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发帖数: 4756 | 1 史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本纪
高祖武帝开国元年 49
二月,王师入京,吏民欣喜。北土悉平。帝遣六军征南朝,号百万。
E四月,六军涉江,灭南朝。南酋蒋氏遁,入海,据澎湖以抗圣化。迁九鼎于京。江南
诸
道初定。
十月,帝登基于天安门。入太庙,誓,立政,改元"开国"。周文正公相。封六辅政亲
王。王曰:"华夏诸民今日立也!"
十一月,大将军刘,西路招抚使邓统王师十万入蜀,前朝余孽星散,蜀,滇,黔传徼而
定。邓平公封西南节度使,坐镇西南以图吐蕃。
是年,帝下《别了,司徒雷登》等三詔,用赐西夷美利坚使,夷使惭去。史称"三詔去
西夷"。
高祖武帝开国二年 50
二月,北狄俄罗斯遣使来朝,盟,世世代代约为兄弟之邦。
六月,高丽内乱。帝詔命停战,不听。
九月,高丽北朝胜。同月,西夷美利坚纠合西夷数十部落侵朝鲜,号"联合国军"。
十月,高丽北朝溃,美夷之师次于鸭绿水。帝以大将军彭桓公为东征元帅,加太子少保
,太子岸英为监军,统精锐二十万入高丽,战于长津,美夷败绩,精锐白虎铁骑覆灭,
遗尸数万,山林溪涧边,虏血几洒遍。
征西将军王震统兵入西域,设西域都护府,立生产建设兵团。西域归王化。
高祖武帝开国三年 51
... 阅读全帖 |
|
l*******m 发帖数: 262 | 2 毛太祖是目前老将小将都公认的,毕竟是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在话下。参见刘邦(庙
号实为太祖,自司马迁起称高祖),赵匡胤。
邓太宗。继承太祖衣钵,励精图治并发扬光大。参见清太宗皇太极,宋太宗赵匡义。
江高宗。守成之主并有发扬,但往往晚年纲纪废驰,文恬武嬉。如唐高宗,宋高宗赵构
,清高宗乾隆。
胡仁宗,或中宗。沉静稳重,敦厚之主,但也失之因循。明有仁宗朱高炽,清有仁宗嘉
庆。
习世宗,或宪宗。有为之主,法度森严。如一代英主世宗柴荣,唐宪宗李纯,清宪宗雍
正。
给的还都是上号。总的来讲后清和大清的相似度很高。这后几位爷还健在就被封了庙号
,也是罪过。
有更好的建议欢迎斧正。 |
|
c***r 发帖数: 4631 | 3 【混乱的时代】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世界很乱,先是兔子打了一顿毛熊的小弟,边打边喊,“打的
就是,你这个三姓家奴!”赢得动物们一片叫好。
打完,兔子拍拍手睡觉去了,留了一些部队在边疆搞乱战,天天扔手榴弹,天天玩心跳
,一玩起就是10年,猴子的女人渐渐地多了起来,猴子的男人们都去哪里了?
到了79年底,毛熊开始发威,出兵高原国,杀了人家总统,占了人家地盘,高原国一个
姓马的读了一本《太祖兔文选》豁然开朗,到北方建立了联盟继续和毛熊玩游击战。
八十年代初,太宗兔说了声,“我看世界大战20年打不起来,该裁军了,83年百万大裁
军。”五毛们解释,这是增加部队战斗力——笑话!这跟10年浩劫,影响军工发展属于
一种笑话。看起来部队里放电影的、修汽车的,都是没有用
的人,要知道能混到这个舒服位置的,肯定是立过功的军兔。出现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
,有的是等提干,有的是保留军队骨干,总之这群被裁掉的军痞都不简单,打起仗比生
病蛋子强多了。
然后部队开始经商,海军兔登陆舰搞运输;空军兔搞携带,J27录影机要吗?从广东带
来的;陆军兔最可怜,晚上偷偷摸摸去卖盐。
三线军工怎么办?转、停、并、转。不饿死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 1426年,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即位,史称明宣宗。尊奉:仁宗皇后张氏,为皇
太后。二十八岁的宣宗,是中国历代皇帝中难得一遇的孝子,对母后张氏十分恭敬,军
政民务等国家大事,多禀告张太后裁决。太后张氏,是爱民助政的宫廷贤母!当时四海
升平,宣宗事太后“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进贡虽非珍玉奇宝,但蔬果野味而已
,宣宗都要先奉上太后,自己才能享用。母贤子孝,成为宫廷的典范!
宣德三年(1428年),张太后生日这一天,文武百官入宫朝贺礼毕,宣宗亲自陪着太后游
西苑,率皇后、贵妃一干人等,登上万岁山,宣宗奉酒向母亲祝寿,太后大喜,与儿子
欣然对饮,说道:“方今天下无事,我母子得以同享此乐。”
宣宗连连点头受命。大臣们又献词颂德,祝贺太后寿诞,至日落,才尽兴而归。
第二年,宣宗又陪着太后拜谒长陵、献陵(分别是成祖和仁宗的陵寝),宣宗骑马在前,
为母亲开路引导,走至清沙桥下马,亲手扶着太后车驾,慢慢前行。百姓夹道迎接,山
陵旁不论老少,都跪在地上,向皇帝、皇太后三呼万岁。太后见了十分感动,对身旁的
宣宗说道: “百姓之所以爱戴皇帝,无非因君王能让他们安居乐业。皇儿应爱民如子
,始终如一,方不... 阅读全帖 |
|
g*******a 发帖数: 31586 | 5 提起宋仁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出自宋仁宗的母亲,被包
拯的唾沫星子飞到脸上的是宋仁宗;苏东坡、苏洵、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
等一个个重量级的牛人,都是宋仁宗一朝的名臣,或在这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
几大发明中,能把整个世界推向近代化的两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罗盘(指南针),
也都出现于仁宗时代。
宋仁宗贵为天子,但特别省 吃俭用。他在家宴上常穿一再洗过的衣服,床褥多是用粗
绸制成。据宋朝陈师道《后山谈丛》记载,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宋仁宗
问:“这是从哪来的?多少钱?”答说每枚1000钱,共28枚。宋仁宗很不高兴,说:“
朕常常告诫你们不要奢侈,现在一下筷子,就得花费28000钱,朕吃不下!”
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习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能为他人着想的少之又少
,但宋仁宗算是其中难得的一个。《东轩笔录》记载,有一次,宋仁宗在散步,时不时
地回头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要干什么。宋仁宗回宫后,对嫔妃说道:“朕渴坏了,
快倒热水来。”嫔妃觉得奇怪,问宋仁宗:“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
而要忍着口渴呢?”宋仁宗说:“朕屡屡回头...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856 | 6 《双喜图》
作者:宋.崔白
五代花鸟画获得较大成就,为两宋花鸟画进一步发展准备
了有利条件。北宋初期,近一个世纪黄氏父子的色彩浓艳,
工整细密的画格,统治着整个画坛,很少有人突破,到了
北宋中叶,出现了赵昌、易元吉、崔白等花鸟画家,打破
了黄体规范,把花鸟画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其中以崔白成
就最大。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有关他的生平,
文献记载不多,他生活在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他的画
迹,最早在仁宗天圣二年(1024)画过《晴暄图》,仁宗
时入画院,神宗熙宁初时授“艺学”职,擅长于花鸟,尤
以鹅、败荷、凫雁为最,也能画道释人物、走兽。北宋画
院之较艺者,必以黄氏父子笔法为程式,因此人人因袭,
格调划一。而崔白在继承徐黄二体的基础上重视写生,打
破陈规,大胆革新创造,形成清淡疏通,活泼自然的新画
格。
《双喜图》,画的是老褐兔在草坡上休息,两只喜鹊
大声鸣叫,老兔惊愕回头而视。图中树干上有嘉佑辛丑年
(1061)崔白笔,此画是他画艺最成熟时期的作品。花卉
瑞鸟人人喜爱,能给予人美的享受。这画题含义明确,有
双喜临门之意,讨个彩头。这是画家们经常表现的。崔白
不 |
|
Z*****i 发帖数: 1888 | 7 宋朝的尚书省,实际沿袭的是原来的中书门下省,又被称为东府或者东省。但其职权,
与中书门下仍有相当的不同。为了方便宰执们办公,它在绍圣年间,又经过一次较大规
模的修葺与调整。因为改制后的诸部寺监,虽然名义上都隶属尚书省,但实际上却并不
在禁中,而是在皇宫以外,各立衙门,故此修葺之后的尚书省,亦常被宋人称为“政事
堂”。但真正的“政事堂”,其实却只是尚书省内的一座小院子而已。
这座小院子座落于禁中右掖门至文德门之间的横街的北面,它东边的建筑直到文德
门钟楼为止,西边的建筑直到枢密院为止,也都属于尚书省,是尚书省诸房与左右丞、
左右司郎中、员外郎们办公的地方,其中只有一座小院子,是中书舍人院,算是归属于
中书省的。政事堂的所在,便在尚书省建筑群的正中央。院子的正北,便是最狭义上的
“政事堂”,一间朴实无华的单层木结构建筑,那是宰执们召开会议时才使用的地方,
平时大门紧锁,除了每日洒扫的内侍,无人进去;东西两边,是两列厢房,也都不事纹
饰,所有门窗柱壁,皆漆着深红色的红漆,让人感觉单调到乏味,全无半点美感可言。
但这里,却正是主宰这个庞大的国家日常运转的地方。东厢房是当值的宰执日常办公的
地方...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8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9 明朝如果不迁都,继续以南京为都城,它将成为史上唯一一个以江南大城为京师的大一
统王朝,而历史的航船很可能由此改变航向。
明初朱元璋、朱允炆两代,以南京为都,迁都北京,完全是明成祖朱棣个人意志的结果。
朱棣在篡夺大位后, 仅仅在南京居住了七年,就开始北巡,此后就经常性地住在北京
,把都城南京当成了馆舍。
他在永乐十四年曾短暂地回到南京,目的就是与群臣商量迁都的事。在遭到多数廷臣的
反对后,朱棣施展专制君主的威力,强行压制反对意见,新都营建工程在第二年大规模
地展开。永乐十八年正式下诏,以北京为新都,以南京为留都。
朱棣将都城北迁,完全违背众意,连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都不赞同。只是朱高炽不敢明
里反对,但他一即位,马上着手把都城南迁。首先借南京地震,命皇太子朱瞻基(宣宗
)回南京镇守,又令回国的下西洋官兵在南京集中,为再次迁都——这次是往回迁——
做好准备。可惜仁宗在位时间过于短促,而宣宗与他父亲又是一个“反轴”,他更喜欢
北京,于是南迁计划流产,从此都城就不挪窝了,趴在华北平原尖尖上那么局促一小块
地方(西、北为山,东近海湾)。
仁宗与多数廷臣反对迁都北京,主要考虑到北京自然条件较差、经济...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10 女童毛毛(化名)
近期,福建一名5岁女童毛毛(化名)因输血感染艾滋病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该省卫计委调查,毛毛因在手术过程中输注“窗口期”血液而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极大。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这种风险不可避免。
因“窗口期”输血感染疾病并非个案。对于此类无过错造成的伤害,谁来买单?
对此,福建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杨闽红表示,根据相关法规,对于输注“窗口期”血液引起的H IV感染,血站和医疗机构并不存在过错行为。
福建省卫计委表示,尽管没有过错,但是将给予患儿人道主义救助补偿。
调查
献血者此前不知自己已感染H IV
记者面前的毛毛,头发稀疏,面色苍白,软软地趴在妈妈曾女士怀里。“孩子太可怜了,我39岁时才有了这个孩子,现在都不想活了。”
2010年,刚出生8个月的毛毛在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手术以后,一直发烧。2014年,再次到协和医院治疗,检查发现艾滋病病毒(H IV )抗体阳性,后确诊为艾滋病。“孩子这么小,新生命才刚刚开始。”曾女士拿着一大堆药说,“为了维持生命,孩子每天都要吃抗病毒的药、保肝的药、提高免疫力的药……太遭罪了。”
事情发生后,福建省卫计委组织专...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3247 | 11 汉化是有的,程度么不敢说,只列一些事实:
武宗即位后,随即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
种称号。他为了摆脱财政危机,下令重新设立尚书省。
延祐二年,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
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英宗继承了其父仁宗的以儒治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并于至治三年下令编
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他还下令清除朝廷中铁木迭儿的势力,但随着清
理的扩大,再加上朝廷中的蒙古保守势力对元英宗以儒治国的施政不满,导致铁木迭儿
的义子铁失在至治三年夏天趁英宗去上都避暑之机,在上都以南15公里一个名叫南坡的
地方,刺杀了英宗及宰相拜住等人,史称南坡之变。
文宗天历二年二月,文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又令
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
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元经世大典》,两年后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
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
至正三年,惠宗,ie, 顺帝,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
脱 |
|
c***c 发帖数: 21374 | 12 一、汉朝。公元前206年,刘邦创建了汉朝,60年后即公元前146年,当政者是汉朝第4
位皇帝汉景帝。这一年,已是汉景帝在位的第12个年头。由于汉初几代统治者都能认真
吸取秦朝覆亡的教训,对统治方式进行了积极有为的调整,实施较为开明的政治,并延
续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三十税一)等政策,到汉景帝时,经济不仅得到了
全面恢复还有长足发展,社会出现了历史少见的富裕与稳定的景象,进而迎来了中国封
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景帝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削藩,平定了吴楚七国叛乱,使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为随
后的汉武大帝奠定了充分的政治基础和物质条件。
这一年(公元前146年),汉武帝刘彻刚满11岁,史学家司马迁已躁动于母腹。汉朝如
旭日初升,前景一片光明。
二、唐朝。公元618年,李渊创建了唐朝,60年后即公元678年,唐朝第3位皇帝高宗李
治在位,实际当政者是皇后武则天。
唐朝经历了20多年的“贞观之治”,社会安定,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到了唐太宗
统治的后期,皇室与贵族奢侈之风盛行,动辄劳民伤财,部分地区的社会矛盾开始激化
。早在公元653年10月,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境...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13 ☆─────────────────────────────────────☆
bulletin (bulletin) 于 (Sun Apr 24 16:33:04 2011, 美东) 提到:
汤斌(1627~1687) ,别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人。雍正中,入贤良祠。乾隆元
年(1736),谥文正。道光三年,从祀孔子庙。汤斌从学于明清之际的著名理学家孙奇逢
,成为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把朱学理论见诸于实践的倡导者。
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另字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
城)人。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年75岁,谥文正,乾隆帝临其丧,见其“室无长物,寒
气袭人”,为之大恸。回至乾清门,对诸臣流涕道:“朕失一股肱!”不久又道:“统
勋乃不愧为真宰相!”可见对其倚重与尊宠。
朱珪(1731-1806)字石君,号南厓,直隶大兴人。乾隆年进士,授仁宗学,官至体仁阁
大学士。逝世,嘉庆帝亲往府上吊唁,由于朱家大门低矮,御车不能入,嘉庆帝便步入,并
哭之深哀,给帑银二千五百两治丧,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予谥“文正”。上亲临奠
三爵。
曹振镛...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429 | 14 可以类比于北宋真宗、仁宗故事。不过,仁宗在位时间很长,老了之后没有儿子,赶紧
收养一个。明朝正德皇帝还很年轻,死得突然,没有来得及收干儿子。 |
|
T****i 发帖数: 715 | 15 关于诛十族及其他
月关
内容比较杂乱,对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看看。
第一版《明史》中记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诛死仅用了“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
孝孺,并夷其族”十五字。
而在“四库”版《明史本纪》中则改为了这样的叙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
,孝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
很显然,无论是原本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
(关关这里插一句:永乐帝登基的日子是己巳日,之后隔了庚午,辛未,壬申,癸
酉,甲戌,乙亥,丙子整整七日才是丁丑,永乐帝都当了七天皇帝了,又怎么会在七天
后逼着他奸佞榜上第一人的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呢?《明史》四库版替前版增加的这
个情节,可疑乎?)
《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
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
事无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关心”的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让书写者照办。
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两年多时间,蒙元修《宋史》(二十四史中规模最大的一
部史书)也只花了两年多时间,惟独满清,修一部明历...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2888 | 16 看看宋朝的制度
正是宋太祖、太宗深知“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的古训,并以为,“用儒
臣百余人分治大藩,纵使他们去贪污受贿,其危害也不及一个武臣”,也就是说,之所
以不敢大量用武官,是出于对武官的恐惧和担心,用清初王夫之的话解释,就是:“夫
宋祖受非常之命,而终以一统天下……垂及百年,世称盛治者,何也?惟其惧也。”在
这种执政理念的影响下,宋朝文人的创作才情也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议政建言也
尤为大胆,言者也很少被治以重罪。
苏轼的弟弟苏辙,在“举贤良对策”时,公开批评仁宗贪图酒色,不理朝政,考官
以为他道听途说,大胆妄言,欲罢黜之,仁宗却不许: “朕设制科,本求敢言事者,
辙小官,敢如此极言,特与科名,仍令史官编录。”
宋神宗时,因攻打西夏失利,要杀一个漕运官,时任宰相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
人。”以本朝惯例为由不执行,神宗也毫无办法,准备脸上刺字发配,可是门下侍郎张
谆又反对:“士可杀不可辱”,神宗大怒:“快意事,(吾)便做不得一件”,然而张
谆却据章理直气壮: “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神宗只好作罢。
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写了几首讽刺新政的诗...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17 Calm down,慢慢讲。成祖给仁宗留下一个什么国库你也不想想。成祖最后一次出漠北是
没粮退兵的。清末道光财政那么紧,鸦片战争花了3000万两也没有因为粮尽兵败。鸦片
战争光四省之外的军队一共就动员了近26万人。太祖成祖那次战争能动员这么多人的?
哪次打仗能像道光这么阔绰的?就这样缺钱的道光也没说国库见底,缺粮退兵啊。成祖
还不缺钱?成祖要是不缺钱,早把蒙古人压垮了。成祖财政那么成功,仁宗有病啊,上
台就把夏原吉放出来进行财政改革?其他的今天没时间了,来日方长,慢慢说。 |
|
w*********r 发帖数: 613 | 18 昨天太晚了有些东西没说明白,你说的粮尽问题和财政有关系,但是并非决定关系。前
面说了粮食作为后勤明初和清中晚不一样。还有你说的用军队数量比较的问题。我给你
举几个例子,建文谁都知道吧?朱元璋财政烂的话能给他留下挥霍四年的底子么?要知
道四年靖难建文派出去超过30万的军队可不止一次,最高峰50多万军队,还不算民夫的
损耗。你说说朱元璋财政怎么烂的?这还是建文二百五一样实施了江南税赋降低的政策
,国家财政收入降低的情况,最后建文也没有因为财政崩溃失败吧?
说朱棣财政好就能把蒙古人压垮,这话根据不够坚实,朱棣之所以打蒙古没全都打残,
主要是游牧民族的打不过就跑政策。事实上朱棣耗粮也在这个地方,你让朱棣有多少粮
也在当时跟不上,这是后勤运输能力制约的。
你说说建文有病没有?老爷子那么多钱流下来让他挥霍,他还进行财政改革。当然仁宗
比建文强多了倒是真的,我开头就说了古代财政制度。说了怎么才叫烂,仁宗可没有到
拆东墙补西墙的地步,只是因为朱棣死在最后北伐路上正好消耗了国库存量,但是也没
到烂的程度,只是军粮不够了。
朱棣对蒙古每次都是找不到对手,不是粮食坚持不住,你这个粮尽的例子举的不太正确
。还...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19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
|
L******w 发帖数: 5407 | 20 看靖难之役, 看到后来的结局有些疑惑,感觉朱棣登基后对对手还是比较宽大的,很
多和他打得死去活来的将领都继续用。
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方孝孺夷十族是假新闻。 这么假的东西,居然当历史到处讲
,中国人的治学态度太不严谨了。
《关于诛十族及其他》
第一版《明史》中记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诛死仅用了“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并夷其族”十五字。
而在“四库”版《明史本纪》中则改为了这样的叙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孝
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很显然,无论是原本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
(关关这里插一句:永乐帝登基的日子是己巳日,之后隔了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整整七日才是丁丑,永乐帝都当了七天皇帝了,又怎么会在七天后逼
着他奸佞榜上第一人的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呢?《明史》四库版替前版增加的这个情
节,可疑乎?)
《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可谓
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事无
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 阅读全帖 |
|
N***i 发帖数: 4104 | 21 靖康之乱,英宗的后代除了赵构自己基本上全部被一网打尽了
英宗往上仁宗无子,真宗只有仁宗一个儿子。所以即使赵构要找太宗一枝的后裔,也只
能找到太宗其他儿子的后裔,和太祖几个儿子的后裔在family tree上的区别已经不大
了,而且离皇位的亲疏程度基本上是一样的。 |
|
g*c 发帖数: 4510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aspertrip (jaspertrip),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堂堂大宋就是让一群小人给祸害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2 16:04:58 2014, 美东)
王安石的变法并没有错,错就在用人不当,
用了不少趋炎附势的奸诈小人.
如果神宗从开始就采取苏轼的分步徐进的策略,
就不会搞得既然冒进,民怨沸腾.
如果司马光上台后,听取苏轼的意见,保留合理的变法成果,
不进行全面废除新法,造成全面倒退,浪费了二十年的变法成果.
北宋也不会全面进入动乱.最后被外族玩死.
北宋的变法从反面验证了治理大国的一个道理,
治大国,如烹小鲜.
还有就是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急功近利之人,
非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使新政策产生效果,却不知道社会的变革有它自己的规律和周期.
而苏轼,早在仁宗皇帝的时候就已经看了这种规律.
仁宗为子孙选的国家栋梁,苏家兄弟,大部分时候处于被奸臣贬斥,排挤的境地,
没有得到重用.
是北宋灭亡的主要根源之一. |
|
d******a 发帖数: 32122 | 23 嫡长子不必是长子
道光不是长子,但是嫡长子
实际上也能算长子,因为他老二,但老大夭折
后妃[编辑]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之女,仁宗为皇子时冊封为嫡福
晋,仁宗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嘉庆二年二月崩。生一子道光帝,二女,一殇,一下嫁玛
尼巴达喇。
皇子[编辑]
嘉庆共生有5子9女。
皇长子,(1779~1780)未命名,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皇二子,旻宁,清宣宗,道光帝,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皇三子,绵恺,惇恪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皇四子,绵忻,瑞怀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皇五子,绵愉,惠端亲王,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
|
g*****p 发帖数: 790 | 24 1 秦始皇嬴政 50岁 前259年-前210年
2 秦二世嬴胡亥 24岁 前230年—前207年
3 汉高帝刘邦 62岁 前256年-前195年
4 汉惠帝刘盈 23岁 前210年—前188年
5 汉文帝刘恒 46岁 前202年-前157年
6 汉景帝刘启 48岁 前188年-前141年
7 汉武帝刘彻 70岁 前156年-前87年
8 汉昭帝刘弗陵 21岁 前94年—前74年
9 昌邑王刘贺 34岁 前92年—前59年
10 汉宣帝刘询 45岁 前91年—前49年
11 汉元帝刘奭 42岁 前74年—前33年
12 汉成帝刘骜 45岁 前51年—前7年
13 汉哀帝刘欣 26岁 前26年—前1年
14 汉平帝刘箕子 14岁 前9年—5年
15 孺子婴刘婴 21岁 5年—25年
16 新朝王莽 68岁 前45年-23年
17 汉光武帝刘秀 63岁 前6年-57年
18 汉明帝刘庄 ... 阅读全帖 |
|
o********l 发帖数: 190 | 25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遥想六百年前,郑和率领的明王朝舰队在马六甲海峡大战
海盗,干预爪哇国的内政,并生擒锡兰的国王,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呢?
而当郑和统率庞大船队抵达非洲时,距后来葡萄牙人达•伽马带领的三艘“破帆
船”登陆东非还有80年,本书作者甚至设想,如果郑和与葡萄牙人在海上相遇,会发生
什么事?讲述郑和下西洋历史的汉学著作《当中国称霸海上》提出一个问题:“见过葡
萄牙的破船之后,中国舰队指挥官会不会想在前进的途中踩扁那些挡路的蜗牛,以阻止
欧洲人打开一条东西贸易的通路呢?”难怪美国《纽约时报》要感叹:“假设郑和继续
前行,《纽约时报》应该是中文的。”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宣德年间最后一次航行后不久,明帝国从对外扩张突然转为“
绝对闭关自守”,郑和的船队被系统地“自我毁灭”。成化十三年,宦官集团曾经尝试
复苏明初的航海冒险,向兵部索取《郑和出使水程》(即郑和七次航海的全部档案),
遭到文官集团的抵制,兵部郎中刘大夏先行将档案取走,“毁之以拔其根”,彻底掐灭
了宦官集团对海上远征兴趣的非份之想。
明王朝自我摧毁海上力量的直接后果是,“自16世纪一开始,中国即饱受日本海... 阅读全帖 |
|
d***s 发帖数: 61 | 26 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
不论天下的土地也好,还是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群也罢,无一不是归皇帝所有。那么,
坐拥天下的皇帝还拿不拿工资呢?正确的答案是,皇帝也拿工资,而且按月拿工资。
北宋的时候,自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每月都有一千二百贯的钱“好用”
。这个“好用”就是北宋皇帝的工资,而且每月如是,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
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宋仁宗,按规定仁宗也有一千二百贯的月薪,但是他
发扬风格,自己主动放弃了。于是,仁宗之“仁”播于天下,一直博得中国历史上最仁
义皇帝的美称。
看来,古代的皇帝还是要领工资的,而且工资还不少。在北宋时期,十贯钱价值一
两黄金,就是说北宋的皇帝每月可拿一百二十两黄金的工资,有人经过换算,认为当时
的一两黄金价值今天的三千元人民币,如果是这样的话,北宋皇帝的月工资就是三十六
万元人民币。这在国穷官富的北宋时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那么,皇帝这么多的工资与
谁来发呢?据有关史料记载,宋朝皇帝的领工资的地方叫做“左藏库”,但由于皇帝们
前朝后宫百事缠身,不方便亲自去填工资单,因此... 阅读全帖 |
|
x**b 发帖数: 290 | 27 在中国,提起“包青天”包拯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已成为“正义之神”,大家无不敬仰。戏剧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屏幕上的“黑脸包青天”,头戴乌纱帽,身穿衮龙袍,坐镇开封府,他斩国舅,救皇太后,怒铡陈世美……。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执法如山的形象通过戏曲、小说和影视剧的传播,早已深入人心,就连人间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阴间掌人生死的阎王也怕他的三口铜铡。而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大家通过传说和影视作品也都已经了解了很多,前段时间的古装侦探大剧《神探包青天》正是以著名的“狸猫换太子”奇案为主线,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令人屏息凝神的探案传奇。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历来众说纷纭,古典侠义小说经典之作《三侠五义》中用了好几个回目渲染这个故事,使得“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有着很多的虚构的成分,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与大家聊一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看看“包青天”是如何误了我们近千年之久的。
狸猫换太子,顾名思义就是“用狸猫将真正的太子掉包”。最初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三侠五义》中将传说补充完整,成了一个完整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水浒传》中说“八十万禁军”有点穿越,毕竟讲的是徽宗朝的事情,用的却是仁宗朝
的峰值数据,反倒是南征的金国将帅搞情报搞得透彻,知道哲宗、徽宗朝的总兵额才“
八十万大兵”。然而,就算是裁军裁了60万,在金军纵横黄河两岸的时候,剩下那80万
军人又去哪儿了?
本文摘自:一点资讯,作者:刘三解,原题:北宋亡国时,它的八十万禁军去哪儿
了?
《水浒传》里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上过梁山、打过方腊、平过辽邦,一身武艺
几乎就是为战场而生的,那他的徒弟想来也很能打吧?
这个问题,第一次南下攻宋的金国将帅,和我们一样不知虚实,闹到要向宋朝官员
求证的地步。
贯通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大事的史学名著《三朝北盟会编》记载,金国的东京
留守是个渤海人,姓高,汉语流利,与辽国汉人无异,受命询问被劫持的宋朝官员沈琯:
闻南朝有兵八十万,今在何处?今何不迎敌?
沈琯回答:
散在诸路,要用旋勾唤。汴京左右约有四、五十万,黄河两岸须有大兵守之,必不
可过。
翻译一下就是,我们国家的军队都在地方养着,要用的时候再叫来,东京汴梁旁边
就有40、50万兵马驻扎,黄河两岸肯定有重兵防守,你们这群孙子肯定过不去。
想象一下二人...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9 岳飞哪里是士大夫
其实宋代执行的是读书人不杀读书人
读书人杀起武人来毫不手软
狄青运气好,有皇帝死命保他,还要送公主给他,最后也是据说被吓死了,才49岁
岳飞也类似
拷贝:
平定侬智高叛乱后,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狄青任枢密使前后四年,勤勤恳恳谨慎从事
,却还是堵不住那些文化人的嘴——坊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传闻相继冒了出来。
有人说:“狄青家里的狗很厉害,头上生出了犄角。”
有人说:“狄青家里半夜有怪光冲天而亮。”随即某些人捕风捉影地说:“当年‘五代
变色龙’朱温发家之前住在午沟,半夜里也是怪光冲天,邻居们以为着火了,都赶过来
救火。狄青家这个样子,与之很相似啊。”
仁宗也有点不服气,告诉文彦博:“狄青是个忠臣!”
文彦博神秘一笑,反问道:“太祖不是周世宗的忠臣么?”
这一招简直太好使了,仁宗当即默然不语。
就在这段时间,京师连降暴雨,闹了水灾,狄青一家在大相国寺避水。他站在大殿上指
挥手下搬运行李,就因为穿了一件浅黄色的袄子,顷刻之间消息传遍全城:“狄枢密使
穿黄衣、登大殿指挥士卒了!”而黄衣自古是皇帝的专利! |
|
g******t 发帖数: 18158 | 30
你历史知识是短板啊
狄青士兵出身,当时脸上仍然留着从军时的刺字。仁宗曾专门下诏让他将脸上的刺字印
记用药除去,狄青却这样回答仁宗:“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是因
为有这印记,臣愿意留着印记,用以激励军心,所以不敢奉诏。”
狄青的,出身和面上的黥文
狄青出身行伍,他脸上是剌得有字的。宋代兵士和犯人都照例剌字,犯人
剌在脸上,兵士有时剌在手背上,有时剌在脸上。剌字同时涂墨,墨痕深入皮肉,水洗
不去,历久格外明显,所剌的字称为黥文,正是他出身行伍的表记。他由小兵累立战功
,做到枢密使,自己看来,这脸上的表记,是很光荣的,但旁人却常借此取笑他或骂他
。据王★默记,狄青在定州做副总管时,一天赴知州兼安抚使和都总管韩琦的宴会,有
个侍宴的妓女名曰牡丹的向狄青劝酒说:“劝斑儿一★”。意在讥笑他脸上的黥文。第
二天他把白牡丹打了一顿板子出气。一个妓女居然敢当面讥笑总管,可见出身兵士的人
如何被人轻视了。又据孔平仲谈苑引魏公别录,狄青在定州,有一天宴请韩琦,邀布衣
刘易作陪。席间“优人以儒为戏”,刘易以为?狄授意,勃然大怒说:“黥卒敢尔!”
把他骂个不歇,连杯盘都摔掉了。...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31 地主恶霸,达官贵人强抢民女,包公可以狗头铡,虎头铡伺候
但宋仁宗强抢民女,那叫临幸,包公也只能恭喜
这和方舟子,可以打李开复,唐骏,韩寒,而不去打习,李一样的道理
有没有包公,仁宗都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没有包公,除了被仁宗强抢的民女,还会有大批的民女被其它
地主恶霸,达官贵人强抢
包公的出现没能从根本上杜绝民女被强抢的事发生
但是至少大大降低了这件事的发生概率,降低了社会危害。
方舟子虽不能打习,李的假,但至少打了其它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和所谓精英的假
这至少减低了作假的社会危害,对社会是大有裨益。 |
|
p**p 发帖数: 10318 | 32 我日,不狗不知道啊,一狗吓一跳啊
从秦朝到清朝一共有多少位和亲的公主。
10 [ 标签:和亲公主 ] 一念之间 我 2011-10-04 20:43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有很多,有出名的,也有不出名的,著名的主要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王昭君,细君
公主,解忧公主。
汉朝
汉朝和亲列表:
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6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2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5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2年,汉景帝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08年,汉武帝宗女细君公主嫁乌孙昆莫(国王)猎骄靡
前103年,汉武帝宗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岑陬、翁归靡
前33年,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十六国
前秦世祖苻坚女嫁仇池首领杨定
前秦高帝苻登妹东平公主嫁西秦高祖乞伏干归
北燕太祖冯跋女乐浪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闾斛律
后秦高祖姚兴女西平公...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3 和亲公主
目录
中国历代和亲公主
同名文章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展开
中国历代和亲公主
同名文章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
中国历代和亲公主
汉朝
汉朝和亲列表:
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6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2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5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2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08年,汉武帝宗女细君公主嫁乌孙昆莫(国王)猎骄靡
前103年,汉武帝宗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岑陬、翁归靡
前33年,汉元帝宫女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十六国
前秦世祖苻坚女嫁仇池首领杨定
前秦高帝苻登妹东平公主嫁西秦高祖乞伏乾归
北燕太祖冯跋女乐浪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闾斛律
后秦高祖姚兴女西平公主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西秦太祖乞伏炽磐女兴平公主嫁北凉太祖沮渠蒙逊之子沮渠兴国
北凉太祖沮渠蒙逊女兴平公主嫁北魏太武帝... 阅读全帖 |
|
e*g 发帖数: 4981 | 34 五、今人大上其当
元代历史,被明人再三歪曲之后,已经面目全非。一部「元史」,又因繁芜多误,治史
者尚且视为畏途,难得有人肯下功夫研究。一般人不看「元史」,不足为奇。因此,后
人之论元代史事的,多走捷径,但取材於通监及纪事本末,於不知不觉中,便堕入明人
的陷阱。
清代重考据,毕竟还有一些人看清了真相,知道明人之说多伪。纪昀说:「明之末年,
士风佻,伪体作,竟陵、公安以诡俊纤巧之词,递相倡导。」又说:「士莫妄於明,而
明季所刊之古书,类不足据。」(帝京景物略序及跋)钱大听说:「明人好谈名节,而
於纪载多失讨论。』(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太仓州志条)
然能够完全不受明人思想影响的毕竟不多,连赵翼也不例外。他虽然知道明人说部不可
靠,且曾指出徐祯卿「翦胜野闻」与王錡「寓圃杂记」尤陋,而对於元代的历史观念,
到底还是深受明人的影响。「二十二史剳记」中,批评世祖忽必烈黩武与嗜利二事,完
全承袭着张溥史评的意见。而九儒十丐,及元诸帝多不习汉文等说,则为明人惯称的元
代无文之旧观念作祟。
今世各大学有通史课程,坊间出版有许多中国通史或史纲一类的书。治通史者要讲数干
年历史,自然不可能遍考二十四史,不得不走...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606 | 35 作者:唐宝民:2013-08-01 15:10阅读次数:72收藏
相对于动辄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宋朝可谓是文人的天堂。在两宋时代,几乎没有
文字狱,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地上书言事、批评时政,尽管有时言论过激,但也不必担心
因言获罪。为什么宋朝对知识分子这么宽容呢?这还要从宋朝立国说起。众所周知,宋
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禁军殿前都点检),后来依靠手中的军权,发动陈桥兵变,
夺了柴家的江山,坐了天下。因此,赵匡胤对拥有兵权的武将特别不放心,处处提防,
所以整个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处于文官的节制下。赵匡胤对文人很信任,他认为文人只
是写写字,发发牢骚,手中没有兵,所以对政权构不成威胁。在坐定天下以后,赵匡胤
颁布了“祖宗家法”。据北宋叶梦得在《避暑漫抄》中记载,“祖宗家法”被刻于碑上
,共三条,其中第二条就是关于读书人的,内容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并
要求子孙后代共同遵守。由此可见,宋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宽容,是从老祖宗那里定下
的规矩。在祖宗之法不可违的封建时代,这样的规矩对子孙当然有着极强的约束力。
宋朝皇帝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王君玉在... 阅读全帖 |
|
B*Q 发帖数: 25729 | 36 网友们戏虐的把红朝领袖们加上帝号,看似荒唐,其实是非常贴切的。中国经历了几千
年的高度中央集权的独裁统治,红朝不是什么新鲜事。
红朝并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也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一小撮贵族集团的独裁统治。
与以前的王朝比,少了直接血缘上的继承,其本质没有多大不同。过去的王朝,很多时
期,真正的统治权是在上层贵族集团的手中,并非皇帝一人独揽。这在宋、明尤其明显
。与过去相比,红朝反倒没有了比较公平的科举制度。班上有人提倡恢复帝制,恢复科
举,并非没有正面意义。
红朝六十几年了,经历了太祖的高压统治,惠帝的短暂过渡,矮帝的政变,即后来各位
,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很多人欢欣鼓舞,大赞盛世。这无可厚非,很正常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也没逃脱几千年来的模板。经过开国后的经营,一个王朝基本会
出现或大或小的所谓“盛世”。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十几年后,就在李世民治下出现了贞观之治。60多
年是,正是武后当政,国势强盛。一百年后,又出现了开元盛世。
公元960年,赵匡胤兵变上台,建立宋朝。60多年后,正是仁宗朝。仁宗忍了十一年,
等死了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任用范仲淹、富弼、韩琦等... 阅读全帖 |
|
B*Q 发帖数: 25729 | 37 动不动就说这二、三十年如何如何的,其实是缺乏历史知识
网友们戏虐的把红朝领袖们加上帝号,看似荒唐,其实是非常贴切的。中国经历了几千
年的高度中央集权的独裁统治,红朝不是什么新鲜事。
红朝并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也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一小撮贵族集团的独裁统治。
与以前的王朝比,少了直接血缘上的继承,其本质没有多大不同。过去的王朝,很多时
期,真正的统治权是在上层贵族集团的手中,并非皇帝一人独揽。这在宋、明尤其明显
。与过去相比,红朝反倒没有了比较公平的科举制度。班上有人提倡恢复帝制,恢复科
举,并非没有正面意义。
红朝六十几年了,经历了太祖的高压统治,惠帝的短暂过渡,矮帝的政变,即后来各位
,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很多人欢欣鼓舞,大赞盛世。这无可厚非,很正常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也没逃脱几千年来的模板。经过开国后的经营,一个王朝基本会
出现或大或小的所谓“盛世”。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十几年后,就在李世民治下出现了贞观之治。60多
年是,正是武后当政,国势强盛。一百年后,又出现了开元盛世。
公元960年,赵匡胤兵变上台,建立宋朝。60多年后,正是仁宗朝。仁宗忍了十一...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gsddup (天天向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皇帝的寿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 02:18:06 2015, 美东)
1 秦始皇嬴政 50岁 前259年-前210年
2 秦二世嬴胡亥 24岁 前230年—前207年
3 汉高帝刘邦 62岁 前256年-前195年
4 汉惠帝刘盈 23岁 前210年—前188年
5 汉文帝刘恒 46岁 前202年-前157年
6 汉景帝刘启 48岁 前188年-前141年
7 汉武帝刘彻 70岁 前156年-前87年
8 汉昭帝刘弗陵 21岁 前94年—前74年
9 昌邑王刘贺 34岁 前92年—前59年
10 汉宣帝刘询 45岁 前91年—前49年
11 汉元帝刘奭 42岁 前74年—前33年
12 汉成帝刘骜 45岁 前51年—前7年
13 汉哀帝刘欣 26岁 前26年—前1年
14...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6999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fficegirl (云水谣),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如果郑和发现了美洲,《纽约时报》会是中文的吗?(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3 01:58:05 2015, 美东)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遥想六百年前,郑和率领的明王朝舰队在马六甲海峡大战
海盗,干预爪哇国的内政,并生擒锡兰的国王,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呢?
而当郑和统率庞大船队抵达非洲时,距后来葡萄牙人达•伽马带领的三艘“破帆
船”登陆东非还有80年,本书作者甚至设想,如果郑和与葡萄牙人在海上相遇,会发生
什么事?讲述郑和下西洋历史的汉学著作《当中国称霸海上》提出一个问题:“见过葡
萄牙的破船之后,中国舰队指挥官会不会想在前进的途中踩扁那些挡路的蜗牛,以阻止
欧洲人打开一条东西贸易的通路呢?”难怪美国《纽约时报》要感叹:“假设郑和继续
前行,《纽约时报》应该是中文的。”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宣德年间最后一次航行后不久,明帝国从对外扩张突然转为“
绝对闭关自守”,郑和的船队被系统地“自我毁灭”。成化十三年,宦官集...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1162 | 40 看看历史,现在的格格们也该惭愧了
和亲公主列表
编辑
汉朝
汉朝和亲列表:
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52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08年,汉武帝宗女细君公主嫁乌孙昆莫(国王)猎骄靡
前103年,汉武帝宗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岑陬、翁归靡
前33年,宫女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十六国
前秦世祖苻坚女嫁仇池首领杨定
前秦高帝苻登妹东平公主嫁西秦高祖乞伏干归
北燕太祖冯跋女乐浪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闾斛律
后秦高祖姚兴女西平公主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之女嫁西秦太祖乞伏炽磐
西秦太祖乞伏炽磐女兴平公主嫁北凉太祖沮渠蒙逊
西秦太祖乞伏炽磐女平昌公主嫁北凉太祖沮渠蒙逊太子沮渠兴国
北凉太祖沮渠蒙逊女兴平公主嫁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南北朝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始平公主嫁夏帝赫连昌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武威公主嫁北凉王沮渠茂虔
北魏宗女兰陵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闾阿那瑰
北周赵王宇文招女千金公主嫁突厥沙钵略可汗
后梁明帝萧岿之女嫁隋文帝杨坚之子杨广
隋朝
隋文帝宗...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1 范仲淹下面这条在我朝估计算不算“妄议中央”?抑或“颠覆国家政权”?
天圣八年(1030年),范仲淹上疏《乞太后还政奏》,请章献太后“卷收大权,还上真
主”,让“春秋已盛”的仁宗亲政,加上这之前他还谏阻仁宗率百官行拜太后寿仪,触
怒章献太后,被贬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通判。
范仲淹的言行,也使曾推荐他的晏殊担心连累到自己,他把范仲淹叫去严加责备。为此
,范仲淹给晏殊写了封长信说:“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反映了他宁死不默的一贯精神。 |
|
发帖数: 1 | 42 就这一条,会不会被整成“贪污法国别墅一套” 判处无期徒刑?
景佑二年(1035年)冬,范仲淹由知苏州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进
京。归来后的范仲淹,论事愈急。当时,吕夷简任首相,颇为专权。范仲淹便把一些要
员的晋升情况绘制成《百官图》上呈仁宗,指着上面开列的百官晋升顺序说:“某为超
迁,某为左迁,如是为公,如是为私,意在丞相”(《范文正公年谱》),直言宰相用
用人不当,以权谋私。这把位居人臣之极的吕夷简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反在仁宗
面前诉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这次,他又落职饶州(今江西鄱阳)。 |
|
s***c 发帖数: 1926 | 43 一出生就被狸猫换太子,从小被强势的刘太后严加管教,以为这个二婚的刘太后是自己
亲妈。
长达了选妃,自己中意的女人被刘太后嫌太漂亮,直接给他指定了个姓郭的女人做皇后。
刘太后把仁宗选中的女人,嫁给自己前夫的儿子。皇上喜欢的女人被嫁给了太后前夫的
儿子!!!
刘太后一死,突然得知刘太后不是自己亲妈,自己的真正生母已经过世。
郭皇后和仁宗吵架,直接打了宋仁宗一巴掌。
看了这些,索南还有什么好说的。你再苦逼再委屈,苦得过宋仁宗吗? |
|
发帖数: 1 | 44 为抵抗越南李朝侵略,北宋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越战争”,浮现了众多优秀的宋朝儿
女。
1072年(熙宁五年)李朝李干德即位,是为李仁宗。此时仁宗年仅7岁,由检校太尉李
常杰和兵部侍郎李日成辅佐。
1075年11月(熙宁七年),李常杰和宗亶分兵两路,水路并进进攻宋朝。为师出有名,
李军四处张榜称中国做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救。李常杰在1075年
12月30日和次年2月1日连破钦廉二州,杀8000余人。最后李、宗二人合围邕州。1076年
(熙宁九年)3月1日。邕州城从被围到破城共经42天。城破之后,苏缄先叫他的家属三
十六人自杀,然后他本人也纵火自丵焚。李军找不到苏缄,便大开杀戒,杀邕州军民5
万8千余。加上之前所杀的钦廉二州人,交趾所杀获不下十万,连一些和尚道士也不能
幸免。
这是越南政权在历史上唯一一次主动进攻中原王朝,甚至打入了王朝内部烧杀抢掠制造
了屠杀,宋朝给予了反击,但效果有限,双方互有胜负,都说自己打赢了。战后两方议
和,宋朝退还了越南一些地区(李常杰事后是升了官的,而且被捧为民族英雄)。
大送带给中国的耻辱持续到今天 |
|
M******a 发帖数: 6723 | 45 https://new.qq.com/omn/20180918/20180918A21MJP.html
清朝国力的巅峰时期,公认是在“康雍乾盛世”阶段,而从乾隆去世,嘉庆皇帝接过大
旗之后,清朝就走上了下坡路,史称“嘉道中衰”。
清朝走向衰落,当朝的嘉庆皇帝固然不能推卸责任,但历史周期的惯性也不能忽略。清
朝国运已经处于下行期,并非皇帝一人之力可以挽回。我们之前说过,嘉庆也许能力不
是很出众,但总体而言,算得上是一个开明的好皇帝。
嘉庆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嘉庆为人仁慈,甚至有些到了妇人之仁的地步,
仁宗的庙号名副其实。而睿这个谥号,大家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看法,毕竟嘉庆的政治智
慧,并不算十分高明。
不过实际上,嘉庆皇帝的智慧,并不体现在政治手段上,而是在文化方面。嘉庆废除文
字狱,解开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镣铐,便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另外嘉庆在位时,还下令
修纂《全唐文》,我国唐代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能流传至今,嘉庆皇帝也功不可没。
清朝自顺治一朝以来,经历康雍乾三代,文字狱对人们思想禁锢的力度越来越强,到乾
隆朝到达顶峰,这其实是由于清朝统治者们对自由思想的偏见和畏惧所导致的。
而到...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6 越南古与今2018-11-06 21:59首发
越南自938年安南土豪吴权打败南汉称王开始,一步步往南开拓。《越南的历史和文明
》的作者黎成起曾写道:越南历史的就是由一步步“南进”组成。在“南进”中越南封
建王朝先是一步步吞并千年古国占婆,后是一点点蚕食柬埔寨南部的下高棉,最终成就
今天越南长龙一样的疆域版图。图为939年吴权称王建政初期的安南都护府地图,当时
吴权名义上和五代十国军阀一样割据安南自立。
968年交趾土豪丁部领统一交趾各部称帝建元,建立越南第一个王朝丁朝,定国号为“
大瞿越”,丁朝之后接受宋朝册封为交趾国,正式开始越南建国序幕。丁朝自建立就开
始与南方领国占城发生战争,当时反叛丁朝的驸马吴日庆投靠占婆国,并领兵与丁朝交
战,第一次丁占对战最终以占军遇到暴风雨而战败。这一战也正式拉开了越南南进的大
幕。图为丁朝时期大瞿越(交趾)疆域地图。
980年丁朝军臣黎桓效仿宋太祖赵匡胤上演越南版黄袍加身,推翻丁朝建立前黎朝。当
时宋太宗完成北伐希望完成恢复汉唐故土愿望,于是派兵攻黎桓,宋越双方在白藤江大
战,打败宋军,越军大振。990年处理好北宋关系后,黎桓就乘占婆积弱开始南进夺取...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7 史册记载,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
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乐章集》、《鹤冲天》、《八声甘州》、《
长寿乐》等等。他是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
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
,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
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
有重要地位。他是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
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笔者发现,柳永之所以混迹于妓女的行列之中,跟仕途连连失利有关,还有他自己
的堕落,不思进取都有关系。这也是导致他居无定所,混迹于风月场里,贪图安逸,以
至于终身未娶主要原因所在。
其实少年时期的柳永还是很努力的,一向是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
。学成之后,他就到汴京应试,准备大展鸿图。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来已经过
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禁中,上达宸听。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
为口实...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8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但是朱元璋性情暴戾,滥杀功臣,设锦衣卫监视和抓捕,控制
舆论,朝野人心惶惶。
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根基不牢,镇不住资历高于他的叔叔们。朱允炆没当几天皇帝,
就被篡位者打跑了。
明成祖朱棣虽然是搞政变上位,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是毕竟把国家治理得不错,一切
欣欣向荣。唯一的污点就是滥杀无辜。
朱棣的儿子仁宗和孙子宣宗休养生息,不折腾,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迅速发展
,明朝国力空前强盛。
宣宗的儿子朱祁镇继位后任用奸佞,败坏朝纲。面对危机,朱祁镇亲自部署,亲自指挥
。朱祁镇心有余而智不足,以至于发生土木堡之变,成祖、仁宗、宣宗三代积累下的财
富毁于一旦,结束了明朝的盛世。
明朝的衰亡从朱祁镇始。 |
|
f****o 发帖数: 8105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業報傳六世與福澤八百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 16:29:37 2016, 美东)
宋太宗趙光義趾π珠L宋太祖趙匡胤,篡奪皇位,多行不義,遺害後世,子孫兩次絕後
,還落得整個皇族淪為金國奴隸的奇恥大辱。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一
生都在為國分憂造福百姓,不惜四次被貶。范仲淹清苦一生,卻後世興旺,福貴八代,
其中的奧妙在哪裡呢?
篡江山改史書 宋太宗六世業報
儘管宋太宗趙光義多次篡改史書,很多歷史真相仍然難被掩蓋。他弒兄奪位,逼死了兄
長的兒子,逼死了作為皇儲的弟弟趙廷美,都是為了把皇位壟斷在自己的子嗣。他還射
死了花蕊夫人,在毒死了南唐後主李煜前,強暴其妻小周后,還毒死了原吳越國主錢俶
……
他以為這樣就能江山永固,豈料做惡的報應象一張天網向他的家族張開了。
太宗的長子瘋了,次子作了皇儲,結果病死了,三子登基就是真宗。真宗的兒女接連夭
折,唯一的兒子就是後來的仁宗。...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2216 | 50 http://159.226.2.5:89/gate/big5/www.kepu.net.cn/gb/civilization/nation/hundred
/hun351.html
貫雲石(1286-1324),元代文學家、戲曲音樂家、詩人、書法家。本名小雲石海涯,元
代軍事家阿裏海涯之孫。因父名貫只哥,遂以貫為姓。名雲石,自號酸齋、浮岑及蘆花道
人。維吾爾族。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縣)。
貫雲石自幼善騎射,酷愛漢族文化,學習勤奮,在詩文、散曲方面有很深造詣。成年
後,他承襲父爵任兩淮萬戶府達魯花赤,鎮守永州。他治理軍隊嚴格,表現出優秀的軍事
才能。但他淡泊功名利祿,幾年後,將軍職讓給弟弟都海涯,專心致力於學問,潛心研究
我國古代典籍,撰寫了《孝經直解》一書。西元1308年北上大都(今北京),從師於著名
古文家姚燧。姚燧很讚賞他,稱他“才氣英邁”,具有掌握筆鋒、輔佐帝廷的才華,舉薦
他出任英宗的說書秀才。
1313年,年僅28歲的貫雲石被仁宗選為翰林學士、在奉大夫。參加了製訂政治條令和
編修國史的重要工作。他對治國安邦提出了積極建議,切中時弊,但卻不為仁宗採納,他
逐漸看清了官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