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吴昌硕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i***a
发帖数: 11826
1
嗯,唐以后人物画衰落,确实和文人画兴起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历史逐渐发展,人物
画、宫廷画,满足不了当时的审美了。其实西方也有类似,西方早期也是教会和贵族人
物画、宗教画题材为主,到早期印象派时,室外风景画开始兴盛。
文人画的兴起有个过程,宋元明都有些大师不断地提倡,其中有2人起了重要的直接作
用,一个印象中是倪瓒,另一个就是苏轼以书入画,绘画以形似,见与小儿邻。苏轼甚
至画了朱竹,只要神似,竹子也可以是红色的。元代没有设画院,所以文人画直接进入
了成熟期。
中国历代绘画中,人物画,首推吴道子和阎立本;山水画,元四大家;花鸟画,分工笔
第一人赵佶,和写意第一人,徐渭。而吴昌硕,差不多是清末最后一位大师了,他也是
不多见的职业卖画家,因为卖画,所以绘画中多有牡丹等富贵象征,这在文人画中其实
不多见,但是他通常在画牡丹等富贵之物时,会再点缀以石头、竹菊等,以示气节映衬。
wh
发帖数: 141625
2
前年此时回国,正赶上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还没看过拍卖现场,便去凑热闹开开眼。
先有三天预展。杭州世贸很大,半天才找到展厅。展厅也很大,三千多件拍卖品像菜场
的大白菜一样密密麻麻排在一起——都是上万元的白菜。白菜跟前的看客乌泱乌泱
;工作人员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而且无一例外地紧紧盯着我家小弟弟,生怕他动
手动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儿。
一二楼是现代书画,三楼有金砖石盆石井等,四楼油画,五楼玉石砚等。比博物馆看得
过瘾多了,同一作家数件甚至数十件作品放在一起,容易感受气质。坏处是看——到—
—餍——足——众多或高古或清远的艺术品如此扎堆示众任人挑拣,感觉滑稽。若郑板
桥、八大山人、吴昌硕等人生前贫困潦倒,死后却成了富贵人家的装饰品,也令人感慨。
在场众人看起来都很有钱。一人问另一人是否尚缺傅抱石,指指墙上说这幅看来不错。
这些人互相熟识,见面以老师互称。收藏也是个小圈子?不少人拿着放大镜细寻,或用
手机细拍字画局部和款识,个个都是行家。有个父亲在指导看似十岁不到的儿子怎么鉴
赏,儿子边看边想边对答,训练有素。一些人在用手机订宾馆。后来看新闻说世贸附近
的四家宾馆全部客满,竞投号最高卖到1...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
杭州的金石书画社,清末发起,吴昌硕是首任社长。也是个公园,亭台楼阁,山坡溪流
,处处石刻。你这么一问,我很想贴西泠印社了,小时候不爱去,觉得很枯燥。现在很
喜欢,虽然大都看不懂,但那些刻字很抒发高远情怀,看得胸臆舒畅。你也来贴国内照
片参加活动吧?趁着新鲜!
曾国藩让我想起康熙,李鸿章让我想起乾隆……你妈写字那么牛呀。你也不错吧?我的
字和我妈的很像,虽然我从没模仿过她。可以买一幅吴冠中翻版画,几百上千差不多。

副。
wh
发帖数: 141625
4
八大山人那个古代专场的最高价是黄道周的那幅楷书,19,550,000元(含佣金)。我没
眼光拍下来……这两场都没去,我去了卖吴昌硕的两场。
L******h
发帖数: 4361
5
赞写的和照的都用心!
喜欢翁同龢的字,很俊朗也不失儒雅。
吴昌硕的菜园系列和花卉也都很喜欢,还收藏了他的一套画的邮票。
吴冠中的那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初春的清新和妩媚给勾勒出来。
徐悲鸿的那两幅马感觉有点拘谨了,不够生动。
井圈有什么用呢?可以放园子里,再在下面挖个井呀 (你们弟好可爱) :-)

慨。
e***d
发帖数: 8248
6
没有经济能力的小朋友就是集盖销票,大面额的难搞到,大面额的盖销票通过收集公函
容易些。
吴昌硕那套票,通过盖销票来集太难了。
w*********e
发帖数: 5286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国发行的画家画作邮票
这个帖子太好了,这些图片都是你搜集的?
八十年代那几套我小时候基本都搜集过,齐白石,吴昌硕还有京剧旦角
那几套搜集全特别难,一是数量多,二是当时80分得邮票用的很少,好像
往美国寄信才用得到,当时买邮票还要邮卡。

1971
wh
发帖数: 141625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国发行的画家画作邮票
是啊,尽量挑大尺寸的照片,显示不出来的就拷贝到相册里再贴链接。有些图找不好,
像一楼第四组《当代美术作品选》(一),找不到清楚的图片,只找到这个首日封。
嗯,吴昌硕我神奇地集齐了,其他都没齐活,齐白石差很多张。大面值的包裹会用,反
正很难集到。京剧旦角那套很多人物我都不认识,又画得好看,我又好奇又喜欢……我
没钱买邮票,倒不记得邮卡。记得有本杂志,就叫《集邮》吗?我叔叔是资深邮迷,订
这个。猴票文革票他都有。送给我一张西游记的第二张,其他不肯多给我了,呵呵。他
把邮票簿藏在一个行李箱里,藏在床下面,很得意地说这个箱子能买一套房子呢。那还
是八九十年代,现在不知道买不买得到,邮票恐怕没房价涨得快。
w*********e
发帖数: 5286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国发行的画家画作邮票
我记得吴昌硕那套的最后那张70分我是怎么也搜集不到,邮册上
缺了一张很难看,第一套生肖我缺了猴票。你大概集邮比我早
一直被教育说买新邮票不算集邮,所以到处问人讨要信封
后来也懒了,直接买新的,有段时期我的零用钱除了吃冰棍全用
在这个上面了
我记得80年代买新发型的T J的邮票都要邮卡的,绿色的皮,和牛奶卡
差不多,买小型张首日封那更要油卡了,你们哪里不要邮卡随便买?
《集邮》杂志我定得。
当时记得还有种东西叫做“极限明信片”,是最厉害的,明信片、邮票
和邮戳全要一致,我一直搞不到,
小学毕业之后就慢慢淡了,集邮花了我很多时间,但是也涨了好多知识。
wh
发帖数: 141625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国发行的画家画作邮票
我不知道怎么搞到吴昌硕最后一张的。有一次我舅给了我很多邮票,是我舅妈的侄子不
想再集邮,把以前的邮票都送我了,补齐了我的很多缺。我没猴票,前面打错了,哈哈
。我也是中学以后就不集了。看过我叔的《集邮》杂志,知识量很大,深感自己贫乏。
你都记得牛奶卡啊,你这一说,我记起来的牛奶卡怎么是一张白色的硬纸板?上面画格
子,领一天牛奶划掉一天。我小时候跟你在一个地方呀,不是不要邮卡,是我没什么零
钱。我每周去少年宫参加兴趣小组,来回车票一角钱。有时走路回家,省下五分钱,大
概两次就能买一包鱼皮花生或拷扁橄榄,和馋嘴的同学边走路边一起吃,开心得很。
极限明信片我都没见过。小型张我也没有,太贵了,也不可能从信封上集到。据说涨价
很快很值。我阿姨送给我刻舟求剑和咕咚来了的小本票,我常常拿出来把玩,哈哈。
wh
发帖数: 141625
11
嗯,看到原画上的好颜色了!原画很清秀漂亮啊!书里的那幅有点吴昌硕风格。吴老练
,但小孩未必喜欢噢。
wh
发帖数: 141625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武昌城》
变化很大,但熟悉的地方还有很多啊。腆颜抄几段我写杭州的:
“除了坟墓,孤山还有众多纪念地,如范仲淹之范公亭、欧阳修之六一泉、俞曲园纪念
馆、吴昌硕纪念馆、林启纪念馆、鲁迅纪念像、常书鸿纪念馆等。再从孤山扩至杭城,
钱缪、岳飞、牛皋、于谦、张苍水、章太炎、苏轼、白居易、赵之谦、盖叫天、黄宾虹
、林风眠、潘天寿、沙孟海、郁达夫、刘大白、史量才、李叔同、蒋百里、都锦生……
每一座墓、祠、纪念馆,都清清楚楚地矗立在湖山之间,心头眼前。”
“从浙大路往西两分钟到浙大,沿玉古路可南至灵峰、玉泉、植物园。从曙光路往南五
分钟到曲院风荷,这是个三岔路口,往西沿灵隐路至龙井、茅家埠、九里松、灵隐,天
竺;往东沿北山路至紫云洞、岳庙、西湖、苏堤、白堤;往南沿西山路至花圃、郭庄、
西湖国宾馆、花港观鱼到南山路虎跑路动物园虎跑六和塔九溪和云栖。这些路名景点深
深印在脑子里,骑车来回玩得烂熟烂烂熟。曙光路往北是最boring的黄龙洞和最拥挤的
市区,最不喜欢走这条路。去少年宫走这条路最近,但我宁可绕远走白堤或北山路,只
为看西湖。在杭州住过的人是不是多多少少有点唯美主义。”
“我不是恋家的人,考大学越远越好,寒...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206
13
赞,很细致很强啊。。。豆瓣的同学们好萌。。。。(*^__^*)
国画水墨---
水墨,大约从中唐以后发展而受文人推尚,“墨分五色,代五彩”,主要用水,以及墨
的浓淡、重清、干湿等,加上笔法,来发挥水墨的功能。颜色基本上就是黑白变化色调
的。如齐白石的虾。
严格的说,最基本的传统水墨画,是纯用水与墨表达,不上中国画颜色的。
但是后来的水墨画,特别是现代水墨画,也有上色的,来点缀辉映墨色,不过整体水墨
风格为主,颜色为辅。
国画彩墨---
古人又说过:“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唐以后,青绿山水、工笔等也大行其道。彩墨
除了水和墨以外,也用到了国画颜(色)料。到近代,更是与各种西洋技法和颜料结合
创新,比如古代的青绿山水、吴昌硕的牡丹、林风眠那些,就是彩墨。
西洋水彩---
严格的说,水彩(watercolor)是西洋画的一种,颜料与国画颜料不同。西洋颜料主要分
油画、丙烯、水彩、水粉等,每种表现和干湿都不同,油画颜料稍贵,干起来慢,细腻
传统高大上;水彩的渗透表现力很强,动慢效果会经常用到水彩;丙烯和水粉比油画颜
料便宜,干起来快,经常做油画颜料的替代品。
美国这边油画方向里,会单独含水彩技...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4
多谢耐心,这下明白了很多!青绿山水最让我想起吴湖帆。那就是说传统国画里其实没
有西方意义的水彩画,因为颜料不一样,国画里的彩画属于彩墨画?吴昌硕的画已经算
是结合西方技法与颜料了么?
能不能再问问国画颜料(墨和彩墨)和西方水彩颜料有什么不同……不好意思,要是你
不知道那么具体就让它去,我回头在网上查查。我在教小孩书法,小孩还想画中国水彩
画,我正愁怎么弄。我会用这里的水彩颜料,对小孩来说没关系吧。教书法时也没买墨
,用黑色的paint兑水而成……后来改用水写纸,方便而且干净。国画我在大学里选修
过,画过竹子、荷花、葫芦、桃子、南瓜花等,可惜都放在家里,现在全忘了怎么画。
我想着就到网上去找几张简易国画,让他们照葫芦画瓢……
嗯,用尺子画画让我想起清明上河图。辉夜姬里的那些轮廓我看不出是铅笔,小孩的轮
廓像毛笔,姑娘的轮廓好像有毛笔有蜡笔,可能也有电脑制作似的。
日本毛笔我查到一篇说是各种兽毛混合制成:
http://www.keguanjp.com/kgjp_baike/kgjp_bk_wenhua/pt20111007090
执笔法是这样的吗:
wh
发帖数: 141625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又找到一个更详细介绍其身世的新闻: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去世 享年102岁
2015-06-18 09:24:05 凤凰文化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8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
妹成为绝响。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
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
,公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
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
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张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她曾戏说,她对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
,无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出于敬重,大家都
唤张充和为“张先生”。稍稍熟悉民国掌故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个连缀着许多雅致、
浪漫、歌哭故事的名字,在许多仰慕者听来,更仿佛是一个从古画绫缎上走下来的名字
。她是已故耶鲁东亚系名教授傅汉斯(HansH.Frankel)的夫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
书法、昆曲、诗词大...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6
我特爱逛故居和墓地。以前贴过杭州的林风眠故居: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403293.html
黄宾虹故居: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394209.html
都锦生故居: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397315.html
还有上海的吴昌硕故居(纪念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564483.html
这几年杭州开辟出好几个新故居,虽被诟病形式大于内容,不过如我这般的追星族一个
个乐此不疲地张过来,满足总是大于失望。今年暑假玩得最得意的一圈是一天之内走访
司徒雷登、陆游和马寅初故居,顺带捎上雷登家边的天水堂、杭州天主教堂及陆游家里
的下城区文史馆。故居之间的步行距离不超过20分钟(走走看看30-40分钟),每个故
居花1-1.5小时,正好一天的行程。而且一路行经孩儿巷、法轮寺路、板砖巷、豆腐巷
、洗衣巷、竹竿巷、孝女路等杭州老街区,味道...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7
上次说到耶鲁图书馆门上的颜真卿及其堂兄颜杲卿的英勇就义故事。刚刚找到一篇生动
分析颜真卿其人其字的文章:
http://shufashenghuo.baike.com/article-117564.html
一共五页,挺长的。贴几大段我感兴趣的;喜欢书法的同学请看链接里的全文,外行如
我觉得很有说服力,不知道内行如何评价。
(以下节选文字不用引号了,方便看。部分图片是我自己找的。括号里是我的插入语…
…)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
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
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他传世法书中的盛唐
气象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追念,他高贵杰出的品格气度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尊崇,他创
造了雄深雅健、敦厚磊落的新的文人书法审美范式,成为与“书圣”王羲之分庭抗礼的
唯一重量级人物。
(这段有点压迫感;其实不如用下面的故事作为开头更吸引人。)
一、生平
(安禄山叛乱时,颜真卿第一个领兵反抗。)其时,安禄山气盛,攻克洛阳,御史中丞
卢奕(其子卢杞后来为相,出计让颜真...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8
是吗!我没见过。刚在他们网上的catelogue里果然看到三幅吴冠中,还看到吴昌硕金
农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黄宾虹朱屺瞻等人的画。我几乎都没见过,太可惜了,这两年挂
出来的中国画很少(也不好看……)。
这是我两年前贴的一批,中国的陶瓷陈列得多一点: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914281.html
wh
发帖数: 141625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饶宗颐的字好在哪里?
2月6日饶宗颐去世,群内纷传送别最后一位国学大师的悼文——自章太炎以降,最后一
位国学大师恐怕有上百个了吧?总也死不掉。当然饶宗颐是很大师的,参见篇篇悼文开
头的一长串头衔:
他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
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
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
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
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
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
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
与钱钟书并称“南饶北钱”
季羡林称他为自己“心目中的大师”
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
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今日又见一盖棺封印:作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无论学术还是书画冠绝所有前任。我
终于爆炸了……国学界真乃星宿派。季羡林学了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的八荒六合唯我独
尊功,老来成天在报上无问西东胡说八道。饶宗颐的文章曾在《二十一世纪》里看过一
点,新儒家新国学的文字向来面目乏味。饶的书法最早在河南汤阴岳飞庙里见过:
当时还乍舌:这就是饶宗颐的字?搁这儿好意思么……今天居然有人觉得这字比吴昌硕
沙孟海赵朴初更牛??我咋觉得提鞋都不配呢...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饶宗颐的字好在哪里?
大篆我喜欢吴昌硕的……
wh
发帖数: 141625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饶宗颐的字好在哪里?
李叔同和启功的字我都挺喜欢,前者清癯出世,笔意自然,后者常被批为馆阁体,可我
觉得挺清朗。读他们的文章诗词,李慈悲多情,启诙谐达观,都挺好看。
饶字给我感觉是作态,(采访)文章是自大,一点认同感都没有。:D
吴昌硕也算自成一派了吧?张充和可能算不上,不过她的字也很有风格和辨识度。
i***a
发帖数: 11826
22
3. 冯小刚是俗还是雅?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冯舞台美术设计出身,艺术基本功扎
实。他在网上贴过自己画的几幅风景和人体油画写生作品,可以看出当年的基础。他和
曾梵志的合作油画作品创过2千万的天价。
冯小刚有艺术内涵吗?当然。作为艺术出身、从业电影多年的导演,他
怎么可能不知道电影和艺术的区别、定位和市场。
故事中,导演从电影走向艺术,从通俗艺术走向 high arts.
他在花园别墅里,打破一切,搬到了民工住过的大厂房。为什么?
-----事实上很多艺术工作室都是类似的厂房。
他做了幅棉花当代艺术,甚至在表现作品时加入了非洲鼓声。为什么?
----- 原始舞蹈和音乐,一直被一些艺术史家评论为最单纯的艺术,狂
放原始无拘束。这幅作品颇类似蔡志松的作品,事实上表达了自由的禅意。
他最后上了急救车。为什么?
-----他没有迎合市场,他不...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3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wow乐子我一下子收到十封信!
不知道啊,他当时就是那么说的,给我印象特别深。他就随口一说吧,他是北方人,吉
林的,做事很笃定很慢慢悠悠。就是他到我们家乱嚼一通河蟹,还说味道一般,把我妈
气得。他喜欢吴昌硕,会刻章,会吉他,在上大教书的时候和学生师生恋,毕业时在火
车站弹吉他洒泪而别,非常浪漫。
i***a
发帖数: 11826
24
我惭愧~~。好吧,要讲齐白石,得了解中国国画中的意境美。
比如古代画院考试,“深山藏古寺”,佳作乃是画了溪边挑水的和尚。。。而老舍请齐
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画的是溪边湍急水流中的蝌蚪。
齐白石的画,大多表现瓜果、花鸟、蔬卉,是种田园意趣中的闲适。他的虾,从年轻时
,到年老时,表达也有很大的区别。
他在50多岁前,并不出名,是师从八大山人的风格。50多岁后,遂进行了“衰年变法”
,学习吴昌硕(清末最后比较出名的国画家)的风格。才逐渐成名。
齐白石印象中,好像是中国得奖最多名誉称号最多的画家~
i***a
发帖数: 11826
25
不是呀,徐悲鸿是以前码林风眠的时候,有同学问到,当时就想码了。。。惭愧~
中国绘画里,按题材分,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除了人物和山水之外
,统称花鸟。非花非鸟也归为花鸟,比如马)。
人物画,因为早期的宗教神仙和帝王肖像画的需求,是最早走入巅峰(唐代
),也最早衰败的。唐以后,山水画逐渐兴起,出现了宋山水的巅峰王希孟的《千里江
山图》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后,山水亦逐渐衰败。
到明清花鸟兴起、巅峰,比如徐渭、八大山人、扬州八怪。。。清末,近代
枪炮打开大门,花鸟亦走向衰败。而吴昌硕,则以其金石画派,成为差不多是花鸟画宗
师的最后一人。
中国画在经历了人物、山水、花鸟巅峰颓败后,到清末民国,已是山穷水尽
疑复路的阶段。而西洋油画,早已进入中国,以其精致细腻的笔触,震撼着国画的视野。
所以,民国大师们,无论是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林风眠、黄君璧。。
。等等,都致力于改良中国画。
这一点,其实与徐光启等推动现代数学、胡适等致力新文化、科学界仰慕西
洋科技、翻译界引...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6
来自主题: MiddleSchool版 - 2011-5-27作业:最喜欢的艺术作品
我还是喜欢吴昌硕的字。
c*x
发帖数: 555
27
来自主题: Arts版 - [转载] 艺术三昧(丰子恺)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imi 所发表 】
转载 -- 1999年6月24日, 北京时间10:26:03
艺术三昧
丰子恺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
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
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
。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
肥或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决不是偶然的。即都是为全体而
然,不是为个体自己而然的。于是我想像:假如有绝对完善的艺术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
或一笔里已经表出全体的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笔改变一个样子,全体也非统统改变
不可;又如把任何一字或一笔除去,全体就不成立。换言之,在一笔中已经表出全体,在
一笔中可以看出全体,而全体只是一个个体。
所以单看一笔、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这是伟大的艺术的特点。在绘画也是如此。
中国画论中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这个
c*****g
发帖数: 1856
28
水墨画感言
中国画中写意画是以水墨作为姻缘的文化现象,长时期占据
着画坛的统治地位,成为正统。画家对水墨的独特的感悟,来源
于对水墨画的实践。
中国人对于线条、水墨的特殊感情和心悟,是古老的传统艺
术思维现象。儒道思想的启迪和制约,使得中国画家迷走于水墨
天地数千年乐而忘返。水墨画以其独具的风采、恢宏博大的内涵、
神秘莫测的无穷变化,尤其是它纯正的东方意味使之傲立于世界
艺术之林。
水墨画的发展是以水墨技法的不断进步、完善而趋于成熟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水墨画的发展是水墨技法的发展为基础的。如
果说中国水墨画的发展脉络可以归结为自表物向表意写心发展,
那么其技法的进步也可视为用笔墨对表物表意、写心能力的认识
和开发。
经数千年来成千上万个画家的不断努力,传统水墨画就像一
棵长满果实的大树,其技法也得到不断丰富、发展和成熟。如董
源的氤氲,郭熙的菌散,范宽的厚实,米友仁的充润,李唐的浓
重,夏圭的淋漓-----从宋元以后的四家、董其昌、徐渭、四僧、
四王、扬州八怪,直到吴昌硕、黄宾虹、石鲁、傅抱石、张大千、
李可染、齐白石等,在水墨画的探索实践中也都各得珍奇,各具
风采。
传统水墨画讲究
c*****g
发帖数: 1856
29
来自主题: Arts版 - 砚 (转自华夏晶砚) -3-
砚铭
铭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励的文字,像墓志铭,
座右铭等等。砚铭便是镌刻于砚表面的文字,它是文学作品在砚
面的表现形式,是文学、书法与制砚艺术结合的产物。砚铭的内
容往往是言志寄情之作,体现着不同时代的风尚。古人多把砚铭
作为表现于砚的格言,奉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并劝勉自己要躬身
力行。砚为文房之宝,置于案头,题刻砚铭多为必然。因此,砚
铭受到文人雅士的注重,其内容也更广泛而有深意。作为文学形
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
如唐代杜甫有《石砚铭》。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来抒发自己
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从此以后,言志寄情就成了砚铭创作的
主流,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宋代岳飞的端砚铭:
“持坚守白,不磷不缁。”文天祥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
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其言语铿锵有声,令人肃
然起敬。又如清朝金农《秋竹先生田砚铭》:“一夫用力,乃芸
已田,刈之获之,岁获大年,却无猛虎之吏,白昼打门横索线。”
吴昌硕的《竹节端砚铭》:“竹不实,凤亦饥,闭门且写感事诗。”
都是这类砚铭的代表之作。
砚铭作为艺术品出现,它兴于宋元
p*****n
发帖数: 1415
30
来自主题: Arts版 - [转载] 入古出古、引西润中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iwan 讨论区 】
【 原文由 pattern 所发表 】
入古出古、引西润中
台大教授 傅申
中国画发展到十九、二十世纪交替之际,画史上的大家,如吴昌硕、齐白石、
黄宾虹等,都是传统派的大家。纯属二十世纪的溥心畲、潘天寿、吴湖帆、于
非庵等,也都是入古较深的传统派画家,傅抱石、李可染则为较具个性主义的
传统派。而非传统派的艺术家当中,徐悲鸿是较为保守的「中西融合」型,林
风眠则倾向于「西体中用」一路。而张大千在他同辈艺术家之中,相当特殊之
处,是他一人分别属于两种对立的类型。
大千先生与古人奋战一直到他五、六十岁,走的是最传统的路子,甚至比
上述传统派诸家更为传统,是一位传统派的全能画家;到了六十多岁时,大千
先生受到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触发,撷取了中国画论中的精华,脱胎于中国的
古法,发展出泼墨泼彩的创新画风,不但远甚于他的同辈,甚至比他年轻一辈
更具前卫性的新风格,显示他又是「引西润中」的非传统派画家。
张大千前半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锻链与修养既深且博,实为中国画史中罕
见。因为他是美术史家式的画家,他从民初清末,上溯清、明,而元、而宋、
r*****g
发帖数: 123
31
来自主题: Arts版 - 也说徐悲鸿
从同情徐的生活经历的角度,为他寻找行为的理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与他的
艺术成就和他观念的对错没有关系。对四王风格一统天下的局面不满的,不只是
他。他剧烈的动作并没有把中国画带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倒是认同传统连续
性的吴昌硕,黄宾虹赋予了中国画以新的面貌。我对林风眠的画虽然不喜欢,但
他的影响有限,所以对他也并不很讨厌。











































j**********1
发帖数: 89
32
海派书画收藏与海派书画创作的历史对应这是应当引起关注并进行研讨的历史对应现象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涌现了一大批文物收藏名家,尤其在书画收藏方面更是成就卓然
。海内外有定评的共有六位:庞元济、张伯驹、吴湖帆、张大千、张葱玉、王季迁。他
们中仅张伯驹是京派书画收藏家外,其余五人均为海派收藏家,从中可见海派书画收藏
家的雄厚实力和大家荟萃。说得传统一点,当时的上海是全国书画收藏的“半壁江山”
。说得客观一些,当时的上海是全国书画收藏的中心与都会,形成了一批真正一流的收
藏家,为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辉煌的收藏记忆。
同样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涌现了一大批书画名家,京派有溥儒、齐白石等,岭南
派有高剑父、高奇峰等,而“三吴一冯”为翘楚的海派书画家则形成了一个名家群体,
如黄宾虹、张大千、贺天健、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潘天寿等都属这个群体中的中
坚,这还不包括清末民初的任伯年、蒲华、虚谷及泰斗级的吴昌硕,稍后的还有王季迁
、陆俨少、谢稚柳、唐云、来楚生、江寒汀等,从中展示了海派书画家的强大阵容和人
才高地。也说得传统一点,当时的海派书画家支撑起了中国书画的“半壁江山”。说得
客观一些,当时的上海
j******n
发帖数: 21641
33
首先wh的坑的特点就是把一堆未必有紧密联系的事情放一起说
这样别人找到'兴趣'点,就可能一直回下去,她的版面就显得很红火
其次她和才子说的对比,可能和你理解的对比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对比郎世宁和吴昌硕的花鸟画
wh
发帖数: 141625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征文】西湖边的几个僻静去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4 16:38:01 2011, 美东)
不少去杭州玩的朋友抱怨人多拥挤,没了游玩的闲情逸致。夏天回国时倒在西湖边发现
几个僻静去处,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茅家埠,在杨公堤(即西山路)上的西湖国宾馆对面。早先这里是去灵隐的必经之
路,水域宽广。那时没有北山路,开春时香客们要从湖滨摆渡到茅家埠码头,弃船登岸
,沿上香古道去灵隐天竺进香。
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里记录了上香古道一带商埠云集、茶楼林立的香会盛况。清中
叶以后西湖湖面逐渐缩小,民国时更填湖建路,游人弃水道改由北山路去灵隐,杨公堤
也渐与西岸合为西山路,茅家埠水域及上香古道渐渐湮没。02年西山路扩建,扩宽茅家
埠、三台山等路西的湖面,恢复杨公堤旧名,重修上香古道,开辟几处新旧景点加大小
茶馆,称茅家埠景区。
在杨公堤丁家山车站下车,先看到路西树丛中的赵之谦纪念亭,取名半隐。
赵之谦是清代后期绍兴人,书、画、印古拙浑厚,对吴昌硕等后人影响...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5
排了半天版,求包子……徐悲鸿、齐白石、吴昌硕、郑板桥这四套最熟。
a**u
发帖数: 7128
36
好, 下次回去一定要去。 沒想到上海有這麼好地方。
g***y
发帖数: 16371
37
以前在那里看过他的一个专题展
好多书和画啊
印象不错
g*******h
发帖数: 108
38
见过路过,惭愧没有拜访过。这样的砖瓦这样的清净之地,二十多年来是越见稀少。
wh
发帖数: 141625
39
嗯。入境不是上海就是北京,这个纪念馆又在交通要道上,交通很方便。不过就是因为
在要道上,经常经过,但总是没时间特地去一次。这次去了感觉很好。
wh
发帖数: 141625
40
嗯。我喜欢他的气质,其实字画我都看不懂多少。古典版有人在问他的花花草草好在哪
里。
wh
发帖数: 141625
41
是。而且他的为人也和这个闹市中的纪念馆一样清净,又朴实不孤傲。转贴一段在古典
版的回复:
我帖子里贴他的第一幅葡萄图,边款引用的是徐文长的诗句“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
掷野藤中”。自比“明珠”是和传统文人一样,有怀才不遇之叹,固守清贫之道。但不
像徐渭等明清狂士走偏、怪之道,他粗犷中还很朴实厚道。四十多岁还在创业,身无分
文带着全家到上海,住在黄浦江的小船上,这在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很让人感叹。
i***a
发帖数: 11826
42
照片很漂亮,赞~~:)他金石印刻很好,我们兴趣组学过,书画不太清楚了,呵呵。不过
看到葡萄、藤一类的,好象齐白石也画了些类似的挺多的~~。下次去上博和朵云轩呀~,
我最喜欢上博。^_^
wh
发帖数: 141625
43
是国内的兴趣组吗?真不错。上博我出国以后没再去过。朵云轩在哪里也不知道,拍卖
行的东西比较杂吧,不知道有没有介绍文字。倒是挺想去看一场拍卖,哈哈,大概会很
紧张!

~,
wh
发帖数: 141625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黄之旅】西泠春拍之一:预展(多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4 14:21:51 2014, 美东)
前年此时回国,正赶上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还没看过拍卖现场,便去凑热闹开开眼。
先有三天预展。杭州世贸很大,半天才找到展厅。展厅也很大,三千多件拍卖品像菜场
的大白菜一样密密麻麻排在一起——都是上万元的白菜。白菜跟前的看客乌泱乌泱
;工作人员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而且无一例外地紧紧盯着我家小弟弟,生怕他动
手动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儿。
一二楼是现代书画,三楼有金砖石盆石井等,四楼油画,五楼玉石砚等。比博物馆看得
过瘾多了,同一作家数件甚至数十件作品放在一起,容易感受气质。坏处是看——到—
—餍——足——众多或高古或清远的艺术品如此扎堆示众任人挑拣,感觉滑稽。若郑板
桥、八大山人、吴昌硕等人生前贫困潦倒,死后却成了富贵人家的装饰品,也令人感慨。
在场众人看起来都很有钱。一人问另一人是否尚缺傅抱石,指指墙上说这幅看来不错。
这些人互相熟...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88
4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艺术三昧(丰子恺)
转载 -- 1999年6月24日, 北京时间10:26:03
艺术三昧
丰子恺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
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
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
。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
肥或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决不是偶然的。即都是为全体而
然,不是为个体自己而然的。于是我想像:假如有绝对完善的艺术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
或一笔里已经表出全体的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笔改变一个样子,全体也非统统改变
不可;又如把任何一字或一笔除去,全体就不成立。换言之,在一笔中已经表出全体,在
一笔中可以看出全体,而全体只是一个个体。
所以单看一笔、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这是伟大的艺术的特点。在绘画也是如此。
中国画论中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这个意思。西洋印象画派的持论:“以前的西洋画都
只是集许多幅小画而成一幅大画,毫无生气。艺术的绘画,非画
w*****9
发帖数: 2193
4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版上有没有会刻印的
哎呀,可惜是姓名,没法贴出来瞧瞧。
我和同学以前都喜欢吴昌硕的字画,上过选修的篆刻课,但刻不好。也不太会看印。
s****e
发帖数: 132
4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版上有没有会刻印的
我非常喜欢吴昌硕的字和印,那一手篆书绝对登峰造极,我觉得艺术成就不亚于李斯李阳冰
篆刻其实也分门派的,很久以前迷过一阵,现在忘的差不多了
g****z
发帖数: 1135
4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版上有没有会刻印的
嗯,吴昌硕的篆字,治印的确一流。齐白石治印也不错哦。

阳冰
w*****9
发帖数: 2193
4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版上有没有会刻印的
我就记得阴啊阳啊,留白啊断线啊这些名儿。篆字我都认不出。以前和同学去孔庙或者
去任何景点看楹联,他都能念得上,我好羡慕。
吴昌硕也很以字入画,画的画都是书法味儿。近现代的画家我不太分得清楚,就他的画
好认。他的画出过一套八张的长幅邮票;另外还有一套16张的更细长条的邮票,是别人
的画,我就记不清是谁的了。可能都是八十年代的邮票,反正很早了。

阳冰
c******y
发帖数: 547
5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来来,我来出识字系列5
6: 杨维帧
8:张瑞图
9:吴昌硕
10:傅山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