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修习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那片神奇的土地

西藏,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壮丽的景色、神秘的气氛,吸
引了无数人前往朝圣,祈求些许心中的宁静。然而,当我们被雄伟的寺院、刻苦的喇嘛
、及虔诚的藏民——这些眼前景(表)象所感动而迷惑的同时,是否也能冷静的观察、
深细的透视:西藏密教的本质?鲜艳的花朵,或许长满了毒刺;精美的包装,却可能埋
伏著欺骗;五味令人口爽、五色令人目盲、五欲令人心发狂!伪装、诱惑,吸引力的结
局多半是:吞噬。何不让我们一起翻开西藏密宗不为人知的内页,追溯她的源头、深入
她的核心、认识她的真相,或许,您将发现:事实不是你我想像的那样!然后,从怅然
若失到恍然大悟,您将会说:原来………,竟然………?幸好………!
一、前言
当今流行于欧美与台湾的“西藏密教”,虽然自称为“秘密佛教”,而刻意与正统
的“显教”区分,无限的抬高自己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对的贬低其他(汉传与南传)显
教佛法;但这样的说辞是全然的事实而可相信吗?或只是一家之言而有待于深入了解?
近半世纪以来,西藏地区由于政治遭遇、文化特色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引起全世界
的热切关注,又透过达赖喇嘛及其他法王、仁波切在全球各地以演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佛教教导要以慈悲来对待一切人,而不说爱。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
是有著贪著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
;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著。复有三种:欲爱
、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著五阴、六
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
专注沉醉其中,无力分辨己身已经被五欲境界深深地系缚住,难以出离。或者是对欲界
、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著,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
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著;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
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著;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著。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著,就会
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免造作诸业,种下未来苦果的因。
例如:解脱道中说四圣谛,就以爱为集圣谛,因为爱会导致众生不断聚集种种苦
。又如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
...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31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真有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60d190100i8r8.html
一、修习才能保持正法的纯净
佛陀说过,当他的正法放入凡夫的心中时,必然会彻底地败坏无余;但是如果放入圣弟
子的心中,必定是真正的纯净和可靠,同时也是不能被抹灭和遮蔽的。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致力于正法理论的研究,那是起不了作用的,只有当我们已经训练
自己的心意去消除它的反复无常——也就是它的烦恼尘垢时——它才会充分地利益我们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正法的纯净,避免扭曲或偏离了它的原始法义。
二、追随佛陀,在训练别人之前我们必须先训练好自己
「可化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
我们的佛陀在成为世尊-向可化(可调教的)众生说法者,之前,先行调御(调伏训练)自
己达到无上正等正觉,成为佛陀——觉者。惟有如此,他才能成为尊师,人类和天众中
开发程度值得予以教导者的老师和训练者。因此,他的声誉流传四方,直到今天。
所有过去的圣弟子们也是一样,在帮助老师传播他的教导给予大众之前,他们都善予训
练和调伏了自己,所以他们的声誉就像佛陀那样的流传着。
然而,如果一个人没有先行训练好自己,就宣扬教...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
☆─────────────────────────────────────☆
SeeU (See you) 于 (Sun Oct 10 02:20:13 2010, 美东) 提到:
性空法师 Dhammadipa 是捷克籍犹太人,能说中英梵巴及数种欧洲语言,语言能力强,使性空法师有能力直接学习南北传的经典与老师,并在各国游行教化。例如帕奥禅师就认可性空法师有资格教导他的禅法。对于瑜珈师地论,他认为记载了很多修行的方法,可惜现在没有人懂。
性空法师曾住在我家数周,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他。法师修习念住法门,在日常也保持正念,说话保持正念,行动保持正念,失去正念能很快觉察而改正。对于修习四念处的人,法师对正念的把握令人景仰。法师修习正念而自然流露出对人,对动物的慈悲,温煦的心,清楚缓慢的语调
鼻飨蛴诜
我跟性空法师学习过四念处,安般念,与慈心观。性空法师上次要教导慈心禅的时候,我还不太想去,觉得慈心观已经会了,只想练习安般念。幸好在善友一再鼓励下,我还是去了三天慈心禅,在他的带领下,集体共修,真正感觉到强烈的慈心,这个修习给我带来明显的利益,我到现
刃幕辜绦芨械叫
这个经验也提醒我...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藏傳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藏传佛教
藏傳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贬义),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傳佛
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藏傳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修习上先
顯教传授后密教传授。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
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
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大师来
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
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过朗达玛灭佛的波折,佛教经过灭佛运动的破坏后重新振兴
,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格鲁、觉囊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
弘期。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
局面。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
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维基主题:佛教
目录 [隐藏]
1 詞語釋義
2 起源
2.1 前弘期
2.2 後弘期
3...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五章 修行的障碍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2:18  点击:148
第五章修行的障碍
十种障碍
住所家利养 ,众与业第五 ,旅行亲戚病 ,读书神变十。《清净道论.第三章.第29段》
障碍有两类:一类是比较外在的,即所谓的十种障碍;另一类是较为内在的,即所谓的
五盖。先,修行者应当破除十种障碍。以下十种障碍的陈述乃改编自《清凈道论》,只
是第十种(神变)另加了一些适合初学者的解释。《清净道论》的陈述是以出家修行者
为例所做的解释,在家修行者的情况可以据理类推。这十种障碍对有些人是障碍,对有
些人则不成障碍。前者
在修行时应以少事为妙,后者则能因不执取而不被障碍所束缚。
(一)住所1. 这并非对一切人都是障碍。对于热心从事于装修建筑等事的人,或在自
己的住所里喜好积储很多物品的人才是障碍。2. 有些人会因种种原因而对自己的住所
有种种的期望,并对住所的一切非常执取,对这样的人而言,住所自然成为障碍。
(二)家1. 「施主的家幸福,我也幸福」,如果像这样子和施主相亲相伴而住,对于
这样的人,家则成为障碍。2. 对于有些人,即使与父母亲同住,...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始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始
西藏白教第二十四代上师白莲花造
藏德客齐达瓦桑杜喇嘛译
英美国伊文思温博士校释
三密弟子光明心译汉
敬礼顶礼宝贵白系历代上师
所造文体为方便凡俗连续之能知,使之面对圣智故,此中阐明修法引导,名曰俱生
大手印。计分为三:一 入门教言。 二 本文要义。 三 结述。
一 入门教言
(一) 世间教言
具如他处所明。
(二) 出世教言
1 归依发心与上师相应
以归依,发心,及与上师相应为发端。
2 七支禅坐
现证毗卢遮那论云:端直其身,坐金刚座,专系一缘,为大手印。备此,双足应作
佛座之式。双手平衡,置于脐下。脊柱劲挺,胸部前突。屈颈如钩状,下颚紧压喉结,
舌抵上颚。心流常随感觉而起,以感于外物者为甚,是以目勿转瞬,或勿迁动,唯应注
视一处,约当于五英尺有半之距离。上乘七支禅坐,名曰毗卢遮那七法,亦即了解心物
过程之七法。所谓调整身体以深入禅定之五重法式,即由此成立。
3 七支禅坐之果
双腿交叉,调节入息。双手平衡,体内热流分布。脊柱劲挺,胸部前突,调节脑液
,普及全身。屈颈调节出息。 舌抵上颚,目注一处,灵热入于中脉。如是五种气流,
既入中脉,专司其他机能之气流,同时亦...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8
第1章 禅宗之源——从达摩到弘忍
本世纪初,随着敦煌禅籍的发现和研究,禅宗及其宗派源流问题,日益引起世人
的关注,尤其是中日佛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禅、禅学、禅宗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这就为深入研究禅宗宗派源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诸说纷纭
禅、禅学、禅宗是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一系列概念。禅是古印度宗教通过打坐
使心念安定下来的实践。在释迦牟尼以前,印度即是以生天为坐禅目的的思想;至释迦
牟尼时,始展开远能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此后,印度佛教的禅观思想
日趋发达,无数禅经应运而生。汉末传入中国的禅经,多系传承小乘承统的禅观思想,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即列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禅、如来禅四
种禅。菩提达摩(即达摩多罗)所传(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禅经》所说自性清净禅
。禅学是关于修禅定的学说,而禅宗则是以达摩为初祖、以直探以源、见性成佛为宗旨
的大乘佛教宗派。中国禅宗的创立,有佛陀扇多说、达摩说、道信弘忍说、六祖惠能说
、马祖道一说等。
第一、佛陀扇多说。太虚大师持此说。太虚《与胡适之论菩提达摩书》说:“禅宗
所奉为初...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正念必须奠基于我们自己的经验,
我们的心与身。
分析身体构成部分,
显示没有永远的「灵魂」或「自我」;
注意到这一事实,
则基于迷惑的「自我」或「身见」,
将自然消灭,
使我们自痛苦轮回的世界中脱离。
佛教是一个完美的心灵教育或禅修系统。心是佛教最重要的因素,必须善加训练;祇有
训练的心才能
开发出洞察光明与实相的智能。
整个佛教教学是以四圣谛为基础,它们是:一、不完美或苦的圣谛,二、苦因的圣谛,
三、苦灭的圣
谛,四、通往苦灭的道路的圣谛。这四种圣谛告诉我们,每个有情的存在是五蕴的身心
和合,是所有烦恼
与痛苦的根源,存在是执取或贪求不可避免的结果。
存在(有)也是对实相不了解的结果,贪造成无止息的存在,祇有摧毁贪才得以止息存
在或苦。要止
息人类的贪或苦,可透过修习八正道达到,包括: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
四、正业,五、正
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依此止息苦会得到四个阶段的解脱,一步一步
走向涅盘,没有经
过这种解脱,涅盘便无法实现或获得。
佛陀的基本教义视「生」是「无明」与「贪」的结果,而「无明」与「贪」则来自需要
保护与满足「我」
或「自我」的错误认识,因...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生得慧」是修习佛法(此生)有成就的先决条件。
没有「生得慧」,修习佛法就有各种困难,如无法分辨谁是善知识,什么法导向解脱。
初学者必须有「生得慧」,修习佛法才能(此生)有成就。这是<清净道论>、<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等一致说的。上座部的有部与分别说部论都如此主张,所以可以说是上座部的主张。经文依据,如<杂阿含599经>等。
杂阿含59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
遍照只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外缠结非缠,内缠缠众生,今问于瞿昙,谁于缠离缠?」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智者建立戒,内心修智慧,比丘勤修习,于缠能解缠。」
细读经文就会有疑问∶ 世尊说偈,「智慧」出现两次,若已经有慧,又何必再修慧呢?
<清净道论>解释此经∶
「智者」,是由业生三因结生的慧(即生得慧),为有慧者。「修习心与慧」,是修习
三摩地(定)和毗鉢舍那(观)的意思。所以论意,是有「生得慧」,(能听闻、思惟佛法,辨别法与非法),再修习止观。
http://agama.buddhason.o...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相信轮回么? (转载)
对修习宿命通与天眼通成就的人,轮回毫无疑问。对见法的人来说,也没有疑问。自己修成了,就有信心。都不是,自然有疑。
在帕奥禅林修行的,能回忆前生的不少。我听过自述。
杂阿含88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无学三明,何等为三?谓∶无学宿命智证通、无学生死智证通、无学漏尽智证通。
云何无学宿命智证通?谓∶圣弟子知种种宿命事,从一生至百千万亿生,……乃至劫数成坏,我及众生宿命所更如是名、如是生、如是{性}[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受分齐,我及众生于此处死、余处生,于余处死、此处生,有如是行、如是因、如是信,受种种宿命事,皆悉了知,是名宿命智证明。
云何生死智证明?谓∶圣弟子天眼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上色、下色,向于恶趣,随业受生如实知;如此众生身恶行成就、口恶行成就、意恶行成就,谤圣人,邪见受邪法因缘故,身坏命终,生恶趣泥犁中;此众生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不谤毁圣人,正见成就,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人中,是名生死智证明。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
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
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
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
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首
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
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
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篇无名氏的心经注解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4
庚二、(修安忍)分二:辛一、认嗔境;辛二、真修安忍。
辛一、(认嗔境):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我不乐意自己和亲友遭受痛苦,为他人轻蔑,听受当面的粗恶语与背后毁谤的卑鄙言词
,但是对于敌人却刚好相反。
在进入“真修安忍”前,我们要先对自己嗔恨境进行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生嗔的
原因为他人“行我不欲”与“挠吾所欲”,该偈从不欲与所欲的对境上,再进行阐述。
有我执的凡夫众生,他们不希望、不乐意的对境,总括起来,不外乎有四种:历苦、遭
受轻蔑、闻受粗语、鄙语,而且由于众生强烈的我所执,他们对自己的亲友眷属,也不
希望遭受这四种不欲之境。如果自己和亲友遭受到这些不欲境,马上就会生起忧恼,大
发嗔恚。相反,有我执的凡夫,对仇敌有“敌对”、“相反面”的分别念,因而总是希
望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如果有人阻碍敌人遭受这些,他们也会因此而大发嗔恨。从
字面上解释本颂的内容,就是上述的八种不欲与四种所欲,共十二种嗔境。
再深入本颂的内容,详细地分析,有些讲义中说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
境。从不欲上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5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6
心经略说
2011-08-22 21:23:0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98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 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以一九八
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
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
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
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
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觉悟战士的修行次第--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演讲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5 15:01:36 2014, 美东)
首先,第一件事我要向这里的老面孔先说声:大家好!然后对新面孔也说同样的话。我
非常高兴能再回来见到大家,见到很多新的朋友。
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和台湾佛学界的朋友接触。当我在国外的时候,台湾的一
些朋友对我相当有兴趣并天天打电话给我,让我都不能睡觉,要求我一定要到台湾来给
一些教授。我自己虽然并不了解很多的佛法,但因为这么多的朋友这么热情而殷勤地请
我,所以我决定还是要来这里,尽量把我所知道的有关佛法的知识奉献给大家。
这次的课程中,会讲到轮回是战场,里面牵涉到“战士、武士”,也许是我看过很
多日本武士道的书,或者是中国的功夫片看多的缘故,无论如何在这次的教授里,我会
用很多跟战斗性有关的字眼,这种字眼对于很多正统的佛教徒来说,可能你会觉得非常
地惊讶!在这个课程里,你会...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抛砖】浅谈刹那无常
向善之心是虚妄吗?向善之心是欲望么?
这种欲望需要去掉吗?
个人觉得求知欲 如向善欲, 当然是要的
起码初期是要的, 尤其现在的信息时代
信息这么多, 如何process?正知越多, 效率越高
第一 恒河广说品
[一] 第一~一二
一~一二
一~二 舍卫城。
于此,世尊对诸比丘说示曰:
‘诸比丘!有四正勤。以何为四正勤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为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不令生,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
四 为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令断,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
五 为对未生之善法令生,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
六 为对已生之善法令住、不忘失、倍修习、广修习、令圆满,起忘欲、精进、发
勤,策心而持。
七 诸比丘!此为四正勤。
八 诸比丘!譬如恒河之趣向于东、倾向于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比丘,对
四正勤予修习,对四正勤予多修者,则趣向涅盘,倾向涅盘,临入于涅盘。
诸比丘!比丘云何对四正勤修习,对四正勤多修者,则趣向涅盘、倾向涅盘、
临入于涅盘耶?
九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为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令不生,起志欲、精进、发勤,策
心而持。为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令断,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19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双身法
一、前言
数十年来在台湾号称最清净,号称从来都不传、不修双身法的西藏密宗黄教,是否
真的如同他们对外宣称的那样清净?是心口如一或是心口不一?在本书中将会提出事实
证据,让您可以一探究竟;并且可以在您的家人或朋友正在或将要修学西藏密宗时,能
确实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预防可能发生身心被严重伤害的事件,这就是本书写作
的目的。
在西藏密宗的修行之中,最终且最究竟的法门称为“无上瑜伽”。现今西藏密宗的
代表人物——达赖喇嘛,在许多公开演讲的场合和出版品中,也一直极力宣扬“无上瑜
伽”。例如他在《藏传佛教世界》(陈琴富译,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86年8月出版)
中说:“密乘的奥义最完整地表达在无上瑜伽的教义及修行之中。”达赖喇嘛认为“无
上瑜伽”可以最完整地代表西藏密宗的教义和修行。但是什么是“无上瑜伽”的真正修
行内容呢?藏密黄教的创教祖师,也就是达赖喇嘛的祖师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
》(法尊法师译,释印顺润文,妙吉祥出版社,75年8月出版)中,非常清楚地说:
尔时续部之名亦曰笑续、视续、执手或抱持续、二相合续,共为四部。……事行瑜
伽及上瑜伽四续部者,以笑视抱持二合执手而表示...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世间八法——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6 15:19:01 2014, 美东)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3日
来源:佛门网 www.fomen123.com 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507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经总是起始于阿难说:“如是我闻……”这点相当重要,它告诉我们许多事情。
阿难记录下佛陀一切的话语,却未曾宣称这些教授来自他自己;他清楚地说明他只是复
述他从释迦牟尼佛那儿听闻到的话语。
时至今日,人人都想当原创者,特别是上师们。我读过一些现代上师们的书,他们
宣称他们的教导是自己的研究结果,是自己的发现。现代社会的人,不知怎地,似乎受
到新的、原创事物的吸引。但在此,我们并非着眼于某人的发明,我们是在检视纯净真
实的法──佛陀的话语。
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受苦于无休止的不安全感,灵性事物已成为一种交易,因此像
我自己这种灵性导师总觉得需要招...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3774
2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妖刀23
书名:《妖刀记》卷廿三 造极之战
作者:默默猴
出版:台湾河图出版社
手打团将会常驻本吧,第一时间为书友奉上妖刀记以及多数河图有爱书籍的手打
版(仅供试阅),欢迎广大书友们前往探讨。
《妖刀记》卷廿三 造极之战
第百十一折 飞鸢下水,当者无畏
第百十二折 鼎天剑脉,伐毛洗髓
第百十三折 难陀现首,代战者谁
第百十四折 九诀三易,起手无回
第百十五折 皇律清夷,鸟散鱼溃
人设:
李锦屏:17岁,153公分,85C、57、83。
武学:水月三十六势、水月剑式?郢都白雪。
外号:当年还在当大户人家婢女时,外号李剃头。不过谁敢当面这样叫,李剃头
会翻脸。但是方翠屏很爱这样叫。
方翠屏:16岁,155公分。81C、57、83。
武学:水月三十六势、水月剑势?太华青灯、水月剑势、燕子梭(暂名)。
琉璃佛子:年龄不明,180公分。
萧谏纸:67岁(老而不死是为贼也)、172公分。
出身:鲲鹏学府、玉霄派
武学:云海苍茫诀、八表游龙剑、各门派剑法若干。
第百十一折 飞鸢下水,当者无畏
迎着满场的错愕目光,李寒阳浓眉轩起,抬头扬声:“这便是你的条件?”
蒲宝被瞧得浑身发毛,猥琐的笑意全僵在脸上,...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650
23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世间八法
佛经总是起始于阿难说:“如是我闻……”这点相当重要,它告诉我们许多事情。阿难
记录下佛陀一切的话语,却未曾宣称这些教授来自他自己;他清楚地说明他只是复述他
从释迦牟尼佛那儿听闻到的话语。
时至今日,人人都想当原创者,特别是上师们。我读过一些现代上师们的书,他们宣称
他们的教导是自己的研究结果,是自己的发现。现代社会的人,不知怎地,似乎受到新
的、原创事物的吸引。但在此,我们并非着眼于某人的发明,我们是在检视纯净真实的
法──佛陀的话语。
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受苦于无休止的不安全感,灵性事物已成为一种交易,因此像我自
己这种灵性导师总觉得需要招揽更多生意。因为有这不安全感、因为了解人们的弱点,
贩售灵性事物是很容易的。你们有些可能是生意人,因此我相信你们知道销售是怎么一
回事。先告诉人们他们应该拥有某件他们所没有的东西,然后再告诉他们购买的地方就
是我这里,我有你需要的东西。
佛陀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这是绝佳的忠告。进入灵性道路时,谨慎留神
很重要。
趋近灵性道路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理想而言,我们修持灵性道路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达到
证悟;就是这样...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185
24
in case you didn't read it before.
=============================================
成就山法精华--大圆满修持精要
(修持山上闭关法,易成就之明显教授及所采取精华)
顿珠仁波且开示
顿德、罗布、诗卓三位仁波且合译英
李福衡、陈承泽、陈健强合译汉
恭敬顶礼最高荣耀及仁慈无比上师尊足前以归依。
求加持我及我的眷属弟子们,令内心很快生起觉悟!无有颠倒,在这一生得持勝地

对这些幸运的人,因他们过去曾发十分清净心,具足善业,对殊胜怫法,甚深密义
的大圆满,及上师
开示具足信心,发愿修行直至究竟。现在因缘成熟,乃示这个讲解,以便作为在山闭关
的入门方法!对於
修大圆满满非常重要。
教导分三:
第一前行:先断除欲念及执著,以求法之念,净化自心。
第二正行:先除去关於见、修、行各种错误的观念,然後实践修行。
第三持续修行:严守三昧耶戒律及誓句,完成今生修行应做的事。
第一前行
很奇怪?我们的意识有时能明显察觉一切!但有时却非常蒙昧混乱。意识与本觉,原
本是同一体...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噶举派
藏传佛教噶举派
刘立千 著

(一)噶举派的传承
(二)噶举派的法要
(三)噶举派的教义
(四)噶举派的特点
(一)传承系统
藏 派
甲 派
(1)穹布噶举──香派七宝传 桑定派
日贡派
噶玛 止贡
蔡巴 达隆 上主巴
(2)达布噶举 鲍绒 主巴─ 中主巴
帕竹─ 亚桑 下主巴
超普
修赛
叶巴
玛仓
(二)噶举派的法要(经续和教授)
幻身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印法师讲佛随念
廖翎而(廖果文)整理
编按∶
开印法师简历∶马来西亚寂静禅林住持、曾随继程法师、修静长老、圣严长老、葛印卡老师及帕奥禅师修习止观禅法, 专研《阿含》、《清净道论》、《大智度论》等。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佛随念」(念佛),是采用古印度佛教早期的念佛方法,与中国佛教后来流行的「持名念佛」法门,有关系但不尽相同。早期佛教的念佛,如阿含(南传尼柯耶)、阿毗达磨,乃至大乘佛教《大智度论》里谈的,皆侧重于忆念佛陀的诸种功\德为主,内容是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或多加一个如来。
佛随念的功\德
有两种人不堕恶道∶第一种人是至少证得初果或以上的圣人,第二种人是因福业生善趣而不堕恶道者。
如果我们无法决定今生是否能证初果,至少也须具备第二条件,即平时多修福业布施、持戒、慈心禅、佛随念乃至毗婆舍那(观)智等善业而生起强大喜悦、信念及不退堕恶道。
佛随念也能令修行人提起正念,有对治恐惧的疗效。
时常念佛的人,成就时可证得欲界最高的定─近行定。由于他对佛陀的功\德了解愈深,信心愈稳,对世间的一切善恶、因果也愈加肯定,如此也可生起世间正见,免堕恶道。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由于我们总是希望现状能改变,
因而没能清楚地看到当下现况;
如果我们注意到的不是现况,
这样的修行就是离开了中道。
我们可以看出,
建立平衡中道并非易事;
基于这个理由,
具足正见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必须了解,
内观并不是出自努力或深定,
而是出于正念。
两种开发心灵的方法
佛教有两种开发心灵的方法,一种是内观(毗婆舍那)的开发,另一种是定力(奢摩他
)的开发。后
者着重在专注力;一个人要不断地注意一个目标,而且专注力是依循单一的轨道,以趋
向清澈的宁静境界,
这种心灵的开发并不会带来对事实及其因果的了解,祇会带来宁静。另一方面,内观的
开发则要了解「存
在的实相」,换句话说,就是要证知肉体与心。这种证知是开发内观的目标。
首先,我将解释在宁静的开发中,专注力的构成要素,这是因为专注力的开发不能同时
用于内观的开
发上,反之亦然。对此点请不要误解,一个人当然可以先进行宁静的开发,等待达到专
注力了,再进行内
观的开发,但是,把这两种方法混在一起用,却无法达到内观所预期的效果。
宁静的禅修是集中注意力在一特定目标上,在传统上,宁静禅修专注的特定目标有四十
个:十个是颜
色与元素,十个是不...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印法师讲佛随念
开印法师讲课╱廖翎而(廖果文)整理
马来西亚寂静禅林住持、曾随圣严长老、葛印卡老师及帕奥禅师修习止观禅法, 专研《阿含》、《清净道论》、《大智度论》等。
「佛随念」(念佛),是采用古印度佛教早期的念佛方法,与中国佛教后来流行的「持名念佛」法门,有关系,但不尽相同。早期佛教的念佛,如阿含(南传尼柯耶)、阿毘达磨,乃至大乘佛教《大智度论》里谈的,皆侧重于忆念佛陀的诸种功\德为主,内容是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或多加一个如来。
佛随念的功\德∶
有两种人不堕恶道∶一是至少证得初果以上的圣人,二是因福业生善而不堕恶道者。
如果我们无法决定今生是否能证初果,至少也须具备第二条件,即平时多修福业布施、持戒、慈心禅、佛随念,乃至毘婆舍那(观)智等善业,而生起强大喜悦、信念及不退堕恶道。
佛随念也能令修行人提起正念,有对治恐惧的疗效。时常念佛的人,成就时可证得欲界最高的定─近行定;由于他对佛陀的功\德了解愈深,信心愈稳,对世间的一切善恶、因果也愈加肯定,如此也可生起世间正见,免堕恶道。
如何修习?
刚开始练习时,可选择一尊自己看了感到欢喜的...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9
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
2011-08-22 21:21:5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11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以一
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0
http://ccbs.ntu.edu.tw/taiwan/md/md01-01.htm
人间佛教的困局——以新雨社和现代禅为中心的一个考察
本文口头发表于∶1999.10,「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台北∶弘誓
文教基金会。
提要
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尽管在台湾佛教界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但却遭遇一些
困局。其中,来自新雨社和现代禅的批评,显然无法漠视。这两个台湾当代新兴佛教教
派,对人间佛教的批评,主要有两点∶一、「人间佛教」不曾提供一套具体的修行方法
。二、「人间佛教」所强调的「不急求解脱」的思想,被视为不关心究极的解脱。本文
试图透过这两个新兴教派的访谈和调查,来说明以上这两点批评的成因。
「人间佛教」这个理念,最早是由《海潮音》杂志社同仁、慈航法师、法舫法师等人所
倡导 [1] 。然而,真正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则是印顺法师(1906—),在1951年,所开
始大力推广的人间佛教 [2] 。
印顺所推广的人间佛教,在中国大陆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但却随著他的移居台湾(
1953年1月),引起台湾佛教界的极大回响。直接受到这一理念影响的台湾佛教教团,包
括隶属旧传统...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教什么是“法”?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591&id=26554
法的真义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网 发布时间:2010-07-07 [法增法师]
法的真义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大典尊经],六)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
[杂阿含931经]: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
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
熏,升进涅槃。」这是指随法行能得涅槃。
(崇圣寺[佛教朝暮课诵]法增法师译)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是可
奉行,可得成...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大般涅槃经中佛暗示住世
一 尔时,世尊于清晨著下衣,持衣、钵,入毗舍离行乞。于毗舍离行乞已,由行
乞归来,饭食已,告尊者阿难曰:
“阿难!携持敷具,将往遮波罗庙,为昼中之休息。”
尊者阿难应诺世尊:“唯然,世尊。”而持敷具,随世尊之后而行。
二 于是,世尊赴遮波罗庙,至已,坐于敷设之座。尊者阿难,敬礼世尊,却坐一
面,世尊告一面坐之尊者阿难曰:
“阿难!毗舍离是一可喜悦之处,忧园庙、瞿昙庙、七聚庙、多子庙、婆罗庙、
遮波罗庙亦甚喜乐!
103 二 阿难!若有人修习、多修习四神足,修到充分,积聚至极顶,则如车、如家屋
之基础确实可用,若欲省得寿量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然,如来修习四神足已达极
顶,如车、如家屋之基础确实可用。阿难!若欲者,如来之寿量可留住一劫或一劫
以上。”
四 尊者阿难对世尊所明细显示,未能洞察了解,故未曾对世尊恳请:“世尊!愿世
一六 大般涅槃经 五三
----------...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杂阿含经】第279经 (第11卷)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
必受苦报
何等为六根。眼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修习.不执持。于未来世必受苦报。耳
.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执受相。执受随形好。任彼眼
根趣向。不律仪执受。住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执持律仪。防护
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于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
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云何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多闻圣弟子
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爱.恶不善
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善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六根善调
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
即说偈言
于六触入处  住于不律仪
是等诸比丘  长夜受大苦
斯等于律仪  常当勤修习
正信心不二  诸漏不漏心
眼见于彼色  可意不可意
可意不生欲  不可不憎恶
耳闻彼诸声  亦有念不念
于念不乐着 ...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4
禅修前行
我现在解说如何修习禅定。开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置于心前,虔诚礼敬三
宝,口诵下文: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 bhagavā:
Buddhaṃ bhagavantṃ abhivādemi
薄伽梵[7]是阿罗汉、正自觉者:
我顶礼佛陀、薄伽梵。(一拜)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Dhammaṃ namassāmi.
法由薄伽梵善说:
我崇敬法。(一拜)
S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aṅghaṃ namāmi.
薄伽梵的僧伽弟子行道正善:
我礼敬僧伽。(一拜)
以你的意、语、行表达对佛陀的敬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a.
礼敬薄伽梵、阿罗汉、正自觉者。 (三遍)
归依三宝:
Budd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Dhammă...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5
企图否定一切形式的概念化?
这篇我觉得不错
佛教修持与心理卫生
陈兵
内容提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有不断退化之势
。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心理病态,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心理卫生、
精神健康、心灵环保,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主题。佛教以善于医治众生心病
为己任,以善于治心著称,其三学六度等修行方法,都可以看作心理卫生之道,都可以
用作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技术,有些已经被心理学所吸收。新世纪的人类要求佛法心理
学化、生活化,要求佛教法师承担心理医生的角色。以佛法的特出智能点化心理学,并
吸取科学心理学的长处以丰富佛法,提升全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境界,是佛教在二十
一世纪的一大使命。
主题词:佛教修持 心理卫生 精神健康
一.心理、精神问题的日益凸显
二十世纪后期,人类社会沿着“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向前,科技的高度发达,创造
出高度的经济效益,提供给人们越来越方便、丰富、新鲜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变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人类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有下降之势。信仰崩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应成派中观虽然不许唐僧(释摩诃衍)之意识无思无观、无分别,实际上却仍然妄想
著:若能灭除意识所有妄想分别,即可成就般若经中世尊所说之无分别智。因此攀缘于
大乘经及弥勒菩萨所说大乘奢摩他、毘钵舍那之修法,曲解论中所说证奢摩他之无分别
定即是证得一切法无自性性,即是证得无分别智之智体。因此莲花戒于《修次中篇》中
说:“若不修习以慧观察诸法自性,唯一修习弃舍作意,终不能灭所有分别,终不能证
无自性性,无慧光故。”莲花戒虽不许唐僧之唯一修习弃舍作意,彼等亦不能否定经中
所说菩提性之无觉无知、无分别相等法义;为使他人认定彼等所修所证属于大乘佛法,
便以般若之无分别作为假想标的,因此于名相上说要灭除意识之所有分别,以为就能符
合经中所说之无分别菩提性。然而,应成派中观之中心思想是:若不于绳上计蛇,即无
蛇及蛇之自性可分别,只要了知无此蛇之执著境,就是无蛇之念及无蛇之作意,当时若
能这样观察,所得之智慧就是无分别智,故意识不可不思惟、分别与观察;而其所说之
“灭所有分别”,乃是指灭除对于绳上妄计假立之蛇与蛇自性之所有分别与作意。其中
所说之“绳”即是五阴,“蛇”乃是我之执著;而我见之所缘,应...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7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5543184/
斯里兰卡作为重要的上座部佛教国家之一,受葡萄牙、荷兰、英国人统治共长达443年
。近代斯里兰卡就是在这样动乱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激发了佛教民族主义情绪,培养了大
批佛教的民族主义改革家和思想家。例如,在佛教民族主义夏兴和佛教改革方面做出巨
大贡献的有达摩波罗(Dharmapāla,1866-1933);在近代佛教学术界和向西方传播佛教
做出杰出贡献的在家居士有:玛拉拉塞克拉(G. P. Malalasekera, 1899-1973)、贾亚
铁拉克(K. N. Jayatilleke, 1920-1970)教授等;出家比丘有布达搭陀(A. P.
Buddhadatta)、那兰陀(Narada,1898-1983)、罗睺罗(Walpola Rahula,1907-1997)长
老;等等。在斯里兰卡独立之前,很多僧侣积极参加反英运动,为斯里兰卡的独立、为
多数人的利益奔走呐喊。罗睺罗就是爱国爱教的僧侣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他积极参加
各种政治活动,为反对英国殖民的斗争和维护斯里兰卡人民的宗教、教育、社会和经...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8
为了千百万众生的裨益和幸福,出于对世界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喜益和快乐,稀有圣
者应现于世间。何为此无上觉者?如来,世尊,圆满觉者。
--《增支部》
公元前623年(1)五月间的月圆日(2),当今尼泊尔和印度交界处的古边毗罗卫国(3
)的兰砒尼(4),一位高贵的太子诞生了,他必将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导师。
他的父亲是释迦族(5)的净饭王(6),生母摩耶夫人在生下他后的第七天不幸去世
,他的姨妈,也是他父亲的另一个妃子,波奢波提乔达弥收养了他,她把自己亲生儿子
难陀托付给其他人照看。
这位神异太子的出生,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阿私陀尊者是净饭王的国师,
在修行上已有高深证悟,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万分,立即来到王宫,看望太子。但是,
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婴儿伸出一只小腿,触及到苦行僧头顶上的发髻。苦行僧马上站
起身来,以天眼观看婴儿的未来,预言他的前途,双手合十行礼(7),净饭王也跟着示
以礼拜。
苦行僧起初时面露微笑,但过了一会儿,却又现出悲伤的样子。在一旁围观的人
都被他的怪异神情弄得不知所措。他解释说,他微笑是因为太子必定觉悟成佛;他悲伤
是因为他自己不久于人世,往生无色界(arupa... 阅读全帖
n*******9
发帖数: 1017
39
来自主题: Boston版 - 我的BOSTON装修纪事
楼主居然拜于魔教门下。。。。。。。。
任我行是任盈盈的父亲,也是日月神教教主,当今武林中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武功之
强,已到了常人所不可思议的境界,是小说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任我行并未练教主世代相传的《葵花宝典》,仅修习吸星大法,在任贤齐版中,曾自创
有血魔大法。
十余年前任我行和嵩山派掌门左冷禅剧斗,未曾使用吸星大法,已然占到上风,眼见便
可制住了左冷禅,突感心口奇痛,真力几乎难以使用,心下惊骇无比,自知这是修练吸
星大法的反击之力,若在平时,自可静坐运功,慢慢化解,但其时劲敌当前,如何有此
余裕?正彷徨无计之际,忽见左冷禅身後出现了两人,是左冷禅的师弟「托塔手」丁勉
和「大嵩阳手」费彬。任我行立即跳出圈子,哈哈一笑,说道:“说好单打独斗,原来
你暗中伏有帮手,君子不吃眼前亏,咱们后会有期,今日爷爷可不奉陪了。”左冷禅败
局已成,对方居然自愿罢战,自是求之不得,他也不敢讨嘴头上便宜,说甚麼“要人帮
手的不是好汉”之类,只怕激恼了对方,再斗下去,丁勉与费彬又不便插手相助,自己
一世英名不免付于流水,当即说道:“谁教你不多带几名魔教的帮手来?”任我行冷笑
一声,转身就走。这一场拚斗,面子...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493
40
分析得有板有眼,无法抵赖啊:
猿击之术深似海,一修妻儿成路人
兔毛软绵绵~ 5 2015-07-03 10:48:35
心得(脑洞)如下
一、彭老掌门的心思
其实彭老掌门不将猿击术传给儿子是有私心的。
彭老掌门的私心,就是他内定了郭富城一定要与儿子双休,也就是说,他内定了郭
富城是“儿媳妇”。彭老掌门深知,郭富城对元华的恭敬与尊重,也深知,自己儿子对
郭富城的排挤,如若猿击术在郭富城手中,郭富城会邀请儿子一同修习,自己心愿可了
,但将猿击术传给儿子,儿子的选择一定不会是郭富城。
但是,老掌门怀着这么大的私心和信念,为什么不在自己老当益壮,能控制局面的
时候传授呢?老掌门传术身死,局面失控,最后事态发展与自己期望大大相悖,他身为
一派掌门,必定运筹帷幄,怎么就没做好风险防控呢?这是因为,猿击术,原基术,原
本是基术也!他想早传,想让两个孩子早些修习,但是他必须要保障彭家香火能够延续
!大家看看,郭富城出逃多少年,彭七子的岁数又是多大?这一条时间线是不是对上了
?!老掌门一直等着元华有了后代,这样才能够放心传授郭富城那“一修妻儿成路人”
的绝妙好术!用心良苦也!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元华...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ukkha (沉浮颠倒之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观呼吸》——慈心的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9 11:25:51 2012, 美东)
本书所谈论的内观禅修方法,如果你能善用它们,一定可以转化你的每一个经验。在此
书新版的后记中,我想花些时间去强调佛法的另一面── 慈心或慈爱友善之心(Metta
orLoving-friendliness),它是内观的合作伙伴。没有慈心,我们的内观修习将很难
成功突破自身的贪欲与固执的我见;反过来说,内观也是发展慈爱的一个必须基础,两
者经常是相辅相成地一起发展的。
从本书问世以来的十多年间,世界发生了许多增加人类恐惧与不安的天灾人祸。在
此扰攘不安的气氛下,培育深切的慈爱意识,对我们的福祉来说,实关系重大,对于未
来世界,亦是最佳的希望与祝福。慈爱意识所包含的利他精神,是佛陀维护人类福祉的
心要── 你在他的教导与生活方式中,都可以随处见到。
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有慈爱的能力,可是,只有内心安静── 无贪、无瞋、亦无
嫉妒,慈爱的种子才能发展,只有...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ukkha (沉浮颠倒之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观呼吸》——慈心的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9 11:25:51 2012, 美东)
本书所谈论的内观禅修方法,如果你能善用它们,一定可以转化你的每一个经验。在此
书新版的后记中,我想花些时间去强调佛法的另一面── 慈心或慈爱友善之心(Metta
orLoving-friendliness),它是内观的合作伙伴。没有慈心,我们的内观修习将很难
成功突破自身的贪欲与固执的我见;反过来说,内观也是发展慈爱的一个必须基础,两
者经常是相辅相成地一起发展的。
从本书问世以来的十多年间,世界发生了许多增加人类恐惧与不安的天灾人祸。在
此扰攘不安的气氛下,培育深切的慈爱意识,对我们的福祉来说,实关系重大,对于未
来世界,亦是最佳的希望与祝福。慈爱意识所包含的利他精神,是佛陀维护人类福祉的
心要── 你在他的教导与生活方式中,都可以随处见到。
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有慈爱的能力,可是,只有内心安静── 无贪、无瞋、亦无
嫉妒,慈爱的种子才能发展,只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生天之论--天堂有路何为径
1.十善业道:生天的福德(条件)

持五戒未来世可以继续生而为人,若加修十善就可以往生欲界天 。如《佛为首迦
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修习何业得生欲天?修十善业得生彼天。”
因此,受持五戒与力行十善,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十善业道就是十恶业道的相反,十恶业道就是身、口、意的十种恶业。也就
是身恶业有三:杀、盗、淫;口恶业有四: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绮语);意恶
业有三:贪欲、瞋恚、愚痴(恶见、邪见)。
如《优婆塞戒经》卷6〈业品 第24 之1〉中云:
身三道者,谓杀、盗、婬;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
、瞋、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
所以,十善业就是指不造这十恶业,因为这十恶是一切众罪的根本。经中接著说:
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
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
作?
也就是说这十个业与道中,心的三业是我们的意识和意根所想的,还没有身口的行
为造作出来,只... 阅读全帖
k*****c
发帖数: 1670
4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云龙吟3临安篇
第一章
情形大大出乎程宗扬所料,沿小路走了不到两里就遇上三起敌人,每一起都至少有
五人。以他现在的修为,用不着李师师帮忙就能搞定任何一批敌人,但想办得干净利落
,恐怕还要多修炼几年。
否则一旦引来群敌围攻,程宗扬倒是有七分把握杀出重围,可李师师连三分的把握
都悬。
眼看敌人的搜索越来越严密,程宗扬不得不带着李师师退进山林深处。
伏在树后看着那些剽悍的汉子,程宗扬脑中不禁浮现出自己临行前拜会林冲的一幕
。当时自己敲开林宅的大门,报了身份,不多时林冲便迎了出来……
看到林冲两眼带着血丝,宿醉未醒的样子,程宗扬不禁笑道:“林教头昨日得了宝
刀,喝的一场好酒。”
林冲摇头叹道:“与鲁师兄一直喝到三更方散。鲁师兄量宏,林某却是喝得多了,
直到现在还宿醉未解,惭愧惭愧。”
两人分宾主坐下,林冲道:“程兄此来,不知有何指教?”
程宗扬道:“师师小姐刚回临安没几日,闻说城南凤凰岭风景极佳,难得今日天气
正好,在下想请师师小姐往凤凰岭一游。”
林冲微笑道:“不合适吧?”
林冲口气中多少有些责怪的意思。李师师再怎么说也是未嫁的姑娘,一个半点关系
都没有的男人几次三番找上门来,确实不大合适。
程宗扬咳了一声...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4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逍遥小散仙16
《逍遥小散仙》第三部:谁是天子
卷之十六:天命运数
目录:
(第一回)温柔陷阱
(第二回)风情万千
(第三回)软玉温香
(第四回)天命
(第五回)运数
(第六回)折戟沉沙
(第七回)邪魂
(第八回)子母花娇
(第九回)炼心殿
(第十回)困兽
(第一回)温柔陷阱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
小玄却觉阳光明媚如沐春风。
与师父之间忽然有了个说不得的秘密,令他满心欢喜,周遭的一草一木,天上的云
卷云舒,仿佛都灵动可爱起来,一切皆赏心悦目美好无限。
他窃窃自喜,却不敢在黎姑姑、红叶与阿痴等人面前表露分毫,然于无人处,时不
时就会莫名其妙地傻笑起来。
接下几日,武翩跹又到太华轩中指点过他两次,出人意料的淡定自若,神情举止一
如往常,教人半点看不出不同,只在小玄呆望着她的时候,才悄悄狠剜他一眼。
每逢此刻,小玄除了惊慌,便是心跳。
他心里隐隐知觉师父对自己非同寻常,只是不敢往深处细思,深怕亵渎了什么。
小玄精神抖擞,武技与心法又有进境。短短的数天中,再习得诛天诀中“劫”部的
六个变化,且于不觉间,对北溟玄数似乎又有领悟,已隐隐窥见了第三境——坐照。
除此之外,他偶尔会去少国师府,与住下来的众“仙”谈经论...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6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天枢 作者:徐公子胜治
第一卷:洪水 012、神灵的秘密
老疯子尼采在青少年时代,与阿蒙一样也是都克镇的矿工,那已经是一百几十年前的事
了。当时巴伦、亚述、哈梯一带正经历混乱的战争,叙亚城邦的统治者也几经易主,都
克镇的生存环境比现在恶劣的多,经常缺少生活物资。
这里贫瘠的土地只能种植不多的大麦和豆子果腹,黑火丛林边缘放养的羊群也很少
,那是一年春天,羊都吃完了,尼采实在觉得嘴里没味,于是进入镇子以东的深山丛林
中去打猎。强壮的矿工掌握技巧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猎人,虽然丛林深处很危险,但老疯
子从小没少在边缘地带打过野味。
这一次尼采走的很远,一路打猎物烤干成肉脯、肉松背在身上,不知不觉已经穿过
了深山中有穴居矮人分布的地带,进入了险峻的幼底河峡谷。他在追逐一只角鹿的时候
,不慎从绝壁上失足跌落,幸亏在半空被藤蔓绕住,拉断很多藤蔓之后稳住身形,爬到
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结果在岩下一个向内凹陷的避雨处发现了一具刚刚死去不久的
尸体,得到了此人的遗物。
死者是一位中阶神术师,在混战中借助神术道具飞行逃避追杀,因身受重伤摔落在
这个偏僻的地方,终于不治而亡。这位神术师来自巴伦的马尔都克神殿,当...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天枢 作者:徐公子胜治
第一卷:洪水 012、神灵的秘密
老疯子尼采在青少年时代,与阿蒙一样也是都克镇的矿工,那已经是一百几十年前的事
了。当时巴伦、亚述、哈梯一带正经历混乱的战争,叙亚城邦的统治者也几经易主,都
克镇的生存环境比现在恶劣的多,经常缺少生活物资。
这里贫瘠的土地只能种植不多的大麦和豆子果腹,黑火丛林边缘放养的羊群也很少
,那是一年春天,羊都吃完了,尼采实在觉得嘴里没味,于是进入镇子以东的深山丛林
中去打猎。强壮的矿工掌握技巧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猎人,虽然丛林深处很危险,但老疯
子从小没少在边缘地带打过野味。
这一次尼采走的很远,一路打猎物烤干成肉脯、肉松背在身上,不知不觉已经穿过
了深山中有穴居矮人分布的地带,进入了险峻的幼底河峡谷。他在追逐一只角鹿的时候
,不慎从绝壁上失足跌落,幸亏在半空被藤蔓绕住,拉断很多藤蔓之后稳住身形,爬到
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结果在岩下一个向内凹陷的避雨处发现了一具刚刚死去不久的
尸体,得到了此人的遗物。
死者是一位中阶神术师,在混战中借助神术道具飞行逃避追杀,因身受重伤摔落在
这个偏僻的地方,终于不治而亡。这位神术师来自巴伦的马尔都克神殿,当...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8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一仙难求 by 云芨 第1章----第25章
001、陌家村
东方泛起鱼肚白,公鸡一声啼叫开始了农庄生活的一天。
家家户户从睡梦中醒来,女人们开始烧水做饭,男人们或是挑水,或是整理农具,准备
吃过饭开始一天的劳作。
这是晋国连城属下的一个村子,全村三四百口人,只有一个姓,属于一个家族,因此,
这个村子就以他们的姓为名,唤作陌家村。
村的东头,零星地分布着几个屋子,其中一间单门院的砖房在这些土房之间十分显眼。
说它显眼,是因为它的原料明显比其他房屋好得多,房顶瓦片厚实,墙砖齐整,一看就
知道不是乡人土法所烧,院墙也不像其他土房是随便几根树枝藤条做成的蓠芭,而是细
致的竹条编成。但它又比其他房子都要破败,房顶碎瓦无人收拾,院墙碎了一片,院中
菜地零乱。
此时,房门打开,一个扎着小辫面色腊黄的小姑娘走出来。她约摸六七岁的年纪,身量
十分瘦小,面有菜色,衣衫陈旧,不过,全身上下倒是十分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
衣衫也十分干净。
只见她先拉起了鸡笼,把鸡赶出来,随后走到位于偏屋的厨房,开了门,就着冷水洗脸
。洗脸嗽口后,她挽起袖子量了把米洗净,又搬了张小凳到灶边,站在凳上将米下到大
锅,开始烧火。
连城位于晋国之南,气候温和,十分适合种植水...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一仙难求 by 云芨 第1章----第25章
026、叶江
东蒙山下的大院,陌天歌看到叶景文从怀里掏出一个袋子,摸了一把东西丢出来,桌上
立刻出现十几块晶莹剔透的玉石,颜色各有不同,院里接待的修士更殷勤了,原来明明
说不能透露租客的消息,现在立刻说道:“前辈,不久前确实有这样的修士来租洞府,
您且耐心等等,我去查查。”
叶景文只是点点头,没说话。
那修士袖子一拂,桌上的玉石全数不见,随后请两人在此稍等,就匆匆进里屋去了。
陌天歌不解地问道:“叶大哥,那是什么东西,为什么给了他就同意了?”
叶景文道:“你可看出上面有灵气?”
陌天歌点头,她不觉得稀奇,因为这些天跟着叶景文,所见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灵气的
,修仙界的东西,怎么可能没灵气。
叶景文道:“这就是灵石,灵石储有灵气,可以在对战时补充灵气,也可以用来布阵修
炼,实是不可或缺,所以我们修仙之人都将之当作金银。”
这是陌天歌从书中看到过的,只不过她从来不知道灵石长什么样,原来就跟普通的玉石
一样,只是含有灵气而已。
没过多久,那修士已经从里屋出来,十分客气地与叶景文道:“前辈,月前确实有一个
名叫叶江的散修到此,租住了一处洞府,时间是……三个月。”
“哦?在哪里?”
那修士道:“前...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50
☆─────────────────────────────────────☆
bdbd (kakali) 于 (Sat Feb 20 20:49:57 2010, 美东) 提到:
首先要分辨禅相-----遍作相、取相、似相,其次是要找到有分心,而不是急于分辨自
己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没有见到遍作相、取相、似相,那是连初禅的边边都没有挨到,强行去分辨那只能是心
理安慰。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确定你自己的修行业处,比如入出息念、慈心禅那等,
对于不同的禅定方法,禅相会不一致。
这里只描述入出息念,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
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
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
;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
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
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
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