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余华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z*m
发帖数: 3227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lm (We will prevai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神奇的国度:超生男孩被抱走送人,官员称记者紧盯此事是捣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6 19:59:30 2014, 美东)
快报记者追踪采访“超生男孩事件”遇阻—— 泰兴市委宣传部一领导
手指记者称“紧盯此事是捣乱”
本月3日和8日,现代快报相继以《超生男孩出生第二天 被村干部强行抱走送人?
》《要调查结果?还要再等半个月》为题,报道了7年前,家住泰州泰兴市黄桥镇韩庄
村的村民何新攻夫妇超生一名男婴,后被村干部焦某抱走送人一事。最近,何新攻和妻
子花15万元“赎”回了这个孩子,但是疑团仍未揭开。
追访“超生男孩事件”,记者受阻
现代快报记者此前前往黄桥镇采访时,黄桥镇党委宣传科科长蔡元璋表示,半个月
给调查结果,但时隔半月后并未给答复,记者致电不接也不回,发短信也没回应。昨天
,距离蔡元璋科长表态已有20天,现代快报记者再次来到黄桥镇党委宣传科采访时,蔡
元璋对记者说:没给答复是自己没时间,很忙,“我不是替你办事的。...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3097
2
来自主题: LosAngeles版 - 活着 和 追风筝的人
我不是要求余华去反共,不是因为余华没表现出来反共就不满,我没那么浅薄
我是不满一些读者以及余华等人在文本之外的话,比如说我要超越道德判断,我只是要
表现真实,这个是余华说的,我有微词,我觉得这个道德判断你是超越不过去的,超越
了文学有什么意义?人一片片的死,你搞表现真实的纯文学?你真有那么酷?另外一些
文青的理解我就更感到不适,就是你说的装B式的终极关怀。
q*********8
发帖数: 5776
3
来自主题: LosAngeles版 - 活着 和 追风筝的人
我想我是理解你的愤怒的。不管读者怎么解读,起码余华本人并没有“一下子就超脱了,
形而上了”。如果你不能在活着感受到他的愤怒,在许三观卖血记在兄弟,尤其是上部
肯定能感受到。比如宋凡平在车站前被活活打死那段。余华在讲述的时候是把情绪hold
住,甚至不惜冷酷,因为不这样就会减他弱愤怒的力度。就像你贴的评论里说的“余华
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那篇评论,简直可以用“卑劣”形容,把余华这种
最大限度表达的努力解读为对读者刻意的感官刺激,而且是刺激你哭,比咯吱人笑还要
拙劣,并且下作。有些人就是这样?
臭狗屎绝对不是说非非的哈,是说写那篇评论的人还有你描述的这类读者。
x**8
发帖数: 1165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T 当马原面对死神
当马原面对死神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李宗陶
12月8日,北京保利剧院,话剧《培尔·金特》大幕已落。孙海英在后台还魂。高大的
马原迈进来,眼睛里汪着的泪扑簌簌落下。马原又哭了。
他给了孙海英一个大力拥抱:“一生有这么一刻,值了!”马原断言,孙海英凭借塑造
培尔·金特,足以比肩《武训传》中的赵丹、《茶馆》中的于是之、《哗变》中的朱旭。
《培尔·金特》是易卜生最具哲学意味的作品,此前只有中戏老院长徐晓钟在80年代内
部排过,没有公演。故事讲的是老年培尔路遇死神的使者,要被带走,他请求说,等等
,于是从头一段段回忆,他历险、辗转、起伏的一生——少年,青年,老年;浪荡子,
骗子,富豪;追女孩,撒谎,孤注一掷……他是特别聪明、完全能驾驭人生的那种男人。
2009年末的马原 图/张驰
当年在西藏的家 图/张驰
马原在西藏。1983年,朋友裴庄欣为他画了这幅画。2005年,裴庄欣想买回,马原拒绝
了 图/张驰
第一场幕落前孙海英在台上高声念白:“已故的培尔·金特直到死的那一天,始终保持
着自己真正的面目!”剧情展现的,恰恰是培尔如何把它丢掉的。丢了自己,去找;又
丢了,再找,人生好像不断在重复这两...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5
再谈莫言:政治以何种方式影响这位作家
本月初,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中国小说家莫言。中国国内和国际舆论对此纷争四起。大
约两周前,“中参馆”发表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罗福林(Charles Laughlin)的题为《莫
言的批评者错在何处》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更早以前林培瑞为《纽约书
评》所撰的《这位作家配得诺贝尔奖吗?》(Does This Writer Deserve the Prize?)
一文的批评。中参馆在此特别邀请林培瑞回应罗福林的评论。
我认为,罗福林的文章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莫言和其他中国当代作家有没有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陷入了毛式语言,因此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文学表达也限制了他们的境
界?第二,尽管他们生活在政治言论审查的制度中,这样的作家有没有办法写出漂亮的
文学?
毛式语言的陷阱有多深有多广?
在这个问题上,罗福林不赞成孙笑冬(Anna Sun)在《凯尼恩评论》上发表的《莫言的病
态语言》(The Diseased Language of Mo Yan)一文的观点。孙发现莫言所写的几乎每
一页都充斥着农村方言、社会主义流行语的老生常谈,以及文学的装模作样的大...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11067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失望的《第七天》
《第七天》以一个幽灵七日游荡的见闻为主线,将一系列有名的天朝新闻串联起来。开
始以为是余华在写作方式上一个新的尝试,忍住不耐烦读到最后,掩卷叹息,倘若这文
章是李承鹏写的,我会觉得他在文字上有了很大进步,多了一点儿感染人的力量。可是
是余华,写出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余华。他从前文字中的黑色幽默、举重
若轻的态度、那种哲学深度的主题,全都不见了,换之的是网络时代盛行的浅写作。
也许,余华,你也该戒网了。
(电脑封网,手机打字真累啊)
M********c
发帖数: 11672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Blade Runner》好暴力
余华前期的作品更愤怒更玩弄技巧,现在的更平和更返朴归真,如果想传达深层的东西
。能根据要表达的思想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是挺聪明的。

另外余华有几句写作经验谈,或许阿J、才女、才子等热爱写作的版友,会对此有感触: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准确,他一定要把自己要想写的东西,用一种最准确地
方式表达出来。那是最能够感人、最能够吸引人的一种手段。”
“长篇小说的叙述相对来说应该稍微粗糙一点,不该太精美。巴尔扎克的小说叙述多粗
糙啊,那才是大小说。精美的东西只能是写短的。……我感到中短篇很难满足自己的情
感表达。我现在的体力、记忆力都不错,也比较适合写长篇。同时,好像也只有写长篇
,才能满足自己思想情感的需要。”
最后再引一句无关创作或评论、但我很喜欢的余华的话:
“好像只有聪明的作家才能够出名。但是最后能成为大师的作家,往往是很笨拙,很厚
道的。”
很不厚道地说,我觉得余华很聪明……
M********c
发帖数: 11672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Blade Runner》好暴力
余华前期的作品更愤怒更玩弄技巧,现在的更平和更返朴归真,如果想传达深层的东西
。能根据要表达的思想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是挺聪明的。

另外余华有几句写作经验谈,或许阿J、才女、才子等热爱写作的版友,会对此有感触: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准确,他一定要把自己要想写的东西,用一种最准确地
方式表达出来。那是最能够感人、最能够吸引人的一种手段。”
“长篇小说的叙述相对来说应该稍微粗糙一点,不该太精美。巴尔扎克的小说叙述多粗
糙啊,那才是大小说。精美的东西只能是写短的。……我感到中短篇很难满足自己的情
感表达。我现在的体力、记忆力都不错,也比较适合写长篇。同时,好像也只有写长篇
,才能满足自己思想情感的需要。”
最后再引一句无关创作或评论、但我很喜欢的余华的话:
“好像只有聪明的作家才能够出名。但是最后能成为大师的作家,往往是很笨拙,很厚
道的。”
很不厚道地说,我觉得余华很聪明……
wh
发帖数: 141625
9
我认识他我认识他!以前去瑞典开会时认识的。前一阵在徐晓的《半生为人》里惊喜地
看到他的名字,才知道他和北岛等人一样,是从八十年代最有影响的民间文学刊物《今
天》起家的。记得他是上海人,他爸是复旦经济系教授。他给《今天》写了很多小说;
出国以后好像不搞原创了。
中文翻译家陈迈平获瑞典文学院翻译奖
陈迈平左二和莫言、特朗斯特罗姆、马悦然左一。
陈迈平与妻子陈安娜。
瑞典文学院将2015年的翻译奖授予旅居瑞典的翻译家陈迈平
他是旅居瑞典的华人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很多都出自诺奖作家之手。其中有原诺贝尔
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等。
他的夫人陈安娜,是莫言小说的瑞典文翻译。在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其
流传在北欧的小说瑞典语版,正是由陈安娜翻译的。
他偏重纯文学,对类型文学不感冒。他说,“我对《狼图腾》就毫无兴趣。我不会把这
类书介绍给院士,那他们会觉得我太傻了。”
日前,旅居海外的作家张辛欣在微博上透露,“瑞典学院(即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机构)
刚宣布:瑞典文学院将2015年翻译奖授予陈迈平。”该消息迅速引发文学界关注。陈迈
平,笔名万之...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78
10
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上海文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青年评论家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作
协举行。四十多位嘉宾围绕“九十年代:从公众参与到私人生活”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试图以文学的眼光来看1990年代。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谈论八十年代。
那是当代中国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浪漫年代。
在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中,用这样一组关键词的分置来描述八十和九十年代:
激情、浪漫、理想主义、人文、迟到的青春属于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则步入现实、喧嚣、利益、大众、个人……
相对于浪漫的八十年代,现实的九十年代似乎天生缺少魅力。
“九十年代是一个无人认领的时代。”李敬泽说。
“一个弃儿。”张新颖冷不丁扔出这么一句话。
李洱(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
九十年代文学带有很强的“非虚构”
我自身跟九十年代、八十年代有什么关系?余华有一篇小说很精彩,题目叫做《兄弟》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一开始是亲戚关系,后来是双胞胎的关系,现在我们觉得是“兄
弟”关系。
我对九十年代的评价比较高,我觉得八十年代带有很强的虚构在里面,九十年代文学带
有很强的非虚构。九十年代第一次把所有文学问题和中国的现实经验结合起来了,用一... 阅读全帖
h********o
发帖数: 399
1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看看这位MM的帖子
中国文化喜欢把遭遇等同于生存。或者说它没有生存这一清醒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
化里,有认为人格可悲的,但却没有认为人性是可悲的。有认为生活是可悲的,但却不认
为生命是可悲的。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逃避,遭遇之下是没有清醒的痛苦意识的。所以我
说这种高尚里包涵着虚假性。福贵的形象被余华说成是一种高尚的写作,但人的存在应该
是自觉的,富贵的一生就是对自觉存在逐渐放弃的过程。余华自己曾说:“写作不是发泄
,不是揭露或者控诉,而应该是揭示一种高尚。”可我在富贵身上根本没有看见高尚。因
为中国人太有实用理性。对待世事,更多的是出现了对于历史的理智上的满足或者悲鸣,
却鲜少有美学上的感动。除了少数几个,那些先锋们对卡夫卡或者川端康成,博尔赫斯的
模仿也大多显得生硬乏味。余华是聪明的,一个不懂得变化的作家很快就会被读者抛弃。
瞧那可怜的莫言,写到现在还是没有跳出他的高梁地。
中国人喜欢温情主义,可惜这只是“皮相温情”,有时候甚至抵不过金庸笔下的那位
小流氓。不管余华是从回忆,还是从“恒久忍耐”,或是许三观的幽默去克服苦难,虽然
从中充满了你们所熟知的中国式智慧(你们可以从庄禅式的自我逍遥里
wh
发帖数: 141625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文翻译家陈迈平获瑞典文学院翻译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11 15:10:36 2015, 美东)
我认识他我认识他!以前去瑞典开会时认识的。前一阵在徐晓的《半生为人》里惊喜地
看到他的名字,才知道他和北岛等人一样,是从八十年代最有影响的民间文学刊物《今
天》起家的。记得他是上海人,他爸是复旦经济系教授。他给《今天》写了很多小说;
出国以后好像不搞原创了。
中文翻译家陈迈平获瑞典文学院翻译奖
陈迈平左二和莫言、特朗斯特罗姆、马悦然左一。
陈迈平与妻子陈安娜。
瑞典文学院将2015年的翻译奖授予旅居瑞典的翻译家陈迈平
他是旅居瑞典的华人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很多都出自诺奖作家之手。其中有原诺贝尔
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等。
他的夫人陈安娜,是莫言小说的瑞典文翻译。在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其
流传在北欧的小说瑞典语版,正是由陈安娜翻译的。
他偏重纯文学,对类型文学不感冒。他说...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4248
13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我浙文学史 ZZ
余华
余华(1960年4月3日-),中国作家,浙江杭州人,后随父母迁至海盐县。中学毕业后
,曾从事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现定居北京从事职业写作,余华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
表人。余华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品有《
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中《活着》和《许三
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兄弟》被瑞士《时报》评选为2000年至2010年全球最重要的15部小说。其作品已被翻
译成英语等20多种语言在外国出版。其他作品还有《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
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也写
了不少散文,文评和音乐评论。
x****h
发帖数: 348
14
刘继明:“左翼文学”在近两年似乎颇受关注,差不多成为了一个热点,但无论是
理论还是创作,都显得比较复杂和暧昧,比如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左翼文学”在二
十世纪中国的起伏流变以及它和国外左翼政治文化思潮的关系;作为一种曾经产生过广
泛影响的文学现象,现在是否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为“新左翼文学”的创作思潮?等等,
都表明了其中蕴含着值得进一步探究的意义空间,至少,它为我们把握当前中国的复杂
思想状况和现实境遇,提供了一条别样的认知路径。
旷新年:我对这个话题感到有些疑虑,中国目前有没有所谓“新左翼文学”?文学
传统自有它的力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曾推出“左翼文学笔谈”
,“人民性”这个概念也被重新召唤出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曾推出“
文艺与人民性”的专题。这个话题可能直接与曹征路的《那儿》这篇小说有关。《那儿
》在《当代》杂志2004年第5期发表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被认为是2004年最重要
的小说之一,一部中篇小说受到如此之多的关注和讨论,这种盛况是空前的,这是1980
年代中期以后所未曾有过的事情。
刘继明:《那儿》的出现,的确称得上中国文学进入新世...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5
《收获》主编:莫言的优势在国外翻译家爱其作品
搜狐文化:莫言的文学成就到底有多大?他获得诺贝尔奖是实至名归吗?
程永新:莫言是中国作家的突出代表,他的文学成就与世界上其他优秀的作家包括许多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相比毫不逊色,他的获奖实至名归。
搜狐文化:你接触过莫言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程永新:我和莫言很早就是很好的朋友。莫言为人很低调。其实他是最近几年才被主流接纳,他的一些作品,比如《檀香刑》等当时受到了很多批评。
搜狐文化:你认为莫言最优秀的作品是哪一部?为什么?
程永新:莫言的很多作品我都很喜欢,比如“红高粱”系列,《酒国》;特别是《檀香刑》,其中充满对封建专制的鞭挞。如果非要让我选一部的话,我觉得是《丰乳肥臀》。
搜狐文化:莫言对中国文学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
程永新:莫言的得奖大大鼓舞了中国文学,甚至可以说这是民族的骄傲。虽然我们不能迷信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这个奖项给莫言是对我们文学创作的肯定。
搜狐文化:很多获奖者都是告别创作巅峰之后才获奖的,莫言还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吗?
程永新:肯定会。莫言是个非常低调勤奋的人。这代表着他不会被获奖冲昏头,他的创作会因此更加进步。
搜狐文化:...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6
搜狐文化:莫言的文学成就到底有多大?他获得诺贝尔奖是实至名归吗?
程永新:莫言是中国作家的突出代表,他的文学成就与世界上其他优秀的作家包括许多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相比毫不逊色,他的获奖实至名归。
搜狐文化:你接触过莫言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程永新:我和莫言很早就是很好的朋友。莫言为人很低调。其实他是最近几年才被主流接纳,他的一些作品,比如《檀香刑》等当时受到了很多批评。
搜狐文化:你认为莫言最优秀的作品是哪一部?为什么?
程永新:莫言的很多作品我都很喜欢,比如“红高粱”系列,《酒国》;特别是《檀香刑》,其中充满对封建专制的鞭挞。如果非要让我选一部的话,我觉得是《丰乳肥臀》。
搜狐文化:莫言对中国文学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
程永新:莫言的得奖大大鼓舞了中国文学,甚至可以说这是民族的骄傲。虽然我们不能迷信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这个奖项给莫言是对我们文学创作的肯定。
搜狐文化:很多获奖者都是告别创作巅峰之后才获奖的,莫言还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吗?
程永新:肯定会。莫言是个非常低调勤奋的人。这代表着他不会被获奖冲昏头,他的创作会因此更加进步。
搜狐文化:莫言是中国最好的作家吗?他的实力确实明显地超出...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7
泰兴的于先生在网上开了一家快餐配送店,还有两天才开业。前天深夜,他接到一个订餐电话,因为网上送餐还没正式运转,他拒绝了。不过,他很快回电话给客户,接下这单生意。客户叫徐晋,人在山东,要求送饭给在泰兴打工的妈妈。
凌晨,于先生开车把一份26块钱的鱼香茄子饭送到后,只收了4元配送费,刚够汽油钱。不过,这笔不赚钱的生意,却让他感到兴奋和感动。
现代快报记者 尹有文
后来
送餐老板感动发帖
网友回帖送生意上门
昨天,于先生将这段送餐的经历发到泰兴当地论坛,很快就有1074次点击和37条回帖,不少网友大赞这是一种正能量,还有人受到触动,打听于先生的联系方式,打算以后找他送餐。
深夜打了十多个电话为妈妈订饭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5岁的徐晋,是泰兴市根思乡蔡港村人,在泰兴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几天前,他到600多公里外的山东淄博出差,在外地的每个晚上,他都要打个电话回家。
20日晚上9点多,徐晋从爷爷奶奶口中得知,妈妈陈余华没来得及吃晚饭就去上班了。“妈妈在泰兴城区一家休闲中心打杂工,从晚上8点上到早上8点。”徐晋说。
爷爷奶奶本是无意一说,徐晋却感到心疼,“妈妈很节约,肯定舍不得花钱吃晚饭。”一想到...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8
泰兴的于先生在网上开了一家快餐配送店,还有两天才开业。前天深夜,他接到一个订餐电话,因为网上送餐还没正式运转,他拒绝了。不过,他很快回电话给客户,接下这单生意。客户叫徐晋,人在山东,要求送饭给在泰兴打工的妈妈。??凌晨,于先生开车把一份26块钱的鱼香茄子饭送到后,只收了4元配送费,刚够汽油钱。不过,这笔不赚钱的生意,却让他感到兴奋和感动。
后来
送餐老板感动发帖
网友回帖送生意上门
昨天,于先生将这段送餐的经历发到泰兴当地论坛,很快就有1074次点击和37条回帖,不少网友大赞这是一种正能量,还有人受到触动,打听于先生的联系方式,打算以后找他送餐。
深夜打了十多个电话为妈妈订饭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5岁的徐晋,是泰兴市根思乡蔡港村人,在泰兴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几天前,他到600多公里外的山东淄博出差,在外地的每个晚上,他都要打个电话回家。
20日晚上9点多,徐晋从爷爷奶奶口中得知,妈妈陈余华没来得及吃晚饭就去上班了。“妈妈在泰兴城区一家休闲中心打杂工,从晚上8点上到早上8点。”徐晋说。
爷爷奶奶本是无意一说,徐晋却感到心疼,“妈妈很节约,肯定舍不得花钱吃晚饭。”一想到妈妈要到第二天早上下...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刘震云
莫言
毕淑敏
余华
严歌苓
今年秋天,北师大首届“文学创作”班迎来了10位新生。他们身后的作家导师们,作家莫言、格非、李洱、邱华栋,资深编辑李敬泽,让这一届“写作班”备受瞩目。上世纪80年代末,北师大也曾和鲁迅文学院联合办过“作家班”(简称“鲁研班”),当年班里走出的莫言、刘震云、余华、迟子建、王刚、毕淑敏、严歌苓等,如今几占文坛的半壁江山。时隔25年,北师大再招写作研究生。
“写作班”学生履历多样 难觅当年的“特别学生”
翻看今年首届“写作班”里的同学的“学业履历”,既有计算机、法律等专业的本科生,也有本校保研生,甚至不乏毕业工作后再返校园的写作爱好者。他们大多数都不像当年的“鲁研班”里的“特别学生”,早早地已被文学圈内人认可。
当北京青年报记者问起两代“写作班”生源之别时,负责今年“写作班”事务的北师大张清华教授解释道,“新旧作家班其实不具可比性。时间相差25年,招生制度早已改变,如今的学员,都需走考研或者保研。复试环节,我们看重考生的写作素养和可塑性。而当年的作家招考,更像是重拾遗落在民间的人才。现在,大家很难想象一个小学没读过的人能当作家。”
今年写作班学员小张告诉北青...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20
【英国《卫报》网站7月19日文章】题:如今毛主义对世界穷人来说具有前所未有的吸
引力(作者 印度作家潘卡杰·米什拉)
2008 年,我在北京遇到了中国作家余华,他刚从尼泊尔回国。就是在那一年,在
毛主义的鼓舞下,尼泊尔人发动革命推翻了君主统治。余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一名红
卫兵,和同时代的许多中国人一样,他对毛泽东有着极为复杂的情感。他告诉我,当看
到尼泊尔的毛主义者唱着毛泽东时期的歌曲时,他仍然会感到惊讶,他从来没有想过自
己这辈子还能再听到这些歌。
事实上,尼泊尔的毛主义者取得的胜利只是毛泽东“回归”的一个迹象。在印度中
部,自豪地声称自己是毛主义者的武装组织控制了大片领土,坚决抵制政府为了在这片
资源丰富的森林采矿所做的努力。
在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从学术和新闻圈可以看出,真正“回归”的是马克思而
不是毛泽东。的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不是马克思本人清楚地预测到了资本过度积
累的问题,看到机会主义投资者会导致地区及国家间发展的极度不均衡,让一些人富起
来,也让许多人变得一无所有。不过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更具有实践
意义,这似乎更针对穷国...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蒙谈文学、诺奖和莫言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27/111425672335.shtml
王蒙称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比天还高有点下贱
编者按:应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先生的邀请,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
家王蒙先生11月7日在澳门大学出席了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联合举办的“文学艺术家
驻校计划”开幕式暨王蒙文学讲座活动,发表了题为《从莫言获奖说起》的精彩演讲,
吸引了众多澳门大学师生和各界人士参加,听众对王蒙先生的演讲反响强烈。旨在通过
高等院校的平台进行交流,为澳门文学艺术界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并扩大澳门在学术
与文艺方面的区域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澳门文化城市的形象和品位的“驻校计划”,邀
请对象为国内外著名文学艺术家、高端人士或领袖人物,受邀者必须具有无可争议的社
会影响力和学术成就,每位受邀者将在澳门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讲学、交流和写作生
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表示,2009年曾获得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的王蒙先生成为该计划的首位受邀作家,是因为王蒙先生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其在中国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蒙先生的宣讲,视野开阔、立意...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4304
22
既然可以拍《泰囧》,为甚么就不可以拍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题材?内地知名导演
冯小刚在政协会议上炮轰电影审查制度,要求当局进一步解禁文革题材,让青年人了解
文革的灾难,否则一有机会中国会重现文革悲剧。知名作家余华也表示,虽然近年涉及
文革的文学作品不少,但在电影创作中文革仍然是禁区。
冯小刚前日出席政协文艺组讨论时表示,当局审查电影题材时,应该思考战略眼光
问题。他认为文革题材影片可以让青年人反省,大有好处。冯说:「我们经历过这些事
,问我孩子文革事情,他说不知道。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如果不让现在年轻
人了解文革,了解红衞兵的暴动带来的灾难,再发生暴乱的时候,大家还是会唿的一下
起来,大家会觉得拿砖头砸玻璃是件过瘾的事。」
让青年知真相 免悲剧重现
这位多产导演还以自己作品为例,唿吁当局放宽电影审查制度。冯小刚说:「《天
下无贼》用贼做主角,这是之前绝对没有的,你在歌颂谁?不停地做(审查当局)工作
后,最终拍了出来,上映后也没有发现不良后果;《集结号》也是,拍之前有人反对,
最后拍出来,大家觉得这个片子没有对军队造成不好的影响;一直到《1942》,有人说
,中国这么多好事,你为...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1382
23
我违法了?
余华
今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第18条规定:“与老年人
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这让一些人突然意识到:“我违法了。”
新法律实施的第一天就遭遇很大的争议,官方媒体众口一词地发出赞扬之声,似乎这个
困扰今日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终于有了解决方案。然而网上民间的质疑声音四起。
有人抱怨他们务工的公司节假日还要加班,根本不让他们回家看望父母;更多的人表示
手头拮据,一次回家的车旅费用需要几百元上千元,只能等到长假期才能回家。还有尖
锐的声音指出,官方媒体几十年来都在春节的时候赞扬那些坚守工作岗位不回家的劳动
模范,现在新法律施行后,这些劳动模范是否应该被抓捕?当然这只是玩笑,因为新法
律里的“应当”不具有惩罚的含义。
我想起十多年前看到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省吃俭用,供儿子上
完大学。儿子工作后就换了电话,父亲再也找不到儿子。他担心儿子,每周步行二十多
公里到镇上拨打那个废弃的电话号码。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已被儿子抛弃。父亲越来越
担心儿子,最终求助于媒体。但当他找到儿子时,儿子很生气,觉得父亲这样做让他丢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贪官经济学”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40512/c12yu/
New York Times ChinaFollow the Money, China-Style
By YU HUA May 12, 2014
余华 2014年05月12日
BEIJING — Since China introduced a floating exchange rate on July 21, 2005,
the Chinese yuan has consistently risen in value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dollar, from a low of 8.28 yuan to the dollar in July 2005 to a high of 6.06
in January of this year. But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yuan has failed to
convince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that their money buys more; on th...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真正的投票,一个遥远的中国梦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40718/c18yu/
Voting in China, a Distant Dream
By YU HUA July 18, 2014
余华 2014年07月18日
I am 54, but have never in my life seen an election ballot.
我今年54岁了,从来没有见过选票。
“Have you seen one?” I ask people, out of curiosity. Like me, most of them
have no idea what a ballot looks like and have only seen pictures on
television of people completely unknown to them clutching a ballot and
voting on their behalf. A few say they have seen a ballot, but a long time
ago, in their ...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09/00/413468_574147994.shtml
2016-07-09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中文名顾彬,1945年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
。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
成员。他是德国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以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思想史
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作品和译著有《中国诗歌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鲁迅选
集》六卷本等。
当顾彬把中国当代小说比作为“大个的火腿”时,不禁让人想起了莫言的《丰乳肥臀》
,那本厚得像砖头的小说还真是个大家伙。而顾彬的形象有点像小一号,或者说清瘦版
的史泰龙。他看上去基本上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他的语调也没有丝毫火药味,但是话
一出口,就像洛奇的出拳一样凶狠。
而这一次 ,以“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闻名的他没有把谁比作垃圾,可是余华、格非
、苏童、莫言,这些当代中国文学的中坚力量,在他眼里比垃圾也好不了多少,“他们
根本不知道人是什么。”他几乎判了他们的“死刑”。
中国当代作家根本不知道人是什...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7130
27
呵呵,余华写的东西大部分是反映改开后农村的情况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凤凰男们这么
喜欢余华。《活着》证据并不明显,《许三观卖血记》明显是90年代的事情,硬被余华
这个货写成50年代,可见其为人猥琐卑劣之处。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小说也被你
拿出来说事,还好意思说什么讨论问题????
wh
发帖数: 141625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wh,sasa,ifulemitbbs三人行很感动
哇,谢谢谢谢,很感动。你这么一说倒让我很惶恐,我对你好像不太有印象……我回头
去考古一下。很感谢。总是在我觉得没有力气再灌下去的时候,会有一些陌生的id跳出
来,给我鼓励,给我温暖……哈哈,这句话我咋觉得那么熟悉,不知道是不是哪本书里
的或是什么名句。
我下午再来看这篇余华。我好像看过。余华对自己的分析都很透彻。我以前还写过一篇
余华评论,主要是转引别人的评论。在精华区找到了:
http://www.mitbbs.com/bbsann2/entertainment.faq/LeisureTime/ID/wh/M.1241997814_2.10/%CD%C6%BC%F6%D2%BB%C6%AA%D3%E0%BB%AA%C6%C0%C2%DB+%28%D7%AA%D4%D8%29
wh
发帖数: 141625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给图书馆推荐的中文书单
没有没有,他很聪明的,比我聪明。他的聪明我能明白,作家的聪明我常常不明白。你
看过我以前贴的余华评论吗?给你看最后一段:
最后再引一句无关创作或评论、但我很喜欢的余华的话:
“好像只有聪明的作家才能够出名。但是最后能成为大师的作家,往往是很笨拙,很厚
道的。”
很不厚道地说,我觉得余华很聪明…
x*******a
发帖数: 11067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周末看了老电影 -《活着》
“《活着》(To Live,1994),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 葛优、巩俐
主演。此片获得1994年第47届戛纳电影节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 百科
《活着》是余华的作品。大学的时候,老妈给的生活费不少,我就乱七八糟买了好些书
,毕业的时候整整攒了三、五箱的闲书。记得是在三折出售书籍的地摊上,买了《活着
》和《许三观买血记》,那时候盗版书还不猖獗,能有便宜的书买,不容易。
有点儿黑色幽默感的愤青文人,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他的书不厚,作品也不多,所以
欣赏之余,特别希望他可以多写一些大部头,不光做一个鲁迅这样的愤青,更能在文学
泰斗的道路上多走几步。但是多年过去了,除了一本《兄弟》,就是听到是他出走的消
息。叹息之余,也不禁感慨,喏大一个中国,却容不下一两个发出不同声音的愤青文人。
不谈政治。余华的小说写得好,所以我对电影的期待就没那么高。特别是老谋子近些年
的《英雄》、《黄金甲》、《三枪》、各种《印象》,让我对他从《红高粱》、《黄土
地》(张是摄影导演陈凯歌)、《秋菊》所建立起来的印象逐年崩溃。但是老片子果然不
同。一直以来我的观点是改编的电影永远赶不上小说,但这次不一...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你喜欢的中国作家及作品
其实不算平实噢,他很自然流畅,但不流俗,不平,故事情节都很崎岖,哈哈。我以前
贴过一篇印象很深的余华评论,我自己也加了点感想,我对余华最深的印象是他善于讲
故事。《活着》里说福贵能“精彩地讲述自己”,他的故事“像鸟爪抓住树枝那样紧紧
抓住我”。这句话用来形容余华再确切不过。贴个评论链接:
http://www.mitbbs.com/bbsann2/entertainment.faq/LeisureTime/ID/
wh
发帖数: 141625
32
发现未名观察网页保存了买卖提的所有帖子,包括版面删水删掉的。但每个帖子最多只
保留500字,所以长帖无法全部保存。上次说起ggzsfz的海外作家和影视作品帖,跟帖
里有很多内容,版上删水全删了。今天在未名观察网页上找到一些,收集保留一下:
http://www.weiming.info/zhuti/LeisureTime/209665/
发信人: ggzsfz (blg),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说说在海外的中国作家及其(影视改编)作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4 18:48:48 2011, 美东)
1. 高行健 这个重量级的拉来充数,作品没看过,那个《灵山》怕是太沉重,写文革的
吧?说实话我对文革实在是没啥兴趣,距离人性太远已经脱离我审美的底线。BTW,高
出国前好像是搞话剧的。
2. 严歌苓 很喜欢,看过《白蛇》《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及电影《天浴》,她的
语言未必多么好,但我觉得她的东西里头有一种华丽的苍凉感,尤其喜欢她视角的刁钻
,比如那个《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这个作品还没看,但看简介实在是给力得不行。
严是在哥大读过书吧?...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3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宋尚诗:喜欢鲁迅的四个理由
最近翻北大文学教材当代部分发现重点谈了王贾陈(忠实)三位
我很好奇,后来发现他们另外编了一本更广的,目录如下,可以看出王朔再怎么哗众取宠,
他是一座绕不过去的丰碑,包括样板戏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鲁迅研究四题
一、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三、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四、如何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讲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一、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
二、知人论诗读《女神》
三、郭沫若研究概况
第三讲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一、茅盾研究概况
二、茅盾的文学主张
三、《子夜》分析
四、茅盾的艺术风格
第四讲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昧”
一、如何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文化反思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第五讲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一、曹禺研究概况
二、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
三、曹禺话剧艺术的其他几个特征
四、对几个有争议的戏剧人物的艺术剖析
第六讲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一、关于“京派”
二、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城乡对...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4
噢对。嗯余华比王朔更国际性。余华加油!余华和南怀瑾都是浙江人,哈哈。
左岸是什么?
嗯。外国市场又和中国不同。在哪儿出名都行,扩大中国人的影响力,哈哈。
再跟liquer说一声我借了朱文的垃圾爱情了,哈哈。
x***n
发帖数: 10764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Let’s party
炸药奖一出来,整个网络都被炸开了花,主流媒体,边缘媒体,微博,豆瓣,买卖提,
雅的俗的,荤的素的,到处都是一个名字。喏,网络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咋咋呼呼自作多
情的地方,但是想到自己也挤在这些咋咋呼呼人群当中自作多情得特别起劲,似乎也不
好说人家什么了。
网络背后的各种表情一定也很有趣,有的振奋,有的欢乐,有的赞许,有的怒气冲天,
有的轻蔑,有的打抱不平。我很想把自己的表情扒拉到其中一类到两类,但是发现,这
件事情,基本很难。
把文学这种事情和竞赛扯在一起,本身就让我理解乏力。对于我个人来说(一个在文学
阅读和写作方面从未受过任何正规训练的人),写作也好阅读也好,都是很私人的体验
,这种难以言传的私密程度,仅次于恋爱。这种事情怎么好比呢?到底比什么呢(诗人
说,比大小;低洼里说,比死活;夏安说,比手指长短….)?
至于主义,流派之类的词汇,随着炸药奖开炸,也瞬间遍布网络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
个被各种-ism折磨了多年空手而归的人,我唯一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这些-ism有多少虚张
声势华而不实。圈子里的人自己嚼嚼舌根子骗点funding哄哄自己的良心和时间就好了
,拿出来吓唬小朋友就不合适了。
...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征文」我喜欢的作家
铁凝的短篇文字简洁优美,直通人心,富于诗意,人物情节一般不甚复杂,但矛盾冲突
和情感色彩强烈,与这三十年火热的社会进步合拍,她为人也正直爽快,口碑不错。
陈染比较情绪化,与方方在这点上形成对比,不过她真实地写出女性,起码是相当一部
分女性的内心世界,读懂她可能首先要是个女人或者很懂女人的男人,就像有宗教体验
才读懂托尔斯泰,婚姻不幸福才读懂鲁迅,也正因为个人化写作,她的争议比较大,类
似有苏童,乃至莫言,他们笔下的世界似乎都与我们隔一层,我不知道这是增加了他们
文字的魅力还是增加了读者的心理距离,对我来说,他们就象卡夫卡,比昆德拉更有魅
力,哪怕读得似懂非懂。
凌力和迟子建都是被广泛喜爱的可谓实至名归的作家,她们的作品从开篇第一句就展开
强大的气场将人慑服,小说就象散文甚至诗歌,我一直将迟看作中国的哈代,不过这只
是从文笔来对比,她的思想和视野比哈代要乐观向上得多,其实中国女作家在某种程度
上比男作家们更多地写出坚韧和阳刚,类似的还可以列出一打,特别是那些为人母或有
着伟大母亲的,比如张洁。
年轻的作家基础好视野也更开阔,不过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种平庸的状态,不再有波澜
壮阔的社会变革和...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征文」我喜欢的作家
铁凝的短篇文字简洁优美,直通人心,富于诗意,人物情节一般不甚复杂,但矛盾冲突
和情感色彩强烈,与这三十年火热的社会进步合拍,她为人也正直爽快,口碑不错。
陈染比较情绪化,与方方在这点上形成对比,不过她真实地写出女性,起码是相当一部
分女性的内心世界,读懂她可能首先要是个女人或者很懂女人的男人,就像有宗教体验
才读懂托尔斯泰,婚姻不幸福才读懂鲁迅,也正因为个人化写作,她的争议比较大,类
似有苏童,乃至莫言,他们笔下的世界似乎都与我们隔一层,我不知道这是增加了他们
文字的魅力还是增加了读者的心理距离,对我来说,他们就象卡夫卡,比昆德拉更有魅
力,哪怕读得似懂非懂。
凌力和迟子建都是被广泛喜爱的可谓实至名归的作家,她们的作品从开篇第一句就展开
强大的气场将人慑服,小说就象散文甚至诗歌,我一直将迟看作中国的哈代,不过这只
是从文笔来对比,她的思想和视野比哈代要乐观向上得多,其实中国女作家在某种程度
上比男作家们更多地写出坚韧和阳刚,类似的还可以列出一打,特别是那些为人母或有
着伟大母亲的,比如张洁。
年轻的作家基础好视野也更开阔,不过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种平庸的状态,不再有波澜
壮阔的社会变革和... 阅读全帖
c**b
发帖数: 630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征文】作家的智商
有次和一个搞写作的朋友聊天,我说你很聪明,可惜这对你的写作不见得是好事。他表
示同意。我们一致认为,智商和作品的优秀程度常常不成正比。
看书时偶尔还是会想一下,哪些作家是聪明的,哪些不是。随便拿几个当代作家做个不
负责评价吧,想来这些评价是不靠谱和有争议的。
1.莫言
最近的大热门。很有才气,能够把握得住大场面,作品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写作不拘一
格。不过细节总有些混乱,至少不是全面的聪明吧。
2.贾平凹
我总喜欢拿这两人比,一西一东,北方最有代表性的两位作家。这人很有鬼才,也是能
轻易把握住时代的命脉。但有些神神叨叨,写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甚至会显得幼稚,算
是偏门的聪明吧,对于有感觉的东西,不用学就能出境界(比如画画),考到不擅长的
科目可能挂科那种。
3.刘震云
如果要给中国当代作家的智商排榜,这个不是top3也是top5。他的聪明从他的文字里流
露出来,那么明显。而且是非常入世的聪明,所以能让他长期稳定地写下去,不惹什么
麻烦,不伤什么情怀,不造什么话题。这种四平八稳,会让他文字里面缺点让人血脉贲
张的东西。我总觉得那些激情啊愤怒啊共鸣啊偶像崇拜啊,其实经常来自于一些不完美
有缺憾... 阅读全帖
c**b
发帖数: 630
3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征文】作家的智商
有次和一个搞写作的朋友聊天,我说你很聪明,可惜这对你的写作不见得是好事。他表
示同意。我们一致认为,智商和作品的优秀程度常常不成正比。
看书时偶尔还是会想一下,哪些作家是聪明的,哪些不是。随便拿几个当代作家做个不
负责评价吧,想来这些评价是不靠谱和有争议的。
1.莫言
最近的大热门。很有才气,能够把握得住大场面,作品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写作不拘一
格。不过细节总有些混乱,至少不是全面的聪明吧。
2.贾平凹
我总喜欢拿这两人比,一西一东,北方最有代表性的两位作家。这人很有鬼才,也是能
轻易把握住时代的命脉。但有些神神叨叨,写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甚至会显得幼稚,算
是偏门的聪明吧,对于有感觉的东西,不用学就能出境界(比如画画),考到不擅长的
科目可能挂科那种。
3.刘震云
如果要给中国当代作家的智商排榜,这个不是top3也是top5。他的聪明从他的文字里流
露出来,那么明显。而且是非常入世的聪明,所以能让他长期稳定地写下去,不惹什么
麻烦,不伤什么情怀,不造什么话题。这种四平八稳,会让他文字里面缺点让人血脉贲
张的东西。我总觉得那些激情啊愤怒啊共鸣啊偶像崇拜啊,其实经常来自于一些不完美
有缺憾...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2057
40
首先,非常非常感谢版主对我这篇高中生文笔水平的随笔的鼓励,帮助和详细到位的指
点。的确是高中生水平,因为我的最后一篇中文作文写于高考,最后的一篇英文作文写
于GRE
和托福考试。晚饭之后一口气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写完了这篇作文之后,已是凌晨一点
。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吃了一片安定之后仍然无法入睡。
我流着眼泪看完了版主写的话,决定把那些让我无法入睡的翻涌的思潮记录下来,献
给在这个版的可爱的大家。
来美多年,我的专业和写作八竿子打不着。迫于生存的压力和早已麻木了的客居他乡的
生活的惯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惰性,十年未读书。几年前,当我猛然间意识到我在很长
很长一段时间里的阅读仅仅局限于和我的专业相关的论文和书籍的时候,我感到了可怕
和可悲。
在上个月的12日,我注册了生平第一个在公共论坛上的id,这个id和我的名字有关。它
是我的家人叫我的昵称。每个人的叫的口音不同,快慢不同,在有良好和不良好情绪的
时候的叫的语气声调也是不同的。我通常能凭着他们叫我的方式来预测着着好事或坏事
的降临。
早在2005年夏天的时候,那是我在经历了第一次暑假实习对职场和社会有了肤浅和初步
的认识之后,我萌发了想要写...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1
就是他批评的暴力倾向了。作者故意去表现、甚至赞美暴力,你觉得也是一种本能表现
,无可厚非是吗?我最初看余华的短篇集,很多暴力:小男孩偷水果摊上的水果,被水
果贩子切掉一根手指;经历文革的中学历史教师精神错乱,历数历代酷刑,最后好像割
了自己的鼻子?我看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还挺喜欢,但余华那些暴力不喜欢,好像感觉
不一样,芥川写得深一点似的,有人性本质的感觉。余华的写法有点自我宣泄的味道。
wh
发帖数: 141625
42
小柯其他的影评书评里有探讨神性的,她挺迷这个的,谈起理论大概也不让男生。这篇
是游记小花絮,可能想写得轻松点?不过女生谈理论的应该比男生少些。
那篇小说在网上红火,肯定有不少人喜欢。倒不一定都是女性,神和性更是文艺男性喜
欢的话题,哈哈。我觉得他的叙述方式有点像余华早期的小说:“最早的时候,我是个
强硬的叙述者,或者说是像‘暴君’一样的叙述者。我认为人物都是符号,人物都是我
手里的棋子,我想要他怎样就怎样。”余华说他从《在细雨中呼喊》之后更听从人物和
故事自身的走向,写作如流水般哗哗流淌。不过很多人觉得他仍然是个强悍的叙述者。
强悍似乎和故事巧妙/暴力紧紧相连,佛裂的故事也和余华的故事一样吸引人和血腥。
喜不喜欢就众说纷纭了,但一定是吸引点击率的!
a**********u
发帖数: 28450
4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意淫无罪,现实残酷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
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
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这是余华刚攒的新书第7天的开篇。咋样?抓眼球的地方倒是很多,如彼之贴近现实生
活,如雷致富之类淫人妻,强拆民房,人体器官交易,食品安全,但是让人抬不舒服了
,好比你们正在一家餐馆吃饭突然有人偷偷告诉你吃得是人肉,然后你们发掘老板和服
务生在不怀好意地偷偷地笑。
从河边的错误开始,我觉得余华就开始走偏风了。他现在这个书,大着笔墨来描写当前
中国畸形变态的现状,虽说文笔月来越轻盈,沉重之处常常赋以明快的笔调。我总是怀
疑,这跟他小时候总在停尸房里面睡觉有关,他在其间意淫带来了许多快感,写出的现
实残酷来恶心读者。
前两天国内发生的一个命案,某锁男长期猥琐,以意淫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在钞票上写
下许多女性的名字xx,结果后来绷不住了,伏击了邻居上夜班的中年少妇,先建后杀,
埋尸后院。余华老弟总是在译音中踯躅徘徊,我很担心。
a*****s
发帖数: 6799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莫言写作的特征问题
好基友雪舟(二)
每当我的心情起伏波动的时候,想写什么、往哪方面写也会随着起伏不定。或者说,我
根本不知道要写什么。再或者说,我可能无法写出我打算写的东西来。
现在我的心情就在起伏,也在打算续写好基友雪舟的故事,可是眼前不断的晃动和变幻
,不断的变幻出新的人物来。比如说,轮回之王,哦,不不,毛轮之王,忽地一下子飞
过去了。再一眨眼,又出现了个穿农民式中山装的土老帽,哎哟,这不是莫言么。
奇了怪了,莫言我是从没见过的,理所当然也不认识,怎么他会出现?
好吧好吧,既来之则安之,不妨说两句对莫言和他的作品的直观认识。由于我基本上不
读书,所以仅仅看过莫言的一部小说《丰乳肥臀》。而且至今也不是太理解那小说为什
么起名叫做丰乳肥臀,里面主要描写的是一个坚强的母亲形象,或许母亲真的就丰乳肥
臀也说不定。
据说,莫言的作品的写作手法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什么魔幻现实主义。这个魔幻现实
主义到底怎么个定义的,我也不清楚。不过可以猜测,我老一向靠猜测混江湖的。我老
推测,魔幻现实么,用一句大家都明白的话来说,就是神神叨叨的。假如你也把文字写
的神神叨叨的,那么恭喜你,你的作品特征也就可以冠上魔幻现实的高大...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11672
45
苏童和余华是同时知道的,相比起来更喜欢余华。苏童文里好多阴鹜狠毒猜忌傾轧,看
了很不舒服。我比较喜欢余华的写作理念,写悲惨和苦难,但是并不绝望。
b*****e
发帖数: 14299
46
近日有消息说,作家余华虽然之前曾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已经有好几年不听评论界的
说法,但还是谦虚地聆听了来自同行和部分复旦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意见。他在复旦的公
开演讲《文学不是空中楼阁》中表示,什么样的现实产生什么样的文学,今天的中国是
一个非常有创意,同时开始流行荒诞的社会,连芙蓉姐姐都有出场费。《兄弟》就是这
样的现实下诞生的一部荒诞性的喜剧,“苦难到头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幽默。”他也透露
,对自己写作影响最大的两位启蒙作家是卡夫卡和川端康成。
座谈会上,复旦学者王宏图依然直率地表达了自己在看完《兄弟》后,强烈地感觉到纯
美的审美观念受到的侮辱,认为作者其实处于一种与作品中人物一样的迷乱状态中,作
品主人公李光头的虚无主义和余华自己的虚无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有重叠的成分。作者虽
然想要“强攻现实”,但并没有提供一种更强有力的价值观念,因而给人与作品中的人
物“同流合污”之感。会场上随即有不同意见表示,如果余华的作品真的带给人这样强
烈的感觉,是否正可以说明他是多么好地抓住了这个正处于简单、粗糙、片面时期的时
代特征?
看来文学界的“纯美”和摄影界的“唯美”一样,也有着顽强的市场空间和认同指数,
y**********3
发帖数: 1389
47
http://bbs.hoopchina.com/3211757.html
太长了,没有转全,请大家去虎扑看吧
qinfoucault (45级) 2012-02-04 16:55 只看此人 收藏本帖楼主 请各位认真阅读 韩
寒被删除05到06年2月博客欣赏 附3篇17岁左右大作 由 qinfoucault 发表在虎扑体育
·步行街 http://bbs.hoopchina.com/bxj
有心人在百度贴吧里找到了粉丝当年复制的文字,从韩寒博客2005年开博到2006年2月
的博文,请各位欣赏。附录1 韩寒14岁初二大作书店
附录2 韩寒99年16岁大作求医
附录3 韩寒99年成名作 杯里窥人——或者杯中窥人
1 2006-02-26 02:56:22
大家晚安吧
大 中 小
`
心情不好。没有任何写什么的欲望。为防止彻夜等沙发之类伤身行为,以后没什么写的
就标题句号内容句号,两个标点。大家应该很眼熟了,我用过多次。就是传说中的露两
点。如果哪天彻底不想写了,就标题一个句号,文章里两个句号,露三点。
大家想看我露几点啊。
是不是还是不露点好啊。
我这里风气真好。


评... 阅读全帖
d********f
发帖数: 43471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uangou 讨论区 】
发信人: mitbbstuan (), 信区: Tuangou
标 题: 【团购】5.25-6.08 经典图书合集 团购活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3 23:29:36 2016, 美东)
—————————————版主提示:团购必读————————————
为响应坛友需求,针对大家对中文书籍的收藏和阅读,为大家组建了经典图
书套装团购
团购内容:
1.中国经典科幻小说合集套装(刘慈欣、何夕经典作品合集)
2.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作品合集套装(路遥、余华、陈忠实、张爱玲、钱钟书、杨绛)
3.中华经典名著四大名著收藏版和四大名著连环画
注意:某个团购部分如有特定需要加入的书籍,请联系客服!
团购起始时间:5.25
团购截止时间:6.08
Mitbbs保证在团购过程及结束后不泄露任何团员个人信息!
Mitbbs保证团购商品全为正品!!!!
团购产品详细情况:(某个团购部分如有特定需要加入的书籍,请联系客服)
1.中国经典科幻小说合集套装(刘慈欣、何夕经典作品合集) ¥575.5/$89
...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27
4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昨天晚上刚好看了一个节目
是访问余华和张艺谋的。中间有一定的篇幅是讲活着。
我的感觉是,余华的小说给出了一个状态。一个人面临
接连的不幸,所能够有的一个反应。
张艺谋则认为这些造成的原因是社会是政治。在我看来,
这有点狭隘。
但是改编者对于作品的不同解读所导致的误读是很多的。
相比之下,张只是给了这个作品一些外延而已。
其实余华这个小说那么短,就已经给人们需要自我发挥的
空间了。这里的每一个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w********h
发帖数: 12367
5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转载] Re: 我看第六代(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lmArt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alanine (尺子), 信区: FilmArts
标 题: Re: 我看第六代(1)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Thu Nov 20 16:55:09 2003), 转信
说到细节,前几天余华来侃大山,提到小说里面的细节描写,他最服的人就是鲁迅,
照他的说法是,鲁迅就是一个天生的小说家。他还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他本人原
先也是因为中学课文的原因比较反感鲁迅,但是 94 年左右,一个朋友找他改编鲁
迅的小说到电视剧。余华先是一口应承下来,结果当做了一个作家之后的他重新看
鲁迅全集的时候,起先的印象完全扭转过来了。读了三篇之后,马上就挂了电话给
那个朋友,说我改不了,你那个水平也拍不出来。
他举的有个例子是孔乙己。孔乙己被打断了腿之后又来到店铺,余华就心想,作为
一个小说家,鲁迅一定会写孔乙己是怎么来的,这个细节不好写,要是绕过去回避
不谈,那肯定也不是个好作家。然后接着看,一个声音说道“温一碗酒”,极熟,
却不见人影。后来书里那个“我”转到前面去递酒收钱,看到孔乙己的手,满手是
泥,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