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异体字
首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i***s
发帖数: 39120
1
网友近日发帖称,发现生僻字“丨”、“丶”“灬”并未收录在日常字典中,这些字是否有收录价值,引发网友讨论。
网友
怪字未收入现代字典
《新京报》报道,前日,一微博网友发帖称:我才发现原来“丨”是一个字啊!念“滚”啊。
网帖引发众多网友好奇,并跟进搜索出“丶”“灬”等字并标注读音以及释义。
网友称,这些看似偏旁部首的“怪字”,竟然也是汉字。
很多网友认为,既然这些都是汉字,为何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新华字典》这样的常用字典中查询不到,但在电脑的语言输入工具中,却可以查询到。
字典收藏爱好者付先生,查询了所收藏的30多个版本字典,在明代所编纂的《正字通》,台湾出版的东方《国语辞典》中,均查到了这些生僻汉字,读音、释义。
专家
“怪字”为“衍生品”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厉兵介绍,“丨”、“丶”“灬”是在文字演变过程中衍生的,在《汉语大字典》中都有收录,就说明他们是汉字,只是在古代典籍中没有使用例子,属于是极生僻字,或极罕用字,甚至是没有使用过的死亡字。
厉兵介绍,各个字典的功能不同,所以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新华字典》等字典里,收录的是现代人文字交际中常用的汉字,多是现行规范字...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
“烟花三月下扬州”并非指现在的扬州,而是南京下游一带?岳飞《满江红》写于南京城南牛首山?南京江宁一位退休语文教师,名叫郭迺亮,他在其方寸斗室里苦战9年,搜寻出描写南京的诗词8000余首,可谓是“一网打尽”。日前,郭迺亮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披露,搜寻只占工作量的十分之一,而剩下的十分之九全都用在注解辨析上了,因为有太多的诗作被误读。据悉,江苏教育出版社闻悉此事后,决定将书稿汇集成书出版,争取在“青奥”会前推出,打造成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
他的文化旅途
年过七旬,对电脑也一知半解
搜集诗词全凭双手翻阅和记录
2003年退休后,郭迺亮被江宁老年大学请去讲授古典诗词,他告诉记者,为了彰显南京地方特色,重点讲解的就是与南京有关的诗词。“我是从那时候注意搜集有关南京的诗词的。”但是真正让他着手开始大量搜集,还是由于一件事:有一天他偶然看到报纸上的报道,说是有位退休老人已经搜集到300首古人写南京的诗词。郭迺亮当时犯疑,怎么会只有300首,“就我自己目前知道的也都不止这个数呀!”所以他就决定自己动手,看看究竟能搜到多少。开始以为最多也就2000首左右,但随着搜集的深入,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
历史教材张作霖照片闹乌龙。
近日,张作霖之孙指称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中,张作霖的照片其实并非本人。
近年来教科书中的各类错误频出,引发强烈反响。对此媒体呼吁,对于教科书错误不能容忍,一方面要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及时纠错并道歉,“让教材真正保持权威”。
类型一:文史常识错误
16日,张作霖之孙张闾实向媒体爆料,称2007年前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中,祖父张作霖的照片并非张作霖本人,而是一位湖南督军何海清。这一指认得到了何海清后人的证实。人教社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此前在网上看到过关于用错照片的欣喜,但现在的历史书已经改版,照片已删除。
之前,曾有网友在微博上传一组插画,称秦始皇、汉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等多位古人的画像相似度极高,只是有胡子和没胡子的区别,感觉自己上学那会儿被糊弄了。此外,屈原、祖冲之的衣襟被指穿反,战国时期的孙膑“穿越”坐上轮椅,荀子坐凳子读纸质书等错误也层出不穷。
教科书如何能少些常识性错误?有评论称,搞语文的不懂历史,似乎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用严谨的态度编写教材,教授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差不多学生”,将贻害无穷。
类型二:名家收入教材作品被挑错
名家收入教科书的作品也频... 阅读全帖
g*******u
发帖数: 332
4
我见过一个版本的康熙词典里本来就有闫字。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康熙字典都本来就有
闫字。
k***g
发帖数: 7244
5
简单作答,顺便说说清朝的避讳。
1 乾隆皇帝的儿子都是“永”字辈的,嘉庆帝即位后,因为“永”字是个常用字,避讳不
方便,才把“永”字改为“颙”字,这样的先例很多,譬如故剑情深的汉宣帝,原名病己
,即位后即改为刘询;
2 这个应该是乾隆皇帝给该改的
3 颙和永不是异体字,两个意思不同
清朝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前三个皇帝的名字(努尔哈赤,皇太极,和福临)并不避讳,努
尔哈赤的名字可能因为音译的痕迹过重,本不是汉字,谈不上避讳;但是福临确实是一个
地道的汉名,当时人们之所以不避“福”字是因为顺治帝的一道圣谕:“不可为联一人,
致使天下之人无福”,后世不少文人评价这是清初收买人心之举,不管怎样,有清一代,
“福”字还是可以照用的。不过在书写皇帝的实录时,皇帝的名字还是需要避一避的,据
说是贴黄,把名字贴起来。
从康熙起,避讳严格起来(同时文字狱也开始盛行),翻看一部《康熙字典》,“玄”字
与“烨”都缺最后一笔,而在平时使用中“玄”字要改为“元”字,“烨”字要改为“煜
”字,于是《千字文》里的“天地玄黄”就成了“天地元黄”,玄色也成了元色。雍正帝
做得更过,把他兄弟的名字中的胤字一律改为“允”字,
m****s
发帖数: 18160
6
☆─────────────────────────────────────☆
sanny (sanny) 于 (Mon Sep 26 16:11:08 2005) 提到:
提问:嘉庆帝这个“颙”字是因为:
1、本来乾隆的儿子都是“颙”字辈,嘉庆即位后把兄弟们的名字改为“永”?
2、嘉庆即位后怕大家避讳麻烦,自己改了个比较生僻的字?
3、“颙”和“永”根本就是异体字,一回事?
问这个是因为看刘心武说红楼梦里北静王水溶这个“水”字和乾隆儿子排行的“永”字有
关,看了我第一反应就是乾隆年间皇子们是“永”字排行吗?。。
☆─────────────────────────────────────☆
kzeng (锴锃☆esse est percipi☆) 于 (Mon Sep 26 17:55:10 2005) 提到:
简单作答,顺便说说清朝的避讳。
1 乾隆皇帝的儿子都是“永”字辈的,嘉庆帝即位后,因为“永”字是个常用字,避讳不
方便,才把“永”字改为“颙”字,这样的先例很多,譬如故剑情深的汉宣帝,原名病己
,即位后即改为刘询;
2 这个应该是乾隆皇帝给该改的
3 颙和
H****h
发帖数: 103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字简化方法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E%80%E5%8C%96%E5%AD%97
以简单符号替换原来的偏旁。
例:对(對)、邓(鄧)、观(觀)、欢(歡)、叹(嘆、歎)、难(難)、鸡(雞)
、聂(聶)、凤(鳳)、冈(岡、崗)、风(風)
省去字形的一部分。(注1)
例:广(廣)、夸(誇)、灭(滅)、习(習)、宁(寧)、伫(佇)
省去字形的一部分后,再加以变形。
例:妇(婦)、丽(麗)、归(歸)、显(顯)、务(務)、宽(寬)
采用繁体字的轮廓特征。
例:飞(飛)、龟(龜)、齿(齒)、夺(奪)、门(門)
行、草书楷化。
例:书(書)、长(長)、乐(樂)、车(車)、头(頭)、兴(興)、发(髮)
同音或近音代替,以普通话为准。
例:谷(穀)、丑(醜)、后(後)、只(隻)、干(乾、幹、榦)
新造会意字。(注2)
例:灶(竃)、体(體)、尘(塵)、岩(巖)
采用笔画较少的古字。(注3)
例:泪(淚)、从(從)、云(雲)、网(網)、与(與)、杰(傑)
采用笔画较少的古字,再加以变形。
例:异(異)
采用笔画较少的异体字。
例:猫(貓)、狸(貍)、侄(姪)
改换形声字的声旁
h***n
发帖数: 1275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也说简化字——赞成繁简并行
那叫异体字.......
而且汉字变多是为了表意更明确,有啥不好。
h***n
发帖数: 1275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也说简化字——赞成繁简并行
你google汉字发展的大概,简化字和历史上草字异体字的渊源,又是为什么和怎么提出
的,又是怎么具体操作的。
你提的问题说明你需要google再来讨论,譬如很简单的,繁体的车是横竖化组成的,篆
入隶,隶入楷,横竖化比例大大增加(简体字严重缩小了这个比例)除了因为书写工具
渐渐不同更重要是笔画在逐步规范简便,构型慢慢严谨统一,而且更加匀称美观。那简
体的车进不在哪里呢?不是什么事一改就变成好的。
那里上面有人说一些人的观点是not based on fact的,我看就是。
d*******r
发帖数: 3875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殷之遗民 - 水族
象形文字的最后领地——水书
贵州民族报 20041028 第 3 版
水书一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周:水书,到底是什么的书 ? 外界报道不少,界说不一,请你解说一下。

潘:水书,水族称为“泐睢”、“泐水”。泐的语义是文字、书籍;睢、水,是族称音
译的谐音。水书,就是水族古文字、书籍的通称。
周:既然水书被称为古老的文字,请讲讲其古老之处何在 ?

潘:从水族称水书为“泐睢”,就是很好的见证。泐、勒,在古汉语中相通,初指铭刻
,后转化为书写或文字。古代的墓碑往往刻有“泐石铭祖恩”等字,一些老学究在书信
末尾署名之下“手泐”,表示亲手所写。现代汉语中,“泐”的语义早已消失。水族发
祥于古代中原睢水流域,族称“睢”源于此;水书的称谓,以及水书中保留大量的中原
古音,就是母语遗存的重要见证。
周:不少学者称水书是古文字的活化石,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

潘:我看,这种比喻十分恰当。水书既然与夏代陶片文字、殷商甲骨文、金文有内在的
联系,应当享此殊誉。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发现《连山易》
据贵州商报报道,该报记者1月7日从贵州省荔波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现已征集到水书
8100册,并组织专家翻译和研究,有了八方面的最新发现。     发现之一:在未征
集抢救水书之前,只发现少量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水书。征集抢救水书后,仅注录鉴定
1516册,就发现清代各个时期的水书,同时还发现了明代手抄本及木刻本水书。
发现之二:在未开展征集抢救水书工作之前,专家称水族古文字仅有400多个,2003年
起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翻译后,加上异体字共1400多个。    发现之三:长期以来,
一些从事研究水族社会历史的专家学者认为,水族先民应当来自北方,但一直难以考证
。征集抢救水书后,专家学者们在荔波县档案馆馆藏水书中发现有“古人骑马驯化梅花
鹿”的远古北方民族生活信息的记载,进一步印证了专家关于水族来自北方的推断。
发现之四:由贵州省档案馆转来的江苏省一民间收藏家收藏的北宋早期河南临汝
窑八莲瓣陶瓷注碗上的五组10个符号,经该县著名水书先生欧海金、蒙熙能、潘玉山、
潘老平的识读、辨认,完全是水族文字,并在该县馆藏水书中找到相同的符号记载。
发现之五:由江苏省一民间收藏家提供和该县水家学会会员潘永会...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论上古汉语
☆─────────────────────────────────────☆
aptget (apt) 于 (Sun Aug 1 23:28:48 2010, 美东) 提到:
我前不久贴出了别人用中古拟音念唐诗的视频。虽然这里的一些北方人表示质疑,但是
中古汉语的发音和后来它在各地发生的变化过程都是比较清楚的。
相比之下,语言学家对上古语音的还原就存在非常大的分歧了,连界定什么是上古汉语
都有分歧。(一般来说,上古汉语是那些秦前后书面语可以对照的口语。)现在比较主
流的几种方案都通过汉藏语系内部的横向比较,外加对汉字声部的推理,还有侗台语系
和其他语言的音译文,得出一些难以置信的结论,比如:
- 上古有复辅音,也就是kl gl bl hm hr这种重声母开头的发音
- 承上,上古有一字对多音节现象,有称“角落”原本是“角”一个字的发音
- 上古无声调,但有类似侗台语的紧喉音和s韵尾之类
各人觉得,上古时代中国境内的语言情况一定非常复杂。后来周朝的“雅言”口语,估
计也早不是什么纯汉藏语系语言了,而是一种以商代某汉藏语系语言为主体底层的混合
语。它一定吸收了大量的各种其他语...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3

化简汉字由来已久,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楷书在魏晋
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
,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楷书字帖:
唐代虞世南(?—638年)书《孔子庙堂碑》中有:状、弥、将、于、来、随、尔
、涌、麦、继。
褚遂良(?—658年)书《雁塔圣教序》中有:盖、弥、净、箧、纲、随。
草书是简体字的重要来源。
汉代史游《急就章》中有:时、东、陈、孙、检、帐、项、楼、来、夹、颊、侠、
箧、贝、学、见、为、伪、长、张、随、状、问、觉、乐、犊、读、断、变、郸。
据明拓肃府本《淳化阁帖》,
晋代王羲之(303年—361年)帖中有:
东、岂、试、为、缅、临、终、张、时、将、见、当、孙、扬、实、尔、鲤、鱼、
与、诏、长、乐、陈、来、诚、绝、顾、灾、宽、饮、谢、杨、学、万、发、问、怅、
颐、视。
王献之帖中有
:尝、临、谓、诸、当、问、顿、许、尔、闻、弥、将、来、终、缠、绝、随、门
、与、岂、劳、肾、为、汤、怅、时、经、传、写、孙、觉、陈、见、茎、顺、东、险
、会、诣、请。
行书字帖中见到王羲之用过:
于、将、随...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字型上看神和仙
怪很有意思,为什么心圣则怪,难道是nerds读书太多?
怪有个异体字---傀, 这个就好玩儿了
人的鬼曰怪.
怪字通常用来形容石头,无生命的东西变成了怪?
A****0
发帖数: 12393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以后这东西叫后母戊鼎了
是的
本来和君互为异体字
字形都是一个手下面一个口
挥手命令人的领导者形相.
h******x
发帖数: 10156
16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钟鸣 最后更新:2009-06-11 12:14:20
标签三星堆甲骨文蝌蚪文打印小字体
大●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若有,是什么形态?又在何
种范围?
●三星堆文字自成一体,无论数量、书写方式的多样化,在甲骨文之前之后甚至在夏后
夏前,都独领风骚。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后
,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文
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图1
民间收藏的玉石铭文拓片(文字未破译)
图2
蝌蚪文龙玺印拓(文字未破译)尺寸:12×9.5厘米
图3
蝌蚪文龙玺 尺寸:通高121厘米 现藏于民间
图4
彝文 直译:鹰眼守家 意译:鹰眼守护疆域 彝族学者阿余铁日2009年4月15日所破译的
印文
图5
神龟负洛书玉雕尺寸:通高50厘米 现藏于民间
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当
去年,偶遇旅居法国的摄影师曾年,他正为美国《国家地理》拍摄介绍蜀地的三星堆文
化,我引他看陋室庋藏的三星堆古玉,闲谈时涉及“中国的……”,曾速匡正,历史上
“中国”的说法很晚。这...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
[ 作者:钟 鸣 日期:2012-1-14 来源:彝族人网  点击:1294 评论:0 ]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
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
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若有,是什么形态?又
在何种范围?
 ●三星堆文字自成一体,无论数量、书写方式的多样化,在甲骨文之前之后甚至
在夏后夏前,都独领风骚。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
革夏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
星堆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当
去年,偶遇旅居法国的摄影师曾年,他正为美国《国家地理》拍摄介绍蜀地的三星
堆文化,我引他看陋室庋藏的三星堆古玉,闲谈时涉及“中国的……”,曾速匡正,历
史上“中国”的说法很晚。这点他是对的。
 《礼记·中庸》“洋溢乎中国”,《汉书》“统天下,理中国”……,都指的是
中原黄河流域...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反上博简和清华简的人说有人能造假,所以清华简和上博简就是假的。这个理由很可笑
,有人造假茅台,就可以说市场上的茅台都是假的?
从现在的证据上来看,我认为基本可以断定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因为这二者提供
了新知识,而且为后来的发现所印证。
拿上博简来说,上面出现了好几个以前没见过的字,结果后来考古发现的出土文字中,
出现了这些字。比如“协”字在上博简中有一个以前没见过的异体字写法,就是写成三
个“兔”字叠起来,在后来考古发现的一个棋盘上就出现了这个字。(详见朱晓雪《左
冢漆梮文字汇释》)。如果你硬要说上博简是假的,这造假者应该是神仙吧,未卜先知
以后会挖出类似的字。
研究清华简之前,人们不知道古人在排列竹简顺序后,会在竹简背后用墨写或刀刻做标
记,这是为了便于竹简散乱之后重新把竹简排序(想一下韦编三绝的故事)。在研究清
华简的过程中,有研究者发现了这个秘密。回头考察考古出土的郭店简,发现郭店简的
背面也有类似的标记。以前人们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秘密,郭店简的研究报告中,就没有
简的背面照片。从清华简之后,研究者开始注意简背面了。

发帖数: 1
19
从王懿荣到孙诒让
——《契文举例》为中心的考察
前 言
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开始,甲骨文研究走进学术界已经将近一百多年了。和中国几千年
历史的长河相比,一百多年的甲骨学史无疑是短暂的,但是它却加深并印证了我们对于
中国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真正了解和认识。正是因为甲骨学的出现,使得中国古籍中绵绵
数千载有关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种种或明或暗的传说,变成了可资信赖的历史。而这一切
的开始,就不能不直接归功到两个人的身上,一个是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一个是甲
骨学的奠基者孙诒让。
首先介绍王懿荣。
王懿荣,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卒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山东福山人。
字濂生,又字正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国子监祭酒。甲骨
文的发现者,金石研究世家,著名甲骨和铜器收藏家。根据《清史稿•王懿荣传
》中的记载:“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和、潘祖荫并称其博学”。著有《天壤阁
杂记》、《续丛稿》、《各家藏金文目》等。其中,《续丛稿》所收为研究三代青铜器
铭文题跋约十篇。余外皆考证古泉学文章。无器形图,有尺寸说明,有释文,有考证文
字。据褚德彝《金石学录...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始皇对大一统的贡献?
书同文其实就是一个文字改革,类似土共的简化字,也包括了整理异体字,统一字体,
文字规范化之类。隶书作为公文标准。
车同轨的事情,土共也干过。山西的小铁路。其实在香港就应该再来一遍车同轨,如同
日本20年前在琉球干的一样,但是土共又孬了。其实琉球孤悬海外,不搞车同轨还真不
是个事,土共在香港确实是蠢到家了。 港独兴起,不怪谁,就是土共惯出来的。
秦朝统一语言,那是不可能的。不到一代人的时间。改变得了屁个语言,美国华人的英
语怎么样? 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要是能用50万美元买一个英语母语水平,谁会不愿
意? 砸锅卖铁咱也要买啊。但是问题是,咱把莎士比亚都读了十遍了,口语还是不行
,教授的演说倒是能听懂了,可街头少年的话就是听不懂。
要改变语言也可以,如同突厥一样,把小孩抓来,从小就说突厥语。那样也搞了几百年
才有明显效果。
总之,秦始皇的作用,是被西方无限夸大了。
因为很有戏剧性,另外他们对细节知道的太少太少,大家参考文献互相抄。
l**i
发帖数: 8144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简化汉字的反思
发动农民搞文化革命 就是有问题
雷崇功
 五十年代,《汉字简化方案》一出台,很快就得以推行,并成为法定文字。几十年
来,简化字一统天下。在那种形势下,没有谁表示不同的意见,反对"最高指示"那还了
得。许多人因对文字改革有意见而罹祸,著名诗人、学者陈梦家就因为说了"汉字改革
要慎重"被打成右派分子,被迫害致死。章伯钧、罗隆基的罪状里也有反对文字改革这
一条。学术问题上纲上线到吓人的高度,实在是民族的悲哀。后来又乘文化大革命东风
推出"二简",并在报刊和中小学课本中试用。许多政府官员和文改专家宣称:简化汉字
和拼音方案是汉语拼音化的准备工作。似乎马上就要宣判方块汉字寿终正寝了。
一、 简化汉字经受了历史的检验
 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证明经过简化的现代汉字,能够充当汉语的书面语言符号,
尚能完成现实的交际任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问题越来越显得严重,许多恶果
已逐渐显露出来,不得不引起所有炎黄子孙严肃思考,寻求合情合理切实可行的办法。

 整理异体字和简化汉字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历代"俗字"不少,五十年代初风行
"解放字",有的字可以说约定俗成了。如:党、乱、笔。有
v*****s
发帖数: 20290
22
斗的繁体字是:鬥
斗的异体字是:鬦,鬭,鬪
A****0
发帖数: 12393
23
现在用吊唁比较多,这个算是异体字
h********n
发帖数: 1671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学法语得人你伤不起啊!!!
中文量词、敬称的复杂度远远比不上那么多格呀、性呀、时态的变化。
中文的一大优点是在在两千年前就基本上停止了造字,而主要用有涵义的字来组词。学
会了几百个字后,再学新词就非常容易了。所有的格、性、时态等等,都是通过组词来
表达,而当所表达的意思不需要时,这些元素也很容易省略掉。
英文等西方文字因为是拼音文字,造新字容易,所以各种乱七八糟的变化也多。虽然也
有些词根,但是毕竟不能像组合词那样在使用时能根据表达意思的需要灵活变化,不符
合字典规定的拼法就是错误的。
中文里,一来表意文字的异体字错别字问题不大,多数情况不影响阅读,二来组合词没
有严格的规范,不按字典说的说法也不能算错。
D***r
发帖数: 7511
25
你就举出几个例子嘛,不要那么扭捏
异体字确实自古就有,但还是只占汉字的少数
而且很多时候异体的几个形态复杂程度差不多
x****u
发帖数: 44466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科普一下 妙可怎么受辱了
被洗脑洗惨了吧?
古代的汉字只有面,麦面是后来文盲创造的异体字之一。
x****u
发帖数: 44466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科普一下 妙可怎么受辱了
古代异体字无数,台湾只选最繁复的写法,这才是文盲逻辑。
f****i
发帖数: 9419
28
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汉字的整理和简化也成为协会研究的目标之
一。但协会成立后,人们对于新文字的热情远远高于汉字简化。(主要指的是创立一种
拼音化新文字以取代汉字,)协会成立不到半年,就收到全国各地近百种新文字方案。
同时,全国各地新文字研究组织也纷纷成立。据统计,仅1950年一年全国就有60个县进
行了新文字的推广活动,14000多人参加学习,6所大学和3所中学把新文字列为正式课
程。但当时对于这个问题中央还没来得及考虑。刘少奇回信给吴玉章说:“可以组织这
一团体,但不能限于新文字,汉字简体字也应研究整理一下,以便大众应用。”
1950年7月,吴玉章在全国文字改革协会干部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文字改革应
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直到此时,简体字的研究和选定工作才
真正开始。
1952年2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收集民间及民国以来主张汉字简化学者们的
建议,
1952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成立,开始着手拟定《常用汉字简化
表草案》。专家们采用普遍通行的简体字为主,辅以草书楷化的方法,选定了在群众中
比较流行的700...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选集》出版往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13/16/10987246_265454515.sht
张建华
1951年10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出版
发行,迄今已60多年了。
很少有人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毛选》是在石家庄市的一个小院中,由毛泽
东主持和修改完成的;更鲜有人
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第一部《毛选》是在太行山麓的河北阜平县坡山村出版问
世的。
抗战一周年,第一本毛泽东著作在河北太行山中出版
1937年底,受中共中央委托,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率部来到太行山北部,
在晋察冀地区开辟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同年,中共晋察冀区党委机关报《抗敌报
》诞生。到达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久的邓拓任《抗敌报》主编。《抗敌报》后改名为
《晋察冀日报》,邓拓任社长兼总编辑。1938年6月,报社兼办出版社。毛泽东的《论
持久战》先在延安《解放》杂志上发表,后抗敌报社以“七七出版社”名义出版了《论
持久战》。这是河北出版的第一本毛泽东著作单行本。整风运动开始后,为配合学习,
邓拓组织出版了《毛泽东言论选集》。书中收入了毛泽... 阅读全帖
d*b
发帖数: 21830
30
简体字的主要问题是异体字处理的不好。读过史记,汉书的都知道。很多人对汉语了解
很少,但说的比谁都多。
l**s
发帖数: 9490
31
这明明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只是不好说古人写错了,只能说是异体字
l****t
发帖数: 36289
32
还有就是 困 悃 和 目困
为啥没有第三个字?
w****2
发帖数: 12072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简体字的发展历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简体字的发展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4 16:17:26 2013, 美东)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
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
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
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
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
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
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6101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台湾人识别简体字很困难么
你这个麵也不对啊,除非你新造一个字,
这个形声字很不科学
并 並 在简化字里也是分开的啊。
宁 甯万全可以合在一起。
后其实是君的异体字,而且表示“皇后”的所指作用已经不太活跃了。用它来表示後来
的后我看也不算过分。
a****r
发帖数: 1486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简体字可以称为土共体?
“体”指的是字体,比如隶书,宋体,仿宋体等等。你拿隶书既可以写繁体字,异体字
,也可以写简体字。
d******a
发帖数: 32122
36
音译所以写成 抬弯大学也行?
当然了,弯弯一边说“臺灣”才是正规写法,一边又对台是臺的异体字还是简体字说法
不一。
其实是异体还是简体没关系,无非是臺太难写了,于是“约定促成”为台了
臺灣非台灣? 教部要用正字
[自由時報]
[2010-12-13 02:29:14]
臺灣非台灣? 教部要用正字
教育部通函各級學校及國立編譯館,要求教科書中一律使用「臺灣」。(記者鹿俊為攝)
〔記者胡清暉、黃維助、謝文華/台北報導〕「台灣」也要正名?由於「臺」和「台」
兩字坊間經常通用,而「台」字筆畫較少,愈來愈多人把「臺灣」寫成「台灣」,教育
部考據字源後宣布,以後教育部公文一律使用「臺灣」用字,並通函各級學校及國立編
譯館、教科書商,預計後年教科書就會統稱「臺灣」。
教科書將統一用「臺」
教育部國語會執行秘書陳雪玉強調,雖然在教育體系內規範使用「臺灣」,也鼓勵大家
平日多書寫正體字,但考慮民眾長期約定俗成的習慣,未來各級升學考試時,寫「台灣
」不會扣分,目前也沒有考慮更改路標或招牌。
陳雪玉指出,「台」是「臺」的異體字,不是簡體字,教科書的台北、台中、台南等地
名,也要一律書寫為臺北、臺中、臺南。
...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7
汉字都差一点被这些马列主义外发犯给废除了
1951年毛泽东谈汉字改革:必须改革 要走拼音方向
文章摘自《党的文献》2010年第3期 作者:王爱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编审) 原
题为《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字改革问题。毛泽东自青年时代
起,就对文字改革萌生了兴趣并给予持续关注。抗战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文字改革的
主张,并对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毛
泽东对文字改革更是悉心指导,无论是确定文字改革的方向,还是制订文字改革的方案
,毛泽东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全面梳理毛泽东关于文字改革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正确评
价毛泽东在文字改革中的作用乃至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都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毛泽东曾经十分关注文字改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对于新民
主主义文化的认识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创立拉丁化新文字的主张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所
以毛泽东对拉丁化新文字给予了大力支持,使之得以在根据地试验推广。
(一)关注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的思潮,在中国由来已久。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3377
38
香港用的也不完全是繁体字,是蛮夷版的异体字。
香港现在的狗屁问题,压根就是矮凳集团卖国的结果,连温27都和香港小混混穿一条裤
子,能有啥出息。
K*****2
发帖数: 9308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文的问题听起来太土
中文要洋气,可以去开发古文和异体字的资源
D***r
发帖数: 7511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嬅字太生僻 银行卡办不了?
一个字多种写法是异体字,那个可以规定一下就行了
避讳那种不算正常情况,数量也很少
但很多不常用字的偏旁没跟简化字保持一致确实很麻烦
j**f
发帖数: 3137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八路不会投敌? 】
没啥新鲜的
简化字很多是过去的异体字 早就在使用的
T********N
发帖数: 2680
42
尤其是张王李赵这类姓氏。重名的实在太多了。
也不太鼓励生僻字和异体字。因此只能用两个字,象王刚,李鹏,张强,赵宁这种名字
,不要想再出现了。
j****i
发帖数: 68152
43
遊是游的异体字,现在已经弃用。你要么就全用繁体字,要么就用规范的简化字。混在
一起,跟你妈中英文混杂一样傻逼。

发帖数: 1
44
你懂个鸡巴。 从来就不是异体字。
甲骨文里面就是两个字。 造字六法,形声法就是两个字。
F*********u
发帖数: 12190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世”这个汉字的笔划很特别
三十年爲一世。从卅而曳長之。亦取其聲也。舒制切。
异体字是丗
z**********e
发帖数: 22064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膜蛤文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Joke
标 题: 膜蛤文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4 01:03:33 2017, 美东)
https://zh.m.wikipedia.org/zh-cn/%E8%86%9C%E8%9B%A4%E6%96%87%E5%8C%96
膜蛤文化是中国大陆网友对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一
些言行举止进行模仿的网络迷因。
江泽民部分夸张的表情被当作膜蛤表情包
膜蛤文化是中国大陆网友对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一
些言行举止进行模仿的网络迷因,“膜”字取“膜拜”之意,而“蛤”则源自于认为江
泽民貌似蛤蟆的观点[1]。
“膜蛤”的网友被称或自称为“蛤丝”(“丝”即“粉丝”)、“膜法师”等,他们对
江泽民的许多言行进行模仿,并称其为“膜法”。“续一秒”(或“+1s”)是常被这
一群体在各种网络场合下使用的恶搞短语之一,意在祝福江泽民长寿或调侃其寿命长(
其中“续”指“续命”,来源于网友对重庆红衣男孩事件的解读)。
此风潮...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
http://m.sohu.com/a/223197180_99894677/?pvid=000115_3w_a
陈政耀
书法吧
02-19 10:37
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由央视著名节目《国家宝藏》主持人张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
霁翔,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三人共同在晚会上向世界华人展示了这幅《丝路
山水图》。
我怀疑此为日本人的伪作。
目录
一、画中地名有日本字“灰”
二、画中的“力”字疑为日本假名...
三、“羽”字的写法也为日本风格...
四、河流的画法类似日本浮世绘...
五、与宋朝河流画法有相似之处...
六、关于此画的鉴定者傅熹年先生...
七、关于此画的研究者林梅村先生....
八、可疑之处...
九、推测之论...
十、写在最后...
一、画中地名有日本字“灰”
“俺的灰城”中的灰字写法为日本字,汉字里没有这种写法。
虽然中国汉字多有异体字,但是这种写法只有日本字才用。
二、画中的“力”字疑为日本假名
中国汉字都是方块字,无论笔画多少,高矮胖瘦大小几乎一样,即使是单体字也会写在
正中央,不会偏向一边。而画中的“力”字很不协调,偏左一些,比正常汉字也稍微小
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文里“爸爸”这个词
诗经里面“母”和“马”押韵,母就是ma。后来文言里母和马读音不一样了,生活里还
是读ma音的人就造了一个新字“妈”。
娘在先秦文献里面没有。汉朝的说文解字里面出现了“孃”,这是娘的异体字,里面这
么解释的:
孃:煩擾也。一曰肥大也。
看来管妈妈叫娘,是一个非正式称呼,从老妈唠叨、肥胖引申出来的。孃在西南一带现
在用来称呼姑姑。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文里“爸爸”这个词
先秦没有娘这个字,到了东汉说文解字有了 孃, 这是娘的异体字,那时候还是形容女
人唠叨的意思。
到了南北朝,一部分人改称母为娘。这个开始应该是背地里叫的,从老妈唠叨引申。后
来逐步叫开了,当面也叫娘。重庆人背地里称爸为老汉,当面还是叫爸。几百年以后说
不定也当面叫老汉。
注意,称母为娘,只是一部分人。西南、客家等等都是称母、妈,这跟先秦读音是相似
的,这些人历史上没有称过娘。

代。
h***n
发帖数: 1275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女真人这个名子怎么来的
文盲
真是直的异体字,出现的很晚,鲁迅专门就这个训诂学问题嘲笑过陈西滢
首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