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心净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n*****c
发帖数: 231
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转载)放生功德 最为第一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disc (Niu),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载)放生功德 最为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5 22:59:19 2013, 美东)
http://www.bskk.com/thread-2794106-1-1.html
佛经中说,所有的罪业中,杀业最重,所有的功德中,放生第一。因为众生最宝贵的是
自己的生命,你救了他,他最感激,你的福善也积得最多!放生是佛陀亲口告诫我们长
养慈悲,灭罪消灾的最好方法。
放生功德—:
长寿。慈悲心自然生起。善神为友。所有动物认为亲人而欢喜。无量功德。众人恭
敬。无病无危害。快乐永幸福。生生世世敬信佛陀所行。不离三宝。终获无上菩提之果
。往生净土。师父善知识长久住世,为师囊灾祈福。
放生功德二:
(一)无刀兵劫,免除战争杀祸。(二)长寿、健康、少病。
(三)免天灾横祸,无诸灾难。 (四)子孙代代昌盛,生生不息。
(五)多子宜男,所求顺遂! (六)官禄亨通,一帆风顺!
(七)喜气... 阅读全帖
n*****c
发帖数: 231
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转载)放生功德 最为第一
http://www.bskk.com/thread-2794106-1-1.html
佛经中说,所有的罪业中,杀业最重,所有的功德中,放生第一。因为众生最宝贵的是
自己的生命,你救了他,他最感激,你的福善也积得最多!放生是佛陀亲口告诫我们长
养慈悲,灭罪消灾的最好方法。
放生功德—:
长寿。慈悲心自然生起。善神为友。所有动物认为亲人而欢喜。无量功德。众人恭
敬。无病无危害。快乐永幸福。生生世世敬信佛陀所行。不离三宝。终获无上菩提之果
。往生净土。师父善知识长久住世,为师囊灾祈福。
放生功德二:
(一)无刀兵劫,免除战争杀祸。(二)长寿、健康、少病。
(三)免天灾横祸,无诸灾难。 (四)子孙代代昌盛,生生不息。
(五)多子宜男,所求顺遂! (六)官禄亨通,一帆风顺!
(七)喜气吉祥,四季安宁。 (八)解冤释仇,诸恶消灭,无忧无虑。
(九)合天心,顺佛令,物类感恩、诸佛 欢喜。
(十)得生天上,享无极之福,若兼修净土,直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其它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功德,但放生...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
乔美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嗡索德!
五身体性上师金刚持 化身三部怙主六能仁
教传上师本尊寂猛众 空行护法伏藏教主前
三门恭敬祈祷顶礼后 三世诸佛菩萨众化身
为引具有善缘诸有情 依巧方便化现种种相
为成四种事业示异相 为净众生二障圆二资
言简易行成办二种利 任运自成四业转经轮
不可言说无量诸功德 自佛众多经续论典中
所说教义言简意赅书 为诸无边众生得解脱
于此汇集教言略宣说
总的经轮可分为修行轮、保护轮、摧毁轮、杀害轮、轮回轮、砍断轮、发射轮、吉祥轮
、长寿轮、任运成就息增怀诛一切事业轮以及转经轮共十一种。其中的转经轮又包括水
转经轮、风转经轮、火转经轮、土转经轮及手转经轮五种。这其中,特别是手转经轮极
为重要。
制作方法:上等用金银朱砂,中等用松耳石、螺贝,下等用墨汁制成。若将一百零八遍
的观音心咒作成经轮,以吉祥愿词作开光后,经常手转,则可获得息增怀诛之成就,好
似如意宝置于掌中一般。由于转经轮具有简便易行、事半功倍、功德颇巨、速获成就的
特点,因此,如果身语意三门策励精勤,自己不需猛厉祈祷,自然会得到殊胜的本尊护
法神护佑加持,胜伏一切损...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185
4
以下录音资料来自于2006年6月16日,时恒阳庵常住众祈请慈法法师解答有关般舟
行法中的问题,以令大家以正知见来指导行法,并在行法中证实正知见。
(1)行般舟时,会感觉很苦,有人说:“修行就是要吃苦的”,对这种回答应怎么认
识?对于般舟行法中的苦应该怎么认识?
答:
祈祷三宝、诸佛、般舟三昧修法的成就者来加持大家的正知正见,以令我们的问题得到
一个圆满的解决。
一切问题是本无问题的,犹如世尊出世说法,实无一字可说,实无一法可言,但为众生
妄执故,妄执现前知见故,所以生种种法,说种种教,针对种种妄执。种种妄执皆由妄
想而生,妄想实无自性故,所以佛说种种法,令众生回入正知见,见无见见,令出离生
死困惑。那么这是一个学佛正知见,在我们汉地正知见的训练是最薄少的。
为什么要祈祷三宝加持我们呢?因为我们的知见根本守护——觉知守护跟诸佛是没有差
别的,往往我们在这个地方是认不得,就会被现前的妄执蒙蔽。蒙蔽就是把你现前这个
妄想当成一个实有,由此而产生妄业妄缘。
刚才第一个问题说行般舟时,痛苦让人感觉很苦,佛早就说过了,苦谛!他讲的不是你
感觉很苦,眼见苦、实苦、智慧苦、证悟苦、光明也是苦的... 阅读全帖
c*****9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
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
乔美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嗡索德!
五身体性上师金刚持 化身三部怙主六能仁
教传上师本尊寂猛众 空行护法伏藏教主前
三门恭敬祈祷顶礼后 三世诸佛菩萨众化身
为引具有善缘诸有情 依巧方便化现种种相
为成四种事业示异相 为净众生二障圆二资
言简易行成办二种利 任运自成四业转经轮
不可言说无量诸功德 自佛众多经续论典中
所说教义言简意赅书 为诸无边众生得解脱
于此汇集教言略宣说
总的经轮可分为修行轮、保护轮、摧毁轮、杀害轮、轮回轮、砍断轮、发射轮、吉祥轮
、长寿轮、任运成就息增怀诛一切事业轮以及转经轮共十一种。其中的转经轮又包括水
转经轮、风转经轮、火转经轮、土转经轮及手转经轮五种。这其中,特别是手转经轮极
为重要。
制作方法:上等用金银朱砂,中等用松耳石、螺贝,下等用墨汁制成。若将一百零八遍
的观音心咒作成经轮,以吉祥愿词作开光后,经常手转,则可获得息增怀诛之成就,好
似如意宝置于掌中一般。由于转经轮具有简便易行、事半功倍、功德颇巨、速获成就的
特点,因此,如果身语意三门策励精勤,自己不需猛厉祈祷,自然会得到殊胜的本尊护
法神...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
乔美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嗡索德!
五身体性上师金刚持 化身三部怙主六能仁
教传上师本尊寂猛众 空行护法伏藏教主前
三门恭敬祈祷顶礼后 三世诸佛菩萨众化身
为引具有善缘诸有情 依巧方便化现种种相
为成四种事业示异相 为净众生二障圆二资
言简易行成办二种利 任运自成四业转经轮
不可言说无量诸功德 自佛众多经续论典中
所说教义言简意赅书 为诸无边众生得解脱
于此汇集教言略宣说
总的经轮可分为修行轮、保护轮、摧毁轮、杀害轮、轮回轮、砍断轮、发射轮、吉祥轮
、长寿轮、任运成就息增怀诛一切事业轮以及转经轮共十一种。其中的转经轮又包括水
转经轮、风转经轮、火转经轮、土转经轮及手转经轮五种。这其中,特别是手转经轮极
为重要。
制作方法:上等用金银朱砂,中等用松耳石、螺贝,下等用墨汁制成。若将一百零八遍
的观音心咒作成经轮,以吉祥愿词作开光后,经常手转,则可获得息增怀诛之成就,好
似如意宝置于掌中一般。由于转经轮具有简便易行、事半功倍、功德颇巨、速获成就的
特点,因此,如果身语意三门策励精勤,自己不需猛厉祈祷,自然会得到殊胜的本尊护
法神护佑加持,胜伏一切损...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义净法师的故事(5)
五、因缘巧成
炎夏,骄阳似火。
扬州的天气像火炉一样,蒸气逼人,没有风,没有云,人们热得就要喘不过气来了
。义净和善行在扬州谢司空寺坐夏,今天是最后一天。
日已近午,两人在房内趺坐。离开齐州时的高兴和激动已荡然无存。义净闭目不语
,善行一脸沮丧的样子,常偷眼看看师父。义净虽说闭目不语,可内心如风起云涌,极
不平静。头上的汗一道一道淌下来,却擦也不擦,仍动也不动地坐在那里。当初在长安
结志西游的处一法师,因侍奉母亲而不能去了;现在弘袆和玄瞻也改变了初衷,要专修
净土法门,也不愿去印度了。
怎么办?
善行明白师父的心情,有心安慰,但不知说什么才好。不禁瞥了瞥师父身旁的一个
包袱,那里面是一匹琵绢和一件如来等量袈裟。听说义净要赴西天佛国,齐州诸寺和百
姓送来很多织绢,乞求义净带往印度供施。义净望着那堆成小山般的织绢发了愁。中土
与印度远隔千山万水,怎样才能将它们带去?后来,慧智禅师想了一个办法,将送来的
这些织绢每匹剪下一块,最后缝合到一起,剩余的都退还。用缝合到一起的这些绢,裁
制了一件如来等量袈裟,恰好还剩有一匹。虽说只有一匹琵绢和一件袈裟,可这是山东
道俗对佛祖的一片心意啊!情义之重,...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很好的文章, 很多点, 只拿2个出来说一下。
1:
=====================================================================
于《法句譬喻经》中,即有关于修习超越阿赖耶及其自显现的开示。
经言:有一少年比丘淫欲炽盛,难于自制,及欲持斧自断其根,释迦止之,曰:“
卿何愚痴不解道理,欲求道者,先断其痴,然后制心。心者善恶之根源,欲断根者先制
其心,心定意解然后得道。”于是世尊即说偈曰——
学先断母 率君二臣
废诸营从 是上道人
汉译本这首偈不易解,若依藏本,则可改译如下——
应先弑父母 灭君及二净
且灭国与境 斯人自性净
据敦珠法王开示,偈中的“父母”,指能执与所执(如情欲与执持情欲);“君”指
阿赖耶;“二净”指崇拜梵天的清净行,以及执着于苦行、戒律的清净行;“国与境”
即阿赖耶识及余识等八识聚,以及内入之能所。若能超越上述种种,则为自性清净。此
即以阿赖耶为君,以阿赖耶识为国,亦即阿赖耶识之生起,实依阿赖耶。故修证阿赖耶
的空性,便须除情意之执,且除人我、法我之执①(崇拜梵天为我执,执神我不灭故;
禁戒行则为法执,执禁戒...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很好的文章, 很多点, 只拿2个出来说一下。
1:
=====================================================================
于《法句譬喻经》中,即有关于修习超越阿赖耶及其自显现的开示。
经言:有一少年比丘淫欲炽盛,难于自制,及欲持斧自断其根,释迦止之,曰:“
卿何愚痴不解道理,欲求道者,先断其痴,然后制心。心者善恶之根源,欲断根者先制
其心,心定意解然后得道。”于是世尊即说偈曰——
学先断母 率君二臣
废诸营从 是上道人
汉译本这首偈不易解,若依藏本,则可改译如下——
应先弑父母 灭君及二净
且灭国与境 斯人自性净
据敦珠法王开示,偈中的“父母”,指能执与所执(如情欲与执持情欲);“君”指
阿赖耶;“二净”指崇拜梵天的清净行,以及执着于苦行、戒律的清净行;“国与境”
即阿赖耶识及余识等八识聚,以及内入之能所。若能超越上述种种,则为自性清净。此
即以阿赖耶为君,以阿赖耶识为国,亦即阿赖耶识之生起,实依阿赖耶。故修证阿赖耶
的空性,便须除情意之执,且除人我、法我之执①(崇拜梵天为我执,执神我不灭故;
禁戒行则为法执,执禁戒...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梅塔:“人身难得”的思考

这个可能关键在于如何检验是否真的“心净”,
心净,拿个最简单的检验,你是否还有对肉体的迷执?
如果还有因为执着身体而带来的恐惧,那还在欲界折腾,恐怕不能说是心净。
说来说去,“心净”还是要靠修才能达到。
那句话只是理论上说是正确的方向,
就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退一步说,如果大家真的都能修到"心净”了,不执着于三界了。
(执着三界都是迷,都不能算是心净),那就解脱了。
那宇宙、法界那么大,地球还那么重要吗?
所以,估计维摩诘那些话都是跟差不多解脱的人说的。
-
f***2
发帖数: 162
11
强烈推荐回家人老师的戒淫
戒淫(上篇)
这篇《戒淫》上篇,共分7大部分,分别是:
1.为什么要戒淫;
2.从相上看,正淫与邪淫的区别;
3.相上戒淫的原理(相上的淫是如何生成的);
4.如何戒;
5.戒不住相上淫的关键(戒淫的以后的事情);
6.根据不同的人建立的不同的戒邪淫模式(系统戒邪淫程序,心理测试等);
7.以后的问题。
里面还有很多小的标题,如现代人普遍的正淫观点,如现代人一些邪淫现象的生成等等
。总之会纵文化,含历史,看宗门,分正邪,破无明,说详尽,适现在,晓厉害。因此
对于大家的问题,如前面已经讲述范围中的,会立刻回答的,对于后面的要讲述的,可
能要过几天回答,见谅。
戒淫(上篇)
前言
偶尔心动,想写篇修行人如何将情执布施给法界的文章,将这个想法告诉白眉,白
眉嚷嚷道:“老师,你的烂尾工程太多。”想来也是,有好几篇文章都没有结束,还到
处心动发愿,实在不妥。
今日是佛陀的成道日,就找这个借口将《戒淫》上篇写完吧。
《戒淫》一共有3篇。
上篇是针对事相上淫欲心重,习气深,连相上的淫欲心都戒不了的人看的,主要就
是“誓不沉心”到“如如升起心”的应用。
中篇是针对事相上已经持...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2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一) (zt)
问:是否一切鬼神皆有五通。若然因何不能自度或度他,而要法师(超度)呢?(莫我
虚)
答:神鬼通力,有几种并不一定,且尚有大小之别。要知度之一事,更有超升与出世之
不同,然此二者,俱非五通之力所能作到,仍以业力为之主体,恶业堕三途,有漏善生
人天,若论出世,只有佛法,故必赖法师。纵世间六道升沈,在即堕之后,善种未起现
行之前,如堕深渊,必赖船筏,乃可出之,佛法者实筏也,其法有转业之力,故现苦亦
须赖之解脱也。
问:目莲救母是借著诸大菩萨的心力吗?为什么心会有力?从什么地方发出?怎样发出
,车船能如意行动是有外力推动,心真的有自动吗?目莲母是因业障消除后(业障较轻
后)得救吗?众生可以带业往生,但业带在众生的意识中抑是带在什么上面?为什么持
咒念佛可以消业?如何消去?(莫我虚)
答:此问分五段,需分答之,(一)凡是动物就有心,(这心不是指的心脏,乃是说的
灵觉)有心就起念,起念便有身口意三处之造作,造作之事,有大小强弱久暂种种不同
,此种种不同,便是心力之表现程度。儒家亦说心力,曾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
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试思见听辨味,极微之事,尚是心之作用,何况其大者。(
二)...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宗简介
净宗简介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民国五十四年秋大专讲座
弟子周家麟敬记
(一)经典
净土宗所根据经典,说到专门上,十方佛都有,在这里单指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何单
指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呢?因为阿弥陀佛愿力最大,专为人了生死故。有三部经典可资证
明。第一、无量寿经,这部经叙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及阿弥陀佛因行果用,甚为详
细,等于西方极乐世界小历史,同时说几种行为,就是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第二、观
经,俗名十六观经,系西方世界十六种观法。所谓观,就是坐在那里想,想什么?想世
界本没有东西南北,何以单指西方?因为太阳向西落的时候,光不猛烈,所以第一观,
先教观太阳,观到开眼闭眼都能见到,就算成就。第二观改观水象,观成了再改观冰象
,再改观金银界限,再改观树宝等等,如此一层一层计十六层观法,叫作十六观经,也
是净土宗重要经典之一。第三、阿弥陀经,这部经专教念佛的方法,简单扼要。我们研
究净土的学人,最低限度必须看这三部经。此外我们应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念佛
法门,通一切法门,江味农居士曾说:‘教研般若,行尚弥陀。’可以想见。再者古来
各净宗祖师,非代代相传,系修行有成,大家选出来的。祖师中除印光... 阅读全帖
b********6
发帖数: 556
14
谤密宗是不能往生的,谤法在一切罪中,最难清净。
释迦牟尼佛谤法,用七年日夜忏悔来清净罪障。
弘一法师谤密宗,用半生来忏悔。
印光大师谈密宗时说过:是佛法,应当互相扬化,不得分别庭户,自相摧残,若彼此角
力互攻,便不体解佛祖的心意了。
1、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 被称为三百年来一人的律宗大德弘一法师谈密宗
弘一大师在《佛法宗派大概》中对密宗的赞叹和对过去疑议密宗的忏悔
当年律宗大德弘一大师也为我们做了这方面的示现,他曾说:
“大乘各宗中,此宗(密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
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也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
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人此上。斯宗以《大日经》、《金
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 元后即衰。近年再兴,甚盛。 在大乘各宗中
,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 余
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
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愿诸君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致...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5
阿弥陀佛!
“藏地的出家人没有不发菩提心的。汉地也是大乘佛法盛行的地方,汉地的出家人在受
戒时,同时要受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因此现在所见的出家人都可以说是菩萨,大家应该
对他们观清净心。如果对任何出家人都不指责、不诽谤,不仅可以避免诽谤菩萨的罪业
,也可以逐渐圆满一切功德。”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疯疯癫癫或者行为不如法的人,这些人当中很可能有诸佛
菩萨的化身,所以观清净心非常重要。修行好的人对一切众生都能观清净心。在藏地,
由于很多高僧大德经常向信众宣讲《极乐愿文大疏》,所以很多藏族老人都会观清净心
,当听到有人说过失时,这些老人都会劝诫:“不要说,不要说,谁都不知道菩萨在哪
里,嗡嘛呢叭美吽,嗡嘛呢叭美吽……””
“求菩萨道的人应该对一切众生平等视之,如果有人求菩萨道,文殊菩萨经常会现身试
探他们。””
“观清净心有不同的层次,高的如禅宗所说的万法是本来清净、一尘不染的觉悟境界。
以前洪寿禅师听到薪柴落地而有省悟 ,当时说偈曰:“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
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圆悟克勤禅师在《碧岩录》中也说:“一尘举大地收,一花
开世界起。”这种层次的观清净心对没有大彻大悟、...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的修法
——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修法若讲广一点,内容就比较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给大家略说。
大概在半年以前,我要求大家每天早上要观菩提心,时间最少是半个小时,可是我当时
比较忙,没有详细讲怎么样观修,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茫然。有些人早上起来之后
,想一想“我今天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可以了,有些人观到胜义菩提心的空性方
面去了,这种现象最近比较多,所以我今天简单介绍一下观修方法。
一、观修菩提心的必要性:
学过《入行论》等大乘论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
如果没有修成菩提心,一切显宗和密宗的修法功德不大,甚至很可能修偏了,所以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形成
身为人类,每每惊叹于天地造化之奥妙,自然之鬼斧神工,与宇宙运转之神奇; 同
时也会感受到天摇地动,山呼海啸,狂风暴雨等所谓自然之灾. 在世间有山河大地、江
河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
些的种种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因此也产生了种种的论说,
众说纷纭,其中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
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
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所以能够成就的道理。经文
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的名词来说,讲的就是动能。因为有动能的关系,星球之间才
能维持平衡,不会合并毁坏或飘散开来,这种动能就叫作大风云,因此才能够成就各种
的山河大地与器世间。正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著宇宙中的水大、地大、
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不会散坏。有这个大风云执持著,所以阿修罗宫乃至六欲诸天
的天宫,以及我们人间的山河大地就都能够被执持著好好的;而山河大地乃...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5:05:09 2012,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法」一词,是传统佛教所无有的语词与
概念,此为近代佛教史学界的用语,最初提出此一用
语与概念的,是英国的学界。
早在十八、九世纪,当
西方列强向亚洲各地进行殖民侵略时,发现要在亚洲
进行殖民侵略,并不像非洲及南、北美洲般的容易。
因为亚洲不仅已有高度的文明及统一的国家,也有发
展久远的伟大宗教信仰,特别是佛教信仰早已深入亚
洲各国人民的心灵。
当时西方的殖民侵略,多半紧随
于宗教信仰之后,而将西方信仰传入当地,往往是文
化及殖民入侵的先驱。因此,打击亚洲的佛教信仰,
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及中国,为后续的传教、经济、殖
民作准备,即成为当时西方列强的手段。
因此,英国
对当时在其统治下的印度,针对佛教的历史、文献、
史迹进行全面性的考古及研究,原本的目的,是要透
过现代科学的求证方式,证明佛教信仰中的 释迦牟尼
佛,只是出自印度民族的神话传说、虚构人物,而不
是真实的历史人...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9
四大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六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普通众生的愿行
二、出家修行的愿行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菩萨的故事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德目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功德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是愿望,志愿;行是行为,作为。由个人的志愿,策
动个人的行为;由个人行为造作的实践,去完成个人的愿望,名之为愿行。
没有实践的愿望,类于空谈,没有理解的实践,变为盲从。盲从与空谈,皆是偏差,无
法获得学佛的真实利益。因此,昨晚劝导各位勤求佛的智慧,目的在理解佛所说的真理
;今晚讲无边的愿行,是希望各位,由愿行的实践,亲证佛所说的真理。如是以智慧的
理解力,策动愿行的实践;以愿行的实践,亲证智慧的理解。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
行并进,始可完成学佛的志愿,达到成佛的愿望。否则,说甚么即生成佛,一生解脱,
皆是欺世妄语,魔鬼技俩,除了急功好利愚痴的人,盲从附和外,智者诚应审察谛观,
洞悉真伪,免堕魔眷。现在,将一般人的愿行,出家人的愿行,及普贤菩萨的愿行分三
点说明。同时介绍普贤菩萨的故事及其功德。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形成
身为人类,每每惊叹于天地造化之奥妙,自然之鬼斧神工,与宇宙运转之神奇; 同时
也会感受到天摇地动,山呼海啸,狂风暴雨等所谓自然之灾. 在世间有山河大地、江河
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些
的种种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因此也产生了种种的论说, 众
说纷纭,其中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
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
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所以能够成就的道理。经文
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的名词来说,讲的就是动能。因为有动能的关系,星球之间才
能维持平衡,不会合并毁坏或飘散开来,这种动能就叫作大风云,因此才能够成就各种
的山河大地与器世间。正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著宇宙中的水大、地大、
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不会散坏。有这个大风云执持著,所以阿修罗宫乃至六欲诸天
的天宫,以及我们人间的山河大地就都能够被执持著好好的;而山河大地乃至...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21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佛说般舟三昧经(下)
譬喻品第四
佛告颰陀和。菩萨得是三昧不精进行者。譬如人载满船珍宝渡大海。船中道坏
。阎浮利人皆大愁忧念失我尔所宝。菩萨闻是三昧不学者。一切诸天人民皆悲忧言
。乃失我尔所经宝。佛言。是三昧经者。是佛所嘱。佛所称举。闻是深三昧。不书
学诵守持如法者。是为愚痴。譬如痴子人持栴檀香与之。而不肯受谓之不净香。主
言。此栴檀香也。卿莫谓不净。嗅之知香。视之知净。其人闭目不嗅不视也。佛言
。闻是三昧不肯受持者。如彼痴子是为无知。反呼世间为有。不入空不知无。自谓
如法。反作轻戏言。佛亦有深经乎。亦有威神乎。反相形言。世间亦有比丘如阿难
乎。佛言其人从持是三昧者。所去两两三三相与语言。是何等说。从何得是语。为
自合会作是经。非佛所说。佛告颰陀和。譬如贾客持摩尼珠示田家痴子。曰评此直
几钱。贾客言。持是珠置冥中。其光所照直满中宝。佛言。其人不知是珠而言。其
价能与一头牛等不。宁可贸一头牛与我者善。不肯者休。如是颰陀和。菩萨闻是三
昧不信。反形相者。如彼痴子。佛言。菩萨闻是三昧信受持修行者。四面皆拥护无
所畏持戒完具。是为高明。智慧深入当分布语人展转相教。当令是三昧久在世间。
佛言。痴人自于前世不供养作功德...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华严心要法门注
答顺宗心要法门
唐清凉国师 澄观 撰
圭峰沙门 宗密 注
至道本乎其心(诸佛众生迷悟本也)心法本乎无住。(万法之宗。本乎无住。即心体
也。净名经云。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心体。灵知不昧(莹净之理)。
性相寂默。(性即空空绝迹。相即星象粲然)包含德用(性包含于神用。具尘沙之无
边)。
该摄内外。(相该摄于内外。亦不在于中间)能广(无外也)能深(无内也)。
非有非空。(妙有不空。真空不有)不生不灭(非四相所迁也)。
求之不得。弃之不离(明一真心地。绝取舍之情)。
迷现量则惑苦纷然。(迷本逐末)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返本还源)。
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凡圣一真。犹来见隔。见在即凡。情忘即佛。智与理
冥。境与神会者。方知也)。
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存证知。则弃内而外求。即滞于有)。
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忘智忘照。则外忘缘而内忘照。即滞于无)。
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妄心不生。二际俱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真智现前。
我及我所。悉皆同体)。
直造心源。无智无得。(至理虚玄。言忘虑绝。不可以识识。不可以行得)不取不舍
。(性自天真。本无取舍)无对无修。(本非对待。岂有修...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3
维摩诘所说经
佛国品第一
......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
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
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
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
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
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htt...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30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中常种三福田
心中常种三福田
~ 摘录卢军宏台长讲述于澳洲观音堂 ~
现在求财的人很多。实际上求财它也是有因果的,并不是你求了财就能得到财,因为财
神也是要看你有没有在过去生中和今生种善果,也要看你们是不是在过去世和今世有施
财的种子。要明白,你有没有财和你有没有福气,是要看你有没有种下这个因。如果你
今天有福气是因为你种下了这个因,你今天这个人有财运,是因为你种下了福田,所以
你才会有这个果。比如你有一块田,但你呢没有把种子种下去,然而你天天就在这个福
田上浇水,施肥,把它保养得很好,但最后怎么长得出果啊?明白了吧。就等于你前世
没有去布施,没有去做善事,没有去做好事,没有布施钱财,这就等于这个种子没有了
,那你现在看见财神菩萨,“菩萨,财神菩萨,让我发财啊!”你没有这个种子,你求
的时候等于你在浇水呢,但你没有种子怎么长得出善果?怎么收割啊?你虽然给它水,
给它阳光,相当于求菩萨供水果,但是你能得到财运吗?因为你没有种...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478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 原文由 rayking 所发表 】
[上一篇] [本讨论区] [回信到本版] [修改] [删除] [回信给作者] [下一篇] [同作者阅读] [同主题阅读]
[返回首页] [分类讨论区] [全部讨论区]  讨论区
发信人: corpus (corpora), 信区: Wisdom
标 题: 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Mar 8 08:30:00 1999)
黄念祖老居士著作
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以一九八八年于北京居士林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净语》是先师夏莲居老居士的净土诗集,原名《欢喜念佛斋诗钞》。五十年代初,
大量增补新篇,改名《净语》。夏老之诗,乃一代时教之醍醐。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
滴滴自然精妙,开人心眼。今名《净语》,弥符其实。净者,净宗也。语者,警语也。故
名《净语》。又净者,
清净本然也,当生清净心也,无量清净觉(弥陀名号)也,净念相继也。语者,言为心声
也,故《净语》者,清净心之显露,清净觉之开示,欲复清净本然,但当净念相继也。
《净语
S**U
发帖数: 702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理解“自净其意”
印顺法师『华雨香云』净业颂
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
戒以净身口,定以净尘欲,慧以净知见,三学次第净。
贪净三昧水,瞠净悲愿风,痴净般若火,性地本来净。
无边染业净,一切净行集,即此净心行,庄严极乐国。
E********4
发帖数: 588
27
现在求财的人很多。实际上求财它也是有因果的,并不是你求了财就能得到财,
因为财神也是要看你有没有在过去生中和今生种善果,也要看你们是不是在过去世和今
世有施财的种子。要明白,你有没有财和你有没有福气,是要看你有没有种下这个因。
如果你今天有福气是因为你种下了这个因,你今天这个人有财运,是因为你种下了福田
,所以你才会有这个果。比如你有一块田,但你呢没有把种子种下去,然而你天天就在
这个福田上浇水,施肥,把它保养得很好,但最后怎么长得出果啊?明白了吧。就等于
你前世没有去布施,没有去做善事,没有去做好事,没有布施钱财,这就等于这个种子
没有了,那你现在看见财神菩萨,“菩萨,财神菩萨,让我发财啊!”你没有这个种子
,你求的时候等于你在浇水呢,但你没有种子怎么长得出善果?怎么收割啊?你虽然给
它水,给它阳光,相当于求菩萨供水果,但是你能得到财运吗?因为你没有种子啊,再
求财神都没用的,对不对啊。但是,如果你同样有种子,但你没有阳光、没有水,那你
这个种子就长不好长不快。明白吗?道理都是一样的。你没有布施因,不管你怎么求,
你也不会有这个果。因为福报的果是从布施的因得到的。
...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认清自己
达真堪布开示:
若想护持学处,就要护持心;若想护持心、护持自己的意念,就要靠正知正念。所
谓正知,主要是了知、精通所断的学处和所修的学处,然后非常小心谨慎地取舍、进退。
时时忆念,心思只在学处上、在取舍上,一点儿都不忽略,一点儿都不错过,这叫
正念。有如是的正知正念才可以护持这颗心,心才不会散乱于外境,才不会在取舍上颠
倒,这叫护持心。在所有的戒律里,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若是不去护持这颗心,内心散乱、颠倒、迷茫,即使身和语再认真取舍,再严格修
行,都没有意义。那么,身和语方面是不是不用取舍或不用断恶行善了?不是。此处要
强调根本是心,并不是说身体和语言上没有取舍,也不是不要取舍身和语的善恶。若是
你没有护持心,一切所做所行都是徒劳无益的;若是你没有护持好心,即使在语言和行
为上比较认真,善恶取舍得比较严谨,也没有什么意义。心善一切善,心正一切正。心
善一切善,要培养善心,最后要圆满善心;心正一切正,主要是提起正念,要保持正念
,正念要达到究竟,达到圆满,你才能真正地解脱成就。
你想护持学处就要护持这颗心,因为心是根本。你把根本抓好了,一切都圆满了。
语言和行为上也有善恶,也要...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磨砖岂得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同样说禅定,含义可能相差很远。关于如何悟道,大珠慧海禅师已讲得很透彻。全文请
见相关链接。
《顿悟入道要门论》http://www.lkjs.net/c26.asp
大珠慧海禅师著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
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
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
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
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
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
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
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
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
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
a*******g
发帖数: 867
30
顿悟入道要门论(http://www.lkjs.net/c26.asp
大珠慧海禅师著
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
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
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
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
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
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
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
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
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
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
定者,对境
r*****d
发帖数: 922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陀入灭后还能说法嘛?
大乘中对这些问题都解释的很清楚。问题的关键在于信不信大乘所说。
佛与佛之间才能见法身
初地以上菩萨才能见报身.《维摩经》中说的很清楚: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
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
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
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
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四种心解脱∶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到底是文异义异,
还是文异义同呢?依质多长者的见解,可从两方面说。
一、名称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不同的是∶
无量心解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属于禅定。
无所有心解脱,是四无色中的无所有处;也是禅定。
空心解脱,是思惟我我所空;
无相心解脱,是一切相不作意,得无相心三昧。
二、名称虽然不同,而意义可说是一致的。
这是说∶贪、瞠、痴(代表了一切烦恼)是量的因,漏尽比丘所得无量心解脱中,不动
心解脱最为第一;不动心解脱是贪空、瞠空、痴空,贪、瞠、痴空即超越于限量,是漏
尽比丘的究竟解脱(不动阿罗汉)。
同样的意义,贪、瞠、痴是障碍,贪、瞠、痴空即超越于所有,不动心解脱是无所有心
解脱中最上的。
贪、瞠、痴是相的因,贪、瞠、痴空即超越于相,不动心解脱是无相心解脱中最上的。
经中说无量、无所有、无相,却没有说到空心解脱,这因为空于贪、瞠、 痴的不动心
解脱,就是空心解脱的别名。从文异而义同来说,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无相心
解脱,达到究竟处,与空心解脱──不动心解脱,相同。依观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种心
解脱的名目,而从空一切烦...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256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comments (New Comments), 信区: Wisdom
标 题: 转载: 净界法师: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远活在果报当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4 23:17:13 2014, 美东)
净界法师: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远活在果报当中!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441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远活在果报当中!
淨界法師
诸位你要注意这个六道里面,你们知道六道里面,造业最强的是谁吗?对人道,不
是天道哦!在唯识学上说,除了人道以外其它道,几乎没有造业能力,几乎了,都是在
受果报,真正能够创造生命的,就是在人道。
在《宗镜录》上说,它说这一个狮子去吃一个鹿,对不对?我们看那个《动物奇观
》,狮子去追鹿把鹿给咬死了,你们认为这个是什么业?善业、恶业?
无记!对了!是无记业。为什么呢?永明大师说,因为畜生道它的心识暗钝,犹如...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佛经故事】思无常,观不净 (ZT)
【佛经故事】思无常,观不净
思无常,观不净(转自中台世界)
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众:当思无常,于一切时一切
处。若能常思无常,便能断除欲爱、色爱;若无色爱,则能尽断憍慢、无明。为什么这
么说?现在告诉你们一段过去的因缘。
久远劫前,有一位辟支佛名为善目,相貌端正,面色如桃花,举手投足优雅庄严,不仅
口中散发优钵花香,身体也有栴檀香味。
一天,善目搭着袈裟、持着钵,入波罗奈国乞食,来到一位大长者家门口,默然而立。
长者的女儿看见门外有一位沙门,容貌殊特,庄严无比,而且身口发香,于是起了淫欲
心,走到比丘面前,说道:「你的长相如此端庄,世间罕见,我虽是女人,但也相貌端
正,可与你共成一对。而且,我家中富有,珍财宝贝无量,可供你享用。沙门的生活很
艰苦吧?」
善目问:「你现在贪爱我身体的哪一处呢?」
长者女回答:「我喜欢你的眼睛,也喜欢你口出妙香,身体有栴檀香味。」
善目便以右手把眼睛挑出来放在左手,告诉长者​​女:「你贪爱的眼睛,
就是这个!你看看这眼睛流着不净,就像臭秽的脓疮,也像水泡一样虚妄不实,欺骗着
世人。眼、耳、鼻、口、身、意...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佛经故事】思无常,观不净 (ZT)
【佛经故事】思无常,观不净
思无常,观不净(转自中台世界)
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众:当思无常,于一切时一切
处。若能常思无常,便能断除欲爱、色爱;若无色爱,则能尽断憍慢、无明。为什么这
么说?现在告诉你们一段过去的因缘。
久远劫前,有一位辟支佛名为善目,相貌端正,面色如桃花,举手投足优雅庄严,不仅
口中散发优钵花香,身体也有栴檀香味。
一天,善目搭着袈裟、持着钵,入波罗奈国乞食,来到一位大长者家门口,默然而立。
长者的女儿看见门外有一位沙门,容貌殊特,庄严无比,而且身口发香,于是起了淫欲
心,走到比丘面前,说道:「你的长相如此端庄,世间罕见,我虽是女人,但也相貌端
正,可与你共成一对。而且,我家中富有,珍财宝贝无量,可供你享用。沙门的生活很
艰苦吧?」
善目问:「你现在贪爱我身体的哪一处呢?」
长者女回答:「我喜欢你的眼睛,也喜欢你口出妙香,身体有栴檀香味。」
善目便以右手把眼睛挑出来放在左手,告诉长者​​女:「你贪爱的眼睛,
就是这个!你看看这眼睛流着不净,就像臭秽的脓疮,也像水泡一样虚妄不实,欺骗着
世人。眼、耳、鼻、口、身、意...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36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二饶益行。
此菩萨持戒清净。于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染着。广为众生说无染法。不求生于人天胜处
尊贵之家。不求利养不求端正不求帝王。但坚持净戒。作如是念。我持净戒。离一切缠
烦恼炽火忧悲苦恼。不负众生。诸佛欢喜。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菩萨如是持净戒时。于一日中。若有无量无数阿僧祇诸大魔王。一一魔王。各将无量无
数阿僧祇诸天女众。皆悉端正颜貌姝妙。姿容妖艳倾惑人心。又复赍持一切乐具。欲来
惑乱菩萨道意。尔时菩萨作如是念。此五欲者是障道法。乃能障碍无上菩提。
是故菩萨。乃至不生一念欲心。心净如佛。除其方便教化众生。内不离菩萨一切种智。
坚固正念。不为五欲因缘故。起一恶念恼乱众生。宁舍身命不加恶于人。若加恶于人无
有是处。
菩萨自见佛已来。未曾有心起一欲想。何况从事。若或从事无有是处。
尔时菩萨作如是念。众生长夜在生死中。忆念五欲贪着五欲。爱乐五欲。心常流转五欲
境界。永没五欲莫之能出。我今应当作如是学。令诸魔王天女眷属及一切众生立无上戒
。立净戒已。又教令得不退转地一切种智成等正觉。乃至究竟无余涅槃。
何以故。此是我业。一切诸佛皆如是学。离诸非行计我无知。观一切佛平等深法。
H******3
发帖数: 169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学的旅途
修学的旅途---索达吉堪布
喇嘛钦!
在五·一、五·四节日期间,举国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皆共休放假十日。此时
我想,我在书卷中一直工作已相当疲倦劳累,也应该休息十分钟。但休息的方式因人而
异,懒惰的人可能是卧眠于床睡一个长长的懒觉;而年轻人,比如像以前我在作小孩的
时候,则可能是到外面的草坪河畔同小伙伴们一道蹦蹦跳跳;可我现在却愿在庭院里喝
一杯茶,以此放松自己的身心。
于是,我信步走到庭院中。此时正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园中的小草在返青,
前面的灌木丛也已长出新嫩的芽儿,远处房顶上的喜鹊等鸟儿们则唱起了悦耳动听的歌
声,远方东山的肩上,太阳美女正露出她那迷人的笑脸呢!
彼时,正当我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时光,刹那间,外缘俱灭,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
一个似真非真的故事:
在汉地一座经济文化异常发达的城市中,商场鳞次栉比、高楼大厦林立,人们摩肩接踵
,汽车终日川流不息,入夜则是一片灯火辉煌。但在如此繁荣发达、热闹非凡的世界里
,却生活着一个个痛苦的灵魂、迷茫的灵魂、孤独的灵魂、贪婪饥渴折磨着的灵魂……
而此中有三位年轻人看破世间生活的假相,对轮回生起了强烈的厌离心,希求寻找一条...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8
索达吉堪布】---三种修行人的道路
大恩上师在《慧光云聚》(妙法宝库5)中《修学的旅途》(http://www.zhibeifw.com/book/xiuxuedlt.htm&;nbsp; )一文中开示了三种修行人的道路,警惕自己成为第一种人的前提下,很多时候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做第二种还是第三种?同时也需要观察自己,到底自己未来会是哪种修行人? 惭愧,到现在我也没有确定自己的道路和答案。不知道同修们观察好自己、想好了未来的道路吗?
1、 起点相同:
A、 厌离轮回,寻求解脱
“此中有三位年青人看破世间生活的假相,对轮回生起了强烈的厌离心,希求寻找一条
究竟的归宿。”
B、 上师传授了殊胜法要:
“三人的性格和智慧虽各不相同,但上师为他们都传授了教言和即生就能获得成就的殊
胜法要。”
C、 对上师有无比信心,发愿不离开上师
“这三位年青僧人生起了无比的信心,发愿在没有学到究竟成就的佛法之前,绝不离开
上师。”
D、 依止上师,初始精进
“他们在上师的身边过着清净的闻思修行生活。他们的饮食、住房等物质条件虽不如大
城市那样优越便利,但每日都是在闻思和背诵经论等浓厚的佛...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256
39
净界法师: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远活在果报当中!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441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远活在果报当中!
淨界法師
诸位你要注意这个六道里面,你们知道六道里面,造业最强的是谁吗?对人道,不
是天道哦!在唯识学上说,除了人道以外其它道,几乎没有造业能力,几乎了,都是在
受果报,真正能够创造生命的,就是在人道。
在《宗镜录》上说,它说这一个狮子去吃一个鹿,对不对?我们看那个《动物奇观
》,狮子去追鹿把鹿给咬死了,你们认为这个是什么业?善业、恶业?
无记!对了!是无记业。为什么呢?永明大师说,因为畜生道它的心识暗钝,犹如
做梦,没有造业的功能。如果狮子吃一个鹿是一个罪业,那糟糕了。它由于过去的罪业
变成狮子,结果狮子又造业,它不是没完没了吗?那就一因多果了!它因为过去的一个
因,它得到狮子这个色身,它已经付出代价了,结果这个狮子很自然的去吃鹿,要不然
你叫它吃什么,对不对?它没办法嘛!所以它是直觉呀,它完全是直...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戒定慧的真谛
达真堪布开示:
我们想护持学处就要护持这颗心,因为心是根本。把根本抓好了,一切都圆满了。
语言和行为上也有善恶,也要取舍善恶,但根本是心。若是心里没有远离恶念,没有提
起善念,只是在语言和行为上去断恶去行善,没有多大意义,再精进也只能得到人天的
福报、暂时的利益,与解脱无关,更不会成就。所以,心善才可以一切变成善,心不善
一切都不会变成善的。尽管表面上看似很如法、很善良,但若是心里不善良,统统都是
不善的。
我们受持戒律也是一样,主要是守持这个心,心净一切才净。所谓的戒律指的是净
,若是心不清净,就不会有戒学的功德。表面上持戒再精进、再严格,也没有意义。有
的人看似行为上很如法,表面上很有威仪,但是内心里不是贪就是嗔,不是嫉妒就是傲
慢,稍微有一点点清净戒律就容易傲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似的。
“我今天受戒了,受居士五戒了,受比丘尼戒了,是不是就具有功德了?”不一定
。你受戒了,那你的心相续有没有变清净?心里变得清净了,才有戒学的功德。
禅定也是如此。“我天天在打坐观修,是不是有功德了?”“我能打坐两小时不动
,我很有功德啊……”你这个肉身是没有动,但如果不动就是“有功德”,那外面... 阅读全帖
n*****c
发帖数: 231
41
净界法师: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9日
来源:都摄六根净念相继_慧普_新浪博客 2015-12-24 作者:净界法师 215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但是我还有希望发起菩提心;你着魔你变成天魔种性,你不可
能发菩提心的。
所以蕅益大师在这一段的经文当中,他说:“无闻之过,甚可怖畏!”无闻就是这
个人只是一路从行门用功,但是他没有听闻佛法的真理,不了解五阴魔境的相貌,这个
是很可怕的!为什么呢?蕅益大师讲出两个理由:
第一、魔相幽隐难见。
这个五阴的魔境是很难判断的,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修一修,一天到晚在那边哭;
或者修一修,整天很欢喜。这不正常!只要看到一个人修行以后变得不正常,就要小心
了!修行是很正常的事,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一个人修得有点不正常,就有问题
了,因为魔相幽隐难见。
第二、魔害深重难堪。
魔的伤害,是很难承当的,因为他破坏你的宝觉全身,他不是破坏你身体的一个部
分,是整个菩提种性全部被破坏。
一般来说,一个人会着魔,大都只重视行门,不重视解门的人;一路的修行,拜佛
、持...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2
☆─────────────────────────────────────☆
cpath (秋十三) 于 (Tue Jul 26 06:16:27 2011, 美东) 提到:
任何初学者,凭什么认为某比丘或某法师说的是正确的佛法,真的佛法?
是因为他德高望重?
是因为他与你感情好,熟识?
是因为他的风格你喜欢?
是因为他说的与传统上听到的一样或差不多?
是因为他说的是劝人为善….之类的人间善法,不是害人的?
是因为他说的就是你想听的,你也认为如此?
………
都是没有依凭的。
葛拉马经? 照着修果然就……就要相信他?
他有某种你所不及的修为境界,或神通,你被震摄,就相信他说的是佛法?
他说可以通灵,你照着修,真的可以通灵,于是他说的就是真的佛法?
他说,照着修可以入禅定,于是你照着修,果然可以入禅定,
于是就相信他说的是佛法?
他说照着修可以死后生极乐世界,死后就真的会生极乐世界? 他说的就是真的佛法?
他说要普渡众生,很伟大,于是他说的就是真佛法?
他说这样可以成佛,于是你就照着做,果然成佛了? 这就是真佛法?
那谁照着做成佛了?
他说照着修可以灭除贪嗔痴,你照着修果然就...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737
4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tmouse (猪头), 信区: Wisdom
标 题: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4:20:12 2012, 美东)
在我还是佛教徒的时候,偶尔看别人推荐这个电视剧,净土宗大力宣传的。前天晚上突
然想起来,仔细一读作者原文,原来原文明明白白讲了上帝如何监察人善恶!可惜佛教
徒拍的电视剧,竟然不忠于原文,加改删节,居然把上帝删掉了。不过,看看也好,让
人警醒。
‘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于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善行可记。
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
雠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
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vBFlF7tvl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mzI-k7dpXY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原文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
年及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在历史上,明州的奉化县出了远近闻名的两个活宝,就是有两位法师,一个是沿街化缘
的布袋和尚,一个是闭关修炼的净瓶居士。他们行为非常古怪,讲话乱讲,但当地人把
他们都称为是得道的高僧。有一天,一个好事的青年人出于好奇,听说这两个人是得道
高僧,要去拜访他们。他先在一个又脏又臭的巷子里遇到了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又矮又
胖,像个皮球,他躺在地上呼呼大睡,什么都不管。这个年轻人就邀请布袋和尚去吃饭
,他有意让店家端上了一些鸡鸭鱼肉,看看这个布袋和尚怎么办。布袋和尚双手合十,
虔诚地念道:“啊,因缘因缘。”他就吃了,吃一点点,放一点点到了他的布袋里,吃
一点点,放一点点到他的布袋里,然后笑笑。结果这个年轻人非常失望:“这种人也叫
得道高僧啊!”他去拜访净瓶居士,希望他能够给自己一点有益的启示。这个年轻人走
到他家里,参悟佛道。净瓶居士看年轻人来了,他就一句话都不讲。实际上人有气势的
,他一来,看这个样子,像来兴师问罪,好像来找麻烦一样,他就不讲话。他提起茶壶
,往供奉的净瓶里倒水,水溢出来了,还不停手,继续在倒。这个年轻人说:“哎,居
士,你的净瓶已经满了,怎么可能再倒进去茶呢?”年轻人提醒他。居士...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4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1) 真不真 假不假 (2) 妖怪变帅僧变傻 (3) 三藏变老虎 (4) 寻常之中有非
常 (5) 须从头收拾旧山河 (6) 为什么会有笑话 (7) 方向是不可以错的
PDF TXT订阅 PDF订阅 mp3播客 mp4播客
(1)真不真假不假
却说那怪把沙僧捆住,也不来杀他,也不曾打他,骂也不曾骂他一句。这是为何?从妖
怪的角度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那妖怪绰起钢刀,心中暗想道:“唐僧乃上邦人物,必
知礼义;终不然我饶了他性命,又着他徒弟拿我不成?——噫!这多是我浑家有甚么书
信到他那国里,走了风汛!等我去问他一问。”也就是说,妖怪认为虽然是沙和尚也跟
着来捣乱,但是这事情貌似根子不在老沙身上,他只是个敲边鼓的角色。
那么,其实,你知道,我不会只从妖怪的角度来分析的。我认为,乃是因为老沙这次关
难中的表现超好超合格,所以菩萨他们就不让妖怪为难他。让那妖怪想老沙师父唐僧去
了。他以妖怪之心,度唐僧之腹“唐僧乃上邦人物,必知礼义;终...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