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今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P******a
发帖数: 47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的校对
001到015已经基本完成.我当然还会继续更改发现的错字.
这也是这部书的开头部分,有提纲携领的作用,所以对于把握楞严的大脉络十
分重要.掌握了大脉络,就不易在大块头的著作中迷失.(全书按这样的编号,
应该一直到350左右结束,称得上是大块头了.) 所以请愿意跟读的网友,抓紧
时间读一读001到015. 另外请网友多加留意008,是南先生对这写这部书的
心态等等做的说明.
下面就要开始楞严经和今释的正文了(实际上015已经开了个头).南怀瑾先生这
部书的编排是楞严经原文以大字排版先行,先生的今释小字排版随后,包括001
中所列的标题目录在书中也都是小字排版.我想这意思一在区别原文和今释,
二在先生欲向读者提醒楞严原文重要过于今释.这个不能说是谦虚,而是体现了
先生对佛法和经典的严肃态度,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修行者学习的态度.
电子版不易表达字体的区别,我就决定以★号打头并后缩一格来表示楞严原文
和原楞严版本的注解,以别于不缩格的今释文字.
古云: 自从一读楞严后,不读世间糟粕书
P******a
发帖数: 478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01)
001
楞严大义今释 附楞严经原文 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南怀瑾先生述著 庚子1960年8月台湾初版.己卯1999年2月台湾初版卅二刷
楞严大义今释目录
又名宇宙人生真理探原
叙言 002-007
附凡例 008-008
楞严大义指要 009-014
第一章 心性本体论 018
问题的开始
P******a
发帖数: 478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15)
015
楞严大义今释 (注一) 南怀瑾述著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总卷第一
★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帝译
★ 鸟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 □桓精舍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
★ 人俱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佛子住持 善超诸有 能于国土 成就威仪 从
★ 佛转轮 妙堪遗嘱 严净毗尼 弘范三界 应身无量 度脱众生 拔济未来
★ 越诸尘累 其名曰 大智舍利弗 摩诃目犍连 摩诃枸□罗富楼那弥
P******a
发帖数: 478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21)
021
阿难答: 「世间上一切有灵性的生物与人,他们能够看见的眼,都在面上。
他们能够识别的心,都在身内。」(阿难第一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在身内。)
★ 佛告阿难 汝今现坐如来讲堂 观□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 此大重阁
★ 清净讲堂 在给孤园 今□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 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
★ 尊 我在堂中先见如来 次观大众 如是外望 方瞩林圆 阿难 汝瞩
★ 林园 因何有见 世尊 此大讲堂户牖开豁 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 佛告阿难 如汝所言 身在讲堂 户牖开豁 远瞩林园 亦有众生在此堂
★ 中不见如来 见堂外者 阿难答言 世尊 在堂不见如来 能见林泉 无有
★ 是处 阿难 汝亦如是 汝之心灵 一切明了 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
★ 内 尔时先合了知内身 颇有众生 先见身中 后观外物 纵不能见心肝
★ 脾胃 爪生发长 筋转脉摇 诚合明
P******a
发帖数: 478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43)
043
★ 尔时阿难 及诸大众 闻佛示诲 身心泰然 念无始来 失却本心 妄认缘
★ 尘 分别影事 今日开悟 如失乳儿 忽遇慈母 合掌礼佛 愿闻如来 显出
★ 身心 真妄虚实 现前生灭 与不生灭 二发明性 时波斯匿王 起立白佛
★ 我昔未承诸佛诲敕 见迦旃延毗罗胝子 咸言此身死后断灭 名为
★ 涅盘 我虽值佛 今犹狐疑 云何发挥 证知此心 不生灭地 今此大众 诸
★ 有漏者 咸皆愿闻
★ 佛告大王 汝身现在 今复问汝 汝此肉身 为同金刚常住不朽 为复变
★ 坏 世尊 我今此身 终从变灭 佛言大王 汝未曾灭 云何知灭 世尊 我此
★ 无常变坏之身 虽未曾灭 我观现前 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
★ 渐销陨 陨亡不息 决知此身 当从灭尽 佛言 如是 大王 汝今生龄 已
★ 从衰老 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世尊 我昔
P******a
发帖数: 478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34)
034
别于妄心,名为真心自性。(这个所谓真,只是在名辞上为了有别于妄心而假设
的。在人与一切含灵众生的本位上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状况的妄想,与生理本能的
活动,都是这自性功能所生的动态作用。)你现在的意识精神,原来自然具有自
性灵明,能够产生心理生理各种因缘的作用。但是心理生理各种因缘现象的产
生,推究其原因,各有其自己的所以然。如能将身心、物理、精神互和关系所产
生的各种因缘,各自归返其所以生起攀缘的本位,这个本来清净正觉,光明寂然
的自性,自会超然独立,外遗所有而得解脱。一切含灵的众生,都具有这个心性
自体功能而发生种种作用。虽然终日应用,但是只能认识这个自性功能所产生的
作用,而不能认识心性光明寂然的自体,所以才在生死之流当中旋转不已。」
★ 阿难 汝今欲知奢摩他路 愿出生死 今复问汝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
★ 五轮指 语阿难言 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佛言 汝何所见 阿难言 我见
★ 如来举臂屈指 为光明拳 耀我心目
P******a
发帖数: 478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19)
019
(注二) 释迦牟尼佛: 即中天竺(印度)迦毗罗国净钣王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
道,译日能仁寂默。为娑婆世界之教主。
(注三) 舍卫国: 地名,后以为国号。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南岸,鸟德之东,尼泊
尔之南。
(注四) 波斯匿: 舍卫国之王名,译曰和悦,又日月光,
(注五) 阿难: 译日庆喜,乃佛堂弟,斛饭王之子。于佛成道日降生,王闻太子成道,
一喜也。父斛饭王入宫,报告生子,请王赐名,又一喜也。故字曰庆喜。在佛
弟子中,多闻第一。
(注六) 摩登伽: 译曰小家种,亦日下贱种,是其母名。女名?吉蹄,译日本性。虽堕
淫女,本性不失。今云摩登伽女者,依母彰名也。
(注七) 文殊: 译曰妙德,又曰妙吉鲜。其德微妙,曾为七佛之师。降生之时,有十种
吉祥瑞相。
★ 佛言善哉 阿难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 从无始来 生死相续 皆由不知常
★ 住真心性净明体
P******a
发帖数: 478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20)
020
为这种妄想作用,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发生种种错误,在生死海中轮转不休。
我现在要问你,希望你直心答覆我的问题。你要求证得正知正觉的无上菩提,入
门只有一个直径,这个直径,就是直心。你须要知道,一切正觉者成佛的基本行
为,就是心口如一,绝不自欺。你因为看见了我外貌色相的美妙,就出家学佛,
你用什么来看?有是那个在爱好呢?」阿难答: 「能看见的是我的眼,能爱好的
是我的心。」
★ 佛告阿难 如汝所说 真所爱乐 因于心目 若不识知心目所在 则不能
★ 得降伏尘劳 譬如国王 为贼所侵 发兵讨除 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使汝
★ 流转 心目为咎 吾今问汝 唯心与目 今何所在
佛说: 「你说由看见而发生受好,是眼与心的作用。如果你不知道眼与心在
那里,就无法免除尘劳(注八)颠倒的错误根本,不能消灭心理的烦恼。譬如一个
国王,要用兵剿匪,倘使不知道匪在什么地方,如何去剿灭他们呢?你说,使你
发生爱好的,使你在烦恼痛苦中流浪的,都是眼睛与心所指
P******a
发帖数: 478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25)
025
分别的作用。如果心能向外面看外界的景象,却不能够同时看见自己的眼睛,那
你所说的能知能见明明了了的心,潜伏在眼神经的根里,与眼睛戴上玻璃眼镜的
譬喻相此拟,根本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的作用,潜伏在生理神
经根襄,是错误的)

★ 阿难白佛言 世尊 我今又作如是思惟 是众生身 腑藏在中 窍穴居外
★ 有藏则暗 有窍则明 今我对佛 开眼见明 名为见外 闭眼见暗 名为见
★ 内 是义云何

★ 【窍穴】眼耳,口鼻之孔窍也
阿难说: 「再依我的思惟,人们的身体,腑脏在身体的内部。眼睛和耳朵等
有窍穴的器官,在身体的外表。凡是腑脏所在的,自然暗昧。有窍穴洞开的,自
然透明。例如我现在对佛,张开眼睛,就看到光明,所以名为见外。闭上眼睛,
就只见到黑暗,所以名为见内。以此例来说明,或者此较明了。」(阿难第四次
所答的观念,不是针对心在何处去辨别,只根据见明见暗来说明心在内在外
P******a
发帖数: 478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18)
018
第一章 心性本体论
问题的开始
^^^^^^^^^^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注二)到舍卫国(注三)波斯匿王(注四)的宫廷里去.
为追悼王父的忌辰而应邀赴斋。佛的从弟阿难(注五)早年从佛出家,那天恰恰外
出未归,不能参加。回来的时候,就在城里乞食,凑巧经过娼户门口,被摩登伽
(注六)女看见,爱上了他,就用魔咒迷住阿难,要想加以淫污。正当情形严重的
关头,佛在王宫里已有警觉,立刻率领弟子们回到精含,波斯匿王也随佛同来。
佛就教授交殊(注七)大士一个咒语,去援救阿难脱离困厄。阿难见到文殊,神智
恢复清醒,与摩登伽女一同来到佛前,无限惭愧,涕泪交流,祈求佛的教诲。
佛问阿难: 「你以前为什么舍去了世问的恩爱,跟我出家学佛?」阿难答:
「我看到佛的身体,庄严美妙而有光辉,相信这种现象,不是平常人所能做到,
所以才出家,跟您学法。」

(注一) 楞严: 大定之总名也。自性定也。佛自释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经云:
P******a
发帖数: 478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02)
002
叙言
(一)
在这个大时代里, 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自然乱象纷陈。变乱使凡百俱
废,因之,事事都须从头整理。专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
要求,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远的,要能耐得凄凉,甘于寂
寞,在没没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
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艰苦地做去。
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好的宝镜,观今鉴古,可以使我们在艰苦的岁月中,增
加坚毅的信心。试追溯我们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每次大变乱中.都吸收了外来的文
化,融合之后,又有一种新的光芒产生。我们如果将历来变乱时代加以画分,共
有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金元、满清等几次文化政治上的大变动,其间如南
北朝,为佛教文化输入的阶段,在我们文化思想上,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融化以
P******a
发帖数: 478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23)
023
★ 宿斋 汝观比丘 一人食时 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是诸
★ 比丘 虽阿罗汉 躯命不同 云何一人饱令众饱 佛告阿难 若汝觉了知
★ 见之心 实在身外 身心相外 自不相干 则心所知 身不能觉 觉在身际
★ 心不能知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 汝眼见时 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 如是世
★ 尊 佛告阿难 若相知者 云何在外 是故应知 汝言觉了能知之心 住在
★ 身外 无有是处

★ 【抟食】西竺古代习惯,以手代箸抟取食物故名
★ 【宿斋】宿预也,犹言我已先食也
★ 【兜罗锦】西竺所产细 之棉,喻佛手之贵相也
认为心在身外的辨别
佛问: 「刚才我们大家饿了,就去吃饭。试间,可否在饿时推派一个代表去吃
吃,这个代表的人吃饱了饭,我扪大家就可以不饿了呢?阿
P******a
发帖数: 478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27)
027
★ 阿难言 我尝闻佛 开示四众 由心生故 种种法生 由法生故 种种心生
★ 我今思惟 即思惟体 实我心性 随所合处 心则随有 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 【四众】出家僧尼,及在家男女居士合称四众
阿难说: 「我听佛说: 『心生种种法(注十)生,法生种种心生(注十一)』
我现在再加思惟推测,这个思惟的作用,就是我心的体性。当这个心的思惟体
性,与外面镜界事物相连合,就是心之所在,并不一定在内,在外,或者在中间
三处。」(阿难第五次所答的观念,认为思惟的作用,就是心的体性)
(注十)法:一切事与理。
(注十一)「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诸法本无,由心故有.心亦本无,因法故
有.前一句「心生法生」,明法不自生,从心而起。后一句「法生心生」,明心不
自生,由法而现。正显心本不生,法无自性,二俱无体,乃心法皆空之旨也。
★ 佛告阿难 汝
P******a
发帖数: 478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28)
028
★ 足 头有所觉 足应无知 今汝不然 是故应知 随所合处 心则随有 无有
★ 是处

★ 【十九界七尘】 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之定名,加六根六识为十八界之定名
★ 曰十九与七者,本无其实也
认为能思惟的是心之辨别
佛说: 「依你所说 『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思惟的意识作用,与
现象界相合,就是心。那么,这个心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体性,既然没有自体,就
没有可以相合的。设使没有自体的东西可以相合,等于抽象与假设相合,只有名
辞,并无事实,那还有什么道理呢!如果认为心是没有自体的,你用手扭痛自己
身体某一部分,试问,你这个能够知觉疼痛的心,是你身体内部发出,还是由外
界进来的呢?假若认为是从身内发出,同你第一次所讲的心在身内的观念一样,
应该先能看见身内的一切。如果认为是从外界进来,同你第二次所讲的心在身外
的观念一样,应该先能看见自己的面目。」阿难说: 这个所谓能看见的是眼睛
P******a
发帖数: 478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29)
029
能觉的心性,并不遍满全身,那你碰头,同时也碰到足,既然头巳经感觉疼痛,
足就不会再感觉到疼痛。事实上,并不如此,全身碰痛,全身都有感觉。综合上
述理由,你所说的,认为心性无体,因外界现象的反应,心就相合发生作用,根
本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鹳为心性思惟作用,并无自体。都因外界刺激,
相合反应而生是错误的)

★ 阿难白佛言 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 谈实相时 世尊亦言
★ 心不在内 亦不在外 如我思惟 内无所见 外不相知 内无知故 在内不
★ 成 身心相知 在外非义 今相知故 复内无见 当在中间

★ 【实相】清静心体,无相可见之相,曰实相
阿难说:「我常听佛与文殊大士等讲自性的实相,您说:『心不在内,亦不
在外。』我现在再加思惟研究,在内寻不到这个能知能觉的心,身外又没有一个
精神知觉的东西。既然身内寻觅不到能知的心,所以不能认为心就存
P******a
发帖数: 478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32)
032
认为没有,必定会有一种境界与现象。有了境界与现象,事实就有存在,怎么可
以说是无著呢? 所以你说一切无著,就名为能知能觉的心,是错误的。」(分析
一般观念,认为一切无著就是心,是错误的)
(以上是有名的七处徵心之论辩。)
★ 尔时阿难 在大家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
★ 言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 蒙佛慈爱 虽今出家 犹恃□怜 所以多闻未得
★ 无漏 不能折伏娑毗罗咒 为彼所转 溺淤淫舍 当由不知 真际所诣
★ 惟愿世尊 大慈哀愍 开示我等 奢摩他路 令诸阐提 隳弥戾车 作是
★ 语已 五体投地 及诸大众 倾渴翘伫 钦闻示诲

★ 尔时世尊 从其面门 放种种光 其光晃耀 如百千日 普佛世界 六种
★ 震动 如是十方微尘国土 一时开现佛之威神 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其
P******a
发帖数: 478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36)
036
★ 顶 而告之言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 唯心所现 一切因果 世界微尘 因心
★ 成体 阿难 若诸世界一切所有 其中乃至草叶缕结 诘其根元
★ 咸有体性 纵令虚空 亦有名貌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 一切心 而自无
★ 体 若汝执吝 分别觉观 所了知性 必为心者 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
★ 香味触诸尘事业 别有全性 如汝今者 承听我法 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 内守幽闲 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我非敕汝 执为非
★ 心 但汝于心 微细揣摩 若雕前尘有分别性 即真汝心 若分别性 离
★ 尘无体 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尘非常住 若变灭时 此心则同龟毛兔角
★ 则汝法身 同于断灭 其谁修证 无生法忍 即时阿难 与诸大众 默然自
★ 失 佛告阿难 世间一切诸修学人 现前虽成九次第定 不得漏尽成阿
★ 罗汉 皆由执此生死妄
P******a
发帖数: 478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38)
038
★ 阿难闻已 重复悲泪 五体投地 长跪合掌 而白佛言 自我从佛发心出
★ 家 恃佛威神 常自思惟 无劳我修 将谓如来惠我三昧 不知身心本不
★ 相代 失我本心 虽身出家 心不入到 譬如穷子 舍父逃逝 今日乃知虽
★ 有多闻 若不修行 与不闻等 如人说食 终不能饱 世尊 我等今者 二障
★ 所缠 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惟愿如来哀愍穷露 发妙明心 开我道眼

★ 【三昧】此云正受

★ 【心身本不相代】出家是身,三昧为心,二事各行,无相替理

★ 【二障】一者理障,障诸正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阿难听了佛的教诲,悲泣涕流地说:「我常想仰仗佛的威神,不必自己劳
苦修行,您会惠赐给我三昧。(心性寂然不动,照用同时的境界。) 不知道各
人的身心,本来不能代替,所以不能见到真心自性。我现在虽然身体出家,此
P******a
发帖数: 478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39)
039
★ 心 得清净眼 阿难 汝先答我 见光明拳 此拳光明 因何所有 云何成拳
★ 汝将谁见 阿难言 由佛全体阎浮檀金 □如宝山 清净所生 故有
★ 光明 我实眼观 五轮指端 屈握示人 故有拳相 佛告阿难 如来今日实
★ 言告汝 诸有智者 要以譬喻 而得开悟 阿难 譬如我拳 若无我手 不成
★ 我拳 若无汝眼 不成汝见 以汝眼根 例我拳理 其义均不 阿难言 唯
★ 然 世尊 既无我眼 不成我见 以我眼根 例如来拳 事义相类 佛告阿难
★ 汝言自相类 是义不然 何以故 如无手人 拳毕竟灭 彼无眼者 非见全无
★ 所以者何 汝试于途 询问盲人 汝何所见 彼诸盲人 必来答汝 我今眼
★ 前 唯见黑暗 更无他瞩 以是义观 前尘自暗 见何亏损 阿难言 诸盲眼
★ 前 唯睹黑暗 云何成见 佛告阿难 诸盲无眼 唯观黑暗 与有眼人 处于
P******a
发帖数: 478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41)
041
★ 以摇动者 名为尘义
★ 佛言如是 即时如来 于大众中 屈五轮指 屈已复关 关已又屈 谓阿难
★ 言 汝今何见 阿难言 我见如来 百宝轮掌 众中关合 佛告阿难 汝见我
★ 手 众中开合 为是我手 有开有合 为复汝见 有开有合 阿难言 世尊宝
★ 手 众中关合 我见如来 手自关合 非我见性 有开有合 佛言 谁动谁静
★ 阿难言 佛手不住 而我见性 倘无有静 谁为无住 佛言如是 如来于是
★ 从轮掌中 飞一宝光 在阿难右 即时阿难 回首右盼 又放一光 在阿难
★ 左 阿难又则迥首左盼 佛告阿难 汝头今日何因摇动 阿难言 我见如
★ 来 出妙宝光 来我左右 故左右观 头自摇动 阿难 汝盼佛光 左右动头
★ 为汝头动 为复见动 世尊 我头自动 而我见性 尚无有止 谁为摇动 佛
★ 言 如是 于是如来 普告大
P******a
发帖数: 478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44)
044
★ 血气充满 而今颓龄 迫于衰耄 形色枯悴 精神昏昧 发白面皱
★ 逮将不久 如何见比 充盛之时 佛言 大王 汝之形容 应不顿朽 王言
★ 世尊 变化密移 我诚不觉 寒暑迁流 渐至于此 何以故 我年二十 虽号
★ 年少 颜貌已老 初十岁时 三十之年又衰于二十 于今六十又过于二 观
★ 五十时 宛然强壮 世尊 我见密移 虽此殂落 其间流易 且限十年 若
★ 复令我 微细思惟 非变宁唯一纪二纪 实为年变 岂唯年变 亦兼月化
★ 何直月化 兼又日迁 沈思谛观 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故知
★ 我身 终从变灭 佛告大王 汝见变化 迁改不停 悟知汝灭 亦于灭时 汝
★ 知身中 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 合掌白佛 我实不知 佛言 我今示汝不生
★ 灭性 大王 汝年几时 见恒河水 王言 我生三岁 慈母携我 谒耆婆天 经
a**u
发帖数: 8107
22
☆─────────────────────────────────────☆
bdbd (kakali) 于 (Sat Feb 20 20:49:57 2010, 美东) 提到:
首先要分辨禅相-----遍作相、取相、似相,其次是要找到有分心,而不是急于分辨自
己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没有见到遍作相、取相、似相,那是连初禅的边边都没有挨到,强行去分辨那只能是心
理安慰。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确定你自己的修行业处,比如入出息念、慈心禅那等,
对于不同的禅定方法,禅相会不一致。
这里只描述入出息念,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
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
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
;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
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
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
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3
第12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在为时不满百年的元代,中国佛教禅宗在南方的传承多为临济宗等的法脉,而曹
洞宗则多在北方弘扬,其中又以报恩行秀禅师(系雪岩如满师法嗣,为曹洞宗第十五世
)的法嗣雪庭福裕、华严至温、林泉从伦诸禅师以及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李之能居士等
为代表,尤以福裕在嵩山少林寺传承的一系为突出。
 (一)嵩山少林寺系
福裕禅师(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太原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张氏子。自幼陪颖,五岁解悟《论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读书一目十行,于乡
邻之中有“圣小儿”之佳誉,少时遭乱丧家,得道逢和尚劝导,于宋嘉定十七年(12
25)至仙岩投古佛和尚薙发脱俗,次年受具足戒。在古佛和尚处从学七年后,转投燕
京(今北京)行秀禅师,随侍十年,严受钳锤,精修猛进,久得印可,列为曹洞宗第十
六世。此后,应请主法于燕京奉福寺,时值金元交战,嵩山(今属河南省登封市境)少
林寺因战火波及,毁损严重,福裕禅师奉朝廷之命入主少林祖道庭,目睹殿堂荒芜破败
之状,发心重振。数年后,少林寺面貌一新。福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华严一乘十玄门
华严一乘十玄门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释智俨撰承杜顺和尚说
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此宗不尔,一即
一切,无过不离,无法不同也。今且就此华严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
与果。所言因者,谓方便缘修体穷位满,即普贤是也。所言果者,谓自体究竟寂灭圆果
,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谓十佛世界海及离世间品,明十佛义是也。
问:文殊亦是因,人何故但言普贤是其因人耶?
答:虽复始起发于妙慧,圆满在于称周。是故隐于文殊,独言普贤也。亦可。文殊普贤
据其始终,通明缘起也。今辨此因果二门者,圆果绝于说相,所以不可以言说而辨。因
即明其方便缘修。是故略辨也。
问:不思议法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于因门说耶?
答:此等虽是果德,对缘以辨果,非是究竟圆寂之果。是故与因同一会说也。今约教就
自体相,辨缘起者于中有二。一者,举譬辨成于法;二者,辨法会通于理。所言举譬辨
者,如夜摩天会菩萨云集品说云,譬如数十法增一,至无量,皆悉是本数智慧故差别也
。今举此十数为譬者,复有二门。一,异体门;二,同体门。就异体门中复有三。一者
,一中多,多中一。如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展转生非...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先生是位极富神秘色彩之传奇人物,是极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大师。
早在五十年前,南怀瑾先生就在台湾弘扬传统文化,内容涵盖了儒、佛、道及诸子
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论语别裁》、《老子他说》、《
孟子旁通》、《金刚经说什么》、《禅宗与道家》、《楞伽经大义》等三十余种,将古
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灿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
,其影响深远。其后,先生又奔走於美国、香港、欧洲等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1988
年开始架设海峡两岸沟通的桥梁,2006年在苏州创办太湖大学堂。受益者无以计数。
南先生虽旅居香港,但深切关怀着大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晚年尤甚,谆谆
教导海外众多弟子赴大陆投资,引进先进科技,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率先在大陆投资修
建金温铁路。筹集巨额资金设立“光华教育奖学金”,为希望工程捐助拳拳爱心……凡
此种种,令人感佩。
南怀瑾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呢?
长忆峨嵋路 绳床月满天
1918年,南怀瑾先生诞生於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到17岁时,除精研
四书五经外,涉猎遍及诸子百家,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史记 《苏秦列传》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①。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
工商,逐什二以为务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③,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
,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④,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
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⑤,伏而读之。期年⑥,以出揣摩⑦,曰:“此可以说
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⑧,皆少之⑨。弗信。
①困:窘迫,不如意。②逐什二:从事工商获十分之二的利润。③本:此指手工
业、商业。口舌:指游说。④屈首:低头,埋头。受书:从师受教。⑤《阴符》:古兵
书名,《战国策》谓为太公所著。已佚。今传本《阴符经》旧题黄帝撰,有太公、范蠡
、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⑥期年:一周年。⑦揣摩:此指悉心求其真意
,以相比合。后用为测度、估量或欣赏文字,加以效仿等意。⑧素:平时,向来。习:
熟。⑨少:轻视。
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①,被山带渭②,东有关河③,
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④。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顺治皇帝出家偈浅释 (zt)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szhdcjjqs.php
顺治皇帝出家偈浅释
索达吉堪布 著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缘 起
一九八七年,法王如意宝偕同一万多名藏汉僧俗,朝拜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清
凉圣境。
朝山期间,我与慈诚罗珠恭受上师之命,初次将《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道次第摄
颂》等藏地流传甚广的佛学论著翻译成汉语。在翻译过程中,捉襟见肘的汉语水平使我
们费尽了周折,特别是对前所未见的汉地佛教专用词汇,我们更是一窍不通。但上师之
命难越,我们只好硬着头皮上马,咬紧牙关坚持,翻阅了大量资料,花费了不少心血,
才算勉强完成了任务。不想以此因缘,便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才有了今天与汉地众生所
结下的殊胜不解之缘。
五台山向来以自然风光神奇旖旎、名胜古刹鳞次栉比而著称。放眼四周,千山竞秀;俯
视谷底,万壑争流。既有云蒸霞蔚的东台,繁花似锦的南台,明月皎洁的西台,一览群
山的北台,巨石如星的中台,也有淙淙欢跃、南北穿流的清水河,更有集五台之殊胜为
一体的黛螺顶,以及堪称五台山标志的塔院...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香港民主派批释法毁一国两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8 12:59:45 2016, 美东)
指架空香港法院立法会及损害法治 大律师公会重申反对
公民党杨岳桥(中)批评人大并非释法,而是修法、僭建,又认为这次释法架空香港法
院及立法会,令港人失去一国两制的信心。(蔡雯文/大纪元)
中共人大常委会星期一早上全票通过解释《基本法》第104条,明确规定宣誓要“真诚
、庄重”,拒绝宣誓即丧失资格,不得重新宣誓,并将参选要求与宣誓内容挂勾。香港
民主派议员批评今次不是释法而是修法,粗暴牺牲香港一国两制及法治精神,同时将影
响两位民选的议员席位。
《基本法》第104条原本只有84个字,人大这次释法增加超过一千字的解释。人大解释
条文规定:“宣誓人必须真诚、庄重地进行宣誓,必须准确、完整、庄重地宣读包括‘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内
容的法定誓言...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香港民主派批释法毁一国两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8 12:59:45 2016, 美东)
指架空香港法院立法会及损害法治 大律师公会重申反对
公民党杨岳桥(中)批评人大并非释法,而是修法、僭建,又认为这次释法架空香港法
院及立法会,令港人失去一国两制的信心。(蔡雯文/大纪元)
中共人大常委会星期一早上全票通过解释《基本法》第104条,明确规定宣誓要“真诚
、庄重”,拒绝宣誓即丧失资格,不得重新宣誓,并将参选要求与宣誓内容挂勾。香港
民主派议员批评今次不是释法而是修法,粗暴牺牲香港一国两制及法治精神,同时将影
响两位民选的议员席位。
《基本法》第104条原本只有84个字,人大这次释法增加超过一千字的解释。人大解释
条文规定:“宣誓人必须真诚、庄重地进行宣誓,必须准确、完整、庄重地宣读包括‘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内
容的法定誓言...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16
32
作者:朴素 提交日期:2005-10-27 09:03:59
与鬼话斑竹帝释天畅谈人、鬼、神
鬼话斑竹美女作家平生不识帝释天(步非烟)将于2005年10月27日下午接受天涯社区
专访,地点:莲蓬鬼话论坛。
★主 持 人:朴素、华子
★专访时间:10月27日14:30—17:00,全程约2小时30分
步非烟简介
一、作者介绍
平生不识帝释天(步非烟):女, 24岁,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在北大中文攻
读硕士学位,主修古代文学。
2004年起,在武侠刊物《今古传奇·武侠版》《今古传奇·奇幻版》《武侠故事》《
新武侠》上发表作品。短短一年间已总共发表作品上百万字,收到读者的广泛认同和追捧
,是近来最具实力和号召力的新锐青春偶像作家。目前步非烟已经和洋洋大观文化公司签
约,准备全面进军书籍单行市场,届时将有更大的举动。
主要作品:
《武林客栈》系列
《武林客栈1 ·青天寨》(《今古传奇·武侠版》2004第4期)
《武林客栈2 ·蛊神劫》(《今古传奇·武侠版》2004第8期)
《武林客栈3 ·沙月飞鹤》(《今古传奇·武侠版》2004第11期)
《武林客栈4 ·卷舞天下》(《今古传奇·武侠版
B***o
发帖数: 133
33
《宝王三昧忏》续跋
《宝王三昧忏》乃先师夏莲老晚岁最后之巨著。“忏”者,梵语“忏摩”之略。正译为
“乞容恕”,旧译为“悔”。音义结合,名为“忏悔”。《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
,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是故古云:“灭苦之要,莫过忏悔。”
普贤大士曰:“我于过去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
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本仪中广列当世众生种种罪恶,其邪妄险毒,
倍蓰于前。若不速忏,果报堪悲。
夫忏法有事、理二类。仪中严净道场、礼佛诵经、随文忏罪,是为事忏,亦名作法
忏。至于仪中“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若欲忏
悔者,端坐念实相”等,乃观照无生,从容中道之妙行,是为理忏,亦名无生忏。唐清
凉国师曰:“事忏灭末,理忏拔根。”本仪寓理忏于事忏,人人皆可入手;从作法契无
生,念念灭除罪根。方便究竟,微妙难思。
又此忏名为“宝王三昧”者,盖宝王三昧即念佛三昧。本忏以法藏因行,为自典范
;弥陀果证,作我依归。仪中之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即《往生论》之“五...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34
一、禹的传说及启和三康的故事的考辨
说禹的本义为虫,并不始于顾先生,就我所知,是他的老师崔适首先提出来的。
《史记探源》卷二:《集解》:“《谥法》曰:‘受禅成功日禹。”’案:此言谬矣。
禹之本义为虫名,犹鲧之本义为鱼名,夔、龙、朱虎、熊罴之本义为毛虫、甲虫之名也
。受禅成功,乃禹之勋业,岂禹之字义乎?
崔氏虽然首先提出“禹之本义为虫名”,但没有进一步的阐述,因此在学术界没有什么
影响。顾先生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除引《说文》“禹,虫也”之外,还说
: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九鼎是夏铸的,商灭了夏搬到商,周灭了商
,搬到周。……他们追溯禹出于夏鼎,就以为禹是最古的人,应做夏的始祖了。
这就是说他以为“禹为动物,出于九鼎”。此后,在《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的信中
,他又“因为九鼎不铸于夏代,禹说才起于西周的中叶”,而修正了这个假定,他说:
“我现在对于这个假定的前半还以为不误,对于后半便承认有修改的必要了。”这就是
说他坚持“禹为动物”之说,放弃“出于九鼎”之说。同时,他列举了九项理由,对禹
的来历再作了一个新的假定:“禹是南方民族神话中的人物。”
对于禹为动物之说,他...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35
宗喀巴大师 造颂
谭影 译颂
堪布索达吉 讲述
----------------------------------------------------------------------
《三主要道颂》

敬礼诸至尊上师!
佛陀至言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
欲求解脱之大道,我今随力而宣说。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
志依佛陀所喜道,具法缘者净意听。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方法,
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生欲,
业果不虚轮回苦,思维能除后世欲。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出离若无菩提心,所持则亦不能成,
无上菩提乐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常被四瀑流所冲,难止业绳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网孔,无明大暗所蒙蔽。
无边有海生又生,常被三苦所迫害,
已成如此诸母等,情状思已发大心。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见世出世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
所执之境本无者,彼入佛陀所喜道。
现相缘起不虚妄,性空离许之见二,
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位僧人,法名释智苑
【正见网2018年02月17日】
隋唐年间,幽州(今河北及辽宁一带)有位僧人,法名释智苑。他精通佛法,学识广博
,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曾预言,他传出的佛法有一天会在世间灭亡消失。释智苑为了让
佛教中的佛法承传,于是从隋炀帝大业年间开始,他就费尽心思在幽州北山的悬崖壁上
开凿石室,磨平四壁,在壁上刻写经文;又取方形石板,磨平后刻上经文,存放在石室
中。每装满一室,就用石头堵住洞门,并用镕铁填塞缝隙。
当时隋炀帝驾临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皇后的胞弟,内史待郎萧瑀,深信佛法,把
释智苑刻石经的事向皇后禀告,皇后就布施了一千匹丝绢及财物资助智苑达成此事。萧
瑀也施舍了五百匹丝绢,当时朝中官员及民间士绅听说,都纷纷前来供养,让智苑法师
顺利完成这个大愿。智苑觉的刻经工匠众多,僧俗混杂在一起不是很好,于是想在山崖
前,建造佛堂以及食堂、寝室,但想到木料砖瓦不易取得,又怕占用刻经经费,所以迟
迟没有动工。
一天夜里,忽然下起大雨,雷电交加,振动山林。第二天早上天晴后,看到上千根粗大
的松柏树,被洪水冲到山下,堆积在道路两旁。山的东面很少树木,尤其是松柏类的更
是稀有。众人都感到很惊讶,不知道这些树木...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7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因明的创始者印度法称论师所讲的《释量论.成量品》。《释量
论.成量品》主要是由两个大的问题(构成),
1、一个问题讲到了每个众生都有无始以来的前生后世。如果你们自己觉得“人到底有
没有前世后世?”,你要花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这部论。
2、还有一部分的内容,就是我们佛教的祖师,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一切三世诸佛是
真正的….,用现在的话来讲是科学家。在他的思想上学术上找不到任何毛病,从这两
个方面来叙述的。因此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是至关重大。
现在一说科学,大家都觉得应该是很合理,依据充分的;一说宗教的时候,就觉得好像
是不是带有一些迷信色彩,或者是带有其他的情绪问题等等。这样的想法的确是不合理
的。这一点很多高等学校的一些宗教研究室和哲学研究室,现在纷纷的在发现当中。所
以我们在座的很多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因为我们的环境、教育、各方面的生活习
惯所导致,在脑海当中有邪知邪见,还有一些怀疑,各种不好的一些分别念,这些要一
一的清除,要清除垃圾恐怕也不是那么小的一个工程。
所以自己在人生道路当中,既要对周围的环境做环保,要搞环保,更重要的我们的思想
上,我们这个...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565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问WaiChi

送给你:
南师的《楞严大义今释》那是我唯一最喜欢的译本, 亦是我从来唯一介绍
他人看的释本. 原因首在于: 1.楞严大义今释中南师强调, 自觉看不懂不译, 神
怪境界处己未曾去过亦不译, 而只留原文. (这是我最欣赏之处, 实为可敬的译
经者之典范). 2.有原文对照. 3.有佛法 "专门名词" 字典可参考.
楞严大义今释 = 南怀瑾 著
楞严经
第一章 心性本体论
问题的开始
心灵存在七点认识的辨别
认为心在身内的辨别
认为心在身外的辨别
认为心在生理神经根里的辨别
认为它在见明见暗的作用上之辨别
认为能思惟的是心之辨别
认为心在中间之辨别
认为无著即是心之辨别
真心与妄心体性的辨认
心性自体的指认
能见不是眼见
客尘为烦恼的成因
第二章  宇宙心物认识论
宇宙万有自性本体的认识
心物一元的自性本体之说明
自性和物理现象界的八种分析
客观的物理世界与自性能见的主观无二无别
自性大而无外 小而无内
自性本体超越自然与因缘和合
个别际遇与共同遭遇的原因
第三章 心理与生理现状为自性功\能发生的互变
心理与生理的五阴作用经验的分析
心理与生理的六根作用(五官与意识)经验的分析
身心与外界
a**u
发帖数: 8107
39
☆─────────────────────────────────────☆
runsun03 (runsun) 于 (Thu Apr 8 19:14:50 2010, 北京) 提到:
在佛陀制定的沙弥十戒里,第十戒是:不捉持金银宝物,也叫金银戒。此戒乃因佛陀认
为金银货币易使人增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终为钱财所束缚。所
以,为了破除贪心佛陀对出家人而制定了这条戒。
在《北传杂阿含经第九一一篇》里记载,佛陀告诉一位长者说:「主张沙门比丘可
以接受并储蓄金银宝物是清净的说法并不正确,我从未这么说过,这也不符合法义,当
然会受到谴责。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沙门比丘若是接受并储蓄金银宝物就是不清净!
不是出家沙门应该有的行为,更不是出家佛弟子应有的行为。」
最后佛陀还告诫诸比丘:「比丘们,从今日起,如果你们需要的是木头,就应该向
在家人表明需要的是木头;如果需要的是草,就应该表示需要的是草;如果需要的是车
乘,就要表明需要的是车乘;若是需要人力服务,就应该表示需要的是人力服务。千万
不可擅自接受金银宝物的供养!」手不捉金银戒是佛陀亲自设立的僧...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0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
明菩萨沙弥智旭述
----------------------------------------------------------------------------
----
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生法太广。
佛法太高。初心之人惟观心为易。是故大部六百余卷。既约佛法及众生法。广明般若。
今但直约心法显示般若。然大部虽广明佛法及众生法。未尝不即心法。今文虽直明心法
。未尝不具佛法及众生法。故得名为三无差别也。以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虚明洞彻
。了了常知。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亦无过现未来形迹。即是观照般若。以吾人现前一念
介尔之心。炳现根身器界。乃至十界。假实国土。平等印持。不前不后。同时顿具。即
是文字般若。盖山河大地明暗色空等一切诸境界。性无非文字。不但纸墨语言为文字也
。以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所有知觉之性。及与境界之性。无分无剂。无能无所。无
是非是。统惟一法界体。即是实相般若。实相般若。非彼岸非此岸。达此现前一念之实
相。故生死即涅槃。名波罗蜜。观照般若。亦非彼岸非此岸。照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故
即惑成智。名波罗...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北大撕逼文,不知道房德邻有没有领到NED的狗粮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北大房顶在此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文《咸有一德》正文开头的一段话当作...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43
【如果一个修行人已达到了很高的修证境界,此时他便可以方便法摄受双身修法。不仅
密乘中有如此开许,声闻乘中同样对此作过相同的解释。如果一个修行者已断除了自相
续中的烦恼,他也可依方便法在显现上暂时“破戒”。《律藏》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公
案:
有一阿罗汉名为色迦桑目,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法而得阿罗汉果。在其显现
为得果比丘尼时,未生怨王与她行邪淫,但因她早已断除了贪欲之心,故在整个过程中
未有丝毫出自个体贪心指使下的乐受。释迦牟尼佛后来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未生
真实贪心之缘故,所以并不能将其行为判定为破戒。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律
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已断除了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淫,但释迦牟尼佛
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指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故。这个出家人还仅仅只是断除
了欲界贪欲,但佛陀亦对他的行为作了开许。】
以上文章摘《藏密问答录》【闽南佛学院及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法师问、上师索达
吉堪布答】
评论:
我们来看看佛经中,佛陀是如何开示,出家人不管是有证量或无证量?皆不可有淫行之
事实发生!!!!
再来看看索达吉刻意曲解佛经,把妙贤阿罗汉比丘尼被大恶王...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44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比丘尼释宏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3RCmoUzkzk
释宏青,俗姓温名带娣,1968年9月出生在于都县罗坳镇古樟村一个农民家庭。其
母在怀带娣孕的时候,厌恶吃荤腥,只要鱼、肉一下肚,就恶心、就呕吐。奇怪的是,
带娣生下来后,上述症状全消失了。更奇怪的是,带娣幼荤腥不进口。带娣从小聪明伶
俐,在校学习成绩优良,在家经常主动帮母亲做家务事。父母十分疼爱,他们联系带娣
在娘肚子里,出生后一直吃素,认定女儿与佛有缘。
1976年初夏的一天,母亲带着带娣来到距家一百里的赣州海会寺,拜谒时年八十高
龄的崇鉴大法师。母女俩双双跪在法师座前,恳求收下带娣为徒。大法师慧眼在带娣身
上一扫,随即和蔼地说:“善哉善哉!佛渡有缘人,此女甚具慧根,实与佛门有缘。”
便愉快地答应了下来,取法名为释振进。释振进先是在家做居士,初中毕业后,除了农
忙时节在家,其余时间都到海会寺侍奉师父,聆听师父的教诲。1990年青宗鉴大师圆寂
。临终前,师父一再叮嘱释振进:“我走后,切记宁都莲花山是你唯一的去处,那里的
青莲寺,当名扬四海,光大佛门。若不遵师命,稍有妄念,你走到哪里就会病在那里!
”是...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736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Pookie (水月化人),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士兵突击人物随笔(二) 史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3 10:09:13 2007)
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史今,史今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篱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和尚释志南在一个春日踏青的时候,写下了这首小诗。那后面两句,看似写天气,但读
来却更像是在写他自己的心情。
其实天气最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真愿意生活在一个气候总是“
沾衣欲湿” ,而又“吹面不寒”的地方。
假如找不到一个那样的地方,我就会寄希望于结交一个那样的知己,一个润泽静谧如春
雨,又温和洒脱如春风的人。呆在他的身边,就恍如永远生活在释志南和尚的诗里。
所以我只要一听人说史今像雷锋就生气。
不是说雷锋不好。只是雷锋其人,早已很不幸地被变成了一个符号:他被我们伟大的媒
体抽空了所有的人格和个性,然后赤裸裸地泡在福尔马林里,就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展览
了几十年。
他或许曾是个很可爱的少年,一个鲜活的、独特的、爱哭爱
P****e
发帖数: 389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Pookie (水月化人),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士兵突击人物随笔(二) 史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3 10:09:13 2007)
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史今,史今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篱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和尚释志南在一个春日踏青的时候,写下了这首小诗。那后面两句,看似写天气,但读
来却更像是在写他自己的心情。
其实天气最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真愿意生活在一个气候总是“
沾衣欲湿” ,而又“吹面不寒”的地方。
假如找不到一个那样的地方,我就会寄希望于结交一个那样的知己,一个润泽静谧如春
雨,又温和洒脱如春风的人。呆在他的身边,就恍如永远生活在释志南和尚的诗里。
所以我只要一听人说史今像雷锋就生气。
不是说雷锋不好。只是雷锋其人,早已很不幸地被变成了一个符号:他被我们伟大的媒
体抽空了所有的人格和个性,然后赤裸裸地泡在福尔马林里,就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展览
了几十年。
他或许曾是个很可爱的少年,一个鲜活的、独特的、爱哭爱
M******y
发帖数: 736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Pookie (水月化人),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士兵突击人物随笔(二) 史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3 10:09:13 2007)
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史今,史今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篱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和尚释志南在一个春日踏青的时候,写下了这首小诗。那后面两句,看似写天气,但读
来却更像是在写他自己的心情。
其实天气最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真愿意生活在一个气候总是“
沾衣欲湿” ,而又“吹面不寒”的地方。
假如找不到一个那样的地方,我就会寄希望于结交一个那样的知己,一个润泽静谧如春
雨,又温和洒脱如春风的人。呆在他的身边,就恍如永远生活在释志南和尚的诗里。
所以我只要一听人说史今像雷锋就生气。
不是说雷锋不好。只是雷锋其人,早已很不幸地被变成了一个符号:他被我们伟大的媒
体抽空了所有的人格和个性,然后赤裸裸地泡在福尔马林里,就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展览
了几十年。
他或许曾是个很可爱的少年,一个鲜活的、独特的、爱哭爱
p*****n
发帖数: 1415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释尊的禅修过程
释尊的禅修过程
林崇安(2001)
一、前言
在今日繁忙的时代,为了安详地面对起伏的人生,就要使生活与禅修结合在一起。佛法
中的禅修方法,是释尊亲身体验后所传出,今日的学佛者想正确地禅修,就要先清楚地
知道当年释尊的禅修过程及其教导,如此才不会盲修瞎炼。本文将先分析释尊的禅修过
程,而后略述他对弟子们有关禅修的教导。关于释尊的一生,散见于南北传的经藏与律
藏中。释尊约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是当时北印度迦毗罗城净饭王的儿子,名为悉达多
。十九岁娶妻耶输陀罗。二十九岁生子罗怙罗,同年出家,寻找灭苦之道。三十五岁成
佛(约公元前五三一年),八十岁时入灭。上述依据《众圣点记》的记年,以下主要依
据北传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以及南传《中部》的《萨遮迦大经》中的记
载,仔细探讨释尊的禅修过程。
二、寻找涅盘
释尊寻找灭苦之道,先尝试当时印度的各种方法,最后自己才发现正确的中道之路,今
分述如下。
方式A:追逐世间欲乐
1.追逐感官的今生享受
释尊在家时,以太子的身份享受宫内种种五欲之乐,但是老病死之苦仍然逃避不了,所
以悉达多太子知道自己必须出家,脱离现世感官之享乐。
2.以苦行追求来生的
P****e
发帖数: 389
49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士兵突击人物随笔(二) 史今
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史今,史今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篱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和尚释志南在一个春日踏青的时候,写下了这首小诗。那后面两句,看似写天气,但读
来却更像是在写他自己的心情。
其实天气最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真愿意生活在一个气候总是“
沾衣欲湿” ,而又“吹面不寒”的地方。
假如找不到一个那样的地方,我就会寄希望于结交一个那样的知己,一个润泽静谧如春
雨,又温和洒脱如春风的人。呆在他的身边,就恍如永远生活在释志南和尚的诗里。
所以我只要一听人说史今像雷锋就生气。
不是说雷锋不好。只是雷锋其人,早已很不幸地被变成了一个符号:他被我们伟大的媒
体抽空了所有的人格和个性,然后赤裸裸地泡在福尔马林里,就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展览
了几十年。
他或许曾是个很可爱的少年,一个鲜活的、独特的、爱哭爱笑的少年,然而有谁会去关
心呢?人们看到的,只是他一丝不挂地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样子。那尸体显得既空洞、又
虚假,而且和其它任何的尸体没有两样。
于是他在“永垂不朽”的那一刻就彻底地死了 —— 死去的是他曾经的真实,流传下来
的是我们永远的虚伪。
v**n
发帖数: 135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垣:《释奴才》
本文摘自《陈垣史学论著选》 作者:陈垣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载广州《时事
画报》1907年第23期 原题为:释奴才
消融满汉之说出,于是有请满汉臣工一律称臣,不称奴才者。奴才二字何自出?陶
宗仪《辍耕录》以为始于郭令公“子仪诸子皆奴才”一语,非也。骂人奴才盖北俗,中
原无是语也。有之,自晋始。晋世五胡人中国,胡言遂载以俱来。《刘渊载记》(《晋
书》于五胡及诸割据者,别为载记,附于卷末。刘渊、刘曜,皆匈奴也,不得以汉姓而
误为汉人):成都王既败,元海曰:颖不用吾言,遂自奔溃,真奴才也。
一、《刘曜载记》:田崧骂杨难敌曰:若贼氏奴才,安敢希觊非分。二、王猛曰:慕容
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三、《水经注》:李特至剑阁,叹日:刘
氏有此地而面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四、《魏书》:尔朱荣谓元天穆曰:葛荣之徒,本
是奴才,乘时作乱。五、凡此诸语,皆出自晋末六朝之间,在郭令公之前。令公之为是
语,盖亦久居塞外,习于胡言,犹今之操西语骂人者耳。陶宗仪以为此语始自令公,未
之考也。
后于令公而为是语,则《五代史》:董璋反,以书诱姚洪,洪不听。城陷,璋责之。洪
曰:汝奴才,固无耻...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