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吕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K**********i
发帖数: 22099
1
“一万个宋人能有一个心向着外族的就很稀奇了”
吕氏家族、范文虎等百余人发来贺电。
k**o
发帖数: 15334
2
你没看懂。你觉得这些人是真的心向外族吗?吕氏用一座襄阳城足足挡了
蒙古人军队六年。
K**********i
发帖数: 22099
3
南宋不多?
范文虎吕氏家族发来贺电……
k**o
发帖数: 15334
4
摊子是烂了点,不过汉朝制度还行,长寿朝代啊。换了别的朝代,又是吕氏
作乱,又是七国之乱,早就完蛋了。结果汉朝大乱之后,反而文景之治。

发帖数: 1
5
这也是职业搅浑水的,而且一向隐蔽很深。。。
molen 应该是个太子党、红二。
这是网上找来的,象这位 molen 先生不可能没有读过,故意避而不谈,甚至引开:
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
!’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
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
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
。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
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选自《吕氏春秋·应同》。
R*******a
发帖数: 2463
6
先秦子书只能当旁证,因为那时没有史官,对于上古史一家一个说法,家家说法不同,
都是为了自己立论方便。
D*****i
发帖数: 8922
7
要引用古书,好歹看一下上下文吧。断章取义有意思吗?你引用的“汤立为天子,夏民
大说”前面有一大段讲“桀为无道,暴戾顽贪。。。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
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纷纷分分,其情难
得。干辛任威,凌轹诸侯,以及兆民,贤良郁怨。杀彼龙逢,以服群凶。众
庶泯泯,皆有远志,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大臣同患,弗周而畔。桀愈自贤,
矜过善非,主道重塞,国人大崩。汤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宁,欲令伊尹往视
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
报于毫,曰:“桀迷惑于末嬉,好彼琬、琰,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
下相疾,民心积怨,皆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汤谓伊尹曰:“若告
我旷夏尽如诗。”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于末嬉。
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
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
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不
可正谏,虽后悔之,将可奈何?
汤立为天子,夏民大说,如得慈亲,朝不易
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韦阝如夏。此之谓至公,此之...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夏王朝,从疑古说起
http://www.cchere.com/thread/3355320
考虑坛中不少朋友对夏王朝的认定很关心。由于诸多条件限制,难于了解真相。为使各
位对目前夏朝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将在这篇夏王朝系列文中尽可能详细解说。至于文
笔枯躁,读之味同嚼蜡。。这个。。其实你不说,也心知肚明。然此类文章既不能瞎说
,又要幽默风趣。。弱弱的问句;仁兄要求似乎高了点吧?看在本公子辛苦查资料的份
上,将就着看吧.
我是楚歌的朋友,他目前在外地,走时请我帮忙把文章作者名找到.就是说这篇文章我们
不确定是谁,但考虑到这里的朋友对考古情况不了解,因此打算系统的介绍,这里申明一
点,文章不保证全部是原创造,有借用,有部分调用资料,有原创.但我们会注明,初发此文
由于没查出作者,只好暂时空置,目前已确认此文是;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
王勇老师作品.
我国这几十年来田野考古进展迅速,成果颇丰。较早出土的青铜器铭文遂公盈(西周中
期)和叔夷钟(春秋时期)都提到过大禹治水的有关内容。殷墟卜辞的研究,除非了证明
商朝的信史地位,实际上也证明了夏朝的信史地位。{1}
因为商朝的历史从成汤算起,则见于b辞的先公先... 阅读全帖
s*****j
发帖数: 6435
9
<<中华远古史〉〉里倒是提了一些记载。
“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已锐兵克之于牧野” 《吕氏春秋。仲夏纪。
古乐》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二千有五百人为师“ 〈周礼,夏官序〉
s*****j
发帖数: 6435
10
<<中华远古史〉〉里倒是提了一些记载。
“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已锐兵克之于牧野” 《吕氏春秋。仲夏纪。
古乐》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二千有五百人为师“ 〈周礼,夏官序〉
R********n
发帖数: 3601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青青子衿),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蒙古举行国际匈奴后裔大聚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5 11:10:49 2014, 美东)
蒙古举行国际匈奴后裔大聚会
不久以前,认为自己是匈奴后裔的一些人在蒙古举行了国际匈奴后裔大会。库里尔台,
蒙古语为Khuraldai,突厥语为Kurultai,匈牙利语为Kurultaj,意思是“集会”。
今天说阿尔泰语和乌拉尔语的人们,被称为“图兰(Turan)”,他们都是匈奴的后裔
,包括今天的蒙古人、满洲人、突厥人、日本人、匈牙利人等。
东京国立博物馆里关于日本人的起源,就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是来自大陆草原的匈奴 。
蒙古国北部额金河(Egiin Gol)发现2000年前的匈奴古墓,根据对古墓中219具尸体的
DNA检测,匈奴的基因成分与现代蒙古人和日本人的基因高度匹配,以蒙古人种为主,
另有11%的欧洲人成分。
无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原本都不是草原民族的概念,而是草原中人们的政治集
团的概念,他们本身在语言、习俗和基因上都是相通并且一脉...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文化的实用之风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715/c40531-22204125.html
2013年07月15日16:08来源:光明日报
秦风俗与全面继承周礼乐传统之东方诸国有明显差异。中原人曾经对秦人“夷翟遇
之”(《史记》卷五《秦本纪》),视之为“夷狄也”(《史记》卷一七《天官书》)
,史称“诸夏宾之,比于戎翟”(《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东方人又有“秦戎
翟之教”(《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秦与戎翟同俗”(《史记》卷四四《魏
世家》)的说法。东方诸国与秦人长期军事对抗,对于秦文化自然不免怀有敌意。不过
,所谓“夷狄”“戎翟”一类污蔑性言辞却也曲折反映了秦文化在西北少数民族影响下
不受礼教拘束,比较急进暴烈的特征。秦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实用主义的倾向。《史记
》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言东方文化“迂大而闳辩”,秦文化则风格大异,体现出对
“功用”直接的简单的急切的追求。
文化取向:从商鞅焚书到秦始皇焚书
秦始皇焚书,医学、数术之学以及农学等有实用价值的著作不在禁毁之列。据《史
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3
这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主要是吕思勉的一些历史小论文。
1)诸吕集团是很冤枉的。
吕曰:“诸吕之败,正由其无翦灭宗室,功臣之计。”
“安刘必勃”(周勃)为伪造。(文帝伪造)
“吕后为拉拢功臣集团,使陈平作《功臣表》,封刘邦时期遗漏功臣。”
”勃与陈平倒向吕后。樊哙欲杀戚夫人,刘邦令勃代樊哙领兵,令陈平在军中杀樊哙。
陈平囚哙归长安。“
2)诛吕乃是功臣集团成功夺权政变。
刘章+齐王+勃+陈平,袁盎称勃为“功臣,非社稷臣。”
代王郎中令张武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诡诈。,,,” 宋昌曰:“
今大臣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
3)“《史记-功臣表》是吕后时期原始档案,《汉书-功臣表》为后来篡改的。所以
多有不同。”
周勃子周亚夫的厄运,与其父有关。
4)“白马之盟“,”天下共诛之“ 是诸侯政治体系的话语,非中央集权政府之政治话
语。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话语: ”天下人有权诛国贼,清君侧。“
白马:河南滑县。 也是古代很有名的”山东白马"
5) 吕泽许多功劳归了韩信。如灭龙且。丁复为吕泽部。其实韩信的很多功劳战绩不是
自己的。汉五年,灭临江王共尉,靳歙擒之。靳...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4
胡适的高贵与郭沫若的猥琐
来源: daozhuqk 于 2014-07-13 07:07:09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
已被阅读:385 次 (23515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胡适的高贵与郭沫若的猥琐
【看中国2013年09月20日讯】
如果想做官,胡适之肯定比郭沫若做得大,曾经有贵为总统、行政院长之邀都被拒绝了
,郭沫若最大的官就是一个副总理。可是,各自对于当时的统治者的态度差别之大,简
直就是天地之别。胡适之表现了对蒋介石的应有尊重,但对蒋的政府有不恰当的地方从
来都是公然批评的;那个郭沫若,对待专制,除了一幅十足的奴才嘴脸外,什么都没有
了。二者比较,要是胡适落到毛手里如何?要是郭沫若落到蒋介石手里又如何?是不是
郭沫若具有了胡适之的人格,胡适之有了郭沫若的人格呢?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
毛是可怕专制独裁者,胡适之落到毛的手里,不是人格不保,而是性命不保;相反,郭
沫若落到蒋的手里,大不了当不成官,你的学者兼批评家的使命是剥夺不了的。
也许是都为《新青年》撰稿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运用出土的秦代竹简深入批邓
人民日报1976年6月1日第2版
运用出土的秦代竹简深入批邓
湖北孝感地区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学员
正确评价秦始皇,揭露制造天安门广场事件的阶级敌人攻击“秦皇”的反动实质
据新华社武汉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七日电 湖北省孝感地区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学
员,运用最近出土的秦代竹简作历史见证,正确评价秦始皇,愤怒声讨制造天安门广场
反革命政治事件的一小撮阶级敌人的滔天罪行,掀起了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
的新高潮。
去年年底,正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胜利开展的时候,湖北省孝感地区云梦县在
省文物部门支持下,配合农田基本建设,在这个县的睡虎地发掘出秦代竹简一千余支,
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和文书。这一重大发现,为深入研究秦代推行法家路线、对奴
隶主阶级实行地主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提供了重要资料。
党中央两项英明决议的发表,极大地鼓舞了孝感地区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学员。他
们说:在天安门广场闹事的一小撮暴徒疯狂地叫嚷什么“秦皇的封建社会已一去不复返
了”,以十分腐朽、极其恶毒的语言,含沙射影地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妄图阻挡全国
人民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革命洪流。我们一定要通过对秦...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2285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英国上层腐化这么慢?
欧洲的王室大都是血亲,推翻一个,再从别的王室迎请一个回来,不太当外人,因为国
家都比较小,整个欧洲也就相当于统一后的秦朝大小,不算沙俄的话。就相当于汉朝高
祖后灭了吕氏家族,废了正统小皇上刘弘,找高祖妾生的刘恒回来当汉文帝一样。
b*s
发帖数: 82482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英国上层腐化这么慢?
沙俄和英王氏都跟德国攀得上亲。尼古拉沙皇的血友病还是英国王室传去的……

欧洲的王室大都是血亲,推翻一个,再从别的王室迎请一个回来,不太当外人,因为国
家都比较小,整个欧洲也就相当于统一后的秦朝大小,不算沙俄的话。就相当于汉朝高
祖后灭了吕氏家族,废了正统小皇上刘弘,找来高祖妾生的刘恒回来当汉文帝一样。
b*s
发帖数: 8248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英国上层腐化这么慢?
一战打起来都是舅父给外甥和大表哥一场混战……

沙俄和英王氏都跟德国攀得上亲。尼古拉沙皇的血友病还是英国王室传去的……
欧洲的王室大都是血亲,推翻一个,再从别的王室迎请一个回来,不太当外人,因为国
家都比较小,整个欧洲也就相当于统一后的秦朝大小,不算沙俄的话。就相当于汉朝高
祖后灭了吕氏家族,废了正统小皇上刘弘,找来高祖妾生的刘恒回来当汉文帝一样。
q*******u
发帖数: 1405
19
有出土的象尊,《吕氏春秋·古乐》谈到“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o**********e
发帖数: 18403
20
欧洲的大学历史悠久,
不像后起的美国的大学,
”天生“就有学术自由。
传统大学很多都是教会把握,
或者成为领主/国王把握,经济上
依靠教会/领主。 LS说得好,
其实跟门客类似。
中国春秋战国的著述/大学很多也是
依靠天子,公侯,贵族(最有名的吕氏春秋,
淮南子)的经济资助。
FOLLOW THE MONEY...
l*****e
发帖数: 1633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1 汉文帝刘恒的嫡妻应该出自吕氏家族,汉文帝在被扶植即位前后自己或者授意他人杀
死了嫡妻和她生的几个儿子
2 钩弋夫人是个阴谋家,汉昭帝是野种,汉武帝被绿了,武帝和钩弋夫人这两个极品之
间相互的阴谋算计属于恶人自有恶人磨
3 千古佳话“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女主角是二婚,又一个王娡,刘秀接盘了梦中情人
l*****f
发帖数: 13466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废立肯定是国事,李林甫不就是选择站队在武惠妃那边么。我觉得这些事都是牵涉到成
年儿子,权力斗争,而且不会轻易抹过。帝王之仁是对天下,但是儿子亦在其中,汉文
仁哉不仅是评语,如果真有这种有悖人伦事情发生,不可能没有留下痕迹。即使说,是
陈平周勃所为,大诛诸吕之余,亦杀这四子,也很难说,陈周传里似乎也没有这种暗示
。王后如果为吕氏,那应该明示,不记姓氏蛮奇怪的。而且史记也有以姓氏呼王后的,
比如任王后,任后并用。这个记载的确是蛮迷惑的,不过还是倾向应该有合理解释
哦,忘记史记景帝本纪这段了: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竇太后。孝文在代時,前后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
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应该还是以这段可靠;代王后生三子,加上景帝。窦姬得宠之后,前后去世,所生儿子
也均夭折....
l*****e
发帖数: 1633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景帝的本纪不是太史公写的,史记原本有十篇没有流传下来,是后人补上的,孝景本纪
是其中之一,太史公亲笔撰写的外戚世家可信度更高。根据孝景本纪里【孝文在代時,
前后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只能推断出三子更
死的发生时间是孝景得立太子之前,可没说是在文帝得立之前,而且这里的“三子”明
显跟外戚世家里记载的“四子”矛盾,这个记载是有问题的。
史记里太史公对文帝的评价【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然後仁】,是评价文帝的施政治
国理念,不是人品,治国和为人是两回事,景帝同样施仁政,不妨碍他整死长子刘荣,
而且看史书记载,真没看出文帝对亲人仁在何处,杀亲舅舅薄昭显然不仁,淮南王刘长
是文帝唯一幸存的兄弟,他收拾刘长的手段很像郑伯处置共叔段一事,而且比郑伯更狠
,文帝不但把刘长整死了,为掩人耳目还把无辜的沿途县令全杀了,唯一能看出些许温
情的记载居然是对男宠邓通。。。
代王后四子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不过十来岁,没什么势力和反抗手段,要除掉并且掩盖
起来难度应该不大。汉和帝连续死了十几个儿子,史书上也就一笔带过,这里面到底发
生了什么也没流传下来。太史公能搜集到的有关此事的信息应...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陵的窆石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wde (长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禹陵的窆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00:04:27 2015, 美东)
《辞源》释“窆石”曰:“窆石,古用以引棺下隧之石”。又引《嘉庆一统志》云:“
浙江绍兴禹陵有窆石,形长椭圆,上有穿孔,传为禹葬会稽时所遗。”《周礼注疏》:
“执斧以莅匠师。”注曰:“窆,谓葬下棺也。”《嘉泰会稽志》卷六更具体述说了窆
石的含义:
大禹陵...是山(指会稽山)之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
处,疑未敢信。然《檀弓》注:‘天子六繂四碑,所以下棺。’则窆石者,固碑之制度
。...窆石之左,是为禹庙...固有依丘陇而立者。
可见,窆石是下葬时的工具。这从形体上也可得到证明:禹陵的窆石,长椭圆形,上有
穿孔,作绳索穿孔之用。或谓窆石为棺木下葬后,堆土打夯之用,使之“土地之深,下
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田,则止矣。”《墨子·节葬下》
的这段话,为窆石的用处作了注释,“收余壤其上”即为夯土之工具。孔灵符《会稽记
》:“...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禹陵的窆石 (转载)
禹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准确地理位置可考的帝王陵墓。话之所以这样说,不只是因
为它见于《史记》的记载,同时还鉴于下举两项因素:
其一是在禹之前的帝王陵墓,虽有史书记载,但所记仅是相对方位,且多有矛盾。如黄
帝陵,《史记》所记为:“黄帝崩,葬桥山。”[2]而据《史记正义》:“黄帝陵在宁
州罗川县东子午山。”关于尧帝陵,《史记》未记方位,汉刘向认为:“尧葬济阴,丘
垅皆小。”[3]《吕氏春秋》认为:“尧葬穀林。”《括地志》认为:“尧陵在濮州雷
泽县西三里。”[4]关于舜帝陵,《史记》所记为: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
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5]而据《礼记》所记:“舜葬苍梧,二妃
不从。”而《山海经》则指出:“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6]
讲禹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准确地理位置可考的帝王陵墓,原因之二则是自为禹立陵
以降,在陵区右侧设有禹庙,供祭奠之用;在陵区左侧设有禹祠,供守陵之用;而守陵
人则居于陵前。这样便基本框架住了禹陵位置的不移。
关于禹庙之设,据传起于夏启和少康。《史记正义》有注:“越州会稽山上有夏禹穴及
庙。”[7]如果参《史记》“三十七年(前...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226
26
在历史上皇后一般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但是很多皇后并不一定过的非常幸
福,在历史上出现了唯一一位处女皇后,在死时36岁仍然是处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
解一下她的故事吧。3 6岁的张皇后竟然冰清玉洁,依然是一个处女!消息不胫而走,
天下的臣民无不怜惜她。于是,纷纷为她立庙,定时祭祀,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
叫做花神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帝的迎娶和封后历来是关系皇帝个人幸福、国家社
稷安危的大事。但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不知有多少红颜丧尽青春,
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在这种不正常的婚姻状态中苦苦挣扎,根本没有爱情和幸福可
言。西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惠帝刘盈,他的爱情和婚姻就是一场悲剧。
汉惠帝刘盈继位之后,他的一些行为与吕后发生了冲突,吕后觉得皇帝已经日益
难以控制,她想方设法想要把惠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且皇帝年龄日益增大却
还未婚,还同太后住在同一个宫殿里,吕后感觉这也不方便她与自己的姘夫审食其私会
。于是她决定给皇帝找个皇后,一方面将皇帝迁出宫殿,另一方面通过皇后把惠帝控制
在手里。主意一定,吕后开始为皇帝寻找合适的对象了。选来选去,吕后将目...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37
27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
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
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
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于是齐
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
子赏赐。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桓公被射中带钩,装死迷惑管仲。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又有齐国贵族国、
高两氏支持,成为国君,即位以后发兵攻击鲁国。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
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
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
盛,不可以失去他。”
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
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28
我们来说说秦国的帝太后,她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统一六国的始皇帝嬴政。看官要问
,女主角不就是赵姬吗?她是赵姬,但却不叫赵姬。史料上没有记载她的姓名,对她的
称呼要么是吕不韦姬、要么是子楚夫人(子楚是她的合法丈夫赢异人啦)、要么是太后
,帝太后则是她死后的谥号,因为她来自赵国,所以后世也含混地称呼她为赵姬。
在说帝太后赵姬的故事之前,得先说说她的婆婆华阳太后(作者你想歪楼吗?非也非也
,华阳太后是赵姬如何进入秦国、继而当上秦国王太后的关键。)
华阳太后来自楚国,本是秦昭襄王(他是宣太后之子,灭义渠、远交近攻、任用白起攻
赵战于长平的那个,你们还记得不)次子安国君的宠妃。本来历史也没她什么事儿,谁
让她丈夫安国君命好,在哥哥悼太子死于魏国之后被立为新任太子,于是乎受宠的华阳
夫人就成了秦国太子的正夫人。
要说华阳夫人也真是有手段,安国君有姬妾一大堆,儿子都有二十几个,最宠爱的反而
是她这个无子嗣的女人,安国君成为太子之后,正夫人的位子仍然留给了她。
此时我们的女主角赵姬还身在赵国,邂逅了商人吕不韦。关于赵姬的身世,史记也是前
后矛盾,前一段还是出身低贱的“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后一段又成了...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29
以思想史读上博“楚”竹书
程一凡

  一概论

  思想的传承发展有一定的次序与途径,历史的习作正在于弄清这些进退、消长
、陵替、变革、显隐、浮沉的种种过程与事实。这些过程是不能随意更动的,正因为如
此,我常与朋友们说历史中没有自由,而过去里唯一的自由在于未生、未成、未已之时
,既已成事,则史家惟有循迹以求其真而已。

  大凡古文献之出总给人很大的振奋,当然解读的困难总是有的。但当这些困难
解决后我们的报偿是高的、广的,我们看到是一片新的景象,陌生但熟悉,好像浪子回
头,家人重逢。奇怪的是这些感觉在展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时都不存在,相
反,我们得到的是一种浑然的陌生感,要我们从上 博“楚”简中窥出一些公元前四世
纪思想的楷模可说是难上加难,满目所见倒是思想的贫乏与乖离,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
文句与前四世纪文化有任何关系。

  记得约莫是十年前吧,有什么人家献出了什么古兵法,经过鉴定说是伪造的,
专家们一片喊打,也是该位仁兄计划得不周详吧,成了作伪事业的牺牲者。如果是功夫
高的,各种机缘、因素堆摆起来都是正面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这是连续剧第三季,姜广辉、付赞、邱梦燕等人对程浩的商榷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岳麓书院房顶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行“饮至”礼时即席所作
,当时辛公甲、作册... 阅读全帖
o********l
发帖数: 190
32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官员都对得起这句话。但这些官员大
多都是忠君爱国之辈,最起码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可在春秋战国时期,却有这么一个
人,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他竟然将自己的儿子煮了,给国君吃。
此人的经历堪称奇迹,他是春秋时期齐国人。原本在寺庙里工作,特长是烹饪。史书记
载他:“酸则沃之以水,淡则加之以咸”,“淄渑之合,易牙尝知之”等。看到这里,
大家也知道他是谁了,他叫易牙。他受齐桓公夫人长卫姬的宠,也时常得到齐桓公的称
赞。
易牙做菜出名,《吕氏春秋·精谕》记载:“孔子曰:‘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
’”意思是说,有人问孔子:把不同的水加到一起,味道如何?孔子说:即使将淄水、
渑水两条河中的水混合起来,易牙也能够分辨出来。从这里不难看出,易牙的味觉特别
敏感,厨艺也非常的高超,连孔子都对他赞不绝口。易牙是当时齐国最有名的大厨。
可他这个人却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他简直不是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为了国君
的一时之兴,而去杀死自己的儿子。
历史记载,有一次齐桓公对易牙说:“山珍海味我都吃腻了,只是没吃过婴儿肉,你可
会做人肉?人肉的味道好吗?”齐桓公这句话,本...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良是个谜
每当我读到秦汉史, 最谜的就是这个张良, 本是荊珂一样的勇士壮士, 被黄石公用
太公兵法训练成的老奸巨猾的谋士, 张良的成就大概有这些:
1, 混入义军队伍, 成功分裂义军, 同时在楚汉两军中左右逢源;
2, 在项羽帅楚军入秦后, 成功暗中派人火烧咸阳, 把这一代霸王都吓破胆弃秦宫而
逃。 一方面成功把国家档案馆烧了, 另一方面也把霸王吓昏了脑。
3, 成功说服刘邦拜祭孔坟, 为后来独尊孔儒打下了基础;
4, 刘邦登基后, 张良实际成了吕后的谋士, 诛杀韩信, 吕氏专权都是来自张良之谋
G****r
发帖数: 5579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良是个谜
张良见黄石公后的一生所谋:
1, 混入起义军, 分裂起义军, 收买刘项两军中的主要人物: 收买项羽太难但成功
地收买了项伯, 本想跟随项羽并“用献计谋”的方式左右项羽, 但项羽能力太强张良
没法在项军中做大官只好通过项伯; 而刘邦个人能力比项羽弱, 张良成功混入刘军。
2, 暗使项羽火烧咸阳, 让项羽入秦称帝的愿望如空, 并使各路起义军互相残杀,
以便为他复国创造机会;
3, 眼看刘汉军队(尤其是韩信军)能征惯战(不像他原先想的那样草民草包)胜利在
望, 唆使刘邦拜孔, 终使得孔儒危害中国两千多年;
4, 眼看刘邦汉朝江山坐得稳重, 转而与吕后暗中结盟, 成功帮吕后保住亲儿子的太
子地位, 而后又献毒计谋杀韩信, 成功地用各种计谋让吕氏一家占据朝中要职(也开
创了外戚干政的先例), 试图通过吕家搞乱刘汉江山再造复国大机。 可张良这最后一
招也被草民出身的周勃陈平曹参所破。 最后张良对黄石公叹道: “非我无能, 实在
是草民们太厉害!”。
z**z
发帖数: 98
35
作为刘邦的结发之妻,吕雉勤劳质朴,与刘邦甘苦共担;作为皇后,她成为刘邦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作为掌控天下的人君,她具有政治家的风度和韬略。她一边经营天下,一边经营陵墓,而她葬身高祖刘邦的身旁后,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凄风苦雨。作为结发之妻,在刘邦开疆拓土的时候,吕雉勤劳质朴,与刘邦甘苦共担,甚至因此而连累入狱,流离颠沛。作了项羽的人质后,吕雉隐忍无助,吃尽了苦头。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作为皇后,她在刘邦剪除韩信、彭越等异姓诸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刘邦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17岁的刘盈即帝位,吕雉为太后。年幼仁弱的刘盈,让吕后实在放心不下。一方面她按照刘邦的安排,继续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另一方面她要消除后患、诛灭异己。最为残忍的是,吕后毒杀了赵王如意(刘邦和戚夫人所生),砍断了戚夫人手足,并置之厕中,以“人彘”相待。惠帝刘盈虽对母后的残忍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慢慢弃理朝政。汉室大权逐步揽入吕太后手中。惠帝刘盈和张皇后没有生出一儿半女,直到公元前188年8月,刘盈忧郁病逝的时候,也没有给西汉江山留下一个理所当然的接班人。吕后...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的分封制
有完整记载的分封制, 应该是西周开始, 周武王及其后周天子的分封, 除姜子牙外
多以他们姬姓宗族为主;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 是秦始皇伟大历史功绩之一;
项羽的分封, 其实与周王朝的分封本质不同: 项羽没有给项家或原楚王家封爵, 项
羽所封的那些王大多是起义军的首领们你也可看做是“军阀”, 相当于“军区”司令
, 而项羽封自己为总司令。
刘邦也没有恢复西周的分封制, 名义上虽封了些王侯其实只是些虚衔加工资待遇。 而
张良劝刘邦不要搞分封制是为了给吕后一家开了暗门。 吕后专权是给吕氏的分封是实
权分封。
自汉以来, 也就晋朝的司马炎和明朝朱元璋基本上复制了周王朝的分封制。 司马炎的
分封导致八王之乱随后就来五胡乱华; 如果朱元璋没有朱棣这样强势的儿子,那明朝
在朱元璋死后也会重演“八王之乱”之悲剧。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分封, 应该是摄政王邓小平封叶剑英为广东王。。。。。。
o**********e
发帖数: 18403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7:51:54 2015, 美东)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2:56:43 2015, 美东)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
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38
张良一生根本不在乎刘汉江山, 虽然他在刘邦面前装的很孙子。
张良要的是复他祖先的那个国。
张良的最后一招就是暗助吕后干政, 吕氏专权, 扰乱汉朝江山, 这样才会给他复国
的机会, 但他没有成功。
G****r
发帖数: 5579
39
你只知伪史, 不知真相: 张良最希望刘汉出大乱, 吕氏的专权乱政就是张良暗中密
谋。
张良要尊孔, 实为尊周礼, 为复周铺路。
张良自被黄石公调教后, 一切就以复周为重任, 明为刘邦谋实为复国计。
g******t
发帖数: 18158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张富祥拿没拿NED狗粮?我不知道。他拿了让他死全家好了,如果他没拿,没有根据就
说他拿NED狗粮的人也应该死全家。公平合理
张富祥,男,1950年4月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先
后在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任教,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2007年担任博士
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化史、史学史、历史文献学,目前重点讲授中国古
代文化史及学术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出版有《麟台故事
校证》(中华书局)、《南宋馆阁录、续录》(中华书局)、《宋代文献学研究》(上
海古籍出版社)、《齐鲁文化通史(远古至西周卷)》(中华书局)、《王政全书――
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韩非子解读》(泰山出版社)等著作。
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代表论文有《昭穆制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商
王名号与上古日名制研究》(《历史研究》)、《从王官文化到儒家学说――关于儒家
起源问题的推索和思考》(《孔子研究》)、《齐鲁文化综论》(《文史哲》)、《今
本〈竹书纪年〉纂辑考》(《文史哲》)等。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9年拟...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张富祥拿没拿NED狗粮?我不知道。他拿了让他死全家好了,如果他没拿,没有根据就
说他拿NED狗粮的人也应该死全家。公平合理
张富祥,男,1950年4月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先
后在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任教,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2007年担任博士
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化史、史学史、历史文献学,目前重点讲授中国古
代文化史及学术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出版有《麟台故事
校证》(中华书局)、《南宋馆阁录、续录》(中华书局)、《宋代文献学研究》(上
海古籍出版社)、《齐鲁文化通史(远古至西周卷)》(中华书局)、《王政全书――
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韩非子解读》(泰山出版社)等著作。
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代表论文有《昭穆制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商
王名号与上古日名制研究》(《历史研究》)、《从王官文化到儒家学说――关于儒家
起源问题的推索和思考》(《孔子研究》)、《齐鲁文化综论》(《文史哲》)、《今
本〈竹书纪年〉纂辑考》(《文史哲》)等。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9年拟...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172
42
从黄帝神话切入,用神话学分析我 认为后者比较可能——换句话说就是论证中华民族的
始祖黄帝是白种印欧人
其实我的观念满受台丵湾国学大师胡秋原的影响,胡大师其实是坚决反对中国人种文明
西来说的。不过就他从中国典籍上考证,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种文明是西来的,只是他把这
个西定在"西域" ,认为以前原汉族是住在西域,问题是现在已经证明古代西域住的是白
种印欧人,要调合这种矛盾,只有解释成是少数白种印欧人入侵中原统治黄种土著能解
释——
首先,黄帝有两个,一个是早期神话传说中的黄帝.一个是被司马迁人间帝王化的黄帝我
们现在当然知道两个黄帝都不是真的,黄帝只是中国的建国神话,黄帝是神不是人。
我们要先了解这一点,神不是天上自己掉下来的,是人创造出来解释当时人生存的自然环
境,既然是人创造出来的,那一定是有所本,所以神话往往会反应神话创造者当时或理想
的社会状况,神话的内容虽然是假的,但是还是可以让我们大概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1:黄帝是游牧民族不是农耕民族
司马迁说黄帝氏族“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根据中国儒学者以黄帝传人自
居的钱穆说法
" 从其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
【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4) 顺天意帝尧禅舜
一、尧寻访继承人
尧清楚自己的儿子丹朱德才不足以继承帝位,他时常注意寻访继承自己帝位的人。
《吕氏春秋》记述,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婉言谢绝。
《高士传》记载,帝尧让位给许由,他不接受,说自己要“修身养性,不问世事。”
尧欲以天下让巢父,巢父也不受。
尧又让位于蒲衣子,蒲衣子说道:“帝勿过分焦虑,贤人早降人世,近日即可得也。”
尧征询四岳,谁能继承帝位,四岳向帝尧推荐了舜。
二、风雨童年
在古冀州平阳之西南数百里有一个小小村落,叫姚墟,其中一户人家姓虞,是颛顼的后
代。舜就出生在这户人家。
据《史记》,舜的父亲是瞽叟,母名握登。
舜,名“重华”,传说目有双瞳而得此名,舜是其谥号,《谥法》说:“仁圣盛明曰舜
。”
瞽叟和握登生了两个儿子,舜是其次子,生于姚墟,故姓姚。自小聪明睿智,排行第二
,所以又叫仲华。
据《竹书纪年》,舜“母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目重瞳,故名重华”。
此外,舜的形体还有许多奇异之处:他的掌心,有文如“褒”字,前额突出,眉骨隆起
,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豪华随葬品
汉代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厚葬成为有汉一代的整体风气。正如《潜夫论
·浮侈篇》所云:“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
檽梓、梗、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
”当时之人即多有感叹:“国赀糜于三泉,人力单于郦墓,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
穸。”这些都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一种证明。
自西汉至东汉,文献中不断记载有帝王、思想家及有识之士对厚葬的抨击与对薄葬的提
倡。西汉前期的汉文帝修建自己的霸陵时,坚持不以金、银、铜、锡为饰,专用瓦器,
并在遗诏中明令不准厚葬。东汉初期光武中兴之时,曾下诏说:“世以厚葬为德,薄葬
为鄙,至于富贵奢僭,贫者单(殚)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正,仓卒乃知其咎。其
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东汉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竭
力反对厚葬陋习,力主“圣贤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当时甚至还有人身体力行倡
导薄葬。武帝时的黄老之徒杨王孙认为,“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竟以为高,靡
财殚币,腐于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9459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正史长文:是谁在污蔑我大商
帝辛的罪状是“千年积毁”的结果,是“层累地选成”的结果,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地
要问:谁在抹黑帝辛? 哪些人参与了“千年积毁”的“选谤”队伍?仔细分析帝辛罪
状的累积过程,剖判其背后的目的与利益取向,结合“层累地造”的年代,这些人便再
难躲着在阴暗的角落里,其身份亦呼之欲出,清晰可见。
抹黑帝辛的第一主力自然是生死仇敌周人。周人自大王季历起便大肆扩张,据《竹书纪
年》,帝武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历命为殷牧师。自此时起,季历先
后攻伐始乎之戎。翳徒之戎,攻程,攻鬼方。周王季历的扩张,引起了帝武丁的警觉,
帝武丁十二年,杀周王季历。继季历为王的周侯昌,亦即后世所谓的周文王,更是变本
加厉,帝乙二年,周伐商,败于帝乙。但周王昌并不甘心,而是加快了征伐的步伐,征
大戎,攻 ,攻崇,攻黎,引起帝辛的警觉,为黎之搜——在黎举行军事演习,亦有人
认为是商、周战于黎,拘周侯昌,囚之 里。周侯昌的命运,《史记》、《竹书纪年》
、《左传》均说是帝辛有条件地释放了西伯昌,而当代有人说是帝辛英明果决杀了周侯
昌。两代周王的命运,使商周成为死仇。继位的周武王在厘清内政的同时,更理频频观
兵孟津,为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火历新探──对荆楚文化和原始宗教信仰的思想史研究
研究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必然要涉及到对夏商周历法问题的理解和研究。因为
它是建立上古史研究的物质基础。在西历通行之前的中国青铜时代,因为朝代、历史和
科技的发展,曾经先后使用过几种不同的历法。本文所探讨的火历,就是当时在若干地
区通用过的历法之一。
一、火历问题的提出
对火历问题的研究,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庞朴教授首先提倡的。1978年,庞朴教授的论文
《“火历”初探》在《中国社会科学》第四期上刊发。然后,他在1982年的《中国文化
研究论丛》和1984年的《文史哲》上接连发表了《“火历”续探》和《“火历”三探》
两篇论文。其中,在《“火历”初探》一文中,他正式地提出:
远古时代同后来历法的最大差别是:它并不以冬至的建子或雨水的建寅为岁首,而是以
大火昏见为一个新的农事周期的开始……这种以大火为授时星象的自然历,我们可以名
之曰火历。
在此问题提出后,他使用的常见例证如:
《诗·七月》:“七月流火”。
《周礼·夏官》:“季春出火,民咸从之”。
《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
等等,特别是服虔为《诗·七月》所作的注:
季冬十二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刘家河出土商代青铜礼器研究
1977年8月,在平谷刘家河村东,当地农民在一池塘边取土时意外地发现一座古墓。经
北京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的清理,确定了该墓为商代中期的墓葬。墓中出土了金、铜、玉
、陶器等40余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其中,出土的青铜礼器计十六件。其中,有两件铜盘
造型极其奇特:
鸟首鱼尾纹盘 1件
高9.5、口径25.5厘米。窄沿外折,内壁凹圆,平底,矮圈足。盘外壁有鸟首鱼尾纹三
组,中心有圆涡纹,界以连珠纹。
2、鸟柱龟鱼纹盘 1件
高20.5、口径38.5厘米。宽沿外折,内壁凹圆,盘内中心有用涡纹及连珠纹组成的龟形
图案,内壁有鱼纹三组,盘沿左右对立两鸟形柱。
段勇博士在《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一书中曾主张:
商、周青铜器上的神鸟纹明显分为两类:一类鸟首兽身,变形较大;另一类鸟首鸟身,
相对写实。二者在青铜器上流行的时代也判然有别:前一类集中见于商代,西周早期仍
有部分,但此后即难觅踪迹;后一类主要见于西周时期,此前只在商代晚期有少量出现
。(P116)
以刘家河出土的中商青铜器来衡量,此说显然并不十分合适。因为这里出现的两件鸟形
盘,其中鸟柱龟鱼纹盘上的鸟形,正是所谓写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第三,民俗资料
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一书中首先主张:
文献不足则取决于考古材料,再不足则取决于民族学方面的研究。过去,研究中国古代
史讲双重证据,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鉴于中国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学的材料
,更可以补文献考古之不足,所以古史研究中三重证据代替了过去的双重证据。
按照叶舒宪的解释,即:
三重证据指传世和出土文献以外的各种文化参照,包括民间地方的口传叙事和仪式礼俗
,以及少数民族乃至域外民族的材料。希望凭借“礼失而求诸野”和“此失而求诸彼”
的认识方略,改进和拓展传统的训诂考据之学。
可是,民俗材料作为第三重证据,曾几何时遭到了日本学术界的反对。当Marcel
Granet博士的法国社会学派的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国际汉学界和中国学术
界流行之时,居然遭到了内藤湖南的弟子、京都帝国大学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小岛祐马的
嘲讽和轻视。这就是当时反对的一个证明。今天,日本研究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核心基地
是国立民俗学博物馆、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在日本汉学界进行这一研究的学
者,早年有白鸟清、小川琢治、三原一雄、森安太郎、铁井庆纪、古贺澄、池田末利、
御手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第二,地下新材料
狩野直喜和王国维先生的学术交流,使他们双方全得到了好处。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
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文所使用的资料,就有狩野直喜直接从欧洲抄录回来提供给他
的。这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狩野直喜提供的是他个人的手抄本,其中有些字当时他
无法判断是何字,就大致画出,后来回国后却怎么也不明是什么字了。这些字到了王国
维先生那里都成了可以辨识之字。王国维使狩野直喜的手抄资料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信史
,这是对双方大有裨益的事情。
从1909年狩野直喜知道敦煌文物的发现开始,他先后到北京、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地
的大学和博物馆、图书馆中,去实地考察和抄录所能看到的敦煌文献,亲自核对从罗振
玉那里得到的文献抄本、照片与英法等国收藏实物之间的文字差异。将这些文献利用到
对古代文学史的考证上。他已经熟练运用了二重证据。并且,还在日本学术界举行“敦
煌发掘物视察谈”、“关于敦煌遗书”等专题学术报告。实地考察、核对文字和文学史
研究三项工作,基本上就划定了敦煌文献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的定位。他从敦煌发现
的唐代写本唱本中(如《唐太宗入冥记》、《秋胡变文》、《伍子胥变文》、《董永变
文》等)直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