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美国多民主啊,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还热个屁啊?资本主义国家官员收钱怎么能叫受
贿?人家收的那叫政治献金,公考就像高考一样,你可以说他不公平,但也找不到更公
平的方案。如果实行选聘或者推荐,公务员队伍只能成为利益阶层的队伍,我国的体制
问题和公务员考试关系不是很大,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文化问题。公务员考试充其量
是这个大问题下冰山一角而已,即便取消考试,参考西方制度,也改变不了什么。美国
公务员除了警察哥,谁不能骂他。。。澳洲总理为了显示很亲民,大早上在地铁问候一
个老大爷,被骂了一顿,心好累。现代文官考试制度就是西方的英国建立的,怎么能说
西方没有公务员考试呢?当然人家英国人自己也承认是受到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我
觉得主要是美国政府在经济里的重要性 没有中国政府重 所以就算如此低效 也不会有
太严重的后果。而且法制化程度也高所以推荐制的负面影响没有那么大。 但是中国大
政府如果引入推荐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就大了。我国公务员队伍里面很多年轻人的三
观比较正,老一些的公务员退休之后公务员里面会相当地合理,肯干不图,但是公务员
的工资除了某超一线地级市工资会比较高,很多哪怕是省会也挺一般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 关于诺奖,我也不懂,不过我想这个是个积累的过程,牛人总会出现的,而且现在的诺
奖,都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出现,其实诺不诺奖的,和大多数人没啥关系,顶多
茶余饭后多点谈资和段子罢了,就像某位诺奖获得者和其娇妻一样。
我没有说中国公平,中国从本质社会上来讲还是个人情社会,这没办法,中国是大陆性
国家,长期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中国人重血缘,重人情的传统。我的意思是考试制度相对
来讲公平,就和古代的科举制度一样,这也是确保中国在农业社会一直稳定的基础,外
国近代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学的中国的科举。
没错,现在很少的人从事农业就足以养活全世界,但是活的质量怎么样就又是一回事儿
了。又想轻松愉快,又想赚大钱,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剩下的97%不还是要努力奋斗过
上好日子。
“给1%有天分的提供充分资源和上升通道”,那是国家领导人考虑的事情。对于普通人
,孩子就是自己最亲的人,是血脉的延续,你不可能不对他们负责。就像那句话讲的:
战争中死了一个人,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是最大的不幸;如果死了1000万呢?那就是统
计数据了。 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属于99%还是1%,能帮他们飞多高就飞多高吧。
虽然99%的家长最后...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8594 | 3 科举在西方的借鉴和完善
就考试而言,欧洲的考试制度经过了600多年的演变才得以逐步完善。根据可考证的史
料记录,在西方,最早的口试出现在1219年,正值中国的南宋(1127~1279)时期。我
在这里提醒一下,当时中国的科举制度已到了成熟期。西方最早的书面考试是在1702年
,也许更值得提醒的是,西方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术能力,与仕途没有直接关系。至于
西方世界专门通过考试来选拔文职官员的制度安排,时间还要晚一些。法国早一点,始
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1791年,德国大约在1800年,英国和美国还要再晚一些。
就可考证的时间而言,虽然法国、德国较早学习中国并开始建立文官考试制度,但是由
于不稳定和缺乏系统性,对其他国家影响也较小。相比之下,做得更出色的是英国。英
国于19世纪中期以后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系统而卓越,因而后来被其他欧美国家以及
日本等国所仿效。以下我们花点时间先谈谈英国。
16世纪以后的英国逐渐步入鼎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文官制度显然是借
鉴了中国科举的"平等竞争、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但是,英国显然也接受了黑
格尔对中国科举局限性的批评,因此它在中国科举的基...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2314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序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4/c_122189314.htm
2011年10月24日 09:06:54 来源: 光明日报
考试场景
殿试录
殿试
试卷
访谈嘉宾:
李弘祺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讲座教授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陈文新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惠经 韩国国立Hanbat大学中国语科教授
水上雅晴 日本琉球大学教育学部国语教育讲座准教授
丁克顺 越南《汉喃杂志》副总编辑
主 持 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杨 华)
(光明日报 国学版 梁 枢)
时 间:2011年9月24日晚
地 点:武汉大学珞珈山庄
主持人(杨华):各位先生,去年开始,我们就和光明日报国学版共同筹划发起一
个讨论,叫做“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专注于中国文明的独特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
题目。前一段时间,主要就20世纪思想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留下的思想遗产进行梳
理,这方面的讨论今后仍将继续进行;而同时另外一种讨论正在酝酿开展,就是讨论文
明发展过程中,中国文明所独有的一些侧面,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宗法制度,
中国的礼乐制度,等等。今...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1639 | 6 甚至到了19世纪美国建立文官考试制度时依然在以中国的科举制度为佐证。
国基督教新教教会长老派传教士丁韪良,英文名字是威廉·马丁(
WilliamAlexanderParsonsMartin,1827~1916)。丁韪良是清末在华外国人中首屈一
指的“中国通”,曾任中国同文馆的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首任西学总教习。1868年他在
美国召开的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OrientalSociety)会议上宣读了题为“关于中国
的竞争考试”(CompetitiveExaminationinChina)的论文。文中他极力建议美国政府
像新近实行文官考试的英、法、德等国一样建立文官考试制度,并向长期有效实行科举
制的中国学习。他说:"中国的这种制度最为成功,如果此次能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
那么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获益,和火药、造纸术一样,我们也会获得大的
收益。他们的这些贡献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是影响了现代社会
彻底变革;对经济文化同样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应该承认,如果我们采用了他们的测试
候选人能力的方法来为政府提供最佳人才,那么我们的获益绝不会比刚才提到的那些发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作者: 张鸣
清廷1905年废科举,在具体落地之前,动静挺大。人们早就传说,科举要废,于是赶末
班车的人呜呜泱泱的。但科举真的废了,大体波澜不惊。只有极少数落后地区,出现过
秀才抗议的现象。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莫理循很兴奋,觉得连一个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制
度被废除,都能这样,可见中国今后的改革,将十分顺利。
然而,后来的新政改革,并不顺利,革命发生了。革命断送了清王朝,也断送了清廷的
新政改革。后来的中外史家,将中国的辛亥革命,视为“托克维尔假说”的最好例证:
一个传统王朝,改革更容易引发革命。而具体到当年的中国,最大的败笔,就是因为新
政废科举。
综合史家之言,科举之废,导致王朝垮台,原因有二。其一,科举不仅是上升的阶梯,
还是王朝与士人之间的纽带。一旦这个纽带断了,王朝出现危机,士子们就不帮忙了。
其二,科举之废,导致大批士人失业,投奔革命。
没错,科举是王朝与士人之间的纽带。众多读书人,通过进士、举人、生员,以及生员
之外的众多参加过考试但没有考上的芸芸众生,构成了一个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就是
引导士子归心朝廷热心功名的那个彀,即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那个彀
。说成是纽带...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1639 | 8
http://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8621
“在美国借鉴中国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基督教新教教会长老派传教士
丁韪良,英文名字是威廉·马丁(WilliamAlexanderParsonsMartin,1827~1916)。
丁韪良是清末在华外国人中首屈一指的“中国通”,曾任中国同文馆的总教习和京师大
学堂首任西学总教习。1868年他在美国召开的美国东方学会(
AmericanOrientalSociety)会议上宣读了题为“关于中国的竞争考试”(
CompetitiveExaminationinChina)的论文。文中他极力建议美国政府像新近实行文官
考试的英、法、德等国一样建立文官考试制度,并向长期有效实行科举制的中国学习。
他说:"中国的这种制度最为成功,如果此次能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那么这不是第一
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获益,和火药、造纸术一样,我们也会获得大的收益。他们的这
些贡献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是影响了现代社会彻底变革;对经
济文化同样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应该承认,如果我们采用了他们的测试候... 阅读全帖 |
|
f****m 发帖数: 7469 | 9 光绪八年六月(1882年)朝鲜发生兵变,清廷命吴部赴汉城平叛。袁世凯首获委任军职
,仅率一营官兵为先锋,未等大军登陆便三拳两脚击溃叛军,缉拿李朝权臣大院君李昰
应(明成皇后的老公公),押解回天津。 后助朝鲜镇压亲日派发动的政变.
1905年开始永远废除科举的就是袁世凯和张之洞。而兴办学堂最多的也是他所管辖的直
隶(今河北省)。他的精明之处还表现在吸取过往改革受制于原有官吏而失败的教训,
非常重视“开官智”,把现有官吏的重新培训摆在突出地位。
在政治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社会管理体系方面,直隶也走在全国前列。全国首次地方选
举是1907年的天津市政选举。这是他努力推行的地方自治运动的成果之一。义和团事件
后,规定中国不准在天津地区驻军,精明的袁世凯训练三千警察进驻这个地区,维护了
主权和地方治安。用警察取代衙役管理社会治安,应该说是一个进步。
在经济领域,发展工商企业也用力很勤,成绩显著;有的项目至今仍在继续发挥作用。
中国人今天仍热情传颂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功绩,但往往不了解这条铁路的决策、资金
筹措,包括决定用中国人和中国资金修建等等主要是袁世凯的功劳。
执政第一年就制定了《国会组织法》,... 阅读全帖 |
|
f****m 发帖数: 7469 | 10 一、推翻满清,居功至伟。袁世凯是中国共和体制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的开
国元勋。武昌起义之后,清廷仍牢牢控制着东北三省、直隶、山东、河南,且起用袁世
凯之后迅速反扑,11月2日攻下汉口,使革命势力受挫。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是袁世凯
促成了南北和谈,清廷退位,不费一兵一卒而实现了国人梦寐以求的共和体制,避免了
多少人的流血。(其实武昌首义跟孙文和同盟会没什么关系,起义成功孙在美国还是看
报纸才知道)
二、在政权变革之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
纷宣布独立,孙中山捡起朱明王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陈词滥调以煽动汉人仇满
情绪之时,无疑已经给蒙疆藏满辽阔地域之各民族带来极大恐慌,各民族地区掀起排汉
高潮,分离倾向日益明显,一些地方实力派也反对推翻满清政权,如东北的张作霖就说
“如果皇帝退位,成立共和政府,本人即不听从指挥。”所幸清王朝总理大臣袁世凯出
任民国总统,使各族上层人物感到有了安全保障,旧日的地位利益仍可维持,加上北洋
军坐镇,国家才没有四分五裂,混乱局面迅速得以平息,社会回复稳定,顺利完成了政
权的过度和新旧制度的变革。
三、袁世凯维... 阅读全帖 |
|
f****m 发帖数: 7469 | 11 一、推翻满清,居功至伟。袁世凯是中国共和体制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的开
国元勋。武昌起义之后,清廷仍牢牢控制着东北三省、直隶、山东、河南,且起用袁世
凯之后迅速反扑,11月2日攻下汉口,使革命势力受挫。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是袁世凯
促成了南北和谈,清廷退位,不费一兵一卒而实现了国人梦寐以求的共和体制,避免了
多少人的流血。(其实武昌首义跟孙文和同盟会没什么关系,起义成功孙在美国还是看
报纸才知道)
二、在政权变革之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
纷宣布独立,孙中山捡起朱明王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陈词滥调以煽动汉人仇满
情绪之时,无疑已经给蒙疆藏满辽阔地域之各民族带来极大恐慌,各民族地区掀起排汉
高潮,分离倾向日益明显,一些地方实力派也反对推翻满清政权,如东北的张作霖就说
“如果皇帝退位,成立共和政府,本人即不听从指挥。”所幸清王朝总理大臣袁世凯出
任民国总统,使各族上层人物感到有了安全保障,旧日的地位利益仍可维持,加上北洋
军坐镇,国家才没有四分五裂,混乱局面迅速得以平息,社会回复稳定,顺利完成了政
权的过度和新旧制度的变革。
三、袁世凯维... 阅读全帖 |
|
f****m 发帖数: 7469 | 12 袁世凯维护国家利益,保障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清末朝鲜内乱,袁世凯奉命平乱,在朝鲜十二年,阻止和延缓了日本对朝鲜的吞并,维
护了国家的利益。
民国初年,外蒙古在俄国的唆使下独立,并造成内蒙局势的不稳定。袁世凯一直对蒙古
问题极为重视,软硬兼施,任命贡桑诺尔布为民国政府蒙藏事务局总裁,大量晋封蒙族
上层人物为亲王,使内蒙王公数量“比清朝时的数额增加了几倍”,终于使内蒙王公们
放弃了分裂的图谋,诸多已逃往外蒙的蒙族同胞遂陆续返回,后来,经过老袁立场强硬
的谈判,外蒙于1915年6月7日取消独立,俄国只得承认外蒙为中国领土.
袁世凯竭力主张的清帝优待退位意味着清朝政府拥有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地移交给民国政
府,保持了主权和领土范围的延续性,这是孙氏革命推翻清廷所不可能做到的。
推动教育制度改革。
在1905年袁世凯提出永远废除科举,并得到实行;建立以“北洋六镇”为首的现代化陆
军及“保定陆军学堂”、“军医学堂”等一大批军事院校;创办北京、天津两市的现代
化警察部队(民初京津两市的治安曾享誉世界);创办山东大学,兴办新式学堂,整个
洋务运动期间兴办学堂最多的就是袁世凯所管辖的直隶(今河北省)。
... 阅读全帖 |
|
f****m 发帖数: 7469 | 13 一、推翻满清,居功至伟。袁世凯是中国共和体制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的开
国元勋。武昌起义之后,清廷仍牢牢控制着东北三省、直隶、山东、河南,且起用袁世
凯之后迅速反扑,11月2日攻下汉口,使**势力受挫。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是袁世凯促
成了南北和谈,清廷退位,不费一兵一卒而实现了国人梦寐以求的共和体制,避免了多
少人的流血。(其实武昌首义跟孙文和同盟会没什么关系,起义成功孙在美国还是看报
纸才知道)
二、在政权变革之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之后,各
省纷纷宣布独立,分离倾向日益明显,如东北的张作霖就说“如果皇帝退位,成立共和
政府,本人即不听从指挥。”所幸清王朝总理大臣袁世凯出任民国总统,使各族上层人
物感到有了安全保障,旧日的地位利益仍可维持,加上北洋军坐镇,国家才没有四分五
裂,混乱局面迅速得以平息,社会回复稳定,顺利完成了政权的过度和新旧制度的变革
。
三、袁世凯维护国家利益,保障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清末朝鲜内乱,袁世凯奉命平乱,在朝鲜十二年,阻止和延缓了日本对朝鲜的吞并,维
护了国家的利益。
民国初年,外蒙古在俄国的唆使下独立,并造成内蒙局...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046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ddzwm (肥嘟嘟左卫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百年光阴,再回头看袁世凯的历史功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2 00:35:19 2013, 美东)
袁世凯维护国家利益,保障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清末朝鲜内乱,袁世凯奉命平乱,在朝鲜十二年,阻止和延缓了日本对朝鲜的吞并,维
护了国家的利益。
民国初年,外蒙古在俄国的唆使下独立,并造成内蒙局势的不稳定。袁世凯一直对蒙古
问题极为重视,软硬兼施,任命贡桑诺尔布为民国政府蒙藏事务局总裁,大量晋封蒙族
上层人物为亲王,使内蒙王公数量“比清朝时的数额增加了几倍”,终于使内蒙王公们
放弃了分裂的图谋,诸多已逃往外蒙的蒙族同胞遂陆续返回,后来,经过老袁立场强硬
的谈判,外蒙于1915年6月7日取消独立,俄国只得承认外蒙为中国领土.
袁世凯竭力主张的清帝优待退位意味着清朝政府拥有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地移交给民国政
府,保持了主权和领土范围的延续性,这是孙氏革命推翻清廷所不可能做到的。
推动教育制度改革。
在1905年袁世凯提出永远废除科举,并得到...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3957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ddzwm (肥嘟嘟左卫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百年光阴,再回头看袁世凯的历史功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2 00:35:19 2013, 美东)
袁世凯维护国家利益,保障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清末朝鲜内乱,袁世凯奉命平乱,在朝鲜十二年,阻止和延缓了日本对朝鲜的吞并,维
护了国家的利益。
民国初年,外蒙古在俄国的唆使下独立,并造成内蒙局势的不稳定。袁世凯一直对蒙古
问题极为重视,软硬兼施,任命贡桑诺尔布为民国政府蒙藏事务局总裁,大量晋封蒙族
上层人物为亲王,使内蒙王公数量“比清朝时的数额增加了几倍”,终于使内蒙王公们
放弃了分裂的图谋,诸多已逃往外蒙的蒙族同胞遂陆续返回,后来,经过老袁立场强硬
的谈判,外蒙于1915年6月7日取消独立,俄国只得承认外蒙为中国领土.
袁世凯竭力主张的清帝优待退位意味着清朝政府拥有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地移交给民国政
府,保持了主权和领土范围的延续性,这是孙氏革命推翻清廷所不可能做到的。
推动教育制度改革。
在1905年袁世凯提出永远废除科举,并得到... 阅读全帖 |
|
O*******d 发帖数: 20343 | 16 中国人还发明了考试制度。 西方的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科举考试学来的。 欧洲在很长
的时间里,是贵族统治。 一般小民没有机会做阶级流动。 英国从19世纪学到中国的从
平民中选拔优秀人才的考试制度,后来成为现在通行的文官考试制度。 这种考试制度
又流入社会,成为学校里的考试制度。 19世纪之前的西方学校一般不考试。 技工学校
就是做一件产品,所谓的毕业实践。 |
|
r**o 发帖数: 4614 | 17 现在世界上的文官考试制度都是copy科举制度的。 而且科举只是资格, 后面的考绩制
度也非常完备。 光会考试的书虫更本上不了位。 而且就单考试来说,科举的深度广度
也不是现在任何考试可以比拟的。 |
|
m****a 发帖数: 5 | 18 南京政府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时,某生以“满清治理内外蒙经过及得失”考试满分(该次
考试唯一满分卷)典选会以为若因其他科落榜可惜,欲将该题单独抽出,推荐给大学为教
授。不想最后统计,此人不但总分高举第一,法学门还获得全场第一,最后方知此人乃
上海交大电机系之毕业生。 |
|
m*****o 发帖数: 408 | 19 人们常说,科举乃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最大程度地选拔了有用之才,使得贫寒人家之子
能够凭自己的本事进入仕途,也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既为考试,就有作弊。咱在网上看过的当年的手段,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最出奇者,
莫过于将小抄夹于菊花之中,被查出之后,居然诬赖是旁边的举子扔过来的……后来的
事,哎,三俗啊,写不下去了……
科场弊案若发,处理极为严重。
咸丰八年,顺天乡试考举人。主考,是已63岁的柏葰。此人乃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
士、户部尚书、协办大学术,官从一品。快到退休之年,还得了个美差,自是喜不自禁
——为何是美差?并非说可捞钱,而是可以收很多徒弟啊,凡录取的,不都得感谢他么?
然乐极生悲。科举虽一定程度上公平,但仍有歧视。比如倡优之人——也就是戏子——
不准考。但那年,第七年却是个戏子平龄。这下,不满之声一哄而起。士子不能得罪啊
。于是,免不了要派人来查。钦差们的来头可真不小——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兵
部尚书陈孚恩和全庆——查出的问题更不少。什么卷不符啊、什么送礼啊……反正一堆。
皇帝大怒啊。顺天就在我眼皮子底下,你们竟敢如此欺我?于是,一品大员柏葰——考
后,刚升了正...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4964 | 20 科举武则天开始就是为了笼络势力,和门阀争权夺利,后世的主要目的也是笼络人心,
钳制思想,天下读书人皆为天子门生
考试本身也是文官考试,土鳖现在公务员考试都不考数学的,更不用说古代 |
|
c*****3 发帖数: 1141 | 21 “中国各种政治改革已有相当的积累,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远比外界了解的要大。”这又
是那个张维为,以“学者”名义,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位前邓小平英文翻译、
中南海御用文人,再次被安排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为中共现行制度与
中南海现行政策辩护,否认中共只有经济改革、没有政治改革。
张维为定义,社会主义国家变革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保守改革模式”,即政治体制
完全不动,只对经济体制进行有限的改革;第二种是“激进改革模式”,即对政治体制
和经济体制都进行激烈的变革;第三种是“稳健改革模式”,即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
与相对较小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张某欣然把“中国模式”归结为第三种,声称:“中
国模式”无疑是最成功的。理由是:中国避免了大的动乱,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充满活
力,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这里,暂且不说张某对“中国模式成功”的武断定论,单说张某自我定义的“三种模式
”。客观而言,苏联与东欧属于第二种。但中国究竟属于哪一种?
邓小平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定义,最早就是两个字:“松绑”。换言之,邓的出发点,是
承认中共先前捆绑民众,不让民众发展经济;承诺改革,就是同意放开民... 阅读全帖 |
|
c****u 发帖数: 3277 | 22 你要驳我总得自己花点力气查查再驳吧. 以下引自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己、明清两代之胥吏
上面所说,是地方政府一层一层的由上面加来的高压。而从下面讲,又出了毛病
。最要是骊胥之制。中国传统政治有官与吏之分,最先吏是指的管理一般业务的,略
等于今天之所谓事务官。在两汉时代,每一机关的长官独称官,属官皆称吏。官吏的
出身,并无大区别。宰相由吏属出身,是件寻常事。所以汉代政治风气极敦厚,极笃
实。唐代的吏和官,已分得远了,然而两者间还是没有判然的划分。判然划分的时期
要从明代起。若再溯而上,弊病仍是先出在元代。因元代政府长官,都用的蒙古人。
蒙古人不懂政事,而且不识中国字,于是便得仰赖于书记与文案。中国读书人没有了
出路,便混进各衙门当书记与文案去。那便是官与吏流品泾渭之所分。但明太祖时,
因人才不够用,推行荐举,任何长官都可荐举人才。所荐举的,不分进士、监生、吏
员,朝廷尚是一律任用。进士等于如高等文官考试的及格人,监生等于是大学生,吏
员则等于是公务员。这时尚不分高下,同样有出身。但那是一时济急。迨到明成祖时
,便规定吏胥不能当御史,这就是规定曾任公务员的不能做监察官。又吏胥不 |
|
g****t 发帖数: 31659 | 23 民国还有水电推广,文官考试,提高识字率等等。
但主要还是制度有本质区别。
太祖或者蒋介石,都是全盘西化。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
|
w****2 发帖数: 12072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月夜逃亡),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印度独立不是因为非暴力,而是因为暴力(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6 11:23:23 2011, 美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印度独立运动,不是真正非暴力的。同时甘地在1930年代即已脱
离了印度独立运动的实际领导层,真正的领导是尼赫鲁。
二战一开始,尼赫鲁等国大党领导人就向英国提出:只有让印度独立,印度才参加战争。
1942年英国本土遭受德国猛烈的攻击,在远东,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都沦陷。
而印度恰恰是德、日法西斯钳形攻势的会合中心,可这时印度国大党内却有人有与日本
合作的情绪。
这时美国感到了印度局势的严重危机,同样,中国也感到了印度局势的严重危机。1942
年新年蒋介石就给罗斯福总统拍发了紧急电报:“我本人为印度的军事及政治状况所震
惊,一句话,局势极其危险。这时如果英国政府不从根本上改变其对印度的政策,那就
是把印度交给敌人,邀请他们马上来占领。”(这封电报可在美国国务院公开档案查到)
这封电报坚定了罗斯福总统认为...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25 穷文富武。
唐前都是世家门阀贵族,当然是文武兼备,六艺中就有射御。
宋开始搞得是领先世界一千年的文官考试选拔制,讲的是门户开放,众生平等,自然要
文武殊途。 |
|
r**o 发帖数: 4614 | 26 你但凡读过数学史,对动植物化学地理有点了解就不会说出那么无知的话了。最简单一
个例子, alcohol就是来自阿拉伯语的al kohol。 而且,儿子不行就一定得怪老子?
世界的文官考试制度还是起源于中国了, 那为啥中国的官员选拔多黑箱腐败, 而西方
的就相对廉洁透明?
哥白尼就是个神父, 你说他代表教会? 左右互搏, 自己烧自己玩?
教会和贵族的斗争哪都有, 为毛这二元制就在西欧产生民主了?
妓院受教育的妹子是举个例子, 那时候大多数女子不认字, 妓院,记住,不是娼寮,
里的妹子却受过教育, 按你的说法, 古代妓院就是女子教育摇篮了,哈哈哈哈。 |
|
r**o 发帖数: 4614 | 27 小蒙古你别悲愤, 科举制度是现代文官考试制度的雏形。 |
|
发帖数: 1 | 28 蒋介石的中文秘书周宏涛1943年开始进入侍从室,他经历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最后
的风风雨雨。1949年之后,他追随蒋介石前往台湾,此后屡屡担任要职,见证了与蒋有
关的诸多重要历史事件。
蒋介石的同乡和亲戚
周宏涛和蒋介石是有相当渊源的:蒋介石的姑姑是周宏涛母亲的祖母,周宏涛的祖
父周骏彦是清末奉化县龙津学堂的学监,是幼年蒋介石的老师。后来周骏彦曾赴日本留
学,追随孙中山先生,成为革命党。抗战时期,周骏彦官至军政部军需署署长。
周宏涛作为蒋介石的晚辈,又是奉化同乡,还有亲戚关系,这给他后来担任侍从室
秘书奠定了基础。
1934年,年仅17岁的周宏涛进入东吴大学生物系读书,很快转到政经系。1937年“
卢沟桥事变”后,周宏涛转到武汉大学政治系继续读书,曾想去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读
书,不过在祖父的劝阻下未能成行。武汉沦陷后,武汉大学迁徙到四川省乐山市。
周宏涛于1939年7月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担任普通
科员,并参加全国公务员高等文官考试,金榜题名后被分配到社会部秘书处工作。
1943年5月,侍从室第二处处长陈布雷打电话给周宏涛,叫他去侍从室报到。据周
宏涛自己讲...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印度独立运动,不是真正非暴力的。同时甘地在1930年代即已脱
离了印度独立运动的实际领导层,真正的领导是尼赫鲁。
二战一开始,尼赫鲁等国大党领导人就向英国提出:只有让印度独立,印度才参加战争。
1942年英国本土遭受德国猛烈的攻击,在远东,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都沦陷。
而印度恰恰是德、日法西斯钳形攻势的会合中心,可这时印度国大党内却有人有与日本
合作的情绪。
这时美国感到了印度局势的严重危机,同样,中国也感到了印度局势的严重危机。1942
年新年蒋介石就给罗斯福总统拍发了紧急电报:“我本人为印度的军事及政治状况所震
惊,一句话,局势极其危险。这时如果英国政府不从根本上改变其对印度的政策,那就
是把印度交给敌人,邀请他们马上来占领。”(这封电报可在美国国务院公开档案查到)
这封电报坚定了罗斯福总统认为英国错误的殖民地政策对于盟军作战构成了巨大危险的
信念,美国政府对英国施加了极为强大的压力。在德、日两大敌人的巨大军事压力和美
、中两大盟国的强大政治压力下,固执反对给予印度独立的丘吉尔不得不屈服,派出了
克里普斯(Cripps)去印度商谈战后予以印度独立的方案。(...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0 印度独立不是因为非暴力,而是因为暴力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印度独立运动,不是真正非暴力的。同时甘地在1930年代即已脱
离了印度独立运动的实际领导层,真正的领导是尼赫鲁。
二战一开始,尼赫鲁等国大党领导人就向英国提出:只有让印度独立,印度才参加战争。
1942年英国本土遭受德国猛烈的攻击,在远东,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都沦陷。
而印度恰恰是德、日法西斯钳形攻势的会合中心,可这时印度国大党内却有人有与日本
合作的情绪。
这时美国感到了印度局势的严重危机,同样,中国也感到了印度局势的严重危机。1942
年新年蒋介石就给罗斯福总统拍发了紧急电报:“我本人为印度的军事及政治状况所震
惊,一句话,局势极其危险。这时如果英国政府不从根本上改变其对印度的政策,那就
是把印度交给敌人,邀请他们马上来占领。”(这封电报可在美国国务院公开档案查到)
这封电报坚定了罗斯福总统认为英国错误的殖民地政策对于盟军作战构成了巨大危险的
信念,美国政府对英国施加了极为强大的压力。在德、日两大敌人的巨大军事压力和美
、中两大盟国的强大政治压力下,固执反对给予印度独立的丘吉尔...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6858 | 31 为什么中国崩溃论崩溃了?
来源: 丁庄秀园 于 2011-03-29 10:26:35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314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2011年1月1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多名
群众观看升旗仪式,迎接2011年的到来。 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摄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崛起在西方总是很有争议。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媒
体经常把中国描述成一个国家政权与人民对立的国度,政权是压迫性的,抱住自己的权
力不放,而民众则在异见人士领导下进行着抗争。一些欧洲人,例如在奥斯陆的一些人
,甚至认为中国就是一个放大的东德或放大的白俄罗斯,正等待着一场“颜色革命”。
这种观点使许多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自信地对中国做了很多悲观的预测:他们先是预测
1989年天安门风波后中国要崩溃;苏联解体后,他们又认为中国也会步苏联后尘而分崩
离析;邓小平去世前后,他们又预测中国将出现大动荡;香港回归前,又预测香港的繁
荣将一去不复返;中国加入世贸...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2 你知道个鸟毛啊,美国经过选举上任的是什么性质的官,有多少?
美国通过文官考试上任的是什么性质的官,有多少?
这就好比,你选管家,是你们家成员决定;可是你选出来管家之后,管家选什么人给他
打下手,就是管家的事了。如果你对管家选出来的手下不满意,你可以辞退管家,自然
那些手下也就跟着一起辞退了。
现在共产党,就好比一个恶管家,硬逼着你家说他称职,不许你辞退他,否则就是不爱
你家;还拉了一大群什么都不干的手下,吃你家的,喝你家的。 |
|
|
r**o 发帖数: 4614 | 34 那你说说哪个国家有过大规模实现郡县制和文官考试制度可以让欧洲那群猴子仿效和学
习的? 是非洲黑叔叔, 还是埃及近亲弱智, 希腊罗马屁精还是穆斯林干母骆驼的? |
|
e****e 发帖数: 1885 | 35 现在说胜利,还为时尚早。成绩有目共睹,不过问题也还不少:
- 中国还未越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民生问题很大,住房,医疗,养老依然是三
座大山。
- 现在一些地方的工业化还未完成,环境问题(或是针对环境问题的有意无意的炒作
)就已经逼迫政府“去工业化”了。
- 民智尚处在半开未开的状态,既知道应该遵循法制合同条约,又奢望投资出了风险
能够上街堵路指望政府买单
- 企业主导性研发还不明显,研究所和大学的科研审查和评定机制还处在建设中
- 阶级间流动性减弱,文官考试机制还只是处在原始的选“吏”阶段,政府大员的选
拔机制还不够健全
-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几乎已经耗尽。
- 国家依然没有完成哪怕形式上统一。领土、边界问题依然困扰中国外交
- 思想和意识形态建设非常糟糕,除了“中华崛起”外,并没有全民都认可的意识形态
总之,中国希望很大,不过问题依然很大,不能太盲目乐观。 |
|
e****e 发帖数: 1885 | 36 好,既然你如此牛x,就请你逐条反驳之,如果有一条有问题,我就认输。
现在我这边已经很晚了,不过既然你嘴巴这么又丑又硬,我就跟你死磕到底好了。
- 中国还未越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民生问题很大,住房,医疗,养老依然是三座
大山。
- 现在一些地方的工业化还未完成,环境问题(或是针对环境问题的有意无意的炒作)
就已经逼迫政府“去工业化”了。
- 民智尚处在半开未开的状态,既知道应该遵循法制合同条约,又奢望投资出了风险能
够上街堵路指望政府买单
- 企业主导性研发还不明显,研究所和大学的科研审查和评定机制还处在建设中
- 阶级间流动性减弱,文官考试机制还只是处在原始的选“吏”阶段,政府大员的选拔
机制还不够健全
-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几乎已经耗尽。
- 国家依然没有完成哪怕形式上统一。领土、边界问题依然困扰中国外交
- 思想和意识形态建设非常糟糕,除了“中华崛起”外,并没有全民都认可的意识形态 |
|
a****2 发帖数: 3735 | 37 美国退役军人一度被视为“穿着破军装的流浪者”,如今,却享受着全世界一流水平的
福利待遇。
政府向他们发放包括伤残补偿金、养老金及税收优惠在内的津贴补助,为他们建立专门
的医疗保障系统,资助他们接受再教育和职业培训,甚至为他们准备了国家公墓系统中
的安葬地点。
“我们对所有服役军人都有所亏欠”
每年11月11日是美国的退伍军人节。上午11点,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准时奏响哀乐,市
民自发前来献上花圈,退伍的老兵再次穿上军装,在露天剧场列队游行。在美国人眼中
,只有如此庄重的仪式,才足以向美国退役军人致敬。
半个多世纪以来,百余项法规填充进日益丰满的法律体系。2008年出台的《后9·11退
役军人权利法案》,又于2010年再次升级,成为目前最新修订的退役军人安置法案。
“我们对所有服役军人都有所亏欠。”2009年8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乔治梅森大学
发表演说。即使面临财政赤字压力,奥巴马政府仍在2014财年的预算方案中,拨出1572
亿美元用于退役军人的福利待遇,较前年增长了10.2%。
接管这笔预算的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是规模仅次于国防部的第二大内阁部门,拥有近
33万雇员,57个地方办事...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8 https://www.wxwenku.com/d/107418083
端木赐香2018-06-12 17:01:05
两年前就谈过了,详见二版《圣斗士们要干嘛》。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人翻翻翻。各种面孔。如果你把自己当政治家,你肯定只有立场;如
果你把自己当学者,你肯定得尊重事实;如果你把自己当吃瓜群众,那你就两边起哄;
如果你自己就是个傻子,那你就流着哈啦子在人群里傻笑得了。
有关林姑娘(1931-1968)。我想围绕这么几个事实说话。
第一个事实,林姑娘最早也是xxx的好孩子。1948年,17岁的她入党,但却因故失去党
籍,急死。之后一直积极申请,不得入,自言“羞见江东父老”。上学时给自己的家庭
成份填的是“反动官僚”,把她娘气懵。为了追求进步,与家庭脱离关系,给父母写了
字据:活不来往,死不吊孝!姓名都改了,由彭令昭改叫林昭。
她爹彭国彦毕业于东南大学政治经济系,江苏省首次文官考试获得头名,后出任吴县县
长、江阴县长、邳县县长。这就是所谓的反动官僚,影响了闺女进步。
她娘许宪民交叉加入我党和国民党。49后,一度担任苏州汽车公司副经理、民盟苏州市
委会、民革苏州市委会等。跟闺女一样追... 阅读全帖 |
|
n**d 发帖数: 9764 | 39 你歇了吧。
纵观世界历史向来就是胳膊粗的统治世界。
能交给文官治理就算不小的进步了。 |
|
发帖数: 1 | 40 黑人能打架
只出来一个奥巴马也不壮
罗斯福还坐轮椅
克林顿,特朗普都是逃兵
: 你歇了吧。
: 纵观世界历史向来就是胳膊粗的统治世界。
: 能交给文官治理就算不小的进步了。
|
|
发帖数: 1 | 41 美国退役军人一度被视为“穿着破军装的流浪者”,如今,却享受着全世界一流水平的
福利待遇。
政府向他们发放包括伤残补偿金、养老金及税收优惠在内的津贴补助,为他们建立专门
的医疗保障系统,资助他们接受再教育和职业培训,甚至为他们准备了国家公墓系统中
的安葬地点。
“我们对所有服役军人都有所亏欠”
每年11月11日是美国的退伍军人节。上午11点,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准时奏响哀乐,市
民自发前来献上花圈,退伍的老兵再次穿上军装,在露天剧场列队游行。在美国人眼中
,只有如此庄重的仪式,才足以向美国退役军人致敬。
半个多世纪以来,百余项法规填充进日益丰满的法律体系。2008年出台的《后9·11退
役军人权利法案》,又于2010年再次升级,成为目前最新修订的退役军人安置法案。
“我们对所有服役军人都有所亏欠。”2009年8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乔治梅森大学
发表演说。即使面临财政赤字压力,奥巴马政府仍在2014财年的预算方案中,拨出1572
亿美元用于退役军人的福利待遇,较前年增长了10.2%。
接管这笔预算的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是规模仅次于国防部的第二大内阁部门,拥有近
33万雇员,57个地方办事...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42 中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即使在多数民族的汉人中也有多种方言,最主要的当
然是以京腔为主的北方方言,即现在的普通话,海外华人称之为国语或官话。其他的主
要方言还有以上海和苏州方言为主的吴越方言,从北方方言派生出来的西南(云贵川)
方言,广东和香港的粤语,福建和台湾的闽南方言,湖南的湘方言和江西的赣方言。此
外还有客家话、福州话、潮州话、温州话等次方言。
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文革时到吉林插队,在北大荒凡十三年,大学毕业后到昆明工
作一年。八十年代初出国留学,现在美国当律师,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到香港、台湾等
地出差。我从小就油嘴滑舌,喜欢摹仿各种方言,成人之后又走南闯北,浪迹天涯,学
会了许多方言。
我喜欢东北方言中的歇后语和俏皮话,和吉林大学的老同学一起“嚼沫子”、“瞎掰唬
”绝对是一乐。上海人在一起吃“小菜”、“咪老酒”、“吹牛皮”,听起来个个都是
“门槛精得来”。苏州人用吴侬软语“寻相骂”则更是悦耳,嗲声嗲气的一句“杀千刀
的”,比宁波人“讲闲话”好听得多。广东人则“食饭”必“饮汤先”,穿衣为“衫”
,走路为“行”,真够古雅的。到四川的小吃店先吆喝一声“幺妹儿”,几个“龟儿子
...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43 弱弱的说下,我听说伏尔泰 卢梭对科举制度特别赞赏。
19世纪中叶,有2个report叫Northcote-Trevelyan report和Macauley report,帮
助建立了英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这两个reports都是大篇幅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1868年,美国国会就提交了一份审议世界各国官僚体系的报告,其中提到了中国,
法国,普鲁世,和俄国。1871-75年格兰特将军当政时期组建了格兰特委员会(
Grant Commission),专门研究公务员制度,这个委员会对中国的科举给了相当程度的
重视,在他们的报告中提到"我们无意宣扬中国的宗教或帝国主义,但我们不能理解为
什么在本国尚在草莽时期,孔子就能讲授政治操守,中国人民能读书,能用罗盘火药及
乘法表而我们民族不能;难道现在东方最开化且立国最久的国家能推行文官考试的制度
,而我们美国民族将更不能有此长处吗?-----假如是一种长处的话"
拔出
这么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4 (一)
血诗题衣中
林昭
双龙鏖战玄间黄,冤恨兆元付大江。
蹈海鲁连今仍昔,横槊阿瞒慨当慷。
只应社稷公黎庶,哪许山河私帝王。
汗惭神州赤子血,枉言正道是沧桑。
(二)
狱中给母亲的信
林昭
见不见的你弄些东西斋斋我
我要吃呀 妈妈
给我炖一锅牛肉 煨一锅羊肉 煮一只猪头,
再熬一二瓶猪油 烧一副蹄子 烤一只鸡或鸭子
没钱你借债去
魚也別少了我的
你给我多蒸上些咸带鱼 鲜鲳鱼
鳜鱼要整条的 鲫鱼串汤
青鱼的蒸 总要白蒸 不要煎煮
再弄点鲞鱼下饭
月饼 年糕 馄饨 水饺 春卷 锅贴
两面黄炒面 粽子 团子 粢饭糕 臭豆腐干
面包 饼干 水果蛋糕 绿豆糕
酒酿饼 咖喱饭 油球 伦教糕 开口笑
粮票不够你们化缘去
酥糖 花生 蜂蜜 枇杷膏
烤麸 面筋 油豆腐塞肉 蛋饺 蛋炒饭要加什锦
香肠 腊肠 红肠 腊肝 金银肝 鸭肫肝 猪舌头
黄鳝不要 要鳗鱼和甲鱼
统统白蒸清炖 整锅子拿来 锅子还你
妈妈你来斋斋我啊
第一要紧是猪头三牲 晓得吧妈妈
猪尾巴——猪头。
猪尾巴?——猪头。
猪尾巴。——猪头。
猪头。猪头。
肉松买福建式的 油多一些
买几只文旦给我 要大 装在网袋里好了
咸蛋买臭的 因可下...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7299 | 45 中国政治改革远超外界了解,不大会产生低能领导人 联合早报
(于泽远报道)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前天在《人民日报》海
外版发表文章说,许多西方人只承认中国经济改革成功,而不满意政治改革。实际上,
中国各种政治改革已有相当的积累,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远比外界了解得要大。
张维为认为,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走出旧的“政治挂帅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的过程只能是一个政治变革的过程,中国确实把许多政治改革的措施寓于经济改革之
中,并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来推进。
文章指出,过去二三十年中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
保守改革模式”,即政治体制完全不动,只对经济体制进行有限的改革;第二种是“激
进改革模式”,即对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进行激烈的变革;第三种是“稳健改革模式
”,即中国模式,其特点是“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相对较小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
,而政治改革重点是为经济改革和民生改善铺平道路。这三种模式中,中国模式无疑是
最成功的。中国避免了大的动乱,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
空前的提高。
张维为说,一些人之所以对中国进行的政治改革视而不见,...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14763 | 46 其实这就是普世的贵族价值。西方中世纪打起来,那国王是第一个上的,后面跟着一大
群公侯伯男子,不去,呵呵,打仗就是最好的洗牌机会。抵抗入侵都是赔钱的买卖,打
输打赢国王都拿不出钱来,只能靠洗劫自家人了,当然就从出征不积极的开始。就是美
国,早年间参议员,至少GoP的,那孩子都是要从军的。布什家父子还是嘛。猪党的解
决方案大概是不重生男重生女,至少这最近的总统都只生女儿。
贵族主要功能就是所谓“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对内治理,对外打仗。这两样都不行
了,自己下来,世袭罔替必须是很少的例外。平民主要功能就是生产,个别或文或武忒
能的,要给人上升通道,或者文官考试,或者一刀一枪搏个军功。一上一下的通道只要
基本畅通,政治就能稳定,至于什么民主、自由、博爱、小冰川期或者蛮族入侵,都是
加加减减的事儿,搞不好日子可能难过一点,但保住社稷还是没有问题的。 |
|
c*********2 发帖数: 3402 | 4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556
胡果威
中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即使在多数民族的汉人中也有多种方言,最主要的当
然是以京腔为主的北方方言,即现在的普通话,海外华人称之为国语或官话。其他的主
要方言还有以上海和苏州方言为主的吴越方言,从北方方言派生出来的西南(云贵川)
方言,广东和香港的粤语,福建和台湾的闽南方言,湖南的湘方言和江西的赣方言。此
外还有客家话、福州话、潮州话、温州话等次方言。
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文革时到吉林插队,在北大荒凡十三年,大学毕业后到昆明工
作一年。八十年代初出国留学,现在美国当律师,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到香港、台湾等
地出差。我从小就油嘴滑舌,喜欢摹仿各种方言,成人之后又走南闯北,浪迹天涯,学
会了许多方言。
我喜欢东北方言中的歇后语和俏皮话,和吉林大学的老同学一起“嚼沫子”、“瞎掰唬
”绝对是一乐。上海人在一起吃“小菜”、“咪老酒”、“吹牛皮”,听起来个个都是
“门槛精得来”。苏州人用吴侬软语“寻相骂”则更是悦耳,嗲声嗲气的一句“杀千刀
的”,比宁波人“讲闲... 阅读全帖 |
|
j********b 发帖数: 565 | 48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何必说?--代序
话既然是多余的,又何必说呢?已经是走到了生命的尽期,余剩的日子,不但不能
按照年份
来算,甚至不能按星期来算了。就是有话,也是可说可不说的了。
但是,不幸我卷入了“历史的纠葛”--直到现在,外间好些人还以为我是怎样怎
样的。我
不怕人家责备、归罪,我倒怕人家“钦佩”。但愿以后的青年不要学我的样子,不要以
为我以前
写的东西是代表什么主义的。所以我愿意趁这余剩的生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写一点最
后的最坦
白的话。
而且,因为“历史的误会”,我十五年来勉强做着政治工作。--正因为勉强,所
以也永远
做不好,手里做着这个,心里想着那个。在当时是形格势禁,没有余暇和可能说一说我
自己的心
思,而且时刻得扮演一定的角色。现在我已经完全被解除了武装,被拉出了队伍,只剩
得我自己
了,心上有不能自已的冲动和需要。说一说内心的话,彻底暴露内心的真相。布尔什维
克所讨厌
的小资产阶级知识者的自我分析的脾气,不能够不发作了。
虽然我明知道这里所写的,未必能够到得读者手... 阅读全帖 |
|
z********f 发帖数: 452 | 49 张献忠所做的第二件事是开科取士。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张献忠喜欢自称武
夫,举止粗豪,称王之后,发布诏书仍然用白话文。但是,张献忠对读书人却非常重视
,甚至一年举行两次科举。
一年两次科举,已经不太严肃了,考试题也出得千奇百怪。有一次考试,张献忠曾
自己做了一道白话文的万言策,评论历代帝王,而以西楚霸王为第一。做完之后颇为得
意,命令广为颁布,让广大读书人学习。一学之下,秀才们对考试更没了兴趣。而且考
试把关不严,许多四六不分、漏洞百出的卷子居然得了高分,平时被人们称为“不通先
生”的不学无术之辈纷纷中了举人、进士,无怪乎人们对此不以为然。
然而,几乎四川省内所有的读书人都来参加考试了。并不是他们积极踊跃,而是后
面有刀枪跟着。原来,张献忠命令,所有的读书人都得参考,如果逃避,本人正法,邻
里也连坐。
十一
由于读过几年书,张献忠有时以读书人自居,对这些广义的同学有时颇表现出好感
。
昔日学而未成,今日却成了掌握一方人民命运的“大王”,所以张献忠起义以来,
对开科取士一直兴趣浓烈。每攻占一座大城,有了休息时间时,他就要举行开科取士,
强迫所有的读书人参加。亲自出题阅卷,品评高下,决...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226 | 50 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
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5月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
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先生即点破了—— 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
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英国对此兴趣最盛申请考试招聘官员
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介绍,在14世纪,欧
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
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
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仕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
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
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
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影响了全球用人观可与四大发明媲美
据倪方六介绍,两爵士的...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