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剧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m
发帖数: 2088
1
中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怎么大部分都是演员,戏子,歌唱家,舞蹈家,小品演员,
相声演员,京剧演员,各个剧种演员?
这些人在古代都是三教九流中的末流,怎么现在在中国是统治者了???
p******3
发帖数: 119
2
越剧为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全国第二大剧种。从的笃班开始发展,迄今已有107年历史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唯美典雅,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沪、浙、苏、闽、赣、皖
等地区,在京、津 深 港 台 新等地区新也颇有市场,鼎盛时期全国有280多个专业越
剧团存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亦源出自越剧唱腔。越剧电影《红楼梦》曾有12亿人
次观看.近年又通过维也纳音乐会将越锯介绍给世界.
越剧唱腔基础为“尺调腔”和“弦下腔”,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越剧流派唱腔由曲
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
、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化妆采用向京剧学习演传统老戏水粉化
妆法,古装衣是越剧的特色服装,越剧蟒,越居靠,越剧裙,云肩,越剧盔帽,越剧靴鞋皆有
鲜明特点.
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红楼梦》《西厢
记》《打金枝》《碧玉簪》《祥林嫂》《白蛇传》《孟丽君》《追鱼》等。
r********n
发帖数: 7441
3
小时候很喜欢,觉得词曲俱佳,原超京剧,尤其喜欢何英的唱腔,长大后慢慢开始厌恶
起越剧,原因是越来越觉得绝大部分越剧都在歌颂才子佳人,男女主人公之间相互爱慕
充要条件就是男的有才女的有貌,狭隘腐朽且鼠目寸光,然后越来越觉得京剧才会是不
朽的剧种。
s****i
发帖数: 5144
4
越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
M*****n
发帖数: 16729
5
来自主题: Xiqu版 - [转载] 越剧这种地方剧种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Izu (空鸟),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越剧这种地方剧种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Jun 30 19:02:21 2003) WWW-POST
大略象黄梅戏, 只能叫一种戏歌罢了。
除了流行的红楼梦,梁祝,越剧曲目
的编排并不高明,唱段也不是很动听。
越剧服装却值得一提, 彻底改变
京戏里的套路和约束。特别是旦角的
化妆,显得更美丽,更民间化。 缺乏
武戏, 是越剧的一个缺陷,不过
想来那吴越软语喊一声”乌叟嚓港币将你打~~~“
就说不上来的难受。
r**i
发帖数: 2328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原文由 raki 所发表 】
越剧是才子佳人戏,讲究唱腔圆润婉啭,和京剧声嘶力竭的皮黄腔儿完全是两码事体。
要说越剧的优秀曲目可你罗列的多得多了。
越剧的小生比旦角出彩,女伴男装大多十分秀丽。
和京剧的男旦一样,性别错位更让人觉得神秘吧。
你说的那个“我手执刚鞭将你打”是绍戏,和越剧还不是一个剧种。
江南还有黄梅戏,婺剧,瓯剧等几大戏,皆源自昆曲,当年海盐腔的昆曲可是风靡了整
个中国。
越剧里西厢,孟丽君很多从昆曲改编而来。
越剧的品位和京剧差不多,定位于中下层阶级,但比京剧年轻的多了,所以没有形成很
复杂的体系。
b*********g
发帖数: 1172
7
曲调优美,唱得动听.还有女角真是说得好听极了,最能表达感情了!而且历史悠久有文化.
真是很难理解为何那没有几年历史的破京剧能大行其道.
且看各剧种的历史年头.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
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
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
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
、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
开始盛行。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隋,表演载歌载舞,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代表作《十
五贯》《红霞》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
。194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女演员对越剧的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与昆
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代表作《红楼梦》《梁山...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256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6 13:21:44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院
团,占有当地最好的剧场,不愧是国剧,老大地位不可动摇。而互联网上投票最喜爱的
剧种,越剧居然一马当先,比还有大量观众群的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胜出很多,一北
一南倒也反映文化...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院
团,占有当地最好的剧场,不愧是国剧,老大地位不可动摇。而互联网上投票最喜爱的
剧种,越剧居然一马当先,比还有大量观众群的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胜出很多,一北
一南倒也反映文化与传统的差异,生存条件也比其它剧种要强。
比较南北两大剧种很有意思。我好有一比,京剧像大家庭中大哥的角色,庄严又有威望
,对家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越剧像娇嘀嘀,婀娜柔弱的小妹妹,在家庭中只是锦上
添花。记得当红京剧女老生王佩瑜感叹:“京剧是男人的艺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
所有演员全是...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院
团,占有当地最好的剧场,不愧是国剧,老大地位不可动摇。而互联网上投票最喜爱的
剧种,越剧居然一马当先,比还有大量观众群的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胜出很多,一北
一南倒也反映文化...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院
团,占有当地最好的剧场,不愧是国剧,老大地位不可动摇。而互联网上投票最喜爱的
剧种,越剧居然一马当先,比还有大量观众群的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胜出很多,一北
一南倒也反映文化...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院
团,占有当地最好的剧场,不愧是国剧,老大地位不可动摇。而互联网上投票最喜爱的
剧种,越剧居然一马当先,比还有大量观众群的黄梅戏,评剧,豫剧等胜出很多,一北
一南倒也反映文化...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5246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ujian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ujian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6 13:21:52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取所好。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5246
15
貌似是踢场子的声音。。。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ujian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ujian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6 13:21:52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京剧与越剧——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1:09:35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82
·老 达·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中国戏曲尚有360余种剧种,到2005年统计,剩下260余种,
五十年间消失了百余种。现在消亡速度更快了,在全国各地尚能有演出的剧种恐怕不会
超过三十种,而且都苟且活得很艰难,前途堪忧。中国戏曲曾是历史悠久,大众喜爱,
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遥想当年全盛时期,百花齐放,老百姓进剧场看戏是最大的
乐事,无论京剧或家乡地方戏,在大城市都能各...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16
楔子
书接上回,正当“花雅之争”在京城愈演愈烈之际,全国范围内,“乱弹”诸腔也如火
如荼地四处流传,彼此相互竞争、交流。
其中,自康熙至道光时期逐渐形成规模,影响最广的“梆子腔”、“皮黄腔”与“弦索
腔”三个声腔体系至此已形成多个较为完备的戏曲剧种,戏曲剧种的繁盛达到了空前的
程度。这其中的原因,不外有二。
其一,地方声腔剧种的发展,与广大农民市民阶层的喜爱是分不开的,“乱弹”表演的
内容多取材于列国、三国、隋唐、水浒等为民间百姓所熟悉的小说故事、传说神话,但
表演上却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所谓“上慢忠义(指三国),下诱强梁(指水浒)”,“
事涉明季及关系南宋、金朝故事,扮演失当(《乾隆朝禁毁戏曲曲目考》”,颇流露出
民众的心声。与民众相通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寄托,使“乱弹”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其二,随着工商业的发达,各地商业区的频繁往来以及城市对娱乐需求的不断增加,既
促进了“乱弹”诸腔的交流融合,又刺激了艺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表演艺术占据了舞台
的中心。
“梆子腔”
明末清初之际,在山西、陕西地区,梆子腔已初具雏形。玉霜簃藏明万历钞本的《钵中
莲》“补锅”一出中,就有“西秦腔二犯”的曲调,...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17
来自主题: Xiqu版 - 昆曲活捉的传承
一直喜欢活捉这出戏,不过各昆团演来也大不相同,甚至同一昆团,上昆的昆大和昆二
演的也不相同。尤其以省昆为最,衣服穿戴上也是,别的多是内红外黑,唯独省昆的版
本外面只有白褶子,不知道这个戏的传承是怎样的。偶然看到北大昆曲欣赏课的梁谷音座
谈的笔记,可以了解一些这个戏的传承。上昆这个戏是八十年代在杭州跟王传淞学的,
就教了半天,之后各个消化理解,怪不得各团演来颇有差别。另外,梁谷音活捉出场的
魂步堪称一绝,却原来是跟筱翠花学的,怪不得。
下面是转的梁谷音讲课的笔记:
“《活捉》,下面讲《活捉》,必须要学的,因为里面有很多技巧,有很多两人的戏,
《活捉》是85年跟王传淞老师学的,那个时候在浙江办培训班,王传淞老师教《活捉》
,姚传芗老师叫题曲,全国各地所有的小丑都学《活捉》,所有的昆旦都学提曲,我们
去了10天,到第8天王传松老师还没有教,姚传芗老师早就把题曲教完了,他们那里如
火如荼非常热闹,王老师说今天吃馄饨,明天吃饺子,很有个性的老先生,我们说王老
师我们要走了怎么还不教我们,我忘记了,我们说怎么办?叫王世瑶来教,王传淞老师
说我来,那个《活捉》让我至今难忘,他从头来一遍,那个眼睛啊,...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18
要善于辨别精粗美恶
梅兰芳
我在几句新年贺词中曾谈到:"希望青年艺术家要注意辨别精、粗、美、恶。"我向
来觉得这是一个艺术家一生艺术道路的重要关键,所以今天谈戏,我还要从这句话谈起
,并且想打几个比方,具体的来谈谈。
以演员来说,无论过去、现在都有下列几种情况:有些是由一般的演员渐渐变成好
演员,又不断进步成为突出的优秀演员。也有些始终是一般演员。还有些已经成为比较
好的演员,慢慢又退化成一般的演员。更有些本来还不错,而越变越坏了。以上这些变
化是什么原因呢?当然,天赋条件的不同,也决定了很多演员的前途,诸如好嗓子、好
扮相变坏了就是演员的致命伤。还有一部分演员是自己不努力学习锻炼,或是生活环境
不好,以及其他种种复杂原因,都能使演员表演停滞不前或退步,甚而至于到了不能演
的程度。也还有一种情况,演员天赋条件不错,也很努力练习,可是演的总不够好。我
个人的看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今天所要谈的,演员本人能不能辨别精、粗、美、恶
的问题。
一个演员表演艺术的道路如果不正确,即使有较好的条件,在剧场中也能得到一部
分观众的赞美,...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4466
19
来自主题: Xiqu版 - 元曲与昆曲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
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
,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
,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曲牌是昆曲中最基本的
演唱单位。全国共有300多种戏曲曲种,在音乐体系上分为两种:板腔体和曲牌体。绝
大多数剧种是板腔体,少数是曲牌体。而昆曲的曲牌体是最严谨的。据民国年间的曲学
大师吴梅统计南曲曲牌有4000多个,北曲曲牌有1000多。常用的也仅200多个。最流传
的南曲曲牌如《游 昆曲《玉簪记》园》中的【步步娇】,【皂罗袍】,【好姐姐】、
《琴挑》中的【懒画眉】,【朝元歌】。这两出戏也是用来为男女演员打基础的。故昆
曲中有女学《游园》,男学《琴挑》的说法。
北曲,"端正好","新水令","醉花荫","点绛唇","粉蝶儿","斗鹌鹑","一枝花","
集贤宾",等八套。昆曲中在应用曲牌时构成联套,(又称套数)通过联套的选用、调
剂、对比组成一个整本大戏的音乐和文学结构,基本上一出戏是一个套数。
曲... 阅读全帖
e**5
发帖数: 645
20
·老 达·
越剧与沪剧是上海最大的两个剧种,越剧诞生在浙东,成长发展都在上海,沪剧是上海
土生土长本地剧种。上世记四五十年代上海是全国最大码头,经济繁荣,土洋杂什,各
色人物都闯荡大上海,戏曲舞台五彩缤纷。据1954年的统计,经常在上海演出的剧种有
14种,京,越,沪,淮,扬,甬,锡,粤,潮,滑稽戏,昆曲,苏滩,评弹等,各种剧
团有近140个,其中越剧37个,沪剧24个,淮剧10个,滑稽戏9个,京剧5个,每天观众
达十万人,(当时全市人口约500万)剧场数达110余,而且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心繁华商
业区,当时号称东方百老汇,加上影院,书场,舞厅,我看比纽约的百老汇还热闹。
京剧在上海仍是占老大地位,虽本地剧团不多,多演机关布景连台本戏,全国京剧名家
似走马灯地闯荡上海,在上海唱红才算红,京剧长期占据全市最大的四个场所:天蟾舞
台,大舞台,中国大戏院和共舞台,还都集中在最闹猛的西藏路地段,相隔几分钟的路
程。越剧场所众多,但档次分明,一流剧团可进黄金大戏院,丽都戏院等,四十年代末
,袁雪芬,范瑞娟的雪声剧团入注一流影院——大上海电影院,1950年范瑞娟,傅全香
组建的东山越艺社与徐玉兰,王...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134
21
维基博士,猜猜下面这段是哪里来的:
下文厚诬京剧,所说皆凭空捏造,毫无根据****
国粹是一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内涵独特”且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京剧被定为
国粹向来都极具争议,京剧是因满清皇帝乾隆的喜好而诞生,当时享有盛名的昆曲四大
徽班进京演出,受到乾隆的青睐,在满族导演的不断改造下,一个由江南戏曲和满州小
调混杂的剧种由此诞生。
此说不确。京剧为国粹是毫无争议之事实,何来“极具争议”?京剧是民间自发形成之
剧种,其大自来源于安徽武汉一代的徽剧与汉剧,并广泛融合吸收了昆曲,老秦腔,各
地梆子的剧种而成。从来没听说过“江南戏曲”与“满洲小调”混杂成京剧。况且,“
江南戏曲”与“满洲小调”不只是何物?徽班进京乃是乾隆晚年的实情,更何况乾隆帝
并不雅号京剧,那时京剧也没有形成。徽班进京带来“花雅之争”,最后以“花部”(
除昆曲之外的剧种)战胜“雅部”,昆曲逐渐式微。而京剧的真正形成要在咸丰统治年
间了。上段文字的作者凭空捏造事实,厚诬京剧,不知何意? 请举出实例。
在清代,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他们与汉族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
取向,京剧...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2
赵本山改良二人转(资料图)
赵本山弟子丫蛋、王小利、王亮等将加盟天津卫视戏曲真人秀《国色天香》,用六大剧种改编演绎流行歌曲。对此,赵本山表示二人转演员的才艺好,别的演员比不了。
《国色天香》将二人转纳入到中国传统民族剧种的改编行列,将其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和黄梅戏一起让竞演嘉宾们进行现代改编和演绎,“二人转何以能与中国传统五大剧种并列”引来很多的争议。
对此,赵本山回应称,“国粹是京剧,二人转已经生存300多年,它是民间的。这种民间艺术,我给它变成‘绿色二人转’,我让学生们摈弃了传统老段子和走江湖草台班子的‘粉活儿’、‘脏口’,做了很大程度的净化”。
赵本山说,“公司里有很多细则,明确规定什么东西不能演,什么东西不能说。除了给观众带来快乐,也让观众感受到一些正面的东西和正能量,体现出文明。我敢说本山传媒的二人转还是做到了”。
在《国色天香》已经曝光的节目视频中,丫蛋一曲高亢的二人转版《high歌》引来热捧,赵本山认为,“二人转演员的才艺任何演员都比不了,他们身上会的东西也是任何演员做不到的”。
c***s
发帖数: 70028
23
陈丹青
11月19日,“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发布会在上海新天地举行,中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出席活动,畅谈他眼中的梵高,以及大众所关心的美术教育问题。近日,赵本山遭遇各方面的舆论危机,崔永元与清华大学教授肖鹰甚至就“赵本山的二人转”是否低俗一事掀起骂战。对此,陈丹青在接受网易娱乐采访时表示:“官方电视节目我从来不看,难看死了,我只喜欢看二人转,我也喜欢赵本山。不管他个人有什么负面事件,不能否认在中国唯一有活力的艺术就是二人转。”
作为画家和文艺评论家,陈丹青言论犀利又敏锐。近日,“名嘴”崔永元与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就“赵本山二人转”是否低俗一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番大讨论。谈及此事,陈丹青认为艺术不必设定雅和俗的概念,只要有市场概念即可,“二人转是中国艺术的希望,但是它在中国很难升华。你看美国现在很多摇滚乐来自于黑人音乐,他们很多电视秀其实是来自于街头文化,像咱们二人转这样的东西。有一群心态很开放同时又很懂文艺的人,他们在发掘这些民间剧种、稀有剧种,让这些剧种得到升华,保留有意思的部分,同时让它大众化和市场化。但是在中国,二人转也只有赵本山因为上春晚的关系,才能让更多数...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4936
24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
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
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
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
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
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
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 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
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
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
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
1840年左右。
l*****l
发帖数: 4170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看文化人说京剧衰落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Xiqu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carl (盛笑笑), 信区: Xiqu
标 题: 看文化人说京剧衰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4 21:17:46 2012, 美东)
京戏是大剧种,芭蕾舞是小剧种。
京戏的表现力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这是大剧种的气象。有名气的剧种不一定是大剧
种,比如芭蕾舞剧,它的题材很狭窄,多是爱情故事,表现力有限。芭蕾舞剧是从“哑
剧”演变来的,单靠肢体语言,尽量简单的情节,不能表现人物性格。中国江南的昆曲
和越剧也是小剧种,只有小戏,没有大戏。新凤霞的评剧也是小剧种,它由冀东和东北
的“二人转”演变而来。大多数地方戏都是小剧种。而京剧的气势就大了,它可以描写
爱情,描写风俗,也可以描写政治、历史、战争,像《赤壁大战》那样的戏,宏大的战
争场面。 五十年代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的《赤壁大战》,是父亲经常提起的,所以
我记得那些名角儿,即马连良的孔明,叶盛兰的周瑜,谭富英的鲁肃,肖长华的蒋干,
裘盛荣的黄盖,袁世海的曹操,张君秋的孙尚香,等等。在解放前,这么多名角共聚一
堂是不可能的。
父亲也带我看其它程派演员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26
谈昆曲的丑角和付角(上昆.成志雄)
成志雄简介:上昆丑、付演员,
第一届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及宝钢高
雅艺术奖得主,是大陆培养昆曲传
承之最重要的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
届昆曲班毕业.目前在台教授昆曲
研习班课程.
任何一个剧种都离不开分别行当,昆剧亦称昆曲,这个被称之
谓『百 戏之祖』的博大精深的古老艺术,对於行当的划分则更为细
致,更具 特色.昆剧对行当的归属有其自己的架构.
昆剧历来有『叁小』之称,即小生、小旦、小丑,这是昆剧的
叁个主要行当,只要翻开目前尚存的几百出昆剧剧本来看,就能清
楚地发现 它们竟占去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剧目;相对的,老生、
花脸、老旦等 行当就比较少得多.
与当那鼻梁上勾勒着白方块,口念滑稽突梯的道白的角色上台,
观众 以为是丑角演员登场了,其实并不竟然.昆剧将这类角色分成
丑角与 付角两个行当,这在中国现有的大小几百个剧种中可以讲是
绝无仅有 的,也是昆剧与其他剧种不同的一个特色.
丑角与付角是怎样区分的呢?一般来讲在外形上,丑角鼻梁上
的方块 画得较小,只勾在双眼中间,而付角则要勾过眼窝,把白
方块放大, 当然二者之间的区分远不止脸谱上的这点差异.丑角
常较
w*****n
发帖数: 937
27
来自主题: Xiqu版 - 川剧
川剧 汪曾祺
有一位影剧才人说过一句话:“你要知道一个人的欣赏水平高低,只要问他喜欢川剧还
是喜欢越剧。”川剧文学性高,像“月明如水浸楼台”这样的唱词在别的剧种里是找不
出来的。
川剧有些戏很美,比如《秋江》、《踏伞》。
有些戏悲剧性强,感情强烈。如《放裴》、《刁窗》、《打神告庙》。《马踏射箭》写
女人的嫉妒令人震颤。我看过阳友鹤和曾荣华的《铁笼山》,戏剧冲突如此强烈,我当
时觉得这是莎士比亚!
川剧喜剧多,而且品味极高,是真正的喜剧。像《评雪辨踪》这样带抒情性的喜剧,我
在别的剧种里还没有见过。别的剧种移植这出戏就失去了原来的诗意。同样,改编的《
秋江》也只保存了身段动作,诗意少了。川剧喜剧的诗意跟语言密不可分。四川话是中
国最生动的方言之一。比如《秋江》的对话:
陈姑:嗳!
艄翁:那么高了,还矮呀!
陈姑:咹!
艄翁:飞远了,按不到了!
不懂四川话就体会不到妙处。
川丑都有书卷气。李文杰告诉我,进科班学丑,先得学三年小生。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川丑不象京剧小丑那样粗俗,如北京人说的“胳肢人”或上海人所说的“硬滑稽”,往
往是闲中作色,轻轻一笔,使人越想越好笑。比如《拉郎配》的太监对
l***o
发帖数: 7937
28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这个是由大环境决定的。京剧在走下坡路,听戏的越来越少。走下坡路的何止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大剧种哪个不在走下坡路?名角们之间为名利内斗得很厉害,为个什么奖,什么排名,什么出场,什么几大名旦的评比争得头破血流。拉帮结派、相互排挤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有名的演员由于被同行嫉妒排挤被迫离开了戏剧舞台。不仅戏剧,音乐、文学、电影、舞剧、歌剧、话剧、相声、快板、评书等其它文艺形式也都处于空前的低潮。这最终都应归因于整个社会的气氛就是太浮躁。演员都太急功近利了,真正潜心搞艺术的人太少了。
跟其它剧种相比,京剧算是幸运的。被定为国剧,由国家的大力支持,经费上、宣传的平台上占尽了便宜,演员出名要容易得多。拿2010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来讲,整个就是一京剧专场,其它剧种的节目很少。
i******n
发帖数: 538
29
楔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上回说“花雅之争,乱弹遍地”,今次就让我们聊聊“京剧”,
也好为本系列做一个小结。
话说徽班进京后,迎合了一般观众的观剧心理,在京中剧坛站住了脚跟。宛如当年的“
秦腔”一般,很快风靡京城。但,较之魏长生时期又明显有了许多优势,比如,班底角
色行当齐全,文武皆能、诸腔兼备,以至高朗亭的旦角儿无所披靡。
面对着来自徽班的新的威胁,昆曲、京腔这些正声雅乐的前景日渐岌岌可危,清廷又一
次用行政手段予以干涉。
禁令
嘉庆三年,诏谕曰:“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声音既属淫靡,其所扮演者,非
狭邪媟亵,即怪诞悖乱之事,于风俗人心殊有关系。此等腔调,虽起自秦、皖,而各地
辗转流传,即苏州、扬州,向习昆腔,近有厌故喜新,皆以乱弹等腔为新奇可喜,转将
昆腔抛弃,流风日下,不可不严行禁止。嗣后除昆弋两腔仍照旧准其演唱,其外乱弹、
梆子、弦索、秦腔等戏概不准再行唱演。所有京城地方,着交和珅严查饬禁,并着传谕
江苏安徽巡抚、苏州织造、两淮盐政,一体严行查禁(苏州《老郎庙碑记》)。”
然而,此次禁令与乾隆五十年禁演秦腔的禁令有所不同,首先,禁演的声腔不止一种,
而且强调禁演剧种是发源...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4170
30
来自主题: Xiqu版 - 看文化人说京剧衰落
京戏是大剧种,芭蕾舞是小剧种。
京戏的表现力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这是大剧种的气象。有名气的剧种不一定是大剧
种,比如芭蕾舞剧,它的题材很狭窄,多是爱情故事,表现力有限。芭蕾舞剧是从“哑
剧”演变来的,单靠肢体语言,尽量简单的情节,不能表现人物性格。中国江南的昆曲
和越剧也是小剧种,只有小戏,没有大戏。新凤霞的评剧也是小剧种,它由冀东和东北
的“二人转”演变而来。大多数地方戏都是小剧种。而京剧的气势就大了,它可以描写
爱情,描写风俗,也可以描写政治、历史、战争,像《赤壁大战》那样的戏,宏大的战
争场面。 五十年代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的《赤壁大战》,是父亲经常提起的,所以
我记得那些名角儿,即马连良的孔明,叶盛兰的周瑜,谭富英的鲁肃,肖长华的蒋干,
裘盛荣的黄盖,袁世海的曹操,张君秋的孙尚香,等等。在解放前,这么多名角共聚一
堂是不可能的。
父亲也带我看其它程派演员的戏,比如以票友下海的李世济,还有赵荣琛。到了60年代
,在江青的“样板戏”出台之前,北京京剧团展现出京戏最后的辉煌,即由马连良、裘
盛荣、谭富英、张君秋等出演的《秦香莲》和《赵氏孤儿》。这两个戏是我和父亲在宽
街的圆恩寺影剧...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4170
31
来自主题: Xiqu版 - 看文化人说京剧衰落
京戏是大剧种,芭蕾舞是小剧种。
京戏的表现力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这是大剧种的气象。有名气的剧种不一定是大剧
种,比如芭蕾舞剧,它的题材很狭窄,多是爱情故事,表现力有限。芭蕾舞剧是从“哑
剧”演变来的,单靠肢体语言,尽量简单的情节,不能表现人物性格。中国江南的昆曲
和越剧也是小剧种,只有小戏,没有大戏。新凤霞的评剧也是小剧种,它由冀东和东北
的“二人转”演变而来。大多数地方戏都是小剧种。而京剧的气势就大了,它可以描写
爱情,描写风俗,也可以描写政治、历史、战争,像《赤壁大战》那样的戏,宏大的战
争场面。 五十年代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的《赤壁大战》,是父亲经常提起的,所以
我记得那些名角儿,即马连良的孔明,叶盛兰的周瑜,谭富英的鲁肃,肖长华的蒋干,
裘盛荣的黄盖,袁世海的曹操,张君秋的孙尚香,等等。在解放前,这么多名角共聚一
堂是不可能的。
父亲也带我看其它程派演员的戏,比如以票友下海的李世济,还有赵荣琛。到了60年代
,在江青的“样板戏”出台之前,北京京剧团展现出京戏最后的辉煌,即由马连良、裘
盛荣、谭富英、张君秋等出演的《秦香莲》和《赵氏孤儿》。这两个戏是我和父亲在宽
街的圆恩寺影剧...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2472
32
乱谈越剧之一——《梁祝》(三)
山里杜鹃与我抬杠,说《红楼梦》才是越剧精典中的精典。我承认《红楼梦》是
精典,不是非典,但无边以为,说起越剧的经典,头把交椅还得让《梁祝》来坐,看在
杜鹃卖力推荐的面上,这第二把交椅就让给《红楼梦》坐吧,简称红老二。什么原因呐
?待我慢慢道来呀······
一百年前越剧诞生于浙江嵊县的一个小山村,其前身是一种叫“落地唱书”的说
唱艺术。这种唱书我小时侯也曾见过,逢年过节时,终有一批身背米袋手拿竹板的人来
沿门说唱,唱的多是吉利的话,所以我们叫作“讴顺溜”,主人听了一高兴,就布施一
碗米或二条年糕作为酬资。光绪三十年(1906)清明节这一天,嵊县东王村艺人高炳火
、李世泉、钱景松三人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学学“绍兴大班”,扮角色,穿行头,唱一
回戏文?这样也许更有趣些。于是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门板搭成临时戏台,穿上从农民家
借来的大布衫、竹布花裙,演出了《十件头》、《双金花》等折子戏,就象现在郭德纲
的德云社演出的相声剧那样。这次不经意的创新,完成了越剧从曲艺到戏曲的转换,一
不小心开启了一个伟大的剧种。我很钦佩这三位农民艺人,这到不是因为他们开启了越
剧(说真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2472
33
乱谈越剧之一——《梁祝》(三)
山里杜鹃与我抬杠,说《红楼梦》才是越剧精典中的精典。我承认《红楼梦》是
精典,不是非典,但无边以为,说起越剧的经典,头把交椅还得让《梁祝》来坐,看在
杜鹃卖力推荐的面上,这第二把交椅就让给《红楼梦》坐吧,简称红老二。什么原因呐
?待我慢慢道来呀······
一百年前越剧诞生于浙江嵊县的一个小山村,其前身是一种叫“落地唱书”的说
唱艺术。这种唱书我小时侯也曾见过,逢年过节时,终有一批身背米袋手拿竹板的人来
沿门说唱,唱的多是吉利的话,所以我们叫作“讴顺溜”,主人听了一高兴,就布施一
碗米或二条年糕作为酬资。光绪三十年(1906)清明节这一天,嵊县东王村艺人高炳火
、李世泉、钱景松三人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学学“绍兴大班”,扮角色,穿行头,唱一
回戏文?这样也许更有趣些。于是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门板搭成临时戏台,穿上从农民家
借来的大布衫、竹布花裙,演出了《十件头》、《双金花》等折子戏,就象现在郭德纲
的德云社演出的相声剧那样。这次不经意的创新,完成了越剧从曲艺到戏曲的转换,一
不小心开启了一个伟大的剧种。我很钦佩这三位农民艺人,这到不是因为他们开启了越
剧(说真的...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8251
34
来自主题: Hebei版 - 评剧艺术在河北
评剧起源于河北省唐山一带,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北方戏曲剧
种中成长较快、流传最广的一个大剧种。浓郁的乡土气息,长于
接受新事物,体现新生活,剧目新颖,表演真实,曲调流畅,使
评剧在中国北方拥有大量观众。在河北,评剧日益呈现出欲与河
北梆子分享“省剧”荣誉的强劲实力。
百年评剧寻渊源
清朝末年,唐山一带流行着一种叫“莲花落”的民间说唱形
式,受到东北“蹦蹦”的影响,进入“折出”(即小戏)阶段。
1908年,评剧鼻祖成兆才等人在永平府唱红,并指地名将折出戏
改为平腔。次年,成兆才等人再次进入唐山,对平腔进行了全面
改革与创造,于是一个新兴的剧种———平腔梆子戏在唐山正式
形成了。当时人们称其为“唐山落子”,后流入东北,又称“奉
天落子”。1935年,评剧皇后白玉霜在上海唱红返回北方时,才
定名为评剧。
新中国成立后,评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许多省、市、自
治区组建了评剧艺术团体,至此,评剧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从剧本内容、表演形式到唱腔设计都有了较大的革新和发展,而
且还涌现出一批优秀演员。
成兆才创作的传统剧目《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杜
十娘》以及50年代后期出现的《小女婿》、《刘
c**o
发帖数: 38
35
来自主题: Henan版 - 谁听过河南梆子?
欧们南阳有梆子,
-http://huyifan.blog.dahe.cn/archives/2007/43948.htm--------
宛梆生长并流行于河南南阳,据说宛梆的出现源于明末清初,李自成率起义军从陕西转
战河南时,把秦腔带到陕西商洛、河南南阳一带,后与当地民歌小调、民间说唱、民间
音乐相结合而成。另据《中国戏曲手册》记载:明朝末年陕西一带的秦腔艺人因灾荒和
战乱,向东流浪,沿途以演唱谋生,由秦腔融入南阳民间曲调,逐渐形成当今独具南阳
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早期人们称它为西调、南阳调、老梆子、乱弹或南阳梆子、唧唧
梆,因南阳古称宛,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宛梆。
无论是唱腔艺术抑或全国唯一性,宛梆都称得上是一个珍稀剧种。宛梆是河南省较
有影响力的稀有剧种之一,其表演粗犷、豪迈、奔放、质朴。行当划分为:四生、四旦
、四花脸。宛梆剧种的音乐属板腔体系,主弦为秦腔早期大弦,发音高亢,婉如鸟啼,
与枣木梆子搭配融为一体,形成独有风格。其唱腔分为本腔与假腔,各类板式中皆有本
腔与假腔相配,假腔为高八度无字行腔,以烘托感情。宛梆的通常调门有慢板、流水、
二八、散板四大部分。传统乐器有大
m******n
发帖数: 6673
36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说一说东北的二人转
关内的人知道东北二人转的不多,要是有所耳闻,也主要应该归功赵本山。本山靠
小品出了名,除了几部极具东北风情的电视剧,一转身就要向全中国推销他的老本行-
二人转。其实就是身为东北人,来自城市的,娱乐的东西太多了,对二人转也了解不多
,城市越大,趋势越明显,可能来自农村的好些。
我小时候是听着二人转长大的。我们村子有几个大喇叭,散布在村周围的几座小山
上,如果播放什么,在很远处也能听得见。以前可能是作政治宣传用的,承包到户后,
也就沉寂了一阵。村委会里有个老人,当时70多岁,是个小矮人,比村里的人都有文化
。听说以前还当过日本人的翻译,原来是五保户,生产队解散后,村里就让他住到村委
会,干点杂务,他的生活也就由村里照顾了。
老人是个二人转迷,自从他住到村委会后,除了新闻时间,他放得最多的就是二人
转了。小时候跟着大人下地,漫山遍野跑的时候,能听见大喇叭里的二人转;上学后,
放学回家的路上也能听见。那时候做成唱片的二人转不多,所以颠来倒去,就是那几个
二人转段子,听得多了,我也就能唱了。记得上大学时,有次班里联欢,我就和一个同
来自东北的女生唱了段猪八戒拱地。
...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6673
37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说一说东北的二人转
关内的人知道东北二人转的不多,要是有所耳闻,也主要应该归功赵本山。本山靠
小品出了名,除了几部极具东北风情的电视剧,一转身就要向全中国推销他的老本行-
二人转。其实就是身为东北人,来自城市的,娱乐的东西太多了,对二人转也了解不多
,城市越大,趋势越明显,可能来自农村的好些。
我小时候是听着二人转长大的。我们村子有几个大喇叭,散布在村周围的几座小山
上,如果播放什么,在很远处也能听得见。以前可能是作政治宣传用的,承包到户后,
也就沉寂了一阵。村委会里有个老人,当时70多岁,是个小矮人,比村里的人都有文化
。听说以前还当过日本人的翻译,原来是五保户,生产队解散后,村里就让他住到村委
会,干点杂务,他的生活也就由村里照顾了。
老人是个二人转迷,自从他住到村委会后,除了新闻时间,他放得最多的就是二人
转了。小时候跟着大人下地,漫山遍野跑的时候,能听见大喇叭里的二人转;上学后,
放学回家的路上也能听见。那时候做成唱片的二人转不多,所以颠来倒去,就是那几个
二人转段子,听得多了,我也就能唱了。记得上大学时,有次班里联欢,我就和一个同
来自东北的女生唱了段猪八戒拱地。
...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599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糊涂仙),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特大喜讯:习主席率七常委观看新年戏曲晚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30 11:43:06 2014, 美东)
原标题: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观看新年戏曲晚会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隋笑飞)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3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与首
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喜迎新年。
夜幕下的国家大剧院流光溢彩、火树银花。戏剧场内笑语盈盈,暖意融融,洋溢着浓郁
的节日气氛。19时45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晚会现场,同前来观看演出的老
艺术家们一一握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今年的戏曲晚会,不同剧种异彩纷呈,传统和新编剧目各具特色,展现出中华戏曲艺术
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将广大戏曲工作者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成果奉献给了观众。
一部百花争艳的《梨园曲》拉开晚会帷幕。河北梆子《大登殿》、徽剧《小...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lk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talk
标 题: 严凤英——渡尽文革劫难的“七仙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5 08:06:44 2017, 美东)
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网路图片)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一曲传唱大江南北的《天仙配》,成就了中
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更让人们记住了,一个坠落凡间的“七仙女”——严凤英。
或许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戏台上仙凡相恋的故事本源,其实讲述的是孝感动天的美德故
事;严凤英在戏曲名家的光环背后,有一段含冤莫白、血泪无限的伤痛记忆,至今仍是
国民不堪回首的人间惨剧。而为历史设下重重迷障的幕后元凶,正是窃取大陆政权的中
共。
严凤英(右)《牛郎织女》剧照。(网路图片)
学戏,以生命为赌注
1930年,严凤英出生于安徽桐城,本名鸿六。这个戏曲界的精灵,恰恰生长在黄梅戏之
乡。在她成名以前,黄梅戏只是山村草台上的地方小戏,唱戏的人更为相邻所不齿。桐
城人几乎都会哼唱一两句小调,但如果有人以歌戏为职业,便会受到家族的惩罚。严凤
英自小耳濡目染,便爱上了...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0
易俗社豪华包间一角。
易俗社剧场外景。
阅读提示
4月1日,百年剧场――西安易俗社在停演10余年后,即将重装开放。日前,该剧场公布了重新开业的门票价格:普座380元/位,豪华包间8000元/间。舆论一时哗然。
作为风光一时的古老剧种,秦腔如今已不复当年风采,身陷困局。如何振兴,各方观点莫衷一是,打“天价牌”,显然也是其中一种手段。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日前,记者走进这座百年剧社,探寻天价喧嚣背后真实的秦腔。
事 件
百年剧场开出天价票
西安易俗社创建于1912年,是著名的秦腔科班,也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 “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易俗社剧场原为清朝末年修建的一座专供达官显贵听戏的室内剧场,其后易俗社以重金购买并加以改造,于1917年投入使用。剧场历经3次较大规模的整修屹立至今,2006年被确认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易俗社剧场在西安老戏迷心中,就是一座艺术圣殿。”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易俗社剧场负责人张武宏告诉记者,“但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为年久失修,剧场停止了一切演出。”
2005年,易俗社与三意社...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1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我们就是要让秦腔回归高端消费市场,让人们真正认知秦腔的价值,让观众有种身份感。”
易俗社豪华包间一角。
西安易俗社创建于1912年,是著名的秦腔科班,但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为年久失修停止了一切演出。去年,西安秦腔剧院投资 1300多万对剧场进行修缮,并计划今年4月1号重新开业。然而,高昂的门票价格却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普座卖到380元/位,豪华包间竟然高达8000元 /间。面对大家的质疑,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武宏做出了上述解释。
纵横点评:秦腔发源于陕西农村,一出生就带着浓浓的乡土味儿,但如今易俗社非要给它扣上象征身份的帽子,喷上看似高雅的香水,硬生生的将受众定位为“4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难免让人怀疑这香水喷的是不是有毒。毕竟,秦腔是大众的艺术,不是大款的艺术,高高在上的定位,只会让这一古老剧种的传承“高处不胜寒”。
新闻链接
“秦腔”演出须更多惠及底层观众
3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4月1日,百年剧场——西安易俗社在停演十余年后,即将重装开放。日前,该剧场公布了重新开业的门票价格:普座380元/位,豪华包间8000元/间。舆论一时哗然...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2
“没有好作品,创作力枯竭,闹了半天还是几张老脸……”华语流行乐坛不景气已经不是一两天了,连唱片公司老总宋柯前段时间都被逼得辞职去卖烤鸭了。对此,音乐人高晓松在自我反省的同时,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个真不是我们不努力,是因为咱们这民族骨子里就没有这个细胞,这是老祖宗害人。”近日,高晓松在他主持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中直言“汉族无音乐”“汉族在能歌善舞这一单项上可排名倒数第一”。此言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板砖与鲜花齐飞。高晓松说得在理吗?昨天,快报记者就高晓松的“高论”采访了圈中人士及文化学者。
高晓松说
“虞美人”肯定是一个特好听的曲子,你看那么多人往里面填词说明它好听啊,肯定是一首流行歌。所以“虞美人”可能填了几万首,传下来的到现在至少有几千首。那么好听的旋律怎么忘了呢?
-你看你要去西方,体育场里人家看球,全场十万人可以很有节奏地拍手。而我们就是“中国队,加油!”“高晓松,下课!”永远就这一种节奏。这是什么节奏呢?这就是秧歌。“亲爱的,你慢慢飞!”所以说,我们汉人就会这一种节奏。
-汉人学乐器,就跟学数学似的,就一升降号。这什么调的?算了半天A小调的和C调的是这样的,然后完全当数学...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3
崔永元、周立波(资料图)
崔永元和周立波,一个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一个是海派清口的创始人。前者内敛冷静低调,后者夸张搞笑高调,完全不同风格的两个人,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好哥们。早在2010年12月20日周立波和妻子胡洁的结婚典礼上,小崔一番有点过火的调侃被网友称为“踢馆”,也让这个视频拥有极高的网上点播率。日前,由崔永元和周立波两个联手打造的脱口秀《小崔说立波秀》特别节目共10集已经录制完成,从9月28日起在央视十日连播,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崔永元。
记者:你觉得周立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崔永元:很多人认为我们俩完全不是一类人,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自己也这样认为。
我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而周立波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人才。跟他很熟后,他专门花很长的时间给我讲他的艺术训练是如何完成的,从压腿开始到如何学习各个剧种,包括把这些剧种在滑稽戏的前提下去变形,他的分寸在什么地方,这些让我特别开眼界。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看不惯他,从我的角度来看,他是我众多朋友中一个非常好打交道的人,因为他是喜怒都形于色,都是在表面上,摆在桌面上,甚至是一秒钟不思考就表达出来,这样的人就很透明,...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4
崔永元和周立波,前者内敛冷静低调,后者夸张搞笑高调,完全不同风格的两个人,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好哥们儿。
早在2010年12月20日周立波和妻子胡洁的结婚典礼上,小崔一番有点过火的调侃被周立波称为“砸场子”,也让这个视频拥有极高的网上点播率。
日前,由崔永元和周立波两个联手打造的脱口秀《小崔说立波秀》特别节目共10集已经录制完成,从9月28日起在央视十日连播,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崔永元。
关于周立波
他惹了不少麻烦,但跟他交往不用钩心斗角
记者:你觉得周立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崔永元:很多人认为我们俩完全不是一类人,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自己也这样认为。我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而周立波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人才。跟他很熟后,他专门花很长的时间给我讲他的艺术训练是如何完成的,从压腿开始到如何学习各个剧种,包括把这些剧种在滑稽戏的前提下去变形,他的分寸在什么地方,这些让我特别开眼界。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看不惯他,从我的角度来看,他是我众多朋友中一个非常好打交道的人,因为他是喜怒都形于色,都是在表面上,摆在桌面上,甚至是一秒钟不思考就表达出来,这样的人就很透明,让你觉得跟他交往没有障碍,...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虽然饱受质疑,但赵本山还是要为二人转正言。
刚刚卸任马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总监的赵本山,马不停蹄地又赶往天津卫视宣传他的新剧《乡村爱情圆舞曲》,他的徒弟们也将亮相明天开播的天津卫视新节目《国色天香》。
在此前的预热版《国色天香》播出时,作为首位竟演嘉宾,丫蛋演唱了二人转版《high歌》,让观众们的眼球为之一亮。但对于节目中,将二人转纳入中国传统民族剧种,让嘉宾改编,不少网友也产生了质疑, “二人转何德何能与中国传统五大剧种并列?”,“二人转趣味低俗化,表演雷同怎么能和京剧、越剧相提并论” 。
作为二人转的代表人物,赵本山在亮相《乡村爱情圆舞曲》开播盛典时也接受了采访,对于网友的质疑,他也进行了回应。
他表示:“京剧是国粹,而二人转也已经生存三百多年,它是民间的。这种民间艺术,我是给它变成‘绿色二人转’,因为过去二人转登不了大雅之堂或者是进不了都市剧场,真正的文明观众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保留了优秀的部分,包括传统的二人转,包括它那种幽默方式,舞台上那种节奏。当然在表演中,我让学生们摈弃了传统老段子和走江湖草台班子的‘粉活儿’、‘脏口’,做了很大程度的净化。”
提及“绿色二人...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6
崔永元与周立波,一个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节目主持人,一个是海派清口的创始人。前者内敛冷静低调,后者夸张搞笑高调,完全不同风格的两个人,却是现实 生活中的好哥们。早在2010年12月20日周立波和妻子胡洁的结婚典礼上,两人在婚礼现场你来我去的斗嘴斗智也让台下嘉宾笑得前俯后仰,小崔一番有点过 火的调侃被网友称为“踢馆”,也让这个视频拥有极高的网上点播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崔永元当时说这番话是即兴的,因为那一天, 现场比较热闹,崔永元在台上讲,大家都在下面交换名片,在喝酒,互相认识,场面很热闹。以他的舞台经验来讲,如果上去说几句软绵绵的话,大伙儿的注意力是集中不到舞台上的,所以他就用了“猛烈的炮火”,来为欢快的气氛增加几个音符。
这件事崔永元跟周立波探讨过不下10次,周立波的观点是:只有好朋友才会这样;而崔永元的观点是,即便当时知道他不会在公共平台传播,这也是不得体的。
那么这个视频是如何流出来的?其 实事先崔永元询问过周立波,周立波说现场没有一个记者,可是崔永元在现场看到了摄像机,还有摇臂。
崔永元当时就去问周立波,为什么还有摄像机?周立波说是 留一份婚礼的资料,自己保留用。后来不...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7
12月26日晚,《中国之星》的舞台上,九位歌手以“昨日重现”为主题,致敬那些经过岁月考验的经典金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美丽新世界》、《雕刻时光》等让观众重温了昨日经典。这一次,吉克隽逸又一次选择了一曲高难度的、由台湾民间剧种歌仔戏改编的《身骑白马》,将传统戏曲与现代流行进行了融合。
挑战歌仔戏:“我唱过的和我没唱过的,都要唱”
昨晚的《中国之星》,吉克隽逸演唱一首改编自台湾民间传统歌仔戏《身骑白马》。开头的民间乐器一阵苍凉嘹亮、婉约凄凉。紧随其后,吉克隽逸用闽南语高亢开腔:“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啊,回中原。放下西凉,没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钗。”
很多人都是从台湾歌手徐佳莹的作品《身骑白马》才熟悉这首歌曲的。其实,《身骑白马》改编自台湾的民间剧种歌仔戏,讲述了王宝钏嫁薛平贵后,平贵从军,宝钏在家苦守,薛平贵收到王宝钏血书,遂单骑走三关直奔长安城,与王宝钏寒窑相会的故事。在吉克隽逸的演绎中,观众仿佛又梦回唐朝,千年前的爱情佳话再次重现眼前。
谈及为何选择改编歌仔戏时,吉克隽逸动情道:“我非常喜欢王宝钗和薛平贵的故事,也非常喜欢戏曲。现在年轻人对戏曲很少触碰,我今天唱了戏曲,...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六小龄童的表演之所以那么传神,源自他扎实的猴戏功底,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真正要演好孙悟空,就要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猴戏的表演”。
说起“86版”电视剧《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它更是很多“80后”童年 的回忆,很多人一听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的前奏,看到六小龄童闪着火眼金睛耍着金箍棒大喝一声“俺老孙来也”,简直就要“泪奔”。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是大家心目中最接近原著的美猴王。其实六小龄童的表演之所以那么传神,源自他扎实的猴戏功底,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真正要演好孙悟空,就要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猴戏的表演”。
这里说的猴戏,不是街头耍猴,而是戏曲舞台上的“孙悟空戏”。猴戏的发展有一百多年历史,其中,以京剧、绍剧为多,还有南北猴戏之分。
京剧的代表有《石猴出世》《大闹天宫》《闹地府》《闹龙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真假美猴王》……舞台上穿着猴衣,披虎皮甲袴,勾彩色猴脸谱的武生长靠、短打,模仿猴子腾挪跳跃,一蹲一亮式,一跳一挠腮,配合节奏鲜明的点点 铜锣、声声响鼓,将一根如意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风,好不精彩!
图①:六小龄童近照
南北猴王咋区分?
看戴没戴“毛头套”
猴戏南北风格有别,各有特色。六...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舒云:百问九一三(2)
21、256号三叉戟飞到北戴河上空了吗?
9月13日凌晨,北戴河林彪别墅的工作人员听到了飞机响声。这可能吗?北戴河在山海
关机场的东北50公里,上空没有航线,34师师长时念堂说:三叉戟起飞后,再也没有返
回山海关机场。飞机时速500公里,早超过了北戴河的范围。但是如果飞机建立起落航
线,北戴河就能听见。9月12日晚上林立果乘三叉戟到北戴河,在外面乘凉的林办工作
人员就听到了飞机落地的声音。256三叉戟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先向西南,右转弯
,对着北京方向,到迁安(这是飞行员潘景寅的老家)改向西北。
时任北戴河北京军区疗养院外科护士的杨桂兰回忆:1971年9月13日凌晨她起床给儿子
换尿布,忽然听见房顶轰隆隆响,大得好像房顶上开过去拖拉机。杨桂兰是飞行员家属
,她对飞机起飞并不陌生,但她说在北戴河半夜听见飞机声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所以
她根本没有当成是飞机声。北戴河北京军区疗养院和林彪别墅是邻居,住在林彪别墅附
近的人听到256三叉戟起飞也是真实的。
林彪警卫秘书李文普也清楚地听到了256三叉戟起飞的声音。李文普自伤后,被八三四
一部队的卫生员简单包扎,经外科医生出身的张清霖检查,之后很...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599
50
原标题: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观看新年戏曲晚会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隋笑飞)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3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与首
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喜迎新年。
夜幕下的国家大剧院流光溢彩、火树银花。戏剧场内笑语盈盈,暖意融融,洋溢着浓郁
的节日气氛。19时45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晚会现场,同前来观看演出的老
艺术家们一一握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今年的戏曲晚会,不同剧种异彩纷呈,传统和新编剧目各具特色,展现出中华戏曲艺术
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将广大戏曲工作者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成果奉献给了观众。
一部百花争艳的《梨园曲》拉开晚会帷幕。河北梆子《大登殿》、徽剧《小宴》、昆曲
《单刀会》等经典唱段展示了传统剧目的无穷魅力。闽剧《丹青魂》、越剧《追鱼》、
吉剧《包公赔情》等新编历史剧,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焕发出戏曲艺术的勃勃生机。
新编京剧《钦差林则徐》和《安国夫人》一文一武两段表演,技艺精湛、韵味十足。汉
剧《红色娘子军》、...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