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不逾矩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h*****0
发帖数: 118
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孔子与基督
道德论
孔子:不要做坏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基督:要做好事(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人)
自由论
孔子:我花了一辈子才领略到脱离罪恶辖治的真自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
基督:我能让你们脱离罪恶辖治而获真自由(神的儿子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
真理论
孔子:我多想听到真理啊!可是真理在哪里呢?(朝闻道,夕死可矣)
基督:我就是
认识论
孔子:客观人本主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苏格拉底:不可知论(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毛泽东:人本唯物强权主义(枪杆子里出政权)
邓小平:人本唯物实用主义(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保罗:神本(我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
h*****0
发帖数: 118
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孔子与基督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督说,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基督说,神的儿子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基督说,我就是
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又说,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
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
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
其实,孔子终生所在寻找的,不就是基督吗?只是他没有听见,而我们是有福的,因为
我们都听见了。主对我们的恩典是何其广大,悔改吧,何必灭亡!
h*****0
发帖数: 118
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孔子与基督
道德论
孔子:不要做坏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基督:要做好事(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人)
自由论
孔子:我花了一辈子才领略到脱离罪恶辖治的真自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
基督:我能让你们脱离罪恶辖治而获真自由(神的儿子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
真理论
孔子:我多想听到真理啊!可是真理在哪里呢?(朝闻道,夕死可矣)
基督:我就是
认识论
孔子:客观人本主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苏格拉底:不可知论(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毛泽东:人本唯物强权主义(枪杆子里出政权)
邓小平:人本唯物实用主义(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保罗:神本(我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
t*******r
发帖数: 2940
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关于“信”(原创)
体会与神同在的时候仍然是有我的的境界,有些象道法自然的境界,随行所欲不逾矩的
境界。无我的境界是无神的境界,或者说自己就是神。
t*******r
发帖数: 2940
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关于“信”(原创)
体会与神同在的时候仍然是有我的的境界,有些象道法自然的境界,随行所欲不逾矩的
境界。无我的境界是无神的境界,或者说自己就是神。
t*******r
发帖数: 2940
6
尽管孔子不认识神,但他从人生和万物间悟出也可以悟出真道,必不与神的道背离,随
心所欲不逾矩,近真道矣!我遥想如果孔子活在上古,会不会是与神同行的人。
t*******r
发帖数: 2940
7
尽管孔子不认识神,但他从人生和万物间悟出也可以悟出真道,必不与神的道背离,随
心所欲不逾矩,近真道矣!我遥想如果孔子活在上古,会不会是与神同行的人。
n********n
发帖数: 8336
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神为什么会造出逻辑这个东西呢?
我说的无善无恶,就是不知善恶,没有善恶的概念。随心所欲,不逾矩,实为至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人向善的唯一途径,就是信靠神。因为神就是善。
造人之初,人是“好的”,“甚好”。
恶是悖逆神的话,堕落后产生的。
n********n
发帖数: 8336
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信耶穌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
信耶穌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
答:
我發現,好像許多非基督徒對基督教中的『信耶穌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有些誤
解。
首先,這句話『信耶穌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
有點太簡化一些複雜的觀念,甚至有時造成誤解。
沒錯,以邏輯上來說,基督徒承認這句話是對的。
但是,請留意我以下所提出的東西,這是基本的基督教觀念,有其邏輯性在:
1.每個人都有罪。
2.上帝完全無罪。(一個有罪的上帝,就已經不是上帝。所以在定義上,上帝是不能
有罪的)
3.有罪的人,無法去到無罪的上帝的天堂去。只要有一點點罪都不行。(如果天堂中
的人可以有罪,那天堂就已經有污染,不叫天堂了)
4.所有犯罪的人都必須被懲處,連一點點罪都必須被懲處(上帝的公義原則:罰惡)
5.在一生中,從小到老,從未犯過任何一件罪,行出完美的善良者,可以上天堂。(
上帝的公義公義原則:賞善)
6.個人的罪不能以自己的善來代償。
7.由於每個人都有罪,所以每個人都要下地獄。沒有任何一個可以靠自己的善行上天
堂。
8.由於上帝恩典,所以上帝成為人,就是耶穌。耶穌是完全無罪的人,也是完全無罪
的神。藉著耶穌的死,使每個信祂的人所有的罪,都被耶穌代...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566
1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信仰随笔:龌龊下流
个人胡思乱想有感而发,无代表性抛砖引玉。
另外,前面的随笔可能写长了,这次简短点。
大自然里的花朵,绚烂多姿。多少文人墨客抒情写意,多少倾心爱侣寄托情思。若说它
们算得上是世间最美丽的事物之一,应该几乎没有人会产生异议。
那么好,一个小问题:花朵,是植物的什么器官?
生殖器官。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意识到过这个问题。当你采摘了一大捧鲜花,献给最爱的人,而对方
心里充满甜蜜,伸鼻子去闻的时候……
实际上我们是在干什么?(……)
——可是,你觉得龌龊么?下流么?或者,不美好么?
不。
一件物品,或者某个部位,龌龊不龌龊,下流不下流,不在于它们自身,而在于人的心
思。你听到了,你看见了,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反应的?这才是纯洁与龌龊,高尚与下
流的分歧开端。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唯有人,堕落之后才会产生各样不圣洁的念头。圣经上
讲世无义人,倒并非指人人都曾偷盗抢劫杀人越货。而是说人们已经堕落到一个程度,看
到各样可以引起私欲满足的事物,自然而然产生圣洁的念头已经不可能,反而是这些龌
龊下流的念头几乎成为自然而然的第一反应。当然圣人不是没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孔子据说能做到。只是那也...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学佛基本问题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契理契机。
(仅供参考)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选自《心声录》: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31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2011-08-22 21:01:21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203
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
,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一) 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
(二)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三) 背觉合尘与背尘合觉勤
(四) 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五) 真觉路会归净土
(六) 觉路进程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
;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
道路上,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
修,行,果,先有正见,才有正修。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120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没有因果?

其实这个问题我的认识也不究竟,不过既然没人答,我就先抛一块砖.
因果显然是存在的,有的大家都看的见,比如一个人杀了人(种因),过几天就被判刑坐牢(得果).
有的不是人人都看的见,比如你今生发善心做了件好事,你一定会得善果,但不一定是在这一生,
可能是在下一生或下好几生.这样的事因为不能被大多数人知晓,所以会有人不相信.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
一位禅师常见一位老人到他这里听法,就问其来历.老人自述以前也是一个修行人,一次有人问他:
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不?老人答:不落.因为这个后五百身为野狐.老人为求个究竟知见,问了禅师同
样的问题.禅师答:大修行人不昧因果.老人因此有悟,得脱野狐身.这就是"野狐禅"的来历.
所以说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修行程度越高,对它认识的越透彻,利用的越好,所谓"从心
所欲,不逾矩".
你这是在以你的心去揣测修净土人的心,未见得准确.佛祖既然开了净土一门,自然有他的道理,
中间因缘不是我们凭这颗妄心就能了解的.你可以说,我对它不感冒,但请不要随便批评.
b**d
发帖数: 7644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精选100句)
论语 (精选100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者也。”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君子不器。
15、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b**d
发帖数: 7644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重发论语100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者也。”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君子不器。
15、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知之为
d****u
发帖数: 71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道与经书
有为与无为
成就佛、仙、圣无不从有为到无为,尽管有为的方法各异,繁简不一。
广成子守一处和,老子由观心,到自然,即是聪明过人的白子,从小追随其
师,也是由其师分次授给有为法,渐修渐成,才洞晓大道,发出一言半句便通玄的感慨
;佛祖由历经种种艰辛的有为到彻参,禅宗六祖从见性到猎人队中十数年体悟;孔子由
格守道德,到从心而欲,不逾矩,孟子的养浩然之气。
也只有不断持久地有为,才能逐渐接近和达到无为,再者,有为无为是相对
的,一味清静、无住,不假它法,相对于复杂的法门,也可以叫无为法,但清静、无住
或者说观、守、参、照、养本身就是有为,不过知其本源,始终如一,便达无为自然,
与道合真。
除确种种教派外,每种都有简繁的区别,各教复杂的法门不计其数,但纵
观三教,至简法门无不是从心源中流出,如老子直入心源的观心,佛祖的拈花微笑,儒
教的不失赤子之心,何者?道者,真心性也,性一也,大道一也。可惜的是任何人一念
回头便可明心的,却偏偏被古往今来的上根利器说法所阻,岂知人人都是上根利器,致
使修者误了多少大好时光!
H****y
发帖数: 1321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再请教个儒教的问题:
夫子说“五十知天命”,
这个我一直不太明白。
夫子说的“知天命”是指什么?
后面的“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都还
比较容易想象。
请教对于儒教有心得的朋友,谢谢了。
H****y
发帖数: 1321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再请教个儒教的问题:
嗯,我也是觉得这个“知天命”最难解,甚至最难做到(不理解
很难做到)相比之下“从心所欲不逾矩”都还容易。
a*****y
发帖数: 33185
18
93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人性本善/恶

辩题正方:台湾大学队
人性本善
反方:复旦大学队
 人性本恶
主席:黎学平
时间:1993年8月29日下午
主席:观众朋友,欢迎光临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这个国际大专辩论会是
由新加坡广播电视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过去的一个星期,辩论会的八支队
伍经过四场初赛,二场半决赛之后,其中的六支队伍淘了。今天进入大决赛的两支队伍
可说是辩论经验丰富的精英,他们肯定会在今天的比赛中大展辩才,给大家带来场“劲
”的(比赛),让大家大饱耳福。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准将出
席我们的大决赛(掌声)。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冠军队将获得一万元的现金奖,亚军队可获
得五千元。另外,我们也将在过去几场和今天的辩论群英会中选出一位最佳辩论员,他
可以获得二千元的现金奖励。现在向您介绍参加今天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台湾大学和复
旦大学。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台湾大学的代表,第一位是吴淑燕,政治系二年级;第二
位是蔡仲达,会计系二年级;第三位是许金龙,政治系二年级;第四位是王信国,哲学
系二年级(掌声)。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复旦大学的代...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经论所说邪淫 辨正-2
讨论的是居士戒,本来就是佛门弟子为了防非去恶的最低准则。
也许你的境界高,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但是初入机的人是需要这个的。
至于意义,用同样的逻辑:制定法律,非要划条线出来有什么意义呢。。。。
a**u
发帖数: 810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经论所说邪淫 辨正-2
☆─────────────────────────────────────☆
bigfool (fool) 于 (Tue Nov 30 14:36:43 2010, 美东) 提到:
关于嫖妓
《优婆塞戒经》
“若为父母兄弟国王之所守护。或先与他期。或先许他。或先受财。或先受请。木埿画
像及以死尸。如是人边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
亦名邪淫。”
《大智度论》
“邪淫者,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世间法、王法守护,若犯者是名
邪淫。若有虽不守护,以法为守。云何法守?一切出家女人,在家受一日戒,是名法守
。若以力,若以财
,若诱诳;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儿,非道;乃至以华鬘与淫女为要;如是犯者,名
为邪淫。如是种种不作,名为不邪淫。”
注意这里的“国王之所守护”和“世间法、王法守护”。
古代和现代一些国家买卖春合法,或不犯邪淫,
但是在美国,大陆,和立法禁止卖淫的国家和地区,买卖春恐怕也要犯邪淫的。
☆─────────────────────────────────────☆
aroluna (Le Bonheur n'exis...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教个问题

中国数千年来,除了儒家不语怪力乱神,屏除鬼神的影响,建立理性世界之外,
也只有共产党做过屏除神鬼的伟大事迹,历史必会记上一笔。
孔子解释易经,原因不明。可能易经是上古书籍,就书籍而言,也是文明的遗产,有必
要保存。然易经的句子对孔子那时代也是极难懂的,因此孔子把他”白话翻译”一下。
顺便深入敌营夹藏私货,质变敌人,把感性的易经,给人性化理性化一番,拉到人这一
边。例如讲天行健,就说君子自强不息。天的事,硬扯到人该如何,夹藏私货提升人的
地位。易经同时也是极致的理性中感性的一面,毕竟事情不是总按规矩来,人生不如意
十之八九,总要让感情有个发泄的地方。可孔子也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敬鬼神,可远
之,也不会被卜算神鬼整个拉走,总要尽人事,还算中道。
此外,共产党也中断传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让中国人有机会有心胸,重新认识佛教,
让各派佛教在中国有机会再洗牌一次。
j*****6
发帖数: 1059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为政第二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观心正脉-3
观心的第三个阶段是:观照观照者。
当观空的练习稳定之后,就能不再轻易地受念头的牵制与扰乱。这时,不再继续观
照念头或是“空”(其实“空”也是一个念头),而应该回光返照,观照观照者本身。
古人说这叫“如珠吐光,还照珠体”。也叫“自觉”——觉察者觉察自身。
这个时候,叫“观照”已经不太合适,因为主客体己合为一体,没有主体,也没有
客体。但又不是什么功行都没有的昏睡或死寂,而是非常鲜活而警觉的。西藏密宗有一
个名词叫“安住修”,似乎更准确些。安住于观照本身即是“修”,不再有别的对象可
去“修”。
原先一直观照念头或空的那个观照者,不再观照任何对象了,只是安住于自身的状
态中。这阶段也有一个口诀:安住于觉察,但不是安住于对任何对象的觉察。
因为行者此时已经明了,即便是“空“,也仍然是一念,他不再欣喜于对“空”的
执着,轻松地放下了它。以前由于观照而引起的稍微“紧”的感觉彻底放下了,当下现
成的无任何对象的清明觉知,自然呈现,非常放松,但又没有散乱。好像一面镜子,只
是照着,但不执着于任何对象。无论有物无物,镜子都只是照着而已。
《楞严经》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人对程朱理学感兴趣的吗?
从这里摘一段介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8%8B%E6%9C%B1%E7%90%86%E5%AD%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學的一派,有時會被简称為理学,與心學相對。是指中国宋朝以后
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從不同的角
度認識,祂有不同的名稱,如天、道、上帝等),而且祂是善的,祂將善賦予人便成為
本性,將善賦予社會便成為“禮”,而人在世界萬物紛擾交錯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稟賦
自“理”的本性,社會便失去“禮”。
所以如果無法收斂私欲的擴張,則偏離了天道,不但無法成為聖人(儒家最高修為者,
人皆可達之),還可能會迷失世間,所以要修養、歸返、並伸展上天賦予的本性(存天
理),以達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時完全進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然後就可以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時人欲已融入進天理中(滅人欲,不是無欲,而是理欲合一
),無意、無必、無固、無我(從“毋”變成“無”),則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偏離天道
了。
他還認為,由於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所以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通
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论语 为政第二
☆─────────────────────────────────────☆
john316 (约3:16) 于 (Mon Jul 18 22:07:32 2011, 美东) 提到: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人家孔夫子七十才从心所欲不逾矩
l*****g
发帖数: 2311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啥叫从心所欲不逾矩?咋做到?
H******9
发帖数: 276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人家孔夫子七十才从心所欲不逾矩
l*****g
发帖数: 231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啥叫从心所欲不逾矩?咋做到?
Y**u
发帖数: 5466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
Hermes99 (Hermes99) 于 (Thu Oct 20 23:46:31 2011, 美东) 提到:
有贴佛化人生的,我就跟着合一下道化人生。其实,标签是无所谓的。
估计吵架的歇停了。可以开扯了吧。我通常是扯着扯着就扯出灵感了,所以,先感谢参
与。
都说,易有太极,而后是生两仪,两仪再生四象,四象而后生八卦,八卦用来类万物。
俺就以这句圣人总结的话为引子,扯几段,一为阴阳篇,二为类象篇,三为消长篇,四
为变化篇。扯完了,就差不多是偶的世界观。所以,世界观阿,也是很严肃的事情。
肯定有人觉得我是扯。我就行而上的扯扯,行下的也扯扯。
☆─────────────────────────────────────☆
luobing (萝冰) 于 (Fri Oct 21 00:12:43 2011, 美东) 提到:
☆─────────────────────────────────────☆
Hermes99 (Hermes99) 于 (Fri Oct 21 00:17:32...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6571
31
我觉得吧:明明自己是欲望的奴隶,还非得说自己是利用这个欲望来修行。---------这
个比较自欺吧。
密宗的那些传说中的依赖性交的双身法,我个人是持否定态度。---------这个,我
比较认同儒家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
N****n
发帖数: 6571
32
千修万修,不过修心。---------从此点而言,杀生和性交,和其他万物万事一样,
不值得强调。
但是,从修行的具体实践而言,杀生和淫行,与众生的贪欲缠绕,与我执共生。-------
所以我佛不得不有戒杀戒淫的戒律。
我觉得吧:但凡有双修资格的,便是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所以根本不需要用
双修来修行,尤其是在此末法时代。
但凡在此末法时代,声称要用双修来修行的,皆是邪魔外道。
a*****y
发帖数: 3318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错觉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g***t
发帖数: 2278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消除头脑里的“应该”zz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混淆胜义谛和世俗谛。
借助孔子的一句话送老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t*****r
发帖数: 39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贴:金刚禅法讲义-A
原贴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3.html
佛学精通----金刚禅法讲义
深入篇-------金刚禅法讲义(6.0版)1
1.什么是禅
佛教里有句重要的话:教是佛的口,禅是佛的心。我们讲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什么是禅
。佛讲般若类经典,用了22年。佛讲了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核,就是《大般若经
》,有600卷。《大般若经》里最精华的部分,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五千字左右
。再往简化里说,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世音菩萨讲的,二百多个字。这部经的
含义再浓缩,就是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再
简单地讲就是:佛的智慧。或者就是“佛智”两个字。再少一点,就一个字,那就是“
禅”。这个禅,就是我们众生内心的佛性,在我们内心,每个人每个众生内心,都有。
实际上我们在做人的时候,能用到这个佛性的功能可能很少,不到亿分之一。一切佛的
智慧德能,就在我们内心里面。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时也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
具如来智慧德能,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个佛性是我们本有的。举个例子
,比方说你... 阅读全帖
i*******1
发帖数: 1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桥流水不流
桥流水不流
元音老人一九九○年十一月十四日讲于杭州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傅大士这首偈看来有些玄虚,叫人莫名其妙。“人从桥上过”这句话好懂,我们从
桥上过去了。怎么会“桥流水不流”呢?“空手”怎么“把锄头”呢?“步行”又怎么
“骑水牛”呢?这是什么道理?原来是说,我们的肉身躯壳是等于我们住的房子,而佛
性才是住在里面的真人。众生迷于色相就错认这个色身肉体是我,而不知佛性是何物,
以致造业受报,生死不了。这首偈就是提醒我们认识主人公,不要错认假相。我上次讲
临济大师说:“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就是说这个肉体自己不会动、不
会讲话,也不会听话。我们能运动、工作、走路、讲话、听话……都是这个主人公的作
用。
这首偈就是颂这个主人公的。“空手把锄头”,我没有拿东西啊,原来拿东西的那
个手(即肉体),就等于你的锄头,是主人公在指使你运作。“步行骑水牛”,你能够
走路、奔跑,也是主人公驱使肉体的妙用,就等于人骑在水牛上赶牛走路一样。“人从
桥上过”,肉身就比作桥,人就是主人公,人在世上不过住一段时期,就要走了,就圆
寂了,等于在桥上走过去了。所以,根据这...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了生死
《怎样了生死》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是出轮回,了生死,这是我们的大目的。怎么样可
以了生死,出轮回呢?发神通能出轮回吗?不行!外道都有五神通——天眼、天 耳、
他心、神足、宿命,但他们不能了生死。因为他们不识自己的本性是什么,执著外境追
求,有所取著,生死不能了。所以要了生死、出轮回,必须心空荡荡的, 一切不住。
知道一切变化都是我自己佛性的功能所显现,无所追求,无所取著,潇洒自在的,才是
大成就,大自在,大神通。假使有所追逐,有所祈求,心里还是烦 恼依旧,纵然五通
齐发也不是成就。所以我们学佛是学个潇洒自在,在这个社会上一切随缘,尽己之能,
为群众服务,能上能下,无所追求,无所取著。真正潇洒自 在了,才是大乘佛教的真
义,才算是成就。我们生时果能做到一切境都不粘著,毫无爱嗔取舍之心,等到腊月三
十到来,也自然不著境,而逍遥自在地无生死可了 了。
我们现在执著有生死,就是我们取境。今天我们有色身,有肉体,就是父母同房
时我们自己动心了,自己跑进去的。假使你不著境,你不去,那就没有这个肉体,就
很潇洒自在,可以到处飘游。现在有个肉体就累赘了,动不得了,这是我们咎...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38
五石兄说得对,你这问题问法本身有问题。
如果你问得对的话,你想找的答案,可以从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里面去找。
S***n
发帖数: 1281
39
五石兄说得对,你这问题问法本身有问题。
如果你问得对的话,你想找的答案,可以从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里面去找。
w********g
发帖数: 805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说一切法如幻影
阳光如何与水掺杂,造就出这一幕光影下的波澜。颓败的落叶早已习惯逐水流的惬意,竟也忘却周身颓唐的失意了。石头依旧故我,自岿然不动,任你南北东西。流水呢?她仅仅安静的躺卧,聆听黄墙黛瓦里传出的一段段佛音。暮鼓晨钟一刻也不曾遗漏。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又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岂是有意成佛,六道轮回有待怎样。从心从我,只是躺着,微风动,故起波澜。又岂是我之本意,又岂非我之本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佛陀不救世。所事,救人。悟空为得道。生死自在其中,名利自在其中,空空自在其中。我虽不才,却不想为空所误。富贵非我意,但求随我性。名利非我意,但求随我行。而性之所来,及由肉身。佛说:灵魂不灭。至于肉身不过灵魂高贵的暂居之所。一旦消亡,灵魂便有登临极乐,身居莲台之机了。在我!缪缪缪!灵魂之萌生,不过肉身之需求。高贵的灵魂也不过是肉身中一部分的称谓而已。如何敢本末倒置,妄论因果。正如大地与生命。生命的灵生,成长,依于大地的孕育。我只听说生命的消逝,大地依旧。不曾闻说大地的沉沦,竟还有生命的存在。遑论由于大地的崩溃,生命被置放在更高的位置了。要想灵魂不死,便只有肉身不灭,修的丈二金身了。
我的...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41
对呀。
对什么,其实都可以那样问的,然后你自己就能解答了呀。我说你是你自己的师傅,就
是这个意思。师傅,只是引你进门,你要继续依赖师傅,就是给自己的进步机会封了个
顶。
那么对于妄念呢?怎么才是不执着?你那样的对待妄念的态度,就是要压住的意思呀。
想压住,是旧的意念倾向上的执着。压住只能用咒语,是旧的能力方法取向上的执着。
其实你压住了妄念,也顺便压住了你进一步进步,进一步培养智慧的机会。
放开妄念,你真的能成“坏人”吗?真成“坏人”,到底“坏”在哪里呢?如果做过“
坏人”,明白“坏”在哪里以后,你还会继续做“坏人”吗?
到最后,你会发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再需要管住妄念了。重要的是这个明白
,这个智慧。人家说的犯错受惩罚什么的,那些都是对初学者说的,是为了引进门。你
如果不明白,就要放开妄念,顺着妄念,弄清楚。。。
我不知道你火候是否到,不过我看你回帖的清明,我觉得你放开妄念应该是时机的。刚
开始压有其压的必要性,是要先看清楚光明是什么。知道光明是什么了,然后要放开妄
念,熏陶妄念。你不放它出来,解决不了它的问题。
你说的“无为”,其实包含了不压住的含义,就是看它出来,看它怎么...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以何报怨?
你没有觉得,我说的道的作为之法,其实包容了人间的理和法了吗?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看着是随心的,本质是互补的,结果是合乎人间的理和法的。
我上面的那段描述,是希望能把这其中的道理解释清楚,让大家能有所理解。真正的高
人,不会有这个思路的,立体逻辑得出的结论,顺着去做就行了,哪里需要线性逻辑的
判断思考和讨论呀。
佛教的外围宣传,我们内部的把这叫做方便法门。你不需要把那当成佛教的本意呀。即
便是你说的戒律,开始的时候有强制的特性,那是为了减轻出世修的难度的。等有所领
悟了,那戒,其实需要发展成有智慧,不戒而戒才行的,不能再用克制的办法了。我说
的双脚走路,就是一路借力,一路放下,也就是后一个步骤,对前一个步骤采取否定的
方法来借力。

成了私心的愚蠢了---与入世法相违背
S***n
发帖数: 1281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戒定慧
是啊,“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我们修道的人,不用到七十岁就可以达到了。:)
戒,在开始的时候还是必要的,其原理是因为“牵扯的网“,在我以前写的文章里有论
述:
http://www.mitbbs.com/pc/pccon_3562_354331.html
http://www.mitbbs.com/pc/pccon_3562_358551.html
c***h
发帖数: 2262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史---玛欣德尊者
如果 出家 在家 做比较
阿罗汉应该较接近 出家
也就没有家庭 摆脱家庭的状态 守戒
但是我认为 不能以世俗出家的眼光看阿罗汉
阿罗汉也没有世俗 守戒 的问题 “守戒”是世俗还在修行者的眼光来说
阿罗汉本身他的一言一行已经清净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发信人: lingsu (黄皮猫),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佛教史---玛欣德尊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4 16:30:50 2016, 美东)
有同感 -
比如说独居的退休人员,不必工作,不必操劳操心身体温饱,不必操劳家人等,
是不是也可以呐。
佛陀时代没有退休金哈。 :-)
c***h
发帖数: 2262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史---玛欣德尊者
如果 出家 在家 做比较
阿罗汉应该较接近 出家
也就没有家庭 摆脱家庭的状态 守戒
但是我认为 不能以世俗出家的眼光看阿罗汉
阿罗汉也没有世俗 守戒 的问题 “守戒”是世俗还在修行者的眼光来说
阿罗汉本身他的一言一行已经清净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发信人: lingsu (黄皮猫),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佛教史---玛欣德尊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4 16:30:50 2016, 美东)
有同感 -
比如说独居的退休人员,不必工作,不必操劳操心身体温饱,不必操劳家人等,
是不是也可以呐。
佛陀时代没有退休金哈。 :-)
S***n
发帖数: 128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从放松开始
从我细微层面修的经验来说,你说的那个自主,如果所有层面都认可是自主,那才是真
正的自主,合道的自主,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主。。
否则,高层面会在那里说:什么自主呀,被感受粘着了,被底层面的需求粘着了,把我
这里弄不平衡了。。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悟是不是
开悟其实还是照常生活
但是对于生活却不“迷”了,
对于未知也不“惧”了。
看别人看万物也没那么多看不惯了
随心所欲不逾矩
B*******e
发帖数: 3882
48
随心所欲不逾矩?
S****a
发帖数: 4101
49
来自主题: NJU版 - 申请连任dreamer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oard 讨论区 】
发信人: kx (老k), 信区: board
标 题: 申请连任dreamer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8 13:42:06 2010, 美东)
是否已阅读:1)《站规》2)《版务操作简易手册》?:

[申请ID]:
kx
[申请版面]:
dreamer
[申请职务]:
版主
[版务经验]:
太丰富了,但我觉得我对dreamer的感情比版务经验还要值得一提
[申请纲领]:
dreamer最重要的还是要容人,一个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所管理版面的版主,才是这个版真正需要的。当你在网上游荡,想到的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dreamer,当你发现在网上无处可去的时候,最后还有一个能去的地方,也是dreamer。dreamer就是你的家,你的床,就是那个你每天做梦的地方!
[版规草案]:
dreamer是自由不羁的,没有什么教条的版规能够理解dreamer的精神,只要心中有爱,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管你有了什么可得意的,都会想来dreamer显摆,不管你在哪儿,受了多大的委屈,dreamer都一定会为你
r*d
发帖数: 750
50
来自主题: NKU版 - 南开应该改称南大吧
最后一句说的太小气了吧。
看看南开多有名气,他们可没有说南大。还有我怎么觉得一般南京大学的人都是说全名
的,很低调的。
http://zh.wikipedia.org/zh/%E5%8D%97%E5%BC%80%E5%A4%A7%E5%AD%A6
名人论南开
周恩来:“我是爱南开的”。
孙中山:“南开是世界有名的好学校”。
吴大猷: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在南开中学读书4年,在南开大学读书任教6年。他说:这
10年是我“性格、习惯的形成,求学基础的训练的重要时期”,“这十年决定了我这一
生的为人和工作”。
陈省身:我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南开度过的。
老舍: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
曹禺:我永远忘不了南开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的一生是同南开联系在一起的。知中国
者必知天津,知天津者必知八里台,知八里台者必知南开。
梁启超:假使全国学校悉如南开,则成中国之大幸。
竺可桢:南开大学为桢旧游之地,整饬谨严,海内景仰。
陶行知:1944年4月5日是张伯苓七秩大庆,特赋诗祝贺“‘有中国心有南开’,两园桃
李一手栽。从心所欲不逾矩,凯歌重上八里台。”陶行知在“两园桃李一手栽”句下加
注“国共两党中皆有先生...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