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家族悬案角度下的陈冲恪
在陈寅恪先生早期经历中最为神秘的一次活动是:1967年12月写的“第七次交代稿”中
记述的1914年发生的事情: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电召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并许补江西省留学官费
。
——这里最宜注意的是: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为什么要电召一个在法国的留学生回国参加阅留德学生的考
卷工作?既非当时国内无人了解德语,亦非当时陈寅恪先生的德语水准名扬中外。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是怎么认识陈寅恪先生的?在已知陈三立、陈寅恪先生父子
的交游史中没有史料证明陈家父子和符九铭有来往。
作为当时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的符九铭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许给陈寅恪先生江西省留学
官费的资格?
以上三个疑问说明此事实在太离奇了!可是陈寅恪先生本人和其后代、亲属至今无人道
及此事。这便是有必要在此略加考证的原因。由此便引出了陈寅恪先生早期生平经历中
的一个神秘人物——陈冲恪。
首先,我们先从陈三立先生共有多少名子女这一基本问题入手。也许,陈家后代、陈寅
恪先生的朋友和学生、研究陈寅恪先生的专家会以为我们无事生非。因为出自陈寅恪先
生的学生之手的那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646 | 2 那个淸华的物理千老基本都是胡说八道,别人学物理去花街他还在干千老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民国时期留美教育发展趋势
民国时期的留美教育按时期可以划分为北京政府时期(北洋时期)和南京政府时期。北
洋时期的留美教育,其突出特征是庚款留美的兴起和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的存在。
1.1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美态势
1908年5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将庚款余额退还中国、用来资送中国优秀青年赴美留学
的议案。据此,中美双方议定了具体实施办法:
一、从1909年开始,中国派一定数量的青年到美国大学深造;
二、创办清华学堂,作为中国青年赴美留学的预备学校;
三、在华盛顿建立游美学生监督处,负责管理中国留美生。
为落实上述规定,清政府于1909年6月在北京成立了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生考选事宜
,并于1909年8月、1910年7月举行了三次考试,共录取180人。游美学务处的成立及三
批留学生的赴美,拉开了随后出现的留美热潮的序幕。
1911年清政府批准游美学务处成立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清华学校是中国留学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所留学预备学校。从1912年派出
首批16 名学生赴美,到192...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家族悬案角度下的陈冲恪
在陈寅恪先生早期经历中最为神秘的一次活动是:1967年12月写的“第七次交代稿”中
记述的1914年发生的事情: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电召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并许补江西省留学官费
。
——这里最宜注意的是: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为什么要电召一个在法国的留学生回国参加阅留德学生的考
卷工作?既非当时国内无人了解德语,亦非当时陈寅恪先生的德语水准名扬中外。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是怎么认识陈寅恪先生的?在已知陈三立、陈寅恪先生父子
的交游史中没有史料证明陈家父子和符九铭有来往。
作为当时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的符九铭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许给陈寅恪先生江西省留学
官费的资格?
以上三个疑问说明此事实在太离奇了!可是陈寅恪先生本人和其后代、亲属至今无人道
及此事。这便是有必要在此略加考证的原因。由此便引出了陈寅恪先生早期生平经历中
的一个神秘人物——陈冲恪。
首先,我们先从陈三立先生共有多少名子女这一基本问题入手。也许,陈家后代、陈寅
恪先生的朋友和学生、研究陈寅恪先生的专家会以为我们无事生非。因为出自陈寅恪先
生的学生之手的那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16947 | 4 靠,文盲真多。
这写的很清楚。
庚款资助留学只是多项官费留学之一(其他还有中央官费和省官费),
而且是专项留学(28年留学预备部以前的是直接送美国读本科,后来
成清华大学的时候要组织公开考试送美国读硕博),钱从来都是清华
和基金会管着,当时的北洋和国民党中央政府都不能干预,所以还有别的
官费渠道和自费拿美国奖学金出国(和现在一样)。 |
|
N*****e 发帖数: 1094 | 5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
|
R******k 发帖数: 4756 | 7 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爱人是廖静文,鲜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台湾的
妻子,叫蒋碧薇。
蒋碧薇原名是蒋棠珍,碧薇是徐悲鸿给她起的名字。她于1898年4月9日出生于江苏
宜兴,父亲蒋梅笙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士,在当地办了一所小学,蒋碧薇自小跟着父亲
读书,十三岁的时候,父母做主,将蒋碧薇许配给了苏州望族查家的二公子查紫含。
蒋家和查家的连亲,可以说是门当户对。蒋家在宜兴也属于名门大户,小时候的蒋
碧薇,就有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少言纳语,可是却又心思敏锐,她的眼睛稍微有点肿
眼泡,可是,谁看到她,谁都会说她很漂亮。
蒋碧薇的漂亮,是一种藏绌的美。她美得不招摇,不夸张,安安静静,亭亭玉立,
一举一动间,都透着大家闺秀的隽秀。在知书达理的父亲和母亲的培养下,她就好像一
株郁郁葱葱的玉兰,散放着动人的魅力。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安静的女孩子,竟然会做出私奔这么一件惊世骇俗的事
情。
蒋碧薇私奔的对象,就是徐悲鸿。多年以后,不知道蒋碧薇小姐会不会后悔十八岁
的一时冲动。假如,她按照当时的礼仪,嫁入了查家的豪门,那么以后她的命运,将会
改写。她也许会做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平平安安地度过自己...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8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宋耀如日
后的连襟牛尚周、温秉忠分别为第一、二批赴美官派留学生。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上图:宋耀如的Uncle(舅舅)和宋耀如在讨论耀如的前途。 下图:宋耀如的
Uncle(舅舅)在他的“东方丝茶”店。 (插图选自美国作家科妮莉亚·斯宾塞著、
1939年出版的《三姐妹———中国宋氏家族的故事》)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文\钟 一
宋耀如一生中得到无数贵人的相助。他初到美国就认识了牛尚周、温秉忠等中国近
代留学生,他们是他日后命运转机的重要人物。等到宋耀如1886年回到上海后,1887年
由牛尚周做媒,婚配倪珪贞,而此前牛迎娶了倪蕴山的长女倪珪金,温秉忠后来也娶了
倪蕴山的幼女倪秀贞,三人遂奇迹般地结为连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从海南出走的乡村
少年的最为奇特的人生。
牛尚周(1857或1861-1918),字文卿,江苏嘉定县人,中国近代第一批官费留美
幼童。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被容闳选中,官费赴美留学。回国后,任职上...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9 百年前官费留学不是“好事”--清朝留美幼童生活揭密
留美幼童是1872年至1875年间由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的四批中国幼童的总称,120名留
美幼童的平均年龄是12岁半,以广东(84人),江苏(21人)为主,这些幼童既不是来
自仕进显宦之家,也不是来自贫民家庭,而是来自比较富裕开化的农民和与洋务有关的
家庭,并具有一定的中文功底。他们中有50多人在中学毕业后得以进入哈佛、耶鲁、哥
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继续深造。1881年,出于当权者对幼童“全盘西化”的担
忧,清廷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到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国病故者3人、中途辍学或
拒召者23人,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回国。这94名回国留学生,如今学籍可
考者87名,其中小学19名,中学35名,大学33名,只有两人获得学士学位。
1881年6月8日(光绪七年五月十二日),清总理衙门奏:“臣等查该学生以童稚之年,
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是以外洋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
染,已大失该局之初心……趁各局用人之际,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
1870年,朝廷批准了曾国藩、李鸿章“考选幼童、派遣留学美国”的奏折...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0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宋耀如日
后的连襟牛尚周、温秉忠分别为第一、二批赴美官派留学生。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上图:宋耀如的Uncle(舅舅)和宋耀如在讨论耀如的前途。 下图:宋耀如的
Uncle(舅舅)在他的“东方丝茶”店。 (插图选自美国作家科妮莉亚·斯宾塞著、
1939年出版的《三姐妹———中国宋氏家族的故事》)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文\钟 一
宋耀如一生中得到无数贵人的相助。他初到美国就认识了牛尚周、温秉忠等中国近
代留学生,他们是他日后命运转机的重要人物。等到宋耀如1886年回到上海后,1887年
由牛尚周做媒,婚配倪珪贞,而此前牛迎娶了倪蕴山的长女倪珪金,温秉忠后来也娶了
倪蕴山的幼女倪秀贞,三人遂奇迹般地结为连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从海南出走的乡村
少年的最为奇特的人生。
牛尚周(1857或1861-1918),字文卿,江苏嘉定县人,中国近代第一批官费留美
幼童。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被容闳选中,官费赴美留学。回国后,任职上...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1 百年前官费留学不是“好事”--清朝留美幼童生活揭密
留美幼童是1872年至1875年间由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的四批中国幼童的总称,120名留
美幼童的平均年龄是12岁半,以广东(84人),江苏(21人)为主,这些幼童既不是来
自仕进显宦之家,也不是来自贫民家庭,而是来自比较富裕开化的农民和与洋务有关的
家庭,并具有一定的中文功底。他们中有50多人在中学毕业后得以进入哈佛、耶鲁、哥
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继续深造。1881年,出于当权者对幼童“全盘西化”的担
忧,清廷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到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国病故者3人、中途辍学或
拒召者23人,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回国。这94名回国留学生,如今学籍可
考者87名,其中小学19名,中学35名,大学33名,只有两人获得学士学位。
1881年6月8日(光绪七年五月十二日),清总理衙门奏:“臣等查该学生以童稚之年,
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是以外洋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
染,已大失该局之初心……趁各局用人之际,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
1870年,朝廷批准了曾国藩、李鸿章“考选幼童、派遣留学美国”的奏折...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39279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Riveroak (大河之木),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蒋碧薇【转载。八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4 01:32:57 2014, 美东)
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爱人是廖静文,鲜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台湾的
妻子,叫蒋碧薇。
蒋碧薇原名是蒋棠珍,碧薇是徐悲鸿给她起的名字。她于1898年4月9日出生于江苏
宜兴,父亲蒋梅笙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士,在当地办了一所小学,蒋碧薇自小跟着父亲
读书,十三岁的时候,父母做主,将蒋碧薇许配给了苏州望族查家的二公子查紫含。
蒋家和查家的连亲,可以说是门当户对。蒋家在宜兴也属于名门大户,小时候的蒋
碧薇,就有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少言纳语,可是却又心思敏锐,她的眼睛稍微有点肿
眼泡,可是,谁看到她,谁都会说她很漂亮。
蒋碧薇的漂亮,是一种藏绌的美。她美得不招摇,不夸张,安安静静,亭亭玉立,
一举一动间,都透着大家闺秀的隽秀。在知书达理的父亲和母亲的培养下,她就好像一
株郁郁葱葱的玉兰,散放着动人的魅力。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安静...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3 因雅安地震的震后救助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再次成为焦点。正当红会对外宣布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之时,有英媒披露称,郭美美是原红会副会长郭长江包养的“二奶 ”。郭长江则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儿子。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郭长江的名人父亲郭沫若,就有一段始乱终弃的风流往事。
郭沫若曾经在日本渡过漫长的留学生活,并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整整十年,可以说,郭沫若青春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日本。这个被鲁迅骂作“流氓加才子”的大文豪,由于其文化大革命的骑墙草作风,更加上要把骨灰撒在大寨的做作表现,留给后人诸多诟话。
郭沫若
事情回到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溪镇的张家小姐张琼华,和远房的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本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所以没经他本人同意便把婚事定了。
旧式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不便拒绝,只好趁这一年的年假回故乡草草完婚。
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和新娘才第一次见面。揭开新娘头上的脸帕时,郭沫若心里怦怦直跳,他屏住呼吸想要看个仔细,但昏昏然只见一双三寸金莲,一对翘天的猩...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4 1928年2月24日,郭沫若走投无路,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日本流亡生涯。在这种险恶背景之下。支撑家庭生活重担的是无怨无悔的安娜,而郭沫若的六根依旧未能清静,大约在1933年前后,郭沫若在外寻花问柳,染上性病,并且传染给安娜,一时间手足无措,为此不得不写信给恩师小野寺直助先生,恳求他介绍关东地区的专家名医给予治疗。本文摘自网络,作者佚名。
万年郭沫若
郭沫若曾经在日本渡过漫长的留学生活,并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整整十年,可以说,郭沫若青春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日本。这个被鲁迅骂作“流氓加才子”的大文豪,由于其文化大革命的骑墙草作风,更加上要把骨灰撒在大寨的做作表现,留给后人诸多诟话。
事情回到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溪镇的张家小姐张琼华,和远房的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本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所以没经他本人同意便把婚事定了。
旧式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不便拒绝,只好趁这一年的年假回故乡草草完婚。
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和新娘才第一次见面。揭开新娘头上的脸帕时,郭...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1956 | 15 容闳的照片
http://www.hooyou.net/newbook/chapter6/pic01.html
留美求学第一人,容闳强国梦难圆
容闳是当之无愧的华人留美第一人。在他之后的百年间,无数炎黄子孙循着他的足迹,跨
越时空和文化造成的隔阂,远赴美国留学。
1828年11月7日,容闳生于澳门附近的南平村。当时,澳门已经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许
多基督教传教机构在那里开设学校。容闳七岁时被父亲送到澳门的一家教会学校。这家学
校主要以英语授课,讲授美国学校的一些课程。四年后,学校关闭,容闳回到南平,接受
中文教育。不久,容闳的父亲去世。为了养家糊口,容闳辍学务农,先后做过小贩、伙计
等。
1841年,澳门那家学校重新开课,容闳跟着复课。第二年,学校搬到香港。容闳在这家学
校一直念到相当于高中毕业。1846年,一位教师因健康原因要回美国,表示希望带几位中
国学生到美国深造。容闳和其他两名学生征得家长同意后报名参加。容闳的母亲相信,儿
子此番远行必能成就大事。容闳打点行装,告别母亲,登上了远渡美国的轮船。这年容闳
十八岁,已经长成一个忧国忧民的少年。
1847年4月,容闳一行到达美国麻萨诸...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48486 | 16 解放前从中学起就有官费生了
国立大学不知道怎么收费,但也有官费生
要不我爷爷也上不起 |
|
s*******w 发帖数: 2257 | 17 李锐畅谈长寿之道 (2015-04-14 05:27:34)
盛禹九:李锐畅谈长寿之道
April 7, 2015
今年4月13日,是李锐同志九九寿辰。不久前,笔者向他请教健康长寿之道。这位老人
神采奕奕,侃侃而谈,不知疲倦,其谈话内容丰富,别具一格,已远远超出一般“养生
”的范畴。现将谈话记录整理如下:
李锐(左)接受本文作者采访. ——薛京摄
盛禹九(以下简称盛):您老今年九十九,即将步入“白寿”之年。和您同一年龄段、“
一二九时代”的许多老友,如于光远、李昌、胡绩伟、黎澍、李普等人,虽然都活到高
龄,仍一个个先您而去,唯有您老人家“一枝独秀”,至今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笔耕不
辍,还能游泳,常下围棋。这究竟是源自何处?能谈谈您的健康长寿之道吗?
李锐(以下简称李):可以。我的老家在湖南平江长寿街,著名的汨罗江在那里流过。那
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盛产茶油,听说经常食用这种油脂,可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
疾病,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据传南宋理宗时,此地有3个老人均在100岁以
上,县令申请以国典赐宴,故名“长寿街”。
长寿街多长寿人。这个乡镇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8 99岁中共元老李锐谈养生:不要停止思考
大中小2015-05-06 20:38:31
多维历史
李锐在秦城关了一年后,从墙上高窗户看到,外面的“大老吊”还在盖房子,预感到自
己坐牢要作长期打算了。从王若飞和他自己在秦城的见闻中得到启示:除了锻炼身体外
,还要注意保护好脑子。怎么保护好自己的脑子?那就是:不停止思考,让脑子动起来
,经常想问题,并寻求答案。于是就不断吟诗,绝句和律诗,还有少数词,首首牢记住
了。本文摘自2015年4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作者盛禹九,原题为《李锐畅谈长寿之
道》。
李锐
今年4月13日,是李锐同志九九寿辰。不久前,笔者向他请教健康长寿之道。这位老人
神采奕奕,侃侃而谈,不知疲倦,其谈话内容丰富,别具一格,已远远超出一般“养生
”的范畴。现将谈话记录整理如下:盛禹九(以下简称“盛”):您老今年九十九,即
将步入“白寿”之年。和您同一年龄段、“一二九时代”的许多老友,如于光远、李昌
、胡绩伟、黎澍、李普等人,虽然都活到高龄,仍一个个先您而去,唯有您老人家“一
枝独秀”,至今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笔耕不辍,还能游泳,常下围棋。这究竟是源自
何处?能谈谈您的健康长寿...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19 原标题:袁世凯,保定新式教育的拓荒者
据武书连版《2015中国大学评价》,河北省只有燕山大学、河北大学入选百强,且排名
靠后。而百年前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我省新式学堂、学务资产数均居全国之首,并
多有创举——
极其重视师资队伍培养,“择优续派赴日,留学广岛高等师范,以备教员之选”
你知道吗?袁世凯在保定开设全国最早的近代省级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司”
■核心提示
戊戌告密、“二十一条”、 复辟帝制……袁世凯作为极具争议的人物,在中国近代史
上多次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但在1901年至1907年任直隶总督期间,他在保定创办了北洋
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保定军校前身)、直隶农务学堂(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等诸多行业
的新式学堂,并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儒家学者办的学堂,主讲儒家经典。而当今中国社会的教育模式则
来自西方,在二十世纪初均被称作“西学”或“新式教育”。今天司空见惯的事,在二
十世纪初却是一个创举,而备受争议的袁世凯,正是这个“窃国总统”,却给保定新式
教育带来第一缕曙光。
1 新式学堂全国最多,当时十倍于江苏
由于20多所高校聚集,保定市被誉为...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89031 | 20 没文化
官费的跟自费的,从开始就意见不合
自费的秋瑾要砍官费生,又不是只有鲁迅一个 |
|
l*****e 发帖数: 1633 | 21 偶印象里梁思成是官费,林徽因是半官费
梁林回国后在东北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专业,其后又创立了清华建筑系
索南表羡慕嫉妒恨了 |
|
w******9 发帖数: 1604 | 22 中国第一位女化学博士-王季苣
王季茝1907年赴美留学,是中国第一批官费女子留美生之一.1918年,她完成论文《
中国皮蛋和可食用燕窝的化学研究》,获得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此后,王季苣在美
国多所大学和医院从事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营养、有机化学和微生物学.王
季茝1907年赴美留学,是中国第一批官费女子留美生之一.1918年,她完成论文《中国皮
蛋和可食用燕窝的化学研究》,获得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此后,王季苣在美国多所
大学和医院从事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营养、有机化学和微生物 |
|
o********1 发帖数: 550 | 23 http://www.shuku.net/novels/classic/liudongwaishi/liudongwaishi
第二章 逢旧友浪子说嫖经 转新居虔婆敲竹杠
话说周撰到东京,会了几天朋友。一日到了他同乡郑绍畋处。这郑绍畋从乙巳
年即到了日本。他父亲曾在张伯熙家教书,所以得了一名前清的官费。初来的时候
进了成城学校,嗣后以该校功课不合意,遂退了学出来,至今尚没有一定的学校。
与周撰是几年前的老友,今日见他来了,不胜欢喜。
闲谈丁几句,周撰即问道:“别来遇合如何?有满意的没有?”郑绍畋笑道:
“说什么满意的,只求可以将就下去的也没有。倒是你这周郎有福,居然被你把姨
姊都弄上了。”周撰笑道:“那不过哄着他们玩玩罢了。我哪里有什么真心要娶她。”
郑绍畋点头道:“这些事原是玩意儿,认不得真的。”周撰复问道:“夏麓莼现在
搬往哪儿去了?他近来怎么样?”郑绍畋拍手笑道:“你不问,我倒忘记了。他于
今注重国货,已不买东洋货了。住的地方隔这里不远,就在光明馆。”周撰道:
“光明馆不是在三崎町吗?”郑绍畋道:“是。”周撰说:“什么国货?是哪个?
还好吗?”郑绍畋道:“岂但...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24 薄熙来在文革时参与打死科学家姚桐斌
1968年6月,以薄熙来等几个联动“风雷战斗组”为首的武斗队鼓动第七机械工业部两
派群众组织“915”和“916”连日武斗,极大地影响了七机部的日常工作,当时担任航
空材料研究所所长的科学家姚桐斌出于对工作的负责,组织联动头目和两派工人代表协
商,打算劝说双方停止武斗,未果。
6月8日午时,几个联动队员协同几个“915”打手突然来到姚的住处,对姚进行毒打,
其中领头的联动联络员薄熙来首先一脚踢中姚的裆部,致使姚昏厥。同行的“915”打
手于某、高某手持铁棍,重击倒地的姚之头部数次,造成姚“头骨塌陷性骨折和硬脑膜
破裂”,下午三时,吐血不止的姚桐斌停止呼吸,惨死家中。
姚桐斌,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奠基者,在国外留学时就以预备党员加入中国共产
党。1968年被联动为首的造反派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名义暴打致死时年仅46岁。姚之
死,震惊了国防部和中央。当秘书将这一消息告诉正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的周恩来时
,周手中的茶杯坠地而碎。1979年,参与当时行凶的七机部工人于某和高某被判处有期
徒刑,联动的几个领头人物,鉴于当时还未超过18岁,被免予刑事处分。
...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5 胡适:非留学篇
作者:胡适 文章来源:《甲寅》 点击数:674 更新时间:3/21/2006
编者按:
中国人留学的目的,原本是要“以他人之长,补我所不足”,但实际情况却是众多留学
生以一纸之文凭,当做新的敲门砖,当作谋取富贵功名的阶梯,因此胡适发出痛心疾首
的呼声,说“留学为吾国大耻”,并开篇举出四张理由,逐一对留学之风气加以辩驳。
现在差不多一百年快过去了,问题还在么?虽然没有到“万般皆下品,唯有留学高”的
地步,但借留学以镀金,以求功名的大有人在。胡适的“留学为可暂而不可久” 之计
仍未失去它的警醒意义,因此我们再提出来看一看,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他提出的非留
学论,并非一味抹杀留学的意义,而是针对现实的症结下的几剂猛药,他真正的理想抱
负则是:“为神州造一新旧泯合之新文明,此过渡时代人物之天职也”。
正文:
吾久欲有所言,而逡巡嗫嚅,终未敢言。然吾天良来责,吾又不敢不言。夫欲有所言而
不敢言,是恇怯懦夫之行,欺人以自欺者之为也。吾何敢终默?作《非留学篇》。
吾欲正告吾父老伯叔昆弟姐妹曰:
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
留学... 阅读全帖 |
|
D*U 发帖数: 365 | 26 1870年,朝廷批准了曾国藩、李鸿章“考选幼童、派遣留学美国”的奏折,并专门成立
“总理幼童出洋肄业沪局”,命陈兰彬、容闳为留学生正副监督,“访选各省聪颖幼童
,每年三十名,四年共一百二十名,分批搭船赴洋,在外国留学,十五年后,按年分批
回国。计回华之日,各幼童不过三十上下,年方力强,正可及时报效。”
一百年前官费留学不是“好事”
按照现代人的想法,官费留学十五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一百多年前,
大部分人还把美国看作蛮夷之地,父母把自己孩子送出洋,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眼光
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70%的孩子来自广东省,18%的孩子是江苏人,剩下的为浙江、
安徽、福建、山东人,八旗子弟没有一个人报名。 |
|
M******8 发帖数: 10589 | 27 资中筠
诸位好!我是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当然我一年级的时候上过一年燕京,这个不
重要,重要的是我其实不应该在这儿讲,因为我觉得我没什么资格。首先我自己没有留
学的经验。第二我不像刚才那几位讲话的老师,都是有过很多统计,有过很多研究,最
近几年来或者是历史上留学生都有哪些数字,起了什么作用,这些我也都没研究。我就
是有一点感性认识,有一点感慨。
我自己本人也没留过学,我最多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做过访问学者,每次也不超过
一年。所以,严格说起来,也不算。
既然要我来讲,我就只好信口开河,人家说童言无忌,我想老言也无忌,我想直率
地讲一下我的感想。
张老师希望我讲一讲解放以前过去的留学生起了一些什么作用,是怎么样的状况。
我的父辈和老师辈有很多很多都是留学生,大家也知道第一批真正大留学生是1873年在
容闳的建议下,大批幼童出去留学。但是他们那个时候很有意思,容闳说服了满清的执
政者应该派留学生出去,于是他们就下命令叫贵族子弟,每一家应该派人出去留学。可
是那个时候认为出去留学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有身价的子弟是不愿意出去的,常常
是找替身。我认识一个人,他的父亲当时就在一个王宫家里门房...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8 http://www.newconcept.com/jixi/mingren/hushi/hushi_12.html
也说胡适一段情
作者: 范泓 2003-06-03
以我们这一代,来说“五四”前后的风云人物胡适先生,似乎隔得太远。只因八年
前,我赴杭州,随浙江广播电台的董培伦去看望汪静之先生,从汪先生话中也知道了胡
适先生的另一面。汪先生是“五四”时有名的湖畔诗人之一,1992年已是望九之年,却
非想象中的那样老态龙钟。当我们进门后,阿姨说先生出门寄信去了,已有半个小时。
问邮局在哪里,说在一所大学旁,离家约摸十五分钟的路。我有点担心,说天已偏黑,
九十岁的老人独自出门,实在放心不下。阿姨却说,不碍的,汪先生走路稳得很……
董培伦与汪先生很熟,因此就免去了许多客套。先生矮个儿,穿着墨绿色卡其布中
山装,脚上一双普通球鞋,看上去的确很健康。汪先生说话软软的,就像是在与自己的
孩子拉家常,我们毫无拘束地闲聊着……汪先生说起了胡适,说起了曹佩声。后者是汪
先生的姑母,胡适先生的情人。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还不多,报上更是绝少披露。人
们只知道胡适这一生中最钟情的人是韦莲司。汪静之是...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9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作者:梁由之 提交日期:2005-10-08 11:10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一.从何说起
现在的报纸很多。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委实没有多少看头。我已经很少看报了
。想起曾经象追星族一样追着读过多年的两份报纸,恍如隔世。
我指的是<<体坛周报>>和<<南方周末>>。
老读者应该都还记得<<体坛周报>>在上届世界杯前后卑劣下作进退失据的丑陋表现
。让人倒足了胃口。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买过这份报纸。
至于<<南方周末>>,情形则更为复杂一些。自从空降一个新主编后,每况愈下,一
蹶不振,终至惨不忍睹。有心的读者仔细看看前期它煞费苦心为顾雏军预作的无罪辩护
和对长虹管理层曲线收购化公为私的回护,再看看该报科龙和长虹的广告,就知道南周
与资本早已沆瀣一气,甚至已然不顾起码的体面。可叹的是,一些痴心的朋友还在盼望
它能起死回生呢。
我曾买过南周十余年,一期不拉。后来是积习难除,偶尔买买。现在已是意兴索然
,割袍断义。偶然在图书馆翻翻,常常也只是一声叹息。它完了。
唐人诗云:露重飞难... 阅读全帖 |
|
z*******2 发帖数: 2643 | 30 顾维钧顾维钧家庭照片
顾维钧(1887~1985)中国外交家。字少川。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1905年留学于美
国哥伦比亚大学。1912年获国际法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外交部
参事。1915年任驻美、日等国公使,后调任驻美大使。1918年11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
巴黎和会,在维护中国在山东半岛的主权和拒绝对德和约签字等问题上作出了努力。
1922年起,历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并两度代理内阁总理。1928年因支持张
作霖的安国军政府而受到南京国民党政府的通缉,流亡法国、加拿大等地。1929年回国
。1931年12月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不久因蒋介石下野而辞职。1932年任东北
收复失地委员会委员长,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国联李顿调查团,曾向调查团提出有关日本
侵华之祸备忘录。同年出任驻法国公使,并任中国政府出席国联大会代表。1934年任海
牙常设仲裁法庭仲裁员。1935年任中国政府出席国联大会的首席代表。1936年任驻法国
大使。1941年任驻英国大使。 1945年任中国驻联合国筹备委员会首席代表。1946~
1949年任驻美国大使兼驻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团长。...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131 | 31 为阻挠中国接受东北,苏联和中共策划的张莘夫惨案
鲜为人知的张莘夫惨案
作者: 云松
打印版 圖片版 PDF
张莘夫这个名字,现代的大陆人很少有人知道。民国三十五年初(1946年)发生的张莘
夫遇难事件曾经震惊中外,在全国掀起了巨大的反苏、反共高潮。这段历史,在大陆的
史册中完全没有记载,被刻意遗忘,只有个别零星的史料中偶有提及;在台湾的中华民
国史中应有较详细记录。
张莘夫,原名张春恩,1898年生,吉林德惠县(今九台县六台村)人。其父张雅南曾出
任徐世昌总统府顾问、国会众议院议员。张莘夫青年时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系,1920
年通过留美官费考试,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后进入密歇根工科大学改学矿冶,
毕业后获地质学博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改名张莘夫。莘夫典自诗经,就是勤勤恳恳为
国效劳的征夫的意思,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为国效忠的心愿。1929年张莘夫回国
后,出任吉林省穆棱煤矿(今属黑龙江省)矿长兼总工程师。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东
北沦陷,张莘夫携妻子李湘衡流亡山海关内,历任河北唐山工程学院教授、河南焦作中
福煤矿总工程师、焦作工学院兼职教授,甘肃天水煤矿矿长兼总工程师等职。...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32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共分为三个组:数理组、
生物组、人文组。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
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
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
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分子。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包括郭沫若在内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
凌鸿勋、林可胜、傅斯年、董作宾、李济、王世杰、吴稚晖、朱家骅、...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33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10:周仁
周仁。(网络图片)
周仁(1892年8月5日-1973年12月3日),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
团体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4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9/06/c_121987755.htm
2011年09月06日 16:59:3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的秘密工作,即使放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也堪称成绩一流,特色独具。其中蕴
含的文化基因,更是弥足珍贵。但是,有关专著,却是少之又少。这是因为,中共的隐
蔽战线向来有严格的保密规则,人们很难看到相关文字材料。
笔者长期探寻这个秘密,直接采访重要当事人,撰写了《协商建国》和《中国秘密
战》两书,相对完整地记述了中共统战、情报、保卫工作的真实历史。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但他还是鲜为人知的秘密活动家。
周恩来是中共秘密工作的主要创建人,隐蔽战线的领导人。
“枪杆子”与“刀把子”——弱势生存,必备利器
密战、间谍,似乎并不光彩。苏联的克格勃、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国民党的军统,
名声都很臭。外国间谍杀人越货,国民党特务无恶不作,而中共的隐蔽战线,却是人人
敬佩的无名英雄。这是为什么?中共的隐蔽战线,具有优良的文化基因,社会形象好。
这要从周恩来创建秘密组织谈起。
现代中国的第一个“特务”组织
据笔者考证,在中...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来自中国黑龙江的23岁留学生姚宇5月16日遭28岁西语裔克鲁斯(Carlos S. Cruz)残忍强暴和殴打至死案,12日在纽约皇后区刑事法院再度开庭,法官应检方和克鲁斯代理律师要求将该案延期至9月24日审理。
将于14日返回中国的姚宇母亲于桂华12日在姚宇表哥于辉和友人的陪同下出庭,比起上次出庭,于桂华的情绪已稳定了许多,但是失去女儿的悲痛让她瘦了一圈,她语带哽咽地说:“这些日子我掉了30多斤,每天只吃一顿饭,晚上一闭眼,孩子就在眼前,难以入眠,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任何一个母亲身上,都会很难接受。”
负责起诉该案的检方特别受害者小组主管、助理检察官费许尔(Marjory Fisher) 表示,检方很有可能在下次出庭时进入大陪审团环节,拟追加克鲁斯的罪名。费许尔表示,于桂华回国以后,检方仍旧会和她保持联络,她也可以返回美国,费许尔并建议于桂华接受一些心理辅导来慢慢抚平心中所受的创伤。 |
|
c****s 发帖数: 5892 | 36 多伦多一名退休警官因枪杀自己妻子,10日被法官判处终身监禁、15年内不得申请假释。
60岁的退休警官莱恩(Lawrence Kenneth Ryan)已经因枪杀自己妻子被羁押了两年时间。他上月被法官裁定二级谋杀罪成立。
莱恩开枪杀死自己妻子苏珊(Susan)发生在2008年11月9日。当时苏珊正在家中厨房做早餐,莱恩持着一把点二二口径(.22-calibre)来复枪从背后开枪杀死苏珊。
据宾顿(Brampton)法院法官费赓尼(Joseph Fragomeni)10日说,莱恩总共向妻子开了四枪。
莱恩与苏珊夫妇结婚已经超过30年时间。
在枪击案发生后两小时,莱恩体内发现了大量的酒精。据检控官称,莱恩的饮酒发生在枪杀妻子之后。
苏珊生前是密西沙加市一个名人,职业是一名房产经纪,曾担任过密市房地产局局长,是密市市长麦考莲(Hazel McCallion)的朋友。苏珊也热心于公益事业。
莱恩从警30年,退休前最后一段时间在多伦多怡陶碧谷区多伦多警察局第22分局任职。
他没有亲自出庭聆讯,他开枪射杀妻子的动机也从来没有公开过。
枪杀妻子案发生时,朋友们都感到非常震惊,其中一名朋友描述说,莱恩平...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5892 | 37 据世界日报报道,卑省沃农市(Vernon)一名女教师涉嫌性侵一名未成年男学生,不伦行为发生次数达200次以上,皇家骑警获报展开调查,并以多项性侵罪名将她起诉,被告女教师于10日出庭受审。
现年43岁的艾什顿(Deborah Ashton)时为Coldstream小学副校长,她被控于2003年至2005年间,引诱一名12岁男生并与他连续发生性关系,地点包含她与男学生的住处,据悉艾什顿当时还与丈夫及二名子女同住。
艾什顿涉嫌性侵未成年男学生,遭警方起诉多项性侵罪名。(CBC)
艾什顿与男学生的不伦事件于2008年时遭人告发,骑警获报后随即展开调查,并以多项性侵罪名起诉艾什顿。艾什顿自2008年被控后便遭停职。
当年遭女教师性侵,现年21岁的男事主表示,当时并不觉得被老师强迫发生性行为,
但本案检察官费纳根(Neil Flanagan)表示,男学生当时年纪太小,并不具有合法判断能力。 |
|
c***s 发帖数: 70028 | 38 回国的诱惑:揭秘中国最高级别的人才计划
什么是“千人计划”?
什么样的海归才算“人才”?
人才回国图什么?
海归人才能改变中国吗?
掌管中国高级官员任免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很少如此高调:向海外敲锣打鼓,呼唤高层次人才回国效力。
颇像一次大规模的政治动员。
2008年年底的中国,由向来仅负责任命高级官员的中组部牵头,启动了一项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在国家层面,用5~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回到国内发展事业。
有别于以往的“百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计划,这是一项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政治级别最高的人才计划——显然,为了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归国,中国政府下定决心要做最大的努力。
国际舆论称之为“高瞻远瞩”。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中国有20多万留学人员学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就职于国际知名企业、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取得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约有1.5万人。他们大多在35~50岁之间,正处于创新创业黄金时期。
另一方面,中国在20世纪国际性人才竞争中,像世界上其他新兴...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9 21岁加拿大华裔女子蓝可儿(Elisa Lam),在洛杉矶离奇死亡的事件扑朔迷离,除了引来中国导演垂青,有传荷里活也将把故事拍成惊慄电影,名为《The Bringing》。
影艺事业网周三披露,该电影由Philip及Brandon Murphy编剧,并由曾监制卖座电影《社交网络》Michael De Luca担任监制。据报制作计划已由新力影业(Sony Pictures)自竞逐过程中取得。
根据娱乐杂志《The Hollywood Reporter》报道,故事情节讲述一名被聘调查一宗神秘谋杀案的私家侦探,在调查期间发现酒店的黑暗罪恶历史。
离奇陈尸酒店水塔
去年1月独自到当地旅游的蓝可儿,在1月31日起失踪三星期后,被发现陈尸在塞西尔酒店(Cecil Hotel)顶楼水塔。2月中旬,有酒店客人投诉水压不足,维修人员到水塔了解时,在水塔内发现其尸体。
加州洛杉矶郡警方最后判定,蓝可儿死因属意外,验尸官费雷德柯瑞(Fred Corral)中尉称其死因为「溺水意外」,其它显着情况为「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死者父母循民事控告向酒店索偿。 |
|
o***s 发帖数: 42149 | 40 郭红星的家人并不愿他再提起往事。
每过一个月,孔令策就会与家人从陕西省兴平市赶往陕西省西安监狱,看望在此服刑的两个儿子。有时候,他还会带上4岁的孙女,因为她自从出生父亲就没在身边。
与孔令策同样每个月要到西安监狱、延安市黄陵县红石岩监狱探监的还有韩海军在内的另外3个家庭。他们的儿子因同一起轮奸案,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然而,这起轮奸案的另一名嫌犯,却没有走进高墙。
2009年9月,21岁的郭红星涉嫌与上述5人在一天之内,轮奸一名性工作者16次,事后畏罪潜逃。2011年,他选择自首,却很快被放了出来,娶妻生子,过起了正常人的生活。
家人认为“他赶上了好政策”,所以从轻处罚。澎湃新闻调查发现郭红星自首后,检察机关并未对其起诉,公安局对其取保候审后,三年未收押。
从饭后嫖娼演变成多人轮奸
兴平市阜寨镇何孔村的孔令策是该村的养鸡户,2009年9月14日,他刚刚结婚不满2个月的大儿子孔国柱与小儿子孔国强请朋友韩小宝、王佳、丁维洲等到家里帮忙下鸡笼。
为了表示感谢,加之第二天就要前往重庆打工,孔国柱与丁维洲请大家在兴平市高店桥吃饭。
吃饭时,年龄都在20岁上下的小伙子中有人提出吃完饭去洗脚,也有...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1 韩雪
据澎湃新闻消息,艺人韩雪在微博上晒出一张“爷爷军功章”的照片,以此纪念至亲。16枚沉甸甸的军功章囊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八一奖章、朝鲜自由独立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勋章等,彰显出一名老红军功勋卓著的一生。
“作为军人的后代,我很自豪。但这更是一种鞭策,提醒我自己要更努力。先辈的荣誉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我们的未来也必将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不会忘记:纷纷万事,直道而行。”韩雪在微博中如此回应自己的“红色背景”。
不算一线艺人,平时也不太露脸,却不仅参加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还频频上春晚,关于韩雪“有后台”的传言,在八卦网站上早不是的新话题,“神七”指挥间留影、佩戴近20克拉的海水蓝宝石戒指、元宵晚会与赵本山、宋祖英同坐一桌等事件让公众对韩雪是否真的“后台硬,身份显赫”心存疑惑,浮想联翩,而向来低调的韩雪这次主动晒出军功章,自然引来大量围观和议论。
点赞超过9万条,这是韩雪微博有史以来评论和转发量最多的一次。“吓死我了,根本没有想到。原来没当回事,但既然大家这么关注,有这么多疑惑,那我就要把这个事说清楚。”
“没什么不能问的。”17日...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2 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曾多次公开质疑此次大选的公正性,并称他不会承认大选结果,除非他赢了。近日,美国警方真的在选举中发现了舞弊行为,只不过,这次不利于特朗普这一方。
据《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29日报道,爱荷华州一名55岁妇女在大选提前投票中涉嫌两次投票,已被逮捕。
洛特照片
55岁的得梅因居民洛特(Terri Lynn Rote)被指控一级选举行为不端星期四到波尔克县(Polk County)监狱报到。根据爱荷华州法律,那一指控被认为属于D级重罪。
洛特星期五缴纳5000美元保释金之后获释。11月7日她将首次出庭。
据《得梅因宪报》报道,洛特是个注册的共和党选民,在此次大选中两次投票:一次是在波尔克县竞选办公室,另一次是在该县一个卫星投票站。
“那只是一时的冲动”,洛特告诉《华盛顿邮报》称。第一次投票给川普之后,当她经过投票站时突然做了这个决定。
面对即将到来的牢狱之灾,她称,“我不知道当时自己在想些什么。”
洛特表示自己从特朗普成为总统竞选人初期,就是他坚定的支持者。
在爱荷华公共电台的采访中,她表示自己担心选票会被篡改为支持希拉里。
然后,她丢出了特朗普的经典语录“这场竞选已经被操控...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3 近日,韩雪身着一袭白色拖地长裙礼服出席活动。礼服前立体的花瓣装扮显得女人味十足,端庄秀丽。而这也是34岁韩雪着装最大胆的一次,她曾一度没有拍过吻戏,着装也很保守,这次真是美丽动人。
韩雪前所未有的后背全露,即迷人又性感,透视的设计更加衬托得身材高挑纤细,皮肤细腻光滑,发型美丽大方,如女神一般发光发亮!
她身高170,长相清纯甜美、身材高挑,自出道以来,一向以玉女形象示人。韩雪穿衣向来是这种风格蓝色条纹长裙,休闲飘逸。长发飘飘,笑容灿烂,感染力十足,把文艺女神的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荧屏上的形象也美丽得让人印象深刻,清纯得象一杯水。
不算一线艺人,平时也不太露脸,却不仅参加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还频频上春晚,关于韩雪“有后台”的传言,在八卦网站上早不是的新话题,“神七”指挥间留影、佩戴近20克拉的海水蓝宝石戒指、元宵晚会与赵本山、宋祖英同坐一桌等事件让公众对韩雪是否真的“后台硬,身份显赫”心存疑惑,浮想联翩。
据悉,韩雪是根正苗红的“红三代”。从小在部队大院中长大,爷爷、奶奶、外公、父亲、母亲、姑姑都是军人。韩雪的曾祖父龙湛岑与同乡宋教仁都是同盟会成员,1912年官费留学伦敦后,回常德创办...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48486 | 44 没田地,是因为没置吧
成分主要看土地,所以有消息灵通的,在TG来之前就把地卖了,有些人辛苦一辈子,攒
点儿血汗钱,买了地,成分就是地主了
曾祖父在东北跟人合伙开药铺
不过日本人来以后,就不成了,家里没钱资助,就是靠官费 |
|
s***y 发帖数: 198 | 45 http://www.jiese.org/bbs/thread-24796-1-1.html
一月一日(丁巳十一月十九日戊申)(星期二) 气候:晴阴不定。温度:四十五度。
提要:(修学)悟则为佛,迷则众生。
(治事)晨起往青年会,见伯鸣、天池。午后涤愆、蓬 仙、涤非来。去后取《南
开思潮》阅之。晚访铁卿于其寓。
(通信)接涤愆、润泽、安甫、春生、白涛贺年片,乃如、 念远、〔季〕贤信各
一。致安甫、〔速〕达信片一。
今日是阳历的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七年也,我的日记 就从今日记起。但愿自今日
往后,一天不缺,留个纪念。
等着老年的时候想起幼时的光景,翻一翻这本日记,想着 或者有点儿趣味。若是
说留着事迹给人家看,这个我是 万万的不敢想,亦不愿真够儿有这个事。我今年已经
十 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 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
,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 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
、社 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 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 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
以安他 们...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131 | 46 解放后被杀害的四位辛亥革命,讨袁护法的革命元勋
1: 辛亥革命元勋邓玉麟
邓玉麟(1881-1950),号炳三,土家族人,1881年出生于湖北省巴东县。1926年北
伐战争时,曾任北伐军左翼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参加荆沙、宜昌等役。
北伐之后脱离军界,寓居上海。抗战爆发后拒绝日人收买,迁居武汉。武汉沦陷后
又迁居长阳,1943年回到家乡巴东居住。在各地期间曾于多处筹资兴办学 校、实业。
解放前夕拒绝去台湾,留驻家乡。1950年底在镇反运动中被捕,次年春以“组织反革命
暴动”的罪名被处决。据说董必武曾电示巴东县政府刀下留 人,但电报到时,邓老已
经命赴黄泉。1982年7月湖北省高等人民法院宣布无罪平反,恢复辛亥革命人士的荣誉。
电视剧《武昌起义》的最后画外音在介绍武昌起义功臣邓玉麟的结局时说:“…
1926年任北伐军左翼军第一路军司令,1940年回到故里巴东,后因当地暴动案被误杀。”
其实,邓玉麟是1951年被杀的(1982年平反),画外音故意隐去了具体年份,而在
介绍其他人物时都给出了具体卒年。
这样一来,既“尊重”了历史,又遮了丑。从画外音中,观众们无从得知邓玉麟到
底是谁杀的——也可能...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131 | 47 解放后被杀的四位辛亥革命元勋和38名起义国军将领
镇反运动缘起
1950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后两次下达了镇压“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于人们
的思维还陷于战争时期的宽大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于是1950年 10月,中共中央再次
发出镇反指示,即有名的“双十指示”,警告各地纠正“宽大无边”的“右倾”倾向。
“双十指示”是一个转折点,镇反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地 开展起来,一批批的“反革命
分子”被送上了断头台。由于人越杀越多,后期发出了刹车信号,到1953年11月基本告
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续。
例如起义将领罗广文的堂兄、四川大学教授罗广瀛,解放前夕,罗广瀛以兄长身份冒着
危险前往罗广文司令部劝说罗广文率部起义,投向共产党。在镇反中罗广瀛被 捕,他
的妻子写给政府请求宽大的信,信上说,一家八口全靠罗广瀛养活,望给予宽大处理,
给全家人一条生路,但是罗广瀛的性命还是被结果了。八十年代罗被平 反。
总而言之,一般对被镇压的前将领,可以略加分类:
1)解放战争末期起义投诚后解职返乡者,被俘后释放(一般都经过几个月的解放军军
官教育团学习)返乡者,此类人数最多。
2)退役返乡已有数年,或闲居... 阅读全帖 |
|
l****z 发帖数: 29846 | 48 镇反运动缘起
1950 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后两次下达了镇压“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于人
们的思维还陷于战争时期的宽大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于是1950年 10月,中共中央再
次发出镇反指示,即有名的“双十指示”,警告各地纠正“宽大无边”的“右倾”倾向
。“双十指示”是一个转折点,镇反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地 开展起来,一批批的“反革
命分子”被送上了断头台。由于人越杀越多,后期发出了刹车信号,到1953年11月基本
告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续。
例 如起义将领罗广文的堂兄、四川大学教授罗广瀛,解放前夕,罗广瀛以兄长身份冒
着危险前往罗广文司令部劝说罗广文率部起义,投向共产党。在镇反中罗广瀛被 捕,
他的妻子写给政府请求宽大的信,信上说,一家八口全靠罗广瀛养活,望给予宽大处理
,给全家人一条生路,但是罗广瀛的性命还是被结果了。八十年代罗被平 反。
总而言之,一般对被镇压的前将领,可以略加分类:
1)解放战争末期起义投诚后解职返乡者,被俘后释放(一般都经过几个月的解放军军
官教育团学习)返乡者,此类人数最多。
2)退役返乡已有数年,或闲居,或从商,或从事其他职业(如教师、律师等)。此...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2141 | 49 八年抗战,论语敌手的山东省,先后出现两位游击主席,率领省政府坚持敌后游击战,
与日伪与共匪坚决作战,鼓舞了山东3800万同胞。
他们就是沈鸿烈主席与何思源主席。
下面转两篇匪“山东省情资料库”的文章,分别介绍这二位,这可不算是国民党反动派
造谣了吧~
-------------
沈鸿烈就任山东省政府主席
抗战初期,由于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保存实力,抗令不遵,不战而逃,于1938
年1月被蒋介石诱捕后处以死刑。韩复榘被捕后,山东省政府主席空缺。蒋介石有意让
于学忠接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考虑到韩复榘从济南撤到鲁西
南后,山东的省政已乱,情形极为复杂,自己不熟悉山东情况,表示最好只接任第三集
团军总司令职务,不兼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并向蒋介石推荐沈鸿烈任山东省政府主席。
沈鸿烈,字成章,湖北天门人。幼年读书勤奋,18岁中秀才。1905年取得官费去日
本留学,次年进入日本海军学校。不久参加同盟会。1911年毕业回国。武昌起义后,策
动长江清海军反正。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军机处参谋,次年任参谋
本部上校科长,掌管海军事务。1916年作为赴欧观战团海军观战...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2526 | 50 众所周知,《静静的顿河》是苏联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名著,全景式的描写了俄国内战
时期顿河流域的社会景观,堪称不朽的史诗。很多人甚至将其与《战争与和平》相提并
论。《静》成书于俄国文学界万马齐喑的斯大林时代,同时荣膺斯大林奖金和诺贝尔文
学奖,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显得尤为可贵。
然而,自从《静静的顿河》第一册出版起,俄国文学界就有质疑其剽窃的声音。作
者肖洛霍夫1905年生于顿河流域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就因内战辍学,作为“青年近卫
军”的一员参与了俄国内战,192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两年后《静静的
顿河》第一部在苏联《十月》杂志上发表,一举轰动文坛,他也因此声名鹊起。这个并
不聪明,仅仅受了三四年教育的作者能够写出如此高水准的长篇小说,引起质疑是再正
常不过的事情。索尔仁尼琴等人就认为,肖洛霍夫从一个被镇压的前白军哥萨克军官费
奥多尔?克留科夫(Fyodor Kryukov)那里窃取了手稿,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小说。后来
流亡美国的斯大林女儿阿利卢耶娃在接受采访时也持此说。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
一书后就再也没有推出过成功的长篇小说,描写农业集体化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等作
品...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