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格律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以前写过这首诗的连环画,提过几位网友的讨论和试译,摘抄如下: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Robert Frost (1922)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2
2
说诗,或现代诗歌之我见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诗歌是奢侈品,永远为极少数人而存在着”。
那么,我可以断言,此类群体,存在这种荒谬的思想言论与观念,是对“诗歌文学
”极其偏颇的认知和解读,甚至是诋毁和污蔑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极不客观的主
观臆断,甚至于是在亵渎和侮辱人类精神文明,违背了“人类具有对精神文明共享的权
利”。文明属于全人类,精神依托没有群体等级划分。不要人为的划分“文明人”“野
蛮人”“人有三六九等“。在信仰和文明面前,同自然规律意义相同,人人平等。你不
是阳春白雪,我也不是下里巴人。全人类文明要进步基本法则谁也不可违背。你必须承
认,人类新纪元的文明,不会是被一种极不负责任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之手去开启。
我坚信有人会认为,我是在借“题”发挥。那么这个“题”就是“诗歌”,什么是
诗歌?诗歌由来已久,诗歌的历史渊源证据确凿,谁也篡改不了。诗歌以多元的形式体
裁发展至今,有目共睹。《诗经》是我国的第一本《诗歌总集》,一度被称之为“儒家
经典”,所以,也始称“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
十五个地方的诗经“民歌”。“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请问:艾青的诗好在哪里?
说这种话的人既不懂现代诗也不懂古体诗。
当然了,还有一类:现代人写古体诗。
现代诗追求思想的深刻,言辞的机智,和意象的现代,
古体诗擅长格律和意境,各有千秋,我作为现代人,喜欢看优秀的现代诗;
读古体诗,虽叹服意境唯美,但每每觉得主题贫乏:
四季和景物、
情爱和别离、
禅意和遁世、
国恨和怀古。
m**y
发帖数: 5225
4
温家宝喜爱引经据典 对文学哲学的嗜好直追毛泽东
文章来源: 明镜网
说温家宝是中国的国务院总理中最喜欢引经据典,吟诗诵赋的一位,不会有人质疑。不
要说华国锋,李鹏等胸无点墨,文化素养甚差者望尘莫及,赵紫阳,朱镕基等人虽有一
定文化修养,但多保留在私人领域,从没有像他那样乐于在处理公共事务的场合展示;
而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虽然在年轻时写过“大江歌罢掉头东”的雄浑诗句,然而在他
担负繁重的行政职责后,其文学细胞仿佛已经被压得萎缩。
西方政治领袖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引用柏拉图,荷马,莎士比亚都是家常便饭。
虽然不是个个都能像英国首相邱吉尔那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许多人的文史知识渊
博,例如尼克松就是文章高手,演讲和撰文都不同凡响。中国领导人就不同了,一方面
他们的知识结构单一,另一方面按照官场的潜规则,官员们一般宁愿收敛自己的文化艺
术才华,避免“树大招风”。像温家宝这样,实在算得上是屈指可数。
。如果放在所有中共和国家领导人中来衡量,论对文学,艺术,形而上哲学的嗜好
,温家宝直追毛泽东但是二人有很大不同:毛泽东当年是党的领袖,并不直接担负主管
国家机器运行的职责,他可以醉心于充当民族的... 阅读全帖
z**********z
发帖数: 201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新诗是个joke,也是个tragedy
我不太同意,词本就是酒楼妓院里的东西,根本拿不上台面。苏东坡雄视百代以什么称
?没人说是词吧。黄庭坚的词?都是信手写的,他自己也很不以为然,错字别字一堆,
他写诗可不这样。宋代的王安石二陈范杨陆等大家都不是以词称吧?
唐和宋基本完成了格律诗,之后很难突破是难免的,但这并不是说宋词就超过宋诗和唐
诗并列了,宋词和唐宋诗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就像驴在快也快不过马一样。
还有诗歌的高峰时不是唐诗还有待商榷
C***3
发帖数: 2226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看看这位香港诗人的诗如何 (转载)
哈哈,诗盲不知咋滴有点不耐烦耶,想做案板上的黄瓜,找拍来乐!俺脚的翻译这首应
该不算诗,其它几首好象略好一点,因为没想提及,就没细看。
猜测这位网友的评论有点此地无银的用意,担心读者会产生疑问,所以先说这首诗的“
分行、节奏、韵律”已达大师水平,所以是毋庸置疑地好。可是这些东东明明从这首诗
里就一点儿也看不到呀。
诗人自己说对诗歌的追求是“包括严谨的格律、可读可朗可记”。从这首诗里也根本找
不见。
除去这些比较具体的规范,象诗情、诗意、诗境等比较抽象点儿的,在这首诗里也踪影
皆无。
虽说文学创作没有固定的方法,可还是会有些基本的规范和原则,特别是如果连一条都
不占,那就谈不上什么创新,因为已经不是这个圈里的事儿了。
这首诗表达它的内容和用意,完全采用的是叙述体,根本走的就不是咏歌体的路子。
s**a
发帖数: 8648
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中文诗比较独特的还有平仄。这个英诗显然没有,但是英诗有轻重音组合。
j******y
发帖数: 554
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江山》诗自评。女ID禁入
发信人: jjyyjjyy (jy), 信区: WebstersFallsBBQClub1
标 题: 《江山》诗自评。女ID禁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7 22:51:49 2011, 美东)
菩萨蛮
江山鲜艳晴空碧
邻家燕子归来急
脉脉玉兰开
阿谁何日栽
此中人独立
不是无消息
昨夜去横塘
盈盈思绪长
【VUSE评论】
发信人: vuse (vuse),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征文】菩萨蛮。江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4 16:07:15 2011, 美东)
比较了一下征文旧体诗词,
还是最喜欢这首.
上片气氛烘托起兴的不错, 过片很成功, "此中人独立
不是无消息", 过渡自然, 也提起了悬念.
结句一抖包袱, 消息竟然只在梦中, 出人意外, 留下很多余韵.
字句方面, 叠字用得不错, "脉脉玉兰开", "盈盈思绪长', 温润可亲.
个别地方, "江山鲜艳"中 鲜艳一词或可以商榷.
格律上应该没有问题. 风格略近乐府, 也是可以商榷的地方, 似乎和常见宋词相违.
【自析】诗的写法,模仿晏殊“一曲...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9
说到王国维,我找了篇论文,头大:-)
+++++++++++++++++++++++++++++++++++++++++++++++++++++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8-25 15:51:00 ] 作者:程相占 编辑:
Studa_hasgo122
【内容提要】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不能混为一谈:论述意境的文献是《人间词乙稿序》,而
境界说则出自《人间词话》;意境可以分解为意、境、观三要素,而境界则主要指真情
或心灵境界,无法分解;意境论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痕迹较明显,而境界说则体现了回归
中国传统诗学的倾向。
【关键词】 意境论;观;心灵境界;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对于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有着重大影响,但一般论著又大都将王
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混同,并过多地用西方美学理论来分析境界说。我们这里希望进
行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
一、意境论
在王国维的有关论著中,出现过“境界”、“意境”、“境”三个近似的概念。其
实,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区别颇大,《人间词乙稿序》所体现的理论是意境论,而
《人间词话》的观点则是境界...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2635
1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邪恶的闺女写的诗 (转载)
发信人: communipig2 (豬2), 信区: Fishing
标 题: 那个写诗的闺女是个才女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9:40:02 2011, 美东)
把英文诗的格律——隔行押韵——天然地融合在了中文诗里。
莎士比亚就是这么写诗的。
中文哪有单数行押一种韵、双数行押另一种韵的?
而且,要鱼吃的诗,通篇没有“鱼”字,这比曹植还牛啊。
曹植号称“才高八斗”,这闺女是“才高八斗半”了。
f*******y
发帖数: 8358
11
来自主题: _Poems版 - 诗律浅说
诗律浅说
方舟子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
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
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
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
h*******r
发帖数: 1083
12
中外皆然。
细论起来,格律诗尤其衰败。中国没人写律诗和词了,西方没人写sonnet了。东西方都
是自由体压倒格律体,然后自由体诗歌也没人理了。
这是为什么呢?以后诗歌还有复兴的可能么?
w********l
发帖数: 11447
13
主席的词根本不看格律韵脚。 要是完全被所谓的格律束缚,那就不是主席了。

写错误,鉴定为伪作。但也未可知,总之,要自己辨别。
v****g
发帖数: 11080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诗赞郭巨侠
呵呵,不敢不敢,平仄不合也没关系,就当是古绝吧,古绝是不用遵守格律的。(律绝
要守格律)
w******g
发帖数: 10018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昨梦山花开
这一点不敢苟同啊,格律诗的节奏反而是最重要的。从古体到格律的转换,最重要的驱
动就是音乐性增加的要求。即使转换到词之后,除了个别词牌之外,大量词牌使用的依
然是律句规则。
s**t
发帖数: 17016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昨梦山花开
格律诗的节奏确实非常重要,但这节奏变化小,侧重于上口、四平八稳。我的作品,喜
欢在失控和非失控的边缘游离,重音常常落在读者不习惯的地方,如果完全按照格律来
,就不好玩了。
N****f
发帖数: 25759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诗在骨不在格
自度曲本身不难,在俺看来就是格律诗中的自由体。不过自度曲还是有
“度曲”一层,如果完全抛开格律,其实没有必要称为自度曲。猪蹄也啃
得,二锅头也喝得,何必还打着新月旗?:-)
f*********s
发帖数: 986
1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至于格律里的讲法,毕竟也要讲到韵。而英文因为它的读音轻重分明,音步又很整齐,
所以节奏在轻重相间上可以看出,而不需要借用韵脚来呼应。英文诗歌唱片多半会用
blank verse无韵五步格。如果英文诗歌写作者要达到庄严体,就根本就不用韵的。
f*********s
发帖数: 986
1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帖子说的格律
我很赞同朱光潜先生的律的看法,第一,意义的排偶第二,声音的对仗。
f*********s
发帖数: 986
2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谢谢你的资料的补充
所以还是有点觉得,在英文诗歌中没有格律而言。
d***y
发帖数: 183
2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原创】七绝藏头诗
看过一些格律入门介绍,还是没什么感觉。
填词没怎么试过,不过从我读过的一些今人填的来看,似乎要比五七言要难一些,主要感
觉用词意境都比较老比较窄,可能是格律比较严的原因?

C***Y
发帖数: 1323
2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女同学来访
从格律角度讲,第一句话改为:山海故国云水间
仄 平 仄
依稀尚认旧容颜
平 仄 平
才能符合一二句 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对。
因为格律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英语根本就不适合诗歌创作
英文诗,或者说汉语旧体诗外的诗歌,本质上都是散文分段写。诗歌这类语言艺术,形式
美是第一位的。什么是形式美?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对称,这包括音韵的对称和意思的
对称。英语写不出对偶句,更无法做到汉语诗那样平仄规律性交替出现,通常情况下为
了照顾韵脚不得不把一句完整话分段写,导致通篇支离破碎。而汉语诗中的杰
作无一不是形式,内容和意境的完美统一,以汉语诗歌,特别是格律诗的形式标准要求
英语诗歌,那就是要求一瘸子和博尔特比赛跑步。
c********i
发帖数: 942
24
所有非汉语诗连词都算不上,词每句的字数都有定数。英文诗法文诗等等最多只能算是
散文诗。
诗词的最重要特点,或者说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1,每句的字数/word数都有定规
2,押韵
做不到这两点就别舔着脸说自己是诗词。
汉语诗词还有对仗和音调格律的严格要求,如果让非汉语也要做到这两点,那就更是通
杀,绝对是除了汉语就世上无诗词。
s**t
发帖数: 17016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诗在骨不在格
我是根据你贴出来的作品来判断的。不按格律没关系,但音乐的要求还是要有,毕竟是
诗歌。老先生显然是在意音乐的要求的,不然他不会押韵。但他的韵压的不好,不舒服
。作为词,句子长短搭配也很讲究的,因为这决定了行文的节奏,张弛有度的要求还是
要达到的。可以不按既定词牌来,但不能不讲究。不信,你可以朗诵一下这作品,看是
否别扭。从这个作品出发,我觉得作者对诗歌的音乐性没认真下过功夫。诗的核心当然
在骨,这个没疑问,但格上不讲究,就很难被称为诗了。
l*******s
发帖数: 1258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冯至诗四首
音乐最核心的是不是节奏,暂且不谈放一边。
不强求诗人们都满足四声八病 平仄凹救 诗品等 那种要求 至少达到声律和谐读来朗朗
上口吧
这些我都没看到
关于自由诗以及在中国的版本--新诗,我一直持保留态度,很质疑其作为诗的合理性。
退一万步讲,即使是新诗诸如“两个黄蝴蝶 一起飞上天”,也是有多多少少的音律和
谐在里面的。当年最早写新诗那些人,恰恰是受到了严格的旧体诗训练才写出了具有声
律美又有相对自由格式的新诗的。而到了当代,缺少旧体诗格律训练的所谓诗人们,上
来就写现代自由新诗,结果成了梨花体这种东西。
建议找本中国文学史读读,就全明白了,从南北朝读起就可以。不管是袁行霈本还是游
国恩本,都可以。
l*******s
发帖数: 1258
2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冯至诗四首
音乐最核心的是不是节奏,暂且不谈放一边。
不强求诗人们都满足四声八病 平仄凹救 诗品等 那种要求 至少达到声律和谐读来朗朗
上口吧
这些我都没看到
关于自由诗以及在中国的版本--新诗,我一直持保留态度,很质疑其作为诗的合理性。
退一万步讲,即使是新诗诸如“两个黄蝴蝶 一起飞上天”,也是有多多少少的音律和
谐在里面的。当年最早写新诗那些人,恰恰是受到了严格的旧体诗训练才写出了具有声
律美又有相对自由格式的新诗的。而到了当代,缺少旧体诗格律训练的所谓诗人们,上
来就写现代自由新诗,结果成了梨花体这种东西。
建议找本中国文学史读读,就全明白了,从南北朝读起就可以。不管是袁行霈本还是游
国恩本,都可以。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英语根本就不适合诗歌创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nls (trump u 发考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英语根本就不适合诗歌创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3 22:04:46 2016, 美东)
英文诗,或者说汉语旧体诗外的诗歌,本质上都是散文分段写。诗歌这类语言艺术,形式
美是第一位的。什么是形式美?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对称,这包括音韵的对称和意思的
对称。英语写不出对偶句,更无法做到汉语诗那样平仄规律性交替出现,通常情况下为
了照顾韵脚不得不把一句完整话分段写,导致通篇支离破碎。而汉语诗中的杰
作无一不是形式,内容和意境的完美统一,以汉语诗歌,特别是格律诗的形式标准要求
英语诗歌,那就是要求一瘸子和博尔特比赛跑步。
t****r
发帖数: 592
29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活剥叶慈诗一首
古典的英文诗,比如十四行格律也相当复杂的,和中国的律诗类似。
现代的英文诗里意象派,象征派,隐逸派等等,意象都是非常丰富,传达的感情也可以
是很曲折隐晦的。
意象派诗歌的特点: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
通过意象来暗示。
象征主义的特征:创造“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
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表现主义的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
和荒诞的手法。
即使是直白派,也是充满意象的,比如西尔维亚的“一生”:
触摸它:它不会像眼球一样地畏缩。
这卵形的范围,清澈如泪水。
这儿是昨天,是去年──
棕榈芽和百合花色分明在广阔
无风的针织绣帷里。
用指甲轻扣玻璃杯:
它会砰然作响像中国的乐钟,只要空气稍微动一动
虽然没有人在其间仰视或者愿意回答。
居民都轻如木塞;
人人永无止尽地忙碌着。
...

比。
M*********m
发帖数: 2024
3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跟着秋菱学平仄
(三) 关于对仗
在介绍‘格律诗’(也叫‘近体诗’)的简单定义时我们说过,‘绝句’(五绝和七绝)一
共由四个句子组成;而‘律诗’(五律和七律)需要八个句子。这多出来的四句还有要求
,那就是得‘对仗’。
如果你对‘对仗’这个术语不太熟悉的话,‘对对子’呢~~~如果你跟秋菱是差不多同
时代的人,要是刚拿起电话对方就丢过来一句‘天王盖地虎’,你会不会脱口回一句‘
宝塔镇河妖’?如果你没看过‘样板戏’,‘对联’应该不陌生吧?咱们中国早就有过
年时在门上贴大红春联的习俗:
爆竹一声除旧岁
梅花数点接新春
先看一下:天王/宝塔(名词);盖/镇(动词);地虎/河妖;爆竹/梅花(名词);一声/数
点(量词);除/接(动词);旧岁/新春(时间名词)。
对联实际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又叫‘楹联’,对仗则是中国楹联最根本的特
征。何为对仗?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这是抄自‘基维百科’的定义:
‘对仗,是中国诗的术语,也就是中国诗的创作手法与修辞规则。「对」字在此做动词
,意谓著将两两一对的东西放在一起。「仗」字则来自古代仪式往往由两人一组来举行
,有「仪仗」的「仗」意。对仗有时也称为对偶。’
一共
l*r
发帖数: 79569
3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搬小板凳来听
这大概也是新诗被人批评一个方面?
其实不光是中文新诗,英文无韵自由体诗,像前两天贴得那个lanyard,和散文又有啥
区别呢?我理解现代诗和散文的如果硬要区别的话,就只在形式上了,也就是分行与否
。诗歌绝大部分是要分行的,所谓stanza,散文是一句一句连接的,所谓paragraph.
这一分一合之间,大概就有了些微妙的不同,但似乎又说不清楚。如果硬要从所谓诗意
来说,那就是仁者见仁,鸡同鸭讲了。

many
f*********s
发帖数: 986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十六世纪的英国谢学Ascham有一个观点,在古希腊,写诗完全不用韵。古英文写诗只有首韵而不押韵脚。西方诗用韵始于意大利。据说是受了匈奴的影响。但丁的神曲是欧洲第一部的有韵诗歌。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学者开始讲究复古,看到了希腊拉丁的名著都不用韵。于是很多诗人竭力攻击诗用韵。十七世纪后,用韵的风气又开始风行。
近代自由体诗歌开始盛行时,又没有向以前那样注重韵了。
所以,朱光潜老先生觉得,韵在欧洲的历史,兴衰一半取决于当时的风尚。而另一半就是和各个国家的语言个性有关了。
但是律,这个在外国诗体中一直就没存在过。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
a***d
发帖数: 2374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嗯,其实我印象中看过的英文诗里押韵的还是多于不押韵的,不过看是什么程度的押韵了。
还有就是,特别对于大多数英语非母语的人来说,大约押韵了一下才比较能确定自己是在写英文诗吧。。。:P
l*r
发帖数: 79569
34
以诗译诗难就难在格律声韵的约束上
感觉如果用散文体、无韵自由体似乎反倒能更忠实地传达出原作的印象
l*****9
发帖数: 2009
3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诗是俗世清音
技巧,肯定是越多越好。
重要的是,作为诗人,要有运用技巧的能力,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这
和你说的“度”差不多,但不是说学多了就不好,而是说要善于控制。
“春风又绿江南岸”,此句之“绿”,初为“到”,复改为“过”、“入”等十数字,
方定为“绿”,博学如王荆公,锤炼尚如此,而况我辈哉。然而通读此诗,甚是流畅,
并无穿凿生涩之处。这便是诗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了。
因情而成篇,以辞句格律的技巧而改细节,不损全篇之气韵,不伤音乐之抑扬顿挫。我
以为做诗当是如此。
J******s
发帖数: 7538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avenclaw (小余|小则|小成|小自|小来|小熟), 信区: Poetry
标 题: Re: 忆秦娥 诗版众版友唱和专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6 17:22:30 2011, 美东)
和一阙,谢指点~~
忆秦娥 双眉蹙
双眉蹙,书生做赋如敲木,如敲木,弗通格律,误奴清目。
余郎瑟瑟声声服,金言妙论穿心镞,穿心镞,不妨同舳,夜谈诗牍。
N****f
发帖数: 25759
37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虞美人
这几点上,俺赞同酒兄用法。古韵、今韵之间,俺一向是今韵派,对入声
之类不管不顾。原因很简单:今人读诗(词),总要依照现代汉语发音,
无法按古音朗诵。格律诗之美,很大部分在于音律铿锵;依古韵吟诗、填
词而按今音诵读,反而音律不合,岂非买椟还珠?譬如“斜”字,今人作诗
如果用在麻、佳韵里,反而不美。
F**********e
发帖数: 2135
3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美国诗歌一侧面
濮青么,业余诗人,社区大学里教统计的。
诗在美国的圈子我看比国内还小。好歹中国古诗也算全民喜闻乐见,然后现代诗
因此沾点福荫。其实我就觉得当年喝洋墨水的瞎学自由体,是整个汉语诗歌的大倒退。
应该好好研究下白话环境怎么推广普及格律诗。
b****d
发帖数: 1311
3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现代诗都是垃圾
诗盲来乱弹一下。
现代作家大都是庸才。
而诗作为短小精悍的文体更要求字字珠玑。
对意境格律用词都有很高要求。
非大名家不能作出好诗。
老实说这样拜金浅薄的社会环境对诗人也是太艰难了些。
a*******r
发帖数: 3452
4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英文诗的入门书
求教英文诗的入门书。
中文的诗词格律稍微会点,看了几首英文诗,对韵脚很是糊涂。有时是一三,二四,有
时是一二,三四。有时更乱,完全不得要领。盼求启蒙教材。
m*****e
发帖数: 85
41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看了精算子的文章,脑子里不禁浮现起了张老师的一些事情; 只是青山依旧, 晃然间,
先生却已仙去多年.
先生少时见国家动荡,日寇入侵, 乃随武当高人习武,立志报国, 因而练就了一生的铮
铮铁骨. 平生爬楼只肯跃阶而上, 哪怕是过了古稀之年, 依然故我. 而今回想先生一生
,创立中国计算机化学,那一路的奋发向上,当是深入骨髓.
合肥路面, 曾遍地人力小三轮车. 先生见之, 甚是喜爱, 亦购得一辆. 平时无事, 常如
寻常商贩, 骑车穿街过巷. 一日, 某学生因误去火车站班车, 于校门口着急无方; 恰好
先生骑车经过, 乃自告奋勇, 连人带行李, 驮往车站. 先生之热心, 可见一斑.
先生平生爱写格律诗,诗如其人, 胸怀开阔, 傲骨铮铮. 曾讲授中国诗词选修课,言简
意赅, 直达本意. 先生爱诗之心如赤子, 令人叹服. 每得学生佳作, 先生定会喜不自禁
, 当堂欣赏. 后经先生努力, 集成一诗集, 由科大出版社出版. 十几载光阴悠悠而过,
未知书还在否?
倘如精算子所言, 先生当是一生豁达, 虽成就似开山之愚公, 却不与小人争, 真是羞杀
"勇于私斗...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42
来自主题: _ZST版 - 读<<幽居杂记>>(三)

妄受Camer兄谬赞。余涂鸦之笔得此殊品,愧不敢当。
余少时作文中中, 不得要法,此习延之至今, 依旧
不得章法。 少习古文,偶为旧体, 后常忽略对新诗
(此有惑,盖近体诗之所指,古指唐以前的"齐梁体“
为古体诗, 而格律诗,称为近体诗。余揣摩Camer君
之意,约指现代诗体, 且暂称新诗,不知Camer兄是否
此意。) 甚而数年前,见新诗即随手抛开,以为新诗
往往内容琐碎, 且过度追求意识流,用词勇而无素,
文风或颓或暧昧, 盖标新立意崔之而至致。与先人
之豁达之心背向驰之, 且以为容。 余尝窃语友朋曰:
越是用诡异之词, 越显苍白浅底。
盖读者,为文者, 大约是可以洞而悉之。
后见经朋友极力推荐,接触一些新诗,仍难全然赞成。
好的自然还是有一些的, 但是比例太底,不过十之
一二也。
余常以为诗之盛在唐前, 后少有佳作。 词之盛在唐,
宋, 清偶有佳作, 不成气候。
余习近体虽有些时日, 但非专攻之人, 成效甚微。
然不顾陋浅, 与君论辩。
且以为为近体诗,所须甚多, 曰文, 曰韵,曰史。
其诗在修养, 在感受, 在工经, 在乐理。短短几十
字便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文工感受, 字字皆
c*********d
发帖数: 9770
43
有人说过,史诗是落后民族复述历史的方法,先进民族都没有史诗。
中华民族其实也是有的,诗经里面的《生民》、《緜》、《公刘》、《殷武》等,都是
史诗。
当然,这些史诗都太简单鸟,没有《吉尔伽美什》、《摩诃婆罗多》、《萨格尔王(包
子语)》、《贝奥武夫》、《尼伯龙根》等那么回肠荡气。
可见,我们也有落后的时候。
m***n
发帖数: 12188
44
公刘》那些,不是史诗
是颂诗,或者叫红歌。
你看《文选》,魏蜀吴都有自己的颂,有自己的红歌。有的还顺便贬低一下别人,有的
不贬低别人,只歌唱自己。
没见过世面的猥琐男才以为是史诗。其实和《东方红》《浏阳河》《映山红》一回事,
广义的红歌。
另外,
其实中国一直都有史诗。
格萨尔王是史诗,薛刚反唐是史诗,十八寡妇破辽国是史诗,说岳也是史诗
m***n
发帖数: 12188
45
另外,
中国也有超级长的诗歌小说
不过叫做《弹词》
h***n
发帖数: 1275
46
弹词,评书,有韵和格吗?
压根不上台面的东西,中国人自己都不稀罕
m***n
发帖数: 12188
F***e
发帖数: 23
h***i
发帖数: 89031
49
你说说你长这么大谁稀罕过你?
d***a
发帖数: 6113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陆语文课作诗对对联么?
语文课不会教。我估计90%以上的人不知道怎么作诗对对联,那些格律音调词性搞死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