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 发帖数: 2651 | 1 >>>>林周二公不忍天下落入宵小之手,
林周有灵,跳出坟墓跟你对掐
之手,遂暗中谋划,林帅仿公孙杵臼,杀身成仁以惑奸人耳目,周公苟颜以事群小,阴
行佑护矮帝之责。二公之事固忠贞节烈,然此史不传于朝堂,今公诸于众,以慰林帅在
天之灵。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
|
l*w 发帖数: 3758 | 2 ☆─────────────────────────────────────☆
StationCC (Station Central Committee) 于 (Tue Dec 29 03:53:32 2009, 美东) 提到:
军事家算一个 天才算不上,可能某孤陋,但是认为曹操是军事天才有过了。
因为曹操一生打过胜仗,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但是败仗也没有少打,动辄就
是携亲眷或亲兵逃遁,类似的事件发生不少,再加上赤壁之战的败笔。所以称天才我觉
得有点过,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顺便评论一下曹操,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纷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次数太
多了,三足鼎立、多足鼎立的状况更多,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是没有做到统一中国
。而历史上面对这样的情形统一中国的例子有很多,曹操与这些人的才能比起来如何?
我看曹操是逊之的。汉之刘邦,起兵反秦,当时群雄混战,还是最后统一中国;隋代的
杨坚,面对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同样统一了中国,而且首次开科举取士,三省六部制的设
立等等,所以很多外国历史学家称杨坚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应该不逊于曹操;隋
朝末年,唐朝初年,也是军阀混战,多...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3 ☆─────────────────────────────────────☆
purllyken (purllyken) 于 (Sat Jun 26 21:06:53 2010, 美东) 提到:
为何淝水之败后苻坚亡国, 而赤壁之败后曹操却没有? 苻坚天下二分有一,而曹操
天下才三分有一.
http://mywebspace.wisc.edu/huang56/web
拒谏诤兵败淝水
苻坚志在统一天下,经过20多年的精心治理,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国富兵强,
只剩下地处东南一角的东晋尚未征服,苻坚耿耿于怀。建元十五年(379年),前秦攻
克了东晋的襄阳,俘虏了守将朱序。苻坚认为夺取东晋,统一天下的条件已经成熟,于
是决定伐晋。
建元十八年,苻坚在太极殿召见群臣说:“我从继承大业以来,将近三十年了。四
方大致平定,只有东南一角,还没有蒙受君王的教化。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兵力,能有九
十七万。我准备亲率大军东伐。你们以为如何?”面对苻坚的主张与发问,除秘书监朱
彤表示赞成外,其余大臣都纷纷反对,久议不决。苻坚很生气地说:“算了吧,还是由
我自己决断好了。” 群臣退朝后,苻坚又留下弟弟...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4 曹公要是自己没有这个打算,根本不可能拿到朝堂上来议一议。 |
|
t******o 发帖数: 2792 | 5 由于技术原因,组织原因,传统社会君主权力实际是有限的,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
乡村自治一直也是传统特色,就是朝堂之上,君主的权力也不总是绝对的,宋代文彦博
就说皇上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其实要受到种种约束。
以绝对权威而论,毛应该是千古一帝,在他的时代,绝对权力是无孔不入的,连人的
思想都控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能政府,按照Power corrupts;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的说法,站在绝对权力巅峰的那个人要能是正常人类是一件几率
很微小的事。所以纳不纳谏,已经是末节了。
另外,就是儒家大旗高举的时代,纳谏的也是少数。 |
|
d*****0 发帖数: 68029 | 6 君权也跟帝王的个人威望有关系,一般来说开国皇帝权利都很大。比如朱元璋的绝对权
力就不会比毛小。
,乡村自治一直也是传统特色,就是朝堂之上,君主的权力也不总是绝对的,宋代文彦
博就说皇上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其实要受到种种约束(尤其是在政体比较健全的
时期),换句话说,儒家传统上是对君权有所制约的,但在儒表法里的现实中总是处于
下风而已。
的思想都控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能政府,按照Power corrupts;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的说法,站在绝对权力巅峰的那个人要能是正常人类是一件几率
很微小的事。所以纳不纳谏,已经是末节了。 |
|
G********C 发帖数: 456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reaterROC (Greater Republic of China),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保共改良”二十五周年祭 ─评历史连续剧《走向共和》的美学价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2 10:17:59 2011, 美东)
─评历史连续剧《走向共和》的美学价值─
辛 灏 年
(黃花崗雜誌《革命與改良》文章選刊之十)
献给伟大的共和革命——辛亥革命九十二周年
題 解 ﹕问曰﹕ 保共改良未死,何以言祭?
答曰﹕ 保共改良必死,共和革命必再。
当此方死方生之际,为促其早死,乃为之祭。
前 言﹕
一位近代史学者在看完了长篇电视历史剧《走向共和》之后,曾兴奋地评价说﹕《
走向共和》不啻为──
专制中国的一道闪电,
共和思想的一片霞光;
痛斥改良的一阵狂飙,
呼唤革命的一声惊雷……
是的,当此中共北京洋教专制复辟政权──依然在拼命效法着大清慈禧皇太后“假
改革、真保权”的──“愚民之术”时,《走向共和》》的播放和传播,和它 始被中
共“删除革命、只播改良”,终被中共彻底禁播禁售的...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9677 | 8 王安石变法就他本身来说是正面效应,但是北宋吏治繁冗,官员盘根错节,想改革要么
就像汉武帝一样用晁错大刀阔斧,就这样还逼反了吴楚。更何况宋神宗没有汉武帝那样
的气魄。
而且王安石开始变法后,因为党争,但凡溜须拍马夸变法的都升官,别管多正直清廉的
,只要反对王安石就发配边疆,造成了腐败混乱,而王安石只坐在朝堂中不知其然,所
以变法初衷是好的,但是却是失败的
至于北宋灭亡倒是和王安石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文官集团的朝代每朝每代演变到后面
都会盘根错节,压制因社会矛盾而发起的变革,松懈军备,最后灭亡,明朝就是个例子 |
|
K****n 发帖数: 5970 | 9 布愠。帝泣谓之曰,顾视貂蝉若己出,奈何二贼相逼耶,今观朝堂上下,非将军不可救
美女。
布曰然,遂杀李,郭。
帝收布为义子,封嫖妓大将军,赐貂蝉。四海遂平,不在话下 |
|
C********g 发帖数: 9656 | 10 光绪老师翁同龢祸国
标签: 李鸿章 雪珥 近代史 改革 分类: 李鸿章谈心 2011-06-09 07:33
【雪珥专栏《李鸿章谈心》】10
养成笔力可扛鼎
调和国家鼎鼐、协理天下阴阳,自古便是宰相之责,倘或宰相专注于文章辞藻,开口道
德、闭口心性,甚至将天下未治归咎于“道德不倡”,仿佛与已无关,这“庸相”二字
,估计便是逃不脱的考语了。
【雪珥公告】雪珥博客所有文字,可供任何非商业性质之博客、微博、论坛等任意转
载,但需注明出处。未经雪珥本人书面许可,任何报刊不得擅自转载,敬请自重。有关
出版事宜,雪珥目前并未授权任何人作为版权代理,相关出版机构请直接与雪珥本人联
络,以免相误。“雪珥传播”已经中国国家商标局注册在案,为维护雪珥及相关合作媒
体之合法权益,对任何侵犯雪珥商标权、著作权之行为,雪珥传播之法律团队将予以追
究。谢谢理解。雪珥信箱:s********[email protected] 。两本新书《大国海盗:浪尖上
的中华先锋》、《辛亥:计划外革命》正在各地书店上架,敬请关注。
养成笔力可扛鼎,
准备花时要索诗
此是帝师翁同龢集古人诗句所撰之联。首句“养成笔力可扛鼎”,本是唐...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9677 | 11
一哄而散原因多了,种师中战死榆次是因为朝堂上屡次催他进兵,结果后勤辎重都批;
抛弃了,一头撞上金军主力,开始接战不落下风后来粮饷兑现不了才导致的士卒士气低
下一哄而散 |
|
R*****d 发帖数: 1148 | 12 ☆─────────────────────────────────────☆
rotvap (湖南神策军) 于 (Sat Jul 9 05:16:07 2011, 美东) 提到:
我比较赞同euclid2003的看法,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古人。
“种族清洗”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来很难做到,二来就算你做到了真的把哪个
游牧民族给清洗掉了,但是东北,蒙古高原, 西北往往是多个民族组成。等你干掉了
这个,那个又起来了,除非你能一下子把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全部杀干净?举个例子,唐
太宗灭了东突厥(虽然并不是把所有的东突厥人都肉体消灭),牛B吧?但是本来东突
厥的小弟薛延陀又起来造反了,唐朝还不得不依靠原来的东突厥归降的部众去当炮灰。
再往前看,突厥本来其实是柔染的小弟。再举一个例子,唐高宗灭了高句丽(同样
,不是完全肉体的消灭),但是马上在原来的高句丽旧地兴起了靺鞨,后来又衍生出女
真。女真对中原王朝的影响,我就不必说了。
有同学提到了清灭绝了准格尔部,这个不错。但是难道这就解决新疆问题了?后来的阿
古柏,和现在的东突呢?
应该看到的一点是,在古代希望农耕的汉民族长时间的...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53215 | 13 这个逻辑部队罢,跟谁都混得好跟人品关系不大,跟油不油关系比较大
海瑞在朝堂上是没多少朋友的,难道是因为人品不好?
肉/ |
|
r**o 发帖数: 4614 | 14 康熙可不准汉人学传教士教授的知识,他倒是很鼓励满人贵族学习啊。 康熙最喜欢干
的事情之一就是从传教士那里学几道代数题, 然后跑到朝堂上考汉人大臣, 一副老子
天授神君,啥都懂的嘴脸。 |
|
T******t 发帖数: 320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ampo (temp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z: 国人被清朝误导300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22:17:45 2011, 美东)
<感觉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很值得深思,作者历史功底很深。当代最重要的是提防带
路党,以防历史重演。>
正文:
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而不是宣扬儒道造成的。这种
失去,是满清造成的。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
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
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孔子也成了满清的替罪羊。悲哉。
我们需要恢复中华文化的本来面貌。找回能够让我们智慧、远见和自豪的正宗的中
华文化。不是那些早已面目全非的东西。
下面是具体的分析:先回顾一下明末和清末的情况。
万历三十六年(1608),澳门陷入混乱。香山知县蔡善继获知此事,单车驶澳,平
息了骚乱。事后制定了《制澳十则》,对违法葡萄牙人严厉惩处。...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16 你认为老毛会没事惦记这群对他来说连小人物都未必算得上的人?胡惟庸案牵连那么大
,能让朱元璋看到眼里去主要处理的能有几个?说是牵连了几万人,实际上,那群人有
多少是谋反的?你举的两个例子你认为老毛会没事跑去说要严肃处理这个案子?这个东
西就是底层的政治斗争,和老毛扯得上什么关系?比如给你举例的,凌汉,这可是当朝
数得上的品级的官员,甚至朱元璋心里都很看好的人,不也被朝堂私下斗争搞的要劝退
了?你说她们俩啥罪名,和他们是不是老毛因为他们反对自己,甚至怀恨在心要整他们
没有什么关系吧?你这是给那两位脸上贴金了吧? |
|
f****i 发帖数: 9419 | 17 问题是你说的这些都是内部问题才是决定性的。明朝开国的时候还有蒙古大患呢,外部
敌人不能说没有关系,对于明的整个大环境来说。外部环境都是更多都是一个附加恶劣
形式。主要还是对内,明朝对内问题解决,基本上没有外部什么问题。事实上,这个就
是文人集团百多年的败家败的。明朝如果不是朱棣反成功了,衰败的更快。建文时期就
已经对江南赋税进行讨论改变了。理由就是对江南税负太重,和其他地区比不公平。而
当时朝堂上江南出身的士子占了极大比例。这个就是属于屁股问题了。我一直认为明朝
当时只要自己能解决问题,不是文人集团坏事,清朝根本不足为虑。事实上也是亡明的
还是汉人,清朝根本没资格说灭明。基本上归纳来说,我赞同你说的这些关系理由,但
是我说得和辽东没关系,实际上就是指根本关系,这些因素我考虑了,但是我依然认为
,明朝是亡于内部。 |
|
c*********2 发帖数: 3402 | 18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328
芦紫
上月17日,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正日为了人民的幸福操劳过度,猝死在外出视察的专
列中。电视里朝鲜人民哀痛欲绝,泪雨倾盆,使我想起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去世的日子。1976年9月9日,我还在宿县紫芦湖的安徽农学院。毕业在即,已经不上课
了,整天学习讨论,进行毕业分配教育:时刻听从党召唤,越是艰险越向前!那是大道
理,说给别人听的。叫你到西藏去,你高兴?!这里的猫腻多了去了,事关切身利益,
同学们都各显神通,拉关系,找门路,希望能分到个好一点的去处。一番撕咬缠斗拚杀
后,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后话,且按下不表。
还说那个9月9吧,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初秋,三八河边的白杨树叶已微微泛黄,映着蓝
天白云,显得空旷而辽远,九九艳阳天嘛。那天午饭后约两点多钟,我到邮电所发了一
封信后,一出门看见路上有个男人手捂着脸边走边扯着嗓子哭嚎,很奇怪,走近一看竟
是院工宣队的黄师傅!我赶紧拦住他:“黄师傅,你这是咋啦?”“我的个妈呀,毛主
席---,毛主席他老人...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9677 | 19
他不去扬州又能去哪里,隋朝虽然开了科举,但是朝政还是门阀世家把持,一旦你不再
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寻找新的代言人,所以杨广杀了很多亲戚,都是这点。但是
这样还是不够,因为人太多了
杨广自己还是很喜欢平民出身的人,问题是这样的人都投靠世家,没人站他一边,另外
朝堂上下决定一致糊弄他,有什么办法
后期关东关陇世家完全放弃杨广,他不去扬州就得在洛阳授首 |
|
m*****d 发帖数: 13718 | 20 山城数载梦黄梁,
冠落朝堂泪满觞。
春风不识人事改,
犹自吹歌入九常。
|
|
x****o 发帖数: 29677 | 21
后面有了科举,加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理论深入人心,布衣爬上去相比三国两晋时期
由高门大族世家把持的朝堂要容易
南晋九品取士,平民布衣也就是六品,做不了大官,刘裕能忍能爬上去,尤其是那种环
境下,不容易 |
|
h****g 发帖数: 312 | 22 皇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
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
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
令,大将军如故。高祖令项城公韶、安道公李彻辅导之。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
朝野属望。高祖密令善相者来和遍视诸子,和曰:“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
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
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
此乎!”乃令持去。六年,转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其年,征拜雍州牧、内史令。八年冬
,大举伐陈,以上为行军元帅。及陈平,执陈湘州刺史施文庆、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
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
。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进位太尉,赐辂车、乘马,衮冕之服,玄珪、
白璧各一。复拜并州总管。俄而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乱,徙上为扬州总管,镇江都,每
岁一朝。高祖之祠太山也,领武候大将军。明年归籓。后数载,突厥寇边...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613 | 23 满族贵族这个制衡力量确实是最主要的力量之一,如果非要简单的找一个原因,那么这
个可以作为重要因素之一。满清很复杂,辽的汉化是种族文化汉化,朝堂中枢不象满清
那样汉人化。金元类似,虽然和辽不完全一样,但是金和满清也不一样。满清可以说宣
扬满汉一家最积极,但是满汉阶级思想抓的很紧,提防很重。满清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
是满人在执行部门的中枢和地方执行大员比较多,地方低位的汉人官员较多,中枢的政
策制定部门又是汉人。这种交叠的现象是的满族种族和汉人又融合,又矛盾,官方表现
还是汉人官员多。而且虽然皇帝自己是自认满族人是家里人的,但皇帝却甚至有时候搞
满蒙人与汉人互相在官场制衡。所以说皇帝在清朝表面化的皇权算是最集中了。满清前
几呆皇帝是很有些手段的,满汉矛盾制衡,社会表现还算稳定,这也是满清存在时间不
短的原因。 |
|
s****7 发帖数: 2507 | 24 孙之獬是明朝天启年间进士,授检讨,迁侍读。孙之獬做官时正是魏忠贤当权时期,
阉党吃香,他便成为阉党成员,着实过了一段好日子。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魏忠贤
倒台后,明崇祯帝下令毁掉由阉党编写的以排斥、诛杀异己为目的的《三朝要典》,孙
之獬曾抱着《三朝要典》到太庙痛哭,为士林所不齿。这年八月,朝廷“削孙之獬籍”
,让他回乡居住。
清军入关以后,孙之獬俯首乞降,自己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并换上了
满装,一心一意在山东等待满清主子的到来!清廷为收揽人心,接纳并让他当了礼部侍
郎。但这并不是让他臭名昭著的原因,“剃发令”的倡议是孙之獬被大家牢牢记住,并
被刻在耻辱柱上的最主要原因!当满清刚进北京时,时因天下未定,允许明朝的降臣上
朝时仍穿明朝服饰,只是满、汉大臣各站一班。可是这个孙之獬为独得满清欢心,有心
“标异而示亲”。一日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
族官吏的服装。当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时,他很亲切地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满族大
臣都自谓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属下的汉臣孙之獬与之同班?七嘴八舌又你推我拉把他逐
出班外。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恨... 阅读全帖 |
|
o**n 发帖数: 1249 | 25 1. 主父当然出不去,“主父欲出不得”,想来公子成和李兑下给包围的部队命令就是
不能杀,也不能让主父出来。公子成和李兑特意不用禁卫,用的是四邑之兵,明显是自
己的亲信部队,当然是不听主父的。不杀主父是不想背上弑君的罪名,不过后来苏秦见
时为相邦的李兑时,赤裸裸的骂他就是弑君。
2. 这个事件明显是两公子争位为明,公子成和李兑阴谋夺权为暗。公子章是被利用了
,后来立了表面夺权胜利一方的公子何为傀儡。其实整个事件并不是偶然,应该说武灵
王的改革是比较激进的(当然,所有大改革都很激进),改革初期几乎全体贵族和官员
都发对,公子成作为王叔父更是反对激烈,后来虽然在武灵王的强制下实行,但肯定有
人还是在心里反对。虽然后来赵武功大增,但贵族肯定还是有偏见。估计想,军队改服
就好了,何必朝堂上也改。后来公子成和李兑的这个事件,有夺权的想法,但肯定也有
多年来对武灵王的不满。整整三个月没人任何人勤王,当然和古代消息封锁比较方便有
关,但多少也会有风声传出。没有勤王也说明武灵王确实有相当多的不支持者,有点像
苻坚的例子。看看其后来谥号为武灵,武没话说,但却加了个灵,表示朝中的不满还是
很多的。我估计武灵...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装神弄鬼),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金指环0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7 16:15:43 2012, 美东)
公元499年春夏之交,河南南阳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
夜色中的北魏大军沿着沔水(1)扎寨延绵十数里,黄龙旗所环绕的中军大帐更是灯火
通明,皇帝元宏斜卧在大帐中央的床榻上。他虽然脸色苍白双手枯瘦,但是双目炯炯有
神,看似平和柔弱的目光却透露出一股坚毅。他将床榻四周所站立的众人来来回回的扫
视几遍后,最后定格在一个一身戎装的老年将军身上。
“广阳王辛苦了。你且说说,前方战事如何?”元宏虽然声音微弱,但依旧语气里透露
着似乎是能够洞察一切内心的威严。
这位戎装的老年将领便是广阳王元嘉,他浑身泥浆,花白的胡须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
是雨水。元嘉连忙回奏道,“启奏陛下,老臣奉旨率军赶到均口截断齐军退路。果不出
陛下所料,陈显达等率残兵败将从这里突围。臣率军掩杀,齐军大溃,丢盔弃甲,投沔
水而死者无数…”
元宏打断了他的话,说:“且慢,广阳王说率军掩杀,难道说被陈显达等突...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上比广德 下比狭行),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 金指环 06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6 03:26:41 2012, 美东)
这两集情节进展有点慢,主要是为以后作铺垫。元树虽然是主人公,但是小说不止他一
条线,上一集出场的都是会有各自的线索比较重要的人物。所以有必要刻画一下各自的
言行性格,争取做到每个人都有特点,也为以后各自的命运打下伏笔。
元树离开洛阳后,一晃已经是三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边境没有大的战事,国内政局也
是十分的平稳。唯一不和谐的声音就是,前不久元禧奏请按照子贵母死的旧制将冯氏赐
死。他的这一举动在朝中着实引起了一番震动。自从孝文帝改制以后,大多鲜卑旧制已
经被明令废除。但是因为元恪还未被立为太子时生母高贵妃就已经去世,所以子贵母死
这条规矩反倒这么阴差阳错的保留了下来。元禧的上奏里说当今皇上从小就受冯皇后抚
养情同母子,所以仍应按照旧制行事以免牝鸡司晨。小皇帝元恪自然是苦苦哀求,朝中
大臣尤其是支持汉化改制的人对此反对的也不少。元勰大致猜测出了其中... 阅读全帖 |
|
r******t 发帖数: 8967 | 28 1)是玄宗不是宪宗;
2)初期叛军也的确是主角模搬加身。玄宗昏招叠出,先莫明其妙杀了高仙芝,然后强
令哥舒翰出击。哥舒翰自己也不好,做拥重兵而参与朝堂的内斗。然后在黄河边又败的
莫明其妙,被大约就自己1/5数量的叛军击败。
哉。 |
|
r****p 发帖数: 1854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上比广德 下比狭行),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 金指环 08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5 12:33:11 2012, 美东)
这一阵再家里搞基建, 累得晚上倒头就想睡觉,更新得慢了。
“可恶,实在是可恶!他们眼里究竟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这一天元恪下朝后后刚
刚走进御书房,就扯下冠冕扔在一旁,大声的咆哮起来。
自从郦道元将萧宝夤秘密护送至洛阳以后,皇帝和大臣之间关于如何对待这个流亡南齐
皇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元恪主张封萧宝夤为齐王,并且立即让他领兵以为南齐复国的
旗号南征。元勰和元禧则认为萧宝夤虽然是一颗政治上极其重要的棋子,然而南边虽然
经历改朝换代但并未呈现出太多的乱象,所以现在并非出兵的最佳时机。此时对于萧宝
夤更应当是优待而非重用,可以加封王爵的虚衔,但是不可以授之实权, 以此来引诱更
多的尚怀有二心的南齐旧臣来降。上策是静观其变,等待南朝新的一轮动荡,到那时再
出兵则可事半功倍。
元恪的这个皇位位其实来得颇有一番周折。当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太子元恂因为难...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上比广德 下比狭行),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 金指环 09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2 00:31:31 2012, 美东)
于烈于忠父子二人刚一走近客厅,就双双跪倒在元恪面前。于烈哭着说:“老臣父子今
日特来向陛下辞行!”
于家也是名门望族。于烈的祖父于栗磾(1)是跟随太祖皇帝拓跋珪的开国功臣,于烈
自己也担任过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等要职,统领禁军负责京城皇宫的戍卫。看见于
烈这副样子, 元恪吃了一惊,连忙上前将他扶起说:“这里不是朝堂之上,老将军又
是朕的长辈,何须行此大礼?老将军有话起来慢慢说。”
于烈抽泣道:“朝廷任我为恒州(2)刺史, 犬子也要去六镇为国戍边。臣的这把老骨
头只怕是熬不住那北方苦寒之地的风沙,也不知是否还有和陛下相见之时!”
元恪大惊道:“老将军不是一直统领羽林军么,怎么要去恒州赴外任?这是谁的主意?”
元详在一边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低声说:“陛下怎么忘了?彭城王早就把羽林和虎贲的
将领都换上了他自己的人,于老将军在家赋闲已经有些日子了。一... 阅读全帖 |
|
u**********d 发帖数: 573 | 31 有德有种!朱元璋也太王八蛋了。反正全家不免,干脆朝堂上拼了,拼个颈血三尺也要
弄死猪爸爸! |
|
u**********d 发帖数: 573 | 32 有德有种!朱元璋也太王八蛋了。反正全家不免,干脆朝堂上拼了,拼个颈血三尺也要
弄死猪爸爸! |
|
E******u 发帖数: 3920 | 33 贞观之治开始
唐纪八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下 武德九年(626年):上于弘文殿聚书四部二十余万卷。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上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等议定律令。燕郡王李
艺据泾州反,败,奔突厥,被杀,传首长安。五月,苑君璋来降。幽州都督王君廓谋叛
,道死。岭南冯盎等相攻,太宗遣使抚之。吏部刘林甫奏四时听选,选拔士人。
二年(628年):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突厥突利、颉利可汗相攻。上遣刘
旻、刘兰成等击朔方梁师都,师都败死,平朔方。太常少卿祖孝孙作《唐雅乐》。
唐纪九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中 贞观二年(628年):上斩卢祖尚,寻悔之。西突厥内
乱。突厥北地多叛颉利可汗归薛延陀,立夷男为可汗,上遣使封之。
三年(629年):房谋杜断。上拔马周为监察御史。以并州都督李世勣。兵部尚书李靖
、华州刺史柴结等众合十余万,分道出击突厥。
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破定襄,又破颉利可汗于阴山,大酋长众人碛口请降;唐
斥地自阴山至大漠。太宗称天可汗。四月,颉利可汗至长安请降;东突厥亡。唐置地纳
突厥降众。六月,上欲修洛阳宫,张玄素谏而罢之。伊吾城主、高昌王麴文泰入朝。
...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7105 | 34 “八月,吐蕃禄东赞遣其子起政将兵击吐谷浑,以吐谷浑内附故也。”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显庆五年(庚申,公元六六零年)
海春,正月,定方献俘于乾阳殿。法司请诛都曼,定方请曰:“臣许以不死,故都曼
出降,愿丐其馀生。”上曰:“朕屈法以全卿之信。”乃免之。主
樱甲子,上发东都;二月,辛巳,至并州。三月,丙午,皇后宴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
,妇人于内殿,班赐有差。诏:“并州妇人年八十以上,绵版授郡君。”古
高丽百济恃高丽之援,数侵新罗;新罗王春秋上表求救。辛亥,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
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以伐百济。以春秋为嵎夷道行军
总管,将新罗之众,与之合势。知
,戊夏,四月,戊寅,上发并州;癸巳,至东都。五月,作合璧宫。壬戌,上幸合璧宫
。斋
都督戊辰,以定襄都督阿史德枢宾、左武候将军延陀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合珠并为冷岍
道行军总管,各将所部兵以讨叛奚,仍命尚书右丞崔馀庆充使总护三部兵,奚寻遣使降
。更以枢宾等为沙砖道行军总管,以讨契丹,擒契丹松漠都督阿卜固送东都。斋
沼六月,庚午朔,日有食之。主
阳宫...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5 http://bbs.tiexue.net/post2_4193609_1.html
作者:杨明文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
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
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
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
火而死”。
为什么事态会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
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成就
大业之后,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文种被杀,范蠡逃跑。
此前,范蠡曾规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有很多,如刘邦如朱元璋。
天下汹汹,想要南面为王的野心家何其多。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世人无... 阅读全帖 |
|
b*******h 发帖数: 2585 | 36 这是他们说的万世一系。 中国周行封建,也是很长时间没有篡位。
中央集权是很强,权臣能架空君主,但是君权总是悬在自己脖子上的剑。
另外集权的情况,利益集团的利益争夺也很激烈,权臣也担心仇家变天清算。
没有实际权力,同时割据势力以地方为基础,没有那个朝堂之内, 随时变天的紧张 |
|
f*******e 发帖数: 2791 | 37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38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39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40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41 ☆─────────────────────────────────────☆
ssgo2008 (上山打虎,下山拔毛) 于 (Sun Nov 18 18:04:08 2012, 美东) 提到: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人写到苏定方一千破八万吐蕃军,当时就很疑惑,西域人一向以彪悍
出名,区区一千人如何打败八万人呢?而且唐朝方面完全无记录,可能吗?
这两天有个机会网上找了找,除了几年前网上有篇文章提到吐蕃这些文献外,根本无人
提及。这样的惊天发现难道竟然只有一、二人知晓?于是翻了翻历史资料,发现自从文
成公主于640年和亲到吐蕃后,直到670年的大非川之战,二、三十多年基本无战事。
而苏定方生于592年,死于667年,终年76岁。纵使大唐与吐蕃在660-670年有几个不为
人知的大仗,苏定方已经是七十岁了,能一千破八万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
不探寻一下苏定方的一些英雄事迹。
苏定方本是隋朝末期诸侯窦建德的干将, 李家父子打败窦建德之后,他回家隐居。直
到唐太宗登基,苏定方才得启用。公元627年突厥首领颉利跟他弟弟内斗(颉利娶了隋
朝公主,自视为隋朝继承人),苏定方随着名将李靖出...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42 司马消难倒是汉人,hehe
柱国后人里唯一跟着尉迟迥起兵的王谦,王雄之子,代人
感觉是大势所趋,宇文家的rp被宇文赟给耗光了,原来的六柱国十二大将军都已去世,
再加上北周宇文部属鲜卑人其实是外来的少数,宇文泰后来赐姓,未尝不是鲜卑与汉的
此消彼长,故欲以赐姓来挽回此趋势,而杨坚执政后的恢复汉姓,正可见是顺水推舟得
到关中豪右的支持;也可见一边是自身汉化,又因为朝堂内外汉人士族或汉化代人已取
得优势地位
说杨坚得国易,感觉就是北朝这些年历史发展的必然,水到渠成 |
|
l*****f 发帖数: 13466 | 43 司马消难倒是汉人,hehe
柱国后人里唯一跟着尉迟迥起兵的王谦,王雄之子,代人
感觉是大势所趋,宇文家的rp被宇文赟给耗光了,原来的六柱国十二大将军都已去世,
再加上北周宇文部属鲜卑人其实是外来的少数,宇文泰后来赐姓,未尝不是鲜卑与汉的
此消彼长,故欲以赐姓来挽回此趋势,而杨坚执政后的恢复汉姓,正可见是顺水推舟得
到关中豪右的支持;也可见一边是自身汉化,又因为朝堂内外汉人士族或汉化代人已取
得优势地位
说杨坚得国易,感觉就是北朝这些年历史发展的必然,水到渠成 |
|
f**********4 发帖数: 2617 | 44 显然是韩弱啊。韩国鼎盛时就一申不害小小的变了个法,灭掉了一个悲催的郑国,然后
就一直被殴打,从未被放过。国君和宰相都可以在朝堂上被刺客如入无人之境捅死,那
真不是一般的衰。燕昭王他老人家可是灭了98%个齐国啊。 |
|
h***n 发帖数: 1275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oughts 讨论区 】
发信人: hahan (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信区: Thoughts
标 题: 想到报任少卿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7 01:57:47 2013, 美东)
满天的猪苓事件,真是闲得慌。
当年李玲案,马迁因为说句公道话被刑,冤不冤,那真是冤沉海底了。
这事儿的是非曲直明摆在那儿,李玲不是第一个投降匈奴的将领,也不是最后一个,为
啥汉武帝偏就要杀李玲全家,朝堂之上谁不知道。
谁不知道阿,可就是没一个人说一句公道话。用马迁自己的话说,交游莫救,左右亲近
不为一言。真是一字一句的血泪和悲愤。马迁没个朋友么,有,只不过所谓的朋友,也
就是那么回事了。
马迁早孤,出了事没人帮他,凑钱借钱赎刑不行么,就真弄不到那么点钱么,可是一个
个为了自保,连句话都不敢说,谁会帮他。马迁自己就是有钱,也赎不了他的腐刑。
马迁自己的话说,就是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
|
d*********2 发帖数: 48111 | 46 满汉之防也很可笑. 后来绿营, 湘军, 新军, 都是汉人的主体, 先进的火器也拿给他们
用了.
1600-1800年的事情很难说. 英国为了长弓和火枪也纠结到16,17世纪.
很多时候就是出于一个成本考量, 满清需要动弓马的时候, 一副弓马对于他们恐怕比一
支火枪性价比高多了. 那时候他们也不是没有接触火器, 徐光启搞了的那些大炮人也活
学活用的很快, 灭李闯的时候出了不少力, 连扬州城都是大炮轰开的. 至于后来统治P
民的时候, 大刀都多余, 水火棍就够了, 这和德川幕府禁枪是一个道理的.
相比之下欧洲大陆居民火枪的性价比优秀大力推动了其普及, 比有马骑的土耳其火枪队
们发展的速度快了不知多少倍.
满清轻视火器, 只能说他们自家的眼光问题. 是人都有历史局限性的. 扯太多别的近的
远的就无聊了. 大明朝堂民间重视火器的也就那么些人, 壬辰的时候被个小日本的火枪
就打的屁滚尿流了. |
|
s**r 发帖数: 669 | 47 然而,平公时期的政治,并没有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其原因,一是六卿之间相
互的制约,二是平公本人尚存有一定的清醒意识,第三,就是晋国还有一个相对忠于公
室、忠于国君,而又才干优异的大夫阶层。相对于六卿而言,大夫的领地面积和家族势
力要弱小很多,他们自然需要一个公室来维护国内秩序,避免本身被大族所兼并。因此
,晋国的公室,主要还是靠这个大夫阶层来支撑和保证运转的。六卿已经成为各自家族
利益的代言人,这个大夫阶层的存在,对于国君和公室的生存,是尤其重要的。正因为
存在这么个忠心而又能干的大夫阶层,晋国政府才得以一种有机组织的形式继续生存,
从而延缓了国家走向分裂的步伐。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无疑是叔向。
前528年,韩起决定国家清理历年积压的案件。当时担任晋国司法长官的士景伯(
士弱之子)恰好在楚国出差,由叔向的弟弟叔鱼(羊舌鲋)代理他的职务。叔鱼是个足
智多谋的家伙,但是过于贪婪。果然,在处理一件大案的时候出了问题:诉讼双方都是
晋国的大夫,并且原来都是楚国人。一个是邢侯,著名的申公巫臣的儿子,一个叫雍子
,也是早先投奔晋国,立有大功。两家的封地邢和鄐相邻,发生边界纠纷,互不相让,
官司已经拖...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669 | 48 前535年8月,卫襄公病逝,孔成子与史朝立6岁的公子元为国君,是为卫灵公。到
公元前522年为卫灵公十三年,灵公已经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成长为一个生机勃勃的
青年,十三年来,卫国大权执掌在大臣手中,现在也到了国君亲政的时候了。
(一)公孟之死
卫国是诸侯中国君权威较高的国家,卫臣向有忠君的风尚,甚至接近于愚忠,即使
是极不成器的国君,也往往能得到大臣的忠心辅佐。现在,孙氏、宁氏两大家族已经退
出卫国政坛,世卿家族还有齐氏、北宫氏、孔氏、史氏、世叔氏等,但都算不上强梁的
权臣。现在的卫国,是公孟(公孟絷、孟絷)——就是灵公那个跛子哥哥——执掌大权
,与几家大臣闹得颇不愉快,几乎成了卫国的众矢之的。他的政敌主要有:
齐豹:卫国司寇,采邑在鄄(在今山东省甄城县西北)。公孟对他的欺侮几乎到了
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掠夺了他的职务和采邑,一有任务,就把职权和采邑还他,任务
完成,又收回去。齐豹简直要被逼疯了。
北宫喜(北宫贞子):被公孟嫉恨,时时想赶走他而后快;
褚师圃:情况与北宫喜相同;
公子朝:似为灵公的叔叔,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来访,被季札称为“君子”(但
也有人认为两个公子朝非同一人)。...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55301 | 49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
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
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
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
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邈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
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
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
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王图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
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锺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
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
|
t******e 发帖数: 2009 | 50 崇祯没法跑,他就是被手下大臣联手做掉的。
崇祯是3月死的,1月的时候就在跟大臣商量迁都南京的事情,他自己不好意思提,就私
会了当时的首辅陈演,要人家在朝堂上提,他来点头。结果陈演回去跟大家一商量,提
了个太子+部分朝臣迁到南京去的提议,摆明了就是“老大你还是殉国比较好”的意思
,崇祯大怒,当场罢黜了陈演,态度180度转弯,大骂迁都就是失节,彻底反对迁都事
宜,其实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崇祯17年换了19个首辅,这大臣要能忠心也是见鬼
了。所以后来对大明忠心的,都是没在中央任过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