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初学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1917
1
就说我们这里,别的地方的情况毕竟没有那么了解。
方圆15-20迈内,认识的并一起打过球的老中球友,一共几十个。常见八字头级以上水
平的十来个,其中一半是不同的私人球会会员,平时俱乐部内比赛和固定球友都不少,
不过一有老中的球聚,大家也都很积极参加。
至少十几人参加的比较大型的老中球聚组织过几次,打完球一块吃喝,玩得都很高兴。
但是比赛的对抗性不如小型球聚,原因是除了初学者比较多以外,大多数人都没有USGA
Handicap Index,让杆的时候比较随机,这就影响了比赛的意义。俱乐部里打比赛(
差点赛),差点很少有15以外的,所以竞争很激烈,打这种比赛很有意思。组织老中打
球,差点是个大难题。
如果跨地区的老中各能组织出一只差点十五以内的中级以上水平的队伍来对抗,比如说
没方6到8人这样,那么不论让杆还是不让杆,比赛就会比较有意思了。可以在两地之间
找个好球场,或者主客场,总之球场和形式都不是问题,但关键是要能拉出一只中级以
上水平的队伍。当然胜负本身根本不重要,大家是一球会友,图个开心。但是每个人平
时也都挺忙,其他球约也比较多,要组织大家出徕,总归得有个名目不是。说这么多不
是不欢... 阅读全帖
w******8
发帖数: 977
2
我觉得找pro还不如找个10-15handicaper,打了4,5年的爱好者可能更能体会初学者的
问题。很多pro讲的都对,但初学者未必能领会。我的体会是现在看youtube或书上的
instruction跟刚学时完全不一样。对初学者来说swing最重要,不管从youtube还是书
上学些基础就赶紧去练习场打吧,打着打着就会有新体会,还省钱,chip和putting过
两年再学也不迟。

w******8
发帖数: 977
3
我觉得找pro还不如找个10-15handicaper,打了4,5年的爱好者可能更能体会初学者的
问题。很多pro讲的都对,但初学者未必能领会。我的体会是现在看youtube或书上的
instruction跟刚学时完全不一样。对初学者来说swing最重要,不管从youtube还是书
上学些基础就赶紧去练习场打吧,打着打着就会有新体会,还省钱,chip和putting过
两年再学也不迟。

m****8
发帖数: 327
4
来自主题: Golf版 - 大家长铁容易slice吗?
本人对swing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有一些浅陋的体会和发现。为什么初学者从不
hook,而必定是slice?这是有特定原因的。详细说是由人体结构而决定的。人体的右
肘和肩部的位置决定了自然执行的downswing是一个out-in的路线。大部分的初学者是
凭直觉自然地沿这个路线下杆的,所以初学者的问题基本是slice而很少hook。
要消除slice,就要在下杆时做一个平面复原动作,除非你是moe norman那样的setup,
便无需修正。这个动作,具体操作的感觉是左肩上滚,右肩下行。
v***s
发帖数: 4031
5
选择AP1不会错,它适合有经验的也适合初学者。国内选杆跟我们不太一样,有攀比的
意思。经常看到朋友有套很好的球杆放在家里,不太用。作为初学者,弄几根先练练就
行了。我自己旧的成套的铁杆就是借给初学者练球。不过,教练希望学生有成套的球杆
,表示学习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打了有些年了,用的还是cavity,容错高的球杆。开始学的时候,选容错率高的球杆
,少走弯路,减少挫折感,容易早日进入打球的状态。

shaft
l****e
发帖数: 276
6
不争论:)我自己也是SGI 铁(PING Rapture2) 但也试过 AP1和 MC, 感觉它俩差不
多。我自己有套MP60,破百的时候就是用的它。
[在 vibes (Frank) 的大作中提到:]
:选择AP1不会错,它适合有经验的也适合初学者。国内选杆跟我们不太一样,有攀比的
:意思。经常看到朋友有套很好的球杆放在家里,不太用。作为初学者,弄几根先练练
就行了。我自己旧的成套的铁杆就是借给初学者练球。不过,教练希望学生有成套的球
杆,表示学习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
b****r
发帖数: 1395
7
来自主题: Hockey版 - 滑冰常见的错误(三)
Edge
注:这里说的是power skating的技术,但对于轮滑也具有参考意义。
冰刀分内刃和外刃,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用途。过度依赖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坏习惯的
养成。
常见错误及练习方法:
首先初学者会过度依赖内刃,因为双脚内撇用内刃着冰面容易站稳,也容易控制。但是
这是初学者第一个要克服的坏习惯。在冰面上滑行的时候正确的动作应该是两刃同时着
冰,也就是整个冰鞋是垂直于冰面的,这样可以使你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在两个刃上,
体会身体重量传递到冰刀上的感觉。如果做不出这个动作可以尝试先绑紧鞋带,不让踝
关节轻易往外撇;再有注意屈膝,这样有利于掌握平衡。
第二步对于初学者是个挑战,单脚着冰,把重量完全放在一只脚上,而且冰刀要垂直冰
面,身体重量平均分配到两个刀刃上。保持这个动作,单足滑行,距离越远越好。这是
练习单足滑行,对于将来做其他动作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步尝试内刃:第一个用到内刃的动作不因该是平行站立,而是蹬冰。蹬冰时,蹬冰
的腿要尽量达到full extension,这样蹬冰的时效性最大。蹬冰的那只脚要与冰面构成
4
5度夹角,用整个内刃去推冰面,不要只用脚趾头,也不要象有的人那样
b****r
发帖数: 1395
8
看你想学什么行当了。我的建议是,如果有决心学一个行当,那就从一开始就用
这个行当专用的用具。如果只是为了滑着玩,那就选hockey skates。原因是
hockey skates相对灵活且容易入门。
至于网上哪里有,我从来没在网上买过用具,所以也不清楚。不过自己做做调查
就能知道哪里个网站比较好。我估计初学者的冰刀应该不难买,只要是$100以下
的肯定是初学者用的,说得更明确些就是便宜的就是给初学者的。至于是否适合
我觉得主要还是价钱上的考虑。因为初学的时候对冰刀的很多features不会有
任何感觉,所以也不必要,穿上去舒服一点就可以了。我个人不推荐那种轮滑鞋
样子的冰刀,感觉不伦不类,不过这是我个人的感觉而已。还有注意男生买花样
刀要买黑色或是棕色,不要买白色,因为白色是给女士的。老爷们穿白色冰鞋太
gay,即便是gay都不穿白色的冰鞋。
h*s
发帖数: 131
9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谈谈太极拳的“听”劲
我练太极拳不长,还属于个嫩手,将最近的一些心得写出来和大家分享、讨论,算是抛
砖引玉吧。
我们练太极推手时要先练“听”劲。但听劲是要听什么?怎么听?可能许多初学者并不
太清楚。我想结合我最近的心得谈谈。
1。听什么?
有人说:推手要拔根,因此听劲要听对方的根。但何为根?如果你能听到对方的腰胯、
尾巴骨,那么你就控制了对方的枢纽,你对其发劲,可以将对方打僵。如果你能听到对
方的脚底,那么你有了将对方打飞的一个必要条件。
2。怎么听?
前提条件是你听劲的时候要松,自己不能僵,一但僵就把你的根暴露出来,就是说当你
还没听到对方,而自己却可能先被对方听到,那么对方就可能占了先机。对于初学者来
说,用双手听劲更容易,因为由腰至手,关节最多,手最不易顶,但也正因为关节最多
所以也最易犯丢的毛病。功夫高的人用肘、肩、胸、腹同样可以听劲。师父说:伸手不
见手,处处都是手。我的体会是不必用手去听。无论是你用手去听对方,还对方用手去
听你,手都同时为双方所用,谁松得好,这手就归谁。初学者多用手掌逆缠按劲听对方
。我练拳的体会是:逆缠劲属阴易僵,顺缠劲属阳易活。用逆缠按劲去听,如果使得不
好,及松的不好,如
Y*********i
发帖数: 215
10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新手问个问题八
其实针对技击,我们说的很多东西并不矛盾,只是你自己的观点先入为主觉得我处处在
夸大太极。你的问题我不一一做答,否则只能是争吵。更何况太极不用我夸大,全世界
这么多人在练就已经是证明。练太极的人绝大部分是冲着它的健身养身作用去的也是事
实。但太极的最大特点就是健身技击合为一体,而这一点是很多其它拳种不如的地方。
另外太极练习讲究的是要固本培元,和其它拳种要求的一来就要大运动量练习很不一样。
大家都知道,无论什么拳,初学者是最容易受伤的。要求初学者大运动练让练习者承担
了很大的风险。这也是我对前面一些初学者练发劲提出的疑问。
现在网上有个很流行的现象就是自己认为练的是真功夫的人羞于或者不屑于谈论养生
健身,而对谈论养生健身的人一律假定是“书生练功”。其实真正太极入门的人是不会
把自己局限起来的,太极最难得是身体松开,而一旦松开后什么都可以做。太极拳练功
不追求片面的某个方面,而是面面俱到。表面上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而实际上全身
上下内外一体。到了这一步,就什么都好办了。我以练太极为主但抻筋拔骨得益于少林
易筋经(师父教的八段锦没来得及学好就搬到很远的地方了),实际经验来于参加比赛
,步伐... 阅读全帖
a*******l
发帖数: 2353
11
同赞。
从你的描述看来,你的老师是位明师。点到了关键。
“他教我们主要要求照着练,不许改拳,说对初学者说多了拳就练不好了”
为什么讲说多了就练不好了呢?说多了练习者会产生想象,俗称“脑补”,觉得自己“
应该”怎样有功夫,可这功夫都在想象中,不在身上,自己因此产生疑惑,“怎么跟人
家讲的不一样?”往往不去下功苦练反而沉浸于想象和思辩。 这是现在人练拳的一个
问题。资讯太多太杂不见得是好事。
初学者还是认真按要求练习,练习久了自然熟能生巧。那些劲,意等等,其实和初学者
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h***e
发帖数: 952
12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请指点纠错 - 新架一路前25式
学拳时有自己的想法,有好有不好。对初学者来说,还是弊大于利的,因为这些想法大
部分是错的,你可以做些笔记,过些年再对照。而且学拳容易改拳难。初学者最好是严
格按照要求做,先熟练拳架。
基于你现在的视频,感觉你的下巴应内收些。另外,现在胯还是挺,初学者胯肯定是不
能马上沉下去,尽量吧。
新年快乐
h***e
发帖数: 952
13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请指点纠错 - 新架一路前25式
学拳时有自己的想法,有好有不好。对初学者来说,还是弊大于利的,因为这些想法大
部分是错的,你可以做些笔记,过些年再对照。而且学拳容易改拳难。初学者最好是严
格按照要求做,先熟练拳架。
基于你现在的视频,感觉你的下巴应内收些。另外,现在胯还是挺,初学者胯肯定是不
能马上沉下去,尽量吧。
新年快乐
c******7
发帖数: 2586
14
看到有开始玩windsurfing的,欢迎,尤其是各位如果夏天去lake isabella一定要叫上
我啊,呵呵,这里给点个人意见和经验,比较适合初学者的。
Lake Isabella 是好地方,我自从三年前每个夏天都去好几次。那里风早上小下午大,
适合所有初学到中级水平。最好的一点是没有浪,当然如果你是想天天玩 360
backflip的牛牛就别去了。
建议初学者可以考虑300块的 windglider (现在改名叫 aquaglide multisport) 充气
的板,加上 3.5 的小帆,基本可以教会你在各种风向怎么走。非常稳,还可以做两个
人到湖心休息钓鱼啥的,这里有个vide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OuXxPinW8
坏处也有不少,这个windglider太简单了,用过大概10次左右就没什么意思,速度太慢
,而且不可以 plane. 但是每个初学者的板都是这样子,包括 Starboard Start也一样
不适合 plane.
这里我强烈建议一块比较适合从初级到高级的都是适用的板: Starboard GO, 这块版在
98年
u********r
发帖数: 2525
15
来自主题: Outdoors版 - 户外FAQ - 滑雪,基本装备和技巧
呵呵,不错,不过纠正一个单词,hypothermia,滑雪滑不出hyperthermia吧。。。
我刚开始学滑雪,上了五节课,每节课都有点进步,呵呵,窃喜,不过注意到自己
很多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开始wedge的时候对膝盖伤害太大,第一天最后膝盖
完全都控制不了了,不过这个对初学者好像也没什么办法,毕竟对重心控制没那么自如
,而且对速度害怕。过了三节课之后就好了,基本感觉不到了。
instructor天天强调stance and balance,自己靴子的前部要能感受到自己的重量
只要感受不到了,基本就是你失控了,马上就要摔跤了
不要自己去扭着身子转动滑雪板,只要重心去了downhill ski,去感受很容易就转过去了
多在绿道滑,速度慢心态好比较容易学动作,动作练好了,直接可以滑所有蓝到,
不要在蓝岛练技术,呵呵。绿道多练习一些small radium turn
还有instructor说了几个对初学者我觉得挺有用的联系方法:
1. 两手各抓pole的两头,把自己的pole横过来水平,然后去滑,眼睛看前方
拐弯的时候注意pole还是水平的,你要扭上身,那pole肯定就斜了
2. 转... 阅读全帖
f*1
发帖数: 837
16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e75057f284eba8ebc91a89f8.html
发球和接发球,是打好乒乓球的首要技术。不论是发方还是接方,都是第一板球。如果
头一板球处理不好,你的其它技术再好也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练好发球和接发球,
是每个乒乓球爱好者的重中之重。下面,讲讲如何去接球。
接球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十六种:搓、托、推、吸、摆、拱、切、撇、挑、
吊、带、撕、敲、拉、冲、打等等,还有一些由此演变出来的接球,在这里我就不一一
介绍了。
方法/步骤
1. 搓接
所谓搓接,一般多用于接短球,不提倡长球用搓接,这是中国运动员技术打法的独到之
处。搓球的动作小,出手快,隐蔽性强。其技术动作:就是拍面后倾,根据球的旋转强
度,向前、向下击球。这虽然是一种最原始的接发球的方法,但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要练好搓球,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搓接的力量主要是来自小臂、手腕、手指三个部
位,用其合力搓出不同的变化,而且又能把球搓得很低,控制住对方。能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三个部位能自然放松,手腕放松是核心。放松了才能控制住球,达到随心所欲
。在...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18
17
来自主题: Pingpong版 - 奔一场激情四射的气气碰撞

不确定你说的详解是哪部分,就我说的不要模仿马张等人的话,是因为马张可以说是新
时代打法,是国兵多年寄望目标的实现。要知道知道上一代,马琳王皓王励勤等,还是
有所谓前三板,抢主动一说,也就是用旋转落点抑制对方拉或者打,然后自己主动进攻
得分。但是到了马张,这个思路基本上已经可以淘汰了。你留意一下马张和所谓上一代
的站位,两脚的前后距离,动作的幅度,会发现比起前代,两脚都要偏平衡,手部动作
偏小。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能做到高质量的拉球,更为恐怖的是,他们做到了近
台反拉。这就是所谓国兵的寄望,因为做到了这一点,就无所谓谁先启动了,不需要琢
磨如何做到诡异的旋转,不出台不高跳的发球了(当然这些还是很有用的),你尽管拉
过来,我还可以拉回去。这样一来,突然就海阔天空了,所以现在国兵几个担纲的都是
横拍,我觉得短时间内,直拍都很难回到主流,即使像王皓这样从小就不练推只练横打
,又有什么用呢?毕竟还是有人体力学的问题的啊。当然,我相信国兵队将来还是能像
创造横打一样创造出一种新技术的,只是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说回来,这个近台反拉是违背以前的认知的,以前我们练球,遇到对方先启动,除非来
... 阅读全帖
q*c
发帖数: 17993
18
☆─────────────────────────────────────☆
xiaoju (可爱的龙猫) 于 (Wed Dec 31 08:51:26 2008) 提到:
看了大量网上的讨论,似乎对总是扛着的两跟杆子的作用强调的都不够。
一般来说如果去租滑雪器材,说明自己是初学者之后,往往会得到稳定性好转弯半径较
大的长板。用这种板子光靠立刃转小弯的话是很困难的。
初学者最担心的就是陡坡下不来,解决办法自然是不停的转弯。但是如果光靠膝盖,只
能转大弯,这样速度很难降下来。
高速转弯时在转弯内侧轻轻点杖的感觉就好比冰上轻轻的拨一下自己的身子,之后立刃
什么的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做出来了。
对初学者来说,杆子确实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想去稍微陡点的雪道上用转弯半径大而
且长的板子不狼狈的下来,不点杖是绝对不行的。
☆─────────────────────────────────────☆
Yoss (...but we still have the radio) 于 (Wed Dec 31 09:30:46 2008) 提到:
Hmm... I absolutely
e***e
发帖数: 168
19
来自主题: Ski版 - 滑雪就是做pizza
周末和大学同窗去north star 滑雪。记录初学者的过程。
Weekday, 到REI 买了ski pants 和ski jacket, goggles,还有手套,主要是防水的。
如果是冬天的话,最好要戴上帽子。
周六早上4点出发,开了近五个小时,到达著名的north star滑雪场。领了boots。 如
果第一次穿ski boots, 会比较费力。窍门是使劲压住脚面上的护板,才能穿进去。 然
后去领滑雪板和滑雪棍。做缆车上到半山。
初学者最好买beginner package,会有个group training. 主要教一些基本的常识。你
会不断地听到 make pizza, pizza.....这是因为要想在前进中停住,滑雪板的形状最
好是摆成一个正三角形,就像one slice of pizza.
学了基本的stop 和上身姿势,就可以自己练习了。 一般滑雪场有很多缆车。不同的缆
车带你到不同难易程度的滑道。有绿,蓝,黑道。绿道最简单,坡度较缓。黑道最陡。
据说站在黑道出发点,往下看,看不到10米以外的路。
比绿,蓝和黑道还要简单的,叫Big Easy. 这个道就是给初学者练
g**********y
发帖数: 14569
20
来自主题: Ski版 - 新人拜山:滑雪日志
【Jan 28】
昨天weather.com预告:今天33%的降雨概率,不宜滑雪。我反正是滑晚场,心想:还是
回头看天,比weather.com准确。
果然,天空放晴。打点行装,出发。到山边不算太晚,4:30。看着天色不错,有点想试
一试蓝道 – 还从来没刷过这个雪场的蓝道。
第一趟从绿道开始,接连几周滑雪,好像开始累积了点感觉:用雪板在地上单脚滑的时
候,有了一点滑旱冰的味道,甚至可以加速,单脚也可以支撑比较长。
今天下坡感觉不错,比那天刚下雪时要更容易。首先,雪没那么多,就少了好些坑爹的
小包;其次,带点冰渣子的雪面,好象比较容易减速。第一趟绿道刷下去,在最陡的地
方顿了一下,其余还好,一路顺利下去。
第二趟缆车坐上来,忍不住了:去蓝道吧,趁着天还没黑下来。其实蓝道没我想象的困
难,就是陡坡稍微更陡一些,另外去掉了缓坡。刷下去还算顺利。在缓坡转入最陡的那
段,我忍不住停下来观察了一下形势。但真开始滑的时候,一口气也就下去了。很奇怪
:我以为我会害怕。但事实上,在最陡的地段,似乎不是太难控制,而且在高速下左右
晃动的感觉很好。地上没有很多积雪,转弯也变得容易。最困难的地方,竟然是和绿...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14569
21
来自主题: Ski版 - 新人拜山:滑雪日志
【Jan 28】
昨天weather.com预告:今天33%的降雨概率,不宜滑雪。我反正是滑晚场,心想:还是回头看天,比weather.com准确。
果然,天空放晴。打点行装,出发。到山边不算太晚,4:30。看着天色不错,有点想试一试蓝道 – 还从来没刷过这个雪场的蓝道。
因为下车着急,犯了第一个错误:忘了带手套。等到想起来,雪靴已经在脚上了。要让我脱下来去车上拿手套,再穿回去?你杀了我吧。穿过刚合脚的新雪靴的同学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既然温度不算低,39F,手冷一点可能还行,let's be tough.
第一趟从绿道开始,接连几周滑雪,好像开始累积了点感觉:用雪板在地上单脚滑的时候,有了一点滑旱冰的味道,甚至可以加速,单脚也可以支撑比较长。
下坡感觉不错,比那天刚下雪时要更容易。首先,雪没那么多,就少了好些坑爹的
小包;其次,带点冰渣子的雪面,好象比较容易减速。第一趟绿道刷下去,在最陡的地方顿了一下,其余还好,一路顺利下去。
然而hold不住的,是裸奔的手。冷我是不怕的,但是徒手摔在冰面上,和冰渣子亲密接触,这个有点吃不消。第一趟下来,也就象征性地倒了两次,手已经麻木了。
雪靴我是不...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61
22
来自主题: Ski版 - 滑雪水平学到什么程度?
家里6岁男孩开始学滑雪。有报雪场的初学者班,5个sessions,每个session 1个小时
。两个sessions完成,觉得他在初学者区也是磕磕碰碰的。然后课后,周末带他额外在
初学者区滑了3,4个小时。第3,4sessions后感觉好多了。也可以上绿道,然后转弯(
wedge turn),控制都不错。感觉很熟练了。下次第5个session以及以后还可以报更多
的sessions。不知道是否让他多学学,还是说已经够了。
我家里都不会滑。现在两个大人也开始自学(毕竟看小孩学了几次)。都有3,4个小时
了。感觉是个不错的冬季运动。
问题是学到什么程度就够享受乐趣了。
l****k
发帖数: 61
23
来自主题: Ski版 - 滑雪水平学到什么程度?
家里6岁男孩开始学滑雪。有报雪场的初学者班,5个sessions,每个session 1个小时
。两个sessions完成,觉得他在初学者区也是磕磕碰碰的。然后课后,周末带他额外在
初学者区滑了3,4个小时。第3,4sessions后感觉好多了。也可以上绿道,然后转弯(
wedge turn),控制都不错。感觉很熟练了。下次第5个session以及以后还可以报更多
的sessions。不知道是否让他多学学,还是说已经够了。
我家里都不会滑。现在两个大人也开始自学(毕竟看小孩学了几次)。都有3,4个小时
了。感觉是个不错的冬季运动。
问题是学到什么程度就够享受乐趣了。
V***b
发帖数: 3419
24
不是很同意。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动作协调性。举几个初学者常犯的毛病
1. 呼吸头抬的太高,造成身体起伏;
2. arm-stroke : leg-kick比例失调,很多人胡乱弄,造成节奏紊乱。正确的是2:6或
者2:2的比例。
3. 身体僵直,在水中没有做到围绕身体纵轴摆动。
4. stroke线路错误,不够长,造成身体蛇形前进,影响速度。
靠练肌肉提高自由泳,本末倒置了。至少对于初学者,提高技巧和身体柔韧性应该放在
首位。很多初学者,力量根本不是瓶颈。
g**g
发帖数: 276
25
紧贴水面然后再高肘划水可能划水效率最高,但好像很难喔。我试过一阵子,玩不转就
放弃了。现在我手入水会稍微向下一些,大概20-30度,感觉比较适合我。TI是不是要
求45度?TI的两次打水实际上对初学者是误导,初学者(比如我)会很快找到两次打水
的节奏,也感到很轻松,实际上拍一个水下录像就看得到,下半身是拖着的加上锄头脚
,惨不忍睹。所以就放弃两次,改用4/6次打水。现在我短用距离6次,长距离4次。
TERRY是老江湖了,游了4/50年,两次打水才能游得那么漂亮,同样他的STOKE可以很慢
但绝不停顿
,这个对初学者难度太大。
d**y
发帖数: 18174
26
来自主题: Swimming版 - 蛙腿请教
要是完全没有基础,上午我码的字基本上白费了……
零基础的人,最好从陆上练习开始。想清楚了,教练认可动作对了,再下水。
下水练习,手扶岸练腿;腿勾着浮线练手;弯腰站在水里练手、头配合;视情况在腰上
绑上帮助漂浮的带子练手腿配合。
这边的教练有的让初学者从反蛙腿(坐在岸上或者台阶上,看着自己的腿,与蛙腿相反
地收腿和蹬夹)练起,往往让初学者很茫然。这个反蛙练习对提高发力时的膝关节稳定
性很有好处,但是对初学者不太必要。
手/头配合,手/腿配合,刚开始就要练,即使单个动作还不过关;可以少练,但是不能
不练。否则蛙泳学会容易,游好很难。
d**y
发帖数: 18174
27
来自主题: Swimming版 - 小白练习自由泳的请教问题
初学者flutter kick,陆地上能做,并且应该做的是压脚背。其他的陆上练习都是
useless,干扰多于帮助。类似于初学短道速滑放着冰场不练,整天跑跑步机一样。
进阶者要加强腰胯做一些陆上练习,加强打水动力,都是后话。
成人初学者打水“太快”?extremely uncommon。尽速打水可以让水帮助自动修正很多
问题,很多打水的毛病只要有(小腿打水,大腿骑自行车……),频率一定快不了。这
也是提高打水耐力的必由之路。教练应该push学习者保持打水脚在水面附近的一薄层,
只要一沉立刻给信号提醒。打水够深、上抬够高、打水节奏、手脚配合,这些东西等进
阶的时候再说。一句话,初学者的目标很简单,两脚尽快地在水面附近的一薄层水里“
乱打”。等这样能打几个laps不至于累的死去活来再说。
戴短脚蹼(不是潜水或者snorkel用的那么长就可以)打水的发力感觉就是正确的感觉。
d**y
发帖数: 18174
28
来自主题: Swimming版 - 小白练习自由泳的请教问题
初学者打水三段可以到边,不错。这个时候不要放弃,把上身浮起来,或者用central
snorkel继续练打水。
为了防止感觉枯燥,俯卧和侧俯卧位置练一会儿,可以交叉练一下仰俯卧位置踢水。板
子抱在胸前,或者放在脑后。
换气也不要着急,打水练累了夹上浮子,单臂向前伸直拿着板子,耐心地练习另一臂划
水(先不要纠结划水路线等细节)合并转头换气。你不可能沉下去,不要紧张。大腿之
间有浮子也保证了你不能over rotate,不然身体左右方向上就会失衡。把注意力放在
呼气上,逐渐学习适应不充分吸气。一边累了换另一边。
以上是四个练习:俯卧打水,侧仰打水,右边换气,左边换气,一个练10分钟,中间休
息2分钟。开始和结束游一下你会的其他姿势,比如蛙泳。最后结束的时候可以小试一
把,正常游一到两个laps的自由泳。正好是一个小时的练习,量不多不少。
一次连续练10分钟是很高的要求。连续打水10分钟不许停,可以让初学者累的精疲力尽
。如果有教练在旁边吼,质量不能降低(频率,高度,深度……),更是累的死去活来
。刚开始做不到就分解的再细一点,连续2分钟打水,中间休息20秒(kick short rest
...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634
29
来自主题: Swimming版 - 你们从泳池里出来都啥姿势啊?
我觉得这个主要可能是让初学者体会 (1)高肘容易发力(2)straight pull / push
不要变成转肩关节。。。当然初学者稍微体会下就成,走火入魔就不好。
标准的练习动作,初学者可能也不一定能做出来。当然看具体个人。
u***************r
发帖数: 11227
30
来自主题: Swimming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hellotree(树先生), 信区: Swimming
标题: 新的游泳姿势-‘踏泳’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Sep 6 09:38:49 2017,GMT)
本人近期创新了一种新的游泳姿势,我给其起名叫‘踏泳’,双脚轮流踏水,像踩脚踏
车一样,‘踏泳’对游泳的腿部动作做了改动,使其适应于初学者的游泳。
初学者游泳一般首选蛙泳,简单易学,缺点是速度慢,为了快一点,再改学自由泳,打
水难了一点,我觉得是打水的肌肉不是常用肌肉,需要锻炼一段时间,才能使打水的肌
肉变得强大有力。‘踏泳’使用的是常用肌肉,初学者更容易上手。
这个泳姿的创新源于本人对科技理论的创新,本人发现了流体(水)的衍射现象.
p***a
发帖数: 203
31
来自主题: Tennis版 - 网球教程-器材
A 球拍
我们经常说“球拍就是手的延伸,是球员身体的一部分”,用一把
好拍子无异于为自己添了只好手。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初学者
从最初学握拍起就应该用一把好拍子,因为拍子越好,其与手的亲
和力就越强,而这种亲和力有时几乎决定着初学者掌握技术和提高
水平的速度。好拍子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对球员的身体起到一些保
护作用,特别对于初学者而言,发力的不规范及动作的不尽合理会
给身体特别是手臂造成某种不适,而一把好拍子则可利用其良好的
弹性及力的传导性形成明显的减震效果,从而把这种不适降到最低
程度,避免手臂的劳损。在这里,好拍子的概念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其优点也非几句话能说得完,等朋友们读过了下面的文字可能就会
有些尺度了。
球拍根据其材料的性质可分为高强度球拍(Stiff racket)及相对来
说的软质球拍(Flexible racket)。其中高强度球拍的控球能力相当
强,适用于上网型或非常强调球的旋转的选手,但这种球拍由于柔韧
性欠佳,所以不能利用球拍本身的弹性给球以很好的推进速度,手感
比较僵硬。软质球拍的弹性非常好,手感比较灵活,能够给球以很大
的推进速度,但是其控球的能力稍逊。球
c*******o
发帖数: 1722
32
来自主题: Tennis版 - 教你打网球 -- 击落地球
第2章 击落地球
第一章里我我们谈过球的旋转。球的旋转方式不同取决于击球方式的区别。在这一章
里,我们将把击落地球的各种基本方式分别介绍给大家,它们是:正手击上旋球、反
手击上旋球、正反手击下旋球、击反弹球。初学者对网球场的认识可能大部分是通过
眼睛看,所以初学者可以先到场地上站一站,然后左右跑一跑,亲身体验一下身处网
球场的空间感和距离感,这对于以后的移动、取位乃至击球都非常有益。击落地球绝
大多数用于底线的攻防,而在打底线的过程中,最常规的站位及移动范围是在底线后
一米左右,每次击球后都应尽快回到中点附近以便迎接下一个来球,站位太偏容易使
自己的阵地出现虚空之处,给防守增加难度。初学者容易因场地概念不太强而站到场
地里面,或因怕来不及接球而站得大靠后(如图201、图201A),应该在慢慢熟悉场地
以后努力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
图202B指的是网球场上的“无人区”,在这个区域内,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是非常困
难的,每次在此区域击球后或尽快上网或干脆快速回防到底线,绝不能有片刻的犹豫。
A、站住太靠前 B、站住太退后
图201底线击球应避免的站住区域示意
图202A底线击球时常规的站位及
c*******o
发帖数: 1722
33
第5章 高压球与挑高球
5.1 高压球
高压球是一项绝对的强攻性技术,一般来说打高压球就意味着得势、得分,如没有这
样的信念,那么掌握高压球技术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实际比赛中打高压球的机会是
不多的,而即使是不会打高压球的人也照样能够堂而皇之地活跃在网球场上——他们
可以等球落地后反弹至合适的高度时以击落地球的技术将球处理回去。初学者不必在
高压球上太费心思,把它当成一项有益但不十分必要也不必掌握得十分周到的技术稍
加演练就可以了,等球技全面精进后再“充电”不但不迟也比较安全。
A 高压球的种类
高压球可分为凌空高压球、落地高压球、前场高压球、后场高压球等几种,其动作与
发球相似。
凌空高压球指的是不等来球落地,在空中就将其扣杀回去,此种球杀伤力极大但击球
者需具备良好的空中定向、判断能力及熟练而精准的脚步移动能力,对初学者而言有
点儿勉为其难。落地高压则相反,一般是在来球虽高但飘忽不定或很难取到最佳点将
其凌空击回去的情况下,让球落地反弹后再寻高点扣杀,初学者可以此为练习高压球
的手段之一。前场高压因为位置靠近网前,所以基本上是应该得分的,除非大意失荆
州或技术实在太糟糕。后场高压一
t*****i
发帖数: 2249
34
来自主题: Tennis版 - tennis版FAQ征集
偶来想几个偶老问得问题
1。Q:初学者需要请教练马?
A:对初学者来说,固定正确的动作十分重要,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并且十分想提高的话,
请教练是非常稳妥和十分见成效的。
2。Q:和业余中高手打可以代替教练马?
A:不能。业余选手有的打得非常不错,但是很多并不能一针见血指出你动作缺陷,即使
知道,也不一定知道怎么改正以及传授正确的技术,并且用有针对性地drill来帮你提
高。
3。Q:请私人教练还是上集体课?
A: 一般来说,私人教练一对一的方式对纠正动作以及学习各种技术更为有效;但集体
课相对便宜,而且可以学习双打战术。
4。Q: 初学者要打比赛吗?
A:如果是刚学几个月,还是先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如果学了一段时间,正反手都能稳定
击球,可以考虑开始打比赛。一是比赛要求你会发球会截击所以客观上要求你技术更全
面;二是通过比赛你可以发现你的弱点在哪,然后回家练习;三是可以锻炼比赛经验
(战术的运用,心理素质都很重要)
f*****n
发帖数: 18176
35
来自主题: Tennis版 - 鳄鱼mm最近好痴情
转贴一篇节奏的给她。其实道理大家都懂。
[原创]初学者自学之八:再谈123节奏法!
在我的初学者自学之三,谈了如何分配击球时间过程和如何建立123节奏之后,到现在
又有了新的体悟:更加觉得123节奏法的重要性,感觉它才是学网球的关键所在,特别
是在所教的学生中得到应证,更加坚定了这一点看法,因此再重新写一篇给大家仔细讲
讲123节奏法,希望给那些自学的人提供些帮助和捷径,此法适合所有水平的人,特别
是那些需要找击球节奏感的人!
123节奏法
1指的是球和对方球拍接触的瞬时,口中或心中喊一声"1";
2指的是球落在己方球场上的瞬时,口中或心中喊一声"2";
3指的是球和己方球拍接触的瞬时,口中或心中喊一声"3";
在12之间的时间段里必须要完成引拍和跑位,如果能做好,那势必无论对方球速多快,
你都有23之间的时间可以从容挥拍,从而保证击球的时机不被错过。在这里特别要提醒
的是如果对方的球速慢,那最好也要做好12,以防出现突然加速等措手不及的情况。
在23之间的时间段里必须要完成挥拍,如果能做得好,那球就能打得好。前面12如果提
供了好的引拍和跑位,那球能不能打得好,关键就在于3了,这个3...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7166
36
来自主题: Tennis版 - 处女奔,求建议
你这个太奢侈了。初学者那么多教练时间根本消化不了,绝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
喂多球上面了。多球两个初学者互相喂喂就可以。初学者最需要的,第一是要有
正确的基本概念,第二是多触球,多次有效的击球。第二点基本上不用教练。
教练每周一小时,或者每周两次每次半小时,剩下时间每天一小时自己练习,搞
四个月下来水平绝对远超这位。
b*********s
发帖数: 6757
37
来自主题: Tennis版 - 这个可不能跟黑岛学
你说的没错, 要做到我指的 mini tennis 的确不容易,也不适合初学者。 我当初没
解释清楚。
不过我觉得如果有了个proper stroke, 就可以开始mini tennis了。 我认为一些3.5
可能就该可以开始了吧, 我个人是4.0时开始的。 开始时很难, 也的确体会不出有什
么特别的帮助。 但常看高手们这么热身,这么练所以也就坚持下去了。 体会不深,
但至少可以控制了。 到了4.5, 随着各方面的进步, 对mini tennis 的感触也越发越
深。 现在追求就是把mini tennis时的感触带到底线。。。
我提出这个建议主要是给回复 gallery 的适应调整问题 和 bee的甩鞭。 他们都是
solid 4.0, 或4.5了。
关于 joker 和 nadal 的mini tennis game, 我觉得那个初学者该可以打。 很容易上
手。 对初学者来说可以练习跑到,感受球和人之间的距离, 对高手来说是练盯拍盯球
, 练习最快的反应应变能力。
a******x
发帖数: 7
38
对于初学者,不建议跟着网上下载的资料习练。专业的瑜伽馆教练上课前通常会询问学
员身体是否有不适:骨骼是否有症状或是有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或是其他症状,有
经验的教练会根据个体差异提醒学员避免做一些动作或是会给一些低LEVEL的体式,或
是辅助工具。 你说的情况,有可能你自身身体的状态或是你下载的序列,并不适合你
这初学者练习。 而且瑜伽体式的精微处,有可能读碟对初学者来说不易看出差别的,
很容易受伤。 还是建议去专业的瑜伽馆练一段时间后,再自行习练。
a******x
发帖数: 7
39
对于初学者,不建议跟着网上下载的资料习练。专业的瑜伽馆教练上课前通常会询问学
员身体是否有不适:骨骼是否有症状或是有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或是其他症状,有
经验的教练会根据个体差异提醒学员避免做一些动作或是会给一些低LEVEL的体式,或
是辅助工具。 你说的情况,有可能你自身身体的状态或是你下载的序列,并不适合你
这初学者练习。 而且瑜伽体式的精微处,有可能读碟对初学者来说不易看出差别的,
很容易受伤。 还是建议去专业的瑜伽馆练一段时间后,再自行习练。
w***s
发帖数: 4394
40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关于买钢琴★
最近问这个问题的好像特别多,以下的内容是针对初学者或者初学者家长的,不包括那
些自己可以自学新谱子,可以即兴伴奏和已经弹肖邦练习曲的朋友。
一架三角钢琴相当于一辆新车的价钱,一架立式钢琴也相当于一辆旧车,所以买钢琴不
是一个小问题,是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要决定买什么样的钢琴之前,先应该考虑是
否需要买钢琴,买还是不买,取决于你要钢琴做什么,需要多久,有没有其他渠道可以
有机会练到琴。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很多学校的music department/music school的琴房条件都很好,
和国内不同,这里一般琴房是不锁的,虽然有一些写着只限music major或修music课程
的学生,但是很多并不仔细查。由于国内大学的体制,很多综合大学没有一个很好的音
乐系,所以来这的很多朋友往往不会利用美国大学的音乐资源,学校往往有很多很多古
典音乐CD可以借来听,很多group class非major也可以选(当然要看老板让不让),另外
就是琴房资源。
如果你没有类似这样的机会练到琴,那么只有2个选择,目前不买不学,和立刻买琴学
琴,否则还有一个中间选择,先弹起来,再决定是否自己买。和买车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Dance版 - 最近乐趣在威风堂堂
最近准备和一个朋友去漫展跳。不过事情还挺多的还半中年了还是觉得自己有点嘚瑟。
就希望不要落下拍子能跳好就行了。之前学过一段时间的跳舞不过身子骨太硬了,比较
担忧啊,再次希望能好吧。
说说威风堂堂这首歌,小黄歌儿哈哈,不过感觉节奏什么的还是跟的很紧的,适合初学
者,分解动作上多不难,推荐初学者可以尝试一下。动作还是可以的,幅度也不是特别
大,以前跳了一段时间的toxic,感觉动作还没toxic的速度快以及toxic的动作幅度大
,大概就是一个初学者的状态吧,如果还是觉得不行,我建议大家去看看那个协议结婚
的那个日剧的那个。最后的ED的时候有跳舞的那个还是很简单的。不过日本的那种跳舞
的文化不知道为啥发展的还是挺快的,速度也快跟上欧美了,就是动作幅度还是小看就
知道很亚洲式。
要是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去找MMD。其实好多我看做的日式MMD的视频跳舞的就比较多
而且威风堂堂有很多的版本,国内的B站上都有这样的跳舞视频,都是角色的但是全程
还是跳的很精细很慢的。所以也适合初学者。而且动作比一般的舞者要少。所以初学走
这个就OK啦!
x******r
发帖数: 209
42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卡尔卡西50首初级练习曲讲解(6-10)
6. 小快板
稍快的6/8拍,要给人2/4拍的感觉(两组三连音)。A段为弱-强-弱,其中第7小节要弱一
些,其余的要强一些,但初学者很难做得如此细致,因而在f处作为强的顶点,然后逐渐
弱下来就行了。B(b)段最后一音E要稍强,(b')段开始的A音可弱一些,但是最后的A音要
强。进入接下来的A段时,开始的音也需要弱些,后面逐渐加强。C段也是转成下属的G大
调,由于其形式与前面有所区别, 因而一定要注意速度的一致。特别提出的是(c)段最
后一小节的第一拍是附点音符,很多人忘记了这一点而将此音弹短了;而且这个音要强
,下一个音要弱。(c')段以清晰的分解和弦终止。
7. 圆舞曲
注意第2小节中第一个和弦要强,而第二个和弦要弱,第四小节也是如此。进入(b)段后
,低音旋律要加强,3、4小节中的高音G、E、A、E要弹得有力。B段转成a小调后要弹得
轻柔,第7小节要加强,以迎来结束的和弦。对于强劲与轻柔的力度对比,除了依靠手指
力度的变化之外,现代奏法十分注意以拨弦的位置来控制这一变化,使音响效果更加显
著。一般说来,靠近指板声音则柔,音色暗而含蓄;靠近弦桥声音则硬,音色明亮奔放
;音孔附近则趋于... 阅读全帖
s****o
发帖数: 488
43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吹长笛的新人报到~~~~
首先我觉得音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基本功,
能听出自己的音准或者有理论还是不够的,还应该靠自己的气息嘴型来调整,所以在
初学的时候就要尽可能把每个音吹准为以后打好基础,另外也可以增加对自己长笛的熟
悉程度。另外,我感觉对于初学者不用特意练习音色,这个是靠一点一点体会出来的,
对于初学者最主要的是练气息(枯燥的各种练习长音的方法),其他的音色,技巧,音
准都是建立在这个之上的。
p***s
发帖数: 635
44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新人报道,问个guita小白问题
在网上搜索到了一篇关于保护手的article,请问这个作者的观点OK吗?
如果可以,打算照着注意一下 @@
时间:2003-10-23 17:30:53 来源:吉他中国 作者:玫瑰花刺 阅读732次

事先声明本人“玫瑰花刺”既是lzqs2001
本篇为本人原创 欲转载请写明出处
在国外优秀的吉他手每天的练习时间大多在10小时左右
有的甚至更多
对于初学者在刚开始学琴是往往疯狂式的练习
尤其是对初学者比较困难的大横按
这样的联系方式对手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对今后继续学琴的水平也会有影响
所以我在下面推荐几种比较好护手方式其中也有我个人多年来的经验
关于怎样预防手指老损!
有的吉他发烧友在兴致高的时候,往往一练就是好几个钟头,特别是在做对左手要求
高的练习时,如:大横按等,左手容易劳损。其特征是:左手的手掌酸痛,或手指尖
内有隐约的刺痛感。若长此下去而不加以注意的话,轻则影响练习效果,重则手指变
形引发炎症。
1、初学者每次连续练琴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左右,等手指尖有一定的硬度后随
每次练琴时间可再适当延长,但是万不可一次练习时间过长要徐徐渐进。
2、若想成为职业性进行长时间练琴,最...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4394
45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想买把小号自己练练~
某年,国内一个长号厂商来美国参加长号节,我帮忙做翻译,当时突发奇想,跟他说,
是不是可以造一个电子长号,帮助初学者训练指法,让初学者很容易吹出长号的声音,
可以提高初学者兴趣。因为这些铜管乐器,入门都很难,要花很长时间练口型才可以吹
出正常的乐器声。而且,这样的电子乐器,你会一种指法,就可以吹任何其他管乐器的
声音来,这样很有新鲜感。
结果,人家听了我说的,当即否定,说这东西没什么用,很用力的摇头摆手,根本就没
兴趣听下去,反而弄的我很尴尬,好像说了一堆很蠢的话。
w***s
发帖数: 4394
46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钢琴菜鸟问题:抬指和独立性
首先,4指要想抬高,其他手指必须抬起来帮忙,否则抬不高,任何人都是这样,包括
钢琴家,这是自然规律。当然,钢琴家的4指可以比没弹过琴的人抬得高一点点。
其他手指抬起来的时候,不弹的手指也往往要跟着抬,这在初学者中很常见,说明手指
独立性还不够。是初学者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关于如何练的问题。一般习惯上,弹哈农的时候不需要刻意按住其他手指弹,只要弹的
那个手指尽量高抬就行了,其他手指是否跟着一起动,都没问题。哈农高抬手指的时候
必然要放慢速度。
有一些其他的手指练习,要求按住不弹的手指,只抬一个手指,这种练习往往要你重复
不断的抬同一个手指,这种练习效率比较高。但是往往不太适合初学者,特别是最初几
个月(成人)。
弹练习曲或乐曲的时候,不需要按住其他不弹的手指。慢速练习的时候可以高抬手指练
(特别是练习曲,或者类似的需要快速跑动的乐句),正常速度的时候手指是否高抬,需
要看音乐本身是什么类型的。
l***n
发帖数: 251
47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37岁学钢琴,买电钢琴求推荐
学弹琴光靠自己的耳朵就行了么?那可称得上天才了吧。本人不才,记得刚开始学琴的
时候光是手型就被纠正了好几节课。手指击键时候怎么用力,踏板怎么踩放才不会拖泥
带水,很长的趴音要怎么练才不会总是絆蒜,更不用说很多其它技术上的细节和窍门没
人指导初学者光靠听是听不出来的。也许行家里手闭上眼都能听出来毛病出在哪里,但
是指望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初学者光靠耳朵听来自学有点不切实际。
网上现在都有教学录像讲解技术细节,但是有些东西没有老师的指点和实时的反馈,进
步会非常难/慢。
而且玩乐器技术只是一方面,要说到乐感节奏感,那就更不一定是初学者自己能听出来
的了。不然也不会有人唱歌跑调,把小夜曲弹成进行曲而全然不自觉。人群中生来对音
乐敏感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方。
b*****e
发帖数: 14299
48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合集] 再讨论下黑白摄影吧。。。
☆─────────────────────────────────────☆
ifdef (ifdef) 于 (Thu May 20 14:49:24 2010, 美东) 提到:
还在继续揣摩中,大伙看看以下的论点对不,欢迎批判。
1. 黑白摄影适合初学者,因为黑白更能突出Pattern,form, shape, texture,这些都
是构图学的基本元素,便于初学者能更加专心的去分析理解。抛弃色彩去看事物,也是
一个值得锻炼的基本功。
2. 黑白胶片vs数字黑白,各有长短。数字黑白可以舍弃滤镜,后期余地大,入射光没
有滤镜带来的损耗,但是缺少胶片的个性。胶片的天然颗粒感是不容易被取代的,而且
即使很小很廉价的胶片机也可以产生高质量的片子,Film SLR的取景方式可以直接看到
有滤镜的效果。
3. 黑白摄影对有色盲的人也适用,彩色摄影对他们会是个很大的挑战。
4. 黑白摄影对White Balance以及Low light,high Contrast不敏感,所以适用性更广。
5. 黑白暗房,是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的一个乐趣。
6. 当今世界上最经济的摄影方式就是黑白Film... 阅读全帖
b******g
发帖数: 3616
49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flickr上看相机设置
exif对初学者来说意义肯定是有的,特别是暴光时间这个参数,对初学者来说是个非常
直观的学习各种暴光效果的一个参考。比如一个瀑布,可以通过调整光圈/iso或滤镜对
它进行几十分之一秒到几分钟的不同时间长度的暴光,长的短的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尽
管暴光量是类似的。对初学者来说,看别人作品的exif就很容易掌握慢门对水流效果的
影响。
b******g
发帖数: 3616
50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且糊且珍惜。。
这个定义就片面了。靠摄影谋生的摄影师,水平未见得都比不靠摄影谋生的摄影师高。
水平的高低,不能仅仅根据职业或业余来评判。任何水平的人,都可以建个个人网站来
走职业化,至于能吃多少饭,就是另一回事情了。每年的各大摄影比赛获奖名单里,也
不乏业余爱好者。
我这里定义的外行,就是摄影初学者。我并不指楼主的水平一定是初学者,而指这组作
品是初学者也能轻易完成的。如果简单的“糊”就能有印象派的效果,那印象派也太容
易学了。事实上摄影中的“糊”是有许多技法和讲究的,无论是慢门、pan motion
blur还是闪光的ghosting effect或镜头的tilt shift。应用得纯熟恰当,都会有意想
不到的效果。而楼主这些照片,只是失焦、手抖、没拍好的结果而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