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 发帖数: 3668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今天见到的,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4 15:25:56 2009)
对. 而且和四禅八定全不是一回事.
四禅八定是指行者到底有啥心不乱之 "能力", 及此 "能力"
之形成是否需依靠什么才造成有此能力, 和此依靠最终会
造成什么定力结果.
而那静虑支, 并非在说你有何能力, 而是说 "心行". 你只有
初禅能力, 也可静虑而置心一处, 你俱足四禅能力也可静
虑而置心一处; 此 "置心一处" 就和初禅的 "置心一处" 能
力之所指是风马牛无关.
I don't want to said, 让他慢慢以戏论为修. |
|
l*******l 发帖数: 13923 | 2 佛教与科学-----爱因斯坦只是验证了佛学的时间和空间观
两千多年前出来的佛法告诉大家,天道和我们人道的时间、空间都不一样。佛
陀(释迦牟尼)以神通去到天道(这次去的是忉利天,也就是三十三天,其天主是帝释
天,也就是西方人所信仰的上帝。由于处于六道中的天道,也没有脱离轮回)为他往生
到天道的母亲摩耶夫人及众天人说法。他先将身体高度增加到一由旬(忉利天天人的标
准身高,相当于我们的19.5公里高。当然,质量肯定也增加了许多),为专心说法不被
弟子们打扰,还以神通力隐藏身行,使人间有天眼神通的人也找不到他。
接着,佛陀坐在石座上,母亲摩耶夫人领着许多天女们来礼见佛陀,释提桓因(也
就是帝释天)与许多三十三天的天众,也都来礼见佛陀,围坐在佛陀的四周,准备听闻
佛陀说法。佛陀的说法,先让他们生起欢喜心,接着说布施、持戒等人天善行,再说欲
贪是大祸患,是不清净的,应当舍离。待他们能接受这些道理,有了听闻佛法的基础后
,便开始宣讲苦、集、灭、道等佛法核心的四圣谛。说完四圣谛后,在座的天众们,有
许多即证得了初果。
说法完毕后,帝释天请问佛陀:
“世尊!我应当...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3 揭批泽东性史,维护小姐人权!
拙文《安倍首相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大救星》发表后,反响强烈,很多人来信表示支持
,易秋野等读者主动为我转贴,一位姓崔的先生来信说:“为帝制,为先生骂轮子等,
我不齿先生,唾弃先生,骂过先生!神州沉沦,我忧患,一些人在自信,在做梦,在玩
打虎打苍蝇的游戏。我想,其实世道之变,道路以目,路人皆知,路人不语而已。2013
年深秋,我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去京祭祀过崇祯皇帝,我以中原苍生的身份去淇河边祭祀
纣王。读先生《安倍首相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大救星》此文,我已经无语天下,羞愧无
容,泪流不已,唯有忏悔,自赎自救!”郑酋午先生来信说:“文章写得好,文采飞扬
,分析透彻。君主制比党国主义好……读了这句话,方知,你比习总强,你懂的,他不
懂,他懂得,你也懂。满清要有你掌政不会亡。”乔续同志说:“金先生确有大智慧,
看似荒诞的观点,背后却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和智慧,学习了。”旅居芬兰的华裔作家唐
夫先生来信表示支持:“足下文笔以毒辣辛酸为趣,汪洋恣肆为形,加拖刀计与回马枪
为文,辗转吞吐,纵横起伏,俗到极点,雅及巅峰,有可读处,可笑处,可悲处,可怜
处。”并赋诗一首指教道:“文笔...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4 杂阿含(1246)经
摘自
http://ahanjing.com/wap/view/1/124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金师住处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铸金者。积聚沙土。置于槽中。然后以水灌之。粗上烦恼。刚
石坚块随水而去。犹有粗沙缠结。复以水灌。粗沙随水流出。然后生金。犹为细沙.黑
土之所缠结。复以水灌。细沙.黑土随水流出。然后真金纯净无杂。犹有似金微垢。然
后金师置于炉中。增火鼓韛。令其融液。垢秽悉除。然其生金犹故。不轻.不软.光明
不发。屈伸则断。彼炼金师.炼金弟子复置炉中。增火鼓韛。转侧陶炼。然后生金轻软
光泽。屈伸不断。随意所作钗.铛.镮.钏诸庄严具
如是。净心进向比丘粗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除次粗垢。欲觉.恚觉.害觉。如彼生金除粗沙砾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金除去
尘垢.细沙.黑土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
其纯净
复次。比丘于诸三昧有行所持。犹如池水周匝岸持。为法所持。不得寂静胜妙。不得息
乐。尽诸有漏。如彼金... 阅读全帖 |
|
C******7 发帖数: 11 | 5 法鼓山果晖法师带来清凉禅风
【佛利蒙讯】 八月炎炎夏日,法鼓山旧金山分会恭请果晖法师前来弘法,主讲禅修讲
座及带领「都市禅三」活动,为湾区带来一股清凉自在的禅风。
果晖法师现任法鼓山副住持、法鼓文理学院佛教学系系主任。曾任农禅寺秘书、圣严法
师侍者、禅坐会辅导法师及农禅寺都监。果晖法师是圣严法师传法的法子之一,以不离
实用修行来从事研究,拿到日本立正大学博士学位。硕士论文以数息观为研究对象;博
士论文也是选择与数息观相关的经典「大安般经」来研究。
禅 宗以无方法为最上方法,无次第为最高次第。若论顿悟的心法,是连佛法也不要,
因为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也都不是佛法。不过,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曾说 过,
「佛法」没有次第,但是「方法」有次第。一般人还是需要次第,如打坐、数息、念佛
、拜佛、经行等。而禅宗四祖、五祖都有方法,宋代以后的公案话头及默 照,也都是
方法。
此次禅修讲座,将介绍三学、禅定、解脱及小乘禅的次第,再介绍次第禅观的数息观,
进而说明禅宗的无次第,以调心七层次配合默照、话头,帮助禅修者了解自己在每一阶
段的身心状况。都市禅三可以全程或选择一日、两日报名,可不过夜,请上网详读...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6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5543184/
斯里兰卡作为重要的上座部佛教国家之一,受葡萄牙、荷兰、英国人统治共长达443年
。近代斯里兰卡就是在这样动乱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激发了佛教民族主义情绪,培养了大
批佛教的民族主义改革家和思想家。例如,在佛教民族主义夏兴和佛教改革方面做出巨
大贡献的有达摩波罗(Dharmapāla,1866-1933);在近代佛教学术界和向西方传播佛教
做出杰出贡献的在家居士有:玛拉拉塞克拉(G. P. Malalasekera, 1899-1973)、贾亚
铁拉克(K. N. Jayatilleke, 1920-1970)教授等;出家比丘有布达搭陀(A. P.
Buddhadatta)、那兰陀(Narada,1898-1983)、罗睺罗(Walpola Rahula,1907-1997)长
老;等等。在斯里兰卡独立之前,很多僧侣积极参加反英运动,为斯里兰卡的独立、为
多数人的利益奔走呐喊。罗睺罗就是爱国爱教的僧侣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他积极参加
各种政治活动,为反对英国殖民的斗争和维护斯里兰卡人民的宗教、教育、社会和经... 阅读全帖 |
|
p***l 发帖数: 1391 | 7 17世纪40年代,沙皇俄国入侵黑龙江流域,建立雅克萨等殖民点,到处烧杀抢掠。此时
清朝刚入关,主力部队在长城以南,满洲防务空虚,1647年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只
有130余名驻军。1652年(顺治九年),清朝将军海色率600清兵在1500名赫哲族、达斡
尔族等民众援助下与俄国206名哥萨克人进行乌扎拉村之战,清军武器落后,战术失当
,惨败。1653年(顺治十年),清廷在宁古塔设立昂邦章京,以沙尔虎达为首任章京,
增派300兵力驻防,并联络赫哲族、费雅喀族等被俄国骚扰的原住民共同抗击哥萨克。
但清军火器不足,清朝要求属国朝鲜援助,特别嘱咐要“善使鸟铳”的朝鲜军士。[1]
朝鲜受华夷之辨影响,对清朝很鄙夷,1627年丁卯之役后更是厌恶清朝,1636年丙子胡
乱后被迫成为清朝属国,松锦之战中,清朝就征调朝鲜兵参与。但朝鲜国内反清思想浓
厚,“北伐论”甚嚣尘上。朝鲜孝宗暗中策划“北伐”,并支持中国的“反清复明”运
动。清朝对朝鲜有所察觉,因而发生了六使诘责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征调朝鲜士
兵也有试探朝鲜的意图。
1653年1月底,俄国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决定加大侵略黑龙江流域力度,派3000军...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8 【 在 reverie (缘生世间)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功夫,你不信就算了。
我暂时还没仔细查巴利文,有时间我会专仔细研究这个问题的。我也会从实证去检验这
个灭尽定的状况,甚至用科学仪器检测。
放心,一旦我决定要搞清楚某个问题,不会轻而易举放下的。
我自己,会努力把所有的禅定状况,无论是止禅,还是观禅,无论四禅八定,还是灭尽
定,还是涅槃,还是五神通,全部进行检验,然后还可能留下一些科学方面的检测。
我自己的计划是,先把全部的纯观禅修完,十六观智圆满,证涅槃,然后再集中修止禅
四禅八定,灭尽定,各种神通,验证他们的真实状况。然后留下修行记录。科学实验记
录。
这些事,够花我一辈子时间的了。
我现在,大概只进行了十分之一左右。 |
|
w*********r 发帖数: 2192 | 9 《禅悦》 禅修的基本方法(2)
作者:[英]阿姜布拉姆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刚开始时,你也许以为自己的禅修之法无一可取之处,但下回打坐的时候,你会感
觉非常平静、轻松。你会想:“哇,现在我可以修禅了!”可是再下一回打坐时,初始
禅修的痛苦又出现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的第一位禅修老师,曾对我说过一句在当时听来相当奇怪的话。他说:“没有‘
坏的禅修’。”他是对的。不论是“坏的”或“有挫折”的禅修,到最终,你所有的辛
苦付出都会得到回报。
这就如某个人星期一辛苦工作了一整天,下班时却没有领到薪水,他会想:“我这
么做是为了什么?”星期二他工作一整天,仍然一无所获;星期三、星期四他依然勤奋
工作,但还是没有领到薪水,连续四个糟糕的日子。到了星期五,他和以前一样继续工
作,当天下班时老板把薪水付给了他。
为什么不能把每次禅修都变成“领薪水的日子”呢?这是因为在禅修的困难阶段,
你是在积蓄力量,在为成功奠定基础。勤奋禅修时,你的力量将会增强,从而创造出获
得平静的动力,当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你的内心将进入一个美好的禅修境界,那便是
“领薪水的日子 |
|
r****n 发帖数: 8253 | 10 补充:这里所说的禅定,是严格的四禅八定,并不包括纯观禅的情况。
因为纯观的修法和修四禅八定有本质区别,对于定力要求不如止禅那么严格。但是也是
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积累才可以,如果定力不足够,也难以将“相续”打破,难以看到无
常和无我和苦的共相。而且纯观行者需要足够的慧力。用慧力来弥补定力的不足。
无论是修止禅还是观禅,有一点是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日常当中尽量维持正念觉知。即
尽量时刻清醒的觉知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绝对不是念佛这类专注),并配合无常,苦
,无我的正思维。这样最低不会让自己退失。
年能 |
|
t*****r 发帖数: 39 | 11 原贴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hlwj.html
拉拉杂杂也说禅之二:什么人配称禅师?
禅师,就是专门教人悟禅入禅(佛智)的老师,自然,作为禅师的人自己得懂禅。或曰:
坡主说此,岂非废话?答曰:非废话也,要知道古今中外乃至就在当下这一秒,的确有
无数自称或被称禅师的人,其实并不懂禅乃是假冒的禅师。如同古人喜好随便自称“道
人”一般,也有许多人喜好随便自称或称人“禅师”,于是到现在,这“禅师”几乎成
了一个挺。。。的词。
记得在禅宗非常鼎盛的唐朝,就曾有高明者大喝:大唐国里无禅师!!!(又有答道:
不是无禅,只是无师。)斯语,坡主颇神往心仪呢。
其实对这个可悲可痛现象,达摩老祖(观世音菩萨)早有准确预言,有兴趣者可去翻书
,那预言的意思也就是:我走后多年,假冒禅师将多如牛毛,而货真价实者寥寥。
说了半天假禅师,那啥是真禅师呢?坡主陋见,真禅师是如此者:
一丝不挂
完全为利益救度众生破其迷开其悟而活着,真正“只求他为人人,不求人人为他”,无
论做什么方便应机操作,总是为利益众生荷担如来家业,身口意几乎找不出自私自利漏
洞,很难...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2
前两次结集的共说保存在四部阿含中。还有一些经,如法句经、经集,因为四阿含中有
引用,也可能是前两次结集出来的。
南传也有可能是原始的,其他部派则是失真的。但是现在没有证据 :-) 在没有明确证
据下,先假定都是部派的,再找证据证明哪些是原始的。不过南、北传杂阿含经过对比
,至少80%以上的经是对应的,共同点远大于差异,这些应该属于原始经文。
部派所传的阿含经不完全相同,这在辗转传诵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在论师著作
已经表现出来。如『摄大乘论』说∶「于大众部阿笈摩中 ,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
本识」表明了根本识是大众部所传的阿含经才有的说法。部派所传经文支持自宗主张的
例子不只一个,如有部的杂阿含有经文说三世有,合于有部主张,而南传就无对应经。
这种经文就属于可疑的。
的确,四阿含并不能判断所有的部派差异。可以反过来说,部派差异是因为共传的阿含
经对某些法义不明确。因为部派的出发点是尊重阿含经的,所以不会提出直接抵触阿含
经的主张。例如共传的阿含经说四禅,四果,部派最多把四禅分成五种禅,四果则是定
说。 |
|
w**u 发帖数: 311 | 13 金水,我在开会,回贴慢了,请包含。
你提的两個问题,先回第二亇,用我所理解的模型,我们的意识就象一个大海,每时每
刻都是潜意识和显意识的交互。但潜意识是果报心组成的,你可以觉察的更快更细,却
不能决定他涌上的成分。你的显意识就是浮上的浪,你就是冲浪的小伙,可以在海面上
善巧的滑动,但不能完全决定,浪太大,再善巧,也会翻船。如果风平浪小,你觉得自
己能控制,或者你根本不知是浪在推你,还以为自已在控制滑浪板。
根据这个模型推理.我们最好每时每刻都有正念,你就不会随波再制造新的湍流,新的
湍流迟早会返回,变成新波浪。只有阿罗汉才有这个水平,所以叫不受后有。最好不要
看过去的波浪,不要想末耒的波浪,而是感觉脚下的波浪,这就叫活在当下,把无明降
到最小。(话虽如此,我现在还在想,怎么把我的课题文章写好发出去,大家都在人生
探索的路上吧!)
第一个问题,有两种含义,看佛陀的念处经,不讲止禅定禅,但讲了四层:知息,長短
息,全息,微息。阿含的其它章节好象是明确提到的心理状态和质量的确分四禅八定(
cpath,或seeu法友给我把把关) 。这个论坛里,bdbd可
能有初禅的经历,SeeU可能有近行定的...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311 | 14 金水,我在开会,回贴慢了,请包含。
你提的两個问题,先回第二亇,用我所理解的模型,我们的意识就象一个大海,每时每
刻都是潜意识和显意识的交互。但潜意识是果报心组成的,你可以觉察的更快更细,却
不能决定他涌上的成分。你的显意识就是浮上的浪,你就是冲浪的小伙,可以在海面上
善巧的滑动,但不能完全决定,浪太大,再善巧,也会翻船。如果风平浪小,你觉得自
己能控制,或者你根本不知是浪在推你,还以为自已在控制滑浪板。
根据这个模型推理.我们最好每时每刻都有正念,你就不会随波再制造新的湍流,新的
湍流迟早会返回,变成新波浪。只有阿罗汉才有这个水平,所以叫不受后有。最好不要
看过去的波浪,不要想末耒的波浪,而是感觉脚下的波浪,这就叫活在当下,把无明降
到最小。(话虽如此,我现在还在愁怎么把我的课题文章写好发出去,大家都在人生
探索的路上吧!)
再回到你第一个问题,有两种含义,看佛陀的念处经,不讲止禅定禅,但讲了四层:知
息,長短息,全息,微息。阿含的其它章节好象是明确提到的心理状态和质量的确分四
禅八定(
cpath,或seeu法友给我把把关) 。这个论坛里,bdbd可
能有初禅的经历,SeeU可能有... 阅读全帖 |
|
m*******u 发帖数: 30 | 15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二版附录二中的一节,原本是进行中的《道德经通
俗解说》中的第一节,但后来放弃了通俗解说的撰述,故作为附录内容。
论坛排版不便,有兴趣者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2,意义:“灵魂(情、德)”的神奇功能
二、老子认知人生、社会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实证分析、比较验证
2,意义:个体表征全体,“自然”(天性、规律等)不可违逆
三、老子认知中的几个问题
1,可信性、可证性
2,心灵【“灵魂(情、德)”】是最敏锐最精细的观察“仪器”
3,“灵魂(情、德)”的记忆内容
四、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宇宙是那样的辽阔和神秘,生命是如此的复杂和玄奥,老子又是怎样认知真相、真谛的
呢?是像哲学家那样苦思冥想、还是神学家那样凭借神灵、拟或是像科学家那 样通过
仪器?都不是。老子告诉我们说,他是在“致虚极,守静笃”中... 阅读全帖 |
|
q******g 发帖数: 206 | 16 清光绪年间,直隶广西府永年县南关的杨露禅,三下陈家沟投师陈长兴,经十八年苦练
学会太极神拳。后经刑部侍郎武汝清推荐,进京到瑞王府授艺。一时间京城武林高手纷
纷寻上门来比试,却总是败北而去。杨露禅由此名声大噪,人称“杨无敌”。
这事惊动了深居内宫的八卦掌开山鼻祖董海川。董海川几次想登门拜访杨露禅,又
恐有失体面。一日,他再也忍不住了,便派徒弟执请柬邀杨露禅小酌。
这天上午,董海川准备停当,静候杨露禅前来。但杨露禅直到中午还未露面。
董海川平日有午休习惯,当他静了下来睡眼朦胧,忽觉人影一闪,他一睁眼,但见
桌上摆着一个装潢十分考究的礼品花篮,内装“稻香村”各式糕点一份,“杏花村”老
窖好酒四瓶,红色缎带上用金字写着“杨露禅拜上”,花篮下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
着:“老拳师小憩,露禅不敢打扰,权且告退。失礼!”
董海川心中一惊:好个杨露禅,我刚一眯眼你就给我来这一招,真乃武林高手也!
可你也太不够意思了,难道我董海川想见你一面都不肯赏脸吗?好!明日我原礼奉还。
第二天,杨露禅晨练完毕,大门便被人拍响。他开门一看,街上悄无一人,便觉被人戏
弄。忽觉门前树上有个人影一闪。杨露禅拧身一纵上了门楼, |
|
S**U 发帖数: 7025 | 17 【偿还最后的债】
佛陀将般涅盘的这一年,在毗舍离附近的橡树村 (1) 中结夏安居,安居圆满后,就顺著他来时的路,一路游行回到舍卫城的只园精舍。 「法将」舍利弗礼拜佛陀后,回到自己的茅篷。当弟子们向他礼敬而离开后,他就洒扫、敷座,洗脚后盘腿坐著,进入阿罗汉的果定中。
舍利弗依他预定的时间出定,出定之时他有了个想法∶「过去诸佛是先入涅盘,还是他的大弟子先入涅盘?」然后他发现是大弟子先入涅盘。因此,他思考著自己的生命力,发现只剩下一个星期了。
他接著思索著∶「我该在那里入涅盘呢?罗目侯罗在三十三天入灭,智者憍陈如长老在六牙湖(Chaddanta Lake) (2) 圆寂,而那里是我入灭的地方呢?」
当尊者再三思索这个问题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并且想到∶「虽然她是七位阿罗汉的母亲 (3) ,但对佛、法、僧三宝还未生起信心,不知道她有没有可以生起信心的因缘?」
在观察这个问题后,尊者发现她有现观(abhisamaya)初果的因缘,因此自问∶「要透过谁的教导,她才能够洞察真理呢?」
接著他了解到唯有自己教导母亲佛法,才能成就这件事,他进而想到∶「如果我现在还是漠不关心,人们将会说∶『舍利弗一向乐于...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8 http://paauktawyausa.org/
Subscribe to e-mail to monitor his schedule.
达到三禅的师姐平常每天坐2-3小时。
你说的大概是密宗的标准吧,南传依原始佛教经典一再的描述,从初禅就检查熟悉五个
禅支,三禅只有乐、一境性(我记不清帕奥禅师那次是用四禅还是五禅的分法,如果是
用五禅的分法,她就是体验到喜、乐、一境性),非常明确。三禅的乐比二禅微妙,真
是极乐。帕奥禅师的要求比较严,要能禅相稳定一个小时以上才准修更高的禅,师姐后
来大概上坐5分钟就能进入三禅,应该算难得。 |
|
S**U 发帖数: 7025 | 19 http://paauktawyausa.org/
Subscribe to e-mail to monitor his schedule.
达到三禅的师姐平常每天坐2-3小时。
你说的大概是密宗的标准吧,南传依原始佛教经典一再的描述,从初禅就检查熟悉五个
禅支,三禅只有乐、一境性(我记不清帕奥禅师那次是用四禅还是五禅的分法,如果是
用五禅的分法,她就是体验到喜、乐、一境性),非常明确。三禅的乐比二禅微妙,真
是极乐。帕奥禅师的要求比较严,要能禅相稳定一个小时以上才准修更高的禅,师姐后
来大概上坐5分钟就能进入三禅,应该算难得。 |
|
发帖数: 1 | 20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请问:什么是佛法呢?佛法的内涵是什么呢?各
位菩萨,您是不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的确!如您所想的一样,佛法太浩瀚、太
广大了,真的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我们来举述一段文字,请您仔细听听看这样
的说法,是不是佛法的真实道理呢?
譬如北投有一位非常知名的大禅师,他是这样说的:
“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
个缘生的道理。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
象。比如说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文章,能够到达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
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看来简单,实际上则是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
,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
、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
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的举例,尚且是粗浅而且是明显的,如
果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
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请问:什么是佛法呢?佛法的内涵是什么呢?各位
菩萨,您是不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的确!如您所想的一样,佛法太浩瀚、太广
大了,真的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我们来举述一段文字,请您仔细听听看这样的
说法,是不是佛法的真实道理呢?
有一位非常知名的大禅师,他是这样说的:
“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
个缘生的道理。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
象。比如说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文章,能够到达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
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看来简单,实际上则是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
,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
、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
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的举例,尚且是粗浅而且是明显的,如
果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
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55301 | 22 这是三权分立的雏形。
的国家元首,诸葛亮才是真正的蜀国执政者。有人说,诸葛亮之所以不放下权力,是因
为刘禅对朝政不熟。这又是无稽之谈了。首先,刘禅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太子教育,但
跟随刘备多年,总有些耳濡目染,绝不至于如诸葛亮所言的那样,在朝政上一无是处。
从刘备的其他两个儿子里再选一个当皇帝呢?许多年来持此观点的人都认为,因为刘备
认为刘禅没有人主之象,乃凡下之主。
远君子。但是,古代有哪个皇帝身边没有几个小人呢?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认为刘禅是个
混蛋皇帝,那显然就太不厚道了。就是他老子——刘备身边也有小人,那个小人已被定
型多年,名字叫法正。
亡,要么苟且求活,他选择了后一种。但这也并不能说他就是个混蛋,中国的皇帝不战
而降的很多。当时,他跟不肯投降的儿子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大臣都说要投降,你
却仗血气之勇,想要让满城流血吗?”这样看来,刘禅还是一个仁君。
后语上了。当初,赵云从乱军中把刘禅救了出来,但后来在追谥前朝的关羽、张飞、马
超、黄忠时,偏偏忘了追谥赵云。这是大恩情,而刘禅却把它忘得一干二净。真是让人
恨得咬牙切齿。
军的时候封了四个,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23737 | 23 为什我觉得你讲的东西不合逻辑呢?
1 “根据禅师的统计。。。。”:这种统计的可信度有多高?全世界修四禅八定者
他知道有多少人?深入认识的人又有多少?
2 “建议越过四禅八定,直接进行观禅”:难道在“定”中就无法“观”?还是
难以得到“定”,所以要“越过四禅八定,直接进行观”?
你本人的亲身体验是什么?你“定”到什么程度?在你“定”的时候,无法“观”?
被“定”迷惑过,陷在“定”中无法突破?你是怎么“观”的?
观。
99% |
|
p*****n 发帖数: 1415 | 24 哇 恭喜恭喜
我问一位教导师父
她说这是很正常的进步现象 但每个人情况未必一样
她自己是会有养养的感觉 有人有震动的感觉
我问她 我有震动情况却尚未对呼吸有更敏锐观察 例如察觉呼吸长呼吸短 冷热
她说会先有震动 然后观察会更敏锐
你比我更先进 我现在还没到那阶段
目前目标是养成”观”(觉知)的习惯 不断的观
我看一位阿姜查的弟子--阿姜布拉姆 写的一本书: 禅悦—快乐呼吸16法
很详细的一本书 他是由呼吸入深定
但整个由”定”的观点来解释四禅 我暂时不同意这观点
泰国阿姜曼 阿姜查这一系列 似乎对”定”修的很深
一解脱应该都是六神通阿罗汉 神通力很强
阿姜查的弟子阿姜摩诃布瓦解脱时 其宿命通见到多的不得了的前世
作者阿姜布拉姆把整个呼吸禅定由浅入深分七个阶段 说的很仔细
若要修深定可以参考这本书
这本书提出的第一阶段: 当下觉知,第二阶段: 静默的当下觉知
第三阶段: 静默的当下觉知呼吸 第四阶段: 完全持续觉知呼吸
第五阶段: 完全持续注意美丽的呼吸 第六阶段: 体验美丽的禅相
第七阶段: 禅那
我参考前四个阶段 看 |
|
r******2 发帖数: 1021 | 25
无间转因缘的法脉不是核心???waichi自己可是说了如果没有那无间转因缘,是不可
能一世解脱的。
级荒
老兄,你知道初地菩萨是什么吗?
按照大乘,四果阿罗汉哪怕回小向大,都绝不可能从初地菩萨开始啊,因为初地菩萨实
际相当余小乘初果,而四果阿罗汉基本都相当于八地菩萨了,怎么可能再从初地开始呢?
至于所谓的初禅最高空无边处定,这个简直是让人笑掉大牙。waichi连最基本的四禅八
定都根本不懂。这样的人,可能是解脱者吗?
你自己其实是一个佛法理论很无知的人,而这成为你被骗子忽悠的助缘。
唯识
你深入了啥?离初禅还十万八千里,冒出个禅相就以为开悟了,以为一元了。
你自己去好好研究研究正宗的禅定是什么,你恐怕会惭愧死。如果不知道惭愧,那只能
说明你愚蠢。
你到现在都还连禅定是什么根本就搞不清楚。 |
|
S******0 发帖数: 227 | 26
今天才读完,觉得很不错,最少他是有亲身经验的人。
他的经验是否都明确无误,我现在没能力判断。
(好像里面提到的那个故事,目犍连虽然能力高强,自己也对自己的
经验观察不完全清楚)希望以后有机会修到能判断。
觉的他的几段话不错:
1. 以清净心来修行。这是个reminder.
“如果一个人修到四禅,生起舍念清净的心,修观就很容易成就。有四禅的清净心,所
观察的佛法就会很容易现前,即不必经过思考,当下就能被你观察到。"
强调慧观,而不是单修定,这话好像常听说,不过这一次感觉比较能接受。
“四禅的清净心,是修道人要去争取到的。所以,如果你的心无法平静就去参禅,你只
是在胡思乱想,如此参话头打禅七,是胡打,变成烦恼纠缠不清的“缠七”。为什么呢
?心都不能安定下来,烦恼一大堆,是烦恼在参缠,还以为是参禅。修任何法门最终是
要修慧要觉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
2. 练习出入定自在,这应该是对的。我个人觉得常见的误区是,
人都倾向于耽于一种比较习惯的状态(即使不是定境),而不愿意变换,
被迫变换还要抗拒。其实是失去了观的机会,浪费时间。
3.境界问题,也说的不错。
“境界的处理
修禅定会出现很多问...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191 | 27 在网上常常看到一些人谈起佛法来滔滔不绝,满篇的专有名词,一般人看了,除了一头
雾水外,基本上搞不明白其人在说些什么。岂止是外人看不明白,就是那些谈佛法的人
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们只是在堆砌佛学名词而已,有些干脆只是大段的复
制、摘抄,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有的也是些基于臆想的猜测而已。
其实,佛法不是用来研究的,那是佛学,不是学佛。佛法是用来指导人实实在在的做的
,叫“修证”,也就是要求修炼人按照佛法的指导老老实实的去做、去行,最后证得佛
法的真实不虚而得以成就自己。
空谈修炼而不去实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和站在岸上高谈阔论自己如何游泳有什么区
别呢?有些人谈起佛理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自己却从没按照佛法的要求去做过,
连基本的五戒都持不了,佛教说的贪嗔痴三毒一样也不少,心中的恶念一点也没减,这
样的人充其量只是在搞学问,在贩卖知识而已,佛法在这些人的眼里实际上和物理化学
甚至mks主义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真正的佛法不仅仅是知道点名词概念,实际上这些对于修炼来讲什么也不算!充其量也
就是个引人入门的工具而已。佛法倡导的是切切实实的去行,去做。实实在在的放弃自
己心中的一切...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轮回本来就是虚妄性,因此它并没有什么叫作确实存在或确实不存在;然而,众生
没有办法离开无始以来的执取,所以轮回它本身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相续的存在。因此
,这个相续的变异的存在不是一个真实的,可是这样的虚假的轮回,却能让一切有情的
身心受到巨大的痛苦;所以佛法才要告诉我们,要如何从这个轮回中真正的解脱。
在 佛陀之前,就有许多人想要透过修行,然后来获得涅槃,然后成就阿罗汉,可
是他们的方法都失败了;甚至他们认为的往生天上等等,这种都不究竟,最后到了天上
享受快乐,或是在天上在寂静的禅定境界中,最终还是要堕落。所以,轮回它意思是说
,不断重复生死——生与死,所以这样叫作轮回。轮回中有六道,它并不是特别来施设
的,而是众生心的变化、变异而产生了这个六道轮回。如果广说的话,每一道就有无量
的众生,所以,它并不是像世间所认为的如何如何,一定是如何一定是如何。
而一乘法里面要说的是,轮回它本身不究竟,所以它是可以解脱的;然而这个解脱
,并不是根源于只有说对于说真如法的信受而已,你必须要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
,然后在这个行门之中确实的履践。也就是说解、行是合一的,你对于一切法的知解,
包...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9 轮回本来就是虚妄性,因此它并没有什么叫作确实存在或确实不存在;然而,众生没
有办法离开无始以来的执取,所以轮回它本身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相续的存在。因此,
这个相续的变异的存在不是一个真实的,可是这样的虚假的轮回,却能让一切有情的身
心受到巨大的痛苦;所以佛法才要告诉我们,要如何从这个轮回中真正的解脱。
在 佛陀之前,就有许多人想要透过修行,然后来获得涅槃,然后成就阿罗汉,可
是他们的方法都失败了;甚至他们认为的往生天上等等,这种都不究竟,最后到了天上
享受快乐,或是在天上在寂静的禅定境界中,最终还是要堕落。所以,轮回它意思是说
,不断重复生死——生与死,所以这样叫作轮回。轮回中有六道,它并不是特别来施设
的,而是众生心的变化、变异而产生了这个六道轮回。如果广说的话,每一道就有无量
的众生,所以,它并不是像世间所认为的如何如何,一定是如何一定是如何。
而一乘法里面要说的是,轮回它本身不究竟,所以它是可以解脱的;然而这个解脱
,并不是根源于只有说对于说真如法的信受而已,你必须要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
,然后在这个行门之中确实的履践。也就是说解、行是合一的,你对于一切法的知解,
包括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0 在上一集的课程当中,我们说到了影响这个地球、这个世界最深最重的一个宗教的
理论,就是有创造主。在印度的哲学中认为一切都是由大梵天所创造,流传到了西方,
就成为西方一神教里面的一切都由上帝创造的观念;然而这样的观念,它本来是起自于
色界的梵天众。那在我们这个人间是怎么样出现的呢?《长阿含经》里面 佛说到:这
也是由于那一些梵界,也就是初禅天的天众,当他们寿命尽了、业行尽了,然后转生到
欲界人世之间;长大了以后,跟随著外道的法师去修道,因为证得了禅定,所以回忆起
他过去在初禅天所听闻的知识,所以他们就认为一切都是大梵天创造的。为什么呢?因
为那个大梵天他是唯一能够自己造作自己,他是自己出生的,没有人能造出大梵天;所
以大梵天他知道一切的义理、一切的经典;他在这样的一个大千世界当中能够自在的任
运,所以他最为尊贵,他能变化一切、微妙第一,因此他是出生众生的父母。而大梵天
自己呢?却是常住不变的,无有生死的。大梵天创造了我们,我们是无常变异的,不能
够恒久存在,所以就应该知道我以及这个世间,它有常、有无常,有半常、有半无常;
这个道理是真实的。这就是外道《吠陀经》最初见解的由来。
那么...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庆祝Wisdom重见光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0 22:50:46 2009, 美东)
大大的错误!修止,只需要专注于所缘,这个足够。
比如我就在专注的看苹果,苹果是所缘,时时刻刻不离这个所缘,这就是修止,足够了。
随着专注力的提升,会出现止禅的关键,禅相,禅相是最稳定的,所以要牢牢把握禅相
,然后才能真正入初禅,如果不出现禅相,是绝对不能入初禅的,这一点南传公认。
为什么要求这样严格呢?这是因为止禅只是单纯的修心一境性,所缘必须是高度的纯一
。而只有禅相才是最纯的。
当你在修念佛的时候,刚开始状况,尽管你以为自己挺专注的,但此时所缘是很混乱的
,瞬间可能是佛号本身,瞬间可能是知道自己正在念佛号,瞬间可能是佛号的间隙,所
缘一直在变,这种状况,是无法入止禅的,心还在不断的摇动。不稳定.
修止,就单纯的修止,忌讳的就是所谓的止观双运。即一会专注所缘,一会知道自己正
在专注所缘,这种叫做四不像修法,既不能入四禅八定,也不能积 |
|
k****n 发帖数: 780 | 32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臣子推崇忠贞不屈,不能有二心,对于忠臣是歌颂立碑。而对于那些
因利善变、反叛的小人是大大的谴责和笔伐。以下四位"名叛"不但名气,大家都知道,
而且都是叛变过两次或两次以上。
一、英布
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英布出
身寒微,曾和郦山的一货囚徒出来在江泽作强盗。
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聚众上千人也开始起义,投靠项梁,拥立楚怀王。项梁被秦将章邯
杀了后,项羽杀宋义夺得楚军的指挥权,以英布为先锋,击败围困巨鹿的秦军,后杀二
十万秦降兵。项羽军队进军咸阳,秦朝末代皇帝子婴奉玺跪地在城外向迎,可是项羽却
让英布“手起刀落”杀了子婴。
英布作战勇敢,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其间项羽迫使楚怀王迁都,暗中派英布在路上予以
截杀。
英布到九江上任后,齐王田荣叛楚,项羽出兵伐齐,向英布征兵,英布托病,只派部将
率几千人前往。刘邦在彭城击败项羽,英布还是托病不救,这就引起了项羽对英布的怨
恨。在刘邦再次和项羽彭城大战,刘邦兵败时,刘邦派隋何去九江游说英布反项羽。英
布听了隋何的话,表面上答应,但是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拿不定注意,刚好此时楚使来催
促英布发兵,...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20645 | 33 大湿最近在研习佛教功法,目前对小乘四定和初禅八触有一些小体会与诸位大牛分享。
小乘佛法又叫“欲界定”。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第一步叫粗定或粗住;第二步叫细
住;第三步叫欲界定;第四步叫未到地定。
粗定,就是选板块;细住,就是选强势股;这个比较容易明白。
欲界定,有些深奥;是指有了某种想法和念头之后,马上就定住了,不能让它继续往前
发展下去。就是说,买点到了;千万表买。
未到地定,也叫未来禅,就是在第三步“欲界定”的基础上,下意识进一步在那个地方
观望,时间要长一点,然后慢慢定下来,随之再把这个意识往回收、收、收,收拢回来
,整个下意识又回到了你选股的地方。
恭喜了,你的修为可以进入初禅;也就是中乘阶段的第一个境界。
①动
静极生动,可以爆乳了
②痒
一买就涨,心中发痒
③轻
暴涨了,浑身轻飘飘的
④重
泥马10%了,呼吸开始沉重
⑤凉
突然一个回调,顿觉手脚发凉
⑥热
头脑发热,赶紧卖了
⑦涩
卖完继续涨,心中一阵苦涩
⑧滑
突然崩了,吓出一身汗
这样坚持下去,时间一长,就属于童子功的一个方面,全身皮肤很柔润,像幼儿皮肤一
样。这是中乘初禅第一阶段的“八触”。 |
|
c*******o 发帖数: 608 | 34 非常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我曾经就从何时应该由止转观请教过三个南传系的禅师。其
中一位教安般念和vipasana法师建议是达到初禅时就可以观,然后证初果后,再修四禅
八定,这时候的定是八正道的正定,非外道的定。第二位教过我安般念和metta的说没
有固定的路线,一般经中说是达到初禅即可修观,但不同的论中提到需四禅可修定。第
三位是教过我安般念的法师没有具体说,但强调没有足够的定力是没法观的。我自己比
较倾向是有初禅定后修观比较稳妥。窃以为因为修止禅的所緣是固定的,而修观是从因
缘观着手,从因缘关系的变化去观,当定力教高的行者形成与所缘的一境性时,是没法
观这种变化的。这只是我听法后自己的理解,希望得到指正。 |
|
r****n 发帖数: 8253 | 35
这位法师的观点是很值得参考的。尤其他说证初果后再修四禅八定,因为如果没有正见
,那所修四禅八定实在太容易走偏了。
据我所知,经中并无此说法,我也没查到,须深经当中直接说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初禅,
但是在有的《论》中,确实提到这个,但不统一。大多数《论》,直接说不修禅那就可
以直接修观,
关于经论的一些证据我还没贴出来,
正确的是,没有足够的“不乱”,确实没法观,但这个不乱,未必必须得修到初禅,这
一点,雷迪尊者和马哈西尊者说的都非常清楚。
“证二禪之后方修内观也是可以的。或者在证初禪之后,或在近行定之后,或者随息的
阶段之后,甚至可在数息阶段克服心散乱的倾向之后,即修习内观。”
其中近行定,就是马哈西尊者说的刹那定,这种定,并不是初禅的定,特征是不一样的。
对,判断修止,还是修观,所缘非常重要,修止的所缘是固定的,单一的,而修观的所
缘是五蕴,是在快速变化的,是流动的,是自发"现起"的,没有排斥,没有忽略,没有
固定,绝不锁定目标,绝不“依靠”某个东西。
懂得修观后,就知道他和修止是完全不一样的。 |
|
p*****n 发帖数: 1415 | 36
我了解的
佛陀很少说四禅 好像没见过单独说四禅要如何修
因为禅定是手段 是不散乱的心而已 是刀子
重点在拿禅定来做什么
佛陀之前的印度 是拿禅定来无思无想 或做一些其它例如冥想祈祷
佛陀的重点是拿禅定来保持对自己五蕴的深入观察、对正智的保持、
不散乱不放逸 这称为正定
修四念处就可以
四念处满足 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禅定 所以不必如当时的外道一样单独修四禅
这是我理解须深经的意思
八正道的正定 就是不散乱的保持正见、正念、正思维…. |
|
w*********r 发帖数: 2192 | 37 《禅悦》 禅修的基本方法(4)
作者:[英]阿姜布拉姆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
当你有能力把握每一次呼吸的节奏时,自然能进入第四阶段。在觉知入息的第一个
停顿时,你会发现自己正不断深入,对入息全过程的感受也在逐渐增强。
随后,你还会注意到入息之时的下一个停顿,然后是更多的停顿——每一次停顿都
只是相当短暂的一刹那——之后你才开始吐气。
同样地,你会注意到出息过程中的每一次停顿,直到出息全过程结束。当然,你所
觉知的都是静默当下的入息与出息。
❖ 让 开
你连续觉知每一回合的入息与出息,直至数百回,这个过程才可称为“持续专注地
觉知呼吸”。你无法通过憋气或握拳来勉强达到这个阶段,唯有忘却宇宙中的一切事物
,默默地觉知当下的呼吸过程方可达成。事实上,“你”并未达到这个阶段,是“心”
自己完成的。“心”明白在这个阶段只要专注于呼吸,即可感受到平静与喜悦。
你会发现,要在这个禅修阶段取得进步并不费力,我们只需让开、放下,任其发展
。只要肯放下,心就会自动趋近、靠向非常单纯、 |
|
r****n 发帖数: 8253 | 38
二禅三禅四禅积累的定力更强大,更稳定,如果用于修观,会更锐利。
对于有大量时间打坐修行的出家人来说,安止禅是一个选择。而且他可以修出神通力量。
但是对于在家修行者来说,由于很难有有持续性的打坐时间,并缺乏良好的打坐环境,
安止禅可以说一条弯路,而不是直路。不过对于有些人未必,有些人本身适合修定,或
者曾经积累过比较强的定波罗蜜,他可以很快入安止禅定,而且安止禅定是一个非常好
的休息方式,并有强大的禅悦。他也可以一定程度增加修行的兴趣,但如果成了贪恋或
者执着于一些禅相,就是错误的。
现在还存在一种状况,就是相当多的人他本身修的即不是严格的安止禅,也不是真
证的观禅,而是一种四不像的安止禅,自己处在近行定的阶段晃悠,然后说成是止观双
运,这种是很糟糕的。 |
|
a**u 发帖数: 8107 | 39 ☆─────────────────────────────────────☆
augustina (augustina) 于 (Wed Mar 10 18:32:20 2010, 美东) 提到:
不常来这个版,偶尔来一下常常撞见一些让人心惊肉跳的骂人帖,觉得跟这个版的
主旨很不相符。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把所谓大小乘做了本质主义的解释,好像两
千多年来,这两个乘都不曾发展变化过。我最近读了一些书,跟大家念叨念叨,也许会
有一些帮助。(本文中的“小乘”指的的是产生在大乘以前的主流佛教,仅仅为了方便
用此词指代。)
中国的佛教自称“大乘”,中文佛经中有很多对“小乘”的批判。但我们必须知道
这只是一面之词,如果我们把这一面之词当真理或事实,肯定有偏颇。比如说,很多人
以为“菩萨”是大乘才有的,其实在上座部的经典(也就是巴利文佛典)里,“菩萨”
一词出现了无数次。更有一部Buddhavamsa,“佛史”,讲述了释迦之前的24个过去佛,
在前世给作为“菩萨”的释迦受记(prediction)的故事。这听上去就有一点大乘的味
道了。再比如,大乘说小乘不懂得慈悲,只自己修行...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0
如果我没理解错,一般佛陀对初学者不说禅修,只说培养正念,也就是四念处。
四念处满足,禅定会满足。禅定是基础,随时保持正念才重要。
所以,离开正念,就没有禅修可言,保持正念就是禅修。
初学者如何保持正念?
一位有经验的比丘说 :
初学,是最难的。
一般初学,多是打坐。打坐需要特殊时间、环境,所以打坐时间很少。
此时,最重要是,择法(择法觉支?),
选一个最适合你自己,你觉得最方便的方式,有最多时间能做的方式。
他说,这是初学者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修行者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如
经行,
生活中随时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起床就注意 眼睛睁开 手移动 脚移动….
你有其它更好方法,能在多事多务多烦心的环境,也能禅修,
也顺便告诉我一声。
感恩不尽。 |
|
G**W 发帖数: 1865 | 41 Mr.Xiao VS Runsun :
『一切误计意识心为常者,皆是佛门中之常见外道,皆是凡夫之属。意识心境界,依层次
高低,可略分为十:
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
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
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
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六、住于四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七、住于空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八、住于识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九、住于无所有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十、住于非想非非想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如是十种境界相中之觉知心,皆是意识心,计此为常者,皆属常见外道所知所见,名为
佛门中之常见外道,不因出家、在家而有不同。』
─萧平实─
而如来藏,非断非常。 |
|
G**W 发帖数: 1865 | 42 Mr.Xiao VS Runsun :
『一切误计意识心为常者,皆是佛门中之常见外道,皆是凡夫之属。意识心境界,依层次
高低,可略分为十:
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
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
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
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六、住于四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七、住于空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八、住于识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九、住于无所有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十、住于非想非非想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
如是十种境界相中之觉知心,皆是意识心,计此为常者,皆属常见外道所知所见,名为
佛门中之常见外道,不因出家、在家而有不同。』
─萧平实─
而如来藏,非断非常。 |
|
S**U 发帖数: 7025 | 43 中部36经
阿基毘舍那!我这么想∶『让我紧扣牙齿、舌抵上颚后,以心抑止、压迫、破坏心。』
阿基毘舍那!我紧扣牙齿、舌抵上颚后,以心抑止、压迫、破坏心。阿基毘舍那!当我
紧扣牙齿、舌抵上颚后,以心抑止、压迫、破坏心时,汗从腋窝释出。阿基毘舍那!犹
如有力气的男子捉住较弱男子的头或肩膀后,能抑止、压迫、破坏,同样的,阿基毘舍
那!当我紧扣牙齿、舌抵上颚后,以心抑止、压迫、破坏心时,汗从腋窝释出。而,我
的活力已被激发而不退,念已现前而不忘失,但,我的身体以那努力之苦成为激动的、
不安息的、被努力征服的。阿基毘舍那!像这样,我的已生起的苦受不持续遍取心。
阿基毘舍那!我这么想∶『让我修无呼吸禅。』阿基毘舍那!我抑止从口与鼻的呼
气与吸气。阿基毘舍那!当我抑止从口与鼻的呼气与吸气时,有风从耳孔出来的激烈声
音。阿基毘舍那!犹如铁匠吹火的咕噜咕噜激烈声音。同样的,阿基毘舍那!当我抑止
从口与鼻的呼气与吸气时,有风从耳孔出来的激烈声音。而,我的活力已被激发而不退
,念已现前而不忘失,但,我的身体以那努力之苦成为激动的、不安息的、被努力征服
的。阿基毘舍那!像这样,我的已生起的苦受不持续遍取心。
阿...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44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954 | 45 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个在喜马拉雅山洞里十余年的一位老师, Jetsunma Tenzin Palmo的
录像和禅修简介。我自己试过不少的禅修办法,比如时时刻刻看自己的动作的,比如一
行禅师的走路禅修,等等。呼吸禅修断断续续坚持了有四五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对各种
各样的禅修方法很好奇,都想去试试。最近看到Tenzin Palmo的书,又看了她的录像,
忽然觉得她的办法,也许就是最适合我的办法。希望和大家分享讨论。Tenzin Palmo
在她的书里也说她的办法和Soto Zen和很像。如果用Vipassana 老师Joseph Goldstein
的说法, 就是"sit and observe your thougts"
(1) Jetsunma Tenzin Palmo的背景简介
这位老师在20岁时从英国到印度,曾经在高山上的洞里独自禅修十几年
(2) Youtube 录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EW6jEjVXVk
(3) Jetsunma Tenzin Palmo在她的书里"Into the Heart of Life" 对禅修的介绍,我
简单做...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46 诗人白居易的一生佛缘,暮年潜修净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4f18960101e26c.html?tj=1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极虔诚的佛教徒,自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字乐天,山西太原人,公元七七二年正月二十日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县东郭村
,父亲白季庚,母亲陈氏,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识声律,白居易始祖为楚国白胜,
传至秦朝有名将白起,祖父白湟,父亲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诗人,他自幼勤学苦读,“
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成厚茧)。”
白居易时逢中唐动乱年代,藩镇割据,吐番、回纥入侵,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骨肉流
散,写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悲叹骨肉手足散居五处,只能泪眼对
明月,遥寄思乡情了。唐德宗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在长安写下了不少好诗传诵一
时,奠定了他在诗坛占据的一席之地,比如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少年时代白居易的才华,他的《长恨歌》、《...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47 禅修的方法(第三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0月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修持禅定的方法。
第五种方法:观察分别念自身。
在相续中生起烦恼、分别念的时候,看它的自性。每个人的烦恼都不一样,有的贪
心重一点,有的嗔恨心重一点。若是贪心重,可以先去观察贪心的所依(对境),看看
是对何人何物生起了贪心;然后去观察贪心本身的自性,这个时候所有的烦恼、分别念
自然就会消失,即“自然解脱”。这种“解脱”不是真正的解脱,只是分别念暂时消失
了或烦恼暂时息灭了,称为“解脱”。自然解脱后,不要去想其他的,什么也不想,在
这样无缘的状态中放松、安住。
当烦恼、分别念再次生起的时候,又与先前一样。先观察它的所依对镜,然后再看
它的自性,这时它就会消失,在这样没有分别念的无缘状态中安住,保持这种状态,能
持续多久就持续多久。当烦恼、分别念再次生起的时候,再继续如是修持。
前面是以贪心为例进行的说明。其他所有的烦恼、分别念都可以这样去观想、修持
。有些人贪心或嗔恨心重,有些人嫉妒心强,有些人傲慢心大,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8 释印顺在《佛法概论》中说:“梵行求,即是修远离行,以图否定存在的爱求。”
1 梵行的要求即是要远离淫欲,但为什么要“图否定存在的爱求”?
注1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88。
梵行的意思即是清净行,也就是离开了欲界的贪爱,而其中最难的就是断绝淫欲的
心行,能修梵行而得实证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大智度论》曰:【断婬欲天皆名为梵
,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婬欲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
定。】2
注2《大智度论》卷20〈序品第 1〉,《大正藏》册25,页211,中5-8。
释印顺在《中观论颂讲记》中这么说:
梵行,广义的说,一切的清净德行都是;狭义的说,出家人守持淫戒,在家人不欲
邪行,叫做梵行。梵行的反面,是不净的罪业。假使修梵行的人还有不净业,那就“破
”坏了“一切世间”的“语言法”了。语言法,即世俗谛的名相习惯,是大家共同承认
的。人格的高尚与卑劣,行为的善恶,法制的良窳等。如照上面所说,那就承认不作而
有罪恶,反之也可不作而有善德,好坏善恶一切破坏了。持戒者就是犯戒者,犯戒者就
是持戒者,“作罪”的及“作福”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9 在前面一集中,我们讲到了 佛在涅槃之前,把大梵天王找来,一样一样地询问他
;藉由对大梵天王的开示,讲佛法中修行的次第,一项一项地完整地铺陈出来。询问大
梵天王:“这是你创造的吗?是你所加上去的吗?”藉由这个机会,大梵天王一一的否
认:“不是的!世尊!这一些不是我创造的。”
此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及百千梵界众生,因为自己过去错误的见解与造作,现在现
出了忧愁之相而感叹地说:“唯有诸佛世尊才能通达如是稀有微妙之法啊!”所以三千
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对于 如来生起了难可得的稀有心:诸佛是如此的稀有难得,
诸佛才能有如此无量不可思议的无尽境界。所以大梵天王此时立刻再度的重申归依为佛
弟子,于 世尊的面前请求 佛陀的教导。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对大梵天王生起了轻视的心,这又变成了过犹不及;大梵天王之
所以能有如此的大福德成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又能在梵天众生为最上尊者,其中最重
要的原因是大梵天王广行成就了四无量心的修行缘故。什么是四无量心呢?也就是修习
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与舍无量。简单的说,慈无量是缘于无量无边的众生,由自己
的至亲诸友开始,渐次地延伸出去,思惟令他们都能得到快乐...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50 http://www.donghuasi.org/?tid-98/
跑完香有什么感觉?身上有没有发热?若没有,那说明时间对你们来说还不够。如
果跑好了,会有暖流从脚底产生,腿也不那么僵硬,坐下来容易静,散乱的心很容
易收回来。如果跑重了,身体疲劳了,思维也缓慢了,容易入睡。一个人之所以杂
念多,就是因为精力太充沛,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如果一个人太疲劳了,躺在
床上什么杂念也产生不起来,很容易入睡。
为什么禅堂里静坐的人饮食特别少?一是为了对治昏沉,二是为了对治杂念。当一
个人杂念不产生了,你们说在这个时候,将是一种什么境界?怎么用功?也许你会
说:我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佛门里常用的一个字叫“参”。那么今天你们就参,没
有杂念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怎么做?有了杂念当怎么处置它?我对治它的办法
,就是不迎、不拒、不跟随。
那么延伸一句,不迎、不拒、不跟随,这时的你,又在干什么?这又是一个问题!
打坐的时候,不是不让想东西,而是不叫你胡思乱想。如果打坐的时候什么也不想
,一个个傻乎乎的像木头一样,那怎么开智慧呢?如果在静坐的过程中不想的话,
你坐100年也不会开智慧!
佛门中有个用语叫止观。...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