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智禅师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n
发帖数: 1993
1
第12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在为时不满百年的元代,中国佛教禅宗在南方的传承多为临济宗等的法脉,而曹
洞宗则多在北方弘扬,其中又以报恩行秀禅师(系雪岩如满师法嗣,为曹洞宗第十五世
)的法嗣雪庭福裕、华严至温、林泉从伦诸禅师以及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李之能居士等
为代表,尤以福裕在嵩山少林寺传承的一系为突出。
 (一)嵩山少林寺系
福裕禅师(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太原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张氏子。自幼陪颖,五岁解悟《论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读书一目十行,于乡
邻之中有“圣小儿”之佳誉,少时遭乱丧家,得道逢和尚劝导,于宋嘉定十七年(12
25)至仙岩投古佛和尚薙发脱俗,次年受具足戒。在古佛和尚处从学七年后,转投燕
京(今北京)行秀禅师,随侍十年,严受钳锤,精修猛进,久得印可,列为曹洞宗第十
六世。此后,应请主法于燕京奉福寺,时值金元交战,嵩山(今属河南省登封市境)少
林寺因战火波及,毁损严重,福裕禅师奉朝廷之命入主少林祖道庭,目睹殿堂荒芜破败
之状,发心重振。数年后,少林寺面貌一新。福裕...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
第13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临济宗发展到元代,分为南北两大传承系统。北方以海云印简为代表,南方则以
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为代表。印简一系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在元初被奉
为“临济正宗”,势力很大,但在禅学思想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南方临济宗不仅
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宋代“看话禅”等传统禅法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
使临济宗风仍保持一定生机和活力。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印简(1202-1257),字海云,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岚县)人
。自幼出家,从学中观沼禅师,十一岁受具足戒,中观沼圆寂后,印简到燕京大庆寿寺
,从学于中和璋禅师,并接续其禅法。1235年,窝阔台差官选试天下僧道,印简被
推为住持。1247年,贵由皇帝命他统领僧众,赐白金万两。1251年,蒙哥即位
,命印简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印简死后,忽必烈命建塔于大庆寿寺之侧,谥“佛日圆明
大师”,前此,成吉思汗曾赐号“寂照英悟大师”,成吉思汗的二皇后赐号“光天镇国
大士”。印简历事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蒙哥四朝,...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唐代虎丘山高僧智琰禅师
智琰禅师是唐代高僧,字明璨,俗姓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祖父朱祖献任梁朝员
外散骑侍郎。父亲朱妏于陈朝任官吏。
智琰禅师母亲张夫人于初怀孕之日,梦见自己升入通玄寺塔上,登相轮而坐。张夫
人于轮上眺望四种景色丝毫没有惧怕的神色。张夫人将梦境告知亲友,众人都认为是所
孕之子将来得道超升的征兆,将来会成为人天师表,受人恭敬赞叹。亲友认为,张夫人
的怀孕征兆,比前人两个太阳入怀中、双龙枕于膝上瑞相更令人称叹。
智琰禅师降生之后,形貌奇异,秀气贞心,惹人爱怜。师八岁出家,礼吴郡通玄寺
璩法师剃度出家,随侍璩法师多年,对师父恭敬至诚,常为师父提鞋持衣从来不敢稍有
懈怠,为师父倒茶做饭勤勤恳恳,跟从师父学道谦虚恭敬。
智琰禅师十二岁时,能够背诵一部《妙法莲华经》,而且对经文能够明悟听察,众
人都称其是神童。智琰曾自思说:“京城四周都是名寺古刹,我为何要久居在这狭隘的
道场呢?”师十六岁时,外出寻访善知识,希望道业能有所增进。师到报恩寺听持法师
讲授《成实论》,听过之后神悟异常,智慧生发,随即能为大众宣讲《成实论》奥义,
众人皆赞叹无人堪比。师之颖悟之智,深得持公欣赏,亲为师讲法引导。不久,智琰禅
...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证果者的经验
http://www.feidian361.com/thread-5532-1-1.html
经过禅修的练习,有的人逐渐达到较高的观智,随时处于最佳的状态,比平时更具信心
,因为身心愉悦,进而想要自我实现,认为这是其最能发挥的时刻,甚或产生更大助人
的心念。相对于前面三节只处理自身问题,即利己,本节个案已具能力以实际的行动扩
及利他,主要以实际走完十六观智的禅修者经验,以其叙事来理解:其因为转化了禅修
中所遭遇的各式困扰情境,经实践使自身得到疗愈,而产生强大信心,超越自我,进而
想要助人。
G是笔者拜访次数最多的受访者,五十三岁,是一位男众出家法师,出家了廿二年。据G
的亲友表示,其学生时代即相当优秀,学习任何事物总不轻言放弃直至成功,企管硕士
毕业后的工作即担任主管。出家后,每年都会参加三次的闭关禅七,但无特定的禅修方
法。大约1996年曾到缅甸朝圣,第一次接触马哈希禅修,当时对其觉察腹部上下以及行
禅的方法印象深刻,也稍有体验.
虽然出家多年,但G仍不断地在寻找可以带领自己解脱的老师,也不断地测试各种得以
灭苦的修行法门。2002年开始,他试着参加各种修行活动,并拜访台湾各个道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3章 北宗正义
第3章 北宗正义
一、神秀门庭
弘忍之后,神秀一系成为北方势力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宗,是当时中国禅门之中心
,迨至唐中期以后,慧能一系方反攻北方,取代了北宗的地位,从此改写了中国禅宗史
。宋代以来的禅史灯录,基本以南宗谱系来写。推崇慧能一系,尤其对日后兴起的五家
七宗之禅的弘传,更是铺天盖地,使曾经盛行一时的神秀一系几近湮没,弘忍门下的传
禅之史亦被修正。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从南宗所传典籍中了解北宗禅法,这不免产生许
多不符史实之处,而曲解神秀一系。
神秀(605-706)生于隋大业元年(605),俗姓李,陈留尉氏(河南尉
氏县)人,年十三,“属隋季王世充扰乱,河南山东饥疫,因至荧阳义仓请粮,遇善知
识出家。便游东吴,转至闽,游罗浮、东、蒙、台、庐诸名山,嘉遁无不毕造。学究精
博,采《易》道,味黄老及诸经传。自三古微赜,靡不洞习。”他在游历期间,内外兼
修,博综多闻,受老庄玄学、《书》、《易》大义、三乘经论和《四分》律仪等儒释道
的全面熏陶,使他“说通训诂,音参晋吴,”具备了日后成为一代教主的才学。神秀二
十岁时,在东都天宫寺受戒,四十六岁至蕲州黄梅...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香严智闲的故事
邓州(今河南南阳)香严智闲禅师,沩山灵佑禅师之法嗣,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
人。智闲禅师生得身材高大,博闻强记,既能干又有谋略,乡亲们都认为,他只要发奋
学习,将来必成佐时之良器。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智闲禅师对世间功名越来越不感
兴趣。成年后,他即辞亲出家,观方慕道。
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法,智闲禅师遂亲往参学。智闲禅师性识聪敏,教理懂得
很多。每逢酬问,他都能侃侃而谈,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曾明白。后来,百丈
禅师圆寂了,他便改参师兄沩山灵佑禅师
有一天沩山禅师问他:"我听说你在先师面前聪明灵利, 善辩如流, 别人问你一个,
你能答出十句, 问十句, 能答出百句,然而意解识想是生死根本, 今天你不要用别
人说过的话, 试着说一句关于佛法的见解如何? "
智闲禅师被沩山禅师这一问, 不知道该如何应才好。
回到寮房后,他把自己平日所看过的经书都搬出来,从头到底,一一查找,希望能从中
找到一个合适的答案,可是翻阅了几天,结果却一无所获。智闲禅师感叹道:“画饼不
可充饥。”
于是他便屡次去方丈室,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说破,但是,遭到沩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
师说"我说的是我的, 不是...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香严智闲的故事
☆─────────────────────────────────────☆
Yisu (大头教主) 于 (Thu Aug 25 11:46:42 2011, 美东) 提到:
邓州(今河南南阳)香严智闲禅师,沩山灵佑禅师之法嗣,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
人。智闲禅师生得身材高大,博闻强记,既能干又有谋略,乡亲们都认为,他只要发奋
学习,将来必成佐时之良器。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智闲禅师对世间功名越来越不感
兴趣。成年后,他即辞亲出家,观方慕道。
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法,智闲禅师遂亲往参学。智闲禅师性识聪敏,教理懂得
很多。每逢酬问,他都能侃侃而谈,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曾明白。后来,百丈
禅师圆寂了,他便改参师兄沩山灵佑禅师
有一天沩山禅师问他:"我听说你在先师面前聪明灵利, 善辩如流, 别人问你一个,
你能答出十句, 问十句, 能答出百句,然而意解识想是生死根本, 今天你不要用别
人说过的话, 试着说一句关于佛法的见解如何? "
智闲禅师被沩山禅师这一问, 不知道该如何应才好。
回到寮房后,他把自己平日所看过的经书都搬出来,从头到底,一一查找,希望能从中
找到一...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8
第11章 曹洞法系(上)——唐宋时期
一、三代催生
从中国禅宗在精神文化领域举世公认的特行独立品格而言,可以把曹洞宗与其它
几个宗派,称作“思想界的贵族”(真正的思想者)。这个“思想界的贵族”之所以能
够成立,因缘当然不一而足,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以石头希迁、药山惟俨和云岩昙
晟为代表的三代禅者,代代相续,直接地培育、养成了曹洞宗的思想来源和宗风底蕴,
曹洞宗就是以上三代禅思想家一以贯之培养催生的结晶。
在曹洞宗正式创立前夕,即公元九世纪下半叶(以良价和本寂二位创立者活动年代
计)之前,中国佛教刚完成了一场前无古人的深刻革命——就是禅宗“南宗”的兴起和
发展,这场革新运动,由慧能肇其端,当属确凿无疑,但是,严格地说来,“南宗”在
历史上争取到其主流地位,特别是在思想义理上完善成熟、得以巩固其根基,却是在慧
能之后,亦即由公元八世纪初叶开始的百余年间——这段艰苦卓绝又精彩纷呈的历程,
为时一百五十年左右,胡适之曾这样描摹过这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从公元700年
至850年,在这一百多年中,包括盛唐和中唐、是禅宗极盛的时期,这在中国佛教中
是一...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9
Instead of answering the question directly, I'll quote an article that
answers it indirectly and gives an overall picture.
My personal opinion is it's not mandatory. However, if you have doubt about
it after observing only the present, then observing the past may help.
Logically, any finite amount of observation can't establish the universality
of any natural law absolutely. e.g. you can argue the physical law is
different 40 billion years ago, or in a parallel universe, and there is no
practica...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百度百科
禅宗
百科名片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
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
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
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
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
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目录
简介
宗义概述
印度源流
禅宗的早期发展
禅宗的成熟期
中期禅宗
明清禅宗
现代禅宗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
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
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
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
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
儒、释、道三教合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十八章 即心即佛
禅宗被称为“佛心宗”。
“即心即佛”,作为宗门顿法的基本理念由来已久,到了马祖时期更为广泛地流传起来。
马祖所谓“即心即佛”,其实就是“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门精髓的
高度概括。
遇人即途中授与,不遇即世谛流布。所有言说,无非应病与药。后来,马祖看到学人
执着“即心即佛”,就说“非心非佛”。如果学人再执着“非心非佛”,马祖又该说什
么好呢?实在大难!
01.梅子熟也
法常752年出生,湖北襄阳人,幼年出家。
他初次参见马祖,就单刀直入:“如何是佛?”马祖也不拐弯抹角,你问四个字,我
答四个字:“即心是佛。”这家伙实在根器太利了,一言之下,就这么干脆利索地悟去。
当然,您不能看到这里就自艾自叹、自暴自弃,说咱们不是那块料儿,死了这条心吧
。这就是倒果为因,用错心思了。
天上不会凭空掉下馅饼。据载,小法常出家后,“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忘
”。这说明法常也是无量劫来积攒福慧资粮,才有今天言下大悟的成果。
您如果抱怨今生业障深重,根机迟钝,知难而退,不再努力,那就会被魔摄取去,被
业力挟持去;您如果敢与业力撕捱,勇与命运抗争,他时后日自有出头之日,纵然今...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二十五章 一统江湖
这是《宗门往事》上篇的最后一章。我们将介绍一下著名的牛头宗鸟窠禅师、佛窟惟则
禅师,荷泽宗光宝禅师、圭峰宗密禅师,以及亲炙马祖、石头两家宗师的灵默禅师。
唐武宗灭佛之前,南宗、牛头宗、北宗、保唐宗、荷泽宗各据一方,发着自己的光和
热。“会昌法难”之后,其余各宗要么湮没无闻,要么渐渐融入南宗阵营,禅宗成为江
西马祖和湖南石头两大法系(江湖)的天下。
宗门历史完全进入“凡言禅,皆本曹溪”的时代。惠能曹溪禅成为中华唯一盛行的佛
教,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从那个时候开始,直至20世纪中叶,宗门往事无一例外都是六祖两大神足南岳和青原
子孙的故事了。
《宗门往事》上篇到此告一段落。如有机会,下篇我们将展开五家七宗的辉煌巨卷。
01.吹布毛
鸟窠道林禅师741年出生,杭州富阳人。九岁出家,二十一岁受戒,后来在道钦禅师指
点下开悟。
牛头宗祖师大家基本都不大熟悉,但是鸟窠禅师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得力于
他颇具特色的三个事迹:
其一,在松树上建设安居工程。道林悟道之后,回到家乡,看见绍兴城南秦望山上有
棵巨松,枝叶繁茂,盘屈如同车盖,就住在这棵松树上,当时人们称他为“鸟窠禅师...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3
无意识”一词,我所指的含意,可能和心理分析家不同,我必须把我的立场解释一下。
第一,对无意识的问题我所采取的是什么态度呢?
假如我可以用“无意识”这个词,我得说,我的“无意识”是“后科学的”或者“前科
学的”。你们各位都是科学家 ,而我是一个禅者,我的态度是“前科学的”——有时
我怕甚至是“反科学的”。“前科学的”不是一个恰当的用词,但它似乎表达了我所希
望要它表达的。“后科学的”也不算坏,因为禅是在科学或智化作用占据了整个人类研
讨领域一段时期之后,发展起来的;而禅要求我们,在无条件地的把人类活动整个领域
交给科学全权统治之前,我们得停下脚步,在自己心里反省,看看事物是否像它们所应
当的样子完好无病。
在对于实物的研究上,科学的方法从所谓的客观观点来看一个物体 [对象]。譬如说,
设如这张桌子上的一朵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家们会把她施诸各种各类的分析,植
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等等;并把他们从各自研究角度,所得关于花的知识告诉
我们,并且说,对于花的研究已经尽了,不再有其他事情可述——除非是在其他研究中
,偶然还有新的发现。
因此,科学对于实体的研究之主要特征,是去描绘一个物体...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4
“无意识”一词,我所指的含意,可能和心理分析家不同,我必须把我的立场解释一下
。第一,对无意识的问题我所采取的是什么态度呢?
假如我可以用“无意识”这个词,我得说,我的“无意识”是“后科学的”或者“前科
学的”。你们各位都是科学家 ,而我是一个禅者,我的态度是“前科学的”——有时
我怕甚至是“反科学的”。“前科学的”不是一个恰当的用词,但它似乎表达了我所希
望要它表达的。“后科学的”也不算坏,因为禅是在科学或智化作用占据了整个人类研
讨领域一段时期之后,发展起来的;而禅要求我们,在无条件地的把人类活动整个领域
交给科学全权统治之前,我们得停下脚步,在自己心里反省,看看事物是否像它们所应
当的样子完好无病。
在对于实物的研究上,科学的方法从所谓的客观观点来看一个物体 [对象]。譬如说,
设如这张桌子上的一朵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家们会把她施诸各种各类的分析,植
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等等;并把他们从各自研究角度,所得关于花的知识告诉
我们,并且说,对于花的研究已经尽了,不再有其他事情可述——除非是在其他研究中
,偶然还有新的发现。
因此,科学对于实体的研究之主要特征,是去描绘一个物...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克勤禅师:依靠“艳诗”觉悟
南宋建炎年间,已经年逾花甲的佛果圆悟克勤禅师,从江西云居山归老辞行,终于落叶
归根,再次回到了曾经住锡过8年之久的成都昭觉寺,并在寺西八里幽静处,辟建一习
静之所,日日静心安禅,离席养老。
此前的建炎元年(1127年),克勤禅师在盛名之下,应宰相李纲之邀,主法于号称“江南
禅林之冠”的镇江金山寺。在这座高僧辈出的著名禅林里,克勤禅师大展临济宗风,棒
喝交驰,机锋电闪,曾于一夕之中令会下参学者17人开悟,声震天下禅林,其禅堂也因
之得名曰“大彻”!
克勤禅师俗姓骆,四川彭州人,世代宗儒。18岁 游崇州妙寂院时,见佛书如睹自己旧
物,三复怅然,自言自语说:“我过去一定做过和尚啊!”于是依自省法师出家,博学
经论。后因一场大病,死里逃生,遂立志 了断生死,出川参学。此后,克勤四处游访
,遍参当世诸宗禅门大德。虽然诸方都对他的精神气蕴大加称赞,甚至黄龙老禅师还预
言:“他日临济一派属子矣!”然 而,此时他并没有彻悟。直到在河北蓟州遇到了另
一位赫赫有名的四川老乡、绵阳人五祖法演禅师,克勤在五祖大师的严密逼拶下,几经
波折,最后才因一个偶然的 机会大彻大悟。
敬录自智悲佛网:http://www...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颠禅师
粤东名刹——潮阳灵山护国禅寺,系唐代高僧释大颠(732-824年)开创于唐德宗贞元
七年(791年),位于潮阳区西北约25公里的铜盂镇小北山麓(地名塔口山),岗阜环
抱,环境幽雅,向来有“九龙入首,狮象对峙”之称,以韩愈与大颠之交往韵事而荣膺
“道迹贤踪”之美誉,系改革开放后,中央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对外开
放点之一,乃入潮各界人士礼佛旅游必登之名胜。
灵山寺开山祖大颠禅师,俗姓陈(一说姓杨),世为颍川(河南)人氏,高祖随官入潮
,唐开元二十年(732年), 大颠出生,俗名宝通。据《明隆庆潮阳县志》载称:大颠
“生而灵异,髫岁即遁栖云林,超然物外。大历中,与药山惟俨,并事惠照禅师于西山
之阳(今潮阳西 岩),复与之同游南岳,参石头希迁和尚,得大无畏法……”石头希
迁和尚系中国禅宗南派六祖惠能禅师之二传弟子,因此,大颠禅师即为南禅惠能三传嫡
裔,这在 中国佛教典籍《五灯会元》等已有详载。
大 颠于南岳师事希迁学得大无畏法后,于贞元年初,回广东登罗浮山瀑布岩禅修。有
一天,一位叫张远凡的御史,登山游览,见大颠寂然打坐,不下座迎候,以为狂僧 傲
慢官长,遂勃然动怒,抽佩刀想伤害大...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帕奥禅师略说四圣谛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自 序
应当致力于了知四圣谛。
『诸比丘,正是由于不了知、不彻见四圣谛,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徘
徊。是哪四项?
诸比丘,正是由于不了知、不彻见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导致苦灭之道
圣谛,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徘徊。
诸比丘,那苦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那苦集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那苦灭圣谛已经
被了知与彻见;那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对于存在的贪爱已经被切断,
通向存在的渠道已经被毁灭,已经不会再有来生。」(《相应部·第一边际村经》
Pathama Koñigàma Sutta, S 3.377-378)
「诸比丘,那些沙门或婆罗门不如实了知∶『这是苦』;不如实了知∶『这是苦集』;
不如实了知∶『这是苦灭』;不如实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对于这些人,我不
视他们为沙门中的沙门,不视他们为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这些尊者不能在今生以智慧亲
证、进入且安住于沙门果或婆罗门果。
然而,诸比丘,对于那...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德山宣鉴禅师
鼎 州(后改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德山宣鉴禅师,龙潭崇信禅师之法嗣,俗姓周
,简州(今四川简阳、资阳一带)人。幼年即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对律藏和性 相
二宗经论颇有研究。经常给信众讲《金刚经》,时人称之为周金刚。宣鉴禅师颇为自负
,曾经对他的同学讲:“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 无学,唯
我知焉(一毛端含藏大海,而大海的性质并没有变小。拿一纤毫或芥子投向剑锋,纤毫
断芥子碎而剑锋却完好无损,纹丝不动。有学与无学之境界,唯有我 知道)。”
宣鉴禅师后来听说南方禅宗盛行,大讲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下学人莫不归附,心里
愤愤不平,说道:“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
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
于 是,宣鉴禅师便担上自己多年所注的《青龙疏钞》,离开四川,准备去湖南、江西
,找那里的禅宗大德一决高低。《青龙疏》系唐代御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之宣 演
,凡六卷,乃青龙寺沙门道氤奉唐玄宗之诏,所作《金刚经》之疏注。《青龙疏钞》当
是宣鉴禅师自己对《青龙疏》的进一步阐释。
在去澧阳的路上,有一天,宣鉴禅师遇见一位老婆婆在...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出三昧真火自化的古月禅师
古月禅师(1843—1919)是福州清末民初一代的隐修僧,也是一个成就者,俗姓朱,名
救宦,字圆朗,号降龙,法号古月。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五日出生(1843年),系
福建省闽清县六都朱厝人,一说为闽清县六都葛坡乡人。

古月禅师,幼年聪颖,少时在古田县水口镇做缝纫工,手足勤快,为人诚实,心地善良
,助人为乐,稍有积攒,尽助乡亲,众人敬慕。
年十八持斋,清同治四年(1865年),救宦22岁, 决意出家为僧,临行前他召集所有
的债务人,当众收回他们的债券,付之一炬。并散尽财产,分赠亲戚乡党,然后前往福
州鼓山涌泉寺为僧,法号古月,亲近善知 识,学规矩,研经论,在丛林打好基础后,
就上鼓山白云洞隐修,当时居住于城门胪下村的清末翰林学士郑锡光在游山时结识了古
月,言谈之下,彼此友善。郑氏遂 欲馈赠金银与新衣等物资,古月和尚都拒绝不受,
只愿意穿着破衲衣,吃粗饭,终日在山洞中趺坐参禅。留心参究,得悟心要。
虚 云大和尚在鼓山涌泉寺修行期间,时常向古月禅师请教,《虚云和尚年谱》记道:
“时山中有古月禅师,为众中苦行第一。时与深谈。既而自思。……古德苦行。有 如
此者,我何人斯,敢弗效法?乃辞去...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经历九代帝王的128岁老禅师
嵩岳慧安禅师(582—709),禅宗高僧,五祖弘忍门下十大弟子之一,由于年龄远超同
门中人,又称老安、道安、大安。
慧安禅师是荆州支江人,俗家姓卫,容貌端雅,性情宽裕,不染俗尘,修学法门,无不
该贯。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6年),朝廷招集庶民开通济渠,结果百姓流离失所,饥殍相
望。慧安禅师将自己乞讨的食物救济病困,善名远播,炀帝听到慧安禅师善举想召见他
,慧安禅师就潜入太和山。后来炀帝巡幸江都,海内扰攘,慧安禅师杖锡上衡岳寺,行
头陀法。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慧安禅师到黄梅山,参礼五祖弘忍大师,得其心要,
成为五祖门下得法弟子。
高宗麟德元年(664年),慧安禅师游终南山,栖居石壁。永淳二年(683年),居止滑
台草亭,中坐绳床,四方坦露,高宗下诏造招提寺,延请禅师居住。
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慧安禅师来到嵩山,观少室山有感:“是吾终焉之地也。”
其后驻锡于此,为嵩山神授菩萨戒,一时禅者辐辏。久视元年(700年),慧安禅师120
岁,与神秀禅师同应则天帝征召入京,《嵩山会善寺故大德道安禅师碑铭》说:“禅师
顺退避位,推美于玉泉大通也。”慧安禅师辞退出来,回到...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清代高僧金粟百痴元禅师
百痴元禅师,是福建漳浦人,俗家姓蔡,少读儒书而不得志。二十剃度,看到《禅关策
进》有万法归一话,于是苦心参究。
二十四岁时去参谒黄檗通容禅师,问答之时,通容禅师连拳将其打出。次日呈送偈颂,
通容禅师阅毕,竖起拳头:“向这里道看。”百痴元禅师默然无语,通容禅师再次连拳
将其打出。自那以后,百痴元禅师就丢掉话头,单看连拳打出时毕竟是什么意旨,愈参
愈猛。一日随众入室,通容禅师示语:“动弦别曲,叶落知秋,汝作么生会?”百痴元
禅师即呈上坐具,通容禅师说:“是什么时节,作如此去就?”百痴元禅师刚准备开口
,通容再次连拳将其打出。百痴元禅师归堂后,跃然有省,豁然开悟。刚好亘信关主前
来参访通容禅师,通容禅师问他:“如何是佛?”亘信关主回答之后,通容禅师回头问
百痴元禅师:“汝作么生道?”百痴元禅师说:“破米筛。”通容禅师点头认可,又问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汝作么生会?”百痴元禅师道一声珍重,便出。通容禅师又
问:“如何是逆水之波?”百痴元禅师走上前,作出掀倒禅床之势。通容拿起拄杖,百
痴元禅师也随其出门。通容禅师又问:“我看汝这几时恰似伤弓之鸟,如何是金翅鸟直
取龙吞?”百痴元禅师也进前,又...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22
原贴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hlwj.html
拉拉杂杂也说禅之二:什么人配称禅师?
禅师,就是专门教人悟禅入禅(佛智)的老师,自然,作为禅师的人自己得懂禅。或曰:
坡主说此,岂非废话?答曰:非废话也,要知道古今中外乃至就在当下这一秒,的确有
无数自称或被称禅师的人,其实并不懂禅乃是假冒的禅师。如同古人喜好随便自称“道
人”一般,也有许多人喜好随便自称或称人“禅师”,于是到现在,这“禅师”几乎成
了一个挺。。。的词。
记得在禅宗非常鼎盛的唐朝,就曾有高明者大喝:大唐国里无禅师!!!(又有答道:
不是无禅,只是无师。)斯语,坡主颇神往心仪呢。
其实对这个可悲可痛现象,达摩老祖(观世音菩萨)早有准确预言,有兴趣者可去翻书
,那预言的意思也就是:我走后多年,假冒禅师将多如牛毛,而货真价实者寥寥。
说了半天假禅师,那啥是真禅师呢?坡主陋见,真禅师是如此者:
一丝不挂
完全为利益救度众生破其迷开其悟而活着,真正“只求他为人人,不求人人为他”,无
论做什么方便应机操作,总是为利益众生荷担如来家业,身口意几乎找不出自私自利漏
洞,很难...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懒瓒禅师的故事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事
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很想见见这位禅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于是就
派大臣去迎请。
大臣拿了圣旨寻到了山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里烧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叫:“圣旨
到,下跪接旨!”洞口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地毫不理睬。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
以牛粪升火(看来烧牛粪不仅仅是藏地的传统),火愈烧愈旺,洞里洞外烟雾缭绕,熏
得禅师涕泗纵横。大臣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快擦一擦吧。”
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有闲空为俗人擦鼻涕呢。”
他烧的好像是地瓜,拿起就往嘴里送,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大臣仔细一看,顿
时目瞪口呆,因为他看到的,明明是一块一块的石头。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说
:“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它们分
在两边。”大臣见禅师这些奇异举动,说这些难懂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
据实禀报皇上。皇上听后十分感叹地说:“国有如此禅师,实乃众生之福!”
这...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4
你奉为神明的萧平实萧道长的惊人言论摘录在此,大家拜读一下:
毁谤世尊:
◎世尊显然还是有分别心存在的。(心经密意122页)
◎世尊他老人家也是在家,你曾经看过哪一尊佛像是光头的?不都是旋发加上肉髻,那
不也是在家身吗?(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120页)
毁谤经典:
◎杜大威推崇这种荒唐言说的《大日经》,而举证出来否定平实导师。(真假外道-游正
光 着)
◎《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是伪造佛经。(真假邪说-张正安 着自序)
毁谤大德:
◎龙树如是《释摩诃衍论》之论文,实有过失:(学佛之心态-孙正德 着附录四:略说
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等之过失 萧平实 着282页)
◎六祖惠能大师由于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缘故,悟后无法深入 佛世尊所说之三藏
十二部经,是故于《楞伽经》中 佛世尊所宣说之一切种智微妙法义无法了解,(护法
与毁法151~152页)
◎永明延寿禅师引用伪论《释摩诃衍论》时,对论中的种种错误,并没有发觉出来,显
然他还没有初地的道种智,当然更没有佛地的一切种智,所以不可能是 弥陀世尊的示
现。(起信论讲记.第三辑245页)
◎古来多有净土宗祖师教导学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5
虽然我与许多对阿含有一些了解的网友都如此认为,但仍有一些问题。
如下。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请教SeeU法友关于缘摄受智的解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03:57:39 2013, 美东)

可帕奥禅师不这么认为。
他认为应该要要观察过去世、未来世。
(虽然他的书在缅甸被禁,似乎不是主流)
是否有更多阿含经文依据,认为不需观察三世吗?
智慧
可帕奥禅师不这么认为。
他认为观智也可以观察过去世未来世,不一定要神通。
另,所谓”三明”,是神通吗? 我现在有一点怀疑了
似乎可能指 对于缘起过去与未来通透了解的推论智,而不是神通真的观察过去世未来
世。
有六通就好,为什么要另外说”三明”呢?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Heart版 - 天慧禅师的故事
在法海寺有个天慧禅师,他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叫无明,一个叫悟明,他俩的品德智
慧难分伯仲,也就是说难分上下。
有一天,天慧禅师准备外出云游。
你们知道真正有智慧的古今高僧大德,他们不会永远在寺庙当中,云游四方,见机救人
,广度有缘,普度众生,这就是智慧。
这位天慧禅师他也是要出去,临行时专门召见这两个徒弟。他对这两个弟子说:“我要
云游四方,可能要过几年才能回来。我有两件宝贝,你们替我好生保管。”
天慧禅师随即交给无明弟子一本心经书,很厚的那种很珍贵的古书;交给悟明弟子一本
禅经书,也是古书。
无明弟子拿到宝贝,小心翼翼地将它锁进了一个铁箱子里,隐藏在寺院一个神秘之地,
没人发现的。
悟明弟子拿到宝贝,每天专心致志地钻研禅经,他不仅将禅经背得滚瓜烂熟,而且钻研
得透彻心明。
第二年春季,天降滔滔洪灾,将法海寺冲得翻天覆地。无明与悟明带着众僧人仓惶逃生
,才侥幸逃过灭顶之灾。
灾后不久,天慧禅师回来,看见法海寺一片狼藉的情景,询问无明与悟明两位弟子:“
师父交给你们的宝贝在哪里啊?”
无明说道:“师父,你交给我的宝贝,我想方设法将它隐藏在最隐秘的地方,谁知一场
前所未有的洪水降临,将寺院...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196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看看帕奥禅师的明确回答
FYI
《杂阿含经》里没有行舍智的说法,应该是在后来南传论典里面出现的
杂阿含的四十四种智和七十七种智如下——
(三五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十四种智。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十四种智
。谓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灭智.老死灭道迹智。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
入处.名色.识.行智。行集智.行灭智.行灭道迹智。是名四十四种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五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十七种智。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七十七种智。
生缘老死智。非余生缘老死智。过去生缘老死智。非余过去生缘老死智。未来生缘老死
智。非余未来生缘老死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
.灭法断知智。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缘行智。
非余无明缘行智。过去无明缘行智。非余过去无明缘行智。未来无明缘行智。非余未来
无明缘行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无欲法.灭法断智。
是名七十七种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
i******s
发帖数: 566
28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转)智空禅师讲讲双修
智空禅师讲讲双修
我先不讲双修可不可以?我先站在“双修不可以”这个角度来讲一讲。
第一个:为什么不能双修?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你别说双修,你起了心,动了念,你
内在气脉的转化就不一样了,就错乱了!这个心念叫什么呢?有男女欲念,这叫贪,是
五种思惑之一!知道吗?贪,是扰乱人的身心的极重要的一个不好的方面,钝惑的一个
方面,它很慢,不容易除掉。前两天我们讲了: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你来这个六道
轮回,不就是爱男女那一点关系吗?有这个爱,你就变成一个男的,要不就变成一个女
的——反正你是这么投胎来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欲念,你还真的生不下来呢!当然,我
们要了生死的话,不是要靠没有这个淫欲的念,但是,没有淫欲念是其中的一项条件,
听明白了吗?我们说,了生死、脱轮回是无明惑啦,尘沙惑啦,见惑、思惑,那么淫欲
呢,是思惑中的一部分。这是从心念上来说。
从身体上来说,从先天啊,从父母那里——道家讲,带来一点真灵之气啊,带来一点真
精,叫先天之本。先天之本,生化出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色身呢,来这个六道,生下来
一睁开眼睛之后,眼睛、鼻子……六根就贪染六境、六尘,贪染外面的色,这个贪染的
过程,就是消耗我们...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9
焦谛卡禅师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南传的禅师,之前曾经读过他的一本《禅修之旅》,那
本书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详细描述观禅的具体过程以及南传十六观智的书之一,是一本非
常不错的实修指南,对于侧重于观禅,尤其是纯观修行者来说应该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一
本书。
而这本书是焦谛卡禅师和朋友以及家人的一些通信记录。因为作者是一个受西方教育的
人,所以他的语言更加的易懂,也极少用到佛教专用名词,但是在平实语言当中仍然包
含了很多佛法的智慧,尤其对于正念的分析和指导非常精彩。同时,这本书里面的一些
章节也侧面反映了一位南传出家人的生活和思想风貌。可能和我们之前设想的有所不同
,作者是一个充满爱的人,尤其他对女儿的深爱让人感动。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南传禅
师。
本书曾经在台湾曾经出版过,书名叫做《炎夏飘雪》,大陆出版社翻译成《觉知生命的
七封信》
精彩片段摘录:
我所说的可能与经典不一致,我不期望你同意我的看法,因为我的观点并非普遍的真
理,这些仅仅是我当下的见解,一切无常,我的观点也不例外,请原谅我的缺失。
解脱有不同的形式和阶段。我必须顺从我的本性达到解脱,不惜任何代价。我可能
会使朋友失望,许多人...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0
个人感觉 : 所以說初果斷 身見,疑見, 戒禁取見.
疑見難斷啊,因為對法不貝足了知,沒有信心.
不只是初果,慧脫聖者於一切智所含十智中,已證九智;第九智名為盡智,依此盡智故
,捨壽後能取中般涅槃,故名阿羅漢;然於捨壽前,不自知可依此智於捨壽後取滅,故
須由佛印證為阿羅漢.
所以難啊,末法時代.
i******s
发帖数: 566
31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转)智空禅师讲讲双修
讲完了这一方面,我还要反过来讲另一方面:有的人他还有男女关系,他还大成就啊!
我再讲这一方面。
有人说:智空法师啊,你刚才说的话也不尽然,你不知道,那个莲花生他有五个空行母
,结果还能虹化啊!现在西藏佛教,据说红教有四个法王了,其中三个法王都是有老婆
的。咱们不要说这个问题了,西藏佛教里面还有萨迦巴,萨迦巴的法王一定是有老婆的
啊。因为他有老婆,生了儿子,大儿子又变成法王,法王的儿子取老婆,再生儿子,还
是法王,他是家族传承。可是为什么修的还那么高呢?在印度84位大成就者里面,也有
出家人,那是极少部分,几个啊,大部分都是在家人啊,他们都可以双修,都是成就啊
,对不对?那天有人说:你看,那心中心的元音老人是在家人啊,王镶陆上师是在家人
啊,不也成就了吗?成就和性有什么关系吗?没关系啦!在心嘛,你又没有说过在性啊
!修行在心,不在于你怎么样做嘛!所以智空师父,你刚才讲的有点偏激啊!——也不
对啊,像莲花生大师啦,还有西藏的依西佛母啦,还有玛几脑准祖师啦,他们都是双修
的啊!而且他们双修了以后,成就得很快,传承的加持力还大。还有好多瑜珈士,大成
就啊——米勒日巴大师,他也是在家人,他也有双...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看看帕奥禅师的明确回答
问5-14:想修行菩萨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证到行舍智,不证道智?
答5-14:如果他是一位已经得到授记的菩萨,除了在他即将成佛的最后那一世之外,无
论他如何精进修行,都不可能证得任何道果。至于尚未得到授记的人,如果他具有想要
成佛的强烈意愿,那么他的观智提升到行舍智时就会自动停在那里(不再向上取证)。
S**U
发帖数: 7025
33
十二支缘起是几世?
一个可能是它在佛陀成道的经文中,指三世。因佛陀初夜得宿命明,佛可以观过去世。
它在其他的经文中,可以指三世或二世。如此则两种对立的说法都有道理。
缘起指几世的问题,印顺法师指出,在阿含中就有五支、七支说,这是一世。十支说,
是二世。我想,十二支缘起,一方面说明了佛陀证悟的遍知三世,一方面包括了所有的
缘起说法,是教理的完整说明,不是证果所必须。
三世缘起里的”识”,阿含经说是六识,清净道论说是转生识,因此被佛使比丘批评。
杂阿含296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6.htm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
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知}[智]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
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
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
?于此没当何之?』
显示观缘起断除对三世的各种疑惑。
杂阿含347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47.htm
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4
发信人: SeeU (See yo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温宗堃∶「外观」的当代诠释--南传三大传承对此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4 14:04:39 2013, 美东)
原来有这种说法。 感谢法友提示。
我再看看阿含。
了解
这个”识”的解释,有点复杂。
很多南北传论师解释不同。
但是记得 中阿含还是长阿含,阿难还是佛陀是说转生识还是入胎识之类。
说明前世如何转为今世。
这是”缘摄受智”所要解决的疑问
原来 “不求前际”,”不求后际”,是指不用神通看前世,不用神通看未来世。
这与马哈希、焦谛卡、阿姜念强调 ”缘摄受智” 不用神通看前世,不用神通看未来世
是要看当下因缘。
是一至的。
但是可能帕奥禅师会要求看前世来世。
这看起来正是”缘摄受智”所针对的智慧。
看阿含时,有时会看见”流”,xx流,
一直不明白为何这么说
原来可视为process,
“生命之流,是一个变化的process, 不是一个一个entity转变”
“若错认为一一个体,就有一异、常断的问题”
听法友一席话,很有帮助。
虽然也知道是过程,但法友一席话,让我更加...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5
我不知道你目前是一种对佛法了解什么状况。
我记得我是在有了一些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之后才阅读禅修之旅的,好像那是在我证悟之
后。因此我非常认同焦谛卡所说的,他对十六观智包括观禅本身的描述都是来自于他的
实修经验,而绝对不是照抄书本,我非常非常确定。
我刚才又在他的《禅修之旅》当中看到一段让我吃惊的文字
“涅槃是超越时间,不受时间影响的,这是非常令人困惑和难于谈论的,也许研究次原
子物理的科学家能够了解”
他所说的完全正确,能够做出这种结论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完全有实际的涅槃经验,一
种就是尽管还没有涅槃经验,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而了解到这个的。
我认为焦谛卡禅师属于前者。我通过他的文字,可以看出来。
如果你对纯观禅有兴趣,禅修之旅绝对是相当精彩的实修指南。
i******s
发帖数: 566
36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一位禅师临终前的告言忏悔(zt)
那个禅者,是我多年的好友,得了不治之症,在禅坐中面对死亡,参悟死亡。作为好友
,临终前我经常去看他,聆听他的教诲。我每去,他总在端坐,消瘦的脸上带着微笑。
我们坐下聊天,他说:“我一生被虚名所误。虽然外面看着风光,出了书,有人跟着我
学佛,可我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开悟,也没有明心见性,现在想来,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说得很诚恳。我说:“古来宗师,不是也有临终开悟得道的么?”他说:“那是
大修行,放下万缘,一灵炯炯,不是我这种聪慧的小根器,我一生太聪明,太有才,太
有情,因此有太多的放不下。”我又问:“那你最近如何用功?我每次来,你都在禅坐
,我不忍心打扰你,在外面念佛,为你祈祷。”
禅者淡然一笑,说:“谢谢。生死大事,何时死,乃至来生何处投胎,我还是知道的。
”我说:“这就是大修行啊,你都知道你何时死,投胎何处,你还没开悟?”禅者有点
赧然,说:“这只是功夫,与开悟没关系,更与明心见性没关系。我出生到三岁,就能
记忆投胎的因缘,长大后学佛来求证这因缘。我此生很早就知道自己‘生从何来’,一
生的修行只为完成‘死向何去’,现在能知道死期,不过是预知时至而已,‘死向何去
’,我也知道了,不过...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7

基本上对。至少厌离绝对不要理解成厌恶,排斥。这是一种“嗔”
对五蕴的厌离,是解脱的一个关键所在。阿含经无数处提到厌离,而十六观智里面也有
个专门的厌离智。
这个需要好好的理解。
厌:是认清对象事物的本质,对其否定,不再喜欢。(但绝对不是排斥)
离:是从目标上转移拿开了。有点“放下“的意思
中国的成语“知非即舍”比较能够表达它的准确含义。
那我明白了。
b*****l
发帖数: 3821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神会禅师对缘起法的无知
这段的上下文:
“马别驾遂问:天下应帝廷僧,唯说因缘,即不言自然;天下应帝廷道士,虽说自然,即
不言因缘。
答曰:僧唯独立因缘,不言自然者,是僧之愚过。道士唯独立自然,不言因缘者,道士
愚过。
马别驾言:僧家因缘可知,何者即是僧家自然?若是道家自然可知,者何即是道家因缘?
和尚答: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又经文所说:“众生有自然智无师智。”此是自然
义。道士家因缘者,道得称自然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道以下,
并属因缘。若其无,一从何生。今言一者,因道而立;若其无道,万物不生。今言万物者
,为有道故,始有万物;若其无道,亦无万物,今言万物者,并属因缘。”
最后这段,“今言一者,因道而立;若其无道,万物不生。
今言万物者,为有道故,始有万物;若其无道,亦无万物,”
也就是在叙述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这个话,也只是为了向初学者解释 道家的说法也蕴含了因缘的意味,
硬要扭曲成神会大师把“道家的那套思想当成了缘起法”
和“对于佛法最重要的缘起法却是惊人的无知”,。。。。。
这种打风车真是一些人的好运动。
c****t
发帖数: 19049
3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九章 驰马呼曹意气豪
兰贵人与钮钴禄氏正准备令群臣退下,与叶眳商议年号登基头典等等事宜,却见叶眳突然又出班沉
声道:“两宫太后大喜,皇上大喜,前日闻东海现金光祥瑞,了智禅师言观音山有潜龙升天异象,此
正是上合天心、下合地户,中合人意,先帝有德,使万物增辉,百事无逆。,
“臣尚有天大喜事启奏”
说着话叶眳转向殿旁侧立中侍卫之一员,说道:“请苏将军近前来。,
那侍卫蓝甲贯身,盔帽压得极低,这时就走上两步,对黄幔抱拳为礼,“罪民给两宫太后、皇上请
安,甲胄在身,恕不能大礼参拜”声音清脆,却铿锵有力。
两宫都是一怔,兰贵人奇道:“这是何人?,却见那侍卫已经摘掉盔帽,却是倾城倾国之美人儿,容
貌端丽,瑞彩蝙跹,国色天姿,宛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英武美姿,惊艳惊俗。
叶眳禀道:“太后大喜,皇上大喜,天降祥瑞,万民归心!今有梧州苏红娘,迷途知返,知顺逆背暗
投明。,
殿下一片哗然,有那侍卫飞虎军勇已经倒吸口冷气,唰唰亮出刀剑。红娘泰然自若,盈盈而立。
叶眳不管不顾自顾自说下去:“太后言道前几日飞虎入梦,原来是为此兆,此可见皇上应天意得民
心,风云际会,得栋梁之才,不动刀戈息滇桂之乱,正是天...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0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九章 驰马呼曹意气豪
兰贵人与钮钴禄氏正准备令群臣退下,与叶眳商议年号登基头典等等事宜,却见叶眳突然又出班沉
声道:“两宫太后大喜,皇上大喜,前日闻东海现金光祥瑞,了智禅师言观音山有潜龙升天异象,此
正是上合天心、下合地户,中合人意,先帝有德,使万物增辉,百事无逆。,
“臣尚有天大喜事启奏”
说着话叶眳转向殿旁侧立中侍卫之一员,说道:“请苏将军近前来。,
那侍卫蓝甲贯身,盔帽压得极低,这时就走上两步,对黄幔抱拳为礼,“罪民给两宫太后、皇上请
安,甲胄在身,恕不能大礼参拜”声音清脆,却铿锵有力。
两宫都是一怔,兰贵人奇道:“这是何人?,却见那侍卫已经摘掉盔帽,却是倾城倾国之美人儿,容
貌端丽,瑞彩蝙跹,国色天姿,宛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英武美姿,惊艳惊俗。
叶眳禀道:“太后大喜,皇上大喜,天降祥瑞,万民归心!今有梧州苏红娘,迷途知返,知顺逆背暗
投明。,
殿下一片哗然,有那侍卫飞虎军勇已经倒吸口冷气,唰唰亮出刀剑。红娘泰然自若,盈盈而立。
叶眳不管不顾自顾自说下去:“太后言道前几日飞虎入梦,原来是为此兆,此可见皇上应天意得民
心,风云际会,得栋梁之才,不动刀戈息滇桂之乱,正是天...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再看几段马哈西禅师说的
如此修習正念之時,沒有任何身心現象是應被忽略而不加以觀照的,任何當下生起的五
蘊,都是正念的觀照範圍。以上,我們已說明所有應被正念觀照的項目。簡單地說,應
當觀照當下的:身體一切的移動、姿勢;所有的心識、念頭、想法;所有的苦、樂等感
受;同樣的,其他身心現象變顯著時,禪修者也必須加以觀照。以上所述,即涵蓋了全
部四念處的修習。有些人認為我們所教導的念處修行方法只有觀照腹部的起伏,因而有
些負面的批評。然而,那並不是事實。實際上,我們教導以念住腹部起伏為「根本業處
」,並觀照每個生起的心念、感受與其他身心現象;當證得「壞滅智」時,便不需要根
本業處,正念所及的範圍會變得非常的廣,以至於何任的身體移動、姿勢、心念、感受
和其他身心現象生起時,會依其變得顯著的順序,次第地成為正念觀照的對象。
=======================
这段还不清楚吗,J???
我个人的修法,则是以观照念头动向和念头是什么为“根本業處”,同时对于身心所有
升起的现象皆如实观察,绝不忽略排斥任何。和马哈西的观腹部起伏核心思路完全一致。
这个就是我在看了克里希那穆提的《重新认识自己》所悟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J******s
发帖数: 7538
42
I read almost 80 pages out 398 pages of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so far
I can understand it. As for me, English version is easier to understand,
and I do not know what the so called 十六观智 are. I am in the third part
of this book, and it is about ' the way into Vipassana Mediattion'.
If possible I will read the Chinese version later, the problem for me to
read Chinese version is there are such a lot concepts, which I can not
understand.
Thanks for ur suggestions!
I will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柳智宇:我在大学的成长过程
北京的天空中总是有各种形状的云彩自在来去,秋天很凉爽,天空很蓝。从我们六楼的
宿舍可以远望西山,苍翠的山峦,立在空阔的天地间,显得格外的干净和清爽。那些山
在晴朗的天气里仿佛离我们很近,我曾想徒步一直向西方走,穿过立交桥和略显得古朴
的街道,走入那重峦之间,将自己消融在宁静的山色里。而在阴天,不管怎样向西眺望
,都只看到一片苍茫的灰色,那些山峰隐没在哪里呢?大一曾到百望山去定向越野,脚
明明踏在这座山峰的背脊上,也在盘旋的山路上回望秋日的天空与城市,却觉分明地感
觉到内心与这些山峦的距离。这所有的美景终将幻作记忆,在我的灵台上,在我的心田
里,又会留下些什么痕迹呢?
大一的我,度过了经常失眠的上学期和在功课中苦苦挣扎的下学期。失眠多严重呢?有
时一晚上都知道自己是在努力入睡却一直是清醒的。直到天都蒙蒙亮了,我索性放弃了
入睡的努力,由它去了——结果居然睡着了一个小时。第二天整个下午都犯困,我记得
有一节“管弦乐理论基础”是我一直期待的,因为高中听音乐不多,更没有机会系统地
学习音乐知识。结果上课的时候昏昏沉沉,根本听不清音乐的调子。
我有很严重的眼病,看书的时间不能太长,多长呢?有...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4
無餘涅槃是「無餘」個甚麼?
一不信有無餘涅槃!二不知無餘涅槃是「無餘」個甚麼?
諾,就優待你一次吧!業種如來藏一題暫歇一回;看清楚,只是一回!
底下兩題就請您好生想想先吧!反正認真算來,兩題本自亦是同一題!
●到底有沒有小乘阿羅漢所證之「無餘涅槃」?
●若沒有,斯則經上所說有誤!然「無餘涅槃」見於經論處處, 非有誤也!
●若有,無餘涅槃的無餘,到底是在「無餘」個甚麼?
經論皆說:無餘者,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生滅緣起法,「盡滅無餘」!
●到底有沒有「阿羅漢滅盡五蘊十八界,證無餘涅槃」?
●到底無餘涅槃的無餘,是「無餘」個甚麼?
ps.
●五蘊十八界既然盡滅,為何不是斷滅?( 為何佛教涅槃不同於斷見外道?)
●阿羅漢證無餘涅槃;
無餘涅槃中,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一切生滅緣起虛妄法,無餘盡滅!
能生五蘊十八界之如來藏識卻是本自不來不去,不生不滅,如如獨存!
此即大般涅槃經所說「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現前!」
亦即小乘雜阿含所說「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乃名涅槃!」
●小乘阿羅漢須滅盡十八界一切生滅緣起虛妄法,方得證入無餘涅槃!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5
第8章 临济法门(三)——杨歧宗的建立
一、杨歧宗的创立
杨歧方会(992-1049),袁州宜春(江西宜春)人,俗姓冷。二十岁在
筠州(江西高安)九峰山出家,曾到潭州(湖南长沙)随石霜楚圆习禅,后到袁州杨歧
山和潭州云盖山开辟道场,禅林称为杨歧方会禅师。古德评之曰:“杨歧天纵神悟,善
入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风。”方会本人也以担荷如来大法,赓续临济正
脉自任。楚圆迁化,方会将先师遗像挂在禅堂,集众举哀。方会指着遗像谓众曰:“我
昔日行脚时,被这老和尚将一百二十斤担子放在我身上,如今且得天下太平。”是说临
济宗风到他这里,纔传扬开来,取得一统天下的态势,从禅宗整个发展史看,正是从杨
歧方会开始,临济宗的影响和地位超过云门、曹洞,成为禅宗主流。
(一)心法双忘性即真
方会上堂法语有云:“百千诸佛,天下老和尚出世,皆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
向这里明得去,尽与百千诸佛同参;若向这里未能明得,杨歧未免惹带口业。”是说方
会也别无伎俩,只是如历代祖师一般让人明心见性。真正的大禅师必然是对“心”、“
性”深有体悟,纔会以种种方便指导学人...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鈴木大拙答胡适博士
禅:答胡适博士
【这是答前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博士的一篇文章;胡适的文章为《中国禅宗,其历史与方
法》。("Ch'an Buddhism in China,Its History and Method")。这篇回答原刊于一九
五三年四月号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hilosophy East and West(卷三,第一期),并
附胡适本文。本书所录为胡适博士原文的提纲,以及铃木博士的回答全文,并此致谢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的编辑Charles A Moore博士的惠允。编者注言】
对于一篇文章的回答,若非把原来的文章一起刊载,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然而,胡适博
士对于中国禅宗史意见,铃木博士在回答中已经完全述及,因此可以自成一个整体。铃
木博士认为要把禅钉在历史的某个时期,以求解释,是徒劳无益的。下面我们把胡适博
士的文章做一个重点提示,以便读者可以知道铃木的答文中所指的是什么。
胡适的文章启首这样说:
“禅是否超乎我们的了解?
“四分之一多世纪以来,我学问渊博的朋友,铃木大拙博士,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
,就在把禅宗向西方世界做介绍并做解释。由于他不断的努力和他许...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9章 云门家风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千多年前的一场吐蕃僧争
由于应成派中观自月称以来之传承者,皆把识蕴中生灭性之意识心当作是不生不
灭之中道心,因此于穿凿附会大乘般若无分别智时,仅能以不离意识心分位差别之分别
相貌,而高谈引发无分别智或者悟入无分别。声称莲花戒于八世纪时,在西藏与中国禅
宗住持和尚对于所悟之空性兴起争辩,以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之意识心为宗旨的无分别
、蕴处界空相法,摧破中国禅宗和尚所主张禅宗所悟菩提心如来藏之无分别。今姑且不
论当时事件发生之确切性,纯粹就法义上是否符合世尊之圣教为准则,来检验莲花戒是
否真的摧破了中国禅宗所悟之无分别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兹举示记载于《顿
悟大乘正理决》中双方之若干往来问答,作为解析判别之根据: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
皆云
,离一切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顿悟大乘正理决》是巴黎国立图书馆第4646号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注3),其所记
载者,乃是八世纪时中国僧人释摩诃衍与印度僧人莲花戒,双方在西藏拉萨对于禅观之
来往问答质难;由法国戴密微先生加以注解,取名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9
第6章 临济法门(一)——临济宗的创立
一、黄檗希运
禅宗自从南北分宗,就开始走上多头发展的道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势由盛
趋衰,而禅宗则名家辈出,山头林立,呈现出繁荣景象,宗密所撰《禅源诸诠集都序》
,谓其所述禅门诸宗“殆且百家”,南侁、北秀、牛头、石头、荷泽、保唐、赵州,诸
宗大师龙吟虎啸、各擅胜场,禅宗由此走向鼎盛。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
原因,中晚唐以后,禅宗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神秀的北宗禅,再也不见有名僧闻世
,而慧能的南宗在南方得到迅猛发展、广东、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成为南宗禅的
策源地。其中又以江西禅风最盛,百丈怀海,南泉普愿、黄檗希运等等,皆不世出的大
禅师,他们的门下遍布大江南北,使慧能顿悟以新的风格播扬天下。
在后期禅宗“五家禅”中,临济宗风最为强劲,无论是接化学人,还是阐释祖意,
均新意迭出,不拘成规,其禅法特色,影响久远,成为中国禅宗中波及面最大、渗透最
强的宗派。临济禅法思想的直接原因,可追溯至黄檗希运。
          一、黄檗希运
希运,福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八、九世纪...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十五章 超群逸众
在马祖铺设的星光大道上,一时群星璀璨,争研斗艳,除了至伟至圣的百丈南泉以
外,还有三位杰出禅师深受马祖或其子孙的赞誉。
他们分别是西堂智藏、盐官齐安和归宗智常三大禅师。
西堂智藏亲受马祖袈裟,子承父业,作为禅林翘楚,自不待言。盐官齐安深受马祖
器重,是个传奇性人物,“犀牛扇子”天下闻名。归宗智常机用别出,风华绝代,受到
黄檗大师的无双激赏。
这三位禅门巨匠并是一时俊杰,龙吟虎啸,气吞山河。
01.马祖亲授袈裟
智藏是江西赣州人,735年出生。童年出家,比南泉还早两岁就离家学道。
小智藏相貌不凡,骨格清奇,有位高人算定他“当为法王之辅佐”,于是特地跑到
福建建阳佛迹岭投奔马祖。当时马祖刚刚出道,正好需要得力弟子辅弼,小智藏成为马
祖最为早期的弟子,也是侍奉时间最长的弟子。从此,直至马祖圆寂,智藏一直是马祖
最为倚重的股肱高徒。
智藏与怀海同为马祖入室弟子。当时人们称为“二大士角立”,小师弟南泉到来以
后,就鼎立而为“三大士”。
怀海是首座,智藏是西堂,他们都是马祖的左臂右膀。就像古代皇帝上朝分为文武
两...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