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发帖数: 5466 | 1 ☆─────────────────────────────────────☆
runsun (runsun) 于 (Thu Nov 1 03:44:00 2012, 美东) 提到:
修者从本质上了知到,一切有为法每次重新生起后就坏灭掉。发展到行舍智后,禅修者
就能觉知到一种超越生灭现象的状态。这意味着他已经超越行法倾近了涅盘。行法和涅
盘是完全相反的,两者是不相容的。一者存在,另一者就消失。没有生起的地方,那里
就是涅盘。相反,有生起的地方,那里就没有涅盘。(这如同)在黑暗中无法看到光明
,在光明中也无法看到黑暗。
Meditators know inwardly that every conditioned thing comes up afresh every
time it dissolves. As knowledge of equanimity about formations (sankhārupek
khā ?āna) develops, the meditator becomes aware of a state that is beyond
the ph...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 两年前写的帖子
====================================================
网友问:涅槃是在五蕴之内还是五蕴之外?
如觉答:涅槃不在五蕴之内,也不在五蕴之外,是和五蕴互斥又互补。
互斥:意思是说五蕴和涅槃完全排斥。五蕴在,就不可能有涅槃。涅槃在,就绝无可能
有五蕴。
当众生身处轮回,有无明贪爱或者“识”在的时候,则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除此无
它。
还未解脱的众生,仅仅是五蕴;已经解脱的圣者,还有识在的时候,也仅仅是五蕴。
当圣者在有色身的情况下以涅槃为所缘的刹那,也绝无任何五蕴,此刹那也并不存在能
缘的识或者出世间道心。(南传阿毗达摩此处有严重错误,为分别说部见解,不符经典
)
当圣者色身灭,则是无余涅槃,五蕴完全灭尽不会生起,此也没有任何五蕴。
互补:意思是指五蕴和涅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存在形式。当众生有无明,有贪爱,有识
,则表现为五蕴。无无明,无贪爱,识灭,则表现为涅槃。熄灭无明,熄灭贪爱,熄灭
识,于是由生灭相续的五蕴"成为"毫无任何五蕴的涅槃。这里的"成为"类似于水加热成
为水蒸气,是由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另外一种存在形式,而不是产生...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 马哈希尊者说:
行法和涅盘是完全相反的,两者是不相容的。一者存在,另一者就消失。没有生起的地
方,那里就是涅盘。相反,有生起的地方,那里就没有涅盘。(这如同)在黑暗中无法
看到光明,在光明中也无法看到黑暗。
行法和涅盘是完全相反的,两者是不相容的。一者存在,另一者就消失。没有生起的地
方,那里就是涅盘。相反,有生起的地方,那里就没有涅盘。(这如同)在黑暗中无法
看到光明,在光明中也无法看到黑暗。
而我说:
五蕴和涅槃完全排斥。五蕴在,就不可能有涅槃。涅槃在,就绝无可能有五蕴。
这个互斥性在经典里面从来没有明确提到过,类似这种一者存在,另外一者就消失的奇
怪描述也没有出现在经典里面。
然而为什么我的说法和马哈希尊者的说法这样接近。
不相容,互斥。。。。。。这个太重要了! |
|
|
i****n 发帖数: 13151 | 5
你没看见小括弧吗,表示那样的素绝配,那样的素互斥
老实交代,你家LD是i哪样的!!!!! |
|
|
E**********T 发帖数: 7949 | 7 我说吧我说吧我说吧~~!~~
金牛和天平。。又尼玛绝配,又尼玛互斥。。。这尼玛星座还能信嘛???
能信嘛????????
哈哈哈哈 |
|
|
c******s 发帖数: 3829 | 9 太好玩了,好欢乐的互斥、绝配啊。
转走了,嘿嘿~ |
|
m**i 发帖数: 8296 | 10 感觉双鱼可能和风向里头的哪个还有未成年狮子会互斥。。。 |
|
c*********5 发帖数: 5813 | 11 怎么射手和处女一会是互斥星座一会是绝配星座?太扯了吧 |
|
d**w 发帖数: 2474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str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iSeven (亲们,谢谢你们!我爱你们!真的), 信区: astrology
标 题: 绝配星座和互斥星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0 10:21:07 2011, 美东)
RT |
|
l**h 发帖数: 8270 | 13 哈哈,那这样看来,巨蟹一定是互斥的前任,狮子一定是绝配的现任。猜对给包子,吃 |
|
c******s 发帖数: 3829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str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iSeven (亲们,谢谢你们!我爱你们!真的), 信区: astrology
标 题: 绝配星座和互斥星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0 10:21:07 2011, 美东)
RT |
|
D**********R 发帖数: 25234 | 15 原来我爸妈是互斥的,怪不得我的性格如此纠结~~~~ |
|
r******6 发帖数: 18 | 16 假如最后剩下一个人(1号存活,我们命名为状态A),则1号得全部宝贝,游戏结束,
因此A是个最终稳定态。我们定义最终稳定态是到达这个状态之后游戏必定结束!这个
最终稳定态随着我们的分析会发生更新,看后文自明。
假如最后剩下两个人了(2号和1号,我们命名为状态B),则1号会投死2号,然后转移
到A状态,因为B状态是个暂态,必定会转移到A状态。以上道理2号懂,所以假如最后剩
下三个人了(状态C),则无论3号如何分宝贝,2号为避免到达状态B则必须同意3号的
分配方案,因此3号可以霸占全部宝贝,游戏结束,所以状态C是新的最终稳定态。这个
最终稳定态也是个无条件最终稳定态。
状态:C(无条件稳定态)
船员号:1 2 3
宝贝数:0 0 5
假如最后剩下4个人(状态D),聪明的4号肯定不希望达到状态C,但他无论怎么分,3
号肯定投反对,2号无所谓,1号无所谓,所以4号的策略是给2号和1号每人一件宝贝,
自己得3件宝贝(2号会想如果投死4号到达C状态,自己则会一件宝贝都拿不到,1号会
想如果投死4号到达C状态自己也是一件宝贝都拿不到)。所以状态D会到达最终稳定态
,不过我们称这个稳定态为条件最...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7 二、波粒二象之互斥互补
互斥互补性是量子物理学掌门人玻尔首先提出的,简称为互补原理,它是量子物理正统
诠释的核心思想,是玻尔最伟大的创见。它成功解决了困惑物理学的微观粒子波粒二象
的统一性难题。由于五蕴和涅盘实际也是一种波粒二象,所以互斥互补性也适合于用来
描述五蕴和涅盘的关系。
1、波和粒互斥,五蕴涅盘互斥。
★ 电子表现为粒,就不能有任何的波性,电子表现为波,就不能有任何的粒性。这种因
互相排斥而不能同时存在的特性,就是互斥性。
★ 表现为五蕴,就不能含有涅盘,表现为涅盘,就不能含有五蕴,如果要从五蕴转化为
涅盘,就必须彻底舍弃五蕴,导向涅盘。
★ 以互斥性和缘起和非连续性为基础,导致解脱必须要彻底厌离舍弃五蕴。必须要使得
“识”熄灭。
★ 互斥性是无我的关键,任何神我见或者变相神我见,都是对互斥性的违背。这是由于
所有的神我见几乎都认为有某个精神本体隐覆于身心之内或之外,和身心共存,并且能
够支配身心甚至万物。如此严重违背了互斥性(解脱所依和五蕴不能共存,二者互相排
斥)
★ 互斥性可概括为:“空异于色,色异于空”,空指代涅盘,色指代五...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8 3、 互斥互补缺一不可
★ 互斥性强调波和粒两种存在方式的排斥性、对立性,互补性强调两种方式的统一性。
要完整认识波粒关系,互斥和互补是缺一不可的。互斥和互补二者并无哪个是根本的,
都同等重要。
★ 五蕴是粒,涅盘是波。五蕴是有,涅盘是空,空有二象,互斥互补
★ 因为互补性,”世间(五蕴)即涅盘,涅盘即世间(五蕴)”,即“空不异色,色不
异空”(大乘心经)
★ 因为互斥性,“世间(五蕴)非涅盘,涅盘非世间(五蕴)“,即”空异于色,色异
于空
★ 只强调互补性,忽视互斥性,必定陷入常见,这是大乘容易犯的错误。
★ 只强调互斥性,忽视互补性,必定陷入断见,这是小乘容易犯的错误。
★ 大乘过于强调“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强调五蕴和涅盘的统一性(互补性),但是
忽视了五蕴和涅盘的不相容性,这导致大乘容易走向神我常见。
★ 小乘过于强调“空异于色,色异于空”,强调五蕴和涅盘的不相容性(互斥性),但
是忽视了五蕴和涅盘的统一性,这导致小乘容易走向断灭见。
★ 互斥互补二者结合,才是真正完整的对五蕴涅盘关系的阐释,是真正的中道。...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939 | 19 ☆─────────────────────────────────────☆
l63 (l63) 于 (Thu Jul 4 01:01:50 2013, 美东) 提到:
转子知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262930
一个关于数学归纳法的悖论问题:到底是第N天有N个红眼睛自杀,还是什么都不会发生?
此问题最早据说是澳大利亚的华裔数学神童陶哲轩在网上贴出来让大家思考,逗大家玩
儿的。但却是真的把我难住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在此求教方家。
题目是这样的。说一个岛上有100个人,其中有5个红眼睛,95个蓝眼睛。这个岛有三个
奇怪的宗教规则。
1. 他们不能照镜子,不能看自己眼睛的颜色。
2. 他们不能告诉别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
3. 一旦有人知道了自己是红眼睛,他就必须在当天夜里自杀。
某天,有个旅行者到了这个岛上。由于不知道这里的规矩,所以他在和全岛人一起狂欢
的时候,不留神就说了一句话:【你们这里有红眼睛的人。】
最后的问题是:假设这个岛上的人足够聪明,每个人都可以做出缜密的逻辑推理。请问
这个岛上将会发生什么?
此问题的第一个...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0
如来藏本来就没有五蕴和涅槃的互斥性。
如果有互斥性,如来藏经典就不会说如来藏在众生身中了。因为互斥性决定了如来藏是
没有任何可能在众生身中。
互斥性原则是非我见的很关键的部分,如果缺乏这个,并且再以不二论为基础,几乎必
定为我见。不管掩盖再怎样高超,玩什么非空非有,不可思议都无意义。
小乘就是特别重视这个互斥性原则。它对解脱是极为重要的,哪怕不懂五蕴和涅槃在绝
对层面的统一性,不二性,但是只要按照互斥性原则去修,就完全可以解脱。
互斥是说五蕴和涅槃是不可能共存的,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小乘的涅槃,或者说原始佛法的涅槃,就绝对不可能有五蕴存在。要证涅槃,就是一定要舍弃五蕴,厌离五蕴,如此才有解脱。而
任何类型的我见,都是违反了这一原则,总是试图在五蕴当中建立一个东西,不能彻底
的否定舍弃五蕴,如此无法有解脱。印度教的梵是一个典型,大乘的阿赖耶,如来藏则
是一种变体。
大乘人以为小乘理论不足,不能解释很多问题,其实那是根本不了解小乘而已,小乘如
果真要拿出杀手锏,大乘就要歇菜了。为什么不拿,是避免众生错解。有些东西,哪怕
就是正确的,讲出来也未必有益。佛陀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知道什么该讲,...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1 互斥就是我的那个签名,“空异于色,色异于空,空不是色,色不是空”,这里的空指
代涅槃,色指代五蕴,这是原始佛法,上座部佛教和大乘的鲜明对立,整个佛法解脱,
都是建立在互斥性基础上的。
佛陀只讲五蕴和涅槃的互斥性,而不提他们的互补性是有原因的,因为后者对解脱不是
必须要懂的,而且很容易混淆
原始经典里面大量出现要厌离舍弃名色,熄灭名色,都是基于互斥性的必然结论。
至于五蕴和涅槃的互补性,内在统一性,只是五蕴到涅槃的转化的内在基础,如果没有
这个互补性,只是生灭相续的五蕴,没有任何可能实现无生灭的涅槃。无法解脱,最多
只能灰飞烟灭。
大小乘在处理五蕴和涅槃的关系上,实际都有所偏颇,大乘偏向互补性,走向常见,小
乘偏向互斥性,走向断见。
不过只懂互斥性,不懂互补性,仍然可以解脱,但是了解互补性,却忽视互斥性,没有
任何可能解脱,所以大乘死定。 |
|
r****n 发帖数: 8253 | 22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暂时写在这里,后面我要补充进我的文章里面。
在我所提出的观点里面,五蕴和涅槃的互斥互补性是一个核心。而这种互斥互补性似乎
也可以应用到大小乘关系上。
小乘思想的核心是空异于色,色异于空。
大乘思想的核心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这里的空,指代的是涅槃,而色,指代的是五蕴。
这反应了二者在处理涅槃和五蕴关系上的根本不同。前者因为坚持空异于色,于是有舍
弃五蕴的修行方法,而后者因为坚持空不异色,于是有不取涅槃,不离生死的修行方法。
这两种核心思想,实际却又正是实相的互斥互补的两面。
从这一角度来看,大乘的出现,似乎有着某种必要性,它弥补了小乘方面的缺失,因为
空异于色实际最终很容易导向断灭论,难以解决解脱的内在可能性问题。以现在小乘的
理论来看,尤其它认为在证涅槃下,是有五蕴的识去体验涅槃,涅槃成为一个和五蕴不
相关的客体,哪怕承认名色灭尽后还有涅槃,可是却还是断灭论。
而大乘在空不异色上发挥的更加过分,它将五蕴和涅槃的互斥性完全置之不理,一味强
调五蕴和涅槃的不二性,甚至发展到最后,所谓不取涅槃,不离世间成为解脱的终极,
还包括一大堆明显违背互斥性原则的诸如真如起用,报...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3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暂时写在这里,后面我要补充进我的文章里面。
在我所提出的观点里面,五蕴和涅槃的互斥互补性是一个核心。而这种互斥互补性似乎
也可以应用到大小乘关系上。
小乘思想的核心是空异于色,色异于空。
大乘思想的核心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这里的空,指代的是涅槃,而色,指代的是五蕴。
这反应了二者在处理涅槃和五蕴关系上的根本不同。前者因为坚持空异于色,于是有舍
弃五蕴的修行方法,而后者因为坚持空不异色,于是有不取涅槃,不离生死的修行方法。
这两种核心思想,实际却又正是实相的互斥互补的两面。
从这一角度来看,大乘的出现,似乎有着某种必要性,它弥补了小乘方面的缺失,因为
空异于色实际最终很容易导向断灭论,难以解决解脱的内在可能性问题。以现在小乘的
理论来看,尤其它认为在证涅槃下,是有五蕴的识去体验涅槃,涅槃成为一个和五蕴不
相关的客体,哪怕承认名色灭尽后还有涅槃,可是却还是断灭论。
而大乘在空不异色上发挥的更加过分,它将五蕴和涅槃的互斥性完全置之不理,一味强
调五蕴和涅槃的不二性,甚至发展到最后,所谓不取涅槃,不离世间成为解脱的终极,
还包括一大堆明显违背互斥性原则的诸如真如起用,报...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4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5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6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15:19:20 2012, 美东) 提到:
大家參考參考 :
如来藏和阿含圣教一点不冲突,
『上座部《弥兰陀所问经》的说法 : 重生者是谁?
弥兰陀王:那先尊者,若说有情众生身坏命终后有轮回,那再生的是什么呢?
那先比丘:再生的是名色(眼, 耳, 鼻, 舌, 身五识和意识和色身)。
弥兰陀王:是现前的这具身心再生吗?
那先比丘:不是的。现前的身心有各种造作,而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再生;但那
再生的身心却不是原先造作诸行的那具身心。
弥兰陀王:举例说说看吧!
那先比丘:好比一个人点火取暖,随后因故离去,火势蔓延开来,烧毁了附近的稻田。
农场主人报官,对他提出控诉。如果这个人辩称『庭上,我并未烧毁原告的稻田。我留
在现场的火与烧毁他稻田的火并不是同一把火。我是无罪的。』大王,您认为被告该不
该受惩罚?
弥兰陀王:他当然有罪,因为无论如何,后来的火是由先前的火生出来的。
那先比丘:大王,再生就与此相仿。现前的身心有所造作,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1930 | 27 不光双德排斥, 英格兰绝大多数球员都互斥。 所有这些球员在英超欧冠都是呼风唤雨
的角色, 在一块就不行。
赫司机跟鲁尼互斥, 正常情况应该是他给鲁尼做球, 现在鲁尼给他球他又不进。
特里跟所有中卫搭档互斥, 未战克死费迪南, 半场克死金, 半场让卡拉格吃黄牌,
再多踢一会肯定把卡拉格也克死了。
右后卫跟右边锋互斥, 列农是英超两个赛季平均过人最多的球员, 现在右后卫拿着球
一个劲猛过, 列农在边上看。
左后卫跟左边锋互斥, 左边首发和替补赖特都不能过人, 赖特本来行, 但是美国人
身体强悍, 阿什利从来也不上来帮把手。 |
|
d****a 发帖数: 655 | 28 信区: Bible
标 题: 关于“基督徒”与“基督教徒”的区别,想“踢版”的都进来看看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May 11 13:54:29 2013), 站内
icessgg (fly) 于 (Sun May 12 03:07:25 2013) 在
【关于“基督徒”与“基督教徒”的区别,想“踢版”的都进来看看】 的大作中提到:
题目里的“踢版”只是开个玩笑,不必当真。
最近版上的讨论好热闹,但我大致翻了一下,发现许多人都是在自说自话,和空气搏
斗。原因之一就在于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都没有弄清楚,望文生义,空作引申,自然
难有收获。
举个例子,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了几十页的关于上帝的“全能”,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查
一下“全能”这个中文译词,在希伯来文,在圣经里的原义究竟是什么。而只是想当然
拍脑袋地把它理解成“字面意义上的无所不能”之类的,自然会得到许多似是而非
的“矛盾”,而这些讨论最终也难免收敛到逻辑学语义学乃至诡辩学层面,和圣经无关
了。
另外一个常常混淆的例子,是关于“基督徒”与所谓“教徒”的区别。版上某些人
拿“教皇”之类的言论来说事,动辄“你们教皇都已经承认...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9 其实这个问题并非你想的那样简单。
佛陀的教导是很清晰,但也确实留下了一些没有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当时代
条件难以作出解释回答的。诸如业力,轮回主体等问题。
如来藏,不二论这些大乘思想,有他们的部分正确之处。
涅槃和五蕴的关系,是个互斥互补的关系,互斥是小乘是强调的,即五蕴不可能有涅槃
,涅槃不可能有五蕴。而互补,是大乘强调的,即心经里面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以
及龙树所说的世间即涅槃,涅槃即世间。
在互斥性上,小乘思想走上了极端,他们将五蕴和涅槃隔离了,没有注意到互补性,造
成了断见。
在互补性上,大乘思想走上了极端,尤其如来藏思想,它忽略了五蕴和涅槃的绝对不能
共存,舍弃了互斥性
如果能够正确理解五蕴和涅槃的互斥互补性,那么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对于类似的
争论,也会比较清晰。
不过,从实际修行的角度来说,是否明白这些,倒不是很重要,一心按照佛陀的教导去
修,就足够可以解脱。
其实,涅槃界是可以生出万法的,这个涅槃界的某些特性,佛陀没有去讲,我想他可能
是考虑到和神我见极容易混淆。
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对于涅槃的这个定义,可能存在很大的区别。我所说的涅槃界和
你所说的涅槃,是...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0
我哪里有认同大乘的不二论啊?大乘的不二论,根本就是邪见。
我说的轮涅不二和大乘的轮涅不二,也是完全两回事。
我说的轮涅不二,五蕴和涅槃不二,世间和出世间不二,是指它们的互补性,即本质上
它们是同一的两面,不可或缺。犹如电子的波性实在和粒性实在是同一电子的不可或缺
的两种存在方式,本质同一。而且这种互补性,不二性,统一性,是和互斥性并列的,
有五蕴的时候就不能有涅槃,有涅槃的时候,就不能有五蕴,犹如电子是粒子的时候,
就不可能是波动,电子是波动的时候,就不可能是粒子。互斥和互补,二者都是同等重
要的性质。
而大乘的不二论,则是没有互斥性的,只有五蕴和涅槃的不二性,而且将五蕴和涅槃都
弄成是性空,是假名,进而认为本质同一,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五蕴和涅槃,实际都
是真实的,是两种不同的真实存在方式。这一点南传上座部是完全正确的,它们将涅槃
和名色,全部列入究竟真实法。
由于缺乏互斥性的认识,由于错误的认为五蕴名色是虚幻,所以大乘才高喊不舍生死,
不取涅盘,心无挂碍,只要不执着,无分别,就是涅槃。这是彻底的邪见。也是对佛法
的解脱的完全背离。
关于五蕴和涅槃的互斥互补性,我在这里说过无数次了...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6098 | 31 ☆─────────────────────────────────────☆
FastOne (伤逝) 于 (Fri Jun 14 12:03:30 2013, 美东) 提到:
我是一名普通的亚马逊码农,那地方有50%的人整天干的事情就是谈最新的时髦的技术
和自己解决的多难多难的bug。我是个程序员,每天敲敲打打,哪天电脑崩溃了你会发
现我这辈子啥都没留下。
我那可爱的岳父岳母在向自己的亲戚朋友们介绍我的时候,总是轻描淡写的说,他在亚
马逊当程序员。而那帮亲戚就会说:哎呀怎么会这样呀,你家孩子从小到大成绩都好,
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没想到怎么最后就当了个程序员??你们不是希望他以后从
政或是做个教授什么的吗,现在那谁谁谁可厉害了挣得老多了。。也有倒霉催的亲戚朋
友们会用一种既内行又套近乎的口气说,你能内部fake价格吗?...我想买那啥啥你能
搞到coupon吗?这时我父母通常都会脸色暗沉,应该是和父母的预期有很大落差吧。让
他们老人家失望了,自己心里也不太好受,想想自己从小到大确实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
佼者,高考,申请出国,一路都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全家人也都对自己寄予...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81 | 32 佛陀讲十二因缘,自然有他说话侧重的角度。他是要从一步引起下一步的这种描述,揭
示那种“现象”其实是“自生”的那种本质。
而我进一步问“自生”的机制,就是要通过揭示意识这个复杂机器的机制,来破除“我
”是另外一束“观察光”的可能性,也就是你以前说的第一种可能性,游离于“全息底
片”之外的那种可能性。
了解,是为了破除,所以去追问自然是对的了。不求甚解的盲信,其实才没有从根子上
破除的。
互斥啦,互补啦,卦相啦,无常啦,都说得很虚玄,不是我在寻找的机制的细节。世间
万物当然是符合易的规律的,那是因为在不同的“大小尺度”层次,都有一个共通的“
组合以后”的“存在稳定性”的需求。而“稳定性”的存在,其实是一种“复制”的概
念。也就是说虽然上一刹那灭了,但是下一刹那生出的是前一刹那的拷贝。
这种拷贝的形式,必然是通过某种“互补”来实现的。也许就是兔王兄说的那种-1。意
识这种“观测光”首先先与“已有现象”共鸣互补,已有现象是1的话“观测光”就互
补共鸣出-1,已有现象是0的话“观测光”就互补共鸣出0,已有现象是-1的话“观测
光”就互补共鸣出1。那样,“观测光”形成了一种“底片”,然后在下一刻的...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81 | 33 佛陀讲十二因缘,自然有他说话侧重的角度。他是要从一步引起下一步的这种描述,揭
示那种“现象”其实是“自生”的那种本质。
而我进一步问“自生”的机制,就是要通过揭示意识这个复杂机器的机制,来破除“我
”是另外一束“观察光”的可能性,也就是你以前说的第一种可能性,游离于“全息底
片”之外的那种可能性。
了解,是为了破除,所以去追问自然是对的了。不求甚解的盲信,其实才没有从根子上
破除的。
互斥啦,互补啦,卦相啦,无常啦,都说得很虚玄,不是我在寻找的机制的细节。世间
万物当然是符合易的规律的,那是因为在不同的“大小尺度”层次,都有一个共通的“
组合以后”的“存在稳定性”的需求。而“稳定性”的存在,其实是一种“复制”的概
念。也就是说虽然上一刹那灭了,但是下一刹那生出的是前一刹那的拷贝。
这种拷贝的形式,必然是通过某种“互补”来实现的。也许就是兔王兄说的那种-1。意
识这种“观测光”首先先与“已有现象”共鸣互补,已有现象是1的话“观测光”就互
补共鸣出-1,已有现象是0的话“观测光”就互补共鸣出0,已有现象是-1的话“观测
光”就互补共鸣出1。那样,“观测光”形成了一种“底片”,然后在下一刻的... 阅读全帖 |
|
p**********6 发帖数: 3408 | 34 两个互斥的事件并不一定总有一个成立。两个事件是互斥的,只是说它们不可能同时发
生,而不是说它们中非得发生一个不可。“今天是星期一”和“今天是星期二”是互斥
事件,但其实今天是星期三。 |
|
h*****0 发帖数: 4889 | 35 你没认真看我的推理哦。
设22为事件E,则
P(E|AB) = p
其中AB表示看到AB,p为一个数,按你的说法应该为1/2。
同理可知
P(E|BC) = p
P(E|CD) = p
P(E|AC) = p
P(E|BD) = p
P(E|AD) = p
而所有这些AB,BC等为互斥事件。为什么互斥?废话,看到AB了肯定就不会看到BC了。
而且他们是对称的,发生的概率全都相等。
现在所谓的看到两个球其实就是这6个事件的和(并集,但是因为是互斥的,所以可以
称为和)。让我们来求:
x = P(E|AB+BC+CD+AC+BD+AD) = P(E(AB+BC+CD+AC+BD+AD))/P(AB+..+AD)
= [P(EAB)+P(EBC)+P(ECD)+..+P(EAD)]/[P(AB)+..+P(AD)]
因为我们已经有P(E|AB) = p, 也就是P(EAB)/P(AB) = p => P(EAB) = p*P(AB)
同理可以得到其它五个事件的情况,都代入前面,可以求得:
x = p
这说明染色对结果没有影响。
以上推理用到了条件概率公式:
P |
|
r****y 发帖数: 26819 | 36 当然是从中得到快乐和享受。但是难道不能既喜欢婉约红楼,又喜欢苏辛的豪放?喜欢
古典芭蕾,就不能喜欢现代街舞?
我的逻辑不是说所有人都能同时喜欢多种不同的东西而没有任何互斥。同样,你的逻辑
也不能因为你自己觉得互斥,就推出别人也应该互斥的结论。看看你的标题吧。
要是你说:“我作为男人,不喜欢红楼”。这一点问题都没有。 |
|
n**e 发帖数: 2026 | 37 伪造专家电邮构成贝志城涉案的重大疑点。尼罗河的《证据》一文首次揭示了贝志城伪
造专家电邮这个事实。在《再论》中分析了当时现场拍摄贝志城电脑屏幕的记者是否知
道他们拍摄的内容并非真实。这篇文章,将特别分析为什么贝志城在采访过程中对记者
说:“周三我就给朱令他爸爸打电话,看到提问里还有说是铊中毒。”。
尼罗河在前面文章《证据》中写道,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是典型的受到压
制的深层意向对表观意向冲击的结果。贝志城的口误很可能是他内心的冲动的真实流露
。而《再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表明这不仅仅是贝志城的口误,他确实在第二次发出
的求救信中直接挑明了问题:朱令是不是铊中毒。
无论是1995年4月12日的现场,还是2006年贝志城向记者讲述当时的过程。贝志城要说
的应该是“看到专家回复里还有铊中毒”。所以,在表象上,贝志城的这句话的确是口
误。我们回到弗洛伊德的过失心理分析。弗洛伊德认为,过失的产生原因在于主体内心
中两种不同意向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两种意向往往一个处于表面,而另一个处于
深层意向。这个相互作用有如下几种:
一)互斥,此时牵制意向和被牵制意向处于对立面的状态导致了主体的...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8 大乘和小乘的对立,其核心是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大乘的核心思想是不二论,强调五蕴和涅槃的不二特征 。
小乘的核心思 是二元论,强调五蕴和涅槃的互斥特性。
正确的是,五蕴和涅槃是互斥又互补的关系,大乘扭曲了互补性,小乘则没有提到互补
性,而完全突出互斥性。
从解脱的角度来说,弄错五蕴和涅槃的互补性,是致命的,最后直接导致大乘如来藏神
我思想的最终出现。
而哪怕小乘某些人不知道五蕴和涅槃的某种互补特征,但是却照样可以解脱。
关系。日本平川彰博士认为大乘佛教是一群以菩萨道修行为主的在家、出家僧团相结合
而兴起的教派,并不是由某个特定部派发展而来。
附会。而大乘佛教界则自视为纯正的佛法,认为一切大乘经典都由佛所说,只是释迦牟
尼佛在世时时机尚不成熟,所以加以隐藏,后世阐述大乘理论的僧人都是在佛、菩萨的
指引下获得这些隐藏经典的。 |
|
r****n 发帖数: 8253 | 39
等无间缘是部派佛教中分别说部自己的见解。
法在前一刹那灭,就一定是彻底灭了,但是业力本身不会灭。业力也不存在于五蕴有为
法上。而是属于涅槃界。
简单的说,任何事物本身都有实体的特征(有),也有抽象的特征(空)。二者是一种
互相排斥又互补的关系。
我前文所说的涅槃界,是对所有抽象存在的事物的总称。
它主要包含三类
1.已经无余涅槃的阿罗汉和诸佛
2.没有被观察的色法
3.众生的业力。
这三类事物,全部具有抽象的特征,并且和这个有为法的世间有一种互斥互补的关系。
其中无余涅槃的阿罗汉和诸佛,没有任何可能再表现为有为法,不存在所谓的起用,尽
管他们具有众生难以理解的一些能力,也必定以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方式在影响这个世界,
也并不是去了一个和世间毫不相干的他方世界或者彻底消失。但是因为互斥性原则,包括
他们不会再有贪爱无明,所以不可能再成为有为法五蕴的形式。
但是涅槃界的业力,和没有被观察的色法,却可以因为有为法(名法)以其为所缘,或
者因缘条件具备,而产生作用,转化为有为法,或者对有为法产生作用(业力)。
唯识和如来藏,皆在某些方面猜对了一部分,将是却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互斥
性原则...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0
你懂什么叫做色即是空?
所谓的色即是空,只有在涅槃界才有意义,对于轮回界来说,高喊色即是空就是大邪见。
色法是无常,苦和无我的,是要舍弃的。
“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盘”
“诸比丘!眼应舍弃,色应舍弃,眼识应舍弃,眼触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
、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
空色不是所谓不二,而是互斥互补的关系。
就轮回界来说,空色不可能不二,而一定是互相排斥,正是因为互斥性,所以才无我,
所以才要灭苦,才要舍五蕴才能有涅槃。
就涅槃界来说,空色确实具有不二性,但是这是甚深法义。是建立在空色互斥的基础上。
错解空色不二,将五蕴大粪当成空性,整天吃大粪,不舍大粪,还以为解脱,是为可笑。 |
|
r******2 发帖数: 1021 | 41 “五蕴和涅槃的互补和互斥特征” ——这种说法有何教证? 可否略举一二以作说明?
========================
经典当中说到的“有之灭即涅槃”,是五蕴和涅槃的互斥特征,这里的有,巴利文是
bhava,意思是存在,指的就是五蕴。由于涅槃和五蕴是互斥的,所以五蕴一定要灭除
,才能有涅槃。
而经典当中"比丘们啊!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如果没有这不生、不长
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即无从得解脱。因为有这不生、不长、
非缘生法故,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能得到解脱"
这个正是五蕴和涅槃的互补特征,因为涅槃的存在,才能从五蕴解脱。但是上面这段经
文,实际大多数人并不懂真正在讲什么。 |
|
r****n 发帖数: 8253 | 42 将一个圣者无余涅槃后的状况称呼为“法身”,假如给予准确的定义,也不是不可以,
而我所说的这个,也确实有点类似于大乘提到的法身概念。
但是这里有几个重要的基本原则。
1、它一定要是无余涅槃后的状况,凡夫包括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能有这种涅槃
界下的特性,这是五蕴和涅槃的互斥性决定的,即二者永远不可能同时表现,在有识在
的条件下,不可能表现出涅槃界的特性
2.它对于佛陀和阿罗汉是相等的,不是说仅仅佛陀在涅槃后还有影响世间的能力,而阿
罗汉没有。
3,因为五蕴和涅槃的互斥特征,因为生起五蕴一定要有识这个依赖条件,而识的生
起只能是因为无明,那么这决定了哪怕无余涅槃后对世间的影响能力,也绝无可能以五
蕴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可能成为凡夫的观察识知对象,那种化身报身之类是不可能的。
我将互斥互补性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原则,不能违背这个。 |
|
r****n 发帖数: 8253 | 43 将一个圣者无余涅槃后的状况称呼为“法身”,假如给予准确的定义,也不是不可以,
而我所说的这个,也确实有点类似于大乘提到的法身概念。
但是这里有几个重要的基本原则。
1、它一定要是无余涅槃后的状况,凡夫包括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能有这种涅槃
界下的特性,这是五蕴和涅槃的互斥性决定的,即二者永远不可能同时表现,在有识在
的条件下,不可能表现出涅槃界的特性
2.它对于佛陀和阿罗汉是相等的,不是说仅仅佛陀在涅槃后还有影响世间的能力,而阿
罗汉没有。
3,因为五蕴和涅槃的互斥特征,因为生起五蕴一定要有识这个依赖条件,而识的生
起只能是因为无明,那么这决定了哪怕无余涅槃后对世间的影响能力,也绝无可能以五
蕴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可能成为凡夫的观察识知对象,那种化身报身之类是不可能的。
我将互斥互补性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原则,不能违背这个。 |
|
r****n 发帖数: 8253 | 44
不是这么简单。
这个说过很多遍了。
这里的心,是受想行识的总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意识。
凡夫心不解脱,就是精神意识当中总有贪嗔痴,而圣者心解脱,就是精神意识当中不再
有贪嗔痴。
如果用五蕴生灭来说,就是凡夫的五蕴生灭之流当中产生大量贪嗔痴的心所,而圣者的
五蕴生灭之流,没有贪嗔痴的心所。
这里的心,根本就不是某个神秘的本体,中国人对心的认识,由于受到儒家道家包括大乘佛教的影响,想当然的认为心是个不同于五蕴的神秘本体,而这个是明显错误的
这个以前也说过了。
粗略而言,可以说某某人,某某阿罗汉证涅槃。
精确而言,从胜义谛角度来说。是某X证涅槃
这个X是指五蕴生灭之流和没有任何五蕴的涅槃的“统一"
当这个X在轮回时,它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而没有涅槃。
当这个X不再轮回,熄灭轮回,它仅仅是涅槃,而没有任何五蕴。
五蕴这种实体性的存在,和涅槃这种抽象的存在,是X在不同条件下的两种互斥又互补
的存在形式,类似于电子的粒子性和波动性
由于我们大部分人,对存在本身有严重的误解,总是认为事物是独立的并且是实体的,所以很难理解这种互斥互补的特性,也很难理解这个X,所以也难以给予具体的名称,因为只...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5 ~~~~~~~~~~~~~~~~~~~~~~~~~~~~~~~~~~~~~~~~
佛陀一直说无我,是诸法无我,这老兄看来把诸法无我给忘了,而是认为五蕴不是我,
五蕴之外有个“我”,要是没“我”了,那个五蕴就和“我”没关系了,无论如何,他
就是摆脱不了这个“我”
这个是有点深,可惜你完全不清楚怎么回事。
中间的道理,我刚好清楚。
不过,解释给你听,还是免了,滚一边去吧。
下面的,还是讲给别人听的
为什么当轮回的时候,只有生生灭灭的五蕴,可是当彻底解脱色神灭后,又成为完全不
是五蕴的涅槃。
前面明明只是五蕴,后面明明是非五蕴的涅槃,两个完全的排斥,根本就是两个东西,
怎么可能统一到一起呢?它们一点联系没有吗?
这个问题,就是所谓的互补原理的一个集中体现。即五蕴和涅槃的互斥互补,从互斥性
上来说,二者不可能同时表现,要么是五蕴,要么是涅槃,从互补性上来说,五蕴和涅
槃是“同一”的两个不同存在形式。
如果你真理解了互斥互补性尤其是其中的互补性,那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轮回的个体,
可以从只是生生灭灭的五蕴,转化为非五蕴的涅槃。你也会真正明白心经所说的空不异
色,色不异空,以及大乘龙树所说的涅槃即世...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6 当问佛陀是或者众生是什么构成的,很多学过一些佛法基本知识的人都会想当然的回答
:“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是啊,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吗,难道还能有灵魂,有
恒常不变的心?确实,没有什么灵魂,也没有什么恒常不变的心,然而认为佛陀或者任
何众生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生灭之流,这个答案其实是严重错误的。它将面临很严重
的问题。
如果你认为佛陀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生灭之流,那么当佛陀色身灭除之后,这五蕴生
灭之流彻底停止消失,那就代表佛陀彻底消失了,一无所有。解脱将变成彻底消失掉,
没有任何形式的存在。其实这是断见!
有些人会说,佛陀色身灭除之后,不是无余涅槃吗,然而不要忘记,你已经明确说了,
佛陀仅仅是五蕴生灭之流,这生灭之流既然停止消失掉,那么就代表佛陀已经彻底消失
了,和无余涅槃没有任何联系。这就是极其严重的问题,这种观点造成了五蕴和涅槃的
完全割裂。
在证涅槃,也就是以涅槃为所缘的刹那,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是五蕴识知涅槃,将五蕴
当成一个主体,涅槃当成是个被认识的客体。可是这理论尽管可以使得以涅槃为所缘的
情况看起来很符合常识(也仅能是这个),但是却无法解释色身灭除后的状况。因为佛
陀色身...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7 显然具有同一性!只是这同一性,不是靠一个恒常不变的本体去维持的,而是一种抽象
的数学关系而已
=====================
再用电子跃迁的现象来举例,
t1时刻空间某处的电子A1,t2时刻空间某处的电子A2,t3时刻空间某处的电子A3。A1,
A2和A3的电子是不同的跃迁。
A1,A2,和A3的电子,看起来是不同的电子,因为A1电子其空间位置上已经消失掉了,
A2电子是空间位置上新出现的。但是A1,A2和A3这三个电子是完全不同的电子吗?完全不
对,因为数学方程显示这三个不同位置的电子,有密切的数学关系,可以根据A1电子的
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预言出A2电子的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量子力学里面是概率性的
),所以可以认为这三个不同的电子,其实是“同一”的,这个同一,不是实体的同一
,而是数学关系上的内在一致性。这几个不同状态的电子,区别于其他的电子B,电子C
,电子D。数学上绝对不能根据电子A1去预言电子B1的物理属性,因为他们是各自独立不
同的数学关系。
并没有一个连续性存在(恒常)的电子A一直在空间上并且去支配影响(主宰性)其他电
子(无我),电子A...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8 显然具有同一性!只是这同一性,不是靠一个恒常不变的本体去维持的,而是一种抽象
的数学关系而已
=====================
再用电子跃迁的现象来举例,
t1时刻空间某处的电子A1,t2时刻空间某处的电子A2,t3时刻空间某处的电子A3。A1,
A2和A3的电子是不同的跃迁。
A1,A2,和A3的电子,看起来是不同的电子,因为A1电子其空间位置上已经消失掉了,
A2电子是空间位置上新出现的。但是A1,A2和A3这三个电子是完全不同的电子吗?完全不
对,因为数学方程显示这三个不同位置的电子,有密切的数学关系,可以根据A1电子的
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预言出A2电子的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量子力学里面是概率性的
),所以可以认为这三个不同的电子,其实是“同一”的,这个同一,不是实体的同一
,而是数学关系上的内在一致性。这几个不同状态的电子,区别于其他的电子B,电子C
,电子D。数学上绝对不能根据电子A1去预言电子B1的物理属性,因为他们是各自独立不
同的数学关系。
并没有一个连续性存在(恒常)的电子A一直在空间上并且去支配影响(主宰性)其他电
子(无我),电子A... 阅读全帖 |
|
r******2 发帖数: 1021 | 49
呵呵,因为我的理论也包含不二论,但绝不是大乘特色的不二论。
不二论和二元论是不同的两个侧面,同等重要。对于没有解脱的人来说,二元论尤其重
要,哪怕不懂不二论,只懂二元论,仍然可以解脱。
互斥和互补,地位是等同的。
波和粒既有二元的互斥性,也有不二的互补性,
五蕴和涅槃既有二元的互斥性,也有不二的互补性。
这些对你是没有意义的,你还是信你的大乘吧,我一点不反对
愚人只适合愚教。 |
|
r******2 发帖数: 1021 | 50
呵呵,因为我的理论也包含不二论,但绝不是大乘特色的不二论。
不二论和二元论是不同的两个侧面,同等重要。对于没有解脱的人来说,二元论尤其重
要,哪怕不懂不二论,只懂二元论,仍然可以解脱。
互斥和互补,地位是等同的。
波和粒既有二元的互斥性,也有不二的互补性,
五蕴和涅槃既有二元的互斥性,也有不二的互补性。
这些对你是没有意义的,你还是信你的大乘吧,我一点不反对
愚人只适合愚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