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内观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s
发帖数: 753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道与出世间八正道-zz
一、经中内观道出现的地方
” 内观道“一词出现在《长部14*大本经》中,其内容指的是十支缘起的还灭门,只是元亨版的译法
是”观道“而不是”内观道“:
诸比丘! 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此正觉之观道,由我所证悟: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
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受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
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此等全苦蕴灭。”
诸比丘! 于 “灭尽!灭尽” 之思惟,毗婆尸菩萨,于诸前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明生、光明生。
此经英译本的译者Maurice Walshe 的用词是:insight (vipassana) way ,所以译成观道或
内观道都应该是正确的,不过insight或vipassana通常都译为内观,所以译成内观道更为清楚。
二、内观道亦是八正道
和上面同样的内容,在相应部12.65经被称作八正道。过去由于没有见 到相应部12.65经的中文版,
我对此经英文版(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 ... /sn12.065.than.html )的
相关段落作了翻译,下面是这部分...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2
转:
http://bbs.sutta.org/thread-9772-1-1.html
集体禅修——殖民主义如何掀起全球内观热潮
Meditation en Masse
How colonialism sparked the global Vipassana movement
作者:埃瑞克·布劳恩 Erik Braun

图1:摄影师Luke Duggleby作品
作者介绍:
埃瑞克·布劳恩(Erik Braun)是《内观的诞生:禅修、现代佛教、缅甸僧人雷迪尊者
》(The Birth of Insight: Meditation, Modern Buddhism, and the Burmese Monk
Ledi Sayadaw)(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3)的作者,现于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宗教研
究。
现今,有很多人认为佛教与禅修密切相关,有人甚至认为两者是同一回事。然而,即便
算上上座部佛教徒──推动内观禅修(Vipassana)运动的先驱者们,历史上仍是相对
较少的佛教徒认识到禅修的重要。与之相反,大多数上座部佛教徒和其他传承的虔诚佛
教信徒——包括僧侣和尼姑,更注重修持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十天[转载]
第十天开示
修行方法回顾
十天过去了,让我们复习一下你们这十天所学的东西。
你们一开始的功课是皈依三宝,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们这样做,并不是
从一个宗派转变到另一个宗派。在内观中的转变只是从痛苦到快乐,从无明到智慧,从
束缚到解脱。这整个教法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你们皈依并不是皈依某个人、皈依什么教
条或教派,而是皈依觉悟的性质。发现了觉悟之道的人就是佛,所发现的觉悟之道是法
,所有依法修行而得证圣果的人是僧。我们受到这些人的感召启发,而皈依佛、法、僧
,以达到内心纯净的相同目标。事实上我们皈依的是觉悟的性质,也就是人人皆能向内
寻求开发的佛性。
同时,任何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会油然生起感恩之心,并发愿要服务众生,不求任何
回报。这两种特质在悉达多.乔答摩,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佛陀(释迦摩尼佛)身上,
十分明显。他完全经由自己的努力达到开悟,但他对众生满怀悲悯,因此致力将他所发
现的修行方法教给别人。
所有修习这个修行方法,并将自我的旧习气根除到某种程度的人,都会有相同的特质。
真正的皈依,真正的护佑,是你在自已身上所培养增长的正法,不过随着你对正法的体
验,必然也会生起对释迦摩...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59
4
http://bbs.theravada-chinese.org/thread-2373-1-1.html
作者 Kuyule
2011年8月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卡玛兰迪禅师指导的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
集禅修。十几天间,无论是在身体的调整和心灵的净化方面,都取得了超乎自己预期的
收获。现将这些收获与感悟整理成文字,献给敬爱的卡玛兰迪禅师,献给那些为此次密
集禅修的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一、收获

1、身体的调整
十几天的密集禅修,是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
整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1)身体状况显著改善
·禅修前,我患有高血压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两年多期间每天都要靠吃1片降压
药来维持血压。禅修期间,根据禅师指示,减为每日半片,血压竟然很正常。
·禅修前,我患有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稍一疲劳,腰就会酸痛,严重时必须卧床
休息。禅修期间每天身体都很疲劳,但腰病却一直没犯。
·禅修前,我左边头和面曾因受风而麻胀不适,现在已无之前的不适感。
(2)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整中的作用,增强了治...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2051
5
http://bbs.theravada-chinese.org/thread-2373-1-1.html
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
——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集禅修心得
作者 Kuyule
2011年8月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卡玛兰迪禅师指导的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
集禅修。十几天间,无论是在身体的调整和心灵的净化方面,都取得了超乎自己预期的
收获。现将这些收获与感悟整理成文字,献给敬爱的卡玛兰迪禅师,献给那些为此次密
集禅修的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晨曦,云雾中的佛学院,犹如仙境般宁静
一、收获

1、身体的调整
十几天的密集禅修,是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
整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1)身体状况显著改善
·禅修前,我患有高血压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两年多期间每天都要靠吃1片降压
药来维持血压。禅修期间,根据禅师指示,减为每日半片,血压竟然很正常。
·禅修前,我患有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稍一疲劳,腰就会酸痛,严重时必须卧床
休息。禅修期间每天身体都很疲劳,但腰病却一直没犯。
·禅修前,我左边头...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2051
6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
作者:艾美.史密特
译者: 周和君
出版社:台湾橡树林初版
在我们的生命中,或许有时会遇到这样一个不凡的人,他们仅仅因為存在於世间,就能
转化我们的生活方式。蒂帕吗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身上流露出一股能感动每个见到她的
人的特殊气质,让人们获得最大勇气迈向佛法之路。
蒂帕吗,身為一个女性,一位母亲和一位家庭主妇,她的生命故事成為女性佛教徒的典
范,鼓舞了许多女性,让她们有信心踏上修行之旅。不仅於此,她的故事让我们(不管
男性或女性)相信,佛陀的求道之路及伟大的解脱目标都是在此生可以达到的。
谁是蒂帕吗?她是上座部佛教传统中第一位真正有大成就的女性禪修大师,虽然只到过
西方世界两次,但她对美国佛教界所產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当今美国佛教导师,如杰克
?康菲尔德,雪伦?萨尔兹堡,和乔瑟夫?葛斯坦等都是他的学生。如作者所说,在她瞥
见相片中的蒂帕吗,在镜片后面所散发的是她所见过最寧静、最慈爱的眼神,作者知道
自己正注视著一位伟大的老师,而这位女性已经获得了内在的平静与自由。本书就是关
於蒂帕吗的传奇故事。
伟大的灵性导师往往会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教导世人,...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培养内观
内观禅修训練法要
台湾 大愿比丘
壹、为什么要作如实正观训練一
一、修行信任的原则三
二、正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五
三、德行是培养内观的基础一五
四、培养内观,净化心靈一七
五、修习八正道的次第二九
贰、内观(正观)与缘起的关系三五
一、依内观培养正念四
二、破除我見断除烦恼四四
參、正观(内观)的重要性五一
一、培养正观体验真理五六
二、以四念处为住六一
三、什么是内观六七
四、世间禅与出世间禅六九
五、内观是体验四圣谛的方法七二
六、四念处是佛陀教导的智慧禅七六
七、息苦之道八一
肆、自然苦与缘起苦八七
一、了解我的真面目九五
二、内观的利益九九
三、八正道与戒定慧一 九
伍、如何培养内观一一九
一、正念与专注一三四
二、正念、正知、正定一三九
p*****n
发帖数: 141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与缘起的关系
内观禅修训練法要
台湾 大愿比丘
壹、为什么要作如实正观训練一
一、修行信任的原则三
二、正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五
三、德行是培养内观的基础一五
四、培养内观,净化心靈一七
五、修习八正道的次第二九
贰、内观(正观)与缘起的关系三五
一、依内观培养正念四
二、破除我見断除烦恼四四
參、正观(内观)的重要性五一
一、培养正观体验真理五六
二、以四念处为住六一
三、什么是内观六七
四、世间禅与出世间禅六九
五、内观是体验四圣谛的方法七二
六、四念处是佛陀教导的智慧禅七六
七、息苦之道八一
肆、自然苦与缘起苦八七
一、了解我的真面目九五
二、内观的利益九九
三、八正道与戒定慧一 九
伍、如何培养内观一一九
一、正念与专注一三四
二、正念、正知、正定一三九
c***h
发帖数: 2262
9

因为我的心中倒不认为三法印有多重要,要拿三法印来验证是否为佛法。
(或许这对龙树(三法印是龙树抬高其地位的)很叛逆,很颠覆以往传统认知)
不是说三法印对佛法不重要,可以没有;三法印非常重要,必须要有。
而是三法印太粗略,容易各说各话,不足以当成判断是否为佛法的准则。
一般拿三法印来判断是否是佛法,
但要判断是否为佛法,我认为不该这么粗糙。说明如下。
例如,四圣谛,不能不谈。佛陀千万句的叮咛就是四圣谛。
不谈四圣谛,不依四圣谛实修,或贬低四圣谛,已经远离佛法了。
例如,缘起法,不能不谈。 不然整个理论与修行都没有核心。
不谈缘起法,不依缘起法实修,忽视缘起法,已经远离佛法了。
例如,内观,不能不谈。 佛陀每一句实修的话都围绕在内观。
不谈内观,不依内观实修,忽视内观,已经远离佛法了。
例如,五蕴,不能不谈。不然 无常 苦 空 无我,完全没有依据。成为空谈。
不谈内观五蕴,不依内观五蕴实修,忽视内观五蕴,已经远离佛法了。
接着,才是内观观察到的身心(五蕴)实相,无常 苦 空 无我
达到成就的方法: 出离心
然后,内观的成就。也就是解开十结 四果 空 无相 无所有 涅盘。
...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10
内观实践经验总结-如何高效突破观智(禅修重点)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8357821/
原地址字体看起来更清楚一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76w.html

《内观实践经验总结》系列(大概三到四篇左右)是本人到目前为止禅修实践核心经验
的总结,是这次离开网络讨论前的最后几篇文章,应该是本博客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些
文章,写完这几篇文章后我准备继续密集禅修以突破初果,希望这些个人经验能够给各
位提供一些修行参考。
之前一直认为自己博客写的很清楚了,后来身边一些受我影响开始内观的人有时会征求
我的建议作修行参考,我发觉博客中很多实践细节实际上我讲的还不明白,这次主要目
的是详细分享个人所有重要经验的可操作性细节。
此系列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主要讲述获得禅修突破的主要几个重点因素(都
是本人血的教训总结而来,花费了我很多青春),之后的几篇我会分别从专修以及散修
,包括制定自己的修行计划三个具体操作层面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圆满这四个因素,其
中除了专修部分以马哈希禅法为例来...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禅修的探讨
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 (p53-67): (民国89年),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3, (2000)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内观禅修的探讨
林崇安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提要
本文先引述北传《瑜伽师地论》中内观禅修的记述,而后引述今日南传大师们的内观禅
修方法,并将之归类为纯观行者与止行者的修法。最后将南北传的不同略为讨论。
关键词:1.内观 2.毗钵舍那 3.纯观行者 4.止行者
一、前言
梵语Vipa`syanaa,玄奘法师音译为「毗钵舍那」,意译为「观」;近年来译为「内观
」,表示是往内观察自己身心的实相。本文一方面探讨北传经论中对内观禅修的看法,
一方面分析今日南传佛教大师所传的不同内观禅修技巧。最后,略加评比。
二、北传的内观禅修
北传汉地、藏地以及韩日各国的佛法中,止观法门中的「观」就是内观禅修。其禅修方
法,可以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有关毗钵舍那的
a*****y
发帖数: 33185
12
第十一天开示
第十一天开示
如何在课程结束后继续修行
一天接着一天地用功,我们已经到了正法课程的最后一天。当你们开始时,曾要求大家
完全放下自我,虚心接受这个修行方法,并遵守课程的各项规定。如果不完全放下自我
,你是无法给这修行方法一个公平的尝试机会的。现在,十天过去了;你们是自己的主
人。回家后你们可以平心静气地回味在此的学习经验,如果你觉得在此所学的法是实用
的、合逻辑的,而且利己利他,那你就该接受它-不是因为有人要你这么做,而是发自
你内心的意愿;不只是十天的修行,而是一生信受奉行。
这种接受不能仅限于知性或是信仰的层次。我们必须在实际的层面接受正法,把正法运
用在日常生活中,使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份,因为只有实实在在地修行正法,才能在
日常生活中确实获益。
你们来参加这课程,学习如何修行正法-如何过道德的生活,如何主宰自己的心,净化
心灵。每晚有关正法的开示,只是要清楚说明修行方法。我们必须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此才不会困惑或做错。然而在解说修行方法时,无可避免地会提到
某些层面的理论,而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所以很可能有些人对若干义理难以接受
。如果是这样的...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214
13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内观禅修 (Vipassana Meditation)
前段时间参加了10日内观课程,觉得收获很多。内观是从心的深层去净化心灵,从苦的
根部去断除苦。佛陀曾说过:心中任何东西升起,在身体内都有感受流过(Everything
that arises in the mind flows together with sensations. Vedana-samosara&#
7751;a sabbe dhamma.)当执着于各种各样的想法时,在心的表层是不断抓取或排斥人
或事,在心的深层则是不断抓取或排斥身体上的感受。而这种抓取和排斥只会产生更多
的抓取和排斥,而这种越来越多的抓取和排斥就是越来越多的痛苦。感受是无常的,升
起后很快就灭去。我们对感受的抓取和排斥造成了更多的苦。通过内观培养平衡的觉察
(awareness)和平等心(equanimity),逐渐对身体上的感受只是觉察,不再抓取或
排斥,不再习惯性起反应,内在的智慧会逐渐展开。我觉得对于抑郁的朋友,这可能是
非常有用的方法。
有几个链接可供参考:
《生活的艺术》
http://www.dhamma.org/en/art.shtml
http://www.dhamma.net.cn/...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一天[转载]
第一天开示
开始时的障碍~内观禅修的目的~为何以吸呼作为入手处~心的本质~何以会有障碍及
如何克服~应注意事宜
第一天会有很大的障碍而且不舒服,部分原因是不适应整天的静坐禅修,但主要是因为
你们开始学的这种静坐,是要你们觉知呼吸,除了观察呼吸没有别的。
如果在觉知呼吸之外,另外加上不断重复某个字句、念咒、或持诵神佛名号,或是观想
某位神或菩萨的形像,也许会较快较容易集中心念,而不会有这许多的不适。但是,你
必须只观察纯粹自然的呼吸,不去调息,也不加任何持名或观想。
之所以会有以上的限制,是因为内观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集中心念。心的专注只是助力
,帮助引导到更高的目标,也就是净化内心,根除内心所有的染污与不净,从痛苦中得
到解脱,得到完全的证悟。
每当心中生起染污不净,譬如生气、憎恨、激情、恐惧等,人就会变得痛苦。不如意的
事发生了,人就绷得紧紧的,内心开始打结。而当所求不遂时,人同样会在心里制造紧
张。人的一生就不断重复这种过程,一直把身心两方面都绑得死死的,难以自拔。而且
人们不会只让自己承受这些痛苦,还会将之转移发泄给周遭接触的人,这当然不是良好
的生活之道。
你们来参加这个禅修课程...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九天[转载]
第九天开示
将内观应用于日常生活~十波罗蜜(parami)
九天过去了,现在该来讨论一下如何将内观修行方法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是最为重要的
。正法是生活的艺术,如果你无法将之用于日常生活中,那么来参加课程就比举行宗教
仪式或典礼好不到哪去。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对不如意。每当不如意的事发生,我们的心就失去平衡,开
始产生负面情绪。而每当心中生起负面情绪,我们就变得痛苦。我们如何才能不产生负
面情绪,不自寻烦恼?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安详和谐?
向内探究心物实相的智者,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管心中为何生起负面情绪
,都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例如,我们可以站起身来,喝口水,开始数数字,或是开
始持诵我们信仰的某尊神明或圣者的名号。借着转移注意力,我们就会摆脱负面情绪。
这办法行得通;但其它探究内在真理的修行者,深入到实相的最深层次,直到究竟的真
理。这些开悟的人了解到,转移注意力只是在意识表层感到安详和谐,但并没有将生起
的负面情绪铲除,而只是将之压抑下来。在潜意识的层次,负面情绪继续在造作累积,
增生加强。迟早这负面情绪的休火山会爆发出来,打败主宰了你的心。只要负面情绪仍
然存在,即...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修行的起源
内观修行的起源
Lance Cousins 原著
温宗堃 译
一、今日的修行派别
二、历史根源
三、内观修行独有的特色
四、内观传统的文献资料
五、《无碍解道》的历史脉络
六、较早期的内观
㆒、今日的修行派别(Schools of meditation practice today) *5
除了根源于北方或东方佛教*6 的佛教修行之外,几乎所有商业
出版的、由佛教(或非佛教)修行者所写的修行书籍,都源㉂缅甸内
观修行(Burmese insight meditation)的某些支派,且通常是源自其中
的两派2。其余的大多作品若不是以其为基础,就是以第五世纪觉音的《清净道论》
或两者的混合为基础。3康菲尔德 (J. Kornfield) 的
《当代佛教大师》(Living Buddhist Masters)4 [37]所收录的选文,大
多偏向内观修行修传统,而容易引起误解。尽管如此,此书还是包
含了一些泰国的修法,且在书的最后一章提供一个很好的概说。当
然,还有相当多的小册子资料,在个别的寺院和修行中心流通。这
些数据非常多样,但这类数据除了亲自拜访外,很难获
w*******w
发帖数: 2051
17
转载自
http://www.xici.net/b495440/d95291893.htm
bhavana 发表于:09-07-26 13:05
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佛教论坛上介绍蒂帕嬷的一些帖子,但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1]
。后来看到网友翻译整理的一些资料[2],介绍蒂帕嬷一些弟子受蒂帕嬷指导禅修的修
行经历,认识到这些是非常有价值的禅修参考资料,于是才搜索蒂帕嬷的有关资料,从
网上购买了《佛陀的女儿:南传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的英文原版“Dipa Ma——
TheLife and Legacy of A Buddhist Master”[3]。阅读此书,才知道到蒂帕嬷在成就

观智慧(证得了二果)之后,修习并征得了八种禅定和五种神通。不仅仅是她,还
有她的妹妹以及她们两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先证得了内观智慧(至少是初果),再修禅
定和神通,只是书中没有提她们几位禅定和神通达到了何种水平,但至少书中的记载表
明她妹妹的神通成就也是相当大。我们知道,一般认为马哈希禅法修纯内观,走的是慧
解脱的路子。有的朋友发心比较高远,不满足于修纯内观,还希望成就禅定和神通,所
以可能就会选择先修禅定的法...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四天[转载]
如何练习内观(Vipassana)的问题~业的法则~心行的重要性~心法四蕴:识、想、
受、行~保持觉知和平等心是离苦之道
第四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你们已经开始沈潜浸入正法的恒河,探究你全身各种感受的
实相。在过去,由于无明,这些感受使你加倍增添各种烦恼,但是,感受也能做为根除
烦恼的工具。借着学习观察身体上的各种感受,并且保持平等心,你已经迈出趋向解脱
之道的第一步。
有些关于修行方法的问题,经常被提出来:
为什么要按着顺序移动注意力经过全身?为什么要按这种顺序?任何顺序都可以,但是
必须要按某种顺序移动。否则你可能会漏掉身体的某些部位,对那些部份就仍然盲目、
空白。感受是遍布全身的,而就这个修行方法而言,培养出能体验到全身感受的能力是
很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按着顺序移动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身上某个部位感觉不到感受,你可以将注意力停在那里一分钟。实际上全身各个部
位,每个次原子粒子,都有感受,只是非常微细,而你的心不够敏锐警觉,无法感觉到
,所以这部位似乎是没有感受而空白的。在这部位停留一分钟,以平稳的、安静的,平
等的心观察。不要贪求有所感受,也不要对没有感受产生瞋恨。假如你产...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七天[转载]
对微细与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性~觉知的持续不断~五个朋友(五力):信心(
信)、努力(进)、觉知(念)、专注(定)、智慧(慧)
七天过去了,你还有三天可以用功。把握这几天努力不断地用功,了解你应该如何修行。
这个修行方法有两方面:觉知与平等心。你必须对身上出现的所有感受发展出觉知,同
时你必须对感受保持平等心。由于保持平等心,自然地你迟早会发现,以前没有感受的
部份,感受开始出现了,而粗重、坚硬、不愉悦的感受开始融解成微细的振动。你开始
在全身体验到一种非常愉悦的流畅精力。
这时的危险,是将这舒畅的感官经验当做努力的目标。事实上,修行内观的目的不在体
验某种特别的感受,而是要培养对于一切感受的平等心。感受持续变化,无论是粗重或
是微细。你修行的进展,只能以培养出的对感受的平等心来衡量。
即使你体验过微细的振动畅流全身,很可能粗重的感受会在某处再度出现,甚至没有感
受。这并不代表退步,而是进步。当你增强了觉知与平等心之后,自然会深入心的潜意
识,挖出潜藏的染污不净。只要这些深藏的情结还存在潜意识里,它们必会在日后带来
痛苦。消除染污不净的唯一方法,是让它们浮现到心的表面,然后消失灭去...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八天[转载]
第八天开示
(业行的)增生法则以及逆转的灭除法则~平等心是最大的福报~平等心让人过着真正
自主行动的生活~保持平等心让人有快乐的未来
八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两天可以用功。在剩下的两天中,你们要正确了解这个修行方法
,好让你们在这里能正确地练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善加利用。要了解「法」是什么:自
然、真理、普遍性的法则。
一方面来说,有着(业行)不断增生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有着灭除的过程。有一个偈子: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所有的「行」(savkhara),所有的心理状况,都是无常,有着生起又灭去的本质。它灭
去了,但下一刻它又生起,一而再,再而三,这就是业行增生的过程。如果我们培养智
慧,并开始客观观察,增生的过程就会停止,而根除的过程随之展开。某个「行」生起
了,但禅修者保持平等心,它就失去力量,从而消失灭去。只要我们保持平等心,一层
又一层的旧「行」就会生起并消失灭去。业行根除了多少,你就享有多少的快乐,这是
完全解脱痛苦的快乐。如果所有的旧业行都灭除了,你就得享完全解脱的无限快乐。
心的旧习惯是起反应并增生加强反应。我们碰到不想要的事情,就产生瞋恨的「行」,
随...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六天[转载]
第六天开示
培养对感受的觉知及平等心的重要性~四大(四元素)及其与感受的关系~物质生起的
四种原因~五盖(五种障碍):贪爱、瞋恨、心理和生理上的怠惰(昏沈)、焦躁不安
(掉悔)、怀疑
六天过去了;你们剩下四天可以用功。四天里,你们可以根除一些心理上的染污不净,
并且领会这个修行方法的要诀,以终身受用。假如你以正确的了解来修行,并学着将之
运用在日常生活上,这修行方法会对你有莫大益处。所以,要正确了解这个修行方法。
这并非一条悲观的道路。法教我们接受「苦」的不幸事实,但也教我们如何解脱痛苦。
因此,这是一条乐观的道路,同时更是实在和可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修行以解脱
自己。
用几个字就可以解释整条道路:
「所有的行(savkhara)都是无常的」(诸行无常)
当一个人经由真知洞见而体会到这层道理,
他就脱离超越了痛苦;
这是一条净化的道路。
「行」(savkhara)在此不仅指心理反应,也包括了这些反应的后果。每个心理反应都
是一粒种子,会带来结果;而我们一生所经历的,都是自己行为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自
己在过去及现在行为反应(savkhara)的结果。因此,意思是「凡是生起的,因缘和合...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三天[转载]
第三天开示
八正道:慧(pabba)~闻慧、思慧、修慧~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四元素)~
三个特质:无常、自我的虚幻本质(无我)、苦~透视表相
第三天已过去。明天下午你将进入慧(pabba)的领域,八正道的第三部份。没有慧则
修行之道仍不完全。
持戒是踏上修行之道的第一步,也就是不伤害他人;但即使你不伤人,却仍被自己心中
产生之不净杂染所伤害。所以要修定(samadhi),学习控制自心,抑制不净杂染的生
起。然而,只是压制并无法断除不净,不净杂染仍然在潜意识中不断繁衍扩增,持续造
成对自己的伤害。所以正法的第三步骤-慧:既不是放任,也不是压抑,而是让不净杂
染浮现并连根拔除。当这些不净杂染被根除,心便不再受污浊烦恼束缚。而一旦心净化
了,便会自然对他人充满善意、慈悲,自然不会有伤害他人之举。相同地,也自然不会
伤害自己,也就会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所以,八正道的每一步骤必需导向下一步。戒引
导你去发展定-正确的专注;定引导你发展慧,净化心的智慧;慧引导你至涅盘(
nibbana),从所有不净中解脱,完全证悟。
在八正道中与慧有关的有两项:
(7)正思惟(samma-savkap...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3
内观智慧概述
内观智慧来自对真实法的直接体验。真实法是当我们放下所有的概念,只把心意识放在
当下进行的现象。心它发现,实际上发生的,是我们所称的「身心过程」。
当你清楚地觉知道当下时,你知道那是什麼吗?如果你观禪坐时,臀部附近的感受,那
你实际上并不知道臀部,你并没去观照它的形状,你只知道那裡有压力,那是我们叫究
竟(胜义)真实。究竟真实,指目标由直下经歷,不假思索或预想成见。这是身心过程
的特性。
只有当安住深层、清楚的觉知,专注地观照身心现象的真实法,才能有深切的经验,真
实理解心的过程。只有在深厚觉知的敏锐贯穿下,我们才会有对真实法的体验。你把这
些当自然现象观照。那裡没有人,没有「我」,没有「你」,只不过是个自然现象。当
你能清楚观这现象时,你将发现,他们自己不是绝对的实体,只是依於跟相关因缘现象
。我们说,我们觉知因缘条件的性质,明显的就是过程。身心过程流动,依存於流动过
程的是叫做「时间」的这个东西(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当你继续下去时,就会看待宇宙内的全部事物,它们终究是我们说明的三共相-无常、
苦、无我。我们也说十六观智,可以被归类为无常、苦、无我三类。
■ 洞察
r****r
发帖数: 755
24
这个不对,会误导别人, 四禅的判断标准不是这样的
内观(尤其是纯粹内观,就是干观一派)在修行时不标出四禅,而更注重慧的部分,用
心就是怕行人执着于禅定(乐),师父指导时一般也避免谈这些
马哈希,阿姜念,隆波田都是是属于纯粹内观的
a*****y
发帖数: 3318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五天[转载]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
~缘起
五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五天可以用功,要善加利用剩下的这几天,对这修行方法有正确
的了解,努力用功。
你们已经从在限定范围内观察呼吸,进展到观察全身上下的感受。当一个人开始练习内
观,最初通常会有的多半都是粗重、坚硬、强烈的不愉悦感受,像是痛感、压力感等。
你们以前也都有过这些经验,但心的习性是对感受起反应,乐受则迎、苦受则拒,因此
总是激动不安。现在你们开始学着不起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感受,不把自己和这些
感受划上等号。
痛苦是有的,烦恼是有的,但悲哭啼泣无法帮人脱离苦海。我们要怎样解脱痛苦呢?我
们如何才能面对接受呢?
治病的医生,得要知道病人生的是什么病,病因又是什么。只要有原因,就有解脱之道
,就是去除这原因。只要除去病因,病就自然痊愈。因此要从根除病因着手。
首先我们得接受苦的事实。苦无所不在,这是普世皆然的事实。但当我们开始不起盲目
反应地观察,这就成为圣谛,因为任何这样依道而行的人,都将成为高贵贤圣的人。
当我们开始观察第一圣谛,也就是苦谛时,苦的原因很快就会清楚浮现,我们也开...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6
1999上半年班迪达禅师在美国加州湾区的Tathagata Mediation Center 指导为期三十
多天的内观禅修( http://www.tathagata.org/),我由于假期有限,参加了前三周的禅修,但是全程听了晚上的开示。
禅修中间的一天下午,午饭后的第一支香坐下去一会就非常困倦。闭上眼睛去观腹部的
起伏,却不清晰,一会反倒觉得眼前一片黑幕拉着自己往下沉,于是就以这种相为所缘
境同时念“困倦、困倦”。开始念的速度比较慢不管用,只觉得黑幕越来越沉自己越来
越不清晰,马上就要什么都不知道了(睡着)。于是逐渐加快念“困倦”的密度,同时
紧紧咬住这点还能觉察(观)到的所缘境。到后来心是在念“困倦”和观昏沉的感觉之
间来回紧密地交替。即念完“困倦”心即觉察这黑幕和下沉的感觉,一觉察立即又念“
困倦”,如此反复紧紧咬住绵绵不息。逐渐地,黑幕终于开始消退,先是由厚变薄,然
后越来越明亮。
这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的经历。当时菩提协会的肖长嘉居士也部分参加了这次禅修,他也
有同样的通过观照克服睡眠盖的经历,并告诉我说这可以用来练不倒单。由于班迪达禅
师的开示我们才知道可以用内观克服睡眠盖,
p******0
发帖数: 200
27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生活的艺术-内观zz
刚刚参加了一期十天的课程回来,觉得和文章里提到的情形很一致。这个方法非常平实,却让人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平时被我们忽略的两样东西——呼吸和身体各部分的感受。很纯粹的科学体验。
内观,目的就是为了bring yourself back。“外界因素是次要的,其实快乐的不快乐的情绪全部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反求诸己,向自己的心里去找。” 这十天的课程,前三天半练呼吸,让心慢慢专注下来。后七天练习内观,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体上,不用任何意念想象去控制,只是静静地、客观地感觉全身每一寸皮肤的感受,由上到下,由外到内。这才发现原来可以感受到这么多东西,而且所有的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无常。just arising, passing away, arising, passing away。。。
整个课程一直在训练 awareness & equanimity,让人的感觉更敏锐,同时对各种感受始终保持平等心。这是能够客观如实看待事物的前提,也是消除负面情绪的关键所在。
这个方法很好,值得一试,跟大家推荐一下 :)
这里是各地内观中心的网址:
http://www.dhamma.org/en/by
E*********g
发帖数: 18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第九天开示
内观第九天开示
将内观应用于日常生活~十波罗蜜(parami)
九天过去了,现在该来讨论一下如何将内观修行方法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是最为重要的
。正法是生活的艺术,如果你无法将之用于日常生活中,那么来参加课程就比举行宗教
仪式或典礼好不到哪去。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对不如意。每当不如意的事发生,我们的心就失去平衡,开
始产生负面情绪。而每当心中生起负面情绪,我们就变得痛苦。我们如何才能不产生负
面情绪,不自寻烦恼?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安详和谐?
向内探究心物实相的智者,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管心中为何生起负面情绪
,都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例如,我们可以站起身来,喝口水,开始数数字,或是开
始持诵我们信仰的某尊神明或圣者的名号。借着转移注意力,我们就会摆脱负面情绪。
这办法行得通;但其它探究内在真理的修行者,深入到实相的最深层次,直到究竟的真
理。这些开悟的人了解到,转移注意力只是在意识表层感到安详和谐,但并没有将生起
的负面情绪铲除,而只是将之压抑下来。在潜意识的层次,负面情绪继续在造作累积,
增生加强。迟早这负面情绪的休火山会爆发出来,打败主宰了你的心。只要负面情绪仍
然存在
m*********r
发帖数: 31
29
我不是WAICHI,不会给你们指导修行的,因为我不以大菩萨自居。
不过可以大概告诉你一点,四念处的确可以说是与观照六根有关,但更确切的理解和说法
是观照(缘六根产生的)身(身体的移动如经行)、受(如安那般那的鼻下觉受)、心(
心念意识的生灭)、法(五盖的生灭)。在直观中体证每一个刹那身心诸法的迅速生灭,
而实证无我。如此简明!这和楞言方法中的持一根方法不同,因为楞言方法是为了最后阶
段的“圆觉自照”的出现。而四念处乃至整个原始佛教中根本没有任何“圆觉”/自性/
真心/真如/觉性的语境。这些概念大多是大乘佛教的形而上学的内容,关于它们从来在
佛教内没有出现过任何实证解脱的传统(但佛教外则不同!)另外,不要总是拿大乘的概
念来理解,这里的“念”不是念佛的念,而是观察/内观/VIPPASSANA。没有
实践过是不可能完全理解我在说什么的。
看你的回复,完全是挑战的口气,既然你说我根本不懂四念处那我何必跟你多费口舌,以
你这种心态我说了也没任何意义。
我实践过安那般那,经行,观腹部沉降,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内观方法。但我不认为自己可
以指导学生。想了解修法自己去找可靠的来源--觉悟之路--看书,南
E*********g
发帖数: 18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第一天
这个看上去挺不错的,如果以前没贴过,我就都贴上来
====================
The Discourse Summaries
(葛印卡老师)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目录
前言
附注
第一天开示
开始时的障碍~内观禅修的目的~为何以吸呼作为入手处~心的本质~何以会有障碍及
如何克服~应注意事宜
第二天开示
放诸四海皆准之善与恶的定义~八正道:戒与定
第三天开示
八正道:慧(pabba)~闻慧、思慧、修慧~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四元素)~
三个特质:无常、自我的虚幻本质(无我)、苦~透视表相
第四天开示
如何练习内观(Vipassana)的问题~业的法则~心行的重要性~心法四蕴:识、想、
受、行~保持觉知和平等心是离苦之道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
~缘起
第六天开示
培养对感受的觉知及平等心的重要性~四大(四元素)及其与感受的关系~物质生起的
四种原因~五盖(五种障碍):贪爱、瞋恨、心理和生理上的怠惰 (昏沈)、焦躁不
安(掉悔)、怀疑
第七天开示
对微细与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性~觉知的持续不断~五
E*********g
发帖数: 185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第五天开示
内观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
~缘起
五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五天可以用功,要善加利用剩下的这几天,对这修行方法有正确
的了解,努力用功。
你们已经从在限定范围内观察呼吸,进展到观察全身上下的感受。当一个人开始练习内
观,最初通常会有的多半都是粗重、坚硬、强烈的不愉悦感受,像是痛感、压力感等。
你们以前也都有过这些经验,但心的习性是对感受起反应,乐受则迎、苦受则拒,因此
总是激动不安。现在你们开始学着不起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感受,不把自己和这些
感受划上等号。
痛苦是有的,烦恼是有的,但悲哭啼泣无法帮人脱离苦海。我们要怎样解脱痛苦呢?我
们如何才能面对接受呢?
治病的医生,得要知道病人生的是什么病,病因又是什么。只要有原因,就有解脱之道
,就是去除这原因。只要除去病因,病就自然痊愈。因此要从根除病因着手。
首先我们得接受苦的事实。苦无所不在,这是普世皆然的事实。但当我们开始不起盲目
反应地观察,这就成为圣谛,因为任何这样依道而行的人,都将成为高贵贤圣的人。
当我们开始观察第一圣谛,也就是苦谛时,苦的原因很快就会清楚浮现,我们
l****u
发帖数: 2166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美国内观禅修中心
石妈妈是观吸法 (有noting辅助)
葛引卡老师是纯正noting的马哈嘻传承。
我比较熟悉以观息为基石的内观法,感觉石妈妈讲的很实在很清楚。
估计你的自己试试看,这两个方法那个更适合你的个性,或者让你有扩展的感觉。
我试过马哈嘻方法, 但是因为观息先入为主了,未能深入。:(
E*********g
发帖数: 18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第七天开示
内观第七天开示
对微细与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性~觉知的持续不断~五个朋友(五力):信心(
信)、努力(进)、觉知(念)、专注(定)、智慧(慧)
七天过去了,你还有三天可以用功。把握这几天努力不断地用功,了解你应该如何修行。
这个修行方法有两方面:觉知与平等心。你必须对身上出现的所有感受发展出觉知,同
时你必须对感受保持平等心。由于保持平等心,自然地你迟早会发现,以前没有感受的
部份,感受开始出现了,而粗重、坚硬、不愉悦的感受开始融解成微细的振动。你开始
在全身体验到一种非常愉悦的流畅精力。
这时的危险,是将这舒畅的感官经验当做努力的目标。事实上,修行内观的目的不在体
验某种特别的感受,而是要培养对于一切感受的平等心。感受持续变化,无论是粗重或
是微细。你修行的进展,只能以培养出的对感受的平等心来衡量。
即使你体验过微细的振动畅流全身,很可能粗重的感受会在某处再度出现,甚至没有感
受。这并不代表退步,而是进步。当你增强了觉知与平等心之后,自然会深入心的潜意
识,挖出潜藏的染污不净。只要这些深藏的情结还存在潜意识里,它们必会在日后带来
痛苦。消除染污不净的唯一方法,是让它们浮现到心的表
E*********g
发帖数: 18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第十天开示
内观第十天开示
修行方法回顾
十天过去了,让我们复习一下你们这十天所学的东西。
你们一开始的功课是皈依三宝,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们这样做,并不是
从一个宗派转变到另一个宗派。在内观中的转变只是从痛苦到快乐,从无明到智慧,从
束缚到解脱。这整个教法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你们皈依并不是皈依某个人、皈依什么教
条或教派,而是皈依觉悟的性质。发现了觉悟之道的人就是佛,所发现的觉悟之道是法
,所有依法修行而得证圣果的人是僧。我们受到这些人的感召启发,而皈依佛、法、僧
,以达到内心纯净的相同目标。事实上我们皈依的是觉悟的性质,也就是人人皆能向内
寻求开发的佛性。
同时,任何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会油然生起感恩之心,并发愿要服务众生,不求任何
回报。这两种特质在悉达多.乔答摩,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佛陀(释迦摩尼佛)身上,
十分明显。他完全经由自己的努力达到开悟,但他对众生满怀悲悯,因此致力将他所发
现的修行方法教给别人。
所有修习这个修行方法,并将自我的旧习气根除到某种程度的人,都会有相同的特质。
真正的皈依,真正的护佑,是你在自已身上所培养增长的正法,不过随着你对正法的体
验,必然也会生起对释
p*****n
发帖数: 1415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实用内观練习
实用内观練习
马哈西大师着
林崇安译
一、觉知身心现象
1. 修习内观,是要禅修者努力去正确了解在他自身所发生的身心现象。身体现象是每
个人从四周可明显觉知到的。每个人所觉知到的身体,是由一组物质所构成的(称作色
)。心理或精神现象,是心识或觉知的作用(称作名)。要清楚的察觉到这些身心现象
(合称名色),可从每当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想到的那一时刻,用观察来
觉知它们,并且给予注意(或标记):「看、看」、「听、听」、「闻、闻」、「尝、
尝」、「触、触」、「想、想」。
2. 每次当他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想到,他就要对这个事实给予注意(或
标记)。但是初学者不可能对每个发生的现象给予注意,所以,他必须先开始注意那些
显著和易于观察的现象。
二、注意呼吸
1. 每次呼吸时,腹部就会上升及下降,这种运动一直很明显,这就是物质的性质,称
作风大(或风界)。应开始注意这个运动,用心观察腹部。当你吸气时会发觉腹部上升
,呼出时腹部便下降。腹部上升时,内心要注意「上升」,下降时,内心要注意「下降
」。如果这运动不明显时,可以用手放在腹部上。但不要改变呼吸,
a**u
发帖数: 8107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阿姜念的内观问答
☆─────────────────────────────────────☆
xiaoputi (xiaoputi) 于 (Mon Mar 23 02:52:09 2009) 提到:
"把「我在坐」的观念变成「坐的色身」,这样可以改变你对「我在坐」的我见。
所以不管你坐的时候是什么姿势,只管看着它。不要用一些不寻常的姿势走路或打坐,
如果你那样做的话,你的心早已经远离了中道法,因为你是用贪染心在做。"
——《阿姜念的内观问答》
阿姜念的内观问答
阿姜念与学生的会谈
第一个学生是一位比丘,练习毗婆奢那修法已经一个月左右。
阿姜念:你如何知道坐的色身或走的色身?
学 生:我只是用心知道。
阿姜念:你说的「用心」知道是什么意思?
学 生:我知道我坐的样子是坐的色身,我走的样子是走的色身。
阿姜念:坐的色身或走的色身-是用眼睛看到的吗?
学 生:眼睛只能见到颜色或形状,而不能见到坐的色身等等。但心能了知坐的色身等。
阿姜念:当你知道坐的色身,你是用想象的或者其它方式?
学 生:我是用觉照得知是坐的色身。
阿姜念:想象或觉照-他们是同或异?
学 生:想象是在心中一再重复告诉自己是坐的
s******g
发帖数: 5074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太上老君内观经
☆─────────────────────────────────────☆
heartgood (heartgood) 于 (Mon May 5 01:48:04 2008) 提到:
太 上 老 君 内 观 经
老君曰: “ 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
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
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
。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
也。十月气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
。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
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
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予内观之,历历分也。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
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
r****r
发帖数: 755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的深化 马哈希西亚多
内观的深化
摘自: 内观基础
The Fundamental of Vipassana Meditation
by 马哈希西亚多
禅修者体悟三法印以后,不再多作思惟,只是对于一直自然展现的身心现象持续观察。
然后五种心力──净信、精进、正念、禅定、智慧达均衡状态,此时观照机能如被振奋
般加速运行,而且被观察的身心现象也更迅速地生起。在短暂的吸气片刻,腹部的胀起
过程是一连串迅速相续的动作,呼气时,其伏下的过程也是如此。这种迅速连接的动作
变化,在肢体的伸屈过程也很明显。还有轻微的震动遍布全身。有些情形是,刺痛和痒
的感觉剎那间相续生起。大致说来,这些感觉都令人难以忍受。
对这些感受,禅修者若想命名叫出,就会跟不上这一连串身心变化的速度。只须以平常
的态度来观照即可,但必须警觉分明。在这一阶段,对于一连串迅速生起的情境,别想
微细之处面面观到,照一般的方式去做即可,若想命名叫出它们,总括性的名词便足够
了。要是想丝毫不漏、紧紧跟上,会很快令人疲惫的。重要的是,观照清楚,并于生起
之境了然领悟。以往选定几个目标观察,进入这一阶段,必须暂时把它们摆一旁。而注
意六根门上所起的情境。只有当观照
r****r
发帖数: 755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的深化 马哈希西亚多
我们必须了解,对某些境界,譬如说对光明攀缘而被它吸引住,是错误的态度。面对一
切境界,正确的反应是,遵照内观禅修的要领,清醒地观照并且不去执取,直到它们消
失为止。禅修者继续对身心觉照,内观智慧随之敏锐,更清楚地照见身心现象的生灭,
并明了每一现象在原处生,也在原处灭,先前产生的现象是一回事,随后产生的又是另
一回事。因此,从一一的觉照中体悟到无常、苦、无我。然后思惟一段时间之后,他相
信:「这的确是最高的境界了,再也没有更殊胜的了」。于是对这样的成就自满,很容
易松懈停止下来。不过,他不可因达到这样的境地就松懈下来,应持续观察身心变化达
一段较长时间。
r****n
发帖数: 8253
40
非常好的实修经验,其实在散乱非常强的时候,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克服散乱的障碍。
只要你一识别出散乱以后,正念就产生了。
困顿昏沉这个东西用内观会更有效,困顿昏沉实际是刹那升起的心识当中包含大量和困
有关的恶心所,当你能识别以后,这些恶心所会慢慢消失,直到除去,用此就可以持续
性的加长打坐时间。
当然消除昏沉的还有很多其他方法,但是很多方法都需要你有一定的清醒力,而这种内
观的方法,哪怕是在你昏沉非常严重的时候,仍然可以起作用,不过他还是需要一定的
正念的力量,如果正念太弱就完了。
m****s
发帖数: 18160
41
☆─────────────────────────────────────☆
rapier (Avanti) 于 (Tue Aug 4 01:26:16 2009, 美东) 提到:
http://www.xici.net/b495440/d95291893.htm
bhavana 发表于:09-07-26 13:05
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佛教论坛上介绍蒂帕嬷的一些帖子,但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1]。后
来看到网友翻译整理的一些资料[2],介绍蒂帕嬷一些弟子受蒂帕嬷指导禅修的修行经
历,认识到这些是非常有价值的禅修参考资料,于是才搜索蒂帕嬷的有关资料,从网上
购买了《佛陀的女儿:南传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的英文原版“Dipa Ma——The
Life and Legacy of A Buddhist Master”[3]。阅读此书,才知道到蒂帕嬷在成就内
观智慧(证得了二果)之后,修习并征得了八种禅定和五种神通。不仅仅是她,还有她
的妹妹以及她们两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先证得了内观智慧(至少是初果),再修禅定和
神通,只是书中没有提她们几位禅定和神通达到了何种水平,但至少书中
v*******e
发帖数: 171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的开发-阿姜念
内观是个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而是真做的人有几个?
讲内观的,其实都能讲到第99层了,这些讲解的错误,一般在第30层后才出现,
而真正身体力行到第三层的,恐怕都不多吧?
w*******w
发帖数: 2051
43
2.禅定和神通的成就(摘自第九章)
Dipa Ma developed her supernatural powers under Munindra's tuelage and
never
demonstrated them except at his request. Such powers are achieved not
throught insight meditation, but throught concentration practices, in
which
the mind enters a deep state of absorption known as jhana. While she was
doing jhana practice, Dpa Ma could enter any of the eight classical
jhanic
states at will and stay in it as long as she wanted. In the deeper
jhanas,
bodily processes can sometimes slow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陀说的内观要观察什么
当我们要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的时候,
佛陀把人的身心状态分类为五阴(五种因缘聚合的状况)。
并对五阴的集、灭、灭的方法、味、患、离,如实知。此为内观。
以此内观成就无上正觉,涅盘。
色阴,一切四大(人身上的地水火风)及四大所造之色
,叫”色”。
对自己身体四大(色阴)如实知。
例如 四念处中的身念处就是由呼吸开始,如实观察自己身体四大。
色集,对色喜爱,叫色集。 (色会产生的原因)
什么是对色喜爱? 就是喜爱四食。
喜欢吃东西(粗抟食),喜欢感官接触外在(细触食),
喜欢思考思虑(意思食),喜欢觉知(识食)
有了喜爱四食,就有色。这叫色集。
(身念处应该要观察此)
色灭,对色的喜爱灭了,色就灭了。
不吃东西,色就灭 : )
(身念处应该要观察此)
如何消除这种对色的贪爱呢? 其方法就是八正道。
此是 色灭道迹。
因为色,而升起喜爱、欲贪,就是”味”
(身念处应该要观察此)
如何知道这样的喜爱是有过患呢
因为观察到色是无常、变异,你的喜爱(味),遇到无常,必然无法满足而而导致苦
(一般的看法是如此。也可以容易观察到这种现象)
(身念处应该要观察此)
何谓色离?
就是调伏欲贪(应该是二果...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的开发-阿姜念
内观有99层?这是谁的传承啊?
清净道论的观智只有16阶段。
p******0
发帖数: 200
46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生活的艺术-内观zz
生活的艺术-内观
每一个人都不停在寻觅安祥与和谐,因为这些正是我们生命中所欠缺的东西。生命中总
有些时刻会感到焦虑不安、烦躁、不和谐、痛苦;但我们不会将痛苦只局限在自己身上
,而是不断将之倾注他人身上。一个不快乐的人,会使得周遭的气氛充满焦虑,同时也
导致任何和他有所接触的人都被其影向,感染其烦躁不安。
这诚然非正确的生活方式。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必须在社会生活,和他人接触,因此人
应当安于自我及与他人和睦共处。然而该如何才能生活得和谐?该如何才可以泰然自处
,并同时保持着周遭平和的气氛,亦让他人能够生活在安祥与和谐中?
当一个人感到焦躁不安,欲从中寻求解脱,首先须找出苦恼的原因,即导致产生痛苦的
根源。假如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清楚觉察到每当有负面情绪或不净的念头生起时,我们
必然会变得焦躁不安。换言之,安祥与和谐是不能与负面情绪或不净念头并存的。
负面情绪是如何酝酿产生的呢?同样地,只要细心检验观察,答案就显现眼前。当发现
他人某些行为不如我意,或某某事件的发生不合我意,我就会感到十分不愉快。不如意
的事发生了,内心开始感到忐忑不安,当渴望的有所障碍不能如愿以偿时,自己再次变
得紧绷,
p******0
发帖数: 200
47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生活的艺术-内观zz
不好意思啊,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去参加过这个内观中心的
课程,回来后说效果很好,尤其是在后来面对各种顺的不顺的环境时,可以用更平和的
心态去面对,不会像以前那样情绪容易受影响。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人一辈子的际遇,起起落落,就像这春夏秋
冬四季一样循环交替。无论好也罢,坏也罢,都是无常变化,本没有一定的。没有永远的好事,但同样也没有永远的坏事。我们只要尽自己的力就好,至于结果如何就随缘了。
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人在心在,其它什么都好说 :)
A***e
发帖数: 502
48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生活的艺术-内观zz
内观法跟人的生命能量有关系吧?
正当年的人,更多地通过直接的方式来宣泄负面情绪,比如,打沙包、吼叫这些。当然
,一时间的痛快,并不能解释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还是要被迫自省。
E*********g
发帖数: 18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第二天开示
内观第二天开示
放诸四海皆准之善与恶的定义~八正道:戒与定
第二天已过去了。虽然比第一天稍微好些,但许多困难还是存在。心是如此不安、焦躁
、狂野,宛如一只野牛或野象冲进了人住的地方,造成很大的破坏。如果有智慧的人驯
服了这头野兽,就能将所有伤害人类的力量转变成服务社会及利益人类。同样的,人心
比起野象来,还要更有力,更可怕得多,必须经训练驯服后才能充分发挥,为你所用。
你必须很有耐心,坚毅、持续不断地用功练习。持续不断的练习是成功的秘诀。
修行,必须靠自己用功,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去完成。已开悟的人,以最大的爱心与
慈悲心,解释了这条修行之道,但他不能背着任何人走到终点目的地。因为在修行道上
,每一步都必须靠自己走,自我奋斗,以求解脱。一旦你开始修行,所有护持正法的力
量,都会开始帮助你,不过每一个人仍要靠自己走完修行道上的每一步。
要明白你已经踏上的修行之道是什么,佛陀用很简单的话来解释:
诸恶莫作(不做任何罪恶、不道德的行为),
众善奉行(只做虔诚正当的行为),
自净其意(净化心),
是诸佛教(这是觉悟者共同的教导)。
这是不分种族、文化背景、国家,人人都能接受的普遍正道。当失去了
E*********g
发帖数: 185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第三天开示
内观第三天开示
八正道:慧(pabba)~闻慧、思慧、修慧~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四元素)~
三个特质:无常、自我的虚幻本质(无我)、苦~透视表相
第三天已过去。明天下午你将进入慧(pabba)的领域,八正道的第三部份。没有慧则
修行之道仍不完全。
持戒是踏上修行之道的第一步,也就是不伤害他人;但即使你不伤人,却仍被自己心中
产生之不净杂染所伤害。所以要修定(samadhi),学习控制自心,抑制不净杂染的生
起。然而,只是压制并无法断除不净,不净杂染仍然在潜意识中不断繁衍扩增,持续造
成对自己的伤害。所以正法的第三步骤-慧:既不是放任,也不是压抑,而是让不净杂
染浮现并连根拔除。当这些不净杂染被根除,心便不再受污浊烦恼束缚。而一旦心净化
了,便会自然对他人充满善意、慈悲,自然不会有伤害他人之举。相同地,也自然不会
伤害自己,也就会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所以,八正道的每一步骤必需导向下一步。戒引
导你去发展定-正确的专注;定引导你发展慧,净化心的智慧;慧引导你至涅盘(
nibbana),从所有不净中解脱,完全证悟。
在八正道中与慧有关的有两项:
(7)正思惟(samma-savk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