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 发帖数: 755 | 1 放心,在家也可以证果, 证果后的出家那是真正的出离,请看孙伦禅师的故事:
“在一九二○年年中,他证得了初果。第二个月证得二果。第三个月证得三果。这时,
他要求妻子让他出家。经过多次的反对之后,他太太终于同意了。虽然如此,但仍然要
求他,出家之前要帮忙她种最后一次的豌豆。然而,当乌乔定在农田播种时,却生起了
强烈的心愿,想要舍离这世间的一切。于是他把牛放走,将牛轭挂在树上。然后,他到
村子的寺院,请求那里的和尚,让他剃度当沙弥。”
=======================================================
孙伦禅师,大家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来自中缅甸靠近敏建县( Myingyan
)孙伦村的洞窟寺院。他生于一八七八年本名毛乔定( Maung Kyaw Din ,注:由于在
缅甸,男众皆冠称「乌」,因此以下皆称呼乌乔定)。
他曾到迥寺院的学校上过学。但是,他连学校所教的,最初级的大吉祥经( Maha
Mangla Sutta )的偈颂都没有学会。十五岁时,他在敏建县府的办公室担任工友。他
和同村的马雪宜( Ma Shwe Yi )小姐结婚。三十岁时辞 |
|
p*****n 发帖数: 1415 | 2
>他曾到迥寺院的学校上过学。但是,他连学校所教的,最初级的大吉祥经( Maha
>Mangla Sutta )的偈颂都没有学会。十五岁时,他在敏建县府的办公室担任工友。他
>和同村的马雪宜( Ma Shwe Yi )小姐结婚。三十岁时辞职,回到家乡当农夫。他发现
>当别人收成不好时,他的收成却特别好。一九一九年,当地发生传染病,但是他的农作
>物却依旧丰收。缅甸的乡下人有一种迷信的观念: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财富突然快
>速增加的话,那么他很快就会死亡。因此,他很焦虑,便去找人算命,算命先生告诉他
>:「有一个两只脚的众生,即将离开他家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快死了。在感到非
>常恐惧之下,乌乔定决定做一次大布施。
看起来孙伦禅师的动机 也不是因为”苦”与“灭苦” 而是因为害怕
且也是因为有了一次明显进步 才精进
>他在他家门前搭起了大棚子,一连三天邀请大家来他家用餐。第三天,有位磨坊职员,
>名叫乌巴山( U Ba Sam )的,不请自来地参与这个盛会。他谈到有关内观的修行。乌
>乔定听了这些话之后,内心大为所动,那天晚上彻夜辗转难眠。他很想进行内观的修习
>,但是由于知 |
|
r****r 发帖数: 755 | 3 马哈希尊者谈学内观的个人经验
节译自 马哈希讲Ariyavasa Sutta 的英译本
随着定力的增进,所有这些习用的涉及我的概念消失,当一个禅者走的时候,他的
注意力只局限于想走的心和在移动的色身。换句话说,最终只存在完全由生灭现象构成
的实相。禅者不会看到诸如形状、或者一个东西的外形之类的相,而只看到各种元素生
起和自行消失。这种经验并不局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印象,也适用于心识,禅者会发
现心识总在不断地流变。
个人经验
我们确信,每一个真诚地按照我们教导的方法禅修的人都会获得上述经验。有些从
没有修过四念处的人对此表示怀疑,我们不必责怪他们。因为只有亲身所见才令人信服
,而他们的怀疑源于缺乏这样的经验。说句实话,我也在一段时间不相信这种禅法。
在1931年,我听见明昆长老在Thaton教四念处。开始我也没有多少兴趣,因为这种方法
没有提到名色、无常、无我,并且只要求禅者观照他正在想、感觉或做的。后来我又一
想,“这种方法很奇怪,但明昆长老却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僧人,而且他说是充分运用了
这种方法很多年之后才开始教授他人的。所以可能有更深刻的东西,而不只是观照自己
的行作而已。” 所以 |
|
l****u 发帖数: 2166 | 4 the current abbot is thanissaro bhikkhu, who publishe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pali sutta at accessinsight.org
Lots of his talks can be found at
http://dharmaseed.org/teacher/179/
he is from Ajahn Fuang, Ajahn Lee linage.
DeGraff |
|
r****n 发帖数: 8253 | 5 《散播慈爱》(缅)瓦谢达长老
原序
在解释慈爱(mettà)的利益时,注释提到,由于慈爱的力量,诸神(deva)不
能显示恐怖的现象。有一次,五百位比库向佛陀学习一个禅修业处后,便来到一座位于
喜玛拉雅山的浓密森林,在该处的树下禅修。由于那些比库的戒行,住在树上的诸神不
敢住在那里,都抱着小孩下来,走来走去。那些神希望那些比库赶快离开,但是不久之
后他们便了解到那些比库不要离开。因此,诸神便在晚上现出恐怖的景象与声音,来吓
那些比库,以便他们不敢继续住在该处。因此缘故,那些受到惊吓的比库患上各种疾病
,不能够在禅修上有任何进展。后来他们决定不应该继续住在该处。他们去见佛陀,向
佛陀报告他们的经历。然而,佛陀看到没有其它地方比该座森林更适合他们修行,因此
他叫他们回去那个地方,以及教导他们《慈爱经》(Mettà Sutta),作为禅修业处及
保护经(Paritta)。
那些比库回到该座森林,诵念《慈爱经》,以及修行慈心禅。众神变得对他们友
善,以及照顾他们。那些比库以慈心禅作为基本业处,进而修行观禅(vipassanà),
都在那次的雨安居(vassa)期间证悟了 |
|
r****n 发帖数: 8253 | 6 第一部分(3月24日更新)
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慈心禅(Metta Bhavana), 大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把它作为谛观(
Vipassana)的基础来修习. 在中佛曾经说过在你修习谛观的时
候,你的心(mind)可能受到杂念的干扰, 或被烦恼(kilesa)所障碍而使得禅修难以继续,
这时你应该将某个令人欢喜的所缘(object),例如佛,法僧,布施或戒律的功德(
attribute),作为禅修的所缘去观想(contemplate). 你的心会慢慢集中到这些所缘上,
你也会感觉到欢喜,安静,平和和平静。这时你就可以再回到谛观修习上来。佛把这称
为转向禅(Panidhaya Bhavana),意思是你把专注的心先集中在令人高兴的所缘上,
然后再转回谛观修习。
当禅修者遇到诸如杂念,焦虑,哀伤,烦恼或抵触情绪的时候,应当观想的所缘之一就
是慈心(Metta)的所缘。这会很有帮助。观想佛的功德也是很有帮助的,但你需要对于
佛的功德有所了解,才好观想(reflect)。只有里了解佛的功德才能够观想他。修慈心
禅不一定要对慈爱(loving-kindn |
|
l****u 发帖数: 2166 | 7 有人问了这个问题.
Q: This word 'citta' is used in the suttas for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f there's a citta from which the asavas (biases) are removed and a citta
which is liberated, how does this fit in with the idea of self or no-self?
How does one avoid self-view in thinking about the citta? If there's no self
, who is it that's aware and what is it that becomes enlightened?
这个citta 可以粗落的理解为'意识', 'mind'. |
|
|
l****u 发帖数: 2166 | 9 南传谈禅定有两个contexts.
一个是sutta jhanas, 不要求ekaggada(one pointness).
另一个是Visudimagga 里的禅定,要求ekeggada. |
|
l****u 发帖数: 2166 | 10 budda 的修行方式, wisdom,都是一步一步可以在meditaion 里得到验证的.
在不同的meditation stages, 层层展开.
这个在kamala sutta 里专门解释过.buddha 也表达过,如果你自己没有体验到得wisdom
, 不要take the word.
你这番话,不是第一个人说过,如果你没有达到一定得stage, 的确是无法验证. |
|
S**U 发帖数: 7025 | 11 《中部·蛇譬喻经》(Alagaddupama Sutta)
佛陀说∶『诸比丘,有如一位想要捉蛇的人会四处寻找蛇。当看到一条大蛇时,他捉住它的身体或尾巴,而该蛇即回过头来咬他的手、臂、或身体任何或大或小的部位。他即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为何?诸比丘,这是因为他捉蛇捉错了。如是,诸比丘,于宗教,有些一无是处的人不适当地学习诸部教理。学了教理之后,他们并没有理智地探讨教义。由于没能领会该教义,所学到的教理并没带给他们智慧。这些人学习
教理的目的只是为了恼怒他人或为了使自己免除他人的批评或指责。对于善行者所学习的任何善法,一无是处者都无法体验;而这些不当学得的教理会带给他们伤害,以及长久的痛苦。为什么呢?诸比丘,这是因为那些教理是以不正确的态度学得。』
『正确地学得的教理会带来利益,以及长久的快乐。为什么呢?诸比丘,这是因为那些教理是以正确的态度学得。』 |
|
|
S**U 发帖数: 7025 | 13 Take your time to read the sutta and think through the logic.
"final attainment of the truth" ->“真理” |
|
a*******g 发帖数: 867 | 14 导 读
《沙门果经》是《长部》的第二部经,而《长部》则是组成巴利圣典之经藏的五大部的
第一部。虽然我们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圣典编辑们依照任何教法的顺序来排列诸经,但可
以相当肯定的是他们认为《沙门果经》在树立丰富的佛教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
把它放在佛陀所开示的整部经藏的第二位。紧随着《梵网经》(Brahmajàla Sutta)
之后,《沙门果经》完成了《梵网经》只作了开路的作用。若说《梵网经》可以恰当地
形容为教法的重要序幕 ,《沙门果经》则可以形容为首部最有教法内涵的经。
《梵网经》的主要作用是清除阻碍获得正见的观念性及学识性的歪曲理论。《梵网经》
的目的是编织一张具有六十二分类、能够套住一切依靠自我及世间建立起来的忆测性见
解的罗网。透过揭露这些「见钩」──贪爱用来钩住有情六根的见钩──《梵网经》揭
露建立在对人类处境的错误见解的一切学说及生命道路都是没有结果的。
《沙门果经》准确地在《梵网经》停止之处接手,开示前一部经只是隐约地提到的讯息
。《梵网经》拥有反面的任务,指出邪见的危险与无用,《沙门果经》则赞颂依正见修
行的成果。它是佛陀对世界的宣言,宣布他自己选择及透过成立僧团 |
|
l****u 发帖数: 2166 | 15 这些都不算低级或者粗浅知识吧
你尝试着从satipatthana sutta, four noble truth, eight fold path开始,
每天meditation,
很多问题疑问就自动分解了, 或者失去意义了。 |
|
|
d******e 发帖数: 4192 | 17 你最好翻译成中文,不同的school讲的不同.
你最好先说说,你想讨论什么问题.阿罗汉和佛的区别吗?
这是原始经文的注解者也同意的,因为有区分的,你们不区分吗?
或者你认为,你是从巴利文翻译的,就是最正宗的吗?
Some schools of Buddhism teach that there is a qualit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iberation of a Buddha and that of an arahant disciple — namely
, that a Buddha awakens to one level of truth, whereas an arahant awakens to
another. This sutta shows that the Buddha saw the distinction in different
terms. [TB]
qualitative difference 指的是质的区别,不是量的区别. |
|
S**U 发帖数: 7025 | 18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Sutta/Dhammacakkappavattana2.
[The Four Noble Truths]
"Now this, monks, is the noble truth of stress:1 Birth is stressful, aging is stressful, death is stressful; sorrow, lamentation, pain, distress, &
despair are stressful; association with the unbeloved is stressful,
separation from the loved is stressful, not getting what is wanted is stressful. In short, th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re stressful.
[四圣谛]
比丘们,此爲苦圣谛∶生苦、老苦、死苦;忧、哀、痛、悲、惨苦;与不爱者共
处苦、与爱者离别苦、所求...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9 《正见经》即是南传《中部》一五二部经典中的第九部经SammAdiTThi Sutta,巴利语sammAdiTThi意指「正确的见解」。此部经是尊者舍利弗与比丘们法义问答的经典,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更指出∶整部《正见经》可说是舍利弗为马胜比丘所说法身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所作的注释。 |
|
|
Y**u 发帖数: 5466 | 21 您说的这些是不属于五戒的范围的。。比如说您根本不可能知道到底装死了多少。。
根據《律藏·經分別》(Vin. Sutta Vbh.)與《小誦義釋書》(Khd. Ak.),下述是構成
違犯與不違犯五戒的條件:
1、離殺生 [2]
有五個條件構成違犯離殺生戒,即:
一、對像是有生命者;
二、知道是有生命者;
三、存有殺意;
四、致力去殺;
五、對象被殺死。
不構成違犯的情況,即:
一、不小心(意外),例如建造房舍時失手掉落木石,壓死剛從下面經過的人;
二、無故意心(不存殺害的心),例如:出於好意給病人服藥,但是該病人在服用時噎
死;
三、不知道,例如:不知道有生命而將石頭放在其上;
四、沒有想到會使對方致命,例如:不經意地將有毒的東西給他人吃而致死;
五、精神失常(如見火而捉等)或發狂時(失去理智狀況);
六、被殺者沒有因此而死。 |
|
a*******g 发帖数: 867 | 22 http://www.xiamenfojiao.com/fjzhuanti/HTML/2723.html
《南传大藏经·佛本生》初探
一、概论
"本生",是巴利语"Jtaka"一词的义译,音译为"陀伽"、"陀"等。早在佛教
创立之前,印度人便相信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人们引述世间共传的故事,说成是某某
前生往世的经历,以证实善恶有报,业力难违,这便形成了"本生"这一文体(自然是一
种口头文学)。婆罗门教等宗教传教师为生动具体地宣传本教的教义,也往往引用这些"
本生故事"。佛教兴起之后,也把这一文体"拿来",用以讲述佛陀前生的故事,这便出
现了"佛本生"。
在佛教之前,印度已流行9种或12种文体,称之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即修多
罗、〖FJF〗癨〖FJJ〗夜、记说、偈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希法等9类;再
加上因缘、譬喻、议论,便是12类。这其中第7类,便是"本生"。佛教初创时期,也曾
试图以"九分教"或"十二分教"来综理自己的教法。佛陀本人在《蛇喻经》(Alagaddū
pam sutta)等经中也曾说过,佛法可以以此分类。佛经集为经、律、论三藏之后的一
段时间内,大量的"本 |
|
S**U 发帖数: 7025 | 23 喜戒禅师 开示 · 释自咏 译
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
「善于行善」意为善知如何对事物做出合宜的回应;「内心安详」是指寂静安详的涅盘
境界。希望到达涅盘的人,应当照著以下所教导的去做。
〔个性的培养〕
他必须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顺、温和,以及谦虚。
◎有能力
比丘必须有能力为解脱生死的轮回而奋斗,他必须有不断精进于禅修的准备。
◎完全地正直
在巴利语词中「ujU 」这个字是直的意思。一位比丘必须正直,完全地,没有任何迂回
的正直。也就是必须坦诚,不仅是一般所认为的坦诚,而且是完完全全地坦诚。
◎善顺
「 suvaco」在巴利语词中是容易沟通的意思。容易沟通表示一个人愿意接受劝告及他
人的批评。当被批评时,他不会生气;被告诫时,也不会因此而瞠怒。同样的字出现在
另一部经──《祝福经》(The Blessing Sutta)。在这里「 suvaco」被解释为服从。
《慈经》中 ,所谓的「善顺」是指一个人必须有接受他人劝告而不生气的心理准备。
因此,比丘必须具足接受别人的劝告与批评而不发怒的特质。
◎温和
比丘必须温和──在行为、语言及意念上保持温和。有 |
|
|
S**U 发帖数: 7025 | 25 runsun's understanding of the sutta is correct.
When in doubt about Chinese translation, cross-check with English and Pali
text.
AN 9.34
When this was said, Ven. Udayin said to Ven. Sariputta, "But what is the
pleasure here, my friend, where there is nothing felt?"
"Just that is the pleasure here, my friend: where there is nothing felt.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an/an09/an09.034.than.html
runsun also attaches Pali fragment, which can't possibly mean‘不受后有’ |
|
S**U 发帖数: 7025 | 26 "Friends, if one who entered & remained in un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were
to have a pleasant abiding in the here & now — unthreatened, undespairing,
unfeverish — and on the break-up of the body, after death, could expect a
good destination, then the Blessed One would not advocate the abandoning of
un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But because one who enters & remains in
unwholesome mental qualities has a stressful abiding in the here & now —
threatened, despairing, & feverish — and on the break-u...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27 ☆─────────────────────────────────────☆
howtogo (路漫漫) 于 (Thu Apr 29 15:59:59 2010, 美东) 提到:
感觉佛,就是让大家去悟的
我未曾读过任何佛经,佛法。自幼受父母言传身教,做个本分人
同很多人一样,经历很多人生的痛苦,也有幸运的一面
但自幼对很多事情纠结不开,比如为何人人都命运不同? 经常陷入思考不得出路。后
研究周易,八字,六爻,紫微。发现易学,佛学,道学有如此相通之处。这些年仅仅就
是思考而以,却发现感悟到很多很多哲理。
也许有些狂妄,但是个人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人生与世界之间彼此发展的规律。
我却从不加入任何宗教,只对于佛的哲学却是如此的痴迷。自己的个人经历,其实也并
无任何特别之处,所受苦难,比起很多遭罪之人,九牛之一毛。只是觉得,佛对世界的
诠释,让我如此信服
一切,皆在轮回之中
一切,皆在平衡之中
佛真的很奇妙
☆─────────────────────────────────────☆
jym2307 (罪魁) 于 (Thu Apr 29 17:08:09 2010, 美东)...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28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Fri Sep 3 10:16:50 2010, 美东) 提到:
批判大乘经典,说不是佛说,推崇阿含
然后就去推崇阿比大漠了
☆─────────────────────────────────────☆
bigfool (fool) 于 (Fri Sep 3 13:35:01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双重标准是一切依人间考据,依阿含或者南传经典而论断大乘非佛说的共性。
☆─────────────────────────────────────☆
SeeU (See you) 于 (Fri Sep 3 19:03:02 2010, 美东) 提到:
南传佛教认为阿含与阿毗达摩都是佛说。南传阿毗达摩又不违反阿含经。
这算不上双重标准。
部分大乘经典违反阿含经。这违反公认结集的标准。
不过汉传佛教就是有人是不信证据,不信道理。
阿含经里对不可教化的众生只好不跟他说话。
☆──────────────────────────...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29 ☆─────────────────────────────────────☆
Yisu (yisnotme) 于 (Thu Oct 14 10:49:30 2010, 美东) 提到:
阿博都巴哈 - 一些已回答的问题
想真确地解释这个问题很困难。要知道,事物有两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即那些感
官能感觉的和那些理性所理解的。
能感觉到的事物就是那些通过五种外在感官感觉得到的东西。因此眼睛能看到的那
些外界存在就叫做感性的存在。理性的事物是那些没有外在存在形式而只有思想概念的
东西。比如心智,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没有外在存在形式的理性的东西。人所有的个性和
品质都构成一种理性的存在而不是感性的存在。
概括地说,那些理性的真实,比如人的一切品质和可赞的完美都是纯善的,存在着
的。恶则是它们的不存在。所以无知是缺乏知识,谬误是缺乏引导,健忘是缺少记忆,
愚笨则是缺少良好的感悟。这一切都并不真正存在。
同样,感性的真实也绝对全是好的,恶只是由于它们的不存在——就是说,眼瞎是
缺乏视力,耳聋是缺乏听力,贫穷是缺乏财富,疾病是缺乏健康,死亡是缺乏生命,虚
弱是缺乏体力。
尽管如此,还是会有疑惑... 阅读全帖 |
|
|
a*****y 发帖数: 33185 | 31 第十天开示
修行方法回顾
十天过去了,让我们复习一下你们这十天所学的东西。
你们一开始的功课是皈依三宝,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们这样做,并不是
从一个宗派转变到另一个宗派。在内观中的转变只是从痛苦到快乐,从无明到智慧,从
束缚到解脱。这整个教法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你们皈依并不是皈依某个人、皈依什么教
条或教派,而是皈依觉悟的性质。发现了觉悟之道的人就是佛,所发现的觉悟之道是法
,所有依法修行而得证圣果的人是僧。我们受到这些人的感召启发,而皈依佛、法、僧
,以达到内心纯净的相同目标。事实上我们皈依的是觉悟的性质,也就是人人皆能向内
寻求开发的佛性。
同时,任何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会油然生起感恩之心,并发愿要服务众生,不求任何
回报。这两种特质在悉达多.乔答摩,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佛陀(释迦摩尼佛)身上,
十分明显。他完全经由自己的努力达到开悟,但他对众生满怀悲悯,因此致力将他所发
现的修行方法教给别人。
所有修习这个修行方法,并将自我的旧习气根除到某种程度的人,都会有相同的特质。
真正的皈依,真正的护佑,是你在自已身上所培养增长的正法,不过随着你对正法的体
验,必然也会生起对释迦摩...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459 | 32 以下内容摘自上座部入门资料《三皈五戒》:
第三章 五戒释义
下面将根据《律藏》(Vinaya-piñaka)、律注《普端严》(Samantapàsàdikà)、
《疑惑度脱》(Kaïkhàvitaraõã) 和《小诵注》等圣典以及注解,对
五戒的每一条学处依语义、违犯条件与不犯三部分来进行解释:
一、离杀生学处
(Pàõàtipàtà veramaõã)
离杀生学处,有时也译为不杀生戒。也就是戒除杀生的学处。
生,巴利语pàõà,直译为息生、有息者,即有呼吸的生命。凡是拥有命根的蕴
相续,或者执取该蕴相续所施设的有情称为「生」。
「生」包括:
1.人(manussa) ——凡投生于人趣者,从初入母胎的第一个心识(结生心)开始,直
到死亡这一段期间都称为「人」;
2.畜生(tiracchàna) ——象、马、牛、狗、鸡,乃至蚊虫、蚂蚁等皆是;
3.非人(amanussa) ——如亚卡(yakkha,夜叉)、饿鬼(peta)、龙(nàga)、天神(devat
à)等。
由于植物并没有命根,只属于无意识的「非执取...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3 由海(達摩悟陀)比丘 搜集資料及編輯
菩萨,阿罗 汉,佛
前言
在现今佛教里,有许多人,甚至自 称为佛弟子者,都对[菩萨],[阿罗汉]及[佛]的意
义有错误的概念,这是非常不健全的现象。佛陀曾说∶[比丘们,就是这两件事使到佛
法混淆,消失於世。 是那两件事呢?那就是后來传法者歪曲了经文,以及听经者误解了
原经的意义。]因此,我们有义务将这些错误指证出來。真正的佛法只有一种,那就是
佛陀的原始 教理。
菩萨 (Bodhisatta)
巴利文[菩提萨埵]---[菩提]之意为[觉悟和智慧],而[萨埵]则是指众生而
言; [菩提萨埵]因此可被译为[一位将求证佛果的修行人],同时也是佛陀在未修行至
觉悟之前的自称。[觉悟]即是朗然澈悟,了卻生死,彻底解脫的意思。能达到 此种境
界者只有佛陀,辟支佛及阿罗汉。
一般来说,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都有趋向於菩提之心,因此也可以称为菩
萨。虽然如此,菩萨之称号普遍上多用於有志成佛者。但根据原典记载,一位凡夫在发
成 佛大愿前,他必須具备以下八种条件,然而还得经佛授记后才能真正被称为菩萨。
(... 阅读全帖 |
|
|
p****y 发帖数: 23737 | 35 很多宗教形式是后来发展出来的,佛陀一些话深得我心,比如:
佛陀曾在噶拉玛经(Kalama Sutta)中开示说:
「不要因为是口耳相传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世世代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约定俗成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经典记载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合乎逻辑推论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习惯如此,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导师、长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唯有实际观察、分析你们亲身所体验的,且因此获得利益,你们才接受并加以实践。」 |
|
a**u 发帖数: 8107 | 36 ☆─────────────────────────────────────☆
jimmyvic (yixi) 于 (Sun Nov 14 19:07:36 2010, 美东) 提到:
我刚刚接触佛教,很有兴趣,但是面对如此多的资料,感觉无法下手,所以想请问版上
的各位高人:如
何慢慢的开始学习和修行佛教,比如需要看哪些书,坐哪些事情?
最近刚看了"what Buddha taught"这本书,对佛教的了解基本限于此。我现阶段的想法
还是希望通
过学习佛教让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平静。请各位不吝赐教,我先谢谢了!
☆─────────────────────────────────────☆
lingsu (dunzie) 于 (Sun Nov 14 20:04:02 2010, 美东) 提到:
个人觉得每天数息5分钟就可以。
☆─────────────────────────────────────☆
SeeU (See you) 于 (Sun Nov 14 21:32:13 2010, 美东) 提到:
I recommend "In the Bud...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7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books/six_collection.htm
第一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三个月 ,印度马嘎塔(Magadha,古译:摩揭陀) 的国王阿迦答沙都
(Ajatashatru,古译:阿阇世)举办了结集。地点是在 Rajagaha 的Cave of the
Seven Leaves (七叶窟)。领导僧侣为大阿拉汉 马哈咖沙巴尊者(Maha Kassapa,古译
:大迦叶尊者),阿难达尊者(Ananda),和伍巴离尊者(Upali,古译:优波离尊者)
马哈咖沙巴尊者从僧团中选取了五百阿拉汉来重述佛陀所说过的话。由在佛陀身边最
久的阿难达尊者重述经藏 (Sutta),和持戒第一的伍巴离尊者重述律藏 (Vinaya)。
他们完成了重述之后,阿拉汉们便开始检查字义是否有误,然后再一起重述并检查
每个字和每个段落。每一位阿拉汉都如此的念著和检查著,并将每个字记入脑海中。只
有当一段话被所有的阿拉汉检查和验证后,才会被大会采纳。这还包括了每段话佛陀是
在哪里、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和对谁说的等等。
第二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23737 | 38 佛陀曾在噶拉玛经(Kalama Sutta)中开示说:
「不要因为是口耳相传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世世代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约定俗成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经典记载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合乎逻辑推论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习惯如此,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导师、长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唯有实际观察、分析你们亲身所体验的,且因此获得利益,你们才接受并加以实践。」 |
|
a*****y 发帖数: 33185 | 39 简介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
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
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
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
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
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
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
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
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
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
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40 In Buddhism, anattā (Pāli) or anātman (Sanskrit: ????????) refers to the
notion of "not-self". In the early texts, the Buddha commonly uses the word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that all things perceived by the senses (includin
g the mental sense) are not really "I" or "mine", and for this reason one sh
ould not cling to them.
In the same vein, the Pali suttas (and parallel āgamas, both referred to co
llectively below as the nikāyas), categorize the phenomena experienced by a
being into five group... 阅读全帖 |
|
b*p 发帖数: 242 | 41 Action or Words, any difference?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25/sn25.003.than.h
Viññana Sutta: Consciousness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 2004–2011
At Savatthi. "Monks, eye-consciousness is inconstant, changeable, alterable.
Ear-consciousness... Nose-consciousness... Tongue-consciousness... Body-
consciousness... Intellect-consciousness is inconstant, changeable,
alterable.
"One who has conviction & belief that these phenomena are this way is c...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3142 | 42 Venerable U Silananda的书《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里面有两处不
理解,我一字一句敲上来
P149 “When commenting on the sentence,"not to get what one wishes,"this
is also suffering, the commentator said that the desire for what is
unattainable, what you cannot get, is suffering. In the sutta itself, it
is explained that desire for form,etc., is the object of the second
noble truth which is desire of craving. Therefore, desire can be the
object of another desire. The Venerable Mahasi Sayadaw teaches us that
...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3 这是汉传如来藏的观点,而且适应中国儒家传统。
从原始佛法说∶
佛陀第一次说法,是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成阿罗汉,称为初转法轮。最后一次说法,度须跋陀罗成阿罗汉,说八正道(道谛)。从头到尾,佛陀开示觉悟的内容,包括在四圣谛里。
汉传杂阿含经的「修多罗」(「修多罗」在十二分教中排第一位,是根本的部分),也是以四圣谛分类所有经文。龙树中论,结构也是四圣谛。这表示教法重视四圣谛。
佛陀与阿罗汉的区别,是佛陀无师自悟,而且因为佛陀过去世累积的功\德,有强大的度人能力(十力)。阿罗汉要听闻教法才能觉悟,所以叫「声闻」。阿罗汉度人的能力与愿力不如佛陀。
瑜伽师地论说,「转法轮」的意义,是「辗转」把「八正道法轮」从佛陀心中,传到圣弟子心中。「八正道」能催破所有烦恼,断除所有不解脱的错误见解,所以叫「法轮」。圆形的轮,代表圆满无缺,解脱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南传画「法轮」,用八支轮辐代表「八支正道」。
菩萨是发愿成佛而还没有成佛。凡夫菩萨的觉悟,还不如阿罗汉。
转法轮经说觉悟四圣谛成佛∶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Sutta/Dhammacakkappavattana...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44 U are right, to get insights in understanding zoan will never get into the
fruition of Buddha or Arahants.
Even when some Buddhists get some insights from zoans, they still need to
meditate for the real fruition. But the time it takes can be very short,
e.g. in only one sitting.
This is also the reason why here are so many Sutta, Vinaya and abhidhamma
pitaka. |
|
|
J******s 发帖数: 7538 | 46 117
Maha-cattarisaka Sutta
The Great Forty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南传中部 第117经
大四十经
巴译英:谭尼莎若比丘
I have heard that on one occasion the Blessed One was staying at
Savatthi, in Jeta's Grove, Anathapindika's monastery. There he addressed
the monks: "Monks!"
"Yes, lord," the monks replied.
我是这样听说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他对比丘们说:
“比丘们!”
“世尊!”比丘们回答说。
The Blessed One said, "Monks, I will teach you noble right concentration
with its supports and requisite conditions. Listen, and pay close...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7 /張慈田
「修道證道難嗎?」
「很難。」通常一個老修行人會這樣回答。但我認為不難。我是怎麼建立信心的?
從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的故事,可以重建我們證道的信心。佛陀悟道後,對最初的
弟子五比丘提示不苦不樂的緣起中道修行方法,這五比丘與佛陀日夜切磋,精進修行,
幾個月之後,個個都證悟到與佛陀同一解脫境界。以後佛在世四十五年弘法當中,還度
脫了成千成百的弟子。回顧這個史實,對後代弟子來說,永遠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力量,
因此引人對修證引發無比的信心。
現代的修道人,是否常常自我反省修道方法的正確性?或只是抱怨現代人的修道環
境差,誘惑太多,分析思辨的能力不如古人,而減弱修道、證道的信心?這些都值得我
們探討的。一個人的生物需求是有限有量的,古代到現代並沒有改
變,又古代有古代的困難與誘惑,現代有現代的困難與誘惑,加加減減的結果,不能說
現代的環境差。至於分析思辨能力,古人今人大致上也差不多。唯不少修道人有「末法
」的心理障礙,這是最重大的病根之一。這種觀念是來自佛滅四、五百年以後,編輯大
乘經典的人,受到悲觀的歷史退化論的思潮影響,以為人的心智日益鈍化,修道、證道
...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8 /張慈田
「修道證道難嗎?」
「很難。」通常一個老修行人會這樣回答。但我認為不難。我是怎麼建立信心的?
從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的故事,可以重建我們證道的信心。佛陀悟道後,對最初的
弟子五比丘提示不苦不樂的緣起中道修行方法,這五比丘與佛陀日夜切磋,精進修行,
幾個月之後,個個都證悟到與佛陀同一解脫境界。以後佛在世四十五年弘法當中,還度
脫了成千成百的弟子。回顧這個史實,對後代弟子來說,永遠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力量,
因此引人對修證引發無比的信心。
現代的修道人,是否常常自我反省修道方法的正確性?或只是抱怨現代人的修道環
境差,誘惑太多,分析思辨的能力不如古人,而減弱修道、證道的信心?這些都值得我
們探討的。一個人的生物需求是有限有量的,古代到現代並沒有改
變,又古代有古代的困難與誘惑,現代有現代的困難與誘惑,加加減減的結果,不能說
現代的環境差。至於分析思辨能力,古人今人大致上也差不多。唯不少修道人有「末法
」的心理障礙,這是最重大的病根之一。這種觀念是來自佛滅四、五百年以後,編輯大
乘經典的人,受到悲觀的歷史退化論的思潮影響,以為人的心智日益鈍化,修道、證道
...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9 第三章 老师与学生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4:03 点击:152
第三章老师与学生
良师的特质
给予业处的善友(良师)是:亲切认真可敬者,讲说温和言语者,能做深奥谈论者,不
会无因催促者。(《增支部.七法集.第36经》)具备如此等特质、真心要利益人、侧
重于进展的人称为「善友」。《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1段》许多修行者经常会问这样
的问题:「我应该跟随多位老师或者跟随一位老师学习?」答案是:「就第一级修行者
而言,最好是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从这位老师学到所有止禅与观禅的精要之后,你可
以再去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为何如此呢?因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老师有时会有不
同的方法与途径。有时他们所讲的话听起来似乎彼此矛盾,但是事实上他们所谈的道理
是一致的,只不过从完全相反的途径去契入它而已。因此,为了避免混淆,刚开始最好
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学习。当你的基础稳固之后,你可以跟随多位老师学习。那时你可
以学到通向涅槃的多种途径。然后你就能成为真正善巧的老师,能够针对不同根性的人
,给予不同的修行方法,就有点像佛陀那样。
好的禅修导师就像好的医生... 阅读全帖 |
|
O*********9 发帖数: 552 | 50 rushi wowen
balabala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