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智禅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m
发帖数: 1825
1
内观实践经验总结-如何高效突破观智(禅修重点)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8357821/
原地址字体看起来更清楚一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76w.html

《内观实践经验总结》系列(大概三到四篇左右)是本人到目前为止禅修实践核心经验
的总结,是这次离开网络讨论前的最后几篇文章,应该是本博客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些
文章,写完这几篇文章后我准备继续密集禅修以突破初果,希望这些个人经验能够给各
位提供一些修行参考。
之前一直认为自己博客写的很清楚了,后来身边一些受我影响开始内观的人有时会征求
我的建议作修行参考,我发觉博客中很多实践细节实际上我讲的还不明白,这次主要目
的是详细分享个人所有重要经验的可操作性细节。
此系列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主要讲述获得禅修突破的主要几个重点因素(都
是本人血的教训总结而来,花费了我很多青春),之后的几篇我会分别从专修以及散修
,包括制定自己的修行计划三个具体操作层面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圆满这四个因素,其
中除了专修部分以马哈希禅法为例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
可能应该说对空性的证入。。。仅仅了知是理论上的, 是不究竟的, 不过对于南传的
禅修基础扎实的人, 或许仅仅需要理论上的就可以跳出一些坑了
至于什么是空性,
去看印顺法师的 ”中观论颂讲记“吧(也欢迎推荐其他的译释 ),个人认为中论整部
都是在讲空, 为什么是空, 直接讲空不行的, 就是用破“有”的方式进行的。不过
空和有也不是对立的, 这是个辩证的手段。。。
还有肇论等
如果要走偏门, 量子力学, 呵呵, 空就是quantum soup
http://phys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0973/what-is-meant-
I am not a phycisist, so please forgive my ignorance. This is related to my
posts and this.
I am trying to undertand what is meant by the term "Nothing" in physics or
Quantum Mechanics since it seems to me that thi...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
这些东西如果不结合禅修, 基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闻思修, 戒定慧, 缺一不可
六〇 友!譬如于旷野之路上有井,然无绳、无罐,时有人为炎热所烧,为炎热所苦,疲
劳困惫,干渴此来。彼眺望其井,虽如为水,但身不能触而住。
--南传相应部
12.因缘篇.因缘相应
原文是那罗尊者对涅磐可知见但不可“住”,
我觉得或许也适合其他泛指的闻思修
E******u
发帖数: 3920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鈴木大拙答胡适博士
禅:答胡适博士
【这是答前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博士的一篇文章;胡适的文章为《中国禅宗,其历史与方
法》。("Ch'an Buddhism in China,Its History and Method")。这篇回答原刊于一九
五三年四月号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hilosophy East and West(卷三,第一期),并
附胡适本文。本书所录为胡适博士原文的提纲,以及铃木博士的回答全文,并此致谢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的编辑Charles A Moore博士的惠允。编者注言】
对于一篇文章的回答,若非把原来的文章一起刊载,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然而,胡适博
士对于中国禅宗史意见,铃木博士在回答中已经完全述及,因此可以自成一个整体。铃
木博士认为要把禅钉在历史的某个时期,以求解释,是徒劳无益的。下面我们把胡适博
士的文章做一个重点提示,以便读者可以知道铃木的答文中所指的是什么。
胡适的文章启首这样说:
“禅是否超乎我们的了解?
“四分之一多世纪以来,我学问渊博的朋友,铃木大拙博士,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
,就在把禅宗向西方世界做介绍并做解释。由于他不断的努力和他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狂禅与狂密
首先介绍“狂禅”,狂禅有两种:一种是有悟的狂禅,一种是没有悟的狂禅。什么
是悟呢?悟就是要证悟我们的本心——真如,也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又称为阿赖耶识,
祂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如来宝藏的所在,也可以说是如来功德智慧所藏身的地方;
祂也是法界的实相,也是第一义。第一义就是第一因,为什么会有我们的五阴、身心出
现在这一个世间?为什么会有世界、山河大地?这都是因为有如来藏,因此祂就是大乘
佛法精神的所在,所以证悟就是要悟如来藏。
可是证悟有浅有深,依证悟的般若实相智慧来说,可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道种
智和一切种智的差别;所以不是证悟如来藏以后,就马上能够断尽一切烦恼,马上就能
够成就佛道,而是要悟后起修。悟后要修什么呢?悟后要修六度波罗蜜,也就是悟后要
依止如来藏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依止如来藏来修这六度,断除
一切烦恼;经过菩萨道的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妙觉位,才可以成
就佛道。所以根据每一个人往世福德、智慧修证的差异,这一世证悟就会有深有浅不同
的差别;有人证悟是七住位,有人证悟是十回向位,有人证悟是十行位或是十住位,乃
至有人证悟就可以进入初...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上来十意,理例昭然。但细对详禅之三宗,教之三种。如经斗称足定浅深。先叙禅门,
后以教证。
禅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绝无寄宗,三直显心性宗。教三种者,一密意依性说相
教,二密意破相显性教,三显示真心即性教。右此三教如次同前三宗相对,一一证之,
然后总会为一味。今且先叙禅宗。
初,息妄修心宗者。说众生虽本有佛性,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诸佛已断
妄想故,见性了了,出离生死,神通自在。当知凡圣功用不同,外境内心各有分限。故
须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无所不知。如镜昏尘,须勤勤拂拭,
尘尽明现,即无所不照。又须明解趣入禅境方便,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跏
趺宴默,舌拄上腭,心注一境。南侁北秀保唐宣什等门下,皆此类也。牛头天台惠稠求
那等,进趣方便,迹即大同,见解即别。
二,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
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
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
作,皆是迷妄。如...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须深盗法与法住智
释悟因
◎须深,就靠你了!
另外还有个例子。当年佛陀带著弟子们修行,弟子们都在缘起法中,得到佛法的安住,也得到自在。当时,很多国王大臣、居士也都依据佛法修行而得到利益,所以对佛教团体的供养也就慢慢地多起来。其他外道发现,奇怪,怎么大家都跑到佛教那儿,不要说佛教的徒众愈来愈多,外道的徒众愈来愈少,连供养也跟著减少。这些外道们便集合起来,共同讨论个解决的办法,认为需要到佛教那儿看一看,学学他们的东西,再回来自己这里运用,这样就有衣食了啊!他们讨论之后,便公推比较聪明,向心力也比较强的,去做这个盗法的工作,那个人的名字就叫须深。
◎禅定不用修很深,也能解脱?
须深身负重任,来到佛教的僧团,请求出家。于是须深剃度、受戒,也接受修法。须深跟著一群比丘们修法,过了半个月后,有位比丘对须深说∶「我们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须深感觉到奇怪,便向他的老师问道∶「你们怎么都没有修初禅,初禅修完后修二禅,二禅修完修三禅,三禅以后修四禅,却说你们的梵行已立,生死已了。若大事都已成办好,应该是先修初禅、二禅、三禅,最后四禅,然后才是梵行已立啊!怎么会差这么多呢?」结果那几位比丘回答说∶「我...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8
Instead of answering the question directly, I'll quote an article that
answers it indirectly and gives an overall picture.
My personal opinion is it's not mandatory. However, if you have doubt about
it after observing only the present, then observing the past may help.
Logically, any finite amount of observation can't establish the universality
of any natural law absolutely. e.g. you can argue the physical law is
different 40 billion years ago, or in a parallel universe, and there is no
practica...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唐代虎丘山高僧智琰禅师
智琰禅师是唐代高僧,字明璨,俗姓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祖父朱祖献任梁朝员
外散骑侍郎。父亲朱妏于陈朝任官吏。
智琰禅师母亲张夫人于初怀孕之日,梦见自己升入通玄寺塔上,登相轮而坐。张夫
人于轮上眺望四种景色丝毫没有惧怕的神色。张夫人将梦境告知亲友,众人都认为是所
孕之子将来得道超升的征兆,将来会成为人天师表,受人恭敬赞叹。亲友认为,张夫人
的怀孕征兆,比前人两个太阳入怀中、双龙枕于膝上瑞相更令人称叹。
智琰禅师降生之后,形貌奇异,秀气贞心,惹人爱怜。师八岁出家,礼吴郡通玄寺
璩法师剃度出家,随侍璩法师多年,对师父恭敬至诚,常为师父提鞋持衣从来不敢稍有
懈怠,为师父倒茶做饭勤勤恳恳,跟从师父学道谦虚恭敬。
智琰禅师十二岁时,能够背诵一部《妙法莲华经》,而且对经文能够明悟听察,众
人都称其是神童。智琰曾自思说:“京城四周都是名寺古刹,我为何要久居在这狭隘的
道场呢?”师十六岁时,外出寻访善知识,希望道业能有所增进。师到报恩寺听持法师
讲授《成实论》,听过之后神悟异常,智慧生发,随即能为大众宣讲《成实论》奥义,
众人皆赞叹无人堪比。师之颖悟之智,深得持公欣赏,亲为师讲法引导。不久,智琰禅
...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http://bbs.sutta.org/thread-6491-1-1.html
作者:乌荣悲(U Win Pe)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说:「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袪
除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即发展对身、受、心和法的
专注力的内观禅修法。
专注的修习是一条大路,很多小路都自称可以进入它。各式各样宣称可以成功地建立起
专注的禅法都被提供出来,而《大念处经》本身亦提供了很多禅法和练习 —— 有利用
呼吸、身体的姿势、四大(地、水、火、风)和墟墓观等练习去建立专注;有利用乐、
苦、不苦不乐受去建立对感觉的专注;有利用为数十六种的心识去建立对心的专注;亦
有利用五盖(Five Hindrances)、五取蕴(Five Aggregates of Clinging)、内六根
(Six Internal Sense-bases)和外六尘(Six External Sense-bases)、七觉支(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和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等去建立和发展...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http://bbs.sutta.org/thread-6491-1-1.html
作者:乌荣悲(U Win Pe)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说:「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袪
除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即发展对身、受、心和法的
专注力的内观禅修法。
专注的修习是一条大路,很多小路都自称可以进入它。各式各样宣称可以成功地建立起
专注的禅法都被提供出来,而《大念处经》本身亦提供了很多禅法和练习 —— 有利用
呼吸、身体的姿势、四大(地、水、火、风)和墟墓观等练习去建立专注;有利用乐、
苦、不苦不乐受去建立对感觉的专注;有利用为数十六种的心识去建立对心的专注;亦
有利用五盖(Five Hindrances)、五取蕴(Five Aggregates of Clinging)、内六根
(Six Internal Sense-bases)和外六尘(Six External Sense-bases)、七觉支(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和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等去建立和发展...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某人的密集禅的亲密感受
转自豆瓣
亲见无我,法味清凉
——记圣水寺四念住密集禅修
沙利子2013/10/26
一、缘起
一个人会相信佛法总有一些因缘,如果这些因缘没有成熟,那么总是难免对面不相识的
,相信很多禅修者都有这个体会。佛渡有缘人,这也是佛法的奇妙之处。我很庆幸,由
于对历史、文献的重视,在对佛法产生兴趣后,很自然就寻到了最具原始风貌的南传佛
法,避免了很多弯路。从闻思到禅修实践,是每一个学佛人都会经历的道路,我也不例
外。刚开始我也只是阅读巴利经藏,后来才对禅修感兴趣,并在闲暇之余尝试实践禅修

最初我主要练习安般念,断断续续,大概有两年左右时间。后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
欢禅坐中的宁静,不喜欢外界的吵闹,有时候结束禅坐后脾气反而更差。那时我并不太
了解止禅与观禅的差异,当我明白止禅只是压制住人的烦恼,并不能真正减少烦恼时,
我开始查阅修习观禅的方法。
在看了恰宓尊者的一个指导行禅的视频后,我尝试练习行禅,我练习的并不是很多,但
一次我突然发现感觉不到自己的双脚、双腿,甚至身体的感觉也很模糊,我很慌乱地低
头去看自己。这次经历让我对马哈希禅法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尝试了解它。但那时
候,我对很多禅...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某人的密集禅的亲密感受
转自豆瓣
亲见无我,法味清凉
——记圣水寺四念住密集禅修
沙利子2013/10/26
一、缘起
一个人会相信佛法总有一些因缘,如果这些因缘没有成熟,那么总是难免对面不相识的
,相信很多禅修者都有这个体会。佛渡有缘人,这也是佛法的奇妙之处。我很庆幸,由
于对历史、文献的重视,在对佛法产生兴趣后,很自然就寻到了最具原始风貌的南传佛
法,避免了很多弯路。从闻思到禅修实践,是每一个学佛人都会经历的道路,我也不例
外。刚开始我也只是阅读巴利经藏,后来才对禅修感兴趣,并在闲暇之余尝试实践禅修

最初我主要练习安般念,断断续续,大概有两年左右时间。后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
欢禅坐中的宁静,不喜欢外界的吵闹,有时候结束禅坐后脾气反而更差。那时我并不太
了解止禅与观禅的差异,当我明白止禅只是压制住人的烦恼,并不能真正减少烦恼时,
我开始查阅修习观禅的方法。
在看了恰宓尊者的一个指导行禅的视频后,我尝试练习行禅,我练习的并不是很多,但
一次我突然发现感觉不到自己的双脚、双腿,甚至身体的感觉也很模糊,我很慌乱地低
头去看自己。这次经历让我对马哈希禅法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尝试了解它。但那时
候,我对很多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应成派中观虽然不许唐僧(释摩诃衍)之意识无思无观、无分别,实际上却仍然妄想
著:若能灭除意识所有妄想分别,即可成就般若经中世尊所说之无分别智。因此攀缘于
大乘经及弥勒菩萨所说大乘奢摩他、毘钵舍那之修法,曲解论中所说证奢摩他之无分别
定即是证得一切法无自性性,即是证得无分别智之智体。因此莲花戒于《修次中篇》中
说:“若不修习以慧观察诸法自性,唯一修习弃舍作意,终不能灭所有分别,终不能证
无自性性,无慧光故。”莲花戒虽不许唐僧之唯一修习弃舍作意,彼等亦不能否定经中
所说菩提性之无觉无知、无分别相等法义;为使他人认定彼等所修所证属于大乘佛法,
便以般若之无分别作为假想标的,因此于名相上说要灭除意识之所有分别,以为就能符
合经中所说之无分别菩提性。然而,应成派中观之中心思想是:若不于绳上计蛇,即无
蛇及蛇之自性可分别,只要了知无此蛇之执著境,就是无蛇之念及无蛇之作意,当时若
能这样观察,所得之智慧就是无分别智,故意识不可不思惟、分别与观察;而其所说之
“灭所有分别”,乃是指灭除对于绳上妄计假立之蛇与蛇自性之所有分别与作意。其中
所说之“绳”即是五阴,“蛇”乃是我之执著;而我见之所缘,应...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序
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为道也,有迷悟。于是大知识关吏,不
得不时其启闭,慎其锁钥,严其勘核,俾异言服私越度者,无所售其奸。而关之不易透
,亦已久矣。予初出家,得一帙于坊间,曰禅门佛祖纲目。中所载多古尊宿自叙其参学
时始之难入,中之做工夫经历劳苦次第,与终之廓尔神悟。心爱之,慕之,愿学焉。既
而此书于他处更不再见。乃续阅五灯诸语录杂传,无论缁素,但实参实悟者并入前帙,
删繁取要,汇之成编,易名曰禅关策进。居则置案,行则携囊。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
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或曰,是编也,为未过关者设也,已过关者长往矣,将安用之
。虽然,关之外有重关焉。托伪于鸡声,暂离于虎口,得少为足,是为增上慢人。水未
穷,山未尽,警策在手,疾驱而长驰,破最后之幽关,徐而作罢参斋,未晚也。
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孟春日,云栖祩宏识。
禅关策进。后学云栖寺沙门祩宏辑。
一、诸祖法语节要第一
诸祖法语,今不取向上玄谈,唯取做工夫契紧处。又节其要略,以便时时省览,激
励身心。次二诸祖苦功,后集诸经引证,俱仿此。
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贴:金刚禅法讲义-A
原贴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3.html
佛学精通----金刚禅法讲义
深入篇-------金刚禅法讲义(6.0版)1
1.什么是禅
佛教里有句重要的话:教是佛的口,禅是佛的心。我们讲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什么是禅
。佛讲般若类经典,用了22年。佛讲了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核,就是《大般若经
》,有600卷。《大般若经》里最精华的部分,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五千字左右
。再往简化里说,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世音菩萨讲的,二百多个字。这部经的
含义再浓缩,就是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再
简单地讲就是:佛的智慧。或者就是“佛智”两个字。再少一点,就一个字,那就是“
禅”。这个禅,就是我们众生内心的佛性,在我们内心,每个人每个众生内心,都有。
实际上我们在做人的时候,能用到这个佛性的功能可能很少,不到亿分之一。一切佛的
智慧德能,就在我们内心里面。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时也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
具如来智慧德能,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个佛性是我们本有的。举个例子
,比方说你...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
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
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谓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为真性。故今广辨空
宗性宗有其十异: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
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
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
初,法义真俗异者。空宗缘未显真灵之性故,但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照此
诸法,无为无相,无生无灭,无增无减等为义。义是真谛,故智度论以俗谛为法无碍辩
,以真谛为义无碍辩。性宗则以一真之性为法,空有等种种差别为义。故经云,无量义
者从一法生。华严十地亦云,法者知自性,义者知生灭;法者知真谛,义者知俗谛;法
者知一乘,义者知诸乘。如是十番释法义二无碍义,皆以法为真谛,以义为俗谛。
二,心性二名异者。空宗一向目诸法本源为性,性宗多目诸法本源为心。目为性者,诸
论多同,不必叙述。目为心者,胜鬘云,自性清净心。起信云,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18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hlw5.html
金刚禅直说
作者:和尚坡主
拉拉杂杂也说禅之一:什么是禅?
这个问题,其实又可以转化成“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佛”。。。之类。这问题
正如同对艺术家们问“什么是艺术”一样,其实没几人能痛快回答你的,因为有些人是
假冒禅师自己也不知道遂乱背些云遮雾罩前人唾余或空谈玄话来抵挡、或者道“我也不
知道”或者“拖拉机(反正乱说就成)”,有些人虽是真禅师但茶壶嘴倒不出饺子表达
不出来感觉像是鸡无法与鸭说,遂乱扯淡曰:“麻三斤”“柏树子”之类。
但坡主是个老实人,俺会选择答“很抱歉我真不知道”“我表达不出来”之类,不会用
“挡回去”这一妙招。
现在切入正答:
禅,就是“金刚般若”,或者说成“宇宙中最高的大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也可简单说成“佛智”。
一切诸佛菩萨故意化现在我们及其它低境界众生世界中的操作,皆是为使众生悟入佛之
境界,或者说是为使众生证得本有的佛性,也就是破其迷开其悟让众生悟禅理解开发出
佛的那种大智慧,能解或证得那种大智慧者,便是真实行佛家业...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9
找到了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531870/
原始佛教禅修传承的选择以及修学的个人建议
皮夹克
来自: 皮夹克 2012-11-22 21:21:59
一.禅修传承的选择
个人认为
如果智慧偏弱 对于复杂的现象很难了知 比如禅修时的贪心 妄想很难觉知到 尤其是贪
的心态大部分人很难觉知到 (现代人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况)我推荐动中禅 因为动中禅
的目标非常粗 并且每个动作都会停一下打断五盖 所以对于现代人很适合用来迅速体验
生灭
但是动中禅的缺点是理论 并且动中禅大陆的流传参杂了很多大乘思想 容易使人产生顽
固的邪见 就算看到了生灭 可能就无法更进一步了
如果是觉知比较敏锐的人 我推荐马哈希禅法 马哈希禅法是对六处的觉知 也就是对整
个五蕴的觉知 一开始通过标记 可以获得更强烈的观智 而且是很全面的观智(对整体
五蕴的敏锐觉察)个人认为很适合直奔解脱的修行者
然后我还推荐不管修什么禅法的人要阅读一下雪乌敏体系的书籍 这样会提升禅修者对
于心念的了知 因为大部分人禅修中产生了贪心却完全不知道
最后帕奥体系的我不太建议修习
因为我个人通过阅读相...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帖:金刚禅法讲义-B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5.html
61.终极任务
我们禅宗的戒显大师讲得非常好,众生内心都有佛性的,就好比是石头里面有玉、泥土
底下有水、矿里面有金,他们自己却不知道,他们衣珠外乞,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是一尊
佛。在被人唤醒之前,他们只会做一个凡夫不断地被我执、法执包裹,千年万载流浪生
死,像乞丐一样颠沛流离,就像《妙法莲华经》里讲的小孩从父母那里逃出来,舍父逃
逝,逃出来以后,到处流浪受苦,这真是很冤枉的一件事情!所以佛做的工作,讲了义
经啊,如来禅啊,或者我们一切禅师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个垃圾壳都敲开,把众生
本有的佛性都显现出来,让他们都变成佛变成菩萨,都去做佛菩萨的工作,大规模大范
围地转迷成悟、转凡成圣,把一个个流浪生死的凡夫变成菩萨、变成禅师、变成承担佛
家业的大菩萨、大英雄。我们借用这个《MATRIX(黑客帝国)》电影里的表达,把任何
一个街上走的迷惑假人,都变成尼奥、变成莫尔非斯,在这个MATRIX里放大光明,把它
转化把它净化造就人间净土,禅师就应该做这种工作,他来锻炼,把众生内在佛性都锻
...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帖:金刚禅法讲义-D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7.html
190.艺术哲学
在精神食粮里,除去佛法和宗教,一般世间文化人所喜欢的,那就是艺术了。按丰子恺
先生的表述: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宗
教)。艺术这一层也是修行人应该有所了解的。现在的欧洲人往往瞧不起美国人认为他
们根本不懂艺术俗不可耐,也瞧不起今天的中国人,说咱们是Live to work(为工作而
活着),象群蚂蚁一样只知道卖命地工作活在第一层,而他们是work to live(为生活
而工作),他们所谓的生活,一般就指艺术生活第二层,也就是欣赏绘画、戏剧、古典
音乐、滑雪、看斗牛欣赏残杀众生、以及英国富人喜欢的猎狐等等。欧洲人认为他们的
艺术生活已经很发达了,法国的绘画、英国法国的文学等等,都是足以引以为傲的、美
国人呢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愚痴,多喜欢看一些比较低级动物化的东西,如打球、赛车、
马戏、脱衣舞、打拳等等,美国佬都是些没文化的暴发户俗不可耐,所以欧洲人瞧不起
他们。
实际上人类在一二层的创造都是附属于肉体的、只有肉身存在时...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二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二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一,谓有众生遇善知识,开示上说本觉真心,宿世曾闻,今得解悟(若宿生未闻,
今闻必不信,或信而不解。虽人人等有佛性,今现有不信不悟者,是此类也),四大非
我,五蕴皆空,信自真如及三宝德(信自心本不虚妄,本不变异,故曰真如。故论云,
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别境界。又云,信心有四种,一信根本,乐念真如。二信佛有
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三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四信僧能修正行,自利利他,
常乐亲近。悟前一,翻前二,成此第一重也)。
二,发悲智愿,誓证菩提(发悲心者,欲度众生。发智心者,欲了达一切法。发愿心者
欲,修万行以资悲智)。
三,随分修习施戒忍进,及止观等增长信根(论云,修行有五,能成此信。止观合为一
行,故六度唯成五也)。
四,大菩提心从此显发(以上三心开发。论云,信成就发心者有三种,一者直心,正念
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诸善行故。三发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五,以知法性无悭等心(等者贪欲嗔恚懈怠散乱愚痴)。
六,随顺修行六波罗蜜定慧力用(初修名止观,成就名定慧)。我法双亡(初发心时,
已约教理,观二执空,今即定慧力,观自觉空也),...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23
来源: 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article/2006/06/2224534728.html
论王守仁与佛教——排禅入天台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3日
来源:觉群季刊目录 总第十五期 作者:惟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一生中存在着许多禅迹,比如经常出入佛寺
与禅师们亲密交流等等,但这些可以说都是表面现象,所以并不重要;王守仁思想的渊
源及其思想精华,或者说思想深层本质内容却是排斥禅宗的;他思想上的援佛入儒,着
手点却是契入天台的心性义理之学。
一、王阳明生平禅迹(略)
二、先进后出(略)
三、契入天台
尽管王阳明行迹上禅迹斑斑,但这些都是表面的,其思想上是辟禅的,是经过了接受佛
教、援佛入儒、辟禅,而最终找到了他的思想渊源——天台佛学的历程。最终我们并不
难发现其思想精华部分都可以在天台找到原形,或者说是对天台的充分吸收和再发展。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
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为一贯地坚持道家、佛家的基本观念。他们比道家还要道家,比
佛家还要佛家。
(一)“心外无物”与 “一念三千”
“心外无物...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4
http://www.unjinkr.url.tw/z_1.htm
一、前言∶
近日,有同修告知,在网上读到消息,略谓∶现代禅前同修张志成师兄,为「现代禅网
站」在1999年12月14日署名「张志成」写的覆网友吕居士之文章〈现代禅对正觉同修会
萧平实老师的基本看法〉一文,向他现在随学的萧平实先生当面表示忏悔;这一消息来
源并且提到该文是「他人借张志成的名义发表」(原文是「被人藉其名义著文评论平实
导师」)的,又说张志成的忏悔乃是经过长久的袅盂P反覆的思考而自觉前非的。(资料
原出处∶「迈向正觉佛法论坛/《正觉电子报》第57期/《我的菩提路》第二辑即将出
版」,网址∶http://www.mxzjnet.org/bbs/viewthread.php?tid=2607&extra=page%3D1)
听到这样的讲法,心里首先浮现的是觉得此中的逻辑颇为怪异。因为如果那篇文章真的
不是张师兄所写的,那么他何必为此向其新师父道歉呢?如果该文并非张志成原来的看
法,那么他又何必经过长期的袅版M反省才能形成其新的结论呢?如果张师兄原来就是
那样想的,那么他何必撇清关系,说那篇文章是别人借他的名字发表...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74
25
作者:Jotika Sayadaw
下载网址: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newrain/books/Jotika_Map_Journey.doc
这本书是我见过的对观禅的十六观智升起的整个过程解释的最详细的书,而且全部是来
自作者的真实的实修经验,
以我现在的观点,对于修观禅的人,十六观智应该是必须的,只是有的人可能瞬间获得
几个智,有的人比较慢。
这本书对整个观禅的实修方法解释的也非常好。大力推荐。
十六观智
一、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
二、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三、思惟智(sammasana-bana)
四、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bana)
五、壞隨觀智(bhavga-bana)
六、怖畏現起智(bhaya-bana)
七、過患隨觀智(adinava-bana)
八、厭離隨觀智(nibbida-bana)
九、欲解脫智(mubcitukamyata-bana)
十、審察隨觀智(patisavkha-bana)
十一、行捨智(savkharupe
d*********d
发帖数: 192
26
无意识”一词,我所指的含意,可能和心理分析家不同,我必须把我的立场解释一下。
第一,对无意识的问题我所采取的是什么态度呢?
假如我可以用“无意识”这个词,我得说,我的“无意识”是“后科学的”或者“前科
学的”。你们各位都是科学家 ,而我是一个禅者,我的态度是“前科学的”——有时
我怕甚至是“反科学的”。“前科学的”不是一个恰当的用词,但它似乎表达了我所希
望要它表达的。“后科学的”也不算坏,因为禅是在科学或智化作用占据了整个人类研
讨领域一段时期之后,发展起来的;而禅要求我们,在无条件地的把人类活动整个领域
交给科学全权统治之前,我们得停下脚步,在自己心里反省,看看事物是否像它们所应
当的样子完好无病。
在对于实物的研究上,科学的方法从所谓的客观观点来看一个物体 [对象]。譬如说,
设如这张桌子上的一朵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家们会把她施诸各种各类的分析,植
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等等;并把他们从各自研究角度,所得关于花的知识告诉
我们,并且说,对于花的研究已经尽了,不再有其他事情可述——除非是在其他研究中
,偶然还有新的发现。
因此,科学对于实体的研究之主要特征,是去描绘一个物体...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27
“无意识”一词,我所指的含意,可能和心理分析家不同,我必须把我的立场解释一下
。第一,对无意识的问题我所采取的是什么态度呢?
假如我可以用“无意识”这个词,我得说,我的“无意识”是“后科学的”或者“前科
学的”。你们各位都是科学家 ,而我是一个禅者,我的态度是“前科学的”——有时
我怕甚至是“反科学的”。“前科学的”不是一个恰当的用词,但它似乎表达了我所希
望要它表达的。“后科学的”也不算坏,因为禅是在科学或智化作用占据了整个人类研
讨领域一段时期之后,发展起来的;而禅要求我们,在无条件地的把人类活动整个领域
交给科学全权统治之前,我们得停下脚步,在自己心里反省,看看事物是否像它们所应
当的样子完好无病。
在对于实物的研究上,科学的方法从所谓的客观观点来看一个物体 [对象]。譬如说,
设如这张桌子上的一朵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家们会把她施诸各种各类的分析,植
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等等;并把他们从各自研究角度,所得关于花的知识告诉
我们,并且说,对于花的研究已经尽了,不再有其他事情可述——除非是在其他研究中
,偶然还有新的发现。
因此,科学对于实体的研究之主要特征,是去描绘一个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有兄弟两个人,他们外出经商,半途遇到了一个恶人,钱财被
洗劫一空。归途遥远,他们绝望至极,他们想自杀,自杀之前呢,
有人跟他讲,你可以到庙里去问问,有个大佛寺,找一个叫智禅
法师,你跟他寻求一些帮助,并将遭遇告诉了这位智禅法师。结
果智禅法师说:你们两个现在一定很绝望吧?两个人说是的。法
师又问:被抢去的财物现在还会回来吗?两个兄弟摇摇头说,不
可能的。智禅法师说:那么你们现在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就是绝望,
还有一条是希望,如果你选择了绝望,那么恶人就抢去了你的财
物,还抢去了你的心灵,你的健康和精神的创伤。那么你失去的
就更多。如果只是抢去了你的财物,因为你有希望在心中,钱可
以抢去,但是心中有希望,我们一切可以重来嘛。智禅法师留他
们两个在寺庙当中做木匠,后来给了他们很多银两做盘缠,他们
也不愿意离开。等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两个跟智禅法师说:我们
选择了希望,我们一定有路的。结果,他们两人做家具,在当地
非常的富有,并专门接济穷人。
所以人要懂得,我们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不幸和磨难,都
会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是希望,还有一条路是绝望。只要
我们选择了希望,我们一定有路可走,今天...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中的三股绳
就我读的一些资料, 一个证果的人是不可能没有初禅的
至于初禅能否到4果, 这个就不知道了, 有人说可以, 有人说不会
这个是不会是指,随着修行深入, 自然而然一定会带到4禅
转个这个
亲身实践
——关于禪那境界(回忆阿姜放)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Seeing for Yourself———A monk recalls his teacher’s bootstrap method for
navigating the jhanas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4 坦尼沙罗比丘 。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
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简介: 本文原载于英文佛学杂志《三轮》2004年冬季刊。]
我最初开始跟我的老师阿姜放学习时,他递给我一本禅...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中的三股绳
就我读的一些资料, 一个证果的人是不可能没有初禅的
至于初禅能否到4果, 这个就不知道了, 有人说可以, 有人说不会
这个是不会是指,随着修行深入, 自然而然一定会带到4禅
转个这个
亲身实践
——关于禪那境界(回忆阿姜放)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Seeing for Yourself———A monk recalls his teacher’s bootstrap method for
navigating the jhanas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4 坦尼沙罗比丘 。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
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简介: 本文原载于英文佛学杂志《三轮》2004年冬季刊。]
我最初开始跟我的老师阿姜放学习时,他递给我一本禅...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1
照见清净心 禅修入门指引
MEDITATION:ADVICE TO BEGINNERS
(本书已根据原版书校对,电子版请上 www.guanyin123.com 佛学网免费下载 南无观
世音菩萨)
作者: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译者:吴嘉真 陈玲珑
审阅:丁乃竺
出版社:张老师文化
作者简介:
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一九四〇年诞生于藏西地区的游牧家庭中,经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认证为上一世波卡仁波
切之转世。二十岁那年,随着其他上师由西藏……至印度,在印度受教于藏传佛教中最
伟大的上师之一卡卢仁波切(Kalu Rinpoche),在其指导下完成两次三年三个月的传
统严谨闭关。他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传承之法脉持有者,担任多所寺院之闭关总导师,
亦广受其他教派所推崇,……也时常邀请他互相交换心得及讨论。
封面推荐:
随着禅修的进步,缠心的念头会减少,即使念头仍然存在,也已失去了牵制力,不再是
痛苦的原因。我们的心会平静下来,升起愉悦的觉受;甚至我们的脸会变得开朗、和善
及欢喜。我们会变得平易近人;别人会希望时常看到我们。
波卡仁波切是噶举派首席禅修老师,在...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2
☆─────────────────────────────────────☆
bdbd (kakali) 于 (Sat Feb 20 20:49:57 2010, 美东) 提到:
首先要分辨禅相-----遍作相、取相、似相,其次是要找到有分心,而不是急于分辨自
己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没有见到遍作相、取相、似相,那是连初禅的边边都没有挨到,强行去分辨那只能是心
理安慰。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确定你自己的修行业处,比如入出息念、慈心禅那等,
对于不同的禅定方法,禅相会不一致。
这里只描述入出息念,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
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
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
;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
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
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
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59
33
http://bbs.theravada-chinese.org/thread-2373-1-1.html
作者 Kuyule
2011年8月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卡玛兰迪禅师指导的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
集禅修。十几天间,无论是在身体的调整和心灵的净化方面,都取得了超乎自己预期的
收获。现将这些收获与感悟整理成文字,献给敬爱的卡玛兰迪禅师,献给那些为此次密
集禅修的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一、收获

1、身体的调整
十几天的密集禅修,是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
整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1)身体状况显著改善
·禅修前,我患有高血压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两年多期间每天都要靠吃1片降压
药来维持血压。禅修期间,根据禅师指示,减为每日半片,血压竟然很正常。
·禅修前,我患有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稍一疲劳,腰就会酸痛,严重时必须卧床
休息。禅修期间每天身体都很疲劳,但腰病却一直没犯。
·禅修前,我左边头和面曾因受风而麻胀不适,现在已无之前的不适感。
(2)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整中的作用,增强了治...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2051
34
http://bbs.theravada-chinese.org/thread-2373-1-1.html
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
——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集禅修心得
作者 Kuyule
2011年8月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卡玛兰迪禅师指导的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
集禅修。十几天间,无论是在身体的调整和心灵的净化方面,都取得了超乎自己预期的
收获。现将这些收获与感悟整理成文字,献给敬爱的卡玛兰迪禅师,献给那些为此次密
集禅修的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晨曦,云雾中的佛学院,犹如仙境般宁静
一、收获

1、身体的调整
十几天的密集禅修,是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
整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1)身体状况显著改善
·禅修前,我患有高血压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两年多期间每天都要靠吃1片降压
药来维持血压。禅修期间,根据禅师指示,减为每日半片,血压竟然很正常。
·禅修前,我患有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稍一疲劳,腰就会酸痛,严重时必须卧床
休息。禅修期间每天身体都很疲劳,但腰病却一直没犯。
·禅修前,我左边头...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5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tantra.blogbus.com/logs/109210188.html
Teaching Notes onShamatha & Vipasyana Meditation given by
His Eminence Garchen Rinpoche at Vancouver, 2005
噶千仁波切
温哥华2005 年
止观禅修开示纪录
Recording 录音(1/6)
今天聚集此地的各位法友旧知,这些年来大家都曾经从不同的上师那里,接受过关於大
手印、大圆满和其他修行方法的开示。
个别闻法者对於这些大手印和大圆满修法的开示,都能够清楚明白,这是甚么原因呢?
都是因为这些人,於过去世都曾经修持慈悲心、菩提心,而这种习气能够一直潜藏於他
们心中,使得他们的贪、瞋等烦恼和念头,都比较常人为少,如果我们心中的这些烦恼
和念头越来越少,我们就有可能直接明白和了悟心的本性。
亦有一些人,无论如何努力修持,接受众多教法,都无法得到认知自心本性的经验,这
是甚么原因呢? 都是因为这些人,於过去世缺少慈悲心的修持,结果...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6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tantra.blogbus.com/logs/109210188.html
Teaching Notes onShamatha & Vipasyana Meditation given by
His Eminence Garchen Rinpoche at Vancouver, 2005
噶千仁波切
温哥华2005 年
止观禅修开示纪录
Recording 录音(1/6)
今天聚集此地的各位法友旧知,这些年来大家都曾经从不同的上师那里,接受过关於大
手印、大圆满和其他修行方法的开示。
个别闻法者对於这些大手印和大圆满修法的开示,都能够清楚明白,这是甚么原因呢?
都是因为这些人,於过去世都曾经修持慈悲心、菩提心,而这种习气能够一直潜藏於他
们心中,使得他们的贪、瞋等烦恼和念头,都比较常人为少,如果我们心中的这些烦恼
和念头越来越少,我们就有可能直接明白和了悟心的本性。
亦有一些人,无论如何努力修持,接受众多教法,都无法得到认知自心本性的经验,这
是甚么原因呢? 都是因为这些人,於过去世缺少慈悲心的修持,结果...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帖:金刚禅法讲义-C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6.html
102.无为有为
反过来也不可以说天天行菩萨道是“我有心”,这和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一样
的,我觉得老子很可能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他讲的和佛讲的相当吻合,你看“为
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我们做世间学问是增长
执着的,累积知见越学越多的,大学本科、硕士、博士、院士,知识越学越多,包括许
多所谓的佛教学者、那些习惯于用外道知见来批判佛法的人,书都读了很多啊说食数宝
入海算沙“日增”,而为道是日损的,修行是减的,减法执、我执的,是减的是负记帐
,不是我们修行以后有个大功德山在那里堆着,不是的,而是通过修行我们把自己内心
的种子旧债给消掉而已。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到最后我执、法执、种子库都去掉
了,就如药山惟俨禅师说的“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当你把我执、法执、种子库
都消干净的时候,真正纯粹的佛性就会出现(诸幻灭尽,非幻不灭---《圆觉经》)。
而当那个东西出现时,那种体认你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形容它的,说它是东西就不对了
,这是另...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38
原地址(含上半部分前文内容):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5c7.html
后续1:关于帕奥禅法通过心脏部位的禅相查禅支以及其他问题的细节说明
一 通过光查禅支的细节以及帕奥尊者的原文
先贴一段帕奥禅师的著作《证悟涅槃的唯一之道》中查禅支的部分,比较有权威代表性
原文链接: http://www.shijian.org/yuan-shi-fo-jiao/19721.shtml
-------------------------------------------------------------------------
因为深厚定力的缘故,有分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般出现在心脏里面。
如镜子般的光亮,是由有分心产生的色法。它本身并非有分,因为有分心是名法,名法
并没有颜色。
为了辨识五禅支,你需要辨识有分意门,同时需要辨识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入出息似相。
当你看见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禅相后,接着在该禅相中辨识五禅支。
---------------------------------------------------------...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39
转:
http://bbs.sutta.org/thread-9772-1-1.html
集体禅修——殖民主义如何掀起全球内观热潮
Meditation en Masse
How colonialism sparked the global Vipassana movement
作者:埃瑞克·布劳恩 Erik Braun

图1:摄影师Luke Duggleby作品
作者介绍:
埃瑞克·布劳恩(Erik Braun)是《内观的诞生:禅修、现代佛教、缅甸僧人雷迪尊者
》(The Birth of Insight: Meditation, Modern Buddhism, and the Burmese Monk
Ledi Sayadaw)(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3)的作者,现于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宗教研
究。
现今,有很多人认为佛教与禅修密切相关,有人甚至认为两者是同一回事。然而,即便
算上上座部佛教徒──推动内观禅修(Vipassana)运动的先驱者们,历史上仍是相对
较少的佛教徒认识到禅修的重要。与之相反,大多数上座部佛教徒和其他传承的虔诚佛
教信徒——包括僧侣和尼姑,更注重修持善...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74
40
寻法者 20:34:39
请问师兄,观禅到底观什么?
淡然 20:41:02
是观色法和名法的生灭,观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三相及它们的生灭因缘。佛法观
禅的目标,即是这些究竟名色法。我们必须以与正定相应的智慧,来分析内外名色法的
究竟成分——心、心所与色,依每一个究竟法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来辨别它们,
以便正确的培育名色分别智与见清净。禅修者必须破除色聚与名聚的密集,以便透视究
竟法与无我相。接着,必须以智辨识产生色法的业、心、时节、食素这四种因,以及辨
识出产生六门心路过程的种种原因。也必须辨识缘起法的种种因果,透过亲证来解除对
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疑惑,培育缘摄受智。
《清净道论》和《阿毗达摩藏》很清楚地注明,如果没有辨识缘起的因果关系,是不可
能解脱生死轮回的。再者,根据《巴利三藏》之《相应部》、《小部.无碍解道》里的
教导,在修行观禅时,一切内外、过去、现在、未来的名色法与因果,都被观照为无常
、苦、无我。修观禅时运用种种分析、辨识、差别诸行的实修方法,是为了获得巴利圣
典中提到的利益,为了培育十种佛法观智,为了把心净化到更高的层次,以及为了证悟
涅盘与解脱于轮回这
x******i
发帖数: 14369
41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堪布“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禅修主题演讲
一. 禅修的重要性
刚才,主持人请我讲《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关于这个仪轨,你们自己看一下就行。
这里,我只是稍稍补充一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信不信佛教是你的自由。我们不会用任何一种方法引诱你进入。即
使有的人想出家,我也没同意。一般来说,我不是很赞叹知识分子来这里出家。我让他
们观察自己的心,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不然,你初到寂静地,刹那间产生了一种感觉:啊,出家是多么地清净啊!但是,时间
一长,你偶尔萌发的不成熟的发心就渐渐退失了。对你们自愿出家,我都是抱持这样谨
慎的态度,对你们信教更不会强求,会尊重你个人的决择。
在座的同学,有的对佛教有信心,但对佛教的教义又不太了解。带着这样一种信心,跟
着上师或什么人到处跑,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趋入歧途。如果没有缘起,你不会值遇很
好的上师。各种修法是那么多,以后都可以求,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系统地
学习佛法。
关于“禅修”,我先简略地讲一下禅修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上很多人,不
论是企业家、领导、还是学校里的老师都心力交瘁。从表面上看,科技发达给人...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2
赞曰
巴山蜀水 人杰地灵 藏龙卧虎 辈出高僧
宗门巨匠 禅庄上人 童真入道 精进梵行
游历五国 历尽艰辛 万里参学 遍访高人
金刚岩洞 禅定苦行 略显神异 救度有情
十年浩劫 不动道心 高龄百岁 振兴佛门
劝人念佛 广种佛因 弘扬净土 接引众生
千首偈颂 一代名僧 安详坐化 肉身永存
童真入道 持戒梵行
一八九一年寒冬十月初七,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白鹤林村李医生的夫人胡氏于中午时分
终于产下一个肉胞胎,接生婆打开肉胞,发现是一个合十而坐的男婴,她感叹地预言:
“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个和尚”。他就是李海静。
李医生终于积攒了一点钱,举家迁到成都平原的邛崃县高桥镇开了一家中药铺行医。海
静读了六年私塾,并能帮助父亲抓中药。
十 二岁那年,有一个峨嵋山下来的和尚,他就是常与虚云老和尚交往的著名高僧性空
法师。他云游到李家药铺讨口水喝,小海静一见到他就十分亲切,热情地捧上一碗 热
茶,恭敬地供养给性空和尚。性空法师见他慧根深厚、聪明伶俐,心中十分欢喜。李医
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见到性空法师谈吐不凡,就热忱留宿供养三天。
性空法师恳切地向他的父母说:“这孩子佛根深厚,与佛有缘,我找他很多年了,就让...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puti (小菩提),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索达吉堪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4 14:43:08 2012, 美东)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堪布“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禅修主题演讲
一. 禅修的重要性
刚才,主持人请我讲《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关于这个仪轨,你们自己看一下就行。
这里,我只是稍稍补充一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信不信佛教是你的自由。我们不会用任何一种方法引诱你进入。即
使有的人想出家,我也没同意。一般来说,我不是很赞叹知识分子来这里出家。我让他
们观察自己的心,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不然,你初到寂静地,刹那间产生了一种感觉:啊,出家是多么地清净啊!但是,时间
一长,你偶尔萌发的不成熟的发心就渐渐退失了。对你们自愿出家,我都是抱持这样谨
慎的态度,对你们信教更不会强求,会尊重你个人的决择。
在座的同学,有的对佛教有信心,但对佛教的教义又不太了解。带着这样一种信心,跟
着上师或什么人到处跑,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趋入歧途。如果没有缘起,你不会...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44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禅中的自我概念
转自智悲佛网之佛教与科学
(日)铃木大拙, (美)弗洛姆(Fromm,E.)著
禅宗对于实体的趋近法,虽然可以界定为前科学的,有时却是反科学的,因为禅与科学
所追寻的方向正好相反。这并不必然说禅是反科学的,而只是说,要了解禅,我们必须
要采取另一种立场,而这个立场到现在为止,都被科学家们当作“非科学的”而加以忽
视或抹杀。
科学一致都是离心的、外向的,它们“客观地”看着它们取来做研究的物体。如此它们
所采取的立场,乃是将物体同它们分开,保持距离,而从不想把它们自己同所研究的对
象相认同。即使当它们为了自我省察而向内看,它们也小心地把内在的东西向外投射,
如此使得它们自己同自己离异,于是乎,内在的东西并不属于它们自己。它们是彻底地
惧怕变得“主观”。
但我们必须记得,只要我们站在外边,我们就永远是局外者,而就为这个原因,我们就
永不能得知物体本身,而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关于它——而这意谓我们永不能得知
我们的真正自我是什么。因此,我们是永远不能预期科学家们可以达到自我,无论他们
是何等渴望。无疑,关于它,他们可以说得很多很多,而这是他们所能做的一切。
如此,禅劝诫我们,如果想真正得识自...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5
第三世多智钦·晋美丹贝尼玛(1865—1926)
藏历第十四绕迥木牛(1865)年二月十八(星期一)晚上,第三世多智钦·晋美丹贝尼
玛诞生于阿嘉珠部落努氏族嘉贡家族。出生地点是迦日峨巴——果洛的上玛山谷的一座
神山,他母亲图囸匝索南措就住在那里。他父亲是杜炯林巴(1835—1903),著名的大
成就者和大掘藏师。出生时他父亲住在卓普,离开迦日大约一英里开外的小峡谷中的一
个隐修处。他父亲给他起名为索南丹增。
多智钦有七个弟弟,他们也都是著名的转世珠古:钦哲珠古匝林旺嘉(1868—1907)—
—多钦哲的转世化身,在多智钦寺和尼佐寺坐床,但他和父亲待在一起。珠古智美沃瑟
(即贝玛卓度桑阿林巴,1881—1924)成为著名的智者和掘藏师,他的法侣是著名的上
师——拉萨的德威多杰(通常被称为色囸康卓)。哲约·仁增千摩的转世珠古弥庞多杰
年轻时就去世了。珠古贝玛多杰——萨嚓喇嘛的转世之一,住在多智钦寺照顾多智钦及
其寺院。珠古拉多(1885—?)是昔青(gShi Ch'en)寺阿傍固钦的珠古。珠古南喀晋
美(1888-?)被认定是华智仁波切的转世化身之一,住在石渠。珠古多杰扎都(1892
—1...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315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禅者临终的忏悔与教诫
周末我去剪发,发廊有本智悲杂志。我翻了翻,见到这片,感觉很好,搜来给大家看看。
------------------------------------
http://www.baoshan.biz/jupgrade/j15/index.php?option=com_conten
一个禅者临终的忏悔与教诫
发布于 2011-09-17 05:50
来源:陈全林博客
兴南子寓言故事会之那个禅者(二)
那个禅者,是我多年的好友,得了不治之症,在禅坐中面对死亡,参悟死亡。作为
好友,临终前我经常去看他,聆听他的教诲。我每去,他总在端坐,消瘦的脸上带 着
微笑。我们坐下聊天,他说:“我一生被虚名所误。虽然外面看着风光,出了书,有人
跟着我学佛,可我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开悟,也没有明心见性,现在想 来,聪明反
被聪明误。”他说得很诚恳。我说:“古来宗师,不是也有临终开悟得道的么?”他说
:“那是大修行,放下万缘,一灵炯炯,不是我这种聪慧的小根 器,我一生太聪明,
太有才,太有情,因此有太多的放不下。”
我又问:“那你最近如何用功?我每次来,你都在禅坐,我不忍心打扰你,在外面
念佛...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7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8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9

不多,根本业处是头部转动,类似马哈西禅法的腹部起伏。
所缘的变化,比较多,但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于观禅,刚开始所缘就一定需要
密集变化,绝不能静止,否则会容易进入止禅的四禅八定,而不是观禅了。也不容易观
查无常的特性。
刚开始只需要观照头部移动(身念处)就好。后面逐渐增加所缘的类型变化。从紧密观
照头部的移动,到颈部的触受,再到其他明显的身心现象
在观照的过程当中,有机会发现头部移动和支配头部移动的念头的各自明显变化,有助
于证得名色分辨智,名色分辨智是十六观智的第一个,这一步非常非常重要。
r**m
发帖数: 1825
50
帕奥西亚多的禅修著作在大陆和台湾流传已广,但早些年读来就有许多问题.也有朋友问
起,因为不合和的缘故.只在私下解释.而不作公开批评.
但此篇文章的出现——班迪达禅修中心:问与答——马哈希尊者和帕奥禅师 ,说明
问题严重.
缅甸佛教大僧团长老及宗教部禁止帕奥西亚多的部分著作。
虽然修行佛法最主要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修行,但知道有类似错误但为了所谓不争而
不指出,想来那也不过是伪善。因为隐瞒错误足够害死许多人。
帕奥禅法的错误,依据经典而说,有多处严重错见.因此现在指出:
错误第一,是他所提的内观必须要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其错误在于,根本
不了解度疑清净的实际是要了解缘起的本质——无常、苦、无我,而绝非是了解具体的
过去世是什么,未来世又是什么。
同时,按照经典而言,了解具体的过去世是什么,未来世又是什么,只有彻证色界
第四禅那获得熟练精通并且具有神通等独特根性者才能成就此宿命通。见《清净道论》
神通部分
但帕奥在其著作中却说依第一禅以下就能在内观中洞察具体的过去世和未来世。从禅修
内观的角度讲,即使看见了也多是个人潜意识的暗示而已;从各派禅修来说...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