但为了保一个异
族统治去抵抗另一个异族入侵,没有动力,也是清军没有斗志的原因。湘淮军打太平军
有斗志是因为太平军威胁到了中国传统礼教,孔教传统。
c******k
发帖数: 8998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赵楚:假如甲午战争重新来过
http://zhaochuboke.blog.163.com/blog/static/2073191472012813114
“100多年来,因为惨痛的近代史,中国人对于国家竞争的看法始终不能摆脱谁拳头大
谁有理的思维,这是简单的山寨政治学“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观念的国际版,这种历史
心理积淀的危害也许大大超过今日外部危机。力量当然重要,但倘若没有价值观和制度
的优越和进化,及高明政治的配合,倘若仅把力量主要界定为枪杆子,那是注定一事无
成的。”
在当代中国,日本二字犹如超级G点,各种形式夸张地渲染历史仇恨的东西多如牛毛,
但很少有人敢于大大方方地承认,近代以来,日本除了伤害中国,从留学东洋到辛亥到
改革开放,日本也是于中国大有恩惠、确有共同利益的国家,一味的仇恨历史观会把我
们自己的国家带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不值得思考和反思吗?
甲午过去100多年了,中国人大部分还是没明白,假如回到1894,那么我们应该直面的
问题是:在那场战争背后中日的核心竞争是什么?从甲午到中国抗战胜利,战场上的胜
负都是暂时的,但现代政治和社会的转型,文明、制度和社会发展竞争才是核心的,因
为这是国运与民族命运...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2734
19
可别这么说,北洋军是李中堂的军,淮军也是中堂的
要是李中堂打赢了,坐上定远炮轰东京,回头来太后都不敢跟中堂说个不字
可惜淮军治军不严,敌人没有开到,先把子弹打完,扭头回来领饷。
大头搞得新军就比中堂的好得多,至少大头没有割过地,还一路干到乌兰巴托。
汉人不给中堂卖命,却给大头卖命,怎么讲?
还是中堂在思想上不如大头进步,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f****m
发帖数: 7469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甲午战争日本陆军的战斗技巧
甲午的倭军也就是战斗力1的渣渣,问题是淮军更烂只敢远远躲着放枪,倭军一搞白刃
突击淮军全线就散了。
w*********g
发帖数: 30882
21
甲午战争120年祭: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
2014-01-29 07:45
作者:张飙
甲午战争120年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甲午战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1894年
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惨烈、丧权辱国之沉痛,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心中。120年
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亚洲格局。
甲午战争120年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甲午战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惨烈、丧权辱国之沉痛,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心
中。
120年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亚洲格局。120年前,中日两国各自走在自己的十字路
口,战争改变了双方的历史。《马关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把中
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日本凭借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迅速扩张军事
实力,一跃跻身世界列强。
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没落,日本崛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014年8月1日,是中日甲午战争正式宣战120年的日子。
120年后的今天,写下本文,权当捧一杯酒、捧一杯泪,祭奠当年为国捐躯的忠魂
,祭奠当年被残杀的冤魂,祭奠当年所有为中国奋斗过的人们。
祭奠仇恨,是为仇恨不再新生。
祭奠历史,是...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南明跟晚清,哪个更腐败?
李鸿章这B就是运气好点。这B手握重权20多年,误尽天下苍生,受他压制打击的官员不
计其数。
1861年他组建淮军的时候,太平天国就是强弩之末---早走下坡路了。
他懂个鸡巴军事啊?他拿洋枪对付太平军的土枪大刀长矛,时代让他占了便宜。
1864年南京沦陷后。这B仗着自己的淮军,当军阀。
此后的30年,直到1894,这B手握大权,军队却腐朽不堪,找原因,就怪这B。
甲午战争,换个懂军事的来指挥,绝对不会失败。
y***u
发帖数: 7039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00年八国联军与清军的战争
史料:1900年八国联军与清军的战争
坐在中国皇帝宝座上的八国联军
一、清军和联军双方实力比较
1、清军兵力
战争爆发前夕,在直隶、京津地区的清军共113000人,其配置如下:北京地区约65000
人。荣禄自统武卫中军30余营12940人,驻南苑;尚书衔武卫后军总统董福祥部20个营
6786人,原驻丰润、玉田一带,6月10日后调驻北京东南郊;奕?部神机营25个营14000
余人,载漪部虎神营14个营8640人,分守北京各城门;此外尚有八旗、绿营兵2万余人
,驻北京城内。 天津地区约25000人。
直隶提督、武卫前军总统聂士成部34个营(队)15070人,驻芦台、开平一带;天津镇
总兵罗荣光部淮军10个营4750人,驻大沽、天津等地;总兵李安堂部淮军5个营2318人
,驻北塘、圣头沽一带;总兵何永盛部练军6个营2500人,驻天津;工部侍郎、武卫右
军总统袁世凯率七千余人去山东后,余部3000余人驻小站。
山海关地区约14000人。总统武卫左军、四川提督宋庆及会办武卫左军、浙江提督马玉
昆部25个营9806人,驻山海关内外(6月17日后,宋庆、马玉昆部奉命陆续赴津);淮
军总兵吕本元部五个...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425
24
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0年。在那场战争中,被视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强运动重要成
果的北洋水陆两师全军覆没,如云艨艟烟消云散,成为令人扼腕的一大恨事。
这一战,我们总是说自己输在“体制问题”上,但什么是“体制问题”呢?让我们离开
教科书,走进这场战争,去体会真实历史的声音。
甲午战争(1894—1895)
◆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曾做了长期准备。
◆1894年,日本趁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出兵侵占朝鲜。7月25日
,丰岛海战爆发,日本引爆甲午战争。
◆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9月,日军经黄海海战,掌握了制海权。
◆1895年2月,日本攻占威海卫军港,清北洋舰队覆没。
◆3月,日军侵占牛庄、营口、田庄台,控制了辽东半岛。
◆4月17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清军战绩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将领很多十分勇敢。但是,败绩仍在继续。
甲午战争开始后,从朝鲜到辽东再到山东,清军到处在溃败之中,凤凰城、岫岩、海城
、金州、复州、盖平相继失守。日军名将、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打得亢奋而狂妄,上
书大本营提出《征清三策》,要求从海路至山海关再次登...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399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中堂在历史课本的华丽出场
老教材,还依稀记得原文: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组织地主武装淮军,在帝国主义军舰的
帮助下,从安庆运到上海,对抗太平军。
关键词: 曾国藩的门生 地主武装 淮军 帝国主义 太平军
话说,曾文正一个门生都这么厉害。
W********g
发帖数: 346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载《中国诸神的黄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0NTMxNA==&mid=203345503&
序章 诸神的黄昏
满清失国的理由,在于由几百万少数民族控制四亿汉人,它完全没有社会动员的力量。
终清一朝,满清皇室对汉人都持压制态度。1840年代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从未进行过真
正的战争动员,几万清兵疲于奔命,进行全国范围的轮防,靠两条腿追着英国人的战舰
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敢:一旦汉人全面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军事力量,那推翻满
清朝廷只不过是举手之劳。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满清束手无策,总动员令
根本就不敢下。只有曾国藩组织湘军,他的学生李鸿章组织淮军,将汉人武装起来,最
后纯粹依靠民间武装力量,就将祸乱中国的长毛贼剿个干净。整个过程中,满清朝廷除
了添乱之外,没有一兵一饷的助益。
这么看起来,汉人只要动员起来,那绝对有翻天覆地的力量。但是这种动员力量吓坏了
朝廷,传统儒生曾国藩又不敢造反,最后逼得曾国藩解散湘军,郁郁而终。此后满清统
治的主基调就是打压已经动员起来的汉人,慈禧的主要日常工作,就是和李鸿章怄气。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失败的...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黄巢屠广州、陈友定屠泉州
蒲寿庚(1205-1290年)
家世
——蕃客回回说。
——西蜀望族说。
伊斯兰教徒
擅番舶利者三十年
——提举泉州舶司。
——福建广东招抚使。
——亦官亦商。
叛宋
——瑞安之役。
——泉州闭城不纳。
——尽杀南外宗室。
仕元
——重其事权。
——固守泉州。
——行省平章政事。
历史贡献
遗迹
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宋末元初人,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蒲开宗之子(参见《
泉州人名录·蒲开宗》)。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
。后叛宋降元,终生显赫。
家世
一、蕃客回回说
元代脱脱等编撰的《宋史》,明代宋濂等人编撰的《元史》都没有为蒲寿庚立传;
清末思想家魏源(1794-1857年)《元史新编》之《平宋功臣传》目录,只有蒲寿庚之
名而没有正文。二十世纪的研究者都认定蒲寿庚是阿拉伯人汉化的后裔,这一点没有疑
问。
记蒲寿庚血统世籍最早的是南宋·遗民郑思肖(字所南,福建连江人,1241-1318
年)德祐八年(应是祥兴七年之后一年,1280年)著的《铁函心史·大义略述》(民国
卅年版)曰: “泉州蒲受畊,祖南番人,富甲两广。”蒲受畊即蒲寿庚,南番是唐宋
时期对中国的南...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2539
28
这梦做得都没边了,宋育仁那个什么狗屁计划不说能不能实现,真的送人“奇袭”长崎
死都不知道死哪里去了,他一个文人,三国演义小说水平的军事认知罢了。奇袭长崎,
真的送哪怕几千人上岸了,然后呢?直捣皇宫?补给用完之前能推进三十公里吗?这些
纸上谈兵的,什么时候能像上面引用冯玉祥那段话一样,从战争机器里的每一个人的角
度去看战争,才算可以一谈。
回到甲午战争时候的情况,以当时陆军参战淮军湘军的训练水准和士气,根本就不存在
任何与近代化日本军队对抗的可能,个人看法,海军如果运气上佳未必惨败甚至说不定
可以小胜,但是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可能,然而陆军可以说毫无任何胜算。日本当时
完成了近代化改革,民族主义形成,陆军士气上对淮军湘军的优势可以参考法国大革命
之后的法军相对于其它欧陆封建国家的杂牌军的优势,甚至更高。训练不提了,中国军
队是在军阀混战之后才普遍开始学会瞄准射击的。一句话,搞清楚一个问题,究竟是没
有“认真打”,还是当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根本不允许清军“认真打”,这是完全两
个概念。历史事实是,当时的清国根本没有“认真打”的动员能力。
a**e
发帖数: 8800
29
回回说抢钱就是抢钱了?
且不说当时在泉州被杀害的淮军几乎是南宋末年抗元军纪最好的一支军队。在城里的
3000淮军被回回的私军杀光,你觉得这样的私人武装力量下会有人去抢钱?
当时是什么年代?是皇朝。他蒲一个波斯人怎么发的家?是宋朝朝廷委任了他官职和专
署贸易权之后,他依靠南宋皇权的特许发的家,然后没有一点回报皇朝。南宋朝廷需要
的时候,需要征集部分船只,就是强盗了?
r******t
发帖数: 8967
30
没那么容易打的。有洋枪队和淮军。中学历史课本就说过,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由于“中
外联合绞杀”。李鸿章的淮军从安庆用船沿长江运到上海。用的是英国船,直穿太平军
的地界,太平军不敢拦截。
其实洪秀全唯一的机会是先给列强画个大饼。这点后来炮党和TG都学会了。
h*****l
发帖数: 3857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湘军在我鳖上将里面仅剩一人了
湘军最后一战是甲午后期的牛庄战斗。
湘军在太平天国以后,曾主动裁撤,而且湘军一直被打压,比如刺马案,不过左宗棠带
领湘军收复伊犁等于发出了最后耀眼的亮光,随着湘军大佬们相继离去后,淮军李鸿章
做大,到了甲午海战,李鸿章的淮军系统在海战与陆战中表现不好,到了最后,慈禧太
后才发布懿旨,命令移往关内之军,迅赴前敌,命湖南巡抚吴大澂带所部及魏光焘等军
出关作战。在大势已定之后,湘军出战,在整个甲午战争中,作用十分有限。
然后就是湘军在近代史发出的最后一丝光,1895年3月5日,距营口不远的牛庄驻扎有湘
军武威军六营三哨,共计3300人,当年驻扎在牛庄的武威军,由湘军名将左宗棠部下邵
阳人魏光焘率领、调入关内作战的老湘军部队。这个是最后的老湘军部队了,1895年3
月5日拂晓,日军第三及第五师团突然对牛庄发动猛烈袭击。牛庄并无城墙,魏光焘所
率老湘军极具战斗经验。前后两营纷纷“伏河沟间,恃土墙为障,诱贼及近”。
等到日军靠近前沿阵地,老湘军将士即用装填无烟火药的穿铳于屋壁间对入侵的日军进
行袭击,或备速射炮于突角处,或以急射炮邀击,湘军的攻击一时“如骤雨来注”,进
入开阔地带的日军,顿时伤亡甚...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2682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合肥四姊妹真能活
四姊妹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女儿。
张武龄的爷爷张树生是李鸿章的左臂右膀,淮军第二号人物,和李秀成干过仗,当过直
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清朝总督的职位总共才九个,他一个人就干了三分之
一。李鸿章的侄女嫁给了张家
张武龄和陆英婚后总共生了四个女儿五个儿子(后来陆英去世,张武龄再婚又生一子)
,没法一一亲自照顾。每个孩子都由他们挑选贴身保姆照顾。很多年后,他们的三女儿
张兆和嫁给沈从文,保姆朱干干去探望三小姐,把书房里巴金和茅盾的书全部看完,点
评说“不过如此”。
张武龄有六子四女
10人合照
张家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大姐张元和的夫君是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女儿张允和嫁给
了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儿张兆和则嫁给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从文。老四
张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s*****r
发帖数: 34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集权下一步不可能是宪政民主zz
习近平的下一步,现在看起来也不是很清楚。我总认为,习近平下一步走到宪政民主这
一步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提出这种假设的人,一般都是认为,他走向集权,权力足
够大了,然后他就具有政治改革的本钱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他既然上台之后折腾这
么多事情,到最后他觉得要全身而退,也只好走民主这条道路;从他延长他的权力的角
度,也只有这样改制;还有从留名青史的角度……都有。从很多角度看,他都会这么做。
但是我的观点是,权力这个东西,是个矢量,不是标量,就是它有个方向。权力不是和
物的关系,是和人的关系。权力如果是一杆枪,今天可以拿这个枪打张三,明天可以掉
过头打李四;但权力是和人的关系,是一大堆人这种关系。你的权力来自这一堆人际关
系,你这种方式就能起作用;你要搞个相反的,在你这儿它就不起作用了。所以说,权
力不是万能的,不是任何人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相反,你权力越大,到定型的时候
,你就越受制于权力本身。你是靠哪些人帮着,执行你的意志,那么那些人的想法,那
些人的来历,那些人的种种关系,反过来就决定了你能怎么样行使权力。
所以你如果要倒过来,就会发现你的敌人并不因此就喜欢你、就成了你的力量;反过...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2306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深圳和天津我都去过
深圳和天津我都去过,所以把这篇博文放在“游记:城市与我”里面,而这个题目,我
已经想了很久的了。我初到深圳的时候,就感觉到深圳与周边的珠三角粤语城市很不同
,是普通话的一块飞地,于是觉得,深圳实在是个北方城市,就如同到了天津的那会儿
,觉得天津应该是个南方城市。
当然,这个说法,不是地理意义的,而是指城市的气质。说天津是个南方城市,先
从方言说起。没到过天津的时候,那时好像还是读中学的时候,在《读者》好像看过一
篇文章,讲天津其实是个方言孤岛,就是说天津话和周围地区的方言差异很大,那篇文
章的作者推测这个与天津的首批建城者有关。因为明初天津建城的时候,建的是天津三
卫,卫是军事建制,天津三卫就是军事重镇了(按编制驻军近两万人),所以建城者主
要是军人以及随军的军属。而这些军人主要是南方来的江淮人士,很有可能大多是朱棣
家乡的安徽人,这些南方人在天津世代定居下来,成为天津城建城之初和很长一段时间
的主要居民,成就了一座天津城,而天津城,由此在文化基因和气质上,是一座地道的
南方城市。
天津这个南方城市秉性和气质的养成,除了建城故事以外,可能还不能不提到李鸿章的
淮系北洋对于天津的经营。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作者: 刘白
虽然2018年中兴事件与1894年中日战争发生在不同年代、领域,但它们都是国际战争的
一种形式,都表明中国技术劣势,都突显中国专制落后,都引发中国社会心理震撼,都
影响国际局势。中兴事件使改革开放的神话破灭,甲午战争让洋务运动被打回原形。
一、都是国际战争的一种形式
现代战争是全方面的,不只是军事战,还包括经济战、信息战、心理战。2018年中兴公
司事件是经济战,而1894年甲午战争是军事战。
第一,中兴公司事件是中美经济战。2018年4月,中国电信设备商中兴公司因违反制裁
协议,因此美国商务部禁止美国企业在七年内向其输出任何敏感技术,此举形同切断中
兴的产品供应链。2017年1月,美国川普政府上台后,反对中国低价倾销、以技术换市
场等不公平贸易,要求公平互惠贸易,增加一些中国商品的关税,实为经济战。而且,
中兴事件背景是美国与伊朗的经济战,也就是美国对伊朗实施经济禁运,而中兴公司违
法向伊朗出售商品。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兴事件可看成是美中、美伊贸易战的
一部分。
第二,甲午战争是中日军事战。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向欧美学
习,国力逐渐上升,展...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6
2018/11/26
09:04
短史记
文|谌旭彬
1880年末,清廷召赋闲在家的前淮军将领刘铭传进京,商议应付日趋严重的边疆危机。
刘进京之后,呈递了一份《筹造铁路以求自强折》,呼吁朝廷大修铁路,以巩固国防。
奏折挑起了巨大的争议。
早在1863年,朝廷已经否决过英美商人请造铁路的要求,给出的理由是:
“外人在中国土地筑造铁路,乃奇技淫巧,殊不合我大清皇朝祖宗成法。”
自道光时代以来,近代制度文明与技术文明,同时对清帝国施以了巨大冲击,铁路不过
是技术文明冲击的一个部分。帝国士大夫们惯用的反击路径是:努力证明本国制度文明
的优越性,进而以之为理论基础,去否定近代技术文明。
铁路的命运,可想而知。
图:刘铭传,淮军将领。1880年末,受李鸿章之意,上奏请建铁路,引发了一场高层大
论战。
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夭折
在刘铭传的奏折引发朝野争议之前,1876年,清廷曾以民意为借口,拆毁了境内已修成
的第一条铁路。
1872年,外国洋行成立了一家叫做吴淞道路公司的机构,买下沿线土地。鉴于清廷已将
铁路归为“道”所不齿的“奇技淫巧”,他们对外宣布要修筑一条自上海至吴淞的普通
马路。洋商们有些乐观:...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7
原创:萨苏 萨苏 微信号 sasutime
功能介绍
每天给你一个萨苏故事,感知时代温度,体味时光传奇。
戳上方蓝字关注【萨苏】(ID:sasutime)
意腻闲步送余到挨苏入临岸。薄风吹露,嫩寒袭衾。彼其之子,实获我心。
——池仲佑《西行日记》
▲北洋水师官兵曾在此观剧的纽卡斯尔歌剧院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二十六日,海琛号轮船抵达纽卡斯尔。当北洋水师的接舰官兵
好奇地观望周围林立的烟囱时,自己也成了英国人注目的风景线。
池仲佑在他的日记中如是描述四月初三日海琛号前往阿姆斯特朗工厂锚地的情景:
“所过港内,有两铁桥横空飞渡。桥两层,上层火轮车之路,次层中走马车,栏外小路
以备人行。桥高十余丈,以海琛船桅八丈,过其下绰有余地。申刻到纽克所,夹岸土人
聚观如堵。”
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在英国,每一艘船进港都有着类似节日的气氛,海琛号也不例外。
这样的描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但不知在岸边迎候的英国绅士们得知自己被中国人称作
“土人”的时候,心中会是什么感觉。
应该说这批中国官兵在异国的处女秀形象不会太好。就在他们抵达纽卡斯尔港口的次日
,提督丁汝昌赶到码头登轮与他的部下们会合,也带来了一个...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56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科学论述:Trump建墙只是胡闹!

从天津进至北京的部队其实只有七国(当中两国只为象徵式的掌旗兵)约一万六千人,
分别为:日军八千人,俄军四千八百人,英军(主要为锡克兵)三千人,美军二千一百
人,法军八百人,奥军五十人,意军五十三人。
战争爆发前夕,在直隶、京津地区的清军共113000人,其配置如下:
北京地区约65000人。荣禄自统武卫中军30余营12940人,驻南苑;尚书衔武卫后军总统
董福祥部20个营6786人,原驻丰润、玉田一带,6月10日后调驻北京东南郊;奕部神
机营25个营14000余人,载漪部虎神营14个营8640人,分守北京各城门;此外尚有八旗
、绿营兵2万余人,驻北京城内。
天津地区约25000人。直隶提督、武卫前军总统聂士成部34个营(队)15070人,驻芦台
、开平一带;天津镇总兵罗荣光部淮军10个营4750人,驻大沽、天津等地;总兵李安堂
部淮军5个营2318人,驻北塘、圣头沽一带;总兵何永盛部练军6个营2500人,驻天津;
工部侍郎、武卫右军总统袁世凯率七千余人去山东后,余部3000余人驻小站。
山海关地区约14000人。总统武卫左军、四川提督宋庆及会办武卫左军、浙江提督马玉
昆部25个营98...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9
定武军(后北洋新军):1894年创办于天津马厂,规模在4700人左右,聘请德国军事教
官,1895年,移到天津小站,由袁世凯接办,并且改名为新建陆军,开启了小站练兵,
规模扩张到了7000人(分为步兵、炮兵、骑兵、工程兵),并且设立了督练处、教习处
、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侦探局等,并且在军制上改变了过去营的编制规模,每营
规模1500人,相当于西方的二个营。并且聘请了德国教官教习,并且在军内设立了学堂
开始相关课程选拔下级军官和赴德国留学生。1901年,袁世凯接替死去的李鸿章担任北
洋大臣,天津小站的军队也更名为北洋新军,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北洋新军开始走向扩
张之路,1902年,袁世凯请奏朝廷拟定了北洋新军的番号和营制,北洋新军分成了四镇
,镇、协、标、营、队、排、棚七个等级,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
到了1905年,在袁世凯的操作下,朝廷批准统一全国新军番号,所有常备军各镇改为全
国陆军各镇番号,袁世凯的北洋军又接受了北京八旗的新军部队,改成了北洋六镇。北
洋新军首先在士兵选拔上做到了远优于以往旧军选拔,在年龄、身高、臂力等都有要求
,并且不能吸食鸦片,通过与地方官...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40
总结下清末新军:1 各地虽然都有编练新军,但实际上真正成军的只有北洋六镇和湖北
新军的一个半镇,其他都省份基本上都是直接将旧式军队换了名称和装备,新军建设的
实际效果不大,可以说能代表清末新军的只有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二支部队。2 北洋六
镇得益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无论是兵源还是军官来源上装备上还是规模上还是日常
训练上,都得到了充分保障,做到了兵源和军官来源可靠,武器装备统一,和淮军这些
旧式部队相比较,更重要的在于北洋新军不仅做到了武器装备的统一(淮军装备了各式
各样的步枪,后勤压力也很大),新设立了工程兵这样的兵种,最重要的是完全改造了
旧式军队的军制,军队建制第一次向西方靠拢,第一次设立了参谋营,军队训练上也全
面西化,军官选拔上也不像旧式军队一样多任人唯亲,而是从军事学校里选拔,综合素
质有了质的提升。南洋新军得益于张之洞的大力支持,在武器装备上基本实现了自给自
足,军队的训练和建制上也全面西化,军官也都选自于南洋军事学堂,是唯一能和北洋
新军媲美的新军,但是南洋新军毕竟只是以一省的力量支撑,无论是在军队规模还是武
器装备上都不能和北洋军进行比较。其他新军,基本上与旧式部队战...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2285
41
有这方面原因但也不是根本原因。理由有两个,太平天国都快把清朝灭了,是汉族士绅
阶层组织起来的湘淮军打败的太平军,保住大清朝。这之后基本汉臣主导清朝政务。其
二,清朝被北洋取代后,汉人完全主政,军阀割据混战,搞得更糟,还不如大清。
太平天国引入西方基督教思想,但学走了样,引起几千万人的杀戮。这让中国人对西方
文化产生巨大抵触,汉族士绅阶层组织起湘淮军就是因为太平军反孔废科举,断了读书
人的出路。
m*********3
发帖数: 1425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ethanol123 (meo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旅日作家萨苏:甲午战争的“体制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24 22:29:13 2014, 美东)
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0年。在那场战争中,被视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强运动重要成
果的北洋水陆两师全军覆没,如云艨艟烟消云散,成为令人扼腕的一大恨事。
这一战,我们总是说自己输在“体制问题”上,但什么是“体制问题”呢?让我们离开
教科书,走进这场战争,去体会真实历史的声音。
甲午战争(1894—1895)
◆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曾做了长期准备。
◆1894年,日本趁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出兵侵占朝鲜。7月25日
,丰岛海战爆发,日本引爆甲午战争。
◆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9月,日军经黄海海战,掌握了制海权。
◆1895年2月,日本攻占威海卫军港,清北洋舰队覆没。
◆3月,日军侵占牛庄、营口、田庄台,控制了辽东半岛。
◆4月17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清军...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511
4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Ken Liu)
主要战役还有辽东的九连城、牛庄和田台庄,就是日本说的辽河平原攻略,开始是淮军
vs 日本陆军,被打得惨败,只好调动湘军,结果也是屁滚尿流。
还有日本在山东荣成湾登陆,日本方面说的山东攻略,为的是背面包抄北洋水师的基地
,这都是陆军的功劳。
海战只有黄海海战一次大规模海战(也是中国到目前为唯一一次现代化的海战),其它
的都不算。后来北洋水师被日本陆军从背后包围,刘公岛还有三四千人,哗变了,要投
降,吵着让丁汝昌给弟兄们留一条活路,最后丁汝昌被迫自杀。
主要那年头,朝廷里还是一大群满脑子文王周公的文科生,实务派只有李鸿章一人。而
李的淮军基本属于村民械斗的战斗力。
这次陆战证明了清军陆军就是渣渣,所以袁世凯才崛起,办欧式新军。海军基本完蛋,
从此中国海军基本就是打酱油的了。
x*******5
发帖数: 152
44
来自主题: Supershow版 - 我看柴静的《雾霾调查》有感
给大家贴一个蛮族勇士的文章
最后的印钱——2014年宏观经济综述一
1、本文会站在历史角度梳理这个国家阴差阳错的建国史,颠倒错乱的治国史。唯有了
解历史,才能预测未来。
2、经济的本质,是人。人心所向,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人心,就是历史的潮流,就是经济的规律。从清末到现在的百年历史之中酝酿着的潮流
,隐藏着的规律,将决定中国这艘巨轮的航向。
序章 诸神的黄昏
之一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讲历史。对于经济学,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唯有了解历史
,才能理解经济。经济的本质,是人。人心所向,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
者亡。人心,就是历史的潮流,就是经济的规律。从清末到现在的百年历史之中酝酿着
的潮流,隐藏着的规律,将决定中国这艘巨轮的航向。
满清失国的理由,在于由几百万少数民族控制四亿汉人,它完全没有社会动员的力
量。终清一朝,满清皇室对汉人都持压制态度。1840年代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从未进行
过真正的战争动员,几万清兵疲于奔命,进行全国范围的轮防,靠两条腿追着英国人的
战舰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敢:一旦汉人全面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军事力量,那推
翻满清朝廷只不过是...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305
45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第四集 从军 (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fn (小放牛),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第四集 从军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6 00:02:40 2008)
video
mms://winmedia.cctv.com.cn/jianzheng/2006/10/jianzheng_300_20061026_3.wmv
关于1900年,也就是旧历庚子年经历的那场战争,冯玉祥直到34年后才正式记录下来,
当时他担任总司令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已经失败,冯玉祥赋闲居住在山东泰山脚下
。应《良友》杂志之约,冯玉祥写下了回忆录《我的入伍前后》。
根据冯玉祥的记载,那一年他17岁,在驻守保定的淮军里当一名小兵已经四年了。淮军
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组建的军队,曾经在击败太平天国和捻军时起过关键作用。一开始,
冯玉祥所在的军队要去山东镇压义和团,当时义和团焚烧教堂,仇杀洋人,毁电线,拆
铁路,号称有神功护体,刀枪不入。
但是西方列强组织的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后,精良的装备迅速决定了战局的发展,义
和团和清军纷纷溃败,侵略军长驱直入,很快占
k**n
发帖数: 3989
46
大过年还不忘更。。。
最后还不忘给wsn来点福利。
枭臣·卷十 权倾 第62章 岳冷秋
更新时间:2012-01-22
除夕夜,祝兄弟姐妹们新年快乐。
******************************
“岳冷秋倒是个明白人……”宋佳依林缚坐在案侧,看着唐希泰连夜派人送来的信函,评价道。
虽说岳冷秋有意来豫章议枞阳之败并议荆湖战事,但多年来沉积下来的隔阂以及彼此地位的障碍,实际上使得林缚与岳冷秋没有充分交流的可能。
唐希泰自庐州往豫章,与岳冷秋同行,当然是出自林缚的安排,便是有意去摸一摸岳冷秋的根脚,以决定池州军的去留。唐希泰白日与岳冷秋伴行,夜宿驿馆,便将日间谈话摘录下来,派快骑先一步驰入豫章、呈阅到林缚的跟前。
唐希泰密函里密密麻麻所写都是岳冷秋议燕胡之事,宋佳读得津津有味,也可知岳冷秋对时事见解之深,在当世实为屈指数人之列。
岳冷秋的能力,林缚是从来都不否认的,岳冷秋对燕胡的见解之深,他从信里也颇有所得。
燕胡侵得北地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河南、山东都成拉锯之势,难以经营,但在燕胡在晋中、燕蓟经营还颇...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22804
4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沉默的声音
当然郭嵩焘后来因为这些大胆言论遭受挫折,似乎显得很孤立。有人因此说他这是个例
外,多数儒者那时还是视西夷为名教之敌的。但我以为,首先一个时代的特征在于它那
不同于其他时代的东西,而不在于相信这些东西的人是否已经成了算术上的多数。就是
戊戌以后,“西化”潮流更猛,中国总人口中的多数对之又有多少认识?否则怎么会有
义和团那样的事?但是,相比起五四前后“学西”者尤其是倡言学西“本”西“体”者
大都批儒,而崇儒者不是反对“西化”,就是只主张学“西用”、反对学“西体”的状
况而言,像郭嵩焘等人那样从儒家、而且是从“反法之儒”的古儒原教旨出发来倡导学
习西方,而且特别注意学习西“本”西“体”,难道不是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吗?戊戌
以后尤其是五四时代,主张学西的人显然比徐继畬郭嵩焘时代要多得多,而在西化大潮
下仍然坚持儒家本位的人肯定比徐郭时代少得多了。但是他们几乎都“反西”,在这些
人当中有像徐、郭乃至谭嗣同那样主张通过弘扬“西体”来实现“反法救儒”的吗?我
看似乎一个也没有!
而且,秦汉以后在儒表法里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儒者”的确很难说。任何文化背景下
的专制时代有权有势者从既得利益出...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95
48
为黄海血战平反
为着纪念甲午战争一百周年,在刘绍唐兄的嘱咐之下,笔者已东扯西拉的写了好
几万言,至今还一枪未响,那还成什么战争呢?事实上这问题正在此。
什么叫做战争呢,西人有言曰:「战争」者,「政治」之延续也。不知「战」前
的「政治」,空谈「政」后的「战争」,小儿科也。《汉书》上说:「曲突(烟
囱——日本人至今还把烟囱叫烟突子)徙薪者无闻泽,焦头烂额者为上客。」
——人家说他家的烟囱太直,要失火,应把柴木移开,他不听。等到真失火了,
那些焦头烂额的救火队员,反倒大吃大喝。
我国的战略家,也强调「庙谟」;强调「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诸葛孔明在「羽扇纶巾谈笑间」,大江之上已「樯橹灰飞烟灭」。关张赵马黄跑
断了腿,终不若大战略家,扁舟之上,轻挥羽扇也。——隆中一对、天下三分,
岂偶然哉?!
甲午打败了,那位责任最大的「李二先生」,被御史们骂成「汉奸」。朝廷也把
他摘掉「三眼花翎」,剥掉「黄马褂」,留党察看。
朝中无人了。西太后不得己,又把小叔子恭王奕找出来,收拾烂摊子。不久,
恭王也病死了。奕弥留时,太后着人去问「何可继者」,曾提到光绪的老师翁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18
第十八章洋务运动与各方面的关系——兼论有关洋务运动一些理论问题
一、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写到上一章为止,组成洋务运动这架大机器的零部件可以说是基本上阐
述清楚了。现在应该带综合性地叙述它与各个方面的关系。首先谈与太平天
国的关系。
一谈起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的关系,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它是作为
太平天国对立面发生的。不错,促使洋务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为
了镇压太平天国为主流的农民革命运动,但远不止于这一种关系。洋务运动
与太平天国还有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关系。洋务运动就清政府的目的说,是“资
取洋人长技”以拯救清朝封建统治的运动。要拯救清朝统治,它一定内之镇
压人民革命,外之抵御列强侵略。当力量不足以镇压人民革命,则联外以制
内,当力量不足以御外时,则又会用妥协求和的方法来保持自己的统治。不
管怎么表现,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生产力、发展近代工业的结果,
都是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
发展,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至少有如下面点密切的关系。
一个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发展了商品经济。由于太平军沉重地打击了封
建势力,多数地区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5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
来源:社会学视野网
来源日期:2010-12-30
今天是我们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我们荣幸地请来了大家非常景仰的一位学
者,他是多次到我们这里来讲课。温老师今天讲座的题目叫做“告别百年激进”。
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温铁军教授,温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二级教授,相当于我们文科中的
最高级别教授。他在执教前曾经有过11年的工农经历,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温教授的研
究方向包括,国际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国内方面包括国情与增长、制度变迁
、乡村建设及农村财政金融税费体制改革等。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温老师的讲课。
温铁军:
说到我是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有点不好意思。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我已经来讲过
至少三次了,但还从来没有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过任何讲座,主要是自我感觉像传播
学门下的不肖弟子,一直没有好好做新闻,反而改行做了研究。
今天,汇报一下最近的思考,我们在有关“十二五”和此前的一些讨论中,注意到
有几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第一个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告别了以前的百年短缺,进入...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