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 发帖数: 478 | 1 [上一篇] [本讨论区] [回信到本版] [修改] [删除] [回信给作者] [下一篇] [同作者阅读] [同主题阅读]
[返回首页] [分类讨论区] [全部讨论区] 讨论区
发信人: corpus (corpora),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Mar 8 08:25:30 1999)
黄念祖老居士著《心声录》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
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道路上,
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修,行,果
,先有正见,才有正修
。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希
望初机的同修,认清目标与道路,稳步前进。
(一)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大教之源,万法之本。
当初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舍弃了最美丽的眷属,舍弃了世间难舍的一切,
只是因为大悲心...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325 | 2
刚刚在10分钟合集里看到这些(2008年的文字):
。。
☆─────────────────────────────────────☆
WaiChi (WaiChi) 于 (Fri Mar 14 15:26:46 2008) 提到:
两个本质, 手段三招. 死性不改, 从来未变.
那分 "心" 的因地. 及 "外在" 本因.
"心" 的两个因地本质:
这是因为他的 "心" 的 "根性" 是以不工作(不修行)为本,
而全 "心" 只喜好文字戏论, (本质一), 及 "心" 喜好自己
告诉自己, 我是一个俱有 "高等修行潜质" 正待开发的行
者, (本质二), 我不介意别人怎看我, 我只介意我不是高
等修行潜质者.
因此, 他 "心" 在正 "择" 而还未修任何之时, 就早已 "同时"
决定了是认真工作(认真修), 又立即认真停止工作(认真不
修)了. 于这种行为的动机上, 全是为了获得 "享受" 文字戏
论之娱, 及我本俱 "高等修行潜质" 正待开发之自我感觉.
一般人他发 "心" 认真修之 "同时", 是不会发认真不修的,
所以如他发 "心" 弱, 则修一段时间之后, 会修行力道渐... 阅读全帖 |
|
l****i 发帖数: 617 | 3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
恭敬拷贝几段<楞严经>.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
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
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
,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
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
不自觉,枉入诸趣。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
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
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
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
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
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阿...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4 各位教授、各位老师:
晚上好!很高兴能在北京清华科技园,与在座的各位共同交流。今天的内容虽然不难,
但我从内心中祈愿:愿以此简单的语言,能给大家带来点滴的利益。
一、简单的际遇可以改变一生
在我们人生中,有时候简单的际遇,就可以改变一生的命运。佛教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两大弟子舍利子、目犍连,还没有出家前,是婆罗门教的领袖
。有一次,他们坐禅修行时,旁边有位沙门在念经,其中有一偈是:“诸法因缘生,诸
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听到这样的金刚语,两位尊者身心起了极大变
化,从此他们放弃自己的宗教,趋入佛门,获得证悟,并为佛教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
汉地也有类似的公案:唐朝丹霞大师,没有出家之前,本是个儒生。有一年他去长安赶
考,路上遇到一位出家人。出家人问他去干什么,他说自己去考官。出家人说:“考官
不如考佛,希求荣华富贵没多大意义,理应选择佛道为妙。”这句话让他受到很大启发
,此后他选择出家之路,终成为历史上一代高僧。
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也是借由父亲的1元钱,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以这1元钱作
为起步资金,在此基础上慢慢积累,最终缔造了闻名遐迩的汽车帝国...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5 "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
净刹。"
上经八句,实为全经之总结,净宗修行之纲要。世尊此会所说之长行,于此告终。
故知此八句,实为净宗之末后句,全经之结束语也。此八句理事齐彰,正助并显。如来
秘藏,和盘托出。首云「常念不绝」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经。如本经《往生正因品
》中,劈头第一句便云:「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昼夜相续,求生彼刹。」
正是此处「常念不绝」之意。《非是小乘品》云:「于此经中,生导师想」又《受菩提
记品》云:「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
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彼人临终,假
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世尊悲心无尽,普摄无余,故频
以持念本经为劝也。世尊力劝持念本经者,盖经中所宣正是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无上
大法。行人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万修万去。故知行人受持此经者,即
应依教奉行,如佛训诲,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故知「常念不绝
」,究竟所指,则在常念此一句名号也。「不绝」者,净念相继也...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6 没有谁不在看贡噶旺秋仁波切传记的时候被感动得泪流满面的。索达吉堪布在入行论讲
记中不止一次提到这位大上师,在我们现在这个感知能力和当下这个社会环境当中,真
的很难想象贡噶旺秋仁波切当年在逆境中所承受的灾难,但是仁波切却用无比伟大的慈
悲心去面对灾难,去宽容那些折磨他的无知的人们,转逆境为道用,从不间断地发愿。
他在用他切身的苦难经历教导众生:什么是真正的宽容,什么是真正的慈悲,一位修行
人是如何在逆境中修习菩提心的。
贡噶旺秋是西藏著名的佛学大师,其实在他遇到违背缘的时候,也像凡夫一样曾想过到
街上给乱枪射死来结束这场痛苦的,但是显然佛陀认为他还没到该死的时候,让他活了
下来,坐了整整二十一年的牢,受尽人间酷刑虐待. 但是对他来说,最痛苦的不是身体
的痛苦,而是在狱中他无法念一句佛号,甚至连话都不能说。而当他刑满出狱後,转世
上师宗萨钦哲仁波切亲笔写了信给他,请他到印度来,为其所创立的宗萨佛学院教授佛
学,贡噶旺秋仁波切才下定决定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西藏跨越雪山、穿过尼泊尔,来到印
度。 当他历经艰辛在印度终于见到法王时,仁波切激动得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而在
场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如...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
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劫受苦,所
以就开始努力地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
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
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因为不了解佛法的正修行是要
先见道,然后才是修道,这样才能真正地断除烦恼。如果只是不断地压伏烦恼,就像是
石头压草一样,这样只能暂时伏住烦恼种,并没有转化清净,当遇到重大的境界时,烦
恼终究还是会压抑不住而再度生起。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就特别强调:“如
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大
乘起信论》卷1)就是说明:凡夫之人总是用错心,总是将虚妄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心,
以为只要制伏妄心所生起的烦恼,就是佛法的修行;甚至以为让烦恼一段时间不现行,
就是开悟了。
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的时候,没有传给当时
的首座神秀,却传给了不识几个大字的南方蛮子慧能。当... 阅读全帖 |
|
a*****a 发帖数: 640 | 8 how about this?
《长部大因缘经》里提到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作何解释?帕奥禅师答:在缘起法
当中,佛陀教导说「识缘名色,名
色缘识」。「识缘名色」意谓: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这里的「识」是指心,「
名」是指心所,「色」只是指心生
色而言。由于心生起,所以心所生起;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生起。因此说「由于识
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缘名
色)当你能照见心生色时,就能清楚地了知这一点。接着,「名色缘识」意谓:由于名
色生起,所以识生起。这里的
「名」是指心所,「色」是指依处色而非指心生色。就五蕴世间的有情而言,如果没有
依处色,识就不能生起,所以依处
色是识的因。心与心所是互为因果的,如果没有心所,识(心)就不能生起,所以心所
也是识的因。在依照因果关系来观
照五蕴时,你必须照见四种名蕴之间的因果关系。佛陀在《发趣论》中谈到受、想、行
、识这四种名蕴是互为因果的。当
讲到其中一个为因时,其余的三个就是果;当讲到其中的两个为因时,其余的两个就是
果;当讲到其中的三个为因时,其
余的一个就是果。如果没有名(心所;即受、想、行这三蕴)的话,识蕴就不能生起。
因此名色都是识...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9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录之七
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谈一谈因果的问题,其中包括
因果的本体、分别、支分细
节以及对因果的疑问。
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
因呢?我们经常讲的业,在这里和因是一回事。偷盗人用手去抓一个东西放到自己的包
里,
这是不是叫做因呢?当一个人心里想:我要去偷这个东西,这个起心动念是因吗?上述
身口
意行为当中到底哪一个是因?一切有部和唯识宗对于因果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在
名言
谛中比较究竟的是唯识宗所阐述的观点。
他们认为,每一个人自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
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识,有时候没有,无论它有怎样不同
的高
低和多少的分别,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叫阿赖耶识。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
识里
播下一个种子。
还有一个比喻是:下雪的时候,将墨水倒在雪里,雪就变成了墨水的颜色,
雪化之后,在地上就可以看到这种颜色。同样的,如果以烦恼去造业,当这个烦恼消失
的时
候,这个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上。
业(或因)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如大米的种子,我们肉眼
看不出它能发生稻芽,
但是它确实蕴藏着这样的能力... 阅读全帖 |
|
j********0 发帖数: 47 | 10 前言:
禪宗的开悟明心之印证,必须经过三量的检验:也就是圣言量、比量、现量这三量来验
证。圣言量就是他的所悟必须符合 佛陀经典的开示和大菩萨论中的开示,乃至禪宗真
悟祖师的开示与公案,真悟者也必定能够理解。
然而其中不仅是智慧上的印证,开悟明心的菩萨必定也要先修行菩萨六度,要有菩
萨种性,也就是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般若等六度的修行与功德。
在上一篇「禪宗的开悟明心是什麼意思?」的文章中,( http://www.chinafow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84358&extra=page%3D1 ) 我们提到开悟明心就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第八识如来藏有祂自己的功能体性,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能生万法的体性,是真实与如如的体性、是离见闻觉知的体性,这些在经典上都有说明。而六祖大师在开悟明心时也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由此证明开悟明心时必定要亲证如来藏的这些自性。
以下我们用「圣言量」(经典、论典和真悟祖师之开示)和「现量、比量」来说明开
悟...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14763 | 11 我們太太的客廳
時間是一個最理想的北平的春天下午,溫煦而光明。地點是我們太太的客廳。所謂
太太的客廳,當然指著我們的先生也有他的客廳,不過客人們少在那里聚會,從略。
我們的太太自己以為,她的客人們也以為她是當時當地的一個“沙龍”的主人。當
時當地的藝術家,詩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閒的下午,想喝一杯濃茶,或咖啡,想
抽几根好煙,想坐坐溫軟的沙發,想見見朋友,想有一個明眸皓齒能說會道的人儿,陪
著他們談笑,便不須思索的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車,把自己送到我們太太的客廳
里來。在這里,各人都能夠得到他們所想望的一切。
正對著客廳的門,是一個半圓式的廊廡,上半截滿嵌著玻璃,挂著淡黃色的軟紗帘
子。窗外正開著深紫色的一樹丁香,窗內挂著一只銅絲籠子,關著一只玲瓏跳唱的金絲
雀。陽光從紫云中穿著淡黃紗浪進來,清脆的鳥聲在中間流囀,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
在鮫觚之中的那般波動,軟艷!窗下放著一個小小書桌,桌前一張轉椅,桌上一大片厚
玻璃,罩著一張我們太太自己畫的花鳥。此外桌上就是一只大墨碗,白磁筆筒插著几管
筆,旁邊放著几卷白紙。
牆上疏疏落落的挂著几個鏡框子,大多數的倒都是我們太太自己的畫像和照片... 阅读全帖 |
|
n******g 发帖数: 17225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os001 (ios001),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李心草最后3小时监控细节曝光!哭喊乱语 多次冲出酒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5 22:58:09 2019, 美东)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大二女生李心草酒后殒命盘龙江36天后,昆明市公安局10月14日晚通报称,对盘龙公安分局办理的李心草死亡事件,提级成立由昆明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的专案组,对李心草的死亡立案侦查。
9月9日凌晨,李心草的母亲陈美莲接到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鼓楼派出所的电话称,她19岁的女儿在盘龙江跳江溺亡。
数小时后,李心草生前最后在一起喝酒的室友任某燊(女)、任某燊朋友罗某乾(男)和李某某昊(男),与李心草家属在派出所当面对话。家属将双方谈话内容进行了录音。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李心草家属处获得该录音。根据录音,前述两男子向家属称,李当晚一共喝了五六瓶啤酒,并称,喝最后一场酒时,“当时听着感觉就是李心草出现了幻觉”,但他们强调从没碰过违禁品。
9月15日,无法接受李心草死亡这一事实的家属调...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13 六、心是物质吗?
(1)智能机器人之争
“外面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并不存在,离一多故。”
“喂,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我是说,外境是心的幻象,如梦一般。”
“敢情,你用了这么长一节,绕了一个大圈,就是为了得出前面提到的那句话。‘那个
当年的孩子’怎么说来着?对了,物质世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梦’。”
“是的。物质如梦。外境如梦。色法如梦。在梦里,我们可以梦见自己开着‘宝马’和
心爱的女友兜风,就像白天一样真实。但是我们知道,正在做梦的当下,在做梦的房间
里根本没有一辆宝马汽车。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梦心里的幻现。”
“外境是心的幻现。可是,心是什么呢?”
“心就是心。”
“可是,我们从小学到的科学知识,心不是物质产生的么?”
“知识是一回事,真理是另外一回事。智者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知识。”
从整个历史来看,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一直是少数。但是就我们这一代人所学到的知
识来看,唯物主义确实深入人心。
虽然,量子力学的发展,几乎剥夺了传统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生存的土壤。但是,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在某个范围内,人们的唯物主义观念,
还是非常深厚。所以,刚才的...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1232 | 14 “不论在的我们的人类社会里,还是在整个自然界里,都遍布着一条法则,那就是因果
及其报应。贫尼愚钝,到现在也没能彻底地参透这个规律,只能勉为其难地用 简单的
话和你分享一下我所领悟到的道理。”老尼姑一边示意杨阿姨随她一起向前走,一边缓
缓地说,“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穿衣吃饭、包括为人处世、包括起心 动念,全都孕
育着因果。每一个因果都会得到一个与之相对的报应。我们所说的因果呢,又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善的,一类是恶的。善因所对应的是善果,恶因所对应的是恶果。这个因果
一经形成,即是不可逆反的。种下因的人必将承受果报,谁也无法代替他来承担。不同
的是,果报到来的时间长短而已。”
老尼姑转过脸来看了看杨阿姨。杨阿姨连忙频频点头,表示她听懂了以上这些话。老尼
姑微微地笑了笑,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佛门有句名言,‘菩萨畏因,众 生畏果
’。大致地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菩萨是大觉悟、大智慧的人,能够看透宇
宙及众生的真相,能够参透生命的因果法则,知道任何一个结果都是有 前因的。他们
断恶行善,严格地按照戒律行事,不种恶因,不起恶念。不种恶因,不起恶念,那就没
有恶果,没有恶果就不会有恶的报...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1232 | 15 “不论在的我们的人类社会里,还是在整个自然界里,都遍布着一条法则,那就是因果
及其报应。贫尼愚钝,到现在也没能彻底地参透这个规律,只能勉为其难地用 简单的
话和你分享一下我所领悟到的道理。”老尼姑一边示意杨阿姨随她一起向前走,一边缓
缓地说,“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穿衣吃饭、包括为人处世、包括起心 动念,全都孕
育着因果。每一个因果都会得到一个与之相对的报应。我们所说的因果呢,又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善的,一类是恶的。善因所对应的是善果,恶因所对应的是恶果。这个因果
一经形成,即是不可逆反的。种下因的人必将承受果报,谁也无法代替他来承担。不同
的是,果报到来的时间长短而已。”
老尼姑转过脸来看了看杨阿姨。杨阿姨连忙频频点头,表示她听懂了以上这些话。老尼
姑微微地笑了笑,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佛门有句名言,‘菩萨畏因,众 生畏果
’。大致地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菩萨是大觉悟、大智慧的人,能够看透宇
宙及众生的真相,能够参透生命的因果法则,知道任何一个结果都是有 前因的。他们
断恶行善,严格地按照戒律行事,不种恶因,不起恶念。不种恶因,不起恶念,那就没
有恶果,没有恶果就不会有恶的报...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16 第10章 法眼宗风
一、文益创法眼
文益(885-958),俗姓鲁,余杭(杭州)人。年甫七岁,即投新定之智
通院全伟落发,弱龄即受具戒于越州(绍兴)之开元寺。后于明州(宁波)育王寺希觉
禅师门下习律,同时“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希觉称他为“我们之游、夏”。后到
福州长庆寺谒长庆慧棱,未契玄旨,乃结伴从西湖出游,因大雨,停留在城西之地藏院
,得参桂琛。桂琛问他:“行脚作么生?”文益曰:“不知。”琛曰:“不知最亲切。
”文益豁然开悟。又指庭下片石问他:“寻常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且道此石在心内
。在心外?”文益曰:“在心内,”琛云:“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益窘
无以对,遂放下包袱,依止月余。从“词穷理绝”处悟“一切见成”、言下大悟。至临
川(江西抚州),州牧请住崇寿院。由此传法,四远参徒翕然而至,不下千人。南唐初
(937后)受江南国主李氏之请,住金陵报恩院,号净慧禅师,再迁清凉寺,持续开
堂。异域慕其法者,涉远而至。玄沙正宗,兴于江表。周显德五年(958)卒,谥大
法眼禅师。著有偈颂、真赞、铭记、诠注等,共数万言,流布天下。现存《语录》、《... 阅读全帖 |
|
|
y****w 发帖数: 39 | 18 六、心是物质吗?
(1)智能机器人之争
“外面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并不存在,离一多故。”
“喂,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我是说,外境是心的幻象,如梦一般。”
“敢情,你用了这么长一节,绕了一个大圈,就是为了得出前面提到的那句话。‘那个
当年的孩子’怎么说来着?对了,物质世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梦’。”
“是的。物质如梦。外境如梦。色法如梦。在梦里,我们可以梦见自己开着‘宝马’和
心爱的女友兜风,就像白天一样真实。但是我们知道,正在做梦的当下,在做梦的房间
里根本没有一辆宝马汽车。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梦心里的幻现。”
“外境是心的幻现。可是,心是什么呢?”
“心就是心。”
“可是,我们从小学到的科学知识,心不是物质产生的么?”
“知识是一回事,真理是另外一回事。智者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知识。”
从整个历史来看,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一直是少数。但是就我们这一代人所学到的知
识来看,唯物主义确实深入人心。
虽然,量子力学的发展,几乎剥夺了传统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生存的土壤。但是,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在某个范围内,人们的唯物主义观念,
还是非常深厚。所以,刚才的...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4361 | 19 偈诵的解释!
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
、影、露、电然,似有似无,
应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空,不生贪著,乃能不
取也。
如上所说,本科大旨已明,兹再详细说之。
当知如如不动,是真实性。亦即所谓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前云:一切贤圣,皆以无
为法而有差别。今不令观无为法如如不动之真性,而令观有为法缘生无实之幻相,何也
?此我世尊深知凡夫之病,特为巧开方便也。此中有二要义:
(一)凡夫之所以为凡夫者,无他。背觉合尘,向外驰求耳。何故向外驰求?无他
。分别幻相,贪著幻相耳。何故分别贪著?无他。误认一切有为法为真实耳。由是之故
,愈迷愈深,不肯回头,永被轮转矣。故今入门初步,先须令其深观一切有为之法,如
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莫非虚假,一切皆空,到底一无所得。所得,唯
一苦味而已。且其苦无穷,说亦说不出。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是也。果能常
作如是观,洞明皆空之理。庶几不再受骗,而能死心蹋地回光返照乎!此所以欲观无为
之真性,应先观有为之幻相也。此第一要义,必应了知者。
(二)一切凡夫性光,早被无明隐覆...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3455 | 20 第四章 情深意暖身边事 扑朔迷离旧时因
王砦主闻锣声响,迟缓着站起、满面不可思议道:「传讯锣?有敌……敌攻
砦??」
折翎乍闻噩耗,心中本就不快,此时见王砦主这等疑惑模样,胸中更是烦闷,
暗暗寻思:「这砦主做的也太不经事!敌袭示警乃砦子安危头等要务,怎好这般
犹疑?」心中虽动,面上却未变颜色,将手向外一招,扬声呼道:「魏庆!」
陆大安听折翎呼唤,不由愕然。自见折翎起,至随郝挚入厅参见,并未发觉
有旁人在侧。此时诸人皆就坐厅中,不知将军扬手所招之人身在何处?遂转回头
四处打量。
此时日头正好,日光自门窗缝隙射入,照的地面青砖斑斑驳驳。一灰衣精瘦
汉子自墙角暗处应声转出,也不言语,只是将身子站在光亮中抱拳俯首,等待折
翎吩咐。厅中诸人全似见惯不怪,除陆大安外无一惊诧。
王砦主滴溜溜转了转眼球,忽如吃了颗定心丸般退回坐稳道:「诸位受惊了!
折将军也请安坐!实不相瞒,这诸葛砦山高路远、无径可循。自家父离世在下接
任砦主以来凡二十载,从未遇袭。偶有猎户误闯,也只是驱走便了,这传讯锣还
从未响过,故而错愕。想来这定是砦中哪家后生刚刚轮值,不懂规矩,见了山间
猎户便大惊小怪。」左顾右盼、呵呵... 阅读全帖 |
|
r******m 发帖数: 10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myelsa (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信区: Belief
标 题: 摩門經.摩羅乃書(7-8).有了贖罪,小孩才因基督得生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1 09:52:15 2010, 美东)
第七章
邀請世人進入主的安息──祈禱要真誠──基督的靈使世人能分辨善惡──撒但誘拐世人否認基督並作惡── 眾先知顯明基督的來臨──憑著信心,才有奇蹟和天使施助──世人應希望得到永生,滿懷仁愛。約主後四○一年至四二一年。
1 我,摩羅乃,現在要寫我父親摩爾門所講關於信心、希望、仁愛的一些話;他在人民所建作為崇拜之所的會堂中,教導人民時這樣說:
2 我心愛的弟兄們,我,摩爾門,現在要對你們說;我靠父神和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及祂神聖的旨意,並由於祂給我的召喚的恩賜,獲准在這時刻對你們說話。
3 因此,我要對你們這些屬於教會、從今以後直到與主一同在天上安息為止,作基督和平的信徒,並獲得充分希望,可以進入主的安息的人說。
4 弟兄們,我這樣評斷你們,是由於你們對人類兒女行事和睦。
5 因為我記得神的話...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22 因信称义
Justified by Faith
by 魏连嶽
罗马书 3:23-27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 神的荣耀。如今却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
白白的称义。 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 神的义
。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
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既是这样、那里能夸口呢。没有可夸的了。用何法没有的呢
、是用立功之法么。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罗马书 5:1-2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 神相和。我们又藉 着他、因信得
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 神的荣耀。
一、前言
在这两段经文中保罗讨论到「因信称义」的信念。「因信称义」可以说是基督教信仰的
核心。保罗在罗马书中花了很多篇幅来详细说明这个信念;此外从保罗许多其它书信中
也都会发现他将「因信称义」视为是基督信仰中的基础福音信息。 这个信念后来也被
奥古斯丁所强调。 到马丁路德时,这个信念再度被重视,甚至被马丁路德之后的... 阅读全帖 |
|
j*********4 发帖数: 24 | 23 分享有关修行的文章,只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在这里只贴出部份内容,如希望更了解文章,可参考以下完整原文网页:
http://nezha.com.tw/first-dt-2.php?id=112
以下为部份内文:
人生百態世炎涼,怎說人生何其苦?道法修行末難路,只怕自性點不明!
人生自此疑無路,柳岸花明找哪村?問我師父何如尋?哈!人生只怕放不下!
心自明,路必開,欸呀!人生多少好光景,只怕自己路不行,一切只因心裏障,一丈高
過一丈來,欸呀!何苦路不來行,拔腳就走路就來啦!人生我們看,很多人每每遇到困
境,只知逃避躲藏,避開何如事在心,躲得了嗎?躲得了人,躲不了自己的心喔。
心中不放肆,眼觀大千事,事事皆美麗,日日有希望!因什麼障礙自心啊?面子、感覺
,哈~欸呀!虛假、幻相,那些皆不存在,存在於你心是否已然放開,能寬廣看待大千
世界,心裡如然美麗快活,眼睛看到事物的風景風光,哪不美如畫哉?是吧!
人為啥子不快樂啊?都是自己心不快樂,不是事不快樂來阻礙啊!可我在看,世人皆遭
煩惱障,心中一味求神佛,你來解離我救苦,不如放過自己心啊,自己不放過自己之下
,你找誰救你也無用啊。
眺...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4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ue Sep 11 12:14:02 2012, 美东) 提到:
☆─────────────────────────────────────☆
tmouse (猪头) 于 (Tue Sep 11 13:20:09 2012, 美东) 提到:
'第一因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之一在于善恶问题',人有了分别心,才会有善恶,而且喜欢
用人自己的大脑去定义善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ue Sep 11 13:23:00 2012, 美东) 提到:
猪头,欢迎回来继续和我们混,呵呵~~~
☆─────────────────────────────────────☆
tmouse (猪头) 于 (Tue...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491 | 25 深观因、缘,
面对果、报——
甘愿,心就宽,
就能转烦恼成菩提。
人间苦难实多,有天灾人祸之苦,有自身老、病、死种种苦。这无量苦,从何而来?皆
是因、缘、果、报。
日常生活中,每一个起心动念、开口动舌、举手投足,都在造因、缘,也必定有果、报
。佛经里有一段譬喻——
罽宾国有位证得阿罗汉果的修行者,弟子们到各地弘法利生,他独居深山中。一天,他
为了染僧服外出采草,采回一种能染色的草,拿一个大锅烧水,水煮开后把草放进锅里
,当水变色时,就将衣服放进去染。
就在此时,一位养牛的人走失一头牛,急得到处找,找到这位修行人的茅屋,进去看到
大锅正沸腾,锅子里的汁液就像血水一样,还漂浮着像牛皮的东西……他认定修行人杀
了他的牛,气冲冲跑去告官;官府派人来抓,修行人也没有辩解,就这样一关十二年。
弟子一直找不到师父,直到十二年后一位弟子在禅定中显神通,好像看到师父被关在监
牢中,赶紧到官府找人。
十二年来,修行人每日做苦劳、受尽折磨,身形憔悴,头发也长得很长……尽管如此,
弟子仍然一眼就认出了师父,向官府说明师父是已证得阿罗汉果的修行者,梵行清净,
决不可能偷牛且杀害。官府这才警觉可能抓错了人,赶紧找... 阅读全帖 |
|
H******3 发帖数: 169 | 26 发菩提心后,一个人在轮回中的流转就有尽头了---索达吉堪布
为什么发菩提心有这么大的功德呢?因为一切佛、菩萨、声闻的安乐都是由此出生的。
如《华严经》云:“菩萨发心功德量,亿劫称扬不可尽,以出一切诸如来,独觉声闻安
乐故。”
在《华严经》、《入行论》等许多经论中,都详细宣说了发菩提心的功德。
《诸法最上王经》中云:“若人疾欲见,未来诸佛者,须发菩提心,当修菩萨行。”
有个人说:“我很想见到本来清净的心性和普贤王如来,可是我没有得过灌顶,也没有
修过加行,您能不能开许我看《上师心滴》?实在不行,我看几页也行。”
其实,如果想见到如来,不发菩提心还是有点困难,你最好先发菩提心,好好修加行,
这样见如来就不难了。现在很多人对高法有兴趣,而对最根本的发菩提心、修加行却不
重视,这是对佛法的修行次第不太了解的表现。
如果以发菩提心来修炼自心,即便我们因宿业所感而堕入恶趣,也会因发心的善业而不
产生邪念。如果能长期修持菩提心,一般来讲不会造恶业,即使因为往昔的恶业转生到
恶趣,也会跟恶趣的其他众生不同,你相续中的善心不会退失,而且以恶趣的身份也可
以净除业障。
《本生传》中记载:“业之异...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27 瘦因吟過萬山歸——半個世紀從事醫學的教訓 裘沛然
“瘦因吟過萬山歸”是清代著名詩人黃仲則所著《兩當軒詩集》中的詩句,仲則所
作的詩,以清新俊逸,直逼青蓮而見重于時。可是他懷才不遇,在坎坷的遭際中度過了
一生。據文獻記載:黃氏曾經寫過四首律詩,詩中有“全家都在西風裏,九月衣裳未剪
裁”之句,這二句詩曾經風靡當時吟壇,並成為流傳後世的七言警句。而我覺得他“瘦
因吟過萬山歸”一語,無論從藝術上或意義上來說,似都比上述二句高出一籌。因為它
深刻地揭示了治學的艱巨性,能夠贏得勤苦研究學問者的共鳴。凡是古今中外卓有成就
的學者,為探求真理,哪一個不是經歷過廢寢忘食,失敗挫折的艱難困苦的歷程。黃仲
則的寥寥七字,提示我們研究學問者既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瘦因吟過萬山歸之句,在我的研究醫學征途上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我在年
輕時閱讀清史葉香岩傳,其中載他瀕臨屬纊時對子孫說過幾句告誡的話:“醫可為而不
可為,必天資穎悟,讀萬卷書,而後可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
也。我死,子孫慎勿輕言醫!”我當時漫不...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28 问:是否一切鬼神皆有五通。若然因何不能自度或度他,而要法师(超度)呢?(莫我
虚)
答:神鬼通力,有几种并不一定,且尚有大小之别。要知度之一事,更有超升与出世之
不同,然此二者,俱非五通之力所能作到,仍以业力为之主体,恶业堕三途,有漏善生
人天,若论出世,只有佛法,故必赖法师。纵世间六道升沈,在即堕之后,善种未起现
行之前,如堕深渊,必赖船筏,乃可出之,佛法者实筏也,其法有转业之力,故现苦亦
须赖之解脱也。
问:目莲救母是借著诸大菩萨的心力吗?为什么心会有力?从什么地方发出?怎样发出
,车船能如意行动是有外力推动,心真的有自动吗?目莲母是因业障消除后(业障较轻
后)得救吗?众生可以带业往生,但业带在众生的意识中抑是带在什么上面?为什么持
咒念佛可以消业?如何消去?(莫我虚)
答:此问分五段,需分答之,(一)凡是动物就有心,(这心不是指的心脏,乃是说的
灵觉)有心就起念,起念便有身口意三处之造作,造作之事,有大小强弱久暂种种不同
,此种种不同,便是心力之表现程度。儒家亦说心力,曾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
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试思见听辨味,极微之事,尚是心之作用,何况其大者。(
二)...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29 成为夫妻的真实因,看懂了也就快乐了为什么我们会相遇,会相爱,会结婚,为什么没
有了感情仍然要在一起,为什么是夫妻却要相互折磨,为什么恩爱者分离,折磨者却要
长久的缠缚在一起?这些问题莲花被问过无数遍了,用世间法的解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用佛法一句就解决了——业力!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两个人能成为夫妻,除了爱情,也需要缘份。
在世间寻寻觅觅,怎么会遇到对方的呢?是否在冥冥之中,姻缘早已注定? 然而为什
么在结婚之后,有的甜蜜幸福,有的‘不是冤家不聚头’生活在一起就是为了相互折磨
,有的是恩爱无比却一方早逝无法长相厮守,有的深爱对方却得不到对方的回应,有的
移情别恋后却无法摆脱现在的婚姻,最后甚至于闹出人命,有的恩爱的同时还能有共同
的信仰,共修过一生呢?这些问题是很多人心头的谜团,本文便来探讨这些问题,提供
各位朋友们参考。
至于‘如何经营爱情?’‘如何化解彼此纷争?’‘如何共修,又能圆满一生,又
能修行有成?’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下一篇再谈。(这些有待大家共同讨论,提供
心得,以及善知识的指导)。
本文依次讨论爱情的本质,再讨论夫妻关系的类型,并将各类型特征...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30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因地-念佛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OfQingWu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OfQingWu
标 题: 因地-念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27 21:09:52 2011, 美东)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5: qxc兄如何念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Oct 9 23:48:04 1999) WWW-POST
> 有没有搞错马!偶是在请教你,偶怎麽知道?
> 一念代万念是偶从书上看来的,偶没有经历,怎麽知道
> 空了这个後和平时什麽都没有想的空有什麽分别?
> 你要再往深里追问偶就只好胡扯了。
修行呀, 重点在於修正行者内在出发点之"动机", 才有正确之
结果, 因地不正, 不结真果, 故行者须层层抽丝剥茧以明其心之
因地, 心须有正知见才能结其果也, 故小弟才不惭直指出兄"动
机"错误之处, 此乃以第七识(我执)入手之法, 以使兄少经魔障
速得证果, 并非有意为难兄也, 有何搞错之处? 有甚多修行者全
...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1111 | 31 至心善慧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ixinshanhui
《佛祖十讯之一“拈花笑”》
--至心善慧
历史沧桑万古年,原来时间是梦幻。
宇宙无边真浩瀚,原来空间是虚幻。
万物本空能量源,妙空启动能量显。
大千世界能量变,能量高低万相脸。
千姿百态三界圆,万象不过因缘牵。
因因缘缘变变变,变化之中时间感。
时间无非业力幻,无前无后真性满。
能量虚空皆本源,能量重组相出现。
万象交错转转转,各自力量各运转。
万象源空空无边,空中无非归一点。
空间能量相化显,无近无远终归元。
红尘万灵迷失团,三界之内轮回粘。
苦苦难难自心变,心一觉悟清醒念。
释迦因缘娑婆显,梦中讲法几十年。
绞尽脑汁说法源,金刚经里汗水灌。
善巧方便加奉劝,善巧之中再佛言。
难表妙空真理篇,妙法原本言难传。
众佛之间笑意连,度化众生佛本愿。
佛说一切皆流传,真性真佛难悟全。
灵山脚下迦叶站,释迦拈花妙法传。
慈目微笑观大千,示现万法本心间。
心不觉悟全白谈,无信怎何妙法连。
心不诚净妄念闪,真性怎何出水显。
心不向善业力增,作茧自缚怎出尘。
心不开悟迷... 阅读全帖 |
|
n**********a 发帖数: 438 | 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yti.html
丁二、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由於這四種心遍緣無量眾生,因此稱為“無量”。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
現在能做到身口意清淨,這還不夠,還要具有慈心的莊嚴。慈心就是願眾生具
足安樂的善心。如法地修持就會出現慈心,心上就會具有慈心的莊嚴。因為有慈心的緣
故,對待任何眾生,不會生惱害的惡心。什麼叫惱害呢?就是我不想讓他得安樂,一定
要讓他吃盡苦頭等等。這樣的惱害心就沒有了。
【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
心上不但要具足慈心的莊嚴,還要具足悲心的莊嚴。就是要修出願一切可憐眾
生都脫離苦難的悲心。見到眾生正落在瘋狂、錯亂當中備受苦惱時,心裡不但不忍心捨
棄他,還想盡力幫助他。有這樣的悲憫之心,就不會捨棄眾生,就像母親不會捨棄獨子
那樣,兒子越是瘋狂、錯亂、受苦,母親就越是於心不忍。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
進一步,心中要有喜心的... 阅读全帖 |
|
|
P******A 发帖数: 126 | 34 发出离心 舍凡夫心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内容为念死、念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中士道的内
容主要是念人天善趣之苦。同样是念“苦”,在不同的修学阶段,所念内容却大相径庭
。下士道的修学,是以成就人天善果为目标,故念恶趣之苦,希求人天之乐。而中士道
的修学,是以发起出离心为目标,故进一步念人天之苦,因为人天亦非究竟之乐,仍在
有漏的三界之内。此外,还应该了解苦生起之因——集谛,即有情生命延续的原理及状
况。
我们要不断思维死亡之苦、恶道之苦,乃至人天之苦,思维烦恼和业给我们带来的痛苦
。这种观修,有助于我们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说到出离,首先是出离环境。我们出家,就是对尘世生活的出离。但出离环境并非目的
,因为任何境界都没有实质。我们之所以要出离环境,是因为心对境界的贪著。所以,
出离环境是为了摆脱心对此产生的贪著,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出离凡夫心。
凡夫心也属于集的范畴。我们希望出离苦,首先应出离集。知苦,方能断集。所谓集,
就是烦恼、业力,就是生死相续。
业力,包括身口意三业。一般来说,似乎偏重于身业和语业,但意业却是根源。贪嗔痴
三毒,就属于意业的范畴。我们在贪的时候,就造下贪的意... 阅读全帖 |
|
o*********e 发帖数: 11 | 35 认真讨论一下因果问题,可能对提高觉性,精进念佛、修行(修正日常生活的行为)有所
帮助。
三世因果的“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因果”又称“业因果报”,“业”即行为。
如果想提示众生千差万别的自下而上境界,研究推动生命进程的直接动力,必须先了解
众生的行为,即佛所说的“业”。业,有时候看起来很细微,但却是众生自下而上境界
的决定因素。
我们此生的习惯和遭遇,皆是过去业因的果报显现,而在承受果报的同时,又种下新的
业。生命就是这种生灭流转、循环不息的业因与果报的相续。
1、业
“业”的意思是“造作”,即我们的一切身心活动,包括每作一件事(身业)、每说一名
话(口业)、每动一个念头(意业)。
就行为的主体而论,业可分为个业(个人的业)、共业(家庭的业、国家的业、人类的业
等)两种。众生如果有类似业,他们四周将会有一个共同的世界的景象,我们可称之为
“业的景象”。譬如,人类有基本的共业,所以都生而为人,而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
、同一座城市甚至同一个家庭,这说明他们有更为相近的业。
不过,即使生长在同一个家庭,大家也都有各自的习性、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每
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每个人都生...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36 同感,找一个好中医太难了。我知道de好一点的中医都是父子相传的,不是纯粹中医学院学出来的。感觉中医适合学徒制,临床经验积累。现在的大学体制不行。
对于啥都不懂,一味相信“科学”的科学教徒们,真的没法跟他们对话。他们以为心中的“科学”是唯一正确的了解世界的方式,殊不知他们的“科学”的基础是多么空虚。真正严肃的对这个世界有兴趣的的人请阅读以下文章,看看严肃的科学家们对于“大多数人理解中的科学”已经有多么怀疑。只对抬杠感兴趣的人,就请免了。
3篇文章,一篇比一篇生涩。
1 ----------------------
物理学的革命: 宇宙只是幻象
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支配着无限小的规律似乎难以理
解。然而,如果我们承认量子现实只是一种错觉的话,那么一切就清楚了!这一认识将
掀起一场全面的革命。
“我们应该修改物理学教材了!”2005年8月,在德国康斯坦茨湖畔一所大学的最
高建筑的顶楼,美国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福熙(Christopher Fuch)用这样一个大
胆的提议作为其组织的系列研讨会的开场白。康斯坦茨大学出资邀请了50多位美国、加
拿大、英国以及意大利、法国和... 阅读全帖 |
|
b****0 发帖数: 18 | 37 《地球重力线不指向地心吗?》在论证“重力不是科学家虚拟的力,而是实实
在在的客观存在;不是万有引力的分力,而是独立的力种;重力线指向不是不
明,而是实实在在的指向地心”过程中,通过解读万有引力公式,得出“M1
对M2的引力和M2对M1的引力都是F,M1对M2的引力=M2对M1的
引力,谁也拉不动谁”的结论,从而认定万有引力是万无引力,万有引力定理
是万无引力定理。就是说,万有引力乌有不是我的发现,而是万有引力公式的
自白。万有引力公式是万有引力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万有引力公式的自白=万
有引定理的自白。
万有引力公式自白万有引力乌有的事实说明:
一,凡是想用万有引力公式认识M1对M2的引力和M2对M1的引力的人,
都能容易得出“M1对M2的引力和M2对M1的引力都是F,M1对M2的
引力=M2对M1的引力,谁也拉不动谁”的结论,从而发现万有引力乌有。
二,凡是证明万有引力定理成立的人和出版、宣传、教授、应用万有引力定理
和公式的人及相信“万有引力定理”是宇宙定理、宇宙定律、人间真理的人,
都没有通过万有引力公式求过M1对M2的引力和M2对M1的引力。
三,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理和公式之时... 阅读全帖 |
|
T*********s 发帖数: 17839 | 38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
。
格言说:刀疮易好,恶语难消。良言劝善人心暖,恶语伤人有报应。如果有人在话
语上没有 过失,他就是完全人。语言可以安慰人,也可以引发争端。在人与人的交往
中,回答柔和可 以使怒消退;言语暴戾容易招致灾祸。
曾经有新闻报道说,北京一公车女售票员因掐死14岁女孩,被判处死缓。关于女售
票员的行 凶不用我复述了,路人皆知,关键是这行凶的方式--掐死了,而且只是因为
一元钱的 分歧。我相信很多人都拿这样的凶言叫嚣过:我掐死你!但这一次是真的有
人做了,悲剧发 生了……
有人说"先有恶言后有恶行",想想是有道理的。说着说着可能就顺了,觉得这没有
什么 。嘴里说着掐死你的时候,手上就去做了相应的动作,用一个大脑嘛!口出善言
,可渡人; 口出恶言,可毁人。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
。恶言相 向的人,通常会引起祸端,因为一般人往往因为别人的恶言而怀恨在心,并
激起对方强烈 的反弹情绪。恶言包括诅咒、耻笑、辱骂、攻讦、中伤,所以尽量不要
用恶言来伤害别人, 因为自己将来会成为被别...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787 | 39 倾尽一生心相连,红尘守候一世爱,一帘幽梦雨未尽,一场烟雨情未休,人再守,
情在侯,山漫漫,路遥遥,天涯相爱寻海角,天之涯海之角,隔着千山万水,想你在梦
里,念你在心里,以为天涯很远,其实就在眼前,以为相爱很远,其实就在身边,以为
咫尺很近,却是无可触及,到底天涯无尽头,还是咫尺一厘厚,多远的距离,才能够不
再记起,多近的距离,才能够是分开,有一种感觉,就因有你而心安,相隔天涯也温暖
,有一种思念,挂在脸上念在心里,想念你时侯微笑,莫失,莫忘,一世清欢写脸上,
一世温柔,静静的倚在窗前,默默仰望着夜空,思念溢满了双眸,挂念占满了心房,伴
着抒情的音乐,悄然欢喜,且行且爱且珍惜,尽心呵护,相爱相守相包容。
爱,需要其实并不多,只有一个认同,情,需要其实很简单,只要一个认可,一种
懂得,一种陪伴,思念很长,相聚很短,总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完,回忆很遥远,未来
很虚幻,总觉得现在才是永远,一时的心动,不如现在的行动,浪漫的誓言,不如及时
的兑现,陪同一份爱,相守一份情,把时间,留给最爱你的人,把温情,给予等待你的
心,珍惜一个爱你的,去爱你爱的,情就一份懂,爱就一份心,心在爱就在,读懂一颗
想念... 阅读全帖 |
|
r******3 发帖数: 586 | 40 venusfire
>诸相非相 = 心相一元= 心不为割裂下的心, 相不是割裂下的相
>相空=心空, 心空=心有用而无体,因无体可寻而说性空,因有用,而说妙有。
心相一元,意思就是说心和意识是同一的(废话,因为心本来就是意识)
>心有用而无体,因无体可寻而说性空,因有用,而说妙有
这是个超级自欺大花招,这个意思是在说心这个东西是没有实体的,你是无法直接看到
的(因为它根本就子虚乌有,所以当然看不到),
但是它有一种直接作用(功能),你是能够觉察他的作用功能的。比如观,就是心的“用”
实际状况是什么呢,实际状况是这里所说的心,其实根本就是意识本身,意识本身也在
活动,所谓的观就是意识的活动,可是这位开悟者把意识本身的活动,硬生生的当成是
心的“用”,硬生生的认为它不是意识的活动,
最为荒唐的是,它刚开始认为心和意识是不同的,然后开悟之后,认为心和意识是同一
的,而且有妙有,也就是说先自己弄出一个错误来,然后通过所谓的修行,再把错误进行修正,
心就是意识,这个需要修观见到的吗?不,如果你没有邪见,他是显然不过再显然的事
情,
所以整个的修行,纯粹是逗自己玩。最后自欺欺人开始玩弄妙有,实际就 |
|
r******3 发帖数: 586 | 41 1、狡辩言藏密没有男女双身修法。
藏密究竟有没有双身修法,事实胜于雄辩,有藏密诸师的著作为证!藏密著作那洛六法
云:【密宗有四大部:一、无上密宗,二、瑜伽密宗,三、行密宗,四、作密宗是也。
除无上密宗外,其余下三部密宗,皆无抱明母之修法。】显然,藏密诸师所说无上密即
是双身修法,抱明母者即是抱女人合修淫乐之“乐空不二”法门。
而且密宗诸师谓:【若不修男女双身修法,不可能成法身佛、报身佛。】有书记载为证
:
《《上乐王之修持不止一样,末而斡(马尔巴)喇嘛、秋既喇嘛、觉洛若喇嘛所传者,
各各不同,有六十二样之上乐王,皆有坛城。上乐王与喜金刚均注重丹田火之修持,修
之以供养身内无量无数之佛。但不得上师欢心者,修之仍无悉地。修者视己身如坛城,
以丹田火供养诸佛,此层甚为紧要。并修坛城中一切轮子转的道理,起分修法系严独勇
、无成佛之望。如欲成就,必修双身;正分修丹田火,即是修双身;故起分修后,必修
正分(必修双身法),始能成就。》》(那洛六法道然巴洛布仓桑布讲述,卢以照笔录
,晨曦文化公司1994.8.初版-P52)
又云:
《《那洛空行母系「上乐佛母」,上乐王系五大金刚之一;五大金刚乃:上乐王...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2 ☆─────────────────────────────────────☆
sophiafinn (sophiafinn) 于 (Wed Jul 20 20:45:44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windysnow (逸飞), 信区: LosAngeles
标 题: 抛个讨论话题繁荣版面-中科院士朱清时: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12:44:12 2011, 美东)
为繁荣版面,我来抛个讨论话题吧---------------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前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序言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
造的巨大物质财富: 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
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
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
乎没... 阅读全帖 |
|
|
g***d 发帖数: 30 | 44 心中常种三福田
~ 摘录卢军宏台长讲述于澳洲观音堂 ~
现在求财的人很多。实际上求财它也是有因果的,并不是你求了财就能得到财,因为财
神也是要看你有没有在过去生中和今生种善果,也要看你们是不是在过去世和今世有施
财的种子。要明白,你有没有财和你有没有福气,是要看你有没有种下这个因。如果你
今天有福气是因为你种下了这个因,你今天这个人有财运,是因为你种下了福田,所以
你才会有这个果。比如你有一块田,但你呢没有把种子种下去,然而你天天就在这个福
田上浇水,施肥,把它保养得很好,但最后怎么长得出果啊?明白了吧。就等于你前世
没有去布施,没有去做善事,没有去做好事,没有布施钱财,这就等于这个种子没有了
,那你现在看见财神菩萨,“菩萨,财神菩萨,让我发财啊!”你没有这个种子,你求
的时候等于你在浇水呢,但你没有种子怎么长得出善果?怎么收割啊?你虽然给它水,
给它阳光,相当于求菩萨供水果,但是你能得到财运吗?因为你没有种...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45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因地-念佛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5: qxc兄如何念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Oct 9 23:48:04 1999) WWW-POST
> 有没有搞错马!偶是在请教你,偶怎麽知道?
> 一念代万念是偶从书上看来的,偶没有经历,怎麽知道
> 空了这个後和平时什麽都没有想的空有什麽分别?
> 你要再往深里追问偶就只好胡扯了。
修行呀, 重点在於修正行者内在出发点之"动机", 才有正确之
结果, 因地不正, 不结真果, 故行者须层层抽丝剥茧以明其心之
因地, 心须有正知见才能结其果也, 故小弟才不惭直指出兄"动
机"错误之处, 此乃以第七识(我执)入手之法, 以使兄少经魔障
速得证果, 并非有意为难兄也, 有何搞错之处? 有甚多修行者全
部了解正确之佛法, 但其如实坐 时才发觉完全是两回事, 因
"佛学"乃学问而矣, 可去慢慢了解, 可和人谈论, 亦可问, 无甚
困难也, 然到"学佛"坐禅之时, 开始时"动机"甚佳, 但在坐中时
内在见业之相, 有杂念有正念有妄念有喜好有讨厌亦有种种之光...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46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因地-念佛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5: qxc兄如何念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Oct 9 23:48:04 1999) WWW-POST
> 有没有搞错马!偶是在请教你,偶怎麽知道?
> 一念代万念是偶从书上看来的,偶没有经历,怎麽知道
> 空了这个後和平时什麽都没有想的空有什麽分别?
> 你要再往深里追问偶就只好胡扯了。
修行呀, 重点在於修正行者内在出发点之"动机", 才有正确之
结果, 因地不正, 不结真果, 故行者须层层抽丝剥茧以明其心之
因地, 心须有正知见才能结其果也, 故小弟才不惭直指出兄"动
机"错误之处, 此乃以第七识(我执)入手之法, 以使兄少经魔障
速得证果, 并非有意为难兄也, 有何搞错之处? 有甚多修行者全
部了解正确之佛法, 但其如实坐 时才发觉完全是两回事, 因
"佛学"乃学问而矣, 可去慢慢了解, 可和人谈论, 亦可问, 无甚
困难也, 然到"学佛"坐禅之时, 开始时"动机"甚佳, 但在坐中时
内在见业之相, 有杂念有正念有妄念有喜好有讨厌亦有种种之光...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OfQingWu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OfQingWu
标 题: Re: 因地-念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3:38:42 2011, 美东)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WaiChi兄:再问起信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Nov 14 15:45:36 1999) WWW-POST
修行, 首重明心, 继而见性, 心-人人日用而不知, 心-决定者即是.
就如兄决定修佛法, 但於实行时却决定先练好气脉再说, 既决定进行气脉修练时,
又决定先做好其它事再行, 如此层层又层层细微之决定, 全属外来引, 时刻乱转,
亦即攀缘心, 以此攀缘心, 就算兄最初决定修佛法时是真心, 亦转为妄心, 以妄
心故, 修佛亦造障道业也, 佛法重因地, 妄因不获真, 如一直以此为修, 自然生
生世世不能见道.
故修念佛者, 须"老老实实"而念, "老老实实"乃言时刻为护心之决定, 令心时刻
持一...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8 五大未解之谜
“走错了。”——这是悍匪周克华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他的遗留物包括一副墨镜、两张电影票、两把手枪、三个弹夹、62发子弹、1万多元现金,还有五大谜团。
首席记者|杨江
清晨的枪声不代表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的终结。
8月14日6点50分,悍匪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莴笋沟一个巷道内被警方击毙,他的遗留物包括一副墨镜、两张电影票、两把手枪、三个弹夹、62发子弹、1万多元现金,还有围绕他的一堆待解之谜。
为何去缅甸?在缅甸有怎样的经历?
8月14日之前,人们对周克华的信息几乎是一无所知,此前4天,也就是重庆“8·10”持枪抢劫杀人案发生后,人们才首次获悉那个8年来在苏湘渝三地持续作案10起、枪杀10人的恶魔名叫“周克华”,他清晰而又阴冷的正面照也首次出现在公安部的A级通缉令中。
残忍的作案手段、精湛的枪法、惊人的反侦查能力,尤其长达8年之久的身份之谜,让人们对周克华充满了恐惧与好奇,也由此衍生出了诸多的揣测。
因为信息甚少,围绕周克华的传闻有着太多的传奇色彩,在他被击毙后,警方陆续公布了这8年来警匪博弈的部分细节。我们只能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解读以及亲友乡邻的描述,依稀拼凑出一个碎...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鬼谷子七十二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3:00:32 2015, 美东)
鬼谷子七十二术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变生于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
退、退生制,因以于制事”。
第一计阳谋阴谋
鬼谷子曰:“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
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成者,积德也。”
计谋,有阴谋和阳谋之别,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不可轻视对方,因为事件、环境、情
报都有假的。所以圣人应该高深莫测。鬼谷子所谓“阴”,是谋之于阴成之于阳。
第二计 扭转乾坤
鬼谷子曰:“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
当。”
鬼谷子认为,当形势对我们不利时,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涵养自己的精神力量,因为只
有自己的精神力量强大了,才可以扭转乾坤。
第三计 各个击破
鬼谷子曰:“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
鬼谷子认为:要想使对方的威势分散,我们必须效法伏熊,伺机... 阅读全帖 |
|
y****w 发帖数: 39 | 50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3月8日下午3时开始,朱清时院士发表了精彩的讲演:《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
空》。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论点,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题讲演完了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著名经济学家王连洲、著名美学家韩玉涛
,和松竹书院主持刘正成等与会学者,进行高端对话。
朱清时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
际书协顾问。他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立足于现代物理学后最新成果,与佛
教哲学相结合,探讨了物质与意识的本质意义。
他以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和霍金的“弦论”,与佛学经典《成唯识论》的“藏识海
”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是相通的。物质世界,是无数宇宙弦的交响乐,与眼前世界是
藏识上因风缘而起的波浪,是极其相似的。
他不无幽默地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这一论点,可以说,彻底动摇了二十世纪以来作为主流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基
础。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对朱清时院士的讲演
给予了高度评...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