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沈从文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k******0
发帖数: 1073
1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解放前有滋有味的海归教授生活
“(林徽因)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
当做仇敌。”李健吾还加以举例说明:“我记起她(林)亲口讲起一个得意的趣事。冰
心写了一篇小说《太太的客厅》讽刺她,因为每星期六下午,便有若干朋友以她为中心
谈论时代应有种种现象和问题。她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
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给冰心吃用。”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点






梁、林从海外归国时,家中已为他们准备了新房,即梁启超在东四十四条北沟沿胡同的
住宅(南按:即今北沟沿胡同23号),但这对新婚的小夫妻在此住了不长时间即赴东北
大学任教。当他们从沈阳回来后,全家搬入地安门内米粮库2号居住。当时米粮库胡同
一带住着大批清华、北大的学术界名流,如陈垣、傅斯年住在米粮库胡同1号,胡适住
在4号等。后来,梁、林认为米粮库胡同住宅过于狭窄,又搬到北总布胡同3号。同米粮
库胡同相比,这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四合院,宽敞明亮,安静适宜,确是难得的佳处。
自搬到北总布胡同3号的四合院,梁、林夫妇所具有的人格与学识魅力,很快吸引了一
批当时中国知识界文化精英围聚而来,如当年在英国狂...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16
2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美丽的凤凰ZZ
http://www.56-china.com.cn/china04-12/04q/zgmz04-4m6.htm
文/傅宜强
到过凤凰的人,都说凤凰美。凤凰之美,名不虚传。
在湘西州的南端,在云贵高原的台阶前,有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凤
凰建县的历史沿革,可以上溯到公元686年的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当时的治所设在现在凤
凰古城的西面。现在的凤凰古城始建于元代,完善于明清。城门,城墙,寺庙,宗祠,浮
屠,戏楼,古街古巷,古风古貌延存至今。有一条叫沱江的河流,带着山泉水的清淳,带
着苗家的鼓点激越着苗疆的奇异,也带着历史上凤凰的忧郁,从西北向东南依城流去。就
在它流过古城东门,再往南一二公里处的国家森林公园南华山边,安息着一位湘西人民的
优秀儿子,一位不朽的智者——沈从文先生。如果说,两千多年前,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
一的湘西,衍生了中国浪漫主义的祖鼻——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那么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凤凰则以故土的血质和乳液,养育了从边城走向世界的、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浪漫主
义文学大师沈从文。“战士不战死战场,便要回到故乡”。沈从文先生又回来了,回到这
个辛亥革命中被杀者堆
g*******a
发帖数: 31586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inhill (伏鸾隐鹄), 信区: Joke
标 题: 图说中国:历史的残片和课本里教的正相反30图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1 19:44:44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图说中国:历史的残片和课本里教的正相反30图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1 09:53:00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图说中国:历史的残片和课本里教的正相反30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1 09:52:36 2011, 美东)
@雾满拦江
《绝版袁世凯》54页:
袁世凯小站练兵,徐世昌帮写了《大帅练兵歌》,用的是德皇威廉练兵曲。歌成,被两
湖总督张之洞抄走,歌名不变。张作霖不知什么时候听到了,也不改歌名抄走。又被冯
玉祥听到了,抄走,改名为《练兵歌》……现在我们还经常能听到这支曲子,只不过歌
词改成了《三...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 有关 红楼梦 片段
晕, 搜到这么一段:
在《天天天蓝》这篇散文中,白先勇追忆了自己上世纪80年代与沈从文在美国的会见。在这篇非评论文章中,他认为沈从文最好的几篇小说比鲁迅的《呐喊》《彷徨》“更能超越时空,更具有人类的共性”,他特别提到沈从文小说《生》中玩木偶戏的天桥艺人的丧子之痛是“人类一种亘古以来的悲哀”。联系白先勇的创作,这评人之语实在亦是评己之语,因为白先勇作品中弥漫的那种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之感正是人类的一种亘古以来的悲哀。
......
白先勇的文学批评具有善于把握作品总体风格特色、偏重作品艺术技巧、艺术表现的分
析以及富于"创作室批评"特征的特点,有较强的主观性,在理论上、系统上有嫌不足之
处。但他的那种追求直观感悟,注重文学艺术本体特征的批评思维方式,却也为我们树立
了一种清新健康的文学批评观。而他的"创作室批评"特点则为我们寻求白先勇的文学
理念和美学趣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白先勇的文学批评本身就是其文学世界的一部
分。
j******n
发帖数: 21641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49 年 是一道分水岭
转点东西给才女悲愤时消遣
1.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
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
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
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2.“她12岁被学校开除,17岁嫁给富二代裴明伦,两个月后离婚。18岁认识第二任丈夫
俞启威(现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父亲)。21岁闯荡电影圈,22岁与唐纳结婚。23岁独闯
西安延安,从此走上不归路。她曾经也叛逆时尚青春。她叫李云鹤、也叫李进孩、后来
是蓝萍,再后来叫江青。”—她曾说一定要找棵大树。
3.大跃进能够发生的一个原因是人们的科学精神丧失殆尽,包括钱学森这样被誉为中国
“导弹之父”的著名物理学家。1958年,钱学森曾在《大众科学》和《中国青年》杂志
上发表了“粮食亩产会有多少?”和“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两篇文章,用植物光合作用
的原理,解释了亩产万斤粮的可能性,钱学森这位既不是农艺学家、也不是植物生理学
家的导弹专家却大胆声称: 粮食产量可以无限地增加,太阳光能射到地表,只要利用其
30%,亩...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8135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金庸小说中人物名字的由来(转载)
一).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龙八部》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自小分离,后一为
慕容氏的婢女,一为星宿派的顽徒。朱紫是一个母亲所生,而性格、品质迥异。其名取
自《论语》。《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
之好者。恶其邪好以乱正色。”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后汉书·
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刘峻《广绝交论》:“
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胆。”由是观之,查氏以“朱紫”为二姝命名,爱憎之情不言
自明矣。
[附乔峰]乔峰本名萧峰(萧姓为辽国大姓),其姓得自养父农户乔三槐。“乔”字
已暗含其并非本姓(“乔”在字义上有“装假”、“改扮”意,如乔装,乔模乔样等,
《水浒》有“李逵寿张乔坐衙”)而“峰”字又遥接其父之名“远山”。
(二)丁典和凌霜华——《连城诀》中一对命运悲惨的爱侣。丁,有遭逢的意思。
《后汉书·岑彭传》:“我喜我生,独丁斯时。”有词语“丁忧”、“丁艰”;典,有
抵押、典当的意思。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所以“丁典”可释为“遭逢
出卖”,正好像丁典与其把弟狄云身世的写照。
凌,“凌寒独自开”之凌,冒着...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0439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haodan (信号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孔庆东:中国人的力量就是比过日子--《四世同堂》文化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5 22:42:38 2012, 美东)
按语:
孔老此篇访谈是近期的扛鼎力作,水平很高。用《四世同堂》做切入口,对许多重大事
件做了阐释,坊间已有不少讨论。
1,《四世同堂》这部戏其实写中国人坚韧的力量,什么力量呢?中国人的力量就是比
过日子,这是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明不善于抢东西,不善于打仗,一打仗我们经常
失败,中国人打仗是胜少败多。但是你看中国人越来越厉害,靠什么起来的呢?靠过日
子。因为打仗的时间毕竟少,打完仗不还得在一块过嘛。
2, 老百姓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默默的力量,不是简单地喊口号,不能都跟侵略者同归于
尽,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说都去当朱自清,宁可饿死。毛泽东说得好,“民族的抗
战力量深藏于民众之中。”
3,而汉奸呢,第一是无能,第二做事不符合日本人的忠义的道德观,日本人迫不得已
用汉奸,汉奸还往往给自己留后路,还偷偷给重庆甚至延安通风报...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3229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的幸福,不需要你来买单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
龄的人。”
从前,有一个爱情故事,故事的开端是这样的:自卑木讷的老师看上了班里的女学生,
不善言辞的他就用书信来表达对她的爱慕。女学生从最初的不为所动到不堪其扰,怎么
办呢?她有两个选择:听之任之,还是stop it? 勇敢的女学生果断给校长打了报告。
如果事情发生在今天的米国,铁板钉钉的sexual harassment,老师立马走人没商量。
但是故事里校长的一句“他非常顽固地爱你 ”,给了年轻老师宝贵的回旋余地。
故事继续。
老师登门拜访了。
一家之主要做选择了。他可以立马把老师轰出门外,同时果断让女儿退学,塞入花轿,
嫁给邻居家的江南才子。但是老爷子没有,而且貌似颇为喜欢年轻老师。
在女生权利环节里,面对老师带来的全套俄版小说,女学生没有坚辞不受,而是留下了
两本,呵呵,故事得以继续。
然后女学生说了“I do.”然后他们就结婚生子,然后老师继续丰沛的感情,在婚姻之
外。。其间细节不得而知,但他们最后还是白头偕老了。
故事里的老师是沈从文,女学生是他的夫人张兆和,校长的名字叫胡适。
好像沈从文的出轨经...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宋尚诗:喜欢鲁迅的四个理由
最近翻北大文学教材当代部分发现重点谈了王贾陈(忠实)三位
我很好奇,后来发现他们另外编了一本更广的,目录如下,可以看出王朔再怎么哗众取宠,
他是一座绕不过去的丰碑,包括样板戏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鲁迅研究四题
一、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三、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四、如何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讲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一、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
二、知人论诗读《女神》
三、郭沫若研究概况
第三讲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一、茅盾研究概况
二、茅盾的文学主张
三、《子夜》分析
四、茅盾的艺术风格
第四讲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昧”
一、如何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文化反思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第五讲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一、曹禺研究概况
二、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
三、曹禺话剧艺术的其他几个特征
四、对几个有争议的戏剧人物的艺术剖析
第六讲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一、关于“京派”
二、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城乡对...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凤凰凤凰
1997年的时候到吉首开会。那时候刚刚读过《湘行散记》,以为湘西必是高崖峻河,两
岸有高耸的吊脚楼,楼里是腰肢细细眼睛大大的女子。然而从吉首的火车站出来之时,
给人的感觉不过又是到了一个南方小城,满街突突地跑着摩托车,对面的楼房有着大幅
而残缺的霓虹灯,洗头房小妹们的打扮使人如同置身于北京新街口某个胡同一般。
开会的几天一直下着断断续续的小雨,整个会议室里都笼罩着一股淡淡的潮味。这是一
次奇特的会议。比如某天早上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一位老教授向我们痛陈这个宾馆的服
务质量之差劲。
“他们打电话问我要不要服务?我说好呀。你们有啥服务啊?”那位头发都花白了的教
授愤愤不平地舀着稀饭,一面剥开一个鸡蛋。
“他们说可以给我按摩。我说行啊,你们这里服务质量挺好的啊,还有免费按摩供应啊
?”
“结果你猜怎么样?他们直接给挂了。”教授非常愤懑,同时又很纳闷。“我这不是在
表扬他们吗?他们怎么能这个态度?”
“是的,是的,他们太过分了。”我们低低地笑着,对老教授深表同情。
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有几个选项。可以去张家界爬山,也可以去猛洞河漂流。在
我们研究所讨论的时候,我坚决地提出要去凤凰。
“凤凰是...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3872
11
我也满喜欢她的文字,觉得比龙应台的好。不过读了Hessler之后,觉得无论从文学(
literature)还是从新闻学(journalism)的角度,我都更喜欢Hessler的——用观察
到的人事,构造了一个个文学的叙述,故事性甚至戏剧性都在时间的自然流逝中得以展
现;在考证、调查的同时,从不忘提醒读者自己文字的主观性——这是一种诚实和谦虚
的力量。他的文字常让我想起沈从文,还有哈金,可惜沈从文的英文译者Kinkley似乎
没有Hessler和哈金的文字趣味。给外国人推荐Hessler的书,我总是说,这是我读过关
于当代中国最好的书,没有之一。
柴静在当代的中国,并且服务于最重要的喉舌,西方新闻学的标准只能作为一个很模糊
的参照了。她的才气、观察力和自省是毋庸置疑的,但把她和历史上著名的记者相比,
对她不公平,也没什么意义。我最佩服沈从文的,是他后半生完成的服饰史——他的舍
弃、执着和成就,我觉得对最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人,都是值得思考或借鉴的。
其实xiaoke的文字就很好啊,文风和ciaccona很不一样,但我读着却总觉得有些神似,
也许她的文字我印象里更深的是早年的书信吧。
x***n
发帖数: 10764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多情的背影——读《八九十枝花》
小柯真是好认真。我先要郑重地认一下怂,先前我用别人对作者的评语来评论作者,是
不太合适,不好意思小柯,我可能实在太反感这种评语了。
还是就文字说文字吧,我说的民国味,具体就是她遣词造句的方式,比如说“簇簇”,
“从容”,“仿佛”,“......了”(这就是甄嬛体啊),“于是”,“便......”,
一个词一个词拎出来看没什么,通篇看下来,那感觉就有点像小姑娘去西湖旅游,扎两
条辫子撑个油纸伞往湖边一站,没什么不好,就是别扭,我个人很不喜欢。你说怎么换
,可换的多了去了,你看看李娟写的东西,就没这种别扭劲儿。要我说,花是“一簇簇
”,不是“簇簇”,小丫头是“大方”,不是“磊落”。其实民国的人也不这么写东西
啊,至少我看沈汪周三个人,很少看到这种似是而非的修饰。
其实用老实来形容文字,我个人觉得本身就有是偏颇,有点“猪心”的意思,不如说”
实在“。我这个人才是真”实在“,呵呵,不管写也好读也好,我觉得最基本的标准是
“懂”。这个标准说基本也基本,但是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写作阅读,其实是个沟通
的过程,让陌生的读者懂你,难度并不低,所以看到有些作者玩各种技巧制造各种阅读
迷雾,我对他们的勇气...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影】长假看瞎了眼……
看书的感觉是他俩不合拍,但沈从文需要张兆和的踏实。以前april说他们结婚没多久
沈从文就另有所爱,但书上说他没有他恋,不知道april的source是什么,回头问问她
。很好玩的是金安平写沈从文比写任何一个四姐妹都多!
wh
发帖数: 141625
1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影】长假看瞎了眼……
april说是他们婚后不久。如果是抗战时期,那是几年以后了。沈写信催张兆和去云南
团聚,张不肯走,沈还怀疑她有恋人,她断然否认。然后她也怀疑沈有别人。这本书里
这么写:
“有段时间,兆和相信丈夫爱上了别人,一个他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教过的女生,此人
战时也到了昆明。兆和不是唯一一个怀疑此事的人,沈从文的许多熟人都觉得可能确有
其事,因为常常在昆明看见沈从文和那位女士在一起。在这一时期,他还写了短篇小说
《看虹录》,有些人觉得小说本身就是他出轨的证据。不过小说中的女主角应该是个综
合产物,作者把他认识的几个人拼在一起,创造出书中叙述者的情人形象。而且沈从文
不让兆和读这篇小说,后来这篇小说也几乎失传。”
s*******w
发帖数: 2257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原标题:胡适一生未买房:钱用来买书画资助学生
核心提示: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
的钱省下来,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
在上海时常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他
一生敬重蔡元培先生,他尊称蔡先生为老师,他在老师生日的时候,凑钱买房给老师做
贺礼(蔡元培先生也是一生没有置业)。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转引自:《中国中国经营报》作者:李开周
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的钱省下来
,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在上海时常
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
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说要用奖金在北京买套房,然后就有网友帮他算账,说他那
750万元的奖金只能买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莫言说了,他想在中国作协附近买,中
国作协地处黄金地段,那儿的房子每平方米早就卖到了6万元以上,750万元奖金可不就
只能买一套很普通的房子嘛!
众所周知,很多年以前,胡适也跟诺贝尔文学奖有过一段...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原标题:胡适一生未买房:钱用来买书画资助学生
核心提示: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
的钱省下来,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
在上海时常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他
一生敬重蔡元培先生,他尊称蔡先生为老师,他在老师生日的时候,凑钱买房给老师做
贺礼(蔡元培先生也是一生没有置业)。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转引自:《中国中国经营报》作者:李开周
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的钱省下来
,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在上海时常
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
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说要用奖金在北京买套房,然后就有网友帮他算账,说他那
750万元的奖金只能买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莫言说了,他想在中国作协附近买,中
国作协地处黄金地段,那儿的房子每平方米早就卖到了6万元以上,750万元奖金可不就
只能买一套很普通的房子嘛!
众所周知,很多年以前,胡适也跟诺贝尔文学奖有过一段...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这文学课啊
“世界上还有好多国家没有得过诺贝尔奖,印度也没有,印度有泰戈尔,但是泰戈尔是
用英语写作的。”
——诺奖只给母语写作的作家?那哈金、李翊云没戏了啊……
《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纯从书而言算不上小说吧?他把沈从文的经历和书结合起来,称
之为非常有刺激性、最精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种抒情说法,如果作为评奖标准的话
就是把沈从文的生平当作了一个政治隐喻似的……“沈从文没有文学家的自负清高,因
为他是一个土包子,一个乡巴佬,他懂得下层人民的疾苦,懂得历史上人民生活的疾苦
”,同喜欢这个。你要不要展开说说他的村炮文学的缺点?呵呵。
苏童的《米》今天上课还提到,说是每个人物都阴暗,全篇无亮色,改编的电影《大鸿
米店》一直没在国内公映过。很想看看。
B*********e
发帖数: 86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金庸的小说有没有主线
对不起,leawolf (执中以宁)同学,俺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这些个发言什么的写着写着
就成这样了,好像有一阵子了(这不是什么病吧?~)。。。:((。。。555。。。
对了,俺要是90的能给算在80后里面么?现在像俺这样的混个大淑挺不容易的,太嫩了
好像不太好混。。。:((。。。
“我还真不知道曾国藩跟金瓶梅有什么八卦,就是随口一说”--- 这么强大的东东“就
是随口一说”就给说成这样儿了?!!----俺真的膜拜啊!!~~
“曾国藩的八卦估计网上无数
张家四姐妹的也一样
都最近二三十年的文化热点人物了吧~~~”
俺最早知道曾国藩他们的八卦什么的好像是在书啊报刊杂志啊什么的上面,后来在网上
面什么的(?)也前前后后看到好一些什么的?不知道怎么来的?好像有的时候是一阵
儿一阵儿的?这些东东整体/总体上什么的(?)有什么出版机制/原理什么的么?
对不起,张家四姐妹是谁?俺有点儿模模糊糊的?是沈从文先生当年哭着喊着倒插门儿
的内一家的姐妹们什么的么?好像小时候是先知道沈从文先生?好像是后来(?)看了
他写的关于/基于(?)湘西的书什么?觉得很好看。。。对了,好像那时候也是有一
阵儿突然好多地方... 阅读全帖
i***i
发帖数: 499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民国大师上课时的精彩开场白(zt)
大师上课,不仅水平高,功底深,内容丰富,脍炙人口,令人难以忘怀;他们上课的开
场白,也各有千秋,见秉性,见风格。香港《文汇报》刊文总结称,有的一开始就把课
堂气氛搞活跃了,有的幽默地介绍自己,有的是精心设计的,一张口就不同凡响,有的
则是随意而为,好似信口开河,其实意蕴深矣,有心者才能意会。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
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
:“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
后扬法。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同工异曲之妙,他是著名 《庄子》研
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
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
这且不说,他在抗战时期跑防空洞,有一次看见作家沈从文也在跑,很是生气,大声喊
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轻蔑
之情溢于言表。好在沈从文脾气好,不与他一般见识。
不过,平心而论,虽然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差一点得...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民国红颜名单公布……
原竞猜帖请见: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2005887.html
此帖公布答案(文字大部分来自网上的原帖;括号里的是我的吐槽……):

1
这是张伯驹先生的夫人潘素女士,是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当然也是一代名媛。嫁与张
先生之后二人一生相偕,在乱世之中倾家荡产抢救国宝,为中华传统艺术的保留和发扬
作出卓越贡献。
(这么严肃,有点儿凶……)
2
这张照片是光华之年的唐瑛。
3
陆小曼,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交际场上的名媛连胡适都要赞叹说: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
可不看的风景。
4
宋庆龄在1918年,也被公认为是她一生中最美的一个镜头!宋氏一门三姐妹,皆是王佐
之才。
(我觉得中年以后的宋庆龄更雍容大方,月满枝头……)
5
蒋英,钱学森夫人,音乐家,蒋百里将军的女儿。
(与很多网友同感:像赵雅芝!好像赵雅芝面部线条更柔和。)
6
夏梦,苏州人,原名杨濛。1947年移居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四公主之首。金庸说:“西
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她还是2届金像奖得主。
作为一个演员,她无疑是成功的。
7
上官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情人节,快乐!
我也看出来了,绝对不是王朔的风格,是湘西的沈从文,虽然隐藏得很深很深很深,没
有智慧的人是看不出来的,但聪慧如我,一眼就看出您老就是买买提的沈从文,而小小
鱼其实就是您的翠翠。。。。是的,我在讲买买提的皇帝的新衣的故事。。。

:我在学习的是沈从文的风格
wh
发帖数: 141625
22
沈从文我也爱看,有点像thomas wolfe的look homeward, angel, norman maclean的a
river runs through it,都是写景抒思乡或忧伤的情。白描我看完就忘(或者跳过不
看),但那个氛围或感情很喜欢。记得看金安平的《合肥四姐妹》,写四姐妹的篇幅还
没沈从文的多,而沈从文篇里大量引用他在湘西一路坐船时给张兆和写的信,大概就是
收在湘行散记里的游记,寥寥几行就很打动我,很spiritual的感觉。
b****r
发帖数: 17995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haodan (信号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孔庆东:中国人的力量就是比过日子--《四世同堂》文化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5 22:42:38 2012, 美东)
按语:
孔老此篇访谈是近期的扛鼎力作,水平很高。用《四世同堂》做切入口,对许多重大事
件做了阐释,坊间已有不少讨论。
1,《四世同堂》这部戏其实写中国人坚韧的力量,什么力量呢?中国人的力量就是比
过日子,这是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明不善于抢东西,不善于打仗,一打仗我们经常
失败,中国人打仗是胜少败多。但是你看中国人越来越厉害,靠什么起来的呢?靠过日
子。因为打仗的时间毕竟少,打完仗不还得在一块过嘛。
2, 老百姓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默默的力量,不是简单地喊口号,不能都跟侵略者同归于
尽,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说都去当朱自清,宁可饿死。毛泽东说得好,“民族的抗
战力量深藏于民众之中。”
3,而汉奸呢,第一是无能,第二做事不符合日本人的忠义的道德观,日本人迫不得已
用汉奸,汉奸还往往给自己留后路,还偷偷给重庆甚至延安通风报... 阅读全帖
c******k
发帖数: 8998
2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蒋泥:我收回赞美韩寒的所有言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6cda5a0102dzsq.html
蒋泥:我收回赞美韩寒的所有言词
(2012-02-20 22:20:43)
转载▼
标签:
文化

这是我去年在《南方周末》发表的文章,赞扬韩寒。
现在,经过大量的文本分析后,我确信韩寒出道时的作文和《三重门》,都不是他写的
,应该是他爸爸代行。
不知者不罪,读者当谅解。我收回赞美他的所有言词。蒋泥
好的大学与好的文学——假如我是蔡元培,我会请韩寒当教授
作者: 蒋泥
按:本文发表于今天的《南方周末》。发表时有改动,此处仍是报纸上的文章,改动部
分将来再传上。
来源:《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40806
2010年第一期《亚洲周刊》,推出“2009风云人物”韩寒,老少学人欣喜相传,让我无
比感慨。这位非科班出身、高一就辍学的“叛逆”,堪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自陈
读书杂,多是“钱锺书、胡适、梁实秋、林语堂”那脉“民国”人。这脉人都有些什么
样的精神底色呢?明眼人一望而知。我思考的落脚点则在好的大学...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4262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mmmmmm (mm),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十个转载的小故事 -- 是真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1 00:53:25 2011, 美东)
1.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袁世凯小站练兵,徐世昌帮写了《大帅练兵歌》,用的是德皇威廉练兵曲。歌成,被两
湖总督张之洞抄走,歌名不变。张作霖不知什么时候听到了,也不改歌名抄走。又被冯
玉祥听到了,抄走,改名为《练兵歌》……现在我们还经常能听到这支曲子,只不过歌
词改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哈哈
2. 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始建于1958年,乃苏联秘密援建项目。领导筹建工作的人是第一任公安部长
罗瑞卿,文革期间,他的夫人郝治平刚好被关进了这座监狱。无独有偶,负责修建工作
的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冯基平,也享受了同样“待遇”,并且是同批犯人中最后一个被释
放者。更杯具的是后来他在狱中还挨饿,老后悔没把监狱的待遇调高一点。……哈哈
3. 剪辨子
民国成立之初,民众对剪辨抵触情绪极重。冯玉祥部下士兵,拒绝剪辨,于是冯亲自提
枪监视。士兵们嚎淘大哭,终...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1239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图说中国:历史的残片和课本里教的正相反30图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1 09:53:00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图说中国:历史的残片和课本里教的正相反30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1 09:52:36 2011, 美东)
@雾满拦江
《绝版袁世凯》54页:
袁世凯小站练兵,徐世昌帮写了《大帅练兵歌》,用的是德皇威廉练兵曲。歌成,被两
湖总督张之洞抄走,歌名不变。张作霖不知什么时候听到了,也不改歌名抄走。又被冯
玉祥听到了,抄走,改名为《练兵歌》……现在我们还经常能听到这支曲子,只不过歌
词改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转自人人网发言
周恩来的学历问题:
考清华,南方省籍的分数线高于北方,拒之门外,操蛋分数线的受害者之一;
读南开,是中学而不是大学;
在日本,被三所大学拒收;
回南开,入学但因参加学运被开除。
... 阅读全帖
z********f
发帖数: 452
27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转点东西供大家消遣
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
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
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
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她12岁被学校开除,17岁嫁给富二代裴明伦,两个月后离婚。18岁认识第二任丈夫
俞启威(现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父亲)。21岁闯荡电影圈,22岁与唐纳结婚。23岁独闯
西安延安,从此走上不归路。她曾经也叛逆时尚青春。她叫李云鹤、也叫李进孩、后来
是蓝萍,再后来叫江青。”—她曾说一定要找棵大树。
李鸿章曾呈递陈词恳切地提出:“自古用兵未有不知己知彼而能决胜者,若彼之所长
己之所短尚未探讨明白,但欲逞意气于孤注之掷,岂非视国事如儿戏耶?”,这等肺腑
之言,正是出于李鸿章之内心。他决非厌战,而是渴望以最少的损失换来最大的收益,
一味地死拼,有仗就打,拼上了整个国家,谁来收拾残局?
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实力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一时间,国人义愤如潮,将
丧师辱国之罪统统划归李鸿章名下,使他纵有百口,也莫辩一词,完全可以这样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别名又称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
这个软件是一款阅读软件,软件中包含了60本必读经典,涵盖了军事文学、哲学、历史
、等不同领域,它们均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都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代表作。
书目编辑
1、《圣经》
2、孔丘《论语》
3、达尔文《物种起源》
4、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5、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6、司马迁《史记》
7、孙武《孙子兵法》
8、罗贯中《三国演义》
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10、施耐庵《水浒传》
1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
13、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14、司汤达《红与黑》
1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16、雨果《悲惨世界》
17、加西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8、海明威《老人与海》
19、亚当·斯密《国富论》
20、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2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吴承恩《西游记》
24、鲁迅《呐喊》
25、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26、李时珍《本草纲目》
27、法布...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673
2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学林徽因做一个理智而睿智的女子!
(四)
感情漩涡中的冷静与真诚
林徽因夫妇当时从欧溯回国后,住在北京总布胡同三号的一个四合院里。请华大学
教授金岳霖就住在他们家的后院,遭受婚姻折磨的徐志摩也经常出入林家,这里成了他
的避风港。她家的客厅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俱乐部和文学沙龙,经常集聚着一批文人墨客
在此高谈阔论。每当这时,正如费正清所说的:“她交际起来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这
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部围着她转。”林徽因令大家瞩目
,是个活动中心,因为“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
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萧乾也说:“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别说沈
(从文)先生和我,就连梁思成和金岳霖也只是坐在沙发上吧嗒着烟斗,连连点头称赏。
”而金岳霖则说:“她是全身都浸泡在汉朝里了。不管提及任何事物,她都会立刻扯到
那个遥远的朝代去,而靠她自己是永远回不来的。”林徽因身边大多是男性朋友,她的
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几乎圈内女性都对她敬而远之。为此冰心曾写过
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讽刺她。但她并不在乎,还特意将从山西带回的一坛陈醋送给
冰心食用。由于林徽因喜欢交... 阅读全帖
b*g
发帖数: 644
3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小客栈里的“红娘”
小客栈里的“红娘”
小客栈里的“红娘”
船到常德停泊后,沈从文带着随身小包袱,上岸寻找宿处。常德不是这次出走
预定的终
点,但他必须在这里转船,才能继续远行。
他在沿河码头的河岸上走着,心里仿佛极为悲壮。芷江的事做得实在太过丢脸
,他也曾
模模糊糊萌生过用什么方法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终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唯一的
办法就是
走得越远越好,到北京去,到一处没有任何熟人的地方去,不独让家里和熟人不再
知道自己
的存在,忘记自己丢人现眼行为,也让时间洗刷尽自己因痴心糊涂所蒙受的耻辱。
他来到中南门里,寻找那个取名“平安”的小客栈。他早先就听说,这客栈的
老板和自
己的大舅相熟。当年办邮政局时,大舅来常德办事,就住在这个客栈里。当他终于
找到这个
小客栈时,突然从旁边蹿出一个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哈,这不是四弟吗?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
那人将沈从文上下打量一番:“看样子,你是来寻找住处的吧?我们兄弟有缘
份,我也
住在这里。你就和我住一处吧。”
沈从文一眼就认出他是表哥黄玉书,大舅的儿子。记得小时,因黄家姑表姐妹
多——聂
家四个
b*g
发帖数: 644
3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船上岸上
船上岸上
船上岸上
将那个随身小小包袱随手搁进船舱,沈从文重重地吁了一口气。望着身边脚下
向东流去
的荡荡江水,身上仿佛有了一种解脱重负的轻松。从此,可以不再看人冷脸,听客
栈老板娘
指桑骂槐的讥诮,承受难以忍受的无形压力。宛如一匹囚困樊笼的山麂,被放归到
大自然,
去寻找另一个能适情怡性的生存圈。或许,在前面等着它的,将是另一种严酷的生
存竞争,
但只要能活,便能像一匹真正的山麂似的活下来,即或死去,也能像一匹真正的山
麂那样去
死。
眼下,在这条船上,组成那个小小生物圈的,除了曾芹轩,沈从文和表弟聂清
,还有一
个拦头工人,一个舵手。这段700余里水路航程,并不轻松。沈从文离开芷江时
,还是秋
凉时节,现在已近年关,又是严冬奇冷季节。江面上寒风挟裹着湿气,直冷到人的
骨髓里
去。为安全计,这只帆船随一队百来只货船同行,两岸上有一队士兵护送。这些士
兵每天晚
上轮流站岗放哨,白天沿岸步行,遇船出事,还得帮助船夫,十分辛苦。沅水河滩
极多,尤
其靠近沅陵一段,青浪、横石、九溪、白溶,滩连滩接,白浪滔天。单是青浪滩就
是40里
水路,船只顺流而下只需20分钟,逆水上行便需
b*g
发帖数: 644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人生掀开隐蔽的一角
人生掀开隐蔽的一角
人生掀开隐蔽的一角
从保靖通往湘、川、黔交界的官道上,沈从文置身于一队军人之中,正由东向
西,脚步
匆匆地走着。
此时正值夏秋之交时节,太阳抖着余威,不停地烧烤山林和土地,蒸腾起阵阵
滚热的气
浪。沈从文身着一件单布军衣,脚上套一双草鞋,背上一个由布单包扎起的背包里
,裹着一
件旧棉袄,一件旧夹袄,一条夹裤,一双新买的丝袜,一双青色响皮底鞋子,一套
白大布单
衣裤,褚遂良的《圣教序》、王羲之的《兰亭序》、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以及
《云麾
碑》字帖各一本,一部李商隐诗集,另加半斤冰糖。背包外插一双自由天竺筷子、
一把牙
刷,悬一个搪瓷碗,由扣在碗底的铁丝链子系着。腰间缠一条板带,里面放着七块
钱。那是
出发前支取的九块钱买丝袜、冰糖后的余数。这便是他到保靖后积攒的全部财产。
尽管身上
没有什么负累,一身洒脱,可这时节走长路,除早晚稍觉松爽,仍极辛苦。由于沈
从文心里
装着一种企望,和由这种企望激发起来的喜悦,举步却较平时高远。
不久前,沈从文得一个消息:川军司令汤子模派人到保靖联系,请陈渠珍派四
个团的兵
力,到川东填防。在双方派代表往来洽谈
b*g
发帖数: 644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萨坡赛路号
萨坡赛路号
萨坡赛路号
天气渐渐热起来。西湖已不适宜久住。7月,胡也频和丁玲从杭州来到上海,
住永裕里
10号。这时,上海《中央日报》的总编辑彭浩徐(学沛)——前《现代评论》的
编辑,与
胡也频在北京时相熟,听说胡也频到了上海,遂邀请他担任该报副刊的编辑,每月
可得20
0元的报酬。①其时,沈从文正陪母亲去北方看病,等他重新返回上海,在胡也频
、丁玲处
得知这个消息后,三人商量将这副刊定名为《红与黑》。②又由这副刊,激活了三
人在北京
时萌发的自己办刊物的幻想。——这时,新书业已成为上海商业赢利的时髦行业,
由于眼红
北新书局的兴旺,现代、春潮、复旦、水沫、开明、华通、金屋等一批新书店相继
开张,新
书业的勃兴,无意中为作家的作品开通了出路。沈从文、胡也频、丁玲三人的作品
也获得了
相应的发表与出版的保障。这一情势直接刺激了三人的冒险——三人又商定了编辑
出版《红
黑》、《人间》杂志的计划。
在接手《中央日报》副刊的编辑后,胡也频和丁玲搬到862沈从文传

②谈到胡也频编《红与黑》副刊的起因时,丁玲说:“正好彭学沛在上海的《
中央日
报》当主编,是《现
b*g
发帖数: 644
3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生离”与“死别”
“生离”与“死别”
“生离”与“死别”
然而,1929年至1932年,恋爱并非沈从文生活的唯一内容。在这期间
,正有一些重大事变在他身边发生。1930年5月,去山东教书的胡也频和丁玲
突然回到上海,在
从胡也频和丁玲的口里,沈从文得知二人离开山东的原因:由于那里风潮闹得
厉害,他们不愿受人利用,又不愿让人暗算,所以回来的。胡也频又独自告诉沈从
文,他们简直是逃
关于这“另一件事”,丁玲后来有过极明晰的回忆:……等我到济南时,也频
完全变了一个人。我简直不了解他为什么被那么多的同学拥戴着。天一亮,他的房
子里就有人等着他
我觉得要懂得马克思也很简单,首先是你要相信他。同他站在一个立场。
……后来他参加学校里的一些斗争,他明白了一些教育界的黑幕,这没有使他
消极,他更成天和学生们在一起,有些同学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一个文学研究会,
参加的有四五百人
到后,沈从文自然明白了这件事的性质。对胡也频和丁玲的行动,他并不感到
吃惊。
他们把别人认为已经稍过了时的问题,重新来注意,来研究,来认识,推动他
们的不是别的,却只是他们几年来对于社会现象
b*g
发帖数: 644
3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故乡行(一)
故乡行(一)
故乡行(一)
1934年1月,沈从文回到了阔别十余年的故乡。
月初,他收到家里的来信,说是母亲病重,看情形似将不起,很难熬过今冬。
母亲很想
再见上他一面,倘若这次不能回去,只怕再无见面机会;若能脱身时,望尽快作出
安排。
将身边的事略作交待,沈从文便匆匆启程。冒着隆冬的严寒,在路上走了将近
20天,
旧历腊月19日黄昏,他终于踏上了让他心跳眼热的凤凰东门桥头。
到家只有三天,沈从文便心如火焚。眼下的处境使他进退失据。——母亲已经
病入膏
肓,形销骨立,完全改变了旧时模样,成天大口大口咯血,生命已如一线游丝,朝
不保夕。
他愿意满足老辈人的愿望,守在母亲身边,为母亲送终,以尽人子之道;可是,在
邻省江
西,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据地日渐缩小,已有了战略转移的意图。相
邻几省风
声极严,这次返乡,一路上对外来行人盘查已经极严。而家乡的熟人,又都疑心沈
从文是
“共产党”。这不奇怪,他与胡也频、丁玲的关系,通过报纸作媒介,已尽人皆知
,不少人
还看过他抨击国民党政策的文章。在这种时候,一点犯共嫌疑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更严重的
是,他从亲
b*g
发帖数: 644
3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逃离北平
逃离北平
逃离北平
微雨淅沥,天空一片灰暗。沈从文站在寓所庭院里,仰面凝视天空。头上,日
本侵华军
队的机群,撕裂着清晨的宁静,穿过北平市区的上空,向南扑去。不一会,南苑方
向传来一
声声沉闷的爆炸。——日军出动20多架飞机对北平进行的第一次轰炸。想象着炸
弹落地时
腾起的黑烟,沈从文心里罩上了一片乌云。
一个月来的局势发展,正把中华民族拖向战争的深渊。在这血与火的冲突中,
北平首当
其冲。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的发生揭开了中日战争的序幕。
连日来,沈从文和北平的一些同事、朋友,忙着进行撤离北平的准备。他和杨
振声、朱
自清等人一起,在编写教科书所在大院的一个火炉边,各各默默无言,将几年来积
累的文字
资料和成果,一一投入火炉。火光摇曳中,跳动着一个简单而又明晰的字句:战争
来了!历
经明清两朝600年的古都即将沦入日本人之手,一切书呆子的理想,年轻人对生
活、事业
的温馨之梦,连同高官巨商聚敛的财富,顷刻间都将失去原有的依据。这个民族在
倏然降临
的灾祸中,开始接受一份新的命运。自己一家人的前途,在战争气浪的冲击下,也
将被拔离
原先的根基,抛向颠簸不
b*g
发帖数: 644
3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故乡行(二)
故乡行(二)
故乡行(二)
沅陵城中一个微微凸出的山角上,坐落着两栋一字排列的小小楼房。屋前依地
势圈出一
个三角形狭长院落,用矮矮的黄土墙围定。院角落里种有紫竹和无花果树,一排绿
色花架
上,陶盆中盛开的山茶花,如一球球火焰。楼房式样半西半中,与青岛某类房屋建
筑相仿
佛。
这是沈从文大哥沈岳霖在沅陵修建的新居。这个耳朵有点背晦、眼睛严重近视
的大先
生,虽然年龄已过40,却童心未泯,为人天真烂漫。常常满城乱窜,一遇人事冲
突,总要
插一杠子,居间主持公道,为人排解纠纷。有时,又突然在沅陵失了综,连家里妻
子也不知
其下落。几天后,他却突然出现在北平沈从文寓所门前举手叩门。看着弟弟和弟媳
开门见面
时脸上的惊讶和欢喜,他得意了。
“你们算不着我来看你们,是不是?我就是这种脾气,说走就走,家里人也不
曾想到我
要作五千里旅行,什么人都不知道,我自己也不知道!”
“住多久呢?住两个月……”
以为沈从文预备扣留自己,他吃了一骇,赶紧说:“什么?两个月!玩三天我
就得回
去!家里还有好些事办不清楚,待我回去料理!”
果然三天后他又起身走路。沅陵
b*g
发帖数: 644
3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重返北平前后
重返北平前后
重返北平前后
东方的天边已经泛亮,又一个黎明降临了。
沈从文搁下手中的笔,从书桌前站起,轻轻地开了门,来到屋外,然后径直朝
滇池方向
走去。
清晨冰凉的空气,直通入沈从文大脑神经中枢,不仅驱除了一夜伏案写作的疲
乏,而且
头脑反具少有的澄澈清明。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野外各种生物一一从睡梦中醒来
。到处是
朝露。一些知名不知名的野花,在露水朝阳中,显现出一种近乎纯粹的神性、自然
的巧慧与
生命的庄严。战争终于结束了。8月15日,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那天夜
里,在沈从文居住的这个小村子里,最先得知消息的彼得,一个60岁的加拿大老
人,提了
一个搪瓷面盆,一面发疯似的狂敲,一面满村子里乱转,各处跑来跑去报信。那情
形给沈从
文的印象十分鲜明,正如同日军飞机第一次轰炸南苑,微雨中从北平上空掠过时所
得印象相
仿佛。这是位于一场大规模人类战争起点与终点线上,两个并不壮观的微小景象。
然而,在
这条线起讫点之间,却是长达八年的“时间”。填补这段空隙的,是万千人民的死
亡流离,
无数名城大都的毁灭,万千人民理想与梦的被蹂躏催残,万千种哀乐得失悲欢的
b*g
发帖数: 644
3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徘徊于战争抽象与具象之间
徘徊于战争抽象与具象之间
徘徊于战争抽象与具象之间
1946年,随着内战的全面爆发,战争的飓风愈演愈烈。7月至8月,苏中
战场上,
连续发生了7次大规模战役;8月,美国特使马歇尔和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发表联合
声明,宣
布“调处”失败。
10月,国民党一面继续与共产党“和谈”,一面挥兵占领张家口。
在这种现实面前,沈从文感到十分痛苦。大规模的内战可能造成的空前民族灾
难,增强
着他的内心杞忧,一种强烈的反战情绪在他心里迅速生长。11月,他在《大公报
》上发表
的长文《从现实学习》,①就是这种情绪的集中流露。这是一份沈从文从湘西进入
都市20
余年来的自传纲要。在正文前面的小序里,沈从文写道:——近年来有人说我不懂
“现
实”,不懂现实,追求“抽象”,勇气虽然热烈,实无边际。在杨墨并进时代,不
免近于无
所归依,因之“落伍”。这个结论不错,平常而自然。极不幸即我所明白的“现实
”,和从
温室中培养长大的知识分子所明白的全不一样,和另一种出身小城市自以为是属于
工农分子
明白的也不一样,所以不免和其他方面脱节了。
在谈到抗战胜利后,国家陷入内战的形势时,他说:国
b*g
发帖数: 644
4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含泪的微笑
含泪的微笑
含泪的微笑
12月底,连哄带骗,沈从文被送到了湖北咸宁。这时他才发现,历史博物馆
下来的,
只有自己和另外两位年老高级工匠。
张兆和特意赶到县城来接,临时找到一所破旧学校落脚休息。
随后,他去干校管理部门报到。一查,沈从文却榜上无名。
“这里需要劳动力,你来干什么?”
“上面叫来的,不知怎么安排?”
“这不好办,最好还是回去。”
“可我怎么回去?北京连户口也吊销了。”
“这样吧,等我们商量一下,再通知你。”
于是回到那所破旧学校里坐等。其时正值岁暮严冬,沈从文坐在空荡荡教室里
,望着铅
灰色的天空出神。
他是中午到达咸宁的。一连等了四个小时,直到黄昏时节,终于得到通知:先
住下来,
等候下一步安排。
这才搬进属故宫博物馆一间空着的宿舍,房内一盏煤油灯,一摊蛇皮。
住了不到半月,阳历新年刚过,突然接到通知:“决定安排你去双溪,下午3
点有车去
那里,你准备一下,马上就走。”
先就不作再回北京的打算,一些必需的家具和日常生活用品都带了下来。立时
要走,又
是一阵手忙脚乱的折腾
d*****r
发帖数: 39446
4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公告] Literature 板的投票结果
【此篇文章是由自动发信系统所张贴】
⊙ 投票开启于:Sat Oct 21 15:39:30 2000 类别:问答
⊙ 主题:买卖提文学奖
⊙ 票选题目描述:
请提名您心目中最伟大的白话文作家.
限三名,并指出您认为他(她)应获奖的作品。
获提名最多的几位作家将角逐本次大奖!hoho......
** 投票结果:
投票总人数 = 26 人
投票总票数 = 26 票
——————————————┤使用者此次的作答├——————————————
arben 的作答如下:
在自己的自留地抢个第一,呵呵
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城),
王小波(黄金时代)//sigh....本应是一位在世作家。。。。。。
wy 的作答如下:
沈从文(边城)
王小波(红拂夜奔)
richwin 的作答如下:
同意沈从文
Smille 的作答如下:
余华----活着
陈忠实--白鹿原
李(吉力)--死水微澜
katy 的作答如下:
曹雪芹--红楼梦
金庸--天龙八部,射雕,笑傲
林语堂--京华烟云,路遥也可以
PPU 的作答如下:
巴金
家春秋
gogowanda 的作答如下:
王朔啦
没有一个作家有能力改变一代
w*****s
发帖数: 387
42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留学美、日、德、法、瑞等国,精通梵文、西藏文、巴利文、英文、法文、德文,主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佛经之比较研究。陈寅恪先生的正规学历是吴凇复旦公学毕业,那时的复旦公学还不能算作正规大学,也不授予学位。陈先生自己认为,该校相当于高中程度。1925年,陈寅恪留学归国后就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之一,被誉为“教授的教授”。据记载,陈先生的侄子陈封雄曾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先生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钱穆被称为中国当代最后的大儒,然而这个大师连中学都没有毕业。钱穆父亲去世时,他才十二岁,父亲这一走,钱家立时陷入了困顿。因此,在他和长兄双双考入常州府中学堂不久,钱穆就辍学在家,后又到一间小学任教,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乡村教育生涯。其间钱穆以面壁之功专治儒学和史学,终于因学术著作《论语文解》获得了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钱基博的赏识,将他推荐到无锡省立第三师范任教。之后,他接连接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 阅读全帖
H********f
发帖数: 738
43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胭脂泪]一个地保的情史 (22)
第22章
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
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
我见迟汉趴在十四的窗外,心中大奇,正要出声,却见迟汉突然回身对我做了个禁声的
动作,并冲我招了招手。我一时不明白什么情况,当下也不出声,也蹑手蹑脚地走了过
去。
迟汉是车行里的老人,据说十四这个车行开始的时候就在,当然他的年纪也就比我大几
岁而已。他是一个很神秘的人,很少和车行里的其他人打交道,平时的行踪也总是神出
鬼没的。可是每到月底,他交的钱总是最多的。也许是因为这个,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虎妞对他总是很器重。我趴到了迟汉的身侧,他冲我咧嘴一笑,示意我往屋子里看。
我好奇的看过去,脸腾的红了,只见屋子里有一女子在沐浴,却正是十四。
不过十四却是用的当时已经算是很先进的淋浴。她站在一个阁子间里,大半个身子其实
被门挡住了,只能看到她的头部和小腿,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面红耳赤,只觉得这云
雾缭绕的屋子里,站着的是一位仙女。
迟汉却看的有些痴迷。我不禁有些奇怪,心想虽然里面的是十四,但是隔着这许多层,
不至于啊。迟汉...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可悲的一代“御用文人”吴晗
定陵这个事情有点意思。定陵里面葬的是万历皇帝
http://www.edubridge.com/erxiantang/l2/wanli.htm
红卫兵焚毁万历骸骨
定陵发掘后棺椁遭弃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新中国第一座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
的帝王陵墓。
然而,这座辉煌的地下宫殿出土之后,无数奇珍异宝在接触空气的瞬间暗淡成灰,
三口金丝楠木精制而成的巨大红漆棺椁被人为遗弃而毁坏,三具已腐烂但又重见天日的
帝后尸骨也遭到了焚毁……
由杨仕、岳南所著,海南出版社最近出版《考古中国: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一书
,记载了这段史诗般的发掘历程,也为后世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敲响了警钟……
万历“变”穷凶极恶“大地主”
定陵发掘于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结束。9月,明万
历帝后的殉葬品走出地下宫殿,登上故宫神武门城楼,向民众展出。展览后,定陵博物
馆筹建人员加速了修补、保护、复制殉葬器物的步伐。
首先要修补、复制的自然是三具尸骨。
正在中国帮助工作的苏联著名雕塑家格拉西莫夫听到此事,主动上门,请求把尸骨
带回苏联,做修补和模型复制。在这之前,格氏已为北京...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642
45
3月27日23点多,一位网名衰老经的网友在自己的新浪博客发布了博文:《一个诗歌嫩
模的横空出世》,该文用详实的文本对照曝光了80后“女诗人”代雨映大量抄袭的惊人
事实。28日上午,该博文很快被其他诗人发现、继而引发集体围观,众诗人及网友纷纷
留言,几乎一面倒地批评代雨映抄袭事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bb9a4101010z7j.html
一个“诗歌嫩模”的横空出世
2年不过三十手诗,手手都有抄袭~
◆第一色:
小可尊敬的老师曾不屑道,中国诗歌是病态的,诗刊多,诗人多,诗歌新星多但多得
名儿都难记准了。这话俺当时只觉不太明了。2012年3月,读《诗选刊》的第3期发布了
2011•中国年度诗歌奖获奖名单,代雨映获2011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诗选刊
》是嘛刊?俺老师说了,不是核心就甭理它啦。
今有几多正规的刊呵,千儿八百份,可销售,但“可”不给被转载的作者稿费,这年
头,啥都在涨价不过大伙儿都不好再去要那劳什子稿费了,百儿八十的赠给编辑评奖用
罢,他们为了诗歌事业辛苦。
搜百度代雨映简介:代雨映,1988年生,贵州遵义人。笔名代雨...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77
46
今天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在翻一本书叫<十个人的北京城>。老爸老妈夏天给我
带了一些书,不好意思,都成了厕所读物,零零碎碎的一点点随便看下来。
这书也不是什么大家编的,很多部分也都是东拼西凑,所以好多文字都是似曾相识。十
个人的北京城,哪十个人呢,意料之内的,康有为,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徐
志摩,朱自清,老舍,另两个有点意想不到的,是梁思成和沈从文。
沈从文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人物。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是最近几年来才慢慢被人认
同了。不过我是上小学时就接触到他。老妈有个好朋友的当年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沈从
文的边城,在那时绝对算非常的冷僻。现在还记得那个阿姨非常的美,一直独身了很久
,那时算是老姑娘,后来到了快40才结了婚。anyway,跑题了。小时候老妈就喜欢让我
接触比较美好简单的文字,那时候她就说<边城>写的非常美。不过我现在对简单美好的
文字兴趣不大,就对各种八卦感兴趣,比如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婚恋。
这种东拼西凑的书,很多章节以前都看了好多次了。但是梁思成那章有一个细节,
却让我很感兴趣。说是1969年拆西直门时发现城墙里面还包着个元代小城门-合义门。
重病的梁思成恳求林
w*****r
发帖数: 7106
47
砍柴山歌
作者:涂鸦

出集子?没那么牛b。可砍了一年山,也有几小捆柴了。下头捆了几捆,多
为不起火的货色,算一种负荆请罪吧。
鸦,7/25/95
乱侃之一涂鸦 94——95
1。   我们的口号是“大家都对。”因为所谓民主的目的并不是找出真
理,真理永远归少数人,比如相对论是在爱因斯坦手里,太阳是在哥白尼手里,
等大多数人都懂得了它,它就成了常识,又有新的真理,只为新的少数人接受,
多数认为异端。而民主是一种巧妙的独裁,用多数人的昏庸压制一些少数人的正
确和另一些少数人的错误。所以民主只能用于社会不能用于科学,不能选举日出
的时间,或定理的对错。
民主的最大好处就是它的欺骗性强,使社会不致有大动荡。所以我们对讨论
中的暴力都反对,对温柔都支持。“这一点还请同志们加以注意”。
2。   民主干嘛非跟面包矛盾呢?
把魏京生放出来天下大乱了吗?是谁拿全国人民的mfn在打赌呢?不是王
军涛,是邓小平。一党统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危险,否则就把14亿人押到赌台
上...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77
48
今天又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在翻一本书叫<十个人的北京城>。老爸老妈夏天给我
带了一些书,不好意思,都成了厕所读物,零零碎碎看下来。
这书也不是什么大家编的,很多部分也都是东拼西凑,所以好多文字都是似曾相识。十
个人的北京城,哪十个人呢,意料之内的,康有为,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徐
志摩,朱自清,老舍,另两个有点意想不到的,是梁思成和沈从文。
沈从文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人物。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是最近几年来才慢慢被人认
同了。不过我是上小学时就接触到他。老妈有个好朋友的当年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沈从
文的边城,在那时绝对算非常的冷僻。现在还记得那个阿姨非常的美,一直独身了很久
,那时算是老姑娘,后来到了快40才结了婚。anyway,跑题了。小时候老妈就喜欢让我
接触比较美好简单的文字,那时候她就说<边城>写的非常美。不过我现在对简单美好的
文字兴趣不大,就对各种八卦感兴趣,比如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婚恋。
这本书让我最感兴趣的地方。这种东拼西凑的书,很多章节以前都看了好多次了。但是
梁思成那章有一个细节,却让我很感兴趣。说是1969年拆西直门时发现城墙里面还包着个
元代小城门-合义门。重
l******k
发帖数: 27533
49
来自主题: HuNan版 - 凤凰凤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king (熊起端楞起睡),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凤凰凤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4 11:48:29 2012, 美东)
1997年的时候到吉首开会。那时候刚刚读过《湘行散记》,以为湘西必是高崖峻河,两
岸有高耸的吊脚楼,楼里是腰肢细细眼睛大大的女子。然而从吉首的火车站出来之时,
给人的感觉不过又是到了一个南方小城,满街突突地跑着摩托车,对面的楼房有着大幅
而残缺的霓虹灯,洗头房小妹们的打扮使人如同置身于北京新街口某个胡同一般。
开会的几天一直下着断断续续的小雨,整个会议室里都笼罩着一股淡淡的潮味。这是一
次奇特的会议。比如某天早上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一位老教授向我们痛陈这个宾馆的服
务质量之差劲。
“他们打电话问我要不要服务?我说好呀。你们有啥服务啊?”那位头发都花白了的教
授愤愤不平地舀着稀饭,一面剥开一个鸡蛋。
“他们说可以给我按摩。我说行啊,你们这里服务质量挺好的啊,还有免费按摩供应啊
?”
“结果你猜怎么样?他们直接给挂了。”教授非常愤懑,同时又很纳闷...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1473
50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征文】童年那宅院
Stanford U 的一个家伙,喜欢沈从文,去了一趟凤凰,写了一本沈从文 Odyssey,得
了一个博士学位。
我有一次发疯,从UC Berkeley 装了一车沈从文的书来读。现在剩下的记忆,除了上述
的事件,就是渡船上的小女孩,和那些个布料照片。
一个意外是,随手捡了一本张爱玲的秧歌和夏志清的中国文学史,看了就象吃了两只苍
蝇。
看来,我终于与文学无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