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摩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o
发帖数: 20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生乐母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的萨迦国王与鹿野苑的梵施国王因一些争执,双方起兵
战争,伤亡都十分惨重。
有一天,梵施国王又率领了军队,气势汹汹地在康丹河的附近扎营;萨迦国王也不甘示
弱,统率大军前来迎战。由于双方兵力相当,打了很久,仍是难分胜负。正在僵持不下
的时候,萨迦国王的妃子生了一位秀丽的女孩,而梵施国王处则诞生一位端庄的男孩。
两国同时都以歌舞奏乐庆贺各自孩子的降生,彼此的鼓乐声,皆引起对方的好奇,于是
便派人探知原因,原来萨迦国王得个女儿,梵施国王得个儿子。这时,梵施国王暗自高
兴:「这是很好的机会,双方对阵时,同时各得一个孩子,这意味着和平即将到来,因
为可以停战和亲。」
于是,梵施国王派一位使节与萨迦国王和谈:「虽然咱们两国一直兵戎相见,但现在我
方愿意停战,希望贵国的小王女能许配给我国的小王子,过去恩怨一笔勾消。」
萨迦国王听了很高兴,心想:「自己兵戎战场多年,操劳国事,也实在够累的了,如果
两国能够和好,正合我意。」于是,双方互相道歉,还互赠厚礼。
萨迦国王考虑到:「自从女儿诞生之后,战争就停止了,我的身心才得以安乐。」因此
,为女儿取名「生乐母」,并精心呵护喂养她,生...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来点儿真格的---断
给石凳歪楼了。
大般涅槃经中有些关于断五阴的经文。
世尊说,有两种解脱,子断和果断。子断则烦恼断,灭了五阴系缚,比如阿罗汉。果断
呢,我的理解是仍可往返各趣,生名色五阴,“虽有名色,不能系缚。虽复处在二十五
有。不为诸有之所污染。”
经文如下:
###############
<<<善男子。云何菩萨除断五事?所谓五阴:色受想行识。所言阴者,其义何?谓能令
众生,生死相续,不离重檐。分散聚合,三世所摄。求其义理,了不可得。以是诸义,
故名为阴。菩萨摩诃萨虽见色阴,不见其相。何以故?于十色中推求其性,悉不可得。
为世界故,说言为阴。受有百八。虽见受阴,初无受相。何以故?受虽百八,理无定实
。是故菩萨不见受阴。想行识等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深见五阴,是生烦恼之根本也。
以是义故,方便令断...>>>
###############
有人询问世尊五阴的生灭和修道的关系,一问一答如下。
###############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
,应无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有缚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后五阴
。此阴自灭,不至彼阴。虽...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阿含经中,涅磐与五蕴是不同的状态,所以取涅磐不是知道、确定什么东西,而是真正
去做到。这是与大乘的不同。
初果是: 佛告摩诃男。优婆塞须陀洹者。三结已断已知。谓身见.戒取.疑。摩诃男
。是名优婆塞须陀洹。
d**********6
发帖数: 237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求《僧伽吒经》抄经本
每个人都想获得最最完美圆满的福报,释迦牟尼佛曾讲说过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这个
法门就是《僧伽吒经》,能受持这部《僧伽吒经》的人都将获得最大的,最最圆满的福
报利益!
能够听闻到《僧伽吒经》的人所获得的福报,已经超过了一尊佛的福德,佛告一
切勇:“如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有福德,若人闻此法门,所得福德亦复如是。一尊佛的
福德有多大,佛陀回答道:“恒河沙数的众生都做了十地菩萨,如是一切十地菩萨所有
福德,不如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若人闻此法门,福多于此,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我们谁都想获得长寿,而受持《僧伽吒经》的人能获得满八十劫的寿命。”一切勇
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劫以何量?”佛言:“善男子,譬如大城,纵广十二由旬,
高三由旬,盛满胡麻,有长寿人过百岁已,取一而去;如是城中胡麻悉尽,劫犹不尽。
一切勇,又如大山,纵广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有长寿人过一百岁,以轻缯帛一往
拂之;如是山尽,劫犹不尽。是名劫量。”
我们谁都害怕堕三恶道,而受持《僧伽吒经》的人能生生之处,九十五阿僧只劫不
堕恶道,百千劫中不堕饿鬼;二十八千劫不堕畜生;十三亿百千劫不堕阿修罗中,刀剑
不...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5
真惊呆了, 这和XXX基础的XXXXX的解释也太像了吧!!!!!!!
虽然俺只是理解些XXX的皮毛, 不过这个真的太牛了。1600多年前啊!!
大家自己看XXX是啥
和我想的一样的, 给5个包子!!!!
贴个原文
+++++++++++++++++++++++++++++++++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
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
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缘使
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
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
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
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6
真惊呆了, 这和XXX基础的XXXXX的解释也太像了吧!!!!!!!
虽然俺只是理解些XXX的皮毛, 不过这个真的太牛了。1600多年前啊!!
大家自己看XXX是啥
和我想的一样的, 给5个包子!!!!
贴个原文
+++++++++++++++++++++++++++++++++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
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
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缘使
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
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
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
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7
道安法师,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卒于孝武
太元十年(385年),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
道 安法师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
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 已
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作
“年十二出家”)。因为形貌黑丑,不为他的剃度师所重视,叫他在田地里 工作,而
他一点没有怨色。几年之后,才向剃度师要佛经读,由于他有惊人的记忆力,使他的师
父改变了态度,就送他去受具足戒,还准许他出外任意参学。大约在 他二十四岁的时
候(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南省临漳县境)遇见了佛图澄
大师。佛图澄大师一见到他就非常赏识,对那些因他丑陋而轻视他的人说,此人有远识
,不是你们所能及。因而他就师事佛图澄大师。
据《高僧传》卷五的记载,道安法师在佛图澄大师圆寂后才离开邺都,十三、四年之间
,他经常代替佛图澄大师讲说,并且解答了许多理论上的疑难问题,赢得“漆道人,惊
四邻”的美誉。
佛图澄圆寂后,石虎即皇帝位(...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8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尽
、把阿赖耶识体中所有一切法种都全部证得,成为如来无垢识而成就佛道。过程如同在
找到黄金以后,把黄金打造成金指环。所以经文中的「金」是比喻阿赖耶识,所以经文
接著开示:
《大乘密严经》卷3:
「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怎么看待死亡和投胎?
不清楚南传临终关怀的实际情形。
从理论上说,是死前使人起善心,如阿含经说的忆念佛、法、僧、施、戒、天未w的六
念法门。
增壹阿含51品8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35.htm
时,舍利弗即于座上语阿那邠祁长者曰∶
「汝今所疾有增有损乎?觉知苦痛渐渐除,不至增剧耶?」
长者报曰∶
「我今所患极为少赖,觉增不觉减。」
舍利弗报曰∶
「如今,长者当忆佛,是谓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
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亦当追忆念法,如来法者,极为甚深,可尊可贵,无
与等者,贤圣之所修行,亦当念僧,如来众者,上下和顺无有诤讼,法法成就。圣众者
,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僧者,四双八辈,此
名如来圣众,可尊可贵,是世间无上福田,长者!若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者,其
德不可称计,获甘露灭尽之处,若善男子、善女人念三尊已∶佛、法、圣众,堕三恶趣
者,终无此事!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修念三尊,必至善处天上、人中。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931.htm
杂阿含931经...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回向的探讨
回向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平时作完早晚课以後,或者作完一些功德後的回向是这样的:「弟子○○○愿以此
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现前见闻者,历劫及现世父母师长丶六亲眷属丶冤亲
债主,诸天护法圣众,本境山神丶土地灵祇,无祀男女孤魂丶流产堕胎之婴灵,及日常
作务中所误伤亡之一切众生,一切地狱众生丶饿鬼众生丶畜生众生丶天魔外道等一切罪
苦六道众生,仰仗阿弥陀佛威神之力,消除无始劫来之一切业障丶罪障丶病障,忏除诽
谤正法丶轻毁三宝之罪业,断除一切无明烦恼,舍离一切外道邪见,归敬佛法僧三宝,
圆满诸福慧,圆成胜善根,安住大乘,明心见性,修学种智,自在往生极乐世界,圆证
无上正等菩提。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佛弟子们的观念是,回向涉及的层面越大越好,而且,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这
样的一段经文:「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
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但是善知识有这样的开示:【回向时不要像有些人那样打高空:「我○○○以什麽功德
回向法界。」……应当说:「回向给我○○○的一切冤亲债主。」】
对照的善知识开示...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11
录自:缅甸帕奥禅师(Pha-AukSayadaw),《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第三届帕奥禅
修营期中2000.5。
问:(以下这些问题一起回答)
一、在佛陀的时代有菩萨吗?如果有,他是否证悟任何道果,或者他只是一个凡夫?
二、为什么圣者(ariya)无法成为菩萨?
三、声闻弟子(savaka)能改变心意作菩萨吗?若不能,原因何在?
四、若遵循禅师的教导而修行,禅修者能够证悟须陀洹道果(sotapatti-maggabana
and sotapatti-phala-bana)。禅修者能否因为行菩萨道的誓愿而不证入道果呢?
答:在证悟道果之前,禅修者可以改变心意。证悟道果之后就无法再改变心意,因为根
据佛陀在许多经中的开示,「道」是一种「正性决定」(sammatta-niyama固定法)的
法则。此固定的法则说: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能产生须陀洹果(sotapatti-
phala)。须陀洹能成为斯陀含(sakadagami),但不能退为凡夫。斯陀含能成为阿那
含(anagami),但不能退为须陀洹或凡夫。阿那含能成为阿拉汉,但不能退为斯陀含
、须陀洹或凡夫。阿拉...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北传菩萨道的修行
增一阿含经里提到过如来藏的。举个例子:
《央掘魔羅經》卷3:「所謂意入處  明說如來藏
不起違逆心  淨信來入門
如来藏虽是一切众生都本有的“清净心”,但了知自性如来藏并非易事,《央掘魔罗经
》中佛反复强调了知、演说和随顺如来藏甚难。
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 ‘世尊,奇哉如来,哀愍一切众生,为第一难事。’佛告
央掘魔罗: ‘非是如来为第一难事,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来正法住世余八十年,安
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若有众生持诸同类是亦甚难;若有众生
闻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随顺如实是亦甚难。’
央掘魔罗又问难的程度如何,佛告诉央掘魔罗: “譬如大地荷四重担,何等为四?
一者大水,二者大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正法住世余八十年,菩萨摩诃萨为一
切众生,演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当荷四担。何等为四?谓凶恶像类常欲加害,而
不顾存亡弃舍身命,要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名初担;重于一切众山积聚,凶恶
像类非优婆塞,以一阐提而毁骂之,闻悉能忍。是第二担;重于一切大水积聚,无缘得
为国王大臣大力勇将及其眷属说如来藏,唯为下劣形残贫乞堪忍演说,是第三担:重于
一切众生大聚,穷守边...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
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
,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
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
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
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
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
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
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
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
‘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
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
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
,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
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
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
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
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
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
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
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
‘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
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15
召开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的通知
和平,是一切众生的梦。
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战争的洗礼,围绕资源、财富、权力、思想......包括
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在仇恨中饱尝痛苦。
今天的和平之路,更加艰险而崎岖:恐怖袭击的阴影、难民潮的悲歌、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的威胁、对动物的各种杀戮,还有人心中刹那无息的烦恼争斗......有形无形的战争
包裹着这颗蓝色星球,和平的柔光里,总是含藏着泪光。
如何平息干戈?人们为此付出了无数努力:用武力来捍卫,用非暴力来坚守,用爱来救
赎,还是,用慈悲来觉悟?
每一次心怀众生的思考,都有珍贵的价值。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将与所有智者探
讨「和平之路」,不分种族、国界、学科和信仰。并设置「南传佛教」「北传佛教」「
藏传佛教」三个板块,邀您全方位了解佛教关于和平的见解与修行。
活动相关事项
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
2016年7月12日-15日(为期4天)
泰国 清迈
大会主题
“和平之路”为主题,下设三个板块:
南传佛教和平观
北传佛教和平观
藏传佛教和平观
主办单位:
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清迈校区)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协办单位:
香港教...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转帖
==============================================================
今天开始讲楞严咒,楞严咒的“楞严”两个字,就翻译成“究竟坚固”。

这楞严咒的名字叫“摩诃萨怛多般怛罗陀罗尼”,又叫“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
上神咒”。“佛顶”就是佛的顶上化佛,所以这楞严咒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楞
严咒里边所说的,都是降伏天魔、制诸外道的,从一开始到终了,每一句都是诸佛的心
地法门,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个字有每一个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
议的力量。即使只念一字、一句、一会,或念全咒,都是惊天动地,所谓惊天地、泣鬼
神,妖魔远避,
魑魃遁形。所以佛顶光明,这光明也就是表示咒的力量,是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法
界一切功德。你若能受持楞严咒,将来一定是成佛的,一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你若常
常诵念楞严咒,就能消除你宿世的业障,往昔的罪业都可以消除,这是楞严咒的妙用。
===================================================================
t******g
发帖数: 17520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转载
==================================================
摩诃是梵语,翻译中文叫“大”,英文叫big。那么什么叫大?就是体、相、用都
是大的。体遍十方,所以叫大;这个用是尽虚空遍法界的;相,它是没有相的,可是无
相无不相。这个用也可以说它没什么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用。这用是大用,这个相
是大相,这个体也是大体,周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这是摩诃的意思。萨怛多也是
梵语,翻译过来叫做“白”,就是清净的意思,也就是没有污染的意思。所谓白净法,
清净没有污染的法,这《楞严咒》是白净法。
般怛啰也是梵语,翻译中文叫“伞盖”。伞盖是譬喻,这个伞盖它是用荫万德,这
伞盖的用,就是保护一切有德的人,谁有德行,谁就能遇到这种白净法;没有德行的人
,是遇不到这种法的。所以才说:
  三光普照透三才 阎浮世界你不来
  大德大善能于得 无德无善不明白
“三光普照透三才”,这三光不是日、月、星,是你诵持《楞严咒》,身上有身光
,口里有...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转帖
==============================================================
今天开始讲楞严咒,楞严咒的“楞严”两个字,就翻译成“究竟坚固”。

这楞严咒的名字叫“摩诃萨怛多般怛罗陀罗尼”,又叫“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
上神咒”。“佛顶”就是佛的顶上化佛,所以这楞严咒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楞
严咒里边所说的,都是降伏天魔、制诸外道的,从一开始到终了,每一句都是诸佛的心
地法门,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个字有每一个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
议的力量。即使只念一字、一句、一会,或念全咒,都是惊天动地,所谓惊天地、泣鬼
神,妖魔远避,
魑魃遁形。所以佛顶光明,这光明也就是表示咒的力量,是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法
界一切功德。你若能受持楞严咒,将来一定是成佛的,一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你若常
常诵念楞严咒,就能消除你宿世的业障,往昔的罪业都可以消除,这是楞严咒的妙用。
===================================================================
t******g
发帖数: 17520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转载
==================================================
摩诃是梵语,翻译中文叫“大”,英文叫big。那么什么叫大?就是体、相、用都
是大的。体遍十方,所以叫大;这个用是尽虚空遍法界的;相,它是没有相的,可是无
相无不相。这个用也可以说它没什么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用。这用是大用,这个相
是大相,这个体也是大体,周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这是摩诃的意思。萨怛多也是
梵语,翻译过来叫做“白”,就是清净的意思,也就是没有污染的意思。所谓白净法,
清净没有污染的法,这《楞严咒》是白净法。
般怛啰也是梵语,翻译中文叫“伞盖”。伞盖是譬喻,这个伞盖它是用荫万德,这
伞盖的用,就是保护一切有德的人,谁有德行,谁就能遇到这种白净法;没有德行的人
,是遇不到这种法的。所以才说:
  三光普照透三才 阎浮世界你不来
  大德大善能于得 无德无善不明白
“三光普照透三才”,这三光不是日、月、星,是你诵持《楞严咒》,身上有身光
,口里有...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中“空”的含义
原始佛法的解释(以阿含经为主)
1. 普通的含义,比如空地,空闲,空中,等。
经文:
杂阿含经 288经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
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
2. 无常、无我的同义词。因为五蕴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是生灭法,所以是无我的
,苦的,和空的。
经文:
杂阿含经 1经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杂阿含经 104经 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
空、非我、非我所。
杂阿含经 232经 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
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杂阿含经 567经 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
、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3. 非实有,假名施设。即众生通常认为的世间是真实的,你、我、他、众生是真实的
,但实际上五蕴世间是一直变化的,生灭的,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可得,你、
我、他、众生只是假名施设。
经文:
杂阿含经 273经 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
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广义沙门之邪教
前面已说明广义沙门中三种层次的正教—正法律乘。然而,广义沙门中除了有正教
之外,还有邪教的存在。什么是广义沙门中的邪教呢?依据前节所举《杂阿含经》卷28
第791经所说,邪法就是地狱、畜生、饿鬼的境界;而邪法的法道就是使人沦堕于三恶
道的教导。换言之,广义沙门的正教是可以使人生天,乃至有机会迈向大乘而获得解脱
,但是邪教则不能使人生天,反而使人向下沉沦而堕于三恶道,完全没有机会迈向大乘
而获得解脱,因此称为邪教。例如,喇嘛教(或称为秘密大乘、密教、坦特罗佛教、藏
传佛教)就是一种邪教。首先从喇嘛教的祭祀供品内容的法式可以作初步的了解。
释印顺在《印度之佛教》一书中描述:
佛世以依教奉行为最胜之供养,佛后亦供以灯明、香、华等而已。密教以崇拜者为
鬼神相,其供品乃有酒、肉。有所谓“五甘露”者,则尿、屎、骨髓、男精、女血也。
更有“五肉”者,则狗肉、牛、马、象及人肉也。以此等为供品而求本尊之呵护,亦可
异矣!1
注1 释印顺,《印度之佛教》,正闻出版社(新竹),2004 年,页320~321。
不单是佛世之时,依佛教的教理本质而言,确实以依教奉行为最胜的供养。因为佛
陀已经究竟解脱,...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破萧显正 破萧显正
萧平实
破萧显正 破萧显正 2017-02-15 16:20:53
萧平实,或称平实居士其马甲有叫金雄狮、方竹平,萧潔仁,门下信徒称其平实导师,
1944年生于台湾中部。于1990年11月自称开悟明心、眼见佛性实属邪见,1991年开始“
传法”在台湾的中信局(是台湾的一个金融体系机构)、佛学社(非正规佛教道场)。
1997年2月与诸同修成立“正觉讲堂”(是霸占别人的田地用来非法建的楼房),7月成立
台北市“社团法人佛教正觉同修会”以基金会形式成立跟佛教没关联,在中国内地和佛
教协会从没有得到相关认可批准过,为方便出版自己的邪书8月成立“台湾正智出版社
”萧平实出版物未经我国相关单位许可情况下包括图书、报刊和音像等,在社会上不能
公开发行贩卖,是违法的行为详见《出版管理条例》。
萧平实的著作在网上以佛教名义非法贩卖,有自创自编的《无相念佛》、以及诽谤
藏密的《狂密与真密》、歪理邪说《真实如来藏》、毁谤六祖大师的《楞伽经详解》、
自述年轻时看金瓶梅、素女经、练洞房术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等,都是由境外“台湾
正智出版社”出版。萧平实著书立说所得收入从没公布透明去向存有可凝。
基本内容:
19...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不昧因果
百丈禅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
?”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 迦业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
因果也无?’某对曰:‘不落因果’,遂五百世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
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狐身,住在山后,敢请依亡僧律送。”次日,师
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此?
”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
1.索达吉堪布言
索达吉堪布言:
“萧平实说:以观想之法消除罪障及供养诸佛,实乃密宗独有之妄想也……若观想
还债即可真正还债,则一切人造恶业已,如是观想之后,债即可还清,如是简易消除业
障之法门,释迦世尊绝无可能吝惜而不宣说,然终未见世尊曾说此法。若观想之事即是
真实,可以成真,则观想能力较强者,亦可藉观想之法,将他人之福德据为己有;则诸
佛亦可观想其一切弟子皆成究竟佛,则诸弟子不须勤苦修行,只须多多供养于佛,讨佛
喜欢,由佛观想弟子已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唯识与如来藏的争论,是近代才有的现象,最初,由提出“法相唯识学”的瓯阳竟
无居士(1871—1943),与提出“法界缘觉教法”的太虚法师(1889—1947)揭开了至今将
近百年的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之争论,争论孰能真正代表佛法的正统义旨。接在太虚法师
与欧阳竟无之后,则有印顺、王恩洋、吕溦、雄十力等人各自以自己所宗的思想理论提
出种种的佛法见解,互起争执,遂使得世人产生了民初佛法大兴盛矣的表相,至今仍然
有人心向往之,然而世人却不了解,事实上佛法的真正义旨,经过了这样的各自争论之
后,所得出来的结论,却已使得本来完整圆满的 佛陀法教,变成了支离破碎,各自为
论,以己为宗的戏论佛法现象情况,错解了佛法义旨,破坏了后世的佛弟子们修学真正
佛法的道路。自瓯阳竟无生存的时代往前推移几千年以迄佛世,所有的佛弟子们,包括
中国与印度的佛法修学者,纵然有中观与唯识的分门别派,然而普遍地都承认阿赖耶识
是第八识,如来藏也是第八识,为何在民国初年左右时期的这些前人会提出这个问题来
呢?他们之所以会对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产生不如理的作意,咎在自身未证法性,因为不
能自宗通达的缘故,因此对于不一不异,名相...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25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侮蔑佛陀为“鬼神”,佛法为“鬼神之法”的做法,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
萧平实又说:“结手印,诵咒是鬼神所说法。”
“手印”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除了萧平实这样的无知的狂徒,谁也不会把“结手印”
当成密宗的特征。看来萧平实连汉传佛教的寺庙都未曾进入过。如果进过寺庙,不会看
不到寺庙中三世佛、八大菩萨等雕塑佛像,如果看到各种雕塑佛像,不会看不到,各种
佛像所结不同手印。萧平实如果长眼睛,不会看不到这个铁的事实。既然“结手印”是
鬼神所传的法,那么显宗佛教的佛像手印也是“鬼神所传”的法了。
又如凡是修定坐禅的人,都依毗卢七法的坐势打坐。在毗卢七法中就有双手结定印之法
。如果“结手印”是鬼神所传之法,那么毗卢七法中也有鬼神之法了?萧平实声称他们
也在习禅打座,肯定是不用毗卢法了,若依毗卢七法而坐,就会有习“鬼神之法”之嫌。
又“密咒”不仅密宗经典有,而且《般若》、《华严》、《阿含》各个经典中都有,如
《般若心经》中说到:“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其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善咒者以咒力故,能令如是老毒龙金翅鸟等,恶象狮子虎豹
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6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5543184/
斯里兰卡作为重要的上座部佛教国家之一,受葡萄牙、荷兰、英国人统治共长达443年
。近代斯里兰卡就是在这样动乱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激发了佛教民族主义情绪,培养了大
批佛教的民族主义改革家和思想家。例如,在佛教民族主义夏兴和佛教改革方面做出巨
大贡献的有达摩波罗(Dharmapāla,1866-1933);在近代佛教学术界和向西方传播佛教
做出杰出贡献的在家居士有:玛拉拉塞克拉(G. P. Malalasekera, 1899-1973)、贾亚
铁拉克(K. N. Jayatilleke, 1920-1970)教授等;出家比丘有布达搭陀(A. P.
Buddhadatta)、那兰陀(Narada,1898-1983)、罗睺罗(Walpola Rahula,1907-1997)长
老;等等。在斯里兰卡独立之前,很多僧侣积极参加反英运动,为斯里兰卡的独立、为
多数人的利益奔走呐喊。罗睺罗就是爱国爱教的僧侣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他积极参加
各种政治活动,为反对英国殖民的斗争和维护斯里兰卡人民的宗教、教育、社会和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
学佛人立誓修学佛菩提道,就要行菩萨道;而行菩萨道所应当修学的内容是什么?
譬如说在《解深密经》当中,观自在菩萨向 佛请问:【“世尊!是诸菩萨,凡有几种
所应学事?”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
辱、精进、静虑、慧到彼岸。”】(《解深密经》卷4)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静虑以及智慧六种菩萨所应学事,是菩萨六度,或者称为六波罗蜜或六波罗蜜多。波罗
是彼岸,蜜或蜜多就是到,合起来波罗蜜或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而度,则是解
脱系缚的意思。因为菩萨就是要借著这六种修学,而能够解脱生死轮回的烦恼系缚度到
彼岸,所以称为六度—六波罗蜜。或许您已经注意到,一般我们讲六度波罗蜜,不是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以及般若吗?般若就是实相智慧,简称为智慧,这可以理
解;可是《解深密经》中为什么要把“禅定”改为“静虑”呢?其实如果去阅读 玄奘
菩萨翻译的经论,除了《解深密经》之外,像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以及一百卷的《瑜
伽师地论》,也都是以静虑来称菩萨六度波罗蜜中的第五度,就是一般所称的禅定波罗
蜜。那么“静虑”和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究竟是同还是异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哲孟子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上人”一词,通常是尊称等觉菩萨才用的,譬如《维摩诘经》卷二:“如是等十
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CBETA, T14, no.
475, p. 548, b16-17),此段经文所说上人者,即是尊称维摩诘菩萨;看来证严法师
似以等觉菩萨自居,所以纵令信徒称之为上人而无拒受之意。但是在现前的理证与教证
上,都已证明证严法师只是尚未断除我见的凡夫,理由是:从声闻法的阿含解脱道来说
,她至今仍然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与世俗人一样落在意识心中,也与常见外道相
同而无异,具足凡夫本质;从菩萨法的佛菩提道来说,她至今仍不肯承认有如来藏,又
未曾证得如来藏,所以也是尚未进入第七住位的贤位菩萨。由这二个写在书中的证据来
看,她既未否定意识心,既不知意识心是常起常断的生灭性,不知意识心的自性是缘起
性空,所以显然未证能取、所取空,则是尚未圆满六住菩萨观行、乃至是尚未修习六住
般若空义的人;她又未证得禅定,显然也是尚未圆满五住证量的人,最多就只能说她是
四住位的菩萨了(虽然这样说有点儿高估了她),所以她至今仍然只是未断我见的凡夫
。以凡夫菩萨而接受等觉菩萨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逆罪与破法罪孰轻孰重
佛教戒法中所谓的逆罪,指的是重大违逆、重大恶极的恶行,如果造作了逆罪必定堕入
无间地狱、阿鼻地狱中受无间的苦报,所以逆罪是无间业,通常是指五逆罪,又称为五
无间罪或五无间业,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及破僧。所谓无间地狱
有五种无间,首先说趣果无间,就是前世造作了应堕无间地狱的恶业,只要一舍命就堕
入地狱招受业果不经他世;第二、受苦无间,就是在无间地狱中,会有无间断地遭受种
种极苦的这个苦楚;第三、是命无间,就是在无间地狱的业果未报尽之前万生万死,虽
因苦逼而昏迷过去,但业风一吹又再活转过来,地狱命根相续不断;第四、形无间,是
说地狱有情身形,与地狱大小相同无有间隙,一身承受著全部地狱的苦痛;第五、是器
无间,就是无间地狱中各种刑具,像剑树刀山、镬汤罏炭、洋铜铁汁等,可谓应有尽有
无有欠缺。
从这里可以想见,受报到无间地狱中是三界极苦,其惨状真是难以形容,而五逆罪
加上杀阿阇梨、杀和尚就成为七逆罪,《梵网经》菩萨戒中圣教说:【菩萨法师,不得
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
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逆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当头棒喝
在《起信论》里面所说的“止”的意思是“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指的是实证般若实相
的离一切世间戏论的境界;而“观”的意思“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指的是现前观察世
间万法皆由实相因第八识如来藏心出生,一切善恶业也都由如来藏记存的智慧现观。在
这里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里说的止,是心得决定、无所怀疑住于如理作意的第一义
谛智慧“明见”境界,而不会单纯的是四禅八定的定境修证。因为禅定的止与实证解脱
智慧无关,更与实证般若智慧无关,只是将觉知心制心一处、安住在定境中。纵使证得
四禅八定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定,仍然还是世间中的定境,仍不脱世间戏论,所
以不是马鸣菩萨所说的能“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既然无法离开戏论,便仍在生死当中
尚未解脱。
马鸣菩萨在这里对于止观的开示,是佛法般若实证智慧上的心得决定、心不动摇的
止,显然对于许多将止观一味解释成静坐禅定、一念不生的说法,无疑的作了一个当头
棒喝般的破斥。因为这样狭隘的将止观解释成静坐求一念不生,事实上是对于佛法的内
涵并非真正的如实了解,其实是以定为禅,而又证不到禅定境界的错误行门。因为这样
既不能真正的证得“息灭一切戏论境界”第八识清净...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2
2010年6月24日
思考题
1、学习空性有什么必要?请引用中观五大因来说明,佛教中怎样抉择万法皆空?你对
此能生起定解吗?
2、为什么说现代物理学的发现,比前一代物理学家更接近空性?它又有哪些不足?这
种观点与佛教有何相似之处?这对你的认识有什么帮助?
3、为什么说佛教跟其他宗教相比,有不共的超胜之处?请从大悲、智慧两方面进行分
析。
4、如果说究竟实相中一切皆空,那我们的起心动念、佛陀的功德庄严又从何而起?怎
样才能通达这种境界?
5、学习这节课后,你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什么变化?
主持人致辞:
今天非常荣幸能请到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一讲藏传佛教的思想。
堪布这次能来北大,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大家都知道,藏传佛教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东
西,也有它的教育思想,可是当今学术界,对此研究得还不充分,在教学上有欠缺。而
且,藏传佛教与藏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了解得也不是很多。同时,堪
布的修证境界非常高,若能从另一个层面上介绍佛学,跟我们这些大学老师讲述佛学,
可能完全不一样。
北大历来推崇多元文化兼容并蓄,我们的学生在学术上也有一种包容和热爱,所以今天
真的很荣幸能请到堪布到北大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支那”这一概念,从语源学上讲,来自梵语佛教典籍中的“Ch’in”一词。其本意是
“秦”,它是古代印度用来指代中国古代秦王朝的专门术语。在古代印度的史诗《摩诃
波罗多》(Mahabharata)一书中已有“支那”一词出现。这就是今天英语中“China”一
词的直接来源。在西方汉学史上,德国汉学家李施霍芬博士(Ferdinand Richthofen)曾
主张“China”一词来源于今天的越南地区。此说也许有点根据吧。因为秦汉之际的社
会动乱之时,曾有不少中原人避难来到当时的安南(即今天的越南)地区。英国汉学家拉
考派瑞博士(Terrien de Lacouperie)以为起源于今天的云南地区。但他是以上古时代
云南•印度贸易来往的历史角度来定论的。如能成立的话,也只说明印度的“Ch'
in”即是由云南传入的“秦”。法国汉学家考狄博士(Cordier Henri)甚至认为《旧约
全书•伊赛亚书》第四十九章中的“Sinim”就是指“Sin”、“Sinai”,即指中
国。此说的成立没有充分的汉文史料的证据,只说明了比较语源学上的一个可能性问题
。日本汉学家岩村忍博士在...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34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弹劾版主] Photogear版主kyro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35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Photogear版主Kyro:承诺与背叛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36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Photogear版主Kyro:承诺与背叛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37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Boston/December/Vistor请进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38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Boston有意思吗?
天天被那么多人咒那啥,有意思吗?
论坛上的就有,更不要说私下里的了。
不要说你不信这套,
那么多人发包子求祝福为了啥?
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还是会接受你,祝福你的,何必呢?
哪怕你FBI告成了有啥意思?一时心里痛快?
你自己看看你在这里都干了些什么?因缘果报啊
送你《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0585
39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Re: 看地瓜的帖子有感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关于龙图腾最全面的研究(1)
龙蛇文化——传说神话中的龙蛇及其变体
1、青龙,所属文化:中国。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
是代表东方的灵兽,青龙既是名字也是种族,青龙的方位是东,右,代表春季;白虎的
方位是西,左,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后,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前,代
表冬季。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
称。东方七宿亦名苍龙,苍龙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
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
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相关说法还有在龙心的部分
,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
。(相关:中国蛇文化全解读 周兵的新浪博客)
2、螭,所属文化:中国。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
形状作装饰。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
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文献记
载:《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关于龙图腾最全面的研究(2)
一、蛇图腾的崇拜
(一)古埃及的蛇崇拜:埃及以埃及眼镜蛇为崇拜对象,许多古埃及神明的形象都
有眼镜蛇的特征,又或曾蓄养眼镜蛇;埃及神话中的瓦吉特,正是以蛇为形象的神明。
古罗马击败古埃及后,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曾引宠物眼镜蛇以咬腕自尽,也是西方
文化所津津乐道的故事(图一)。
图一 克娄巴特拉之死(Death of Cleopatra),让·安德烈·罗布(Jean André
Rixens),1874年
图一 克娄巴特拉之死(Death of Cleopatra),让·安德烈·罗布(Jean André
Rixens),1874年
在古埃及的不同神话体系中,有一种体系认为蛇是“大地之子”(Sito),并具有
原初生命的创造力。古埃及人常用环绕宇宙的蛇形作为原初之蛇的象征,Ramse六世的
陵墓中有描绘宇宙之蛇孕育出时间和万物。尼罗河源也被认为是由一条巨蛇保护着河神
。古埃及神话认为,宇宙是由两条大蛇控制的,一条是正义的象征,而另一条则是邪恶
的化身,而它们互相争斗便形成了白天和夜晚。
图二 刻有交蛇的古埃及调色板
图二 刻有交蛇的古埃及调色板
此外,古埃及法老的调色板和权杖...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2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稽首本然清净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
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
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
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
r****n
发帖数: 8253
43
来自主题: _Arahan版 - 经典和论藏如何说无明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经典和论藏如何说无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6 09:18:32 2010, 北京)
经藏:
」。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所谓无明,云何是无明?谁有此无明」?舍利弗答言:
「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何所不知」?「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
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无常)
,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如(受、想、行)识磨灭法,(受、想、行)识磨灭
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生灭法,(受、想、行)识生灭法如实不如。摩诃拘絺
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
有无明
在《杂阿含298经》中佛说:
「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过去),不知后际(未来),不知前后际
。不知於内(内六处),不知於外(外六处),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
。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苦生之因),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
,不知因所起法
q****u
发帖数: 1421
44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佛说般舟三昧经(上)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加邻竹园中。与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
诸天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陀罗摩睺勒等。无央数众。一切都在大会坐。是时颰
陀和菩萨。从坐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听者今当问。佛言善哉。
恣汝所问。今当为汝说之。颰陀和问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揽万流
。云何行。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云何行。自识宿命所从来生。云何行。得长
寿。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爱敬。云何行。得端正颜好美
[礼*色]。云何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
神无量。成佛境界庄严国土。云何行。降魔怨。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云何
行。得入总持门。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云何行。得勇猛如师子无所畏。一
切魔不能动。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云何行得自足离谀
谄。不着三处。云何行。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云何行。得人信。云何行
。得八种声入万亿音。云何行。得具足相好。云何行。得彻听。云何行。得道眼睹
未然。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5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一)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般剌密帝译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
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
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
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
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嘱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
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
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
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
阿罗汉。应诸斋主。惟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
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
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
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 阅读全帖
q*c
发帖数: 9453
46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的计量单位 - 转载。
记得有人发过这个, 在 wisdom 版。 很有意思, 再发一遍。
感叹诸佛心量的无限广大, 而我们的渺小。
----------------------------------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一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妙光明灯。以一切庄严帐为际。依
净华网海住。其状犹如卍字之形。摩尼树香水海云。而覆其上。十五佛刹微尘数世界。
周匝围绕。纯一清净。佛号不可摧伏力普照幢。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
清净光遍照。以无尽宝云。摩尼王为际。依种种香焰莲华海住。其状犹如龟甲之形。圆
光摩尼轮栴檀云。而覆其上。十六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佛号清净日功德眼。此
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宝庄严藏。以一切众生形。摩尼王为际。依光明藏
。摩尼王海住。其形八隅。以一切轮围山。宝庄严华树网。弥覆其上。十七佛刹微尘数
世界。周匝围绕。佛号无碍智光明遍照十方。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离
尘。以一切殊妙相。庄严为际。依众妙华。师子座海住。状如珠璎。以一切宝香。摩尼
王圆光云。而覆其上。十八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纯一清净。佛号无量方便最胜
幢。此上过佛刹。微...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599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清鼎盛时的清缅战争,居然打平了,缅军战力很强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2:16:47 2015, 美东)
背景[编辑]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1]。在对原缅属
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
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
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
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
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
。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
乾隆皇帝
导火线[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
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缅兵入境骚扰[编辑]
公元1762...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8
郭文贵、胡舒立恶斗的沙盘推演
解滨
假设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个奸商被政府调查,这个奸商在另一个政府机构的庇护
下逃亡海外。 某个媒体(例如,《纽约时报》)得知这一事件后,报道了该奸商舞弊
枉法的罪证。 该投机商恼羞成怒,找该媒体的主管“单挑”,在海外大肆披露该媒体
种种“内幕”,肆意抹黑对方,并扬言“一切才刚刚开始”。 而这个投机商的靠山是
美国的特务机构NSA。 虽然NSA某老总已经落马,但能量犹在。 追查其犯罪嫌疑的机构
是联邦特勤局。 双方已经够强大,但都有更强大的靠山在支持,双方都握有对方的把
柄……。
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可能发生吗? 扯淡! 就连好莱坞的剧作者也从来没有想象力构思过
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如果烂成这样的话,政府要不早就被推翻了,或者官员们早已被
老百姓打死光了。
但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正在发生,其复杂性和斗争的激烈程度超过人们的想象,就是好莱
坞大片也难以描绘其激烈程度……。
郭文贵的那些事情在中国一点也不稀罕。 郭文贵为什么要找马健之流的高官联合圈钱
呢? 因为跟中国所有的草根商人一样,他十分清楚,如果不打破道德底线,巴结中共
高层,没有强大的官方后台和背景,谁...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9
任志强同志可成为梁漱溟先生吗 2016-03-01 15:23:01
阿妞不牛的博客

中共党媒如今对任志强的大批判,令不少人想到文革。任志强这门大嘴大炮,还令人想
到美国总统竞选人川普。当然把任志强比川普是胡扯。任志强不但不可能有川普那样的
总统野心雄心,他也根本就没有川普那样的福气:川普当不上总统,老婆孩子家产声名
一样不会少。如果不幸真的当上总统,墨西哥如今畅销的让人捶打的川普模拟人像,一
定会热卖全球,包括美国城乡。
俺倒是想把任志强比作梁漱溟:不是他们在长相和学识上有任何相似,而是从根本上给
任志强本人和习近平找一条出路。
首先,任志强和梁漱溟有得一比,就是公开和当代领袖干架。习近平要党媒姓党,让党
姓习。任志强公然反对。他们这样公开干架,在中国,一个实质上的平民和皇上直接顶
嘴干架,是不多见的。这样的领袖与平民,都得有一定的起点与机会。
毛泽东和梁漱溟就有这样相同相似的起点与机会。他们都是同时代的时代思潮的弄潮儿
。在毛泽东还在北大图书馆为了八块光洋打工的时候,梁漱溟教授就是毛润之服务与崇
拜的对象。那些让毛泽东在思想意识形态上更崇拜的左派与共产主义思想...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256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转载)帕奥禅师答:今生贫穷、多病的果报跟过去世有关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25 23:25:13 2016, 美东)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15334889073.html
帕奥禅师答:今生贫穷、多病的果报跟过去世有关吗?如果有,是不是宿命论,或是常
见?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0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帕奥禅师
5261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问:今生贫穷、多病的果报跟过去世有关吗?如果有,是不是宿命论,或是常见?
帕奥禅师答:对于这件事,你必须分辨人道生活与天道、地狱道生活的差别。天道与地
狱道称为业果生活地,意即该道的众生透过业力的果报而得到其生活。人道则称为精进
果生活地,意即人道的众生透过精进的结果而得到其生活。由于过去世业力的缘故,天
道与地狱道的众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自然就得到快乐或痛苦的生活。人道的众生则不
同,他们的生活不只与过去世的业力有...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