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 发帖数: 7325 | 1 ☆─────────────────────────────────────☆
piglet (人不猥琐枉中年) 于 (Thu Oct 7 10:04:37 2010, 美东) 提到:
朱标的政策改变应该没有朱允文那么激进,假如朱棣造反,投向他的人会少些
有些人说朱元璋让宗室掌兵不对,其实至少在当时,建国不久,中央军比起朱
棣等藩王的兵来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
xiaoju (可爱的龙猫) 于 (Thu Oct 7 10:06:15 2010, 美东) 提到:
等他死了一样造反。
朱元璋的政策就是不行,如果不迁都北京,50年后瓦剌回来,国境线重新回到黄河。
☆─────────────────────────────────────☆
OXGBIX (牛英九) 于 (Thu Oct 7 10:25:43 2010, 美东) 提到:
朱标如果要是行允文的政策做法,朱棣恐怕一样会反,横竖都是一个死,造反还有翻盘
机会
☆─────────────────────────────...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9677 | 2
宋朝文官制武过于厉害,另外让西夏独立出去损失太大,其他地方军纪松弛,还有就是
首都建错了地方
另外柴家给他的地方宋朝可是扩大了很多,南唐吴越闽蜀都是北周没占到的,要说赵匡
胤是雄才大略,就是他弟弟废物点心一个 |
|
t*n 发帖数: 14458 | 3 宋朝起家的家底比李渊强不少了
有隋文帝的意思
赵2就是个2B
要不是辽国没什么南下的伟略,早南宋了
宋朝文官制武过于厉害,另外让西夏独立出去损失太大,其他地方军纪松弛,还有就是
首都建错了地方
另外柴家给他的地方宋朝可是扩大了很多,南唐吴越闽蜀都是北周没占到的,要说赵匡
胤是雄才大略,就是他弟弟废物点心一个 |
|
|
|
|
|
m****5 发帖数: 1131 | 8 哈哈哈,又有奴才们不高兴啦。敢情是打了主子的脸啦。 |
|
d****z 发帖数: 9503 | 9 可能漏了最后一句
宇文泰说,oh, I see。 |
|
d****z 发帖数: 9503 | 10 看不懂。我只看民主语言写的东东。文言文是神马?那是专制的语言。 |
|
|
d****z 发帖数: 9503 | 12 文言文看太多,思想就会被专制洗脑。要多看民主语言的东东。
和世界接轨。 |
|
|
|
|
r****p 发帖数: 1854 | 16 隋唐一直是以西魏/北周为正统。
《魏书》以东魏为正统,这也是为什么《魏书》长时间被诋毁的一个原因,当然《魏书
》自己确实也有很多问题。 |
|
R*****d 发帖数: 1148 | 17 ☆─────────────────────────────────────☆
lowfatmajia (低脂肪马甲) 于 (Tue Jul 5 12:46:52 2011, 美东) 提到:
大家有没有发现有关东西晋,南北朝的影视作品特别少?少得以至于我有时候都有个错
觉,几乎是三国之后就到了隋唐。
照理不应该呀?这期间三百多年,是封建社会两千年的15%强了。
说说我一个七零后的看过的电视剧,电影(正剧+演义+戏说),以东西晋,南北朝为背
景的几乎没有:
夏朝 - 太久远了,况且说的都是尧舜禹的事,胡core等人不敢高攀
商朝 - 封神演义,烽火戏诸侯
西周东周春秋-孔子,东周列国记,
战国-凯歌兄的赵氏孤儿,荆轲刺秦等
秦朝-若干港台穿越剧(怎么不穿越去跟竹林七贤碰碰头,貌似他们更酷)
西汉东汉(七爷演的汉武大帝,黄教主演的若干汉武大帝偶像剧)
三国-这都拍烂了
隋朝-港剧大运河,隋唐演义,
唐朝-大明宫词,决战玄武门,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仁贵的女儿蒸馒头等等
五代十国-这个好像也不多
宋 - 岳飞剧,苏东坡剧,杨家将剧,
元- 窦娥,明教的剧也算元末
明 - 朱元...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18 从百度转的:
秦始皇嬴政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史记秦始皇本纪》
【无异象发生 开了好头却无人继承】
汉高祖刘邦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
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
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是其母与蛟龙神交而产。其父还成为了见证人,“真龙天子”
一说,可谓言之凿凿,看过圣经的朋友应该能发现刘邦和耶稣有点相
像吧! 二人的人间之父都有顶高贵无比的“绿帽子”。】
光武帝刘秀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
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
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19 蒙前任斑竹Reynold错爱,以及希望我继续保持“神勇状态”的鼓励,我打算献丑在写
一点东西,和大家交流,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对我前面的拙文还有些印象的各位,也许发现我比较关注南北朝,尤其是北魏的历史,
这个确实不假。我对北魏历史的兴趣,大概还要源自小时候外婆教我背三字经。三字经
总体来说通俗易懂, 大部分内容不需要太多地解释当时我也能够明白,唯独这一句
“北元魏,分东西”
很是让我困惑,当时我问外婆,他们到底分的是什么东西?外婆笑着给我解释了。再加
上下一句“宇文周,与高齐”, 我才知道原来在历史上还有这么一段波澜壮阔,精彩
跌宕的“后三国”时期。其中涌现的文臣武将,刀光剑影,智谋心机,丝毫不逊于街头
巷尾所熟知的那部三国演义。
本来我的野心比较大,打算写一个孝文帝之后北魏,名字也打算用一个比较煽情的那种
, “帝国黄昏“,“河阴落日”之类。开始准备材料才发现,自己实在没有那个水平和
精力。尤其是 东西魏几次惨烈的大战,不可能忽略跳过去。更何况已经有不少通俗笔
法的历史作品,例如《悠悠南北朝》,《后三国风云》等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20 很抱歉,动笔之后才发现越写越多,所以第一集分作上下两步,先把上部发上来。
虽然说是从孝文帝迁都开始,但是我觉得还有必要大致介绍一下鲜卑拓跋部落的历史。
一来是为了完整性,二来在这些大背景下,能够对后来北魏的汉化有一个更全面地了解。
鲜卑拓跋部落,原本栖息在大兴安岭东麓一代的大鲜卑山。东汉时期,随着北匈奴的败
走, 蒙古高原的出现的真空很快被鲜卑人占据。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带领下,于三
世中叶左右向南迁移到了盛乐(内蒙古的和林格尔一带)。他们与中原王朝有记载的接
触最早大概是,261年(曹魏景元二年,司马炎篡魏前夕),拓跋沙漠汗作为质子来到
洛阳。所以大概可以推测,在此之前拓跋力微应该就接受了曹魏的某种封号。
拓跋部落继续和后来的西晋也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期参与了中
原内战,首领拓跋猗迤名义上接受了西晋的大单于封号。这时候拓跋部的势力范围进一
步扩张到了山西北部地区,进入了长城以南, 形成了北边的盛乐, 南边的平城两个统
治中心的格局。到了拓跋什翼犍时期,正式建立代国,和当时的前燕有姻亲关系。
应该说拓跋什翼犍是一代英主,只可惜生不逢时,当时前秦统一北方的势头已经是不... 阅读全帖 |
|
a********i 发帖数: 6345 | 21 最喜欢:北周,有出头的日子
最不喜欢,宋齐梁陈,逗他妈什么玩意儿
另:小V要摸不来,一来就挖滥坑 |
|
c*c 发帖数: 2397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儒家学说的地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8 22:47:27 2011, 美东)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陈寅恪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
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
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
道三教代表之。"
"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儒
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
乃能并冠带之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之也
。"
"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
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
实现。"
"故二千年来华...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23 史书上记载的退兵理由是,齐明帝萧鸳这时候去世,孝文帝决定“礼不伐丧”。如果真
是这样,孝文帝未免也太宋襄公了。再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此时塞北的高车人造反了,但
是其实也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抚剿结合,很快也给摆平了。
在我看来退兵的真实理由是,孝文帝病了,被他那个红杏出墙的老婆给气的。说到这里
,我就不得不八一八他的个人感情,家庭生活了。
《魏书 皇后列传》里记载的孝文帝前后有四位皇后。贞皇后林氏,废太子元恂的生母
。元恂被立为太子之后,根据“子贵母死”的惯例被赐死,追认为皇后。谁知元恂后来
被守旧派利用,企图跑回平城另立中央,孝文帝把他抓了回来痛打一顿。不知道后来是
自己打累了还是觉得太有失体面,找来长弟咸阳王元禧接着打。最终元恂被废,林皇后
也白死了,还被连累的皇后尊号也没有了。
赐死元恂后,孝文帝立皇次子元恪为太子,其生母高氏这时候早已经去世了,被追尊为
昭皇后。
所以真正活着时候有皇后尊号得知有大小两位冯后。废皇后冯氏(小冯后),文明冯太
后的哥哥冯熙的嫡生女儿。从这层关系上说,算是孝文帝的姑母辈。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真正的血缘关系,另外大概那时候鲜卑人也不讲究这个...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24 史书上记载的退兵理由是,齐明帝萧鸳这时候去世,孝文帝决定“礼不伐丧”。如果真
是这样,孝文帝未免也太宋襄公了。再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此时塞北的高车人造反了,但
是其实也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抚剿结合,很快也给摆平了。
在我看来退兵的真实理由是,孝文帝病了,被他那个红杏出墙的老婆给气的。说到这里
,我就不得不八一八他的个人感情,家庭生活了。
《魏书 皇后列传》里记载的孝文帝前后有四位皇后。贞皇后林氏,废太子元恂的生母
。元恂被立为太子之后,根据“子贵母死”的惯例被赐死,追认为皇后。谁知元恂后来
被守旧派利用,企图跑回平城另立中央,孝文帝把他抓了回来痛打一顿。不知道后来是
自己打累了还是觉得太有失体面,找来长弟咸阳王元禧接着打。最终元恂被废,林皇后
也白死了,还被连累的皇后尊号也没有了。
赐死元恂后,孝文帝立皇次子元恪为太子,其生母高氏这时候早已经去世了,被追尊为
昭皇后。
所以真正活着时候有皇后尊号得知有大小两位冯后。废皇后冯氏(小冯后),文明冯太
后的哥哥冯熙的嫡生女儿。从这层关系上说,算是孝文帝的姑母辈。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真正的血缘关系,另外大概那时候鲜卑人也不讲究这个...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4458 | 25 隋文帝上台是581年,本来继承的北周1000万,到平陈时候中间差了八年
记住人口在这期间也是增长的
再加上神马西梁,岭南之类的小打小闹
隋炀帝大业五年是610年,也是通典上记载的隋之极盛,有人口四千六百万
从隋朝建立到这时候29年
够生两代人了,还不算之前就处于生育年龄的
生出来的
加上天下统一,把以前没记录的都加进来
你计算每户人口也是在变的
日子不好的时候每户的人口就少,比如隋文帝初年每户只有不到3个人
到隋大业初年和唐朝天宝14年这种极盛时期,每户超过5个
通典的记录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不会给隋朝夸大
因为后面还抱怨说我大唐人口统计不力云云
致使到天宝年间才达到隋朝人口水平
20多年从1000万到4600万?这个太神奇了吧。假设这1000万里有一半都是适龄男女(这
个比例很高了),500万,合250万户。要生出这3600万人,这250万户要生每户平均14
。4个新人。这还要算上当时的死亡率,就算再仁慈,生20个人活出来14。4个很给力了
吧?
那就是要求全国人民都做到这20年每年一个肚子绝对不能闲的生。当然其实还需要不死
人,不过这个因素比较小就忽略了。 |
|
t*n 发帖数: 14458 | 26 是我估计的,应该合理
因为北周大象年间的记载是九百万出头
老兄,隋文帝时过一千万是tin估计的的,又不是秦说的,西晋末年是1600万,又不是
整个南北朝都这个数,南北朝后期就比较缓和了,又不是一直那么战乱。从永嘉到大象
可是二三百年 |
|
t*n 发帖数: 14458 | 27 这个1000万是我估计的
因为北周大象年间是九百万出头,359万户--这个是通典里的,查了两个不同网站的
,应该不是输入错误
文帝受禅继承了400万户
大象的年号只用了两年
我认为多出来的40万户是先前没有统计进去的
两年间家庭大小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我推测是1000万
30年涨到四千六百万一方面有自然增长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有户口统计更全面的因素
而且不能小看以前人生孩子的数量
我奶奶生了八个呢
您的这个开始人口是1000万有什么出处么?我觉得我前面主要问题就犯在把开始人口假
设太低上了。如果真的把人口起始点设置在1000万,我觉得30年主要靠自然增长到4600
万还是很恐怖的。计算前面有了。 |
|
j****n 发帖数: 7636 | 28 没有冒犯的意思,你这个
汉朝不是郡县制的秦制,隋唐之前的门阀统治正经更接近于周的制度(相对于秦的郡县
制)。
更是非主流。不一定是错,可是不能当常识用。个人认为你要是认为北周借了周易的壳
就是周制,那就太离谱了。
最后,我认为他中国的数据谈不上错,无非是使用时少了些分析。 西方的历史,俺不熟悉,
所以没法评论。 只是阅读上讲,我觉得他批的是政治制度(确切说就是大一统的帝制
)和与之相关的文化部分。 |
|
j****n 发帖数: 7636 | 29 搜出来的,没查书。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10,654,362户,59,873,305人,3.6677亿亩 (数据来源:
《明太祖实录》卷140)
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10,684,435户,56,774,561人。 (数据来源:《明太
祖实录》卷214)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10,652,870户,60,545,812人:(数据来源:《明史》
卷七七《食货》一)
他讲明朝的人口数没有超过朱元璋时代,严格讲是错的。退一步说,朱元璋之后人口数
字没啥误差之外的变动很奇怪,并不错。所以才有那某多专家在自己估算,修正统计嘛。
南北朝的门阀政治比秦制更近周制难道不是你讲的?我确实是不知道,北周的哪个柱国
有东西周时诸侯王的威风。至于高家的王朝,谁是门阀,我也不知道。 再往前算,北
魏又有啥门阀政治?
周? |
|
l*b 发帖数: 4369 | 30 我看到的时候17000多人评论吧,只有40个人提出史料有误。
呵呵,不评论。
======================================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
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
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
《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这么差。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
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
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
《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
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31 杨奎松 抗战期间国共关系及两党力量对比的演变
标签: 三味书屋 文化 讲座 杂谈
主讲人 分类: 已整理讲座内容
未经作者与三味书屋同意,所发文章不得擅自转载。谢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cb51180100etiw.html
抗战期间国共关系及两党力量对比的演变
杨奎松
(2008年6月21日)
西安事变是影响国共关系走向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尽管国共两党(以下简称两党)关系
经受了西安事变的考验,但他们的转变仍需一个很长的过程。我认为,两党的力量及优
劣的转换取决于八年抗战。在这里,我着重就八年抗战期间两党力量的变化做以简单地
描述。
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在1936年之前,两党的力量对比是,国民党在军事上取得
绝对地优势,而共产党则处于一个严重失意的状态。到1936年11月,红军虽然已经到达
陕北,实际上已被压缩在甘北地区(甘肃北部),并一分而二,一部分称西路军,处于
黄河以东、甘肃西部地区,部队员额两万一千余人,在1937年初基本全军覆没;另一部
分处于黄河以东的甘北地区,员额近五万,当时的损失也很大,伤病员很多,同时还面
临...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181 | 32 第一个是肯定得有嬴政的,虽然看起来秦统一六国是必然的,但是统一中国后很多政策
的制定和实施,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为中国后面的发展定了很多基调。
第二个汉武表示支持。通过攻击匈奴,开拓西域,把中国的生存空间大大扩展了,此后
不管是西汉东汉,都不怵对外战争,军事实力一直都很强,就连经过黄巾之乱后,袁绍
,曹操都是能轻松搞定鲜卑,马腾能控制羌人。
第三个是隋文帝,其实北周,隋,唐三个朝代不管高层还是政策都是连续的,虽然本人
很喜欢李世民,但是论重要程度,还是感觉隋文帝要大些。统一了中国,把突厥搞分裂
了,要不是隋炀帝和其后的战乱,任何一个守成皇帝,制服突厥只是时间问题。唐太宗
的很多成绩还是有继承了前人成果的原因。
第四个我觉得是宋太祖。他死的很突然,不管是不是跟赵光义有关。如果他能多活几年
的话,以他的能力和当时契丹的情况,应该是能够重新恢复北方的,并且宋朝和以后的
朝代也不会那么的重文轻武。搞定了契丹,以后女真蒙古也不会崛起到灭亡中国的地步
。那时候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拐点。所以他的早死也算是很重要吧。
第五个就是毛太祖,就不多说了,只一句,近代中国是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3 历史盲,请看陈寅恪的论文。
首先,是高句丽,不是高丽,高丽是后来的高姓丽朝的简称,和李唐赵宋类似,和高句
丽是两回事,不要被棒子给糊弄了。
征高句丽不是什么侵略,或者自大,而是不得不征。那时的中原王朝和高句丽是你死我
活的根本矛盾。
你看征高句丽不是杨广一个,北魏,北齐,北燕,北周,都和高句丽打,隋朝因此灭亡
了,唐朝接着上,直到武则天时代灭了高句丽为止。
这么多朝代,皇帝,为的什么? 都为了穷兵黩武? 把命搭上还要穷兵黩武??
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来自鲜卑的传统,鲜卑和高句丽是势不两立的世仇。而且高句丽占领
的辽河流域,本来就是中原王朝的传统地盘。慕容鲜卑的燕国就在这里立国,任何一个
鲜卑王朝,都和高句丽不死不休。
按陈寅恪的说法,这是整个北方汉化了的鲜卑贵族集团共同的压力。
另外,高句丽不是中国以外的一个国家,其实也是五胡乱华的"胡"之一,是中国的一部
分,隋朝要灭高句丽,就和它要灭南陈一样,是"统一"的必须。不然,它的皇帝,没资
格称自己是中华天子。
隋朝唐朝没有去灭三韩,因为三韩不是应该统一的,中国的一部分。
就和后来的清朝,虽然在关外就占领过朝鲜,但是只是要求朝鲜把自己当作中国来... 阅读全帖 |
|
b*********f 发帖数: 1585 | 34 因为高保宁不甩北周啊,一心一意地经营他的营州。 |
|
m***n 发帖数: 12188 | 35 蒙古部落被辽国管理过,其实契丹也是一个广义的"蒙古部落",契丹语也是一种蒙古语
方言。俄语,维语里的中国就叫"契丹"。
不过呢,当代蒙古族的形成是后来的事情。你对古代草原的历史缺乏一个基本概念。
想象一下,古代的草原上可能就是那么几支部落跑来跑去。有的又离开了,比如南下或
者西去,就可能暂时没人了,然后新的部落又来了,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批人。
比如匈奴走了,鲜卑来了;鲜卑走了,柔然来了,柔然灭了,突厥来了,突厥走了,回
纥来了,回纥走了,契丹来了,契丹南下了,新来的部落(可能是从兴安岭那里过来的)
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
关于北方草原与中国的关系,我以为应该这么理解:
古代中国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矛盾: 游牧民与定居农民的矛盾。这个矛盾不是单纯的对立
和敌对,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很多时候游牧民武力占优势,但是农民
在财富和文明创造上占优势。
两者都是古代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把游牧民抛开,你无法理解和叙述中国历史。
最早,来自西北的不知哪里来的黄帝部落击败并融合了中原的炎帝部落,司马迁说匈奴
是夏朝北逃的后人(不论真假,这是和他同时代的匈奴人这么说的,民族集体...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6 第一任东三省总督是徐世昌一个汉人。
当时满人把自己当中国人的,没这个想法。或者某些人有此想法,比如良弼的宗社党,
但是即使在满人内部也没有多少支持的。而且其出发点也是宗社保皇,不全是民族。
当时满人的民族意识还不如现在的少数民族强,现在有民族划分。当时有的是旗汉之分
,而旗里面又有汉人和蒙古族,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强于民族概念。如果当时没有革命
党在南方暴炒民族话题,估计当时满人的民族情绪更少。
简单得说,当时的满族的民族概念是不清晰的,熟悉历史的精英阶层多半是把自己当作
是以前的鲜卑,契丹,比如李世民那样,已经融入了中国的一个群体,不认为自己和别
的中国人有多少区别了。也没有在中国之外另立一国的想法。在后期满族皇室和贵族脑
子里,可能把自己看作北周李唐那样了。
不过和古代中国不同之处在于,有日本俄国等想炒这个话题以谋取利益,也有些人从西
方那里学到了半通不通的西方式民族主义。
顾缬纲曾经专门讨论过这个西方式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不同解读。 |
|
N********w 发帖数: 132 | 37 满遗好像非要把唐太宗李世民说成自己的一类哦!同时又把唐朝的版图画的不超出长城
,哈哈。。。搞笑!唐太宗的光环已经被辫子民族用媒体成功的移到辫子皇帝康戏的头
上了。无耻到家的民族!
---------------------------
第一任东三省总督是徐世昌一个汉人。
当时满人把自己当中国人的,没这个想法。或者某些人有此想法,比如良弼的宗社党,
但是即使在满人内部也没有多少支持的。而且其出发点也是宗社保皇,不全是民族。
当时满人的民族意识还不如现在的少数民族强,现在有民族划分。当时有的是旗汉之分
,而旗里面又有汉人和蒙古族,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强于民族概念。如果当时没有革命
党在南方暴炒民族话题,估计当时满人的民族情绪更少。
简单得说,当时的满族的民族概念是不清晰的,熟悉历史的精英阶层多半是把自己当作
是以前的鲜卑,契丹,比如李世民那样,已经融入了中国的一个群体,不认为自己和别
的中国人有多少区别了。也没有在中国之外另立一国的想法。在后期满族皇室和贵族脑
子里,可能把自己看作北周李唐那样了。
不过和古代中国不同之处在于,有日本俄国等想炒这个话题以谋取利益,也有些人从西
方那里学到了半通... 阅读全帖 |
|
g*******0 发帖数: 5 | 38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7244 | 39 中国的史书里,最早提及突厥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周书·宇文测传》,里面
提到北周大统八年(也就是公元542年),突厥寇掠,这是关于突厥的记载最早出现在
中国的史书上。 也有人认为铁勒或者敕勒是突厥的不同译名,如果是这样话,那突厥
在史书里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些。
《木兰诗》本身就是一桩公案,黄庭坚以前的宋人都认为这首诗是唐人所作,因为“寒
光照铁衣”那句,太“唐”了(不是唐僧的唐,是唐诗的唐),不过后来认为是北魏民
间创作,后来被文人修饰,如果是北魏,那可汗应该是柔然的可汗。 |
|
|
f*******l 发帖数: 8811 | 41 当时北汉那个谁谁自以为是。
觉得自己就可以灭了北周军,后悔请辽军援助了。
辽军主帅劝他小心,他没给辽帅面子,让他欣赏北汉破敌。
辽帅就听他的到一边看热闹去了。
不过我觉得,就算辽军全力投入战场,和未必打得赢。
北周这点问题应该是考虑清楚了才来打得。 |
|
f*******l 发帖数: 8811 | 42 当时的确北周军右翼先被击溃了。
(其实是北周右翼自己跑了,右翼领军的两个将领的问题。
我怀疑这两个人居心不轨,想着坐收渔翁之利,借机篡位。
那个年代实在是太乱了。有支军队就可以独霸一方。)
但即使这样,北周军还是返攻大胜。
一些史书里面把赵匡胤等人写的十分神勇。
所以显得胜得艰苦吧。
柴荣后来派人去召回右翼溃军,派了几十个传令官都不好使。
谣言四起,说是北周军大败。
这个谣言哪里来的?是非常让人生疑的。 |
|
f*******l 发帖数: 8811 | 43 后周,不是北周。
似乎也该是后汉,不是北汉。
被绕糊涂了。 |
|
r****p 发帖数: 1854 | 44 说几个我知道的。
汉,好像是因为刘邦开始被封为汉王, 封地在汉中地区。
唐,李渊在隋朝的爵位就是唐国公。类似的是隋,杨坚在北周是随国公。但是他觉得“
随”意思不好,改成了“隋”。
宋, 赵匡胤做过宋州节度使。
元,好像是那个汉人给忽必烈想出来了,出自“大哉乾元”。
明,和朱元璋的明教北京有关。
清,本来是(后)金。为了减少汉人对两宋时期那个金的抵触反感,改成了清。也有水
(清)可以克火(明)的意思。 |
|
c*********2 发帖数: 3402 | 45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797
口述者:周启博 采访者:丁东 邢小群
时间:2011年9月26日 地点:昌平香堂村
周启博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80年代负笈美国,后定居纽约,从事工程技术,兼研
文史。今年夏天他回来探亲,得以畅叙,并请他回顾了周家往事。
建德周家,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记的家族。自第一代周馥出任封
疆大吏,推动口岸开放通商,第二代周学海、周学铭皆为光绪年进士,周学熙为近代工
业先驱、教育先驱和民国财政总长,第三代周叔弢为实业家、收藏家,周叔迦为佛学家
,周明达为数学家,第四代更出了周一良、周珏良、周艮良、周杲良、周以良、周治良
、周景良、周震良、周煦良、周炜良等学者专家,蔚为大观。
兹将和周启博先生交谈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与同好分享:
周家先辈
丁东:周家五代人名人辈出,覆盖官、产、学,是近代中国大转折时期的一个缩影。
周启博:周家是社会变迁弄潮儿里边成功的一个家庭。从头说起的话,周馥是发家
的第一代,官做到两江总督、两广总督,起步比较高。但他本人是农村教私塾出身,...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33 | 46 奉Mandarin為「國語」是對漢文化的嚴重侮辱。Mandarin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
Mandarin的由來
[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
?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
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
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
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
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
的官話(考證為吳語)。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裏之內的漢人
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裏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
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
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
的...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91 | 47 你前面讲:"中国的周脾算经是汉朝写的,书中说这个定理是商周时发现的。"
这句话是错的.
周髀算经里面没有讲"这个定理是商周时发现的"
里面虚拟地提到了周公,没有商朝的任何事.
"周髀算经成书于汉朝是没有争议的", 不一定.
实际上过去只有"周髀",作为一本天文学著作;一直到唐宋才改了名.
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时期的.
周髀算经连作者是谁都搞不清楚
古人还认为是周朝所作呢.
南北朝和唐朝时都有"重述"和加注.
很难说原著的内容是什么.
在很多说法里作者包括北周时期的甄鸾
公元4世纪的几何原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并不等同于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晚到公元4世纪.
学术界认为几何原本的成书年代是公元前300年.
欧几里得也不是几百年后才忽然被人提到的.
比欧几里得晚不了多久还有阿基米德呢,
按照西方历史记载,阿基米德是提到过欧几里得的.
这些又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记录.
按照WIKI的说法,
西塞罗和普鲁塔克在中国汉朝时候就明确地把毕达哥拉斯和定理联系起来,
后来的记录更多了.
为什么中国的数学书可以按历史记载算,西方的同类书只能按现存版本算年代?
几何原本在公元1世纪的残片都发现了,
还要解释为"只能...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91 | 48 已经说过的话总重复也没有意思.
"周公是灭商的周武王的弟弟,生于商代末,死于西周初,说他是商周人,绝对没错。"
要是这么说,张自忠左权是清朝民国人,邓小平是清朝民国共和国人,谁这么说话?
这个问题要硬凹就没意思了.
中国的印刷版本出来得早.
比传世版本是一回事,比印刷术是另一回事.
而且,版本是南宋的,现存的印刷本只怕更晚,多半是明朝以后的.
"周脾算经据考证写于汉朝,后来三国的赵爽和唐朝的李淳风都给它写过注解。"
按照你的标准,"阿基米德没说欧几里得写了这本公理定理完备的几何书".
"几何原本公元100年时代的现存残片里没有提到勾股定理"
那么汉朝以后的书就算提到了周髀(BI,不是PI),如果没有具体重复那一句
什么句股各自乘的话,也不能作为证据. 只有几百年后才有人提到周髀里面有这个内容.
何况北周时代的"重述"者被很多材料列为周髀的作者之一.
什么"三国的赵爽给它写过注解",这话的证据并不比欧几里得创作几何原本多,
都是几百年后的人提到的.
斯或欧几里得证明勾股定理一样,都属于传说。
了一本牛掰几何书的人是公元400年左右的Proclus,这时离欧几里得死去已经700多年...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91 | 49 所谓"三国的赵爽还直接给了勾股定理的通例的证明"
就是几百年后忽然有人提起的. 证据很薄弱.
周髀的流传,就和尚书一样,谁知道大禹谟是什么时候写的.
周髀经过北周人的重述,唐朝人的加注,而原作者不知道是谁. |
|
x*****a 发帖数: 7797 | 50 一、宋代状元的寿命
宋代共出状元118名。其中,已知其生卒年或虽不知其生卒年却知其寿数的共70人,
占总数的59.32%(保留两位小数,下同)。依据这70人的年龄资料所得出的若干统计
平均数,也许能接近实际情形。这70人中,80岁及80岁以上的5人,占7.14%:
黄裳(1044-1130),87岁(《全宋词简编》第202页)
郑性之(1172-1255),84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第301页);
阮登炳, 82岁([洪武]《苏州府志》卷三十五,总页1424页);
刘章(1100-1179),80岁(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总第3872页);
胡旦80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第324页)。
70岁至79岁的14人,占20%:
王嗣宗(944-1021),78岁(《宋史· 王嗣宗传》);
李迪(971-1047),77岁(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总第850页);
留梦炎(1219-1295),77岁(《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第929页;沈阳版《中国历代
状元录》第170页);
莫俦(1089-1164),76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第370...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