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汉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s********r
发帖数: 729
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说一下网络小说的史前名著
好多熟悉的,吾道不孤!尤其是楼上几位针式打印机打《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当年在
学校的计算机室打印出来足足一尺来厚的一本,抱着出门很充实。
史前不史前不去讨论,借人气就说下除了以上大家提过的书之外,自己推荐的作品吧:
大唐行镖:某种程度可以说是一本小白文。结局虽然不是大圆满,绝不是悲剧。
真心英雄:应该是某大神的牛刀小试吧,短篇,精彩。
朔风飞扬:写恒罗斯之败的,书自是好看。其中对唐征西域的战略论述鞭辟入里。
*三国真髓传:太监了,推荐前两卷,第三卷不喜。
灵犀怪备忘录:大赞!其对魔网的定义精妙绝伦,笑破肚皮。与真髓同一作者
皇家娱乐指南:贼道三痴的作品,洋洋洒洒,大家气象。
雅骚:贼道三痴若生在明朝,不中状元也是三甲!对其八股文功力只有敬服二字。
汉魏文魁:又一三国完本佳作。
*虎踞雄关:专业写手的牛刀小试,异时空战争,据说第二卷应该是政争,奈何已经入
监。
伐清:此书貌似已经被禁?作者已无新作,贴吧也统统被封。满遗势大!既有窃明,岂
无伐清?
风起陇西:亲王的三国后期蜀魏间谍战
帝国的黎明:前作可以略过不看,只是为此书打开一个虚拟的设定。其书有大量对治乱
之道,君子守身之道的讨论,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难道说老外就喜欢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么,这些小说都是纯属虚构,纯属娱乐,国人喜
欢的都是一小众群体,而不是大众追逐的东西,为嘛老外能这么喜欢的呢。
这些跟老外的科幻片也不太一样,因为西方的科幻片大部分都是想象未来的事情,或者
是跟古代盗墓有关系的,说白了还是跟未来相关联的,但是中国的玄幻小说就是纯古装
的,无朝代的,只是瞎编的玄幻故事,就像是《完美世界》这种,老外却喜欢。
《完美世界》里面引用《山海经》的部分太多了,还有《汉魏六朝小说》也被借鉴了很
多,等于就是拼凑的一些神仙和鬼怪,再加上自己对剧情的改变,最终就是玄幻小说,
里面的角色就是一些仙侠,不但会武功,还会法术,想起来就觉得好假。
老外能喜欢这样的东西,我很奇怪。
老外喜欢金庸和古龙的这种略微写实一点的武侠倒是没有这么多,就是仙侠,在那些老
外的圈子里更火一些,话说这些老外到底懂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啊。
不知道字幕组翻译过去是不是也跟中国翻译外国视频似的,都是那么污的字眼。
j*********n
发帖数: 126
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Re: 关于古体诗词

偶看也无所谓“狭义广义”:喜欢韵律的,自可写近体诗或词,遵
守其游戏规则;不喜受束缚的,从楚辞诗经,汉魏乐府,到古风古
绝,自由度还是很大的。谈到用文言诗句来写今天的种种,那是必
定要受限制的。古今相通的地方很多,离情别绪,风花雪月,乃至
政治,古人与今人感触上相类的很多;那今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文
言技巧,要写出不逊于古人的作品,当然是可能的。但是世界发展,
今天有很多事物,是文言中本来没有或未描述过的,若要用旧有语
言来写新生事物,确实难度很大,把握稍一参差,就成了打油诗。
近代以来,尝试的人不少,成功的不多。但也不是没有,黄遵宪写
远渡重洋,写日月此升彼落的时差,是成功的一例;今人有句“坐
地日行八万里”,也可算一例。在文言已退出日常生活的今天,这
样的创新越来越缺乏必须的营养与土壤。
a***o
发帖数: 129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xil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adeno ( 浮沉), 信区: Exile
标 题: 柳 如 是 别 传 第 三 章 (9)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Aug 5 14:07:14 2000) WWW-POST
寅恪案,所可注意者,一为卧子言“北宋律诗亦亡”及“终宋
之世无诗焉”,
可见其鄙薄北宋之诗,至於此极。二为幽兰草乃集录李舒章宋辕文及
卧子三人唱
和之词。颇疑几社诸名士为河东君而作之小令,即载是集中,惜今日
未得见也。
又今检陈忠裕全集及陈卧子安雅堂稿,不见有“戊寅草序”,
或“鸳鸯楼词
序”。此殆为收集卧子著作之人,如王沄辈早已删弃不录,遂使此两
书皆未载。
若今日吾人不得见戊寅草者,则卧子此序壤间竟致失传矣。故全录之

卧子草“戊寅草序”云:余览诗上自汉魏,放乎六季,下猎三
唐。其间铭烟
萝士之奇,湖雁芙蓉之藻,固已人人殊,而其翼丘以造景,缘情以趋
质,则未尝
不叹神明之均也。故读石城京岘采菱秋散之篇,与宁墅麻源富春之咏
,是致莫长
於鲍谢矣。观白马浮萍调怨歌之作,是情
f*x
发帖数: 196
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花间曲子词一首

馆娃宫外邺城西 //女生楼侧西校区
远拂斜阳近拂堤 //晚饭过后上自习
系得王孙归意切 //楼上楼下不见她
不关芳草绿萋萋 //窗外小河弯曲曲
按馆娃宫在会稽,是西施所住之处;邺城在今天的河北中部,自西门

治河巫起开始成为中国北方的重镇,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更是国家
级的
巨城,是历代此处割据势力(袁绍,石勒,冉魏,慕容垂,中唐诸藩
镇...)
的统治中心,非常繁华。馆娃宫外和邺城西不可能是一处,但是两处
皆以多
柳而闻名。到了中晚唐,士人不见用于朝廷,往往北赴邺城寻求发展
。所以
邺城西也是有名的聚散离合之地,当时的士人经常携妓在此祖宴良会
,鼓
瑟弹筝,大有古燕赵之风。
这首曲子词出名在后两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意,跃然纸上。
x*****u
发帖数: 3419
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叶嘉莹讲曹操《短歌行》
叶嘉莹讲曹操《短歌行》
曹操的诗,我们主要看他的《短歌行》。可是在介绍《短歌行》之前,我还有一些
话要说。我们已经讲过了词,大家也一定已经发现,讲诗和讲词是不大一样的。晚唐五
代小词,在文字表面上很容易懂,像李后主的“林花谢了春红”,像韦庄的“四月十七
,正是去年今日”之类,外表文字都没有什么需要多讲的,我讲课所注重的主要在它的
本质。而诗这个东西则不然,往往关联着很多资料、很多典故。因为在中国古代,诗一
向更为传统化,更被尊重,大家写诗时的态度也更为严肃,人们把思想意志主要是放在
诗里边表达而不是放在词里边。所以讲词时,我们可以直接去探讨词所表达的那些感情
的本质,而讲诗时我们就要先掌握有关的知识和资料。
首先,《短歌行》这个题目就需要解释一下。《短歌行》属于乐府诗题。乐府诗有
几种不同的体裁,我以前说过,有继承《诗经》的四言体式,有继承《楚辞》的楚歌体
式,有从民间来的杂言体式,还有汉代受西域音乐影响所产生的五言体式。从汉代开始
,经过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宋,有很多人写乐府诗,但后来的人所写的乐府诗就跟汉
朝的乐府诗不完全一样了。汉乐府都是配乐演唱的,可是到后来那些音乐就逐渐失传。...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361
7
Nodnod. 我就很喜欢古诗词,读了很多年,最近才开始写诗,尤其爱转移一些汉魏六朝
和黄仲则的调调。。。
艺术都是相通的,诗歌的表现力尤其强,音乐油画都可以转移过来。。。
S***e
发帖数: 2072
8
以前我在六朝,目前在先秦+汉魏。
S***e
发帖数: 2072
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完美,是让人害怕的东西
中国诗人和外国诗人差别太大了。中国不同时期主导文体也不同。不好一概而论。
陶、李、杜、苏虽然以诗人留名,他们生前无论哪方面(俗务或个人追求)恐怕和诗都
没什么关系。作诗一朵留名的小浪花而已。
中国诗到宋开始衰弱,之前从诗经、楚辞开始经过汉魏六朝不断技巧上挑战和文体的独
立,在唐因为各种原因很丰富。
zhe发展和某一个诗人的主观遭遇或者某个事件关系都不大。
哈哈,被bs也无所谓,诗的兴衰在我看更多是长期演化的历史/政治事件。忽悠忽悠就
可以了,没必要代入自已,或者找出特别个人化的解释。恐龙这么了不起的生物灭绝了
,惊心动魄,that's it.
至于现代诗和中国古诗的关系,在我看和现代鸟类和翼龙的关系相似:恰好都试图占据
天空一角而已。
S***e
发帖数: 2072
1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步友人韵 ----- 人,春,尘
主流观点是诗在1k年前就死的差不多了。诗经、楚辞先导,汉魏直朴渐文,六朝自觉,
隋唐繁荣。繁荣过后就让位给词了。这以后诗写的很挫,还不如散文。
纳兰不认识,俺对辫子头的都没兴趣 XD
退一步,偶尔个把特别的人不足以扭转一种文体的命运。
S*********e
发帖数: 3006
1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仔细看了一下自己的原帖:
。。。中文古诗类似于文章中的八股,对形式和结构要求既严,难有佳作。古诗的“美
感”很多并非来自于诗意,而是形式上的整齐和对仗,包括非常多的所谓名句。。。现
代意义上的“诗意”,在古诗中如麟毛凤角,绝对数量不少,相对数量极低。。。一个
可能,是因为古诗的严格形式提供了某种“低级”的美感,所以大部分诗人不必提炼思
想深处的感触,就能成“诗”。。。古词、散曲好得多,因为形式灵活,对人性刻划、
心灵冲击更有深度。
“古诗在‘诗意’的表达力度上远逊现代诗”这个意思以前在这个版说过。很多网友应
该知道。这次老调重弹而已。
说明一下:我从来没有认为英文诗一定比中文诗好。之所以在原贴举了个英文现代诗的
例子,是因为发感慨的时候正好在读英文诗。原贴的主题是比较现代诗和古诗。和语言
无关。
中文诗歌在中古时代是非常辉煌的。汉魏两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可以把同时代的欧洲诗坛
甩个不见影。到了蒙元明初,中国的诗坛持续衰落;欧洲出现了Petrach、Dante、
Chaucer这样一批人,算是拉平了吧。个人看法:到了William Shakespeare之后(明朝
中期之后),随着文艺复兴以...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1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怀沙是屈原的绝命词吗?
原文
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
汩徂南土(注1)。
眴兮杳杳(注2),
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注3),
离愍而长鞠(注4)。
抚情效志兮,
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注5),
常度未替(注6)。
易初本迪兮(注7),
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注8),
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
大人所晟。
巧陲不斵兮(注9),
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
蒙瞍谓之不章(注10)。
离娄微睇兮(注11),
瞽谓之不明(注12)。
变白以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注13),
鸡鹜翔舞(注14)。
同糅玉石兮,
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鄙固兮,
羌不知余之所臧(注15)。
任重载盛兮,
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注16),
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
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
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
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注17),
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
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遻兮(注18),
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
岂知何其故!
汤禹久远兮,
邈而不可慕(注19)。
惩连改忿兮,
抑心而自强。
离闵而不迁兮,
原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
日昧昧其将暮。
舒...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13
1. 大冠若箕,俢剑拄颐
战国末,有「记叙」田单攻狄三月不克之《攻狄谣》,曰:
『大冠若箕,俢剑拄颐』
哈哈,这支调侃夏人攻狄的童谣在我听来隐有夏人雅调(辟如召南羔羊中大夫糕裘之『
委蛇委蛇【*】』)
,危冠长剑,即使在战场上也一派安娴。然而,此番『雅调』解做其时夏人从文化到军
事都对蛮族尚保有绝对优势,以至雍容自得,洋洋自适;还是解做杭直迂阔而少世用,
好似子路死不免冠?
无论哪般,古典时代一去不还,夏人雅音不可复闻:以后纵逸瑰奇如楚辞,仪态万方如
先秦散文,悲歌谒云如汉魏歌诗,都不免汲汲四顾、惶惶不知所之。再下如『内人红袖
泣,王子白衣行』,『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都是『春云浩荡中,相看
忽漫是楚囚』。
春秋后人,满目伤心画不成里,若有例外,大约少不得谢郎。谢诗无长江大河,不见月
照空城,不闻泷水东流,总之全无乱相,而自威重典丽,如攻狄之际之若箕大冠,拄颐
俢剑——虽不堪用,甚至芝兰当路,不能不去,然而百代之下教人心摇神驰,追慕不已。
1'.雅正莫过呆头鹅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獭祭鱼了一番历代文论有涉灵运者,洋洋大观,众说纷纭,读
来大乐。不过顾氏不加点评,也不加串通...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1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启功的一句话
回国奔波的路上,在武汉的机场买了几本书。
《一生最爱纳兰词》《一生最爱宋词》和《古文观止》。
看到启功的一句话:“汉魏古诗是淌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想出来的,明清诗是仿出来的。”
深以为然。如今的古体诗又算什么呢,算“仿得不好的”?
伯父伯母伉俪诗集出版,送与小辈我一本,
翻了翻,笑道,伯父伯母的打油诗全集。或者,老干部诗体。
我也曾写过诗呐。
a*m
发帖数: 1217
1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启功的一句话
历史上的体裁在当时的历史上最流行
现在流行灌水

回国奔波的路上,在武汉的机场买了几本书。
《一生最爱纳兰词》《一生最爱宋词》和《古文观止》。
看到启功的一句话:“汉魏古诗是淌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想出来的,明清诗是仿出来的。”
深以为然。如今的古体诗又算什么呢,算“仿得不好的”?
伯父伯母伉俪诗集出版,送与小辈我一本,
翻了翻,笑道,伯父伯母的打油诗全集。或者,老干部诗体。
我也曾写过诗呐。
s**********n
发帖数: 3199
16
2 Polyphonic Music
Polyphony(复调?和声?我不懂乐理,妄言了请原谅、纠正),polyphonic music在本
书第12章(?全书分若干部分,每部分有小标题,我也不知道该称为章?节?还是其他
什么)中,Popper给予极高评价,令我大感兴趣。Popper的问题是,类似于科学,复调
音乐也是西方文明特有;又不同于科学,复调并不曾孕育于古希腊。如同钢琴是工业时
代的产物,复调产生于今日西方--9至15世纪之欧洲。
我虽然不懂音乐,Popper可是小有精通,足够精通到他在乐器、作曲诸尝试后下结论说
自己缺乏音乐家的天赋。相比一支melody前后延迟的parallel演唱,Popper总结复调两
条原则(rule):
Rule 1 for simple one-to-one note counterpoint: the result of the
countermovement must be only an octave or fifth or third or sixth.
Rule 2 for counterpoint: parallel octaves a...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17
2 Polyphonic Music
Polyphony(复调?和声?我不懂乐理,妄言了请原谅、纠正),polyphonic music在本
书第12章(?全书分若干部分,每部分有小标题,我也不知道该称为章?节?还是其他
什么)中,Popper给予极高评价,令我大感兴趣。Popper的问题是,类似于科学,复调
音乐也是西方文明特有;又不同于科学,复调并不曾孕育于古希腊。如同钢琴是工业时
代的产物,复调产生于今日西方--9至15世纪之欧洲。
我虽然不懂音乐,Popper可是小有精通,足够精通到他在乐器、作曲诸尝试后下结论说
自己缺乏音乐家的天赋。相比一支melody前后延迟的parallel演唱,Popper总结复调两
条原则(rule):
Rule 1 for simple one-to-one note counterpoint: the result of the
countermovement must be only an octave or fifth or third or sixth.
Rule 2 for counterpoint: parallel octaves a...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1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我购存的宗教书籍
(英)亚当斯·贝克:
释迦牟尼的一生(互见传记纲)
(日)武者小路实笃:
释迦牟尼传(互见传记纲)
(德)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
耶稣传(第一二卷,互见传记纲)
(日)池田大作:
我的佛教观
(日)铃木大拙:
禅与生活
(英)关大眠:
当代学术入门:佛学
胡景钟 张庆熊 主编:
西方宗教哲学文选
(德)汉斯·约纳斯:
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
(美)房龙:
漫话圣经
(德)马丁·布伯:
我与你
(瑞)海因利希·奥特:
上帝
圣经
古兰经韵译
(荷)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苏)尼·米·尼科利斯基:
俄国教会史
(美)比德:
英吉利教会史
(美)路易斯·摩尔根/(英)马林诺夫斯基:
古代社会/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互见人类学纲)
(古罗马)圣·奥古斯丁/(德)费尔巴哈:
忏悔录/基督教的本质
(德)霍尔巴赫/(日)幸德秋水/(德)马丁·路德/(波斯)阿维森纳/:
袖珍神学/基督何许人也/宗教改革宣言/论灵魂
(德)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文选
(美)威廉·詹姆士:
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
(法)霍尔巴赫:
健全的思想
(英)约翰·托兰德:
泛神论要义
基督...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196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略谈“念佛禅”
☆─────────────────────────────────────☆
runsun (runsun) 于 (Thu Apr 17 08:57:12 2008) 提到:
四祖就修行方法而言,他所倡导的作为“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的“念佛禅”,也是开
创性的——它不仅开启了中国佛教后代禅净合流之先河,更为末世禅净二宗各自重新走
出低迷的困境带来了一线光明。
念佛作为入道之方便
念佛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修行方法。“六念”法门的第一念就是念佛。汉魏以来,随
着《般舟三昧经》、《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等净土经典的传入,弥陀信仰日渐
深入人心,后经昙鸾、慧远、道绰等人的大力宣扬,“念佛求生净土”之法门,已焕然
成为一宗。尔后所形成的其它诸宗派,如天台、华严、禅宗等,虽然都各自有自己的理
论系统,但是,对念佛法门也都极为关注。如天台智者大师生前就曾经行过般舟三昧,
写过《观无量寿经疏》和《般舟三昧行法》等著作。尤其到了禅宗那里,古老的持名念
佛方法,当它与即心即佛、见性成佛的观念结合在一起之后,其魅力更是艳光四射:对
修行人而言,念佛不仅仅是临终往生的捷径,同时也是当下契入佛心、见
a*******g
发帖数: 86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臣弑其君,可乎?
儒家不是政治学。更多是个人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立身处世的学问。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强不息”等。
你以前的观点是“儒家治国要靠贤君”,我要说明的是,这不是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涵盖中央决策、行政管理、军事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立法制
度、户籍制度、民族宗教、人事考试、外交政策等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庞大而复杂。
你似乎对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缺乏了解。
有必要科普一下中国政治制度,看看传统的中国人怎么治大国的。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
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当时称尚书台)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
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
至隋朝,隋文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
核与贯彻执行,因避杨忠讳,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唐朝基本上沿用了隋朝的制度,并有所补充和发展,使其中央集权体制更加完善,因避
李世民讳
p****y
发帖数: 23737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达摩大师四行观
达摩大师四行观
达摩祖师著
弟子昙琳序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
摩诃衍道,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
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亡心之士,莫不归信;存见之流,乃生讥谤
。于时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咨启
,善蒙师意。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
,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
: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尔。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
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
入。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
浪...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2
第7章 临济法门(二)——黄龙宗派
一、慧南思想
慧南(1002-1069),一作惠南,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他十
一岁出家于本州定水庵智銮。十九岁落发受具足戒,后到各地参访游学,先后师事于庐
山归宗自宝、栖贤澄湜、泐潭怀澄、福岩审承等人,又与丛林奇士云峰文悦、芭蕉谷泉
相友善。景佑三年(1036年),坚请入石霜慈明室,蒙其印可。又作短期游学之后
,开法于同安寺(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乡凤栖山),后移住归宗寺(在庐山),因归宗
寺失火遭罪入狱,出狱后主临济祖庭黄檗寺,于溪旁结积翠庵居住。治平二年(106
2),应洪州太守程师孟等人请,入主黄龙寺(在江西修水县黄龙山),直到圆寂并瘗
于黄龙山。
慧南是临济宗自五代以来,第一位影响巨大、法席鼎盛的弘法大师。早在他参学的
时候,即在泐潭怀澄门下为书记,分席接纳,远近知名。他开法同安,刚一到座开堂,
即有传云“石霜一派迸入江西也”,当时在泐潭寺的僧徒即纷纷投到他的门下。住归宗
寺时,他的佛法机锋已为时所重,远近参学日增。原石霜门下的僧人也往往随其倡法(
翠岩可真即为其首座),当时名士如程师孟、潘延之...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3
第11章 曹洞法系(上)——唐宋时期
一、三代催生
从中国禅宗在精神文化领域举世公认的特行独立品格而言,可以把曹洞宗与其它
几个宗派,称作“思想界的贵族”(真正的思想者)。这个“思想界的贵族”之所以能
够成立,因缘当然不一而足,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以石头希迁、药山惟俨和云岩昙
晟为代表的三代禅者,代代相续,直接地培育、养成了曹洞宗的思想来源和宗风底蕴,
曹洞宗就是以上三代禅思想家一以贯之培养催生的结晶。
在曹洞宗正式创立前夕,即公元九世纪下半叶(以良价和本寂二位创立者活动年代
计)之前,中国佛教刚完成了一场前无古人的深刻革命——就是禅宗“南宗”的兴起和
发展,这场革新运动,由慧能肇其端,当属确凿无疑,但是,严格地说来,“南宗”在
历史上争取到其主流地位,特别是在思想义理上完善成熟、得以巩固其根基,却是在慧
能之后,亦即由公元八世纪初叶开始的百余年间——这段艰苦卓绝又精彩纷呈的历程,
为时一百五十年左右,胡适之曾这样描摹过这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从公元700年
至850年,在这一百多年中,包括盛唐和中唐、是禅宗极盛的时期,这在中国佛教中
是一...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424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教神仙谱系的渊源
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中,其崇奉之神灵数量众多,但无一例外地都能从这块土壤中
找到它的源头。归纳起来,不外四端:
第一,对中国古代“天神、地只、人鬼”信仰的继承和改造。早在战国时,《周礼
·大宗伯》已概括出“天神、地只、人鬼”的崇拜系统。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
、风伯、雨师;地只有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人鬼主要为祖先。道教成立
时,
供奉神灵的数量不多,并且多与古代宗教的神灵相异,如:太上老君、三官等。东晋以
后,崇奉的神灵虽愈来愈多,但仍不出《周礼》所概括的“天神、地只、人鬼”的格局
。约出于南朝宋的《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下记载了当时的醮神科仪,略称:凡是学道
者,皆须修学醮神仪节,而醮“有九品(据下文,应为十品——引者注):一者五帝醮
,二者七星醮,三者六甲醮,四者三师醮。此四醮皆请天神。当修馔时,尤须洁净果具
,并令丰新。……又有五者五岳醮,六者三皇醮,七者三一醮,八者河图醮,九者居宅
醮,
十者三五醮。此六醮并请地神。当修馔时,尤须洁净果具,并令丰新。”①现在留存的
南北朝部分斋科书,如北周《无上秘要》卷四十八至五十七所辑之“三皇斋”、“涂炭
斋”、“盟真...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6
有缘才能来。我上次来,是几年前。这几天想起了这个版面就来了。虽然匆忙,但要感
谢这个版,提供了一个大家沟通的平台。
论坛上可以诠言说理。而说则万端,理终归一。关键在于真实奉行。
佛教净土宗的祖师每一代都是大家公认的。最近的是印光大师,他的下面两段话常为人
引用。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
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
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
,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
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学佛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于此四句
,则如无根之木期其盛茂,无翼之鸟冀其高飞也。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博地凡夫欲于现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无因而欲得果,未种而思
收获,万无得理。 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方术纪异》 王亭之
《方术纪异》 王亭之
王亭之原名談錫永,廣東南海人,雖攻讀化學,但出身八旗世家,少習琴棋書畫、醫卜
星相諸學,對子平、易理更為有研究,雖從事金融,但性喜文史哲學,信仰佛教,後隨
中州派劉惠蒼師父習紫微斗數,得其真傳,使其在香港發揚光大,收門徒四十人,成立
紫微斗數學會,從事學術性研究。然其平生所慕,實為佛學,自大學時代即已研究,二
十八歲時得機緣修習西藏密宗,隱居夷島六年,配合經論修習,近年更編纂《佛家經論
導讀叢書》、《甯瑪派叢書》,甚得好評。

对於方术,王亭之一向抱著既不全面否定,亦不全面肯定的态度。为甚么不否定,
因为有些人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根识,例如人的听觉受声波幅度限制,假如能超越这些
限制,那就可以听到一般人所不能听到的声音,在方术的层面,就可以称为「道术」,
或如今人之称为「异能」。
然而为甚么又不肯定呢?
任何方术,包括星相风水,都有它的局限性,是故许多称为「大师」的人,渔色渔
利或者得意,可是其际遇却往往不足为外人道。由是可见方术之不足尽恃。至於不学无
术之辈,假方术之名,迹同行骗,那就更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了解方术的局限,非常重要,否则便会变成迷信。古往今来,许...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28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105
29
3、引航:为“侯外庐学派”拓地开天
再度启航,已是十余年后。昔日风华正茂的张岂之走向中年,而侯外庐的状况更令他揪
心——因为一次批斗引发脑血栓,老人从此缠绵病榻,日渐衰弱。
一颗学者之心却依旧跳得强劲。甫获自由,他便和邱汉生商定了一项工作:编写新中国
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宋明理学史》。他们指定张岂之共同担任主编。
时年68岁的邱汉生,“为人笃厚,治学谨严”,曾为《中国思想通史》撰写立下汗马功
劳。然而,由于辛劳过度,他在“文革”前便已几近失明。
张岂之担起了具体工作。在两位先生指导下,他全心投入,组织作者、商定提纲、审改
稿件、统一体例。整整六年,凝聚了天南地北近二十位年轻学者智慧的《宋明理学史》
终得定稿。1987年6月,共计130万字的上下两卷出齐,获得学界好评。
这是对侯外庐最好的告慰——当年9月14日,老人在新书的墨香中溘然长逝。但这绝不
是最后的“交差”——张岂之默默许诺,他将和同道后学们砥砺前行,沿着恩师开创的
学术道路走向远方。
他延续的,是“侯外庐学派”集体攻关的科研传统。
重要成果接连涌现——
1989年,主编出版《中国思想史》,研究范围上自殷周,下至五四,实现了从远...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105
30
正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文学经典也都是当代经典。经典的魅力之光,如何能穿
越时空,照进现实?在西北大学的一堂古典文学讨论课上,师生们对于李白、杜甫这两
位大诗人经典诗篇的当代阐释,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李浩(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我们今天讨论课的主题是:李杜诗篇及其当代价值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围绕讨论话题细读李杜作品集,刚好最近各方面都在谈经典阅读,
我们以李杜作品为细读研讨对象,也算是对此热点的一个回应。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阅
读感受开始发言。
胡永杰(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李白、杜甫的杰出成就是在学习、继承
前代优秀文学、文化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对我们当下如何正确对待经典文化极
具启示,可以说,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广泛阅读、吸收与借鉴,就没有这两位在世界文化
之林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学伟人。
李白曾说过:“颇尝览千载,观百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
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杜甫也说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759
31
来自主题: PKU版 - 前北大校长汤用彤
学人专页 — 学界鼎杰
汤用彤
汤用彤(1893-1964)
字锡予,湖北黄梅人。1917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1
8年赴美国留学,192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院,获硕
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大学教授,
1936年至1948年任北京大学(包括抗战时期的西南
联合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1947年被
原中央研究院选为院士、评议员,兼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办
事处主任。1949年1月后,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
席,1952年至1964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一届委员、三届委员、
全国人大一、二、三届代表。主要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
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论稿》、《印度哲学史略》、
《魏晋玄学讲义》、《汤用彤学术论文集》、《饾饤札
记》、《〈高僧传〉校点》、《汉文印度哲学史资料汇编》
等。
汤用彤年谱简编
1893年 阴历六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甘肃渭源,祖籍湖北黄梅,字锡予

父汤霖, 字雨三,晚年号颐园老
人.汤用彤"幼承庭训,早览乙
w****g
发帖数: 7
32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12日 10:56 中华读书报
金庸侠义英雄的民族大义,是秉承汉魏以来“捐躯赴
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的。一部中国历史,其实就是
汉民族和周边民族互相争斗、交融的历史。民族间的矛盾
来源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也源于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
国传统伦理中,民族气节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在国家敌
对中,政府的软弱格外刺激民间的信心,而作为民间力量
的精英,侠便理所当然地承担了民众和志士仁人的理想。
侠的民族大义表现在为国御敌——这本是军人的本份,
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布衣之侠”,更
是责无旁贷。
民族大义的本质是一种忠诚,是对历史、对社会的忠
诚,扩大开来,也是对家人对朋友的忠诚。一个侠士若
o*o
发帖数: 4495
33
来自主题: Hebei版 - 邯郸概况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新兴工业城市。邯郸西椅太行山,东临
滏阳河,与晋、鲁、豫三省接壤。西部是丘陵、低山,东部为肥沃平原。土壤属暖温潮
湿土。
邯郸有着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邯郸一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意为邯山至
此而尽,春秋时期先属卫,后属晋。战国时期是赵国的都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励行
改革,使邯郸成为当时北方最负盛大名的经济文化中心。西汉时,邯郸与洛阳、临淄、
成都、宛成(南阳)齐名,被子誉为五大古都。至汉魏之际开始衰退落,直至解放前夕
,名噪一时的古城残破凋零为东西半里宽、南北3里长的弹丸小镇。1945年10月邯郸解放
后,曾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始走向全面复兴之路。
“燕赵多慷慨悲歌士”。古老的邯郸饱经沧桑,造就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创造了源远流
长的灿烂文化,留下了300多多处名胜古迹。“振长策而御宇内”的秦始皇生于邯郸,谦
颇、蔺相如将相言和已成为千古美谈,罗敷采桑、邯郸学步、兄妹沾襟、黄梁美梦等典
故广为流传,脍炙人口,使邯郸成为著名的成语典故之城。位于邯郸市中心的武灵丛台
,为赵武灵王操演兵马、观赏歌舞的地方。
v******a
发帖数: 45075
34
来自主题: Henan版 - 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
太学即古代国立大学,西周已有大学之名,《大戴记.保傅》:“帝入太学,承师问 道”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设五经博士,弟子50人,为西汉太学遗址已 无迹可寻
,唯一保留的太学遗址最早者就只有东汉太学了。
太学遗址位于偃师县佃庄乡太学村,原东汉洛阳城东南部开阳门外。太学是我国古代
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东汉太学始建于建武五年(26年),建武二十七年(51年)
建造太学讲堂,“长十丈,广三丈”。至顺帝时达到空前规模,“凡所结构达二百四 十房
,千八百五十室。”汉质帝时,太学学生多达3万余人,王充、张衡等都曾就读于 该太学
。解放后经勘察发掘得知,太学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夯筑房基排列有序, 井井有条

汉灵帝时著名书法家蔡邕等,以隶体书丹刻经石46块,立于太学讲堂前。 魏文帝黄初
五年(224年)复兴太学,正始二年(241年)又立石经28块,每字以大篆、 小篆、隶书三
体书就。西晋仍依汉魏之制复兴太学,武帝初年有太学生3000余人,至 泰始八年(272年
)已达到7000余人,咸宁四年(278年),太学再度繁荣,太学生“ 越于海,西及流沙,
并时集万余人。”太学遗址内立西晋
v******a
发帖数: 45075
35
来自主题: Henan版 - 中国最早的儒家刻经
儒家经典是一部浩瀚的知识海洋,是学童和学者必读和研习的古籍。因古代没有印刷 术
或印刷业不发达,所读之书必须靠人工抄写,抄来抄去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故从东 汉熹平
四年(175年)开始把《鲁诗》、《尚书》、《周易》、《礼仪》和《论语》 七种经文,
由蔡邕等人用隶书书写,陈兴等人刻于46通碑石上。
刻石各插立在洛阳都 城外太学内讲堂前(今偃师市汉魏故城南,岗上村北侧),供学
官们正定校勘,作为 向太学生徒讲授的标准经本,被称为“熹平石经”,为中国儒家第一
部刻经。 “熹平石经立后不久即遭破坏,后又几次迁徙,至唐贞观初,几乎毁坏殆尽。自
唐以 来,洛阳太学遗址出土的石经残石据统计共8275字,加上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后发掘和
收集的600余字,共有8800多字。这些极为珍贵的残石除收藏于西安碑林、上海博物 馆、
河南省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台湾故宫博物院等单 位外,有
的已流到国外 .
v******a
发帖数: 45075
36
来自主题: Henan版 - 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
第一座寺院。初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
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
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
、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
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
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
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
古建筑所剩不多,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
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
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
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
。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
v******a
发帖数: 45075
37
来自主题: Henan版 - 郑州景区——黄帝故里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位于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就是黄帝出生的地方。黄帝
故里就建于此。它最早建于汉魏,历代都有修复,大殿内设置黄帝中年坐像。四壁有描绘
黄帝功德的壁画,东西两厢分别供奉着黄帝的两个妃子嫘祖和嫫母。
如今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寻根朝圣者络绎不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的主要地
方。
u*******w
发帖数: 1
38
哎, 真不想讨论这种无聊的问题.
都是沉寂的古城,在现代文明的冲刷下都是步履蹒跚的老者,何必争这个?
洛阳是我的故乡,举些例子算做个宣传罢.
洛阳著名的景点莫过于龙门,白马寺,关林,北邙的墓葬群,汉光武陵,汉魏故城,道教白云观
,白居易老夫子的白园,范仲淹范氏宗墓等.呵呵,其实客观的讲,少林也是与洛阳息息相关
的吧?
历年战祸,加上宣传保护不够,建国后对城市的定位限制,洛阳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秀美的自
然环境都越来越默默无闻了.呵呵
其实文化是沉积在生活中的,而不仅仅表观为外在的建筑.
河洛书图. 洛神赋. 洛阳伽蓝记...诗歌上的描述更多.
这些东西是不会随城市的消亡而消亡的.这些才是亘古的文明.
说不好听些,现在负责宣传的官老爷基本都是拢钱的主.加上内陆经济的逐步落后,洛阳城
市的地位降低也是必然.
无论如何,作为洛阳人,欢迎你到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地来.仔细看,这里会给你很多惊喜.






w*********r
发帖数: 5995
39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亚
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理
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
14.2`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
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
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
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候会孟津;周公
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
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
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发帖数: 1
40
以前去过河南,其实河南的小吃挺多的,去一次也吃不过来,就说说印象最深刻的烩面
和胡辣汤吧,这也是河南最常见的小吃。
烩面,这个在其他地方也有卖的,但是就河南本地的最正宗,面做的劲道美味,汤也鲜
美。据说在汉魏时期就有,其中羊肉烩面是最多的,味道最鲜美的,吃面喝汤,天气冷
的时候吃一碗热乎乎的烩面,绝对是幸福感爆棚。
胡辣汤,这个也是再常见不过的河南小吃,觉得这个汤早上吃特别舒服,有暖胃开胃的
效果,因为早上起来一般是没有什么胃口吃东西的,也很适合吃点暖胃的东西,所以这
个在早上吃很适合。还有肉胡辣汤和素胡辣汤两种。里面有面筋、胡椒、辣椒等等,虽
然看似挺简单的,但是自己拿着材料也做不出来河南当地的这种味道。
这两个是我去河南那一次吃的最多的小吃了。
其他的像河南的烧饼也很不错,搭配胡辣汤很好吃,只不过烧饼可能全国很多地方都有
,也不知道哪里的最正宗,我也说不出什么来。
只知道河南的有一种叫胡饼的烧饼,外酥里嫩的,挺不错。
其他的都因为时间关系,很多小吃没有吃到,也算是留个念想吧,下次再有机会去河南
的话,一定要各种小吃都品尝一遍。
v*****0
发帖数: 1405
41
来自主题: HuNan版 - 【三月终】 感伤的湖湘诗派
夜半报税无比“纠结”,还是研究一下湖湘文化吧----有同属“感伤”一派或有“纠结”的湘亲才子们勇敢地吱一声, 纵古横今,提名别人亦可。。。
==================================================================
湖湘诗派,追溯上去好像是取法汉魏诗歌形式,以抒发心中悲情为主,在文学中,尤其是近代,形成了一股"感伤的思潮"。湖湘诗派据说与宋诗派相抗衡成为近代的两大诗歌流派. 与“感伤”湖湘不同, 宋诗派在精神上则崇尚理趣,好议辩论.
以我粗俗的理解就是:湖湘派为文科,宋诗派为理科。 若以红楼梦人物比拟,湖湘派应靠近林妹妹, 而宋诗派则偏倚宝姐姐。
萧晓阳(好像是北大才子,老三届?)近年出版的一本《湖湘派诗歌研究》,没有找到全版,但据说是深入地研究了楚湘文化和追寻了诗派的人性和地域特征, 上至屈原,中至曾国藩,左中棠,谭嗣同,甚而近至伟大领袖。据描述, 湘楚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湖湘士人性格特点:
“在漫长的岁月里融入了湘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赋予了湖湘人浪漫与悲情,造就了湖 湘士人浓郁的悲剧情感。”---(我晕:
n********n
发帖数: 2248
42
来自主题: HuNan版 - 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喷饭

放狗搜了一下,满足黑猫的好奇心:
古代中国拭秽风俗流变趣考
摘要: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期随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古代
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古代中国人出恭后用何物拭秽?香港电视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
个情节:香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
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
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看到此处,不禁使人失笑。对呀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本文由近到远追溯了古人拭秽风俗流变的历史。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代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
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
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①。这段描写说明,在曹
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代皇宫中有专门负责后勤...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884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str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soren ()*&(^), 信区: astrology
标 题: 【双鱼座活动]Will you come?Would you have come?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21 20:00:37 2012, 美东)
英国诗人Edward Thomas死于一战末期,1917年法国battle of Arras的第一天。生前,
Thomas与Robert Frost亲善,在后者鼓励下,从他们相识的1914年开始作诗,直到1917
年为止;其中包括如下题为“Will you come?”的小诗:
WILL you come?
Will you come?
Will you ride
So late
At my side?
O, will
you come?
Will you come?
Will you come
If the night
Has a moon,
Full and bright?
O, will you come?
Would you come?
Would you come
If t...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44
辽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发现著录的四百余处古迹,展现了古城独特的历史风貌。
为保护遗产,发挥优势,建设辽阳,辽阳市决定,把“保护与建设辽阳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加快辽阳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列入日程,建立机构,制定规划,设立专款,
极大地促进了保护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进程。自一九九零年以来,辽阳市政府筹资两千
多万元,维修了辽阳白塔,改造了塔周的景观;维修了清风寺,启动了首山景区建设;扩
建了辽阳博物馆,修建了辽阳碑廊、碑林;维修了东京城天佑门,修复了东京陵陵道;维
修了吴公馆,建成了辽阳曹雪芹纪念馆;维修了襄平书院,建成了少儿图书馆;动迁了翰
林府的民宅,修复了王尔烈故居;拆迁了彭公馆西院,建成了“汉魏墓壁画展览馆”;启
动了襄平博物院工程,出版了一批宣传辽阳历史文化的系列丛书。 今后十年,这个市还将
按规划实施关帝庙、魁星楼、喇嘛园。明城遗址等十余处文物古迹的保护与维修工程。古
城辽阳将以其既古朴典雅又繁花似锦的面孔,融入二十一世纪的辉煌。
l*****d
发帖数: 7963
45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要害词】曹雪芹祖籍/古襄平/辽阳/铁岭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 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
阳说”。持曹雪芹祖籍河北“丰润...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589
46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记忆的深处
中国有确史在西周晚期,就是共和时代,历王出奔,国将不国。
中国人看到的历史的第一页,春秋就是个尔虞我诈的时代,左传上不是阴谋就是阳谋,
表面上冠冕堂皇,尊王攘夷,实际都是晋文之类的谲而不正,到了战国就更是赤裸裸的
厮杀,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了。
这可能是一种心理习惯,民族早期的记忆,可能就像我们幼年刚知事的记忆一样,是很
男磨灭的,可能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已经刻在民族的基因里了
比如宋襄公,有人说他是蠢猪的仁义,也有人说他是睿智,因为宋国打得赢楚国一次,
可能下次输得更惨,不如服个软。这种诛心的习惯,把别人往谲诈方面想的心理习惯。
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心存真善美的人只能幻想三代,西汉早年就说什么,人心已经坏了
,就像衣服已经破了,无非是今天一个补丁,明天一个不定,朱熹后来甚至说什么尧舜
之道未尝一日得施于天地之间
但是,穷则变。过去老是讲,历史书上也是这么说,中国在清季的巨变是被西方侵略刺
激的。
实际,我看,是中国社会走到这一步了。
清朝被侵略,所以人都说要像西方学习,但明朝人怎么不说向满洲文化学习呢,南宋向
蒙古学习呢?实际是中国已经到那一步了,很多人已经意识到问题在于此而不在于彼。
就说...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7788
47
来自主题: SUDA版 - [合集] 苏州菜概述 王光武
☆─────────────────────────────────────☆
GUSU (唐寅) 于 (Tue Apr 27 20:18:03 2010, 美东) 提到:
天堂何状,似不可知。于是人们在大地上寻觅着尽善尽美的地方——终于找到了“苏杭
”,以为人间天
堂。单说苏州这座天堂,春秋筑城,乃吴国国都,秦汉为会稽郡治所,唐称江南雄州,
明清时为江苏
巡抚驻地,今称苏州市。在其广阔的地域内,江湖横陈,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民风淳
厚,商贾云
集,雅士争趋,有着说不完的才人轶事,道不尽的吴趋佳话。其间小桥.深巷.园林.胜
迹.鱼米.丝
绸.工艺.书画.吴歈.评弹,无不令人神往.赞叹.而独具特色的天堂美食,则以其悠久的
历史.广博
的取料.精巧的烹制.高雅的调味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饮食文化领域里的一方瑰宝

笔者在研究苏州菜时,深感其“鱼文化”的突出位置,本概述即以此为重点,兼及苏州
菜的一般特
点。
我们知道,苏州开始建城,就和鱼联系在一起。公元前514年,吴王僚因嗜食“炙鱼”
,披甲赴宴,丧
生失国。公子光赖专诸藏剑于炙鱼,刺杀王僚而完成宫廷政变,登吴王位(即阖闾)...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7495
48
来自主题: Switzerland版 - 风华国乐: 中国十大古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Player 讨论区 】
发信人: Trojan (拉风), 信区: MusicPlayer
标 题: 风华国乐: 中国十大古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16:19:18 2012, 美东)
中国十大古曲简介
一、《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记载: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
、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
、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
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
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
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49
来自主题: CivilSociet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Abbott123(奈斯兔米特油), 信区: CivilSociety
标题: 国内的“专家学者”,已经快被订上耻辱柱了!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Sep 7 08:04:47 2017,GMT)
从前,有一群小孩子,在某个不知名的城市的某个角落里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子问
另一个小孩子道:
“听说你哥哥是国家队的?”(当然指国足)
问者满是天真,满脸稚气,没有一点恶意.。
“你哥哥才是国家队的,你们全家都是国家队的!”
被问者满脸愤怒,满是鄙夷地大声回答,仿佛受了极大的侮辱。
孩子们哄笑起来,问者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无意冒犯,红了脸面。
今天,一群孩子在街上走,一个孩子问另一个孩子:
“听说你爸爸是‘专家学者’?”
“你爸爸才是‘专家学者’,你们全家都是‘专家学者’!”
又一次被问者的愤怒。
又是一群孩子稚嫩的哄笑。
历史的结论往往真实而一针见血。没有人能够逃得出历史的规律。套用当今最流行
的话语来说,那就是: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那些自以为精英,自...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5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
人民日报1966年06月03日第2版
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二年吴晗和胡适的来往信件
前言
《历史研究》从一九六一年第一期由一位新主编接手以来,逐渐成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在史学领域内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阵地。
这个刊物,在学术讨论的幌子下,以显著的地位,大量的篇幅,在史学方向问题、农民
战争问题、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问题、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等等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发
表了许多反党反社会主义和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反动文章,大放毒草。
自《海瑞罢官》的批判展开以来,他们先是大减篇幅,抵制这场斗争。最近,他们突然
一反常态,故作积极,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大登“批判”文章。
五月十五日出版的一九六六年第三期《历史研究》,发表了编辑部的《评注吴晗胡适通
信》。据编者按说:“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彻底揭露吴晗这类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坚决把
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进行到底。”乍看起来,他们这一回好象是要革命了,好
象是要对吴晗彻底揭露、坚决斗争了。其实这是骗人的鬼话!
如果《历史研究》编辑部不同意这样的论断,那末我们要问:既然吴晗是“暗藏的反革
命分子”,既然这场斗争“关系党和国家命运”,身为《历史研究》...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