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发帖数: 9753 | 1 靠,不要想当然的胡扯,下面是宋朝宰相列表,你说说看有几个贫下中农?
太祖朝
宰相六人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太宗朝
宰相九人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宋琪 李昉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真宗朝
宰相十二人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李沆 向敏中 毕士安 寇准 王旦 王钦若 丁谓 李迪
冯拯
仁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王钦若 丁谓 冯拯 王曾 李迪 张知白 张士逊 吕夷简 王随 陈尧佐 章
得象 晏殊 杜衍 贾昌朝 陈执中 文彦博 宋庠 庞籍 梁适 刘沆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英宗朝
宰相二人 韩琦 曾公亮
神宗朝
宰相九人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陈旭 王安石 韩绛 吴充 王圭 蔡确
哲宗朝
宰相十一人 司马光 文彦博 王圭 蔡确 韩缜 吕公著 吕大防 范纯仁 刘挚 苏颂 章敦
徽宗朝
宰相十二人 章敦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
彦 白时中
钦宗朝
宰相七人 李邦彦 白时中 张邦昌 吴敏 徐处仁 唐恪 何㮚
高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纲 黄潜善 汪伯彦 朱胜非 吕颐浩 杜充 范宗尹 赵鼎 张浚 秦桧 万俟
卨 沈该 汤思退 |
|
o***e 发帖数: 3526 | 2 我凭空?他写的是great library. 你说全世界敢称great library的是哪个?你是他马
甲?没见过这么维护小白的。我写的你到底看过没啊?屠巴格达的是蒙古人没错,但这
个可不是蒙古人更野蛮的证据。让当时的欧洲基督徒来,屠得更彻底。跟你讲了,
Hulagu针对穆斯林的很多政策是有宗教背景的。这笔帐首先要算基督徒头上。反对屠杀
穆斯林的Berke汗可也是蒙古人。这些事发生的背景都搞不清也来胡吣,真是让我小看你
啊。
至于元代科举么,元一共80年,科举15次。仁宗之后3年一次。你爱怎么评价怎么评价
,说没有科举的,就自己面壁去。 |
|
d*****0 发帖数: 68029 | 3 太祖是毫无疑问的。太宗也没啥争议。江core治国有方,可以考虑上宣宗或者高宗的庙
号。胡core倡导和谐社会,上个孝宗或者仁宗也说得过去。大家说说看吧。 |
|
l******i 发帖数: 4666 | 4 太祖(腊肉):邪教中小人得势,残暴无比
太子(少齐,小彪): 未正位,有德无福
惠(建文)帝(国锋):皇太孙还是私生子,反正坐不下去
成祖(小平):政变上台,叛乱为业,有些建树,也留下祸乱
仁宗(耀邦):平反了腊肉的受害者
宣宗(紫阳):发展了经济,史称仁宣之治
英宗(戏子):KGB出身的小丑
景宗(锦涛):生活在戏子阴影下 |
|
d****z 发帖数: 9503 | 5 都仁宣之治了,咋还闹事?闹一下把仁宗搞下去了,又闹一下,把宣宗搞下去了。 |
|
j*********5 发帖数: 6221 | 6 其实只算最高领导人,应该是老毛,老刘(被废),毛太上皇,华国锋,(被废),小
平监国,江core,胡core
所以
老毛,太祖武皇帝
老刘,仁宗文皇帝
太祖太上皇
华国锋,建帝
小平监国(无庙号)
江core,兴帝
胡core,没有执政结束,不能下评语,如果在任打一仗,估计是武帝 |
|
S*******C 发帖数: 7325 | 7 闲话水浒外篇——关于北宋货币的购买力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
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
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
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
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
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
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
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
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
算方法,无斋主人将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宋史专
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522 | 8 毛:庙号:太祖,谥号:武帝
邓: 太宗, 文帝
江 高宗 宣帝
胡 仁宗 和帝 |
|
d*******r 发帖数: 3875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eStrait 讨论区 】
发信人: phlin (四匹), 信区: TheStrait
标 题: 元明清三朝的外族后妃 [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8 04:16:29 2010, 美东)
http://www.hxlsw.com/Celebrity/hougong/2010/0413/52954.html
元明清三朝的外族后妃
www.hxlsw.com | 来源: |
元、明、清三代皇帝分属蒙、汉、满族,三朝宫中,都曾有与皇帝不同民族的
女子被册封为皇后或者妃子的事。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元制,岁责高丽贡美女。张光弼《辇下曲》描绘道
:“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著过御前来。”权衡《
庚申外史》记载:顺帝时,徽政院使者官者高丽人秃满满夕儿,首次荐引高丽女子奇氏
进宫。奇氏是高丽幸州人。被封为完者忽都皇后。奇氏进宫为皇后之后,还在宫中蓄养
高丽美女,有时把美女送给朝中权臣,进行笼络。京师中达官贵人所娶的高丽女子,都
婉媚善于事人,一进家门立即得宠。这样,元代至正(... 阅读全帖 |
|
d*****0 发帖数: 68029 | 10 毛太祖武皇帝 谥法『威强叡德曰武』
邓太宗文皇帝 谥法『经纬天地曰文』
江宣宗景皇帝 谥法『由义而济曰景』
胡仁宗元皇帝 谥法『主义行德曰元』 |
|
t****u 发帖数: 8614 | 11 江宣宗太低。
胡仁宗太高,何况和谐年间红朝奇案这么多。“仁”在哪里? |
|
d*****0 发帖数: 68029 | 12 仁宗至少嘴上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宋仁宗也强不到哪里去。 |
|
y*****n 发帖数: 11251 | 13 宋朝的体制架构是太祖太宗定下的。到了仁宗已经弊病明显无药可救。荆公的做法是死
马当作活马医,
司马温公的做法是坐着等死,最后北宋的灭亡这两套方案也是各有贡献。
前。 |
|
g***e 发帖数: 4074 | 14 想起了著名的“又是一个拗相公”。
苏洵在政治上可以忽略不计,而且王安石在朝中掌权开始变法的时候已经过世了。范仲
淹就更早了,王和司马倒是都在他手下做过。范仲淹为首搞的是庆历新政(应该算是在
仁宗朝庆历三年1043年开始的吧)。 |
|
b******n 发帖数: 4225 | 15 汤斌(1627~1687) ,别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人。雍正中,入贤良祠。乾隆元
年(1736),谥文正。道光三年,从祀孔子庙。汤斌从学于明清之际的著名理学家孙奇逢
,成为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把朱学理论见诸于实践的倡导者。
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另字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
城)人。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年75岁,谥文正,乾隆帝临其丧,见其“室无长物,寒
气袭人”,为之大恸。回至乾清门,对诸臣流涕道:“朕失一股肱!”不久又道:“统
勋乃不愧为真宰相!”可见对其倚重与尊宠。
朱珪(1731-1806)字石君,号南厓,直隶大兴人。乾隆年进士,授仁宗学,官至体仁阁
大学士。逝世,嘉庆帝亲往府上吊唁,由于朱家大门低矮,御车不能入,嘉庆帝便步入,并
哭之深哀,给帑银二千五百两治丧,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予谥“文正”。上亲临奠
三爵。
曹振镛(1755—1835),字俪生,号怿嘉,尚书文埴子。道光十五年卒,道光帝亲临吊丧
,下诏褒恤,赐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曹振镛的仕途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如一马平川,一江春水,步步高升
,无灾无难,年届8...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7244 | 16 前两天说起清代大臣的谥号,因为太忙没时间,未能尽言,现在有点儿空闲,多说两句。
美谥有点像时尚,流行的原因有时也不太可考,就像后世以为最荣的“文正”,如果找
出它成为 No 1 的原因,大概源头还在司马温公那儿。《宋史·司马光传》上说:
夏竦赐谥文正,光言:“此谥之至美者,竦何人,可以当之?”改文庄。
司马光认为夏竦不能谥文正,而他自己后来又谥文正,大概正是因此,抬高了“文正”
的行情。宋人笔记《梁溪漫志》里也提到:
谥之美者极于文正,司马温公尝言之而身得之。国朝以来得此谥者惟公与王沂公、范希
文而已,若李司空(昉)、王太尉(旦)皆谥文贞,后以犯仁宗嫌名,世遂呼为文正,
其实非本谥也。如张文节、夏文庄始皆欲以文正易名而朝论迄不可,此谥不易得如此,
其为厉世之具,深矣。
所以到了清代,一般大臣的谥号,内阁拟定就可以了,唯独“文正”这个谥号必须要皇
帝特准,因此清代一共只有八位“文正公”(当然这个数目比起宋代还是算多,正如上
面引文所言,宋代有些“文正”的谥号是因为避讳从“文贞”而来的,旧时“贞”、“
正”同音,不算真正的文正)。而这八位文正公除了一两位外,大概都未能和宋代的范
文正(仲淹...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17 中国第一位临朝女主: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
死得最惨的妃子:汉高祖刘邦夫人戚懿,被挖眼、去耳、断手足、饮哑药虐待而死
唯一的处女皇后:汉惠帝刘盈皇后张嫣
出生最贫寒的皇后:汉文帝刘恒皇后窦漪房,家里连饭都吃不起
第一位被废的皇后:汉景帝刘启元配皇后薄阿渝
第一位改嫁而成为皇后的:汉景帝第二任皇后王娡
成为皇后年龄最小的皇后:汉昭帝刘弗陵皇后上官氏,年仅六岁就成了皇后
第一位死于谋杀的皇后:汉宣帝刘询皇后许平君,被人毒死
第一位被丈夫赐死的皇后:汉宣帝第二任皇后霍成君
第一位自杀结束生命的皇后: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在位长达六十四年,她活了八十四岁,也是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在位最短的皇后:唐德宗昭德皇后王氏,只有半天,其次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皇后
佟佳氏,在位一天
最为阴险的皇后:汉明帝刘庄皇后马氏,明明夺走了贾贵人的儿子,使他们母全无感情
,而且贾贵人在宫中也没有得到任何尊崇,却被历史书上大大称贤
第一位被权臣所杀的皇后:汉献帝刘协皇后伏寿
第一位被儿皇帝逼死的皇后:魏文帝曹丕皇后郭照
第一位被活活饿死的皇后:晋武帝司马炎第二任皇后杨芷
历史上第一... 阅读全帖 |
|
v**n 发帖数: 135 | 18 简单说几点。
1。朱元璋的集团是淮帮,分淮南北没多大意义,硬要分得话,以淮南居多。朱元璋本
人是濠州人,在淮南。
2。蒙古铁蹄统治之后,北方残破,明初南北人口比例失衡,大约是四比一,加上教育
荒废,北方一时考不过南方没什么奇怪的。即使在今天,如果全国统考统一评分的话,
某省第一名不及某省一百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3。朱元璋的主意肯定是他自己拿的,和功臣集团无关,和他对南人北人的看法也无关
。他是以大一统帝国的皇帝自居的。出发点很简单,他绝不允许他的帝国一半国土出不
了一个进士,尤其在首都南京的情况下,北方的安定更需要小心留意。他的多疑和偏执
让事态恶化,但不是主因。
4。当时是朱元璋统治晚期,老朱的厉害大家都领教过了。考官们不可能成心和他作对
,不过就是迂,不知变通,试卷是这样,只能评这样的分,不知道皇帝没有退路了,于
是白白送了命。后来靖难时,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5。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明朝改了规矩。进士录取不再是全国一个标准,而是按地域划
分,仁宗时定南北比例为六比四,正统年间再加上中(云贵川三省加朱元璋老家凤阳)
,南北中比例为55%,35%,10%。
6。清朝江浙两省进士总人数... 阅读全帖 |
|
v**n 发帖数: 135 | 19
:类似京津或者苏杭。但是有根本的不同。凤阳就在淮河边上。提濠州就说淮北濠州,应
:该是指濠州和淮北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意味着和”北方“的紧密联系吧?
北京上海只是为了说明并列关系。
淮帮,把它看成一小块地域里的一个圈子比较适合。你非要把它说成是北方利益的捍卫
者,代言人,多少有点勉强。而且后来以文官治国,功臣集团的影响也小了。更别说老
朱早就杀了不少功臣。
一个北方情节很重的人,看到明朝内阁里络绎不绝的南方人,说不定会觉得那是南方的
朝廷,虽然首都在北京。好比“正宗”鲜卑人看不惯洛阳的北魏朝廷一样。
折中一点看,明朝是大一统帝国,南北都有股份。从大一统的角度去看,很多事情会好
理解一点。
:大北方实际上是被当时的行政划分在名义上被割裂了。南直隶(江苏和安徽)中相当大
:的部分其实和”北方“联系更紧密。大北方的主体是“北方五省”。南方的核心在江南
:,而江南的核心在苏州及其附近。那时南京早已经是南北混和之地了。
:江南(即使包括当时的南京)也不过7百万左右。
:http://www.lw23.com/paper_124341571_5/
:而且从明的第二年开始,江南中心一带就被大力削弱,... 阅读全帖 |
|
i***z 发帖数: 7508 | 20 应仁宗帝儒师王约的请求,元帝为伯颜在杭州建立祠堂(忠武王庙,即元丞相伯颜祠也
)。姚靖《西湖志》:“方其统兵下临安,驻节皋亭,俟宋出降,不嗜杀戮,杭民德之
,为建此祠。”《元史》载:‘功臣之祠,惟故淮安忠武王立庙于杭,春秋二仲月次戊
祀以少牢,用笾豆簠簋,行酌献礼!’”
看来这个不是虚构的。 |
|
t*******d 发帖数: 1845 | 21 宋朝真宗就没几个儿子,仁宗哲宗高宗这些就不提了,倒是徽宗一大堆成年儿子,还不
是被人一勺烩了。 |
|
b****r 发帖数: 2555 | 22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
|
w**********o 发帖数: 2099 | 23 好像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说太皇太后不能垂帘吧
明英宗小的时候,就是仁宗的老婆垂帘吧
而且康熙小的时候,孝庄也是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参政的 |
|
|
o*****h 发帖数: 2082 | 25 凌迟始于五代,首先法定凌迟的王朝是辽。北宋仁宗首开先例,但是南宋时才正式和绞
、斩一同列入死刑条例。
其实古代对死刑是非常慎重的,一般都要经过中央司法机关及皇帝审查核准,从东汉时
期开始直到明清,除了开国的特殊时期,地方政府一般没有杀人权。而且大多朝代都有
向皇帝反复请示核准的“三复奏”甚至“五复奏”。
滥用死刑,土共算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者的无能。 |
|
M*****n 发帖数: 16729 | 26 ——道学兴起对男风的排斥
既然同性恋者之间的爱情不被宽容,则同性恋者的情欲遂降低为纯粹的低级的生理
发泄,造就了营利性男妓的蓬勃兴盛。
唐人对男风的态度,大抵是不提倡不支持不鼓励。
我们在前文说过汉代的宫廷已经出现女同性恋者,到了唐朝,由于国泰民安,宫女
越进越多,据《新唐书·宦者上》记载:“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
如果按当时人口比例换算,则全中国平均每600名女性中就有一名宫女。可见白居
易所谓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之说,并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反而是大大地低估了。
中国历史上的各朝代除了清朝规定宫女一旦年满22岁即可出宫,准其择配之外,其
他王朝都将宫女禁闭至老死。偶尔的例外无非是久旱不雨,皇帝才大发慈悲,将宫女放
出以求得阴阳感应之效。
深锁深宫的寂寞愁苦,往往成为文人笔下动人的辞章。元稹的《行宫》中说:“寥
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而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一诗
则写道:“……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
可是宫女的性寂寞与性苦闷又岂是诗词可以安抚的?只要一有机会,她们就会逃离
这“见不得人的所在”。有一年正月望...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27 这句话我等了很久,终于从你嘴里说出来了。要是不清楚明白地说出来,我都找不到着
力点。
发行宝钞当然是在缺乏贵重金属的情况下又要保持市场商品流动性的好办法。宋朝能搞
出这个发明无疑是很牛的。明在这上面继承元制,既然缺铜缺银,就发纸钞了。但同时
也继承了元宝钞的弊病。一旦政府收支不能平衡,滥发就是不可阻挡的诱惑了。
明朝其实给官员的俸禄还都是粮食呢。因为明的农业税就是实物税。但用粮食结算损耗
太大,也不方便。用更耐用,更方便的货币是必须的。宝钞本来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明
从一开始就呈现滥发的势态。而且宝钞用的桑皮纸时间长了磨损比较厉害,而明政府在
货币回笼上,在太祖成祖两朝都做的不好。到仁宗的时候,才认真加强回收宝钞的工作
。当然,那会儿基本上已经是要放弃宝钞了。明宝钞贬值是很厉害的,我现在手头没数
字,不过太祖成祖时期宝钞的滥发基本上算是常识了,恕我愚鲁,至今还没见过哪个严
肃的明史学者挑战这个结论的。而且明最终放弃宝钞,自然也是理智的选择。
所以,发行宝钞自然不是缺钱,不过滥发,就基本上是政府收支不平衡的结果了。这个
古今都是如此。 |
|
w****j 发帖数: 5581 | 28 Calm down。讨论古代史,没必要这么激动么。
扯到现代货币发行的准备金制度,这还不是你先谈到现在的货币制度么?你要不想涉及
现代货币制度,完全可以从自己做起么。你讲了这么半天,无非是明初就是有钱来就是
有钱。能不能展开说说你对明财政制度沿革的看法啊?
“财政糟糕的表现说的想办事办不了”,这话说得挺好的。成祖迁都修北京城就是个半
吊子工程,财政上的限制是原因之一。清朝老佛爷修整颐和园就痛快多了。当然,接着
就是惨败那是另一码事情了。成祖死后仁宗大规模砍大型项目,还不说明成祖政府开支
超出其能力了?就事论事,你觉得成祖财政状况良好的理由是什么?
再说岁入,呵呵,这里面有个陷阱我现在还不想跳。如果你很有自信的话,展开谈谈明
朝的岁入吧。
另外,还想比较宋明财政不?想的话请继续下去好了。就谈漕运也没关系。 |
|
c***c 发帖数: 6234 | 29 那夏桀,商纣呢。后赵和北齐诸帝呢
传奇应该有情节离奇的故事在里面把。哪里离奇呢?仁宗的狸猫换太子,说是传奇还差
不多 |
|
a*****y 发帖数: 33185 | 30 第1293期 周桂钿: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20 14:04:37 编辑: 点击次数:
恩格斯说:唯物主义哲学家要与科学家结成联盟。这说的是西方的科学哲学。中国哲
学家则要与政治家结成联盟。孔子、孟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寻找结盟对象。由
于当时是乱世,急需发展实力,又因为当时当政者不能理解深刻的理论,他们没有找到
适合的对象,只好回家著书,阐述自己的政治哲学。管仲与齐桓公的成功结盟,使齐国
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李斯、韩非与秦始皇的结盟,使秦国统一天下,创建中央集权制度
。李斯与秦二世胡亥结合不好,两败俱伤,李斯遭杀,秦也灭亡。先秦儒学不能适应变
化了的新时代,遭到焚书坑儒。汉代儒家创新理论,适应新时代,为当时新生产力的代
表——地主阶级所建立的最先进的封建制度服务,成为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被推上独
尊的地位。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汉初儒家陆贾、叔孙通、公孙弘、董仲舒都
是有大贡献的。哲学家与政治家的良好结盟,创造了汉代盛世。魏徵等人与唐太宗的结
盟,创造了唐代盛世。王安石与北宋仁宗的结盟,有了北宋的兴盛;朱熹在南宋遭贬斥
,哲学家受...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31 镇戎三败里面只有好水川和范仲淹直接有关。范仲淹就是三川口之败以后才经韩琦保举
,去了西北战区任陕西经略副使的。好水川之败以后,韩范都被贬斥,分别知秦州,庆
州,并各自兼任秦凤路和环庆路的经略使。定川寨是泾原路的葛怀敏(范仲淹早就说此
人“猾懦不知兵”)捅出来的妖蛾子,和他们俩都没什么关系。事实上,他们两在定川
寨之后,共同起复,重新掌管西北兵务,直到庆历和议之后才调回中枢。
之所以后人多批评韩琦,也和什么韩侂胄没关系。韩琦主战,范仲淹主和,经略使夏竦
不能决断,两人的笔墨官司一直打到宋仁宗面前,最后由仁宗亲自定夺,主战出兵,前
线大将任福也是韩琦亲自点将的,临行之前还多方面授机宜。所以事后韩琦被指责的更
多一些。
其实,和普通人的想象截然相反,这三场大败特别是后面两场,主要都是前线大将临阵
冒进,不接受文官主帅的节度,野地浪战,大败亏输的。韩琦就对任福“令自怀远城趋
德胜砦出贼后,如未可战,即据险置伏,要其归。及行,戒之至再。又移檄申约,苟违
节度,虽有功,亦斩。”王沿对葛怀敏也是“以书戒勿入,第背城为砦,以羸师诱贼,
贼至,发伏击之可有功”,结果还是不听。
实际上,如果仔细审视北宋的... 阅读全帖 |
|
o*****h 发帖数: 2082 | 32 说明宋仁宗是个心地仁厚的好老总,这么多牛鬼蛇神和乌七八糟的事情都在他眼皮底下
热烈地演绎着。不过仁宗确实是个好皇帝,游园口渴了都不好意思让下人取,睡觉的破
床烂被子和毛泽东的睡衣有一拼,最后还没儿子,皇帝当到这个份儿上,也难得了 |
|
d*****0 发帖数: 68029 | 33 江像乾隆,好大喜功,高宗比较合适。胡宣扬和谐社会,可以叫仁宗。 |
|
d*****0 发帖数: 68029 | 34 ZZ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
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
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
、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
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
好皇帝。
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
、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
|
E******u 发帖数: 3920 | 35 我对王安石变法的一点心得,贴在下面。
一、青苗法
变常平法为青苗法。这一项内容在朝中和各地的争议最大,反对声也最为强烈。
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本着抑制富人的高利贷,实行国家借贷,扶助农人。目的是好的,
但是在王安石变法推行全国的时候,由于各地政令失策导致了很大的问题,给无论穷富
的农人都造成了困苦。
青苗法最早是参考了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陕西发放“青苗钱”的经验,而王安石在
浙江鄞县任地方官时也推行过,效果良好。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制置三司条例
司颁布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
谷,以补助耕作。启动资金的基本来源是过去的《常平仓钱》和《广惠仓钱》。当年借
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二分。本质上青苗法是一种国家借贷形式,而借贷的利息
二分要低于一般民间富人的借贷利息。为了保证借贷顺畅,实行担保政策如下:借户贫
富搭配,十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不超过十五贯、二
等户十贯、三等户六贯、四等户三贯、末等户一贯五百文。
虽然梁启超称青苗法的本质为“国家银行”的借贷,但是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问题。问
题的本质是国家垄断... 阅读全帖 |
|
l******p 发帖数: 85 | 36 仁宗赵桢是不是给戴绿帽子了?
看了故事觉得不靠谱啊。皇帝毕竟是皇帝,就是仁德的皇帝,也不能随便让人给戴绿帽
子啊。 |
|
v*******d 发帖数: 158 | 37 据《查抄和珅家产清单》记载:
1,金银部分——
金库查出赤金五万八千两。
银库查出银元宝五万五千六百个,京锞五百八十三万个,苏锞三百一十五万个,洋
钱五万八千元。
钱库查出制钱一百五十万千文。以上作价共约银五千四百余万两。
住屋内查出,缕金八宝床四架,缕金八宝炕二十座。
上房内查出,金宝塔一座重二十六斤,赤金二千五百两,大金元宝一百个,每个重
一千两,大银元宝五百个,每个重一千两。
夹墙内查出,藏匿赤金二万六千两。
地窖内查出,埋藏银一百万两。
2,珍贵物品部分——
大自鸣钟十座,小自鸣钟一百五十六座,时辰表八十个。
紫檀琉璃水晶灯彩共九千八百五十七件,珠宝金银朝珠杂佩簪钏等物共二万零二十
五件。
桂园大东珠十粒,珍珠手串二百三十串,大映红宝石十块计重二百八十斤,小映红
宝石八十块未计斤重,映蓝宝石四十块未计斤重,红宝石帽项九十颗。玉寿佛一尊高三
尺六寸,玉观音一尊高三尺八寸,玉马一匹长四尺三寸,高二尺八寸,珊瑚树七支高三
尺六寸,又四支高三尺四寸,金镶玉嵌钟一座。
以及银器、古...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38 “因为徽宗跟真宗一样崇信道教的,所以才避此严格到改玄为元,”
千字文,徽宗避了9个,高宗避了15个,主要区别是包括了几个和宋钦宗有关的。难道
这15个避讳字都可以用崇信道教来解释?
比如这个:
鸣凤在树/鸣凤在竹。二宗避“树”,英宗名曙,避同音“树”。
避讳“树”字跟道教有关?
千字文的避讳字
一个月前我校林家寿先生临摹了一段宋徽宗瘦金体的千字文赠给我,我把它挂在
墙上观赏,尧尧也读起来,读第一句就问:“外公,‘天地玄黄’怎么写成了‘天地元
黄’?”我说:“这是避讳,宋朝皇帝的祖先名字中有一个‘玄’字,宋徽宗书写时要
回避,所以改成‘元’字。”尧尧又读下去,读到“推位逊国”,又惊讶起来,说他背
的《千字文》这句是“推位让国”,“让”字怎么又改了。我说肯定还是避讳,到底避
谁的名讳,我一下说不出,得好好查查。
我真的花费了一些时间查考这个问题。现在流传下来的《千字文》应以南朝后期
智永和尚的真书为最接近原作,我以此本对照宋徽宗的瘦金体楷书,共发现了九个避讳
字,又对照宋高宗的行书帖,发现了十五个避讳字。下面以原文在前,二宗书字在后,
顺次作一说明:
天地玄黄/天地元黄... 阅读全帖 |
|
i***z 发帖数: 7508 | 39 你这个是在历史论坛发的贴么?
偏见和误导。 没听说过 -“伯颜下江南,不杀一人”么?
看看这个百度简介:
伯颜(1236—1295),伯颜,是蒙古八邻部人。他曾祖父述律哥图在太祖手下当差,任八
伯颜邻部左千户职位。祖父阿刺继承了他曾祖父的职位,并兼任断事官,因为平定忽禅
有功,又扩充了忽禅的地盘。父亲晓古台继任了他祖父的职位,并跟随宗王旭烈兀夺取
西域。伯颜在西域长大。到元朝初期,旭烈兀派他去朝奏事,元世祖忽必烈见他长的很
雄伟,说话很直爽,对他说“绝对是当诸侯王臣的好料子,让他留下给我做事吧。”于
是他就留下为忽必烈处理国家的一些事情。一直没有能和他相比的。世祖越发认可他的
贤能,便敕中书右丞相安童的妹妹给他做老婆,并说:“做伯颜的老婆,不令你的姓氏
失色。”第二年七月,伯颜官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朝廷里的大小事情,有难办的
,他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搞定。众人信服的说:“真正有能耐的宰相啊。”过了四年,担
任中书右丞相,过了七年,搬到同知枢密院任职。第十年的时候,按皇帝的遗嘱立燕王
真金为太子。 [1]
编辑本段人生经历
生长于伊儿汗国。以深略善断著称,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125...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40 仁宗皇后先是郭崇孙女,后聘曹彬孙女,似乎都没有过前夫啊
是不是真宗刘后?跟那位龚美? |
|
i***z 发帖数: 7508 | 41 不是有伯颜下江南,不杀一人的传说么。
应仁宗帝儒师王约的请求,元帝为伯颜在杭州建立祠堂(忠武王庙,即元丞相伯颜祠也
)。姚靖《西湖志》:“方其统兵下临安,驻节皋亭,俟宋出降,不嗜杀戮,杭民德之
,为建此祠。”《元史》载:‘功臣之祠,惟故淮安忠武王立庙于杭,春秋二仲月次戊
祀以少牢,用笾豆簠簋,行酌献礼!’”。 |
|
w**********o 发帖数: 2099 | 42 汉朝有汉武帝,唐朝有唐玄宗,清朝有乾隆
明朝最大的遗憾,在于太祖太宗(太宗亦被称为成祖)之后
没有像上面三个皇帝一样的人物
把明朝推向一个高潮
因此不论怎样品味明朝的历史,总觉得不过瘾
因为这个朝代还没到高潮,就已经进入平庸
仁宗宣宗都是守成之君,即便真的如一些人所说有“仁宣之治”
也无非就是十年的时间,加上正统早期三杨辅政时期,也不会超过二十年
孝宗人品上是很不错,但是也只是合格的守成皇帝,进取不足
再加上孝宗也仅仅在位十八年,时间也不够长
明朝还是挺让人扼腕的一个朝代 |
|
Z*********i 发帖数: 3422 | 43 原因很简单,皇帝身边美女如云,老婆基本不动,所以嫡子是数量本来就不多,质量其
实又不好(如乾隆皇帝,两次想立嫡子,结果都提前挂了),因此嫡长子继承制很多时
候是空话一句。倒是明朝还有不少嫡长子,比如仁宗,宣宗,英宗,武宗。说明明朝皇
帝还比较爱大老婆。 |
|
Z*********i 发帖数: 3422 | 44 我的意思是皇帝女人多,大老婆一般就是摆设,所以嫡子本来比例就小,再碰个天灾人
祸的,能活到老皇帝死的就很少了。所以即使庶子不夺位,真正能嫡子继位的也很少。
明朝初期之所以嫡子多,有两个原因:
1.皇帝和大老婆夫妻关系较好。如太祖和马皇后,成祖和徐皇后,仁宗和张皇后,都是
患难夫妻,而孝宗干脆只有一个大老婆,所以才能生下嫡子。
2,明朝皇帝寿命普遍较短,一般在时间多则一二十年,少则一年不到,所以嫡子才能
挺到继位。像清朝的皇帝,在位多则60多年,少也有十几年,乾隆更是在位63年,两个
嫡子却都活不到十岁,怎么继位? |
|
j*****n 发帖数: 3617 | 45 明朝基本上维持了要么嫡长子,如果皇后无儿则成年长子,如果儿子都没有就传弟,弟
也没有就按顺位排名。
惠帝:嫡孙
成祖:强抢
仁宗:嫡长
宣宗:嫡长
英宗:长子
宪宗:长子
孝宗:成年长子
武宗:嫡长
世宗:第一顺位
穆宗:成年长子
神宗:成年长子
光宗:长子 (神宗为此二十年不上朝)
熹宗:长子
思宗:第一顺位 |
|
d*****0 发帖数: 68029 | 46 我朝跟前汉更像
太祖武帝 毛泽东
惠帝 华国锋
太宗文帝 邓小平
世祖景帝 江泽民
仁宗和帝 胡锦涛 |
|
o*****h 发帖数: 2082 | 47 朱棣的“成祖”是嘉靖皇帝在大礼仪之争中拉虎皮做大旗,为了给他亲爹争名分,给他
祖宗顺手改的,此时朱棣已经死了一百多年了
朱棣最强调的就是他是继承他爹的皇位,最忌讳的就是人说他是篡位,怎么可能明目张
胆地用“祖”的庙号,那不是承认他是重新和他侄子争天下了吗!他登基之后甚至废除
建文帝的年号,活生生地把建文帝在位的几年改回洪武年号。如果朱棣有灵,看到嘉靖
给他改庙号,说不定气疯了
宋之前汉人正朔的朝代,对庙号还是很严肃的,起码参考一下谥法(除了个别250比如
曹睿生前给自己定庙号为烈祖)。汉代的皇帝最早是有为的才有庙号,此后到唐代就基
本上是个皇帝就给庙号,虽然有的是恶谥。此后就乱了,到明清,基本上没有恶谥了。
比如“仁”这个字就很高,在太平天子里,能称得上“仁”的恐怕只有宋仁宗,但是明
清都有仁宗,洪熙、嘉庆的水平就不见的能当得起这个“仁”字。
胡人就更不讲究了,除了乱用“祖”,很垃圾的皇帝也有个美谥。北魏有庙号的皇帝几
乎一半是“祖”,而清朝除了几个“祖”,更是出了空前的“圣祖”,什么字都敢用,
尼玛未免太过了 |
|
d*********2 发帖数: 48111 | 48 古代王朝的军事能力, 基本上和国家财政成正比.
宋明都是这样. 宋朝的国家财政能力自从赵2以后就没有起色过, 连仁宗私用两个小钱
都怕被人弹劾, 可以说文官监督制度完善, 也可以说没钱, 米歇尔大手大脚能吃穷了美
国? 明初武功也是源自强大的中央财政, 老将名将死的死, 斩的斩, 到朱4那里照样还
能伐交趾.
汉武帝手下的亲信大将即使是裙带也能封狼居胥. 盛唐武功没了钱财以后除了靠雇佣军
, 几乎就没打过胜仗了. |
|
d*********2 发帖数: 48111 | 49 古代王朝的军事能力, 基本上和国家财政成正比.
宋明都是这样. 宋朝的国家财政能力自从赵2以后就没有起色过, 连仁宗私用两个小钱
都怕被人弹劾, 可以说文官监督制度完善, 也可以说没钱, 米歇尔大手大脚能吃穷了美
国? 明初武功也是源自强大的中央财政, 老将名将死的死, 斩的斩, 到朱4那里照样还
能伐交趾.
汉武帝手下的亲信大将即使是裙带也能封狼居胥. 盛唐武功没了钱财以后除了靠雇佣军
, 几乎就没打过胜仗了. |
|
f****r 发帖数: 5118 | 50 其他朝代都没有仁宗吗,仁这个字是儒家最高境界了吧。
在宋仁宗期间,出现了交子这种金融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