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何炳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r
发帖数: 22092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qin76 (酚),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赞咱化学家当年勇:何炳林给中国带来离子交换树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6 05:30:28 2007)
“离子交换树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过于专业的名词。然而,我们生活中经常饮用
的纯净水,大部分就是通过这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取提纯的。这种材料若应用于环境
工程,现代工业产生的混浊不堪的有机废水就可以被转化为无害清水。
去年是中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诞生50周年纪念。50年前,一艘从美国出发的轮船带回了
高分子化学家何炳林,也给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带来了离子交换树脂这一新兴行业。
何炳林1918年8月出生在广东番禺,高中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化学系。1942年6月,何炳
林以优异成绩在西南联大毕业,受化学系主任杨石先教授赏识,继续留在化学系读研究
生,兼任助教。1947年秋天,坚信“科学救国”道路的何炳林远渡重洋,到美国印第安
纳大学攻读有机化学博士。
当1952年何炳林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准备回国时,美国政府正严厉审查中国留学生,规定
理、
j**p
发帖数: 1257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旧闻了,台北中研院的消息: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本院何炳棣院士與世長辭
發稿時間:2012年06月08日
本院人文組何炳棣院士於美國西岸時間2012年6月7日,病逝於加州,享年95歲。
何炳棣院士著作弘富,為歷史學界泰斗。1966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獲選
為美國藝文及科學院院士,1997年獲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高級研究員(相當於院士)。
由於學術貢獻厥偉,更曾於1975—76年被會員公推為美國亞洲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會長,乃該學會的首位亞裔會長,也是迄今唯一的華人會長。此外
,並受香港中文大學(1975)、勞倫斯(Lawrence)大學(1978)及丹尼森(Denison)大學(
198
8)贈予榮譽法學及人文科學博士的學位。
何院士為中國社會史研究最重要之學者。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何院士致力於明、清
兩朝帝制中國的人口問題、社會結構及流動,並旁及會館制度的研究,所作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1959)及The Ladder of Suc... 阅读全帖
c**v
发帖数: 1936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黄仁宇太谦恭,都有点卑微了,上次版里讨论他的黄河清山,典型的自怨自艾的WS男啊
,呵呵,跟他写的作品的形象差太多。 炳棣是狂人那型的,一派傲睨天下的架势:
http://zjfjiaoxue.blog.163.com/blog/static/96754035200894951534
记者:你的博士论文没有写完?
何炳棣:没有。我在挣扎的时候,写《英国的土地与国家,1873~1910》。我的志向很
大,导师也跟我说,这是真正有创造性、有魄力的东西。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这篇论文
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发表,但我到今天都不惭愧,他们现在在做的东西还赶不上我几十年
前做的。
记者:您学习英语有什么技巧吗?
何炳棣:我的英文还不够好。有位大学者跟我说要写到“三分随便”,我做不到。我是
苦得很啊,美国大的历史家、政论家,我要是有那个“三分随便”,早就把他们打得稀
烂了。费振清说过一句话:“中国要有五六个何炳棣的话,西方就没有人敢对中国史胡
说八道了。”当然是夸张了,但是他们西方第一流的记者、学者错误都很多,我要有“
三分随便”,早就可以打他们了。
c********g
发帖数: 15629
4
全文在这里,我只是转载一些最相关的内容。
http://history.stnn.cc/years/201101/t20110105_1488712_4.html
一个基本事实是二十多年后,杨振宁、何炳棣有明确言论,对他们当年对中国的失察做
了反省。杨振宁说,十多年以后,有一位新闻记者问他:“你于七十年代初讲了新中国
很多好话,你今天怎么评价你当时的言论呢?”他回答说:“我那时没有了解文革的真
相,我承认我是蹩脚的新闻记者。可是请注意我不是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身份或心情去中
国的。”
何炳棣晚年提到他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访华的观感时曾说:“至今不少海外爱国人士
仍劝我在文集中把它重印,我却愿意把它忘掉,因为它虽有史实与感情,但对国内新气
象只看到表面,未能探索新气象底层真正的动机。同样愿意忘掉的是七十年代和八十年
代初所撰有关中国资源和经济前景的一系列文章。”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五位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访华观感,都用了比较的眼光。需要注意的
历史事实是他们都是战乱中离开中国到美国去的,当时战乱中的中国情景,给他们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国家连年战乱,导致民不聊生,特别是下层社会极端贫困,这样的历史
情...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237
5
来自主题: Macromolecules版 - 何炳林院士今天凌晨逝世
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开大学教授何炳林先生因病医治
无效,于今日凌晨4时55分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逝世,享年89岁。
何炳林院士,1918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番禹县,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
年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历任化学系主任、高分子化
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
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组评审委员、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顾问、
青岛大学校长等职;曾担任《离子交换与吸附》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高分
子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科学通报》、《Biomaterials, Artificial Cells
and Artificial Organs》和《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编委。何炳林
1980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和1981年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
。1964年和1978年当选为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荣获“国家自然科
学二等奖”、国家发明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
c*****1
发帖数: 3240
6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何炳棣,于1973年发表的著名演讲,后于1974年出版
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何炳棣
(一九七四年一月)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
多或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
事实。从最早有文献的商代起,国王是世袭的,“国”是“王室”的扩大,国家的土地
是国王的“产业”。商部落国家最大多数的成员,即卜辞和《尚书》“盘庚篇”中的“
众”,直接间接都是商王的隶属,从事生产,担负劳役兵役。周代疆土扩大了,不得不
施行封建,土地和人民都属于周天子和列国封君;因为列国封君是由周天子所封,所以
理论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巨变
,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出现,帝国制度延续到辛亥革命,共两千一百多年。在这漫长的
帝国时期,土地所有和赋役制度,人民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地位,各朝代之间都
有些性质及程度上的不同,本文不必细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当西汉皇帝制度建立之际,
民间称皇帝为“国家”。以县吏成天...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学家何炳棣谈文革中国的伟大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43:58 2012, 美东)
读完后感慨万千。
[原文标题]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作者]何炳棣,美籍中国历史学家,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普逊讲座教授,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曾在1974年出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
[出版时间]1974年
[出版地点]芝加哥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
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
。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
”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
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彦博对宋神宗说:“殿下为与士大夫
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 阅读全帖
c**v
发帖数: 1936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何炳棣和黄仁宇的性格心气真是天差地别啊。 我觉得像何炳棣这样学术成就很高的历
史学家还是应该写一些科普一点的作品来推广国学, 启沃民智。

獲選
士)。
wh
发帖数: 141625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有意思!黄仁宇是不是有文人的感性的柔弱啊,何炳棣有学者的理性的坚定,哈哈。这
些研究历史的人,名字都难念,何炳棣,杨联陞,谭其骧,顾颉刚,还有章太炎的女儿
……
H****g
发帖数: 14447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学家何炳棣谈文革中国的伟大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43:58 2012, 美东)
读完后感慨万千。
[原文标题]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作者]何炳棣,美籍中国历史学家,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普逊讲座教授,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曾在1974年出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
[出版时间]1974年
[出版地点]芝加哥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
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
。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
”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
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彦博对宋神宗说:“殿下为与士大夫
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48
11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KU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st (chist), 信区: NKU
标 题: Re: 何炳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3 01:50:12 2011, 美东)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氏一字一句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
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
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
有传世意义。
目录:
序 言
国内篇
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
专忆1 何家的两根砥柱
【附录 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
第二章 天津私立第一小学
专忆2 少年时代的朱英诞
第三章 南开中学
专忆3 爱国记录的创造者
第四章 一年插曲:山东大学
第五章 清华大学(上)
Ⅰ.考试与入学
Ⅱ.“发现”自己,磨炼意志
Ⅲ.培养自修习惯
Ⅳ.30年代的清华历史系
第六章 清华大学(中)
学运史料的几点考证
第七章 清华大学(下)
“天堂”与“精神”
专忆4 雷海宗先师
第八章 两年彷徨:光华与燕京
第九章 西南联大(上)
Ⅰ.留美初试失败
Ⅱ.“尽人事”
Ⅲ.再...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1257
12
何晚年反悔了
这篇文章总结评价了当时71年到中国参观的海外学者的言论
http://history.stnn.cc/years/201101/t20110105_1488712.html
"何炳棣晚年提到他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访华的观感时曾说:"至今不少海外爱国人士仍劝
我在文集中把它重印,我却愿意把它忘掉,因为它虽有史实与感情,但对国内新气象只
看到表面,未能探索新气象底层真正的动机。同样愿意忘掉的是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
所撰有关中国资源和经济前景的一系列文章。"
这篇文章里面没有提到出处,我猜可能是《治史阅世六十年》
i*********t
发帖数: 5873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没什么。何炳棣一生为人非常功利乏味,书如其人。要看可以看看何兆武的上学记。
m********1
发帖数: 368
14
以前只看到中译本的张光直先生《古代中国考古学》,昨天去借何炳棣先生讨论原始土地耕作方式和中国农业本土起源的
Ping-ti Ho, The Cradle of the East: An Inquiry into the Indigeneous Origins of Techniques and Ideas of Neolithic and Early Historic China 5000-1000 B.C.,1975,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The Univeris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0-226-34524-6. 440 pages.
的时候,看到边上一本就是张光直先生《古代中国考古学》的英文1986第四版修订本
Kwang-chih Chang,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Fourth Edition, Revised and Enlarged, 1986,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3782-1 / 0-300...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15
呵呵,看这两本书时候应该再看看何炳棣回忆录里面关于中国黄土农业起源问题他们俩
的笔墨官司,很逗的。

土地耕作方式和中国农业本土起源的
Origins of Techniques and Ideas of Neolithic and Early Historic China 5000-
1000 B.C.,1975,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The Univeris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0-226-34524-6.
Revised and Enlarged, 1986,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C 0-300-03782-1 / 0-
300-03784-8 (pbk.). 450 pages.
的多元起源论,并且把书的尺寸扩大以取得插图的最佳效果。中译本和其余的英文本一
样尺寸都比较小。
享。如有一流好书推荐敝人,则不胜感激。
m********1
发帖数: 368
16
君所言何炳棣先生《读史阅世六十年》乎?确是一流好书也!正因此辩,张光直先生深思之后才得以在张书 4th edition revision enlarged 修正前论、精益求精焉。
H****g
发帖数: 14447
17
读完后感慨万千。
[原文标题]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作者]何炳棣,美籍中国历史学家,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普逊讲座教授,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曾在1974年出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
[出版时间]1974年
[出版地点]芝加哥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
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
。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
”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
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彦博对宋神宗说:“殿下为与士大夫
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们,从秦汉之际的陈涉、吴广直到晚清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基
本政治社会观念都是陈旧的。其中比较激进的,在起义初期虽多少有些原始均产的号召
,但这些起义,或者失败,或者将要成功时已经变了质。起义成功者,建立新皇朝,人
民仍是被统治剥削的对象。太平天国的下级成员虽较富于“革命”...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何炳棣1974年文章:论PLA
何炳棣1974年文,论1973的中国国际贸易。
去年中国国际贸易的新倾向很值得注意。中国报章期刊虽仍旧只公布与亚非盟邦和东欧
社会主义集团的贸易,甚至不大提与西方各国的商务关系。美国报纸和刊物却偶有重要
报道。美国《时代》杂志于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经济栏中有一醒目的标题“东西
贸易的大跃进”,主要内容是一九七三年中美贸易额由七千万美元左右猛增十倍以上,
超过八万万美元,这是美联邦政府商务部梦想不及的。美国对华出口中有十架最新型的
波音喷气式客机和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恺洛格(Kellogg)公司所签价值二万万美元、建
造八个最新型的化肥厂。此外中国正在与美国数家大石油公司洽购最新探油及深海打油
井的技术与设备,同年之内,中国还向英国订购大批开矿机器设备及其他工业品,向日
本订购了几个肥料和热电厂,还向法国订建一完整的石油化工厂。与英、日、法三国的
合同总值约达十万万美元之巨。《纽约时报》在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对中美化
肥商约报告较详。计划中三四年内建成的八间化肥厂,每厂每日生产纯氨的容量是一千
吨(一年365,000吨),此外还有价值九千万美元的合同,另建八个制造纯尿素的工厂
,...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随便说点,可能不一定都算,或都不算大师:
霍元甲,曹禺,李叔同,周汝昌,赵元任,何炳棣,余英时,外加一帮相声大师 都生于
天津
c**v
发帖数: 1936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嗯, 黄仁宇本质还是文学青年,何炳棣是比较纯粹的历史学家,所以不会像黄那样动
不动就感时节,伤怀事一下,呵呵。另外他出国比较早,也一直没回去,三四十年代的
大动荡躲过了。黄则从底层军官开始一路经历抗战,内战,一直混到兵败如山倒,雨打
风吹去,然后流落异国他乡,就有点心气也早就摧残没了。
wh
发帖数: 141625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嗯。黄仁宇的书被人质疑很多噢。何炳棣是不是少一点controversy?
c********g
发帖数: 15629
22
陈光标 一个哥哥 一个姐姐
大约在1970年左右饿死了,这正是楼主吹嘘的美好的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刻。
这还不是1959-1961年全国人民挨饿大量死人的时刻。
何炳棣闹的笑话是因为他没有在国内多住几天,仅仅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强过解放前
。他后来对自己的结论也表示后悔了。
c********g
发帖数: 15629
23
历史学家何炳棣不知者不怪,他被表象迷惑。
可笑的是这些个文革余孽,真以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死绝了,也不问问他们的父母,
是否愿意回到过去那个年月。
老百姓就想好好过日子,不愿意陪着伟人们折腾。
c***t
发帖数: 48
24
来自主题: NKU版 - 何炳棣
就讀南开中学, 西南聯大
何炳棣获得博士学位前,已于1948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63年转往美
国芝加哥大学,1965年更荣任同校汤普逊(James Wesffall Thompson)历史讲座教授,
1987年退休。嗣往加州大学鄂宛(Irvine)分校,任历史社科杰出访问教授,1990年第二
次退休。
《读史阅世六十年》is a nice book by him.
he
发帖数: 2025
25
来自主题: NKU版 - 何炳棣
看题目我以为说何炳林院士
s*****u
发帖数: 186
26
来自主题: NKU版 - 何炳棣
這可是大牛人。第一個拿到歷史系終身教職的華人教授,也是唯一當過美國亞洲研究學
會主席的華裔學者。
他1959年出版的人口史一書是經典之一,葛劍雄1980年出國後讀到此書,感慨國內學者
居然浪費三十年討論人家早已解決的問題。
1949年以後旅居海外的歷史學家,余英時、何炳棣、許倬雲可稱前三名。
c***t
发帖数: 48
27
来自主题: NKU版 - 何炳棣
就讀南开中学, 西南聯大
何炳棣获得博士学位前,已于1948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63年转往美
国芝加哥大学,1965年更荣任同校汤普逊(James Wesffall Thompson)历史讲座教授,
1987年退休。嗣往加州大学鄂宛(Irvine)分校,任历史社科杰出访问教授,1990年第二
次退休。
《读史阅世六十年》is a nice book by him.
he
发帖数: 2025
28
来自主题: NKU版 - 何炳棣
看题目我以为说何炳林院士
s*****u
发帖数: 186
29
来自主题: NKU版 - 何炳棣
這可是大牛人。第一個拿到歷史系終身教職的華人教授,也是唯一當過美國亞洲研究學
會主席的華裔學者。
他1959年出版的人口史一書是經典之一,葛劍雄1980年出國後讀到此書,感慨國內學者
居然浪費三十年討論人家早已解決的問題。
1949年以後旅居海外的歷史學家,余英時、何炳棣、許倬雲可稱前三名。
c**v
发帖数: 1936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我觉得主要是国内那帮人不太熟悉何的work, 因为都是英文写的,看不懂。而且何在美
国史学界的地位比较高,有威慑力。黄仁宇在美国混得远不如何炳棣,加上又把自己那
些通俗的作品用中文写了一遍出版,国内的文科生们终于有靶子有用武之地了。
j**p
发帖数: 1257
31
何的长处是研究明清方志
49-74的新中国他没有生活经历,写出这等笑话来不奇怪
何从来都看不起黄仁宇,黄仁宇看到这篇大概要笑死何了。
y****e
发帖数: 1785
3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终于看到有人谈论何的去世,他的文章对我影响很大,可惜没有机会一睹他的风姿,如
果知道他的墓在哪里我肯定会带去朵玫瑰,那种满身都是刺的。
btw,史版和这里都有人谈论何的文章太学术,而黄的文章平易近人。可我的看法正相
反呢。看黄的书,我是一个问号接着一个问号,而何的文章则是叹服再叹服。至于看历
史的视角和方法,那更是云泥之别了。
wh
发帖数: 141625
3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不错!不过都被别的地方吸收了,曹禺是不是住北京啊,写北京多似的。周汝昌也住北
京吧。赵元任何炳棣余英时出国,李叔同杭州出家后来住福建,你还霍元甲,哈哈,精
武门开在上海。
c***t
发帖数: 48
34
来自主题: NKU版 - 何炳棣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氏一字一句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
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
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
有传世意义。
目录:
序 言
国内篇
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
专忆1 何家的两根砥柱
【附录 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
第二章 天津私立第一小学
专忆2 少年时代的朱英诞
第三章 南开中学
专忆3 爱国记录的创造者
第四章 一年插曲:山东大学
第五章 清华大学(上)
Ⅰ.考试与入学
Ⅱ.“发现”自己,磨炼意志
Ⅲ.培养自修习惯
Ⅳ.30年代的清华历史系
第六章 清华大学(中)
学运史料的几点考证
第七章 清华大学(下)
“天堂”与“精神”
专忆4 雷海宗先师
第八章 两年彷徨:光华与燕京
第九章 西南联大(上)
Ⅰ.留美初试失败
Ⅱ.“尽人事”
Ⅲ.再“尽人事”
Ⅳ.否不单临
Ⅴ.东山再起
【附录1 留学考试的英文水平】
【附录2 第四届中英庚款英文试题】
第十章 西南联大(下)
Ⅰ.建校史略
Ⅱ.联大社群
Ⅲ.学风(上):人文社科
Ⅳ.学风(下):理工
Ⅴ.个人...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48
35
来自主题: NKU版 - 何炳棣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氏一字一句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
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
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
有传世意义。
目录:
序 言
国内篇
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
专忆1 何家的两根砥柱
【附录 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
第二章 天津私立第一小学
专忆2 少年时代的朱英诞
第三章 南开中学
专忆3 爱国记录的创造者
第四章 一年插曲:山东大学
第五章 清华大学(上)
Ⅰ.考试与入学
Ⅱ.“发现”自己,磨炼意志
Ⅲ.培养自修习惯
Ⅳ.30年代的清华历史系
第六章 清华大学(中)
学运史料的几点考证
第七章 清华大学(下)
“天堂”与“精神”
专忆4 雷海宗先师
第八章 两年彷徨:光华与燕京
第九章 西南联大(上)
Ⅰ.留美初试失败
Ⅱ.“尽人事”
Ⅲ.再“尽人事”
Ⅳ.否不单临
Ⅴ.东山再起
【附录1 留学考试的英文水平】
【附录2 第四届中英庚款英文试题】
第十章 西南联大(下)
Ⅰ.建校史略
Ⅱ.联大社群
Ⅲ.学风(上):人文社科
Ⅳ.学风(下):理工
Ⅴ.个人...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36
是,文人的笔墨官司,中国古代考古学新版还没看过,不知道有什么新的内容。就方法
和结论来说,我觉得何先生的见解更高。
j**p
发帖数: 1257
37
刚才查了一下,他确实去中国参观了
和杨振宁差不多,给文革中国唱赞歌
杨振宁可以理解为投机
何这样的人写这样的东西只能是因为盲目了
即使是这样的大家,跳出自己领域发表意见也闹出大笑话来。
b********n
发帖数: 16354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lol,至今还是只看过黄仁宇呢~~~不过还是很喜欢黄啊~~何我看wiki,他的书除
了最早的那部,其他的都好晚好玩才出啊,而且看起来太学术了~~黄仁宇的深入浅出
一些~~
s**a
发帖数: 8648
3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你说说你叹服的何的文章吧。
H****g
发帖数: 14447
40
何从未收回他对毛时代的描述,从未说过这些描述有虚构或者夸大或者扭曲。他始终坚
持自己所言为”史实“。
当然了,对于某些黑毛黑到满脑袋黑毛的生物来说,是很难理解”史实“的意思的。
w*****2
发帖数: 1584
41
#
[2009年度三等奖]何炳权的足球人生
#
作者:新世界体育报 李炜 时间:2010-11-8 15:48:39
#
“这次全运会预选赛最后那场呀,黑色三分钟,你不知道,我这心里到现在还是梗
得慌,就差一步智诚队就进决赛圈了,眼看咱们就将创造贵州足球的历史。”何炳权老
人对记者感叹道,“不知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看到贵州的足球打进全运决赛圈的那天
,你看这是我们‘十三勇士’首闯广州征战的照片。”何炳权翻开珍藏多年的像册,指
着发黄的黑白老照片给记者一一讲述,“你看这张黑白照的小家伙们,当时组队时他们
还是一群小不点,那张就是几年后他们得了可乐杯冠军的彩照,呵呵……,这帮小家伙
现在都成人了。”
已72岁的何炳权如数家珍地给记者回忆着这些老照片,而照片上当年正值壮年的教
练如今年逾古稀满头华发,这位半个多世纪的心血都扑在绿茵场上的贵州昔日足球名宿
,回顾自己多年的足球生涯,一切都与那个圆圆的黑白相间的足球息息相关。
自幼痴迷足球
1952年,15岁的何炳权迷恋上了足球,初二进入校队,为花溪中学夺得贵阳青年足
球赛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8年,对足球痴迷的他以精湛的球技...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战国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
何炳棣先生却认为,我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大事因缘”应该是墨者协助秦国完成统一
大业,而本身却消溶于时代政治洪流之中。秦国转弱为强,人们一般都归功于商鞅变法
,但事实
上,应该归功于墨者的帮助。他说:“完成此篇论文之后,却不由得对墨子及其忠实信
徒非讲一两句纯感情的话不可:墨者原有兼爱非攻无私救世的清补良药,竟被时代巨变
无情地化为本身生命的强酸消溶剂——这是国史和人类史上值得讴歌赞叹的永恒悲剧!

四年前,何炳棣先生开始思索这件大事,经过大量考实之后,近日他撰写了三万多
字的《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从重建秦墨史实入手》一文。5月13日下午,何
先生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黄长风讲座上,为300余位清华师生讲解了这篇论文。著名科
学家杨振宁主持演讲,林家翘、李学勤和陈来教授分别提出了相关问题。
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即河西地在秦史上的重要意义、墨者巨子制始末考辨、献
公朝墨者仕秦考实、图强运动中墨者的主要贡献和结论。由于本刊版面所限,只能刊登
部分内容。如果读者朋友需要这篇论文,请来电告知,本刊可免费提供。
演讲人:何炳棣 时间:2010年5月13日 地点: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何炳棣...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3
八年来的回忆 --陈公博狱中遗作
陈公博
"东条内阁末期,东京已有和共产党妥协的动议,我们且接到日本参谋本部有派人赴延
安 商议的情报。在中国方面,有许多当地的日本军已实际和共产军默契。例如苏北清
乡计划,日军事前先期通知新四军和八路军。日军和新四军实行交换物资了。新四 军
首领陈毅负伤,由日本宪兵护送至上海疗治。共产党的代表在上海公然活动,且公然住
在沧洲饭店。"
我这篇回忆是从二十七年离川写起,是一篇自白,也可以说是汪先生和平运动的简
单实录。本来在今日大统一时候,我对於保存国家和地方人民元气的心事已尽,对 於
汪先生个人的心事已了,是非功罪,可以置而不述。但既然奉命要写一篇简述,那麽,
对於汪先生的心境,我是不能不说的,不说明汪先生的心境,和平运动就无 法说明它
的起源。对於我的主张也不能不说的,不说明我的主张,这几年的经过,便无从说起。
对於这几年来我的工作和心情,也不能不说的,不说明,便不知道这 几年来此间人们
的苦闷和挣扎,类於矫饰,而不是坦白的白白。我也知道,我参加和平运动的经过,由
反对而卒之参加,重庆的同志们都很了然,就是不写,大家都 很明白,因此,我决定
不...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4
☆─────────────────────────────────────☆
anchorage (fallout) 于 (Mon Jun 25 20:06:27 2012, 美东) 提到:
看黄老自传产生疑问,他这么老实的人也不会调戏女(男)学生吧,有知道真相的吗?
☆─────────────────────────────────────☆
GeorgeCobain (铁丝钢琴手) 于 (Mon Jun 25 20:37:03 2012, 美东) 提到:
他那个department被取消了吧?黄仁宇真是悲催的要死 呵呵。。。。。
☆─────────────────────────────────────☆
cccpwx (Siemens少年) 于 (Mon Jun 25 21:46:03 2012, 美东) 提到:
好端端的南开的电机工程辍学。
抗日参军,结果抗战胜利了,自己被赶出大陆了。
一生的命运就被侵华战争和内战被改变了。
最后和沈志华差不多,想不开,还去研究了清贫悲催的历史。
真是中国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越悲哀。
☆───────────...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鄙视何炳棣,同时剽窃 David Pankenier 和方善柱的研究成果能达到贬低洋汉学家的
效果?何炳棣好歹还是中国人,清华大学毕业的。David Pankenier 和方善柱分别是美
国人和韩国人。你最好不要随便说你是理科生,其他理科生的平均智力水平会被你拉低
很多的
何炳棣的支持的年代是梁启超先提出的,此前还得到过郭沫若,陈梦家的支持,首犯应
该是梁启超,郭沫若,陈梦家,何炳棣,刘雨和张富祥他们最多是从犯,这帮人全部都
有中国背景,只有何炳棣后来去了美国。你到底帮哪一头的?估计你自已也糊里糊涂不
清楚
a********k
发帖数: 32
46
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chinese-social-
社会达尔文主义如何造就了现代中国
“中原国家”的千年任人唯贤
作者:Ron Unz
邓小平于1978年启动改革以来,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规模以人类历史上最快
的速度翻了40倍,目前蓄势待发,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十亿华人在
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将自己的经济生活从用牛耕作、骑车出行,提升到汽车即将普遍
走入千家万户。
中国人的学业成就也同样惊人。根据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的测试结果,上海(总人口1500万的
大都市)学生雄踞全球之冠。1 中国其余地区的PISA结果显示,那些地区的学生的优异
表现也相差无几,中国广大农村数以亿计的学生(大多出自年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农民
家庭)的平均成绩足以与欧洲最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士)的学生相匹敌,甚或
超过,与美国比较更是远远胜出。2
在上一代,邻近中国的多个小型华人国家或地区(比...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651
47
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how-social-darw
邓小平于1978年启动改革以来,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规模以人类历史上最快
的速度翻了40倍,目前蓄势待发,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十亿华人在
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将自己的经济生活从用牛耕作、骑车出行,提升到汽车即将普遍
走入千家万户。
中国人的学业成就也同样惊人。根据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的测试结果,上海(总人口1500万的
大都市)学生雄踞全球之冠。1 中国其余地区的PISA结果显示,那些地区的学生的优异
表现也相差无几,中国广大农村数以亿计的学生(大多出自年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农民
家庭)的平均成绩足以与欧洲最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士)的学生相匹敌,甚或
超过,与美国比较更是远远胜出。2
在上一代,邻近中国的多个小型华人国家或地区(比如台湾、香港、新加坡)也取得了
类似的经济和技术成就。而在以白人为主导的国家(如美国...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8732
48
来自主题: Vancouver版 - 卑大中國研究之始
卑大中國研究之始
[2010-03-23]
作者:單國鉞
最近由於編纂一部有關西方中國史研究的論文集,有機會重讀何炳棣教授數年前出版的
回憶錄《讀史閱世六十年》。對何炳棣這個名字,一般讀者也許有點陌生,但身為近代
一位史學大家,也是第一位在卑大開設有關中國課程的學者,何炳棣不但見證了過去60
年北美中國史研究的發展,更對卑大(甚至整個加拿大)的中國研究作出不可多得的貢
獻。
何炳棣首次踏足溫哥華,是1948年夏秋之交。那時他剛完成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英
國史博士學位課程,還須把論文寫完才能拿到學位。據他在回憶錄記載,由於當時獎學
金用畢,加上戰後的卑大在第三任校長Norman MacKenzie 領導下也有意發展亞洲研究
,遂決定西來暫當卑大中國研究的「開荒牛」(回憶錄寫道:「最初幾月,黎明聽到後
面雞場的雞鳴,不免淒涼之感。」)。
世事往往出人意表,儘管他當時還沒作出改行鑽研中國的決定,更沒有長留溫哥華
打算,到他最終在1963年轉職芝加哥大學時,何炳棣已成為獨當一面的中國史專家。值
得指出的是,雖然半途出家,但他那一輩學者的國學根柢,比筆者這一輩的治史者不知
要深厚多
D*****i
发帖数: 8922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我也没点名道姓说何炳棣刘雨拿NED的狗粮呀,我为什么要打你这个赌?
我说如果何炳棣刘雨拿了米帝的狗粮,你死全家,你赌吗?
其实,何炳棣拿了谁的狗粮,都对你的观点没有支持。
断代工程给出夏朝开始的时间是大约2000BC。你说断代工程是搞假乳房。
你贴的何炳棣给的禹元年是1994BC。你说说,何这个是真乳房,是吧?
D*****i
发帖数: 8922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我也没点名道姓说何炳棣刘雨拿NED的狗粮呀,我为什么要打你这个赌?
我说如果何炳棣刘雨拿了米帝的狗粮,你死全家,你赌吗?
其实,何炳棣拿了谁的狗粮,都对你的观点没有支持。
断代工程给出夏朝开始的时间是大约2000BC。你说断代工程是搞假乳房。
你贴的何炳棣给的禹元年是1994BC。你说说,何这个是真乳房,是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