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心行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P******l
发帖数: 1648
1
2017-11-24 / 黑門
红+黄+蓝=黑
多名网友爆料称:北京朝阳区一红黄蓝幼儿园园长为其老公及其同事群体猥亵幼童!!
!给孩子喂不明白色药片!喝褐色糖浆、打针注射液体等。
这不就是中国现实版的熔炉吗?!我气得浑身发冷……
有家长说,孩子最近三四天拒绝上幼儿园,“说老师给吃过白色药片”家人才意识到问
题。在家长提供的和孩子对话视频证据中,孩子捏着一个白色药片断断续地回忆“吃过
……老师给吃的……睡觉吃……其他小朋友吃的……每天都要吃……”
新京报:
#北京红黄蓝涉嫌虐童# 【朝阳一“红黄蓝”幼儿园多名幼儿身上现针眼】昨晚开始,
有十多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
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新京报记者今日获悉,朝
阳警方已介入事件调查。幼儿园工作人员表示,院长正在配合警方调查因此无法接受媒
体采访。
以下为网友发布的截图:小男孩肛门都流血了,小女孩晕倒被拉去急救才被发现......
“虐童”新高度!网曝北京红黄蓝儿童被集体注射喂药性侵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478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在家修行人的婚姻问题之我见
我也来谈谈在家修行人的婚姻问题。:)
我认为恋爱结婚是我们多数人人生的正常过程,没有必要把它当做什么可怕的大件
事来看待。至于性爱,只要是两情相悦,并不会伤害任何众生,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
对这样自然的事情生出罪恶感来,并非人的本性天然,而是社会道德灌输的结果,
使得人性变得扭曲虚伪。
我认为佛说不断淫欲,不可能出三界,是描述一个现象心行。并不是说我们以种种
手段去“搞定”性行为就是佛说的“断淫欲”了。我认为在家居士以种种手段去
“搞定”性行为不仅达不到目的,更常常会产生强大的反作用。更严重的是在家居士
这样“搞”,往往对配偶有伤害,是十分不人道和自私的行为。我们持戒是为了尽可
能地不伤害众生,而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能够持行为上的戒而不必要地伤害他人。
结婚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责任和负担,也可能有快乐和喜悦,至少,孤独的人生可以
有一个陪伴。各人因为因缘和习性不同,或许会选择结婚或单身,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我认为,如果把结婚或不结婚,找不找女朋友,当做“搞定”什么的筹码,这个是太
离谱的事情,我没有见到任何圣贤这样教人过。
人有那么多的负担,为什么不可以单单纯纯地吃饭睡觉找女朋友结婚,单单纯
c**a
发帖数: 2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成为骗局?
>>顺便请问您一下, 如果我告诉您, 我对您讲的一切佛法都是骗您的
! 或释佛也告诉
>>您, 整个佛法的什么修证等都是他骗人的! 假的! 那, 请问, 您感
想如何? 决定又
>>如何? 还吃素? 还全心去 "修" 吗? 打坐吗(练)? 还修 "观"? 心
态如何?
>>请大一家一起玩玩这个问答游戏, 尤其相熟的纲友, 但回答时请不
要用您的想像猜
>>想回答, 而是请您反观自心而回答遇上这事情的真实心行之反应及
决定, 谢谢....
看到这个,脑中自然就升起一点想法
佛法成为骗局,这个游戏,这件事,直截了当的给我一种荒谬感,
比较强烈,似乎又无可言喻,大概是里面的某种矛盾引起的吧,
我无法用一句话把它清晰的说出来,只好勉强试着说说了
如果学佛的人因为佛法被说成骗局而动摇了,
那么佛法在我看来就是真正的骗局了,至少,只是一个漂浮在虚空中
没有根的信仰,
有点偏激了。
不过这样的佛法,充其量是一种类似气功的门道,用来被教授被传播
的,
被授者只需要跟着老师说的做就行了,至于它的正确性,不用费力去
思考和体验。
有朝一日,老师说它是错的,那它就是错的了。
如果一个真理被当成信仰无条件的接
P******a
发帖数: 478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杀生
我认为禅宗祖师提醒的没错,不可以把吃素持戒当做修行.
我们反过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禅宗,是不是正是因为当时
的人修行太执着,太注重外表形式,以为外表形式就是修行,
修得很认真艰苦,却忘记了修行是修心的重点呢?
但从另一方面说,人活在世上虽然避免不了杀生,但如果
因为这样就不去避免不必要的杀生,这样的心态,不是更可怕
的执着么? 如果我们还不能去掉执着,那么执着尽量避免
杀生的生活方式,不是更健康有益么?
我认为吃素的意义有比不杀慈悲或健康更重要者:决心不杀,持戒
清净,不为任何顺逆情况外在条件和内在情绪所影响,这也是心行呀.
W****i
发帖数: 56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神通
>最近的佛教界还有基督教等等常常谈到末法时期,末法究竟是何云谓,
>不太清楚,不过给人的印象好像是末日的意思。
基督教之末法时期, 其教徒普遍认为是世界末日, 却同时有圣人
降临, 来拯救信者.
佛教之末法-外指释佛之教理经过时代之变易, 普遍性的失却其行
入修证精要神髓, 内指空有外在正确 "知见", 迷于业识, 误以此
为 "正见", "心" 无 "正见行", 因此会有更多圣贤展现帮忙众生,
此时即成正法时代.
"正见" 从 "心", 非从外相 "意" 与 "识", "心行" 正时, 知与
不知, 识与不识, 亦 "正见".
>小神通是有形有相,有得有失,大神通无形无相,不得不失。
>大神通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能欣赏生命,
>你都能从一朵花中看出美丽;甚至在没有鲜花,没有没有赞美的
>沙漠中,你也能看见生命的跃动,如果这样,我觉得这个人就有
>了大神通了,基督教为什么说耶稣伟大?因为他能爱人,「基督
>爱世人」;其他的人,大多都有点怨天尤人的意思。不怨天不尤
>人,这个其实就是大神通。你能承认这个是个大神通么?
这个大神通? 爱? 如果只是这样, 只
s***c
发帖数: 66
6
好文啊,好文。

遇事
4.心行(从1.2.3.
心.
"心"
同样
老婆,
决定
我想Kiss她
心"(

气!
....
找个
r*****e
发帖数: 1196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请问oops, waichi
☆─────────────────────────────────────☆
puppeteer (舟云) 于 (Mon Jan 28 13:08:25 2008) 提到:
虽然知道各位善知识都在潜水, 但还是忍不住要试试.
实在是没搞得很惨, 没办法而为.
求求各大善知识帮忙...
是关于疑情. 我现在认为就是不住心识(业识等当然更不住), 而直用"觉性"去探求心识
的来源, 去搞清楚"心"是什么, 对吧?
不能明心前, 就只能护好心识, 根据心行判断心, 但更重要是一直直发心, 而且去探求
心, 这对吗?
我的感觉, 不住心识时, 自能隐约知心之决定. 也自然无根上能所之我. 是否就在这种
状态下直用"觉性"去探究心的本质即可?
☆─────────────────────────────────────☆
WeiChi (WaiChi) 于 (Tue Jan 29 01:10:58 2008) 提到:
> 是关于疑情. 我现在认为就是不住心识(业识等当然更不住), 而直用"觉性"去探求心识
> 的来源, 去搞清楚"心"是什么, 对吧?
Temp先和其他人讨论
E*********g
发帖数: 18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第一天
这个看上去挺不错的,如果以前没贴过,我就都贴上来
====================
The Discourse Summaries
(葛印卡老师)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目录
前言
附注
第一天开示
开始时的障碍~内观禅修的目的~为何以吸呼作为入手处~心的本质~何以会有障碍及
如何克服~应注意事宜
第二天开示
放诸四海皆准之善与恶的定义~八正道:戒与定
第三天开示
八正道:慧(pabba)~闻慧、思慧、修慧~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四元素)~
三个特质:无常、自我的虚幻本质(无我)、苦~透视表相
第四天开示
如何练习内观(Vipassana)的问题~业的法则~心行的重要性~心法四蕴:识、想、
受、行~保持觉知和平等心是离苦之道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
~缘起
第六天开示
培养对感受的觉知及平等心的重要性~四大(四元素)及其与感受的关系~物质生起的
四种原因~五盖(五种障碍):贪爱、瞋恨、心理和生理上的怠惰 (昏沈)、焦躁不
安(掉悔)、怀疑
第七天开示
对微细与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性~觉知的持续不断~五
E*********g
发帖数: 18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第四天开示
如何练习内观(Vipassana)的问题~业的法则~心行的重要性~心法四蕴:识、想、
受、行~保持觉知和平等心是离苦之道
第四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你们已经开始沈潜浸入正法的恒河,探究你全身各种感受的
实相。在过去,由于无明,这些感受使你加倍增添各种烦恼,但是,感受也能做为根除
烦恼的工具。借着学习观察身体上的各种感受,并且保持平等心,你已经迈出趋向解脱
之道的第一步。
有些关于修行方法的问题,经常被提出来:
为什么要按着顺序移动注意力经过全身?为什么要按这种顺序?任何顺序都可以,但是
必须要按某种顺序移动。否则你可能会漏掉身体的某些部位,对那些部份就仍然盲目、
空白。感受是遍布全身的,而就这个修行方法而言,培养出能体验到全身感受的能力是
很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按着顺序移动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身上某个部位感觉不到感受,你可以将注意力停在那里一分钟。实际上全身各个部
位,每个次原子粒子,都有感受,只是非常微细,而你的心不够敏锐警觉,无法感觉到
,所以这部位似乎是没有感受而空白的。在这部位停留一分钟,以平稳的、安静的,平
等的心观察。不要贪求有所感受,也不要对没有感受产生瞋恨。假如你产
t********n
发帖数: 571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理事圓融(ZT)
余學佛之初,受一長輩佛友接引照顧,倍感幸運和感恩。前幾日與此長輩連絡,彼此之
間的一段對話,令餘十分慚愧。
初學者,或勇猛甚深,或徘徊不前,或觀望等待……尋尋覓覓,為找相應的法門和善知
識。余即是其中之一。
在找尋時,不免起伏不定,愛憎取捨,心隨境遷。以致道理雖已達了,然遇境仍分別不
息,真得很懺悔、很慚愧。
理事本來不二。若理明,則事自然通達;若事不圓融,則理未明。謂「理事無礙」,方
乃圓見也。
修行首要「明理」。知見正,圓滿圓解。眾生本俱如來藏一切智慧功德,不假外求。
二是「直心」。口說心行,表裏如一。選定一相應法門,一心用功下去,不朝三暮四。
三是「學會如何做人」。所謂「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鳥巢禪師曾對白居易講:「此
語三歲孩子說的,八十老翁行不的。」可知其意義之深遠。
四是心量廣大,能包容一切。即已知一切皆是佛性所現,心外無境,境外無心,不再愛
憎取捨,只要洞然明白就好。
凡夫總在貪、瞋、癡、慢、疑中,粘境不息,輪迴不已。既然此生再遇佛法,當有大丈
夫氣慨,誓拔情苦生死之本,于無上道勇猛精進,自覺覺他,共成大道。
南無阿彌陀佛!
佛子 本雯
二OO八年八月五日
W****i
发帖数: 56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Sept 20th. meditated 6 hours

胡说.
胡说.
那么简单的一句话, 哪有你说的那么覆杂.
如你师父教你, 今天打坐要守呼吸出入息, 但你今天此一
坐, 坐中修法门, 心在计划今晚和女朋去哪玩.
则法门是外相事, 内在的法门行动也是外相事, 而心在计
划今晚和女朋去哪玩, 才是此坐的真实行动.
你是同门他师兄, 你说我们同一师, 刚刚那坐是修的是同
一法, 师教守呼出入息, 因此他刚才一坐是修出入息.
这当然是错了, 这只是以外相为理所当然而为凭.
凡任何法门任何打坐, 禅定都是内道外道共通一致的, 连
最基本最初级的 "初禅=制心一处", 也是以心行为本, "离
心之实际行动, 就是外相."
q****u
发帖数: 142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WaiChi 11/30
另外,以前恶业深重,坐中有时恶念翻腾,感觉自己应该做忏悔。您以前讲过如何祈
祷,如何忏悔好像还没有讲过。我现在经过您的帮助,炮口对准自己,经常反省自己
的行为和念头,通过反省发现问题,希望能改过抖正心行,深重的罪业或习气,是不
是通过忏悔能够帮助尽快转变。请您讲讲如何忏悔。谢谢。
r******4
发帖数: 178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念處經

你可以继续忽悠。
先说有个心,而且还有心向,心行,还可以转,在六根六识之间轮转,一秒钟在六根轮
转千万次。
然后再进行掩盖 ,忽悠自己的这个心也是假立的,前后完全自相矛盾。
反正真真假假,假里面掺点真,不明所以,不了解的人也只能听你大忽悠,这就是典型的伪佛法。
p****y
发帖数: 23737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说到修行成就
诚如太虚大师所言:“密宗之经咒仪轨,皆为佛地自受用法乐之事,皆为如来果分不可
说之说”。“一地菩萨不知二地事”,凡夫哪能清楚佛地密宗的事情呢?一般人连凡夫
心行都未必能透彻了知,要通晓佛菩萨不可思议境界更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我们不甚了
然的密法,就是平常念的《普贤行愿品》,仅仅依靠字句就能彻知普贤菩萨的高深境界
吗?显然也不能。究实而言,佛菩萨的行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根本就是知之甚少
、甚浅。因此,从佛地安立的甚深密宗法门,并不会因为我们暂时理解不了就是错的,
而“唯是可以信力接受”,应该对此有个清净的信心!
再者,佛陀说法又是因机施教的,一切根据受众的根器来定,那么在大众根机面前
暂时隐秘某些深层次的法,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非器面前不说法”,这正是佛陀
的慈悲所在。所以,拿汉文显宗经典来衡量一切,显然是行不通的。密宗法义有密宗的
经典所依。密宗经典汉文大藏经中有一部分,由密教部所摄。藏文大藏经中的密教经典
,部分和汉译经典重合,相比之下还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也是直接源自印度,由印藏译
师们共同所译。这些梵文原典仍有许多保留下来的,故此否定藏传经典的实质就是否定
印度经典。
r****n
发帖数: 8253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pattern (放手 )请进

其实你说的名色,并不是指名法((nàmadhamma)和色法(råpadhamma),而是
指名身(nàmakàya)和色身(råpakàya),其中名身包括受、想、思、触、作
意等名及名身,又称心行(cittasaïkhàrà),但不包括识。而色身包括四大种及
四大种所造色、入息、出息等,又称为身行(kàyasaïkhàrà)
所以汉译经典中的名色,有的时候指名法和色法,有的时候指名身和色身,如果出现名
,色,识的时候,此处的名色则指名身和色身,如果只出现名色的时候,通常指的是名
法和色法。
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千万不要误认为五蕴或者说名法色法之外还有一个心(不管这个
心是何种形式),因为这是违背阿含经典,违背阿毗达摩的。
五蕴或者说名法色法之外,只有涅槃究竟法,其他的就没有了。没有心,没有如来藏,
没有阿赖耶,没有真如心。
从究竟法的角度来说,阿含和阿毗达摩中的心(citta),属于识蕴,而心所(cetasika)则属于行蕴,想蕴,受蕴。
我个人一直非常推荐读阿毗达摩就是因为阿毗达摩对经典中的很多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区分,对身心实际的组成进
p*****n
发帖数: 141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pattern (放手 )请进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pattern (放手 )请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7 20:36:51 2009)

>其实你说的名色,并不是指名法((nàmadhamma)和色法(råpadhamma),而是
>指名身(nàmakàya)和色身(råpakàya),其中名身包括受、想、思、触、作
>意等名及名身,又称心行(cittasaïkhàrà),但不包括识。而色身包括四大种及
>四大种所造色、入息、出息等,又称为身行(kàyasaïkhàrà)
>所以汉译经典中的名色,有的时候指名法和色法,有的时候指名身和色身,如果出现名
>,色,识的时候,此处的名色则指名身和色身,如果只出现名色的时候,通常指的是名
>法和色法。
>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千万不要误认为五蕴或者说名法色法之外还有一个心(不管这个
>心是何种形式),因为这是违背阿含经典,违背阿毗达摩的。
lwglwg
对名、色、识的解释
我所知 与runsun一样
r**m
发帖数: 1825
17
这是每天的功课,而且是正念的一部分,看看上面文章里的这段话:
"即使你不修独身,你也需要一种护卫方式,抵制那种飘忽不定的淫欲感。这种观想,
实在是违反习惯倾向的,这就是一遍又一遍观想之所以有用的理由之一。阿姜摩诃布瓦
反复讲过这一点: 不要计算你做了多少次不净观。要一直做到修成。毕竟,正是对人体
的淫欲,牵引我们投生。正是它,令我们不断地想回来,令我们做极其愚蠢的事。"
我说这是正念的一部分的意思是一旦发觉心念以对境美好时即应立即修不净观,
例如看到一朵花,有正念时首先观察到自心正在认为此花很美,若贪念未起,即观下一
念头,若贪念起,则立即思维花的凋零相,落入泥涂之相以作对治。
修平等心和修不净观是相关的,喜欢即是贪,不喜欢就是嗔,
有净与不净的分别心就不是平等心了,初修人是很难做到心行平等的。
但是证初果并不需要完全除贪,三果圣人才到。
个人认为平等心是修行后水到渠成的事.
o*****s
发帖数: 193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问一下禅宗与净宗的区别
以下来自网络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何径出轮回而趋佛果,是每一个佛教徒
需要迫切承办的问题。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禅宗与净土宗同是力行的法
门,一主自力,一倡他力,其基本见地及修行次第却有不同,故自隋唐以来,禅净之诤
断断如也。参禅者自标“即心是佛”,每每讥讽净众为“著相”,念佛者自谓“仗佛加
被”,每每讥诋参禅者为“浮泛”。宋永明延寿、天衣义怀出,始倡禅净双修,相即相
融,事理无碍,禅净之诤才告暂停。时至今日,或执禅毁净,或执净毁禅者仍大有人在
。那么,禅净二宗各有什么思想特点?二者能否调和融通呢?余谨依先圣之旨,再释禅
净之义,以一得之见求教于大方,以期抛砖引玉。
二、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1 、禅宗的思想特色
自迦叶灵山会上拈花悟旨以来,到达摩二十八传而至中国,经慧可、僧璨、道信、
弘忍至六祖慧能,自此一花五叶,各胜擅长。
禅宗认为,一切众生既然皆有佛性,有佛性者就能成佛,可见佛之一切知见、德能
本自具足,现现成成,离一切能诠所诠,无须外求,只有靠自己去体验、去实践、去证
得,正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当体即是,动念却乖。因此,禅宗以无念为宗,无相
v*******e
发帖数: 171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05-05 meditation not enough

我说的更细致点吧,
靠良好习惯进入打坐,是很好的。-- 我缺这个。
另外一个方面,是靠自由的愿望直接化为行动的打坐。
这两个方面,恐怕缺一不可。
习惯-行动,这个因果比较容易看明白。此时需要看得是心是否跟随着习惯而没有
其他溜走。
自由愿望-行动,这个过程最有意思,为什么有时候有愿望却没有化为行动,中间
被插入了什么,如何流转。 如果能直接化为行动(心向,心行一致),这个过程的细
节如何。
努力其实是不对的,是没有必要的花招。 如果说一心的话,唯一有用的一心,就是
做某个事情的一心,他的直接结果就是做某事。努力是额外插进来的,是干扰因素。
一是习惯,2是自由,此外的东西,都最好小心。 比如什么努力。
自由最有意思,对我还如电光火石般难以把握。什么是自由,这里每个人的每个文章
是自由么?我写这个,是自由么?我们是命运和业力的奴隶,但似乎又有自由。。。
而且层次程度不同。
b**d
发帖数: 7644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太乙金华宗旨之四:回光调息
宗旨只要纯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大约初机病痛,昏沉散乱,二种尽之。却此机窍
,无过寄心于息。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心一动,而即有气,气本心之所化也。吾
人动念至速,霎顷起一妄念,即一呼吸应之。故内呼吸与外呼吸,如声响之相应。一日
有几万息,即有几万妄念。神明漏尽,如木槁灰死矣。然则欲无念乎?不能无念也。欲
无息乎?不能无息也。莫若即其病而为药,则心息相依是已。
故回光必兼之调息,此法全用耳光。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
光者,内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之凝定处,同出而异名也,故聪明总一灵光而已。坐时
用目垂帘后,定个准则,便放下。然竟放,又恐不能,即存心于听息。息之出入,不可
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一有声,即粗浮而不入细。当耐心,轻轻微微,愈放愈微,愈
微愈静,久之,忽然微者遽断,此则真息现前,而心体可识矣。盖心细则息细,心一则
动气也。息细则心细,气一则动心也。定心必先之养气者,亦以心无处入手,故缘气为
之端倪,所谓纯气之守也。
子辈不明动字,动者,以线索牵动言,即掣之别名也。既可以奔驰使之动,独不可
以纯静使之宁乎?此大圣人,视心气之交,而善立方便,以惠后人也。丹
A****a
发帖数: 274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阿含经卷一

这个需要亲身体会,如果你能亲身体会到快速的生灭无常,必然知道那是苦的。
那种生灭无常带有一种极其强的压迫感,你躲无可躲,抓无可抓,这是极苦。
那种生灭无常是让人畏惧的,这也是苦。
那种生灭无常打破以前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这也是苦。
因为这种苦,而生厌离,进而灭掉贪爱,灭掉嗔恨,破除无明。
。。。。。。。
杂阿含第一经写得非常清楚: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
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
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
这个第一经,其实已经把解脱关键点说得清清楚楚。
请问这里有waichi的所谓的命根,心向,心行还有什么单一轮转取舍吗???
当然不是。因为知苦见苦,会灭除贪嗔痴,灭除贪嗔痴的人,就是灭除烦恼的人,没有烦恼,当然就轻松快乐,真正的轻松快乐
s******g
发帖数: 5074
22
☆─────────────────────────────────────☆
runsun (runsun) 于 (Thu May 14 23:09:44 2009) 提到:
自由,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字眼。
某些人修行,他说他为了要自由,他要有自由的心,他不要被三界的业力捆绑。
但到底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自由的心?
自由是脱离业力,地狱佛土来去自如吗?
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意驰骋吗?
如果有以上的自由,那岂不正是有"我"?
如果有以上的自由,那佛陀说的缘起法岂不是完全错误?
缘起法指明一切有为法都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的条件因果关系。
而自由显然是要去摆脱那种彼此依赖的条件因果关系。
唯一脱离缘起的只剩下涅槃,可是涅槃是寂静,是诸蕴的灭尽,怎能是任意驰骋的自由?
三界内众生,必然有诸蕴,有诸蕴中的任何一个,则不可能是涅槃,则必然要遵循缘起
法,那么自由在哪里???
于是有人开始自欺,他观察自己,他竟然把自己潜意识深处的某些行为当成是自由,当
成是自由心,于是胡扯出所谓的心向,心行,心愿。
可这些实际是什么呢?实际只是我们难以直接察觉的五蕴生灭而已,其中以行蕴,识蕴
为主
A****a
发帖数: 274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和stoic探讨“心”是什么
心,在佛教里面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词,佛教说心王,心识,心所,心一境性,制心
一处,妄心,真心,真如心,六识心,七识心,八识心,包括有人说什么心向,心行。
对心的正确理解是正见的重要基础,对心的误解是邪见的重要基础。如果学习佛法,非
常有必要了解佛经在各处说的心都是具体指什么,也有必要了解大小乘各自的心有什么
不同。
不明白佛法说的心具体是什么,性质是什么,实修当中就会出现严重的歧途。
所以我们根据我们各自的理解,探讨一下,佛法说的心到底指什么。
欢迎stoic加入,也欢迎其他人加入,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不能说我们自己代表
真理,代表佛法,但起码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b**d
发帖数: 7644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来鉴定一下。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今天见到的,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4 15:25:56 2009)
对. 而且和四禅八定全不是一回事.
四禅八定是指行者到底有啥心不乱之 "能力", 及此 "能力"
之形成是否需依靠什么才造成有此能力, 和此依靠最终会
造成什么定力结果.
而那静虑支, 并非在说你有何能力, 而是说 "心行". 你只有
初禅能力, 也可静虑而置心一处, 你俱足四禅能力也可静
虑而置心一处; 此 "置心一处" 就和初禅的 "置心一处" 能
力之所指是风马牛无关.
I don't want to said, 让他慢慢以戏论为修.
r****n
发帖数: 8253
25
比丘!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
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杂阿含第
二七三经》
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想、思是心數法,
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對應P.T.S《巴利藏》的相當經如下:
saJJA ca vedanA ca cetasikA ete dhammA cittapaTibaddhA || tasmA saJJa
ca vedAnA ca cittasaGkhAro ti || ||
此可翻譯為:想和受是心所法,繫屬於心,是故想與受是心行
o*****s
发帖数: 193
26
一、绪 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何径出轮回而趋佛果,是每一个佛
教徒需要迫切承办的问题。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禅宗与净土宗同是力行
的法门,一主自力,一倡他力,其基本见地及修行次第却有不同,故自隋唐以来,禅净
之诤断断如也。参禅者自标“即心是佛”,每每讥讽净众为“著相”念佛者,自谓“仗
佛加被”,每每讥诋参禅者为“浮泛”。宋永明延寿、天衣义怀出,始倡禅净双修,相
即相融,事理无碍,禅净之诤才告暂停。时至今日,或执禅毁净,或执净毁禅者仍大有
人在。那么,禅净二宗各有什么思想特点?二者能否调和融通呢?余谨依先圣之旨,再
释禅净之义,以一得之见求教于大方,以期抛砖引玉。
二、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1 、禅宗的思想特色
自迦叶灵山会上拈花悟旨以来,到达摩二十八传而至中国,经慧可、僧璨、道信、
弘忍至六祖慧能,自此一花五叶,各胜擅长。
禅宗认为,一切众生既然皆有佛性,有佛性者就能成佛,可见佛之一切知见、德能
本自具足,现现成成,离一切能诠所诠,无须外求,只有靠自己去体验、去实践、去证
得,正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当体即是,动念却乖。因此,禅宗以无念为宗,无相
为体
r*****e
发帖数: 1196
27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清海胡编乱造自己的神奇出生,自相矛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9 17:03:13 2009, 美东)

“行” 就是进行. 不一是一回事.
比如假设: 我心行, 我是回你文; 但我心是一直 "向", 著我那
儿子, 平常放学到家是3:00, 怎么now 5:00还未到家呢!
取即取 "向".
没有.
m****s
发帖数: 18160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修行和心行 (1) ZT
☆─────────────────────────────────────☆
bigfool (fool) 于 (Sat Sep 19 20:21:13 2009, 美东) 提到:
《如何修证佛法》 作者:南怀瑾
实际上我们大家学佛修道,都是想证果。但是为什么学的人那么多,而真正能证果的人
那么少见呢?主要是行愿不够,不是功夫不到。
今天站在行愿的立场来讲,如果没有行愿,见地是不会彻底的;没有真正的行愿,修证
功夫是不会进步的。但我们最易忽略的,就是行愿这方面,所以大家用功会感觉不上路

现在以见地、修证、行愿三样合一来讲,比如有一个很明显的心理。世界上很多人为什
么要学佛学道?就算不走学佛求道的路子,也要求另外一个宗教信仰,乃至不找宗教信
仰的人,也要另外找一个东西来依靠。基本上来说,下意识都是有所求,像做生意一样
,想以最少的代价,求一个非常大的成果。
等于求菩萨保佑的人,几十块钱香蕉,几十块钱饼,几块钱香,充其量花个壹百块钱。
到了庙里,烧香、叩头、拜拜,要丈夫好,要儿女好,又要升官、发财,一切都求完了
以后,把香烧了,最后把香蕉带回去吃,自己慢慢吃。
这种祈求的心
m****s
发帖数: 18160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修行和心行(2) ZT
☆─────────────────────────────────────☆
bigfool (fool) 于 (Sat Sep 19 20:21:19 2009, 美东) 提到:
《如何修证佛法》 作者:南怀瑾
真正的修行,最后就是一个路子:行愿。
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
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没有发出来的行为,一切的行动则是思想的发挥。我们想求得
空,这是在追寻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追寻能够发生思想的根源。在行为上、思想上真正
做到了空,几乎是不可能的。假定有人做到思想完全空,变成无知了,那又何必修道呢
?所以空的道理不是这样。
大家坐起来拼命在求空,基本上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对于空性的理,根本没有认清楚。
所以上次提出要大家看肇论,这本书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大弟子僧肇法师所作。当然,这
本书不大容易看,它是集中佛法之精华,以及老、庄、孔、孟思想而成的文章。比如它
写“般若无知论”,我们天天求般若大智慧的成就,他说智慧到了最高处是无智慧。等
于心经上讲的无智亦无得。又说物不迁论,物没有去来,无动也无静,没有过去,也没
有未来,只有当前这一下。又说:不真空论,空而不空
a**u
发帖数: 8107
30
☆─────────────────────────────────────☆
freeman08 (自由自在) 于 (Mon Nov 9 09:00:50 2009, 美东) 提到:
心行,心向,心识,业识,
什么人才能不会被迷惑?
什么人才能做到 明明知道世界不可靠,还能安稳的睡觉?
是否必须承认世界必然不完美,
人才可能原谅一切, 接受一切?
现实中人是否能够原谅一切,
世界是否必然带着不断的失败来运行?
除了解脱是否就没有解决的道路,
纯善的人能否做到放弃自我?
q*c
发帖数: 9453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 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no.
it feels good that you are out of the trouble.
解脱为乐。 我和你的心行不一样, 呵呵。
r****n
发帖数: 825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打妄想
什么是打妄想
1.缺乏正念觉知的胡思乱想。
表现:打坐中妄念纷飞,想东想西,完全缺乏对自己当下状态的正确和紧密的觉察。也
叫做丧失正念。由于缺乏正念(即清楚的觉察所缘),而必然存在严重的掉举以及痴心
所。
2。以实际不存在的概念法为心识的所缘目标。
概念法是人主观制造出来的概念,它在究竟意义上并不存在。比如美丽是人假定出来的
一种概念,人的名字也是假定出的概念,念头思想的几乎所有内容都是概念法。就
像幻灯片的投影,如果以这些虚假的概念为所缘,则严格来说都是打妄想,除非你是借
助某个具体的概念法来修安止禅定。而且任何的概念法都不具备无常苦无我的真实特性
,他们是没有意义的。
3。类似于第二种,但是更加细微,比如禅修者试图去观察寻找所谓的心向,心行,本
心,真如,梵,灵魂这类子虚乌有的东西,并自认为观察到。这同样是打妄想,而且是
极其严重的妄想,它们造成了严重的邪见,使得禅修者完全偏离正道。
避免打妄想,需要对心的特性有正确的了解,需要建立起正见。以正见为导引,产生
正念,自然能避免打妄想,并逐渐有正确的禅那。
1.无论禅修者在做什么,第一重要的是保持对当下刹那状态的敏锐觉知。这是正念产生
f*******8
发帖数: 3612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The meaning of life

实际上念佛号可以明心,我基本确定自己是经历过了。
(其时waichi用了很大的劲,这是后话)
所为明心,就是能分辨心行心向业识等等,不过我并不能时刻做到。
另外,决定也是明显的,平常人只要对自己认真,
应该知道自己有没有决定。真正的决定后面肯定有坚决持续的行动。
现在回忆,念佛号的过程,从开始的决定到后来的结果实际上
很明显的联系。决定一早就有,也知道。只不过不象后来
因为各种心理现象区分开后,看得那么明显。
但有决定的人自己肯定是知道的。
这是当时对J说的好像,我觉得对我的情况而言,
问题就不是这么问,因为我从开始就没关心这是否骗局。
但是我关心类似的问题,最近的到答案:
唯一正确的路,就是做正确的事。这不是一个同义反复。
重要的就是决定什么是正确(当下对自己而言正确,而不是习俗认定正确)
决定了要做,就应该跟别人、佛无关了。
最近对waichi的祈祷文有了新的认识:
我求师傅或佛菩萨帮忙,他们确实会帮,而且出人意表。
问题出在,一旦意识(或认定)到这是帮忙,自己就会
停下来,思维有人帮忙。然后就完蛋了。事情就停了,不尴不尬的。
我就想,为什么这时我要停,为什么我停了,那边就也停了
v*******e
发帖数: 171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The meaning of life
我 说的明心,就是 明心-- 明白心是 什么
而 不是 只了解心的几个粗浅功能的影子: 心行,心向 。。 这是开头。
也不是了解心的全面功能和性质: 性空,转物。。 这是见性。
f*******8
发帖数: 3612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The meaning of life

是我说漏了,还是理解差了,
心就是决定,当然不是那些相,心向,心行,心识都是相。
这就是我所到的了。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是否是从见黑来理解的?
黑,我也见过,不过只是惊鸿一瞥,看不清过程。
r*****d
发帖数: 922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责任
转自<<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
。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
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
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会善知识难”:会,就是遇。你能遇到善知识,这也是不容易的。你看人人学道啊!
遇到的多数都是糊里八涂的。善知识他不糊涂,不会教你走到错路上去。修道的人一定
要听善知识的话;不听善知识的话,在你还没有证果之前,就信自己,任自己的性,那
是不行的,终究会堕落,终究会招魔障的。所以一定要亲近善知识,听善知识的教化,
这是说会善知识难。
r******3
发帖数: 586
37

呵呵,心可以乱转,有心向,有心行,还能观,和妄心不同,这叫世间,叫方便。
根本没心,这叫究竟。
是这样吗???
以上就是用所谓的究竟来做掩盖,掩盖神我邪见。
waichi就是如此,而你也根本搞不懂上面的错误在哪里。
r****n
发帖数: 8253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伤害发生的时候
心愿心向心行一致就有主动性了。老歪的伟大理论。据说还能转业转物呢。
老歪是贼心不死。信徒们是本来就有贼心。
老歪和J为什么能凑到一起呢?因为各取所需。J想着做大神做上帝。想着他的自由,而
老歪是投其所好。
r****n
发帖数: 8253
39
表面看起来对,听着很爽,但实际却是完全错误的。照着做更会死得很惨。
打坐不能胡思乱想,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心无一物,所谓的什么听法性说更是胡扯八道,
认为有个法性本就是已经是邪见。更别提什么搞心向心行这些东西。
正确的打坐,就是不断坚持做正确的事,避免错误的事。
什么是正确的事?对于修四禅八定,那就是不偏离已经设定好的所缘,重在不偏离,对
于修观禅,那就是清醒觉知当下现起的不同所缘。重在清醒觉知。
上面的是核心,然后就是要做好各方面的辅助措施,也就是进行五根的平衡工作,进行
五盖的对治工作。每种障碍,都有很多对治方法技巧,摸索出适合自己的。
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正思维,尤其纯观禅。正思维绝对是非常重要的。没有
正思维,无常无我的特性很难清楚显现出来。
某些人愣头青的只管什么制心一处,最后结果就是五根严重不平衡,而五根不平衡,不
可能有什么禅定。
Y**u
发帖数: 5466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学什么
学佛的样子?
学佛的语言?
学佛的行为?
学佛的神通?
学佛的心行?
学佛的志向?
一切都离不开对佛的了解和认识。佛究竟是什么,每个修行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不了
解佛, 不认识佛, 则无从学起。 佛的意义恐怕不光是解脱自己, 更多的是造福他人
。 学佛的人是越学越高, 还是越学越低。 这恐怕是我们最先要值得探讨的, 在我们
学佛之前。
purity 前面有一个帖子,叫"爱是不保留"。 一句话就很好。 我们也来说说自己对
佛的理解吧。 brainstorm, 一句话就行, 先不要去评论别人的。
我先开个头。
佛是身最低, 志最高。
r******2
发帖数: 102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学什么
应该是没有任何佛经教waichi说的佛法,哪怕是大乘佛经。
waichi完全是掺杂些佛经名词编造出自己的一套东西。
而这个waichi却对佛法最基本的一些概念极其无知。
比如可笑的初禅最高空无边处定,七识是行蕴,证到四果再证初地菩萨。。。。
还有可笑的说什么阿罗汉必然六根互用,地狱佛土来去自如。。。。
至于什么无间转因缘,向黑,心向心行那套鬼东西,更是独家发明
赞赏waichi的独创能力,不过用错了地方。
r******2
发帖数: 102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骗子说:我不是骗子
一个骗子骗了别人钱而被法官判坐牢。
律师robbin说,不能判他坐牢,因为人家说了:"我不是骗子,没有骗钱“
这个故事荒唐吗?一点不荒唐,因为有人就是这么实践的。
老歪的根法,明明显显是把心当成本体,是恒常,所以老歪才会说心是在不断转,所以
才说有真妄之别,所以才有心向,心行,才有单一取舍往来,才有心的攀缘现起。
老歪一句心本无存的高调声明,就能掩饰上面了?
有些人完全不懂其中所以然,自己糊里糊涂,但是只要老歪一句话,她绝对信得五体投
地。
r****n
发帖数: 8253
43
已经上路了,这两天又有风险投资商主动找我谈了。
不过,我目前不接受投资,我和我老婆一起运作管理,还是很轻松惬意。前阵子,我让
我的网站重新杀入了中国网站排名前3000位,访问量和在线人数翻了几倍,最近一段松
懈了,又有所下降,而我必须保持一贯性,争取年底稳定冲入前2000位,让纯收入也能
稳定到每个月至少几万。
我的运气和福报相当不错,我已经浪费很多这种福报了。
另外,最近对业这个东西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并非死亡时遵守那个业的成熟规律,而
是每时每刻都有那个规律。
重业,当下业,惯行业,已做业。
如果懂得什么是重业,如何造重业,即可以成功避免本来该成熟的业。这就是所谓的“
改命”
不过,这方面其实最强的是老歪,老歪用这个东西忽悠人。
老歪的修法,其实就是造极强重业,以压制旧业,制造解脱和自由的假象。所以老歪说
心就是决定,所以说心向,心行,心愿。那个心,那个决定,不是真正的心,而其实是
行蕴当中的作意和思心所。老歪用一系列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它。
这些东西,也许你一辈子不会明白了。

而习
讨论
Y**u
发帖数: 5466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那先比丘谈念佛
果报是法的结果, 因缘成熟, 善因结善果, 恶因结恶果. 就是佛陀本人还有头痛三天的
时候.
曾经做恶的人, 放下屠刀, 心行忏悔, 断恶行善, 可以改变因缘.

佛,就可以去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还怎么受杀人的果报? 难道极乐世界也有人杀人干各
种坏事来果报别人吗 ?这不跟娑婆世界一样了吗?
b*****l
发帖数: 538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那先比丘谈念佛

这还是不清楚。因和缘应该是两回事吧?偶的理解:
内因(第八识种子)遇到合适的缘会成熟为果。
恶因在机缘不成熟时不会有恶报,善因也是如此。
佛陀头痛三天族人遭屠是因为冤家已经当上了王带了兵。此缘已具备。你要是没兵没权,who cares.
曾经做恶的人, 放下屠刀, 心行忏悔, 断恶行善, 应该只可以改变之后的因,至于前因已种,如何能改? 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可是也有定业和不定业等说法,这似乎又矛盾了。
r*****d
发帖数: 922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生基督世世佛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心行灭处,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亲见"上帝" ^_^
Y**u
发帖数: 5466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富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
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Y**u
发帖数: 5466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精华
9: 错误观念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
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
。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
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
得。非吾弟子。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
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
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
也。
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
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
Y**u
发帖数: 5466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拜偶像吗?
请大家就这个题目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吧.
我的观点是佛教不应拜任何偶像.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人拜佛像, 求平安, 是一种宗教
的世俗化, 在我看来是一种很愚昧的表现. 真正的出家人也拜佛像, 但目的不是崇拜.
拜佛像是拜自心自性.
网友BigSail的观点是如下的经文:
<楞严经>
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
阿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
、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又取八镜覆悬虚
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
,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
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道场修三摩地。
您怎么看?
p*******y
发帖数: 782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能看的破,自然能放得下,我也是一点一点学着放下的,其实关键是心解脱,心态不一
样了,同样是做一件事,专心去做而执着于结果。心行很重要,口但说空,仍是画饼充
饥。实际想想人吃喝睡真正需求多少呢?现代文明把我们本来很简单的需求搞的越来越
复杂,才有了海德格尔说的烦。物欲下来了,就能放的下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