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仁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n
发帖数: 1125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西夏就是在仁宗时候独立的吧?
R******o
发帖数: 1572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车技八蛋都是
仁宗死辽国君主痛哭三日是因为以后上台的可能不好欺负
就跟辽国很尊重高滔滔一样,因为高滔滔宁可割地赔款。也不打仗
我要是敌人,我也喜欢这样的包子皇帝
s***i
发帖数: 10182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有点常识好吧
檀渊之盟是他爸签订的,每年负的那点几十万破岁币,简直就是毛毛雨。要是打仗了,
宋边境一年军费一省开支就要上千万
太祖太宗手下兵将如何尚不能北伐成功,当时都合约了你指望仁宗毁约去送死么?
y*****n
发帖数: 11251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真宗那么好的机会都没毁约,仁宗就更不会毁约了。
n*******w
发帖数: 670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三川口之战, 好水川之战, 定川寨之战, 庆历和议
都是宋仁宗主持的
他的祖宗只是打不过辽国,他却被西夏狂揍
btw, 你以为他一开始就想 仁 的,不过是三次大战 都悲惨收场, 变成 仁宗 了
r***l
发帖数: 9084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我很喜欢北宋仁宗和神宗
好水川之战,宋仁宗固然对败仗肯定也不高兴,但更伤心死去的将士,从将军到普通士
兵,高规格的体恤阵亡者
永乐城之战,宋神宗几夜都没怎么睡觉,担心前线战况,后来深夜接到败报,知道军民
死者20几万,早上对着大臣,手拿前线将士最后的奏章当庭痛哭
g***j
发帖数: 4086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仁宗是庙号把
m*****d
发帖数: 13718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我怀疑仁宗君臣觉得军队太多养不起,有组织的派去送死,你看看选的什么将,分得什
么兵,简直是历史上的奇葩
还有脸痛哭,想拿最佳男主角吗?
a********7
发帖数: 357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嘉庆白瞎了仁宗这个庙号。
m*****d
发帖数: 13718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仁宗时期这个理由不成立,还是有大把武将可用的
r***l
发帖数: 9084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宦官外戚文官领军,很早就有。卫青也是外戚,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但不妨碍他们的
英名。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卫青霍去病建功立业和汉武帝不惜代价远征匈奴的国策分不开
的。北宋要是像汉武帝那样连年大规模征伐西夏,西夏必亡无疑,宋军也会出英雄的.
神宗时期领兵的宦官李宪,久在边陲,颇有战功,后来永乐城也自杀殉国。北宋末年,
宦官童贯领军不断挤压西夏,西夏败像已经很明显了,如果不是金兵南下,西夏难逃被
宦官灭亡的命运。至于文官领军,虞文允是文官,采石之战之前估计连枪都没碰过,袁
崇焕于谦细说也是文官出身,
当然我也承认,宦官领军不妥,但北宋成平多年,名将曹玮等皆死,要想灭西夏的确不
是简单的事情,的确需要北宋想汉武帝那样长期大规模用兵,吃败仗肯定是常事,以宋
朝的国力,也是完全是可以承受的,但长期大规模用兵显然在仁宗神宗时期是不可能的。
R******o
发帖数: 1572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仁宗有狄青
结果狄青的下场如何?
老赵家是标准的内残外忍
y*****n
发帖数: 11251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三个仁宗就这个最烂。前朝那个虽然才做了80多天皇帝,但是平反靖难那些建文忠臣也
算仁了。
清朝这个胖子貌似没什么算仁的事迹,就是杀了和绅,然后被邪教打了皇城。
f****n
发帖数: 20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我很喜欢宋仁宗,八大家宋朝那六个都生活在或者在仁宗朝生活过
m***n
发帖数: 12188
15
唐末到宋代以前,和南唐,南汉等政权一样,应该说是割据政权。不能说已经分离出去。
西夏是仁宗才分离的。以前最多是地方自治政府,名义上还是君臣。如果党项人为靖难
军节度使,就算是已经分离,那突厥人的北汉算什么?还有府州的折家将算什么,折家
也是党项人,府州一直是自治,但谁能说不属于北宋?(杨家将故事的很多其实是从折
家将那里套来的)。
至少在名义上,宋朝封南越为郡王的时候,才是正式分离了,因为这是“等朝鲜例”,
在古代传统里,就是说和朝鲜一样,成为合法的外藩独立国了。不再是叛逆或者割据。
至于你说的经济优势就有局部优势,更是没有思考能力的教授的胡言乱语。那样的话,
蒙古如何灭金?是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优势么?
北宋镇压侬志高叛乱,整个南方的军队(淮河以南)全都不行,最后不得不调集西军(
陕北军队),还包括折家将的党项军,由狄青统帅,才灭了。
而侬志高的真正地盘,就是广西南部那一点点。可人家取南宁,攻广州,势如破竹。还
南下攻越南,也是大获全胜。这能说明广西南部有了相对整个淮河以南和越南的社会发
展优势?在社会发展上,陕北能比得上江南吗?
南汉是一个极为荒唐的政权,它和闽国打也是输了,差点...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10182
16
没常识打回去重写
我说的是秦皇汉武盛世,你扯两宋之交的乱世明显不符,应该是仁宗盛世,最不济也是
神宗改革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r**********g
发帖数: 22734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有没有一个上升期?
经济一直在发展,但是领土没怎么扩张。说赵二篡位后领土不扩张也不对,灭北汉。
赵二高粱河一败把momentum 搞没了,此后和平的仁宗朝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时
代之一。
f****i
发帖数: 9419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历史教育的确是有问题
试题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6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练习卷(带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
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
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
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
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
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
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
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
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19
比如里面描述元朝统治的,标题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由选择地没有提到多民族里各
民族地位。是篇幅问题么?这么重要的内容不说,反而介绍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另外最
后在描述元朝灭亡的时候,认为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再加上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
”纯属比重就清。
——————————————
我勒个去,丫的你到底在中国上过初高中么?哪个中国初高中历史没学过元朝四等人制
度?而事实上,中国史料上,所谓四等人制度没有明文规定,都是潜规则和社会实际划
分。但是历史课哪个老师没教过元朝四等人?用试题扇你,是不是你打算用你的脸把我
手给扇肿?
——————————————
试题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6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练习卷(带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
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
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
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0
版主:此贴属于类似话题重新开贴,所以我做不可回复成合集.
☆─────────────────────────────────────☆
fengqi (道听途说) 于 (Fri Nov 22 14:03:50 2013, 美东) 提到:
在中国初高中历史课没提过?你们是卖萌还是在扯淡?或者说智商有问题?历史课本特
意在元朝的时候提文天祥是干嘛用的?
☆─────────────────────────────────────☆
KingOfLunHui (轮回之王) 于 (Fri Nov 22 14:05:10 2013, 美东) 提到:
罗红梅我认识。
☆─────────────────────────────────────☆
fengqi (道听途说) 于 (Fri Nov 22 14:05:14 2013, 美东) 提到:
自己丫的没在中国上过学就承认,别天天跳出来卖萌,丫的历史老师课件里面明确提出
四等人,你丫的说没提民族地位。你BSO你自己是ABC?
☆─────────────────────────────────────☆
fe...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10182
21
说辽国40万宫帐军,120万京州兵并无夸大之说,是有依据的。辽国除了中京大定府缺
乏记载外,上京,东京,南京,西京四府就有了1097300的记载,中京以10万京州兵估
算,辽国拥有120万京州兵左右的实力,这些京州兵平是为民,一旦战争需要,即为120
万后备兵力。
辽国强大的武力,远非汉朝汉武帝时期的匈奴,唐朝唐太宗时期的突厥可以相比。
历史上匈奴最强盛的时候是在西迁到欧洲的匈奴王阿提拉的时候,那时候和汉朝的匈奴
相隔几百年了。汉武帝时期匈奴没有8万精锐骑兵部队,也没有24万后备部队,
历史上突厥最强盛的时候是隋朝时期,但是被隋朝打成分裂了,唐朝唐太宗时期突厥实
力大不如前,唐军进攻的时候,更是无法组织5万骑兵抵抗了。也没有24万后备部队。
更不要说辽国杰出的军事领袖耶律阿保机强过匈奴突厥那些单于,辽国中兴的辽景宗,
辽太后,他们的政治才能远强于当初那些匈奴,突厥单于。
辽国的将领,耶律休哥,耶律斜诊,耶律隆庆,萧达凛这些人的军事素质和指挥才能,
远强过那些匈奴将领和突厥将领。这些算的上辽国的名将。
尤其是耶律休哥和耶律隆庆的指挥才能,其中耶律隆庆999年瀛州血战的指挥艺术,还
要高与...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石达开真是少年英雄啊
"关于周世宗子嗣的问题,站在就史论史的立场上,感觉现在流行的什么赵宋如何厚待
柴氏后人的说法与真实的史料一对照,简直是天差地远的两码事。世宗崩后留有四子,
长子(实为第四子,世宗早年三子被后汉刘氏所残害)即恭帝宗训,禅位后废为郑王,
九岁时被迁往房陵贬居(房陵,就是那个武则天发配李显,赵光义流放赵廷美的地方,
被流放到那儿的人,都没有善终的。当然,他们是权力斗争中的失败者,只是恭帝更无
辜,因为他根本什么也没做过,也做不了什么,他唯一的过错,就是不该有个英雄父亲
!)宋开宝六年(973),19岁的恭帝就不明不白地夭折了,根本没成过婚,更别说子
嗣了。他死后赵匡胤倒是发“慈悲”了,追谥“恭皇帝”(感觉赵这个人不会放过任何
一个作“仁厚”秀的机会,只是做的和表面完全相反。)宋仁宗时的李淑曾作恭帝诗曰
:“弄盾牵车挽鼓催,不知门外倒戈回。荒坟断陇才三尺,犹认房陵半丈来。”读之无
限悲凉。"
"世宗另三位皇子的下场,据新五代史:皇朝(宋)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
诲不知其所终。”这就是宋廷对世宗后人的“厚待”,两个不夭折,两个不知所终!看
看熙谨死时才几岁啊?!如果再说这都属巧合跟赵匡胤...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第一次问答节略
第二次问答节略
第三次问答节略
第四次问答节略
第五次问答节略
第一次问答节略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
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
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
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
伊云:此间地僻,并无与头等钦差相宜之馆舍,甚为抱歉!
李云:岂敢!
伊云:本日应辨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
(当由参议恭奉敕书呈中堂面递伊藤;伊藤亦以日皇敕书本交中堂)
伊令书记官阅诵英文与前电之底稿相较,陆奥令书记官将敕书与前电华文之底稿相
较,中堂令东文翻译与罗道比较日皇敕书并所附翻译英文底稿毕。
陆云:日皇敕书是否妥协?
李云:甚妥。我国敕书是否妥协?
伊云:此次敕书甚妥。
中堂复令罗道宣诵拟请停战英文「节略」;诵毕,将「节略」面交伊藤。
伊略思片刻,答以此事明日作复。
旋问:两国敕书应否彼此存留?
李云:可以照办。
伊云:顷阅敕书甚属妥善,惜无御笔签名耳!
李云:此系各国俗尚不同;盖用御宝,即与御笔签名无异。
伊云:此次姑不深求;惟贵国大皇帝既与外...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元朝的法制问题
你所说法制之外,也不尽然。查《文献通考-刑考》,在宋仁宗时期,有如下记载:
诏:“如闻荆湖杀人祭鬼,自今首谋若加功者,凌迟、斩;募告者,悉畀犯人家资;捕
杀者,重其赏。”先时江、淮捕盗官奏覆,劫盗六人皆凌迟,朝廷以非有司所得专,因
诏:“获劫盗,虽情巨蠹,毋得擅凌迟。”凌迟者,先断斫其支体,次绝其吭,国朝之
极法也。
也就是说,仁宗期间,凌迟是对付劫盗的极法,但必须由专门部门来决定,地方捕盗官
不可以擅刑。律、令、敕、式固然是法,诏也是法。另外,刑考里面还提到:
凌迟之法,昭陵以前,虽凶强杀人之盗,亦未尝轻用,自诏狱既兴,而以口语狂悖者,
皆丽此刑矣。
这才有陆游后来请求废除凌迟这事。所以说元在凌迟这事情上无非是继承了宋的做法,
正式写入至元新格。我不认为这就是法制大倒退。
再说杀人数量,在宋朝,一年大辟上千人是常事,随便贴点刑考的记载:
刑部侍郎燕肃奏:“唐贞观四年断死罪二十九,开元二十五年才五十八。今天下生齿未
加於唐,而天圣三年断大辟二千四百三十六,视唐几至百倍,盖以奏谳之法废,失朝廷
钦恤之意。”
英宗始平二年,断大辟千八百三十二人
元朝初期忽必烈时期比较温和,在位34年间,最...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5
字号:小中大2011-12-16 11:01:28
更多
8
关键字 >> 虞云国袁腾飞历史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书评
号称“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先生推出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上海
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8月版),向公众开讲中国史,这一册涵盖了鸦片战争前的中
国古代史。作者自序引用了国学大师钱穆《国史大纲》卷首语:“任何一国之国民,尤
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
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显然,作者是
以此为讲史准绳的,而我也正是以这种标杆去拜读袁著的,但读完全书,不仅领悟不到
他的温情与敬畏,扑面而来的却是他对中国历史的轻佻与侮慢。
一、考据学“这个玩意儿实在没什么意思”
袁著自序声称,“历史应该是论从史出,得出的每个结论应该有史实做依托的”;还说
自己“至少让学生不要相信没有史实根据的事情”。我无缘亲聆其课,只能凭借他这本
《玩意儿》来领教,看到的却是纷至沓来的史实出入。以下试从十个方面说明,限于篇
幅,每类仅举一二例证。
其一,小说家言。除非运用陈寅恪那样的诗文证史法,一般情况...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6
1、楚吞百越之战
在西周分封诸侯的版图里,楚国不过是南部一个偏远小邦,在春秋战国风起云涌的
画卷中,楚国却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决定群侯争霸格局的超级大国。史册大多倾重于记
录楚国北上中原,与秦晋大国争锋的壮阔历史。却忽略了楚人自始至终都未曾停息的一
场战争:南吞百越之战。在华夏文明的成长与扩张时代,楚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扮演
了华夏民族南部拓荒者的伟大角色。
因为生存的缘故,楚国从立国之初开始就面临着南方蛮族的严峻威胁。灭三苗,平
山越,楚国的国土以汉水平原为中心,向后来的中国南方各省扩张着,终于有了“楚地
千里”的庞大版图,而楚人也在这一次次血与火的征战里接受了华夏文明的洗礼,完成
了由部落到文明国家的转变。公元前740年,楚文王建都于郢,几年后,周天子致书楚
王,正式承认了楚国的诸侯国地位,然而这只是楚国强大的开始。在之后的几百年里,
楚国一面北进中原,参与到群雄争霸的角逐中,另一面则继续向南方扩张土地,北上中
原为楚国赢得了大国的荣耀,南吞百越土地却为楚国提供了广袤的国土,为楚国的强盛
提供了最充足的经济与人口资本。楚国历代君王都把“南进”作为国家生存的根本。楚
国鼎盛时期的版图北...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版举办中秋推书活动!
一千字太多了,京东500字我从来都写不满。所以把我最近半年看过的书罗列一下,不
过都是我的个人主观评价,读后感也称不上,算是片毛鳞爪吧。
杨国桢<明史>
本书为作者继承自己老师的未完之作,补充而成的。胜在图文并茂。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比如关于明朝为什么从明初的文武并重转到中后期的中文轻武。比如萨尔浒之惨败的
更多的原因。缺点也有,对一些学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尽量回避关键问题,
比如袁崇焕,张献忠之类。
南明史略
书的内容是五十年代的写的;有意思的是那时候对明末的看法。那时范文程还是大汉奸
,吴三桂是超级大汉奸,袁崇焕还没走上神台,只是被冤枉的一个有能力的人。
万历野获编
小书一本,作者的意图是想当史料来着. 比如有一段,明英烈这个评书的起源,是嘉靖时
期的武定侯郭勋,为了自己升官,就找人写了这么一个,天天在皇帝面前说书, 把自己的
祖先郭英吹捧为和徐达常遇春一样的英雄, 日久天长,皇帝也觉得郭英功大赏薄, 于是
找机会封郭勋为国公. 要知道那年月别说国公或侯爵,能搞个伯当,就很了不起了。
张献忠剿四川实录
里面汇集了若干原始史料,只是不包括圣教入川记和五马先生纪年。不过读的时候...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西辽人后代是什么人?
关于你的问题,西辽(契丹人和汉人)应该主要是融合到吉尔吉斯里面去了。因
为西辽的首都在今天的吉尔吉斯境内。融合到维吾尔族的应该也有。
另外,你需要多看新闻,了解国际社会了。中亚的黄种人多了去,你居然不知道?
1)中亚五国,最小的塔吉克是伊朗-雅利安人,说波斯语,正宗白种。中国也有这个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之一。历史上,塔吉克人的祖先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域大月氏,小
月氏,昭武九姓胡,东边一直到陕西边缘和秦国接壤,被匈奴撵走到西域。和古代中国
关系极为密切,在汉朝到唐朝是西域的主体居民。历史上也是大乘佛教的创造者和向中
国内地传播佛教的主力。比如历史上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个人:鸠摩罗什。没有他就没
有现代汉语。
2)第二小的吉尔吉斯是黄种人,据说是李陵后裔,历史上和契丹一起从蒙古高原撵走
了回鹘,然后自己也被辽国从蒙古高原撵走了。中华民族里面有这个少数民族,但是名
字不叫吉尔吉斯,叫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也说突厥语,国际上也算是突厥人,但是没
有什么突厥认同。事实上,吉尔吉斯人最厌恶的是邻居乌兹别克人,也非常仇恨和乌兹
别克十分类似的维吾尔人。前几年国内有一次种族冲突,吉尔吉斯人和乌兹别克人对砍...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10182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和赵匡胤还是蛮不错的
大明一群弱智皇帝,怎么完爆宋了?
除了你说的太祖高宗,仁宗孝宗英宗放到哪朝都是中上等的皇帝
x********n
发帖数: 398
30
在宋朝出现了很多让历代后人传颂的故事与人物,比如被百姓视为青天的包拯、北宋政
治家寇准、爱国词人辛弃疾、抗金将领岳飞、爱国诗人文天祥、画家黄庭坚、姜夔等,
当然,宋朝的历史人物中不可缺少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杨门女将,杨门女将的故事一直被
后人传颂,无论是以口头形式还是以影视剧的形式,这个故事总是会入人们的耳和眼,
人们世世代代被这个忠君报国的故事所感动着。杨门女将中比较著名的人物有佘太君、
穆桂英等,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历来被人们所喜爱,然而,如今据史学家考证,杨
门女将纯属虚构,根本不存在。
历史追踪宋朝仁宗年间,西夏王常常到宋朝边境侵犯,使得边境百姓不得安宁。而镇守
边关的宋朝元帅杨宗保奉皇帝的命令率兵抗敌,不幸的是,在绝谷——葫芦谷探道时中
暗箭阵亡。在这种情况下,孟良之子怀源和焦赞之子廷贵回朝上报战事,请求支援。两
位将领来到天波府,此时天波府上下一派热闹的景象,原来已经百岁的佘太君正为孙儿
杨宗保举行50寿辰的庆宴。当听到杨宗保死讯的消息时,全家陷入万分的悲痛之中,而
这件事也使朝廷感到十分震惊,朝廷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纷纷吓破了胆,主张割地求
和。佘太君看到朝廷很多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http://hx.cnd.org/?p=108047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引言
二零零五年一月底二月初,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写了这个系列,陆续发在微信朋友圈里
。写完之后,有人建议整理一下,于是就把它们放在一起,顺便从网上找来一些地图附
上,以便读者参考。所附地图,都是来自维基百科。在这里向维基百科表示感谢。
(一)
我贴出《历史应该怎样解读》那篇杂感之后,有朋友提出质疑,说高句丽跟高丽没有关
系,只有韩国人这么说,我们中国人并不承认,似乎我把高句丽作为朝鲜人的祖先的说
法是站不住脚的。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想在这里专门讨论一下。
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高丽人是高句丽的承传似乎是人皆尽知的公
论,听大人说朝鲜也叫高丽,以前叫高句丽,后来把中间的句字去掉了,就叫高丽。因
为朝鲜既是国名,也是民族的名称,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高丽或者高句丽到底是代表民
族还是国家,只是知道朝鲜,高丽和高句丽是不同时代使用的名字,把时间概念抛开不
算,都是一回事。但高句丽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清楚。
为什么不清楚?因为那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事,所以我们不关心。虽然高句丽也曾占领过
中国东北大片... 阅读全帖
k**o
发帖数: 15334
32
有理,弄死确实过了,都是枢密副使了,进了东府的人物,就这么弄死太不合
适了。宋朝好像也没有先例。当年仁宗猜忌狄青,也只是让他出外当节度使
而已。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的局势,可能岳飞确实有反心,只是贬斥说不定就
反了。
m***n
发帖数: 12188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神秘的西夏》拍得狠不错
现在没有直接的党项后裔。
从历史看,主要是融入现代汉族。党项从仁宗李仁孝开始,就汉化非常厉害了。
z****e
发帖数: 54598
34
仁宗时期,包公,狄青,寇准,八贤王,范仲淹,杨家将,呼家将啥都在呢
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这些都是演义瞎吹的,狸猫换太子真实意图是用来骂明朝的皇帝
历史上宋朝没这事
d******a
发帖数: 32122
35
太宗 仁宗 神宗 哲宗 高宗 孝宗
r**********g
发帖数: 22734
36
仁宗算史上最好了吧。
a*****9
发帖数: 1884
37
也就仁宗、高宗、孝宗可以算。太宗和神宗水平一般,哲宗死太早
q*****k
发帖数: 586
38
NO.5 廖化——文武双全,岂是平庸之辈
中国有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一句话盖棺论定,把廖化说成了一钱不值的平庸之辈:廖化这个人能力一般般,纯属“矬子里面拔将军”,任用他当先锋是没办法的办法。
实际情况是这个样子吗?曾看陈寿的《三国志》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廖化不但不象成语中说的那样窝囊,而且他“高调精彩亮相,武艺无比高强,也曾千里走单骑,差点活捉司马懿”,是一位叱咤疆场的三国英雄。 廖化一生,先后跟着关羽、诸葛亮、姜维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以勇敢果断著称,最后官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在三国时就有“前有王、句,后有张、廖”之誉。王是王平,句是句扶,张为张翼,廖就是指的廖化。蜀国后期人才缺乏不假,但把廖化这样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人才比喻成“平庸之辈”,只能是伯乐瞎了眼,岂不是历史上一桩冤案!
NO.4 周瑜——雅量高致,反诬心胸狭小
因为一部“七分虚构、三分真实”的《三国演义》,周瑜让人家喻户哓。但人们所知晓的这个周瑜却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判若两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64
39
历史上真正的丐帮四大门派
丐帮,是武侠世界里的名动江湖的一大帮派,丐帮子弟遍及五湖四海,号称天下第
一大帮,连少林、武当这样的精英门派都要让丐帮三分。
因为吃行丐这碗饭的人实在太多,而且各地丐帮的规矩家法都各不相同,比如山东北
边的丐帮自称“穷家行”,东北的丐帮自称“大筐子帮”,湖南的丐帮自称“卑田院”
,广东一带的丐帮多自称“大骨头帮”,等等。不过今天只讲冠以姓氏的丐帮四大门派
,这四大门派是范家门、高家门、李家门、康家门。
在丐帮四大门中,范家门的势力是最大的,而且江湖地位也是最崇高的,因为范家门
的老祖宗曾经求救过大圣先师孔子一命。乞丐讨钱时,经常会唱一首莲花落,其中有这
么一段,“孔夫子无食困陈蔡,多亏了范丹老祖把粮帮。借你们吃,借你们穿,借来(
这个)米山和面山哪,直到如今没还完。”
孔夫子得了范丹老祖的救济,才活下下来,儒家子弟非常感激范丹老祖的慷慨施救。
而后来范丹家产败落,只能上街要饭,后来有乞丐要饭,就自称是范家门的弟子,替老
祖宗范丹要账来了。其实范丹是东汉时代的人,和孔子根本不挨边,只是后来民间口口
相传,范丹竟然成了孔圣人的债主。
范家门...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0
楼主基本上全是胡扯。
契丹不是不想进一步,而是不可能。五代时期中原虽然又乱又穷,但是一群突厥军阀的
战斗力还偏偏不错。也就是什么都不行,就是会打仗。契丹最多是在其中和纵连横,利
用些好处,真要加入进来,很可能被碾得渣子不剩。
后来宋朝越来越富裕安定,但是战斗力却越来越低了。但是那时契丹内部也麻烦越来越
多,比如女真崛起,而且契丹越来越汉化,同时也是战斗力越来越低下,和北宋西夏一
样,都是纸老虎了。
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规律性怪圈。
实际上,五代时期契丹在某位军阀的邀请下,进入了中原一次,但是周围全是割据军阀
,试探性冲突一下,契丹军队打一仗死一片,吓坏了。赶紧撤退了。然后宣传说是气候
太热,思乡撤退了。谁相信谁就是笑话。
党项,在五代时期,其实也是地方军阀。而且党项军阀有好几个,夏州党项(定难军)
只是一个而已。其东北是府州军阀折家将(也是党项军阀,杨家将故事里面,佘太君的
原型就是折家的一个女孩,嫁给老杨),旁边紧挨麟州杨家将。西北灵州(银川)是另
外一个汉族军阀,兰州又是一个军阀,再往西则是甘州回纥人,敦煌归义军,高昌回纥
之类。
这些军阀和江南各个军阀不同,没有称王称帝,这也意味着...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1
楼主基本上全是胡扯。
契丹不是不想进一步,而是不可能。五代时期中原虽然又乱又穷,但是一群突厥军阀的
战斗力还偏偏不错。也就是什么都不行,就是会打仗。契丹最多是在其中和纵连横,利
用些好处,真要加入进来,很可能被碾得渣子不剩。
后来宋朝越来越富裕安定,但是战斗力却越来越低了。但是那时契丹内部也麻烦越来越
多,比如女真崛起,而且契丹越来越汉化,同时也是战斗力越来越低下,和北宋西夏一
样,都是纸老虎了。
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规律性怪圈。
实际上,五代时期契丹在某位军阀的邀请下,进入了中原一次,但是周围全是割据军阀
,试探性冲突一下,契丹军队打一仗死一片,吓坏了。赶紧撤退了。然后宣传说是气候
太热,思乡撤退了。谁相信谁就是笑话。
党项,在五代时期,其实也是地方军阀。而且党项军阀有好几个,夏州党项(定难军)
只是一个而已。其东北是府州军阀折家将(也是党项军阀,杨家将故事里面,佘太君的
原型就是折家的一个女孩,嫁给老杨),旁边紧挨麟州杨家将。西北灵州(银川)是另
外一个汉族军阀,兰州又是一个军阀,再往西则是甘州回纥人,敦煌归义军,高昌回纥
之类。
这些军阀和江南各个军阀不同,没有称王称帝,这也意味着...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宋太宗雍熙北伐遭到惨败以后,宋朝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自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大。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如王若钦等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真宗才驾临澶州督战,并接见守城的众将,宋军士气大振,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历来畏敌,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这是在北宋处于有利条件下签订的屈辱条约。宰相寇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真宗赵恒苦谏,称契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0596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
宋朝占大便宜了
100年和平
双方少死多少人
岁币30万是3000万用军费用百分之一
我是宋朝皇帝的话也签约
鉴定完毕

动防御。自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
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
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br />
。不久,宋真宗借故把他贬斥出朝,任命妥协派王若钦为宰相。这样,宋朝更不想收复
幽云十六州了。王安石和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
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
辱性的条约。一方面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
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勒索。台北“故宫博物院” 蒋复璁曾说过:宋辽澶渊之盟
“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br />
c**********l
发帖数: 4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至今已一千年,大家能否预言下一个千年(3000年)中国会是什么样?

动防御。自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
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
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
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大。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
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如王若钦等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
,因宰相寇准的力劝,真宗才驾临澶州督战,并接见: 守城的众将,宋军士气大振,坚
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
宗历来畏敌,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
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
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这是在北宋处于有利条件
下签订的屈辱条约。宰相寇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真宗赵恒苦谏,称契
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边...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51
45
再过几天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庆典了,这段时间,为了阅兵彩排,北京京开
始了较为严厉戒严措施,戒严时段内,地铁不通,公交绕行,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天安门
广场的畅通。而在古代时候,不仅是天安门,也不仅仅在某个重要节日,在紫禁城内有
不少的规矩,也是值得一提,例如,紫禁城内骑马乘轿的规定就颇有趣味~
紫禁城是帝王的家,到帝王家门口,无论富贵贫寒、高尊卑贱,乘轿者下轿,骑马
者下马,这是规矩,也是礼制,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旦旦上朝,以议时事”,但这种
“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传统,却在几千年里一直延承。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意既百官上朝到了
皇宫的外门,都停下车来,步行进宫。汉朝的时候,文武百官已经不能随便骑马乘轿出
入皇宫了。
但是也有例外。《晋书·石勒载记》记载:“勒宫殿及诸门始就,制法令甚严,讳
胡尤峻。有醉胡乘马突入止车门,勒大怒,谓宫门小执法冯翥曰:‘夫人君为令,尚望
威行天下,况宫阙之间乎!向驰马入门为是何人,而不弹白邪?’翥惶惧忘讳,对曰:‘
向有醉胡乘马弛入,甚呵御之,而不可与语。’勒笑曰:‘胡人正自难与言。’”历史
上,没经皇帝... 阅读全帖
z***b
发帖数: 108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为什么灭亡?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灭后周建立北宋政权,在位16年,以后历经太宗赵炅(赵光义,在位21年),真宗赵恒(在位25年),仁宗赵祯(在位41年),英宗赵曙(在位4年),神宗赵顼(在位18年),哲宗赴煦(在位15年)。赵佶是神宗的第十一子,哲宗的弟弟。因哲宗无子,哲宗死后,赵佶在向太后支持下登上皇位,即宋徽宗,此人在位25年,为政昏庸无能,重用大奸臣蔡京、王诜、高俅、童贯等人,排斥迫害正直的官员。个人则花天酒地,胡作非为。1125年,羽毛丰满的金国正式大举入侵北宋,宋军连连失利,徽宗被吓得心惊肉跳,但又不敢担起抗金大任,为了顺利逃跑,便把皇位让给他的儿子赵桓,即宋钦宗,钦宗当时已25岁,也是个胆小鬼,本来守城将领李纲多次击退金兵,但赵桓带着几个大臣到金营伏首称臣,对金人勒索有求必应。1127年(靖康二年)金人把他扣为人质,废为庶人。又把太上皇徽宗、郑太后以及钦宗的皇后、太子等及宋王朝“二百年府库蓄积”一并押往金国,北宋就这样葬送在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的手上,他们受尽折磨和侮辱,最后都死在金国。只有钦宗的弟弟、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在靖康之变中侥幸逃脱,于当年五月一日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南宋...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帝国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蒙屠杀和元屠杀也不是一回事啊。元灭南宋的时候温和多了。蒙古人军事上的屠杀和司
法上的温和本来就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蒙古人的刑罚和同时代的中国,欧洲,阿拉伯
相比都轻多了。可以这么讲,蒙古人搞屠杀,但很少搞虐杀(也不是没有,我知道的有
两个例子,其中的一个带有典型的基督教风格。但这都不是常态),也不怎么搞宗教迫
害。
你到底看过没有元史的刑法志啊,我给你引用一段:
元興,其初未有法守,百司斷理獄訟,循用金律,頗傷嚴刻。及世祖平宋,疆理混一,
由是簡除繁苛,始定新律,頒之有司,號曰《至元新格》。仁宗之時,又以格例條畫有
關於風紀者,類集成書,號曰《風憲宏綱》。至英宗時,復命宰執儒臣取前書而加損益
焉,書成,號曰《大元通制》。
没成文法?那《至元新格》是什么?而且,元刑慎刑从世祖一开始就如此:
世祖謂宰臣曰:「朕或怒,有罪者使汝殺,汝勿殺,必遲回一二日乃覆奏。」斯言也,
雖古仁君,何以過之。
编元史的明人连“虽古仁君,何以过之”的马屁都上了。至于民族歧视,这和刑法是否
苛刻有直接关系?
o***e
发帖数: 3526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帝国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我把刑法志开头的部分给你贴出来,你给我把“至元新格是大致取一时所行事例,编为
条格而已”这句话找出来:
自古有天下者,雖聖帝明王,不能去刑法以為治,是故道之以德義,而民弗從,則必律
之以法,法復違焉,則刑辟之施,沼胁坏靡颜摺J且韵韧踔菩蹋且粤⑼怂暂o
治也。故《書》曰:「士制百姓於刑之中,以教祗德。」後世專務黷刑任法以為治者,
無乃昧於本末輕重之義乎!歷代得失,考諸史可見已。
元興,其初未有法守,百司斷理獄訟,循用金律,頗傷嚴刻。及世祖平宋,疆理混一,
由是簡除繁苛,始定新律,頒之有司,號曰《至元新格》。仁宗之時,又以格例條畫有
關於風紀者,類集成書,號曰《風憲宏綱》。至英宗時,復命宰執儒臣取前書而加損益
焉,書成,號曰《大元通制》。其書之大綱有三:一曰詔制,二曰條格,三曰斷例。凡
詔制為條九十有四,條格為條一千一百五十有一,斷例為條七百十有七,大概纂集世祖
以來法制事例而已。其五刑之目:凡七下至五十七,謂之笞刑;凡六十七至一百七,謂
之杖刑;其徒法,年數杖數,相附麗為加減,鹽徒盜偌葲Q而又鐐之;流則南人遷於遼
陽迤北之地,北人遷於南方湖廣之鄉;死刑,則有斬而無絞,惡逆之極者,又有淩遲...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元史 刑法志 1 (卷102)
为版上共享干货。
刑法一
自古有天下者,雖聖帝明王,不能去刑法以為治,是故道之以德義,而民弗從,則必律
之以法,法復違焉,則刑辟之施,沼胁坏靡颜摺J且韵韧踔菩蹋且粤⑼怂暂o
治也。故《書》曰:「士制百姓於刑之中,以教祗德。」後世專務黷刑任法以為治者,
無乃昧於本末輕重之義乎!歷代得失,考諸史可見已。
元興,其初未有法守,百司斷理獄訟,循用金律,頗傷嚴刻。及世祖平宋,疆理混一,
由是簡除繁苛,始定新律,頒之有司,號曰《至元新格》。仁宗之時,又以格例條畫有
關於風紀者,類集成書,號曰《風憲宏綱》。至英宗時,復命宰執儒臣取前書而加損益
焉,書成,號曰《大元通制》。其書之大綱有三:一曰詔制,二曰條格,三曰斷例。凡
詔制為條九十有四,條格為條一千一百五十有一,斷例為條七百十有七,大概纂集世祖
以來法制事例而已。其五刑之目:凡七下至五十七,謂之笞刑;凡六十七至一百七,謂
之杖刑;其徒法,年數杖數,相附麗為加減,鹽徒盜偌葲Q而又鐐之;流則南人遷於遼
陽迤北之地,北人遷於南方湖廣之鄉;死刑,則有斬而無絞,惡逆之極者,又有淩遲處
死之法焉。蓋古者以墨、劓、剕、宮、大辟為五刑,後世除肉刑,乃以笞、杖、徒、...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精选 | 三千年吃肉史:羊肉才是汉族最贵族的食物
2016-03-04 唐元鹏 国家人文历史
文 | 唐元鹏
转自<<新周刊>>第427期(微信ID:new-weekly),本文经《新周刊》授权转载,转载
请联系原出处。
在很长的历史阶段,汉人都是以牛羊肉为高大上的肉类,吃牛吃羊是士大夫阶层的专利
,这种饮食习惯直到今天仍影响着肉菜市场的物价。
鸿门宴中有这样一段,樊哙冲入大帐,要救刘邦。项羽见来了一位莽撞人,饶有兴趣地
说道:“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
(zhì)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樊哙像(资料图)
樊哙像(资料图)
这一幕项羽又赐酒,又给肉,许多人解释为项羽对樊哙很器重。但如果在某个宴席上,
主人给你四升酒让你喝下去,哪里有一点器重之意?还被迫生吃猪肘,分明是项羽戏耍
侮辱樊哙。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猪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非高大上的肉食,“天子食太牢,牛羊
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只有牛羊才是上等的肉,到了宋朝,这种饮食特点被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至今日牛羊肉
...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