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灾荒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d*****0
发帖数: 68029
1
其实说他养僖膊皇撬樵傅摹6悄芰Σ还唬鸩涣寺澹灾荒苎了。
C*****H
发帖数: 7927
2
☆─────────────────────────────────────☆
sniperxp (鱿鱼~ 最爱干红,可惜没有柠檬) 于 (Wed May 8 19:48:10 2013, 美东) 提到:
简直就是秦桧第二啊
☆─────────────────────────────────────☆
daye520 (哈哈) 于 (Wed May 8 21:22:14 2013, 美东) 提到:
窃明最大的贡献就是解释了袁崇焕的动机。不是投降鞑子而是养贼自重。

☆─────────────────────────────────────☆
Roethlisberg (Big Ben) 于 (Wed May 8 22:13:34 2013, 美东) 提到:
三桂就没这个觉悟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May 8 23:57:11 2013, 美东) 提到:
武夫出身没见识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
这篇,说是转自乌有之乡。当然,乌有之乡一般会站着农民军的立场上说话。
http://bbs.xhistory.net/simple/?t19814.html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作者:叔子 转自:乌有之乡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去年是1644年后第6个甲申年,四川一些文化界名人(如流沙河)借此组织发表了
一系列所谓“反思大屠杀”的文章。反思历史本无可厚非,但细读这些文章却发现其内
容不过是依据《蜀碧》《后鉴录》之类在建国后被胡昭曦孙次舟王纲等学者据实批驳的
史料,对张献忠进行丑诋而已。遗憾的是学界对此并无回应,致使社会网络上谬论广传
。笔者在诸位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发一孔之见希望以正视听。
一从明代四川人口的分布看张献忠屠蜀
张献忠据有全川的时间非常短,自1644年8月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到1645年春明总
兵曾英即赶走大西守将占领重庆,同时川南也被明将王祥杨展等人占据,而川东北的山
地则控制在“摇黄十三家”等土匪武装的手中。此时的大西政权控制地区仅局限于以成
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据杨济堃先生考证在当时四川管辖的“府十一,直隶州六
,宣抚司一,...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662
4
我学中学历史的时候,感觉是进入近代以后,整个主旋律就变得低沉了。
现在多了解一些古代的事情才发现,其实无论哪朝哪代,人民过好日子的
时候都不多。一旦有个灾荒兵乱,那个苦难绝对不亚于三座大山。
r****p
发帖数: 1854
5
☆─────────────────────────────────────☆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于 (Sun Nov 10 11:37:11 2013, 美东) 提到:
满清王朝――驰骋在历史逆行道上的特快列车
发表于 2010-09-01 和 09:40:30 | 作者: 向海的风 |
近来,由“改革家”李鸿章引发了不少辩论,为李鸿章叫好者、鸣冤叫屈者不少。闲来
一直在思考,笔者认为,李鸿章卖国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摘掉的。
诚然,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人物,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作为那段历史的制造者之一,李鸿章软弱卑的劣行
径正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缩影。很多文章为李鸿章翻案,还摆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说
什么在那个历史时代,李鸿章已经做的够好了,李鸿章很无奈,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
羊而已… …还有大力吹捧李鸿章外交才干的,称其为“东方的卑斯麦”,据说卑斯麦
先生闻听此言,不以为然的说道“幸亏我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 …呵呵,这些文章还
是有些水平的,作者还知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论历史人物,但这些文...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6
我说句公道话:
日军来了之后日子过得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真的很难讲。
说日子更好了,政治不正确;
说日子更差了,说明日本的政治和建设能力比民国还差?那怎么把民国打出翔来的?
说日本人歧视中国人,true,比如大米的禁令(但实际上据说是一纸空文、基本属于民
不举官不究的);说日本人管理得好,政治不正确,不过满洲的工业就只能解释为都是
日本移民的贡献了,以及从日本本土进口的。
实际上很多时候经济和生活水平这东西就是水涨船高,分配合不合理未必是关键因素。
而且都处于战时,所以没必要苛责太多。同时期的民国1942年大灾荒,炸水坝死亡89万
人,这些人连粮食都吃不上。
而且中国各地待遇还不一样。满洲和台湾算日本“本土”,经济最发达、待遇最好,日
本战败后很多人还怀念满洲国时期(“人心思汉”——汉是汉奸伪政权)(好像《雪白
血红》里讲了)。华北可能其次。至于那些和游击队、国军拉锯的地方,凭日军的德行
,自然好不了。
r****p
发帖数: 1854
7
☆─────────────────────────────────────☆
vespers (西瓜很好吃) 于 (Tue Nov 19 14:16:02 2013,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dagekuaipao (dagekuaipao), 信区: Joke
标 题: Re: 央视采访了游行的组织者王湉,有人顺手搜索竟然发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8 17:36:23 2013, 美东)
我同事她老婆是武汉人,听她家里老人说日本人打下武汉的时候,全城的孩子都上学,
而且免费供应牛奶和西餐。 日本人来了,家里头一回吃饱饭。
☆─────────────────────────────────────☆
KingOfLunHui (轮回之王) 于 (Tue Nov 19 14:23:40 2013, 美东) 提到:
”清兵如蟹“
历史重复,很正常。
☆─────────────────────────────────────☆
KeeVan (Kevin) 于 (Tue Nov 19 23:26:41 2013, ...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8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11672
9
最早文字是被统治阶层垄断的,春秋战国时代更多的人有了学习文字的机会,看看孔子
收的徒弟就知道了。而且一些学者周游列国,也有利于文字和知识的传播。各国求才若
渴,给了各个学派萌发的土壤,只要自己的学说打动了其中一个国家的一个君主,就有
了应用的空间。尽管各国之间交战,但各个国家的存在较长,国家的内部相对稳定,也
给学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在周王的共同
统治下。所以在一国形成的思想可以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去,各种思想可以异国交流发展
,并获得认同。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当时百家争鸣的思想大爆发。
这么完美的学术环境,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次数并不多。
之后的中国大一统,各种学术思想受到皇权压制,只能在儒家的框框里找突破,就失去
了活力。其后的乱世,要么战争灾荒频繁,要么国家存在时间极短,要么是由文化落后
的部族统治,都不可能产生文化思想上的突破。
I******I
发帖数: 14241
10
确实,这个也是崇祯或者明朝的运数已尽。
崇祯一上台就有灾荒,之后流民一直没有被彻底剿灭,我怀疑左良玉这种类似胡宗南的
将领肯定是养寇自保,外加虚领空饷。朝臣里面东林党也都是自私自利的装逼犯+废物。
如果当时和野猪皮停战,先剿灭李自成张献忠,最差还能像南宋一样多活几百年。
O***O
发帖数: 1854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嘉庆除掉大老虎和珅后 (转载)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
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
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
心性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
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
身材,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
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席大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
定自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另外,这一年,嘉庆三十六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于经验。生命由青春
期的青涩,青年期的热烈,转为中年前期的稳健有力,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最佳年
龄。
因此,嘉庆元年...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6262
12
其实满清最后几十年的gdp,税收都是史无前例的快速增长,和其他王朝末期完全不一
样。
义和团后八国联军要清政府赔4亿两白银,虽说分三十年付清,加上利息每年也要还两
千万两以上。要是明朝那种纯靠农业税的财政,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呀。而满清不但还
的出来,还有钱操练新军,那也是烧钱的活。
清末动荡算小的,有租界,所以工商业持续发展,老百姓日子也还过得下去,没有大的
灾荒,也没有席卷全国十室九空的大规模战乱,已经比历朝历代的王朝末期好太多了。
k*****r
发帖数: 21039
13
别了,司徒雷登
毛泽东, 1949/8/18
米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1]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
——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米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
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米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
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米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
,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在马歇尔系
统看来,他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他代表马歇尔系统的政策在中国当大使的整个时期,
恰恰就是这个政策彻底地被中国人民打败了的时期,这个责任可不小。以脱卸责任为目
的的白皮书,当然应该在司徒雷登将到未到的日子发表为适宜。
米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米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米国殖民地的战
争,组成了米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米
国侵略政策的对象有好几个部分。欧洲部分,亚洲部分,美洲部分,这三个是主要的部
分。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一个具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夺取了中国,整个亚
洲都是它的了。美帝国主义的亚洲战线巩固了...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21039
14
别了,司徒雷登
毛泽东, 1949/8/18
米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1]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
——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米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
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米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
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米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
,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在马歇尔系
统看来,他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他代表马歇尔系统的政策在中国当大使的整个时期,
恰恰就是这个政策彻底地被中国人民打败了的时期,这个责任可不小。以脱卸责任为目
的的白皮书,当然应该在司徒雷登将到未到的日子发表为适宜。
米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米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米国殖民地的战
争,组成了米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米
国侵略政策的对象有好几个部分。欧洲部分,亚洲部分,美洲部分,这三个是主要的部
分。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一个具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夺取了中国,整个亚
洲都是它的了。美帝国主义的亚洲战线巩固了...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504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开一个“客家人”的话题
给福建人转一篇文章,“寻根问祖固始行”,作者唐希,是福州电视台台长,他祖先是
跟随王审知来福建的。
http://www.gsw.gov.cn/html/shihefeng/shiheshiyun/41699.html
唐希访固始, 找到了唐朝祖先的乡, 当地也有姓唐的。但却是明代从江西迁来的,
因为固始是重要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和灾荒将这里的居民多次洗刷。“尤其
是北宋末年和南宋末年,固始两度被游牧民族军队占领,汉人流徙达到了“十室九空”
的程度”。
m******r
发帖数: 4351
16
又翻了一下书,其实楼主说的也不能说全错。三国的人口减少和瘟疫还是有很大的相关
性的,但是就此走向极端,把主要原因归结到瘟疫上就未免武断了。
大致中国古代的瘟疫而言,其流行受很多方面影响。
首先,地理上,南方潮湿温暖,冬季河流不结冰,各种病原菌和中间宿主还有蚊虫之类
的媒介生物在南方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疫病常在南方高发。但是在两汉三国的时候
,南方地广人稀,所以抵消之下北方稍稍多一些(正史上记载的重大瘟疫数目统计,北
方:南方,秦汉为16:13, 三国两晋为16:12)。但到了南北朝开始,便是南方显著高于
北方了。比如两宋时代为20:54,像苏东坡的儿子和妻妾都死在他几番贬谪地的瘟疫里。
另外南方因为有极好的天然水源条件,而较少饮用井水,人民习惯于在同一条河中洗菜
和洗便桶,造成饮用水的污染,极易出现消化道的传染病的大流行。而北方因为干旱,
不得不掘深井为饮,反而保证了水源不易污染。
第二,中国的民间习俗很多对传染病的流行有助长作用。比如侍奉患病的亲人,甚至尝
便,朋友问疾,送葬,求神,逐鬼等。古代的中国人一直对传染性缺乏足够认识,又由
于封建伦理的影响,不但缺乏隔离,反而增加了接触机...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7
吓一跳:比较共军和被宣传为“水旱蝗汤”的汤恩伯军队的征粮
安徽省北部20余县自1943年-1945年每年缴给汤恩伯部队的军粮,1年12个月,要抽4千
万斤。每个县,一年都应缴出近200万斤粮食。
而苏中靖江县的县志记载,1949年2月-4月,刚刚被解放的靖江县人民,沉浸在喜悦中
,解放大军在两个月以内,连续两次进行公粮征借,两个月之内,征发公粮650万斤,
一次350万斤,一次300万斤。
靖江县委书记“动员群众”:“华野官兵,有我们苏中的子弟兵,他们热爱家乡,想吃
家乡的大米,要用家乡的稻草打铺。所以,老乡们, 要学习陕北人民自己吃山芋野草
将粮食献作军粮的精神拆家支前!”
50年后,靖江县在修编县志时,“情满千帆”一词,感性地回顾了这段靖江县史上空前
的征借历史。当然,老百姓为了打内战吃野草,这是拥军的表现,是认识了阶级斗争,
是与积极参加新社会,是毛主席的好子民…………
以下摘录自一九四八年共军将领滕代远关于群众战勤负担情况的报告:
...济源全县七个行政区,二百一十七个行政村,廿万六千人口。三分之二是女人,一
万二千家属(约四万人)。去年麦收,全县好的有五成收,有的则毫无收 成... 阅读全帖
a****h
发帖数: 6153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啥东北人都是祖籍山东?
东北基本上是山东河北两省移民。而其中山东更远多于河北。其他省人数相对很少。
山东闯关东有两条道。陆路走山海关,起点为山东西部。海路走黄县(龙口),登州(
蓬莱,烟台),荣成。起点是山东中部及东部。两路里面以海路移民最多。海路里面定
居辽宁省最多,辽宁省人口增长过快,土地短缺时,又向吉林黑龙江辐射。陆路除沈阳
等大城市外,基本定居辽西,吉林,黑龙江。海路(山东中部及东部)移民时间最长,
数量最大。而河北及山东西部移民只在灾荒及战乱年份在数量上比较大。1920-1930年
战乱频仍,山东并大面积遭受旱灾,同时东北工业大发展,需要大量工人,因此移
民达到极高的数字。史料显示净移入每年超过100万,许多年份超过150万。可以说山东
人是全面向东北迁移。移民一直持续到解放后,1960-1962年大饥荒,又有大量山
东农民移民东北,目的地大多为吉林,黑龙江。
由于山东东部移民数量最大,大连,营口,丹东等地连口音都是胶东话了。有些山东东
部特有的姓只有山东东北比较多, 比如毕,隋,于,栾,戚,姜,郎,盖,曲,吕。。
s**a
发帖数: 14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徽宗的光荣与耻辱(zz)
宋徽宗赵佶端详着《清明上河图》,半天没有说话。那些楼与船、词与物、光与影,一
定让他的心里震了一下。一瞬间,他看见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它凝聚在那条河上,
即使在夜里,依旧光芒耀眼。他感到一阵恍惚,对于河流所代表的岁月无常,他没有,
或者说不愿太多去想。那时的他一定不会相信,他目力所及的繁华,转眼之间就会蒸发
掉,甚至连这座浩大的城——包括那些苍老的城墙、笨重的石像,居然也会消逝无踪。
很多年后,它们只能带着日暮的苍凉和大雪的清芬,定格在他的记忆里,供他在饥寒交
迫的五国城,一遍遍地反刍。
明代陈霆《渚山堂词话》中记载,徽钦二帝被金人押解着一路北上,一天夜里,他们露
宿林中,在凄冷如刀的月光下,听见有胡人吹笛,赵佶悲从中来,口占一首《眼儿媚》
,那份悲凉凄切,丝毫不输给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玉京曾记旧繁华,
万里帝王家。
琼楼玉殿,
朝喧箫管,
暮列琵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
春梦绕龙沙。
忍听羌笛,
吹彻梅花。
陈霆说当时宋钦宗应和了一首,只是因为“意更凄凉”,所以他不忍心录下。
此时的宋徽宗,面对着《清明上河图》,对于那场逃不过的劫难却没有丝毫的预感。他
仿佛亲身穿过了一个又一...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取代商朝是大倒退吧
其实,西周虽然讲究“德治”与礼制,但并不能有效阻断殷商那些不把民众当“人”
的文化传统。陕西长安的西周早、中期墓葬中,人殉仍比较普遍。沣西张家坡和客省庄
两地共183座西周墓,在其早、中期的5座中型墓中,发现人殉的有4座,一墓殉有4人。
24座中小型墓中,发现人殉的有6座,一般殉1-2人。另外,3座车马坑都有殉人。宝鸡
茹家庄西周中期的3座五鼎合葬墓中共殉9人。户县宋村东周初期的一座五鼎中型墓殉有
4人。北京房山琉璃河黄土坡的55座西周墓葬中,有6座发现人殉,中小型墓4座,小型
与中型墓各1座,大体属于西周早、中期,共殉8人,除一位17岁女青年外,余皆为8-15
岁的少年儿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组编写的《商周考古》总结道:“从这些人殉葬的
发现可以看出,西周早期的人殉葬分布最普遍,在各类墓葬中的比例最大,人数也最多
,与商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见当时一般中等贵族和下等贵族的上层几乎都用人
殉,末流贵族或其他小奴隶主中用人殉的也不少”。其用少年儿童殉葬手段之残忍性也
决不逊于殷商贵族。
直到东周初期,人殉在部分地区的个别墓葬中依然有所保留。如前引陕西户县宋村
的那座殉葬大墓,...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37
21
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人在极短的时间内迷恋上鸦片?难道鸦片真有无穷的法力
吗?为什么一向嗜好鸦片的印度人以及后来迷上鸦片的北美人没有继续迷恋这种东西?
为什么鸦片惟独给中国人带来巨大的灾难?此前我们往往把这个问题简单化和政治化,
妨碍了我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
1837年在广州和澳门出版的一份介绍中国的杂志上,刊载了一位中国艺术家带
有插图的文章,此文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吸食鸦片的富商之子如何从健康、富足到痛苦、
贫穷的过程,画面依次如下:
1.一个在家的年轻人,穿着华贵,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背后的大理石桌面
上摆放着一座精美的外国钟。在他的右边是一个珠宝箱,里面装满金银财宝,他的贴身
仆人紧挨侍立其旁,稍远处,他的另一个佣人买了药正带进来。
2.他斜躺在豪华的沙发里,嘴里叼着烟枪,被妓女围着,其中两个妓女年轻貌美
。他出手阔绰,一掷千金。
3.他嗜药如命,贪得无厌,沉溺于这种生活没多久,随即面如菜色,形容枯槁,
消瘦无比,两肩高耸,龇牙咧嘴,面呈死灰,终日昏昏沉沉,完全没有一点活力。即便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坐在一个极普通的睡椅上叼着烟枪吸烟,身边还摆着别的烟具。这
时他的老婆们——一个...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794
22
地主后代在一起cuddle, too cute。
说正经的,这种隔了两代抱团取暖的话能信,那历史这种学科还是直接取消,大家都跟
三哥一样学习神话传说就好了。
真有兴趣的,看看韩丁的翻身。在大部分人都赤贫的情况下,还要收一半的地租,灾荒
年让粮食在地窖里石化。最后日本人来的时候又完全没有保护。这种地主拿来有什么用。
还和平退出历史舞台,可能吗?老蒋不是一觉得受威胁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滥杀一气吗?
拿曾文正公当role model的人,和平恐怕只是杀不过的时候的退路而已。

如此
w*********4
发帖数: 1769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关始皇帝和儒教
秦国立国的根基,是商鞅的法家思想,秦国一统六国后,实行的文化政策就是 以法为
教,以吏为师。儒教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法家思想认为大仁不仁,二者对立很严重。比
如,根据秦法,秦国是不赈灾的。无论发生多大的灾荒,都由老百姓自生自灭。因为法
家思想认为,仁政会使人懒惰。
至于焚书,主要是在民间焚毁和法家思想不合的书籍,但是农书、占卜、医药之书除外
;只焚民间藏书,官署的藏书不焚。坑儒,主要是因为一批儒生主张回复分封制,始皇
帝才坑杀了460多人。
其实从当时的需要来看,秦国一统六国,要统一文字,必然得焚毁民间藏书,否则影响
政令推行。
h******n
发帖数: 3599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没有抗日的话,我共能否掀翻校长夺取江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3 19:48:03 2015, 美东)
感觉难度大多了, 陕北那个穷沟沟闹得再欢, 也闹不大啊, 校长只要封锁住, 感
觉翻不了天啊
除非像李闯王一样, 乘河南灾荒, 冲出第一岛链, 否则很难翻身啊
抗战以来, 我鳖有了冲出第一岛链, 占领山东这一极端重要战略要地的机会了
c***h
发帖数: 1862
25
陈云的统购统销政策和大饥荒的起源
宋永毅:粮食战争:统购统销政策和合作化运动与大饥荒的起源
发表于 2014 年 02 月 22 日 由 lixindai
如果我们对大跃进-大饥荒稍微做一些历史性追溯,便会发现它是自中国共产党(以下
简写为“中共”)建国以来的一个基本政策──粮食政策──的延续和必然爆发。目下
西方学界在分析作为战争要素和战略武器的“粮食”时,风行一种“粮食战争”观念[1
]。国内研究大饥荒的著名学者杨继绳在其《墓碑》里也沿用过这一的观念。[2]其实,
毛泽东本人在1957年青岛会议上谈到统购统销和“三定”等中共的粮食政策时就坦率地
承认过:“粮食问题是一场战争”。[3]从这一视角来看,我们会并不惊讶地发现:
1959-1962年中国大饥荒的实质,其实就是中共及其掌握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农民进行的
一场长期的“粮食战争”。就饥荒本身的规模而言,更有着一个从积微知着的小雏形到
史无前例的大浩劫的恶性发展过程。
一、战时经济:朝鲜战争和统购统销
中共及其领袖们是在马上取得的天下。指挥并赢得“革命战争”一直是其政策的中心基
点,他们无意识的深层思维也大都战争化了。为此,作为... 阅读全帖
g*****5
发帖数: 168
26
盛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生逢盛世,是每一个中国人对时代的最大期望。 所谓盛世
,就是内无严重的政治腐败,外无迫在眉睫的敌国外患,社会治安良好,老百姓普遍能
吃饱饭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大规模的盛世出现过三次,即汉文景之治、唐代的
贞观开元盛世及清康雍乾盛世。除了这三大盛世,还有过几个小规模的盛世或治世,比
如东汉的“光武中兴”、隋代的“开皇之治”、明代的“仁宣之治”。甚至在大分裂的
背景下,一些角落里的小王朝也取得过不错的治理成就。比如十六国时期南侵之前的前
秦苻坚,南北朝的刘宋文帝时代,以及五代十国的后周南唐统治下的某个时段。
然而也就仅此而已了。虽然历代中国人梦想盛世,但盛世的出现就是这样屈指可数,而
且持续的时间也不长。
文景之治持续了近40年。事实上,文帝刚刚即位时,天下还相当残破,真正的盛世出现
在景帝时期,并由汉武帝推向高峰。算上武帝前期,汉代治世持续近70年,其中盛世大
约30年。
唐代盛世史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阶段并不接续。贞观之治从627年到649年,
持续22年,这一阶段是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阶段,成就并没有超越前代。玄宗前期的盛
世之治,持续大约30年。...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27
http://minzu.people.com.cn/GB/165242/11286102.html
汉族是如何融入少数民族中的
何星亮
2010年04月02日10:34 来源:《中国民族报》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以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汉族因多种原因融入
少数民族之中。一般而言,汉族因各种原因到民族地区后,客观环境的变化迫使他们不
得不适应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和生活习俗而采用当地
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否则他们将难以生存。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汉族奴隶融入游牧民族
清代之前,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经常发生战争和冲突,游牧民族常侵入
中原,掳掠大批汉族人和财产,许多汉族人被少数民族掳掠去成为奴隶,这些奴隶大多
被迫融合到少数民族中。如匈奴、西羌、突厥等族的奴隶,大多是通过战争掳掠的汉族
人。有观点认为,“匈奴有奴隶约30万,约占匈奴人口的七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还有
人估计“匈奴有奴隶50多万,占匈奴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奴隶主要是汉族人,也有
西胡、丁零等族。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南匈奴还曾一次“还所钞汉民男女及羌所
掠转...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7227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ds (大盘5000不是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我党的确抗战不力,抄点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6 20:52:14 2015, 美东)
影片中的汉奸形象都是小丑,大伙儿看了哈哈一笑了事儿。在那残酷激烈的战争中,汉
奸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一年,日伪在河北赞皇县搞了个反扑,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汉奸们领着日本儿,挨家挨户指认,抗日积极分子,抗日家属,男女老少大多被日本
儿刺刀挑了,活埋了。抗日活动转入地下。太行区领导一听:这还得了!立即派精干工
作队,把局面扳过来!派出去的,一色精干打扮,佩着短枪,不分昼夜,如疾风骤雨,
走村串户,开大会,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收集情报,铲除汉奸,对血债累累,屡教
不改的,有时,用刀斩杀,汉奸的那条狗命,还不如一颗子弹值钱!不到几个月,打开
了局面,还发展了好几千人!129师又派骑兵团下来,壮了声威。赞皇县人踊跃参军,
八年抗战中,赞皇县人出的兵源多,付出的牺牲也大!当时流行一句话:冀西十三县,
赞皇是模范!
在扫荡反扫荡的残酷时期,太行二分...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2015-08-28 11:57:10
几十年来,1959年庐山会议史料文献浩如烟海,各界公认李锐著《庐山会议实录》贡献
最巨。湖南教育出版社在1989年那个特殊而敏感的年代推出李锐所著《庐山会议实录》
,不仅填补了再现庐山会议这段真实历史的空白,还让世人见识了湖南出版人敢为人先
的胆略。此书发行以后被抢购一空,随即被禁。
查了一下好像回首论坛还没有这个资料,网络上也没有在线阅读版本。把我的PDF转成
文字,换行没有换好,大家将就着看吧:)
前言
1959年的庐山会议,已经过去
30多年了。
庐山之变影响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至深且巨,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实
践从此升级,引入党内,直到中央领导层,终于导致十年动乱的到来。
1980年秋,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时,
关于庐山会议,我曾作过一个较长的发言(《简报》刊出两万余字)。当时
就有中央领导同志催我,将这段史实尽快详细写出,否则,许多真相后代
难以弄清。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自己也觉得义不容辞。但由于工作繁忙
及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动笔。现在利用在青岛消夏的时间,将已经收集和
整理过的资料编写出来。...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7月
12日上午,毛泽东找我们三人谈话后的第二天,小
舟体会毛泽东是愿意听人谈缺点的。周惠鼓动小舟再去找彭德怀谈一次,
告知毛泽东跟我们谈话的精神。小舟于是向彭德怀介绍了这次谈话的情况,
关于会议多谈缺点还是有压力;“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国乱思良将,家
贫思贤妻”;以及蒋干故事等等,双方都谈了。说我们讲话很随便,毛泽东
都听进去了,希望他能去找主席谈谈。彭德怀说怕谈不好,有些意见还不
成熟,在西北小组会上没有谈。有些谈了,《简报》上也没有登,因此想写
一封信。小舟很赞成写信,说将那些发言加以整理充实,就很好了。彭欣
然同意,还对小舟说:“你当了我的参谋。”
在庐山时,张闻天的住处同彭德怀很近,早晚散步常见面。由于观点相
同,张闻天到彭德怀的住处交谈过多次。张闻天对小土做炼铁特别不满,
认为浪费人力、物力太多,并影响秋收,归结为“得不偿失或损失很大”。
彭德怀则认为,“有得有失或有失有得”,搞得太多,有很大浪费,但也发
动了群众,取得了经验,还普查了地质。中国大落后,他赞成大中小并举
和土洋结合的方针。张闻天认为今年钢产
1300万吨很难完成。造假报告,
夸大成绩现象仍然严重。报纸上...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31
一胎化计划生育的对人口的最基本判断是: 中国人是负担,
产出大于消费,不仅不能积累,还会拖累国家,
经济上不去。
而实际上,中国人不仅不是负担,是标准的有正产出,有积累的
族群。在和平,正常年景下,我们的财富都在不断积累。
一胎化计生的最基本的判断都是错的,后面的什么提高人口素质,
减少社会负担什么的都是扯淡了。
在人口均衡发展的时候,只要把教育搞好,我们一样可以逐步提高
教育水平,事实上毛主席已经在做了。
另外,50-70年代的中国人口的暴增,是毛主席的巨大功绩,
是要上史书的。 到了老邓手里,别人费死八活养大的一大群
青壮年劳动力,任他随便驱使,他不仅不感激养育他们的人,
还抹黑毛主席,这是非常不对的。
这种教育的,听话的青壮年劳动力,现在一堆国家都在抢着要。
***********************************************************
发信人: awaydream (昆仑天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简要说一下计划生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 13:34:55 2015, 美东)
建国... 阅读全帖
e********k
发帖数: 382
32

吊诡之处在于,虽然已经遗落了民族精神,嘉庆皇帝强调“国语骑射”的声调之高
却一点也不亚于祖先。皇帝曾传谕全体官员:“我朝列圣垂训,命后嗣无改衣冠,以清
语骑射为重。圣谟深远,我子孙所当万世遵守。”只不过,这个完全汉化了的皇帝已不
能理解祖先们强调“国语骑射”的深远用意,他仅仅把这一要求当成了一个僵硬的教条。
虽然整个满族已经放弃了实用满语,嘉庆依然遵循祖制,坚持要求满族大臣们奏事
之时,用汉语和满语各写一份奏折。虽然他也知道满语的那一份通常都是对汉语的生硬
、错误百出的翻译,因此也从来不读,但是这个规矩还是一直严格地坚持着。
骑射传统也认真地坚持着。从康熙开始,清帝形成了每年夏秋之际到木兰围场举行
秋狩的传统,一为习武健身,二为训练八旗精兵。对于这条沿袭已久的祖制家法,嘉庆
帝当然要亦步亦趋,他说:“顺时行围,典不可废。”虽然对打猎没有什么兴趣,嘉庆
帝却还是严格遵循先祖留下的成式,每年都进围场。不过在祖先们是享受的行猎,在他
却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这个守成皇帝打猎的路线及时间经严格规定,每年都绝不变化
,也从不会因某处景致诱人而多停留一会儿。
失掉...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33
真毛轮,甚至一个严于律己的好邓轮,都是不会炒作3000万的,甚至不会提。
你看版上几个真舔产党的,碰到3000万话题从来绕着走,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原因很简单,无论谁是谁非,这都是产党,甚至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污点,除了反共反华
的人以及历史学者,都是感觉不好意思提的。
就像中国人提起北朝鲜的灾荒和吃人,往往内疚和惭愧,一条线之隔,天堂地狱,不正
是说明两个文明两种思想的差别和差距么?
你天天叫喊3000万,其实就是相当于:
求司马家宣传忠诚可以治国;
跟赵匡胤说军人最可靠;
给共和国卫士家送牌匾,力夸李鹏挽救共和国;
当然,你入了籍,可能对美国感情更深一些,这我也理解,
m***e
发帖数: 428
34
《史学月刊》2014年第10期 作者:万明
【内容提要】迄 今对明代中国财政史最重要而且也是最流行的成说之一,是黄仁宇
的“洪武型财政”说,由此将明代中国视为“不能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的典型。“洪
武型财政” 说滥觞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其中对明代财政
史的基本评价是保守、僵化与倒退。这种评价有失公允。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学术理路
出 发,结合近年对于明代赋役与财政改革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对《万历会计录》整理与
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洪武型财政”说不仅受到西方中心论史观的影响,而 且忽视了
明朝中央大型财政数据文献的利用,致使立论根据严重不足,对一些基本史实存在误解。
实际上,晚明中国已处在由传统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过 渡期。
【关键词】16世纪;明代财政史;洪武型财政;史观;方法论;重新检讨
一、引言
财 政改革历来是惊心动魄的,处于社会转型、制度变迁、世界巨变关键时期的16世
纪明代财政史,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在研究史的回顾中,我们看到一个二律悖反的 现象:
一方面对于张居正改革和一条鞭法的高度评价基本成为学界的共识,另一方面对于16世
纪明代财政乃至整...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2186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rankfurt (Frankfur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宋任穷揭周恩来在大饥荒中作为:征粮食饿死19万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25 17:04:46 2016, 美东)
于周恩来在三年饥荒期间的所作所为,宋任穷回忆:“1960年10月周恩来要求继续从黑
龙江、吉林调拨粮食,并询问黑龙江省,粮食是不是要紧张?并说,过去说保证不饿死
一个人,现在看一看,真使人心中不安。 但是心中不安并没有影响周恩来继续征粮的
决心。”宋任穷还回忆到:“当时他派了大批地方干部和军队干部调查黑龙江省的情况
,写了不少报告。周恩来就看了19篇。但是这并不影响周恩来在1962年继续从黑龙江征
收大量粮食。”结果却是黑龙江饿死了19万多人!本文摘自《新发现的周恩来》一书,
作者司马青扬。
周恩来对于各地大量死人和农民缺粮是知情的
1958年冬就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1959年春天饿死人更多。也就是说1959年春天,大饥
荒已经全面出现。面对成千上万的农民在死亡在线挣扎,执政者在粮食上没有采取应急
救助措...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sh (niday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2 14:09:33 2016, 美东)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348969/answer/250095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刘海会一起学明史的时候看了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剧中说北京城破之际崇祯是非常
贫穷的,国库干涸,内宫的珍宝都被充了军费。我们都是笃信不疑。而一次在书店翻看
晁中辰写的《崇祯大传》时说崇祯时一个非常喜欢敛财的皇帝,北京被破时有内帑千万
余两。感觉2个说法差距很大,所以想查一些文章看看。先看到了这些:发现这据说李
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
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
然后其他就非常复杂。一次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豪华随葬品
汉代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厚葬成为有汉一代的整体风气。正如《潜夫论
·浮侈篇》所云:“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
檽梓、梗、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
”当时之人即多有感叹:“国赀糜于三泉,人力单于郦墓,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
穸。”这些都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一种证明。
自西汉至东汉,文献中不断记载有帝王、思想家及有识之士对厚葬的抨击与对薄葬的提
倡。西汉前期的汉文帝修建自己的霸陵时,坚持不以金、银、铜、锡为饰,专用瓦器,
并在遗诏中明令不准厚葬。东汉初期光武中兴之时,曾下诏说:“世以厚葬为德,薄葬
为鄙,至于富贵奢僭,贫者单(殚)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正,仓卒乃知其咎。其
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东汉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竭
力反对厚葬陋习,力主“圣贤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当时甚至还有人身体力行倡
导薄葬。武帝时的黄老之徒杨王孙认为,“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竟以为高,靡
财殚币,腐于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2497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洪荒考
洪荒考
洪荒二字最近如卷席之势,横扫网络,各路神仙引用之如过江之鲫,但是这二字究竟作
何解,从何而来?
--------------------------------------------------
分开来看,洪字在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出现13次,《诗经》中出现1次如
书 堯典:汤汤洪水方割;洪,大也
书 皋陶谟:禹曰,“洪水滔天”;意同上
书 大诰: 洪惟我幼冲人;颜师古曰:洪,大也。
诗·商颂 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意同上
由上可见,洪基本上古意为大,因常用于形容水,则洪字单用也有大水之意了。而使用
中多与大禹治水有些联系。
--------------------------------------------------
荒字在尚书中出现10次(若计伪古文尚书则出现20次), 诗经中出现11次,如
书 禹贡:五百里荒服;荒:边远之地;五百里边远之地
书 盘庚:非予自荒兹德;荒,废乱;不是我废前人之德
诗 国风·周南 樛木“葛藟荒之”;荒:掩,覆盖; 三家诗言:掩覆之大;
诗 国风·唐风 蟋蟀“好乐无荒”;荒废之意
诗 大雅·生民之什 公刘“豳居允荒”;荒,广大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676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七出,终于知道是什么了
既然说了七出,怎么没提三不去,这可是配套的:1)贫贱之妻,就是平头百姓时娶的
老婆,发财升官后不能换,所谓糟糠之妻不下堂;2)为公婆守过孝的;3)娘家无人的。
铡美案听过吧?秦香莲出场一段唱:当年如何贫穷,送夫赴考,丈夫一去不归;公婆故
去,独自埋葬守孝;遇灾荒活不下去,娘家无人,无处依靠。三不去她占全了。今天的
人听了只是觉得秦香莲可怜,过去的人听得懂这是在说法,陈世美犯法了。所以包拯不
劝秦香莲拿点钱改嫁,非得逼着陈世美接他们母子回家。陈世美没法认秦:公主不能降
为妾,秦的妻子位置不可动摇。

的。
h******i
发帖数: 21077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ero7 (007),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丘吉尔:有没有饥荒,印度人都会像兔子一样繁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4 23:57:56 2017, 美东)
“我讨厌印度人。他们是残忍的民族,有着野蛮的宗教。饥荒是他们自己的错,他们繁
殖起来象兔子。”
-- 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政府执行严厉的经济政策,并不同情印度人民。在英国的统治期间,印度遭受
了无数次严重的大饥荒,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孟加拉大饥荒是1770年。随后发生了发生
严重饥荒的年份在1783年、1866年、1873年、1892年、1897年,最后一次饥荒是1943-
1944年。
以前的印度统治者如果一出现饥荒,会迅速采取措施应对灾难。而在英国殖民统治
期间,大多数饥荒是由于季风延迟以及英国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他们并不关心到饥荒导致的严重破坏。他们唯一关心的是饥荒对税收带来的影响。
首次大饥荒发生在1770年,当时情况相当严重。这场大饥荒从1769开始到1773年结
束,造成1000万人死亡,比二战期间...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1

About 338,000 results (0.61 seconds)
Search Results
《毛澤東林彪恩仇記》: - Google Books Result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1681821974 - Translate this page
吳法空, ‎哈耶出版社 - 2016 - ‎Political Science
6月28日,長春大批饑民到康德會館後院糧庫,衝破警戒,搶糧充飢。國軍和警察開槍彈壓
,造成多人死亡。自7月以來,街市上已有餓殍出現。許多百姓因糧食吃光或被軍隊 ...
毛泽东抢粮铁证如山- mitbbs文章存档- gjczz.com
https://www.gjczz.com/.../mao-ze-dong-qiang-liang-tie-zheng-ru-s...
Translate this page
毛泽东抢粮铁证如山. 0 14 2016-09-11 20:22 mitbbs | 军事天地. "为什么别的省未
收起来?请各省学河南的办法,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毛逼...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2
满清比毛泽东强了十万八千里
满清没让中国人在和平年代连饿三年。即便有灾荒,也是局部挨饿,而且皇帝马上就赈
灾了。全国人民挨饿,老毛不仅不赈灾,还让大家闲时喝稀,不准饥民逃荒;更令人发
指的是,命令手下抢农民粮食。
而且满清基本上在战败的时候才被迫割让领土。老毛主动割让领土给弱国北朝鲜,北越
南,缅甸。跟印度打了一仗,战后主动从战前控制线后撤二十公里,白送给印度大片领
土。满清没有出过这么周星驰的领导人。
d******a
发帖数: 32122
43

发信人: didadida (滴滴嗒嗒),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满清对中国历史有任何贡献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8 14:00:45 2017, 美东)
满清比毛泽东强了十万八千里。
满清没让中国人在和平年代连饿三年。即便有灾荒,也是局部挨饿,而且皇帝马上就赈
灾了。全国人民挨饿,老毛不仅不赈灾,还让大家闲时喝稀,不准饥民逃荒;更令人发
指的是,命令手下抢农民粮食。
而且满清基本上在战败的时候才被迫割让领土。老毛主动割让领土给弱国北朝鲜,北越
南,缅甸。跟印度打了一仗,战后主动从战前控制线后撤二十公里,白送给印度大片领
土。满清没有出过这么周星驰的领导人。
Z**********g
发帖数: 14173
44
海日我觉得明末30年中,饿死的老百姓应该有3000万了。
所以这么看毛主席也没什么了,我气愤的是和平无灾荒年代集中3年饿死3000万。
s********r
发帖数: 729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的火器呢?
跟武器的关系不大吧,主要问题是政治问题。万历开始,明朝总体是不断下滑,国内缙
绅不交税,大批自耕农为了逃税跑缙绅家当奴才,到天启时候,辽事败坏,主要在东林
党手上。崇祯上台之后有几件事情非常傻:
1. 搞死魏忠贤,弄垮阉党:本来阉党东林党互相制衡,阉党干的实事比东林只强不弱
。东林的作风可是真正“党同伐异”!太监是皇帝家奴,被崇祯三两下搞死了。然后就
是被东林内阁集体忽悠到崇祯17年。
2. 错信袁崇焕:袁崇焕的能力看,不能胜任三边总督。错杀毛文龙是战略上不可他以
为建奴吃饱了就 不会出来抢,结果洪太拿了粮食千里奔袭北京……太傻太天真。
3. 加税付辽饷:全国灾荒再全国加税,把李自成个小公务员也给撸了。辽事养出一群
能坑钱(没岁数百万的辽饷)坑人(来帮忙浙兵、白杆兵、宣大兵都被自己撂战场上了
)的辽西武将,北方还被大面积败坏了,造成了流寇遍地的局面。没有崇祯的乱加税,
哪来的李自成?
这些都是战略上的错误。火器什么的都是细枝末节。组织得力拿冷兵器的农民一样干翻
建奴。
话说努尔哈赤真正做大,还是明朝搞死辽东李家之后……

样)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迅速崩盘的几个原因
一、中枢变动频仍、政局动荡混乱不堪。
七年换了四个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中枢变动频仍。统治上层架构长期不能安稳,决
策者人事变动频繁,政策方略朝令夕改乃至全盘推翻。
和平时期,这样的局势也足以内部争斗纷攘自相扰乱乃至自取灭亡。面对内乱外患两重
压力一齐来,极易陷入恶性循环而无力扭转。
二、罕见天灾接二连三,为反叛者提供源源动力,让决策者应对危局的决策余地空间日
益缩小,明知是饮鸠止渴火上浇油,但也只能陷入决策死循环。左挖右补竭力支撑最终
也是让“救时”之人无力回天。
三、王恭厂军火库从万历后期到崇祯朝,一再爆炸。军火储备毁之殆尽,熟练工匠百不
存一。
这直接造成明末军事崩盘,总体上由依靠火力压制勉强支撑危局保持相对优势,变为冷
兵器对抗时步兵难以抗衡骑兵以短驭长屡战屡败无力挽回的格局。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对朱明王朝而言,朱元璋起兵时,面对蒙元、张士诚、陈友谅等势力,并无优势甚至可
说是居于末位。可谓夹缝中努力乞活,一次稍大的失利便足以让他万劫不复为他人作嫁
衣。但他最终却剪灭群雄驱除鞑虏,写下了从乞丐到皇帝的人生传奇。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鄱阳湖龙王庙风生水起。
而到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呵呵,表面上看大宋朝是单纯的傻逼,养了一大堆兵,没人能战。
其实是因为左逼思想。
宋朝军队多,是因为朝廷习惯于在灾荒地带招兵。当时就有人上书说:把一个受灾的
人招募为兵,救了他一时之急,却让他一辈子吃闲饭。
当然也未必吃闲饭,可以被权贵用作家丁、劳动力,搞腐败。
但根源就是左逼思想。
就像德国的难民产业,也挺腐败的。
政府管的事都容易腐败,不分民主独裁,只不过有些独裁政府,尤其是共产党政府
,倾向于什么都管。

发帖数: 1
48
产粮大省为何饿死人
炎黄春秋
作者: 尹曙生
我在《炎黄春秋》发表的几篇文章中,谈到大跃进年代安徽饿死人的情况,有理有据,
有档案可查,史实没有问题。但还是接到一些读者来信,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产粮大省
会饿死人。他们向我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他们不了解那一段历史、不
了解真实情况,和思想左、右无关。所以,披露被掩盖的历史,让人们了解事实真相,
才是释惑解疑、达成共识的最好办法。本文试图这样做。
一、穷折腾,导致产粮大省粮不多
安徽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各省前十位,在5至8位之间徘徊。在长时间里,由于农业技术
落后,灾害频发,粮食亩产量一直不高,一般年景也就是二、三百斤,三、四百斤。但
是,只要不折腾,生产的粮食养活安徽人民,是绰绰有余的,甚至还可以有大量余粮调
出。从1950年土地改革结束到1955年,是安徽粮食生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农民有了土
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生产年年丰收,1955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多数农民
家庭有余粮。但是,好景不长,从1955年下半年到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中,不重视发展
农业生产力,只在生产关系上做文章,在农业体制上做文章,反复无常,瞎折腾...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8441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国民党军被河南灾民活埋始末
汤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时,“历史性一幕”发生了:豫西山地的农民举着猎枪、菜刀、
铁耙,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的解除他们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
、弹药、高射炮、无线电台,甚至枪杀、活埋部队官兵。5万多国军士兵,就这样束手
就擒。
媒体对1942年发生在河南灾荒的披露,打破了蒋介石的全盘布局,他对三千万子民
生命的漠视,最终失去了所有人民。
1943年,在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看来,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之年,也
是“所有记忆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年。
此前,他是蒋介石忠实的拥趸,称其为“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他认为“中
国想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必须在极权统治下再坚持一段时期才能成熟地步人民主社会
”,并为此不遗余力地高调赞扬中国军队,呼吁美国对华援助;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
价变为:“这畜生…… 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
这一年,心灵遭受重击,导致巨大转变的绝不止自修德一个人。这一切源于此年二
月重庆《大公报》刊载的一篇报道。回忆起这篇报道,晚年自修德说:“1942年是大旱
之年,我们在重庆得知,河南的农民正在濒临死亡。”
“饥饿的河南”
1942年冬,抗
Y****N
发帖数: 8694
50
老毛和农民的关系
解放前,那没啥说的,毛的队伍,99%都是农民出来的
解放后,毛的政体,说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只能算同盟军
然后建立严格户籍制度,农民进趟城,需要组织批准
出现灾荒的话,饿死的绝大多数都是农民
要说选人大代表呢,8个农民顶一个市民,到了邓时代,才改为4个顶一个
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没看出老毛是怎么心系农民的啊
哪位给我指点指点吧
困惑很久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