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发帖数: 133 | 1 顶
净宗心要
2011-08-22 20:58:35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93
(以一九八九年讲于北京广济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阿弥陀经宗要
大乘无量寿经宗要
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一)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净土宗的国家。信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净土宗的殊胜的,
还是很希有。中日共尊举世敬仰的善导大师有两句话:‘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
愿海。’这是说世尊为什么出兴于世,到人间来说法,来度众生,开演种种的教化,其
唯一的原因就是要说弥陀如来的本愿。这两句没有什么特殊的名词术语。就是佛所以兴
出世,唯一要说的是弥陀的本愿的海嘛,都能懂。但真能懂得,确实十分希有。大家想
想看,佛说这么多法,怎么说就是说弥陀本愿海呢?这里就不好懂了。所以佛经语深。
我们一辈子把这两句话能够真正明白了,就没有白来一趟啊!这话只有像善导大师这样
的水平才能说得出。所以莲池大师说:善导大师人称是弥陀化身,纵然不是弥陀,也是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同等人物,所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能听到这样殊胜的开示,深
感佛恩。由于感恩故想报恩,所以今天抱...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 四大菩萨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义
二、慈悲的类别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号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性别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本迹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道场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像
四、慈悲的代表—称念观音的功德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
化时,首先必须具备无限度的慈悲,然后始可展开弘法工作,建立利生事业,以完成佛
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达到学佛、成佛之目的。因此,今晚要与各位讨论的题目,是‘
无限的慈悲’。可分慈悲的意义,慈悲的类别,慈悲的需要,以及慈悲的代表四点来说
明。
一、慈悲的意义
何谓慈悲?慈悲,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亦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的大乘教义及利他的
行为,皆本自慈悲。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凡有
生命的动物,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冤与亲,人与畜,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
,诸佛菩萨,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的观念中,自然对一切众生流露...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3 心经略说
2011-08-22 21:23:0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98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 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以一九八
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
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
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
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
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 阅读全帖 |
|
w******o 发帖数: 442 | 4 第三十一节课
昨天讲了若认为如来有所说之法,是为谤佛。对大乘佛法了解较深的人,应该不会有什
么怀疑,但没有闻思过大乘佛法、尤其是不太明白大乘密意的人,可能对此大惑不解:
“佛经中明明记载释迦牟尼佛转了三次法轮,为什么说这是毁谤佛法?”
要知道,在了义实相中,并不存在实有的转法轮者、所转的法轮、转法轮度众生的事业
。尽管名言中现而无自性,如幻的世尊转了三次如幻的法轮,度化了无边的如幻众生,
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此处并非破斥这种观点,而是说在胜义实相中,释迦牟尼佛转
法轮度化众生,完全是一种无实的梦幻,在白天醒觉位时根本没有。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须菩提,三世诸佛等说法者,实际并不存在所说之法,因为能说、所说、说者皆无,
所以无法可说,只是名言中假立为说法。”
在《金刚经》中,若把世俗谛与胜义谛分清楚,每个问题都是大同小异,只不过角度不
同而已。从究竟实相而言,佛陀恒时安住于三轮体空的境界中,根本没有“我要转法轮
度化众生”这些分别念,说法只是在迷乱众生面前,为了破除其如梦般的我执而显现的
。《金光明经》云:“佛无是念:我今演说十二分教利益有情。”既然佛没有分别念...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5 第三十五节课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
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果你认为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来认识佛陀的真相,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
的。须菩提,你千万不要这样想,因为如来的真相并非如此(昨天已讲过)。”
此处的“不”字,藏文与玄奘、义净的译本中均无,连贯上下文来看,没有“不”的话
,意思应该更明确。这个“不”字,不读也可以;但因为是谛实语有加持,读也是可以
的。我个人认为,也许鸠摩罗什的译文中本来没有,后来在流通过程中不小心加上的。
这里再三地讲了“相”,若认为以相获得如来正等觉,这是不对的。所谓的相是什么呢
?《楞严经》云:“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不管是如来的妙相
也好,外在的处所相也好,都不是真实究竟的相,《百论》云:“无相,即不忆念一切
相,远离一切受,于未来、过去、现在之法,心无所住。”
其实,相只是一种因缘,凡是因缘所生法,都是空相,《大智度论》云:“因缘生法,
是名空相。”若执著依靠相而得无上佛果,就会堕入常边,始终也不可能获得无上佛果。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6 免费结缘《僧伽吒经》抄经本
感恩三宝!
末学这里有一些《僧伽吒经》抄经本以及抄经用金笔(已由高僧大德开光)与大家免费
结缘(也免邮费,主要与在美国境内的师兄结缘)。请有意乐的朋友给末学发电子邮件
f***[email protected]
“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
“若人闻此法门福德之聚。过于一佛福德之聚。”
“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
转。”
……
——《僧伽吒
经》
护持大乘法脉联合会的导师图敦梭巴仁波切二○○二年在美国麦迪森伦珠梭巴格西的寺
院首次看到《僧伽吒经》,便决定以黄金抄写它,并广为弘扬这部珍贵的经典。之后,
仁波切经常鼓励弟子读诵《僧伽吒经》,例如,仁波切曾经在九一一事件周年纪念日,
指示全世界所有的弟子尽...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7 免费结缘《僧伽吒经》抄经本(已经结缘圆满)
感恩三宝!
末学这里有一些《僧伽吒经》抄经本以及抄经用金笔(已由高僧大德开光)与大家免费
结缘(也免邮费,主要与在美国境内的师兄结缘)。请有意乐的朋友给末学发电子邮件
f***[email protected]
“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
“若人闻此法门福德之聚。过于一佛福德之聚。”
“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
转。”
……
——《僧伽吒
经》
护持大乘法脉联合会的导师图敦梭巴仁波切二○○二年在美国麦迪森伦珠梭巴格西的寺
院首次看到《僧伽吒经》,便决定以黄金抄写它,并广为弘扬这部珍贵的经典。之后,
仁波切经常鼓励弟子读诵《僧伽吒经》,例如,仁波切曾经在九一一事件周年纪念日,
指示全...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8
杂阿含292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2.htm
则说,无明退去时,
接着说,感受身体终了、生命终了的感受。
(但那应该不是十二因缘的”受”吧?)
“「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汝亦知此:于彼彼法起,彼彼法生;彼彼法灭,
彼彼法灭止、清凉、息、没。
若多闻圣弟子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身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若寿分齐
受所觉,寿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身坏时寿命欲尽,于此诸受一切所觉,灭尽无余。”
相应部12相应51经/审虑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2.htm
则说,无明退去时,
接着说,会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但也相应于你说的,明触,还会有”受”。
无明退去时
“如果他感受乐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执的。』他了知
:『它是不被欢喜的。』
如果他感受苦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执的。』他了
知:『它是不被欢喜的。』
如果他感受不苦不乐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9
参考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103.htm
杂阿含103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相应部22相应89经/差摩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
感谢提醒,我也要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观念。
再看一次差摩经,意思上不是彻底尽断五蕴是”我”,
是”个别”与”总体”的观念。
所以不能写成彻底尽断五蕴是”我”,或断了五蕴是”我”
正确说法是,五受阴(五取蕴)个别的看,已经无我,
(应该三果或三果以上“有余涅盘”,但未到阿罗汉四果”无余涅盘”)
但整体上,仍会有”我”浮现。
所以,仍不是阿罗汉。
这是因为”我慢”未除。
==============
杂阿含103经[正闻本171经/佛光本105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有众多上座比丘住拘舍弥国瞿师罗园。
时,有差摩比丘住拘舍弥国跋陀梨园,身得重病。
时,有陀娑比丘为瞻病者。
时,陀娑比丘诣诸上座比丘,礼诸上座比丘足,于一面住。
诸上座比丘告陀娑比丘言:
「汝往诣差摩比丘所,语言:『诸上座问汝:身小差,安隐,苦患不增剧耶?』」
时,陀娑比丘受诸上座比丘教,至差摩比丘所,语差摩比丘...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10 1.佛讲《法华经》前,有5000人退席不听此经,佛却不制止他们离去,并开示大家这
5000人为增上慢人,不堪承受大法,而仍留在会场的弟子则为堪能信受大法、大根大本
之人。这是佛在引导众生归入此《法华经》,用了41年之久一直做引导,今天才开口讲
此真法《法华经》,还有这么多的人不受持此经。如果佛不做41年的引导,将有多少的
人退席,数目将更多。
【原文】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
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
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
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
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2.佛关门讲真话,诸佛出世的最终目的只为宣讲这部经,此经最为上乘,是一佛乘
,再没有第二部经能使众生成佛。《法华经》乃本末究竟、一实相应。
【原文】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11 我以前的帖子提到过,“系统读经是说要中一个整体上去理解经文的意思,而不是只是
取其中几段,几句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我举过一个例子,读古书就像是做一个拼图
游戏。每一段经文都是这个拼图的其中一小片,只有你知道了这每一个小片与别的小片
之间的相互契合的关系,以及在整个拼图中的大致位置,才有可能拼出最后的完整图案
来。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取其中自己认为好的几个片段,按照自己的想法拼出一些图案
来,虽然有时看上去可能很漂亮,自己也觉得满意,但却可能并不是拼图原本的意思。
”
对于看阿含经来说,大段大段的无常、无我不去看,却非要从只字片言当中,找出一个
恒常不灭的东西来,如果不是故意为之,只能说是人的本性使然。
具体到你提到的几段经文,鸯掘魔经在增一阿含经与南传中部当中都有提到,但并没有
你说的声闻道及菩萨道。菩萨在梵文和巴利文中的意思“求道之大心人”,并不是一个
什么特别的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梵文中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也并不是另
外一个什么境界。杂阿含经中多处提到“我以如实知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
我于诸天人、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以脱、以离、以出。永不住颠
...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74 | 12 佛说阿弥陀经分段正义
一、法会圣众同俱分
同俱者,俱此正修功德也。从来读弥陀经者往往徒慕西方之极乐,而未明极乐之意
境,徒知西方有相之庄严,而未达无相之功德庄严,徒发愿往生,而未解如何得往生之
义,徒知西方一门之义,而未通西方普门之妙。西方极乐世界者,圆遍十方,一普互摄
,至广大精密之佛土也。凡佛经文浅者义深,如此经与普门品等是,而经首特点出诸名
者,由舍利弗至阿[少/兎]楼驮十六人。为小乘偏空者,未能直证大乘,宏开般若,佛
转说有世界以为证,欲其勿偏空而转知有也。十六人中,特以舍利弗为首者,以佛为小
乘说般若必不离智慧较高之舍利弗也,是谓咐嘱。大菩萨中,以文殊为首者,明此经非
通般若不可,次阿逸多菩萨者,弥勒也。佛先说有相,以融归于性,可知性相融通,非
空非有,而极乐之意境始开,是谓护念。故此经不可仅执文字解,当兼从意境会,然后
知佛之广大慈悲矣。世有愿与诸圣众同俱而往生者乎,幸先除成见,俯纳鄙见,一试其
究竟如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
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
婆多,周利槃陀伽...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3 「名色缘 识,爱识缘名 色」,名色缘六处:「识食」缘未来世 六处生
「十二因缘」的提要句颂中,提到「名色缘六入」,在古老经说的义解是「名色缘识,
爱识缘名色,辗转缘生不息」为「识食」、「有结」,有「识食」、「有结」则缘「未
来世六根生」。若是贪爱不断,即有未来六根生;若是断贪欲,「识食」则断,不再有
后世的六根生。见《相应阿含》898,899经、《相应部》〈六处相应〉21经:
《相应阿含》898经:「若比丘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相应阿含》899经:「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病住,老死显现,苦生;……如
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病则息,老死则没,苦则灭;……乃至意,亦
如是说。」
《相应部》35.21 经:「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
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耳之生起……鼻之生起……舌之生起……身之生起……意之生
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诸比丘!眼之灭
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苦之灭...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4 「名色缘 识,爱识缘名 色」,名色缘六处:「识食」缘未来世 六处生
「十二因缘」的提要句颂中,提到「名色缘六入」,在古老经说的义解是「名色缘识,
爱识缘名色,辗转缘生不息」为「识食」、「有结」,有「识食」、「有结」则缘「未
来世六根生」。若是贪爱不断,即有未来六根生;若是断贪欲,「识食」则断,不再有
后世的六根生。见《相应阿含》898,899经、《相应部》〈六处相应〉21经:
《相应阿含》898经:「若比丘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相应阿含》899经:「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病住,老死显现,苦生;……如
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病则息,老死则没,苦则灭;……乃至意,亦
如是说。」
《相应部》35.21 经:「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
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耳之生起……鼻之生起……舌之生起……身之生起……意之生
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诸比丘!眼之灭
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苦之灭...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15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6 发信人: Shixiang (), 信区: Wisdom
标 题: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 11:29:44 2018, 美东)
察世
一义
佛陀在世时说的都记录在阿含中,虽然四阿含也不是那么纯粹,被后人添加很多东西
但杂阿含修多罗、相应阿含修多罗还是很纯粹可靠的佛陀当时说的话。
如果阿含有互相抵触的,可以以杂阿含修多罗、相应阿含修多罗为准
马鸣的话不是很能信,他似乎是很浪漫热情的人
话说当年,”佛”的概念与后世不同,那时是一个敬称,别的教派也可以称佛、阿罗汉
之类
不是现在佛教那种类似上帝的角色。
因此,佛陀没说过要别人成佛。 说实在,”成佛”(变上帝一样大能者)是很荒谬的观
念。
如果穿越时空,回到佛陀死后一百年,
你会很惊讶,不管任何派别(包含大众部),大家都很一致 :没有”成佛”的问题,因为
没有这回事
甚至大家连佛陀生前的事都很少提,更不用说佛陀的前世如何。
提前世已经是歪见了,更何况佛陀的前世如何如何,基本上是邪见了。
佛陀绝不可能说 : 那人前世如何如何,自己前世如何如何,于是今世如何如何。
不是没有,而是不会提这...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17 cpath兄已经把这段历史研究的这么透彻了啊。
是的,依法不依人,可是现实中还是很多人依人不依法。也是因缘所致吧。就像你下帖
提到的,人们都容易相信熟悉的东西。对熟悉,相似的东西,有亲近感,反之对不熟悉
,不相似的东西有排斥感,恐惧感,这是我执存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 发信人: Shixiang (), 信区: Wisdom
: 标 题: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 11:29:44 2018, 美东)
: 察世
: 一义
: :
: 佛陀在世时说的都记录在阿含中,虽然四阿含也不是那么纯粹,被后人添加很多
东西
: 但杂阿含修多罗、相应阿含修多罗还是很纯粹可靠的佛陀当时说的话。
: 如果阿含有互相抵触的,可以以杂阿含修多罗、相应阿含修多罗为准
: 马鸣的话不是很能信,他似乎是很浪漫热情的人
|
|
s********n 发帖数: 1540 | 18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19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
|
b**********u 发帖数: 2817 | 20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
|
p**********6 发帖数: 3408 | 21 三哥这方面远超当年世界先进水平,这是要承认和肯定的。华严经中说:
佛告心王菩萨言。百千百千名一拘梨。拘梨拘梨名一不变。不变不变名一那由他。那由
他那由他名一鞞婆逻。鞞婆逻鞞婆逻名一作。作作名一来。来来名一胜。胜胜名一复次
。复次复次名一阿婆逻。阿婆逻阿婆逻名一得胜。得胜得胜名一分界。分界分界名一充
满。充满充满名一量。量量名一解。解解名一此解。此解此解名一离欲。离欲离欲名一
舍。舍舍名一聚。聚聚名一通。通通名一频申。频申频申名一网。网网名一众流。众流
众流名一出。出出名一分。分分名一分别。分别分别名一称。称称名一持。持持名一不
颠倒。不颠倒不颠倒名一不幡。不幡不幡名一正。正正名一慧。慧慧名一第一。第一第
一名一觉。觉觉名一毘遮妒。毘遮妒毘遮妒名一极高。极高极高名一妙。妙妙名一逻婆
。逻婆逻婆名一诃梨婆。诃梨婆诃梨婆名一解脱。解脱解脱名一黄。黄黄名一诃梨那。
诃梨那诃梨那名一因。因因名一贤觉。贤觉贤觉名一明相。明相明相名一摩楼陀。摩楼
陀摩楼陀名一忍。忍忍名一枝。枝枝名一摩楼摩。摩楼摩摩楼摩名一等。等等名一离疑
。离疑离疑名一种。种种名一不放逸。不放逸不放逸名一摩多罗。摩多罗摩多罗名一动...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22 儒家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执着于某一观点,认为别人的观点肯定都是错
的,这想法,我感觉不利于自己的进步。
关于念经回向不回向的问题,我认为台长讲得很好啊。
1. 念经后可以把功德回向众生,也可不回向。
你看看南传的法师,他们念经后,基本(或者根本)不回向。你能说他们都错了?即使
汉传法师,他们做的每件有功德的事情,做了这些事情后,都要每次一一回向吗?如果
这样,每天不知要回向多少次。
2. “念经后一定要回向”,无有佛经根据。
我读了许多经典,都没有看到说念经后一定要回向。经文后面的回向偈,是后人加上去
的。看看三藏经典,哪本佛经原文后面有回向偈?
3. 经中回向,绝大部分(或者全部)不是指把功德回向给众生。
经文中谈到回向(我看到的),其意思,不是说要把功德回向给众生。举例:
《大集譬喻王经》
“奢利弗。于世间出世间法中。诸佛世尊最是第一巧胜智慧。奢利弗。是故诸佛世尊。
赞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此是无上回向。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奢利弗。见是义故。善家子善
家女。所有善根皆应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
大家如果念经...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602 | 23 达延汗之孙博迪次子可可出大台吉时,所部号称苏尼特,属察哈尔万户。可可出大台吉
曾孙塔尔巴海达尔汉(苏尼特东路台吉)和其叔父绰尔衮(西路台吉)害怕被林丹汗吞
并,北徙喀尔喀蒙古。太宗崇德四年,绰尔衮子素塞、塔尔巴海子腾机思率部附清,清
朝编苏尼特为二扎萨克旗,属于锡林郭勒盟。
天聪九年,绰尔衮子叟塞偕喀尔喀车臣汗硕垒遣使贡方物。崇德。。。四年。。。冬,
腾机思、叟塞各率属自喀尔喀来归,入觐,献驼马。。。六年,授腾机思扎萨克多罗郡
王。七年,授叟塞扎萨克多罗杜棱郡王。。。叟塞掌右翼。
叟塞为第一代扎萨克多罗杜棱郡王,掌西苏尼特,诏世袭罔替,本王是末代。
轮回是这人吗? |
|
发帖数: 1 | 24 身后就是莫斯科,二战中惨烈的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冲锋:两个苏军骑兵团进攻一个德
军炮兵连
“1941年秋季攻势”的D日定在11月19日。为了这场最后的艰苦之战,德军做好了进攻
莫斯科的一切准备。全力以赴的决心反映在第4装甲集群宣布进攻开始的日训令中。这
道训令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
致第4装甲集群所有指挥官:
等待的日子结束了。我们将再度发起进攻。莫斯科门前,俄国人最后的防御仍有待于我
们去粉碎。我们必须遏制布尔什维克在欧洲实施抵抗的心脏,从而在年内结束这场战争。
本装甲集群幸运地得以参与这场决定性的打击。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必须投入每一盎司
的力量、每一盎司的战斗意志以及每一盎司的歼敌决心。
莫斯科战役的关键地点之一位于第4装甲集群的作战区域内,舍尔科夫卡和多罗霍沃(
Dorokhovo)之间。在那里,古老的驿道(拿破仑曾用过这条具有历史意义的道路),
现代化的公路,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铁路线,与从加里宁至图拉的南北向路线相交。无
论是谁,只要能占据舍尔科夫卡、多罗霍沃以及城外的高地,就能控制住这个重要的交
通中心。
德军第10装甲师在10月底便已攻占了舍尔科夫卡,但俄国人仍坚守着城外的高地...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25 第二章 边境会战
战争终于爆发了。苏联的西部边境立刻陷入了爆炸,火焰和硝烟中。几乎没有防备的苏
联红军在一片混乱里投入了战斗,拉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的序幕。
在布列斯特要塞,红军的驻防部队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极其被动的状态。德国人集中了
大量火炮对付布列斯特要塞,炸得地动山摇,火箭炮把要塞打成一片火海,600mm攻城
迫击炮炮弹落出,绝无生还者。甚至有德国兵回忆说这是他在整个二战里见过的最猛烈
的炮火。在这么猛烈的炮火下,红军参加骑兵和体育学校的边防军学员几乎全部阵亡,
因为他们的楼炸塌了,官兵们要么被砖石压死,要么葬身火海。最前沿的观察哨里的边
防军官兵全部牺牲。幸运的是其他地方的红军官兵伤亡不大,因为极为厚实的要塞墙体
挡住了炮火。从睡梦里惊醒的官兵们晕头转向地乱喊乱叫:“地震啦!”“打雷了!”
“德国进攻匈牙利啦!”。
伴随着炮火,德国人的突击队也来了,130步兵团3营的突击队奋力把冲锋舟划过了布格
河,准备登陆后迅速突进去占领主要的桥梁,割裂红军各部的联系。可是突然一声惊天
动地的巨响,一颗炮弹在德军冲锋舟里炸开,瞬间一半的德国官兵非死即伤。郁闷的是
,他们后来发现是被自己的炮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心经中的“舍利子”就是指舍利弗。(网络图片)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每当佛陀讲解佛法时,舍利弗都随侍在佛陀的身边。
舍利弗又叫舍利弗多罗。他母亲的名字叫做舍利,而弗多罗是儿子的意思,舍利弗多罗
就是舍利之子。
舍利弗与目犍连心归佛祖
舍利弗原来信奉别的教派,手下有一百名弟子。修行了一阵子之后,他忽然觉得茫然无
所皈依,找不到人生的真义。正在傍徨苦闷的时候,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说示比丘,阿说
示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有庄严的态度,威仪的行止,舍利弗一见,心中非
常惊奇,并向阿说示比丘请法。
舍利弗从阿说示的口中,听到佛陀及其教法,像天崩地裂一般,心中对宇宙人生积聚的
疑云,也一扫而空。随后他和阿说示比丘约定,一定要去拜访佛陀。
舍利弗回到自己的住处,又把阿说示口中的佛陀和教法转述给好朋友目犍连,不单是讲
话的舍利弗自己边说边感动,就连听话的目犍连,都不禁感动得涔然泪下!
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二百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在佛陀座下,他们觉得自
己遇到了真正的老师。
舍利弗心坚不动
《阿含经》说:“智慧无穷,诀了诸疑,所谓舍利弗比丘是。”舍利弗在所有弟子中有
智慧第一的美誉。...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3742 | 27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镇国公、辅国公 |
|
q***a 发帖数: 3877 | 28 费德勒职业生涯早期体能教练鲍尔.多罗琴科披露,瑞士巨星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有三
个关键因素:1)职业生涯早期的3到4年期间,得到了一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2
)费德勒在认识米尔卡之前,没有跟女生交往的任何经验,恰恰这个时候遇到了后来的
太太米尔卡。米尔卡编织了一层保护膜,将费德勒“保护”起来,不受外界打扰,让费
德勒能专注于网球;3)第三个原因是赞助商耐克。在慧眼识得费德勒的过人天赋后,
耐克向费德勒提供了一笔大额赞助。耐克市场开发部在将费德勒从一个顽劣的大男孩转
变成了一位成功的绅士方面,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费德勒在鹿特丹重返世界第一并创造最年长世界第一的新纪录后,多罗琴科认为费德勒
的运动生涯长青不老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中米尔卡的帮助最关键,如果费德勒没有及时
地认识米尔卡并得到她的帮助,费德勒绝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多罗琴科回忆道:“大概是在费德勒18岁到21、22岁之间,我们给他引荐了一位优秀的
心理咨询师。”“另外那个时候的他很稚嫩、青涩,几乎没有跟女孩子接触的任何经验
。他当时有一个很小的女朋友,但就在这个当口,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米尔卡。米尔卡
是个雄心勃勃的女人,出...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29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杂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老梵 317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杂说
●作者:老梵
最近论坛上出现了萧平实的弟子(刀笔吏――这个可怜的小伙子或者大姑娘),于
此大谈阿赖耶识和如来藏,并且将萧平实一贯的作风继承的似模似样:喜欢引经据典,
但却断章取义,惯于依文解字,混淆经论圣言,将圆融博大的佛法,弄的面目全非,迷
惑初学,诽谤大德,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萧平实和其弟子都有一个特点,喜欢引用排列经典中的词句,洋洋洒洒,很能让人
不知所以然,排列经典词句本来很好,说明博学多知嘛,但他们却又不能将其中深邃的
涵义领悟清楚,领悟不清楚也并无多大罪过,可以继续领悟嘛,但他们又喜欢冒充领悟
,于是妄解经论,分别圣意,邪见如山,悖论重重。
他们谈的最多的,应该是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了,但却将这两个名词和其中的含义弄
的似是而非,让一些少以接触唯识学说的同修们不明就里;至于如何从修行中认知阿赖
耶识和如来藏,这帮人不是避而不谈,就是妄言胡说。老梵不才,学了一点点唯识,学
的不好,但还可以搞清楚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异同,修...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124 | 30 “很好,李察。这桶酒是我一百三十年中尝到过的最好的酒之一。虽然人类都知道
矮人喜欢烈酒,但是只有你拿来的酒最好。”巴摩尔指了指余下的三桶,问:“这三桶
酒又有什么不同吗?”
李察抬手,说:“为什么不都试试呢?”
“好!”巴摩尔即刻让卫兵们把三桶酒打开,和长老们用了三轮喝光桶中酒。这三
桶酒的确比最初那桶酒要差,而且一桶比一桶味道淡。
巴摩尔想到了什么,看着李察的目光明亮了许多。他摸着浓密的胡子,说:“这些
就是你准备和我们交易的东西吗?”
李察微笑着说:“这四桶酒分别是极品,上等,中等和普通四个等级。伟大铁砧的
后裔,你们觉得最普通的酒味道又如何呢?”
巴摩尔和几名长老互望一下,其中一名长老就粗豪地说:“其实已经非常好。过去
人类卖给我们最好的酒也就是这个味道了。”
李察笑得更具魅力:“就是这种普通的酒,这样一桶的话,我给出的价格是五个金
币一桶。”
“什么!?”八个长老中倒是有五六个长老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在过去,这样一桶
酒卖到矮人王国的价格可是要价五十个金币的。李察的这个价格,完全与甩卖无异。
巴摩尔也极为意外,却沉默不语。如果普通的酒都是这个价格,那么其它三个等级
的价格就不必问...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3455 | 31 老白牛:多谢正宗知鉴书友的打赏与发言鼓励。另:回英雄呼啸书友,龙空那篇文章是
我写的,其实,叶锋这个笔名,才是我的本尊,老白牛只是马甲,分身压倒主体,让人
感慨啊。
“色楞,你可知罪!”
良久,鞭刑过后,上首传来皇太极那阴沉的,听不出喜怒的声音。
那被鞭打的蒙古人极力抬头,露出他高鼻深目,略带色目人特征的脸容,正是喀喇
沁左翼旗扎萨克色楞。
他喀喇沁远祖,曾为游牧中亚草原乌古思人一只,东迁后与朵颜乌梁海合二为一,
所以族中部人,带了一些色目人血统。
此时色楞额上汗滴滚滚,鞭打后脊背上传来的巨痛,也让他神情扭曲。
他趴在地上如捣蒜般地磕头,一边哀嚎:“大汗啊,伟大的博格达汗,您的奴才,
没有扰乱军心啊,奴才是您忠诚的鹰犬,怎么敢散布谣言,王斗的十万大军,真从塞外
逼来了……”
下方的蒙古人一阵骚动,皇太极脸色更为难看,下方的满洲旗主,看向色楞的目光
中,都透着不满与阴冷,多铎更差点跳起来,只有代善与多尔衮若有所思。
皇太极怒极而笑,他道:“听听,听听,还说不是妖言惑众,若说王斗有数千散兵
在塞外骚忧,朕信!然十万大军,嘿嘿,朕想知道,哪个明国总兵,可以拥有十万大军
的?”
色楞一愣,他勇... 阅读全帖 |
|
l*****9 发帖数: 9501 | 32 马头关外的大道边,龙骑兵士兵全体下马,正在休息吃东西,这些吃苦耐劳的士兵
不能升火,捧起路边的积雪塞进嘴中,再咬两口坚硬的饼子,就是他们的临时补充,如
果处于作战中,那他们一整天都没有吃饭的机会,但依然没有叫苦叫累。从林县出来穿
越真定府,只有二十人因病掉队,损失马匹三十,体现了龙骑兵的强大机动力。
关大弟停在路边,他的椰瓢用棉衣包在背包中,里面有现成的水,不过他不想去取
,直接去路边抓雪团,道路上马蹄纵横,路边倒着些百姓尸体,男男女女都有,很多人
全身**,身上有些冻上的血迹。关大弟瞟了一眼,绕过那些尸体去远点的地方抓了一些
雪。
几个哨马从前方领来七八个百姓模样的人,钟老四从后面赶来,那些百姓看到大明
的将官,跪在地上大声嚎哭,请大军去救他们的亲友。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指点后金军离开的方向,关大弟也听明白了一些,听口音很多是
当地人,后金军经过的时候,他们比较机灵,一直往山上跑,那些后金兵没有追多远,
倒是顺着大路跑的,基本都没跑掉。
几个参谋跟在钟老四身边,正在用刚才审问奸细的供词与百姓核对。
关大弟啃了几口饼,回头看看那些满身冰凌的...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38403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ustcleven (ustcleve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无为和信主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3 22:51:44 2014, 美东)
你怎么知道祈祷不能代替禅定? 禅定的定义是什么? 非要打坐气住脉停 一念不生才叫
禅定?
执着于禅定不禅定,祷告不祷告的,没资格说禅定,着相!
请读:
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
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
相,即见如来。”
执着于东方宗教西方宗教,内修祷告啥的,好好读读金刚经第七品
金刚经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
而有差别。”
既然非法非非法,为啥妄分彼此?
金刚经 第八品 依法...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34 发菩提心在佛教中是非常根本和重要的事情。很多部佛经都有专门的“发菩提心品”。
对于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如何能发菩提心,作了详细的说明。
以下是《大方便佛报恩经》中的“发菩提心品”。这个比《庄严菩提心经》中讲得要好
懂一些。
《大方便佛报恩经》
http://www.qldzj.com.cn/htmljw/0427.htm
(失译人名出后汉录,乾隆大藏经,大乘单译部)
发菩提心品第四
尔时会中有一大菩萨摩诃萨。名曰喜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仰白如来
。而作是言。菩萨云何知恩报恩。
佛告喜王菩萨。善男子。谛听谛听。菩萨摩诃萨知恩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若发菩提心云何而发。菩萨因何事故。所以能发。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立大誓愿作如是言。若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当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大涅槃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具足般若
波罗蜜。是则名为自利。亦名利他。
是故初发菩提心者。则得名为菩提因缘。众生因缘。正义因缘。三十七助道法因缘。摄
取一切善法根本。是故菩萨名为大善。亦名一切众生善根。能破一切众生 |
|
|
d**********l 发帖数: 647 | 36 回国前,想把自己修习净土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大概分八个专题。谢谢大家!修不
修净土,先可以了解一下。:)
净土法门
净土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个,所讲所修的是大乘佛法。不同的是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
,往生西方,继续修行,而不是继续在娑婆世界修行。下面是我修习净土法门的心得,
尽可能根据净土三经(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历代大德的开示,而非
自己的臆断。大家有不同意见尽管提出来。净土三经都不长,建议大家读读,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寿佛,阿,意无,弥陀,意量,阿弥陀佛一切无量,但最主要是无
量寿,无量光。南无,表尊敬皈依。
内容简介:
净土的原理
为什么要往生净土
净土修行三资粮: 信愿行
极乐净土与弥勒净土
西方极乐净土与东方琉璃净土
净土修行
净土绝疑
印光大师开示决定往生净土的方法
修行净土法门注意
净土资料网站
净土的原理
1 阿弥陀佛48大愿
发大誓愿第六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
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37 ☆─────────────────────────────────────☆
baofoen (喜悦) 于 (Mon Nov 22 22:37:53 2010, 美东) 提到:
听净空法师说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DAp6pUiOoo&NR=1
☆─────────────────────────────────────☆
SeeU (See you) 于 (Tue Nov 23 01:58:50 2010, 美东) 提到:
大藏经中,没有印度著作提到楞严经。国宝之说,不知有何文献根据?
说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论》倒是被当时印度国王视为国宝,禁止私传。
还有不要把《楞严经》跟《首楞严三昧经》弄混。
☆─────────────────────────────────────☆
baofoen (喜悦) 于 (Tue Nov 23 22:36:39 2010, 美东) 提到:
不知道,你看看那个youtube录像吧。
SeeU, 楞严里的那些色阴,受阴是什么意思啊?
如何解决那些飞精附人问题? 入定? 可你能2...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8 禅宗
百科名片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
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
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
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
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
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目录
简介
宗义概述
印度源流
禅宗的早期发展
禅宗的成熟期
中期禅宗
明清禅宗
现代禅宗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
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
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
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
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
儒、释、道三教合一,...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263 | 39 金刚经没有讲道教的 “无为” 和 ”无不为“
金刚经主要讲 去相 和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两者都是“有为”但没有方法去“有为” 即没有 “有为法”,所以金刚经说 “一
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
即要你有为 但又不能有方法, 那不是很矛盾吗?要你做饭但不告诉你方法不给你材料
,当然是高难度,所以 金刚经是大乘,修金刚经的功德太大了,佛祖不愿说 因为说了
会吓着你。
因此要修金刚经 要有基础,所以金刚经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
在地藏经和法华经中 佛祖仅说 若男子,女人。。。
所以修金刚经要以善为基础。。。然后就天天抄写 读诵不停。。。
就渐渐明白:要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但却无有法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
还有: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
A非A是名A。
见。 |
|
a***n 发帖数: 1993 | 40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1 第1章 禅宗之源——从达摩到弘忍
本世纪初,随着敦煌禅籍的发现和研究,禅宗及其宗派源流问题,日益引起世人
的关注,尤其是中日佛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禅、禅学、禅宗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这就为深入研究禅宗宗派源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诸说纷纭
禅、禅学、禅宗是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一系列概念。禅是古印度宗教通过打坐
使心念安定下来的实践。在释迦牟尼以前,印度即是以生天为坐禅目的的思想;至释迦
牟尼时,始展开远能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此后,印度佛教的禅观思想
日趋发达,无数禅经应运而生。汉末传入中国的禅经,多系传承小乘承统的禅观思想,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即列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禅、如来禅四
种禅。菩提达摩(即达摩多罗)所传(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禅经》所说自性清净禅
。禅学是关于修禅定的学说,而禅宗则是以达摩为初祖、以直探以源、见性成佛为宗旨
的大乘佛教宗派。中国禅宗的创立,有佛陀扇多说、达摩说、道信弘忍说、六祖惠能说
、马祖道一说等。
第一、佛陀扇多说。太虚大师持此说。太虚《与胡适之论菩提达摩书》说:“禅宗
所奉为初...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2 大乘经含有佛法的成分,也有非佛法的成分,要以阿含来决择。
结集审查是否佛说的标准之一∶「修多罗相应」,修多罗是专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的
杂阿含一分-蕴、处、因缘、道品等相应。十二分教中,大乘经分类属于方广,没有「
修多罗」的地位。这是大乘自己都承认的。 |
|
c***h 发帖数: 2262 | 43
“我所说法,皆非说法,是为说法” 非常高深奥妙的哲学,不懂。可以说明一下吗?
金刚经云: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何解?
那“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非常高深的哲学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无上正等正觉 = 正遍知,
好像只是在说,佛陀对于各种通往涅盘的修行方法(就是”菩提”)都知道的意思(遍知)
吧?
意思很简单,应该没有什么高深奥妙才对。我认为不是在说他证得的无上智慧吧?
法友是不是误会了。
。《大智度论》言:“惟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乘菩萨行在成就“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应该只是说,阿罗汉可能只熟悉某一种修行方法,
而菩萨要渡各式各样的众生,所以要学习各种适合不同众生的修行方法,以方便度众生
。是不是这样?
“佛法本无法可说,为方便众生故,佛说法数十年”与“我所说法,皆非说法,是为说
法”
这两者是一样的吗? |
|
Y**u 发帖数: 5466 | 44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3:47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5 你这不算回答问题吧。
人天善法是解脱的基础,不得生人、天,根本不可能解脱。如提婆菩萨说∶先得增上生
,后得决定胜。佛法的特质在究竟解脱,对什么是究竟解脱,如何达成,诸说纷纭,所
以要法印判别。人天善法没有争议,不需要法印。
后传出的教法,不能违背阿含(「修多罗相应」,修多罗是指<杂阿含>的修多罗部分
),这是结集佛经时圣者一致的共识。龙树、无著等初期大乘论师,还是(至少表面)
尊重阿含经的。
这些过去帖子都论证过了。 |
|
l*******l 发帖数: 13923 | 46 农历六月十九 恭逢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是佛教界的重大记念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佛教认为,此日念佛
、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为什么把六月十九日定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呢?这是因民间由来以久的一个说法演化而来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妙善公主,妙善
公主后来于六月十九日成道证果,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相,于是后人便把这一天定为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宋朝太师蔡京撰写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碑文中
说:妙善公主,在此香山修炼得道,妙善公主的舍利(遗骨)就葬在北宋熙宁元年(一
零六八年)重建的“大悲观音塔”下面。“大悲观音塔”是结构坚固雄伟的八角九层密
檐式砖塔,现尚保存完整。
《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
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
前禀白佛陀说:“世尊,今日我以广大音声,告知一切的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
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的时候,若有众生遭受
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
心不安忧...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7 阿含经讲佛陀修四念处、七菩提分,悟入四圣谛成佛。见转法轮经等。
不懂如何成为阿罗汉,就想成佛,可能嘛?就好像进不了中学,却想大学毕业,可能嘛?
杂阿含498经
世尊!譬如∶国王有边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坚密,唯有一门,无第二门,立守门者,人民入出,皆从此门,若入、若出,其守门者虽复不知人数多少,要知人民唯从此门,更无他处。
如是,我知过去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彼当来世诸佛世尊,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今现在诸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盘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传:相应部47相应12经
『大德!存在于过去世的一切阿罗汉、遍正觉者、世尊,都舍断心的小杂染、慧的减弱之五盖\后,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如实修习七觉支后,现正觉无上遍正觉。大德!存在于未来世的一切阿罗汉、遍正觉者、世尊,也都舍断心的小杂染、慧的减弱之五盖\后,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如实修习七觉支后,将现...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8 ☆─────────────────────────────────────☆
Yisu (大头教主) 于 (Thu Jun 23 13:39:00 2011, 美东) 提到:
人生的悲欢苦乐只是心的作用,一切造作也是心的作用,佛度众生,只是要人觉悟
,心上再来个心,了解人生的所以然。觉是感觉环境的幻化,悟是悟到自心的缘妄,外
不被环境所惑诱,内不被妄心所转辗,明白自己天然有个自主独立性体,虽然一时糊涂
妄作,一觉便回到本来。所谓悲欢苦乐,和一切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不再上当,这是
个自主独立的伟大精神。佛不自称是佛的功能,是一切人无贤无愚无大无小自有的功能
。佛法的真精神就在此。
人生欲解决这个大问题,借佛的导力是一二,靠自己的努力是八九,若全然想靠佛
或定要靠自己不依佛法,这都是大迷信,不是佛子。
佛说因果,不是有了佛才有因果,佛说平等,不是有了佛才有平等,佛说众生与佛
,本来不二,不二即是平等,是众生自己本来平等,特地做来不平等。论到外相,自然
有大小高下美丑种种的不同,不同就不平等了,但一切相是缘生缘灭,幻起幻落,同一
不实,这是平等的,所以平等是实,不平等是幻,而世人...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