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发帖数: 2939 | 1 Strongly agreed!
同行没有必要相轻,晶体结构固然重要,但往往只是第一步,需要大量的生理生化实验
来验证。 |
|
j****x 发帖数: 1704 | 2 想啥呢?
基于X-ray晶体结构的rational drug design到目前为止仅有凤毛麟角的成功案例,谈
成熟运用尚为时过早,更不要说基于predicted structure了。即使不谈工业界,想在
Proteins这样的水杂志上灌都很困难 |
|
b******e 发帖数: 88 | 3 在把结构deposite到PDB的时候,authorship重要吗?
已经接受的paper上我是一作,PDB上的entry里我的名字变成了第二个
有人说PDB的authorship不重要,是这样的吗?
PS,印度人是世界上最恶心的人种,没有之一 |
|
d**********i 发帖数: 2036 | 4 靠,结构都是别人解的,还说别人恶心,又不是文章被抢了第一,生物锁男真萎缩 |
|
x********e 发帖数: 35261 | 5 我对晶体结构没什么了解。知道点用optical tweezer做动态peptide folding的,觉得
protein folding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
|
x********e 发帖数: 35261 | 6 我没说解晶体结构不好啊,我只是提出我觉得未来应该突破的方向 |
|
x********e 发帖数: 35261 | 7 话说那个时候没有计算机,怎么从衍射图谱反推出晶体结构啊? |
|
T****i 发帖数: 15191 | 8 拜托,我那是反问句。他一搞晶体结构的 能开发电镜新技术?
你后面的类比很不恰当。科学和艺术也很不一样。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科学更象'武'。 |
|
f*******g 发帖数: 245 | 9 “晶体结构搞出来可能挺麻烦”
不对,他那个冷冻电镜,只要蛋白提的比较纯,拿到电镜下都能模模糊糊看出点东西来
。运气好的话,5-6周就是一篇文章。 |
|
x********e 发帖数: 35261 | 10 magnetogenetics得不了诺奖还有晶体结构呢。 |
|
l*****7 发帖数: 8463 | 11 觉得砸大钱搞晶体结构基本上都是为别人做嫁衣。
理论研究经费不能超过25-30%,应用研究才是真实惠。 |
|
t**t 发帖数: 27760 | 12 一般的X-ray,因为强度不够,不能得到hkl大于10的衍射点,但用短波长的同步辐射,
由于强度高(一般Mo靶的1百万倍),可以得到hkl大于50的衍射点。这样可以得到的独立
衍射点数据是一般X-ray的100倍的数据量。这样解结构的时候,独立变量就可以再增加
100倍。
一般的x-ray解的是原子。而同步辐射xray的数据能解出电子密度分布来,通过电子密度
分布,就能定出H原子的绝对位置。 |
|
B*****a 发帖数: 359 | 13 数据库:CCDC(有机小分子), ICSD(无机物)
可视化软件:enCIFer,Diamond, Crystalmaker等,但是你需要晶体结构数据CIF文件
。你做modeling没有软件干这个么? |
|
s**e 发帖数: 39 | 14 作为一个纯外行,因为最近看到大家在讨论颜宁nature论文的事,想弱弱的问个问题,
解出蛋白的晶体结构和解出基因序列哪个更重要?哪个更有应用价值呢? |
|
r******i 发帖数: 1445 | 15 当然是晶体结构。。。序列从DNA就知道了,根本不用解/测 |
|
f***e 发帖数: 332 | 16 http://www.jianshu.com/p/baa30697fc6a
什么是2015年最受科学界关注的新技术?
图片来自:nature.com
导语:
每年的岁末年初,《自然》杂志旗下子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都会盘点
当年的年度科学技术。2015年最受关注的技术为冷冻电镜技术(cryo-EM),此前呼声
很高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未能折桂。
在冷冻电镜的这场技术革命中,华人科学家功不可没,在某些方面甚至独领风骚,做出
了诸多重大成果。
文 |张凯(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博士)
●●●
细胞里面的生命活动井然有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承担不同的功能。生物
大分子则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它们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携带了生命体的
遗传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自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的半个世纪里
,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而阐释其功能机制一直都是现代生命科学的核心问
题之一。
事实上,一切自然科学都涉及物质结构及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为核心的研究方向,天文学
研究宇宙、星体等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粒子物理研究物质世界... 阅读全帖 |
|
h*d 发帖数: 19309 | 17 发信人: cic (小壁虎·追求梦想,淡定生活),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清华学生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Oct 19 12:44:38 2010), 站内
http://www.stdaily.com 2010年10月19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周襄楠 吕露英
■关键词 —— 大学生科研
以党尚宇、孙林峰、黄永鉴三位清华学生为主力的课题组,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颜宁的带领下,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膜蛋白——大肠杆菌岩藻糖转
运蛋白的结构,并结合生化手段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理。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10月
7日刊发了他们的学术论文《岩藻糖转运蛋白向胞外开放构象的结构》。
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一直以来是结构生物学领域公认的重点及难点。而该论文
的前两位作者党尚宇和孙林峰在开始课题研究的时候还都是清华大学的本科生。
初生牛犊不惧虎——本科生接手结构生物学世界难题
膜蛋白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膜上,它们是沟通细胞或细胞器内外的桥梁。各种营养物
质的运输,细胞内有毒物质的排出,以及细胞内外信息的交换都要依靠膜蛋白,所以它
们的功能... 阅读全帖 |
|
t**m 发帖数: 158 | 18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
结合以前发表的工作, 可以看出她的工作是相当成体系的.
在糖转运蛋白结构及作用机制这个领域, 颜宁应该具有无可争议的地位.
以下是清华的新闻稿
====================================
颜宁研究组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1的结构及工作机理
2014年5月18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研究组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1”的Article,在世界上首次报
道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其工作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致病
机理。
葡萄糖(D-glucose)是地球上包括从细菌到人类各种生物已知最重要、最基本的能量
来源,也是人脑和神经系统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据估算,大脑平均每天消耗约120克葡
萄糖,占人体葡萄糖总消耗量的一半以上。葡萄糖代谢的第一步就是进入细胞:亲水的
葡萄糖不能自由穿透疏水的细胞...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19 物理学年谱
公元前~公元元年
公元前650~前550年,古希腊人发现摩擦琥珀可使之吸引轻物体;发现磁石吸
铁。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
面镜的实验研究,发现物像位置和大小与镜面曲率之间的经验关系(中国 墨子和墨子学
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中国 墨
子学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中国 墨子学
派)。
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学派已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
角。
公元前350年左右,认识到声音由空气运动产生,并发现管长一倍,振动周期
长一倍的规律(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三世纪,实验发现斜面、杠杆、滑轮的规律以及浮力原理,奠定了静力
学的基础(古希腊 阿基米德)。
公元前三世纪,发明举水的螺旋,至今仍见用于埃及(古希腊 阿基米德)。
公元前250年左右,战国末年的《韩非子·有度篇》中,有“先王立司南以端
朝夕”的记载,“司南”大约是古人用来识别南北的器械(或为指南车,或为磁石指南
勺)。《论衡》叙述司南形同水勺,磁勺柄自...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843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1:19 2010, 美东)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吕露英
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的带领下,以党尚宇、孙林峰、黄永鉴三位清华学生为
主力的课题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膜蛋白——大肠杆菌岩藻糖(
L-fucose)转运蛋白(FucP)的结构,并结合生化手段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理。顶级学
术期刊《自然》在10月7日刊发了他们的学术论文“Structure of a fucose
transporter in an outward-open conformation”(岩藻糖转运蛋白向胞外开放构象
的结构)。
http://goo.gl/abX6
课题组部分成员合影(从左至右:党尚宇同学、王佳伟博士、颜宁教授、孙林峰同学)
http://goo.gl/nKGS
大肠杆菌岩藻糖转运蛋白结构
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一直以来是结构生物学领域公认的重点及难...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843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Faculty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4:03 2010, 美东)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1:19 2010, 美东)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吕露英
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的带领下,以党尚宇、孙林峰、黄永鉴三位清华学生为
主力的课题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膜蛋白——大肠杆菌岩藻糖(
L-fucose)转运蛋白(FucP)的结构,并结合生化手段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理。顶级学
术期刊《自然》在10月7日刊发了他们的学术论文“Structure of a fucose
transporter in an outward-open conformation”(岩藻糖转运蛋白向胞外开放构象
的结构)。
http://goo.gl/a...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Med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ChineseMed
标 题: .经络本质被认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 05:11:53 2011, 美东)
原地址:
http://njzxhx.blog.163.com/blog/static/10527031720092605857104/
我们认为,经络没有独立具体的解剖结构,它是以其它相关组织结构共同合成而为结构
的。这就像河流一样,是水流的结果,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河道,碰到黄土,黄土就是河
道的边界,遇见岩石,则岩石就是河道的边界。但共同组成经络结构的相关组织具有一
定的要求,那就是网膜状组织。《内经》经常谓经穴在“分肉之间”,其意非指皮肤与
肌肉之间,而是特指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组织,在解剖学的层面上,这些组织中医称作筋
膜,而西医则谓之结缔组织,准确地讲是“固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体内分布最广
,由组织液、纤维、基质和细胞组成。这些就是构成经络结构的物质。
但是,我们却不能反过来说这些物质就是经络,因...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843 | 23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吕露英
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的带领下,以党尚宇、孙林峰、黄永鉴三位清华学生为
主力的课题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膜蛋白——大肠杆菌岩藻糖(
L-fucose)转运蛋白(FucP)的结构,并结合生化手段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理。顶级学
术期刊《自然》在10月7日刊发了他们的学术论文“Structure of a fucose
transporter in an outward-open conformation”(岩藻糖转运蛋白向胞外开放构象
的结构)。
http://goo.gl/abX6
课题组部分成员合影(从左至右:党尚宇同学、王佳伟博士、颜宁教授、孙林峰同学)
http://goo.gl/nKGS
大肠杆菌岩藻糖转运蛋白结构
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一直以来是结构生物学领域公认的重点及难点。而该论文
的前两位作者党尚宇和孙林峰在开始课题研究的时候还都是清华大学的本科生。
初生牛犊不惧虎——本科生接手结构生物学世界难题
膜蛋白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膜上,它们是沟通细胞或细胞器内外的桥梁。各种营养物
质的运输,细胞内有毒物质的排出,以及细胞内外信息的交...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24 原地址:
http://njzxhx.blog.163.com/blog/static/10527031720092605857104/
我们认为,经络没有独立具体的解剖结构,它是以其它相关组织结构共同合成而为结构
的。这就像河流一样,是水流的结果,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河道,碰到黄土,黄土就是河
道的边界,遇见岩石,则岩石就是河道的边界。但共同组成经络结构的相关组织具有一
定的要求,那就是网膜状组织。《内经》经常谓经穴在“分肉之间”,其意非指皮肤与
肌肉之间,而是特指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组织,在解剖学的层面上,这些组织中医称作筋
膜,而西医则谓之结缔组织,准确地讲是“固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体内分布最广
,由组织液、纤维、基质和细胞组成。这些就是构成经络结构的物质。
但是,我们却不能反过来说这些物质就是经络,因为经络的存在方式主要是属于能
量层次的。经络与人体的关系,就像电能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上
所显示的图象文字等来认识电的作用,但如果你单纯从解剖学的角度来将计算机分解,
哪怕你用再高倍的显微镜也不可能看得到计算机里面的图象与文字。
也就是说,经络具有明显...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46 | 25 程亦凡,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早
年学习物理。1996年,在获得物理博士学位5年后,他转行进入结构生物学领域。2013
年,他和合作者第一个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方法,将膜蛋白结构解到了近原子分辨率(3.
4埃)的水平。迄今为止,程亦凡已在生命医学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及综述文章达100多
篇,近20篇在Nature、Cell、Science上发表。
然而相比绝大多数成功的科学家来说,程亦凡是人到中年才获得普遍认可。2006年,已
40多岁的程亦凡才刚刚做到助理教授,也许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年纪最大的助理教授。
近期,赛先生就他的学术经历、研究课题、对结构生物学的贡献以及冷冻电镜(cryo-EM
)发展趋势等问题专访了程亦凡博士。
赛先生:可不可以回顾一下你的研究历程?
程亦凡:我情况和经历可能比较特殊。我本科学的是物理。1987年刚开始在武汉大学物
理系读硕士研究生时,看到当时第一篇关于准晶体发现的文章,非常激动。因为当时电
镜是研究准晶体结构最有效的手段,于是决定加入王仁卉老师课题组学习电子光学理论
和电镜实验技术。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是在中科...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1162 | 26 犀角哥说的话,发了nature又如何?有钱才是最重要的。
还好洗脚哥手下留情,没有见到Top2 转行的简历就扔。
生物就是人肉电池,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筐和能教授你们得瑟的时候, 也得为你们的弟子生活前途想想。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1054
https://www.linkedin.com/in/xu-zhang-048b751b/
2007年11月1日清华大学出国(境)批件下达信息的名单列有颜宁。2007年12月24日颜
宁也提到“前两天去日本一个机构做实验,所遇每一个人的态度之友好,做事之周到之
人性化让我这个仇日分子决定不再讨厌日本人了;同去的一个学生(张旭?)感叹:在
清华,每一个办公室都是来领导你的,不是服务于你的。”2008年8月3日颜宁博文“数
学天才语录”引录施一公的话:“我们那一段时间去Synchrotron很频繁,三个月去了
四次”。
最后,张旭何人?2003年清华大学开办“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简称化生基科)
,由化学系和生物系联合培养,首届招收本科生30名。张旭(1983-)便是清华首届化
生基科班的... 阅读全帖 |
|
b*********4 发帖数: 271 | 27 这个贡献进科技发展史还是差远了,你要知道火药的发明人是炼丹的,造纸术是太监,
你就知道中国这些最牛逼的科技贡献和普林斯顿的教授走的是两条决然不同的路。我等
待下一个中国的民科,就像爱因斯坦也是一个著名的民科。
yyG的问题是成就夸大了,解一个晶体结构就嗷嗷叫,我专业原来是是基于晶体结构的
药物设计,这个晶体结构分辨率还是太低了,对于药物设计可能帮助不大,你看看现在
很多晶体结构是1.x 埃,他那个可能对于理解这个蛋白功能有帮助。
最关键的是晶体结构到底是帮助药物设计还是误导,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
说人类还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个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结合问题,基于晶体结构的设计差异性
还是不够强,能筛出一大堆的假阳性化合物,意义不大,做出来有效的基本上还是靠蒙
,和晶体结构关系还不是很大。
晶体结构主要是用来验证药物小分子,就是通过其他方法发现药物小分子有效了,我们
再看看他和蛋白如何结合,再参考这个结构基于这个有效的小分子做点优化,你看看这
个晶体结构有点像马后炮,根本起不了主要的作用。
他在方法学上也没有什么惊天的贡献,好像把举重的世界纪录从500磅提高到500.1磅,
就开始嗷嗷叫... 阅读全帖 |
|
t**m 发帖数: 158 | 28 看一作小姑娘讲的,的确真够拼的啊!
发信人: feimeng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春秋),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世界级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24 13:15:21 2015), 站内
8月21日凌晨,一位德国同行的电话,打乱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工作计
划。这位德国同行,刚刚看到了《科学》在线发表的施一公团队撰写的两篇关于剪接体
结构及其工作机理的研究长文。
这几天,有关施一公的“新闻”不断。6天前的8月18日,他的研究团队刚刚在《自然》
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长文,首次揭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
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翌日,他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任命
,进入公示期。
然而,这一次,施一公说,这两篇论文带给他的兴奋,超出了过去25年科研生涯的总和
。
21日中午,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清华大学,与施一公和他的3名85后团队成员展开了一场对
话。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记者:剪接体结构解析被公认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终极难题,你们是如何完成这看似“
不可能完... 阅读全帖 |
|
t**m 发帖数: 158 | 29 看一作小姑娘讲的,的确真够拼的啊!
发信人: feimeng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春秋),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世界级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24 13:15:21 2015), 站内
8月21日凌晨,一位德国同行的电话,打乱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工作计
划。这位德国同行,刚刚看到了《科学》在线发表的施一公团队撰写的两篇关于剪接体
结构及其工作机理的研究长文。
这几天,有关施一公的“新闻”不断。6天前的8月18日,他的研究团队刚刚在《自然》
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长文,首次揭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
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翌日,他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任命
,进入公示期。
然而,这一次,施一公说,这两篇论文带给他的兴奋,超出了过去25年科研生涯的总和
。
21日中午,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清华大学,与施一公和他的3名85后团队成员展开了一场对
话。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记者:剪接体结构解析被公认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终极难题,你们是如何完成这看似“
不可能完...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tfmm (不是mm),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4 07:06:02 2015, 美东)
看一作小姑娘讲的,的确真够拼的啊!
发信人: feimeng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春秋),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世界级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24 13:15:21 2015), 站内
8月21日凌晨,一位德国同行的电话,打乱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工作计
划。这位德国同行,刚刚看到了《科学》在线发表的施一公团队撰写的两篇关于剪接体
结构及其工作机理的研究长文。
这几天,有关施一公的“新闻”不断。6天前的8月18日,他的研究团队刚刚在《自然》
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长文,首次揭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
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翌日,他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任命
,进入公示期。
然而,这一次,施一公说,这两篇论文带给他的兴奋,超... 阅读全帖 |
|
b*********4 发帖数: 271 | 31 yyG的问题是成就夸大了,接一个晶体结构就嗷嗷叫,我专业原来是是基于晶体结构的
药物设计,这个晶体结构分辨率还是太低,对于药物设计可能帮助不大,你看看现在很
多晶体结构是1.x 埃,他那个可能对于理解这个蛋白功能有帮助。
最关键的是晶体结构到底是帮助药物设计还是误导,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
说人类还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个东西,基于晶体结构的设计差异性还是不够强,一大堆的
假阳性化合物,做出来有效的基本上还是靠蒙,和晶体结构关系还不是很大。
晶体结构主要是用来验证药物小分子,就是药物小分子有效了,我们再看看他和蛋白结
合,再参考这个结构基于这个有效的小分子做点优化,你看看这个晶体结构有点像马后
炮。
一句话,晶体结构搞出来可能挺麻烦,但是重要性对于药物设计不是很高。
再简单一点,yyg好像奥运会里的举重冠军,中国包揽,但是没人关注,和足球,篮球
,网球的影响力等差太远。 |
|
l***d 发帖数: 1828 | 32 a nice review: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
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偶然的,有时候还需要运气,原始创新思想,不是靠智者们指
南规划出来,更不是靠金钱烧出来,它或许仅仅是平凡者的神来之笔?创新需要勇气,
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是你不幸被权威踩死,就是你把权威拉下神坛,不要迷信权威,
知识越多越糊涂,威望越高越保守。
一. 神秘的对称性
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以晶体的方式存在,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特定
的对称性。早在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就总结并通过数学严格证明,为了满足晶体的平
移对称性(长程序),晶体只能出现n=1、2、3、4、6等五种旋转对称轴(相应的转角为
2π/n),不可能出现n=5和n>6次的对称轴。这种抽象的数学描述可以通过下图进行直观
的描述,它们分别表示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3-8多边形“元胞”铺平面空间,不
难看出,1-4和6次旋转对称的图能够无间隙、不重叠地铺满整个平面空间,但5、7和8
次对称的多边形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晶体结构中不允许出现...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1035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准晶:被双料诺奖得主鲍林斥为Nonsense的伟大发现( by 黄秀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0:53:58 2011, 美东)
a nice review: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
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偶然的,有时候还需要运气,原始创新思想,不是靠智者们指
南规划出来,更不是靠金钱烧出来,它或许仅仅是平凡者的神来之笔?创新需要勇气,
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是你不幸被权威踩死,就是你把权威拉下神坛,不要迷信权威,
知识越多越糊涂,威望越高越保守。
一. 神秘的对称性
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以晶体的方式存在,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特定
的对称性。早在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就总结并通过数学严格证明,为了满足晶体的平
移对称性(长程序),晶体只能出现n=1、2、3、4、6等五种旋转对称轴(相应的转角为
2π/n...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34 今年踌躇满志地申请基金委的重点项目,希望可以支持“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
”研究。我还一直志在必得,因为这个课题的重要性远大于我之前所有的研究,好像基
金委还从来没有立项支持营养物质跨膜转运这个很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而且我们知道
是一定可以做出成果、对得起这份资助。
六月下旬,获知并未获得最终答辩的机会,而5月18日我们GLUT1的结构论文已经发表。
这个结构的获得为申请中的后续问题打开了门,未来若干年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做的东
西层出不穷,会变成我实验室最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体系(my signature work)。
我百思不得其解,想知道到底申请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今天终于收到了评委意见。看到评语,我还是挺欣慰,专家们提的意见很中肯、很专业
,在此谢过。因为申请节点恰好是文章在投还没有发表,不便写出已经获得的成果。又
因为已经有这些成果,所以也就完全没想到要有任何backup plan。这些怪我自己的处
理不当,没什么好抱怨的。评审意见放在这里,学个教训,提醒自己以后的本子该怎么
写;也顺便给还没有太多申请经验的同事们提个醒,看看评审专家比较重视那些方面(
我个人认为这些评... 阅读全帖 |
|
r****1 发帖数: 2299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shjj (1+1=2),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小颜教授现在开始招千老了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 15:54:39 2017, 美东)
今年踌躇满志地申请基金委的重点项目,希望可以支持“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
”研究。我还一直志在必得,因为这个课题的重要性远大于我之前所有的研究,好像基
金委还从来没有立项支持营养物质跨膜转运这个很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而且我们知道
是一定可以做出成果、对得起这份资助。
六月下旬,获知并未获得最终答辩的机会,而5月18日我们GLUT1的结构论文已经发表。
这个结构的获得为申请中的后续问题打开了门,未来若干年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做的东
西层出不穷,会变成我实验室最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体系(my signature work)。
我百思不得其解,想知道到底申请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今天终于收到了评委意见。看到评语,我还是挺欣慰,专家们提的意见很中肯、很专业
,在此谢过。因为申请节点恰好是文章在投还没有发表,不便写出已经获得的成果。又
因为...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5125 | 36 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发表时间:2014-12-11 09:44:44
字号:A-AA+
关键字: 室温超导超导体超导超导材料陶瓷超导体高温超导晶体激光脉冲
超导性是一种神奇的性质:超导体可以传输电流而不会产生任何电阻,于是也就不会有
电力损耗。在某些尖端领域,这种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应用,比如在核自旋断层设备或粒
子加速器中充当磁体。然而,要想获得超导性,超导材料必须被冷却到非常低的温度才
可以。“室温超导”之谜长期困扰着科学家。但就在去年,一项实验在这方面取得了突
破,尽管只维持了数百万分之几微秒,但科学家依旧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12月3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在其官方网站报道了这一消息。
室温超导材料有着巨大的市场利用价值,这种材料可用于磁悬浮高速列车、高效的核磁
共振摄影、无损耗的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等等。如果便宜
且容易获得的材料真能在室温下实现超导,将引发一次新的现代工业革命。
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据新浪科技11日报道,借助短波红外激光脉冲的帮助...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tgun1984 (喷子),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1 09:10:41 2014, 美东)
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发表时间:2014-12-11 09:44:44
字号:A-AA+
关键字: 室温超导超导体超导超导材料陶瓷超导体高温超导晶体激光脉冲
超导性是一种神奇的性质:超导体可以传输电流而不会产生任何电阻,于是也就不会有
电力损耗。在某些尖端领域,这种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应用,比如在核自旋断层设备或粒
子加速器中充当磁体。然而,要想获得超导性,超导材料必须被冷却到非常低的温度才
可以。“室温超导”之谜长期困扰着科学家。但就在去年,一项实验在这方面取得了突
破,尽管只维持了数百万分之几微秒,但科学家依旧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12月3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在其官方网站报道了这一消息。
室温超导材料有着巨大的市场利用价值,这种材料可用于磁悬浮高速列车、高效的核磁
共振摄...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atuma (atuma), 信区: Biology
标 题: 颜宁研究团队成功背后的故事:有梦想才有辉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5 11:12:53 2014, 美东)
非常鼓舞:
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406/t20140606_584695.html
有梦想才有辉煌——颜宁研究团队成功背后的故事
葡萄糖,地球生物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究竟如何进入细胞?100多年来,多少
科学家为之着迷。
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揭开了这个源自生命内部的奥秘:由37岁的中国科学家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率领的80后、90后年轻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
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
“要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至关重要,因此,这是一项伟大的
成就。”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克比尔卡为之惊叹。
“学术界对于GLUT1的结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而颜宁在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了
GLUT1的晶体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战胜了过去50年从...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12375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abyssdragon (魔龙出山), 信区: Biology
标 题: 85后女博士连续在《细胞》《自然》发文,可你知道她每天工作几小时吗
关键字: 生物; 博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6 00:57:22 2017, 美东)
每天早上7点多到实验室,晚上12点之后离开,如此苦行僧般的作息,她从2013年3月一
直坚持到了现在。
一名年仅29岁的生物学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细胞》发表了论
文,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可以去国外知名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但她选择了延迟毕业一年,继续完成手里的研究。仅仅时隔8个多月,也就是2017年7
月6日凌晨,她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发表论文。就连上海科
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雷蒙德·斯蒂文斯教授,也忍不
住打趣问她,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情。
这位年轻有为的博士,就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
养的华甜。
连续4年几乎每天工作17小时
她在...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4825 | 40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4786988
导读
他是现代量子化学的奠基人,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凭借对量子力学原理
和分子结构的深刻理解,少壮得志、堪称天才的鲍林以他非凡的删繁就简和构建模型的
能力,一次次在化学和生物学难题上攻城略地,风光无两。然而盛名之后的他,却因执
迷维生素C神话而成为医学史上的笑谈,其人生的最后25年令人唏嘘不已……
走进任何一家药店或保健品商店,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你都不难发现维生素C的踪影
。不仅有大大小小的片剂、胶囊,还被做成糖果,饮料。维生素C在任何一款多种维生
素保健品的配方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是不折不扣的维生素之王。除此之外,维生素C还
被作为添加物广泛加入各种加工食品中。全世界每年工业生产的维生素C用量大约为8万
吨,价值近10亿美元,其中95%由中国提供。维生素C是人类(以及动物)体内一系列重
要催化酶的辅助因子,直接参与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结缔组织的关键成分的合成。它
的另一项重要的生物化学功能是作为一种还原剂,即抗氧化剂,为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
学反应提供电子。由于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所需的维生素C,它... 阅读全帖 |
|
a***a 发帖数: 2493 | 41 非常鼓舞:
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406/t20140606_584695.html
有梦想才有辉煌——颜宁研究团队成功背后的故事
葡萄糖,地球生物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究竟如何进入细胞?100多年来,多少
科学家为之着迷。
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揭开了这个源自生命内部的奥秘:由37岁的中国科学家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率领的80后、90后年轻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
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
“要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至关重要,因此,这是一项伟大的
成就。”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克比尔卡为之惊叹。
“学术界对于GLUT1的结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而颜宁在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了
GLUT1的晶体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战胜了过去50年从事其结构研究的所有科学家
。”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纳德·魁百克说。
这一次,中国科学家的确打败了数十年来全世界为之苦苦鏖战的顶尖科学家。而在
这场历经百年的科研比拼中,创造奇迹的,是一支主干力量完全“本土化”的年轻团队
——70后的导师颜宁...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390 | 42 每天早上7点多到实验室,晚上12点之后离开,如此苦行僧般的作息,她从2013年3月一
直坚持到了现在。
一名年仅29岁的生物学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细胞》发表了论
文,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可以去国外知名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但她选择了延迟毕业一年,继续完成手里的研究。仅仅时隔8个多月,也就是2017年7
月6日凌晨,她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发表论文。就连上海科
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雷蒙德·斯蒂文斯教授,也忍不
住打趣问她,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情。
这位年轻有为的博士,就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
养的华甜。
连续4年几乎每天工作17小时
她在人群中是不起眼的。160厘米的身高,体重只有42公斤,看上去弱不禁风。
她不善言辞。“只要在公开场合讲话,我就会特别紧张。”采访中,她总是以最简洁的
话语作答,声音低到只有身旁的人才能听得见。
她对自己的评价是“不食人间烟火”。连续4年几乎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7个小时,除了
整天打交道的蛋白结构,她对科研工作以外的事情几... 阅读全帖 |
|
a*****i 发帖数: 1316 | 43 不满30岁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37岁率领平均年龄不
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攻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的科学难题;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
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即使在科学领域已颇受瞩目,颜宁
仍觉得自己进入科学界可谓“机缘巧合”。
高中时代的她,喜欢唐诗宋词、散文小说,更愿选择文科;大学时代的她,加入国
标和摄影社团,选修电影,甚至想过做娱记;而如今的她,写着独具风格的博客,会约
学生K歌、玩三国杀,追韩剧,把做研究称为“打怪通关”。“很多时候不过机缘巧合
做了一个选择,选择本身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选择之后怎么走。”
刚从普林斯顿回到清华组建实验室不久,同事刘国松教授曾经对颜宁说过做科学家
的三个境界:第一重是职业,第二重是兴趣,第三重是永生。颜宁觉得自己“有点被震
撼”。“从事基础科研的科学家何尝不是有这么点虚荣心呢?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你
的发现留在历史上,作为你的一个标志一直传下去,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创造属于自己的科学史
2014年1月17日晚上10点半,因临近新年,清华大学校园内,也显得格外安静。而
此...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4447 | 44 兴趣,专注力,刻苦耐劳,来自大牛实验室是许多成功科学家的特征
在生命之海徜徉——记破解艾滋病病毒研究30年谜团的黄志伟教授
发布时间: 2014/1/9 10:51:30 被阅览数: 55 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
与技术学院
哈工大报讯(闫明星/文 兰锐/图)2012年3月1日,他正式来校报到,从零开始建设实
验室;
2012年7月18日,他开始了在我校的第一个实验;
2013年6月14日,他于国际顶级杂志《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与清华大学
柴继杰教授研究组等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
2014年1月9日,他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艾滋病病毒
Vif“劫持"人CBF-β和CUL5 E3 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该文章被选为
精选文章在同期《自然》杂志《新闻与视点》栏目中重点推荐。
短短一年多时间,他带领着新建团队第一次揭示了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们一直
以来梦寐以求的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结构,破解了困扰这一领域科学家们30
余年的谜团,并为理性设计靶向该复合物的全新艾滋病药... 阅读全帖 |
|
m*******h 发帖数: 542 | 45 与颜宁初次见面,还是在2008年春。当我赶到医学院的时候,院办的老师说,颜宁老师
还在做实验,一会儿就过来。过了几分钟,那位老师指着走廊中过来的几位学生说:“
看,颜宁来了!”我左看右看找不到哪位是老师,最后走在一位高个子男生后面的“女
生”跟我打招呼:“你找我?”我顿时语塞——这是颜宁?这分明是一个清纯的“清华
女生”——这是颜宁留给我的最初印象。
后来接触得多了,才真正感觉到:年轻,正是颜宁的特质。如果说1977年出生的她
,有着“80后”的外表,那么她的内心更藏着一个“90后”的精灵。科学研究,在她那
里从来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和事物,而是一种非常让人着迷的快乐。而生活中的她有着
活泼的性格和直爽的性子——和她谈话,不由自主地也变得天真起来。
“现在回头看,
回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对颜宁影响最大的母校有两个——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在清华大学,颜宁走
入生物系进行了本科阶段的学习,清华严谨的学风和扎实的培养给了她做学问的基础;
在普林斯顿大学,颜宁师从施一公教授进行了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的研究,进而对微观世
界下的生命过程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而普林斯顿大学严格的科研训练也给了她在... 阅读全帖 |
|
g*******p 发帖数: 176 | 46 不明白这种科研做得毫无创意,内心充满负能量的家伙,怎么当上清华教授的?
作为国内生物界两大奇葩之一的“北清华”生物口,除了产出张生家这种神经病,阴险
狡猾的鲁白,一心钻营往上爬的SYG之外,又隆重推出了超新星颜宁。
继师傅SYG在屠老的诺奖研讨会上阴阳怪气的发言后,高徒颜宁发表微博,高谈阔论韩
教授的工作“是跟风型的”,真是技惊四座。
再贴一下颜宁在2014清华毕业典礼的发言,奇文共欣赏: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清华园里发生的小故事,让大家看看貌似平静的象牙塔里的波澜壮
阔。
我2007年刚回清华的时候,给自己确立了几个明确的研究目标,前不久做出来的葡
萄糖转运蛋白是其中之一,还有另外一个也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叫做电压门控钠离子通
道,它是对于我们神经信号传递至关重要的一个蛋白。长话短说,一转眼到了百年校庆
、2011年,我们经过之前几年的探索,终于获得了一个细菌同源蛋白的晶体,结构解析
已近在咫尺,就差最后一次收集重金属衍生数据了。为此我们准备了大量晶体,保存在
可以维持低温摄氏零下170度的液氮预冷罐中,寄到日本同步辐射,准备收集数据。
接下来,就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2011年7月1...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287 | 47 老卢做研究生的第一个实验是束流校准,就是检查从加速器出来的束流是否打在靶心上
,为此在正对束流的窗口上安装了有机玻璃法兰,通过这个透明窗口可以用准直望远镜
检查束流斑点的位置。当束流打过来的时候,可以看到在玻璃上有一个蓝色的小光点,
像幽灵一样。
实验结束以后,老卢发现玻璃上有一个小坑,在坑的边沿有一些晶体状的毛刺,显然束
流能量很高,把玻璃打融了,被打成离子的原子飞溅出来,在真空中重新结晶,一部分
成为边沿上的毛刺。老卢对这个毛刺很有兴趣,他估计有机玻璃中含有碳,氧,氮,氢
,其中氧,氮,氢是气体,在高温下很难有稳定的晶体,只有碳可能出现结晶,碳有金
刚石,石墨,和不定型碳等结构,那么在毛刺里应该有金刚石。
老卢跟同事说了他的想法,同事们都当玩笑,因为这个金刚石太小了,没有商业价值。
老卢对不定型碳颇有兴趣,虽然说不定型,但是只要找到某种特定的晶体结构,即使没
有实用性,在学术上也是很有价值的。老卢认为被重离子打出来的晶体,存在一个在真
空中从高温到低温的凝结过程,所以可能出现以前没有的晶体结构,比普通的化学结晶
更好。
吃午饭的时候,遇到同学老岩,老岩是学X射线晶体衍射的,专门分析...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598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Jerry0803 (Jerry and Tom),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转载】漫谈物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冯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0 22:33:04 2014, 美东)
漫谈物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冯 端
摘 要 文章试图对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作一透视,从而理解其现状,并进而窥测其未
来的前景.我们希望这一看法对于当今从事物理学教学与科研的人士有所助益.由于物理
世界的层次化,诸层次之间既可能存在耦合,又可能出现脱耦.因而大量粒子所构成的
复杂体系中所涌现的各种层展性质就不能简单地还原成个别粒子所服从的规律.我们根
据这一观点并结合物理学的未来前景,讨论了当今物理学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一切迹
象预示着物理学将有光明的前景.
关键词 物理学,历史,现状,前景,前沿,物理世界的层次化,层展性质
RAMBLING ABOUT 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 OF PHYSICS
Feng Duan
(Department of Physics,Naj...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55 | 49 很多人都说施做的不系统,看了看他的主页和论文目录,觉得非常系统。
而且听说他虽然自己是做晶体的,但是早在2008年就力排众议要求清华将结构生物学重
点放到电镜上,一口气招了三个电镜PI,建了电镜平台,有了这个基础后来就争取到国
家蛋白质基础设施的电镜平台放在清华(上海是同步辐射、军科院是质谱组学,现在就
电镜冒尖了)。那时候谁能料到2013年以后电镜大爆呢?说明这个人的眼光相当精准,
不是对领域有深入判断,不可能这么有远见。
http://life.tsinghua.edu.cn/faculty/faculty/317.html
隔行如隔山,请内行来说说他的工作是系统还是追热点,或者兼顾了?我这里抛砖引玉。
主要科研领域与方向:
1.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集中于
肿瘤抑制因子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2.与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3. 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第一个方向是施的老本行,从1999年发第一篇论文,到2015年最新G&D论文,前后17年
,细胞凋亡从来没停过;
第二个方向膜蛋白,主要是在做膜内...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50 漫谈物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冯 端
摘 要 文章试图对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作一透视,从而理解其现状,并进而窥测其未
来的前景.我们希望这一看法对于当今从事物理学教学与科研的人士有所助益.由于物理
世界的层次化,诸层次之间既可能存在耦合,又可能出现脱耦.因而大量粒子所构成的
复杂体系中所涌现的各种层展性质就不能简单地还原成个别粒子所服从的规律.我们根
据这一观点并结合物理学的未来前景,讨论了当今物理学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一切迹
象预示着物理学将有光明的前景.
关键词 物理学,历史,现状,前景,前沿,物理世界的层次化,层展性质
RAMBLING ABOUT 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 OF PHYSICS
Feng Duan
(Department of Physics,Najing University;National Laboratory of
Solid State Microstructures,Najing 210093)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bout the ...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