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缘和合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l
发帖数: 647
1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经》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般泥洹经》节录
《七佛灭罪经》节录
《戒德香经》节录
《楞严经》节录
《禅要经》节录
《四十二章经》节录
《罪福报应经》节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藕益大师:教观纲宗/释义
教观纲宗 / 释义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释义
----------------------------------------------------------------------------
----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
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
圆二种教 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
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
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正说圆
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4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2)
尢智表居士著
五、佛经的理论和内容
上文仅仅讲到佛经的皮相,还没有接触到经文的内容。可是皮相和骨肉是有密切关系的
,要是名词混淆,句法错乱,讹字连篇,章节不明,那么我早就把它置诸高阁了;只因
为佛经的皮相端庄美丽,正和菩萨的相貌作和谐的对比,所以我对于研究佛经的理论,
自有不能自已的趋势。我最初所读的《楞严经》,本是一部辞藻丰美的经典,优美的笔
调既足引人入胜,而其组织的严整,说理的精妙,更使人爱不忍释。所以杨仁山居士在
旧书摊上看到了这部经,竟一口气把它看完了才走。
古人诗说:“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糠枇书。”我对此也有同样的感觉。我又把它
当作一本“实验指导书”,因为这部经的结构确乎和指导书有相同之点。普通一本指导
学生实验的书,总是分为下列几段:1、实验的目的,2、应用的材料仪器工具,3、实
验所依据的理论,4、实验工作的方法和步骤,5、从这一实验应得怎样的效果,6、实
验时应该注意或预防的事项,7、最后是结论,说明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某种理论的
正确,或者有什么实用的价值等等。
《楞严经》也可分成以下几段:1、说经的缘起(即序文),2、说明修治的对象(例如
七处证心等),3、...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宁玛派
藏传佛教宁玛派
刘立千著
一、 宁玛派的传承
宁玛派的教法传承是与前弘时期【1】的法统一脉相承的。在禁佛【2】时期是采取
极为隐蔽的方式进行传授。吐蕃王朝崩溃后,很长时间无寺庙、无僧团,只有一批在家
俗人咒师维护法统,有的则采取在家庭中父子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法,法脉因而赖以不断
(《青史》【3】上84页)。《青史》说,这些在家庭或居山岩的俗人对佛法非常敬重
,也重修持。安达?热巴坚王【4】以前所有的《甘珠尔》、《丹珠尔》【5】他们都保
持得很完整。过去吐蕃时期所译经典,大部分到今天我们都能看得到(《青史》上84页)
。为什么这些俗人没有遭到灭法厄运?由于当时达磨赞普【6】破坏的对象是寺庙和僧
团,还未来得及对付这些在家的信徒。《西藏王臣记》【7】说,有些外表是在家的俗
人,实际是在家修持密咒金刚乘【8】的人士,他们没有露出出家人相,当时藏王和他
的左右大臣都未注意到,故未遭到迫害。像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一切智者?耶桑孜巴
【9】说,那时律乘教法【10】虽然衰落了,但大密咒金刚乘教法方面直到如今都未衰
落过《西藏王臣记》76页)。公元10-11世纪时期即后弘初期就有人或自费或被派到...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6
【八】
我想我之前曾简短讲过这个
龙树菩萨写了【中观论】
他在礼敬的部分写道(仁波切以藏文读诵)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意思是 佛陀是唯一的 是最殊胜的说法者或老师
这不只是种虔敬的表达
也不是诗意的写法
佛陀是殊胜的说法者或导师
藏文称为‘嘉华滇巴’这句话其实是有要义的
任何非佛者
包括十地菩萨在内 都没有佛那样的功德
那实际上是佛的十力之一 第十力是非常殊胜的力量
显然的 不要说我们
像我这样试图在此授课的人
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这个力
当像我自己这么平凡
有污染的有情众生 当我们教法时
会用很多很多的方法 这其中的大部分方法
都是很平凡的 有污染的
首先 如果你不小心 动机会是来自于
想要得到权力 财产 徒众
供养那类的污染
但即便如此 非常偶尔的时候
像我这样的人偶尔也会有 某种慈悲心 真心
为了利益他人而给予教法 不殊胜的老师可用的方法
基本上我们就是猜测
你...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2)
尢智表居士著
五、佛经的理论和内容
上文仅仅讲到佛经的皮相,还没有接触到经文的内容。可是皮相和骨肉是有密切关系的
,要是名词混淆,句法错乱,讹字连篇,章节不明,那么我早就把它置诸高阁了;只因
为佛经的皮相端庄美丽,正和菩萨的相貌作和谐的对比,所以我对于研究佛经的理论,
自有不能自已的趋势。我最初所读的《楞严经》,本是一部辞藻丰美的经典,优美的笔
调既足引人入胜,而其组织的严整,说理的精妙,更使人爱不忍释。所以杨仁山居士在
旧书摊上看到了这部经,竟一口气把它看完了才走。
古人诗说:“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糠枇书。”我对此也有同样的感觉。我又把它
当作一本“实验指导书”,因为这部经的结构确乎和指导书有相同之点。普通一本指导
学生实验的书,总是分为下列几段:1、实验的目的,2、应用的材料仪器工具,3、实
验所依据的理论,4、实验工作的方法和步骤,5、从这一实验应得怎样的效果,6、实
验时应该注意或预防的事项,7、最后是结论,说明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某种理论的
正确,或者有什么实用的价值等等。
《楞严经》也可分成以下几段:1、说经的缘起(即序文),2、说明修治的对象(例如
七处证心等),3、...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8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8:15 2011, 美东) 提到: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释恒强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
二、以清净心说法
三、佛陀嘱法大迦叶
四、结集三藏
五、呵责是爱护
六、结语(含注释)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9:00 2011, 美东) 提到:
【提 要】 大乘佛教的信奉者一直以来对大迦叶等声闻众存在误解、偏见,说他们自利
独善,贬斥他们为“小乘”,讥毁他们为“痴犬”、“焦芽败种”,这都是不实、不公
的。大迦叶尊者行头陀行也有利他的一面,也常以清净心说法,乃至为正法久住而说法
。尊者人间乞食,随缘教化,也经管精舍,领众共修,利益大众。佛陀常常赞叹尊者、
维护尊者,以便在僧团中树立起尊者的威信,最后将佛法付嘱于他及阿难。佛陀涅槃后
,尊者即发起僧众忠实地结集佛陀的...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136tv.html
第三个问题:何为修行?修的是什么?行的是什么呢?如何修?如何行?如何见证?
修行核心就是两样东西,第一个就是忏悔,就是你通过学法,正知见增长,知道自
己过去错在什么地方,要去忏悔,深刻的忏悔;另外一个就是绝对虔诚,虔诚不是说你
去为哪一个人,或为什么真理做什么事情,不是的,这个绝对没有。虔诚就是你可以用
你的生命的全部去供奉真理,从而达到真理让你放下一切妄念妄想执着的要求,这个就
是虔诚。真理为师,真理无师,你们知道吗,因为真理,只是借助了人类的语言组合将
真理展现出来,包括传法的这个人,都是众生因果缘法而生的,他也不是实际的存在,
所以说真理没有老师。
所有的人,未来的修行人都是以真理本身为老师,这个真理是什么呢?真理不是文字
,文字是真理所指的方向,要以自己心里面的动机,最原始的那个“不动空如”为老师
。我经常给别人讲,你们与其去迷信你们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成就,你们与其去迷信你
们做梦中梦到的景象,什么金光巨佛......,不如去迷信你们内心深处不被情感欲望,
妄想习...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佛的一个问题,关于 忍辱
入行论-安忍品

不嗔胆病等,痛苦大渊薮,
云何嗔有情!彼皆缘所成。
倘若你不会去嗔恨风、胆、涎病等,这些痛苦的出生之处,那为什么要嗔恨有情众
生呢?他们也都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呀!
很多人对别人发嗔恨,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别人制造违缘逆境,伤害了自己。其实,
仔细去分析,这种怨恨很不合理。作者在此指出:我们是不是对每一种加于己 身的伤
害都报以嗔恨呢?并非如此,日常中伤害人们最严重的莫过于风、胆、涎等各种疾病,
在遭受这些病痛的折磨时,人们并不会去对它生起嗔恨;而对伤害自己的有情,我们却
生起猛厉的嗔恨。这种现象确实有点奇怪:同样是带来痛苦的近因,为什么对它们有如
此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有些人或许说:风胆等病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它们自己没有主宰,所以不必要
去嗔恨它们。然而有情对自己作伤害,同样也是因缘和合,自无主宰。怨敌本 身是五
蕴假合而成,由业风的吹动而产生了种种心念行为,由这些因缘的和合,而对我们有了
伤害行为,他们其实也是无有自主,就象木偶一样,因缘之线牵动,不得不做出种种行
动,致使我们感受伤害痛苦。
疾病的伤害与有情的伤害,既然同样是因缘和合而生起,那我们有...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宗萨钦哲仁波切《远离四种执着》09年尼泊尔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4 20:27:26 2013, 美东)
十二岁的萨千•贡嘎•宁波禅坐了六个月后见到文殊菩萨,然后文殊菩萨给
予他《远离四种执着》这个教法:“若执著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著轮回,则无出离
心;若执己目的,则失菩提心;若执取生起,即失正知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巧妙
地运用此法深刻剖析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
【一】
释迦牟尼佛说诸法皆是因缘而起,而因缘境况则取决于发心(动机)。
所以,首先,我必须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发心。
从我自己开始,作为这次课程的讲授者,我必须调整自己的发心。
身为这些教法的传递者,提供这些讯息的人
作为老师或是传播这些教法的媒介,我的发心,如果可能的话,应当是完全基于菩提心。
至少,应当是出于为了利益他人的善心。
作为老师,我不应当为了广纳门徒而阐述这...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2
随佛法师Bhikkhu Vūpasama著
选录自 《原始佛法与佛教之流变》© 2010
一、云何是生、灭法
生、灭法的说法,在佛教界是多数学人都听过的讲法,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说法,是
记载在《大般涅盘经》1卷下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
释迦佛陀在入灭前,提醒弟子们的教导。
甚么是生、灭法?根据《相应阿含》的说法,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是生法、
灭法。见《相应阿含》256经:
「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又问:何所知?谓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
知;色无常,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受……;想……;行……
;)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知;识(无常),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
法如实知。」
除此以外,在《相应阿含》与《相应部》的说法中,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的
生法、灭法,也说是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的集法、灭法。见《相应阿含》103经
、《相应部》『蕴相应』89经:
《相应阿含》103经:「于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
灭;此受……。想……。行……。(此)识,此识集,此识灭。于五受阴如是观生、灭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第十四点、意识与五别境心所有法相应,是生灭法。意识现行时,必定与了别六尘境
的五别境心所有法相应。今以离开语言文字一念不生而了了灵知的离念灵知心为例,譬
如意识心喜欢长时住于离念灵知定境中,于所乐之境,有希望冀求为性,这是五别境心
所有法中的“欲”心所。又住于离念灵知定境中,能了知此是离念灵知定境,于所决定
之境,能够印定执持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的“胜解”心所。意识觉知心以前曾
经住于离念灵知定境中,今复进入此定中而能了知是以前所曾经历过的同一种定境,这
就是于所曾习境明记不忘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的“念”心所。意识觉知心又能
在此离念灵知境界中长时制心一处而安住,即是“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为性”,正是五别
境心所有法中的“定”心所。又在此离念灵知意识心所住的定境中,可以不起语言文字
而作分别:此是父亲、母亲,此是兄弟姐妹,此是风声、雨声,此是原有定境、此是比
以前更增益微细之定境……等等,即是于所观境能够拣择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
的“慧”心所。由此可知,离念灵知意识心现起时,一定会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更何
况有念灵知心的散乱意识心,当然更会与五别境心所法具足相应的了:... 阅读全帖
x*m
发帖数: 276
14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三、如何面对恋爱中的挫折
在恋爱中,往往由于前世的业力、恶缘和情债,导致今生双方在感情上遇到种种不顺与
挫折,因怨恨而争吵,因对方不信佛而苦恼,或遭遇外界阻力,或被欺骗感情,甚至因
失恋而欲殉情等情况。面对这些复杂的感情问题,台长慈悲开示,只有随缘念经,改正
自己性格中的毛病才能化解恶缘,促进善缘,在令人迷惘的感情中拨云见日、看开放下
。况且人生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豁达的心态接受现实,创造充满法喜的人生才是
活着的意义。
(一)精彩开示摘录
1.以何种心态面对婚姻不忠的问题:感情遭受挫折要接受现实、接受业报、勇于放下(
2013年8月30日《玄艺问答》)
一位女同修自诉困于情网中无法自拔,她双眼基本看不见,男友一直照顾她,却同时在
外面有其他女人,同修很困惑,并且觉得无法向家人交待。台长开示同修要为他人的幸
福着想,要接受现实,不要有怨恨,强求来的婚姻只会让自己造更多的业,给自己带来
更多的痛苦。
听众:我向您忏悔,我最近一直在情网里兜不出来,一直困扰着我。
台长:你准备什么时候走出来?准备人走掉了再走出来?走掉了你就走不到人间了啊!
听众:台长,我知道一切是自己的因种得不好,我的习气也很差,在台长面前您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根细滑触所生之乐受
六识论之应成派中观师月称、莲花戒、阿底峡、宗喀巴等人,指鹿为马而说意识
即是无分别智之智体,而以攀缘佛菩萨解说意识于止观中之心相为手段,使人信以为是
诸佛与菩萨之圣意,使其男女双身修邪淫之意识境界法合理化,乃是极端不诚实的不善
行为。为正解“无分别影像”之真实义,显示与宗喀巴所说截然不同,先举示弥勒菩萨
于《瑜伽师地论》所说,以昭公信:
云何所缘?谓有四种所缘境事。何等为四?一者、遍满所缘境事,二者、净行所缘
境事,三者、善巧所缘境事,四者、净惑所缘境事。
云何遍满所缘境事?谓复四种:一、有分别影像,二、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性
,四、所作成办。云何有分别影像?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或
见,
或闻,或分别故,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毘鉢舍那行,观察简择、极简择、
遍寻思、遍伺察。所知事者,谓或不净,或慈愍,或缘性缘起,或界差别,或阿那波那
念,或蕴善巧,或界善巧,或处善巧,或缘起善巧,或处非处善巧,或下地麁性上地静
性,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名所知事。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
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即于彼所...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17
同感,找一个好中医太难了。我知道de好一点的中医都是父子相传的,不是纯粹中医学院学出来的。感觉中医适合学徒制,临床经验积累。现在的大学体制不行。
对于啥都不懂,一味相信“科学”的科学教徒们,真的没法跟他们对话。他们以为心中的“科学”是唯一正确的了解世界的方式,殊不知他们的“科学”的基础是多么空虚。真正严肃的对这个世界有兴趣的的人请阅读以下文章,看看严肃的科学家们对于“大多数人理解中的科学”已经有多么怀疑。只对抬杠感兴趣的人,就请免了。
3篇文章,一篇比一篇生涩。
1 ----------------------
物理学的革命: 宇宙只是幻象
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支配着无限小的规律似乎难以理
解。然而,如果我们承认量子现实只是一种错觉的话,那么一切就清楚了!这一认识将
掀起一场全面的革命。
“我们应该修改物理学教材了!”2005年8月,在德国康斯坦茨湖畔一所大学的最
高建筑的顶楼,美国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福熙(Christopher Fuch)用这样一个大
胆的提议作为其组织的系列研讨会的开场白。康斯坦茨大学出资邀请了50多位美国、加
拿大、英国以及意大利、法国和...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漫谈自性zz
http://www.jiqun.com/dispfile.php?id=136

漫谈自性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
,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
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本文将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并作一比较说明。
一、各家所说的“自性”
(一)有部的自性。有部,具称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于西北
印加湿弥罗一带,人才辈出,注疏丰富。主要论典有“六足一身”。“六足”即《法蕴
足论》、《集导门足论》、《施设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和《论身足论
》;“一身”是《大毘婆沙论》,及《发智论》等。其理论特点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有部之所以得名一切有部,就是因为它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缘故。有部将一
切法加以归纳分类,其中最完整的分类,要算世友的《品类足论》及世亲的《俱舍论》
中所说的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注、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色法
分为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法分为四十六种,心不相应行法分为十四种,无为法分为
三种,共合七十五种法。这些法在有部...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篇无名氏的心经注解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20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3月8日下午3时开始,朱清时院士发表了精彩的讲演:《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
空》。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论点,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题讲演完了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著名经济学家王连洲、著名美学家韩玉涛
,和松竹书院主持刘正成等与会学者,进行高端对话。
朱清时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
际书协顾问。他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立足于现代物理学后最新成果,与佛
教哲学相结合,探讨了物质与意识的本质意义。
他以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和霍金的“弦论”,与佛学经典《成唯识论》的“藏识海
”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是相通的。物质世界,是无数宇宙弦的交响乐,与眼前世界是
藏识上因风缘而起的波浪,是极其相似的。
他不无幽默地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这一论点,可以说,彻底动摇了二十世纪以来作为主流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基
础。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对朱清时院士的讲演
给予了高度评...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21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3月8日下午3时开始,朱清时院士发表了精彩的讲演:《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
空》。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论点,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题讲演完了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著名经济学家王连洲、著名美学家韩玉涛
,和松竹书院主持刘正成等与会学者,进行高端对话。
朱清时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
际书协顾问。他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立足于现代物理学后最新成果,与佛
教哲学相结合,探讨了物质与意识的本质意义。
他以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和霍金的“弦论”,与佛学经典《成唯识论》的“藏识海
”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是相通的。物质世界,是无数宇宙弦的交响乐,与眼前世界是
藏识上因风缘而起的波浪,是极其相似的。
他不无幽默地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这一论点,可以说,彻底动摇了二十世纪以来作为主流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基
础。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对朱清时院士的讲演
给予了高度评... 阅读全帖
b*****x
发帖数: 1327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解释物理学
转载: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3月8日下午3时开始,朱清时院士发表了精彩的讲演:《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引到了听众的的极大兴趣,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论点,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题讲演完了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著名经济学家王连洲、著名美学家韩玉涛,和
松竹书院主持刘正成等与会学者,进行高端对话。
朱清时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际书
协顾问。他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立足于现代物理学后最新成果,与佛教哲
学相结合,探讨了物质与意识的本质意义。
他以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和霍金的“弦论”,与佛学经典《成唯识论》的“藏识海”进
行比较研究,他认为是相通的。物质世界,是无数宇宙弦的交响乐,与眼前世界是藏识
上因风缘而起的波浪,是极其相似的。
他不无幽默地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这
一论点,可以说,彻底动摇了二十世纪以来作为主流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基础。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对朱清时院士的讲演给予
了高度评价。
李学勤教...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23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3月8日下午3时开始,朱清时院士发表了精彩的讲演:《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
空》。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论点,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题讲演完了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著名经济学家王连洲、著名美学家韩玉涛
,和松竹书院主持刘正成等与会学者,进行高端对话。
朱清时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
际书协顾问。他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立足于现代物理学后最新成果,与佛
教哲学相结合,探讨了物质与意识的本质意义。
他以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和霍金的“弦论”,与佛学经典《成唯识论》的“藏识海
”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是相通的。物质世界,是无数宇宙弦的交响乐,与眼前世界是
藏识上因风缘而起的波浪,是极其相似的。
他不无幽默地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这一论点,可以说,彻底动摇了二十世纪以来作为主流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基
础。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对朱清时院士的讲演
给予了高度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我们现在就来说明“入胎识不是六识”的这个道理。十因缘中出生名色的这个入胎
识、这个如来藏,祂不是六识(不摄在识阴六识中)。那我们来看一下十因缘,十因缘
的观法,当我们开始探究老、死、忧、悲、恼、苦从何而起?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当
我们(逆观)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发觉老死忧悲恼苦,就是因为有生!是因为有三
界“生”,所以会有老死忧悲恼苦。因为有生,有老死忧悲恼苦之前,就是因为有“有
”,“有”从什么地方来?就是从“取”来!取从什么地方来?就是因为有“爱”!爱
从什么地方来?就是因为有三种“受”!受从什么地方来?就是有“触”!触从什么地
方来?就是有“六入”!就是因为有六入缘于名色,所以才会有六种的入!名色又从什
么地方来呢?名色就是由“识”所出生的。十因缘法探究到这边,已经没有办法再往前
推了,这个叫作“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所以在《阿含经》里面,佛说:“何法有故
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
还,不能过彼。”——《杂阿含经》卷十二。
佛在这里说得非常的清楚,就是说:当十因缘法探究到这边(而知道“名色由识生
”)的时候,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忍与波罗蜜
【善男子!有是忍辱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忍辱,有是忍辱是波罗蜜,有非忍辱
非波罗蜜。是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世忍;声闻缘觉所行忍辱是波罗蜜非忍辱者,所谓
禅波罗蜜;亦是忍辱亦波罗蜜者,所谓若被割截头目手足,乃至不生一念瞋心。檀波罗
蜜、尸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缘觉持戒布施。】“《优婆塞
戒经》卷七”
佛继续来跟大家讲说忍辱跟波罗蜜之间的关系,首先佛说:“有一些的这个忍辱
它并不是波罗蜜,所谓世忍。”我们如果回头去看看,什么是世忍呢?那就是世间人所
能够作的这个忍,包含说我们前面所看到,比方说饥寒、这些直接的苦乐,这些很直接
身体上面的觉受,乃至于很抽象的心理的觉受,这些都是世忍的范围。又比方说现在有
许多的佛教团体,当然也希望能够积极的对社会有所贡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许
多的佛教团体,也跟西方的像红十字会的这些团体一样,行善布施不遗余力,这个都是
我们要鼓掌赞叹的;可是在这个行善布施的当中,如果说光是行善布施,除了行善布施
之外,没有再继续去进修菩萨的其他五度的话,我们就会觉得这样子的菩萨行是有所缺
憾的。
不说别的,光说佛所开示的菩萨法,不...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6
霍金在最近的一篇科普文中提到过,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唯实论的地位随着量子力学的
发展造就岌岌可危了。
缘起性空, 现代物理学步入禅境 ZT
朱清时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
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核能、镭射、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
一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
此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
,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
说没太听懂。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
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
风采。但两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
得这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
语言,大致解说一下弦论的主要概...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前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2011-04-13
序言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
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些
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没
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
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
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懂。
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
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
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
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
,大致解说一下弦论的主要概念,以期让读者体会些敬畏和震撼,并一窥宇宙的奥秘。
我们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2051
28
为繁荣版面,我来抛个讨论话题吧---------------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前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序言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
造的巨大物质财富: 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
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
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
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
懂。
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
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
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
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9
第6章 临济法门(一)——临济宗的创立
一、黄檗希运
禅宗自从南北分宗,就开始走上多头发展的道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势由盛
趋衰,而禅宗则名家辈出,山头林立,呈现出繁荣景象,宗密所撰《禅源诸诠集都序》
,谓其所述禅门诸宗“殆且百家”,南侁、北秀、牛头、石头、荷泽、保唐、赵州,诸
宗大师龙吟虎啸、各擅胜场,禅宗由此走向鼎盛。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
原因,中晚唐以后,禅宗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神秀的北宗禅,再也不见有名僧闻世
,而慧能的南宗在南方得到迅猛发展、广东、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成为南宗禅的
策源地。其中又以江西禅风最盛,百丈怀海,南泉普愿、黄檗希运等等,皆不世出的大
禅师,他们的门下遍布大江南北,使慧能顿悟以新的风格播扬天下。
在后期禅宗“五家禅”中,临济宗风最为强劲,无论是接化学人,还是阐释祖意,
均新意迭出,不拘成规,其禅法特色,影响久远,成为中国禅宗中波及面最大、渗透最
强的宗派。临济禅法思想的直接原因,可追溯至黄檗希运。
          一、黄檗希运
希运,福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八、九世纪...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650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sAngeles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ysnow (逸飞), 信区: LosAngeles
标 题: 抛个讨论话题繁荣版面-中科院士朱清时: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12:44:12 2011, 美东)
为繁荣版面,我来抛个讨论话题吧---------------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前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序言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
造的巨大物质财富: 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
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
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
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
懂。
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1
☆─────────────────────────────────────☆
sophiafinn (sophiafinn) 于 (Wed Jul 20 20:45:44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windysnow (逸飞), 信区: LosAngeles
标 题: 抛个讨论话题繁荣版面-中科院士朱清时: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12:44:12 2011, 美东)
为繁荣版面,我来抛个讨论话题吧---------------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前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序言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
造的巨大物质财富: 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
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
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
乎没...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2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33
不好意思。这篇好像还是有点长。不过末学自己分别念觉得值得花点时间看。感谢所有
花时间读文章的朋友们。:-)
朱清时:“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前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序言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
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 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
的一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
因此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
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
太听懂。
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
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
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霍金这次讲的《宇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再说《观经》中关于诸法实相的证得,从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开始,就渐次宣说理
入的部分,建立学人正确的知见,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1十方如来都是法界身,法界身即是诸佛法界藏身,行者于
此观进行时,要有正知见,了知法身虽然无形无相,但此法身却能变现蕴处界等一切法
,普遍涉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与众生同在;所以行者透过观想佛时,观想诸佛三十二相
八十种随形好同时,能够随应此智慧正理而不著于色相来想佛,故经中才说“应当要一
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这里就是在建立理行的正知见与行门要领。接下来,若是利根
的人,于《观经》中的第九观遍观一切色想时,即可悟入诸法实相如来藏,譬如说:
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
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2
“见十方一切诸佛”并不是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因为单是一佛的身相就已广大
无边,又如何能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这里指的是“亦见佛心”,即是见佛的法身,
不是见佛的应身与报身。法身即是诸法实相——如来藏,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说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3...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与禅宗思想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6
☆─────────────────────────────────────☆
pattern (放手) 于 (Sat Nov 7 06:30:45 2009, 美东) 提到:
佛陀所说的”空”的意义
大正藏杂阿含(三三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
。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
。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
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
聚灭。
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解释
空:
e.g.眼睛看到一见东西,就是看到了, 不知来处,不会预先说我要看到了或谁造成了
这样的”没看到”
眼睛没看到一见东西,就是没看到了,不知来处,不会预先说我要”没看到”了或...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491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智慧与慈悲的关系
‘无我’与‘慈’,这两者要如何才能平等呢?也就是要如何才能相应呢?佛法中说到
,菩萨智慧越高,慈悲就越大;并非是有了慈悲便没有了智慧。假如只有慈悲,没有智
慧,则无异于凡夫;只有智慧,没有慈悲,那么这种智慧也就和小乘一样了。所以菩萨
应该是悲智一如;大乘法应该是慈悲与智慧平等的。那么要如何才能使得慈悲与智慧平
等呢?
佛法之中有不少话是为佛教徒所常说,而几乎成为口头禅的,比如︰同体大悲、无缘大
慈等。但‘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所指的是什么?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有一番分别,才能
了解何以菩萨在通达了一切法空的境界后,还能够有慈悲心。
我们先要知道,慈悲心究竟是如何生起来的?慈悲心是缘众生而生起的。如果不知道有
众生,则慈悲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生起来的。不论是对于我们的亲属或朋友,甚或是小
动物,当见到他们的苦痛时,我们便发起了慈悲心,想要消除他们的痛苦(这是悲),
或者是使他们得到快乐(这便是慈),既然缘众生而生起,那又怎么会是无缘大慈?般
若与慈悲,如何能合得起来呢?
一众生缘慈
佛法中,慈(悲)有三类︰第一类是众生缘慈︰是缘众生而起慈心。由于在生起慈悲心
时,心境上便显现了一个一个的众生。平...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赖耶识的内涵与外延
摘要
阿赖耶识又称为第八识、藏识、异熟识、阿陀那识、心、所知依等等,祂是大乘最
重要的秘密法,不共声闻与缘觉。阿赖耶识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所以祂有具体的
内涵与外延,也能让人观察到祂的存在。祂有种种的性状,而经论在描述祂时各有侧重
,以致在表面上看来差距很大,但在实证阿赖耶识的人看来,这些都是正确的描述。
大部分的西方和日本学者,都把佛教当做思想来研究,这其实是违背经教的,经教
中处处皆有要求实证的文字记载。这些学者因为偏见与方法上的错误,所得的结论也错
得很离谱。
阿赖耶识的内涵包括:祂是无始以来的存在,是不待他缘、本然的存在,是诸法的
根本因;祂隐藏于肉体内,维持众生的寿命,是众生所贪爱的对象,并且为众生内执为
我。
阿赖耶识的外延,则不是语言文字所能够表述的,因为祂正是语言文字所指涉的真
实事物。这只有大乘见道的菩萨能够了知.
一、前言
阿赖耶识又称为第八识、藏识、异熟识、阿陀那识、心、所知依等等,祂是大乘最
重要的秘密法,不共声闻与缘觉。内涵与外延,则是语意学的术语。
内涵,是以语言文字形容特定的事物。例如,“依法令从事公务之人”,是刑法定
义“公务员”一词的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呢?”这其实是一个很严肃而且也很深妙的问题。一般人只
能见到表相上的生死,却不知道生死之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才会有“生从何来,
死往何去”之问。
先来说说一般人所知道的生死之法,不知道现在的中小学里面,还有没有健康教育
这一门课?有些人从小受教育的时候,就在课程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教导说:我们
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所生的,是妈妈怀胎十个月左右后出生的;甚至于还说明,从怀孕一
直到出胎的种种过程。因为这个缘故,世间法就有了父母、子女、亲属关系的施设,这
当然就再正常不过。
人们又进一步定义“生”,法律之中也有出生的定义,它界定得很清楚,都说是从
出胎开始才称为出生;有了一张出生证明之后,才开始有权利与义务。所以本来没有某
甲,一旦哌哌坠地之后,不管称为弄璋或者是弄瓦之喜,就说有生了。然而世间法的这
种定义,只是一个方便的界定;因为显而易见的,某甲若是还在胎中,到底算不算生?
若是算的话,明明他是没有世间所谓的生日,户口名簿上也没有他,他还算不得是某甲
;但是若不算的话,明明就已经有某甲了,只是暂时没有某甲的名字而已。再者,世间
法其实有著很多很多矛盾之处,也...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真九要》
【清】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 著
修真九要序
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
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
之。
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未曾学道,即欲成道;未曾学人,即欲作仙。无怪乎
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也。
予自幼慕道,未遇正人,不辨是非,乃乱乃萃,几乎受害。幸逢吾师龛谷老人,略
闻香风,始知自己从前之错,亦知天下道人大半皆错。因述吾师之意,提其修真纲领,
总为九条,名曰修真九要。其法由浅及深,自卑登高,为初学之人作个梯级。不论学道
修道,依此九要,循序而入,终必深造自得,且能识的盲师明师,辨得邪道正道。纵不
能行此天下希有之事,亦可以知有此天下希有之事,庶不至空过岁月,虚度一生矣。
时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菊月九日
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叙於自在窝中
勘破世事第一要
吁嗟!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百年岁月,瞬息间耳。无常一到,纵有金穴银山,
买不得性命;孝子贤孙,分不了忧愁。若不及早打点,临时手忙脚乱,阎王老子不肯留
情,一失人身,万劫沉沦。有志于道者,须将这个关口急急打开,方有...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3
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1801
转这个作为我的忏悔, 于大家共勉
释普性
内容提要:六根是连接众生心识与外界的门户,众生之所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
之中,就是因为六根的不清净,从无始以来的一切业报皆是由六根杂染所造成,比如眼
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而贪,是与瞋、
痴紧密相关联的。我们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断除贪、瞋、痴“三毒”的过程,
而守护根门是断除贪、瞋、痴“三毒”、趋向解脱的根本门径。《杂阿含经》是原始佛
教的根本经典之一,本文就《杂阿含经》中佛陀开示的有关守护根门的问题试加以探讨
,以便我们从守护自己的根门中体悟佛法的旨趣。
关键词:六根、六尘、守护根门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虚妄、颠倒的自我的作怪,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顺著自己
的爱好而选择自己的东西:眼喜欢见自己喜爱的颜色,耳喜欢听自己爱好的音乐,舌喜
欢尝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等等,不一而足。当现实生活不能满足自我无尽的要求时,我
们就会不断地起惑、造业,产生或大或小的诸多烦恼,正如印顺法师所言:“依佛法说
,有情的生死流转,世间的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真如是什么?释印顺于《胜鬘经讲记》说:
其实、究竟的真如,是常恒不变;智慧与无边功德,也是不离于真实而本有此功德
胜能的,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这就是经中所说的如来藏(即佛性)。如来藏即一切法
空性,即一灭谛;而为功德胜能的所依因。人人有如来藏,因而人人都可成佛。1 真如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如不变,这真实不变的法性,说名真如。2
真如即是如来藏,如释印顺于《胜鬘经讲记》说:“‘如来藏’,约自性说。如,
即真如,即一切法自性。”3
释印顺又于《大乘起信论讲记》说:尽十方,穷三世,一切的一切,无不以真如为
体。众生的心体,即此真如“平等”性。真如是大的,心体当然也是大的。“不增减”
,是平等的解说。真如法性,在众生分中并没有缺少,成了佛也不会增多。大,有圆满
的意义,不多也不少。不增不减,无欠无余的法性,是生佛平等的,迷悟一如的。4
注1 印顺主讲,演培?续明记录,《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新竹县),1998.
1 初版,页7。
注2 印顺主讲,演培?妙钦?文慧记录,《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
,1992.2 修订一版,页269。
注3 同注 1,页248。...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45
关于四重缘起的更多一些讲解:
摘自: 认识如来藏---谈锡永
其实这个四重缘起,在华严宗也有传承,可是他把四重缘起并列,当成是不同宗派的见
地,好像阿赖耶缘起是唯识宗的,华严宗是法界缘起等等,那就没有把四重缘起放在观
修的层次。
我们传的四重缘起,第一个叫作“业因缘起”,就是通常讲的因缘和合。这个是棉,是
纤维的组合,因缘和合而成,这个房子是砖瓦木石因缘和合而成。如果按宁玛派,这个
业因缘起我们是放在十二因缘来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识等等,宁玛派特别有
一个教法,就是龙钦巴尊者写的一篇论,里边讲到宁玛派如何修十二因缘,这就是业因
缘起的观修。可是我们不放在密法的范围里边,是学密法的前行。因为西藏的制度是这
样,先学显宗,显宗是按初转、二转及三转法轮来学,学完理论才进到学密法。
密法方面,我们从第二个缘起来修,叫“相依缘起”,相依缘起有点像唯识,就是心识
跟外境相依,外境是心识的变现,可是我们这个心识,没有外境就不能起功能,所以外
境依心识而变现,心识依外境而起用,彼此相依,所以称为相依缘起。
在观修方面,观一个坛城与一个本尊,这就是由心生起来的外境,这个外境其实就是心
的行相,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大家都知道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也是地上菩萨所修十波罗蜜多之一,称为
忍辱度或忍辱波罗蜜。所谓“他人加毁,名之为辱,于辱能安,目之为忍 "
可见忍辱表现出来,最平常的心行法相就是忍耐;就是面对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
恨怨恼的心。但佛法中讲忍,还有另一个层面的意义:所谓于法实相安住名忍。就是面
对深妙乃至闻所未闻法,依自己的智慧难以了知、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议,但却是诸
法实相时,心不惊怖能安忍,就是接受而安住不动摇。因此,对于菩萨六度的第三度忍
辱波罗蜜,经中也有只称为忍波罗蜜,或者称为安忍波罗蜜,是菩萨历经三大阿僧祇劫
修习成佛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所应学事之一。在经论中,忍有不同的分类;例如在菩萨
《优婆塞戒
经》中,【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
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
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瞋、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施、难作,名出世
忍。】又像《解深密经》中圣教【忍三种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谛察
法忍。】还有在《大智度论》中 龙树菩萨开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缘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缘起》
前言
佛说“缘起甚深”,正因其深奥,致使大部分的人无法洞悉因缘法则。二千五百多
年前佛陀对阿难的开示,至今依然真实如昔。佛教的核心──缘起,是如此难以理解,
因而成为人们严重误解与扭曲佛法的症结。本书中,佛使尊者将这些误解的根源挖掘出
来,并将其置于严谨的慧光下细察分析。这些根源虽可回溯到原始佛教时代,然而最早
的文献记载,却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觉音(Buddhaghosa)的论集中发现的。
许多上座部的正统教说,可说是建立在觉音解说的基础上,且把觉音对缘起的误解
当作标准,因此使真理变得混淆不清。简言之,觉音是从亘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
立场来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现在世,在现在世中承受过
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
来世中的生与苦。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并提出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anatta),那么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么我们要如何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
正确地了解缘起非常重要,它会使我们认识到“我”这个观念,是...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智慧与慈悲的关系
谢谢!这段文字,提醒了我我在研究的信息熵,是属于法的范畴。
自然,我理解地法,天法,都有其幻化的本质,所以才认为可以被突破的呀。但是如果
道法不能被突破,只能被转化,是否就意味着有些性质,比如信息的潜能熵本身,是不
是本就固有,不属于幻化的呢?自然,信息体现出来的结构性的阴和信息蕴涵着的潜在
性的阳,依然是属于幻化的,是经由一分二而成立的幻化步骤的结果。如果不分的话,
信息熵就无法被认知。但是是否即便不被认知,一分二本身的能力会被信息熵的总量框
住,所以依然是有限的呢?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天地初生之时,阴阳加和的总信息熵这个法就被生成了
,接下来的运行一直符合道法,所以我们看上去是总量不变的了。但其实天地初生的那
个总信息熵是个偶然定规,道也许有更多的信息潜能熵,只是没有完全用在这个天地生
这个步骤上而已。那样的话,连信息熵守恒,也依然是幻化的法了。

或者是使他们得到快乐(这便是慈),既然缘众生而生起,那又怎么会是无缘大慈?般
若与慈悲,如何能合得起来呢?
一众生缘慈
佛法中,慈(悲)有三类︰第一类是众生缘慈︰是缘众生而起慈心。由于在生起慈悲心
时,心境上便显现了一个一个的...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49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50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我所见的真感应
弥陀接引、陀罗尼被现金莲花
灵蛇报恩
放生行善,众教奉行
业报难逃偿宿债
随缘,欢喜放生
今能念佛,又能放生,九品莲台高步无疑
大龟报恩
人间行者
存心愈大,植德弥深
浩瀚师恩,无以为报
十年放生有感
后记
放生十...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