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新莽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n*****n
发帖数: 25
1
发信人: newmorning (子时练剑生),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南山集》 yunmz的 东汉开国概述 之 新莽覆亡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2 16:20:27 2005), 站内
自天凤四年(公元17年)绿林起事,到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卢芳降汉,其间战乱共20
年。这段时间战争频仍,让人眼花缭乱。本文拟将这20年史事做一概述,以略明其间形势
演变。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资治通鉴》(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三)。
一、新莽覆亡(天凤四年(公元17年)至地皇四年/更始元年(公元22年),约5年)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冬,平帝身亡。是月,京郊的地下发现了书有“告安汉
公莽为皇帝”的石头,太后下诏,令王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王莽遂依太后诏命
,临朝听政,号为“假皇帝”。次年,即居摄元年三月,立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子,号为孺
子。
王莽摄位后,许多汉室旧臣与刘姓宗室都纷纷起兵反莽。其中声势最大的是东郡太守
翟义的行动。翟义拥立宗室刘信为天子,自号大司马、柱天大将军,又传檄各地,称:“
莽鸩杀孝平皇帝,矫摄尊号,今天子已立,共行天
g***t
发帖数: 7544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新莽门影壁后面就是海
新莽门影壁后面就是海,啥也没有。
C***l
发帖数: 2625
3
鼓掌先!那本历代古钱图说看得我郁闷无比,好些自己心爱的钱在上面一对照,全是几分
或一两毛的,能找到个上一块钱的就觉得已经好像有珍品在手了。种类也确实不全,但至
少可以知道各时代都发行过那些钱币。很奇怪的是他把安南钱启定通宝定价5元,跟一大
堆一两毛的比是很贵的了,但后来我在市场看到这个钱奇滥。
大泉五百才卖100人民币?说实话我是从没在市面上见过东吴钱,在丁的书里,大泉五千
是传世仅两枚的无定价珍品,大泉一千和二千也标价很高,所以我一直觉得五百也很珍贵
。新莽六泉中最少有的就是壮泉和中泉了吧?家里有本古钱百咏,说到货泉的轶事,说篆
书的泉字上下拆开是“白水”二字,货字左右拆开是“真人”二字,应了刘秀出自白水之
谶。
我自己有的钱里面最喜欢的的确就是宋徽宗御笔的大观通宝和崇宁通宝,隽秀飘逸,现在
这个折五大观正挂我脖子上呢。












词8


























k***g
发帖数: 7244
4
丁福保那个定价应该是以银元为单位的吧?并且标注的还是民国时期的价值,所以和现在比
差别应该已经很大了:)
大泉二千和五千是珍品,东吴赤乌元年,铸当千大钱(应该是不专指大泉当千,还包括大泉二
千和五千) ,但是赤乌9年又罢行大钱,并让私家藏有者上缴官府,官府用以铸造器物,所以
二千和五千传
世很少,大泉当千较小的一款传世不少,价格在一两百之间,而较大的一款,是早期铸造的(
分量是足的),传世较少,所以非常珍贵,至于大泉五百,一般来说还算常见,普遍在100多元,
也有个别品相极好的能卖到几百元.
新莽六泉,中泉和壮泉最贵,幺泉与幼泉其次,但是经常都是有价无市,并且似乎从宋元开始
就有造假的,往往乱真。呵呵,不过不管怎样王莽真是一个艺术家啊,钱作的真不错,也
只有宋徽宗可以和他比一比了。
原来我也戴过钱,先是一枚康熙罗汉钱,据说吉利,还真的应验过几次(譬如,高中的一
次英语考试没做完,居然在最后一分钟延时了//blush),但是一次下雪天弄丢了;还戴过
一次小平“龙凤通宝”,但是没带几天就被高中时的gf强拿去做“定情信物”了(//blus
h again),后来一次和我吵架给丢到大渠里去了:
n******5
发帖数: 1990
5
以五德终始论解读中国大历史
五德概述
五德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行。在中国大历史的语境里,这五种德行是指各王朝核心统治
集团的集体政治心理和政治偏见。
金德:以军事贵族为主,唯重军事实力。好建功立业,杀伐争战。不顾声誉和民意。常
出现于:大王朝的末期,土生金,军阀混战,或者蛮族突起,以金克木,如虎入羊群。
缺点是,军国主义,其成也忽,其亡也速。模范朝代:秦,曹魏,蒙元,南北朝的东魏
,西魏。
火德:纯粹。上下同欲,万众一心,子弟兵军队无往不克。有三种形态,抱团的地方势
力,或者兵民合一的少数民族军队,或者政教合一的军政集团。平民上位,门阀贵族世
家消亡。常出现于:结束军阀混战,消灭本族或蛮族的军事贵族集团,以火融金,越烧
越旺。缺点是,一意孤行,消除异己,杀灭功臣。在民众的起初支持下,容易信心膨胀
,过份消耗实力。模范朝代:西楚(项羽),东吴,隋,明,红朝。
土德:厚德载物,容纳四方。皇族和功臣皆得封地,是唯一可能出现异姓王的时代。各
种人才各类种族都被宽容地接纳,和平共处,使帝国可以短期内达到难以想象的庞大和
繁荣。常出现于:蛮族完成汉化早期。缺点:疆土虽大,直接控制领域小,而土生金,
... 阅读全帖
n******5
发帖数: 1990
6
以五德终始论解读中国大历史
五德概述
五德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行。在中国大历史的语境里,这五种德行是指各王朝核心统治
集团的集体政治心理和政治偏见。
金德:以军事贵族为主,唯重军事实力。好建功立业,杀伐争战。不顾声誉和民意。常
出现于:大王朝的末期,土生金,军阀混战,或者蛮族突起,以金克木,如虎入羊群。
缺点是,军国主义,其成也忽,其亡也速。模范朝代:秦,曹魏,蒙元,南北朝的东魏
,西魏。
火德:纯粹。上下同欲,万众一心,子弟兵军队无往不克。有三种形态,抱团的地方势
力,或者兵民合一的少数民族军队,或者政教合一的军政集团。平民上位,门阀贵族世
家消亡。常出现于:结束军阀混战,消灭本族或蛮族的军事贵族集团,以火融金,越烧
越旺。缺点是,一意孤行,消除异己,杀灭功臣。在民众的起初支持下,容易信心膨胀
,过份消耗实力。模范朝代:西楚(项羽),东吴,隋,明,红朝。
土德:厚德载物,容纳四方。皇族和功臣皆得封地,是唯一可能出现异姓王的时代。各
种人才各类种族都被宽容地接纳,和平共处,使帝国可以短期内达到难以想象的庞大和
繁荣。常出现于:蛮族完成汉化早期。缺点:疆土虽大,直接控制领域小,而土生金,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毛为啥喜欢刘秀?
毛泽东为什么说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
舆情 2018-08-20 10:5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学习时报
毛泽东点评《东观记》时说,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是西汉末年一个没落的远房皇族,公元23年被更始派去
招抚河北。他“单车临河北”,仅一年时间便发展为占据黄河以北的全国最强大军事集
团,又逐次消灭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统一中国。
刘秀成功的一大关键,就是会用人。毛泽东点评《东观记》时说,汉光武帝刘秀是“历
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
表率作用
会用人,先要人愿为所用;要人愿为所用,领导人就须先为表率。
刘秀去河北时既无兵又无地,身边却很快聚集了一个优秀的人才集团,云台二十八将就
都是这一时期投奔刘秀的。刘秀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让四方优秀人才竞相投附?
公元22年,舂陵—绿林联军在棘阳战败,刘秀单枪匹马逃出,遇到妹妹刘伯姬,“扶其
上马,共骑而奔”;逃不多远,又遇到姐姐刘元和她三个女儿,刘秀下马,让姐姐和外
甥女上马逃命。公元24年,部将铫期在清阳陷于铜马大军包围,刘秀亲自带兵冲进重围
,救出铫期和部下。
历代帝王遇险,很多都是牺牲...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424
8
原文地址:http://mistory.tk/?p=103
《汉书食货志集释》读完已有几天,迟迟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新问题碰上的还是老障
碍,背景资料
读得太少,无以下笔。
《汉书食货志》分为食、货两部分,“《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
可食之物,货谓
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
之世。”
神话有很多种,西汉盛世是其中一篇,世世传颂,黄金面具后是怎样的面目?统治者自
然是光鲜,文
帝、景帝的节俭爱民,威风的武帝拓边封禅,血肉模糊的是百姓,墨写的传奇里挡不住
鲜红的血仍丝
丝渗现。纵使只是一些简单的点数,略扫《食货志》人相食这三个字见诸于《食货志》
有七次: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其时为高祖始
建国)
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武帝)
是时山东被河灾,乃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武帝)
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
郡人相食(第
二年,同样发生人相食的事,汉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六月,“关东饥,...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9
☆─────────────────────────────────────☆
outside (湿透的翅膀) 于 (Tue Apr 12 06:24:34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地址:http://mistory.tk/?p=103
《汉书食货志集释》读完已有几天,迟迟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新问题碰上的还是老障
碍,背景资料
读得太少,无以下笔。
《汉书食货志》分为食、货两部分,“《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
可食之物,货谓
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
之世。”
神话有很多种,西汉盛世是其中一篇,世世传颂,黄金面具后是怎样的面目?统治者自
然是光鲜,文
帝、景帝的节俭爱民,威风的武帝拓边封禅,血肉模糊的是百姓,墨写的传奇里挡不住
鲜红的血仍丝
丝渗现。纵使只是一些简单的点数,略扫《食货志》人相食这三个字见诸于《食货志》
有七次: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其时为高祖始
建国)
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武帝)
是时山东被河灾,乃岁不登数...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43
10
NO1. 黄帝vs蚩尤
一个是华夏族的首领,一个是东夷族的大哥,他们之间的争斗发生在五千年前,具体的过程记载在我们民族的神话传说中。虽然是传说中的角逐,但意义却极其重大,因为这两个对头争夺的是中华民族的“冠名权”。涿鹿一战,黄帝在众神的帮助下,打垮了东夷联军,擒杀了蚩尤。从此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被叫做华夏大地,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
NO2. 越王勾践vs吴王夫差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最先忍辱负重以图报复的却是夫差。檇李一战,夫差的父亲阖闾被勾践打败,受伤身亡。临死前嘱咐夫差一定要为自己报仇,从此拉开了夫差与勾践长达20余年的恩怨。 2年后,夫差兴兵南征,夫椒之战,吴军几乎全歼越军。就在越国唾手可得之际,夫差却答应了勾践的投降请求,给了死对头以喘息之机。之后的几年间,勾践象奴隶一样侍奉着夫差,把仇恨深深埋在了自己的心里。麻痹的夫差最后还是放勾践回了国。死中得活的勾践励精图治,准备了整整20年,终于等到了报复的机会,一举全歼了吴军,把夫差逼到了绝路。天真的夫差希望勾践象当年自己放过他一马那样放吴国一马。可比他老辣、阴狠得多的勾践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中兴的人口密码
公元4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已整整二十年,一队浩荡的驼队载着一群隆准深目
、衣着华丽的胡人来到东汉帝都洛阳。这些胡人来自遥远的西域,身份皆极为显赫,他
们是西域十八个国家送到汉王朝做质子的王子。
西域十八国质子的到来让光武帝刘秀颇为纠结,因为,质子并非汉王朝要求西域诸国遣
送,而是这些国家主动送来的。他们希望以质子表达归附之心,换取东汉王朝如同曾经
的西汉王朝一般,向西域派驻军队,设立西域都护府,维持西域地区的秩序和安宁。
新莽末年,整个中原地区陷入了群雄逐鹿,各种武装力量相互攻伐拉锯的大混战之中。
当光武帝刘秀在战火中脱颖而出,建立东汉王朝的时候,一度归附汉王朝的匈奴已重新
独立于蒙古高原,时常与乌桓、鲜卑等民族联手袭扰汉边;中原王朝更失去了对西域的
控制,野心勃勃的莎车国企图乘此机会武力统一西域,不断向其他国家发动军事攻击。
作为开国皇帝,有着扫荡群雄、一统天下武功军威的光武帝刘秀似乎理应爽快答应西域
诸国的请求,向西域派遣都护和军队,将汉王朝的势力扩张至整个西域,为子孙后代开
创更为辽阔的基业。然而,刘秀思虑再三后,以“中国初定,北边未服”为由,婉拒了
西域诸国的请求。于是...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新华社微博纪念汉光武帝登基
公元25年8月5日,刘秀登基,建立东汉王朝。
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
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
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汉室重兴之意,仍以“汉”
为国号,史称“后汉”。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
战乱长达二十余年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c*****3
发帖数: 1141
13
中国历史上,朝代灭亡常伴随着恶性通胀,二者就像屠刀与脖子一样亲密。诸如新莽、
东汉、北魏、萧梁、隋、南宋、金、元、明、民国等朝代的末年,均有高通胀。其中,
元代是中国古代史上惟一一个始终使用纸币作主要流通货币的朝代,而通胀的幽灵也几
乎贯穿其始终。
南宋与金均为元所灭,二者在灭亡之前也都面临着相当惨烈的通胀。南宋因为采用分界
发行货币的办法,单从物价上不易看出通胀真相。但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估算,蒙
古1276年占据江南时,纸币十六界会子要4500贯才合白银一两,较第一界会子已经通胀
不知道多少万倍。金代末年的通胀也相当恶性,交钞百缗(百万文)只能买一碗面,到
最后万贯(千万文)只能易一饼。四民失业,或倾族远逃,或铤而走险,战士也丧失斗
志,终至溃败覆灭。
元初,治理者看到南宋、金末的恶性通胀的教训,比较谨慎,中统元年(1260)发行中
统钞,严格遵守银本位,有十足准备银,且准许兑现,因此通胀控制较好。但1276年后
权臣当国,开始滥发宝钞,且禁用铜钱,还将各种发行准备库中的金银集于大都,引起
各地物价飞涨。此后1287年发行至元宝钞,五倍于中统钞,1309年发行至大钞,又五倍
于至...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首先说明,我对新闻行业及媒体规则没有丝毫的认识,我所要说的仅仅是南方所犯出的这几个文字错误而已。
引起整个闹剧的导火索在于元旦的新年贺词,我目前没有买到原本,据大家的说法,基本上有三条最为严重的错,其一是2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据称位于封面,其二是将众志成城写作众志成诚,据称出自封面文章,其三是“这是我们第一千零五十七次和你相见”,实际上这却是1507期而非1057期。
这几处错误说实话让我很怀疑,这些错误就一个作品而言,并不是疏忽就可以犯出来的,恰恰是必须经过精心编排才能犯得如此准确。2000年前大禹治水,出现在最为醒目的封面上,一千零五十七,出现在正文第二段,而第一段只有一句话“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我们对应然之事的承诺”也就是说两个数字上的错误完全被摆在了最现要的位置,基本上属于怕你看不到的地方。我可以肯定这两个错误不会出自坨哥之手,第一个错误不管改版时间多紧迫,只需要百度一下就可以避免,而第二个错误假如是坨哥所为的话,试想他会在自己并不了解出版刊数的情况下去细心地写下一个四位数字吗。
令我比较敏感的是2000多年前的大禹话题,已经有人指出,2000多年前是王莽新政时期,...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5
四川广汉。 汉代“时装”有多潮?陶俑穿着“低腰裤”。昨(10)天,随着广汉落经村汉代墓群初步发掘的成果公布,广汉地区史上最大规模的汉代墓群揭开神秘面纱。随着栩栩如生的人物俑一起出土的,还有青铜摇钱树残枝、动物俑等等。墓群时间跨越西汉到东汉,这在整个四川范围内都比较罕见。陶轲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随葬品丰富陶俑穿着“低腰裤”
落经村墓群位于广汉市三水镇落经村。今年6月,为配合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建设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广汉市文物局、广汉市文管所等单位,对工程点进行考古勘测。昨天,落经村汉代墓群初步发掘成果公布。
墓群范围大概有20万平方米,38座墓葬。汉墓随葬品非常丰富:真实大小的鸭子俑,像在摇摆着肥大的身子,眼睛、嘴巴、脚蹼清晰可见。一个60厘米高的跪俑,身材丰腴、手提裤子、臀部半露。“可惜头部缺失,应该是个乐俑。”参与发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员刘化石告诉记者,唐汉时期民风开放,穿戴“奔放”也可以理解。还有的随葬品与日常生活有关,“在一个夫妻墓穴里,有抚琴俑等玩乐器具,有案、盘等宴饮物品,有马、车等出行模具。”刘化石说,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吃喝玩乐一条龙”...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歷史朝代歌几则
1。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
黃帝唐虞夏商周
東周戰國繼春秋
秦漢以後成三國
魏蜀吳氏不相謀
晉得山河五湖亂
宋齊梁陳恨闕休
南北分朝從此始
隋唐鼎盛一宗周
藩鎮稱兵傳五代
又號梁唐晉漢周
南方十國乘時起
國無君主不勝憂
宋與遼金夏併戰
元明清際復難留
中華民國中山建
共和民主日悠悠
3。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併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莊,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4。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
n*****n
发帖数: 25
17
发信人: newmorning (子时练剑生),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南山集》 yunmz的 东汉开国概述 之 群雄逐鹿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un 4 06:01:40 2005), 站内
三、群雄逐鹿(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建武六年(公元30年),约5年)
自新莽末年以来,分崩割据之势已成。随着更始朝廷的衰亡,各地割据势力纷纷浮出
了水面。到刘秀定都时,天下的形势大致如下:
1、洛阳之西。关中地区,绿林赤眉大火并已见分晓:赤眉击败更始朝廷,拥立刘盆
子为帝,改元建世。陇西地区是隗嚣的势力范围,河西地区则为窦融所占据,汉中地区则
还有延岑的势力。在西北边疆,则有一支依附匈奴的武装力量——自称为汉武帝曾孙刘文
伯的卢芳势力。
2、洛阳之东。靠南一侧有在睢阳称帝的刘永势力、盘踞在郯城附近的董宪势力,靠
北一侧则有占据琅邪的张步势力。
3、东南方面。有更始朝廷封赐的邓王王常、偃王尹尊与宛王刘赐。此外,号称楚黎
王的秦丰占据南郡,汝南人田戎则号称“扫地大将军”(瞧这名字起的……)占据夷陵,
盘据庐江的李宪则自立为淮南王。
a****5
发帖数: 10854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嗯,看三国突然想到个问题
汉代三公九卿最大.
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
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
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开
府置官属。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虽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
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位
在三公上。
东汉末年,董卓自任太师、相国,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罢去三公而
又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且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
告终止。曹魏建国,重新恢复三公之制。
S*******C
发帖数: 7325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华夏民族其实够狠的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Tue Mar 9 12:50:16 2010, 美东) 提到:
看看对少数民族的称呼
北狄:会用火的野兽
西戎:毛绒绒的人?
南蛮:也是虫子
东夷:就是对东边的人很客气,用弓箭的人,另外对日本人算最有礼貌了:倭人,虽然
不好听,但是毕竟是单人旁,其它都是野兽
还有:猃 长着野兽脸的人? 狁 长着野兽鼻子的人?
☆─────────────────────────────────────☆
larrabee (larrabee) 于 (Tue Mar 9 12:51:34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叫倭王就挺好的
非得叫啥天皇

☆─────────────────────────────────────☆
sturtle (huhu) 于 (Tue Mar 9 12:52:58 2010, 美东) 提到:
夷字其实象形里面是一个人长了条尾巴,也好不到哪里去的。
☆────────────────────...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中华文明究竟有多长?
☆─────────────────────────────────────☆
QQboy (我爱我老婆) 于 (Wed Mar 31 13:22:11 2010, 美东) 提到:
为民族文化寻根溯源
——读蒋南华先生《 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

汤序波

癸未岁杪,回溯这一年来自己的阅读生涯,兴趣的重点仍然投放在文化类的书籍上
,在读过的书中有两部可谓特立独行、出群拔萃,令我感佩莫名。一部是考古学家苏秉
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二00一年版),另一部则是历法学家蒋
南华先生的《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人民出版社二00二年版)。两部书都是由国内顶
尖级出版社出版,其学术含金量、学术档次,不言而喻。它们的殊途同归,分别着重从
考古和历法两个路径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真是厥功甚伟、功绩彰著。我认为对当
前中国文化研究而言,套用黑格尔的话,它们可以说是一个“光辉的日出”。其在学术
上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中华文明起源的...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40
21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75
这是适合普通读者的通史性质的书,介绍由列国时代到一统的秦、前、后汉(中国习惯
称西汉、东
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后世的影响。
这学期修“汉唐史”,照理,我应当将时间花在针对各项专题的研究著作上做更深层次
的阅读或直接读
《汉书》或《后汉书》,可是有份担心促使我还是拿起这本泛泛而谈的书:从前对秦汉
或隋唐的条
件,都是考试钦定教材,脑袋里可谓充满各种因应政治或民族的自豪感的需要而编纂出
的偏见;或是
如钱宾四先生(允许我卖弄一下:))吕思勉先生等本国史家的作品,如果不用剑桥史
这样的权威的
教材来对头脑做一个清洗,我担心自己在阅读原典时会受不自觉的偏见影响而难有收获
。好吧,我承
认自己有诉诸权威的习惯,但倘不如此,有时的确寸步难行。
有关秦汉的基本史实与解读,除却些耳熟能详的观点外,也颇令我耳目一新的惊喜之处
,但其实对于
专业人士来看又是常识。
一、历史编纂学对于塑造我们的偏见所起的使用,读钦定教材或是本国史学名家如钱穆
、吕思勉的通
史时,我很洋洋得意地得到与流行的偏见一样的观点:专制王朝的接班人是一代不如...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22
僞書實始自先秦(戰國)即有之。及至先漢,立經學博士,標新立异名之古文經者往往得另立博士之教,乃有劉向歆父子及衆人作僞。新莽用其説以更替,後漢沿襲未能反正也。東晉梅賾獻(僞)古文尚書五十八篇,稱傳自孔安國,唐孔颖达爲之《正義》,至清人明辨其僞。崔適作《史記探源》,揭史記中涉及古文經各處亦有後人竄亂。
魏晉即發明義理,王弼、何晏諸人之治經,其玄學之玄乎!魏晉一代之儒未必可儘歸于玄(如左傳杜預注),亦有承啓之功也,乃有唐人集大成。宋代橫渠、濂溪、明道、伊川繼之,至朱子義理派之极,其极不可取也。然宋亦有永嘉派諸儒及陸象山,不可單云義理派之害,亦不可概云宋學無足取。朱子學作義理派其中之一家言尚可,及其定為元明清及江戶官學,其偏弊大於益也。

害得不知道典籍到底是讲什么:)
R*****d
发帖数: 1148
23
☆─────────────────────────────────────☆
mistory (Michelle) 于 (Sat Apr 23 16:12:31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75
这是适合普通读者的通史性质的书,介绍由列国时代到一统的秦、前、后汉(中国习惯
称西汉、东
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后世的影响。
这学期修“汉唐史”,照理,我应当将时间花在针对各项专题的研究著作上做更深层次
的阅读或直接读
《汉书》或《后汉书》,可是有份担心促使我还是拿起这本泛泛而谈的书:从前对秦汉
或隋唐的条
件,都是考试钦定教材,脑袋里可谓充满各种因应政治或民族的自豪感的需要而编纂出
的偏见;或是
如钱宾四先生(允许我卖弄一下:))吕思勉先生等本国史家的作品,如果不用剑桥史
这样的权威的
教材来对头脑做一个清洗,我担心自己在阅读原典时会受不自觉的偏见影响而难有收获
。好吧,我承
认自己有诉诸权威的习惯,但倘不如此,有时的确寸步难行。
有关秦汉的基本史实与解读,除却些耳熟能详的观点外,也颇令我耳目一新的惊喜之处
,...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4
☆─────────────────────────────────────☆
mistory (Michelle) 于 (Wed May 4 05:55:50 2011, 美东) 提到:
读典籍喜欢望文生义,任意发挥,到了明朝,有过之而无不极,直接造伪书,估计清人
学子重考据,一
则因政治上不可为,文字狱严酷;另外一重要的原因是被宋明学子给害得不知道典籍到
底是讲什么:)
☆─────────────────────────────────────☆
machineo21 (archangel) 于 (Wed May 4 10:35:21 2011, 美东) 提到:
僞書實始自先秦(戰國)即有之。及至先漢,立經學博士,標新立异名之古文經者往往得另立博士之教,乃有衆人作僞。新莽用其説以更替,後漢沿襲未能反正也。東晉梅賾獻(僞)古文尚書五十八篇,稱傳自孔安國,唐孔颖达爲之《正義》,至清人明辨其僞。崔適作《史記探源》,
浿猩婕肮盼慕浉魈幰嘤嗅崛烁Z亂。
魏晉即發明義理,王弼、何晏諸人之治經,其玄學之玄乎!魏晉一代之儒未必可儘歸于玄(如左傳杜預注),亦有承啓之功也,乃...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不好意思,标题纯属噱头,以下是精华区秦汉史部分:
http://www.mitbbs.com/bbsdoc3/news.faq/History/zgs/3/5/5
telnet: x -〉3 -> 2 -> 4
同前不久拿出来晒的宋代历史一样,此目录以通史类文章和讨论开篇。mistory网友的
“《剑桥中国秦汉史》读书笔记”覆盖面最大,故此位列第一。
其次是秦朝那些事儿,当然以大一统,焚书坑儒为主,不过岭南开发的东西其实也很重
要。说起秦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恐怕就是兵马俑,而兵马俑又与军事紧密相关,所以
为此作了一个专辑。
秦末之乱和楚汉相争,一贯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只要你看到中国象棋棋盘,就会想
到这段历史。这部分文章可能还有更多,距离我正式去职最多只剩下两个星期了,恐
怕没时间去进一步搜索,下届版主若有兴趣,不妨关照一下这类话题。
西汉初期,即从刘邦到刘启这段,按理说不应该只收入三篇,我再去多考考古,也许会
增加一些。
再往下就是秦汉史当中最热门的部分了,汉武帝和汉匈战争。推荐skydive网友早年的
原创,“西汉疑案:窦婴之死”,当时正值《汉武大帝》热播,这篇文章被全站置顶。
...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26
中国人口繁荣时期增长比欧洲快,而崩溃时期的剧减更是骇人听闻。相比前述西方人口
下降三分之一的灾难程度,中国不仅灾难频率更高,每次灾难的程度,如果我们相信史
书的说法,也要高出一倍以上----
西汉末年人口将近6000万,王莽时期发生大乱,几十年间就使人口损耗三分之二,东汉
光武帝恢复天下太平时,人口只剩下2100万。
东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桓帝时人口又恢复到5648万,但马上又发生了更严重的黄
巾之乱与军阀战争,就像曹操诗中讲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很多地方变成了
无人区,重归一统时,魏、蜀、吴三国人口加起来只有760万,可以说消灭了七分之六
。西晋维持统一三十几年,末年人口1600万,只有西汉盛期的四分之一。
紧接着又大乱几百年,一直到隋朝,隋文帝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盛世,人口发
展到4600多万,接着又发生了隋末大乱,也是毁灭性的,到唐高祖统一的时候,第一个
人口统计是200万户,按中国传统的五口之家计,200万户,当时的人口有1000万左右,
只剩下五分之一。
经过唐代前期、中期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安史之乱的前一年,即755年,唐代人口达到
最高峰,有5291万,仍... 阅读全帖
J*********r
发帖数: 592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人们厌恶帝制-秦晖
【帝制兴衰:辛亥百年话“传统”之三】
"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与那些“封建”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以后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
。承平之时,“秦制”不像“封建”那样领主林立多内耗,因而可以多次取得“大国崛
起”的成就。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说“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今天流传甚广,我以为难以置信。但至少在明初以前,即马可·波罗和郑和的时代
,中国的王朝盛世要比当时的欧洲繁荣许多,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历史的一
大特点是始终无法摆脱“治乱循环”,即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且中国
秦以后历代王朝的寿命不但比“封建”时代的周“王朝”和欧洲、日本的宗主王系(不
是dynasty)短很多,其“改朝换代”的巨大破坏性更几乎是人类历史上独有的。
古代没有精确统计,惟一能反映国家兴亡、社会荣衰的指标就是人口的增减,而历史上
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固然,人口(在农业时代基本
也就是经济)的升降并非传统中国独有。罗马帝国极盛时人口据说达到一亿,帝国崩溃
后原领土上的居民估计还... 阅读全帖
h****t
发帖数: 632
28
来自葛书
在《普天之下》中我做过如下结论:
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处于分裂状态,经过了一二千年的发展,到这时建立了以中原
为中心,以华夏族为主干的集权政权,但同时还存在着其他自治政权。 此后有一千余
年的时间内,存在着一个以秦朝疆域为基础的中原政权(在找不到确切名称的情况下,
姑且依惯例这样称谓),其版图时有盈缩;其余时间则分裂为若干个政权,但自治的政
权始终存在。
中国真正的统一是在1759年实现的,持续了81年。1840年后中国又进入了局部分裂或分
裂的阶段,至今还没有结束,真正的统一还有待完成。
所以对中国而言,分裂、分治的时间是主要的,统一的时间是短暂的。对中原王朝而言
,统一的时间略少于分裂的时间。但元朝以前分裂时间多于统一时间,元朝以后则基本
上是统一的。
在《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以下简称《启示》)中我进一步作了说明和具
体计算:
如果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为八十一年。如果把基本上恢复前代
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作为标准,统一的时间是九百五十年。这九百五十年
中有若干年,严格说是不能算统一的,如东汉的中期、崇祯后期等。
如果以秦始皇灭...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8144
29
殷人东渡美洲
殷人东渡美洲
文 叶雨蒙
殷人东渡一事,多年来间或被人论及,散见于报刊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然而,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正史野史均无记载。这使我又感兴趣,又感茫然。
查阅资料,发现殷人东渡美洲之说,缘起于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有意思的是
,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却不是由中国人首先提出的,而是两百多年前(1761年)
,一位法国汉学家德·歧尼在他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极
东部的几个民族的研究》中最早提出的。
在中国,涉及这一题目的文章,以我所见者,最早的是1880年章太炎先生撰文提出
法显发现美洲之说。他认为《佛国记》所载东晋高僧法显去西域取经,由海路归国时遭
遇飓风,漂航所至的耶婆提国,即是南美洲所在。
较早的文章还有1913年《地学杂志》第七期刊载的兴公所写《寻获美洲者非哥仑布
说》。兴公在这篇文章中写道:“近来,西方学者忽创一说,谓最初寻获美洲大陆者实
为中国人,其说以美洲红印度人(即印第安人)之语言形体皆与中国人相似为证,盖犹
在疑信参半之间。最近则有著名考古学家奈云,偕人种学家数人...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里
一里,本意是表示长度,即500米。从古至今,一里表示的长度有所变化,周秦汉时期
一里=415.8米,清光绪时期将一里=576米,到了1929年,一里=500米。
目录
里的换算
里的演变
记载
秦汉里的长度
商朝长度
民国时期的长度
方圆一里
古代一里
展开
里的换算
里是描叙长度的单位,在历史上,一里所表示的长度大小不尽相同,以下是不同时
期一里所描叙的长短。
周秦汉,一里=415.8米
=1800尺÷415.8米=0.231米(一尺)
清光绪,一里=576米
=1800尺÷576米=0.32米(一尺)
1929年,一里=500米
里的演变
记载
中国里的长度及其演变,无论今人关于度量衡的著作和古籍记载,都很少谈及。著
名中国经济史专家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中说:“
自汉代以后,历代计算长度,都是自尺以上,到丈为止。至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
量衡制时,……才明文规定于尺之外,另立里制。①所以,中国里作为计算道路等的长
度单位在制度上确立得是很晚的。但这决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里这种长度的概念,相反
这种概念当时应用很多。如《汉书·西域传》所载数十个...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090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哪朝的皇帝平均勤奋值最高?
我提名新莽
j******l
发帖数: 10445
32
赵若舟:赵构是个好皇帝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2-25  发表评论>>
宋高宗赵构,南宋的开国之君。他和秦桧一起杀了民族英雄岳飞。但是,自有宋一朝,
对大臣十分优厚的宋太祖曾立下“誓碑”,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
子孙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而杀这样一位有赫赫战功的功臣,在宋朝仅此一例。
赵构杀忠臣,留下千古骂名。但仔细对比历史。我认为我们把历史想的太简单了。首先
,我们要看赵构的基本国策对吗?赵构是基本国策是“和”,大多数历史对赵构的评论
是卖国。可是孝宗北伐,为何也无功而返。难道是仅仅少岳飞这样一员名将吗?
赵构的“和”对不对,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明朝的崇祯。宋明两朝有十分相似的情况,都
把理学做为国家信仰,是儒家思想科举取士的。高度的君主集权和文官制度,而且都受
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最后,又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的。
赵构之时,面对的是和崇祯相同的敌人。即女真人建立的金。面对后金,也就是后来的
清。崇祯是主战的。为了对付来自后金的威胁,连年战事,军费开支巨大,不得已向农
民征了辽饷,农民不堪重负,爆发了农民起义。为了剿灭农民起义,又征了练...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526
33
之前开封被认定为“七朝古都”:
魏(战国时期):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开封东南)。
后梁(五代时期):(907~923年),朱温篡唐自立,定都汴州(开封)称东都。
后晋(936年~947年):石敬瑭(即晋高祖)所建,升汴梁为东京开封府。
后汉:公元947年,刘知远定都汴京,改国号为“汉”。
后周:公元951年,郭威称帝,改国号为大周,都开封。
北宋: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都于汴梁(开封)。
金:公元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南迁汴京(开封)。
中国古都学会已经开会认定,夏朝第七位夏王杼,把国都设在老丘(现在的开封市区东
20余公里的国都里村一带)。
根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夏王杼迁夏都于老丘之后,老丘作为夏都经历了六世:帝
杼12年、帝芬44年、帝芒58年、帝泄25年、帝不降59年、帝扃18年等。也就是说夏朝建
都开封长达216年。
之前有文物工作队在国都里村做过挖掘,发现有夏商时期的陶片。
文物考古专家刘春迎在《考古开封》中说道:“1989年~1990年,在与国都里相距不远
的杞县段岗、朱岗、牛角岗三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属于夏时期的二里头文化的...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526
34
之前开封被认定为“七朝古都”:
魏(战国时期):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开封东南)。
后梁(五代时期):(907~923年),朱温篡唐自立,定都汴州(开封)称东都。
后晋(936年~947年):石敬瑭(即晋高祖)所建,升汴梁为东京开封府。
后汉:公元947年,刘知远定都汴京,改国号为“汉”。
后周:公元951年,郭威称帝,改国号为大周,都开封。
北宋: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都于汴梁(开封)。
金:公元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南迁汴京(开封)。
中国古都学会已经开会认定,夏朝第七位夏王杼,把国都设在老丘(现在的开封市区东
20余公里的国都里村一带)。
根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夏王杼迁夏都于老丘之后,老丘作为夏都经历了六世:帝
杼12年、帝芬44年、帝芒58年、帝泄25年、帝不降59年、帝扃18年等。也就是说夏朝建
都开封长达216年。
之前有文物工作队在国都里村做过挖掘,发现有夏商时期的陶片。
文物考古专家刘春迎在《考古开封》中说道:“1989年~1990年,在与国都里相距不远
的杞县段岗、朱岗、牛角岗三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属于夏时期的二里头文化的...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275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食人史 (前编)
汉: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 ,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 )
高祖二年(前205年),七月左右“關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
《史記·黥布列傳》記載:“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
前138年平原地区“河水溢于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大饥,人相食”[8]
公元前135年“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8]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饑,人相食”。(《前漢
書·武帝本紀》)
夏侯胜曾描述前114年的经济状况:“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
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
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汉书》卷七十五)
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饑,或人相食,轉旁郡錢、
穀以相救。”[9]
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六月,“關東饑,齊地人相食。”
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275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食人史 (前编)
汉: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 ,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 )
高祖二年(前205年),七月左右“關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
《史記·黥布列傳》記載:“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
前138年平原地区“河水溢于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大饥,人相食”[8]
公元前135年“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8]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饑,人相食”。(《前漢
書·武帝本紀》)
夏侯胜曾描述前114年的经济状况:“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
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
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汉书》卷七十五)
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饑,或人相食,轉旁郡錢、
穀以相救。”[9]
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六月,“關東饑,齊地人相食。”
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 阅读全帖
p**j
发帖数: 293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八大古都
1北京
北京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约在四五千年前,北京地区已有固定居民点。战国时的燕、五代时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后定都于北京。民国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称为京师。1928年改称北平特别市。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有: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天安门、明十三陵、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等。
2南京
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计有十个朝代建都于此,又称“十朝都会”。南京古称句吴,属西周大夫周章封地。公元229年,孙吴从武昌迁都南京(时称建业),南京建都自此开始,都城周长十多公里。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及南唐均以南京为都(时称建邺、建康)。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才改称南京,首次成为全国统一的政治中心。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夫子庙、明故宫、中山陵、中华门、灵谷塔、明孝陵、总统府等。
3西安
陕西省省会。西北五省区最大的城市,又是我国建都朝代最多、帝都历史最长的古都。西安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即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在西安地区建都,前后历...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97
38
现在流行穿越题材,动不动就有什么人回到古代。而且几乎每一个穿越者,都会利用后
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在古代社会创下一番事业。这个风潮太流行了,以至于我们审视
史书的时候,有时候会怀疑很多古人其实就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
比如说王莽,他虽然号称是复古主义者,但其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古代奸臣或
篡位者的想象,思维比同时代的人大大超前。比如他试图搞土改,打算把土地私有改国
有,实现均田制。曾经出土过新莽时期的一件丈量工具,结构和样式,和现代游标卡尺
居然毫无二致,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他还想废除奴隶制度、搞计划经济,来一场
币制改革等等。结果这些激进举措遭到了全国上下的反对,生生把新朝给玩死了。
所以有时候大家开玩笑,会说王莽是个失败的穿越者,而且一看就是文科男穿越。今天
要说的这位,和王莽一样,也是个疑似穿越分子。不过他穿回去的也不是汉朝,而是明
朝。他也不是文科男,而是一个理科生、军事宅。
大明成化二年,都察院里来了一位“经历”,叫李晟。“都察院经历”这个职位,负责
职掌出纳文书,六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李晟童鞋雄心勃勃,觉得自己在这个职位
实在是屈才了,毅然上书朝廷,大言不惭地谈...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殷人东渡美洲
殷人东渡美洲
文 叶雨蒙
殷人东渡一事,多年来间或被人论及,散见于报刊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然而,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正史野史均无记载。这使我又感兴趣,又感茫然。
查阅资料,发现殷人东渡美洲之说,缘起于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有意思的是
,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却不是由中国人首先提出的,而是两百多年前(1761年)
,一位法国汉学家德·歧尼在他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极
东部的几个民族的研究》中最早提出的。
在中国,涉及这一题目的文章,以我所见者,最早的是1880年章太炎先生撰文提出
法显发现美洲之说。他认为《佛国记》所载东晋高僧法显去西域取经,由海路归国时遭
遇飓风,漂航所至的耶婆提国,即是南美洲所在。
较早的文章还有1913年《地学杂志》第七期刊载的兴公所写《寻获美洲者非哥仑布
说》。兴公在这篇文章中写道:“近来,西方学者忽创一说,谓最初寻获美洲大陆者实
为中国人,其说以美洲红印度人(即印第安人)之语言形体皆与中国人相似为证,盖犹
在疑信参半之间。最近则有著名考古学家奈云,偕人种学家数人,在墨西哥越万...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0
http://history.sohu.com/20160119/n434996243.shtml
2016-01-19 09:27:54 来源:新华网 作者:冯国
原标题:考古学家确认发现“秦都”栎阳
资料图: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现场及“栎阳”陶文残器。[保存到相册]
新华社西安1月18日专电经过两代人的持续努力,考古学家在秦汉栎阳城遗址内不
仅首次出土了清晰的“栎阳”陶文,而且首次确认发现了“商鞅变法”发生地的著名“
秦都”栎阳,为研究秦都发展史和秦汉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东北方的阎良区,因其在秦汉史上的重要地位在2001年
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安市考古文化保护所等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从2013年开始重启秦汉栎阳
城的考古工作。
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瑞说,在2013至2014年度考
古勘探的基础上,2015年考古队重点开展栎阳城三号古城、栎阳城二号古城路网、栎阳
城北大型沟渠的勘探工作。通过细致考古工作,不仅可以确认栎阳三号古城是“商鞅变
法”发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高句丽和高丽貌似没关系吧?
可以把问题问得更清楚一点,关键是两个问题:
1)王氏高丽是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
2)高句丽的人口是什么人?后来哪里去了?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王氏高丽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高句丽的人口和女真、
满族的祖先是同一批人,大半变成了汉族。
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却变成了一个问题,中韩两边都有责任。在韩国,是恶性膨胀的民
族主义。在中国,是朱元璋的责任最大。
以下拷贝:
-----------------
《明史》则较前几史有了一个更大的发展,为对明王朝册封李成桂为朝鲜国王有一个合
理的解释,不仅承袭了上述错误,而且为李氏朝鲜政权的沿革作出了一个完整但是错误
的交代,将属于中国历史的箕子朝鲜、卫氏朝鲜、汉四郡、高句丽都纳入到了朝鲜史中
。其结果不仅“高丽”这一我国古代边疆民族使用的称号,为源出于三韩的新罗的继承
者王氏政权冒名顶替,而且作为王氏政权继承者的李朝,又将箕子朝鲜所用的“朝鲜”
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
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
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高句丽和高丽貌似没关系吧?
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
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
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
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
清时期的朝鲜国。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名为高丽的政权。一是立国于公元前37年,在我国西汉玄菟
郡高句丽县境内出现的名为“高句丽”的地方政权,我国史书也称之为“高丽”。另一
个立国于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也名为“高丽”。为将其区分,学界一般以“高氏
高丽”称呼前者,因为其统治者姓高;以“王氏高丽”称呼后者,因为其统治者姓王。
因为两个政权都名为高丽,后人或以为二者有前后相继的关系,或将其混为一体,致使
人们对高句丽历史的认识产生极度混乱,而实际上二者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主
要体现在:
一、两个政权立国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
高氏高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最初为西汉玄菟郡高句丽管辖,后逐渐强盛,但并未
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进入隋唐时期后,因其不遵从隋...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xso (doxs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马伯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2 08:25:56 2017, 美东)
异教徒告解室
首发于
异教徒告解室
写文章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10 小时前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马伯庸: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3 16:38:22 2017, 美东)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754
46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
,劝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
盏劝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
权更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
有人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
主公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
叫做“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
走完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
本身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
收益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坐收拥
立之功。
西晋灭亡之后,好多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作者: 秦晖
尼德兰画家老勃鲁盖尔的名作《死亡的胜利》(约作于1562年),反映了黑死病之后社
会的动荡与恐怖。
“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与那些“封建”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以后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
。承平之时,“秦制”不像“封建”那样领主林立多内耗,因而可以多次取得“大国崛
起”的成就。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说“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今天流传甚广,我以为难以置信。但至少在明初以前,即马可·波罗和郑和的时代
,中国的王朝盛世要比当时的欧洲繁荣许多,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历史的一
大特点是始终无法摆脱“治乱循环”,即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且中国
秦以后历代王朝的寿命不但比“封建”时代的周“王朝”和欧洲、日本的宗主王系(不
是dynasty)短很多,其“改朝换代”的巨大破坏性更几乎是人类历史上独有的。
古代没有精确统计,惟一能反映国家兴亡、社会荣衰的指标就是人口的增减,而历史上
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固然,人口(在农业时代基本
也就是经济)的升降并非传...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8
摘要:如果你有机会读一下中国历代精英,包括近现代的康熙和毛泽东等伟人对中国人
口政策的安排和设计,你就会感叹:中华民族真是个生命力极其强悍的民族。中华民族
对人口政策的重视和精心把握,将可以保证中国能够在未来可能的世界大战中生存下来。
=================================================================
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
自从中国古代起,中国的政治精英就非常重视人口增殖对文明的传承作用。不得不说,
中国成为人口大国是自古以来的历代精英精心设计的结果
古代生存条件恶劣,瘟疫、疾病、自然灾害、猛兽、战争、饥荒等常使得人口
剧减。人类繁衍非常缓慢,并且充满风险。很多曾经辉煌的民族都先后灭绝。繁衍后代
是一种动物本能。但是如何使得这种本领得到强化,就是生育文化。现在幸存的民族都
经过长期的摸索,建立起一套生育文化,这些生育文化支撑着民族的持续发展。
中华民族人口一直居世界第一,除了比较有利的地理环境外,更得益于独特的中华生育
文化。中华生育文化可以归纳成两点: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强调
的是利益和精... 阅读全帖
t*m
发帖数: 4414
49
好好学学历史,和平禅让的好几起。
比如 汉 -> 新莽
汉 -> 魏
z***c
发帖数: 2959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nprc (Shrek),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人杀中国人,如此仇恨为哪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8 10:23:15 2011, 美东)
中国人口繁荣时期增长比欧洲快,而崩溃时期的剧减更是骇人听闻。相比前述西方人口
下降三分之一的灾难程度,中国不仅灾难频率更高,每次灾难的程度,如果我们相信史
书的说法,也要高出一倍以上----
西汉末年人口将近6000万,王莽时期发生大乱,几十年间就使人口损耗三分之二,东汉
光武帝恢复天下太平时,人口只剩下2100万。
东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桓帝时人口又恢复到5648万,但马上又发生了更严重的黄
巾之乱与军阀战争,就像曹操诗中讲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很多地方变成了
无人区,重归一统时,魏、蜀、吴三国人口加起来只有760万,可以说消灭了七分之六
。西晋维持统一三十几年,末年人口1600万,只有西汉盛期的四分之一。
紧接着又大乱几百年,一直到隋朝,隋文帝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盛世,人口发
展到4600多万,接着又发生了隋末大乱,也是...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