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 发帖数: 1240 | 1 昭陵的确有鸵鸟像,在国际贸易发达的年代,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并不能由此就断言
为“开放”,“博大”,“海纳百川”,等等。倘若作者以这样的方式来联想,只能说
明作者的目的性针对性过于强烈,说难听点就是心态失衡。
以外来动物做装饰,也并非唐代独有,古今中外这种例子多不胜数,所谓“顾忌”,就
更无从谈起了。如果说“盛唐”以外来动物做装饰反映这个时代的“恢宏气度”,那么
其他朝代某个昏君采用同样的形式,是否又说明其如何地“穷奢极侈”?
鲁迅的原文如下。其实如果仔细读读,就会发现很多举证根本经不起推敲。比如被作者
所贬低的南宋,其海上对外贸易却是无比发达,对外国商人的友善和宽容,同唐朝和当
今相比,恐怕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蒲寿庚家族就是典型的例子(只可惜,这是一个农夫
和蛇的故事)。然而,南宋最后灭国了,死得很惨,于是就沦为了作者的批判对象。
看镜有感
·鲁迅·
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
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一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陶,还有跳跃的鼯鼠,沿边是一圈小飞禽
。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但我的一面并...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2 眼下,又到了瓜果梨桃等各种新鲜水果陆续上市的时节。那么,古代有瓜果吗?古
人喜欢吃什么水果?最新考古发现的桃核证实,殷商时期人们已有桃吃。从史籍记载来
看,汉代皇家果园已栽植苹果、葡萄;在中国古代,“南海献龙眼、荔枝”被称为“鲜
献”,汉和帝刘肇曾专门诏令禁止“南果北运”之“鲜献”……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先秦时期“桃”最流行
《诗经》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从史料来看,先秦时期已开始人工培育、栽植果树。在《经诗》、《山海经》等古
籍中,桃、李、梨、枣、梅等中国传统的果树都已出现在当时的果园里。如《诗经》中
,就有“丘中有李”、“八月剥枣”、“华如桃李”……这一类说法。
桃和李子是先秦时期广泛栽植的果树,其中桃最多。在《诗经·魏风·园有桃》一
诗中,有“园有桃,其实之肴”的说法,意思是果园里面长着桃树,结出的桃子新鲜可
尝。魏国位于今山西境内,在黄河之北,不仅黄河流域的魏国栽植桃树,在南方的江汉
流域桃树也很普遍。《诗经·周南·桃夭》一诗,则是南方姑娘出嫁时所唱的歌:“桃
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树枝繁叶茂,鲜艳的桃花正在盛开,
新人以此表达对未来对婚姻家庭...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3 五千年文明精华
1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出自《道德经》:“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宋代苏轼在《贺欧阳少帅致
仕启》里也说过:“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
若拙。“若愚”,已进入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还需要“守愚”,“守”就是修
行,也就是功夫。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秦王说:“将军
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候,所以趁
此机会,斗胆请求大王赐给我田园,作为我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倒是爽快地应允了。王翦手下心腹劝告王
翦,不可如此贪婪,惹怒大王。
王翦不动声色地支开左右,这才对手下心腹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
,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交给我壹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
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他就不会怀疑我有造反之心了。”
2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
有引用...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4 11、飞来艳福千万当心
有一个叫段宰的人,带着妻子住在婺州(今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处僧舍内。有一天
,段夫人在门口歇息,一个女人来乞讨,很是可怜,段夫人见她模样也还周正,又正当
壮年,就问她的情况,女人说自己没有丈夫也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只得乞讨
为生。段夫人动了心思,说道:“既然这样,你何不做人家的小妾而甘愿做乞丐呢?”
女人答道:“我不是不想,只是我贫贱命苦,没人肯接纳我啊!”段夫人说道:“那你
干脆来我家得了。”(自己一家还寄居僧舍,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老公找小妾,
真是可笑可悲。)
女人说道:“要是我能到您家打打杂勉强过活,可真是老天有眼啊!”
段夫人很高兴,请她进屋,沐浴更衣,打扮一番,果然有一分颜色。教她做饭,十天即
会。教她唱曲儿,一个月内也学得像模像样,也算得上兰心蕙质了。段宰心花怒放,给
女人取名莺莺,收为偏房。一夫两妻倒也过得自在,一晃五六年过去了,段宰因为莺莺
来路不明,还是时时提防她,担心她哪天就跑了,岂非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看得很紧
,几乎寸步不离。
有一天深夜,一家人已经熟睡,门外有人呼喊,自称是莺莺的丈夫。
段家仆人很生气地说道:“莺莺没听说... 阅读全帖 |
|
o**a 发帖数: 472 | 5 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武术家、社会活
动家韦小宝,男,江苏扬州人氏,估计为1/2汉族血统,约生于清顺
治初年。他的家庭是一个贫苦下层劳动人民家庭,从小生活在社会的
底层,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养成了吃苦耐劳、随机应
变的品格,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相信是因为革命工作
的需要的原因,他的父亲从小离开了他和家庭,他的母亲韦春花含辛
茹苦将他抚养成人,使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
当家,韦小宝年纪虽小,却已经具备了许多大人都没有的胆识。
大约在他12岁那一年,他遇到了革命志士茅十八同志,茅十八同
志当时还没有加入革命组织,只是凭朴素的革命感情投入了反清复明
的伟大革命斗争。
在茅十八同志的带领下,韦小宝义无反顾地投入这一轰轰烈烈的
运动中,在与政府爪牙的屡次搏斗中,他积累了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
,学会了撒石灰,背后下刀子等革命技巧。由于茅十八缺乏对敌斗争
经验,陷入了左倾盲动主义的误区,盲目地前去进攻双手沾满人民鲜
血的刽子手—清朝少保鳌拜,由于实力差距悬殊,不但没有得手,反
而致使韦小宝同志失陷在皇宫,多亏了韦小宝同志的机智,将计就计
, |
|
N***n 发帖数: 952 | 6 小时候买过一本法国童话选。 还蛮喜欢的。 中国各地的神化传说也不错。 另外小时
候在杂志上看过一个叫左左城的童话,还蛮喜欢的。 如有人知道哪里可以买到清顺便
告诉我。 我很想买。 |
|
R*****g 发帖数: 682 | 7 “吃醋”是俗语成词,意喻女人或男人对同性的妒嫉心态。这个词义至少在宋代就
有了。宋词人扬无咎(号逃禅老人)《逃禅词.西江月》下阕四句:“名字纵非俦匹,
夤缘自合欢娱。尽教涂抹费工夫,到底翻成吃醋。”这个吃醋明显带有酸意。之后元明
清三朝“吃醋”普遍流行。如元杂剧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我几曾调他来,皆是
他心上自爱上我,你吃这等寡醋做甚么?”
不知从何时起坊间流行说,“吃醋”之典出自唐初宰相房玄龄之妻。言称唐太宗赐
给房玄龄几个美女,房妻不允。太宗怒,令她要么答应,要么喝毒酒死。房妻遂将毒酒
一饮而尽,结果发现喝的是醋。“吃醋”由此而来。房玄龄妻不许丈夫纳妾事有,但与
“吃醋”无关。
“吃醋”之肇源,明清两朝学人均未得出确论。明万历朝进士谢肇淛《五杂俎》说
:“今人以秀才为措大,措者,酸也,盖取寒酸之味。而妇人妒者俗亦谓之吃醋,不知
何义。”清顺治朝进士沈自南《艺林汇考》引述了《五杂俎》的上述文字。沈自南专事
考据辨正,他梳理了东汉至宋末的栋宇、服饰、饮食、称号、植物等称谓定义而成《艺
林汇考》。这两部著述均收入《四库全书》,可证其学术文献价值。若唐太宗与房玄龄
之妻共造“吃醋”之典... 阅读全帖 |
|
t*********d 发帖数: 3398 | 8 第二天一早,石付命人送来一匹马,用木头搭了个简陋的椅子,把道曾缚在上面。小靳
、圆空等人与众人道别。小靳一个人在阿清的帐篷里待了良久,才垂着头出来。石付在
外面候着,听到他出来,忙问他去向。小靳一片茫然,想了半天,才道:“我要回嘉兴
去。”
石付点头道:“这样也好,晋虽然暗弱,但毕竟还是汉人的天下。那边战事也少一些。
我有些兄弟在那边,我会传信过去,让他们沿途照应一下。关于小钰的事……我想办法
跟小姐说明。”
小靳道:“石大哥,我想拜托你,阿清醒来后,别告诉她我们来过。我……我师傅不想
让她知道救她的事。你就跟阿清说在路上遇见了小钰和羯人在一起,并未见到我们。”
石付道:“大师的苦心,我很明白,放心吧。你们一切小心。”
小靳道:“该说要小心的是我。现在战事如此复杂,你们真的还是要往襄城去?”石付
叹道:“这个……我也觉得再去是冒险,但得看小姐怎么说。我这条命是小姐给的,依
命行事就是了。”小靳不知再说什么好,只拍拍他肩头,道:“保重吧。”
小靳、圆空等人护送道曾去后不久,石付在帐篷里和伏利度及几名十户长商量下一步计
划。石付建议大家先从济阴郡至东燕郡,再穿洛阳,渡河,回到并洲先安顿好百...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8 | 9 感谢船兄,梦幻泡影吧首发
http://tieba.baidu.com/f?kw=%C3%CE%BB%C3%C5%DD%D3%B0%B0%C9
第一章 尘埃落定
天上乌云密布,厚密的云团如同翻滚的潮水,又如万马奔腾,地上狂风呼啸,
一片飞沙走石,卷起的尘土和天上的乌云连成一片。
「呱——」一声蛙鸣惊天动地。蛙鸣声中,数十道狂风如同劲弩一般划空而过,所经之
处树木连根拔起,山石泥土被卷到半空中。
「我知道你们在这里,你们逃不掉的!」
怒吼声如同雷霆一般翻滚着碾过大地,两个蛮王如同两尊魔神一般不停四处搜寻着,他
们知道那三个小修士就在附近,肯定跑不远。
和外面天崩地裂一般的景象完全不同,在一座小山的山腹中,谢小玉、麻子和苏明成各
自坐在一座阵基上打坐练气,他们要尽快恢复过来。
这个山洞是谢小玉和麻子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布置的退路之一。当初布置这些退路的时候
,他们就考虑为了躲避土蛮的搜索,山洞四周设有法阵,将这里和外面隔绝开来。
苏明成第一个恢复。他抬头看了看洞顶,上面窸窸翠翠不停往下掉着土块。 「那两个
家伙好像疯了。」苏明成嘟囔着说道:「他们难道不管主城那边?」
「一下子干掉他们两个人,我... 阅读全帖 |
|
w**w 发帖数: 5391 | 10 清顺治十七年初,终于在历时一年的江宁会战中获胜的满清,决心毕其功于一役,彻底
消灭南明最后的抵抗力量。顺治以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集中各地满洲劲兵兼程
南下,同时沿海各省水师也向闽东集结。
三月,安南将军达素抵达泉州,准备对郑成功的大本营厦门岛作最后的总攻。一边
多方掠夺船只、物资拼凑起近千艘海船的队伍。一边策划暗杀阴谋,收买郑氏厨子张德
,寻机毒死郑成功。事泄,为郑成功乱箭射杀。
阴谋失败后,安南将军达素集中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满汉精锐,对郑成功最后的根据
地厦门岛发动疾风暴雨般的总攻。这是一场堪称松锦决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满较量,双
方参战舰只达到1600艘,更是1279年崖山海战以来汉族与异族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汉
人抵抗事业的成败,郑氏集团的存亡,全系于这场空前惨烈的决斗。
五月十日应该是一个值得汉人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势孤力弱的汉族军队没有重演
崖山悲剧,反而将厦门海域化作埋葬满洲官兵最多的坟墓。
以下阵亡满洲将校的名字全部引自《清耆献类征选编》、《皇朝通志》
此役满清兵分两路,南路由李率泰、黄梧出海澄,北路由达素、施琅出同安,一齐
夹攻厦门岛。这两路庞大的舰群主要由一艘艘满载...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4960 | 11 皇帝亲征这么大的事当然瞒不住,几天前镇江城外的邓名就得到了消息,在确认了消息
的可靠性后,邓名认为巩固崇明岛的防御变得更加急迫。
和两江的官员一样,明军同样摸不清顺治亲征的态度,这次明军的威胁远不如上次
,连镇江这近乎空城的府城都围而不攻,准确地说事连围都没有围,按说远远不会刺激
顺治亲征。因此明军都认为顺治亲征的目的不是为了保证江南的安全——现在看起来也
没有什么危险,那亲征的目的就只能是为了消灭南方的明军。
“如果我现在退兵,那么舟山就会陷入危机。”想想也知道,如果顺治真的出征了
,那就是为了面子也要打上一两仗才能返回北京,首当其中的必然是崇明和舟山。因此
邓名放弃了立刻撤兵的打算,他和周培公的协议是尽快撤兵,并不在两江境内借故停留
,但这个尽快是多久还没有明确规定下来。
张煌言和马逢知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少,但若论战斗力肯定无法和邓名的直属部队相
比,此外邓名还拥有大量的船只,加上舟山军所有,对江南的清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邓名的计划就是集中明军坚守崇明岛,五万明军在这个岛上固守,还有战舰对
漕船的优势,邓名觉得即使是顺治亲征也拿自己无可奈何。只要...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375 | 12 清顺治十七年、明永历十四年十二月初一,高邮湖附近。
离开京师已经两个多月了,一开始顺治走得很急,但渐渐的也就不那么匆忙了,寒冬让
御营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但好在皇帝并没有为此而发火。离开紫禁城越久,顺治的心
情就变得越来越好,这一场旅行甚至帮他消去了大半因为董鄂妃逝世而带来的忧伤。
出了旅行以外,江南的战局也不断向着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发展,这让顺治更是满意。向
下游逃窜的邓名在九江遭到张朝、董卫国的全力阻击,随后周沛公也从北岸赶到,在赣
军和湘军的夹击之下,邓名再次遭到惨败,不得不放弃了从九江逃入湖北的打算,掉头
再次流窜入江南境内。而在皇帝的严令下,两江官吏和湘军也不敢怠慢,紧紧尾随追击
邓名的川贼,让他始终找不到摆脱的机会。
一个月以来,这些有关邓名的战报不停地送到御前,顺治白天南进的同时,晚上就会亲
自对着地图对照送来战报,并及时作出批复,指示前线将领该如何进行尾追堵截。一开
始御营的随行军官还躲躲闪闪地建议皇帝不要过多干涉一线军官的临敌处置,以免捆住
了他们的手脚导致围堵不利,但事实胜于雄辩,顺治的所有指示都被证明是恰到好处,
几乎每一次都能准确地料中邓名的下一步计划,让官兵能够...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1251 | 13 明永历十四、清顺治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九江。
高邮湖之战整整二十天后,邓名的先锋再次抵达江西重镇九江,统兵大将乃是少校
任堂和周开荒,前锋军马五千余人,除了水手之外几乎全是明军战兵,还有军需军官带
来的少量账房。
为了遮人耳目,九江装模作样地宣布戒严,但岸上的反应则完全不同。早在打着红
旗的水师出现前,大批缙绅组成的欢迎团就等在江边了,坐镇九江的的江西布政使董卫
国在衙门里冲着文武官吏把“誓死保卫城池”、“涉嫌同邓者杀无赦、斩立决”喊得震
天响,但却对距离城池不到数里之遥的缙绅代表团视而不见。
发现缙绅欢迎团后,任堂就带着一部分兵马弃船登岸,在岸边明目张胆地打起赤帜
,然后下令军队擂鼓、齐步行军。同时明军更把缴获到的天子依仗、九龙皇袍都高高竖
起,耀武扬威地一直前进到董卫国誓与其共存亡的九江城下,在围观缙绅、百姓震耳欲
聋的欢呼声中结束了行军。
当着九江的守军和周围的百姓,任堂又指挥军队进行了连续的队形变换,前所未见
的整齐表演,更进一步调动了观众们的情绪,有些不谨慎的人甚至高呼起“万岁”来。
“大人,”九江城门上的一个绿营把总对守将嘀...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1251 | 14 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重庆。
川陕总督李国英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呆在重庆,亲自镇守这个嘉陵江、长江上的重镇
。顺治生前确实履行了他对李国英的保证,源源不断地给陕西送去额外的补给。依靠这
些经费,李国英不但能招募新兵,保证从保宁向重庆的持续运输,还给嘉陵江水师以适
当的拨款;在保证陆军快速恢复元气的同时,让水师能够维持下去,甚至能保证一个月
进行一次训练。
邓名率领主力前去武昌的时候,李国英判断邓名很快就会返回,所以并没有让自己
弱小的水师趁机出去骚扰的打算。但不久后李国英就得知邓名顺流而下,直奔江西去了
。强大的西川水师已经远离四川而去,重庆城又看到西川的船只络绎不绝地往来于长江
之上,这自然让李国英有了攻击的目标。
不过尽管西川的水师主力已经离去,但万县的袁宗第一直在努力保护着这段长江航
道,而李国英之前既然没有想到邓名会再次离川远去,自然也不会有让嘉陵江水师出去
挑战强大的西川的念头;直到再三确认邓名越过武昌后,李国英才急忙追加了给嘉陵江
水师的拨款,增加了训练强度。
所以在最初一段时间里,虽然只有万县袁宗第的水师再加上邓名留...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067 | 15 果敢,全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位于缅甸东北部毗邻中国云南省,以果敢族为主体
的自治区。
果敢地图首府老街市,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语(汉语西
南官话),同时流通缅元以及人民币。
仔细推究起来,果敢族的历史起源竟在中国昆明的逼死坡,与中国明朝末年的永历帝有
十分密切的关系。今天,许多果敢人仍然自称是皇裔后世子孙,并以此而自豪。逼死坡
是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华山西路北段的陡坡。明清两代贡院在此开科取士,后逐渐发展
成为通往贡院(今云南大学)和北城门及北郊的重要交通要道。据说最初因这个山坡上有
几家卖蓖子的铺子,因此被称为蓖子坡。
1658年3月,史称桂王的永历帝朱由榔,在原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余部李定国、
白文选的大西军拥戴下,继续举起南明王朝的旗号对抗清兵。1658年10月,在一群南明
孤臣的护卫下,从南京一路逃亡到云南的朱由榔,最后在昆明建立了南明王朝的滇都,
并开始在五华山上建造王宫,蓖子坡随之热闹起来。
清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初三,吴三桂数十万大军分三路连通昆明。南明小朝廷只
得弃滇都昆明,经保山、腾冲一路败退进人缅甸。虽然南明的大西军战事一再落败...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067 | 16 布鲁诺在罗马教廷的裁判所内直言: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无法冷去我心头的火焰。
满清的所谓盛世,仅仅是一小撮人的盛世。戳穿它的画皮是替天行道。农业经济在100%
自耕农的状态下也无法支持上亿人口共同富裕。更不要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同时
代利润最高,最能拉动产业升级的海上贸易又被满清完全禁绝。
清初,满人一人关内,就对直隶省内的汉人耕地接连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夺①,作为
皇帝、宗室、和八旗壮丁所有的土地。至于零星侵占是陆续不绝地在那里进行的,因此
究竟面积若干,我们还无法确定。据《清通考》转载“八旗土田志”数字,皇室、宗室
和八旗庄田共约十六万七千顷。各地旗兵的驻防庄田尚不在内②。这样大量土地被圈的
结果,直隶许多州县几乎没有民田,如雄县在明代民地4400多顷,现在旗地占了3056顷
,即70%③;唐县“垦田无多,腴者又半属旗地”④;可以代表许多别的州县的情况。
这是官拨旗地,此外还有农民“带地投充”并人旗庄的土地,如房山县内土地,圈占去
了十分之七,“投充”又达十分之二⑤。总的来看,清初各类旗地的总数当不下于明末
的官庄。
除了清统治者对直隶境内汉人土地的大规模的强暴掠夺以外,各地的大...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1251 | 17 清顺治十八年,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经过长期的行军,川西勤王军终于抵达腾冲
,在此地稍作休整后,川西勤王军继续前进,与白文选指挥的滇军回合。
邓名的举动大大出乎李定国意外,而且邓名不肯让大军在昆明停留,而是直奔滇缅
边境,这固然是为了争取时间也是为了向李定国表明川西并无其他目的——对穷困无力
扩军而且要防守整个云南的晋王来说,即使是八千军队也足以给昆明造成很大的压力。
邓名本人在昆明和李定国进行了简单的会谈,再次表达了对维护永历天子地位和抗清同
盟团结的意愿。
在邓名前世的咒水之难后,李定国和白文选只能派出十几条船,数百甲士去尝试解
决永历皇帝,他们虽然一路打到过缅甸首都瓦城(辛德勒)城下,但对缅甸造成的压力
也有限,更因为永历天子勒令他们退兵的诏书而回师。
这次李定国能够派出的军队远较上次强大,他已经集结了一万军队与滇缅边境,其
中甲兵同样高达两千,是邓名前世的四、五倍以上。而且通过三个月的运输,白文选也
在边境地区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足以供应数万军马两个月所需。
“邓将军统军日夜兼程赶来,足见厚意。”见到邓名后,白文选笑着说道,他早已
经从昆明得... 阅读全帖 |
|
k**n 发帖数: 3989 | 18 所有对蒙不好的出处就发现贴吧里有这一个回复:
关于“蒙正发”的事迹摘自顾诚先生的《南明史·第十九章:永历朝廷内部的党争。
。。
其他百度都看不出啥
蒙正发_百度百科
蒙正发(MengZhengfa)蒙正发(生卒不详)字圣功,明湖北崇阳人。崇祯末年纠集地
主武装与张献忠起义军对垒,逐走义军设置的崇阳知县。清顺治二年(...
baike.baidu.com/ 2012-12-17
蒙正发 - 搜搜百科
蒙正发,明朝政治人物,湖北崇阳县贡生,受何腾蛟、瞿式耜器重,为楚党人物,著有《三
湘从事录》。 姓名:蒙正发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国籍:中国 时代:明朝 籍贯... |
|
y*****n 发帖数: 11251 | 19 永昌元年三月二十九日,得知吴三桂以陈妾被掠为理由,第一次背叛大顺,回师袭
取山海关后,李自成命令唐通带领和他一起投降的居庸关兵马,并四万白银的犒劳,以
及吴三桂父亲的手书赶赴山海关,从而引出了巩焴叙述的第二次投降。
吴三桂把山海关移交给唐通后,和李自成派去的使者一起向北京进发。在第二次投
降后,吴三桂在永平等地张贴安民告示,宣布他是“帅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
尔民不必惊恐”。邓名听到此处,才明白自己把吴三桂的两次投降混为一谈,以陈圆圆
为理由的叛变,原来是发生在第二次投降之前。
“当看到吴贼交出山海关,沿途张贴榜文后,使者以为大事以定,见距离北京已经
不远,就急忙回北京向皇上报喜。使者四月三日夜,在吴三桂扎营沙河后离开他的营地
,回到北京已经是四月四日早上。当时老夫亦在其侧,皇上闻报后重赏了使者,以为山
海之事已经完全稳妥了。”巩焴虽然没有明说,但邓名已经听得出来,这个时候大顺君
臣对吴三桂的轻视已经达到了顶点,自认为已经消除了吴三桂所有的忧虑,而且只要陈
圆圆在手,就可以迫使他来投降——因为这时李自成集团的人认定吴三桂是一个胸无大
志,而且贪图女色到极点... 阅读全帖 |
|
n******2 发帖数: 1202 | 20 同为华夏子孙,这些明朝遗民的血统比我们可能还要纯正点,毕竟他们没留过猪尾巴。
缅甸猴子们在中国门口欺负果敢人,政府可以坐视,我们也缺乏以色列人的血性,但如
果有点可能帮助一下,我还是愿意出一份力。
**********
“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统是中国的汉族。该地主要流通使用人民币,人们说的是云
南官话,学校教的是汉语,用的教材是中国国内课本,手机使用的是中国移动号码,座
机用的是云南监沧地区“0883” 区号。
很多果敢人的祖上溯源,基本都是江南人士,好多都是南京籍贯。据查阅明史记载:满
清入关、崇祯败亡后,永历帝朱由榔在李定国、白文选等护卫下,先是定都南京,后败
逃到昆明建立“滇都”。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正月初三,吴三桂三路大军数十
万人,兵逼昆明。朱由榔带1500余人经保山、腾冲一路败逃,进入缅甸瓦城(即曼德勒
近郊的古都阿瓦),(观望形势的)缅王“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
虽然南明的大西军战事一再落败,期间却冒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罗姓将领,此人的第十
代子孙罗星汉,后来成为威震金三角的世界首任第一大毒枭(坤沙其后)。
1661 年,缅京老王驾崩,新王莽白继位。他看清形势... 阅读全帖 |
|
j******5 发帖数: 13 | 21 翌日林筝儿方抵琴行,坐在一楼前台排班的老师就迎上来歉然地说:“林小姐,电话一
直联系不上您。今天2号琴室有个学生需补课,得麻烦您再等上半小时。我已经帮你通
知好您的学生了。对了,刚您的家人来了,我已让他老人家在楼上的休息室等您。”
林筝儿惊觉忙里光阴易过,这段时间课业繁重,已有两周时间没回去看望阿公了。忙道
谢当下上楼去了。
楼梯拐角的休息室门大敞着,阿公手里环抱着一袋子东西侧身对着门坐着,一片白亮的
窗光之下,投印在桌上一团他晕柔的剪影。“阿公——你怎么来这找我啦?我还想等今
天琴行的课结束就回家看你呐。”筝儿进了门紧拉住阿公的手,亲昵地晃动着。
窗光把筝儿一并拖进无声的剪影里。两个重叠的身影渐次溶进窗光里。阿公握住筝儿,
有些欣喜不安站起来,说:“唔,你忙——阿公知晓的。这不今天我接到琴行打来的电
话,就顺途到这里来看看你,怕你不能回家,给你带来些吃的和日用。” 阿公把怀里
的包裹递过去给筝儿,“你看我一个人都很好,以免你挂念。”“不过,阿筝啊。。。
阿公想和你说件事。。。”阿公顿了顿,“什么事啊?——”筝儿看着窗光里的阿公,
七十多岁的老人,那神情有着一种出世的旷达和入世的亲和。...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22
老子服了JDT了,
认识字不? 这是你自己的联接:
一 历史的回顾
北宋时期(960~1127),经过千山万水进入中国并定居在东京(现河南开封市)的犹太
人共有70姓,即70个家族。最盛期,曾发展至73姓 500余家。根据古老习惯,如以“八
口之家”计算,约有4400人口。然而到了明神宗年间(1573~1620),居住在开封的犹
太人只剩下10~12家,即10~12个姓氏或家族。崇祯15年(1642年)9月,开封受到了历
史上第二次毁灭性水灾。当时城内共有37万8千余口,幸存下来的不足10万(死亡比例
约占76.2%)。犹太人得以随波逐流侥幸逃出泽国者计有200余家,约2000人(遇难比例
约在50%以下)。到了清顺治10年(1653年),犹太人随同汉回等民族陆续返回开封的
,只有李 越 艾 张 高 金 石 七姓(家族)。历史上,李 金 张 赵 均有“同姓,不
同家(家族)”的重姓。“七姓八家”的传说就是从这个时期或者少后一些时候才流传
开来的。此外,犹太人周氏和白氏家族也是北宋年间定居开封的70个家族中的成员。 |
|
t*******r 发帖数: 2940 | 23 战乱都是残酷的,请看网上找的几个“世俗社會牽制”的例子:
157年(东汉永寿三年) 5648万人
220-265年(三国时期) 767万人(魏、蜀、吴人口相加)
13%的人活了下来
755年(唐天宝十四年) 5291万人
1080年(北宋元丰三年) 3330万人
北宋已经修生养息多年,可反推安史、黄巢、五代之乱
1195-1223年(金章宗明昌六年---南宋嘉定十六年) 7681万人
1290年(元至元二十七年) 5883万人
西藏、蒙古并入中国,人口却减少了近2000万
1578年(明万历六年) 6069万人
1651年(清顺治八年) 1063万人
1/6的人活了下来 |
|
r*****g 发帖数: 478 | 24 清代佛教
清代佛教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间清
朝一代的佛教。清朝对于佛教的政策几乎完全是继承明代的。首先在管理方面仿
照明代僧官制度,在京设立僧录司,所有僧官都经礼部考选,吏部委任。各州府
县僧官,则由各省布政司遴选,报送礼部受职。所有僧官的职别名称,都和明代
无异(康熙《大清会典》卷七十一)。
清初对于寺庙僧尼悉有限制。顺治二年(1645)禁止京城内外擅造寺庙佛像,
造寺须经过礼部允许。已有寺庙佛像亦不许私自拆毁。也不许私度僧尼。对于僧
道,一律官给度牒。康熙四年(1665)以来,对于私立庵院及私度僧尼都有法律
规定。但自乾隆四年(1739)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私度僧尼人数也有增加,
一时难于查补给牒,因之从乾隆十九年(1754)起,通令取消官给度牒制度。此
项政令一直延续到清末。
清初寺庙僧尼数字,据康熙六年(1667)礼部统计:各省官建大寺六千零七
十三处,小寺六千四百零九处;私建大寺八千四百五十八处,小寺五万八千六百
八十二处。僧众十一万零二百九十二人,尼众八千六百十五人。寺庙共七万九千
六百二十二处,僧尼合计十一万八千九百零七人(《大 |
|
B***o 发帖数: 133 | 25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慈航法师 著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一、有无的判断
宇宙万有,森罗万象,世出世间一切法,千差万别,形形色色,我们要用甚么方法
去判断这法是有,那法是没有呢?据古来大德告诉我们,判断法的有无,要用五种方法
,佛经上叫做五量: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圣教量,四是譬喻量,五是神通量。现
在分别说明如下──
甚么叫做现量?「量」是度量,例如:轻重要用秤量,长短要用尺量,好歹要用心
量,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现」有三种:一是现在,简别不是过去和未来;二是
现有,简别不是此刻未有的人物;三是现露,简别不是现在虽有,而隐藏在里面看不见
的东西。要具足现在、现有,和现露这三个条件,而不用意识思索能够直觉亲证到这境
界,才可以叫做真现量。在佛学上说: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
,那是直觉,以及定中缘境,正智契真如,第八识所缘的境界这都叫做现量。
甚么叫做比量?「比」是比较,真正的比量,要有宗旨、因由,和事例。这宗因喻
,叫做三支比量。例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看见有生的人物,就知道将来一定会
破坏,听到隔壁有说话的音声,就知道里面有人,这都是用...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6 五、节孝延寿 先曾祖妣毛母李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之马港,虔奉观音菩萨。先曾祖
端元公积学早逝,先高祖盛周公,高祖妣张太夫人,金太夫人均在堂,时甫三十二岁,
守节抚孤,以母兼父,孝养翁姑,以媳代子,周旋于两姑之间,曲尽孝道。且豪侠好义
,有丈夫气,急人之难,抚人之儿,亦劳怨不辞。清末洪杨之乱,湘军屡战于此,某日
闻寇警,急奉翁姑奔于前,襁负三子随于后,仓皇逃避,见侄被弃哀号,即禀翁姑:‘
媳有三子,弃一可也,兄惟此子,忍令绝嗣耶?’乃弃长子于途,携侄同逃。子追不及
,寇至欲兵之,询知其情,义而舍之,寇退,仍获团聚焉。迄翁姑先后弃养,家虽中落
,皆葬祭尽礼。而哀毁过甚,及次子先逝,孙曾多夭,积忧愁而生乳癌,溃痛甚剧,医
谓无救。吾祖躬率吾父祷于观音菩萨座前,忽梦大士教以青丝瓜捣敷而痊愈,延寿两纪
。四代同堂,晚景欢娱,精神矍铄,无疾而终,享寿八十有五。沔阳夏少平钟武先生为
立节孝传,刊入家谱。
六、孝延双寿 余岳父郑公文成老先生,岳母吴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南区郑家岭,迁
何婆桥之何家垄。佛神并信,尤敬奉观音菩萨。父早死,事母极孝,定省必敬,葬祭尽
礼。性均仁慈,无所矜饰,好善乐施,不使... 阅读全帖 |
|
z*******a 发帖数: 57 | 27 智海浪花
索达吉堪布 著
佛学伴我人生路
人的种种爱好一般都和前世的因缘有关。比如我吧,从小就喜欢各种鲜花,现在依然如
故。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身心沉醉在蓝天绿草花丛中,任
心绪随着铺满整个草原的花香而纵横飘荡。我们藏人有句谚语:“痛的部位摸得多,喜
欢的地方说得多。”对我来说,正因为喜欢鲜花,故而平时在言谈或写文章时,也就多
次不厌其烦地提到过它们。不仅如此,对花的喜爱在我已不仅仅是叶公好龙般地纸上谈
兵,而是深入到亲自栽培与多方研讨的地步。
尽管现在的色达已近秋天的尾声,但我的书房里仍然花香一片。特别是今天,道友们送
来了许多盆鲜花,有吊钟、鸡冠花、郁金香,还有不起眼的太阳花,一下子,我的家里
便与窗外的花的庭院无有区别了。能在写经读书之余享受花的芬芳,实在是人生难得的
境遇与消遣。
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向朋友们介绍圆语的求道生活,希望一缕花香加上几瓣心香,能让
大家在各自书斋淡淡的清明灯光下,共同体味到一种虽稚嫩但却坦诚向上的心迹。
时间,永远是速度比赛中的冠军,还没容我回过神来,大学四年就已从身边悄然走过了
。这四年里发生了太多让我今生今世无法忘怀的事,... 阅读全帖 |
|
c****f 发帖数: 59 | 28 藏传佛教,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
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国一些地方)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
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
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藏传佛教主要流传在青藏高原、蒙古高
原地区,具有浓厚的地区性和民族性。“活佛转世”这一独特的传承形式是藏传佛教所
独有的。
活佛转世制度是13世纪由藏传佛教嘎玛噶举派首先创建的,此后,由格鲁派发扬光大,
并被藏传佛教的所有派别接受和继承。活佛转世现象的产生、确立和发展是对藏传佛教
的一大贡献。
“活佛”就是佛的化身,指修行有成就的高僧。活佛在藏语中称为“珠古”,大家在尊
称活佛时,都呼其为“仁波切”,意为珍宝、精英、智慧之宝、人中之宝。“活佛转世
”是活佛圆寂后,通过投胎,再度转生,并继承自己的本性,接续自己的传承。从活佛
转世制度出现以来,藏传佛教有数百个活佛转世体系。
前一世活佛圆寂后,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特别是一些大活
佛的认定,不仅手续繁杂,而且充满了神秘色彩。主要程序是以活佛生前的... 阅读全帖 |
|
h*******e 发帖数: 1968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ood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happylife (美丽人生), 信区: Food
标 题: Re: 出一招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Dec 2 18:12:35 2000) WWW-POST
easy.
用一套四个方形的浅碟子,分别摆开。
一只鸡蛋带壳煮熟。
剥开待用。
两个黄鹂鸣翠柳, (是一只鸡蛋蛋黄切两半配长葱叶,)
一行白鹭上青天。 熟的鸡蛋清顺自身弧形削成月牙状,由小到大排
成斜排,
配青菜叶。
窗含西岭千秋雪, 黄瓜丝或葱叶沿碟子周围一圈做窗,
熟鸡蛋清,切末,置于其中。
门舶东吴万里船。 另一只开一点点蛋花汤,之中放该熟鸡蛋清最头
上凹陷的部份。
其实这道菜还应该加一关键的主菜:里脊蛋卷,
否则中看不中吃呀:
里脊肉和肥肉切末,伴佐料,
鸡蛋摊开烙成薄饼,包于肉馅外,
切成长形丸子,蒸或炸熟。 |
|
b******e 发帖数: 182 | 30 发信人: bughappy (雨尘), 信区: triangle
标 题: 忆蔡元培先生
发信站: 一塌糊涂站 (Tue Apr 11 01:12:28 2000) , 站内信件
《北京大学日刊》1918.1.26
第一寄宿舍诸生致蔡校长函:
敬禀者第一寄宿舍丙字号斋役名何以庄,在斋服务素称勤谨,每于暇时辄以课作求正,
并尝持书乞解,生等以其身为仆役,不辍于学,因询其家世,答称寒困废学,情 强意
br />
闻之慨然,及观其文稿,亦清顺通达,生等仰体先生奖学惠困之心,谨特奉隐钧座,
倘蒙俯察,量才拨调俾任相当职务以示激动,想君子成人之美,亦吾师所乐从焉……
蔡校长复函:
陈李张钱诸君及查君分鉴,来函及何以庄所作三篇均悉。昔郭林宗于旅社中
躬自扫除,美国大学生间有于晨间执洒扫之役或午晚间为人侍膳者,日本大学生
有于课余散报纸或拉人力车者,为贫而役本非可耻,一校之中职员与仆役同是作
工,并无贵贱之别……惟何以庄即文理清通,不可没其所长,已调入文科教务处
任缮写之务,酌增月级,藉以勉其好学之诚,而欢成诸君之美意。且本校对于校
役本有开设夜班之计划;他日刻期开课,尚须请诸君及其他寄宿 |
|
a*q 发帖数: 2109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latte (风花雪月究竟可不可以当饭吃), 信区: Joke
标 题: 韦小宝同志生平 O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May 25 12:31:02 2000) WWW-POST
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武术家、社会活动
家韦小宝,男,江苏
扬州人氏,估计为1/2汉族血统,约生于清顺治初年。他的
家庭是一个贫苦下层劳动人民家
庭,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了深厚
的感情,养成了吃苦耐劳、随机应
变的品格,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相信是因
为革命工作的需要的原因,他的父
亲从小离开了他和家庭,他的母亲韦春花含辛茹苦将他抚
养成人,使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韦小宝年纪虽小,却已经具
备了许多大人都没有的胆识。
大约在他12岁那一年,他遇到了革命志士茅十八同志
,茅十八同志当时还没有加入革命
组织,只是凭朴 |
|
n*o 发帖数: 442 | 32 发 表 人:Blue_Light(蓝色闪电) 版面名称:Emprise[4261]
文章提要:韦小宝同志光辉的一生!!
源 发 站:中国科大BBS站(Mon, 24 Jan 2000 10:56:30)
10%
韦小宝同志光辉的一生!!
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武术家、社会活动家韦小宝,
男,江苏扬州人氏,估计为1/2汉族血统,约生于清顺治初年。他的家庭是一
个贫苦下层劳动人民家庭,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了深
厚的感情,养成了吃苦耐劳、随机应变的品格,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
基础。
相信是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的原因,他的父亲从小离开了他和家庭,他的母亲
韦春花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使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
早当家,韦小宝年纪虽小,却已经具备了许多大人都没有的胆识。
大约在他12岁那一年,他遇到了革命志士茅十八同志,茅十八同志当时还没有
加入革命组织, |
|
l*****e 发帖数: 264 | 33 发信人: frank (Frank), 信区: joke
标 题: 韦小宝同志生平(转)
发信站: BBS 曙光站 (Mon Aug 23 19:27:06 1999)
发信人: FHY (肥肥), 信区: Joke
标 题: 韦小宝同志生平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Aug 23 02:42:32 1999)
韦小宝同志生平
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武术家、社
会活动家韦小宝,男,江苏扬州人氏,估计为1/2汉族血统,
约生于清顺治初年。他的家庭是一个贫苦下层劳动人民家庭,
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养成了吃苦耐劳、随机应变的品格,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
奠定了基础。相信是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的原因,他的父亲
从小离开了他和家庭,他的母亲韦春花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
人,使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韦小宝年纪虽小,却已经具备了许多大人都没有的胆识。
大约在他12岁那一年,他遇到了革命志士茅十八同志, |
|
a*q 发帖数: 2109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latte (风花雪月究竟可不可以当饭吃), 信区: Joke
标 题: 韦小宝同志生平 O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May 25 12:31:02 2000) WWW-POST
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武术家、社会活动
家韦小宝,男,江苏
扬州人氏,估计为1/2汉族血统,约生于清顺治初年。他的
家庭是一个贫苦下层劳动人民家
庭,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了深厚
的感情,养成了吃苦耐劳、随机应
变的品格,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相信是因
为革命工作的需要的原因,他的父
亲从小离开了他和家庭,他的母亲韦春花含辛茹苦将他抚
养成人,使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韦小宝年纪虽小,却已经具
备了许多大人都没有的胆识。
大约在他12岁那一年,他遇到了革命志士茅十八同志
,茅十八同志当时还没有加入革命
组织,只是凭朴 |
|
A***n 发帖数: 8859 | 35 从明太祖到清顺治,片甲不得下海令,
到纵有郑和七下西洋,也是送出去,没什么带回来。
几百年间乾坤逆转,徒叹奈何! |
|
v******a 发帖数: 45075 | 36 豫北滑县道口镇,素有"烧鸡之乡"的称号。"义兴张"的道口烧鸡,象金华火腿、高邮鸭
蛋、北京烤鸭一样,在全国食品中独占鳌头,并且誉满神州,名扬海外。
道口烧鸡具有五味佳、酥香软烂、咸淡适口、肥而不腻的特点。食用不需要刀切,用
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离,无论凉热、食之均余香满口。
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滑县志
>记载,在开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技术条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并不兴隆。到乾
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现在的烧鸡大师张存友的先祖张炳,一次在大街闲逛,偶遇一
位曾在清宫御膳房作过厨师的老友,从此得"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的秘诀。八料为
陈皮、肉桂、豆蔻、白芷、丁香、草果、砂仁和良姜八种佐料,张炳并按其用法、用量,
依法烹制,制出的烧鸡果然大有成色,后来,又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对严格选鸡、宰杀
退毛、开剖加工、撑鸡造型、油炸烹煮、用汤下料、掌握火候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改进
,从而总结出一整套成功的经验。当时,张炳的烧鸡其"色、香、味、烂"被世人称为四绝
。从此,他的烧鸡声誉大振,远近闻名,并定铺号名为"义兴张"。
自此以后,道口 |
|
w*********r 发帖数: 5995 | 37 豫北滑县道口镇,素有"烧鸡之乡"的称号。"义兴张"的道口烧鸡,象金华火腿、高邮鸭
蛋、北京烤鸭一样,在全国食品中独占鳌头,并且誉满神州,名扬海外。
道口烧鸡具有五味佳、酥香软烂、咸淡适口、肥而不腻的特点。食用不需要刀切,
用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离,无论凉热、食之均余香满口。
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滑县志
>记载,在开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技术条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并不兴隆。到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现在的烧鸡大师张存友的先祖张炳,一次在大街闲逛,偶遇
一位曾在清宫御膳房作过厨师的老友,从此得" 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的秘诀。
八料为陈皮、肉桂、豆蔻、白芷、丁香、草果、砂仁和良姜八种佐料,张炳并按其用法
、用量,依法烹制,制出的烧鸡果然大有成色,后来,又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对严格
选鸡、宰杀退毛、开剖加工、撑鸡造型、油炸烹煮、用汤下料、掌握火候等方面,不断
进行探索改进,从而总结出一整套成功的经验。当时,张炳的烧鸡其"色、香、味、烂"
被世人称为四绝。从此,他的烧鸡声誉大振,远近闻名,并定铺号名为"义兴张"。
自此以后,道 |
|
a*******w 发帖数: 1021 | 38 东北人为何都是活雷锋 Mitbbs.com
在东北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人帮人,亲上亲。这是东北重要的地域文化的一个总结,
而这恰恰是闯关东人留下的性格形态的基础。Mitbbs.com
历史经过了千百个春夏秋冬,许多事情已经被人淡忘了。认真地想来,一个历史事件就
影响到一个地域人的性格这未免有点夸大,但仔细一思考,这种联系又不无道理。闯关
东作为中国历史上四次人口大迁移非常重要的一次,其实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清顺治(
1644年)年间,逐渐强大起来的东北满族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建立大清,从而把东北
作为它的发祥地保护起来,这样中国出了个“关里”和“关外”的概念。Mitbbs.com
jiaoyou8.com
为了进一步保护自己的龙兴之地,清政府又加修了柳条边,防止中原人越“边”跨“关
”进入东北。但是,到了道光和咸丰年间,由于战争紧迫,加之中原连年天灾,迫使一
些破产农人不顾清政府的条文戒律,纷纷出关闯入东北从前的“禁地”,而清政府这时
也无心或疏于对边关的把守和管理,终于使“封禁”政策变成一纸废文,于是从那时开
始数以千万计的中原人来到东北谋生,历史上称此为“闯关东”。Mitbbs.co |
|
f*******n 发帖数: 256 | 39 作者--贝才刀巴
序言:
我们今天所说的东北地区,一般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也有的说法还包括了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众多、资源丰富,是我们国家
的一块宝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这里生息繁衍;也不知有多少人觊觎这片大好
河山。千百年过去了,她从一个偏远的荒凉之乡,到了今天成为闻名中外的重工业基地
,其间经过了漫长的发展,经历了与中原的几次离合,经受了无数次的战争创伤,可以
说一路坎坎坷坷。令人失望的是,对于这些历史,我们却知道的太少。做为一个东北人
,同时做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一直觉得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于是我查找了各种资料
,把东北地区从先秦时代直至今日共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头到尾地做一个简介,告
诉给大家。
一、肃慎、东胡时代
肃慎:
肃慎又称为“息慎”、“稷慎”,是东北早期居民中的重要构成。以后的挹娄、勿吉、
秣曷、女真乃至今天的满族,都来源于古肃慎人。
在商朝和周朝的时候,肃慎人居于“不咸山北”。《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大荒
之中,有山名不咸”,这里“不咸山”经考证就是今天吉林和朝鲜边界的长白山。肃慎
人以不咸山为依托地,向北到达了... 阅读全帖 |
|
h***5 发帖数: 17 | 40 中国古代小云南人是不是越南人
小云南人不是越南人。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
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
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
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
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
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
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
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
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
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
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 阅读全帖 |
|
n*****h 发帖数: 212 | 41 ◆到底是上海人◆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
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
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代乳粉的广告。
第二个印象是上海人之“通”。香港的大众文学可以用脍炙人口
的公共汽车站牌“如要停车,乃可在此”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初
到上海,我时常由心里惊叹出来:“到底是上海人!”我去买肥皂,
听见一个小学徒向他的同伴解释:“喏,就是‘张勋’的‘勋’,‘
功勋’的‘勋’,不是“薰风’的‘薰’。”《新闻报》上登过一家
百货公司的开幕广告,用骈散并行的阳湖派体裁写出切实动人的文字
,关于选择礼品不当的危险,结论是:“友情所系,讵不大哉!”似
乎是讽刺,然而完全是真话,并没有夸大性。
上海人之“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顺,世故练达。到处我们可以找
到真正的性灵文字。去年的小报上有一首打油诗,作者是谁我已经忘
了,可是那首诗我永远忘不了。两个女伶请作者吃了饭,于是他就做
诗了:“樽前相对两头牌,张女云姑一样佳。塞饱肚皮连赞道:难觅
任使踏穿鞋!”多么可爱的,曲折的自我讽嘲!这里面有无可奈何,
有容忍与放任——由疲乏而产 |
|
c***s 发帖数: 1292 | 42 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武术家、社会活动家韦小宝,
男,江苏扬州人氏,估计为1/2汉族血统,约生于清顺治初年。他的家庭是一个
贫苦下层劳动人民家庭,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了深厚的
感情,养成了吃苦耐劳、随机应变的品格,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相信是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的原因,他的父亲从小离开了他和家庭,他的母亲韦
春花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使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
家,韦小宝年纪虽小,却已经具备了许多大人都没有的胆识。
大约在他12岁那一年,他遇到了革命志士茅十八同志,茅十八同志当时还没
有加入革命组织,只是凭朴素的革命感情投入了反清复明的伟大革命斗争。
在茅十八同志的带领下,韦小宝义无反顾地投入这一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在
与政府爪牙的屡次搏斗中,他积累了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学会了撒石灰,背后
下刀子等革命技巧。由于茅十八缺乏对敌斗争经验,陷入了左倾盲动主义的误区,
盲目地前去进攻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清朝少保鳌拜,由于实力差距悬殊,
不但没有得手,反而致使韦小宝同志失陷在皇宫,多亏了韦小宝同志的机智,将
计就计,才使茅 |
|
i*****w 发帖数: 7 | 43 到底是上海人
·张爱玲·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
八
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
,
像代乳粉的广告。
第二个印象是上海人之“通”。香港的大众文学可以用脍炙人口的公共汽车站牌“如
要
停车,乃可在此”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初到上海,我时常由心里惊叹出来:“到底是
上
海人!”我去买肥皂,听见一个小学徒向他的同伴解释:“喏,就是‘张勋’的‘勋’,
‘
功勋’的‘勋’,不是“薰风’的‘薰’。”《新闻报》上登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开幕广告
,
用骈散并行的阳湖派体裁写出切实动人的文字,关于选择礼品不当的危险,结论是:“友
情
所系,讵不大哉!”似乎是讽刺,然而完全是真话,并没有夸大性。
上海人之“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顺,世故练达。到处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性灵文字。
去
年的小报上有一首打油诗,作者是谁我已经忘了,可是那首诗我永远忘不了。两个女伶请
作
者吃了饭,于是他就做诗了:“樽前 |
|
v******a 发帖数: 45075 | 44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分离石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终年67岁,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
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
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
,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
“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已44岁
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
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
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
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
名从仆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罗城百废待举,首要在于安定社会,恢复生产。于是,于成龙采取“治乱世,用重典
”的方法 |
|
x**********5 发帖数: 25 | 45 很惭愧,我从来没有游览过天安门,但是课本里的照片,网上的照片看啊看,看过的次数
已经不计其数了,对之心中无限向往,也查阅过天安门的背景资料,历史渊源,建筑风
格,
建筑过程。
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维基百科对于天安门的介绍:
天安门坐落在中国北京市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
北京皇城的正门。设计者为明代的御用建筑匠师蒯祥。天安门始建与明朝永乐十五年(
1417年),时称为承天门。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1925年10月10日,
国立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它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之一。1961年
,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天安门原为明清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时,它仅是一座三
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天顺元年(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
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城楼。崇祯十七
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仅逗留40日... 阅读全帖 |
|
q******g 发帖数: 65 | 46 看来我是第一个登录于此的北流人,知道有不少北流人在美,看来大家都很忙。 下面
我贴一下我家乡的百科名片的一部分, 让大家多了解北流。
北流市是广西远近闻名的特色工业城市,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
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荔枝之乡、陶
瓷之乡、水泥之乡、中国著名侨乡、建筑之乡、水稻高产之乡,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
发与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北流正在成为中国南方璀璨的明珠。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全市总面积2457平方公
里,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136万人,GDP为
153亿(2010年)。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 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
家和地区,是广西第二大侨乡。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自南向
北流而得名。改革开放以来,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北流市是
广西第二大侨乡,以中国日用陶瓷之都、中国荔枝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水稻高
产之乡、世界铜鼓王的故乡而闻名。1994年4月18日,北流经国务院批准撤县...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7 百(色)靖(西)高速公路欢迎你——这是中国最美的高速公路之一。
上集介绍了靖西的瀑布、峡谷、渠洋湖和梯田: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Guang_Xi/35619.html
本集介绍鹅泉、旧州山水和靖西县城。
鹅泉,位于广西靖西县城南约5公里的小鹅山麓。因鹅山像一只鹅躺在泉水之上,故名
。又传说古时这里住有一个姓杨的老婆婆,偶于路边拾得鹅蛋两只,等了许久没人来领
,带回家用体温孵出小鹅精心护养。一天放牧于池塘,骤然风雨大作,池塘陷为大深泉
,小鹅不知去向。老婆婆因忧郁而死去,后为小鹅收葬,因名鹅泉。它是中越跨国瀑布
——德天瀑布(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的源头,与云南大理蝴蝶泉、广西桂平西山乳泉
并称为中国西南三大名泉。
鹅泉风景区内的古石拱桥建于清朝年间,长60米,宽1.5米,涵洞15个。桥身全为石灰
料石组成,长桥卧波,景色优美,气势壮观。鹅泉古桥为靖西县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古桥。
旧州山水——旧州,古名那签、顺安峒、归顺土州,位于靖西县城南9公里。原为归顺
州今靖西州治所在地,清顺治六年(1650年)为抵御外敌,州治北迁计峒(今靖西县城
)兴建州城,... 阅读全帖 |
|
h*****t 发帖数: 6890 | 48 文字链接如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7/20/2528250.html
视频链接如下(感谢塔mm友情帮助):
茫茫的长白山老林,一个猎鹰村屯中,
世代传承的捕鹰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悲壮而传奇的故事⋯⋯
打猎归来的鹰屯猎鹰人,猎获了一只野鸡,个个喜笑颜开。位于吉林市土城子满族
朝鲜族乡的打渔楼村又称为鹰屯,猎鹰习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满族世代相传的萨满
祭礼,又强化并传承着满族的崇鹰习俗。
猎鹰人平时的工作就是遛鹰,在他身后就是传承几百年鹰猎文化的鹰屯。当年努尔
哈赤就在这里设立了专职的捕鹰机构,相当于皇家猎鹰专供站。
过去,猎鹰人架鹰出猎都是骑马;现在,则改成了乘坐汽车。虽然换了交通工作,
但传承自祖先的猎鹰文化并没有改变。
熬鹰成功后,鹰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鹰把式就要给鹰喂食牛肉、老鼠、鸽子肉等
。每次喂鹰,鹰把式喊“这”的口令,目的是为了给鹰建立条件反射。
捕鹰在鹰屯叫作“拉鹰”。依照满族人传统,拉鹰前要先拜祭满族的鹰神。布置好
鹰网和诱捕鸽后,鹰把式就躲进窝棚里,手中牵着连接“拐子”的丝线,逗弄诱鸽,等
...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8422 | 49 俺突然对民国向往得口水直滴 [ 李根 ] 于:2013-08-23 14:33:08 主题帖
俺外公家原来也是地主啊!!!爷爷家原来也是城市工商业主啊!!!虽然都不在苏北
,估计初夜权这样的好东西不容易搞到,但是祸害一下佃户的黄花闺女大姑娘小媳妇之
类的,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啊!!!FFF
俺要大声疾呼: 还俺民国!!!还俺初夜权!!!
俺去年买了个表的共产党!!!俺活了这么多年,终于意识到在本位面的历史上,俺失
去了什么好东西了啊啊啊啊啊!!!
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Modern_CHN/400077
标 题: 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20 23:35:45 2013), 站内
马俊亚
2013-07-04 10:54:00 来源:《文史哲》2013年1期
内容提要:近代苏鲁地主对佃农拥有初夜权。这一权力的实施是社会结构异变的结
果。这里的社会分化为占有大量土地的利益集团(大地主)与大量占地较少的贫民群体,
社会结构演化为缺乏中间阶层的哑铃形而非金字塔形。掌握行政、军事和... 阅读全帖 |
|
y****z 发帖数: 1635 | 50 咳咳,明明的歌跟那个电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本版最大明粉也犯过这个错误
下面是网上抄来的:
×××××××××××××××××××××××××××××××××
花样年华 花开遍地
王家卫自揭《花样年华》音乐老底
邵延枫
如果《我的父亲母亲》源自张艺谋根深蒂固的乡村情结,那么《花样年华》则特别铺陈了导演时时浸淫其中的小布尔乔亚感觉,不必看戛纳新影帝梁朝伟明摆着的王家卫式的酷,也不必炫目于张曼玉从头至尾华丽到家的旗袍秀,只要先听听《花样年华》片中绵延不休的那么多迷人的音乐,每个人都会更容易觉察出导演王家卫始终迷恋着的那些人、那些年代的声色。
“我来到香港那年只有五岁,当时最让我感到诧异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声音,它们居然与上海完全不同。因此对我来说,音乐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它也是一个年代的响动。”导演王家卫如是说。
于是我们在《花样年华》中一再感受到拉丁爵士的音乐风情,特别要提到周慕云(梁朝伟饰)邂逅苏丽珍(张曼玉饰)时响起,其后反复出现的音乐主题,它取材于铃木清顺的同名电影,由梅林茂创作的《梦》(“Yumeji”),优美的弦乐织出错落摇曳的节奏,仿佛舞蹈的男女顾盼闪烁,试探着曳步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