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发帖数: 176 | 1 南师怀谨开示“金刚念诵”与“耳声法门”
耳声法门---南怀瑾
一、内耳声法门-一这个方法是在自己体内自作声音,如念佛、念咒、念经等等。念的
方法又分为三种,即大声念、微声念(经称金刚念),及心声念(经称瑜伽念)。在念
的时候,用耳根返闻念的声音。就是说一边念一边自己向内听这个声音。最初听到的是
声声念念,是许多接连断续的念佛或念咒的声音,渐渐地收摄缩小,而达到专心一念一
声,最后终归使心念静止。
二、外耳声法门--这个方法是以外面的声音为对象,任何声音都可以。但最好是流水声
、瀑布声、风吹铃铎声、梵唱声等。用听外界声音的方法,最容易得定。在《楞严经》
中,二十五位菩萨的圆通法门,以观音的法门最好,“官印阀门”就是以音声法门入道
的。故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当最初心意能够专一在声音的时候,能够不昏沉,不散乱,就是说能够轻松自然地保持
这种专一的境界,就是得到了“定”,再经常地这样修习下去,有一天忽然入于寂境,
一切的声音都听不到了,这是静极的境象,定相出现了,佛经上称这个静象当“静结”。
在“静结”出现时,不要贪著这个境界,并且应该了解,动是现象,“静结”也是静的
现象,要超... 阅读全帖 |
|
j********0 发帖数: 47 | 2 在佛法中,如何评判是正法还是邪法? 这是学佛人都应该要面对、思惟、捡择的一个问
题。
世尊在经中(如《佛临涅槃记法住经卷1》、《佛说法灭尽经》、《楞严经卷第九》 等
)已预记末法时期,天魔波旬遣魔子魔孙披如来衣,住如来家,食如来食,坏如来法。
在此末法的现在,邪法充斥盈野也就不足为奇了。面对浩翰无边的佛法,到底那一个
是正法,那一个是邪法? 若无仔细的思惟与筛检,而将邪法误以为正法,并依之而薰习
、修学而不自知,其果报可能无法想像,甚至有比破戒(《大慧普觉禅师书》卷26)而下
堕三恶道还严重的可能,如是岂非冤枉至极? 学佛人应知佛法中,只有依佛的正法修学
才有正果可得、可证,若依邪法修学而欲得正果岂非痴人说梦。
在佛法里,何谓是正法与邪法呢? 依法修学而能成就亲证果位者即是正法,不能成就证
果的法皆是邪法。那又该如何评判呢? 佛法由释迦牟尼佛所开示、教导而传下,故正法
与邪法的分际,本就应以世尊的经律做为正邪的评判标准。亦即:如与世尊所说经律的
义理相契合的法即是正法,如有相悖者即是邪法。
例如:世尊在《阿含经》中授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由此当知,在弥勒尊佛下生之前,
必定无应身佛住世。...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为了防止「谭崔密意」的外洩,除了在开始「传法」之初,要谨慎观察被传法的对
象「成熟」了没有,在过程中要明辨谭崔法义中有两种「密意」,还要把将来「即身成
佛」所成就的谭崔「佛身」,当作矇驴的胡萝蔔,抬出来耍晃一下,本文正好就来评析
一下喇嘛教光怪陆离的「三种佛身」,请看原文:
原文:
"那波巴告诉我们:密意等同于曼陀罗法教,亦即誓愿法印,亦即秘密法教誓愿,
亦即谭崔密续法食总要等意;于中,报光身与化幻身智慧一起成就故;此中诸密,不应
显示."
前文中于第七条堕戒之第二项,有关「犯行」之第一段戒释只评析了部分内容,
今再续前文,从其原文中段开始讨论。宗喀巴此处,引那波巴之以「曼陀罗法教」、「
誓愿法印」、「秘密法教誓愿」来强化彼「密意」的重要性,给其信徒心理上的压力,
更说此为「亦即谭崔密续法食总要等意」。本来「法食」是佛说五种「出世间食」之一
,语出《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佛说:「夫观食有九事:四种人间食,五种出
人间食。云何四种是人间食?一者揣食,二者更乐食,三者念食,四者识食,是谓世间
有四种之食。彼云何名为五种之食,出世间之表?一者、禅食,二...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 当今世界上确实是有很多人不信宗教,或是不信佛法,他们认为:所有宗教不管是佛教
、基督教或是伊斯兰教,都是假的、是迷信的,目的只是要人们拿钱出来供他们教徒们
自己使用而已,是欺骗人的行业。然而,宗教是否真的全部都只是骗人的东西呢?如果
我们以世间上的道理来说,说宗教是骗人的东西,那么科学与哲学当然更是骗人的东西
了;因为就科学来说,科学家们所提出来的定理定律,一开始,都是以假设的理论、大
胆的信念为基础,再去做进一步推论,一步接著一步的假设、研究与推测的,如此一来
,岂不是一开始就已经不是真实的事相了吗?一开始就已经是假设性的论说了。很有可
能在一百个、一千个假设里,才有一个最后证实是正确的理论,其他的九十九个假设,
都成为虚幻的想像、都成为了骗人的东西了;那么在哲学这一方面,又是如何的现象呢
?被称为科学之母的哲学,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纪,则是走入了象牙塔的世界里,在那里
述说著没有多少人能够听得懂的梦音呓语;更有人发出“哲学已死”的论调,来说明哲
学的当今无用论。如此看来,现代人所赖以生存的万能科学,原来是不实的假设所堆砌
的假象;现代人所信受的哲学亦只是一群一群不同的人,粉墨登场,在舞...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5 诸位常时来请开示。令我很觉感愧。诸位天天辛辛苦苦。砍柴锄地。挑土搬砖。一天忙
到晚。也没打失办道的念头。那种为道的殷重心。实在令人感动。虚云惭愧。无道无德
。说不上所谓开示。只是拾古人几句涎唾。来酬诸位之问而已。
用功的入门方法
用功办道的方法很多。现在且约略说说。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
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
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楞严经说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乃必然的道理。谈到因果。我说两件故事来证明。
一。琉璃王诛释种的故事。释迦佛前。迦毗罗阅城里有一个捕鱼村。村里有个大池
。那时天旱水涸。池里的鱼类尽给村人取吃。最后剩下一尾最大的鱼。也被烹杀。祗有
一个小孩从来没有吃鱼肉。仅那天敲了大鱼头三下来玩耍。后来释迦佛住世的时候。波
斯匿王很相信佛法。娶释种女生下一个太子。叫做琉璃。琉璃幼时在释种住的迦毗罗阅
城读书。一天因为戏坐佛的座位。被人骂他。把...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6 一、通问
问: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大事是何等事?(余萍)
答:大事者,生死也。请细思想,人间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惟此事独佛能了之,所
以应世,来为众生解决此事也。
问:人生究竟为什么活著?佛教如何说法?(施无畏)
答:此名人生观,各个观点不同,佛法谓是善恶业力牵引。一度来受果报。悟者借此寻
求解脱,迷者再造新殃,再受后报。
问:世上宇宙真理是否有一个?谁(哪一个宗教)是唯一真理?(黄圣吼)
答:此问题颇笼统,宇宙之大,事物之多,要从何处说起。兹可说,各事物各有真理,
若归纳之,有一个总真理,所谓‘万法归一’。此‘万法归一’,名‘一真法界’,而
不与万物俱,万物生灭无常,‘一真法界’,如如不动,所以名为真也。何种宗教悟得
此理,且有把握办得到,便是真理宗教。
问:佛与圣人有何区别?(李中心)
答:圣人种种不一,有世间及出世间两大类,此两类又分若干种,世间圣人,仅以我国
而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伯夷柳下惠等皆是也。出世间圣人,十地菩萨降而至缘觉声闻
等皆是也。佛则与此两类皆不同,即上两类圣,所知所能者,佛皆知能,佛所知所能者
,上两类圣,有所不知不能。
问:佛教救世有出世的独立人权,为...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engshui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Fengshui
标 题: 转: 放生杀生现报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35:52 2013, 美东)
放生杀生现报录
原文: http://bookgb.bfnn.org/books/0858.htm
江慎修居士选录
印光老法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序
江慎修先生爱物戕物编题词
放生救物—延寿
放生救物—愈疾
放牛救物—免患
放生救物—得子
放生救物—得智
杀生恶报—屠宰
杀生恶报—食牛戒牛
杀生恶报—暴殄
杀生恶报—残害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序
江慎修先生者,乃前清一代之经学大家,婺源明道潜修之隐君子也。博学多闻,无书不
读,而且一一悉探其精微,人其阃奥,唯以教育英才为乐,不以富贵利达为事。当六岁
时,甫受庭训,日记数千言,父奇其敏,以十三经注疏遍授之,先生自是精心研究数十
年。举凡经史百家天文地理音韵翻切之学,无不融会贯通,遂以著述发明义蕴为己任,
所著近二十种,几二百卷。当时国家及名人著述,多皆取为依据。至乾隆三十七...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8 索达吉堪布
问(19):藏传之密宗的修行,要以显教为基础。我想知道的是,显教的修学与密宗是
什么关系?密宗与显教有什么不同?
答:藏密的修学的确是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上,但所谓的密教要以显宗为基础并不意味着
一定要把显宗全部学完了才可进入密法的学习。这里所说的基础有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历史上看,藏传佛教最初的兴起是从显宗经典的弘扬上开始的。据《唐书》记
载,约在东晋时期,藏地进入了托托日年赞国王(《唐书》称其为陀土度)的统治时期
。公元317年,当国王已是花甲之年时,有一天突然天降四部宝典:《宝箧庄严论》、
《百拜忏悔经》、《十善经》、《十二因缘经》等,并且虚空中还传出声音说:“自兹
当俟五世,始晓此事。”也即是说再过五个朝代,人们才能懂得这些佛典的内容。结果
等到松赞干布执政时,藏地开始有了文字,人们真地明白了这些经文的含义。也就是从
那时候起,显宗经典为后来密法的弘扬开始打下牢靠的基石。
第二,密法的修证必须以显宗的出离心、菩提心为基础。基本上在藏传佛教的每一个修
法仪轨中,篇首都有皈依、发心等内容,以此称密法之修行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上。
至于二者的关系,佛陀在《文殊真实名经》中称...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633 | 9 契入空性的关键
越尘居士
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 2
二、特殊的引导方便 4
三、对方法与环境等因素的考量 6
四、常见错误辨正 7
五、 心闻无遮出尘初步(略去)
5.1第一步引导,心闻无遮扯脱根尘
5.2明晰出尘
5.3第二步引导, 毗婆舍那
5.3契入空性前常见错误的校正
5.4伴随进展的现象
六、 广大无边菩提道――继续深入(略去)
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
在契入空性之前,行人应当在佛法的修学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要以言之为
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苦集灭道; 菩提心,广大慈悲,利益一切众生趋向解脱;正见
,缘起性空,无主宰,非实有。 此三主要道见诸三藏十二部,前贤大德均已广说。若
圆满三主要道,则行人业已成佛。这里作为契入空性前的基础,对出离心方面的大致要
求是对世间法知虚妄而有节制,菩提心方面要求大致是愿菩提心及少分行菩提心范围,
而对正见的要求则是闻思范围。 在此基础上,行人以戒律为防护,以禅修为增上,依正
见经毗婆舍那而契入空性。由思维所成见通向空性现量见道的关键过渡是毗婆舍那,即
在思维心下对自心相似相续正观缘起。 若得相应,则行人得以现量体会无生本觉...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10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
今天我们讲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的《醒梦辩论歌·幻乐众音》。
所谓醒梦辩论,就是醒者和梦者两个人在彼此谁真谁假的问题上展开辩论,然后智慧大
法官派出妙慧审判员裁决定案,在决定了真假正邪之后,就得出一个结论“原来醒者和
梦者平等无差别”。从此之后,醒者和梦者手拉手成了一对好朋友,他们的心态和行为
和合成了一致。以后,他们就合二为一,连一也最终消失在虚空中。
妙慧审判员作了成功的调和之后,得到慧王最大的赏赐。慧王授予他虚空的王政,在那
个虚空花园里,和风一吹,甘甜的淳蜜纷纷飘降,有享之不尽的甜蜜。慧王还赐予他一
位美丽的王妃“石女女”,这位王妃永不衰老,称心如意,他们过着无上喜乐的生活。
再后来就和慧王融为一体。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在整个戏剧上演的过程中,有一面天鼓不断地发出种种幻化的音乐声,戏剧的前一部分
是幻化音乐,中间一部分是幻化音乐,后面一部分还是幻化音乐,而且这个幻化音乐充
满了宇宙时空,在每个显现上面都演唱,唱得非常美妙,意境深远,这叫“幻乐众音”。
以上结合歌剧的故事情节,讲了题目的表面意思,那么它的内义是什么呢?这个内义真
是浩瀚如海,里...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11 释道阶(公元1870~1934年),俗姓许,名常践,号晓钟。出家后法名道阶,又号八不
头陀。他是湖南衡山人,生于清同治9年(1870年),幼受私塾教育,十余岁时好听神
仙故事,就有了出家修道的思想。十四岁开始茹素,十九岁时,双亲以“不孝有三,无
后为大”的理由,要为他娶妻,他遂离家出走,到衡阳智胜寺依真际法师剃度出家。第
二天到来阳报恩寺,依碧崖律师受具足戒,自此专志参禅。
他在峡山二端寺掩关三年,又从南岳默庵长老阅藏,学习天台、华严、法相、禅、律、
净土各宗典籍。他生性颖悟,又学习认真,因此在佛学上具有相当的造诣。时八指头陀
敬安法师亦在湘,道阶咨参八指头陀,道誉隆起。
光绪21年(1895年),在衡山西禅寺首次开座讲《法华经》,学徒盈室,深受欢迎。继
之,在永兴龙角山讲天台教观,听众也很多。在此段时间内,先后受聘担任衡阳之罗汉
寺、西禅寺、雁峰寺、塔元寺,及南岳上封寺、培元寺等之戒坛教授。光绪26年(1900
年),受请出任金钱山寺住持。
光绪27年(1901年),在金钱山寺开讲《弥陀要解》及《二时课诵》。并开坛传授千佛
大戒,度僧三百余人,可谓盛况空前。光绪28年(1902年),...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2 醒梦辩论歌: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
二、醒梦争辩
分二:(一)引言 (二)正辩
(一)引言
昨夜梦中美妙境,今朝所遇显现法,
二者最初同等生,二者最终同等灭,
梦执梦现以为实,醒执醒现方为真。
醒梦今辩谁为真。
昨晚有很好的梦境,这是梦里善妙的显现。“今朝所遇显现法”,就是今天醒时遇到的
种种显现,也就是醒时种种人、事、物的现象。
这个“遇”字很妙,什么是遇?就是心识前刹那刹那都有新景象,好像心在和它相遇一
样。实际只有心在幻化游舞,一幕幕景象不断在心前呈现,就叫做“遇”。用一句话表
达,就是“眼前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二者最初同等生,二者最终同等灭”,这是讲醒梦显现的相同之处。在什么地方相同
呢?就是醒和梦的显现都是在最初一刻忽尔生起,就是前面没有,忽尔在心前显现了,
而且,到了一段显现的末尾,忽尔消失。像这样,梦境是一段段显现生起灭去,醒也是
一段段显现生起灭去。(歌中这一句很重要,有智慧的人领会这一句,就明白显现都是
虚假的。等到整个辩论讲好了,那时回头再看,会对这一句有所领会。)
梦者执著梦的显现是真实,醒者执著醒的显现才真实,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显现真实,由
此就开始辩论谁才是...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3 声闻解脱道行人,如法观修断我见后,成初果解脱。若复精进修习,一世即成阿罗汉果
。若从此懈怠、随缘度日,则最慢需七次人天往返,方成四果解脱圣人。而大乘佛菩提
道行人,于初次明心见道后,成第七不退转住位菩萨。尚需几近三大阿僧劫的时间,经
历八九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二觉的修习,方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极乐世
界的菩萨,以寿命无量故,能一世即至一生补处。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寿命短促,明心见
性后,若悲心特重不取佛国妙土,以愿力故即需一世一世转世修行,戒行越益清净、定
力越益深细、慧学越益增上。如果有这样的菩萨转生人间,因修行深妙故,能多分少分
了知自己过去世修道的经历。为启学人信心,或为演述深妙佛法而略示过去世因缘,如
理如实而说,有益佛法宏传。但是,如果某佛或某大菩萨为某一特别的因缘应化为某一
身份(如国主、禅师、居士等)时,佛在《楞严经》中开示:这类佛菩萨应化身不会说
自己是某某佛、某某菩萨的转世、化身,泄佛密因故,不利于与众生同事利行故。如佛
世时,有的阿罗汉其实是佛菩萨应化而来辅助释迦世尊宏化众生的,但他们终其一生只
以二乘圣人自居,不会泄露自己其实是某佛某菩萨的密因。亦如世间演员...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4 《藏密上师大言录》之二:好言诸佛应世(修改版)
好言诸佛应世
声闻解脱道行人,如法观修断我见后,成初果解脱。若复精进修习,一世即成阿罗汉
果。若从此懈怠、随缘度日,则最慢需七次人天往返,方成四果解脱圣人。而大乘佛菩
提道行人,于初次明心见道后,成第七不退转住位菩萨。尚需几近三大阿僧劫的时间,
经历八九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二觉的修习,方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极乐
世界的菩萨,以寿命无量故,能一世即至一生补处。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寿命短促,明心
见性后,若悲心特重不取佛国妙土,以愿力故即需一世一世转世修行,戒行越益清净、
定力越益深细、慧学越益增上。如果有这样的菩萨转生人间,因修行深妙故,能多分少
分了知自己过去世修道的经历。为启学人信心,或为演述深妙佛法而略示过去世因缘,
如理如实而说,有益佛法宏传。但是,如果某佛或某大菩萨为某一特别的因缘应化为某
一身份(如国主、禅师、居士等)时,佛在《楞严经》中开示:这类佛菩萨应化身不会
说自己是某某佛、某某菩萨的转世、化身,泄佛密因故,不利于与众生同事利行故。如
佛世时,有的阿罗汉其实是佛菩萨应化而来辅助释迦世尊宏化众生的,但他们终其一生
只以...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15 索达吉堪布
问(19):藏传之密宗的修行,要以显教为基础。我想知道的是,显教的修学与密宗是
什么关系?密宗与显教有什么不同?
答:藏密的修学的确是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上,但所谓的密教要以显宗为基础并不意味着
一定要把显宗全部学完了才可进入密法的学习。这里所说的基础有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历史上看,藏传佛教最初的兴起是从显宗经典的弘扬上开始的。据《唐书》记
载,约在东晋时期,藏地进入了托托日年赞国王(《唐书》称其为陀土度)的统治时期
。公元317年,当国王已是花甲之年时,有一天突然天降四部宝典:《宝箧庄严论》、
《百拜忏悔经》、《十善经》、《十二因缘经》等,并且虚空中还传出声音说:“自兹
当俟五世,始晓此事。”也即是说再过五个朝代,人们才能懂得这些佛典的内容。结果
等到松赞干布执政时,藏地开始有了文字,人们真地明白了这些经文的含义。也就是从
那时候起,显宗经典为后来密法的弘扬开始打下牢靠的基石。
第二,密法的修证必须以显宗的出离心、菩提心为基础。基本上在藏传佛教的每一个修
法仪轨中,篇首都有皈依、发心等内容,以此称密法之修行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上。
至于二者的关系,佛陀在《文殊真实名经》中称...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唯识与如来藏的争论,是近代才有的现象,最初,由提出“法相唯识学”的瓯阳竟
无居士(1871—1943),与提出“法界缘觉教法”的太虚法师(1889—1947)揭开了至今将
近百年的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之争论,争论孰能真正代表佛法的正统义旨。接在太虚法师
与欧阳竟无之后,则有印顺、王恩洋、吕溦、雄十力等人各自以自己所宗的思想理论提
出种种的佛法见解,互起争执,遂使得世人产生了民初佛法大兴盛矣的表相,至今仍然
有人心向往之,然而世人却不了解,事实上佛法的真正义旨,经过了这样的各自争论之
后,所得出来的结论,却已使得本来完整圆满的 佛陀法教,变成了支离破碎,各自为
论,以己为宗的戏论佛法现象情况,错解了佛法义旨,破坏了后世的佛弟子们修学真正
佛法的道路。自瓯阳竟无生存的时代往前推移几千年以迄佛世,所有的佛弟子们,包括
中国与印度的佛法修学者,纵然有中观与唯识的分门别派,然而普遍地都承认阿赖耶识
是第八识,如来藏也是第八识,为何在民国初年左右时期的这些前人会提出这个问题来
呢?他们之所以会对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产生不如理的作意,咎在自身未证法性,因为不
能自宗通达的缘故,因此对于不一不异,名相...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7 释印顺在《般若经讲记》中说:“佛陀创觉了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1
然而,他所谓的“诸法实相”与“缘起性空的中道”却不是佛陀所开示的中道实相——
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而是否定第七、第八识而说的无因唯缘之意识心中“缘起性空、一
切法空”的概念,本质即是无因论、断灭空的六识论恶邪见。但释印顺却又怕被说是断
灭见,因此就施设建立了“意识细心”及“灭相真如”,正是兼具了断常二见,完全落
在二边,哪里会有中道可说!
佛法所说真正的中道是指胜义谛的真实中道,也就是诸法实相—第八识真心如来藏
—之涅槃中道体性。譬如《央掘魔罗经》卷 4:
(佛告文殊师利:)“是故如来说一乘中道离于二边,我真实、佛真实、法真实、
僧真实,是故说中道名摩诃衍。”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众生不知中道,妄
想说余中道。”2
就如经中所开示的,此唯一佛乘的大乘中道才是真正的中道,但因甚深微妙故众生
难知难解,因此世尊虽然在初转法轮时即已为众生宣演此涅槃本际之中道实相,然二乘
人不知不解唯一佛乘的胜妙义理故,闻佛开示后就解读成二乘法修行事相上之中道。譬
如《中阿含经》卷 43〈根本分别品〉:
莫求欲乐极下贱业、...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18 五祖最上乘论
第五祖弘忍禅师述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
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
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
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
,不能照辉。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
只为云雾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
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般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答曰:维摩经云:如,无有生;如,无有灭。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净。清净
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从缘生。又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一切
众生者,即我等是也。众贤圣者,即诸佛是也。名相虽别,身中真如法性,并同不生
不灭。故言皆如也。故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
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不属于修。于...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19 有人帖了道家十大人物,本来想回复,最后决定还是单开一个。因为我觉得那个帖子有
些混乱,其中传说和历史混淆,后面回复又把道教和道家也混淆。
首先,道教和道家是两个概念,不是完全一回事。许地山先生的《道教史》说“古代的
道家是讲道理,后来的道教是讲迷信。” 不过许先生作为五四时代砸烂孔家店,破四
旧风气熏陶的小将,也是有其偏激处的。但是分离道家和道教确实应该的。
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道家是南方楚国的精神,而道教是两个传统的合一(北方燕
国的方士神仙术传统和南方楚国的道家传统)。
下面是我认为的道教十大人物,没有老庄,肯定的:
1)张道陵
道教由东汉张道陵创始,后世乃称他为“天师”或“祖师爷”,其子张衡为“嗣师”,
其孙张鲁为“系师”,被尊为“三师”。他的孙子张鲁在刘焉的帮助下,割据汉中,实
践了一个道教的乌托邦社会。不过张鲁和割据益州的刘璋从小就是死对头,因为张鲁的
母亲和刘璋的父亲刘焉通奸,然后小张鲁被刘焉收养为养子。刘璋认为他们夺走了自己
的父亲,害了自己的母亲,张鲁也认为是奇耻大辱。这个仇恨可以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
来解释的,是不死不休的。两人后来也同归于尽,不过下场都还好,分别在... 阅读全帖 |
|
m*****g 发帖数: 12253 | 20 ☆─────────────────────────────────────☆
Tupac (海门的斧头蹈海的刀英正的兽) 于 (Tue Jun 26 13:37:00 2012, 美东) 提到:
当然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意见,答案有道理的也算对。
神马选来皮二哥换来神。罗德曼之类的就不要提了,不然我这伪币不够发的,而且这俩
次还真谈不上多体现水平的。
btw,神马乔老爷运气好落到芝加哥抱大腿之类谬论,简直是拉低了窒息帝扇子的平均智
商啊。 真对乔老爷对公牛有点了解,都知道我在说啥。
没空多废话了,明白的都明白,假装不明白的说死他还是假装不明白。我预感到窒息帝
的古德霸就要产生了,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更新: 老流氓菲尔爷已经被抢答过了,晚来的就对不住了没包子了哈。
再更新:我心目中的答案 卡特奈特-奥克利 也已经有了。
不过这贴继续,欢迎各种答案,不过只发得起1包了,就当大家凑个热闹,顺利回忆下
历史,搞搞科普啥的也挺好
再更新Nehalem Jordan的大包一发
比他们晚的两位yibeijiu francexplosn 就只有参与包了
☆─────────────────... 阅读全帖 |
|
m*****g 发帖数: 12253 | 21 ☆─────────────────────────────────────☆
Tupac (海门的斧头蹈海的刀英正的兽) 于 (Tue Jun 26 13:37:00 2012, 美东) 提到:
当然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意见,答案有道理的也算对。
神马选来皮二哥换来神。罗德曼之类的就不要提了,不然我这伪币不够发的,而且这俩
次还真谈不上多体现水平的。
btw,神马乔老爷运气好落到芝加哥抱大腿之类谬论,简直是拉低了窒息帝扇子的平均智
商啊。 真对乔老爷对公牛有点了解,都知道我在说啥。
没空多废话了,明白的都明白,假装不明白的说死他还是假装不明白。我预感到窒息帝
的古德霸就要产生了,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更新: 老流氓菲尔爷已经被抢答过了,晚来的就对不住了没包子了哈。
再更新:我心目中的答案 卡特奈特-奥克利 也已经有了。
不过这贴继续,欢迎各种答案,不过只发得起1包了,就当大家凑个热闹,顺利回忆下
历史,搞搞科普啥的也挺好
再更新Nehalem Jordan的大包一发
比他们晚的两位yibeijiu francexplosn 就只有参与包了
☆─────────────────...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22 周末有时间,翻开以前笔记本里摘抄的语句,POST上来,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随便看看:
————————————————————————————————
电光影里斩春风——空斩空,生死空,人法空。
——夏目漱石
悟了道,也无所谓悟,倘使心中有一个悟道,就不算道。
——巢,空,鸟
月在青天水在瓶,本来就是道。
——药山惟严禅师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杜荀鹤
心心心,难可寻,实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达摩祖师
明明梦里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元音老人
抱起孩子的时候,不由地担心起孩子的将来。我的眼睛已被泪水悄然沁满。
孩子,父母别无所求,只希望你一生遇到好人。
——坂本真明
著境生灭起...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82482 | 23 敦煌的画匠没有教育不识字,是你臆想的吧。画匠要学徒学艺,才能出来混。学徒学艺
的过程,就是过去的艺术教育,乔托米开朗基罗时代也是如此。拜师学艺也是教育……
刘邦至少是个亭长,算是读书识字的,根本就不是没有受过教育之人!
我印象中,禅师方丈大和尚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跟苏东坡之流一起喝茶聊天的……
你这我还真不同意,没有教育过可能艺术成就更高。 当然我不是反智,只是想说教育
程度和艺术造诣这两者没啥必然关系。
敦煌的那些个画匠没一个很有文化的,估计大多不识字,不妨碍画出让张大千流连忘返
舍不得走抄了一辈子的精品。 小孩子马路边要饭的儿歌儿,精彩程度不见得差过文人
的洋洋洒洒。 禅师里不识字的不要太多,照样捏你鼻子捏的你没头没脑。 刘邦是个流
氓,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水平我看超过一大半的汉赋。 |
|
b*s 发帖数: 82482 | 24 敦煌的画匠没有教育不识字,是你臆想的吧。画匠要学徒学艺,才能出来混。学徒学艺
的过程,就是过去的艺术教育,乔托米开朗基罗时代也是如此。拜师学艺也是教育……
刘邦至少是个亭长,算是读书识字的,根本就不是没有受过教育之人!
我印象中,禅师方丈大和尚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跟苏东坡之流一起喝茶聊天的……
你这我还真不同意,没有教育过可能艺术成就更高。 当然我不是反智,只是想说教育
程度和艺术造诣这两者没啥必然关系。
敦煌的那些个画匠没一个很有文化的,估计大多不识字,不妨碍画出让张大千流连忘返
舍不得走抄了一辈子的精品。 小孩子马路边要饭的儿歌儿,精彩程度不见得差过文人
的洋洋洒洒。 禅师里不识字的不要太多,照样捏你鼻子捏的你没头没脑。 刘邦是个流
氓,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水平我看超过一大半的汉赋。 |
|
Z***T 发帖数: 727 | 2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坐禅与养生 坐禅与养生
佛法(尤其是禅法)与养生有著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佛教界的共识。
我国的禅法是由菩提达摩开创的。他创导的“二入四行”禅法,对养生有著直接的
指导意义。其中的“二入”,指的是。理入”(禅法的宗教理论)和“行入”(禅法的宗
教实践),其中的“四行”,指的是“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
行”。
“二入四行”的禅法,旨在去掉真如本性所蒙受的“客尘”,不使自己的认识有差
别之相,从而进入寂然清净的境界。
菩提达摩以后的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 一脉相承。到了五
祖弘忍之后,中国禅分为南北二宗。因其皆渊源于。“东山法门”,所以宗旨、理论九
体一致,主要区别在于用以“安心”(明心见性)的方法(亦即修习、养生的方法)有“南
顿北渐”的不同。
以神秀为首的北宗,修习禅法继承了道信、弘忍的传统,坚持“一行三昧”的禅定
,以观想真如为修习的要旨以了知“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平等无二”为修习所追求的智
慧,以称念一佛名号为修习的门径。其“安心”见性的方法,有十六字要诀:“凝心入
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
所谓“一行三昧”,又称作“常坐三昧”,出于《文殊说般若...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26 转一些小禅语,给感恩节在家上网的同学浏览。
———————————————————————————————————
你的生气属于哪一种?
有些人像刻在石上的字,易怒而且怒气历久弥新。
有些人则像在沙里的字,易怒但怒气很快就消弭于无形。
有些人则如写在水中的字,不留任何已成过往的想法。
但最完美的人是如写在风中的字,让侮辱和逆耳的批评与意识中擦身而过,他们的心中
永远都是纯净而安宁,呈现出光可鉴人的一面。
生的气本来就是风的一种。
——————————————————————————————————————
@禅语堂 : 空中,落叶飘零;眼前,秋风凝霜。
一位秀才问禅师:“此情此景,人生当作何感悟?”
禅师淡淡说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诚然,花开花落自有规律不受人左右。
而人无法掌握的又何止与此?常怀一颗平常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足矣。
心乱只因心在尘世,心静只因心在禅间……
——————————————————————————————————————
我,在你们的爱情里孕育,在你们的渴盼中拔节,在你们的望眼中走远。
很多时候,我看到的是你们渐去渐老的背影,而承受的,却是你...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27 索达吉堪布
有人认为藏地修密者,别解脱戒并不清净,这种观念实是很大的误解。藏地虽然密法兴
盛,但僧人所行持的主要还是清净的小乘戒律。明朗仁波切也曾根据续部说:在吃毒不
致中毒时,方可行持密宗行为。无论何种续部与论典,都没有对凡夫俗子开许双运、降
伏、饮酒等。《时轮金刚》云:“凡夫人不能作瑜珈士的行为,瑜珈士不能做大成就者
的行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陀的行为。”阿日大班智达云:“无论声缘乘、菩萨乘与密
乘都未开许自相烦恼(即未有方便法所摄之贪嗔痴等)。”
藏王赤松德真当时作了规定:“藏地僧俗今后见解依龙树菩萨,行为依静命大堪布。”
麦彭仁波切也曾说:“希有萨霍堪布之行为,无等龙树菩萨之见解,彼二一味传承所印
持,愿盛前译胜者之教法。”在历史上,旧密的祖庭拉萨桑耶寺曾集会七千余持清净小
乘戒律的僧众,历来也经常有聚集数千持小乘戒僧众的寺院。1982年法王如意宝在整顿
四川、青海一带藏区的佛教时,教诫说:“夜空的星星虽然繁多,但启明星只有一颗,
除大瑜珈师和大成就者外,所有僧尼必须以别解脱戒律为首,破别解脱根本戒者不得与
僧团共住。”在如今的密法中心喇荣五明佛学院,六千余僧众也皆是持清净的小乘...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1118 | 28 当益都的城墙出现在眼前,一行众人各自心思不同。(下载全文到:www.53xs.com)/
有忐忑不安的,有带点好奇的,有故作镇静的,有长出了一口气的。姓石的百户驱
马走在最前,回头笑了笑,说道:益都已经到了。封秀才、景慧大师,如果顺利的话,
也许今天晚上你们就能见着陆大人了。
封帖木心中砰砰直跳,脸上装出一片欢喜,控缰的双手因太过用力,已握得发白。
他干笑了两声,说道:这一路上真是有劳石将军了,辛苦辛苦。转了转眼珠,貌似殷勤
地问道,不知将军晚上有事么?
怎么?
为表谢意,想请将军一起见见陆公。也好让在下借花献佛,敬将军几杯酒。
封帖木胆子不大,这一路上走来,当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连睡觉都警醒的很
,就只怕一不小心说梦话漏了嘴。他害怕到这等程度,又岂会主动挽留石百户在身边?
之所以有这么一说,其实只不过是在试探而已,试探等进了城后,石百户还会不会继续
留在他们身边。
石百户说道:不过赶了几天路,有什么辛苦的?陆大人那里俺就不去了。封帖木暗
中松了口气,气还没松完,听他接着说道:等会儿进了城,麻烦几位先跟着俺去一趟分
枢密院。待俺交过军... 阅读全帖 |
|
k*****c 发帖数: 1670 | 29 【第一章】——定约
【第二章】——无上魔功
【第三章】——普陀圣境
【第四章】——芥子纳须弥
【第五章】——回归
【第一章】——定约
翠羽山的前山并不高,从山顶到山脚也就两百余丈,一路上全都是三丈长、
两尺宽的青石台阶。
此刻,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就站在山顶上朝着四周眺望。她想找到一男一
女,可惜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看到的全都是上山下山的香客。
她的心里充满忧急。
翠羽宫并不属于最早知道大劫将至的门派,只是这段日子气氛诡异,加上她
们和官府联系密切,所以天宝州发生的那些事第一时间就传到她们耳中;其中剑
宗传承和飞针之术重现绝对是令人震撼的大事,而且两者都和上一次天地大劫有
关,不由得让她们产生无限遐想。
女人大多敏感,所以翠羽宫高层一合计,立刻感觉到即将有大事发生。
天宝州发生的那些事里,璇玑派的身影若隐若现。翠羽宫和璇玑派交情一向
不错,所以她们找相熟的璇玑派的人问了一下,结果璇玑派的人大多呑呑吐吐,
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只有两个交情最深厚的人私下给了一些暗示。
那些暗示无不指向万年前的那场大劫。
确认这件事之后,翠羽宫上上下下顿时感到恐慌起来,没人比她们更了解大
劫的恐怖。
这半年来...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puti (小葡萄),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电光影里斩春风——空斩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 19:01:33 2011, 美东)
周末有时间,翻开以前笔记本里摘抄的语句,POST上来,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随便看看:
————————————————————————————————
电光影里斩春风——空斩空,生死空,人法空。
——夏目漱石
悟了道,也无所谓悟,倘使心中有一个悟道,就不算道。
——巢,空,鸟
月在青天水在瓶,本来就是道。
——药山惟严禅师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杜荀鹤
心心心,难可寻,实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达摩祖师
明明梦里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阅读全帖 |
|
r*******c 发帖数: 1060 | 31 有人看过这篇文章么:
年少修行忆事
作者:无名氏
我在台湾出生,出生的时候,佛陀已经入灭了近二千五百年。小时候,我有时会带
着一种惶恐的心情靠近镜子,望着镜中人,摸摸脸,揑揑身体,问自己:「这是谁?」
我甚至于闭起眼睛,注意呼吸几分钟,努力的想自己「生从何来」,然而答案依然没有
浮现,我总有懊恼的感觉。那时,我觉得大部份的人,每天活着,活得那么的老神在在
,竟然都不会想要出离一再循环的生死牢狱(rodha, Vism.495),实在不可思议。隐隐
约约之中,我似乎已在寻根,寻找一条能够「终结生死」(ni-rodha﹐灭,无牢狱(之灾
) )的理路。
在我七岁左右的时候,就由父亲的口中得知,印度曾经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因为体
悟了人生有生、老、病、死的苦,于是透过修行而悟道(脱离生死轮回)。佛陀的修行故
事,在我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可说是记忆犹新,这让我更加的肯定──确实是有个
「出脱生死之道」;那时,我生起了想要修行的心意,可是又不敢说出来。家人及身边
的人都没有在修行,我没有可学习的对象,也不知道何处可找到正确的方法。在缺乏老
师及经书的引导下,我也只能独自摸索。
一... 阅读全帖 |
|
r******3 发帖数: 586 | 32 这人太厉害了,我第一次看到,而且他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谢谢rainbowcc的转帖,我单独列出主题
------------------------------
年少修行忆事
作者:无名氏
我在台湾出生,出生的时候,佛陀已经入灭了近二千五百年。小时候,我有时会带
着一种惶恐的心情靠近镜子,望着镜中人,摸摸脸,揑揑身体,问自己:「这是谁?」
我甚至于闭起眼睛,注意呼吸几分钟,努力的想自己「生从何来」,然而答案依然没有
浮现,我总有懊恼的感觉。那时,我觉得大部份的人,每天活着,活得那么的老神在在
,竟然都不会想要出离一再循环的生死牢狱(rodha, Vism.495),实在不可思议。隐隐
约约之中,我似乎已在寻根,寻找一条能够「终结生死」(ni-rodha﹐灭,无牢狱(之灾
) )的理路。
在我七岁左右的时候,就由父亲的口中得知,印度曾经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因为体
悟了人生有生、老、病、死的苦,于是透过修行而悟道(脱离生死轮回)。佛陀的修行故
事,在我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可说是记忆犹新,这让我更加的肯定──确实是有个
「出脱生死之道」;那时,我生起了想要修行的心意...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3 第四章 性行与业处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3:34 点击:186
第四章性行与业处
性行
性行有六种,即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寻行……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4段》依据《清净道论》的定义,性行和本性、增性是同一意
义,皆指人的个性倾向。精确地说,这里所指的性行是一个人在禅修上所显的性行。有
些人天生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子,但他在禅修上却很可能有着过人的潜能或造诣。将人
分为六种性行,是种相当简约的方法。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同时具备贪、瞋、痴、信
、觉、寻六种性行当中的某几种性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很多人有多重性格。再者
,俗语说得好:「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实有千千万万不同种类的人,怎么说只有六
种性行呢?虽说人可以五花八门,但也不离这六大种,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很多
修行人在修行时都忘了关注自己所属性行。一人的良药很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药。比如说
,现代健康学大多建议我们多吃生菜,喝生水,但对某些体质偏寒,特别是胃虚的人可
不要盲从。同样的,诸如:「完全放松」、「不需决意」等禅修口诀并不适合痴行修...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4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亦名禅那理行诸诠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禅源诸诠集者,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
故都题此名也。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
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
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
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
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
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
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
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
。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
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门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
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
...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922 | 35 三平祖师公与韩愈驱鰐文
有一次,潮阳县尉请韩愈刺史到灵山拜访大颠。大颠命他的门徒三平(祖师公)烹
茶招待众客人。韩愈高兴地问大颠:“下官州务繁忙,无时间钻研佛经,禅师何妨指点
一二!”
大颠入定良久而不答,三平(祖师公)不忍,故意敲禅床三下。
大颠严肃地问道:“你敲床做什么?”
三平(祖师公)急忙跪下道:“师父岂不是告诉韩公:‘先以定动,旨以智拨’吗
!?”
韩愈闻言,似乎领会其意,说:“和尚门风高峻,下官从令徒处,明白事佛的大概
意思了”
唐代中国的岭南地区,鳄鱼肆虐成灾,时任广东潮州府地方官的韩愈曾写下了那篇
著名的《祭鳄鱼文》,据说韩愈发文数日之后,鳄鱼果然销声匿迹了——给鳄鱼添了几
分灵性和神秘色彩,至今潮州城外仍然有一座雄伟的“祭鳄台”,以纪念这一典故。传
说中,三平(祖师公)是这一事件的主角之一。
原来韩愈在潮州期间,曾几次到潮阳境内祭海神,祈求合境平安,一次,他愁于鳄
鱼扰民之事,赶来庙里请教大颠,禅师故意回避,要三平(祖师公)谎称云游不在,如
此往返几次,三平(祖师公)不忍,教韩愈用手中的笔驱鳄,韩愈心领神会,写下《祭
鳄鱼文》,在河边祭鳄鱼时,有一公一母两只巨鰐兴风作...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36 (摘自《近代往生随闻录》 宽律法师撰录)
显 根 法 师
显根,浙江温岭人。不识字,中年出家。初嗜烟酒,后净戒行。居天台山灵峰庵。凡国
清、华顶、高明诸大丛林,有经忏佛事,必请根参加。人只知其善梵呗,不知其精修梵
行也。根每逢人,只称一句阿弥陀佛而已。一九三九年春,忽向山中诸庵僧告假云:‘
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适国清寺住持显莲居必明庵,问之曰:‘生西方有把握否?莫
贻笑于大家。’根答:‘一句弥陀,生西不疑。平时打包,佛不欺我。’初,根恒蹀躞
于庵前山后,自告假后,足不出庵门,终日趺坐,念佛不辍。二月十五日,有沙弥至灵
峰庵,见根于庵门外,面西趺坐,合掌当胸。庵门已锁,而钥匙则斜插右衣襟上。呼之
不应,气息全无,唯顶尚热。沙弥奔走惊呼,各庵四众咸集,交口赞叹,敬仰不已。年
七十五。□□
晴 朗 法 师
晴朗,湖北安陆府钟祥县人。俗姓鄢。十九岁,以童身披剃,法名寂效。遍朝名山,远
赴印度,请舍利于释塔。至西天目山,驻锡禅源寺,为首座,阅藏七载。建舍利殿于寺
左。住养老院。一九三一年,众举任方丈,辞不受。日夜诵经坐禅。四众来请开示者,
座常满,无不如愿而返。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设浙西行署... 阅读全帖 |
|
r**m 发帖数: 1825 | 37 温宗堃: 当代缅甸毘婆舍那修行传统之间的一个诤论
http://free.yes81.net/Mahasi/view-4972.html
依据菩提长老的看法,S 22:79的第一段文的文旨,是在说明:凡愚无知的沙门、婆罗
门在忆念过去时,带有「我」的执见,认为「我拥有…」等等,然而实际上,他们所忆
念的事物,只是无常、苦、无我的「五取蕴」而已,他们所预设的恒常之「我」其实并
不存在。因此,菩提长老认为,经文的文义并非如巴利注释书所说的,意指那些沙门、
婆罗门刻意以「观智」观察过去的五取蕴
值得注意的是,《相应部注》对 S 22:79的注释,似乎还有相当的诤议空间。菩提长
老(Bhikkh Bodhi)检视该《相应部注》所注解的那段巴利经文时,即提出与巴利注释书
截然不同的解读;再者,与此巴利经文对应的《杂阿含经》经文,也与巴利注书的注解
意趣相左,并支持了菩提长老的解读。
不仅马哈希禅师及其弟子们教导禅修者仅需直观当下的五蕴[12],就笔者所见,缅甸绝
大多数的毘婆舍那修行系统,亦如马哈希系统一样,仅教导禅修者观照当下现起的名色
现象,并未要求禅修者直观过去及未来的名色。
莫哥禅师(M... 阅读全帖 |
|
q**2 发帖数: 1850 | 38 搜狐总裁张朝阳,其弟已出家多年
钟书荣:张朝阳的弟弟果义法师
当代高僧果义大师,是搜狐总裁张朝阳的弟弟,也是我的方外好友。今年暑假期间
,我专程去法门寺看望了他。
从广元坐了一夜的夜行车,7月12日早晨6点到达宝鸡市,从火车站穿城而过,到达
宝鸡汽车南站后,正好有一班开往乾县经过法门寺的班车,我坐上了这趟班车。9点40
分我来到了想往已久的国际佛教圣地法门寺,果义法师已在山门前等候我多时了。一见
面,我们合十问询后,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松开,直径把我带到了他住的单间
寮房,用太白山上的雪水煮茶款待。多少回在梦中我看到他纯净的笑容,听到他轻柔的
话语,这一次我们终于又见面了,多少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
1.
2000年,我到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在这之前,我曾连续两年
参加了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的冬季禅七,腿子练得有点功夫。夏令营期间,我和北京居
士李天乐同住一个房间,每晚睡觉蚊帐一放,我双腿一盘一坐就是一夜,李居士常常用
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嘴里也没说什么。净慧老和尚看我学佛还有点道道,文化也不错,
就诚恳地留我在寺里的河北佛学...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39 济群法师问:
禅宗有“见性成佛”之说,但这个“佛”主要成就的是法性意义上的“佛”。而密
宗则有“即身成佛”之说,我想知道的是,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的“佛”,和禅宗
所说的“见性成佛”的“佛”是否一样?
索达吉堪布答:
不论禅宗标榜的是“见自本心、识自本性”还是“见性成佛”,强调的都是“心佛
众生三无差别”的概念。一个修行人若能当下回光反照、溯本还原,透过种种色相而见
境后之心,他便可谓已深解祖师西来密意了。正所谓:“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
异,故云即心即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所谓的“见性”也即是“明心”,那么修
行者到底要悟一颗什么样的“心”呢?这种“心”又具备什么样的功德与特征?通达“
明心见性”的途径又是什么?禅宗的硕德黄檗断际禅师对此曾作过异常精辟的阐述:
“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
唯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
求。云何识自心?即如今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
有相貌,亦无方所。亦不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祖师云...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40 醒世歌译--索达吉堪布讲
标题:醒世歌。
作者:憨山大师。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他与袾宏、真可
、智旭并称明末四大高僧,不仅精通大小乘经典,著有许多经典的注释,而且精通道教
、儒教等世间的宗派,为《道德经》、《大学》、《中庸》也撰写过注释。大师圆寂后
肉身不坏,至今仍供奉在广东南华寺 。除了撰写注释,他还造过很多论典。这次我们
学习《醒世歌》,也算是和大师结上善缘。
正文:共有十个偈颂。下面看正文。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世间的纷扰争斗漫无边际,犹如茫茫无际的红尘白浪一样,唯有忍辱柔和才是处世的妙
方,我们应该到处随缘延续岁月,终身安分守己度时光。
从唐朝以来,汉地就有了“红尘”这个名词,据说因为当时的首都是长安,那里终日车
水马龙,飞扬的尘土在夕阳下成了红色,所以人们就以“红尘”来比喻世间或者闹市。
所谓“红尘白浪两茫茫”,这是比喻世间的斗争犹如红尘和白浪般无边无际。人们为了
达到自己的目的,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在这种情况下,息灭斗争的唯一妙方
就是忍辱柔和。安忍有许多功德。佛陀在《生经》中说:“若...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1 尊重经教,藉教悟宗
依经典研读而体究,亦可得悟;譬如坛经所载:《永嘉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
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六祖慧能)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
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
悟佛心宗……。」》后见六祖得受印证,留宿一夜而辞,人称「一宿觉」。
又如玄沙师备禅师:《师入室咨决,罔替晨昏。又阅楞严,发明心地;由是应机敏捷,
与修多罗冥契。诸方玄学有所未决,必从之请益。》如是事例,《五灯会元》中所载尚
多;其余典籍所载及典籍未载者更多,是故学人不应否定经藏,诬谓研读经藏者悉皆不
能悟入,否则便有大过。
如是藉教悟宗故事,末法学人参禅究心者,实应效法。当知末法学人及法师(出家
在家弘扬佛法者)之所以堕于我见中者,悉因自心臆想而不读经教,故有此过--不断我
见。我见不断故,随生种种不如理作意;知见不正,故名邪见。若以如是我见所生邪见
,而以言说或著作成书弘扬佛法者,口说阿含涅槃、般若中观、唯识种智,实际则是误
解阿含、错会中观、不解唯识,如是名为误导众生同入歧途。观察当代宣称已证佛法之
大小善知识,莫非如是,彼等所以致此过...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2 尊重经教,藉教悟宗
依经典研读而体究,亦可得悟;譬如坛经所载:《永嘉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
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六祖慧能)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
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
悟佛心宗……。」》后见六祖得受印证,留宿一夜而辞,人称「一宿觉」。
又如玄沙师备禅师:《师入室咨决,罔替晨昏。又阅楞严,发明心地;由是应机敏捷,
与修多罗冥契。诸方玄学有所未决,必从之请益。》如是事例,《五灯会元》中所载尚
多;其余典籍所载及典籍未载者更多,是故学人不应否定经藏,诬谓研读经藏者悉皆不
能悟入,否则便有大过。
如是藉教悟宗故事,末法学人参禅究心者,实应效法。当知末法学人及法师(出家
在家弘扬佛法者)之所以堕于我见中者,悉因自心臆想而不读经教,故有此过--不断我
见。我见不断故,随生种种不如理作意;知见不正,故名邪见。若以如是我见所生邪见
,而以言说或著作成书弘扬佛法者,口说阿含涅槃、般若中观、唯识种智,实际则是误
解阿含、错会中观、不解唯识,如是名为误导众生同入歧途。观察当代宣称已证佛法之
大小善知识,莫非如是,彼等所以致此过...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43 坐禅与养生
佛法(尤其是禅法)与养生有著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佛教界的共识。
我国的禅法是由菩提达摩开创的。他创导的“二入四行”禅法,对养生有著直接的
指导意义。其中的“二入”,指的是。理入”(禅法的宗教理论)和“行入”(禅法的宗
教实践),其中的“四行”,指的是“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
行”。
“二入四行”的禅法,旨在去掉真如本性所蒙受的“客尘”,不使自己的认识有差
别之相,从而进入寂然清净的境界。
菩提达摩以后的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 一脉相承。到了五
祖弘忍之后,中国禅分为南北二宗。因其皆渊源于。“东山法门”,所以宗旨、理论九
体一致,主要区别在于用以“安心”(明心见性)的方法(亦即修习、养生的方法)有“南
顿北渐”的不同。
以神秀为首的北宗,修习禅法继承了道信、弘忍的传统,坚持“一行三昧”的禅定
,以观想真如为修习的要旨以了知“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平等无二”为修习所追求的智
慧,以称念一佛名号为修习的门径。其“安心”见性的方法,有十六字要诀:“凝心入
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
所谓“一行三昧”,又称作“常坐三昧”,出于《文殊说般若...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44 见性成佛与即身成佛
问(7):禅宗有“见性成佛”之说,但这个“佛”主要成就的是法性意义上的“佛”
。而密宗则有“即身成佛”之说,我想知道的是,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的“佛”,
和禅宗所说的“见性成佛”的“佛”是否一样?
答:不论禅宗标榜的是“见自本心、识自本性”还是“见性成佛”,强调的都是“心佛
众生三无差别”的概念。一个修行人若能当下回光反照、溯本还原,透过种种色相而见
境后之心,他便可谓已深解祖师西来密意了。正所谓:“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
异,故云即心即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所谓的“见性”也即是“明心”,那么修
行者到底要悟一颗什么样的“心”呢?这种“心”又具备什么样的功德与特征?通达“
明心见性”的途径又是什么?禅宗的硕德黄檗断际禅师对此曾作过异常精辟的阐述:
“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唯
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云何识自心?即如今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
相貌,亦无方所。亦不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祖师云:‘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
。...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45 作者:索达吉堪布
智 悲
真的修行人不是口头上说一些漂亮的话,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有真正的遁世修道之心
。
大梅禅师在马祖处见性开悟后,到浙江四明山隐居。多年以后,师兄盐官齐安得知下落
,欣然派人迎请。禅师就写了两首偈子以示推辞,“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哪得苦追寻。”以无用之枯木自喻,以婉言谢绝。又写道“一
池荷叶衣无尽,树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去处,又移茅舍入深居。”表明其出世意
念已坚,任你春花秋月,再不为之开花绽叶,洗尽尘世之七情六欲,甘以荷叶为衣,松
花为食,超三界,离五蕴,世事对之无可奈何的气魄,真乃大修行人之所为。实在令我
深感惭愧。
色达霍西的秋甲WXOK堪布也是这样,他曾追随上师的足迹到石渠求道。一生中舍弃一切
名闻利养,象前辈噶当派大德一样,十多年来一直住在霍西一间简陋的板皮房里,生活
异常艰苦,却无牵无挂,逍遥自在地坚持修行,直至圆寂。他曾说过一段话:“真的修
行人因为有智慧而不贪执一切,对众生无勤而生悲心。如果智慧悲心具足,则显密精要
全部统揽;如果不具足,即使在嘴上夸夸其谈地谈论利众、闭关等等美妙的言辞,过几
天还是会为一己私利...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46 作者:索达吉堪布
智 悲
真的修行人不是口头上说一些漂亮的话,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有真正的遁世修道之心
。
大梅禅师在马祖处见性开悟后,到浙江四明山隐居。多年以后,师兄盐官齐安得知下落
,欣然派人迎请。禅师就写了两首偈子以示推辞,“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哪得苦追寻。”以无用之枯木自喻,以婉言谢绝。又写道“一
池荷叶衣无尽,树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去处,又移茅舍入深居。”表明其出世意
念已坚,任你春花秋月,再不为之开花绽叶,洗尽尘世之七情六欲,甘以荷叶为衣,松
花为食,超三界,离五蕴,世事对之无可奈何的气魄,真乃大修行人之所为。实在令我
深感惭愧。
色达霍西的秋甲WXOK堪布也是这样,他曾追随上师的足迹到石渠求道。一生中舍弃一切
名闻利养,象前辈噶当派大德一样,十多年来一直住在霍西一间简陋的板皮房里,生活
异常艰苦,却无牵无挂,逍遥自在地坚持修行,直至圆寂。他曾说过一段话:“真的修
行人因为有智慧而不贪执一切,对众生无勤而生悲心。如果智慧悲心具足,则显密精要
全部统揽;如果不具足,即使在嘴上夸夸其谈地谈论利众、闭关等等美妙的言辞,过几
天还是会为一己私利...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1i0ge.html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界的很多科学家对经典物理的严密性极为满意,认为物理学发展已
经到了巅峰,所有的问题已经解决。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可以被现有理论精确解释
,力、热、光、电、磁……,物理学似乎尽善尽美,一切基本原理都被发现,有些人甚
至声称物理学已经终结,但类似开尔文这样的物理学家却知道,在经典物理灿烂的天空
上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朵是美国人迈克尔逊和莫雷的试验,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两个
问题导致经典物理的大厦出现了严重漏洞,甚至有倾覆大厦的危险。而这两个问题的最
终解决,一个诞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外一个诞生了量子物理,进而产生了20世纪
初的辉煌的物理学革命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
类似的现象,似乎在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里面也出现了,上座部佛法的理论体系是建
立于阿毗达摩之上,很多学习上座部佛教的人被阿毗达摩所构建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惊
叹,有人认为它超越了一切,精确解释了所有的色法和名法和身心生灭的现象,为解脱
建立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阿毗达摩在南传的地位甚至高于经藏,被认为是...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1i0ge.html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界的很多科学家对经典物理的严密性极为满意,认为物理学发展已
经到了巅峰,所有的问题已经解决。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可以被现有理论精确解释
,力、热、光、电、磁……,物理学似乎尽善尽美,一切基本原理都被发现,有些人甚
至声称物理学已经终结,但类似开尔文这样的物理学家却知道,在经典物理灿烂的天空
上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朵是美国人迈克尔逊和莫雷的试验,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两个
问题导致经典物理的大厦出现了严重漏洞,甚至有倾覆大厦的危险。而这两个问题的最
终解决,一个诞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外一个诞生了量子物理,进而产生了20世纪
初的辉煌的物理学革命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
类似的现象,似乎在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里面也出现了,上座部佛法的理论体系是建
立于阿毗达摩之上,很多学习上座部佛教的人被阿毗达摩所构建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惊
叹,有人认为它超越了一切,精确解释了所有的色法和名法和身心生灭的现象,为解脱
建立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阿毗达摩在南传的地位甚至高于经藏,被认为是...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