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发帖数: 38403 | 1 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
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
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
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
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不少人认为信仰佛教就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
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着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
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
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
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这也难怪,纵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自佛教于两汉之间,由西域传到中国以来,虽有不
少的人接受了佛教,且为佛教的弘扬和实践作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众所周知,所谓儒释
道三家的优劣论争,尚在其次,而以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主张毁佛灭释的史实,也是历
历可数。他们所据的理由是“尊王攘夷”,为了维护中国的...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456 | 2 Abstract:
ThisArticleexposesthe4typicalpositionsaboutHumanNatureinthetraditionofChrist
ianthoughts:(1)Augustine’s,(2)PelagianismandSemi-Pelagianism,(3)Gnosticism,
(4)Aquinas’.
我们知道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孟子主性善,荀子持性恶,并且我们
常以为这是中国哲学的特色。然而在西方基督教哲学中也有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它最
初发生在西方最重要的一位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与诺斯替主义和贝拉基主义的争论中
,并对往后的基督教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说中国思想学说中的性善性恶之争关系到德治或法制这一重大政治问题的话,那么
在西方基督教传统中的性善性恶之争则关系到拯救是否必要和得救如何可能这一重大的
神学问题。当然,这种争论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在讨
论人性问题时有一个在先的神学问题,即上帝创造世界和人,人如何通过耶稣基督而获
得拯救;他们把人性问题放在神人关系的问题中加以考虑。中国哲... 阅读全帖 |
|
N*******8 发帖数: 1449 | 3 你有权利为老七的恶毒言论极力辩护。你也可以根据你对基督教的理解和他一起欢呼。
但我一向不太习惯与弟兄姐妹在这版面上论争,请见谅。 |
|
n********n 发帖数: 8336 | 4 预定
yùdìng
PREDESTINATION
参阅: 457救恩神学 354恩宠神学 471从无中创造 131加尔文主义 546杨森主义 181全
能 51天佑 483宿命论
(一)概念说明:预定predestina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的动词praedestinare预定,它强
调两点:1)天主之为第一原因(primary cause),即祂所推动的包括一切第二原因(
secondary cause),人的意志在内,因而得救与否全在天主的预定。2)即使在天主的影
响下的人真正的自由。天主的预定和天主的预见(prevision,属于知识的范围)有关系
,但二者指着不同的范围。
(二)圣经:圣经经常提及造物者天主的全能和无限智慧,因而受造物是天主显示祂的仁
慈和忿怒的工具。天主先选定人(申七6;依四六10,四九1;耶一5;路一15;迦一15;
罗八29;若一12;弗一4~12)。在罗九~十一保禄强调天主的终极权威:祂愿意恩待谁
就恩待谁,祂使谁心硬就使谁心硬(罗九18),因而祂爱雅各伯而恨厄撒乌(罗九13)。不
过,按照保禄的看法,预定论是天主向所有的人的无限爱的表现(罗十一25~2...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5 预定
yùdìng
PREDESTINATION
参阅: 457救恩神学 354恩宠神学 471从无中创造 131加尔文主义 546杨森主义 181全
能 51天佑 483宿命论
(一)概念说明:预定predestina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的动词praedestinare预定,它强
调两点:1)天主之为第一原因(primary cause),即祂所推动的包括一切第二原因(
secondary cause),人的意志在内,因而得救与否全在天主的预定。2)即使在天主的影
响下的人真正的自由。天主的预定和天主的预见(prevision,属于知识的范围)有关系
,但二者指着不同的范围。
(二)圣经:圣经经常提及造物者天主的全能和无限智慧,因而受造物是天主显示祂的仁
慈和忿怒的工具。天主先选定人(申七6;依四六10,四九1;耶一5;路一15;迦一15;
罗八29;若一12;弗一4~12)。在罗九~十一保禄强调天主的终极权威:祂愿意恩待谁
就恩待谁,祂使谁心硬就使谁心硬(罗九18),因而祂爱雅各伯而恨厄撒乌(罗九13)。不
过,按照保禄的看法,预定论是天主向所有的人的无限爱的表现(罗十一25~2...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6 何建明:胡适的佛教文化观及其学术史意义
来源:无 2011年11月23日 网友评论:0条 点击:1252
胡适的禅学史研究及其与日本学者的禅学论争向来为学界所关注,但是,人们多注意其
研究方法的得失而忽视其佛教文化价值立场的重要影响。本文着眼于人们不太注意的胡
适有关佛教文化观念的资料与当时佛教界的回应,分析胡适佛教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性
特征及对其禅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并与陈寅恪、汤用彤等同时代佛教史学者进行比较,
说明胡适禅学史研究主要受制于其文化价值明念。
关键词:胡适 佛教 禅宗史 文化价值观 现代性 研究方法
作 者:何建明,1965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及哲学院教授。
人文学术研究不仅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合理的文化价值立场。文化价值观
念不仅影响着科学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更直接影响学术研究成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作为中国现代人文学术研究“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代表人物胡适,从自由主义和科学主
义的现代性立场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许多批判性研究,其中对佛教禅宗史的研
究,是其学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佛教界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无... 阅读全帖 |
|
b********g 发帖数: 1562 | 7 您有这种心态很好,在贵教徒里很难得。我只能指出,很多双方的论争都是贵教方先发
起的。贵教很多牧师在讲道中谈到佛教时,能有您这种心态就好了。 |
|
b********g 发帖数: 1562 | 8 历史上几次著名的佛基论争,都是基督教一方先发难的。一个自身还有着杀婴屠城问题
的宗教,居然还硬着头皮挑战慈悲为怀,广度众生的佛法,实在是不智啊。 |
|
b********g 发帖数: 1562 | 9 历史上几次著名的佛基论争,都是基督教一方先发难的。一个自身还有着杀婴屠城问题
的宗教,居然还硬着头皮挑战慈悲为怀,广度众生的佛法,实在是不智啊。 |
|
j*******7 发帖数: 6300 | 10 哲学家们的言论能不能否定宗教信仰的存在合理性?
发贴人:切 百灵评论 2005-03
(基甸按:作者曾声明自己并非是一名基督徒)
为了给否定基督教提供足够的依据,某些无神论者搬出了以下许多大哲学家的言论,来证
明基督教信仰的错误.和许多中国特色的无神论者(他们和西方意义上的无神论者在思维
层次上有差别,他们思考的问题基本上要低一个层次)一贯的断章取义和逻辑混乱一样,
这种完全不管说话人的背景和思想内涵,也不考察其言论的具体意思的做法十分可笑,我
认为用这些人的言论来为无神论撑腰,体现出有些无神论者根本是在用一种偏执的态度
对待宗教信仰,以至于不惜以功利的态度引用完全与自己思维方式不一致的哲学家的言
论来为自己的论点服务.事实上这些哲学家中有的是无神论最坚决的反对者;有的人的哲
学思想是今天后现代主义者为非理性思潮摇旗呐喊的重要思想源头;有的人虽然是反宗
教的热衷者,但其哲学理论已经在科学与宗教的论战中被终结;更可笑的则是这些哲学家
大多数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的眼中钉--唯心主义者;还有的所谓哲学家则根本就是与中
世纪的教皇没有什么区别的神棍,意识形态的独裁者和极权主义的缔造者.
为了...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11 来源:麦琪的礼物 作者:基甸
在网上跟朋友讨论基督教信仰,“理性与信仰”的话题历久不衰,常常成为热门。
“知”与“信”的关系无论何种信仰都需要面对。“你怎么知道你所信的是真的?”的
巨大问题实际指向神、哲学上所谓“知识论”的问题。基督教信仰是反理性、反知识的
吗?基督教既然是“唯独信心”的,那么基督徒还需要理性上的理解吗?这些都是基督徒
常常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当基督徒谈及基督教信仰的知识论的时候,或明确或隐含
,多多少少会涉及“以信求知”的理念。本文将从历史和神学的角度介绍传统基督教信
仰中的“以信求知”这一理念。
“以信求知”拉丁文是"fides quaerensintellctum",英文是"Faith
seekingunderstanding",所以也可以表述为“信心寻求理解”。这个概念由古典基督
教神学家、教父奥古斯丁提出,源自对以赛亚书七:9的理解发挥。这节圣经和合本译
作“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稳”,按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也可译为“你们若是不信,
定然不得了解”。用现代中文来解释,也就是说“如果你不相信,你就无法明白”。奥
氏以后,基督教神学对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言说又有...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507 | 12 西方文明主要因为其制度优越, 而制度则建立在思想、文化与哲学之上。 思想、文
化与哲学不可能凭空产生,那么它们的基础又是什么? 是信仰, 是基督信仰! 美英
的政治制度、立法与司法体系,直至社会、科技文明乃是建立在基督教信仰这个坚固的
磐石之上。因为如此,美国、西方吸引了全世界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移民。放眼望去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已经明确无误地显明,如果离开了正确的信仰、离开真理, 任
何文明都将灭亡, 绝无例外。
飞云在四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美国左右党派之争的本质”,把美国共和党和民主
党之争展现出来。当时没有引起传统上支持民主党主流华人之关注,因为奥巴马第一任
期对美国的拆毁尚处于打基础阶段, 危害尚未特别显出。四年又过去了,总共八年,
美国已经受到了永久性创伤。 这一次我们华人的聪明、智慧、常识与远见得到了充分
体现,政治倾向大规模右转。 右就是“right”,就是“上帝的公义”; 左就是“
Left”, 就是“偏离”, 偏离什么? 偏离上帝之道,反按一己之“聪明” 寻求“自
由”。 对此,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及。
所以, 无论是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还是开放...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507 | 13 西方文明主要因为其制度优越, 而制度则建立在思想、文化与哲学之上。 思想、文
化与哲学不可能凭空产生,那么它们的基础又是什么? 是信仰, 是基督信仰! 美英
的政治制度、立法与司法体系,直至社会、科技文明乃是建立在基督教信仰这个坚固的
磐石之上。因为如此,美国、西方吸引了全世界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移民。放眼望去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已经明确无误地显明,如果离开了正确的信仰、离开真理, 任
何文明都将灭亡, 绝无例外。
飞云在四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美国左右党派之争的本质”,把美国共和党和民主
党之争展现出来。当时没有引起传统上支持民主党主流华人之关注,因为奥巴马第一任
期对美国的拆毁尚处于打基础阶段, 危害尚未特别显出。四年又过去了,总共八年,
美国已经受到了永久性创伤。 这一次我们华人的聪明、智慧、常识与远见得到了充分
体现,政治倾向大规模右转。 右就是“right”,就是“上帝的公义”; 左就是“
Left”, 就是“偏离”, 偏离什么? 偏离上帝之道,反按一己之“聪明” 寻求“自
由”。 对此,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及。
所以, 无论是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还是开放... 阅读全帖 |
|
p*******r 发帖数: 4048 | 14 供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1269510100dpfr.html
释迦佛陀的生、死观(一)
10/16 2008 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研究所
Bhikkhu Vūpasama 随佛比丘着
二、略说论述之根据
本文依南传‘相应部’及北传‘杂阿含’中,‘阴相应(蕴相应)’、‘六处相应
’、‘因缘相应’、‘食
相应’、‘谛相应’、‘界相应’、‘四念处等道品相应’等七事相应教为本,抉择两
部圣典的共同教说,
作为论说的根据。
根据佛教史献的考证,现今的南传巴利圣典是佛教当中流传最久的传诵,而相应于
南传五部巴利
圣典中较为古老的‘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是汉译经典中的‘
杂阿含’、‘中阿含’、
‘长阿含’、‘增壹阿含’,此四部古老的圣典,原出于佛灭后三个月“第一次经典结
集”至佛灭后百一
十年“第二次经典结集”的集成。由于佛灭后百一十年僧团为了“僧伽能否受取金钱?
”而起论争,佛教
分裂为不受取金钱的“上座部”与受取金钱的“大众部”。僧团分裂后不久,即在佛灭
后约百一十六年至
百三十 |
|
b*******n 发帖数: 1267 | 15 什么叫渐悟什么叫顿悟
我国五世纪顷,以涅盘经为主,产生顿悟成佛、渐悟成佛说之论争。其后,道生之‘顿
悟成佛说’由于四十卷涅盘经之译出而获得确认。我国禅宗,依使用教义之差异,遂产
生不同之宗风,即南方之慧能系(称南顿)与北方之神秀系(称北渐)。在法相宗,菩
萨不定性者,须经声闻、缘觉之过程,始能回心入菩萨道者,称为渐悟菩萨,又称回心
菩萨;菩萨定性者,不须经此过程而能即刻进入菩萨阶位者,称为顿悟菩萨,又称直往
菩萨、顿大菩萨。
向来中国佛教界所称颂的证悟有二∶(1)道生的顿悟,(2)禅宗的顿悟。道生与禅宗的顿
悟是不同的∶道生以为证悟到的真理是无差别的,不悟则已,一悟即圆满究竟。所以道
生是主张顿悟成佛,也即是主张渐修顿悟的。在平时修集种种资粮,达到究竟时,一悟
永悟,一了百了。众生流转生死至成佛的中间,都可说是在梦中,唯有佛才是大觉者。
禅宗所说的顿悟,不是渐修顿悟,而是直下顿悟的。主张学者先求自悟本心——本来清
净的佛性,一旦廓然大悟的,即参学事毕,也有以为从此应圆修万行。这两种顿悟论,
相差极远。道生是约究竟佛位的圆满顿悟说,禅宗是约众生初学的直悟本来说。
依大乘佛法的共义,应该是 |
|
f*******8 发帖数: 3612 | 16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vs 自我中心(self-centric, egocentrism).
这两者的区别十分重要。中国社会流行意识把两者混淆使用,造成了
无数的罪恶。
个人主义强调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负责,大家平等,you are
ok,I am ok. 没有超越个人之上的所谓集体利益。
集体,组织,国家,社会结构,都是为了具体的每个个人服务的。它
要强调的是理清个人与集体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这一点在弗里德曼
的《资本主义与自由》里,表达的比较清楚。
==================================
资本主义与自由---绪论
在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中被引用得很多的一句话是“不要问你的
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关于这句
话的论争集中于它的起源而不是它的内容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的一个显
著的特征。这句话在整个句子中的两个部分中没有一个能正确地表示
合乎自由社会中的自由人的理想的公民和它政府之间的关系。家长主
义的“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意味着政府是保护者而公民是被保
护者。这个观点和自由人对他自己的命运负责的信念不相一致。 |
|
a**u 发帖数: 8107 | 17 ☆─────────────────────────────────────☆
reverie (缘生世间) 于 (Mon Nov 9 23:08:50 2009, 美东) 提到:
「不杀生」与「不受用鱼、肉」的古今观
乌帕沙玛 比丘
佛陀生于公元前约六世纪,时当印度「奥义书」思潮的晚期,当时印度除了传统的婆罗
门教以外,主要就是以尼干子.若提子(耆那教)、阿夷多.翅舍钦婆罗(顺世论)、浮
陀.迦旃延(七要素论)、富兰那.迦叶(顺欲论)、末迦黎.拘舍罗(决定论)、散惹
耶.毗罗梨子(怀疑论)为宗教哲思的代表,而这一教五派就是为佛陀呵为六师外道者。
六师中为人称为「大雄」的尼干子.若提子,出生的时间稍早于佛陀而与佛同世,他强
调禅定与极严苛的苦行,身不着一物,甚至连钵都不用,仅用双手受取食物的布施,并
且严格的提倡「不杀生」,主张「不食用鱼、肉」,他的思想盛行于印度各地且传袭至
今,并为后世称为「耆那教」。佛世时在印度第一强国的摩揭国的首都王舍城中,由于
尼干子.若提子的主张广受君民的信受与欢迎,所以当不支持阿阇世弒父篡位的佛陀,
后来为阿阇世支持的提婆达多所反对时,提婆达多...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18 ☆─────────────────────────────────────☆
freeman08 (自由自在) 于 (Fri Apr 9 09:17:16 2010, 美东) 提到: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vs 自我中心(self-centric, egocentrism).
这两者的区别十分重要。中国社会流行意识把两者混淆使用,造成了
无数的罪恶。
个人主义强调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负责,大家平等,you are
ok,I am ok. 没有超越个人之上的所谓集体利益。
集体,组织,国家,社会结构,都是为了具体的每个个人服务的。它
要强调的是理清个人与集体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这一点在弗里德曼
的《资本主义与自由》里,表达的比较清楚。
==================================
资本主义与自由---绪论
在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中被引用得很多的一句话是“不要问你的
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关于这句
话的论争集中于它的起源而不是它的内容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的一个显
著的特征。这句话在整个句子中的两个部分中没有...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19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五)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经验批判主义单独作了考察。现在我们应当看一看它的历史发
展,看一看它同其他哲学派别的联系和相互关系。这里首先要提出的是马赫和阿芬那留
斯对康德的关系问题。
1.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都是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于哲学舞台的,当时德国教授中间的时
髦口号是:“回到康德那里去!”这两位经验批判主义创始人在他们的哲学发展上正是
从康德那里出发的。马赫写道:“我应当万分感激地承认,正是他的〈康德的〉批判唯
心主义作了我的全部批判思维的出发点。但是我没有能够始终忠实于它。我很快又回到
贝克莱的观点上来了”,后来“又得出了和休谟的观点相近的观点…… 现在我还是认
为贝克莱和休谟是比康德彻底得多的思想家”。(《感觉的分析》第292页)
可见,马赫十分明确地承认:他是从康德开始的,以后走上了贝克莱和休谟的路线
。再看一看阿芬那留斯吧。
阿芬那留斯在他的《〈纯粹经验批判〉绪论》(1876)一书的前言里就已指出:《纯
粹经验批判》...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0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六)
2.“物质消失了”
在现代物理学家对最新发现的论述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这样的话。例如,在路·
乌尔维格的《科学的进化》一书中,论述物质的新理论那一章的标题是:《物质存在吗
?》他在那一章里说道:“原子在非物质化,物质在消失。”(注:路·乌尔维格《科
学的进化》1908年巴黎A.科兰出版社版第63、87、88页。参看他的论文《物理学家关于
物质的观念》,载于1908年《心理学年鉴》[《心理学年鉴》(《L’AéePsychologique
》)是法国的一种心理学刊物,1895年起在巴黎出版。它的出版者起初是阿·比纳,后
来是昂·皮埃龙。--190。]。)为了看看马赫主义者怎样轻易地◎第189页◎由此作出
根本的哲学结论,我们且看一下瓦连廷诺夫吧。他写道:“对世界的科学说明’只有在
唯物主义中’才能得到确实可靠的论据,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虚构,而且是一种荒谬的
虚构。”(第67页)他把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奥古斯托·里希当作这种荒谬虚构的破
坏者举了出来,因为里希说:电子论“与其说是电的理论,不如说是物质的理论;新体
系不过是用电代替了物质”(奥古...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1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1.htm
第一章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 导言
《圣教论》1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
荼波陀。乔荼波陀(GauaDpAda)是否为一历史人物,至今仍有争论。在名字GauaDpAda
,pAda是尊称,有时人们也称他为GauaD,以及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Gau-dacarana,
GauaDpAdAcArya,或者GauaDAcArya。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只有一些传说。据说印度
古代的拘罗尸陀罗国(Kuruksetra)有一条叫做希罗拉瓦蒂(HirarAvati)的河流,在
河岸上住着一个叫做乔荼(GauDa)的种族,其首长就被尊称为乔荼波陀。有关他的生
卒年代,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印度传统上认为乔荼波陀是商羯罗(700一750)的祖师,
是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Govinda)的老师。商羯罗在对《圣教论》所作注疏中2称乔荼
波陀为“祖师”(paramaguru),或者“老师的老师”(guror garIyasa)。印度哲学
家达斯古普塔甚...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2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2.htm
第二章 商羯罗与《示教千则》
第一节 时代背景、生平和著作
商羯罗(ZaGkara)是印度中世纪吠檀多哲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不二论理论家。关于
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的吠
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数世
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首先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就很难确定。1882年印度的波答迦
(K.B.Pathak)提出,商羯罗的生卒年代约为788~820年,此说法为学术界沿用。现代
日本学者中村元对此说法进行了再考证,他认为700~750年更为妥当些,他的意见获得
了雷诺(L.Renou)和英戈尔(D.H.H.Ingalls)的赞同。1
公元5~6世纪之间,匈奴人从中亚向印度入侵,曾一度造就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的
笈多王朝的政治制度,在6世纪遭到了全面的崩溃。7世纪时戒日王又恢复了印度北方的
和平,但在他死后北印度又很快再次遭到政治上的分裂。而南印度在6世纪中叶以后大...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3 科学与人生观
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目录
书 名: 科学与人生观
作 者:(中国)张君劢等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807078562
开本: 32
定价: 35.00 元
人生观不受科学的支配,科学解决不了人生观的问题,这是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
华大学的讲演《人生观》的基本观点。同年4月,丁文江在《努力周报》发表《玄学与
科学》,批评张君劢的观点,从而拉开了论战的序幕。随后,论战的一方是以丁文江、
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所谓“科学派”,另一方是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所谓“玄
学派”。这场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影响广泛而深刻,对后世以至当今思想生活都不无启
发意义。本书是当年“科学与人生观”之文章结集,有胡适和陈独秀作序,真刀真枪的
思想交锋,是思想操练的好战场。
作者简介
本书收入20世纪20年代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思想论战文章,作者均为一时之名流,
包括张君劢、丁文江、胡适、梁启超、张东荪、林宰平、王星拱、吴稚晖等。
编辑推荐
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影响甚大的...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4 第四章 一沙一宇宙
现象的相依性与非分离性
相依性是佛教实相本质观的中心思想,攸关佛教对世人应如何过自己的生活甚巨。
这相依性和量子物理学的非分离性极为相似。两者都在引信我们沉思一个既简单又根本
的问题:“物”或“象”能否自主存在?如果不能,宇宙万象相互连系的方式与程度为
何?物若非自主存在,对生命又应做何种推动?
郑:我们已在上一章得知,佛教否定创生原理和极端的平行宇宙概念(虽然可能与
多重宇宙观念相符)。在佛教看来,物理常数和初始条件出奇地调和,使得宇宙创出生
命和意识,可以从“现象相依性”来解释。我想,现在该稍微解释一下这个观念了。
马:谈论之前,应先回到“相对真理”的概念。在佛教里,我们对个别现象的认知
若是源于孤立的成因和条件,就称为“相对真理”或“妄见”。日常经验使我们认为事
物必有个真实、客观的独立性,仿佛它们的存在全靠自己,且有内在的实体。殊不知这
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只是心理构念。这种实相观虽符合觉悟,却是经不起分析。
佛教采取的是万物只存在于他物的相对关系,亦即互为因果的概念。事件所以会发
生,只因它仰赖其他因素。佛教把世界看做是个浩大的事件流程,相互关连,彼此涉入
。...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5 僧侣的结语
很多人认为,把科学与灵性融为一炉的努力注定要失败。有些人觉得,灵性云云不
过是戏法,也有人认为科学太过唯物,更有人依旧认定两者水火不容。这种不愿去找寻
两者共同点的心态,等于是认定知识与经验、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之间有不可跨越
的障碍。这种二元论不绝如缕,导致树立起无谓的壁障。思证方法没有隐含逆流冲撞真
科学的意思,而是对不同的知识范畴和取得知识的方式加以先后捡择。
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取得多少资讯量,而是解答这类问题:我们为何生?我们为何
死?为何受苦?为何得乐?为何有爱?为何有恨?这想必会使得我们暗自思忖,这种研
究是否真能找出答案,以及是否真的值得为此殚精费时。
在科学里,这类问题关乎基础研究与应用两个层面。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以“客观
”方式叙述和解释自然。这或许是个完美的工程,但我们对星体化学构成或昆虫分类的
兴趣,肯定排在关乎我们自身存在的基本问题之后。想想一生中最具意义的时刻,我们
通常提到的是爱、友情、温柔、喜乐、自然景观之美、内心自在或利他,而科学只专注
在跟这些没有太大关系的外界现象上。
至于科学应用,通常是关于健康、平均寿命、行动自由和舒适。目前,人人活...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386 | 26 说我?谁在说我啊?
哇,那个道友arthury这个问题大了,要我说心得体会?这么大的题目啊,从何说起啊。
不过看的出,是搞星座的,算了,我也不和你论争,只不过是个人感悟罢了,一件事来了
,一个说没办法,放弃把;一个说呢,有办发,依着行,那死守没办法的,那就放弃贝
;不肯的,那就试试有办发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拉。 |
|
Y**u 发帖数: 5466 | 27 ☆─────────────────────────────────────☆
robbin (robbin) 于 (Fri Dec 9 02:32:45 2011, 美东) 提到:
白言则并不清楚肖妖王的来历,也不知道这是一位妖鸡成仙,只见山中众修士对他
都很尊敬,而这个人没什么架子和谁都能混在一起,只道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修行前辈
。白言则也有攀附缘法之心,找了个机会请肖妖王喝酒,还真把他请出来了,地点就在
万家酒店。
肖妖王并无什么狡诈心机,什么人都能结交,别人请他喝酒他也很高兴,在酒桌上
天南海北的乱侃,话一多酒就喝得多,肖妖王无所谓,但白言则已经有七分醉意了。
“肖前辈,你说世上真有神仙吗?我听说过,但从未亲眼见过。”白言则带醉问道。
肖妖王满不在乎地反问:“有又怎样,没有又怎么样?”
白言则的神情突然变得有些激动,一顿酒杯道:“假如真有神仙,我想好好痛骂骂
他们一番!”
肖妖王笑眯眯地说:“自古诃佛骂祖者甚众,你又想骂些什么,让我听听。”
白言则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我爷爷的爷爷对我爷爷说,我爷爷又对我说,我家祖
上也曾是贵胄大门阀,五胡乱华时渡江南逃来到建康,家道...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 | 28 http://www.shijian.org/n7347c38.aspx
以下仅贴上前言部份,全文在上述链接里。
前言
顶礼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纵览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并不信仰宗教,而信仰宗教的教徒则可按常规分为佛教徒
、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这三大部分。作为佛教徒,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法
,若按所信奉教义及流传地区的不同可基本分成藏传、南传、北传三大系统,无论哪一
种体系,也无论哪一种传承,作为佛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全都是佛陀亲传的妙法甘
露,也全都有确切的历史考证。所有教派自古以来都有代代相袭的大成就者,一切法门
亦无不是秉承世尊教义的通往最终解脱的清净通途。若能一以贯之、融通并包,则万千
法门自可汇成佛法的整体义海,任何修行人也都能从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甘霖法意。
不过让人倍感诧异的却是,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信奉外道的人士对佛法反而不怎么
攻击,恰恰是佛门内部的一些自立山头之人动辄就以佛教的权威面孔自居,时不时就要
从自宗的立场、观点、利益出发,对别的教派、别的宗门大加贬斥。要么评论别宗为魔
说,要么认定他派是邪道,似乎只有自宗才是唯一正确地抉择了佛陀密意的究竟宗乘。
比如有...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9 《印顺法师的悲哀》读后(上)
林建德
既然「人间佛教」是印顺法师的中心思想,
那么它是否禁得起考验?究竟有那些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是否如恒毓所质疑的「充满了错误的内容」?
前言
印顺法师的思想近来在台湾与大陆引起一定程度的讨论,半年多前,笔者在「现代禅」
网站看到恒毓先生所写《印顺法师的悲哀》一书,一路读来,有关他对印顺法师的批评
几乎全然难以同意,于是以此文表达个人的看法。
恒毓之所以用「印顺法师的悲哀」作为书名 (1),是认为印顺法师的佛法思想充满谬误
与邪见,所以在书中做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印顺法师的思维过于简单,与无比深刻、
严谨的佛法思维很不相称……印顺法师的著作中居然大量存在违背佛法的论断和对佛法
的种种曲解……」又说∶「印顺法师的著作只是充满了各种知识性的言论,很少有佛法
的智慧,而其所表述的知识又往往是正确与谬误不相上下。」及「我们所揭示的印顺法
师的理论、逻辑和知识性错误就至少有十二个方面。而这,其实在我所发现的印顺法师
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中不过是冰山之一角,还有大量的问题,我真的不忍心写出来……」
这种种的描述多少让人心惊胆跳,学佛者将「因盲目阅读印顺法师的著作而落入...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30 砍柴山歌
作者:涂鸦
序
出集子?没那么牛b。可砍了一年山,也有几小捆柴了。下头捆了几捆,多
为不起火的货色,算一种负荆请罪吧。
鸦,7/25/95
乱侃之一涂鸦 94——95
1。 我们的口号是“大家都对。”因为所谓民主的目的并不是找出真
理,真理永远归少数人,比如相对论是在爱因斯坦手里,太阳是在哥白尼手里,
等大多数人都懂得了它,它就成了常识,又有新的真理,只为新的少数人接受,
多数认为异端。而民主是一种巧妙的独裁,用多数人的昏庸压制一些少数人的正
确和另一些少数人的错误。所以民主只能用于社会不能用于科学,不能选举日出
的时间,或定理的对错。
民主的最大好处就是它的欺骗性强,使社会不致有大动荡。所以我们对讨论
中的暴力都反对,对温柔都支持。“这一点还请同志们加以注意”。
2。 民主干嘛非跟面包矛盾呢?
把魏京生放出来天下大乱了吗?是谁拿全国人民的mfn在打赌呢?不是王
军涛,是邓小平。一党统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危险,否则就把14亿人押到赌台
上...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31 摘自
http://hi.baidu.com/wuliangshouzy/item/cac11ce5288b3a038d3ea8bf
定义:
诸比丘!云何为正语耶?诸比丘!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丘!此
名之为正语。
——《相应部*大篇*道相应*无明品*分别》
正语的五个关键点:
比丘们,具有五个要素的言语为善说,而非不善; 为无疵,不为智者所责备。是哪五
个呢?“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增支部V.198》
撒谎的危险性
“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一个人敢犯有一件事,那么就没有什么坏事他不敢做。这是一件
什么事呢?就是故意撒谎。”——《小部 Iti 25》
善巧选择讲话方法,以自我净化语行
何谓语行净化的四法?
有这种情况:某个人离于谎言、戒绝了谎言。当他被市镇会议、某个组织会议、亲戚的
聚会、行会、或者皇族叫去作证并对他说:“来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善人。” 如果
他不知道,他就说“我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他就说“我知道。” 如果他不曾看
见,他就说“我不曾看见。” 如果他曾经看见,他就说“我曾经看见。” 这样,他
不会为了自己或他人、为了...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32 由此可知,在「五事异法」的争端中,僧众争议
的核心问题,是在「阿罗汉的证量」为何?为了此一
问题,僧团意见分歧,争论不下。
四、「五事」的缘由及始末
在阿育王时代(B.C. 271~268 ),孔雀王朝的首
都华氏城是中印主要的都城,而阿育王又极力的护持
佛法,当时聚在华氏城的僧众,涵盖了当时的三大僧
团,即优波离系东方毗舍离僧团、南方优禅尼、阿盘
提僧团,还有北方阿难系摩偷罗僧团。
当时毗舍离僧团的大天受到华氏城信众的敬信,
据传大天在僧团半月布萨的说法中,提出「五事」的
主张,引发了僧众的争论,进而成为分裂的事端。此
事见于阿难系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
28
的记载:
「大天于后集先所说,五恶见事,而作颂言:
『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
教』。于后渐次鸡园寺中,上座苾刍多皆灭殁。十五
日夜布洒他(步萨)时,次当大天升座说戒,彼便自
诵所造伽他(五事偈)。尔时,众中有学、无学、多
闻、持戒、修静虑者,闻彼所说无不惊诃:咄哉!愚
人宁作是说。此于三藏曾所未闻,咸即对之翻彼颂
曰:『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汝言
非佛教』。于是竟夜斗争纷然,乃至终朝朋党转...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33 关于「第三次结集」的说法,不仅见于阿难系传
诵的历史记载中,出于分别说系的锡兰铜鍱部,在传
诵的『岛史』里,同 样提到阿育王即位 第十 七年
(B.C. 254~251,佛灭后约 133 年)时,南方分别说部
举行「第三次结集」的记载。见南传『岛王统史』
(Drpavaṁsa)第 七 章
32
、『大 王 统 史』
(Mahāvaṁsa)第五章
33
:
『岛王统史』:「异学外道等……七年间住于精
舍与群行布萨。然神圣柔和而慎重者,则不列彼布
萨。(三六)达佛灭后二百三十六年时,彼等六万之
比丘住阿育园。(三七)邪命士、其它种种之异教徒
等已伤教法。……目犍连子受千比丘围绕行法之结
集。(三九)破斥异说者大慧之目犍连子,令确固上
座说行第三结集。(四○)破异说,斥多数无耻之
徒,辉扬教法说示『论事』。」
『大王统史』:「彼等于阿育王精舍施行正法会
诵。(二七八)……碎破他说名『论事』而论,帝须
长老于此会诵之道场说。(二八○)……此正法会诵
九个月而毕。(二八一)王之即位第十七年,彼仙士
年七十二岁,于大自恣日会诵毕。(二八二)」 |
|
i********7 发帖数: 808 | 34 南传分别说系锡兰铜鍱部传诵的佛史,对于 佛
陀与阿育王的年代间隔,锡兰铜鍱部多说了约百年,
而有阿育王即位于「佛灭后 218 年」的说法。见『大
王统史』(Mahāvaṁsa)第五章
34
:
『大王统史』:「阿育(王子)有善根……杀戮
异母兄弟九十九人,即全阎浮洲唯一之王位。(一
九、二○)胜者涅盘之后,此王即位前,为二百一十
八年,如是当知。(二一)」
锡兰铜鍱部传诵的佛史及锡兰史,是出自公元后
352~450 年锡兰大寺派的编纂为主,内容多出自锡兰
古老的「叙事诗(史诗)」,还有许多不具严谨史证
的口述历史,不论是内容及可信度上,多不同于公元
前一世纪由印度佛教编录的《十八部论》、《阿育王
传》的记载。依近代学界确证的史献考证, 佛陀
(约 B.C.467~387)与 阿 育 王 即 位(约
B.C.271~268)的年代间隔,应当差距约 116 年(参
印顺《佛教史地考论》『佛灭纪元抉择谈』、《正法
之 光》创 刊 号『佛 陀 与 阿 育 王 年 代 考 证』
p.10~p.18)。
锡兰传的佛史提到,阿育王仰信、护持佛教,乐
施僧众,使得许多外道为了供养,混进...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35 若从阿育王支持认认同「五事异法」的优波离系
毗舍离僧团,也支持「部份认同五事」的优波离系优
禅尼僧团目犍连子帝须出面召集「结集」来看,阿育
王留下的『石刻碑文』中,阿育王「禁止僧团分裂」
的敕令,实质上的目的应当是「针对阿难系僧团反对
优波离系僧团的主张,而发出的警告」。
见阿育王
『石柱法敕』的憍赏弥(Kosambī)法敕
35
,『小石
柱法敕』的桑琦(Sāñchī)法敕
36
、沙如那陀法敕
37
(Sārnāth,古昔之鹿野苑),明令「不得破僧」及呼
吁「僧团和合」的敕令。
憍 赏 弥 法 敕 :「天 爱 于 憍 赏 弥 敕 令 于 诸 大
官。……命和合……于僧伽中不应容此。……比丘或
比丘尼而破僧 者,皆令着白衣,此不得 住精舍之
处。」
桑琦法敕:「虽任何人亦(不得)破僧。若比丘
或 比丘尼而破僧 者,皆令着 白衣,不得 住精舍之
处。……天爱如是昭。」
沙如那陀法敕:「(不得)破……比丘及比丘尼
之僧伽,(朕之)诸王子(乃至)曾孙……以此令和
合……。比丘或比丘尼而破僧伽者,皆令着白衣,不
得住此精舍之处。……不论如何,朕所希望和合于
一,令僧之久住。」
但是...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6 善哉
我觉得先了解印度佛教史,可以比较理智的看待佛法,抓住佛法的源头,
不会依循传统雾里看花,看轻传统所看轻的,
有时甚至可以避免一头栽进信仰,避免多走冤枉路,甚至坚持冤枉路。 |
|
i********7 发帖数: 808 | 37 唉,每个人的因缘真是差很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跟随质朴的脚印,走质朴的道路
在这个末法的时代,说实话,是要被喊打的,本来就已经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也不会惧怕
只是我们大家都信仰佛陀,依赖佛陀,但是佛陀教导我们以法为依,所以佛陀的法才是
我们的归依之处,
那么什么是佛陀说以法为依的,那个法呢?如果不探究,如何会明白?
因为佛法在历史的洪流中,没有变质,原本也就不符合无常
如何寻着,剩下来的经典,找到佛弟子们一直敬仰的法呢?
玄奘大师当初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印度?
这个问题值得深究阿。。。。。 |
|
|
i********7 发帖数: 808 | 39 由于北方阿难系僧众与南方分别说部的「第三次
结集」,都只见于自部的传诵,在其他部派则见不到
同等的记载,可见两部主张的「第三次结集」,都不
是佛教僧团的共识,这应当是阿难系僧众与分别说部
的自部结集而已!在部派分化的证据上,自部结集就
是部派成立的证明 |
|
s******y 发帖数: 172 | 40 我觉得戒律的争议只是一方面。
部派间很多理论的分歧恰恰是和“十四无记”等问题有关的讨论。
禅定经验也会有差异。 |
|
i********7 发帖数: 808 | 41 晕死,你有看我转的文章吗?
戒律不是僧团分裂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对阿罗汉的证量的争议
分裂之后,阿难系还坚持经说,所以一直都没有出自己的论(直到一百多年后,阿难系
出来一个学众,受分别说部的影响,开始著论)
而其它的部派纷纷立论,因为一旦动了一丝佛陀的教法之后,
就要开始补因为这一丝的改动,造成的其它部分与这一丝的矛盾
所以要开始自圆其说
没有了因缘法的正见后,又要开始回应世俗民众的追问,
就开始自做聪明地解释佛陀从来不讲的东西
熟不知道,佛陀不讲,当然有不讲的原因,不是佛陀不够智慧阿 |
|
f***2 发帖数: 162 | 42 索达吉堪布:网络造业
环顾我们周围的生存现实,世间凡夫的愚痴可谓比比皆是。那么佛教徒的净化人心
、净化社会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呢?现在只要你打开电脑上网浏览一番就会发现,网上
每天都集聚着一群皈依或未曾皈依过三宝的人在那儿吵得不可开交。没有任何正知正见
指导下的“辩论”,发展到后来往往演变成互相之间的谩骂、人身攻击,这样的论争除
了使相续不成熟之人造作恶业,广积恶因以外,对自他、对社会又会有何帮助、教益?
已然处在一个佛法衰微的时代,再要你打我闹、互争风头,岂不有些太没意义、太过无
聊?
普通居士护法的弊端
现今有不少在家人更喜欢自作聪明地对各派别作比较、批评,小乘的说大乘非佛说
,自称大乘的讥上座派为低等根器,自称密法行者的看不起显乘,显宗却骂密法为外道
。我们自己想一想,成为三宝弟子本是为了要得益,若这样做的话,却反而令我们在入
佛教后积来更大的恶业。如果你对各宗派法义有所通达,本人有证悟,能分了义与不义
,又能作如理的比派,心亦远离赞己贬他的宗派门户之见,而且更身兼住持正法的责任
,例如是三大寺中的大学者、长老等,为了辩论、抉择正理等目的,则还可对这些方面
...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43 顶礼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纵览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并不信仰宗教,而信仰宗教的教徒则可按常规分为佛教徒、基
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这三大部分。作为佛教徒,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法,若
按所信奉教义及流传地区的不同可基本分成藏传、南传、北传三大系统,无论哪一种体
系,也无论哪一种传承,作为佛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全都是佛陀亲传的妙法甘露,
也全都有确切的历史考证。所有教派自古以来都有代代相袭的大成就者,一切法门亦无
不是秉承世尊教义的通往最终解脱的清净通途。若能一以贯之、融通并包,则万千法门
自可汇成佛法的整体义海,任何修行人也都能从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甘霖法意。
不过让人倍感诧异的却是,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信奉外道的人士对佛法反而不怎么攻击
,恰恰是佛门内部的一些自立山头之人动辄就以佛教的权威面孔自居,时不时就要从自
宗的立场、观点、利益出发,对别的教派、别的宗门大加贬斥。要么评论别宗为魔说,
要么认定他派是邪道,似乎只有自宗才是唯一正确地抉择了佛陀密意的究竟宗乘。比如
有些净土宗人斥责禅宗、华严宗为痴人妄说;更有相当多的汉地佛教徒因理解不了密宗
的见解与行为从而对藏传佛教频频发难……在这一...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44 索达吉堪布致济群法师的信
尊敬的济群法师:
好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还没把厦门生机勃勃的初夏景观浏览上几眼,我就匆匆离开了
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转眼间又是三个多月的日子悄悄从身边溜走,不经意间回眸凝视
,眼底还时不时飘过鹭岛的丝丝风情。
原本在成都时就想把法师的所有问题一一答复完,谁知杂事始终缠绕于身,病魔也频
频侵扰,加之手头还有好几个法本的翻译工作,故答复的事情只好一拖再拖。等回到学
院以后,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开始为四众弟子传讲《贤愚经》,这部经的藏文译本
是直接从汉文转移过来的,为方便大家对照汉藏文佛经原典,我又担任了法王授课的同
声翻译工作。同时我自己还在传授《窍诀宝藏论》等论典,而假合肉身的健康状况又时
好时坏,且种种能致人散乱之外在因素似乎较此前更为繁多杂乱。也就是在这种种因缘
的汇聚包裹之中,时至近日,我才能抽出几天的短暂空闲时间把法师十九个有关显密佛
法的问题全部回答完毕。本想只略作回答,但在提笔行文时又深恐三言两语无法阐明问
题主旨,所以对有些问题就稍作发挥,略为广说了一些。文中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法师
及各方大德不吝赐教。
写下这部《藏密问答录》的最主要之目的,就是为...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45 前 言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不共之发心及悲愿,住持娑婆世界、摄受我等身处五浊恶世之众
生,他为不同根基之众生宣说八万四千法门,敷扬圣教、广开成佛之道,并令教法明灯
光耀天地之间。但奈何末法时世浊浪排天,被贪欲武装的世人大多沉湎于金钱的角逐、
权力的攫取;兼以种种背离人性需求的畸形科技、消费文化的冲击,凡夫俗子便整日耗
费宝贵人身于世间无意义之事。而很多修行人此时也纷纷抛却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他们
要么与世沉浮、头出头没;要么只对佛法进行学术化的研究、考据;还有一些则干脆背
离善知识的教导开始了盲修瞎炼……
所谓佛法,若按被誉为第二佛陀的世亲论师所言可分教法、证法两大部分:教法即三藏
,以闻思而获取;证法指三学,凭修行而证悟。这话时至今日依然是论述佛法精髓之教
法内容之一。不过在各种文化、思潮、风向的夹击、侵蚀下,讲经说法、闻思修行的风
尚已日渐退出佛教教育、讲修的传统领地,就连诸多高僧大德也疲于应付俗世的繁多活
动、庆典、仪式,也得自觉不自觉地愈加随顺世人的各种行为。至此,如理如法闻思修
行之人实在已寥若晨星。
今年春天在厦门时,有幸亲身感受到了闽南佛学院、紫竹林寺...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青青子衿),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何新世界史札记:基督教也有一部伪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 15:04:13 2013, 美东)
何新世界史札记:耶稣是人还是神?
公元4世纪,基督教虽然取得合法地位,但教内并不太平。君士坦丁大帝的米兰敕令宣
布基督教合法化以后,出现的问题是基督教中教派林立,对教义的解释因人而异,争论
不休。
于是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召开一次神学辩论会来统一认识,这就是早期基督教史上著名的
尼西亚神学会议。
尼西亚会议辩论的最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关于耶稣的神性问题——耶稣究竟是神还是人?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犹太教认为宇宙间只有唯一神——上帝存在。而罗马的密特拉
教认为,除了上帝宇宙中还有许多神存在。
基督教是耶稣传布的宗教。那么耶稣是人还是神?以及圣母玛利亚是人还是神?如果耶
稣只是凡身,那么他是否真正的救世主?基督教本身的神性何在呢?
尼西亚会议(即第一次基督教大公会议)于公元325年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召开。
尼西亚会议的参加者有两派。多数一派主...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47 没见过你贴英文,大概不会英文,就给你个中译的霍金的大设计节选吧:
几年前,意大利蒙扎市议会禁止宠物主人把金鱼饲养在曲面
形的鱼缸里。这项措施的倡议者解释了其中的部分原因,
他认为用曲面形鱼缸饲养金鱼非常残忍,因为当金鱼从鱼缸内向
外凝望时,它看到的将是实在的一个失真景象。然而,我们又如
何知道我们拥有的是关于实在的本真图景呢?我们难道就不会也
存在于某个大型鱼缸当中,被一个巨大的透镜扭曲了视觉?金鱼
的实在图景的确与我们的不同,但是我们就能确知它不够真实吗?
金鱼眼中的景象与我们的是不同的,然而金鱼也仍然能够建
立制约它们观察到的缸外物体运动的科学定律。举例来说,由于
存在景象失真,一个在我们看来本是沿直线行进的自由运动物体,
在金鱼看来却是沿弧形路径移动的。不过,金鱼也能够从它们失
真的参照系中建立起科学定律,这些定律总能适用,也能够使它
们得以预测缸外物体的未来运动。它们的定律与我们在自己的参
照系下建立的定律相比会显得更加复杂,然而简洁不过是一种主
观感受罢了。如果金鱼建立起这样的理论,我们就不得不将金鱼
眼中的景象也作为实在的一个有效图景而予以承认。
关于实在的不同图景,有一个...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48 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不共之发心及悲愿,住持娑婆世界、摄受我等身处五浊恶世之众
生,他为不同根基之众生宣说八万四千法门,敷扬圣教、广开成佛之道,并令教法明灯
光耀天地之间。但奈何末法时世浊浪排天,被贪欲武装的世人大多沉湎于金钱的角逐、
权力的攫取;兼以种种背离人性需求的畸形科技、消费文化的冲击,凡夫俗子便整日耗
费宝贵人身于世间无意义之事。而很多修行人此时也纷纷抛却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他们
要么与世沉浮、头出头没;要么只对佛法进行学术化的研究、考据;还有一些则干脆背
离善知识的教导开始了盲修瞎炼……
所谓佛法,若按被誉为第二佛陀的世亲论师所言可分教法、证法两大部分:教法即三藏
,以闻思而获取;证法指三学,凭修行而证悟。这话时至今日依然是论述佛法精髓之教
法内容之一。不过在各种文化、思潮、风向的夹击、侵蚀下,讲经说法、闻思修行的风
尚已日渐退出佛教教育、讲修的传统领地,就连诸多高僧大德也疲于应付俗世的繁多活
动、庆典、仪式,也得自觉不自觉地愈加随顺世人的各种行为。至此,如理如法闻思修
行之人实在已寥若晨星。
今年春天在厦门时,有幸亲身感受到了闽南佛学院、紫竹...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49 对于修行者来说, 这些是徒劳无益的话题
我贴过wiki正语的解释
佛陀在其他经典里以列举的方式介绍了修行人应避免的两类话题和应谈论的十种话题。
http://wiki.sutta.org/index.php?title=%E6%AD%A3%E8%AF%AD&varian
在应避免的话题里,主要包括这两类:无益徒劳之论和诤论。佛陀说:
“ 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无益徒劳之论。例如王论、盗
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
、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镇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
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如是有无之论争。远
离如是等无益徒劳之论。此亦为比库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诤论。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知
此法、律,汝如何知此法、律耶?”“汝是邪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
,汝言不相应。”“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汝无细虑而[
自]言返复。”“汝之立论,堕于负处。”“为解汝负说而寻思,若能者即自... 阅读全帖 |
|
f*******a 发帖数: 2662 | 50 新中国文学51年关键词
□刘川鄂
每一年说得最多、叫得最响的词汇凝聚着这一年的走向。不过,事过境
迁回头再来咀嚼这些词汇,味道可就难说得很了!
1949年:笫一次文代会
两支文艺“大军”“会师”了。一支趾高气扬,一支灰溜溜。
1951年:《武训传》批判
讲当代文学的人最怕讲当代文艺思潮。永远的三步曲:一、某年某月开
展了关于某人某作的讨论(争论);二、伟人讲话,论争升级为批判斗争,当
事人受到严肃处理;三、若干年后,证明批判是错误的,予以平反昭雪。从
批判《武训传》到批判……,都是这样。
1953年:“抗美援朝”文学
这一题材中最有影响的是《谁是最可爱的人》,最有人性含量的是《洼
地上的战役》。两部作品在历史上的待遇有霄壤之别。
1954年:合作化文学
一批诚实的有生活底蕴的作家,创作了一批反映非走××道路不可的作
品。但由于那条路错了,他们也跟着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