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择要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D**g
发帖数: 739
1
最年轻市长”周森锋的两篇论文都是抄袭之作
(2009-06-27 03:33:07)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术打假
29岁的宜城市市长周森锋原为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检索中国期刊全
文数据库可知,他总共发表过两篇论文:   1 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
分析 商业研究 200514   2 购物中心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探讨 城市开发 200409
这两篇论文都是他在清华读研期间发表的,显然是其获得硕士学位所必须的(第1篇
登出时他已毕业,但是在毕业前投稿,作者单位也注明为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论
文作者都是周森锋和谢岳来,周森锋是主要作者,谢岳来是博士生。   此前已有网
友指出第1篇论文抄袭《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5期王宇等人发表的《论房地产企业核
心竞争力》。我比对了一下,周文分五个部分,前面两个部分是引言和基础知识介绍,
最后部分为简短的总结,核心部分为第三、第四部分,而这两部分恰好基本上照抄王文
。因此可以说,周市长的这篇论文基本剽窃自王文。   周市长的第2篇论文虽然未发
现有大篇幅照抄某一篇论文,但也是东抄西凑起来的。以论文的第二部分“...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0469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http://wenku.baidu.com/view/c2a3d6707fd5360cba1adb01.html
在谈到左李二人之前,想说一些题外的话。这几年,重新评价李鸿章的呼声很高,李鸿
章似乎已经成功地得到正名,开始以一代贤相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在这些重新评价
李鸿章的文章中,被引用得最多的,几乎被视为经典和依据的,是梁启超著名的大作《
李鸿章转》。但是,一些不经意的发现,使笔者对梁氏文章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有一次在网页上看到了梁启超故居的词条,就顺便浏览了一下,看过之后,有点出
乎意料。梁氏故居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想象,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建筑
,也算得上一座超级豪宅了。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梁启超却在这种时候大
起閈闳,将府邸打造得如此奢华,其非同寻常的财力不禁令人乍舌。
一八九八年,梁启超被光绪赐予六品衔,这是一个比较低微的品秩,而且是个闲职
,在当年的百日维新之后他就逃亡日本,所以,在此之前,不可能拥有巨额财富。日本
时期的梁启超,生活比较拮据,连住所都是向别人借的,一九零八年,还“与觉顿在此
忍饥相对”,“从事于著述以疗...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3
时间: 2001年6月6日,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经管学院全体师生和清华其它各院
系学生代表参加会议。总理讲话从10点40开始。
今天,我来到清华,心情非常激动,在美国白宫的南草坪上也没有这么激动过。我
也不怕外国人,但是来到这里心里还是有点...毕竟是后生可畏啊。
今天王校长叫我到这里来个大家做个报告,我本来也想做个很好的报告,国务院研
究中心的人给我起草了这么厚的一个东西,可是昨天又送来了这么厚一摞文件,我只能
先改文件了,只能先公后私啊。
我今天来这里,其实不是做报告的,是来告别的,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院
长的告别会。我从1984年开始受刘达同志的邀请来做院长。我本来没有学过经济,但是
对管理特别感兴趣,所以不知高低,一口应承。但是这些年来,我给经管学院没有做什
么事,甚至同学们想见我一面都难,难道我真的政务繁忙到见同学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么
,扪心自问,心中有愧。我带过四个博士生,他们的论文我也读过,但的确提不出什么
好的建议来。所以我就把世界上的最优秀的管理者邀请来,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希望能
对经济管理研究院的成长有帮助。
第二次顾问委...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024
4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在谈到左李二人之前,想说一些题外的话。这几年,重新评价李鸿章的呼声很高,李鸿
章似乎已经成功地得到正名,开始以一代贤相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在这些重新评价
李鸿章的文章中,被引用得最多的,几乎被视为经典和依据的,是梁启超著名的大作《
李鸿章转》。但是,一些不经意的发现,使笔者对梁氏文章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有一次在网页上看到了梁启超故居的词条,就顺便浏览了一下,看过之后,有点出
乎意料。梁氏故居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想象,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建筑
,也算得上一座超级豪宅了。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梁启超却在这种时候大
起殂龋〈蛟斓萌绱松莼浞峭俺5牟屏Σ唤钊苏唷br />
一八九八年,
梁启超被光绪赐予六品衔,这是一个比较低微的品秩,而且是个闲职,在当年的百日维
新之后他就逃亡日本,所以,在此之前,不可能拥有巨额财富。日本时期的梁启超,生
活比较拮据,连住所都是向别人借的,一九零八年,还“与觉顿在此忍饥相对”,“从
事于著述以疗饥”,一九一零年三月十日在上海办《国风报》时,尚需克服窘困,四处
筹措款项,才能开业。梁启超一九一二年回国后,没有经商,没...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17
5
择要的择要还这么难懂,看来我要回去再上两年中学。
哪有那么多输赢,不过是人生的经历罢了,谁比谁的时间多点?当然可能某些时候你的
时间重要点,某些时候没有那么重要而已。
z**********e
发帖数: 22064
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8
第八章洋务路线的改善及战略性转变
一、列强从加强经济侵略到新的武装入侵
所谓洋务运动路线的改善,主要是指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清政府
由镇压人民革命为主转变为抵御外侮为主,由举办和发展军用工业以求强为
主转变为举办和发展民用工业以致富为主。这种政治路线的改善和战略性转
变,固然是体现了洋务运动本身发展深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是对外国资
本主义列强利用“中外和好”幌予加强经济文化侵略,并由“中外和好”变
为军事上武装入侵的客观形势所作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一个进步。
首先叙述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加强经济侵略简况。自1860年《北京条
约》签订之后,侵略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他们为了将中国人民革命运动镇
压下去,暂时放松了武装入侵,而根据天津、北京两个条约所给予的特权,
利用所谓“和好”之机,在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等方面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
而特别是加强经济侵略。众所周知,鸦片战后中英于1843年订立的第一个协
定税则,进口货物税率比之战前降低了58%至79%之间,1858年《天津条
约》所定的税率比1843年又降低了13%至65%之间;1842年的《南京条约》
及其附约并无值百抽五的明文规...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共囊括大陆是谁一手包办?
余兆麒
《春秋》杂志总第337期
近月来美国政府与报界正闹着泄漏国防密件的风波【1971年7月13日及14日,《纽
约时报》连续发表该报记者Neil Sheehan根据特别渠道获取的约翰逊政府时期五角大楼
机密文件而写成的关于美国政府如何卷入印度支那半岛战争的报道,因原文件依然属于
高度机密,报道随即引发了社会轰动,并导致美国政府与《纽约时报》等媒体之间的系
列官司。】,而这种风波也只有在民主国家才会掀起,若在共产集权国家内,绝不会出
现这类闹剧的。
因为美国的刊露国防密件,却使我想起当年美国太平洋学会的一批所谓学者专家们
,对中国问题一误再误的往事,此中秘情,实不一而足;惟若干年来,对此一秘幕能作
权威性揭露的,除了亡友何浩若兄於四年前在台北立法院所作的专题报告为最有声有色
、有凭有据而外,尚未见其他有系统的揭露。
何浩若兄当年在立院所作之专题报告,「自由钟」月刊曾经披露。笔者因於周内将
有欧美之行,连日在摒挡中偶翻旧箧,适检出何兄生前之长函两通,窗下重读,在字里
行间,愈觉何兄之一腔积忿,跃然纸上。一时感触所及,特撰此文,并摘录何兄所作专
题报告之重要部份,... 阅读全帖
b*j
发帖数: 293
8
作者:萧强
在2011年的前三个月,我注意到了在中国的网络审查部门开展的一场所谓整治虚假新闻
的运动。只要随手搜索一下“打击虚假新闻”、或“杜绝虚假新 闻”这样的词,在中文
的网络上就会出现几万、甚至几十万条内容,基本上都是官方网站的消息,而且大多数
是过去三个月的,可见这个运动的轰轰烈烈。
打击虚假新闻,听起来当然是好事,不过它仅仅是口号。像这样一场政府轰轰烈烈的举
措,背后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我手边正好有一份安徽省东至 县中共东至县委宣传
部2010年12月30号发给各新闻网站的通知,这中间还包含了一份《东至县严格防范和杜
绝网上虚假新闻信息工作方案》。这份内部的通 知和方案可以让我们对这场整治
虚假新闻运动看得更清楚些。
在通知的开头,它就说是“为了实现网上信息安全流动,有序传播,营造和谐诚信的
网上舆论环境。根据中央和省统一部署,从2010年12月上旬至2011年4月,组织开
展‘严格防范和杜绝网上虚假新闻信息’工作。”看来我虽然看到的是 一个县委的文
件,但其内容是全国统一部署的。
再看具体的工作方案,很长、很详细,我只能择要念这么几段。比如在“目标任务”中
,有这么一 句,...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2033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nnesota 讨论区 】
发信人: gaomntwin (Yang), 信区: Minnesota
标 题: 转邮件一封:明大中国学联违规选举的处理进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6 15:33:02 2012, 美东)
(刚收到,代为转发,如不妥,请章程组的朋友指出。另外,你们的宣传还是不够啊,
还以为你们没动静了)
明大中国学联的各位老师、同学:
感谢大家对学联章程小组的支持。我们把这两周与学校社团管理办公室(Student
Union/Activity,简称SUA)沟通的情况和大家通报下。
明大中国学联原名FACSS,现更名CSSA。本届执委借改名之机,在章程中设置诸多
不合理条款。此次换届选举,执委坚持不合理的选举规则:6名执委占有25%的选举权,
约8位部长占25%选举权,30余位干事占25%选举权,2000多名普通会员只有25%选举权--
执委1票顶干事5票,顶普通会员就更多了。同时本届执委拒绝向大家公开财务(往届执
委留下了8000多美元,本年度另有经费10000美元)。这严重违背了学联20多年来平等
选...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11
江泽民从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后奉召进京,临危受命于邓小平,此后一共在中共
总书记任上呆了13年。
江泽民几大“政绩”早如冰山般消释
江泽民对自己这13年作何评价?他似乎并不想将这评价工作留给后人去做,因此江
授权美国花旗银行董事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撰写他的传记
,这本传记以《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出版。仅从这书名的立意来看,江希望将自
己塑造成一位引领中国进入新时代、登上世界舞台的时代领袖。这本书写了什么,我一
直没有看,但择要言之,江泽民这13年“治绩”主要有:政治上,他提出了“三个代表
”理论,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与知识精英的结合提供了政治正当性,试图为中共重构
统治基础;经济上,他成功地让中国加入了梦寐以求的WTO,让中国这个“世界工厂”
的产品畅销五大洲;在打造中国的国际形象上,他通过各种运作,为中国争取到2008年
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如果说中共政府的外交政策变“韬光养晦”为“和平崛起”
,这“崛起”之梦的开端就是发仞于江泽民时期。
但江泽民却亲眼看到了他的上述政绩如冰山一样融化: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固然成功
,但却被他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2016年06月18日讯
今年(2016)以来,“家风”成了反腐热词。值此习王“打虎”第四年,有官方解读为
“新启示”。
今年1月12日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郑重要求各级官员“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两周后,1月26日中纪委网站设置“家风专题”,择要摘登
习在这之前的相关谈话,打先锋的标题是“教育敦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从文宣速度上,再次显示王岐山不愧是习反腐一线最高指挥官。
习在该次会上谈反腐强调家风,不仅是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同时格外强调的“廉
洁修身、廉洁齐家”,这是中共领导人首次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理念要求各级、尤其是高级官员以身做则。习这一席话,让人联想2015年10月《大纪
元》一篇特稿《试图挽救民族危机 习近平与其他中共领导不同》,文章提到,习上台
以来的系列举动显示,习不同于其他的中共领导人。
习王二人提家风话题次数不少,时间也早。
王岐山方面,例如2016年初,中纪委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后,不到半月就推出5篇涉及
“家风”的报导。另自2015年5月22日起,中纪委网站已经相继刊发了20多个专题,弘
扬的是... 阅读全帖
D*V
发帖数: 3096
13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澄清高铁的八个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财新传媒推出了一系列抨击中国高铁的文章,由于不得其门,逐渐陷入
了一种捕风捉影的幻觉之中。今天又推出了《高铁国产化幻觉》一文,抨击高铁的跨越
式发展,我非常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文章的漏洞太多了,我要是一
一指出,那就成了筛子了,我只能择要谈谈以下8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需要指出的,文中引用了一些西门子、阿尔斯通的事例还是让我无法反驳,我只能说谁
让我们拥有一个不争气的同行?我想对作者说,那不代表中国高铁的水平。
(1)高铁从来就不存在“市场换技术”
文章说“市场换技术”的说法最早来自汽车工业,集大成于高铁。估计稍微有点常识的
人听到这句话,都会觉得这真是可发一笑。汽车市场换技术,大家都是知道了,技术没
有换来,满大街跑的都是德国车、日本车;高铁恰恰相反,不但技术上完全自主,且国
内市场外资也根本插不进来,还在国际上攻城拔寨。具体区别见下表:
(2)铁路技术引进并非始于2004年
中国铁路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模仿
跟随的阶段,主要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建立了完整的铁路系统体系,在这个阶段铁路
人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第二个阶...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14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八,钦定江泽民
陈云主持中顾委会议
二十六日,陈云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二十七位常委
中二十二人到会,张爱萍、李德生、黄华、李一氓、程子华五人「因事因病」请假。据
了解,张爱萍、黄华等是因为对戒严和处置赵紫阳的做法有意见而请假的。会上,陈云
作了简短而重要的讲话。现根据这次会议记录择要如下。
陈云一开始就说:「今天,我们开这个会,是要向全党、全国人民表个态,表明中央顾
问委员会、我们这些老同志是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最近的正确决策和采取的正确措
施的。这场动乱已经一个多月了,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焦急难受,盼望着事态早日
解决。可是,事情越闹越大,闹得越来越收拾不了。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第二次
文化大革命,就会党无宁日,国无宁日,刚刚安定的日子就会消失。这场动乱的出现,
决不是偶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放松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
育,削弱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赵紫阳同志在这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局势越闹越大
,与他有直接关系,至少,他持怂恿和支持的态度。」
陈云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创立和发展奋斗了几十年的过来人,深知这场
运动
i***s
发帖数: 39120
15
70后、80后的一代,几乎都在少年时代拥有一本歌词本:港台明星不干胶贴满,水彩蜡笔在空隙处涂涂画画,正中的白纸黑字,是一个时代的集体烙印。“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浪奔浪流,浪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到“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荆棘密布”……当青春以怀旧为句点的时候,那些歌词仿佛起自夜的遥深处,又在黎明破晓前戛然而止。从某种意义上说,华语乐坛的歌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和可能性,在没有博客只有高头讲章的年代里降低了跨入文学殿堂的门槛。
如今,华语流行音乐风雨兼程四十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然而,与音乐旋律更加成熟多样、制作更为国际化的趋势背道而驰的是,能够直击人心洞穿肺腑的歌词越来越少,引发万人合唱口耳相传的歌曲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经典但却没有创造出经典的时代。这样说的含义并非是指经典都在路上,有待时间的检验校对,而是,绝大多数歌词在创作之初就不是奔着经典去的。消费至上娱乐至死,最终,它们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海上的泡沫。事已至此,是否只得在哀叹黄去世已六年的同时徒唤呜呼?文 _ 沙然
自度新词韵最娇
文人填歌词 自古有之
与西方流行音乐多由歌手包...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6
过大年走亲拜戚,免不了会被亲戚热情地问候,但恰是这些热情的问候被一些年轻人形容为“受折磨”。春节期间,网上一则《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的网帖,顿时引发年轻网友的热议。结婚了吗?工作怎么样?什么时候生孩子……这些频繁的问候甚至被制成大纲,网友们则纷纷跟帖,一吐心中相同的郁闷。
提问列成大纲还有图解细说
这份引起网友共鸣的《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将可能涉及的亲戚提问罗列其中,从“不认识我了吗?小时候抱过你呢”这样的“提问”开始,列举亲戚过年见面时,可能提及的各类问题。
有网友将这一系列问题形容为“受折磨”:追根刨底,咬紧不放,非要问个底朝天,总之是“问起来誓不罢休”。
不少年轻人最怕的一个问题是“结婚了吗?”按这份大纲图解,如已经结婚,亲戚们接下去会追问另一半的所有信息,重点是对方收入、工作以及是否购房、买车等。回答完这些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马上会问到“生孩子没”,无论回答“有”还是“没有”,亲戚们都有一堆意见要表达。不少网友调侃:还让不让人过年了!
年轻人说是“伤不起”
昨日下午,记者在武昌街道口、中南商业大楼,随机采访了20名年轻市民。18名网友的意见和多数网友发帖大致相同:对亲...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7
据报道,在生了一胎之后,夫妻商量着趁着二胎政策开放再生一胎,但是又担心还是男孩,压力会比较大。思量之后决定还是再生一胎。没想到这次就中奖了,一下子生了双龙,双胞胎儿子,这下小两口感觉压力倍增,妈妈更是因此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家人朋友都有来开导这位母亲,生怕她做傻事,没想到她最后真的选择抛下两个孩子,自杀了。孩子们的爸爸顿时感到生活没了希望,竟选择逃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过。
真不知道是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问题还是这对夫妻的问题,明明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惨剧出现?到底是时代发展的缺失还是教育的缺失?这三个小孩本该享受着跟其他小孩一样的幸福家庭。
希望各位在生于之前能做好接受生活境况的改变,有了承担责任的能力再选择要孩子。每个来到世界上的孩子都应该受到父母的爱护,在你觉得没能力的时候推迟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就是对他的负责。
s*****w
发帖数: 1017
18
我已找到唐中书令,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务的
资料,不过比较长,本人最近较忙,不知道有没有
时间敲上来,或者只能择要了.
先说个大概,看来我们的争论应该各打五十大板,
中书令在唐初是正三品,定员两人,中书省首席负
责官员.中书侍郎是中书省副官.而中书,门下,尚
书省的主要负责官员一般都加有同平章事衔,其
他官员凡要参与朝政制定也必须加同平章事.
中书令之职自唐玄宗之后未再轻授,唐之执政者一
般都只做到中书侍郎(如一代名相李德裕也只是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一般视加有同平章事衔者
为相,故在唐后期至有割据一方的节度使也加此衔,
称为"使相".
等我有空了再多敲些.
K*K
发帖数: 193
19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共囊括大陆是谁一手包办?
余兆麒
《春秋》杂志总第337期
近月来美国政府与报界正闹着泄漏国防密件的风波【1971年7月13日及14日,《纽
约时报》连续发表该报记者Neil Sheehan根据特别渠道获取的约翰逊政府时期五角大楼
机密文件而写成的关于美国政府如何卷入印度支那半岛战争的报道,因原文件依然属于
高度机密,报道随即引发了社会轰动,并导致美国政府与《纽约时报》等媒体之间的系
列官司。】,而这种风波也只有在民主国家才会掀起,若在共产集权国家内,绝不会出
现这类闹剧的。
因为美国的刊露国防密件,却使我想起当年美国太平洋学会的一批所谓学者专家们
,对中国问题一误再误的往事,此中秘情,实不一而足;惟若干年来,对此一秘幕能作
权威性揭露的,除了亡友何浩若兄於四年前在台北立法院所作的专题报告为最有声有色
、有凭有据而外,尚未见其他有系统的揭露。
何浩若兄当年在立院所作之专题报告,「自由钟」月刊曾经披露。笔者因於周内将
有欧美之行,连日在摒挡中偶翻旧箧,适检出何兄生前之长函两通,窗下重读,在字里
行间,愈觉何兄之一腔积忿,跃然纸上。一时感触所及,特撰此文,并摘录何兄所作专
题报告之重要部份,...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21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共内战,国共两党成为敌人,参加抗日战争的国军将士,没有得
到应有的尊重和礼遇,并得到适当的生活报酬待遇。许多抗日将士,在历次政治运动中
竟成为斗争的对象,不少人竟被镇压和死于非命。至于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国军将士
,几乎全部的墓葬竟在解放后惨遭捣毁,遗体忠骨惨遭蹂躏。
以下根据有关资料就解放后国军将士墓葬情况择要简介如下。
国殇墓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处的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是为
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目前
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在文革期间,
国殇墓园作为“反动四旧”,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墓碑、墓穴被捣毁。极左年代,“
国殇墓园”里因为纪念的是国民党将士,里面的纪念碑都是以青天白日为主色调而曾遭
到过严重破坏,大量墓碑、墓穴被捣毁。但历史终将要还以他本来的面目,文革结束后
,于1984年10月组建了国殇墓园复修委员会及规划施工小组,同年12月动工,恢复了忠
烈祠及墓园大门的原貌,腾冲市民杜茂盛自愿到山坡处收集被凿毁的碑文,逐一辩认,
并查找资料核对,使烈士...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22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3
☆─────────────────────────────────────☆
redpill (No turning back) 于 (Mon May 14 16:51:46 2012, 美东) 提到:
以下转载的部分,是从其它网站的看来的。奇怪的不是它的内容,而是它的出处。也许
对于史学家来说并不奇怪。不过看过之后还是有点难以至信。这些话真是的它们说的吗
?转帖到这里,听听历史爱好者们的高见。
---------------------------------------------------------------
4. 民主第一
美副总统华莱士九月十一日在芝加哥建立和平委员会发表演说,曾强调“民主第一”的
口号。他认为不仅在政治上需要民主,而且在经济上也需要民主;不仅在一个国家内需
要民主,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需要民主。他说:“‘民主第一’的口号,表示全世界
在经济与政治两方面,都应获得自由”。“能巧妙遵循这样的‘民主第一’的口号,并
予以有力实施,则必能获得和平”。这见解是十分正确的。在法西斯侵略阵线秋风落叶
般日趋崩溃之途的今天,为了实现和平繁荣的世界,不再蹈第...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24
史书嘛,当然是择要而记之的,要是今天张家生个大胖小子,明天李家嫁姑娘都记,那
写得完么?不是史书的记这些东西的就很多了,什么东京梦华录之类的。
m***e
发帖数: 428
25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世纪之交轰动一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空前的规模引发一波古史年代学研究的风潮,
在中国学术史上无疑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工程的“阶段成果”公布后,在国内外
学术界也引起一些争议。近十几年来,仍有不少学者不避繁难,继续致力于夏、商、西
周三代年代的探索,张富祥教授的《〈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下简称《研究
》)是这方面综合撰述的最新成果之一。
断代工程留给社会各界的总的印象,是创新性地引进金文历谱、考古测年及天文推算等
多学科手段,并结合零散的古文献年代资料,以重新“拟合”西周共和以前的三代年代
。张先生的《研究》对这一路向是有保留的,强调当下本课题研究的可行的路径,“应
该还是在现存古文献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方联络和考证,力求将已有的年代系统调整
到目前能够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水平上,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更为有效的借鉴
”,而不是脱离旧有的记录而另外拟合一套数据。为此他转换思路,着重围绕现在所知
最古而已残缺变乱的年代学文本《竹书纪年》展开考证,并以《史记》所见相对可靠的
西周鲁国纪年为主要参照系,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其他文献史料和金文史料,力求恢复古
本《竹书纪年》原载的三代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踏察南雄县钟鼓岩疑为陈济棠协苏联济中共军火库日记
昨日上午由广州乘坐高速列车到韶关,下午即去珠玑巷,冒着倾盆大雨到仅为斗室的曾
氏祠堂以及堂有三进的徐氏祠堂烧香燃烛祭拜先人——我母姓曾,我父姓徐,以及更为
重要的,默祈不虚此行。傍晚回到南雄县城即买水靴,换下已经湿透的胶鞋。今日起个
大早,到梅岭关及岭下钟鼓岩游览、踏察。原来以为来到南雄踏察“陈氏协助共产国际
接济中共武库遗址”,目标应是较高的油山,不过既然依照先近后远的原则,先游览县
城近处的梅岭关,便只有先踏察紧邻该岭的甚矮的钟鼓岩,此一选择由于天雨地滑更形
必要。谁知此一临时决定带来以下所述阴差阳错意外收获,看来真是祖先显灵了!
在钟鼓岩“洞真古观”遇一年轻道士,法号元真子;人言姓刘,自言姓高名彬。他的年
逾70的师傅此时正在辟谷,因而无法与我相见。高彬听明来意便主动领我踏察道观旁边
改革开放之后方才允许参观的一大溶洞。据他所知,国共相争时期,此洞曾被国方辟为
武库,洞外石壁曾受迫击炮轰——余信昌文《梅岭洞真古观》提及“1938年之后,钟鼓
岩占作战区仓库。1946年,国民党一个连驻在洞真古观及钟鼓岩内”(载于1992年出版
《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阎京生
圆明园最早为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祯的赐园,胤祯即位后按照御园的要求对其进行扩建,
在南部修建宫廷区,并大规模向东扩展园地。到雍正末年,园内建筑已不少于160座,
占地超过3000亩。乾隆帝在位六十年间对圆明园的增建规模更是可观,除了修建四十景
外,还仿建西湖十景、江南名园,此时园内有匾额的园林建筑达600多座。
00336wghzy6kkiobdmq46
圆明园平面
乾隆十年至十六年、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两次修建东边的长春园,作为退位当太上皇
后的休养之所。乾隆三十三年把熙春园(今清华大学),春熙院(淑春园,今北大北部
)并入圆明园,乾隆三十五年将南边的春和园也并入圆明园范围,后改名绮春园,从而
形成了占地六千多亩,建筑超过上千座的圆明五园。嘉庆时将春熙院赐予庄静固伦公主
,道光时将熙春园赐予惇亲王绵恺,后又分赐皇四子、皇六子(咸丰帝及恭亲王),咸
丰即位后熙春园改名清华园。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00336wghzy6kkipc3oq40
长春园海晏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下八里桥后直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年度深度报道”稿件(导读篇)
“新红学”竟是胡适开启的百年骗局?
——青年学者陈林指称主流红学观点全部建立在陶洙伪造的各种假材料基础之上,红学
界高层长期隐瞒胡适伙同陶洙等人作伪的事实
编者按 2016年年初,青年学者陈林向本报提交了题为《百年红学诈骗 胡适带头造假》
的11万字的学术论文,论文详细列举证据材料,指称众所周知的“红学常识”没有一条
能够成立,全部是建立在陶洙(1878年—1961年?)伪造的各种假材料基础之上的谎言
,胡适就是这些谎言的知情者和首倡者;论文指称红学界高层人士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
代初就已经知道胡适伙同陶洙等人作伪的事实,但长期隐瞒真相,继续鼓吹胡适自1921
年以来倡导的各项“新红学”论断;论文还提出了120回小说《石头记》的真正作者是
生于1706年的曹頫等新说。7月4日,《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B06版刊发陈林专稿《红
楼作者是曹頫 百年红学梦一场》,该文即可视为其论文的提纲概要。
经审慎研究,本报认为,陈林论文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如何阅读及研究一部中国古典小说
,而且关涉到“新红学”的兴废存亡和对红学界的究责,关涉到对胡适乃至百年来中国
知识分子学术方法...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3601
30
且说这位制台本是个有脾气的,无论见了什么人,只要官比他小一级,是他管得到的,
不论你是实缺藩台,他见了面,一言不合,就拿顶子给人碰,也不管人家脸上过得去过
不去。藩台尚且如此,道、府是不消说了,州、县以下更不用说了,至于在他手下当差
的人甚多巡捕、戈什,喝了去,骂了来,轻则脚踢,重则马捧,越发不必问的了。
且说有天为了一件甚么公事,藩台开了一个手折拿上来给他看。他接过手折,顺手
往桌上一撩,说道:“我兄弟一个人管了这三省事情,那里还有工夫看这些东西呢!你
有什么事情,直截痛快的说两句罢。”藩台无法,只得捺定性子,按照手折上的情节约
略择要陈说一遍。无如头绪太多,断非几句话所能了事,制台听到一半,又听得不耐烦
了,发狠说道:“你这人真正麻烦!兄弟虽然是三省之主,大小事情都照你这样子要我
兄弟管起来,我就是三头六臂也来不及!”说着,掉过头去同别位道台说话,藩台再要
分辩两句他也不听了。藩台下来,气的要告病,幸亏被朋友们劝住的。
后来不多两日,又有淮安府知府上省禀见。这位淮安府乃是翰林出身,放过一任学
台,后来又考取御史,补授御史,京察一等放出来的。到任还不到一年,齐巧地方上
w**********g
发帖数: 3158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有人看过 官场现形记 么?
至台见洋人。
小将和土工比较比较:
节选自《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官场现形记》是一部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内容
主要是揭露清朝政府和封建官场的种种丑态。作者李宝嘉(1867—1906),江苏武进人
,清末小说家。节选自《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官场现形记》是一部著名的长篇
讽刺小说,内容主要是揭露清朝政府和封建官场的种种丑态。作者李宝嘉(1867—1906
),江苏武进人,清末小说家。
且说这位制台本是个有脾气的,无论见了什么人,只要官比他小一级,是他管得到
的,不论你是实缺藩台,他见了面,一言不合,就拿顶子给人碰,也不管人家脸上过得
去过不去。藩台尚且如此,道、府是不消说了,州、县以下更不用说了,至于在他手下
当差的人甚多巡捕、戈什,喝了去,骂了来,轻则脚踢,重则马捧,越发不必问的了。
且说有天为了一件甚么公事,藩台开了一个手折拿上来给他看。他接过手折,顺手
往桌上一撩,说道:“我兄弟一个人管了这三省事情,那里还有工夫看这些东西呢!你
有什么事情,直截痛快的说两句罢。”藩台无法,只得捺定性子,按照手折上的情节约
略择要陈说一遍。无如头绪太多,断非几句话所能了事,制...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2
——1935年3月18日,封面人物是汪精卫,赞美为主,强调汪精卫的亲日政策有利于世
界和平。
美国赞扬的中国人哪有什么好人啊,刘300也是一样的。
========
《时代周刊》上的中国人,择要列举如下:
——1924年9月8日,封面人物是吴佩孚,赞美为主,强调吴佩孚是“中国的风云人物
”。当时孙中山正进行国共合作反对吴佩孚的斗争。
——1927年4月4日,封面人物是蒋介石,赞美为主。8天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
变。
——1931年10月26日,封面人物是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赞美为主,当时九一八事变
刚刚发生,蒋的地位摇摇欲坠。
——1934年5月5日,封面人物是皇帝溥仪,赞美为主,表现对溥仪正式就任“大满洲
国皇帝”的关注。
——1935年3月18日,封面人物是汪精卫,赞美为主,强调汪精卫的亲日政策有利于世
界和平。
w****2
发帖数: 12072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时代周刊》上的中国人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1/208257.html
《时代周刊》上的中国人,择要列举如下。可见,只要你向美国投降交出自己的资源和
市场,美国就会赞美你;只要你让中国分裂,美国就赞美你;只要你独立自强,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美国就谴责你。
——1924年9月8日,封面人物是吴佩孚,赞美为主,强调吴佩孚是“中国的风云人物
”。当时孙中山正进行国共合作反对吴佩孚的斗争。
——1927年4月4日,封面人物是蒋介石,赞美为主。8天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
变。
——1931年10月26日,封面人物是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赞美为主,当时九一八事变
刚刚发生,蒋的地位摇摇欲坠。
——1934年5月5日,封面人物是皇帝溥仪,赞美为主,表现对溥仪正式就任“大满洲
国皇帝”的关注。
——1935年3月18日,封面人物是汪精卫,赞美为主,强调汪精卫的亲日政策有利于世
界和平。
——1936年2月24日的封面上,列举了当时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
斯大林和蒋介石。强调中国承认“满洲国”是实现东亚和平的关键。
——1941年6月16日的期刊,...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共囊括大陆是谁一手包办?
余兆麒
《春秋》杂志总第337期
近月来美国政府与报界正闹着泄漏国防密件的风波【1971年7月13日及14日,《纽
约时报》连续发表该报记者Neil Sheehan根据特别渠道获取的约翰逊政府时期五角大楼
机密文件而写成的关于美国政府如何卷入印度支那半岛战争的报道,因原文件依然属于
高度机密,报道随即引发了社会轰动,并导致美国政府与《纽约时报》等媒体之间的系
列官司。】,而这种风波也只有在民主国家才会掀起,若在共产集权国家内,绝不会出
现这类闹剧的。
因为美国的刊露国防密件,却使我想起当年美国太平洋学会的一批所谓学者专家们
,对中国问题一误再误的往事,此中秘情,实不一而足;惟若干年来,对此一秘幕能作
权威性揭露的,除了亡友何浩若兄於四年前在台北立法院所作的专题报告为最有声有色
、有凭有据而外,尚未见其他有系统的揭露。
何浩若兄当年在立院所作之专题报告,「自由钟」月刊曾经披露。笔者因於周内将
有欧美之行,连日在摒挡中偶翻旧箧,适检出何兄生前之长函两通,窗下重读,在字里
行间,愈觉何兄之一腔积忿,跃然纸上。一时感触所及,特撰此文,并摘录何兄所作专
题报告之重要部份,...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68年上山下乡的战略意义
转贴几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
2009年01月21日 15:20《党史文苑》【大 中 小】 【打印】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伴随着共和国坎坷的步伐,走过了它
兴衰跌宕的历程。至70年代末结束时,已有近1800万城镇知青被下放到农村。它不仅改
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它虽“随着‘文化大革
命’的结束而趋于沉寂。但是,它留下的历史震荡还没有完全消失”①。那么发动这场
运动的缘由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多
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解决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国政府对旧有的教育体制、机构等实行了
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
计划性,盲目性很大,原来各级学校不合理的比例尚未能基本改造过来,小学发展过多
,高等及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较少”②,1953年对中小学进行了整顿和巩固,压缩了初中
小学的招生人数,结果,是年未能升学的总数由1952年-10.2万人上升到1953年的213
.4万人。... 阅读全帖
n****o
发帖数: 1167
36
内地掀起富豪投资移民潮 流失精英数量居世界首位
2011年07月26日 来源:凤凰周刊 作者:赵家鹏
内容摘要:富豪移民是一本账,包含着太多的打量。移资潮是为了保值增值,这个说法
最为轻松,也因而被谈及最多。持有绿卡带来的诸多好处还有免签所带来的商务便利,
规避计划生育,获得更好的子女教育,未来良好的养老环境等等。但拥有绿卡多年的知
名人事表示,这些都只是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大家不肯去说,也就是对政治稳定的担忧。
象征社会中坚的一国之财富精英,正降落至一个精神和财富双层游离的境地。
周六整整一天,杨光(化名)没有休息,他先后签下了4个客户。这些找上门来的客户
都准备投资移民,杨光本打算详细向他们说明移民概念,“不用说了,赶紧办吧。”客
户们不想多听这些。
作为资深移民顾问,杨光对这样的态度并不感到讶异。近两年来,投资移民持续升温,
移民已经成了富人圈中惯谈的话题,外籍身份亦越发成为象征财富与地位的标签。
“猫哥”的身上即烙印着这样的标签。此刻,“猫哥”刚刚将新买的跑车泊入车位,步
入一家饭馆。饭馆内,一帮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朋友,看见这位身材发福的“飙车狂”走
进,开始鼓噪起来。“猫哥”不客...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与转基因的安全 ZZ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38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39
青蒿素科学史最有价值的告诫
--- 专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
曾经有人通过中间人间接来咨询我“在发现青蒿素贡献上,屠呦呦和其他人的顺序
问题”,我当时就认为,“屠呦呦肯定是第一人。”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武 | 北京报道
9月中旬,国内开始传出消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获得国际大奖---
美国拉斯克奖。此前的8月22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发表《中
药的科学研究丰碑》,较详细地介绍了屠呦呦和张亭栋,一部分读者认为饶毅准确命中
大奖结果。
由此,饶毅又一次成为新闻热点中的热点人物。近日,饶毅接受本刊专访,以下是
访谈择要。
屠呦呦获奖跟饶毅基本无关
《瞭望东方周刊》:在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之前,你曾写文章对她及其贡献给予较
详细介绍,有人认为你具有“国际水准和超前眼光”,也有人猜测你是否在里面发挥了
什么促进作用。真的是这样吗?
饶毅:她得奖应该说基本和我无关,只是我研究她的这个事情很长时间,知道这个
发现很重要。钱永健拿诺贝尔奖前三天,我也写了文章。
8月份那篇博文我也不是写屠呦呦一个人,还写了张亭栋,他们俩的事情都是一个
类型。
曾经有人听说我在研...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左宗棠就是清朝的毛派
新疆胜利收复以后,李鸿章对左宗棠的攻击一如既往。
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说:“左相到京,奉旨入值枢廷总署,惜其于近日洋务尚多
隔膜,即如奏称船政造成各船,可敌俄人东来铁舰,可为笑柄。”的确,李鸿章这段话
说的是事实。洋务,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对洋务的学习、认知,是
不能不考虑客观条件的差异的,左宗棠和李鸿章之间,这方面的差异就非常之大。李鸿
章掌辖的地方,先后是上海、天津、广州,都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口岸城市。这种地理上
的便利,使他比晚清的任何一个大吏接触西方新鲜事物的条件都要优越得多,并且,随
便引进点什么洋玩意儿,在当时几乎都是前所未有的首创,因此,他在洋务方面的成绩
远远超越其他人。左宗棠呢,他只在福州待了很短的时间,创设了福州船政局,然后就
去了十分闭塞的西北,一待就是十好几年。刚刚回到北京,他对西方科技突飞猛进的认
识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对国产轮船实际情况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之前,
他只有一个笼统的数字概念,认为船政局造的船能够大体上和洋人的船以一敌一,应该
是十分自然的。这种认识上的落后,立刻成为李鸿章手中的把柄,遭到嘲笑。
然而,当左宗棠了解了西方科...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36
41
3.2.3.4
“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的确存在
2008年,中国有一个“辟谣”的新闻(中国国务院否认存在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
)在各大媒体几乎同时发布,媒体大多是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可谓一场声势浩大的“
辟谣运动”。
高官们一直都享有各种“特供”,从粮食蔬菜到烟酒百货,到豪华轿车、高干子女就学
的特别学校,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低廉或不花钱。即使生病的时候,特权阶层也有特
设的301军队总医院。这些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最新的特供是清洁后的空气。许多高干
的家里和办公室中都装备了一流的空气过滤装置,至少远大集团在宣传其空气净化器的
广告中特意强调在许多官员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都配备了他们的设备,甚至出行时也如
此。现场清洗净化机时’,当看到墨汁一样的脏水……远大空气净化机就成为了国家领
导人指定的净化机。
龙永图说:“呼吸清洁的空气是人的基本需要。”
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存在很多年了,人民清楚,有机食品行业的人更清楚。它的
历史太长了,它的特供基地太多了,周围的人民都知道。享受特供的人极少,但是这些
高官周围很多人也都知道。农业部“幼儿门”也清楚地表明特供行为的存在。如果不是
“...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1623
42
中学课文《制台见洋人》
且说这位制台本是个有脾气的,无论见了什么人,只要官比他小一级,是他管得到
的,不论你是实缺藩台,他见了面,一言不合,就拿顶子给人碰,也不管人家脸上过得
去过不去。藩台尚且如此,道、府是不消说了,州、县以下更不用说了,至于在他手下
当差的人甚多巡捕、戈什,喝了去,骂了来,轻则脚踢,重则马捧,越发不必问的了。
且说有天为了一件甚么公事,藩台开了一个手折拿上来给他看。他接过手折,顺手
往桌上一撩,说道:“我兄弟一个人管了这三省事情,那里还有工夫看这些东西呢!你
有什么事情,直截痛快的说两句罢。”藩台无法,只得捺定性子,按照手折上的情节约
略择要陈说一遍。无如头绪太多,断非几句话所能了事,制台听到一半,又听得不耐烦
了,发狠说道:“你这人真正麻烦!兄弟虽然是三省之主,大小事情都照你这样子要我
兄弟管起来,我就是三头六臂也来不及!”说着,掉过头去同别位道台说话,藩台再要
分辩两句他也不听了。藩台下来,气的要告病,幸亏被朋友们劝住的。
后来不多两日,又有淮安府知府上省禀见。这位淮安府乃是翰林出身,放过一任学
台,后来又考取御史,补授御史,京察一等放出来... 阅读全帖
G*******m
发帖数: 16326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制台见洋人》
且说这位制台本是个有脾气的,无论见了什么人,只要官比他小一级,是他管得到的,
不论你是实缺藩台,他见了面,一言不合,就拿顶子给人碰,也不管人家脸上过得去过
不去。藩台尚且如此,道、府是不消说了,州、县以下更不用说了,至于在他手下当差
的人甚多巡捕、戈什,喝了去,骂了来,轻则脚踢,重则马捧,越发不必问的了。
且说有天为了一件甚么公事,藩台开了一个手折拿上来给他看。他接过手折,顺手
往桌上一撩,说道:“我兄弟一个人管了这三省事情,那里还有工夫看这些东西呢!你
有什么事情,直截痛快的说两句罢。”藩台无法,只得捺定性子,按照手折上的情节约
略择要陈说一遍。无如头绪太多,断非几句话所能了事,制台听到一半,又听得不耐烦
了,发狠说道:“你这人真正麻烦!兄弟虽然是三省之主,大小事情都照你这样子要我
兄弟管起来,我就是三头六臂也来不及!”说着,掉过头去同别位道台说话,藩台再要
分辩两句他也不听了。藩台下来,气的要告病,幸亏被朋友们劝住的。
后来不多两日,又有淮安府知府上省禀见。这位淮安府乃是翰林出身,放过一任学
台,后来又考取御史,补授御史,京察一等放出来的。到任还不到一年,齐巧地方上...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澄清高铁的八个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财新传媒推出了一系列抨击中国高铁的文章,由于不得其门,逐渐陷入
了一种捕风捉影的幻觉之中。今天又推出了《高铁国产化幻觉》一文,抨击高铁的跨越
式发展,我非常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文章的漏洞太多了,我要是一
一指出,那就成了筛子了,我只能择要谈谈以下8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需要指出的,文中引用了一些西门子、阿尔斯通的事例还是让我无法反驳,我只能说谁
让我们拥有一个不争气的同行?我想对作者说,那不代表中国高铁的水平。
(1)高铁从来就不存在“市场换技术”
文章说“市场换技术”的说法最早来自汽车工业,集大成于高铁。估计稍微有点常识的
人听到这句话,都会觉得这真是可发一笑。汽车市场换技术,大家都是知道了,技术没
有换来,满大街跑的都是德国车、日本车;高铁恰恰相反,不但技术上完全自主,且国
内市场外资也根本插不进来,还在国际上攻城拔寨。具体区别见下表:
(2)铁路技术引进并非始于2004年
中国铁路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模仿
跟随的阶段,主要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建立了完整的铁路系统体系,在这个阶段铁路
人创造了一系列辉煌;...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4936
45
看来这个问题过一阵子就会被一些真正自恨的傻逼拿来骂中国人自恨,94年就有过,10
年又有过南方系的妓者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是假的。转一篇94年的文章
------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的来龙去脉
马福龙 徐国梁 虞骁
《世纪》杂志今年第2期发表了《揭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流传之谜》一文(以下简
称《揭》文)。《揭》文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所以被弄得像真的一样,是1932年
蒯世勋在翻译一本《中国的发展》中一段话时,“将Chinese and dogs not admitted
译成了中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蒯世勋是30年代柳亚子先生主持的上海通志
馆成员,是一位对上海史造诣很深的学者……。《上海通志馆期刊》是上海史研究的权
威性刊物,于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之事被部分报刊转载”,随之流传开来。《揭
》文接着又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是“50年代为配合形势教育”而制作的,
有些“老人确实看见过这牌子,但不是在解放前的外滩公园,而是解放后的博物馆里”
(事实上,解放后博物馆从未展出过这块牌子——笔者)。因此《揭》文作者认为,“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缺乏根据,或...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6
八年来的回忆 --陈公博狱中遗作
陈公博
"东条内阁末期,东京已有和共产党妥协的动议,我们且接到日本参谋本部有派人赴延
安 商议的情报。在中国方面,有许多当地的日本军已实际和共产军默契。例如苏北清
乡计划,日军事前先期通知新四军和八路军。日军和新四军实行交换物资了。新四 军
首领陈毅负伤,由日本宪兵护送至上海疗治。共产党的代表在上海公然活动,且公然住
在沧洲饭店。"
我这篇回忆是从二十七年离川写起,是一篇自白,也可以说是汪先生和平运动的简
单实录。本来在今日大统一时候,我对於保存国家和地方人民元气的心事已尽,对 於
汪先生个人的心事已了,是非功罪,可以置而不述。但既然奉命要写一篇简述,那麽,
对於汪先生的心境,我是不能不说的,不说明汪先生的心境,和平运动就无 法说明它
的起源。对於我的主张也不能不说的,不说明我的主张,这几年的经过,便无从说起。
对於这几年来我的工作和心情,也不能不说的,不说明,便不知道这 几年来此间人们
的苦闷和挣扎,类於矫饰,而不是坦白的白白。我也知道,我参加和平运动的经过,由
反对而卒之参加,重庆的同志们都很了然,就是不写,大家都 很明白,因此,我决定
不... 阅读全帖
r*****1
发帖数: 3465
47
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
民国36年7月19日(非现行条文)
国民政府订定发布,行政院废止
1947年7月19日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国民政府订定发布
中华民国八十年五月十七日行政院(80)台防字第15808 号令发布废止
第一条
本纲要依国务会议通过厉行全国总动员以戡平共匪叛乱如期实施宪政案及国家总动员法
之规定,制定之。
第二条
实施宪政及各项有关宪政之选举,均应依照规定积极进行。
第三条
戡乱所需之兵役、工役及其他有关人力,应积极动员。凡规避征雇及妨碍征雇等行为,
均应依法惩处。
第四条
戡乱所需之军粮、被服药品、油、煤、钢铁、运输、通讯器材及其他军用物资,均应积
极动员,凡规避征购征用、妨碍征购征用及囤积居奇等行为,均应依法惩处。
第五条
各业劳资双方,应密切合作,如有争议,并应依法调解及仲裁,凡怠工、罢工、停业、
关厂及其他妨碍生产及社会秩序之行为,均应依法惩处。
第六条
为安定民生,政府对于日用品之交易价格各业薪俸工资及物资流通、资金运用、金融业
务,均得加以限制或管理。
第七条
为维持安宁秩序,政府对于煽动叛乱之集合及其言论行动,应依法惩处。
第八条...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3388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汪洋访美重现制台见洋人
且说这位制台本是个有脾气的,无论见了什么人,只要官比他小一级,是他管得到的
,不论你是实缺藩台,他见了面,一言不合,就拿顶子给人碰,也不管人家脸上过得去
过不去。藩台尚且如此,道、府是不消说了,州、县以下更不用说了,至于在他手下当
差的人甚多巡捕、戈什,喝了去,骂了来,轻则脚踢,重则马捧,越发不必问的了。
且说有天为了一件甚么公事,藩台开了一个手折拿上来给他看。他接过手折,顺手
往桌上一撩,说道:“我兄弟一个人管了这三省事情,那里还有工夫看这些东西呢!你
有什么事情,直截痛快的说两句罢。”藩台无法,只得捺定性子,按照手折上的情节约
略择要陈说一遍。无如头绪太多,断非几句话所能了事,制台听到一半,又听得不耐烦
了,发狠说道:“你这人真正麻烦!兄弟虽然是三省之主,大小事情都照你这样子要我
兄弟管起来,我就是三头六臂也来不及!”说着,掉过头去同别位道台说话,藩台再要
分辩两句他也不听了。藩台下来,气的要告病,幸亏被朋友们劝住的。
后来不多两日,又有淮安府知府上省禀见。这位淮安府乃是翰林出身,放过一任学
台,后来又考取御史,补授御史,京察一等放出来的。到任还不到一年,齐巧地方上...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49
马尔科姆爱克斯(Malcolm X)是与马丁路德金同时代的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今天读
到他在1963年的的演讲“给草根的信息”(Message To The Grass Roots),其中有一段
讲到了黑人中的自恨者,方才了解到现代人说的"House nigger"这个俗语,竟然是通过
这个演讲才广为人知的。House nigger(也写作house nigga)这个词,如今主要被人用
来指身为黑人却通过损害黑人利益,放弃尊严讨好白人社会来给自己谋利益的人。这个
词在当今,时常被某些不同政治立场的人用来互相攻讦(比如黑人民主党骂黑人共和党
是house nigga,对奥巴马不满的黑人骂奥巴马是house nigga等等),并可能被赋予某
些新的含义。然而,我们抛开当今政治中的是非曲直不论,回到五十年前的那篇演讲,
回温一下Malcolm X对黑人中的自恨者的描述,会发现这些人的心态和行为竟然如此熟
悉,因为我们在当今的华人自恨者身上,也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又回想起一个月之前我
们通过游行为华裔社区争取权益的时候,某些华人同胞的可悲表现,更是感慨万千。我
把这段演讲稿择要用中文翻译如下,...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50
发信人: umutata (地瓜),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写在11/9一个月之后---从Malcolm X对黑人的论断说开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6 23:33:25 2013, 美东)
马尔科姆爱克斯(Malcolm X)是与马丁路德金同时代的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今天读
到他在1963年的的演讲“给草根的信息”(Message To The Grass Roots),其中有一段
讲到了黑人中的自恨者,方才了解到现代人说的"House nigger"这个俗语,竟然是通过
这个演讲才广为人知的。House nigger(也写作house nigga)这个词,如今主要被人用
来指身为黑人却通过损害黑人利益,放弃尊严讨好白人社会来给自己谋利益的人。这个
词在当今,时常被某些不同政治立场的人用来互相攻讦(比如黑人民主党骂黑人共和党
是house nigga,对奥巴马不满的黑人骂奥巴马是house nigga等等),并可能被赋予某
些新的含义。然而,我们抛开当今政治中的是非曲直不论,回到五十年前的那篇演讲,
回温一下Malcolm X对黑人中的自...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