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四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n********n
发帖数: 8336
1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3 13:56:26 2015, 美东)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3 13:56:26 2015, 美东)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3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六十四回(下)(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7)驴唇对了马嘴 (8)每每忽然就转折 (9)换考官 (10)是非难辨
第六十四回(7)驴唇对了马嘴
三藏说,人身难得,木杆儿们压根儿就没有人身。三藏说,中土难生,木杆儿们在西牛
贺洲,跟中土不沾边儿。三藏说,正法难遇,这群木头桩子,不知道什么叫正法,也没
有师父教。三藏说,静修要有法可依,悟是个要有法有度的过程,木头们则闻所未闻,
一听就闹心。
眼见得着唐朝来的和尚,话里话外的都流露出一股遮盖不住的傲骄气息,拂云叟就开始
搜肠刮肚的,以惊世骇俗的话,来反击这和尚。
你不说人身难得,得有人身才行吗?哼!我们的身体,比你们人类强多了“我等生来坚
实,体用比尔不同。感天地以生身,蒙雨露而滋色。笑做风霜,消磨日月。一叶不雕,
千枝节操。”啊,瞧我们,没有人身,可是比人类坚实,身体是感天地以成长,不用吃
饭,你们人类行吗?容颜是蒙雨露而滋润,不需要美容养颜,你们人类行吗?笑做风霜
,消磨日月。哪像你们人类,冷了不行,热了够呛,几...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1232
4
当我越来越确信,《神游遇见你》的意义不在于“我”遇见“你”,而在于“你”遇见
自己,我的每一次神游都成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每一篇《神游遇见你》也都成了一
轮花开花落的四季。
(一)名利心是永远的迷障
那个清晨,太阳像是充满活力的壮年郎,跳出地平线后,呼呼地就窜向天空。阳光下,
那个仿佛初升的太阳一般意气风发的青年就是你了。
你慢慢地收了招式,闭上眼睛,微微地抬起头,静静地沐浴了一会儿阳光,又深深地拜
过太阳之后,步履铿锵地向花园深处的“禅花书房”走去。
禅花书房的面积不是很大,但因其是开放式的,且书房内的草木与书房外的花草和谐地
衔接成一片,故而使人觉得,与其说禅花书房位于花园深处,不如说花园是禅花书房的
一部分。
这个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是你自己种的,这书房则是你在花园初具规模后,请人和你一起
按照你的喜好修建的。在花园和书房都完工的那天早晨,你用端庄又飘逸的行草书写下
了书房的名字——禅花书房。
对于“禅花书房”这个斋号,你的父母和兄长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或建议,但当他们看
到你写下“禅花书房”几个大字后,不约而同地长出了一口气。
在你父母的心目中,你是你们几兄弟当中最为有才又最为努力...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5

你并不知道禅定是什么。你眼中的所谓禅定,还远远不到禅定的标准。
如果按照你心目当中禅定的标准,我有禅定,而且还很强
我打坐很容易入定,还很快,但是还不具备能力进入初禅
我自己的定力,是近行定,刹那定,属于欲界定,但是即便是这种定力,也恐怕超过你
心目当中的某些人了,比如类似J,para这种人。
这个说过很多次了
很多慧解脱阿罗汉连初禅都没有,但是照样是阿罗汉。须深经上说的很清楚。
现代南传的马哈希尊者教导的禅修方法,也是不修初禅,直接进行观禅。而且南传的主
流禅修方法就是是纯观禅,纯观禅都是绕过了四禅八定。
r****n
发帖数: 8253
6
作为初学者,能够写出这样的禅修报告,非常不错。
马哈希尊者的禅法,从去年在大陆已经开始传播,这个卡玛迪兰禅师举办禅修的频率还
挺密集,一两个月就一次。推荐国内的人去参加。
密集禅修很重要,某些人打坐,每天一两个小时,也未必比得上参加一次连续密集禅修
的作用。
那种每天一两个小时的禅修,由于时间太短,就像烧开水,总也烧不开,甚至会形成恶
习,把打坐当任务来看。
比较好的应该是日常正念+经常打坐+参加持续性密集禅修,密集禅修时间越长越好。
Y**u
发帖数: 5466
7
☆─────────────────────────────────────☆
runsun (runsun) 于 (Thu Jul 7 12:32:38 2011, 美东) 提到:
http://bbs.foyuan.net/thread-113372-7-1.html
解悟:
五蕴不=五取蕴你对于它有“取“时,才是“五取蕴”,没有“取“时,才是“五蕴”。
===============================
如觉:
马哈希尊者在这方面和你所说的确实不一样,他说的比你更准确,更清晰,而你是错的
马哈希尊者在书中对五取蕴的定义是
會引生「我見取」或「我所取」的「名、色蘊」,被叫作「取蘊」;不會引起欲取或見
取的,則稱作「蘊」而已,不叫「取蘊」;至於屬於出世間法的名法,即構成「四道、
四果」的受、想、行、識等四名蘊,它們只是「蘊」,不是「取蘊」。
上述一再提及的,屬於世間法的色、受、想、行、識,會激起執著,所以名為「取蘊」
@@@@@@@@@@@@@@@@@@
按照这个定义,通常的名法色法,全部是取蕴,因为它们都可以引发贪爱执取,也是贪
爱执取而造成的结果。同样,贪...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8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 (5)
------“味患离”在生活中的对制嗔心应用体会及修行次第的联想
佛陀呈经把修行比喻成从金沙中练金子 (杂阿含经:1246经 ;47卷),先去出粗浅的沙
石(烦恼),其次去除较为深层的细沙,再次去除缠结黑土,最后再去除微细的杂质。 这
个去除的技术细节我理解为”味患离”(从Cpath 法友学的)。随着观禅修行的深化,
我自觉念力有所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观察到不同形式的嗔心。然而,虽知其患,
却无法有有力的调伏出离。最近遇到巨大挫折,两天之内,观察到各种嗔心。有意思的
是,第三天早上静坐行慈心禅时,却由正思维体会到“味患离”的苦灭道迹,对法的信
心大为争强。因“疑”结的减弱,打坐和身心都有所细微改变。特此记录下来,希望能
给象我一样的网友一个参考。
此事源于我付予重望的一个课题忽然出现重大的漏洞,导致我陷入极大绝望之中。而
后两天,在微弱的正念下,我观察到不同嗔心的先后升起和逝去:先是“焦急”:绞尽
脑汁在想结果是不是错了;其次是“失望悲伤”:确定结果后,对结果很难过;再次是
“抱怨命运”:感慨运化弄人,运气真差;...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我抄,大小法师这么抄,居士们也这么抄,甚至连教授和佛学大师也这么
说,就这样的,你说我说,竟然就把佛经的史实改变了,让大家都深信这种说法是真的
。为使有心的读者可以继续研究,笔者从书架上找到了二十个有关早期佛经结集的记载
,胪列于后。(注一)
以下...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83
10
法耀法师讲座及禅修 Ven. Fa-Yao Dharma Talk & Meditation
Dharma Talk 佛法讲座
English Session: Four Immeasurable Minds
Time: 6:30~9:30PM, Jan, 23rd
Location: Stewart Center 310
中文演讲: 四无量心
Time: 6:30~9:30PM Jan. 24th
Location: Stewart Center 310
Meditation 禅修
Session1
Time: 9:30am~12:00pm, Jan.24th
Location: PMU South Tower
Remarks: Please bring your own cushion or blanket for meditation practice.
Session2
Time: 9:30am~11:30am, Jan.25th
Location: PMU South Tower
Remarks: Please bring your own cushion or blanke...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11

呵呵,请waichi兄解释一下"入初禅"和"初禅",这个可以证明一天24小时初禅理论可行
吗?
如果能够附上经典是最好,当然如果自己发明创造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能给圆上。
另外还有入二禅和二禅吗?还有一天24小时二禅,三禅,四禅吗?
p*****n
发帖数: 1415
12

同意
出专注禅可以做深观,
可进到专注禅的初禅出来就可,为何要进二禅三禅四禅?
而且要修到专注禅初禅似乎没那么容易,对入门者有点绕远路的味道
r******2
发帖数: 102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是原文。而且帕奥下面教导禅定的老师都是这么说的。
帕奥尊者在问答中很明确的说,如果没有禅相,是不可能入初禅的。
禅相,是心高度专注而必然产生的,如果禅相没有出现,就说明定力还不足。
整个上座部的传统修法就是必须要依赖禅相。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是高度统一的。
但是纯观禅法是不需要禅相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入四禅八定。
r******2
发帖数: 102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我并不修四禅八定,我修的是纯观禅,但是我知道禅定的原理是什么,如何修,清清楚
楚。
你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感觉到呼吸。这个时候是以呼吸为所缘。
当定力提高以后,禅相出现,这个时候,禅相替代呼吸,成为所缘。
如果你又感觉到呼吸,又感觉到禅相,这个只说明定力不稳,所缘在变化。
这么说没有问题。你上面说禅相和所缘变成一体,这么说就大有问题了。
明白了禅定是怎么回事,原理是什么,就很容易看出错误。
比如你前面说禅相和所缘变成一体,一看就知道是有问题的。
后面你说了英文,呼吸和禅相变成一体,这个就没有问题了。
r****n
发帖数: 8253
15

我没激动。我知道自己没激动。就这么简单。
还看不明白吗?
这个我前面不是说了吗?
有人会傻到waichi在场,然后假冒waichi吗?
你前面不是看了那个描述舍利弗怎么死的传记吗?里面有提到是拉肚子?
---------------------------
【入灭与荼毗】 当他母亲走后,尊者问∶ 纯陀!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纯陀回答∶ 尊者!是清晨了。
尊者说∶ 请集合比丘们。
当比丘聚集后,他对纯陀说∶
扶我坐起来,纯陀。
纯陀就照著做了,然后尊者就对比丘们说∶ 兄弟们!我和您们共住、游行四十四年,
如果我的任何行为和言语有触犯您们,请原谅我。
比丘们回答∶ 尊者!您一点也没有触恼我们,我们一直是形影不离地跟随您,倒是请
尊者宽恕我们!
之后尊者以大衣包裹著身体,盖\著脸庞,右胁而卧,然后,如同佛陀在大般涅盘时所
做的一般,他顺序地进出九次第定,又从初禅开始到第四禅,就在他进入第四禅的刹那
,就如太阳升到山顶出现于地平线上一般,他完全地进入了没有任何执取的涅盘界。
------------------------------------------------
c***h
发帖数: 2262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实观——阿姜查《无常》
发信人: sunnysky (碧空晴),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如实观——阿姜查《无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1 14:10:09 2013, 美东)
:先把无始无明的问题放一放,请教一下“内观”。我总觉得这“内观”和我们普通的自
:觉自知有不同之处,但无法描述,只能用例子来说明。
嗯……太晚了 你都笑了才观察,太晚了
不过, 我们初练习可能也只能先这样了
通常要内观,先要加强心的纯净程度,观察力的纯净程度。
(也就是不要心有旁鹜,有人说”专心一点”,更精确可能叫”更纯净”)
否则,不够细,很浮面,很粗。
另一方面,不够熟练,那就观察得不够快。
这已经是事后回顾,回想,不是内观,
内观是”当时”发生什么事,不是事后回想
这表示内观的功力还不够深,
也就是不够细,不够快。
当然,我也不怎么样,只能把知道的方法说一下,
我知道也不多,也许有误 要请其它法友纠正。
要够细,还是要一步一步来,也是一项大工程,非一蹴可及。
最粗的身体变化是否观察得到? 也就是通常说的 地水火风 湿 黏 凉 温 膨胀….
这要……禅修……
观禅的禅修会一...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实观——阿姜查《无常》
发信人: sunnysky (碧空晴),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如实观——阿姜查《无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1 14:10:09 2013, 美东)
:先把无始无明的问题放一放,请教一下“内观”。我总觉得这“内观”和我们普通的自
:觉自知有不同之处,但无法描述,只能用例子来说明。
嗯……太晚了 你都笑了才观察,太晚了
不过, 我们初练习可能也只能先这样了
通常要内观,先要加强心的纯净程度,观察力的纯净程度。
(也就是不要心有旁鹜,有人说”专心一点”,更精确可能叫”更纯净”)
否则,不够细,很浮面,很粗。
另一方面,不够熟练,那就观察得不够快。
这已经是事后回顾,回想,不是内观,
内观是”当时”发生什么事,不是事后回想
这表示内观的功力还不够深,
也就是不够细,不够快。
当然,我也不怎么样,只能把知道的方法说一下,
我知道也不多,也许有误 要请其它法友纠正。
要够细,还是要一步一步来,也是一项大工程,非一蹴可及。
最粗的身体变化是否观察得到? 也就是通常说的 地水火风 湿 黏 凉 温 膨胀….
这要……禅修……
观禅的禅修会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8
为什么此人修到四禅还要下地狱?
从前有个修道人叫迦罗,这个人不得了啊,备四禅。具五通。彻视洞听。身能飞行
。自察心念知人来生。而且讲说经义,感动释梵及四天王诸鬼神龙并阎罗王都来听法。
他的言辞文雅,声音美妙动听。每天说法回答问题都不怕辛苦。
有一天,阎王爷听他说法之后,泪如雨下,悲叹不已。为什么呢?阎王爷说:可惜
啊可惜啊,你现在说法说得很好,但是7天之后就要死了。而且死了之后,要下地狱,
去我那里报到,要受苦受罚啊。迦罗很差异说:有没有搞错啊,我现在已经修到了四禅
,而且具备了五种神通,上梵天都没问题,为什么说我会下地狱呢?阎王爷说啊:您命
终的时候呢,遇到逆缘,所以生出嗔恨心,想要害对方,所以就要下地狱喽。
迦罗听了之后就惶惶不可终日啊,这可怎么办呢?释梵四王诸神见了,就关心的问
他,为什么忧愁啊?迦罗就说了原因:7天之后就要下地狱了,能不担心嘛
有位善神就告诉迦罗啊,您知不知道现在有位佛陀啊?迦罗说:世俗之人,我怎么
知道。善神就说啊,佛为一切三界之救。度诸未度脱未脱安未安。为什么不去请教佛祖
,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迦罗听了之后,很开心...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被误解的大乘修行
正益老师
我们要说「被误解的大乘修行」是怎麽一回事。
因为许多人都说他是在学佛,他也在学大乘法,可是他对於大乘法教所讲的真如,他
并不完全信受。他认爲真如就是像「我」一样,有眼睛,然後看得见丶看得到,也就是
说,他把六识这些意识然後眼识等等的体性当作是自己,所以他最後还是落在意识心常
见的我见里面,他对於真实法是难以了解的。所以,众生应该要去信受一件事情,真如
是远离见闻觉知,没有见闻觉知。然後从这样你来作一个方便,你才有办法来了解,如
何契入这个佛法;不然,都陷在见闻觉知里面,你是不可能契入真正大乘法的。所以,
对於大乘法中所说的,包括说怎样才可以避免断见,也是如此。
许多人信受大乘法的同时,他也在想说,大乘法应该会有境界。境界是什麽呢?就是
我能够感受的,我能够觉察的。所以把境界当作是常住法,所以涅盘应该是在我之外的
,证悟也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境界。然而他们却不晓得说,证悟从来不是境界法,证悟
不是这些人所想像的涅盘境界,证悟不是什麽清凉或等等丶这些等等。可是,因为证悟
之後,证悟者却可以说:证悟本身是清凉法,证悟本身是如如法。那为什麽呢?这其中
差别就在说,你意识心去找到这个如来...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四念处
四念处的简单介绍
首先什么是四念处?
四念处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是极为重要而实用的修行解脱法门,
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佛灭度时, 有人问以后我们没有老师了怎么办呢,依靠什么修
行呢? 佛留下这样的话, "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住"。 可见它的重要。 其实后来
的很多法门, 无论深浅, 也都和四念处有深深的联系, 四念处是一切禅修的起点,
修习四念处, 我个人分别念啊,不论是解脱道, 还是菩提道, 都是必须必须的。。
四念处的修习
四念处有分原始佛教的四念处和大乘佛法的四念处, 关于原始佛教的四念处, 主要依
据是阿含经和大念处经等经典, 它的这个次第大概就是以四念处为正见,通过观察身
心五蕴,次第削减身心法的执着, 进而达到七觉支, 完成四圣谛修行, 成四果圣人
。 这么一条道路。。大概就是这样, 具体实修中还有很多的教法和论可以参考, 欢
迎大家可以补充。。
大乘佛法的四念处, 所缘还是身心受法, 但是观法略有不同, 原始佛法强调思惟观
察五蕴苦、空、无常、无我。 大乘四念处主要是空观和如梦观, 依止所缘是止, 观
一切法毕竟空是观, 所以本质还是止观的禅法。 般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相 --阿姜放【转】
记得以前有人提到禅相的时候,似乎暗示是和修行方法有关,
现在看来或许是和个人的“背景”相关, 和方法的关系可能没有那么密切
(当然如果被告知要陷入禅相, 那估计就是有问题的方法, 但是可能不能用比较
纯的“定”不会出现视相, 而比较不纯的定会出现视相这种判断的方法)
--------------------------------------------------------
§有一年,阿姜放在曼谷因皮肤病看中医,住在阿育王寺,一群八戒尼与在家
众每晚来跟他学禅定。其中有人向他报告自己在禅定中看见的这个那个视相,最后一位
八戒尼抱怨道:“我知道自己没有走神; 我一直跟著呼吸,为什么我不像别人那样有视
相?”
阿姜放回答说:“你知道你很幸运吗? 那些有视相的人,总有这个那个的形像
进来干扰。你没有旧业来干扰禅定,可以把注意力直接放在修心上,不必卷入其它事情
。”
§“对看见视相的人,不要有什么神奇感。视相不是别的,只是些梦境。它们
有真有假。你实在不能信任它们。”
§有位曼谷家庭主妇跟阿姜放学禅定,听他的其他弟子说,没有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一、缘起
在东台湾花莲的证严法师,从一九六六年起,到公元二○○五年止,经过三十九年
岁月的洗礼,在她的引领下,从三十位信众所组成的“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随著台
湾经济起飞的庇荫,如今奇迹似的发展成为大约四百多万会员的庞大慈善团体──佛教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这个慈善基金会包括了慈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四项,证严法
师统称为四大志业;另外还有骨髓捐赠、环境保护、社区志工、国际赈灾等四项,合此
八项同时推动,证严法师统称为“一步八脚印”。
观察证严法师所推行的四大、八脚印,短短三十九年间,在佛教徒及信众们的极力
护持下,获得极辉煌的成就,成为台湾及国际上多人所知的慈善团体,不得不让人叹为
奇迹;对于她及她所领导的佛教徒及信众们,在慈善事业上的付出,值得台湾及国际人
士随喜赞叹。然而奇迹及随喜赞叹的背后,却隐藏著极为严重且不为人知的事实,那就
是证严法师不仅将佛陀无上甚深微妙法加以世俗化及浅化,而且紧跟著印顺的脚步,暗
地里将常见外道法、断见外道法引入佛门中;她将佛陀正法加以常见化及断见化的作为
,严重破坏世尊正法于无形中。像这样严重破坏佛正法的事实,若非一一举证及详细解
说,莫说初机佛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实证佛教
佛学研究不是佛法实证、佛学教育不是佛法实修。佛法的修学就是要实证八识心——亦
即整个
佛教的修学就是要透过实证的方法把八个心全部找出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实证的方法。譬如,有一种水果,它的甜度很高,如果有
人想知
道这个水果有多甜?那很简单,只要去买一个来吃就知道了,这就是实证的方法。实证
佛教讨论
八个识,或说是八个心,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直接把祂找出来。但是,要找出这八个心,
首先要相
信有这八个心,同时要皈依三宝,具足福德、慧力、定力,具备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
实证。
八个识中的第八识如来藏,好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明珠,非常的珍贵,但是用肉眼看不
见;要
实证祂,需要福德、慧力、定力种种的因缘具足,才可能实证而看见祂。但不能因为看
不见祂,
就否定祂的存在。譬如细菌的体积非常小,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必须要借助于显微镜;
如果没有
显微镜而看不见,就不相信有细菌存在,这样就不符合道理了。
要能够解脱于三界、成就佛道,一定是要具足法界实相的知识和智慧。在《增一阿含经
》中 佛
陀开示︰「如来于六法无有厌足。」其中第五个︰将护众生无有厌足。就是说,佛陀保
护众生,
使众生离开邪见而不...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24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因地-念佛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5: qxc兄如何念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Oct 9 23:48:04 1999) WWW-POST
> 有没有搞错马!偶是在请教你,偶怎麽知道?
> 一念代万念是偶从书上看来的,偶没有经历,怎麽知道
> 空了这个後和平时什麽都没有想的空有什麽分别?
> 你要再往深里追问偶就只好胡扯了。
修行呀, 重点在於修正行者内在出发点之"动机", 才有正确之
结果, 因地不正, 不结真果, 故行者须层层抽丝剥茧以明其心之
因地, 心须有正知见才能结其果也, 故小弟才不惭直指出兄"动
机"错误之处, 此乃以第七识(我执)入手之法, 以使兄少经魔障
速得证果, 并非有意为难兄也, 有何搞错之处? 有甚多修行者全
部了解正确之佛法, 但其如实坐 时才发觉完全是两回事, 因
"佛学"乃学问而矣, 可去慢慢了解, 可和人谈论, 亦可问, 无甚
困难也, 然到"学佛"坐禅之时, 开始时"动机"甚佳, 但在坐中时
内在见业之相, 有杂念有正念有妄念有喜好有讨厌亦有种种之光...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25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因地-念佛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5: qxc兄如何念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Oct 9 23:48:04 1999) WWW-POST
> 有没有搞错马!偶是在请教你,偶怎麽知道?
> 一念代万念是偶从书上看来的,偶没有经历,怎麽知道
> 空了这个後和平时什麽都没有想的空有什麽分别?
> 你要再往深里追问偶就只好胡扯了。
修行呀, 重点在於修正行者内在出发点之"动机", 才有正确之
结果, 因地不正, 不结真果, 故行者须层层抽丝剥茧以明其心之
因地, 心须有正知见才能结其果也, 故小弟才不惭直指出兄"动
机"错误之处, 此乃以第七识(我执)入手之法, 以使兄少经魔障
速得证果, 并非有意为难兄也, 有何搞错之处? 有甚多修行者全
部了解正确之佛法, 但其如实坐 时才发觉完全是两回事, 因
"佛学"乃学问而矣, 可去慢慢了解, 可和人谈论, 亦可问, 无甚
困难也, 然到"学佛"坐禅之时, 开始时"动机"甚佳, 但在坐中时
内在见业之相, 有杂念有正念有妄念有喜好有讨厌亦有种种之光... 阅读全帖
b**z
发帖数: 1351
26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昨晚打坐情况
就当做个记录吧,以后可以回头看看。
昨晚打坐情况,
进入一种很静的状态,虽是闭眼,但此闭眼的状态和以往烦躁时不同
此闭眼念佛时,感觉额前很空旷,虽然只是黑暗,但象有三维视景,没有视力压迫感。
而此前大部分情况,闭眼时,额前如一堵黑墙在,经常会有视力压迫感。
前天读到的一篇旧文对我帮助很大,帮助消除了很多烦躁心:
>四禅八定是一步步上去的把?要是偶连第一步都没有, 怎麽办
>那?你总不能要求偶立地成佛了?
四禅八定, 只有初禅之第一步, 其它并不是一成不变层层而上的.
提议兄籍明心而念佛号, 解脱为此生必须之愿, 见性为理想最终
之目的, 念时当默念及字字自然轻松缓慢而念, 字与字或句与句
之间须有一暂停, 可一秒或更长亦可, 以便禅定时即可照见心之
四相也, 重点在於籍念佛号而实往念空念起念灭处看, 自然能分
辨脑念与心念, 但心内之念亦分正念及妄念, 凡离最初籍念佛号
之原"动机"及离念佛号之心念, 实为妄心念, 请细心观察之, 及
後心念之心与念及妄心之心与妄念又各各有四相也, 但此可容後
论之, 写出来又恐为兄带来艰难感, 实只文字分办带来之错觉矣,
大道确实至简至易, 非不能为...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27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因地-念佛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OfQingWu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OfQingWu
标 题: 因地-念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27 21:09:52 2011, 美东)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5: qxc兄如何念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Oct 9 23:48:04 1999) WWW-POST
> 有没有搞错马!偶是在请教你,偶怎麽知道?
> 一念代万念是偶从书上看来的,偶没有经历,怎麽知道
> 空了这个後和平时什麽都没有想的空有什麽分别?
> 你要再往深里追问偶就只好胡扯了。
修行呀, 重点在於修正行者内在出发点之"动机", 才有正确之
结果, 因地不正, 不结真果, 故行者须层层抽丝剥茧以明其心之
因地, 心须有正知见才能结其果也, 故小弟才不惭直指出兄"动
机"错误之处, 此乃以第七识(我执)入手之法, 以使兄少经魔障
速得证果, 并非有意为难兄也, 有何搞错之处? 有甚多修行者全
...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习四无量心( BY性空法师)
四无量心的重要性
〔对治烦恼〕
四无量心有对治烦恼的功能,慈、悲、喜、舍四心,分别对治瞋恚、恼害、嫉妒、爱憎
四种烦恼,令心得到清净安乐。
〔诸善根本〕
四无量心是三乘学人由凡入圣的基础,从凡夫到声闻乘最高果位的完成,乃至佛智的圆
满都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
〔无漏解脱〕
由于四无量心通于婆罗门的修持,早期佛陀说四无量心,是希望佛弟子依梵住而行,因
此四无量心被视为世间善法。然而,在《阿含经》中提到,四无量心又可称为无量心解
脱。如果慈、悲、喜、舍四定,与七觉支俱时而修,是可以达到无漏解脱的。
〔圆成菩萨道〕
菩萨以救济并广度一切众生为弘愿。这难行深远的大道,若没有四无量心作基础,很容
易心生退怯。菩萨因为修习四无量心,所以能将心胸开启,时时欲令众生离苦得乐,所
以可以多所饶益众生。
如果要行菩萨道,就应该深入体解慈、悲、喜、舍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修习,耐心
地培养,让这四者完全充满我们的身心,从「有量」的慈、悲、喜、舍心,逐渐步入「
无量」的慈、悲、喜、舍,成熟有情、庄严国土,圆成菩萨道。
〔修习的下手处〕
四无量心既然如此重要,要如何培育修习呢?可以从日常生活及禅修二方面下手,从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什么意思?这是佛教四圣法道中的三种,如果加上辟支佛的话,
就是十法界中的四圣法道,也就是佛、菩萨、辟支佛、声闻;阿罗汉乃是声闻法道的最
高果证,就是解脱道四果的阿罗汉。我们从“佛陀”这个名称来说明佛陀的功德无量无
边,因此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名称来说明佛陀的功德;我们透过说明如来佛陀的功德,就
可以同时也一起来说明菩萨以及阿罗汉的功德及差别。
佛陀是古代印度梵文Buddha的音译,简称为佛。为什么称为佛?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
佛?首先要从佛的十号,就是佛陀的十种称号所代表的意涵来加以了解。佛陀的十号就
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
世尊。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用佛陀的十号来说明,这是因为诸佛的通名就是这十号,一定
要十号具足,才能够称为佛陀、称为如来;如果少了任何一个名号的话,那就不能称为
佛陀如来了。我们常常看到经典中提到这十号的名称,例如在《阿含经》中的一段开示
,我们举出来说明。《阿含经》这样讲:“我今于此世作佛。如来、应、等正觉、明行
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四PK重庆红:红款划拨依何法?
四PK重庆红:红款划拨依何法?
1230 次点击
16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省油灯 于 2011-4-11 10:34:4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作者:禅一指 2011-03-27 16:08:12 发表于:博客中国
2011年3月1日起,重庆电视台卫视频道全面改版,专办自称为“公益频道”的“红色频
道”。自此,“重庆卫视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并将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同时增
加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重庆卫视今日改版 不播
商业广告 打造公益频道》,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1日22:09 ,来源:重庆华龙网 )
关于“红色频道”是不是“公益频道”, 禅一指在前面博客已有所述,本文则谈红款
动用的法律依据问题。
重庆卫视改版后,其巨大的经济支撑,重庆市长黄奇帆则如此表示,“重庆卫视减少的
3亿元广告收入,其中1.5亿元,重庆广电集团要通过综合经营运作自身平衡;其余的1.
5亿元,市政府是有计划进行财政补贴的”。 (《黄奇帆:重庆卫视不播商业广告将获
1.5亿补贴》,http://www.sina.com...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8367
31
来自主题: Stock版 - 鱼与禅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techsavvy (海阔天空), 信区: Fishing
标 题: 鱼与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7 20:23:08 2009)
鱼与禅
大自然是有灵性的,你相信吗?我有几次钓鱼的经历,使我对Mother Nature的博大胸
怀, 充满了感激与敬畏。
去年十月十九号,周日, 正是我家儿子独创十项钓鱼纪录的第二天 (关于那次钓鱼
的故事请见: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Fishing/31177670.html)。孩子们下午要上中文学校。 我把午饭弄好,让他们吃完后由LD带出门。 然后收拾一番,待一切妥当时已两点多了。因最近花在钓鱼的时间较多,LD 叮嘱必须在他们下课回来前到家。于是将东西收拾了匆匆出门。这时想到大肥虫只用剩一条了,jig head 也不多了,就有些犹豫要不要到Dick’s 去买。原想省些时间不去了,就将就着用剩下的。后来还是决定去一趟。到了Dick’s, 发现蓝色大肥虫居然卖完了。(不知是否如我最近大力推荐有关:)郁闷中只好买了从未用过的绿色...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171
3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信仰之旅: <五> 禅

摩诃迦叶在佛讲道讲到某一点时微笑,这是一种会心的微笑,禅宗在此溯寻到它的
起源。于是佛教最流行的一个宗派从此开始。因为迦叶被认为是禅的教义的第一位
老师,经过了二十八代而达摩来到中国,带来了佛心及会心的方法(严格地说是心
印,吻合到像印版一样),而成为大家所知的禅宗的始祖。这事发生于六世纪。当
时中国人及某些统治者已经信佛教,这种禅的教训在中国人心中得到了迅速的共鸣
。这个宗派发展得很快,经过了六代师弟相传,至伟大的六祖慧能止,由这一点起
,在南中国及北中国各有丰富而不同的发展。
(注)一九四四年,我在近广东省北方边界的曲江,看到一间寺庙,据说六祖的真
身在那里(译者按:那寺是南华寺)。这里有两具作坐姿的真身(木乃伊),他们
的身体和面部都涂以厚厚的红漆来保护,保持如生的表情。他们的身体披上衣服,
放入庵中,供人崇拜。我之所以提及它,因为知道的人不多。
经过十余代之后,铃木大拙教授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演讲禅学。用言语来传授一种言
语无用的教义,且对具有逻辑观念的西方听众解释逻辑的无用,真是一件伟迹。对
于释明某种超乎人类通常了解之外的无限真理而用某些字句,或祇解释那些字句,
都的确是无
A****a
发帖数: 274
33
寻法者 20:34:39
请问师兄,观禅到底观什么?
淡然 20:41:02
是观色法和名法的生灭,观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三相及它们的生灭因缘。佛法观
禅的目标,即是这些究竟名色法。我们必须以与正定相应的智慧,来分析内外名色法的
究竟成分——心、心所与色,依每一个究竟法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来辨别它们,
以便正确的培育名色分别智与见清净。禅修者必须破除色聚与名聚的密集,以便透视究
竟法与无我相。接着,必须以智辨识产生色法的业、心、时节、食素这四种因,以及辨
识出产生六门心路过程的种种原因。也必须辨识缘起法的种种因果,透过亲证来解除对
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疑惑,培育缘摄受智。
《清净道论》和《阿毗达摩藏》很清楚地注明,如果没有辨识缘起的因果关系,是不可
能解脱生死轮回的。再者,根据《巴利三藏》之《相应部》、《小部.无碍解道》里的
教导,在修行观禅时,一切内外、过去、现在、未来的名色法与因果,都被观照为无常
、苦、无我。修观禅时运用种种分析、辨识、差别诸行的实修方法,是为了获得巴利圣
典中提到的利益,为了培育十种佛法观智,为了把心净化到更高的层次,以及为了证悟
涅盘与解脱于轮回这
r****n
发帖数: 8253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中部不断经
这部经典当中详细是了四禅八定当中各个心所的状况,尽管没有心所这个词,但是已经
准确对应了阿毗达摩。
如果不了解心所是什么,看到以下经文会非常糊涂,因为佛陀说在四禅当中甚至无色界
定当中竟然还有想,受,思,作意这些东西。
而其实想,受,思,作意这些属于遍一切心所,意思是任何刹那升起的识(心)当中,
都伴随着这些心所。实修当中由于我们自己无法明显觉察到这些,则没必要去管他们,只是大概知道确实有这些东西就可以了。
===========================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时,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
诸比丘应诺世尊曰:世尊!
世尊乃如是言:
诸比丘!舍利弗是贤者,诸比丘!舍利弗是大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广慧者。诸
比丘!舍利弗是疾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速慧者。诸比丘!舍利弗是捷慧者。诸比丘
!舍利弗是决慧者。诸比丘!舍利弗半月以观不断之法观。其时,诸比丘!舍利弗不断
之法观有如是事。
诸比丘![谓]:
此舍利弗离诸爱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
而于彼初禅为法之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及触、受、想、思、心、欲、胜解、
p******0
发帖数: 200
35
http://bookgb.bfnn2.org/books/0427.htm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1953年2月22日—3月8月)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很慈悲,各位班首师傅的办道心切,加以各位大居士慕道情
殷,大家发心来打静七,要虚云来主七。这也可说是一种殊胜因缘,只以我年来患病不
能多讲。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要我来说,也不过
是拾佛祖几句剩话。至于宗门下一法,乃佛末世升座,拈大梵天王所献金檀木花示众,
是时座下人天大众皆不识得,惟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
槃妙心,实相无相,咐嘱于汝。’此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下承当之无上法门,后
人笼统,目之为禅。须知《大般若经》中所举出之禅,有二十余种之多,皆非究竟,惟
宗门下的禅,不立阶级,直下了当,见性成佛之无上禅,有甚打七不打七呢,只因众生
根器日钝,妄念多端,故诸祖特出方便法而摄受之。此宗相继自摩诃迦叶以至如今,有
六七十代了。在唐宋之时,禅风遍天下,何等昌盛。现在衰微已极,惟有金山、高旻、
宝光等处,撑持门户而已。所以现在宗门下的人材甚
m****s
发帖数: 18160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止禅
☆─────────────────────────────────────☆
pattern (放手) 于 (Wed Sep 16 10:32:21 2009, 美东) 提到:
昨晚 不知吃了什么 总而言之 睡不着
心想 学佛的人 很多人都谈止禅
我也仔细前后翻烂了”禅悦” 整理过这本书的重要内容
就狠下心修一次止禅试试吧
也好比较在止禅出禅定后观 与纯观禅的观 到底有何不同
(我总觉得效果应该有某些差异 要试试才知道)
躺在床上 只注意呼与吸
由12点 坚持只注意呼吸或起伏
一下转身 一下痒 一下手放在肚子注意起伏
要转就转呗 要抓就抓呗 也不管了
可一直坚持只注意呼与吸 或起伏
中间 身体似乎有点要震动的感觉
可 只偶而这里小动一下 那里小动一下
(以前我睡觉也好,睡醒也好,全身都会一直微微震动,
直到有一次我睡醒,躺着心想,要故意让他震大点,
于是注意全身,有点放手让他震的意思,那次震颇大,
那次之后就较少微微震动的现象了)
一直坚持只注意呼与吸
至凌晨四点 突然出现禅相
若整个画面10x10
S**U
发帖数: 7025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感恩节师姐棒喝
感恩节到师姐家吃晚饭(她开玩笑说我去应供),师姐刚从澳洲禅修一月归来,气色极佳,脸色红润,连皱纹都似乎消失了。师姐得了三禅,习性大变,过去狂爱华衣美食呼朋引伴玩耍,话痨一个,是个气场强大的女人,家里几个男人都乖乖听她的。现在只想禅悦为乐,平日闭门谢友,不化妆打扮,旅行只为禅修,衣服大半送人,自己照片都扔了,过去写的文章也丢掉。「这些都是增强我爱执,根本不会带来快乐。」师姐如是说。
师姐听我说最近不想禅修,想找女友,直呼「Mara 已经在你脑里建立了根据地。你要小心。」「不过 Mara 其实也很好对付,阿含经中 Mara 一旦被识破,就说 "The monk knows me." and disappears.」
「你现在不要急著找女友。把精力放在修禅定,得到禅悦后你就不会想找女友了。维持好的 relationship 或婚姻都是很累的事,两个人要互相迁就。你自己的烦恼都无法断除,LP 还指望你替她排忧解难。两个充满烦恼的凡夫纠缠在一起,怎么会有真正的快乐?只有解脱才是真正的快乐。」「想要被爱是充满自我的,所以男女感情是独占,离不开痛苦。修行才会体验到所有快乐都在自己心里,四禅,解脱都在...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315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感恩节师姐棒喝

极佳,脸色红润,连皱纹都似乎消失了。师姐得了三禅,习性大变,过去狂爱华衣美食
呼朋引伴玩耍,话痨一个,是个气场强大的女人,家里几个男人都乖乖听她的。现在只
想禅悦为乐,平日闭门谢友,不化妆打扮,旅行只为禅修,衣服大半送人,自己照片都
扔了,过去写的文章也丢掉。「这些都是增强我爱执,根本不会带来快乐。」师姐如是
说。
要小心。」「不过 Mara 其实也很好对付,阿含经中 Mara 一旦被识破,就说 "The
monk knows me." and disappears.」
持好的 relationship 或婚姻都是很累的事,两个人要互相迁就。你自己的烦恼都无法
断除,LP 还指望你替她排忧解难。两个充满烦恼的凡夫纠缠在一起,怎么会有真正的
快乐?只有解脱才是真正的快乐。」「想要被爱是充满自我的,所以男女感情是独占,
离不开痛苦。修行才会体验到所有快乐都在自己心里,四禅,解脱都在自己心里,跟有
没有人爱无关。」
师姐对儿子说∶当你有一天发现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快乐的时候,不要绝望,要记得妈妈
说过,当 monk 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儿子说∶Mom, I know. 真是天下父母心,听师姐
这...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说如来藏重定不重慧
【禅那】
(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
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
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
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次第禅门一
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
修因。’大乘义章十二曰:‘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俱舍论二十八曰:‘依
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
同光记十八曰:‘由定寂静慧能审虑。(中略)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
或云持阿那,皆讹也。(中略)婆沙八十三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
等引为定之异名)。修得此禅那,则死后必生于色界之四禅天。外道为生天而修之。佛
者为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欲成就之。必脱离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
也。梵Dhya%na。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这里面有定还有观,有如实知见。三昧有观的含义么?
s*******1
发帖数: 191
40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道觉悟的时候,最初的本愿并不准备将佛法传出,普度众生;
因为佛陀的觉悟智慧,只有达到同等境界的佛陀才能够相互印证,而对于没有达到佛陀
觉悟的众生来说,听闻高深大法就如同向盲人描述太阳,毫无实际利益可言,但是因为
他最初修炼的发心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为了能够使有情众生能够解脱三界六道
轮回之苦,这才将一定层次的宇宙真理讲出来,引导众人走向永恒光明的涅槃境地,在
传法的过程中,也曾向身边的上部座弟子讲述过更加高深的佛法,这就是佛教中“大乘
”与“小乘”佛法的来源,这些佛法与他在普罗大众前所讲出来的佛法是不同的,只跟
据当时身边的四大菩萨,十大弟子,这些上根弟子所述,一般根器的弟子就算是听闻讲
法,也无力印证佛法中的真性,将自性中的觉悟与法性光明结合起来,这是修炼境界的
不同所决定的,所谓的“法无定法”,除了佛法在宇宙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不同世界
的如意展现以外,还包括针对不同修炼层次的人,佛法对于她心灵智慧的感悟,引导,
体现也是不同的。
传法只是在铺路,要真正的度化有缘人,还得必须等到此人的机缘成熟,接受真理的善
果已成,才能法与人类的先天佛性结合起来,达到明...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1
☆─────────────────────────────────────☆
shaoshao1 (shaoshao) 于 (Fri Feb 24 09:12:41 2012, 美东) 提到: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道觉悟的时候,最初的本愿并不准备将佛法传出,普度众生;
因为佛陀的觉悟智慧,只有达到同等境界的佛陀才能够相互印证,而对于没有达到佛陀
觉悟的众生来说,听闻高深大法就如同向盲人描述太阳,毫无实际利益可言,但是因为
他最初修炼的发心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为了能够使有情众生能够解脱三界六道
轮回之苦,这才将一定层次的宇宙真理讲出来,引导众人走向永恒光明的涅槃境地,在
传法的过程中,也曾向身边的上部座弟子讲述过更加高深的佛法,这就是佛教中“大乘
”与“小乘”佛法的来源,这些佛法与他在普罗大众前所讲出来的佛法是不同的,只跟
据当时身边的四大菩萨,十大弟子,这些上根弟子所述,一般根器的弟子就算是听闻讲
法,也无力印证佛法中的真性,将自性中的觉悟与法性光明结合起来,这是修炼境界的
不同所决定的,所谓的“法无定法”,除了佛法在宇宙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不同世界
的如意展现以外...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2
ZZ
七种层次的学佛人,您是那一种 ?
在我学佛的经历中,佛教中有七种层次的学佛人:
第一种层次的学佛人,是以求有的心态去学佛。
就好像是民间信仰一样,拿着一盘水果,二串香蕉,三柱清香,四处找庙,五体投拜的
向佛菩萨求升官丶求发财丶求婚姻丶求身体安康丶求事业发达丶求学业进步丶求生男生
女丶丶丶等。
第二种层次的学佛人
是有一种想要逃避现实生活的心态,认为人间一切皆苦,希望来世不再投胎转世来这世
间受苦,想要往生佛国净土,或者能受生于欲界天享乐之人。
第三种层次的学佛人
是逛道场、在道场中做义工及发心布施,尤其是钱财布施,做善事等,以为这样就是在
学佛,但是常在道场中到处与人攀缘,又贪瞋痴慢疑,样样皆不离。
第四种层次的学佛人
认为佛法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思想,如同西洋的哲学思想一样,本身也不皈依,也没受
戒,更不修行的来对治贪瞋痴等烦恼,只是把佛法当成世间学问来研究,以为这样就是
在学佛。乃至更有一些佛学研究者,以学者自居,用以演译丶推理丶考据等方式来研究
佛法的历史丶宗派丶人物及表面教义...等等而发表论文来博取世间的名闻利养及社会
地位。
第五种层次的学佛人 是发现以前也很努力布施及...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3
慧开禅师与《无门关》
作者 : 僧禅法师
http://hk.plm.org.cn/gnews/201222/201222255755.html
一、慧开禅师生平
慧开禅师(1183—1260),杭州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州),俗姓梁,生于宋孝宗淳
熙十年,卒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世寿七十八岁。慧开禅师最初礼天龙肱和尚为师剃度
出家,遍历天下名山道场,寻师访道,但一直无法契机悟入佛法真意。于是到平江府(
今江苏省)万寿寺参礼黄龙派下月林师观(1143—1217)禅师。月林禅师让无门慧开参
一个“无”字,经过六年寒暑,依然无法找到契入之处。慧开于是励志克责,在佛前自
誓道:“我如果参不透这‘无’字话头,绝不寤寐休息,我要是懈怠睡眠,就烂却全身
,无一完好之处!”从此更加精进勇猛,不敢须臾放逸。有时疲惫至极,就在大殿廊庑
之下经行,甚至以头颅撞击露柱,以示克期取证的决心。有一天,慧开在法堂内经行,
参“无”字话头,寂寥中,从遥远的斋堂那一头,传来一阵一阵绵绵密密,如排山倒海
般的击鼓声,慧开胸中久远以来的疑团,顿然消失,豁然省悟,高唱偈颂:青天白日一
声雷,大地群生眼豁开。万家森罗齐稽首,须弥勃...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4
慧开禅师与《无门关》
作者 : 僧禅法师
http://hk.plm.org.cn/gnews/201222/201222255755.html
一、慧开禅师生平
慧开禅师(1183—1260),杭州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州),俗姓梁,生于宋孝宗淳
熙十年,卒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世寿七十八岁。慧开禅师最初礼天龙肱和尚为师剃度
出家,遍历天下名山道场,寻师访道,但一直无法契机悟入佛法真意。于是到平江府(
今江苏省)万寿寺参礼黄龙派下月林师观(1143—1217)禅师。月林禅师让无门慧开参
一个“无”字,经过六年寒暑,依然无法找到契入之处。慧开于是励志克责,在佛前自
誓道:“我如果参不透这‘无’字话头,绝不寤寐休息,我要是懈怠睡眠,就烂却全身
,无一完好之处!”从此更加精进勇猛,不敢须臾放逸。有时疲惫至极,就在大殿廊庑
之下经行,甚至以头颅撞击露柱,以示克期取证的决心。有一天,慧开在法堂内经行,
参“无”字话头,寂寥中,从遥远的斋堂那一头,传来一阵一阵绵绵密密,如排山倒海
般的击鼓声,慧开胸中久远以来的疑团,顿然消失,豁然省悟,高唱偈颂:青天白日一
声雷,大地群生眼豁开。万家森罗齐稽首,须弥勃...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中“空”的含义
发信人: freeman08 (心树),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佛法中“空”的含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30 11:17:53 2016, 美东)
法。
”)
很同意你说的,可行性上不会由较难的”无我”或”非我”入手,而是由简单的先入手
简单的,这个非,那个非
但我的体会又稍有不同,是这样的
(我说的不一定对,仅能当参考)
在阿含中,佛陀所教的佛法的修行次第由两个角度看
1 依当事人意愿与现有能力,由当事人认为简单的事项入手破解,一层一层上攻
如果比丘本身是外道,又高深禅定,那是一种入手法。
如果比丘是一张白纸,那有另外入手方法
如果比丘本身是外道,观念又错了,那又是另一种教法,需要先改正观念,其他再说
如果是一般在家众,想学佛法,那又是另一种教法,只教更简易的,稍深的几乎不太
说。
就像给孤独长者,佛陀几乎不对他说稍深的佛法。或者另一个例子:有钱公子耶舍,
佛陀开始只教他布施,不谈佛法,看他能接受多少就教到哪里,最后他成为阿罗汉
如果是一般在家众,那又是另一种教法 : 就是好好赚钱,孝顺父母家庭和乐,过好
世...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633
46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再说阴阳的本质
这个你可能高看我了。
我可没有能力做到你要求的那个控制自如。
实际上就是专业的佛门弟子潜心实修多年,也不能完全做到,可能有些做的比我们好。
比如四禅八定,古代有人能做到,现代出家人现在能到初禅的也寥寥无几,更别说什么
三禅四禅,这是实际情况。而对人的习气的控制的难度,则还要比这个禅定难上千万倍。
我们这些业余的现在能做的学习学习,偶尔尽兴。要达到什么什么状态,那我只能说你
可能有些期望太高。
再打个比方,研究物理的现在基本有两派,一派是偏理论,一派是偏实验,理论派做的
多是数学公式推演,推出新理论,最典型就是超弦理论,但是弦目前试验根本观察不到
,所以无法验证,纯理论的东西。偏试验的代表就像丁肇中,别和我说什么,我只看试
验结果,由试验结果说了算,实验结果证明电子无半径就是无半径。但是这么说其实都
只能说侧重,而不是理论和实践一边可以替代另一边,我不认为光靠一条腿可以走得稳
,也不相信鸟靠一边翅膀能飞得起来。
i******s
发帖数: 566
47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转载]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元音大师
1997年元音老人于美国灌顶传法开示
学佛互相毁谤,不知不觉中就造了业。学净的人不知道密宗,就瞎说密宗是鬼神教,只
有净土最好。我曾经在东北听过宣化上人说密宗最不好。他说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师,
我听后问他:“你修净土,是不是念密咒?念大悲咒?念往生咒?念十小咒?”他答:
“是啊!”我说这些咒不是密咒吗?您自己离不开密宗,毁谤佛法有罪啊!即便是律宗
弘一大师,也曾说过密宗是鬼神教,后来他看了密宗全文,才知道密宗这么完美,从浅
入深,从小到大,和禅宗无二无别,才知道自己错了,写了一篇忏悔文收录在文集里。
谈密一密宗修持次第
这些都是不知道密宗而信口瞎说,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信口瞎说。密宗修到后面
与鬼神就不相干了,密宗讲九乘次第,讲九步法。初讲外三乘,也就是先学显教、学小
乘、学佛乘、学菩萨乘。这些教理都要通达后,才修内三乘。内三乘是实际修行,教理
通了再修密法。这个法教怎么消业障、除灾、治病、发财等。发财便是财神法,财神就
是鬼神,所以是有鬼神法不是没有。但这是刚刚开始,密宗后面有圆满大法,譬如西藏
白教的大手印,大手印所说和禅宗完全一致。大手印讲见定行,见是见到本性,认识本
性,认...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8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四)
卷四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
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
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
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世尊。若复
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
第迁流。终而复始。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
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
。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
。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
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
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826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禅的智慧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guiyiffs1 (Gyffs), 信区: Wisdom
标 题: 禅的智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9 07:37:48 2017, 美东)
禅的智慧,就是要我们关注我们的心灵,善待我们的心灵,倾听真实生命的声音,多一
份从容和淡定。想一想,未来也是得不到的,昨天过去所有的事情也是得不到的,今天
也没有得到什么,所以还不如放下,好好地修心修行。人必有一死,“常者皆尽,高者
亦堕,合会有离,生者必死”。
佛陀当年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这是当年佛陀的一个道场,那个时候没有庙,就是
一个精舍。那个时候有一位婆罗门,就像现在的居士一样,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儿,长
得端庄聪明,口才也好,在整个国家当中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掉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忧愁,父母亲只要见到女儿,心
中的忧愁苦恼当下就消散了。面对女儿的突然死亡,父亲心中悲痛难以言喻,每天伤心
啼哭,不觉竟然疯了,整日到处乱走。
有一天,这位父亲来到佛陀居住的地方,一见到佛陀,当下神志清醒,并向佛陀顶礼。
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走出这四步 淡然放下过去
走出这四步 淡然放下过去
文/李奥‧巴伯塔(Leo Babauta) 陈洁云译
当我们开始放下过去时,我们就在“清空杯子”,为它们注入“现在”。(Chepko
Danil Vitalevich/Shuttersock)
无论是否意识到,我们许多人常常会为过去纠结不已。
我们纠结的事,可能是我们为之后悔的错误,可能是让我们自我感觉不佳的表现,也可
能是我们不肯放下他人那样对待了自己,或对事情的结果感到沮丧。
“事实上,这些只是令人有些不快,没有什么大不了。”
我们会如此难过、郁闷、生气或受伤,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些“故事”,向我们讲述著发
生了什么。我们不能不想这些过去的事,它们不断在我们头脑中回放。
假使我们能够放下过去,专心致志于每个当下的时刻,情况会怎样?假使我们能解脱心
的束缚,我们是否能发现,执著过去其实是在伤害自己,放飞过去才是关爱自己?
Beautiful young woman blowing dandelion. Trendy young girl at sunset with
flower (iStock)
我们是否能发现,执著过去是在伤害自己,放飞过去才是关...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