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 发帖数: 922 | 1 大乘中对这些问题都解释的很清楚。问题的关键在于信不信大乘所说。
佛与佛之间才能见法身
初地以上菩萨才能见报身.《维摩经》中说的很清楚: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
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
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
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
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2 ☆─────────────────────────────────────☆
wisdomlover (一片冰心在玉壶) 于 (Fri May 13 11:41:59 2011, 美东) 提到:
一个是东方的觉悟者, 一个是西方觉悟者。
教化的侧重点不同, 但是是相通的。
☆─────────────────────────────────────☆
leonana (leonany) 于 (Fri May 13 11:43:03 2011, 美东) 提到:
举例?
☆─────────────────────────────────────☆
Yisu (yisnotme) 于 (Fri May 13 11:54:27 2011, 美东) 提到:
准确地说,耶酥也是东方的。。还应该是亚洲的范围吧。。
这个级别的人物基本上都全出在东方, 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 我曾经看多一本书,
讲东方多圣人, 西方多慧根, 也是个规律。。
☆─────────────────────────────────────☆
Yisu (yisnotme) 于 (Fr...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 依原始佛典,佛陀成道后,认为众生难以证悟微妙之法,并不想说法,浪费力气。经梵天劝请后,佛以天眼观察,有ㄧ些众生烦恼不多,可以证悟,才到鹿野苑初转法轮,说四圣谛。
依大乘经,如金刚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说>∶「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盘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盘。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
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菩萨的大心大愿,多么令人动容。
两个说法比较,从佛陀不想说法,到菩萨愿度尽众生,这是巨大的差别。以佛陀的智慧,难道不清楚自己想作什么,能作到什么吗?从另一角度想,佛陀是如何看众生呢?是只有少数能解脱,还是一切众生都会成佛?
杂阿含经中,佛陀回答外道佛法的宗旨为何,说∶「我论因说因。... 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在任何时代,解脱因缘成熟的都是少数吧。对于善根不具足,被不正见所迷惑的众生,需要以大乘法摄...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 四果是佛陀说的吗? 是究竟佛果吗? 请举可靠证明
第一,四果到底是不是佛陀说的,照着四果一步一步修,
真的是佛陀教导我们的修行方式吗?
第二,四果是究竟佛果吗? 也就是没有更高的果位可以修了,可以学了吗?
如果不弄清楚,提出有力证据,
那我们蒙着头说要学佛法,以为照着四果的进程,照着修证四果的方法,就是学佛法。
结果,四果根本不是佛陀说的,是假的,盲修瞎炼,这就不好了。
反过来说,如果确实是佛陀说的,那我们也有个信心。
要不,就是好不容易到四果,以为到顶了,停了,
没想到后面还有更高的果位要学,这就不好了。 |
|
i********7 发帖数: 808 | 5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中说法; 此
时,佛陀告诉在场的出家人说:「这世界上有三
件事,令人不欢喜、不爱乐、不愿想起。是哪三
件事呢?就是所谓老、病、死。这三件事,令人
不欢喜、不爱乐、不愿想起。」
「世界上若没有这三件令人不欢喜、不爱
乐、不愿想起的事,则不会有如来、应、等正觉
出现在世上,世界上也不会有人知道如来的教法
和教诫内容。」
「正因为世界上有这三件令人不欢喜、不爱
乐、不愿想起的事,所以才有佛陀出现在世间,
世 上 的 人才 有机 会 知道 佛 陀的 教 法和 教诫 内容。」
在场的出家人问佛陀说:「有道路、有实践
方法,能根除这三件令人不欢喜、不爱乐、不愿
想起的事吗?」
佛陀告诉在场的出家人说:「有道路、有实
践方法,能够练习、多加练习,就能根除这三件令
人不欢喜、不爱乐、不愿想起的事。」
「什么是这条道路?什么是实践方法?能用
以练习、多加练习,根除这三件令人不欢喜、不
爱乐、不愿想起的事呢?」
「就是所谓的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
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
|
W*********E 发帖数: 197 | 6 什麼是无明。
在佛法中,无明这个名词常常听到,例如 佛陀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有这样说:
「无明普於一切烦恼杂染、诸业杂染、诸生杂染,能作因缘根本依处。」(《分别缘起
初胜法门经》卷一)可见,佛教中认為,无明是一切贪瞋痴等烦恼、因為烦恼所造身口
意业,以及因為烦恼业而受报在三界出生、受苦等种种杂染法的根本原因。
那什麼是无明呢?我们来举因缘法為例,佛陀在《缘起经》中对於弟子有这样的开示: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
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為『缘起初』义。」】(《缘起经
》)
意思是说,什麼是「缘起初」说的道理呢?是说依於这个有,所以才会有那个有;这个
法出生了的缘故,所以才会有那个法跟著出生。也就是无明缘於行,行又缘於六识,六
识缘於受想行及色阴,受想行及色阴又缘於六入处,六入处缘於触,触缘於受,受缘於
爱,爱缘於取,取缘於有,有缘於生,生缘於老死,有了老死,所以就生起了愁嘆悲苦
的忧恼,所谓的纯大苦蕴集,这就是缘起之初的道理。这是大... 阅读全帖 |
|
H******3 发帖数: 169 | 7 佛陀大悲周遍,为什么不代众生受苦,让一切众生都脱离轮回?
问 1:
苦乐由自己的业力决定,他人无法代受,那为什么仁慈瑜伽可代狗受打?既然如此,那
佛陀大悲周遍,为什么不代众生受苦,让一切众生都脱离轮回?
索达吉堪布答:
仁慈瑜伽的行为,是自他交换的一种境界,但并不是所有众生的痛苦都可以代受。
打个比方说,一个人犯罪后,某领导帮他化解了牢狱之灾,使他没有受苦,但不能说这
个领导能这样的话,国家主席的权力更大,为什么不帮助全国的人不受苦?
要知道,众生业力现前时,如果因缘具足,可由别人代受痛苦;因缘不具足的话,就像
《现观庄严论释》中所说,纵然是大慈大悲的佛陀,也无法以大悲手进行救护。因此,
每个众生的因缘不同,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业力,自己造了,自己必须要承受!
问 2:
圣者通过自他交换代众生受苦,那众生还有没有痛苦?
索达吉堪布答:
有些也有痛苦,有些会减轻痛苦。
问 3:
众生减轻痛苦后,他自己会不会知道呢?
索达吉堪布答:
不一定知道。
问 4:
不知道的话,他就不会生起感恩心,善根也不会增长。
索达吉堪布答:
那不要紧!大成就者并不希求感恩,我们凡夫才需要感恩。你看佛陀给我们...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8 旧的佛教已经必然死去,如果“佛”这个词是指觉悟,如果确实有解脱之道,那么新的
“佛教”也必然会产生,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觉悟将会不断进步,所以我看好我所创
立的新禅学的发展,虽然它还无比弱小,然而它却有着强大的潜力。
我是佛教的掘墓人,也是佛教的继承者,继承的不是佛教的糟粕和谬误,而是继承佛教
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彼岸的追求。佛陀曾经是我的启蒙老师,围绕佛法
提出的种种命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深入探索,然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理性最终
使得我彻底摆脱了佛陀以及他所创立的佛教。我非常尊敬佛陀对真理的探索追求以及曾
经付出的努力,但是绝不笼罩在他的光环以及阴影之下,我越来越独立自由的探索,并
因此而取得不断的认识突破。
我觉悟了吗?如果觉悟是指完全的认识究竟真理或者究竟解脱,那么我不认为自己彻底
觉悟,我强烈认为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我同样也不认为自己已经解脱轮回。只是
经过对前人经验的学习以及深入思考和实践,我认为我比佛陀以及我所知道的过去所有
自称觉悟的大师们看得更深更远。
尽管人类取得了物质领域的惊人进步,但是人类对自我,对意识领域的认识其实还处在
非常蒙昧原始的阶段...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6388 | 9 http://bbs1.icq100.com/read-htm-tid-122068.html
http://www.chengw.com/viewthread.php?tid=244309
西南偏南 把佛陀喝醉
■特约记者 杨林
重庆,山水之城;印度,佛陀之国。12780公里,一个从凡人到“佛陀”的距离。
我叫江静,30岁,标准的重庆女孩。辞职之前,我是重庆一家报社的体育记者,每天为了工作,铿锵地搞,卖力地搞,庄严地搞,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
我从来感觉不到自己是自由的。
一友人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谢幕”方式,但谁也不希望谢幕词是“抱歉,被今生辜负的我们”。
给时光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光。
所以,我辞职了。决定拿出一年的时间从重庆骑车途经西藏一路向西。
印度,我来了。
走吧,走吧,我们一起去远方。远方有佛陀,远方有西藏。如果生命只有一次,一定骑上单车,寻找小草清风,佛的真相。
6月10日,下午两点半,我正式出发了。6月14日,出门的时候遇到了一只金龟子。我问她,金龟子,你在做什么?“跟你一样,环游世界啊。”“ 可你只是从一片树叶爬到另一片树叶,然后又爬回去嘛。我要骑车去印度哎,...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80 | 10 佛陀说:「在此,学生,某个男人或女人杀生、是杀生者、满手血腥、诉诸棍杖与暴力
、对众生残暴。由于实行与造了这些业,他堕入恶道、恶趣、苦处、地狱。如果他没有
堕入恶道、恶趣、苦处、地狱,反之,由于其他善业而再度回到人间,那么无论他投生
到哪里,他都短寿,而且很可能死后堕入地狱或投生为动物等。」《中部.小业分别经
》。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帮助我们避免投生到动物等四
恶道,破戒则帮助我们投生到四恶道。因此佛陀对一名叫做战士的军人,解释士兵战死
沙场时会发生什么事:「当一位士兵在战场上致力奋战时,其心低劣、邪恶、受到这样
的思想误导:‘让这些众生被杀死、被屠宰、被消灭、被毁灭或被杀绝。’如果当他在
战场上致力奋战时,别人杀死了他、结束了他的生命,他将投生到‘战死沙场地狱’。
」佛陀也解释,如果该士兵认为战死沙场是很英勇的事,他将会因为邪见而投生为动物
等四恶道,或投生到更糟的地狱里。《相应部战士经》可见业报法则并不尊敬爱国心与
其他空想。
如果有不同异议,请先不要急着否定,因为人死之后的事儿,目前科学还没有定论。如
果确如佛陀所说,那跟你相信不相信是没有关系的... 阅读全帖 |
|
x*k 发帖数: 106 | 11 佛陀——觉者
(一九九七年七月在柏林寺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上的演讲)
于晓非
尊敬的净慧法师,尊敬的各位法师,尊敬的各位营员,正象刚才明海法师所说的,柏
林寺办的这五届夏令营,给了我四次来参加学习的机会。今天让我来讲第一讲。当然这届
夏令营请来了很多法师,精彩的演讲都在后面。所以我是抛砖引玉。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佛陀——觉者》。
我们讲佛教、佛法,都有一个“佛”字。“佛”这个字,是“佛陀”的简称,是梵文
“BUDDHA”这个词的音译。那么佛陀这个词意译是什么呢?就是觉者。觉者就是彻底地觉
悟了宇宙人生的真实,并且把所证悟的宇宙人生的真实的道理,毫无保留地宣讲出来,希
望其他的众生也象他一样地去觉悟的人。是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彻底地圆满地觉悟了宇宙
人生的真实;第二就是将所证悟的真实的道理毫无保留地宣讲出来,希望其他的众生也象
他一样地去觉悟。凡是具备这样两条的人我们就称他为觉者。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 |
|
c*******o 发帖数: 608 | 12 我不常来这个版,只是看到版上的一些讨论,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世尊对这个问题的开示
。以下内容转自有关佛教论坛,我附上了网址,建议大家去看原文注解。
《卡拉玛经》Kalama Sutta,此经记述了佛陀对卡拉玛人的一番教诲。
当时,卡拉玛人因不知如何抉择各位宗教师所言,不辨是非,不分真假,故请示
于佛。事实上,这不仅是卡拉玛人所困惑的,也是人们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会面临
的问题。即使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有了众多的查询工具,有了一生难以读尽的典籍
资料,仍无法保证,在面临抉择时,作出百分百的正确判断。
那么,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当卡拉玛人彷徨着,无法决定接受什么教义时,佛陀针对这一问题宣说了《卡拉
玛经》,告诉迷茫的他们,也告诉同样迷茫的我们: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以免
成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识奴隶。
为此,佛陀总结了十项准则: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 |
|
a**u 发帖数: 8107 | 13 ☆─────────────────────────────────────☆
DaoLaoHu (Bigtiger) 于 (Thu Jan 1 14:30:15 2009) 提到:
克里希那穆提/拉胡拉 时间: 2006-3-15 11:55:39
你是否在闸述佛陀的教义?
•瓦尔波拉•拉胡拉 国际佛教权威,[大英百科全书•佛陀篇]作
者。
•大卫•博姆 英国皇家学会终生会员,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理论物理学
教授。医学博士,克里希那穆提的向科医生。
•纳拉杨 前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印度溪谷学校董事.
•依儿姆嘉德•施洛格尔 佛教学者。
拉胡拉:如果可以用[听从]这个词,那么我从年轻时代就一直听从你的教诲。我兴致勃
勃地阅读了你大部分的住著作,而且早就期盼能够像这样和你共同讨论。一个人只要对
佛陀的教诲有相当的领悟,就会觉得你的教诲非常熟悉,并不陌生、佛陀两千五百年前
所讲述的教诲,你今天以一种新语法、新风格、新外貌教授。当我阅读你的著作的时候
, |
|
r******5 发帖数: 20 | 14 《佛陀對肉食的看法》 達摩悟陀長老著
簡介
肉食是一項很敏感的課題。世上有很多不同的言論,而每個都有可取之點,但未必每一
個論點都是有智慧的。在這方面,我們姑且放下 個人的觀點而以豁達的態度去看一下
佛陀的觀點。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如來是無所不知的。
我們需要引據佛經來討論這個問題。因為佛在【增支部4.1801】裡說,如果有僧人斷言
某某話是佛說的,那麼我們必須把該僧人的話拿去與經藏和律藏對照一下。只要那些話
的內容符合經藏、律藏裡的記載,那麼該僧人的言論即可被接受為佛陀的講說。
另一個需要考慮到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引用那一部經典和律典呢?雖然佛教裡不同宗派
有其不同的闡釋, 但他們全都同意有四部彙集本是最早以及最有權威的佛說經典,它
們就是長部、中部、相應部和增支部,以及幾本小部。 此外,這些早期書籍的內容都
貫徹一致,充斥導向解脫的意味,而較遲流通的書籍卻函蕆著矛盾的理論。
我們拿佛教所有不同宗派的律藏來互相比較,會發現南傳佛教的律藏與其他宗派的律藏
的內容其實是很相近。因此,我們將引用最早的佛經與南傳律藏為我們討論的起點。
佛經參考
(1)中部第55部經
這部經特別重要,因為佛陀在此 |
|
r****n 发帖数: 8253 | 15 请问尊者:因为读了英国学者沃德儿所著的印度佛教史,对于现在所流传的经文中哪些
是体现了佛陀的本怀感到困惑,或说对那些所有的经典应该持怎样的心态跟对待?或说
需要辨别哪些是伪佛陀所说?
答:这句话我要引用增支部叫做sadassanasudam导师言教经里面一段话来说就可以了。
有一次古巴里尊者就来到了世尊的地方,去到之后呢,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旁,坐在
一旁的古巴里就是优玻利尊者问世尊说:mangdai也就是世尊啊,请你跟我略说法要,
我听闻了之后呢,我将要独处、精进、日成的禅修。
那世尊就跟他说:古巴里,如果你听到有一个人说“此是法、此是律、次是佛陀的言教
”,然而你发现到这种说法它不能够导向到-------
-就是这一种法它不能够导向绝对的厌离、不能导向离贪、不能导向正智、不能导向寂止、
不能导向正觉、不能导向涅磐,那么,你可以肯定的受持:此非法,这个不是法、这个不
是律、这个不是导师的言教、这个不是佛陀的教导。假如你听到了一种法,有人说:这是
法、这是律、这是导师的言教。而如果你发现到这种法、律它可以导向绝对的厌离、导向
离贪、导向离贪导向灭、导向寂止、导向正智、导向正觉、导向涅磐 |
|
U***n 发帖数: 1204 | 16 Srimad Bhagavatam 1.3.24:
“Then, in the beginning of Kali-yuga, the Lord will appear as Lord Buddha,
the
son of Anjana, in the province of Gaya, just for the purpose of deluding
those who
are envious of the faithful theist.”
译文:“随着卡利年代的开始,主(Krishna)将以佛陀的身份(安赞娜之子)在亥亚
郡出
现,其目的是为了迷惑那些妒忌虔诚的有神论者的人。”
要旨中说:
在佛陀降临的时代,人们普遍都是无神论者,在韦陀祭祀的名义下大肆杀生。佛陀怜悯
动物,
宣扬非暴力。实际上,佛陀是神在这个世界上的第21位化身。
http://vedabase.net/sb/1/3/24/en1
神的诸位化身在瓦谭中记载如下:
SB 1.3.6: First of all, in the beginning of creation, there were the four
un |
|
r****n 发帖数: 8253 | 17 就这么段经文,都还能理解出佛教的包容性啊。
你要是知道佛陀如何骂外道愚痴,不知是否会改变看法啊。
你要是看了佛教戒律,是不是要犹豫了。
戒律规定,不能对女人说法超过五句,不得对穿着鞋的人说法,不得和外道共住。
当年女人要出家的时候,佛陀多次拒绝,最后阿难不断的求,佛陀才答应,但却说正法
原本一千年,现在只有五百年。
佛陀看起来很是冷酷无情。。。 |
|
w****g 发帖数: 774 | 18 我只是奇怪,净空法师好像也提小乘。
下面是另一段:
一位名为晓恩的基督徒,在一篇题为「佛教的疑惑」的文章中说:「净空法师说佛教是
佛陀教育,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现代的佛教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第
一、传统的佛教,就是佛陀教育。第二、宗教的佛教,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变成宗
教了。第三、佛学,佛教变成学术,变成哲学了。第四、邪门外道的佛教,这是最近三
、四十年才出现的,那是非常的不幸。中国佛教把小乘舍弃了,以儒道来代替小乘,特
别是以孔老夫子的德行,与道家的因果教育,作为我们入佛门的根基,是中国大乘佛法
的特色。净空法师好像是释迦牟尼佛的亲传弟子,最瞭解佛教的真意。」
度须跋陀罗成阿罗汉,说八正道(道谛)。从头到尾,佛陀开示觉悟的内容,包括在四
圣谛里。
也是以四圣谛分类所有经文。龙树中论,结构也是四圣谛。这表示教法重视四圣谛。
的度人能力(十力)。阿罗汉要听闻教法才能觉悟,所以叫「声闻」。阿罗汉度人的能
力与愿力不如佛陀。
圣弟子心中。「八正道」能催破所有烦恼,断除所有不解脱的错误见解,所以叫「法轮
」。圆形的轮,代表圆满无缺,解脱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南传画「法轮」,用八...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9 佛陀发愿灭苦,与此生度众生,都是经说。
佛陀过去世有没有发愿度众生,不记得四阿含有说。南传小部或北传本生谭有说。从道
理说,佛陀此生度众生的动力与能力强大,说过去世有发愿,合理。
无师自悟,显示佛陀智慧高,声闻所不及。 |
|
d******e 发帖数: 4192 | 20 这里没人自比佛陀,谁会那么傻,自比佛陀.
列出这段故事,是因为转贴的人习惯了,他了解太多佛陀的事情,
总是不自觉想起,提起,佛陀.
这个故事,无非就是说,人有喜欢摸黑任何其他一个他们不喜欢的公共人物
或者受大家关注的人的行为.人有时会诬赖别人.
这里的事情是,比如一个人犯了错,或者处理事情不当,欠缺,
不是好言相劝,而是对那个人,人品行为,
无限上刚,什么话都能骂出来,甚至夸大其词,
把没有的事情也加在人家身上,置之死地而后快. |
|
d******e 发帖数: 4192 | 21 这里没人自比佛陀,谁会那么傻,自比佛陀.
列出这段故事,是因为转贴的人习惯了,他了解太多佛陀的事情,
总是不自觉想起,提起,佛陀.
这个故事,无非就是说,人有喜欢摸黑任何其他一个他们不喜欢的公共人物
或者受大家关注的人的行为.人有时会诬赖别人.
这里的事情是,比如一个人犯了错,或者处理事情不当,欠缺,
不是好言相劝,而是对那个人,人品行为,
无限上刚,什么话都能骂出来,甚至夸大其词,
把没有的事情也加在人家身上,置之死地而后快. |
|
i********7 发帖数: 808 | 22 转: 讀後心得
或许对大多数的人而言,人生中有苦有乐,在
许多人的生命经验中,一些小苦小乐反而令其觉得
增添生命的乐趣和变化,更有许多人以突破生活上
遭遇的苦难来满足其成就感。经常会听到,人生就
是如此,起起落落是常态,「不执着」就好了。
「不执着」就好了? 现实人生中有三件事可没
办 法 用「不 执 着」就 搪塞 过 去。这三 件 事就 是
「老、病、死」!
身体器官机能在经年累月的运转使用后,不断
的磨损,造成生活上种种的不方便,这些不方便直
接影响着日常生活,不只影响自己,也影响着跟自
己生活上息息相关的亲友。
如果生理机能不平衡或心理遭打击后,产生种
种疾病现象。如果只是小病,也够让我们折腾一阵
子,若真的是麻烦的大病,那就不是单单自己遭受
生不如死或没有尊严的痛苦,连带生活周遭的亲友
都会陷入身心的煎熬。若是传染病,那照顾者还得
冒着被传染的风险来照料病患。
而死亡,能令人失去自己以为拥有的一切。不
论是遭逢意外的瞬间死亡,或拖着等待死亡,都无
可避免的将改变自己所熟知的一切。死者如此,和
死者相关的亲友,越亲密者越是痛苦。
「老、病、死」这三种最为明显的痛苦,同时
也是人...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23 传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沉浸于无限法喜的感动之后,他考虑到现实问题:
如此全然超越世间的真理,有谁能信解奉行呢?于是他曾打算立即入灭。
倘若佛法在于阐述因果报应,那么它并没有超越神话!
倘若佛法在于昭示佛菩萨和上师的感应加持,那么它并没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于发扬慈悲喜舍的精神,那么它并没有超越慈善救济!
倘若佛法在于解释宇宙万法的生灭,那么它并没有超越科学!
倘若佛法在于五戒十善的劝导,那么它并没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于禅境的修练,那么它并没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于阿毗达磨及自性空、有的论议,那么它并没有超越哲学!
虽然这些都是世人所熟悉、赞赏的,但它们全都属于世间,不能超越世间。即使将它们
全部加在一块,也不值得释迦牟尼感动得直欲入灭。
人们在生、老、病、死之间承受着忧、悲、恼、苦,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佛陀成道之前
深切关注这项无可避免的残酷事实,并为此出家寻求因应之道。终于,佛陀以智慧觉观
务实地解决了这项困境。这震古烁今的伟大功绩,正是正法的珍贵之处!
许多人无视于老、病、死的胁迫,或是听天由命、或是自恃少壮、或是忙于追逐世俗价
值,...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4
有
我如果在佛陀的时代,也不会讲,因为根本不具备讲的任何条件,那时人类对现象的认
知极为有限,并且还根本缺乏必要的的数学知识。
如果佛陀在我们这个时代,我相信佛陀不但会讲,而且会讲得很好。
也就是说,我认为佛陀不愿意讲,只是由于条件,时机的不具备,而不是这些东西不能
讲。 |
|
r****n 发帖数: 8253 | 25
第二个问题,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我认为也是一个大大被误解的问题,将佛陀的智慧
给"神化"。
佛陀是因为揭示了某些真理而被认为有智慧,佛陀也曾经是一个凡夫,它同样也是利用
凡夫的头脑而逐渐达到真理。
佛陀对现象进行洞察所依赖的“工具”,在我们每个身上都具备着,有的人运用得好,
有的人运用的不好。 |
|
c***h 发帖数: 2262 | 26
这些,原则我都同意,我也希望往这种情况前进。
跑日提供一种很重要很彻底的角度,生灭的角度,很感谢。
我隐隐感觉,修行方式并不只一种。是否如此,我也不知道,可以慢慢厘清。
只是在探索另一种可能的修行方式,并企图更全面了解阿含。
包含名词所指意义,修行方式 … 等等。
有一种情况是慧解脱,是否有一种修行方式可能没有这种五蕴尽灭的涅盘呢?
而有这种五蕴尽灭涅盘经验的阿罗汉,是否叫做具解脱阿罗汉呢?
这种五蕴尽灭涅盘,叫”定解脱”吗? 或是”般涅盘”的一种吗? 不知道。
(“般涅盘” 通常指阿罗汉死掉,但应该不只如此吧,不知道)
“慧”上的成就(十结的解开),与五蕴尽灭的涅盘的关系?
……………………..
生灭角度看,这里出现一个问题,
对 识 想 的升起,感到厌离,而导致五蕴不升起,这ok
但,说是贪爱所致,有点疑问。
(1)阿罗汉 佛陀,他们在看一颗树时,眼识升起,
佛陀眼识升起,是因为贪爱眼前这颗树吗? 不是。是自然现象。
佛陀 阿罗汉 没有贪爱。
(2)因为前世贪爱的影响,有了今世的肉体诞生,
有今世肉体、活动,因此自然有眼识升起。
但,无论如何,今世眼识升起,还是前世贪爱导致... 阅读全帖 |
|
H******3 发帖数: 169 | 27 佛陀真的不懂爱吗
问:佛陀真的不懂爱吗?
索达吉堪布答:为什么很多人把爱情当成一切?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如今,影视作品
、流行音乐离不开情情爱爱,在这种文化的冲击下,爱情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美丽人
生的代名词。
也许有人觉得:“佛陀哪懂什么爱?你们为了出家就抛弃亲人,够残忍!”实际上,佛
教中的绝情,不是把自己变得冷血,而是认识到了执著的可怕。
爱情的保质期不长,过期了,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佛陀一再谆谆告诫:爱情看似妙
不可言,但在它背后潜藏着的,是无常,是痛苦。
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离开妻儿,选择了出家。这种辞亲割爱,不是不负责任,不爱
家人,而是为众生寻求摆脱痛苦的方法,是一种更大的爱。
——厦门大学演讲《问佛,情为何物》
1美国菩提学会(BICW):http://www.bicw.org
2 国际佛学网:http://www.buddhistweb.org
3 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cn/ |
|
r****n 发帖数: 8253 | 28
龙树主观上当然是要维护佛法的,就像我当初主观上也是尽力维护佛法,我不相信佛陀
犯错误,我认为是后代犯了错误。
然而我和龙树不同的是,经过大量的对佛教经典的阅读,经过对大小乘的对比,经过深
入的理性思辨,我发现原来最根本的问题是出在佛陀身上,是佛陀本人的认知局限导致
的。
龙树是在破斥当时部派的观点,然而部派佛教是冤枉的。他们也其实只是把佛陀的观点
变得更清晰而已。其中最清晰的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分别说部,也就是南传上座部佛教,
可是他的理论却又是最为荒谬可笑的。
所以佛教很尴尬,越是“正法”,漏洞越多,错误越严重,越是“像法”,却反而更能
自圆其说。 |
|
r****n 发帖数: 8253 | 29
龙树主观上当然是要维护佛法的,就像我当初主观上也是尽力维护佛法,我不相信佛陀
犯错误,我认为是后代犯了错误。
然而我和龙树不同的是,经过大量的对佛教经典的阅读,经过对大小乘的对比,经过深
入的理性思辨,我发现原来最根本的问题是出在佛陀身上,是佛陀本人的认知局限导致
的。
龙树是在破斥当时部派的观点,然而部派佛教是冤枉的。他们也其实只是把佛陀的观点
变得更清晰而已。其中最清晰的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分别说部,也就是南传上座部佛教,
可是他的理论却又是最为荒谬可笑的。
所以佛教很尴尬,越是“正法”,漏洞越多,错误越严重,越是“像法”,却反而更能
自圆其说。 |
|
r****n 发帖数: 8253 | 30
。在其对实相认识的基础上,不太可能认为思辨可以达成真相,因为思辨活动本身就是
假象的一部分,有更深处的实相是思辨无法触及到的。
============
实相为什么能被认识,如何能够正确认识,究竟是依靠经验观察,还是依靠理性思辨或
者其他,究竟哪种途径最可靠,这些都属于认识论的问题,而佛陀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
这些极其重要的问题,
你说思辨活动本就是假象的一部分,这个是你的想当然。经验主义也确实容易否定思辨
,但是经验主义依靠所谓感官观察(包括禅定当中的观察),依然可能是假象,感官是
不可靠的,禅修当中的神秘体验同样也是不可靠的。
我的观点是:理性思辨尽管有它自身的不足,但它无疑是触及最深处的实相真正可靠的
手段。而且我会清清楚楚的告诉你,这到底是为什么。
看了这些经典,很容易误解佛陀,被各种名相搞得晕头转向,直到最后以为自己明白了
这些名相组合就是佛法。误解太大了,佛陀是实证到物质形成过程并能以禅定转化物质
的人,不是在整体与局部等各种概念中打转的人,其原始经典中用到的概念多为了方便
他人上路。
===========
佛陀的早期经典我基本都读过了,后期伪造的大乘经典,... 阅读全帖 |
|
r******2 发帖数: 1021 | 31
其实佛陀也是“上无师得,下无师证”,这句话某种程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佛陀本人。
只是这里的佛教应该改一下,而应该改成让人觉悟解脱的宗教。外托佛教,就是外托可
以让人觉悟解脱的宗教。
不过我不认为佛陀是有意惑乱世人,而只是自己的认识错误以及时代局限导致的,我相
信如果佛陀确实是个善良正直的人,他如果出生在这个时代,那么将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
|
r******2 发帖数: 1021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02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陀的缘起和老歪的缘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6 09:07:58 2010, 北京)
佛陀的缘起:植物为什么会开花结果呢?因为有了阳光雨水这些条件。
老歪的缘起:植物为什么会结果子呢?因为果子是真如心攀缘而产生的
佛陀的缘起:为什么会有电子呢?因为有了观察这个条件,才会有电子这个现象的产生。
老歪的缘起:为什么会有电子呢?电子是心攀援而产生的。是心造的。
佛陀的缘起:世间一切现象,都是互相彼此依存,没有主宰,没有本体。因此是无常的
,无我的(无主宰),是苦的,所以要舍弃缘起的世间法,而导向非缘起的寂静涅槃。
老歪的缘起: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心攀援而现起的,都是心造的,心是本体,认识找到
那个“心",可以真如起用,可以创造世界,改变业力,无所不能。。。。
如果是老歪的缘起,当然那如来藏就是(老歪的)缘起,当然缘起就是现象。再弄得高
深一点,就是心就是相,相就是心,不二。。。
哈哈。。。。
还看不懂上面的,建议找墙撞了。 |
|
S****r 发帖数: 214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ij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netfish (小鱼儿), 信区: Beijing
标 题: 西木是俺们佛陀继而顶尖的帅蝈蝈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4 21:01:30 2009)
发信人: libra (秤子), 信区: PhotoGear
标 题: 西木是俺们佛陀继而顶尖的帅蝈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4 17:11:27 2009), 站内
发信人: DavidRiver (hoho), 信区: ChuanYu
标 题: 西木是俺们佛陀继而顶尖的帅蝈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4 16:41:55 2009)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鸡不可失时不再来 |
|
b**d 发帖数: 7644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dbd (kakali),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1 16:58:07 2010, 美东)
本文节录自葛印卡老师一九八九年于泰国曼谷的公开演讲
人人都想摆脱痛苦,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苦的所
在、苦的起因、离苦的方法正是悉达多.乔达摩觉悟所体证的真理实相。
就如同今日,佛陀那个时代也盛行着许多的禅修方法,当时尚未成佛的他试过了所有的
方法,却都不满意,因为他发现这些方法都无法使他完全地脱离痛苦。于是他开始探究
自我,透过自身的体验,他发现了这个能根除他生命痛苦并使他完全觉悟的内观禅修方
法。有许多的方法都可以让人暂时解除痛苦,当你感到痛苦时,你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
其它的事物上,然后你便会觉得你已逃脱痛苦,但实际上你并未完全地解除痛苦。生命
中不想要的事情发生了,你变得焦躁不安,想要逃避。你也许上电影院或剧院,也许跑
去喝酒或沉迷于各种感官娱乐,然而试图逃避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的,痛苦只会倍增
。
佛陀体悟到 |
|
C*********p 发帖数: 213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ChickenSoup (againandagain), 信区: Wisdom
标 题: A problem about 佛陀的死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ue Feb 13 15:23:40 2001) WWW-POST
I have read a book mentioned the death of Buddha.
周围静悄悄地,佛陀躺在那儿,双眼紧闭着,面色就像是平静的大海
一般,安祥,宁朗,仿佛刚刚沉沉地进入梦乡。但过了一会,他的眼
又睁开了,徒弟们最后一次听到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声音大的有点
奇怪:
好好听着,徒弟们。我告诫你们,我要说,易逝,无常是一切合
成的事物的与生俱来的本性。所以,勤勉刻苦地修行以寻求你们自己
的解脱吧。
信徒们颤抖着跪在他的周围。
佛陀进入了灵魂出窍的第一阶段,然后是第二,第三阶段,接着到了
第四阶段;从那里又进入了无限的空间,再进入了无限的意识,从那
儿则进入了“本无”之中,这样,就达到了感觉和观念的完全停止。
。。。
所有的人都把面遮掩了起来。 |
|
r********i 发帖数: 35 | 36 因为小乘吃三静肉,而大乘不吃肉,那佛陀怎么算呢?如果佛陀算大乘,那么大乘是不
是其实也可以吃肉呢? |
|
p*****n 发帖数: 1415 | 37
阿含中 佛陀說
故殺
疑殺
還有個什麼殺
這三種肉不食
除了這三種肉 佛陀未規定不可食
(不過我認為素食是好的 能不吃就不吃) |
|
p*****n 发帖数: 1415 | 38
我查到莲花色比丘尼的事是南传巴利文大藏经的律藏
汉译巴利大藏经的律藏 我查到元亨寺汉译本
不过下载后 PDF檔一直解不开 不知为何
所以暂时也没法查了
关于佛陀素食问题
我所知佛陀并未素食
大正大藏经 <四分律>卷四二
若故为杀者不应食。是中故为杀者。
若故见故闻故疑。
有如此三事因缘不净肉。我说不应食。
若见为我故杀。若从可信人边闻为我故杀。
若见家中有头有皮有毛。 若见有脚血。
又复此人能作十恶业常是杀者。能为我故杀。
如是三种因缘不清净肉不应食。
有三种净肉应食。若不故见不故闻不故疑应食。
若不见为我故杀。不闻为我故杀。
若不见家中有头脚皮毛血。
又彼人非是杀者。乃至持十善。彼终不为我故断众生命。
大正大藏经 五分律卷第二十二(弥沙塞)
第三分之八食法
佛在波罗奈国。尔时五比丘。到佛所头面礼足。
白佛言。世尊。我等当于何食。
佛言。听汝等乞食。
复白佛言。当用何器。佛言听用钵。
时诸比丘乞得粳米饭不敢受。以是白佛。
佛言。 听随意受食。时诸比丘乞。或得种种饭。
或得种种饼。或得种种糗。或得种种熟麦豆。
或得种种烧麦及糯米。或得种种羹。
或得种种苦酒及酱。或 |
|
r****n 发帖数: 8253 | 39
佛陀否定专注禅???
这个我完全不了解,我只知道佛陀当时否定印度教的神我论,否定苦行等等,从没听说
佛陀否定专注禅,这个是你从哪里知道的。 |
|
r******4 发帖数: 178 | 40 [斯里兰卡] 莉莉·德西尔瓦著 朱映华译 赵桐 审译
瑞斯.戴维思(Rhys Davids)在论述佛陀在古代印度宗教及哲学主要流派中的地位
时曾作如下论述:
乔答摩佛陀土生土长在印度,一生过着一个典型的印度人的生活。在他那个时代印
度教还没有出现,他与当时存在的并占主要地位的宗教也没有诤议。他的目的是要把这
种宗教建立起来,并使它发展,而不是要它毁灭。诚然,对当时人们所信奉的那种理论
——即在人身当中存在着一微妙(微细)的叫灵魂的东西——他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这
种理论对宗教而言是不究竟的教义。他用来取代这种“灵魂”实体理论的教义是多种精
神因素之组合的理论,在这一点上他确实超前于他的时代。此外,乔答摩佛陀所富有的
开创性在于他采纳了前人的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其升华而自成一体系;他的开创
性还在于他将一些早期大思想家所主张的有关平等、公正的准则提升到合乎逻辑的高度
并付诸实践。
几十年以后,拉德哈克里珊那(Radharkrishnan)引用瑞斯.戴维思的这段论述时却
极大地歪曲了他的思想,牵强附会地将与戴维思的观点精神不相符合的说法加于他的头
上。拉德哈克里珊那是这样引用戴维思的 |
|
r****n 发帖数: 8253 | 41 本文节录自葛印卡老师一九八九年于泰国曼谷的公开演讲
人人都想摆脱痛苦,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苦的所
在、苦的起因、离苦的方法正是悉达多.乔达摩觉悟所体证的真理实相。
就如同今日,佛陀那个时代也盛行着许多的禅修方法,当时尚未成佛的他试过了所有的
方法,却都不满意,因为他发现这些方法都无法使他完全地脱离痛苦。于是他开始探究
自我,透过自身的体验,他发现了这个能根除他生命痛苦并使他完全觉悟的内观禅修方
法。有许多的方法都可以让人暂时解除痛苦,当你感到痛苦时,你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
其它的事物上,然后你便会觉得你已逃脱痛苦,但实际上你并未完全地解除痛苦。生命
中不想要的事情发生了,你变得焦躁不安,想要逃避。你也许上电影院或剧院,也许跑
去喝酒或沉迷于各种感官娱乐,然而试图逃避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的,痛苦只会倍增
。
佛陀体悟到人必须面对现实,与其逃避问题,不如面对问题。佛陀发现当时的所有禅修
方法都只是在于将注意力从正在发生的痛苦转移到其它事物,他看出这些方法实际上都
只能转移一小部分的注意力,而在内心深处,人们仍不断地在起反应,不断地在造作贪
爱、憎恶、愚痴的业行 |
|
r****n 发帖数: 8253 | 42
是的。供养佛陀肉食的郁迦长者是个很熟悉佛陀的人,如果佛陀吃素,不吃肉,他不可
能供养肉食。
这方面的证据确实很多,我只是随眼看到一处,然后贴出。 |
|
r****n 发帖数: 8253 | 43
不是“不能”勃起。而是能勃起,可以勃起,但是由於這個人根本沒有性的慾望,就像
你此刻,沒有慾望,所以就不勃起,而解脫者一直如此。。。
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假如有慾望,它是否會伸出來。而你顯然不知道。
對於一個完全圓滿的解脫者,就不要用世俗標准了。
你能說佛陀是個不正常的人嗎?是個性無能?顯然不能。
另外馬陰藏相這個很可能是真的,這個是有明顯記錄的。發生在佛陀般涅槃以後,由於
某些原因,佛陀的這個馬陰藏相被顯示出來。 |
|
r******2 发帖数: 1021 | 44
佛陀的缘起:植物为什么会开花结果呢?因为有了阳光雨水这些条件。
老歪的缘起:植物为什么会结果子呢?因为果子是真如心攀缘而产生的
佛陀的缘起:为什么会有电子呢?因为有了观察这个条件,才会有电子这个现象的产生。
老歪的缘起:为什么会有电子呢?电子是心攀援而产生的。是心造的。
佛陀的缘起:世间一切现象,都是互相彼此依存,没有主宰,没有本体。因此是无常的
,无我的(无主宰),是苦的,所以要舍弃缘起的世间法,而导向非缘起的寂静涅槃。
老歪的缘起: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心攀援而现起的,都是心造的,心是本体,认识找到
那个“心",可以真如起用,可以创造世界,改变业力,无所不能。。。。
如果是老歪的缘起,当然那如来藏就是(老歪的)缘起,当然缘起就是现象。再弄得高
深一点,就是心就是相,相就是心,不二。。。
哈哈。。。。
还看不懂上面的,建议找墙撞了。 |
|
r******2 发帖数: 1021 | 45 四分律:
"宁持男根着毒蛇口中,不持着女根中。何以故?以此缘堕于恶道。若犯女人,身坏命
终堕三恶道"
这个才是佛陀对性行为的态度。
佛陀不会说自相矛盾的话,大乘鼓吹的应机说法,就是为自己的邪说掩饰,是对佛陀的
侮辱诽谤。 |
|
b**d 发帖数: 7644 | 46 本文节录自葛印卡老师一九八九年于泰国曼谷的公开演讲
人人都想摆脱痛苦,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苦的所
在、苦的起因、离苦的方法正是悉达多.乔达摩觉悟所体证的真理实相。
就如同今日,佛陀那个时代也盛行着许多的禅修方法,当时尚未成佛的他试过了所有的
方法,却都不满意,因为他发现这些方法都无法使他完全地脱离痛苦。于是他开始探究
自我,透过自身的体验,他发现了这个能根除他生命痛苦并使他完全觉悟的内观禅修方
法。有许多的方法都可以让人暂时解除痛苦,当你感到痛苦时,你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
其它的事物上,然后你便会觉得你已逃脱痛苦,但实际上你并未完全地解除痛苦。生命
中不想要的事情发生了,你变得焦躁不安,想要逃避。你也许上电影院或剧院,也许跑
去喝酒或沉迷于各种感官娱乐,然而试图逃避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的,痛苦只会倍增
。
佛陀体悟到人必须面对现实,与其逃避问题,不如面对问题。佛陀发现当时的所有禅修
方法都只是在于将注意力从正在发生的痛苦转移到其它事物,他看出这些方法实际上都
只能转移一小部分的注意力,而在内心深处,人们仍不断地在起反应,不断地在造作贪
爱、憎恶、愚痴的业行 |
|
Y**u 发帖数: 5466 | 47 ☆─────────────────────────────────────☆
bdbd (kakali) 于 (Fri Jun 11 16:58:07 2010, 美东) 提到:
本文节录自葛印卡老师一九八九年于泰国曼谷的公开演讲
人人都想摆脱痛苦,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苦的所
在、苦的起因、离苦的方法正是悉达多.乔达摩觉悟所体证的真理实相。
就如同今日,佛陀那个时代也盛行着许多的禅修方法,当时尚未成佛的他试过了所有的
方法,却都不满意,因为他发现这些方法都无法使他完全地脱离痛苦。于是他开始探究
自我,透过自身的体验,他发现了这个能根除他生命痛苦并使他完全觉悟的内观禅修方
法。有许多的方法都可以让人暂时解除痛苦,当你感到痛苦时,你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
其它的事物上,然后你便会觉得你已逃脱痛苦,但实际上你并未完全地解除痛苦。生命
中不想要的事情发生了,你变得焦躁不安,想要逃避。你也许上电影院或剧院,也许跑
去喝酒或沉迷于各种感官娱乐,然而试图逃避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的,痛苦只会倍增
。
佛陀体悟到人必须面对现实,与其逃避问题,不如面对问题。佛陀发现 |
|
K*****k 发帖数: 1611 | 48 看起来佛陀还个人
不过好像是知道世间全部真理的人
这听起来又有点像个超人
因为凡人99%应该达不到的吧?
还有如果佛陀是唯一(对吗?)参悟的人
言传身教本身过程又有限
那怎么产能验证
佛陀的理解是不是真理哪
或是佛教的真理标准是什么呢? |
|
r******2 发帖数: 1021 | 49
在佛
经藏和律藏当中,有记录不少佛陀直接严厉斥责弟子的事件,主要原因往往都是坚持我
见,或者犯戒。
至于和外道的交流,经典中也不是太多。
提出这些,只是想说佛陀也有很严厉的一面,不要幻想佛陀总是慈祥柔和。
”服务。
阿含经当中,对于慈悲,说的非常少。大乘很多。
而且骂人争斗也有很多情况,一股脑的说骂人争斗不好,是糊涂的表现。 |
|
z**n 发帖数: 22303 | 50 将心智的开发和证悟作为解脱的必要条件是佛教的伟大所在。佛教主张道德与证悟互为
依存,不可分离。道德构筑了人生最高境界的基础,而知识与智慧则完善了这一人生境
界的构筑。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洞察力和知识,不真正明了缘起性空的基本道理,
他就不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具有了真正德行的人。在这一点上,佛教有别于所有其他宗教
。所有一神教均基于某种假设概念之上。当这些假设被日益发展的知识而驳斥时,则越
来越沮丧。然而,佛教与假设无缘,它是建立在坚实稳固的现实基石之上的。因此,佛
教从来就不曾逃避知识的公平无私。
———罗克希米·那兰苏 佛法精要
我们可以断言,佛教是唯一不带任何狂热正义色彩的宗教。学佛的目的在于锻炼和熏习
人的心智和自控能力,而不是叫人以权力、金钱来诱使他人归信自己的宗教。佛陀仅向
人们展示一条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是否实践的解脱之道。
———罗克希米·那兰苏
在人类历史上,是佛陀第一个向人类劝诫和恳请不要去伤害生灵,...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