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发帖数: 655 | 1 业,造作之义,佛教认为红尘之中,人迷失本心,造作诸因,而结诸果,辗转循环,轮
回不休。从而称推动世间因果轮回之力,为业力。而若息止妄心,识得自心本来面目,
则得清净法眼,不染红尘,了脱生死,寂静涅磐。
千利休之业,则是禅寂之业,见到禅寂之美,心生渴爱。虽追逐禅寂,但最终仍是追逐
禅寂的相。虽然于禅寂达到甚高境界,但仍舍不下是非之心,对立之见。而没有觉察自
己所追逐的,最终是此是非之心,对立之见。所谓见禅寂喜,见浮华而生恨;见深邃喜
,见浅薄而生厌。从而远离佛教的核心,空性,万物等持;中道,舍弃两端;不二,出
离是非。
山上宗二,则是此业的极致。从一开篇,便与古田评论茶具,展示何为美,何为丑。到
后来,也因此而终日愤愤不平,最终离开丰臣,投靠北条。在北条那里反而认识到自己
的问题所在。
千利休也是同样一个过程,由古田而认识到自己追逐的是什么,而更深入的认识到自己
的内心。而事实上,古田与北条的家臣们却是一点相同的,天然从而不持先入之见,凭
自己的初心与热情探索茶道。山上宗二在北条的家臣中看到了这一点,也看到了自己原
来所追逐的虚妄,看到了追逐之下的初心,从而惭愧。
千利休也是一样,刚开始...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1415 | 2 关于涅槃「有」、「无」的辩证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515575&extra=page%3D22
斯里兰卡 向智 尊者
缘起、缘灭的教法是中道的真理,超越「有」、「无」的二边。
证入涅槃为轮回的止息、「有」的寂灭,由于无明与渴爱的止息,而结束了新的「生」。
透彻明了苦谛的人,不再受制于虚妄不实,他知道:「这即是苦生,这是苦灭。」
前言
迦旃延,这个世界通常依于二元,依靠「有」或「无」(的信仰)……为避免此二端,
世尊依中道而说法:缘无明有行……无明灭则行灭……。(《相应部》12:15)
以上佛陀所说的这段话,提及「有」(atthitA)、「无」(natthitA)的二元论,这
两个词指的是常见(sassata-diTThi)和断见(uccheda-diTThi),从人类的思想史来
看,这两者是各种不断出现的对于「实际存在」的基本误解。
常见是相信永恒的实体或本体,认为有众多创造或非创造的、属于个人的自我或灵魂-
单一的、一元论的主宰世间的灵魂,例如出现在任何文献中,或和这些概念相结合的神
。断见则主张暂时存在的「我」或「自我」 |
|
r****n 发帖数: 8253 | 3 于涅槃「有」、「无」的辩证
缘起、缘灭的教法是中道的真理,超越「有」、「无」的二边。
证入涅槃为轮回的止息、「有」的寂灭,由于无明与渴爱的止息,而结束了新的「生」
。
透彻明了苦谛的人,不再受制于虚妄不实,他知道:「这即是苦生,这是苦灭。」
前言
迦旃延,这个世界通常依于二元,依靠「有」或「无」(的信仰)……为避免此二端,
世尊依中道而说法:缘无明有行……无明灭则行灭……。(《相应部》12:15)
以上佛陀所说的这段话,提及「有」(atthitA)、「无」(natthitA)的二元论,这两
个词指的是常见(sassata-diTThi)和断见(uccheda-diTThi),从人类的思想史来看
,这两者是各种不断出现的对于「实际存在」的基本误解。
常见是相信永恒的实体或本体,认为有众多创造或非创造的、属于个人的自我或灵魂-单
一的、一元论的主宰世间的灵魂,例如出现在任何文献中,或和这些概念相结合的神。
断见则主张暂时存在的「我」或「自我」,在死后就完全消灭或消失。因此,上述引文
中「有」、「无」这两个关键词,意指:
(一)任何假设的实体或本体的绝对存在,即永恒存在;
(二)被认为无常的 |
|
a*******g 发帖数: 867 | 4 觉悟之路首页>>汉译南传大藏经>>Sutta Pitaka 经藏>>中部 Majjhima-nikaya 1-10
http://www.dhamma.org.cn/books/Tipitaka/Sutta-Pitaka/1201_Majjhima_nikaya_1_10.htm
中部 Majjhima-nikaya 1-10
第一 根本法门经
北传 中阿一0六、想经(大正藏一、五九六页。)乐想经(大正藏一、八五一页。)本
经,如其名,说一切法之根本法门,因为凡夫最初不熟知一切法,对一切法,抱种种之
悦乐想。解脱之阿罗汉,熟知一切法,有灭尽贪、嗔、痴故,而无患这些事。又如来知
喜是苦之根本,灭一切渴爱而成正觉者。
中部经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初品 根本法门品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郁伽罗村幸福林沙罗王树下。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
”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一切法之根本法
门。谛听!善思念之!今将说之。”“愿乐欲闻!”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曰:
“诸比丘!世间上无闻之凡夫,不承认诸圣者1,不熟知圣 |
|
r****n 发帖数: 8253 | 5 阿毗达摩
"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涅槃被称为空(subba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
它毫无一切有为法;被称为无相(animit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
一切有为法之相;被称为无愿(appanihi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
无渴爱之欲。" |
|
S**U 发帖数: 7025 | 6 无明是指对四圣谛没有直接体验。对苦圣谛没有洞见,因此在世间追求永恒不变,或安
稳快乐,或主宰自在。这种追求导致生命不断的继续。
对苦圣谛有洞见,实践八正道,断除无明与渴爱,轮回的继续就失去动力。 |
|
M*****9 发帖数: 460 | 7 老是觉得孤单,渴爱的心理放不下。 我还不是学佛之人,请求指点!先谢谢! |
|
Y**u 发帖数: 5466 | 8 ☆─────────────────────────────────────☆
Yisu (yisnotme) 于 (Mon Sep 27 14:09:21 2010, 美东) 提到:
几天前妈妈给我打电话, 聊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说是有一家人的女儿被鬼附身了,谁
也没办法。 听说基督教可能有办法, 就叫人来她们的教会来请帮忙。 去了一个年轻
的牧师, 刚进到人家门口, 就看见一个女子在院子里,有点疯癫的样子。 那女子见
到这个牧师, 立刻就手舞足蹈, 大声地喊 "快来看呀, 偷人家东西的人来了"。 这牧
师听到后立刻就出来, 回去了。 回去后就给上面说他不行。 说明了经过后, 上面问
他是不是真的偷过别人东西, 他承认了, 说一直是自己心里的秘密, 不曾想一下被
别人说透了。心慌了, 就退下来了。
☆─────────────────────────────────────☆
robbin (robbin) 于 (Mon Sep 27 14:32:21 2010, 美东) 提到:
哈哈哈。。。把东西还了,再去。
☆────────────────────────...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9 梵天劝请前,佛陀是思维佛法甚深,而众生烦恼重,无人能解,说法是白费劲。经劝请
,出于大悲心,以佛眼见有些众生烦恼少,能解,才接受劝请。
MN 26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mn/mn.026.than.html
"Then the thought occurred to me, 'This Dhamma that I have attained is deep,
hard to see, hard to realize, peaceful, refined, beyond the scope of
conjecture, subtle, to-be-experienced by the wise. But this generation
delights in attachment, is excited by attachment, enjoys attachment. For a
generation delighting in attachment, excited by attachment, enjoying
attac...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0 有一个叫做罗陀的比丘问佛陀:「佛陀!你常常在开示中说到魔,到底什么是魔呢?」
当时佛陀回答罗陀:「观五受阴身心为魔,观五受阴为杀人犯、为瘤、为刺刀,如是的
观察,是名为正观。
为什么要如实观察?为厌离五受阴所生的祸患,所以要如实观察。
为什么要厌患五受阴?为远离欲贪而厌患五受阴。
因为有欲贪、渴爱执取五阴,就会引生烦恼。
为什么要远离欲贪?为解脱烦恼而远离欲贪。
为什么要解脱?为达到涅盘。
什么是涅盘?
佛陀说: 罗陀!虽然你问这么多,但对实际修行没有帮助,我只能开示涅盘的方法。
罗陀再问为何要涅盘呢? 佛陀说,何必再问。
我多嘴,帮佛陀回答,涅盘就是要离苦(烦恼)。佛陀已经说过了。
我认为,除非见苦谛,见灭谛,不然会如同罗陀一样生”疑”结。有一堆疑问。
当然,我也还没解开”疑”结,大家共勉,努力精进。
五受阴 |
|
f********4 发帖数: 253 | 11 我斗胆回答一下(应该是想显示一下自己,希望不要反而出丑了……),希望你不要介
意……
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
1
这里说的”心解脱”,是安止定的禅定?
如果你是指“有法門,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不同含義、不同文辭”的情况下的话,是指
安止定。我理解心解脱应该是说没有烦恼的状态,在安止定中五盖等烦恼不会升起所以
可以说是暂时心解脱……
2
安止定,一般会说
四无色定(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里 “无量心解脱” 似乎是比空心解脱更先有的禅定,是对应哪个 ?
學友!這裡,比丘以與慈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像這樣第二方,像這樣第三方,像
這樣第四方,像這樣上下、橫向、到處,對一切如對自己,以與慈俱行之心,以廣大、
以出眾、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後而住。以與悲俱行之心……
(中略)以與喜悅俱行之心……(中略)以與平靜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像這樣第
二方,像這樣第三方,像這樣第四方。像這樣,上下、橫向、到處,對一切如對自己,
以與平靜俱行之心,以廣大、以出眾、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
後而住。學友!...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2 你认为阿罗汉眼前的苹果,本质也是因为渴爱而生起嘛? |
|
|
P******n 发帖数: 329 | 14 阿罗汉眼前的苹果,是因为他过去世的渴爱而生起的,就像阿罗汉的色身是过去世的贪
嗔痴导致的一样。此生成就阿罗汉,确保不会有下一世,也就确保不会再有苹果在未来
世生起了。
这样理解是不是就通了呢? |
|
S**U 发帖数: 7025 | 15 Yes.
But 阿含经 don't imply that external 色法是因为去世的渴爱而生起. Can you
find any 阿含经 text that support that? |
|
S**U 发帖数: 7025 | 16 阿罗汉这一世的色身是由于过去世执取而产生,没有问题。
但是苹果是非有情的色法,与阿罗汉这一世的色身不同。
有阿含经的经文明说或暗示,外界的色法是因为过去世的渴爱而造成的结果嘛? |
|
f********4 发帖数: 253 | 17
阿罗汉彻底断绝渴爱不受后有这个没有任何争议吧……争议只是因为不知道涅槃到底怎
么回事而已,佛法肯定没有那么逊的…… |
|
|
r****n 发帖数: 8253 | 19 南传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指明涅槃是一个具体的究竟法,也显示它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方
式。
~~~~~~~~~~~~~~~~~~~~~··
虽然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种等等: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
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然而,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
种;该分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阿罗汉所体验的涅槃界名为‘有余
涅槃界’(sa-upadisesa-nibbanadhatu),因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
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在阿罗汉死时所证得的涅槃界名为‘无余涅槃界’(anupadises
a-nibbanadhatu),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在注疏里这两个涅槃界也个别
被称为‘烦恼之灭尽’(kilesa-parinibbana)及‘诸蕴之灭尽’(khandha-parinibb
ana)。
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涅槃被称为空(subba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
毫无一切有为法;被称为无相(animit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一
切有为法之相;被称为无愿(appanihita)是因为...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0 南传呢,跟说一切有部非常接近。但是却不说“我”,但说恒常、本存。
例如清净道论的观点,涅槃首先不是不存在的,是一个存在的事实。
其次,它不是熄灭烦恼的精神世界,而是一种恒常的、非创造的实在。
它不是五蕴,因为五蕴是缘起生灭的诸行。
而涅槃,它是一个恒常、无为的实在,它只是在熄灭渴爱的时候,被心识体验到,它却
不是无常的心识,或任何身心现象。
因此,舍弃一个无常的世界,追求一个不动的本存,这是清净道论的涅槃思想。
----------------------
上文出自佛缘网的某位网友的帖子,除了里面所说的“本存”并不是南传所认可的,其
他基本都是对南传的涅槃观的概述,表达也比较准确。
http://bbs.foyuan.net/thread-199925-4-1.html
是涅 |
|
f********4 发帖数: 253 | 21 只要五蕴这种不圆满的存在形式还继续哪里谈得上解脱?另外你认为那些观刹那生灭的
人的涅槃经历是什么?按照你的理论肯定不会是真的涅槃吧……不过有人表示自觉三结
已断四不坏净已成,还有自觉没有渴爱与畏怖自证不受后有的……希望你能解释一下…
… |
|
S**U 发帖数: 7025 | 22 通达四谛,证阿罗汉。
若初果断无明,本经经文当说初果的「决定不堕恶趣」,而不是说四果的「不受后有」。
杂阿含403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我与汝等于四圣谛无知、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者,应当长夜驱驰生死,何
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我与汝等于四圣谛无知、
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者,应当长夜驱驰生死。
以我及汝于此苦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于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
相应部56相应21经
世尊召唤比丘们∶
「比丘们!因为对四圣谛的不随觉、不通达,这样,我与你们就流转过这长途的轮
回,哪四个呢?比丘们!因为对苦圣谛的不随觉、不通达,这样,我与你们就流转过这
长途的轮回;因为对苦集圣谛……(中略)因为对苦灭圣谛……(中略)因为对导向苦
灭道迹圣谛的不随觉、不通达,这样,我与你们就流转过这长途的轮回。
比丘们!这苦圣谛已随觉、已通达,苦集圣谛已随觉、已通达,苦灭圣谛已随觉、
已通达,导向苦灭道迹圣谛已随觉、已通达,有的渴爱已被切断,有之管道已尽,现在
不再有再生。」
http...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3 相应部6相应1经/梵天劝请经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优楼频螺,尼连禅河边牧羊人的榕树下,初现正觉。
那时,当世尊独自静坐禅修时,心中生起了这样的深思∶
「被我证得的这个法是甚深的、难见的、难觉的、寂静的、胜妙的、超越推论的、
微妙的、被贤智者所体验的。然而,这世代在阿赖耶中欢乐,在阿赖耶中得欢乐,在阿
赖耶中得喜悦;又,对在阿赖耶中欢乐,在阿赖耶中得欢乐,在阿赖耶中得喜悦的世代
来说,此处是难见的,即∶特定条件性、缘起;此处也是难见的,即∶一切行的止,一
切依著的断念,渴爱的灭尽、离贪、灭、涅盘。如果我教导法,如果对方不了解我,那
对我是疲劳,那对我是恼害。」
于是,这以前未曾听闻,不可思议的偈颂出现在世尊心中∶
「被我困难证得的,现在没有被知道的必要,
此法不易被贪与瞠征服者现正觉。
逆流而行的、微妙的,甚深的、难见的、微细的[法],
被贪所染者、被大黑暗覆盖\\者看不见。」
当世尊像这样深虑时,心倾向于不活动,不教导法。
那时,梵王娑婆主以心思量世尊心中的深思后,这么想∶
「先生!世界[要]灭亡了,先生!世界[要]消失了,确实是因为世尊、阿罗汉、遍
正觉者的心倾向于不活动,...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4 <10>2.三解脱门 此中,由无我随观脱离坚固的我执,故名
空随观解脱门。由无常随观离颠倒相(注21),故名无相随观(解脱门
)。由苦随观脱离渴爱的愿望,故名无愿随观(解脱门)(注22)。
(这三种导至解脱的观,以任何一种都能获得道心。) |
|
t******h 发帖数: 177 | 25 "阿罗汉所体验的涅槃界名为“有余涅槃界”(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
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在注疏里也被称为“烦
恼之灭尽”(kilesa-parinibbāna)。
在阿罗汉死时所证得的涅槃界名为“无余涅槃界”(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
,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在注疏里也被称为“诸蕴之灭尽”(khandha-
parinibbāna)。
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
涅槃被称为空(suñña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
为法;
被称为无相(animit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
被称为无愿(appaṇihi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渴爱之欲
。[5]" |
|
S**U 发帖数: 7025 | 26 各经中重复出现的话语,原始经典中收录的有《法句经》。
《法句经》被作为僧团中的入门教科书背诵。
此外,南传长部第三十三部经《等诵经》,对应北传《长阿含经·众集经》、《大集法
门经》,是把佛常说的法依数字编排。南传增支部、北传增一阿含,也是依法的数字编
排。此类经是把相关的法组织在一起,对法作比较整体的说明。
摘录《等诵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33.htm
一切众生皆因食而存续、一切众生皆因行而存续
...
哪些二呢?
名与色。
无明与有的渴爱。
有见与无有见。
无惭与无楚C
惭与楚C
恶言与恶友。
...
界善巧与作意善巧。
处善巧与缘起善巧。
...
哪些三呢?
三不善根∶贪欲不善根、瞠恚不善根、愚痴不善根。
三善根∶不贪欲善根、不瞠恚善根、不愚痴善根。
三恶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
三善行∶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
三不善寻∶欲寻、恶意寻、加害寻。
三善寻∶离欲寻、无恶意寻、无加害寻。
...
哪些四呢?
四念住∶学友们!这里,比丘住于在身上随观身,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
世间的贪与忧;在受上随观受……在心上随观心……住于在...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27 七觉支就是悟道须具备的七个要素。过去在佛教在线就写过一篇远离与亲近的帖子,根
据的是南传培养七觉支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是很有参考意义的,现在把舍弃我禅师讲
的这些内容拷贝过来和各位善友分享:
(六)培育七觉支
这七觉支是觉悟时同时生起的心法。它们被分开讲述,是为了可以更详细研究并随机运
用。在他处已有很多类似的分析,在此我们只讲述在《四念住经论》里所列的觉支缘生
法。
七觉支为:
(1)念觉支(Sati Sambojjhanga)
八正道的正念即是四念住。这也是智慧禅里对事物如是实相保持的正念。它为最重要的
觉支,因此被列为第一觉支。
有四个方法助于令此觉支生起:
(A)《四念住经》所指的念念分明
(B)不参与心意混乱的人
(C)亲近常保持正念的人
(D)策励(通过理解或意志力)念觉支的培育
(2)择法觉支(Dhamma Vicaya Sambojjhanga)
此为智慧的透视性,能寻求了解诸法的性质。有七法有助于择法觉支的生起:
(A)博学多闻(指五蕴、四圣谛、十二因缘等等佛法
之义)
(B)洁身净德
(C)使诸根平衡
(D)远离无慧的人(指愚痴、有邪见的人)
(E)亲近有慧的人
(...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28 因此我们不应排斥戒德、定力、明辨。有些人不愿守戒,怕受约束。有些人不
愿修定,怕变痴变狂。事实真相是,我们平常早已既痴又狂,修定才是止息痴狂之道。
正确地自我训练之后,纯净的明辨才会升起,如宝石须经切磨方显其闪光本性。这才是
名副其实的明辨智。它因人而生,所谓各自证知[paccattaṃ]: 只有我们自己才
能够升起它、领悟它。
不过我们多数人,倾向于误解明辨的本质。我们拿着掺杂着种种概念的仿冒明
辨,压制真明辨,好比有人在玻璃上镀水银后,看见了自己与他人的映影,便以为找到
了观察真相的妙方。实际上,他不过如猴子观镜: 变一为二,继续玩赏镜像,等到水银
褪去时,它不懂得镜像的究竟来源,只得垂头丧气。当我们只凭着概念、先见,作想象
、臆测,得到仿冒明辨时,也是如此: 等到面对死亡时,只得走向悲苦。
自然明辨的关键,惟在于修心,使它如钻石般自放光明,明处暗处,熠熠生辉
。镜子只能在明处用,拿到暗处,根本照不见。而一块自然发光的精雕宝石,则随处明
亮。佛陀教导说,世上无明辨穿透不了的封闭或秘密之处,便是此意。正是这块明辨的
宝石,助我们摧毁渴爱、执... 阅读全帖 |
|
r******3 发帖数: 586 | 29
《瑜伽经》不是佛教经典,而是婆罗门教经典。
佛教各派对涅槃的认识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派别的不同禅师对涅槃的认识也是不一样
的。
我遵循的是比较原始的阿含经以及阿毗达摩上的见解
涅槃,是诸蕴的灭尽,是名色的熄灭。所以佛经上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又说
“有之灭,即涅槃”,这里的有,巴利文bhava,意思是存在,指的是五蕴。
其实这个逻辑上也很容易推断,因为经典上说五蕴是生灭,生灭是苦,而涅槃是苦灭,
那么涅槃显然必须得是五蕴的灭尽。
=============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种: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
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然而,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该分
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阿罗汉所体验的涅槃界名为‘有余涅槃界’
(sa-upadisesa-nibbanadhatu),因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
的诸蕴还存在。在阿罗汉死时所证得的涅槃界名为‘无余涅槃界’(anupadisesa-
nibbanadhatu),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在注疏里这两个涅槃界也个别被
称为‘烦恼之灭尽’... 阅读全帖 |
|
x******1 发帖数: 695 | 30 所谓零碎,就是指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当然是小东西了。
我要搬家,从一个叫莲花晴园的17号院搬到15号院,老公(那时还是男朋友)说好了晚
上来帮我一起搬,为了表示自己很能干,把所有能摊出来的东西全体摊了出来,然后,
呵呵,然后我就束手无策了,在床上扒拉出来一块刚好够我猫着的地方等老公,老公一
进来还以为被抢了呢。于是,二人开始战斗,要说怎么是我老公呢,只一会儿(嗯,这
个好像,有2个小时吧,也许,3个小时?)总之,一会儿以后我能看见地板了,然后,
我接着要说的就是这了零碎了,他,翻出一袋东西,问:这是什么?我:零碎!!打开
一看,哇!发了!什么都有!针头线脑,钮扣,拉链等等。又翻出一包,问:这又是什
么?答:零碎!等翻到第三包的时候,老公大怒:这又是什么?小心翼翼的答道:还。
。。还是零碎。
其实,真的就是零碎。相爱7年,零零碎碎地东西真的太多了。空瘪的果冻盒是他第一
次带我去王府井时的记忆,那时间我们都非常没有钱,他带我去王府井,逛啊逛啊,我
们真的都又累又饿又渴,带着我英雄的走进去,发现东西实在都贵的离谱,最后,我们
决定买一盒1.8的果冻,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都是甜蜜,有了零碎 |
|
|
l**a 发帖数: 1175 | 32 哈哈哈哈, 太可爱了!!!!!
要不你给辅食里掺点奶, 要不让她渴一会儿。 |
|
P******l 发帖数: 1648 | 33 精华摘录:“齐宏伟,1972年生,曾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基督教
与中西文学。现为南京某教会牧师。出版各类书籍多部,推荐阅读他的信仰见证:漂流
回归初录。”
齐宏伟的信仰见证
by 齐宏伟《漂流回归初录》
一、"交锋"
第一次与基督徒长谈,我断然否认耶稣基督就是我人生的答案。倒不在于基督教如何,
而在于这根本异质于我二十五年的人生经验:二十五年来没有上帝我活得好好的,为何
非得凭空捏造一个上帝出来?而且这个上帝霸道到要来抢夺我人生主权,怎令人心甘?
这么多年来,我在贫困中挣扎走出落后山村,奋斗成堂堂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没有功劳
也有苦劳,怎能允许某一宗教上帝来横刀夺誉?
我崇尚司汤达《红与黑》中于连的自我奋斗,也崇尚法国启蒙精神。哲学家伏尔泰说:
即使没有上帝也要虚构出一个上帝来。但对本来就没有上帝的中华民族,何必多此一举
呢?不可否认很多人在自己的脆弱中需要某种支撑,需要一个天堂欺骗自己方能活下去
。作一个现代人应一无所赖,像哲学家萨特那样凭自己的意志在虚无中创造一片天地,
像中国张载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能最大
程度为了自己身...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34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经》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般泥洹经》节录
《七佛灭罪经》节录
《戒德香经》节录
《楞严经》节录
《禅要经》节录
《四十二章经》节录
《罪福报应经》节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5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
|
G******i 发帖数: 5226 | 36 ☆─────────────────────────────────────☆
lanmao (懒猫) 于 (Sat Jul 9 11:29:24 2011, 美东) 提到:
(坑已经够大了,只管挖不管填不道德,俺自个合集了。)
看了芙蓉的减肥照片和凤姐的励志围脖,也想来跟个励志潮流。满版上都是google
amazon facebook,搞得不是编程熟手不会脑筋急转弯就没好工作似的。 俺来贴个BSO
的Java面经吧,来鼓励一下正在奋斗着的童鞋们。认识俺的都不要说啊,俺那么低调~~~
个人背景:人工智能方向的,学校算top 50吧,9月答辩,读了整整八年的老博士马上
就要新鲜出炉啦!
先低调的说一下amazon经历。amazon给俺发信三四次,要求俺去面试,没理。HR打电话
过来说为啥不理,俺说你们招聘职位太entry level,没兴趣。HR说那给你找个高层次
点的职位。过两天打电话来,说有个高级程序员的活,能不能给我们的hiring manager
一个向你展示我们项目产品的机会。俺心想,说得好听,还不是又要问那种脑筋急转弯
问题,反正答不出,没必要耽误时间。于是很彪...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3966 | 37 ☆─────────────────────────────────────☆
othershore (othershore) 于 (Fri Jan 15 23:45:51 2010, 美东) 提到:
我被确证为 多囊卵巢综合症
平时的例假状况如下:
大部分时间例假量非常少 ,拖的时间长(五天算少的,动辄是七天,十天)
两次例假间隔短,第一次的头天 和下次的头天相差仅20来天的样子。但偶尔也有40多
天不来的情况
每年也有两三次例假会非常多,这个时候往往伴着痛经。
请大家给点意见,如何调理,使例假正常,能正常排卵
非常感谢!
☆─────────────────────────────────────☆
dorado (雪花) 于 (Sat Jan 16 00:47:49 2010, 美东) 提到:
只能说大体是肝经湿热,而且是热占多导致而成。其他的就不知道了。版上其他的高手
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
othershore (othershore) 于 (Sat Jan 16 10:0...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3966 | 38 ☆─────────────────────────────────────☆
othershore (othershore) 于 (Fri Jan 15 23:45:51 2010, 美东) 提到:
我被确证为 多囊卵巢综合症
平时的例假状况如下:
大部分时间例假量非常少 ,拖的时间长(五天算少的,动辄是七天,十天)
两次例假间隔短,第一次的头天 和下次的头天相差仅20来天的样子。但偶尔也有40多
天不来的情况
每年也有两三次例假会非常多,这个时候往往伴着痛经。
请大家给点意见,如何调理,使例假正常,能正常排卵
非常感谢!
☆─────────────────────────────────────☆
dorado (雪花) 于 (Sat Jan 16 00:47:49 2010, 美东) 提到:
只能说大体是肝经湿热,而且是热占多导致而成。其他的就不知道了。版上其他的高手
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
othershore (othershore) 于 (Sat Jan 16 10:0... 阅读全帖 |
|
P******l 发帖数: 1648 | 39 转载自
2017-11-10 赵征 喜乐征程微信公众号
--------------------------------------------------------------
最近,读到钱老师转发的一个贴:《这就是阶层--你根本不知道世界有多么残酷》。作
者详述了社会贫富分化,以及底层人难以成功的残酷现实,表达了社会底层穷人的无奈
:“我穷,并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我根本就无法选择你所在的圈子和环境“;也吐槽
了对有钱人的羡慕和不满:”你会看到很多有钱人,他们显得那样的毫不费力,那是因
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努力。”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人类社会有一个“穷者更穷,富者更富
”的自然趋势。作者称之为世界上无处不在的、最冰冷的“马太效应”。因为这个效应
,生长在社会底层的人无力得到好的教育和机会,从而很难有机会获得成功、成为上层
人。
钱老师在文章下面点名让我这个基督徒学生回答一个很大的题目“上帝怎样救助这样(
社会底层)的人?”我看到这个题目,感到很惊喜。因为在面对世界的苦难时,无神论
者会认为苦难的起因和解决方法都与上帝无关;而有神论者会有多种反应:(1)上帝
存在,但是没有能力拯救 (2)...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40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
|
x*m 发帖数: 276 | 41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旺红), 信区: Poetry
标 题: 最接近原著,红迷必读:癸酉本红楼梦--(102-108)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2:29:02 2013, 美东)
第102回 冷惜春甘伴青灯佛 洁妙玉泥陷瓜洲渡
诗云:林噪蝉鸣渐静息,隐者不问鸾鹤心。虎落平地龙潜池,风过梵铃尽悲音。
话说薛蟠被处斩过后,薛姨妈不觉病倒,成日躺在炕上啼哭,思念儿子。宝钗也曾多次
劝慰,陪着淌了不少泪。贾蓉、贾蔷几次来山庄找宝钗谈论分割贾府房地的事。宝钗道
:“荣宁两府外加大观园竟占了大半条街,若是每人分得一处,也空旷的很。再说如今
世道刚刚安宁,城里生意还是冷淡的很,分的这么多房子,开门面也没有人光顾。我先
不去住着,你们带兄弟们随意住去吧,我怕宝兄弟回去又勾起伤心事,等再过几年他忘
了旧事再搬回去不迟,那么大的地方谁住着都怕。”贾蓉道:“那我就带了弟兄们先住
进去,把大观园都留给你和宝叔了。”宝钗道:“正是如此。”于是蓉、蔷带王仁、倪
二、柳湘莲、卜世仁及众弟兄搬了进去。外头有赁屋的也都打了钱住进来,...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407 | 43 上古天真论篇 第一讲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冬
播出时间:2008-12-0623:00—24:00
经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
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梁冬:我是梁冬、梁某人。而做在我对面的是我的在求学中医方面的偶像级的老师
徐文兵老师,徐老师你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啊呀,一看就很有这个电台风范,从小肯定是听小喇叭长大的人。
徐文兵:听这个孙进修爷爷的故事长大的
梁冬:哎呦,我估计你可能是最后一批提到孙进修爷爷的这个小朋友喽。以后的小
朋友都很难提到喽。所以这让我们无限伤感。还有让我们无限伤感的东西呢就是中医,
中医作为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呢它作为一个能够通达宇宙道理的一门学问呢
,最近呢,饱受诟病,很多人呢也不恨理解,我们特别希望能够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其
实也不是崭新的视角了,只不过是一点点让大家,我们现代人都能理解得语言重新去讲
讲看看我们的这个中医,尤其在中医里面呢有本...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44 第三部 秋缠
如果,我还能再多活一天,
我要勇敢告诉你——我爱你!
将我最后的、仅有的二十四小时的美丽献给你,
等待来生,化为秋蝉,为你吟唱一个夏季的缠绵。
三之一 失衡
在前往英国受训前的最后一个礼拜,沈瀚宇和沈天晴之间的关系,有意无意地疏离了。
他忙,她也忙,少有机会坐下来谈心;共处时,也常陷入僵冷怨言的局面,当她用
若有所思的眼神,不发一语地审视他时,他会下意识规避。
记不得从几时起,她再也没去和他共睡一张床,或许是发现他身边睡了另一个人,
再也没有她容身之地。
记不得从几时起,她的笑容少了,或许是从那一晚,她问他——「你心里爱的到底
是谁?」随着他的无言,她的笑容也沉寂了。
她不再喊他哥哥,从那一天发现刘心苹站在他身边,很甜、很幸福地唤他时,就不
再喊了。
心苹姊那一声柔柔的「瀚宇」,也许融了他的心,却炙痛了她的魂。
于是,她也试着让那声缠绵的音律由她口中唤出,换来的却是他指关节轻敲上她额
头,严肃纠正:「我是妳哥耶,没大没小!」
不一样的,不论怎么喊,都不可能一样,别人倾尽温柔的呼唤,能够换来他轻怜蜜
意的拥抱,而她,得到的只有训斥。
不是她不想亲近他,而是他将心层层封锁,不... 阅读全帖 |
|
C**********y 发帖数: 416 | 45 历代教会信条精选——海得堡要理问答解说
本书是从《海得堡要理问答》摘要、缩减而来,为米都波的牧师富凯尔所编纂,于
一六一一年出版,后为多特总会所推荐。
从本书内容可以看出这是《海得堡要理问答》的摘要,二者均分为三部分,即愁苦
、拯救与感恩,如下:
《要理问答》
Ⅰ论人的愁苦,第1至第4主日;
Ⅱ论人的拯救,第5至第31主日;
Ⅲ论感恩,第32至52主日。
《要理问答摘要》
Ⅰ问题一至十三;
Ⅱ问题十四至六十三;
Ⅲ问题六十四至七十四。
在比例上论感恩的这一段摘要比《要理问答》简短很多。这是因为论十诫的问题在
《要理问答》中删除,而在问答的11主日中予以补充。
第一章 论人的愁苦
问1:你或活或死享受真正的安慰,你所需要知道的事是什么?
答:我或生或死,身体灵魂皆非己有,而是属于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他用宝血完
全补偿了我的罪债,并且救了我脱离魔鬼一切的权势;他保守我,若天父不许,我的头
发一根也不能掉下;他又叫万物互相效力,使我得救。所以他藉圣灵也使我确知有永生
,并且从此以后诚心为他而活。这实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解说:
今生充满了忧虑、苦难痛苦的日子:劳苦愁烦。摩西在诗篇九十篇说:「... 阅读全帖 |
|
j*****6 发帖数: 1059 | 46 丁主教讲的是什么啊?
谈基督徒一个思想深处的问题
(一九九六年在五个宗教东北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为一名主教,又是基督教全国两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
教协会)的主席和会长,我经常收到全国各地教会人员的来信。有些来信者表示,不问
一个人道德如何,信者死后上天堂,不信者死后下地狱,并说这是上帝的“公义”,这
一信念令他(她)们焦虑,内心不得平安,又不敢轻易拿出来同人谈。
我愿意把它拿出来谈一谈。
“义”本来是一个伦理道德概念。我们从小就知道,我们在世界上应当行出仁义来
。但是犹太教里那些假冒伪善的文士法利赛人(耶稣多次斥责他们假冒伪善),为了欺
侮老百姓,证实他们的不义,给“义”这个字定下了许许多多常人办不到的律例和规条
。例如:十条戒中守安息日这一条,本来是一条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诫命,让人七天中
有一天可以休息,也可以纪念上帝,但是法利赛党作出许多严格的规定来束缚人:在那
天必须停止一切活动,连在那天许可走多远的路也有规定(有一派说只许走铥一块石子
那么远的路),收麦子也是禁止的,羊掉在井里也不许救上来。据知这种规定有的法利赛
教派有几千条之多,奉行了就...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0018 | 47 基督与佛学
第一程 莱茵河畔
一封突然的信
亲爱的吴君:
我结婚了。相别契阔,期待一晤,以竞十年未完之话题。……尚未见过嫂子,你也没有见过弟
妹。二月10日因着工作,我会在莱茵河畔停留两日,如果可能,期待与你们相见。
专此
杨
杨君结婚了。收到他的信,我有些难以置信。即便在信主以后,我们仍时常通信问候。若说
这个世界上除了我的姊妹、父母,若还有人对我的秉性脾气了解最为清楚,那就非杨君莫属。
令我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还记得十年前未完的话题。我努力回忆着,那天我们分别的场景。
往事
十年前的那天,我已经准备好行李远行留学。最后来送别的是杨君。杨君从小老成,我则是意
气风发。那天我们谈了很多,多半是少年时候的理想。临别将近,我们都有点伤感。杨君沉默
不语,我就自顾自地说,事在人为吧。我说话时并没有把握,只知道冥冥的宇宙中,有一种未
知的力量让我敬畏。从某个意义上说,我并不太相信我个人的力量。
杨君沉默良久后对我说,不要太相信自己,我们不过都是命运的玩物。我们结局如何,其实只
是规律的结果,绝无例外。
那天的对话就此嘎然而止,我们约定,十年后再谈这个问题。
莱茵河畔(信仰)
十年就这样如飞而去...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38403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king (Mr Doctor),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基督与佛学(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8 01:05:38 2011, 美东)
基督与佛学
第一程 莱茵河畔
一封突然的信
亲爱的吴君:
我结婚了。相别契阔,期待一晤,以竞十年未完之话题。……尚未见过嫂子,你也没有见过弟
妹。二月10日因着工作,我会在莱茵河畔停留两日,如果可能,期待与你们相见。
专此
杨
杨君结婚了。收到他的信,我有些难以置信。即便在信主以后,我们仍时常通信问候。若说
这个世界上除了我的姊妹、父母,若还有人对我的秉性脾气了解最为清楚,那就非杨君莫属。
令我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还记得十年前未完的话题。我努力回忆着,那天我们分别的场景。
往事
十年前的那天,我已经准备好行李远行留学。最后来送别的是杨君。杨君从小老成,我则是意
气风发。那天我们谈了很多,多半是少年时候的理想。临别将近,我们都有点伤感。杨君沉默
不语,我就自顾自地说,事在人为吧。我说话时并没有把握,只知道冥冥的宇宙中,有一...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佩玛·丘卓的《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12:28:24 2014, 美东)
佩玛·丘卓是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第子之一,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同时也是甘波修
道院院长,该修道院是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
佩玛·丘卓的书有许多有用的建议,她告诉我们佛法如何帮助读者面对现代生活的
严峻现实——包括恐惧、绝望、愤怒,还有控制不了的自己的生活感觉。
内容简介
本书能打开你的慧眼,让生活更踏实、喜乐。它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佩玛t丘卓对弟子
的开示记录,全书共22篇,看起来是一篇篇独立的开示,实际上是一盏盏精神生活的明
灯,能照亮你心中的晦暗,打开无名的心结,是最具启发性的现代实修经典。
佩玛·丘卓以信手拈来、才华横溢的弘法风格,将藏密大手印直下透视的立断智慧,融
合西方心理学对内在现象的诠释技法,帮助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和、慈悲而又充满
着幽默的无求之智,勇敢而...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