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 发帖数: 3668 | 1 hope your dreams come true, too. =)
YY无罪,要是能证实就更好了 |
|
|
d******y 发帖数: 3668 | 3
haha...
从此以后,他就真的大彻大悟了吗?慢慢来!还有问题的。虽然他能说出:“神通并妙
用,运水及搬柴”,未必不是口头禅。因为读书人——知识分子学道参禅,在“知解”
方面到底占了便宜。但在实证的工夫上,也正因为有太多的 “知解”,吃了聪明反被
聪明误的亏。
——南怀瑾 《中国文化泛言》之“《庞居士语录》与庞公的禅(代序)” |
|
|
|
b**d 发帖数: 7644 | 6 不要浪费那个时间在邪恶的人身上,指点这种人干什么呢? 我看没有必要。 她本来就
不是求法的,只是想利用佛法抬高自己的地位,颐指气使罢啦,这种人,你教会了她,
不是危害人间吗? 不过还好佛祖说,正法貌似邪人也学不会的。 |
|
|
|
|
b**d 发帖数: 7644 | 10 我本来就不懂呀,你着急什么呀? 不如替阀门那边的着急好了,我们这边你就不要操
心啦。 |
|
b**d 发帖数: 7644 | 11 哟,都能看出谁懂,谁不懂啦? 不会是自以为自己懂啦吧? 莫非也是个不懂的? |
|
r******2 发帖数: 1021 | 12 十七、愿此生即得五眼六通,飞行自在。
这个愿应该是妖僧宣化最真实的愿。
==========================================================
一、愿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菩萨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二、愿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缘觉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三、愿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声闻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四、愿三界诸天人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五、愿十方世界一切人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六、愿天、人、一切阿修罗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七、愿一切畜生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八、愿一切饿鬼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九、愿一切地狱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或地狱不空时,我誓不取正觉。
十、愿凡是三界诸天、仙、人、阿修罗,飞潜动植、灵界龙畜、鬼神等众,曾经皈依我
者,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十一、愿将我所应享受一切福乐,悉皆回向,普施法界众生。
十二、愿将法界众生所有一切苦难,悉皆与我一人代受。
十三 |
|
Y**u 发帖数: 5466 | 13 4: 无相忏悔.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
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
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
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
名忏悔。 |
|
r****r 发帖数: 755 | 14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
林崇安
一、前言
「奢摩他」汉译为寂止,简称为「止」。 「毗钵舍那」汉译为胜观、内观,简称为「
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
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上士道的最后段落,特别详译止与观,本文一方面探讨止与
观的实践,一方面评论宗师的观点。
二、止的实践
什么是止?广义的说,止是心意的集中,由浅而深分成九种心住:(1)内住、(2)等
住、(3)安住、(4)近住、(5)调顺、( 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
趣、(9)等待。狭义的说,止是达到第九心住的等待之后,并且产生了「身轻安」及
「心轻安」,这时才算是修成了「止」。 [注一]
修止的时候,心中专注的对象,称作「所缘」。所缘的种类有很多种,依据《阿含经》
的记载,有五种重要的净行所缘:(1)不净所缘、(2)慈愍所缘、(3)缘性缘起所
缘、(4)界差别所缘、(5)阿那波那念所缘。这些所缘,依个人的习性来选用,依次
是(1)贪行者、(2)瞋行者、(3)痴行者、(4)慢行者、(5)寻思行者。这是《
瑜珈师地论》中〈声闻地〉的解说[注二...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5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校自心现量者,悉
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问:云何自心现量?
答: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
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
解脱。若从事上得解者气力壮,从事中见法者,即处处不失念;从文字解者气力弱,即
事即法者深。从汝种种运为跳踉颠蹶,悉不出法界;若以法界入法界,即是痴人;凡有
施为,皆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体是法界故。
问:世间人种种学问,云何不得道?
答:由见己故,所以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忧,遇乐不喜,由不见己故,所
以不知苦乐,由亡己故,得至虚无;己尚自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问:说法既空,阿谁修道?
答:有阿谁须修道?若无阿谁,即不须修道。阿谁者亦我也,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
,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达佛道;即
物不起见,是名达道。逢物直达,知其本源,此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
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922 | 16 大乘中对这些问题都解释的很清楚。问题的关键在于信不信大乘所说。
佛与佛之间才能见法身
初地以上菩萨才能见报身.《维摩经》中说的很清楚: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
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
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
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
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7 ☆─────────────────────────────────────☆
runsun (runsun) 于 (Thu Jul 7 12:32:38 2011, 美东) 提到:
http://bbs.foyuan.net/thread-113372-7-1.html
解悟:
五蕴不=五取蕴你对于它有“取“时,才是“五取蕴”,没有“取“时,才是“五蕴”。
===============================
如觉:
马哈希尊者在这方面和你所说的确实不一样,他说的比你更准确,更清晰,而你是错的
马哈希尊者在书中对五取蕴的定义是
會引生「我見取」或「我所取」的「名、色蘊」,被叫作「取蘊」;不會引起欲取或見
取的,則稱作「蘊」而已,不叫「取蘊」;至於屬於出世間法的名法,即構成「四道、
四果」的受、想、行、識等四名蘊,它們只是「蘊」,不是「取蘊」。
上述一再提及的,屬於世間法的色、受、想、行、識,會激起執著,所以名為「取蘊」
@@@@@@@@@@@@@@@@@@
按照这个定义,通常的名法色法,全部是取蕴,因为它们都可以引发贪爱执取,也是贪
爱执取而造成的结果。同样,贪...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8 维摩诘所说经
佛国品第一
......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
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
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
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
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
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htt...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19
是啊,在一个环境中越早认清自己要学什么功课,越好,心里平静越容易找到方向。
Wayne Dyer - When you change the way you look at thing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rQPraeeY0w
看过他的,记不清具体细节了,只是Intention这个词给人
印象很深。
那些年正好意识到中国的教育从根本点上就已经扭曲了,就是从intention
上看,教育就是仇恨的教育。出发点错了,然后再说什么都是越来越错。
了。
最近想到人们常说人身难得,而我们的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土(?),
好像维摩诘经有人自问,别的佛的佛土都是金光灿灿、极为光净,
为什么你的佛土就是五浊恶世?
====================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8.htm?fromId=304111
本师的佛土亦如十方诸佛般不可思议的庄严,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五浊恶世的世
界呢?
《维摩诘所说经》中有详细解释:“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0 黄念祖居士著
阿弥陀佛,大愿之王,四十八条胜愿,正是弥陀万德圆明的本心的流露,条条都超
情离见,不是众生妄心所能揣摩估计,这是彻底的殊胜方便,没有一条不是为一切众生
殊胜永恒的真实之利。古德说:每条愿都是为饶益有情;每条都是愿共众生究竟成佛。
这两句话点出了弥陀的圣心。
弥陀大愿,分别说明就成为四十八愿,若再细说,可为四百八十……四万八千等等
愿。合之就是弥陀的大誓愿海,也称为一乘愿海。一乘愿海就是净土法门的宝中之宝、
王中之王、心中之心、妙中之妙,纵有亿口亿舌,也说不尽赞叹之辞。全部大愿譬如一
匹光华耀目精美绝伦的锦绣,每一条愿就象锦绣上面的图案花纹,例如蟠桃、佛手、莲
花、牡丹、仙鹤、孔雀,都无上美妙。虽然妙态各殊,可是参差俯仰,配成整幅佳画。
全锦织成,只是经纬两条线,一条线是:遍十方虚空,尽未来劫数,一切国土、一切众
生,不分族类,不计善恶智愚,哪怕是恶道众生,一律平等摄受教化加持接引,令离恶
趣,但受诸乐。一条线是:愿一切众生一尘不染,一法不立,远离妄想执著,恢复如来
本性,生灭顿消,寂灭为乐,证大涅槃,究竟成佛。
极乐世界凡夫即是阿鞞跋致,无情说法,莲池宝树宣演法音,香光遍...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1 实为一代时教之所言诠。下摘取无量寿经注解有关章节,供参考。
真实义就是佛之知见,乃实相妙理,究竟至极者也。此乃依圣道实教,诸法实相为真实
际。若依净土,光阐道教为权方便,誓愿一佛乘为真实际,一实真如海故。圣道守理而
非唯理。净土以事而非唯事(即事即理事事无碍。)。于众生所入,则虽有事理空有不
同,而从诸佛咨嗟见之(指十方如来赞叹净宗。)。则唯此誓愿一佛乘、一实真如海为
真实之际。(若圆会宗下,如布袋和尚曰:「只这心心心是佛……一切无如心真实。」
故知真实之际即是自心。…… 但念佛法门,亦复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故念佛
之本心,正是真实之际。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
上段所论真实,如无量寿经中「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
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学者须如此深
研痛拶不可徒落在语言作道理领过)。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
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
。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卽一切法
。离故无相。卽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2 萧道士毁谤大德吹捧自己的原话在此,其根据何在你如何理解倒是说来听听,和你说话
真费劲啊:
毁谤大德:
◎龙树如是《释摩诃衍论》之论文,实有过失:(学佛之心态-孙正德 着附录四:略说
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等之过失 萧平实 着282页)
◎六祖惠能大师由于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缘故,悟后无法深入 佛世尊所说之三藏
十二部经,是故于《楞伽经》中 佛世尊所宣说之一切种智微妙法义无法了解,(护法
与毁法151~152页)
◎永明延寿禅师引用伪论《释摩诃衍论》时,对论中的种种错误,并没有发觉出来,显
然他还没有初地的道种智,当然更没有佛地的一切种智,所以不可能是 弥陀世尊的示
现。(起信论讲记.第三辑245页)
◎古来多有净土宗祖师教导学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者,然而彼诸祖师所说之语,常有误
导众生之处,…以往净土行者真能了知大乘菩提义理者极少,多属被诸净土大师所误导
,(净土圣道-孙正德 着-萧平实序1页)
◎若慈济四百万徒众中,有千分之一的信徒,因为证严法师的胡乱说法而信以为真,所
以犯下了大妄语业,其数就有四千人了;这么多人犯下大妄语业的原因,都是源于证严
法师的邪教导所致,(识蕴真义.第三辑1...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3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178.htm
北传:杂阿含1178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弥絺罗国庵罗园中。
时,有婆四吒婆罗门尼,有六子相续命终,念子发狂,裸形被发,随路而走,至弥
絺罗庵罗园中。
尔时,世尊无量大众围绕说法,婆四吒婆罗门尼遥见世尊,见已即得本心,惭愧羞
耻,敛身蹲坐,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
「取汝欝多罗僧,与彼婆四吒婆罗门尼,令著听法。」
尊者阿难即受佛教,取衣令著。
时,婆罗门尼得衣著已,至于佛前,稽首礼佛,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为其说法,示、教、照、喜已,如佛常法,说法次第,乃至信心清净,
受三自归,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彼婆四吒优婆夷于后时,第七子忽复命终,彼优婆夷都不啼哭、忧、悲、恼、苦。
时,婆四吒优婆夷夫说偈而告婆四吒优婆夷言∶
「先诸子命终,念子生忧苦,昼夜不饮食,乃至发狂乱,今丧{弟}[第]七子,而不
生忧苦?」
婆四吒优婆夷即复说偈,答其夫言∶
「儿孙有千数,因缘和合生,长夜迁过去,我与君亦然。
子孙及宗族,其数无限量,彼彼所生处,更亘相残食。
若知生要者,何足生忧苦,我已知出离,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4 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是寂灭为乐”.
但寂灭为乐的出处是哪里呢?我们给大家说,它是出自《大般涅槃经》。在《大般
涅槃经》里面 佛陀在临涅槃的时候,这样子给弟子们开示,佛陀说:“诸行无常,是
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陀接下来还说:“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无常
。”最后 佛陀说:“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所以最后告诉大家说
:“生死之中极为可畏,汝等宜应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此则是我最后教也。
”(《大般涅槃经》卷三)同样在另外一部经里面,《杂阿含经》里面,佛陀也跟弟子
们说:“一切行无常,悉皆生灭法,有生无不尽,唯寂灭为乐。”(《杂阿含经》卷三
十四)这个是寂灭为乐这个四个字的出处。
当然就是说,我们在刚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免不了会有所疑惑:什么是寂灭?那
为什么……寂灭是乐趣吗?当然就是说,可能会直接联想到,是不是佛教在教所有的人
要舍离一切的欲望呢?
学佛其实有两个方式去学:一个是出家,一个是在家。出家的人学习的时候,其实
是按照 佛陀所规划的环境,在里面好好的去学习,学习 佛陀所教的道理;所以,出家
人以出家的方式来学习解脱道的时候,会获得...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1464 | 25 http://piao-peng.blog.163.com/blog/static/676050332012094533520
有幸与张至顺道长相处,交流时间短暂,但收获颇多,写此心得,留作纪念!——前言
“你是如何看病的?” 老道长一边吃饭,一边问我。
面对这位一百多岁的得道高人,我真不知如何用最准确的词汇来描述我是如何治病的,
我是如何治病的呢?
沉默了几秒后,我告诉道长,“我是通过调气机来治病的!”
说完这句话,我继续说道,“其实人体原本没什么大病,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
了人体气机的逆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体内气机阻滞,从而出现身体的很多不适。”
“就好比出现交通故障,导致交通拥塞,交通警察来了,也是让大家各自靠右走,不要
拥挤和抢道,这样拥挤出现的交通故障,就会很快缓解。”
老道长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交通阻塞是往来车辆的阻塞,而人体内可以理解为清气与浊气的升降阻塞
,升清降浊出现异常,自然就生病了,所以我的理解治病关键是调理气机的升降。”
老道长用鼓励的眼神,希望我继续说下去。
“用药上我最喜欢用枳壳配桔梗,一升一降,调理气机。比如血府逐瘀汤,其中的枳壳...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1464 | 26 http://piao-peng.blog.163.com/blog/static/676050332012094533520
有幸与张至顺道长相处,交流时间短暂,但收获颇多,写此心得,留作纪念!——前言
“你是如何看病的?” 老道长一边吃饭,一边问我。
面对这位一百多岁的得道高人,我真不知如何用最准确的词汇来描述我是如何治病的,
我是如何治病的呢?
沉默了几秒后,我告诉道长,“我是通过调气机来治病的!”
说完这句话,我继续说道,“其实人体原本没什么大病,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
了人体气机的逆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体内气机阻滞,从而出现身体的很多不适。”
“就好比出现交通故障,导致交通拥塞,交通警察来了,也是让大家各自靠右走,不要
拥挤和抢道,这样拥挤出现的交通故障,就会很快缓解。”
老道长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交通阻塞是往来车辆的阻塞,而人体内可以理解为清气与浊气的升降阻塞
,升清降浊出现异常,自然就生病了,所以我的理解治病关键是调理气机的升降。”
老道长用鼓励的眼神,希望我继续说下去。
“用药上我最喜欢用枳壳配桔梗,一升一降,调理气机。比如血府逐瘀汤,其中的枳壳...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2464 | 27 花荣与吴用火并的可能性及林冲死于武松之手的内幕——白眼看水浒
盖因世人皆爱表面,不得已取此标题,然绝非哗众取宠,一字一句,除去戏谑之言。皆
有凭有据。借此宝地一吐为快,还望照顾则个.
小白眼中的水浒传
小白眼?呃,不是啦,此“白眼”非彼“白眼”。兰州拙名小白,准备写一些通过三百
度凹透镜看到的变形了的水浒传。当然,题目有些歧义,也可以改为“白眼看水浒”。
也许还是有些歧义,不过,请别计较这个啦,很多事情就是一层又一层地被歧义活埋了
,世界本来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摘下伪装,谁也看不出套子里面是人还是鬼,
对吧?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真正变化的只有时间和空间。“时空跳转,星变月移,天地更辰,
万物昏暮。”声控密码响起,让我们一起进入施老爷子笔中那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北宋
年代。众人欢呼,看好汉帅哥去喽,少女吵着嚷着要看林冲,腐女叫着喊着要摸武松,
女王阴笑着要捏燕青…另本时光机器禁止十四岁以下女童乘坐…小白窃喜,众人怒视,
小白慌乱,介个介个,偶不是喜主女,偶是喜宾男也。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8 其实你这个问题普贤菩萨问过的,也在圆觉经里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
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
,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
,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
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
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
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
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
,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9 第4章 南宗分灯
一、荷泽神会
作为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佛教史的一个研究“热点”,荷法神会及其思想和作
用一真是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自1930年胡适发表《神会和尚遗集》以来,学
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考辨可谓不遗余力,直至1996年7月中华书局还出版有中国社
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杨曾文研究员所编校的《神会和尚禅话录》一书。
是书取材宏富,整理精致,既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神会著述的校勘和研究成果,
又收有著者深入精湛的研究考证,在大陆的该课题研究领域内颇具有代表性,当然,这
并不意味着对于神会的研究就可以到此止步,相反,这一研究应当而且事实上也正在进
入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境地。但是,正如同史料的过于粗疏容易妨碍我们对于历史真相的
了解一样,对于史料的尽可能细致的梳篦辨析,固属必要,但未赏没有遮蔽历史真义真
精神的危险。从这一意义而言,荷泽神会的独特价值是否会淹没在越来越多的历史细节
之发现与阐释之中——就格外需要佛教学者警醒了。
事实上,在南宗“分灯”的壮丽行列中,作为擎灯者的祖师级人物,其生平经历与
劳绩之中,最重要的未必就是体系...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0 一切无情皆通人情 ???
净空法师宣扬一切无情皆通人情、有见闻觉知, 這種說法實在錯的有點離譜, 有緣於
淨土法門並曾受惠於老法師DVD說法的朋友, 應於此不合正法之說闢正, 減少老法師於
此處錯說佛法的過失 :
净空法师說了很多关于花草树木、石头瓦砾等一切无情也都通人情、有见闻觉知和
灵性之类的有我之不正说,万物皆有灵,即不但是动物有灵性,花草树木都有灵性,而
且连石头瓦砾也有灵性这种錯说如出一辙。比如:
『净空法师说:“畜生通人情,植物通人情这一切众生有没有见闻觉知?有,不但
一切人有,一切动物有,一切植物有,一切矿物也有。” 』
『净空法师还说:“这些小动物都通人情,你爱护它,它也爱护你;有灵有知它就
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为矿物,矿物大概没有生命了,错了,都有灵性
。植物也有生命,所以清净比丘不踏青草。草长得活泼,你从上面走过,对它也是侮辱
,也是不恭敬。” 』
无情是指没有情识活动的矿物、植物,如山河大地及草木等;有情是指有情识者,
有喜爱、感情者,总名动物。请问,无情既然不是有情,怎么会有情通人情、有见闻觉
知呢?!
======
我們應該對照佛教经典中...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1 2011-12-17 17:01:03 来自: 慈诚庄嘎(宇宙就是刚刚好)
主持人致辞:
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演讲嘉宾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依止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修学多年,不但承担着佛学院汉僧的教学与管理
工作,同时,也努力将藏传佛教的智慧宝藏,传播到汉地、乃至全世界的华语地区。
堪布现已出版的著作与翻译作品,多达一百多本,目前仍旧笔耕不辍。近年来,堪布还
通过网络、视频、微博等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地传播佛法、接引善信,同时身体力行地
投入办学、助老、护生等慈善活动。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
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这位慈悲的堪布,现在就在我们场内。请全体起立,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堪布——
请大家就座。首先有请我们理工大学佛学会的甘耀权会长致欢迎辞——
甘耀权会长(粤语):用什么话讲?他们喜欢听广东话。首先欢迎索达吉堪布来到香港
理工大学讲座,更加感谢各位嘉宾,不论是我们学校的朋友,或是外面的朋友,如果没
有你们,堪布也没办法讲法,所以你们很重要,要感谢大家。
其实堪布的著作很多很红,多年前我在国内就有机缘接触,并请了不少...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32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香港理工大学。刚才进了你们校门,在甘会长和几位老师的带领下
,我参观了一下这里的建筑。看完之后,觉得非常亲切,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建筑的风
格、颜色跟我们寺院十分相似。听说它拷贝于英国剑桥、牛津的建筑模式,带有工业革
命时代的气息,给人一种开放包容的感觉,也喻示着这所大学的人文精神。
佛教中常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人也喜欢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
不相识”,因此,我们能在这里聚会,并不是无因无缘的。这种因缘,应该是源于在座
师生对佛教的信心与敬仰,所以才衍生了今天的交流主题——“怎样面对痛苦”。
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的字眼。在这个世间上,痛苦可谓多之又多。我本人虽然
也没有出离痛苦,给你们夸夸其谈不一定合适,但毕竟自己从小对佛法就有兴趣,多年
来依止善知识,在学习、研究、修行上下过一番功夫,所以从某个层面来讲,也可以简
单汇报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人类痛苦的分类
三界六道中,痛苦的分类比较多。拿我们人类而言,就有苦苦、坏苦、行苦这三大根本
苦,以及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八大支分苦。
印度伟大学者圣天论师,还将人类的痛苦归摄...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33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否?’舍利弗言:‘不
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
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
,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
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
-------------
这一段就是佛问舍利佛,我这么做算不算妄语,舍利佛说不算。
===================================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然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
,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
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隤
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
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4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别有正理,谓独一真如不得言其为有情也。如无余涅槃位
之第八识真如,不得谓为有情;亦如一切位之第八识如来藏自身,不得谓为有情,皆非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有情故。
所谓有情世间;乃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合成者,方得名为有情。最后身菩萨受生于人间
,具足蕴处界故名为有情;如是最后身菩萨有情,初夜明心后,复于夜后分、天将明时
,因睹明星见性成佛,金刚喻定现前,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第六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
,第七识转生上品平等性智,此乃有情一至七识及余五根所共证得之种智,是增上慧学
一切种智故;此时因于金刚喻定之现前,亦令第八识真如转生大圆镜智,此亦是一切种
智,合此四智而成一切种智,一切种之智慧圆满成就故。如是,第八识真如非是有情,
非蕴与界所摄故;此第八识无情于成佛时成就种智,须依前七识之修道而后能成,第八
识自身非是能修行者故。如是前七识有情与第八识无情共同成就佛地一切种智,即名「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不可妄谓山河大地草木水火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也。
复有别解,谓后身菩萨成究竟佛时,即是有情圆成种智;成佛已,随缘示现应化身于十
方世界度化众生,其化身非有心非无心,如镜中像故...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5 末法时代,佛魔难辨,多识所著书名为《破魔金刚箭雨论》,欲将破邪显正、中兴
佛教正法的谤为邪魔外道之流,而多识所说的内容却完全符合魔所施设的欲界贪爱法,
正是俗话说的:“作贼的人喊捉贼!”、“此地无银三百两!”世尊其实早就预知末法
时代会有喇嘛教邪魔外道混入佛教中蛊惑学人,故于密教部经典《楞严经》中早已多处
预破其邪说了。佛法中云:一切法同一味!尤以真实证悟自心如来藏的菩萨,无论表面
上遣词用字的差异,或者表相看似宗派不同,可是所证悟的目标必定是同一个;这是因
为佛菩提道共有五十二位阶,每位菩萨各有久学与新学差异,而下地心亦不知上地智的
关系;因为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有各自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如来藏心,成佛之道皆
依此心而成就故,二乘无学圣人的涅槃亦是依此心而成就故;每个有情的如来藏心,其
体性平等平等,无有差异故。如《楞严经》卷4中,佛开示云:【阿难!第一义者:汝
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但时值末法,邪见充斥,人言人殊,实令学人不知何去何从?其中危害最为严重、...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4955 | 36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31日 文章来源:凯风网
作者:邱莉(口述)邱 藜(整理)
我叫邱莉,是大庆市让胡路区唐人中心的售货员。我的丈夫叫张士琪,1964年出生
。原在大庆油田管道厂工作。今年3月7日在去远郊乡镇的印刷厂,印刷“法轮大法护身
符”和《明慧周报》小册子及传单等,在回来的路上发生车祸去逝。
丈夫是东北石油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农村出生的他,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但很是
能吃苦,学习很努力。毕业后分配到了大庆油田管道厂,从技术员干起,用了十年的时
间,当上了副厂长。应该说在事业上是一帆风顺的。可在2000年的10月,他竟聘厂长失
败了,从此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这时邻家的桂香大姐找上门来。嘘寒问暖,亲亲热热
的叫丈夫不好意思不搭理她。我开始也没有太在意,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情,觉得有人和
他交流交流也许能好些。渐渐的我发现丈夫不太靠谱上班了。一向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
丈夫,却和桂香大姐等几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打的火热。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他们把
丈夫带上了邪路,带上了不归路。
开始她们竭尽之忽悠之能事,让丈...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4955 | 37 我是一名社会志愿者,又是一名佛教信奉者,付燕是我一朋友的亲戚,今年42岁,赤峰
市红山区人,自小就有佛教情结但又不懂佛教的她,1998年起接触法轮功后,就错误地
把法轮功误认为是佛教,开始修炼至今。多年来,她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还以修炼者自
居,生活多遭坎坷。
今年初,通过朋友了解到她痴迷法轮功的症结后,我就以佛家弟子身份给她讲解佛
教理论,主要从八方面讲解佛教与法轮功的区别,从而解开了她的心结。
一是李洪志宣扬的“主佛”说——自己是最大的“主佛”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
释迦牟尼佛反复宣说他所证悟的理是恒河沙数一切诸佛所共证悟共宣说,《维摩诘经》
中讲,“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办无所谓、不共之法
、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终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
皆同等。”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如是说,诸佛平等,没有大小、高低之分,根本没
有什么“主佛”之说。
二是李洪志的“带着本体进入佛国世界”说——他是“主佛”带出来的弟子层次也
就高,一部分带着本体进入法轮世界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诸形无常,一切有形的事物
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没有绝对不变、不灭... 阅读全帖 |
|
q*****i 发帖数: 334 | 38 我是一名社会志愿者,又是一名佛教信奉者,付燕是我一朋友的亲戚,今年42岁,赤峰
市红山区人,自小就有佛教情结但又不懂佛教的她,1998年起接触法轮功后,就错误地
把法轮功误认为是佛教,开始修炼至今。多年来,她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还以修炼者自
居,生活多遭坎坷。
今年初,通过朋友了解到她痴迷法轮功的症结后,我就以佛家弟子身份给她讲解佛
教理论,主要从八方面讲解佛教与法轮功的区别,从而解开了她的心结。
一是李洪志宣扬的“主佛”说——自己是最大的“主佛”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
释迦牟尼佛反复宣说他所证悟的理是恒河沙数一切诸佛所共证悟共宣说,《维摩诘经》
中讲,“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办无所谓、不共之法
、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终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
皆同等。”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如是说,诸佛平等,没有大小、高低之分,根本没
有什么“主佛”之说。
二是李洪志的“带着本体进入佛国世界”说——他是“主佛”带出来的弟子层次也
就高,一部分带着本体进入法轮世界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诸形无常,一切有形的事物
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没有绝对不变、不灭... 阅读全帖 |
|
z*****i 发帖数: 370 | 39 我是一名社会志愿者,又是一名佛教信奉者,付燕是我一朋友的亲戚,今年42岁,赤峰
市红山区人,自小就有佛教情结但又不懂佛教的她,1998年起接触法轮功后,就错误地
把法轮功误认为是佛教,开始修炼至今。多年来,她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还以修炼者自
居,生活多遭坎坷。
今年初,通过朋友了解到她痴迷法轮功的症结后,我就以佛家弟子身份给她讲解佛
教理论,主要从八方面讲解佛教与法轮功的区别,从而解开了她的心结。
一是李洪志宣扬的“主佛”说——自己是最大的“主佛”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
释迦牟尼佛反复宣说他所证悟的理是恒河沙数一切诸佛所共证悟共宣说,《维摩诘经》
中讲,“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办无所谓、不共之法
、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终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
皆同等。”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如是说,诸佛平等,没有大小、高低之分,根本没
有什么“主佛”之说。
二是李洪志的“带着本体进入佛国世界”说——他是“主佛”带出来的弟子层次也
就高,一部分带着本体进入法轮世界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诸形无常,一切有形的事物
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没有绝对不变、不灭... 阅读全帖 |
|
z*y 发帖数: 367 | 40 我是一名社会志愿者,又是一名佛教信奉者,付燕是我一朋友的亲戚,今年42岁,赤峰
市红山区人,自小就有佛教情结但又不懂佛教的她,1998年起接触法轮功后,就错误地
把法轮功误认为是佛教,开始修炼至今。多年来,她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还以修炼者自
居,生活多遭坎坷。
今年初,通过朋友了解到她痴迷法轮功的症结后,我就以佛家弟子身份给她讲解佛
教理论,主要从八方面讲解佛教与法轮功的区别,从而解开了她的心结。
一是李洪志宣扬的“主佛”说——自己是最大的“主佛”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
释迦牟尼佛反复宣说他所证悟的理是恒河沙数一切诸佛所共证悟共宣说,《维摩诘经》
中讲,“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办无所谓、不共之法
、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终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
皆同等。”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如是说,诸佛平等,没有大小、高低之分,根本没
有什么“主佛”之说。
二是李洪志的“带着本体进入佛国世界”说——他是“主佛”带出来的弟子层次也
就高,一部分带着本体进入法轮世界违背佛教教义。佛家讲诸形无常,一切有形的事物
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没有绝对不变、不灭...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41 藏传佛教「金刚」意涵之探討
「金刚」一名词,在古印度湿婆沙克蒂教派中,泛指以行男丶女交会之事所产生之能量
或力量者。而在石海军《爱欲正见》一书中说:「《梨俱吠陀》的一首颂诗上说起:『
众所仰望的因陀罗用他的闪电,用他的金刚杵从黑暗中托出它们(雨水)』(i.33.10)。
《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这句诗中的金刚可说是最早出现的,诗中的因陀罗
是印度吠陀时代的天帝,闪电一词也就是金刚。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使用
『金刚』,最初的意义在於,他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触即发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是『金刚』的一层含义。……在西元七世纪时,玄奘就发现一些寺院热衷於魔幻般的
超长力量。不过,金刚一词最重要的意义,不在於『闪电』或『霹雳』。……
从隐喻的角度,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很自然地也会将这句诗看成是对性行
为的描述,如此一来,金刚也就等同於男根了。」(《爱欲正见:印度文化中的艳欲主
义》石海军着,百善书房,2009年9月初版一刷,P133-135.),所以藏传佛教也就直接
承袭了此论点,而广以弘传双身法教义。
然而佛教经论所阐述的「金刚」义理泛指法界实相真实心第八识...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42 恭谢!顶礼海涛法师!
目前准备从简单的仪轨试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4f189601014990.html
还有一种不必招请饿鬼前来之施食方法(最简单易行的施食法):
依「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的施食程序如下:
(取小杯子用七粒米以上加水,以右手拿之)
1.变食真言(三遍或七遍)
南无萨缚怛他哦哆 缚噜枳帝 唵 三跋啰三跋啰 吽
佛告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长寿,福德增荣,欲速满足檀波罗蜜,每于晨朝,
及一切时,悉无障碍,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糗,及诸饼等,以右手持器,诵前
陀罗尼满七遍。然后称四如来名号:
2.称四佛如来名号 (一遍)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离怖畏如来
3.弹指七遍,取于食器,于净地上,展臂泻之
(一切时中都可施,洒泻在干净的地上,若有大太阳找树下或有墙阴的地方,弹指就是一
般母指、中指相扣即像打响指那样)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佛告阿难若族姓善男子等。既称四如来名号加持已。
弹指七遍。取于食器于净地上。展臂泻之。作此施已。于其四方有百千那由他恒河沙数
饿鬼。前各有摩...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3 什麼人才可以割肉喂鹰
「佛陀曾曰:『头目脑髓悉施人』,但是我们不要断章取义而认為 佛的开示是要每个
阶段的修行人都到以这麼做, 何故 ?
佛在《大宝积经》卷九十如是开示:
「在家菩萨住於慈愍不恼害心应修二施,何者為二?一者法施、二者财施。
出家菩萨应修四施,何等為四?一者笔施、二者墨施、三者经本施、四者说法施。
无生法忍菩萨应住三施,何等為三?所谓王位布施、妻子布施、头目支分悉皆布施,
如是施者名為大施,名极妙施。」
经中已明言:唯有无生法忍菩萨(指初地以上菩萨,不论出家菩萨或在家菩萨)可以作
头目支分之布施,而这种布施,佛说為大施、极妙施,非是无生法忍菩萨以下之出家菩
萨或在家菩萨所能作得到的。又 佛开示在家菩萨财施有二种,分為外财(指财物等布
施)及内财布施(尤指為护持正法而牺牲身命,如《大涅槃经》卷三所说,有德国王护
持觉德比丘正法,与破戒诸恶比丘战斗,身被刀剑箭槊等,体无完肤,死后往生阿閦佛
国作声闻第一弟子),在家菩萨应以外财布施為主,护持出家菩萨弘扬正法,必要时,
得以牺牲身命内财而使佛的正法能够延续下去。
由上可知,头目脑髓悉施人之布施,是初地开始的菩萨為了成就佛...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44
估计是轮回的哥哥写的
杨琏真珈盗掘宋陵财宝一事,自元代以来已广为人知。在当今互联网上,杨琏真珈这位
元朝总统可谓是臭名远播,遭到各民族无数男女老幼口诛笔伐。
那么,杨琏真珈盗宋陵是不是确有其事呢?
笔者在此可以坚定地告诉广大汉族或非汉族同胞,杨琏真珈犯罪事实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他已经受到元朝法律的制裁,得到应有的惩罚,“械之于市,士民称快”。
某些人可能对此要质问说大元政府为什么不对其人判处死刑?
没错,元朝藏族宗教干部杨琏真珈的盗墓行径影响的确相当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极大破坏了元政府与江南百姓的干群关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即便将杨琏真珈处以凌
迟之刑亦不为过。
然而,我们看问题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元代是一个宽刑慎法的时代,据元末明初人
叶子奇《草木子》记载:“七八十年中,老稚不曾闻斩戮。及见一死人头,则相惊骇。
可谓胜残去杀,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而美国学者杰克·威泽弗德则告诉我们:“蒙
古人减少了宋朝严酷的刑律。他们减少了中国近一半的罪名数量,从两百三十三条减少
为一百三十五条。即使对保留下来的罪名,忽必烈汗也很少允许使用死刑。他在位三十
四年,有四个年份没有死刑记录。”“忽必烈...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45 这么有名的史实你不知道?
三國演義第九回:除暴兇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次日,李肅引十數騎,前到郿塢。人報天子有詔,卓叫喚入。李肅入拜。卓曰:「天子
有何詔?」肅曰:「天子病體新痊,欲會文武於未央殿,議將禪位於太師,故有此詔。
」卓曰:「王允之意若何?」肅曰:「王司徒已命人築『受禪臺』,只等主公來。」卓
大喜曰:「吾夜夢一龍罩身,今果得此喜信。時哉不可失!」便命心腹將李傕,郭汜,
張濟,樊稠,四人領飛熊軍三千守郿塢,自己即日排駕回京;顧謂李肅曰:「吾為帝,
汝當為執金吾。」肅拜謝稱臣。
卓入辭其母。母時年九十餘矣,問曰:「吾兒何往?」卓曰:「兒將往受漢禪,母親早
晚為太后也!」母曰:「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卓曰:「將為國母,豈不預有
驚報!」遂辭母而行。臨行謂貂蟬曰:「吾為天子,當立汝為貴妃。」貂蟬已明知就裏
,假作歡喜拜謝。
卓出塢上車,前遮後擁,望長安來。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車,忽折一輪,卓下車乘馬
。又行不到十里,那馬咆哮嘶喊,掣斷轡頭。卓問肅曰:「車折輪,馬斷轡,其兆若何
?」肅曰:「乃太師應受漢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兆也。」卓喜而信其言。
次日,正行間,忽然...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22734 | 46 呵呵,江浙、东北在清代是作弊重灾区啊:
夹带,又称怀挟,是指考生把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书籍和文字私藏在衣物考具之中带进考
场,以备答卷时抄袭,这是科举时代士子场闹作弊最常见的方法。明清时期,科场夹带
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猜题习作及优秀考卷汇集成的程文。对科场夹带作弊
,历朝严禁,清时尤严。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凭防惩场规如何森严,夹带作
弊仍愈演愈烈。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科乡试,顺天考场就发生了一起重大夹带作弊
案,其夹带人数之多,对朝廷震动之大,以及由此引起清政府制订的禁防措施的影响之
久远,在清代科举史上都是少有的。就舞弊手段而言,这是有清一代最大的科场夹带作
弊案。
一、两场搜检 夹带四十
乾隆九年七月二十四日,即在开考前夕,乾隆帝就顺天科场夹带作弊的禁防问题通过内
阁颁发专谕“外场弊窦多端,尚有不可枚举者,即如怀挟一事,倩人代作文字,夹带人
场……相习成风。则是读书作文皆可不用,立身行己皆可不问,何以名为士子?何由得
见真才?”为此,乾隆帝一面谕令顺天主试官员“于今年科场实力稽查,毋得虚应故事
”,一面警告“凡为士子者,亦宜返心自省”,科场上“诡诈潜藏,行同盗... 阅读全帖 |
|
D******u 发帖数: 70 | 47 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今人都认错了,乃是说无一物,非是说无我。当日说时不是我说,
是谁说此五字?因无一切物,才发明出这我来。我既非物,则何处得惹尘埃。后人都认
作一切皆无,连我都无了,竟成了一断灭世界。竟不一回想,应酬日用乃何物,而灵明
不昧如此。后又曰:“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此
物字即我字也。凡一切物皆有头尾名字背面,惟此我则一切皆无,而实则有物。向也说
无物,今也说有物,六祖不若是之颠倒?惟诸君不能善会,致使祖意埋没。惟神会能会
,以本源佛性答之。盖六祖以言问,神会亦以言答。非是不能良久默然、叉手向前、绕
床三匝、拂衣休去等等相答也。六祖谓之为知解宗徒者,恐后人因本源佛性作名字解,
故诃之耳。后人又错会,遂轻神会,哪知神会知解超出诸君。或曰:“何以见神会超出
众人?”曰:“汝不见六祖圆寂时,众人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六祖大赞神会
,痛诃众人,为之作偈,以开示之。” |
|
a*******g 发帖数: 867 | 48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01部
佛说弥勒下生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大智舍利弗。能随佛转法轮。佛法之大将。怜愍众生故白佛言。世尊如前后经中说
。弥勒当下作佛。愿欲广闻弥勒功德神力国土庄严之事。众生以何施何戒何慧得见弥勒。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广为汝说。当一心听。舍利弗。四大海水以渐减少三千由旬
。是时阎浮提地。长十千由旬广八千由旬。平坦如镜名华软草遍覆其地。种种树木华果
茂盛。其树悉皆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鸡飞相及。人寿八万四千岁。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
隐快乐。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饮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是时有一大城。名翅头末。长十二由旬广七由旬。端严殊妙庄严清净。福德之人充
满其中。以福德人故丰乐安隐。其城七宝上有楼阁。户牖轩窗皆是众宝。真珠罗网弥覆
其上。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扫洒清净。有大力龙王名曰多罗尸弃。其池近城龙王宫殿。
在此池中常于夜半。降微细雨用淹尘土。其地润泽譬若油涂。行人来往无有尘坌。时世
人民福德所致。巷陌处处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明曜昼夜无异。灯烛之明不复为用
。城邑舍宅及诸里巷。乃至无有细微土块。纯以金沙覆地。处处皆有金银之聚。有大夜
叉神 |
|
Y**u 发帖数: 5466 | 49 照见 五蕴皆空: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此五等因积习而不散妄认色身是我故长劫轮回若人猛省借此幻身须
教修行常自返照照见五蕴净尽清净本然 且道如何是色受想行识怎生得此五蕴皆空予今
直说分明若有解悟之者休生疑惑信受奉行必有契道之日且色者窒碍之义若见境逢物不着
不染是无窒碍色蕴自空也受者领纳之义若遇一切声色境界心不领纳得受蕴空也想者妄想
思虑之义若过去不思未来无想现在自如得想蕴空也行者心念不停迁流之义若十二时中心
不外游念不烦乱不被物转不被境留一念不离当处得行想空也识者别无亲疏之义亦乃着物
之理若见一切境物一无分别辨认一概平等见如不见识如不识无亲无疏来则应之去则不思
得识蕴空也既得到此田地自然照见五蕴皆空六窗明净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又有甚四大五
蕴名字亦不可得 道云惟见于空 释云虚空独露 昔歌利王游猎遇一仙人问语不答先却
左膊次卸右节节支解仙人面无惧怒之色与恒常一同并不改颜 罽宾国王问狮子尊者曰
在此做什么尊者答曰在此蕴空王问得蕴空否尊者答曰已得蕴空法王曰求师头得否尊者答
曰身非我有何况头乎 又肇法师云四大元无我五蕴悉皆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又舍
利弗见天女问云何不变却女身去天女答曰我十二年觅女 |
|
g**r 发帖数: 425 | 50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谈锡永辑
(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
(处所)
住王舍城鹫峰山
(闻法众)
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
(缘由)
尔时,薄伽梵入名为甚深观照之法异门三摩地。复于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
般若波罗蜜多行时
(发问)
观察照见五蕴悉皆自性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男子
,若有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
(十一答)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此应如是—应如是观,须正观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
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无减无增。
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
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
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无得,亦无无得。
是故舍利子,亦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
倒,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亦 依般...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