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 发帖数: 6213 | 1 我的马甲,建议你去读读《我的回忆》先,兼听则明嘛。按国焘的说法,老毛当时北上
就是想向苏联靠拢拿赞助,国焘想自己干。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可以探讨的,因为老毛当
时并不知道约大叔是什么面目,但国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国焘认为背靠苏联没前途。
后来老毛他们到陕北以后的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老毛几次要向苏联靠拢拿赞助,苏联
通过共产国际严词拒绝了。 |
|
C********g 发帖数: 9656 | 2 第三章 三八式:步枪、干部、中社部“中统”、“军统”
中共情报、保卫史分期,以作者的看法,可分初创时期、成熟时期、建设时期、破坏时
期、法制时期。
初创时期,自1927年中央特科创立、1931年国家政治保卫局成立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
爆发。
成熟时期,自1937年中央成立特别工作委员会、1939年成立中央社会部起,跨越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两个阶段,至1949年9月30日建国前的中央情报部、中央军委公安部。
建设时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分别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央调查部、总
参二部起,至1966年“文革”前。
破坏时期,自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发动,砸烂公检法起,至1976年秋粉碎四人帮,恢复
公检法。
法制时期,自1978年底三中全会决议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颁布刑法、刑事诉讼法,恢
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设立国家安全部起,制定1982年宪法,全面加强法制建设。
1938年这个年份,之所以被作者看成中国情报、保卫工作的历史分期,是因为,在这一
年,中国政坛的国民党、共产党,这两大政党,在情报、保卫工作方面,都大力进行组
织机构变动、方针路线调整、人事选拔培训、工作扩展部署... 阅读全帖 |
|
x*******8 发帖数: 1254 | 3 张国焘这位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主席,中共早期领袖,1979年年底在加拿大多伦
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对于张国焘下葬之地,坊间却流传着几种不同的版本,语焉不
详,在此,我们解开谜团。
一、张国焘的死因刍议
“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天气异常寒冷,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病
院的病床上,一位老人忍受着严寒的侵袭。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他就这样凄惨
地客死异国他乡。他,就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中共创始人之一
,中共一大13位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
庭抗礼,最后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的张国焘。”据现今可查阅的资料,张国焘是
1979年年底在多伦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的。时值冰天雪地,天气奇寒。那天晚上养老
院突然停电,没有了暖气,当时他已是中风的孤独老人,夜里毛毯从身上滑下来,他行
动不便,被活活冻死了,死后就葬在多伦多松山墓园里。
这是目前海内外最为流行的坊间故事,起源于张家友人蔡孟坚在台湾《传记文学》1980
年发表的一段回忆录,真伪难辨,描述了与张国焘夫人杨子烈的越洋电话内容,时值张
国焘去世的第二天。此后,... 阅读全帖 |
|
x*******8 发帖数: 1254 | 4 张国焘这位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主席,中共早期领袖,1979年年底在加拿大多伦
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对于张国焘下葬之地,坊间却流传着几种不同的版本,语焉不
详,在此,我们解开谜团。
一、张国焘的死因刍议
“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天气异常寒冷,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病
院的病床上,一位老人忍受着严寒的侵袭。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他就这样凄惨
地客死异国他乡。他,就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中共创始人之一
,中共一大13位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
庭抗礼,最后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的张国焘。”据现今可查阅的资料,张国焘是
1979年年底在多伦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的。时值冰天雪地,天气奇寒。那天晚上养老
院突然停电,没有了暖气,当时他已是中风的孤独老人,夜里毛毯从身上滑下来,他行
动不便,被活活冻死了,死后就葬在多伦多松山墓园里。
这是目前海内外最为流行的坊间故事,起源于张家友人蔡孟坚在台湾《传记文学》1980
年发表的一段回忆录,真伪难辨,描述了与张国焘夫人杨子烈的越洋电话内容,时值张
国焘去世的第二天。此后,...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55 | 5 ☆─────────────────────────────────────☆
rinse (东城 西就) 于 (Thu Oct 27 12:04:30 2011, 美东) 提到:
礼送出国
是他自己要回来拉队伍
除了灭门
冯玉祥/刘湘其实死的都比他惨
☆─────────────────────────────────────☆
stoppingtime (李将军又打鸡血了) 于 (Thu Oct 27 12:10:45 2011, 美东) 提到:
刘湘是病死的,杨虎城被杀(连秘书儿子都一起杀)。刘还真是比杨惨啊。
☆─────────────────────────────────────☆
stoppingtime (李将军又打鸡血了) 于 (Thu Oct 27 12:11:52 2011, 美东) 提到:
“杨虎城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重庆戴公祠被保密局人員用匕首捅死并用硝
水毁灭尸体”
还真是很文明呢。
☆─────────────────────────────────────☆
shanggj (shanggj) 于 (T...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6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8352
关于西路军的历史评价,自从1981年11月22日陈云提出异议、并得到李先念的支持以后
,“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
物”就成为定论。二十多年来西路军征战史实不断得以澄清。例如原版《毛选》第一卷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注〔19〕:“一九三六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
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部出发,作北上转移。张国焘这时候坚持反党,坚持他一贯
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十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
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在
战争受到打击而基本失败,至一九三七年三月完全失败。”1991年版的《毛选》改变说
法了,该文注〔25〕称:“十月下旬,四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
夏战役计划。十一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他们在
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四个月,歼敌二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一九三七年三月...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7 毛太祖本纪赞
撰文: 紫云居士 | 公元二零零六年九月九日(丙戍年閏七月十七日辰時) | 凡属:国
朝史记 | 7 条评论 »
本朝太祖毛姓讳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氏。其寿诞之日为西夷之圣诞日。帝
少有大志。未冠之时即作咏蛙诗,以述其志。及少壮,游学长沙,师从杨昌济,后入京
,供职于京师。
太学藏书阁,问学于鸿儒陈仲甫、胡适之、李守常等。适之昔日留学于美夷,恃才傲物
,因帝未忝科名,适之甚轻之。适之门生傅斯年、罗家纶之辈亦甚轻帝。后帝一统天下
,欲灭群儒,盖因此三人故耳。帝受仲甫命,返湘结党,得仲甫提携,得以拜见于前朝
太祖,官侍读学士。
前朝太祖崩时,前朝武厉帝(蒋公)为大司马大将军,阴结其党,欲灭帝党人
。帝谏以兵击之,仲甫不许,武厉得以蓄积羽翼,民朝十六年武厉于松沪,前朝摄政王
汪公于江夏,大杀帝党人。是年七月,党人会于汉口共商之。太祖怒曰:“帝业皆从长
戈出!”帝素有伟略,曾著词以明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傲视群雄。八月帝
受命返湘,策反南军卢德铭部,九月九日兴兵起事,围长沙,不克,败走江西。军次三
弯,帝重编余部,至队官皆有帝之...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1 | 8 [转自汉唐论坛]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中三杰.留法期间,向警
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在
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得连丝带缕地,是老毛诗
词中难得婉约缠绵的一首,以前史家说是老毛写给杨开慧的,但现有人考证是毛给陶的
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毛之后,美女陶斯咏虽不乏追求者,到31年去世时一直单身
未嫁。
老毛在北京和老师的女儿杨开慧相识相爱后,20年两人回到湖南。...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9 真实的张国焘
在中共党史中,张国焘的名字只是与鄂豫皖根据地以及红四方面军相联系,而 且总是
戴着机会主义、逃跑主义、分裂主义等恶名高帽。
历史上的张国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中共的发展史中究竟起过什么作用?
1、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
张国焘,1897年出生,江西萍乡县人。北京大学学生。是中国最早接受、传播 和
投身共产主义运动的人之一。在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中,张国焘以为人厚 道,有思
想水平,极具组织能力和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著称。这四个特点决定 了他坎坷不宁的
人生路途和大起大落的党内经历。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以反帝、反封建为旗帜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开启了 中
国革命的新篇章,为中共的建立和发展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个具有 划时代意
义的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就是,张国焘。
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先在上海后到浙江嘉定南湖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
会并正式宣告成立。会议参加者有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共产主义 小组的代
表共13人。中共一大的三位发起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张国焘。 由于种种原因,
在三位发起人中,陈、李二人实际上未能参加这次会议。而一... 阅读全帖 |
|
p****x 发帖数: 643 | 10 ZZ 海归网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 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 中三杰.留法期间,向
警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 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 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
在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得连丝带缕地,是老毛
诗词中难得婉约缠 绵的一首,以前史家说是老毛写给杨开慧的,但现有人考证是毛给
陶的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毛之后,美女陶斯咏虽不乏追求者,到31年去世时一直
单身未 嫁。
老毛在北京和老师的女儿杨开慧相识相爱后,20年两人回... 阅读全帖 |
|
l***8 发帖数: 2233 | 11 《红朝太祖毛泽东本纪》
原标题:《红朝太祖本纪》
红朝太祖武皇帝,姓毛讳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也。其寿诞之日为大清光绪十
九年十一月十九日,若以西历西时记,此日为西夷之圣诞日。
帝少有大志。未冠之时即作咏蛙诗,以述其志。及少壮,游学长沙,师从杨昌济,
后入京,供职于京师太学藏书阁,问学于鸿儒陈仲甫、胡适之、李守常等。适之昔日留
学于美夷,恃才傲物,因帝未忝科名,甚轻之。适之门生傅斯年、罗家纶之辈亦甚轻帝
。后帝一统天下,欲灭群儒,盖因此三人故耳。
帝受仲甫命,返湘结党,得仲甫提携,得以拜见于前朝太祖,官侍读学士。前朝太
祖崩,时,前朝武厉帝为大司马大将军,阴结其党,欲灭帝党人。帝谏以兵击之,仲甫
不许,武厉得以蓄积羽翼,民朝十六年武厉于凇沪,前朝摄政王汪公于江夏,大杀帝党
人。八月帝与诸党人会于汉口议事,帝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众皆异之,后受命返湘
,策反南军卢德铭部,九月九日兴兵起事,围长沙,不克,败走江西。
军次三弯,帝重编余部,至队官皆有帝之党人监军。帝据井岗,与朱武胜公所部合
兵,屡败官军,威名远扬,号朱...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m123 (dm123),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共早期领导人爱情之八卦(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9 21:19:28 2010, 美东)
[转自汉唐论坛]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中三杰.留法期间,向警
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在
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orthsnow (北雪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张国焘晚年未贫病交加 生活幸福孩子有出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4 14:17:59 2012, 美东)
夫人杨子烈是1921年入党的中共第一任妇女部长,夫妻恩爱,患难与共达大半个世纪之
久。更有三个儿子皆有出息,分别为加拿大医生、工程师和大学教师,属于中产阶级家
庭。至今,我还收藏有张国焘晚年的全家福老照片,西装革履,祖孙三代个个喜气洋洋。
张国焘这位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主席,中共早期领袖,1979年年底在加拿大多伦
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对于张国焘下葬之地,坊间却流传着几种不同的版本,语焉不
详,在此,我们解开谜团。
张国焘的死因刍议
据现今可查阅的资料,张国焘是1979年年底在多伦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的。时值冰天
雪地,天气奇寒。那天晚上养老院突然停电,没有了暖气,当时他已是中风的孤独老人
,夜里毛毯从身上滑下来,他行动不便,被活活冻死了,死后就葬在多伦多松山墓园里
。这是目前海内外最为流行的坊间故事,起源于张家友人蔡...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14 红四方面军的血碑——白雀园肃反
不列颠地主提到了“白雀园肃反”。同学们对“AB团”大概知道得比较多,对“白雀
园肃反”就可能不太了解了。在网上找到一些文章,划拉划拉放在下面。
我的印象里国民党也杀自家人,但没有共产党杀自家人这么心狠手辣。有谁知道是为什
么吗?
如果说当时共产党弱小,为了不被敌人消灭,就要肃清敌人派过来打进内部的间谍,那
也可以算一个理由。但49年后,共产党已经掌了大权,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地把自
家人统统干掉呢?
红四方面军的血碑——白雀园肃反
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鄂豫皖苏区在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发生的一起大规模肃反行动,
由张国焘发动。该肃反行动使红四军中被株连杀害的人员达2500多人。白雀园肃反是红
四军(及之后的红四方面军)的最大规模的肃反行动,然而此后陆续有数次小型的肃反
运动。其中被撤职的原红军鄂豫皖苏区领导之一的曾中生在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
曾试图写信向中共中央举报张国焘,后被张国焘截获并勒死。原红军鄂豫皖苏区另一位
领导旷继勋亦在1933年因肃反被杀。红四方面军军长徐向前的妻子程训宣亦在白雀园肃
反中被秘密处死,徐向前直到延安时才得悉此事。
中共六...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8422 | 15 发信人: Wolbachia (爱其死以有待也,惜其生以有为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原来张国焘冻死是goodegg干爹湾湾最先爆料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5 14:46:50 2011, 美东)
作者:wxx
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元月号《传记文学》(第36卷,第1期,总期第
212号)有一期“张国焘先生逝世特辑”,该特辑共包含4篇文章,分别是:蔡孟
坚“悼念反共强人张国焘”,郑学稼“悼张国焘先生”,杨子烈“张国焘夫人杨
子烈女士笔下的“张国焘先生略历””,谢钟琏“张国焘小传”。这五篇文章中,
蔡孟坚的文章对张国焘之死最为详细。蔡文全文分9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详述
了张国焘的死,现摘抄如下,原为为繁体中文,我已将原文上传到网盘
(http://www.box.net/shared/frn3pf9mpn)。
11月5日金山英文报载“中国共产党创始12人之一最后一人张国焘在加拿大
多伦多老人病院逝世”消息,我立即叫长途电话找张太太,她不在家,但有人代
为答话“张老先生在大雪严寒气候下冻死了。”电话即断,隔晚张太太在哭泣中
与我通话,...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6 一、西渡黄河
㈠西渡黄河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要分两点来说,因为中央的目的与张国焘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⒈中共中央的目的
西渡黄河的目的是执行中共中央的宁夏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以三个军的部队渡河
作战,也是中央在“十月份作战纲领”里作出的渡河作战兵力划分。但十月份作战纲领
不是作战命令,只是一个意图,渡河作战也不是十月份的内容。中央预计的渡河作战时
间是11月中旬以后,其原因有三:
⑴共产国际援助物资预计12月才运至中蒙边境,运抵预定接济地点定远营(今内蒙
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时间更靠后,红军渡河后要在定远营取得援助物资后才能攻击
银川等坚城。否则红军将徘徊于坚城与沙漠之间,难以生存。
⑵在同心城一线集结的红一方面军渡河部队因造船技术的原因,只能在结冰季节履
冰渡河。
⑶要接应正向甘北(今宁夏南部)转移的红二方面军部队。
另外,渡河作战的前提条件是要拒止南敌——保持西兰大道十月份于我手,否则敌
军有可能长驱中宁、中卫一线,隔断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渡河部队。
这个任务主要是由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担负。
⒉张国焘的目的
中共中央西渡黄河的目的是为了宁夏战役计划,但张国焘的想法却不同:他的...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1240 | 17 国焘晚景是否称得上凄凉,不是仅凭台湾人的回忆录就能下结论的。如果同他早年身为
共军一方霸主的境况比较,其身为普通人的晚年的确要黯淡的多。然而同高岗刘少奇之
流,朝为国家领导人,夕为阶下囚,家人并受株连的悲惨而滑稽的境遇相比,国焘虽不
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助纣为虐,但至少不会被暴君迫害致死。如此说来,国焘又何其幸
甚?
不过你后面的话也有见识。苏共中共这样独裁集权政府,可以很容易地跳开民意,用
大把金钱供养可用于未来的外国流亡者。在这一点上,中共其实作的也不错,西哈努克
,黄文欢,也都被养得挺滋润。然而也不能忽略历史的另一面,对于这些活得挺滋润的
流亡者来说,一旦共产党内部发生激烈的政治运动,流亡者们也容易被卷入,甚至难逃
一死。在斯大林肃反时期,这个现象尤其明显。
再扯远一点,古代皇权社会也有类似的做法,汉武帝厚待金日磾,匈奴单于封李陵为右
校王(据说这可是吉尔吉斯人的起源啊, 哈哈)。
相比之下,当代西方国家对待流亡者的政策就很中庸,顶多也就是养起来,超国民待遇
就谈不上了,否则会有人指责政府浪费纳税人钱财。你看吾尔凯西王丹柴玲啥的,日
子过的显然不能用“滋润”来形容。
至于共产主义理... 阅读全帖 |
|
W*******a 发帖数: 1769 | 18 作者:wxx
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元月号《传记文学》(第36卷,第1期,总期第
212号)有一期“张国焘先生逝世特辑”,该特辑共包含4篇文章,分别是:蔡孟
坚“悼念反共强人张国焘”,郑学稼“悼张国焘先生”,杨子烈“张国焘夫人杨
子烈女士笔下的“张国焘先生略历””,谢钟琏“张国焘小传”。这五篇文章中,
蔡孟坚的文章对张国焘之死最为详细。蔡文全文分9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详述
了张国焘的死,现摘抄如下,原为为繁体中文,我已将原文上传到网盘
(http://www.box.net/shared/frn3pf9mpn)。
11月5日金山英文报载“中国共产党创始12人之一最后一人张国焘在加拿大
多伦多老人病院逝世”消息,我立即叫长途电话找张太太,她不在家,但有人代
为答话“张老先生在大雪严寒气候下冻死了。”电话即断,隔晚张太太在哭泣中
与我通话,她说“国焘在三日前冻死了。”她在悲愤中接着告诉我“本来国焘病
况在今年较有好转,中风中右手脚稍能转动,有时可以慢慢的勉强上下床,头脑
与说话,也较清楚,上月26日他满82岁,3个儿子接他在大儿家,媳妇及孙儿女
们全体为他祝寿。他在高兴中有谈有笑,玩... 阅读全帖 |
|
B*Q 发帖数: 25729 | 19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十)
芦笛
D、出逃
如前所述,两河口会议确定全军北上,国焘也没有反对。此后红四军攻打松潘不下。军
委遂召集会议,决定放弃攻打松潘,改为执行夏洮战役计划。红军兵分两路,左路军由
五军(原一方面军五军团)、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二军(原一方面军九军团)、三十
三军组成,由红军总司令部率领,从卓克基北进取阿坝,控墨洼,继而向北出夏河;右
路军由红军前敌指挥部率红四军、三十军、一军(原一方面军一军团),自毛儿盖北出
班佑、巴西地区,由彭德怀率三军(即原三军团)全部及四军一部作总预备队,掩护中
央机关前进,若右路军无路可走,再改经阿坝前进。
根据这一计划,张国焘遂与朱德在沙窝会议结束后,率左路军离开毛儿盖,西进阿坝。
他们走后,毛泽东等人却又召集了毛儿盖会议,推翻原来的决议,决定右路军改当主力
,向东北方向推进,左路军则由西进改为东进,向右路军靠近。但朱德、张国焘回电说
,阿坝地区人粮较丰,占领阿坝既可解决财源给养问题,又可作为战略后方,还是想坚
持原来的方案。陈昌浩与徐向前均同意毛的主张,电促张国焘令左路军离开阿坝,改向
东北方向前进,向右路军方向靠拢。但张国焘...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0 作者:顾则徐
南昌起义领导人到底是谁?这本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只要当时有文告,就一定
简单,但由于历史叙事的变化,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故而就成了复杂的
问题。复杂而复杂,试图简而言之,反使接受复杂而复杂之信息的人不容易明白,甚而
以为荒诞,所以,欲使人清晰之法,只能循历史叙述演变之途径,循序给予一一复归,
或可达到令人明瞭之目的。
一,法定遵从的领导层。
所谓法,一为颁令,二为契约。人类之法,无非这两种。颁令属于权力、服从,契约属
于洽商、襄赞。无论契约,无论颁令,都属法定。法定有国家法之法定,有非国家法之
法定,两者切合,就是合法;两者冲突,就是非法;后者违背前者,就是违法。违法而
为法,中国古代就称造反,比如陈涉、吴广与众刑徒约法“大楚兴,陈胜王”,这种违
法之法就是造反。造反而采武力,或可叫暴动,或可叫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的造反
,当时既称南昌暴动,又称南昌举义,今天则称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颁布的法,关于领导机构和领导层,内容如下:
1,最高领导机构为革命委员会,统一领导政治、军事。革命委员会委员为贺龙、经亨
颐、何香凝、朱晖日、黄琪...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21 “11月5日金山英文报载“中国共产党创始12人之一、最后一人张国焘在加拿大多伦多
老人病院逝世”消息,我立即叫长途电话找张太太。她不在家,但有人代为答话“张老
先生在大雪严寒气候下冻死了”,电话即断。隔晚张太太在哭泣中与我通话,她说“国
焘在3日前冻死了”。她在悲愤中接着告诉我:“本来国焘病况在今年较有好转,中风
中右手脚稍能转动,有时可以慢慢的勉强上下床,头脑与说话,也较清楚,上月26日他
满82岁,3个儿子接他在大儿家,媳妇及孙儿女们全体为他祝寿。他在高兴中有谈有笑
,玩弄孙儿辈,仅说‘病院暖气有时关闭,冷得他(应为我)时作吐呕’。”张太太在
送他返病院时,带去几床毛毯,为他加盖,殊料这个官办老人病院,养病老人多,护士
少,医生更少,每日服侍3餐,隔日为病人洗澡外,平时病人按铃,多不理会。在本月
初数日,当地大雪不止,这位终日睡在窄狭病床上的国焘,有时转身,被毯即掉在床下
,自己无法拾起,叫人也无人来助,只有咬紧牙齿受冻,3日5时起,他大吐大呕2小时
,就此昏迷不省人事,待叫医生诊断,证已绝气。张太太及儿媳赶到时,已把他尸体停
放在病院太平间,家人睹此惨况,痛哭愤怒不堪,通知在纽约...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981180101f08n.html
顾则徐2011 http://blog.sina.com.cn/guzexu 2013-10-21 16:10:35
南昌起义领导人到底是谁?
顾则徐
南昌起义领导人到底是谁?这本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只要当时有文告,就一定
简单,但由于历史叙事的变化,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故而就成了复杂的
问题。复杂而复杂,试图简而言之,反使接受复杂而复杂之信息的人不容易明白,甚而
以为荒诞,所以,欲使人清晰之法,只能循历史叙述演变之途径,循序给予一一复归,
或可达到令人明瞭之目的。
一,法定遵从的领导层。
所谓法,一为颁令,二为契约。人类之法,无非这两种。颁令属于权力、服从,契约属
于洽商、襄赞。无论契约,无论颁令,都属法定。法定有国家法之法定,有非国家法之
法定,两者切合,就是合法;两者冲突,就是非法;后者违背前者,就是违法。违法而
为法,中国古代就称造反,比如陈涉、吴广与众刑徒约法“大楚兴,陈胜王”,这种违
法之法就是造反。造反而采武力,或可叫暴动,或可叫起义,1927年8月... 阅读全帖 |
|
l*w 发帖数: 3758 | 23 我原来还以为你是在跟我打岔呐,原来真不知道。赞一下态度。
这是丫为了当国防部长写的文章,咱就不说啥了。老徐当年为拍叶帅马匹,还赠叶帅的
两句诗:吕端当愧公一筹,导师评论早已定。说得就是草地一事。后来不当部长就翻脸
不认账了。
吕黎平有可能是忘了具体文字了,所以就按照老徐回忆录抄了一把。这个徐也知道,你
引的那片原文里引的徐82年1982年8月讲话里面就说了,"我没有看到“武力解决”字样
的电报。吕黎平的文章引了我的文章,你们写文章是否也引了我的文章?那篇文章是我
签了名的,我要负责的,不管怎么说,我是要负责的。只有再版时更正。" (那篇文章
作者很不是东西)
所以现在为尊者讳,屎盆子都扣吕头上了,吕成了首先提武力解决的人了,吕也太冤了
。后来吕去找叶帅希望叶帅出来证实一下,叶拒绝了,说要团结四方面军的同志。
联想一下,二月逆流时两位老帅对拍桌子,把吴法宪,邱会作这类小虾米吓得够呛,不
是吴邱等人写回忆录都以为两位老帅是冲江青拍桌子呐,那知道是互拍。以及几年后,
老徐有意无意的否认密电,影射叶帅人品,也就不说了。更有意思的是,“叶剑英传”
在草地密电一章大量引用其他人回忆,当然没好意思引...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24 (二)“西北大联合”与西安事变杀蒋
所谓“西北大联合”,我已在有关西安事变的文章中介绍过,乃是我党于1936年5月至8
月间与张学良等人策划进行的西北独立运动,亦即成立“西北国防政府”,由张学良的
东北军、杨虎城的第17路军以及红军组成“抗日联军”,由张学良担任该“政府”的主
席与联军总司令,夺取宁夏、甘北,接通新疆、外蒙,并争取华北宋哲元、山西阎锡山
等加入,与苏联结成盟国,与东北的“满洲国”遥相对峙,共同瓜分北中国,与南京政
府分庭抗礼。
毛泽东这一肢解中国宏伟设想的灵感,来源于他对圣意的揣摩。1924年5月31日,中苏
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该条约明确宣告:“苏联政府承认外蒙为中华民国
之一部分,及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之主权”,并作出了苏联撤军的规定。但苏军一直违
约赖在外蒙不走。不仅如此,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人霸占了全东北,日苏关系趋于
紧张。1936年3月间,苏联践踏了上述条约,把外蒙当成主权国家,和它签订了“共同
防卫条约”。
苏联这一行动,给了毛泽东极大的鼓舞,在1936年5月8日的政治局会议上,伟大领袖激
动地告诉同志们:“三月间订立的苏蒙条约,就是告诉中国革...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25 (二)“西北大联合”与西安事变杀蒋
所谓“西北大联合”,我已在有关西安事变的文章中介绍过,乃是我党于1936年5月至8
月间与张学良等人策划进行的西北独立运动,亦即成立“西北国防政府”,由张学良的
东北军、杨虎城的第17路军以及红军组成“抗日联军”,由张学良担任该“政府”的主
席与联军总司令,夺取宁夏、甘北,接通新疆、外蒙,并争取华北宋哲元、山西阎锡山
等加入,与苏联结成盟国,与东北的“满洲国”遥相对峙,共同瓜分北中国,与南京政
府分庭抗礼。
毛泽东这一肢解中国宏伟设想的灵感,来源于他对圣意的揣摩。1924年5月31日,中苏
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该条约明确宣告:“苏联政府承认外蒙为中华民国
之一部分,及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之主权”,并作出了苏联撤军的规定。但苏军一直违
约赖在外蒙不走。不仅如此,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人霸占了全东北,日苏关系趋于
紧张。1936年3月间,苏联践踏了上述条约,把外蒙当成主权国家,和它签订了“共同
防卫条约”。
苏联这一行动,给了毛泽东极大的鼓舞,在1936年5月8日的政治局会议上,伟大领袖激
动地告诉同志们:“三月间订立的苏蒙条约,就是告诉中国革...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6 “扶不起来的太子”毛远新早年风流韵事
大中小2015-01-04 19:59:00
多维历史
毛远新是毛泽东之弟毛泽民与朱旦华之子,生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毛岸英死后
不久,毛泽东将毛远新招致身边,对其呵护备至,如同“太子”一般培养。文革开始后
不久,毛远新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棋子,被安置在林彪四野系统的根据地——东北军区,
同时让亲信陈锡联辅佐。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毛远新并没有能力达到毛泽东的要求。《毛
泽东对周恩来——共和决战》的作者方丈在文中指出,这位太子实在是太不中用,从
1968年起,他把在东北的6、7年宝贵光阴,用来玩女人和洗照片。他一个军工同学也没
有搜罗,也没建立自己的新干部基地。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出,1968―1973年,林彪集
团和毛远新的关系,实际是文革大转折的关键。以下为《毛泽东对周恩来——共和决战
》前三章全文摘录。
毛泽东与侄子毛远新在天安门
众所周知,如果毛泽东没有发动文革,今天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象。毛泽东改变了那个年
代所有人的生活。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作,和怎么作的,是和文革有关的最重要最中心
的问题。
1958年毛泽东抛开当时的经济领导部门,自己提出”三面红... 阅读全帖 |
|
k**********4 发帖数: 16092 | 27 众所周知,如果毛泽东没有发动文革,今天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象。毛泽东改变了那个年
代所有人的生活。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作,和怎么作的,是和文革有关的最重要最中心
的问题。
1958年毛泽东抛开当时的经济领导部门,自己提出”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发动大跃进,造成中国经济大灾难。这件事情成为毛泽东的心病。在中共历
史上,如果领导人有重大失误,必然保不住自己的领导权。如陈独秀因为大革命失败而
被开除党籍,张国焘因为西进失败而被整肃。遵循这一传统,跃进刚刚失败,彭德怀就
站出来向毛泽东的领导权挑战。毛泽东在59年庐山会议镇压了彭德怀和其他人之后,为
了挽回跃进失败,在1960年搞了第二次跃进。伴随这场二次跃进的,是毛泽东倡导的阶
级斗争。因为当时经过58、59年的一次跃进,人民生活已经十分困苦,再次跃进阻力很
大。所以必须加强强迫性,才能推进二次跃进。这场二次跃进造成60年的全面减产,农
民生活更为困苦,饿死的人大幅增加。毛泽东在60年秋收之后,得知二次跃进失败,农
民大量饿死。就放弃了对经济的领导权,让刘少奇接任。他自己去专心研究阶级斗争。
毛泽东这次让权,一来可以让刘少奇对付...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28 而 今 迈 步 从 头 越
·散宜生·
在 中 共 的 历 史 上 , 遵 义 会 议 是 一 个 重 大 的 转 折 。 按 中
共 的 标 准 说 法 , 这 次 会 议 奠 定 了 毛 泽 东 的 领 袖 地 位 , 从 此
中 国 的 共 产 主 义 革 命 就 从 胜 利 走 向 胜 利 。 毛 泽 东 长 征 时 的
一 首 词 — — 《 忆 秦 娥 · 娄 山 关 》 , 写 的 就 是 此 次 会 议 后 的
一 次 战 斗 。
忆 秦 娥 娄 山 关
1 9 3 5 . 0 2
西 风 烈 ,
长 空 雁 叫 霜 晨 月 。
霜 晨 月 ,
马 蹄 声 碎 , 喇 叭 声 咽 。
雄 关 漫 道 真 如 铁 ,
而 今 迈 步 从 头 越 。
从 头 越 ,
苍 山 如 海 , 残 阳 如 血 。
大 家 都 知 道 , “ 郭 大 不 要 脸 ” 郭 沫 若 对 毛 泽 东 诗 词 的
讲 解 , 与 其 称 之 为 文 学 评 论 , 还 不 如 叫 献 忠 信 或 表 态 书 。
但 是 这 首 《 忆 秦 娥 》 却 是 个 例 外 , 郭 老 自 称 ...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29 编者按:张戎的新著《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以其珍贵的资料,独特的视角
风靡国际中文图书市场。为给渴望读到该书的读者一蠡之便,本刊编辑部收集到网路上
贴出的部分精彩章节,陆续在本站刊出。请有条件的读者购买原著,支持您喜爱的作者。
网上购买原著:www.broadbook.com
电话购买:Tel: 1-888-268-2698, 718-886-7080
14 长征之三:
独霸连接莫斯科之路
1935年 41岁
当争一九三五年六月两支红军会师时,毛率领的中央红军处在悲惨击姜昼的境地。剩下
的这一万来人身体拖垮了,重武器差不多丢光了,步枪平均每支只有五颗子弹。曾是张
国焘老朋友的朱德私下对张说:中央红军,过去曾是一个巨人,现在全身的肉都掉完了
,只剩下一副骨头。”
作为鲜明的对照,张国焘统率下的红四方面军在他们自己的长征初期只有两万人,现在
增长到八万多人。队伍身强力壮、训练有术,机关枪、迫击炮一应俱全,是支真正的劲
旅。
以这样的实力作後盾,李德写道:张国焘“接待我们好似主人见客,举止充满自信,很
清楚自己军事上、行政上的优越……他的干部控制了这个地区可怜的出产,几万大军的
衣食...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0 托孤之臣叶剑英在文革崛起的重要本钱
大中小2014-10-15 21:27:38
多维历史
中共元老叶剑英在文革前,一直处于政治核心边缘。然而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后不
久,叶剑英即跃升成为解放军主要领导之一,又在毛泽东的政治高压下两度“幸存”,
并发动“怀仁堂政变”最终将“四人帮”送上审判台,结束十年浩劫。叶剑英为何能在
文革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崛起,2002年12月《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九期,刊发广东省社
会科学院研究员单世联的文章《眼底吴钩看不休──叶剑英与“文革”》,作者在文中
分析指出,一贯谨慎的叶剑英之所以能够拂逆毛泽东的意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此时的
毛泽东虽雄心不已却也力有难及。不但江青等人无法取得军队的领导权,毛也没有实现
他限制叶剑英的愿望。毛是否真的向叶“托孤”、“后主”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毛已经看出,在他身后,叶将是最有力的人物。
1966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叶剑英等陪同下第八次检阅红卫兵
叶剑英是党史、军史上的大人物”;“文革”更是影响深创、足供千秋论说的大事件。
由于档案尚未解密而当代史研究又禁忌甚多,“叶剑英与‘文革’”目前还不能成为学
术论题。包括...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1 托孤之臣叶剑英在文革崛起的重要本钱
大中小2014-10-15 21:27:38
多维历史
中共元老叶剑英在文革前,一直处于政治核心边缘。然而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后不
久,叶剑英即跃升成为解放军主要领导之一,又在毛泽东的政治高压下两度“幸存”,
并发动“怀仁堂政变”最终将“四人帮”送上审判台,结束十年浩劫。叶剑英为何能在
文革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崛起,2002年12月《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九期,刊发广东省社
会科学院研究员单世联的文章《眼底吴钩看不休──叶剑英与“文革”》,作者在文中
分析指出,一贯谨慎的叶剑英之所以能够拂逆毛泽东的意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此时的
毛泽东虽雄心不已却也力有难及。不但江青等人无法取得军队的领导权,毛也没有实现
他限制叶剑英的愿望。毛是否真的向叶“托孤”、“后主”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毛已经看出,在他身后,叶将是最有力的人物。
1966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叶剑英等陪同下第八次检阅红卫兵
叶剑英是党史、军史上的大人物”;“文革”更是影响深创、足供千秋论说的大事件。
由于档案尚未解密而当代史研究又禁忌甚多,“叶剑英与‘文革’”目前还不能成为学
术论题。包括...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2 ·余汝信·
一、原叶办工作人员的声明
2012年8月31日下午,得知原叶剑英办公室工作人员发表了一个声明,全文如下:
关于贺捷生同志《以女儿的名义》一文的郑重声明
2012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贺捷生同志题为《以女儿的名义》一文。该
文第5段描绘了徐、叶两位老帅在徐帅家中会面并交换了有关长征途中张国焘那封「密
电」的意见。作为长期在叶帅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经过认真回忆,仔细核查,证实「
文化大革命」后直至叶帅逝世,叶帅从未到过徐帅家。徐、叶两位老帅「相约当面交换
意见」并在徐帅家中达成所谓的「协议」纯属虚构。
原叶剑英办公室工作人员 二零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
声明指向的,是官方人民网登载的贺捷生《以女儿的名义》一文的这段话:
记忆最深的那次是在他家里。当时我和老伴李振军在军事科学院负责《叶剑英传》
的编写工作,确定选题后,被告知徐叶两位老帅对长征途中张国焘的那封密电有不同看
法。他们相约当面交换了一次意见,最终达成协议:此「公案」宜粗不宜细。幸运的是
,这次交换意见的整个过程,我们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实际操作者,始终在现场,不禁为
两位元勋的赤诚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折服。叶帅离开后,...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3436 | 33 摘自《张国焘传》,作者:张树军,出版:红旗出版社
1946年3月,戴笠乘坐的飞机撞在南京附近的江宁县板桥镇戴山,机毁人亡,军统也准
备改组裁员。不久,军统改为国防部保密局,张国焘也趁机另谋出路。他通过同乡、时
任国民党中央设计局局长的熊式辉,向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蒋廷黻推荐,
当上了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和江西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
张国焘一上任,就受到了江西省主席王陵基的排挤。原来,当年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入
川时,曾与田颂尧、王陵基交战川北。田、王损失惨重,大败而逃。王陵基因此被刘湘
撤职,拘禁数月。如今,张国焘虽然脱离了共产党,但王陵基旧恨难消。于是,他让部
下对张国焘冷嘲热讽,蓄意刁难。不久,张国焘不得不离开江西,避居上海。
张国焘在上海闲居了将近两年。在这两年中,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经过1年的作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仅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而且从1947年7月开始,转入了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了国
民党统治区域。与此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兴起了广泛的学生运动和人民运动,形成
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4 共产党的回忆录都没有什么价值。
75-78年出的长征回忆录,毫无林彪、彭德怀这两个人的信息,好像他们俩在长征期间
不存在。
谈抗美援朝的任何文字,不管是小说、回忆录还是研究著作,都不提高岗一个字。
谈到历史虚无主义,共产党要是第二,就没有第一。
哦,还有这种无中生有的实例:
建国后80年代修战史,我们就找这封密电。到中央档案馆找所有的电报,在那么艰苦的
年代,中央的电报一封都没丢,当时在草地、雪山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尽量地节约纸,
用这么窄的一条一条的纸,用最小的字在上面写电报原稿,粘贴在一个本子上。一条一
条的电报都在,唯独就没有9月9日的所谓密电。这些话,毛泽东在的时候,没人提出异
议。
后来叶帅也没了,徐帅多活了几年。到了1988年,徐帅在《炎黄春秋》上发表了一个谈
话,说没有这封电报,我没看见过。结果这引起了轩然大波,红四方面军的干部都说没
有,红一方面军的干部都说有。谁见过?谁也没见过。这个时候出来了一个帮倒忙的少
将,叫吕黎平。
吕黎平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红军总部的峥嵘岁月》,他在这里伪造了一封张国
焘密电的全文,说张国焘这封电报是他当年在红军总部看见的,上面写着:“余...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5 中央明令,先南后北("先停止南敌进攻,再渡河实施宁夏战役"),张徐拒不听命。
在关键时刻,张撤离自己的军队,使一方面军失去侧翼,只能退开。林育英向共产国际
报告张国焘破坏海打战役计划:“中央军委屡次命国焘坚决打击南面追敌,只有停顿南
敌之追击,方能北取宁夏,但国焘畏敌过右,始终不愿执行命令,欲北进取得接济后再
打南敌”。 |
|
r*****y 发帖数: 53800 | 36 你说的这两个,的确能算。但是国焘和宁都也够凶险的。
抗美援朝和解放战争至少太祖在党内已经占据了无可争议的no1位置,全党乃至全国资
源可以任他所用。只是以中共当时实力和强敌作战可能失败。而国焘包括宁都那次,太
祖可是可能会被肉体消灭或者在党内居于一个无足轻重的闲置角色。这个对太祖本人来
说,还真不好说那个挑战更大。 |
|
y****i 发帖数: 1050 | 37 陈独秀,张国焘,赵紫阳
作者: 司马璐
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我个人因为与「五四」同龄,倍感亲切。
我曾经是一个共产党员,后来脱党坚决反共,为什么?
我少青时代崇拜陈独秀,爱读陈独秀的文章,又为什么?
陈独秀先生的一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陈独秀先生的一生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坎坷的
,他在政治思想上不断努力探索,坚持追求真理,从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回到民主
主义,最后选择民主主义是适合中国最好的制度。正如陈独秀先生自己说,他最后拒绝
重回共产党是他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政治家。
我和张国焘先生亦师亦友,国焘先生也尊称他和独秀先生的关系亦师亦友。一九三七年
底我初见国焘先生在延安,我听过他的课,他讲政治经济学非常受欢迎,在我的印象中
他当时在中共领导人中对马克思主义是真正有过深刻研究。张国焘和陈独秀一样是中共
的第一代,张国焘曾是中共一大的主席,我们在延安初见,后来在香港又长期相聚,他
最后毅然决然脱离中共,因为他认识了中共的本质,认为像中共这样的党,每一个党员
最后不是被清算就是早日解放自己。
赵紫阳先生和我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赵紫阳对青年的关心,对民主的热...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8 这首里面写的四散溃逃几国焘,就是说张国焘吧
念奴娇·长征
万里气势,不逶迤,烽烟五津动摇。
雪山绝境,荒草地,四散溃逃几国焘。
娄山关后,不为人知,阴谋出年少。
回首如今多劳?看我宝刀,永无宁日好。
早年空空多浪费,而今点石金。
老骥伏枥,变本加厉,做事要彻底。
江山已定,谁人敢论功高? |
|
v*****s 发帖数: 20290 | 39 搞国焘不是犯上作乱,好不好。搞国焘的时候,老毛和国际派是一条沟里的。 |
|
p******r 发帖数: 6213 | 40 草地分裂的时候不是老毛他们整国焘,是国焘以创始人的资格呵斥老毛等。 |
|
g*********n 发帖数: 808 | 41 9月9日,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他的生命定格于1976年的这
一天,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天。
这一个个“9月9日”,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伟人波澜壮阔一生的大致轨迹。从投身
革命至1949年9月9日前后,是他参与领导党和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完成民主革命任
务、成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到1965年9月9日的一系列“9月9日”,则是在完成社会主
义改造后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再到逝世的诸多9月9日时间串里,当是他着重于巩固政权而搞了“文革”,当然其中仍
穿插着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努力。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也正是这天,遭遇了唯一一次被捕,后机智
逃脱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根据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以中共
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天,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军事家征
程的日子。
参加起义的主力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湖南平江
、浏阳的农民军,湖北崇阳、通城的部分农民军和安源的工人武装等。起义部队合编为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共...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42 三、张国焘眼中的“军事奇才”毛泽东
毛泽东在一、四方面军分裂与复合过程中所犯的战略错误,我已在《红一、四方面军草
地分裂真相》中介绍过,这儿值得介绍的是张国焘对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的观察:
“毛泽东……这个军委主席过去是独断一切的,总司令等于虚设,现在他仍不稍变动。
他迳行核阅所有军事单位的文件,无论是情报、作战计划、军队行政,以至人事调动等
,同时又迳行批定办法,然后才交我们执行。这不特使总司令总政委变成了幕僚人员,
简直就是由他一个人唱独脚戏。
毛泽东这种作风最为参谋长刘伯承所反对。刘伯承认为近代战争是有组织的战争,不能
凭一个人的才智去处决。他素来主张,作战计划应先由参谋长根据情报局长所提出认为
正确的情报,交作战局拟具方案,再由参谋长召集有关人员并征询政工人员的政治意见
,拟定初步计划,送总司令总政委批准,提交军委会讨论,或径由军委会主席审定,然
后由总司令部下达命令实施。我支持刘伯承这一见解,认为我们如能这样做,不仅可使
军事指挥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且可以免除许多党内纠纷。
毛这种独断独行的作风,似已成为积习。在这点上,他和蒋介石一样,不唯紧紧握着裁
决权,而且有发号施令的欲望。...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89031 | 43 国焘也可以农村包围城市
把国焘杀了
王明可以带领苏联武装的红军
哈哈 |
|
l*******1 发帖数: 16217 | 44 今天看了皮岛战役,大明海上暴揍后金,和列强海上暴凑满清,就是他妈一个模式,历
史和中国人开了一个大玩笑
这个是袁崇焕死后一年发生的事,看来大明真是亡于李自成
崇祯四年(1631年)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极任命总兵楞额礼为右翼主帅,喀克笃礼为左翼
主帅,率骑兵千五百人,步兵四千五百人,征南海岛。[5]后金军经边镇义州,进入朝
鲜境内,直取宣川。六月四日,由宣川分兵四路:一路入蛇浦,一路陈于身弥岛浦口,
一路陈于郭山宣沙浦,一路奔嘉定。据朝鲜将领林庆业观察,合四路后金兵“步骑数万
,凭陵冲突,遽塞沿路”。以上后金所占四处,都在皮岛(椵岛)东北至东面的沿海一
线,从陆上形成了对皮岛的半包围形势。后金攻打皮岛,首先要解决战船问题。它向以
骑兵为主,既不会造船,也没有善于操舟的水手。但是朝鲜國王仁祖李倧见到满达尔汉
、董纳密带去索船的信以后,召集廷臣多次讨论,决定拒绝借船给后金,明确表示:“
明国犹吾父也,抚我二百余年,今征我父之国,岂可相助以船?船殆不可借也!”[6]
满达尔汉与董纳密无可奈何,两手空空回国。后金借不到船,已从海上搜索到十一条船
,把部队运到靠近皮岛的身弥、宣沙等小岛。另在宣川“砍... 阅读全帖 |
|
k******7 发帖数: 521 | 45 老毛和国焘政治斗争 西路军就是牺牲品。国焘还是搞工人运动出生 玩权术不是老毛对
手 |
|
k******7 发帖数: 521 | 46 一开始不听是有国焘 后来就怕了
西路军失败的时候国焘已经开始被清算了
[在 stoppingtime (停时) 的大作中提到:]
:西路军当机立断能干啥?
:中央的命令他们会听吗? |
|
发帖数: 1 | 47 原创 祖国网
提起红军长征,有个人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张国焘。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
人之一,由于后期多次犯下严重错误,1938年被开除了党籍。
排除异己,树立权威,不断扩大自己的力量
张国焘1928年赴苏联参加了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1年4月,中共中央
派张国焘任鄂豫皖苏区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全权领导鄂豫皖苏区。
随后,张国焘对鄂豫皖苏区和红军进行了审查整肃,一大批将领被杀害,同时从下面提
拔大量干部,他对这些新提拔上来的将领就有知遇之恩。这样一来,张国焘就在四方面
军有了绝对的控制权威。
1932年,张国焘带着四方面军的主力撤出鄂豫皖苏区,转移到了川陕地区。来到川陕苏
区,张国焘的基本策略还是正确的。在他的带领下,川陕苏区的局面发展很快,四方面
军渐渐壮大起来。就这个方面来说,张国焘的确把四方面军的历史推到了辉煌。在这种
情况下,对于四方面军,对于川陕苏区,张国焘是有绝对的领导权威的。
保存力量,撤出川陕苏区加入长征
有一个历史现象是很奇怪的,四方面军怎么突然长征了?他们不是被敌人打出来的,恰
恰是在取得胜利以后长征的。实际这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这与张...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48 回头来看,国焘南下的责任是不是都是国焘的?
如果没有草原密电这个事的话,那是中央红军抛弃红四独自北上.
法理上说,有没有密电决定谁对谁错.
结果上说,有没有西安事变. |
|
a******k 发帖数: 1190 | 49 这篇文章有意思, 列出了老毛76年9月9号逝世前很多年的9月9号做的事情
作者刁钻的角度让我和小伙伴们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erryLanlan (gerryLanla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9月9日,巨星毛泽东陨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0 00:29:41 2013, 美东)
9月9日,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他的生命定格于1976年的这
一天,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天。
这一个个“9月9日”,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伟人波澜壮阔一生的大致轨迹。从投身
革命至1949年9月9日前后,是他参与领导党和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完成民主革命任
务、成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到1965年9月9日的一系列“9月9日”,则是在完成社会主
义改造后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再到逝世的诸多9月9日时间串里,当是他着重于巩固政权而搞了“文革”,当然其中仍
穿插着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努力。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1713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ingdign (dingdi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由北大校友想起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3 17:31:19 2009)
北大近现代的著名校友,数来数去,苦思冥想这么几个,
国焘,灵甫,崇,敏洪,启立,克强,彦宏,还有谁哈?望补充(本科是北大的)。
都是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人物。
国焘是典型的北大学生,北大-被打。被北大后勤临时工打。
灵甫--抗日英雄,五大主力之首,被大陆人民解放军群殴致死,据说鬼子对灵甫又恨又怕。没想到让大陆人民解放军完成了鬼子未竟的事业。真是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崇据俺们党说被美国人民解放军霸王硬上弓了(好像还是轮奸,NP,N>=3).
过了许多年后,崇的学弟,学妹前赴后继,排除万难,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不是来找美国人民解放军复仇的,而是来给美国人民解放军交税的。
敏洪最后说。
启立被小平同志给废了,就像智化的歌:在刚开始的瞬间结束。估计启立心里委屈“偶还没上路呢”
克强倒是很火,就是到哪里哪里着火。命不错,运不照。
彦宏现在很风光,不过早晚要出事。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