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灾荒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h
发帖数: 214
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康熙皇帝德政二三事(上)
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开创了康熙盛世。《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君,止于仁。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是一位盛德至善的仁君;后世给他上的庙号为“清圣
祖”,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康熙皇帝留下了很多德政、善行,使后人可以以史为鉴。
(一)赈灾抚民 修省自身
康熙十八年阴历七月,京师地震。康熙皇帝下诏从皇家内库拨发十万钱,赈济抚恤百姓
。被震的百姓的房屋,由皇帝出资,派官府修好。
康熙皇帝召见朝臣,说:
“朕身不德,施政治理未达到协调,致使滋生地震示警。惊悚稍微平息安宁下来后,就
该勤求致灾之因由。是因为官府苛取牧民之物来媚上吗?是大臣结成朋党、各自都用自
己一派的人马吗?是领兵时没有禁止官兵焚烧、抢掠百姓的财物吗?是收取赋税有不实
?是审问判刑的官员听取诉讼、有冤枉平民的吗?是王公大臣未能约束其手下、致使侵
害小民的吗?这样的事有一件,皆足致灾。只有大处合乎天法而小处才能清廉,施政公
平而诉讼才能在理,才能仰望符合穹苍之理,消除暴戾。所以,昭布朕心,与中外大小
臣工共勉。”[1]
赈灾,是当政者的本份;而在灾荒发生时,当政者认识到灾害的发生是自己德行不足,
修省自身,修正不足,提高自...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
中共建政者毛泽东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超英赶美”为目标,发动了全国
性的“大跃进”运动,最终爆发了大饥荒和数千万民众死亡。一些有良知的县级官员看
到百姓的惨状向上级反映,有的被批斗致死,有的被逼自杀,甚至有的死后尸体还被批
斗。(网络图片)
周恩来在中共的历史上一直被贴上道德模范的标签,随着中共政权日趋没落,越来越多
原本被掩盖的真相被揭露出来。《新发现的周恩来》一书中,中共开国上将,曾任中央
书记处书记、中共组织部长等的宋任穷透过片段回忆,揭当年周恩来在大饥荒中不顾当
地已经饿死人的实际情况下继续强行征粮。作者通过史料认为,周恩来对三年大饥荒造
成几千万人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ADVERTISING
inRead invented by Teads
周恩来对造成几千万人死亡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司马青扬、与欧阳龙门联合编写《新发现的周恩来》一书,其中关于中国三年(1959
~1961)大饥荒的内容透露,周恩来在清楚知道全国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下,继续征粮而
不是打开粮仓救人,使得大饥荒雪上加霜。
书中说,1958年冬就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1959年春饿死的人更多,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惊人黑幕!周恩来在大饥荒中的所作所为
中共建政者毛泽东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超英赶美”为目标,发动了全国
性的“大跃进”运动,最终爆发了大饥荒和数千万民众死亡。一些有良知的县级官员看
到百姓的惨状向上级反映,有的被批斗致死,有的被逼自杀,甚至有的死后尸体还被批
斗。(网络图片)
【字号】 大 中 小
更新: 2016-03-27 3:13 AM 标签: 周恩来, 大饥荒, 宋任穷, 文革
【大纪元2016年03月27日讯】周恩来在中共的历史上一直被贴上道德模范的标签,随着
中共政权日趋没落,越来越多原本被掩盖的真相被揭露出来。《新发现的周恩来》一书
中,中共开国上将,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组织部长等的宋任穷透过片段回忆,揭
当年周恩来在大饥荒中不顾当地已经饿死人的实际情况下继续强行征粮。作者通过史料
认为,周恩来对三年大饥荒造成几千万人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周恩来对造成几千万人死亡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司马青扬、与欧阳龙门联合编写《新发现的周恩来》一书,其中关于中国三年(1959
~1961)大饥荒的内容透露,周恩来在清楚知道全国出现饿死... 阅读全帖
x*******8
发帖数: 1254
4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方励之启示录
方励之启示录
2012/04/07
愿中国的百姓醒觉,生子当如孙东某,万万莫学方励之!愿中国少出方励之,不出方励
之!
方励之何许人也?
方励之乃闻名天体物理学家,原中科院院士,合肥中国科技大黉舍长。北京年夜学物理
系结业。而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任天体物理学传授。他照旧原美国驻华大使、前美国总
统老布什的好友。
依据官方的说法,1989年的学潮方励之佳耦是构造者和批示者,因而学潮竣事今后,方
励之配偶遂向美国大使馆追求政治卵翼,后碾转前去美国。
如果我是方励之,科大校长属初级常识分子也算高官了,在这个位子上一年闹点儿意思
是没有什么题目,添个小蜜,玩个情妇,那是当今的时髦;如果另有更高的寻求,以自
己的身份、以自己的学问、以本人的才能、以自己的干系、以自己当校长的经济根底弄
个省长、部长,或更高更实惠的职位不声不响地赚它个盆满钵满,然后以迷信家的身份
移居外洋,岂烦懑哉!方励之,你傻呀!到如今你背负卖国的骂名,有国不能归,有家
不能回,父母的坟不能祭,尽孝不能,效忠无门,你为了什么?
你虽然是北大卒业,但你必定“伶俐”不敷,思想“掉队”,“坦途”不走,偏心“弯
路”。你如果能应用本身的科... 阅读全帖
U*E
发帖数: 3620
5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同治陕甘回变
http://zh.wikipedia.org/wiki/鍚屾不闄曠敇鍥炲彉
同治陕甘回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被修正为维基格式以符合质量标准。(2012年3月14日)
请协助添加相关的内部链接,并使用百科全书的语气来改善这篇条目。
此条目的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2012年1
月29日)
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
改善。
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同治陕甘回乱
日期: 1862年-1873年
地点: 中国西北
结果: 清政府胜利
动乱平定后,一部分回民逃入中亚
参战方
清帝国 陕甘回民
指挥官
左宗棠、多隆阿 马化龙、白彦虎等
伤亡
共计死亡2000多万人,包括士兵与平民
同治陕甘回乱简称陕甘回乱(可称同治陕甘回变,也有人称为同治陕甘回民起义),是
19世纪清朝同治年间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场带有大规模种族屠杀性质的战争和动乱
。主要是由回民发动的一场与汉民之间的相互仇杀,其目的是以驱逐、杀害非穆斯林为
手段在黄河西岸陕甘地区建立回民政权,推翻清王朝在该地区的统治。战乱持... 阅读全帖
B*V
发帖数: 3365
6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周恩来的忏悔
“战争时期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了我们,全国解放二十多年了,一些群众生活还这样困
难,我心里非常难过,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对不起老区人民……”
---------------------------------------------
中国的改革开始于农村,农村经济在十数年内为城市的改革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
最初拉开农村改革序幕的三位封疆大吏:万里,赵紫阳,周惠。
从太行山中走出来的人民日报记者李克林,“文革”中回到山西左权采访,战争年
代她的女儿就寄养在当地农民家。在县里,她听熟了干部嘴边的官话,什么农业生产发
展、农民生活改善啊;只有到了女儿的奶娘家,才听到老人家悄悄诉苦说:
“现在的生活还不如八路军总部在这里的时候!”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八路军总部就驻扎在左权。不仅仅是左权,众多革命
老区曾经以并不富饶的水土养育了一支在野党及其军队,眼巴巴盼到后者执政的那一天
,没想到生活依然贫困。连那位唱出著名的毛泽东赞歌《东方红》的陕北民间歌手李有
源,到70年代初儿媳妇也被迫踏上了讨饭路!
直到1978年,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冯森龄写出一份内参,披露革命圣地延安竟然还
有不少乞丐。人民日...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921
7
惭愧惭愧, 个人愚见,一点个人感性认识, 让大侠见笑了
p*****i
发帖数: 921
8
我也没说是中共的功劳啊, 可能科技发达了吧, 就像以前中国生孩子妇女死亡率很高
的(据说啊, 死亡率可能高达1/10以上, 不过我没有具体数据, 听老人们说的),
现在已经非常低了, 这个估计跟土工屁关系没有, 就是科技发达的结果
可能那时候蒋委员长比较点背吧,没有赶上科技发达的现在, 否则也不用转进台湾了
d******a
发帖数: 32122
9
我早就说了,恋脚癖是常态,须刀海日不用难为情
"她们那时候女的嫁人,男的第一就是看女的小脚, 她们小时候缠脚, 哇哇大哭啊
,"

p*****i
发帖数: 921
10
据说我们那疙瘩解放前水稻单位亩产是250公斤左右,现在据说都提高到亩产800公斤到
1000公斤了, 这个亩产提高真是革命性的啊, 同样一亩地,现在能养3倍以上的人,
g*******g
发帖数: 9753
11
现在的人口也是那时候的三倍
g****t
发帖数: 31659
12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草清
书吏们也纷纷攘攘吵着,这时候就听外面一阵板子chōuròu声,还夹杂着凌luàn的惨呼。
“来了来了……可算是来了。”
书吏们抹着额头的汗,庆幸不已,这是他们手下的巡役赶过来救主了。
mén外几十号巡役挥着木棍,打得人群如cháo水倒卷,眼见围拥之人就要溃散,又一拨套着“巡”字号衣的人马出现了。
“干什么干什么?人家只是在说话,你们怎么就动手了?当自己是官差呢?”
刘兴纯lù面了,他带的可是巡检司的正经巡丁,这么一喊,那帮巡役人一愣手一软,顿时被人群又倒推回去。
“出来说话”
“别躲耗子了平日在咱们船上那些神气呢”
人群又吵嚷起来。
嘎吱一声,mén开了,终于有个书吏脸sè发白,xiǎo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背后好几双手赶紧把他推了出来。
“那个……大家别闹,过年嘛,和气生财,jiāo了钱就走。”
那书吏指着远处江面木mén说着,那里停的都是jiāo了钱的船只,只等第二天开关就放行。
回应他的是一堆杂物,甚至还有唾沫...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3
送交者: 谷青2013年07月24日23:25:01于[史地人物]
虽然孔子说:“必也使无讼乎”,他希望社会上不要有诉讼,大家平安相处,然而
这只是理想,人与人总是有摩擦的,有摩擦就会有官司,有官司就会有提供相应的职业
空间,于是就有讼师。《清稗类钞》云:“讼师之性质,与律师略同”,讼师也勉强算
是古代的“律师”。
要使委托人在官司中趋利避害,讼师就得在古代法律的框架内开拓操作空间,在刑
侦手段不太先进,法制相对于今天而言不够严谨的情况下,这种操作空间就很大,于是
,戏剧元素也就产生了……
本版撰文/刘黎平
讼师的正能量:
为救灾提供正当理由
清朝末年的何讼师,是皖北一带的法律界名人。《清稗类钞·狱讼类》记载,某年
,皖北地区大旱,粮食欠收,偏偏官府下了道很奇怪的命令:皖南的粮食不准出口到灾
区皖北去。然而,大家知道,在此无彼有的情况下,商品流通自然而然就会发生,这不
是法令所能禁止的,何况这个法令很不近人情。
于是,皖南有商人私自运了几千石粮食贩卖到皖北去,这哥们不走运,在关卡被逮
住了,公然违背禁令运粮,这重罚是免不了的。商人情急之下,找到何大律师想办法。
这就看何讼师的笔法了。他... 阅读全帖
l*****7
发帖数: 8463
14
慈禧,袁世凯,蒋介石先后签署了1175个卖国条约,主席全给废除了(转载)
http://site.6park.com/military/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
今天的中国处于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有1840年以来最好的制度,今天的
中国是全球各主要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这三个事实判断,就构成了“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
一、近代以来的纵坐标
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自此中国由一个“中央帝国”被带入强雄林立的国际体系
。不管是满清还是随后的中华民国,尽管努力不止、代价不休,却都无法适应历史、回
应历史,从而将中国带出五千年来前所未有的低谷,国家和民族都沦落到了生死存亡的
地步。
据中国当代国际法专家王铁崖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共缔结过1175件约章
,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涉及割地、赔款、租界、驻兵、关税、法权,
势力范围林林总总,将中国层层锁定,成为全球大小国家任意欺凌的对象。19世纪美国
外交官、精通中国事务的何天爵曾愤怒地指出:“现代的万里长城主要是由鸦片箱构筑
起来的。”
...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5
81岁的茅于轼每天工作时间是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天天如此,不曾间断。虽然记忆和听力已大不如前,但他依然坚持写博与网友进行辩论;即便被骂作“书呆子”,这位脾气倔强的老人坚持针对各种社会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不怕被骂,我想通过我辩论告诉大家真理在什么地方”他说。走进茅于轼,就是走进他代表的知识分子们所持有的思维和立场。
茅于轼: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民间经济学者重要代表。1993年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并任所长。因其“我替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等言论引起广泛争议。
茅于轼观点
1.为什么我要为富人说话?我也不是不为穷人说话,我说了好多的话都是为穷人说的,但是很少有人为富人说话。我们这个国家之前是穷人掌权,就是采用打倒富人的办法,但是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所以必须保护富人。
2.打倒了富人的话,全国都是穷人了,对穷人没好处的。“打倒富人穷人得解放”,这就是害穷人的话,我们之前就是打倒富人,那穷人解放没解放?还是没解放呀,三年灾荒死的3000多万人,大部分都是穷人。
3.一个好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致富光荣,不是说穷光荣,穷光荣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过去是穷光荣,三代贫农是提拔的对象,你可以当干部
c***s
发帖数: 70028
16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检查器材
日本“3.11”特大地震和海啸灾害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度关注,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致电日本明仁天皇和菅直人首相表示慰问。几天来,中国政府尽一切可能向日提供必要的援助,几乎每天都推出重大援助举措。
3 月11日,也就是特大地震发生当天,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致电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表示慰问,并表示为帮助日本人民抗震救灾,战胜困难,中国军队愿意向日方提供救灾物资援助,也可派医疗救援队、卫生防疫队或海军医院船,尽快赴日参加救灾。卫生部部长陈竺致函日本厚生劳动大臣细川律夫表示,中国愿随时准备提供任何必要的卫生和医疗援助。
3月12日,中国红十字会宣布向日本红十字会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
3月13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启程奔赴日本灾区,14日在抵达地震重灾区岩手县后,迅即展开搜救工作。
3月14日,载有100吨中国爱心救灾物资的飞机抵达日本,包括帐篷、毛巾被、手提应急灯等灾区急需物品。
3月15日,商务部决定向日本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灾物资。中国红十字会再次向日本提供500万元紧急援助。
3 月17日,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日... 阅读全帖
O*******k
发帖数: 901
17
应该塑造腊肉一生立地成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方能显示其一心为民的良苦用心阿
一边在灾荒时期对外援助粮食,向苏联返还农产品,还拨巨款研发原子弹,一方面还假
惺惺的体恤灾民,他真不知道河南安徽等地人相食的情景?他要做皇帝了,面子巨大了
,所以底下都是螺丝钉的奴隶,该死
c***s
发帖数: 70028
18
一则“用牛肉膏制造假牛肉”的新闻,让25岁吴恒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5月11日,复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研究生吴恒开始在网上征集志愿者,挑出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2107篇报道,编写出“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吴恒在复旦校园
厦门大学门口的海滩,一身黑色背包客行装。这是吴恒在微博的头像照。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学者贺卫方等都在他的“关注”之列。从他的微博看,他常评论、转发一些国际新闻和社会热点,偶尔也对社会问题的发发牢骚。
他在个人简介中称自己为“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因为懒得放弃而选择坚持”、“信仰心中准则和头顶星空”、“每天读一卷《资治通鉴》”,因为“读史早知今日事”。
正如这些个人简介所呈现的,吴恒热爱历史人文学科,目前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攻读硕士。但就在最近,吴恒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6月17日凌晨,他和志愿者团队一起发布了一个名为“掷出窗外”(www.zccw.info)的网站,并同时发布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和《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等报告。一经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网...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1952年1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一行270人抵达北京,受到国家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手捧鲜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带着全体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决心,向祖国和人民致敬。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率团先后在国内作巡回报告五千多场次,广泛宣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多次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李雪三曾是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革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部队首批入朝,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和阵地坚守防御作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他带领班组工人跑遍十里厂区,收集了大量废旧材料,建成著名的“孟泰仓库”,为鞍钢第一座炼铁高炉修复出铁做出了重大贡献。1954年第5期《人民画报》封面上是建国初期的孟泰正和技术员检查大检修后的高炉。
60年代初,孟泰担任了鞍钢炼铁厂副厂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依然朴实无华,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他搞了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为国家节约了大...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0
2011年10月17日,释永信在少林寺图书馆内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
带着种种疑问,10月16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赶往河南登封少林寺。汽车驶入登封,一座座“少林武校”的牌子在车窗外掠过,印有释永信宣传画的餐厅、商店比比皆是。已是下午5点了,景区外的停车场还显示“车位满”,且全是几十座的旅游大客车。
前来接记者的少林寺俗家弟子,没有带记者走景区的正道,而是从一条小路入寺。“少林寺僧人走了1500年的路,现在成了景区商业步行街,我们走不了了,只能从这条消防通道进寺院。”
这句随意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在记者心里——在踏进少林寺的第一时间,感受到的并不是外界传言中那个浮躁不安的少林寺,相反,是个并不强势,透着些无奈的少林寺。环顾四周,游人如织,拍照留念的,上香祈福的,观赏少林功夫的,形形色色。寺中的和尚,倒都是一副安然的模样,静静走过,刚下课的武僧,三三两两比划着功夫。
“少林寺始建于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为供奉天竺僧人,下令在嵩山建造的。不久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入寺,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隋末天下大乱,少林寺支持唐王李渊,从此受到唐朝皇帝的重视。后来虽历经多次战乱,但传承不衰。现在少林寺占地...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636
21
不知到说什么好了。 投毒杀流浪猫狗卖猫狗肉不是什么新闻了。 现在不是灾荒年生,不短吃短喝的,就有人非得去吃猫肉才甘心。
有些国人为了吃,真是百无禁忌。
i***s
发帖数: 39120
22
“缠头”,指的是妓女的收入。古代的笔记、小说中,名妓一掷千金的故事有很多。“千金”是泛泛之词,把她们的收入换算成真金白银,那时的社会景象就更为真切。京剧《玉堂春》起解一折,苏三有一段西皮慢板: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想起了,当年事,好不伤情。每日里,在院中,缠头似锦。到如今,只落得,罪衣罪裙。
苏三说的“缠头”,专指嫖客付给妓女的报酬,这个词儿,源于唐朝。
唐朝钱法多变,从建国到灭亡,包括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货币政策始终都没走上正轨,官方发行的钱币要么难以普遍推行,要么被民间大量盗铸,而且有前朝的五铢钱和各种劣币掺杂流通,给交易带来了诸多麻烦,故此物物交换常常代替钱物交换。
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二年,唐德宗在建中三年,唐文宗在大和三年,都曾经发布诏令,认同并提倡民间交易中完全用布匹代替货币,或者部分用布匹代替货币。唐朝法典《唐律疏议》里,法官给盗贼量刑,也是用布匹来估算财物价值。
嫖客到青楼狎妓自不例外:观舞听歌也好,邀妓侑酒也好,在此住宿也好,都流行用布匹付账——拿出丝绸若干尺,缠到妓女头上当小费,是为“缠头”由来。
苏三说,她当年在妓院是红人,好多豪阔客人光顾,每日里“缠头似锦”,意...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3
一九四二:我的家族记忆
李从吾
八十四岁的老母亲有些脑萎缩,新事记不住,小时候老事反而清清楚楚。一说话,总爱提“蚂车吃那年”。“蚂车”是老家土话,就是蝗虫,“蚂车吃那年”是一九四二年。
故乡在中原腹地,“蚂车吃那年”的秋天,蝗虫扑天盖地,从黄河决口后形成的黄泛区的西南方向飞过来,眼睁睁的,就要收获的庄稼,被第一批蝗虫吃掉未成熟玉米穗、谷穗,又一批来了吃光叶子,再一批连杆也不放过,一群又一群,眼睁睁的,庄稼地里一无所剩。
“老天爷把人往死里逼”,母亲说蝗灾之前,春天大旱,靠天吃饭村里人,眼看着麦子没有了收成,就指望着秋天能够得点玉米高粱,挨过这一年明年能够好些。
今天,村里在世的不多的二三十年代出生的,一九四二的蝗灾,在他们童年少年时刻下了烙印,而漫长坎坷一生中,无尽的苦难还在后面。“蚂车吃那年”,成了村里七八十岁老人随口而出的词。我的一个远房堂叔在这一年出生,被父母起名为"荒",侥幸活了下来。
老人们不懂耶稣纪年,一辈子哪一年生活出了大事便成了纪年方式,她记得“合食堂那年”,也就是一九五八年;“吃榆树皮那年”,就是一九五九年;“分地那年”,就是一九八0年。
那乌云一般的蝗虫过去七十年了...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4
据1936年5月4日《天津日报》所载《成都通讯》的一则惊悚消息:……死尸的肉每斤卖五百文,活人肉每斤卖一千二百文!
(1930年代四川饥荒旧照 资料图)
1936年,四川靖化县长于竹君疯了,他是被吓疯的!
他每天都在断“人吃人”的惨案,当这些惨不忍睹、悖逆人伦的桩桩血案,最终竟演变为生活常态时,在一个阴风怒号的凄厉夜晚,饱读诗书、倾心教化的于竹君终于精神崩溃了!
地里的玉米烧成一片大火
造成这人间惨剧的元凶,是从1930年起开始蔓延、至1936年进入高潮的川甘大饥荒。仅就四川地区而言,除成都盆地各县外都是灾区,受灾人口约3700余万。
有人说,1927年北伐成功到1937年日军侵华这十年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而真实的情况却与“黄金十年”的美誉截然相反。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更有人大胆推断,民国时代,累计饿死的人口突破两亿大关!而爆发于 1936-1937年,导致3700万人受灾的川甘大饥荒,仅是民国灾荒岁月的一个凄惨片段而已。
1936年,四川旱灾进入高潮,土地龟裂,沟渠干涸,炎炎烈日下,连耐旱的玉米也叶卷...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5
4月4日早上,长寿区滨江路长江边,老太被警民合力救上岸。 通讯员 杨国建 摄
清明节,应该是全家人一起外出踏青祭扫的日子,82岁的陈婆婆却背着家人,搭乘三轮车,一个人来到长寿区滨江路边,一步步走进长江。在江水即将淹没她的口鼻时,热心市民和民警将她救下。而老人家轻生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一个梦。
有人走向江中,好像是老人
4月4日早上九点多,长寿区滨江路,郑先生正在晨风中打健身拳。不经意间他朝江边一瞥,猛吓一跳,萝卜市长江边近岸处,有一人缓慢向江中走,从背影看,好像是一位老太太。
郑先生赶紧报警,长航重庆公安长寿派出所紧急出动,民警袁树敏、冯建赶赴江边。此时,老太太趟着浅滩里的淤泥,一步步朝深水区走去。
“老人家,快回来……”岸上一些市民在喊,老人没有回应。
男子衣服没脱就跳江救人
此时,天空下着细雨。
民警从滨江路快步跑下去,老太太位于斜前方。她所在的位置离民警至少还有数十米,让人着急的是:有一条很深很宽的大型废水沟从岸上一直延伸到江中,没法翻过去。
老婆婆深一脚浅一脚,继续面向江中缓慢走,随时都有被江涛冲走的危险。情况紧急!江边的一些群众跑向附近的渔船求助,还有的忙着去找长树枝,更多的...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366
26
又不是灾荒年代。
就两个粽子,
这老婆也太斤斤计较了吧。
c***s
发帖数: 70028
27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媒体刊文:习仲勋“长葛调查”
习仲勋同志关于河南长葛县的调查报告
习仲勋率领中央工作组对长葛县和尚桥公社宗寨大队进行三包一奖调查的报告
1961年5月,习仲勋(前排左五)在河南省长葛县调研期间与当地干部群众合影。
长葛,蕞尔小县,在郑州之南,许昌以北。
就是这个小地方,1961年几乎成了“小紫光阁”: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国务院机关党委书记侯亢、国务院副秘书长曾一凡、国务院副秘书长赵守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李孟夫、国务院人事局局长金树旺、国务院办公厅副主任黄仁、国务院办公厅副主任田方等12位中央人民政府官员组成中央工作组,于1961年4月10日至1961年8月22日,历时四个半月135天,展开调查研究。
责成成立工作组前往长葛调查者: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
今年4月10日,是习仲勋长驻长葛展开调查53年的日子。
大河报以此与大河儿女一起,共同感恩习仲勋与我们、与我们的父母、与我们的爷爷奶奶携手闯过的那段没齿难忘、艰难困苦的饥馑年月。
第一章 /风起长葛
宗寨村、宗寨乡、“五四”二社、宗寨生产管理区、宗寨大队、八七大队、八七村、八七居委会……
年年岁岁村相...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8
武训塑像资料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乞丐这个行业里也时常产生大人物,比如丐帮帮主萧峰,以“降龙十八掌”威震武林;比如叫花子朱元璋,转行从政,一不小心成了皇上。
但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被誉为“千古奇丐”的,却是长得不帅、不会武功、乞讨了一辈子、至死单身的武训。
千古奇丐
“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武训生活在清末,是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今山东冠县)人。七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又逢灾荒,武训只得跟随母亲四处乞讨。
后来母亲过世,他到一户举人家做工,可勤勤恳恳干了三年,到结算工钱时,这家人却欺他不识字,翻出一本假账,告诉他工钱早已支付。武训又气又急,想争辩,却连账本上的字都不认识。
还有一次,姐姐托人捎给他一封信、两串钱,读信的秀才把捎钱的段落略去,私吞了钱。当武训知道这事儿质问秀才时,秀才不但不认账,还反诬武训财迷心窍。武训明白了有文化才不会被人欺负。可穷人家的孩子,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私塾?
“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他拿定主意:重操乞讨旧业,攒钱办义学。
就这样,他身穿满是补丁的衣服,肩背布囊,手拿铜勺,早起晚睡,走街串巷乞讨...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9
1961年,周恩来看到饿死几千人的报告后,通知粮食部周伯萍:立即销毁,不得外传。周伯萍等三人共同监督销毁了材料和印刷板。事后周恩来还打电话追问周伯萍:销毁了没有?周伯萍回答销毁了,周恩来才放心。本文摘自《新发现的周恩来》,作者司马清扬、欧阳龙门。
1973年,周恩来在中共十大发言(图源:AFP)
正当各地大量饿死人的情况下,周恩来决定要以粮食换黄金,而且就在死人最严重的1960年开始。当事人回忆说:
“1960年,我国财政赤字已经高达80亿元,但为保证最低限度的国计民生的需要,还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小麦。在严重危机面前,如果我国在国际市场抛售黄金,以解决外汇紧缺问题,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周总理不赞成这样做。他说,黄金不能卖!我们要以黄金作后盾。他强调,在外汇的使用上,我们花一个美元都要认真考虑考虑!周总理这种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着想的崇高思想质量,使我们感动不已。事隔这么多年后,每当我想起他这两句言简意赅铿锵有力的话,仍然感慨万千。在周总理直接过问下,我们不仅没有卖黄金,而且还利用金价比较便宜的机会,每年买进几十万两黄金。年年买进,一直买到1970年。这些黄金都是用专机运回国内的。... 阅读全帖
i****1
发帖数: 84
30
北京政府因2017年11月一场火灾而下令进行大清查,随机强硬勒令违章建筑租户搬离,引发广泛议论,甚至有说法称这是在清除“低端人口”,引发各界议论。
时隔数月,近日有学者在媒体撰文,称明朝著名宦官刘瑾曾下令驱逐外来流动人口,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更“差点激起民变”,被认为有“借古讽今”的意思。
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员徐美洁专研明清历史,其2月初在澎湃新闻等媒体发表专栏文章《游食在明代京城》。
文章称,明清时期北京的外来流动人口多为破产农民、手工艺人、服务业者,或依托僧、道谋食的人。
这些人被称为“游食者”、“游食人”,多半游走于社会边缘、被人看不起,面临时时被驱赶的命运。
文章写道,北京在明清时期已是中国首都,生活机能便捷,且受政策控制,物价稳定。因此游食者多选择往京城流动,以便谋生。
古代如果遇到运河淤积、地方灾荒,粮价必受影响,而京城平抑的粮价显然仰赖政府补贴。
这种情况在粮食丰足时不会有问题,但遇上粮食歉收、资源不够时,外来人口便会成为驱逐的对象。
北京新建村曾发生火灾(图源:新华社)
文章还说,京城那么多游食者,除了从事正当职业之外,也难免有鸡鸣狗盗、偷奸耍滑者,带来社会隐... 阅读全帖
i****1
发帖数: 84
31
王小艾今年86岁了,还住在张家咀
1942年以及之后的日子,在王小艾和奶奶口中,似乎已变得轻如云烟,最终化成了几声慷慨的笑声。

王小艾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天出生的,一辈子也从来没过过生日。耄耋之年,儿子想给她过一次大寿,被她断然拒绝:“我不过,没有生日”。
她只知道自己是1932年生人,家住河南广武县西章沟,差不多十岁那年,一家四口逃离了故乡。
她依稀记得,离家时是夏天,因为正是吃西瓜的季节。按照王小艾的生年推算,那是1942年。
这与历史正好吻合。自1942年7月开始,一直到1943年春天,河南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旱灾,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灾。
根据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档案中的《张光嗣关于河南省旱灾情况及救灾情形的调查报告(1943年9月27日)》,王小艾的故乡广武在灾荒期间一共死亡15875人。放大到整个河南省,有说法称,饥荒共导致约300万人死亡。
整村整村的人踏上逃荒之路,留下了空落落的家园。王小艾一家也仓皇出发,跟着人群,他们一路向西。
1942年河南遭灾,灾民在死难亲人身边

决定离开家的时候,太多的东西被留在了生活过的那片土地上。牛、羊、鸡、狗等等,大小牲畜被视为累赘,没...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1
32
嗯,这样,我的中心意思是更早的历史上巴勒斯坦的土地还是属于犹太人的,当然其实我
也觉得追溯这东东有点儿扯,只是想指出stallion同学可能的一个失误而已,实话实说不
要见怪。 :)
犹太人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
人”。根据记载他们历史的圣经传说,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阿拉伯发音为易卜拉辛)原
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巴勒斯坦,他的后代分为两支:犹太人和
阿拉伯人。古兰经中也承认亚伯拉罕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犹太人的祖先名字叫雅格(阿拉伯发音为叶尔孤白),后来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和天
使搏斗的人”,他生有12个儿子,在一次灾荒中迁移到埃及,受到当时统治埃及的喜克索
人的优待,居住在尼罗河下游,转变为农业民族。喜克索人被努比亚人暴动赶出埃及后,
犹太人的地位急剧下降,伦为埃及人的奴隶,他们在摩西的带领下逃出埃及,逃回巴勒斯
坦定居,以色列的12个儿子的后代形成12个部落,原来在巴勒斯坦分居,后来统一成一个
国家,由犹太部落的大卫担任国王,以色列国家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阿拉伯发音为苏来
曼大帝)担任国王期间达到鼎盛,所罗门死
d********l
发帖数: 161
33
一九四二年,河南发生大灾荒。一位我所敬重的朋友,用一盘黄豆芽和两只猪蹄,把我
打发回了一九四二年。当然,这顿壮行的饭,如果放到一九四二年,可能是一顿美味佳
肴;同时就是放到一九四二年,也不见得多么可观。一九四三年二月,美国《时代》周
刊记者白修德、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哈里逊?福尔曼去河南考察灾情,在母亲煮食自
己婴儿的地方,我故乡的省政府官员,宴请两位外国友人的菜单是:莲子羹、胡椒辣子
鸡、栗子炖牛肉、豆腐、鱼、炸春卷、热馒头、米饭、两道汤、外加三个撒满了白糖的
馅饼。这饭就是放到今天,我们这些庸俗的市民,也只能在书中和大饭店的菜本上看到
。白修德说:这是他所吃过的最好的筵席之一。我说: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好的筵席之一。
但他又说:他不忍心吃下去。我相信我故乡的省政府官员,决不会像白修德这么扭扭捏
捏。说到底,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我故乡发生了吃的问题。但吃的问题应该仅限
在我们这些普通的百姓身上。我估计在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县
以上的官员,都不会发生这种问题。不但不存在吃的问题,性的问题也不会匮乏。
还有一个问题,当我顺着枯燥泛出霉尿味的隧道回到一九四二年时,我发现
m******r
发帖数: 4351
34
兼回dasanicool:
土地的承载能力这个不是理由。
1 为什么老是说封建王朝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土地兼并和失去土地的贫苦农民的矛盾?
2 战乱还有灾荒的时候,难道人民不迁徙逃难吗?
3 中国的中原和南方是怎么开发的?炎黄他们可没有人口膨胀问题。
4 就算土地够用,如果一个佃户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东北种自己的地,另一个是种地主的地,但要把收成的6成交租,你说他会选哪个?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早早征服了东北,那么朝鲜自然也就拿下了。唐朝的时候就是因为隔着这个东北,打下半个朝鲜半岛也没有占住。如果有了朝鲜,那么隔着个海峡征服日本也不是什么难事。
结论:要征服世界,先得种棉花。
i****r
发帖数: 42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就我个人看,古希腊那些思想成果不能说不光辉。但是论到和现代思想
成果的相似性,个人认为和孔子庄子这些人的理论没有太大的区别。这
也是为什么现在总有人想从中国的古代先贤那里找出类似民主思想的只
言片语而且总有人找得到的原因。
为什么现在通行的观点是西方近代科学是从古希腊一脉相承,我觉得原
因并不在于古希腊文明有多英明,而是现代科学从西方首先出现,要借
鉴思想成果,当然古希腊比古中国要方便,虽然水平和内涵可能只是大
同小异。所以近代科学在西方首先产生和通常认为的近代科学的古希腊
传统这两个现象,和流行的看法相反,我觉得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不
是倒过来。
至于为什么近代科学首先在西方产生,我自己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一直追
溯到自然地理条件本身而且可以和古代中国为什么长期领先一同得到解
释。
简单说,就是黄仁宇的观点的进一步拓展。首先是中国特殊的季风气候
以及北方大草原的存在使得中国在现代国家组织上非常早熟。前者导致
频繁发生且无法预测的水旱灾荒并要求存在一个统一的大政府及时采取
对策;同时总体上适量的降水可以供养大量的人口支持这样一个统一的
大政府。后者主要是农耕文明无法长期占领同化的草原提供
m******r
发帖数: 4351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屠蜀的一点分析之五
张献忠屠蜀的一点分析之十一
慢慢地说到重点,张献忠连农民阶层的支持都失去了。
张献忠率几十万大军入川,其后勤供给问题便显露了出来。以前的流动作战中,可以通
过劫掠地主富商家的资财来补充军需。靠开仓放粮来吸纳兵员。说起这个开仓放粮,当
年的冉魏也干过, "悉散仓库以树私恩",结果最后冉闵不得不去和前燕争粮,按照慕
容恪的说法,"甲兵虽精,但士卒饥疲,其实难用,不足破也!",冉闵对前燕虽然一直
在胜利, 最终还是被粮食逼得一再冒险,最终败亡。
在进入四川后,张献忠的几十万部队和家属,每天就算每人一斤粮,一天就要几十万斤
。他们一路上吃光了自己的军粮,只能靠四川原有的存粮。
而大家也都知道,当时天下灾荒连年,内乱外战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四川当时还是一块
乐土,但是负担着向前线输送兵员和粮草的任务,比如兵部尚书贵州巡按傅宗龙, 带着2
万川陕兵出川作战, 缺粮无饷, 终于全军覆没。总之,这么多年下来,地主家也
没有多少余粮了。
而当时的四川,全然没有任何危机感,官吏地主整天唯以奢侈为务,锦衣玉食,山珍海
味,"一宴集也,淡薄是鄙,丰厚相尚,邱糟林肉,海错山珍;一烹宰也,只顾适口,
不惜物命,刳(
M******a
发帖数: 6723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丁韪良其人其著
http://www.gmw.cn/01ds/2009-01/21/content_881674.htm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9年1月21日
■沈弘
2008年8月8日晚8点,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在“鸟巢”正式
拉开帷幕,成功地向世人展示一个缤纷灿烂,自信满满的中国。假如将时间拨回到一百
多年以前,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战乱不已,国家腐败,民族危亡,鸦片泛
滥,灾荒不断,经济崩溃,老百姓们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已经到了快要沦
为亡国奴的边缘。在那个时候,又有谁能看好中国,并预言中国会有光辉的前途呢?
有!一个隐居在北京西山宝珠洞的八旬老人对于中国的前途就曾一直持乐观的看法
,并且还多次撰文,预言中国定会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东方大国
。这位睿智的老人就是本书的作者,长期担任同文馆总教习,后来又出任过京师大学堂
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
早在1868年10月,丁韪良就曾在美国远东学会上做过一个著名的演讲,题目就叫做
“中国的文艺复兴”。在这个演讲中,他批驳了西方世界长期以来对于中国所形成的诸
多“傲慢与偏见”,
v*****s
发帖数: 20290
38
我是用大跃进时期的全国死亡率和民国最好的时候最好的地区死亡率比的。
30年代前期既无战争又无灾荒,并且为全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富户的死亡率为千分之三十,贫户已经
达到了千分之四十七,人均寿命35岁。
三年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1960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千分之二十五。
v*****s
发帖数: 20290
39
民国是没有全国普查,对已控制地区还是有普查的吧。
30年代前期既无战争又无灾荒,并且为全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富户的死亡率为千分之
三十,贫户已经达到了千分之四十七,人均寿命35岁。
t******o
发帖数: 2792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喜欢的治国能臣
说历史上印度的灾荒频率胜于中国我是采信秦晖的原文,这个结论究竟来自秦还是阿马
蒂亚森就不知道了。
一个佐证是马丁吉尔伯特的“二十世纪世界史”,该书有点像是编年体的年度新闻汇总
,从1900年到1907年,连续8年印度都发生伴生的大饥荒大瘟疫,死人最少的一年也有1
百来万,多则500多万。以后几十年但凡谈到印度,饥荒也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字眼,只
是死亡人数不如世纪初触目惊心而已,直到1943年大饥荒。
个人以为,考虑到印度的自然地理,湿热气候,人口,集中程度,说历史上饥荒频度超
过中国至少不算离谱,当然需要进一步的证据。
把没有饥荒归功于民主宪政的是阿马蒂亚森,他在贫困与饥荒等书中有详细论述。
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你说的是社会福利保障还是社会主义集体农庄之类?要是
后者就免了吧?
本朝不说了,远的32年的苏联,近的90年代的北朝鲜,应该把有大饥荒归结为社会
主义模式吧!
i*****c
发帖数: 1322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广西文革吃人到底真假?
有可能。古代大灾荒时不还有易子而食的吗?
u*********r
发帖数: 7835
42
嗯,可以查查1931年开始的大灾荒,看看为啥扬州3把刀在上海那么有名。
g*****g
发帖数: 6798
43
这是行为艺术?
稍微看点灾荒史
1931年长淮大水是该两流域有水文记录以来迄今的最高流量。
而且是两流域同时发水。
位于该两流域结合部的里下河地区灾情极端严重。
黄金十年就不能发生自然灾害了?
看你的两个帖子,除了天灾还是天灾,有哪一个是人为因数?
l******i
发帖数: 4666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zhi (良知),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三年困难时期"的茅台酒生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23:42:00 2010, 美东)
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民间如此饥饿,茅台酒为什么还在继续生产?原因,一时难以说
清。茅台酒厂集体署名的《纪念周林逝世一周年》一文,有如下一个细节,也许可以从
中看到某些关联性……
先引数据:1959、1960、1961三年的时间,茅台酒合计产量为2079吨,其中出口139.86
吨,1939吨为中国人自饮。在那个年代能饮茅台酒的当然不是普通百姓。
生产这些酒需要多少粮食呢?
根据茅台酒厂历年使用原粮统计,这三年实际用粮是2260万斤,其中高粱1085万斤,小
麦1175万斤。换算合计1.13万吨。
众所周知,这三年,缺的就是粮食。那么,这1万多吨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当地老百姓
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
“灾荒期间禁止以粮食煮酒”
茅台酒的产地仁怀县,1949年前,战事、匪祸、天灾、人害,几乎年年都有。当地老人
回忆,远的不说,民国时期青黄不接的
d******a
发帖数: 32122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国民党政府给彭德怀的嘉奖
彭金华(1900~1940),彭德怀大弟。小时讨饭,学棕匠手艺。及长,开荒种地。民国26
年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回乡,10月成立中共彭家围子特别
支部,任书记。民国28年灾荒,领导群众迫使劣绅退赔侵吞的积谷,查禁地主奸商偷运
粮食,实行平粜,度过饥荒。民国29年10月,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反动军警包围其住
宅,他被捕入狱。在狱中十指被钢针扎烂,几个手指折断。犹坚贞不屈。11日黑夜,他
与共产党员郭曦、曾纯熙、刘辑瑞、何庆余、彭仲珊等被秘密杀害于易家湾凤形山龙骨
坡。
b*****l
发帖数: 9499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本版有多少人读过资本论的
不读斯大林,无法理解苏联的命运啊,也无法理解中苏在理论上的分歧和决裂。枢纽人
物,枢纽著作。否则,看得都是些肃反大灾荒什么的八卦。

识性
m******r
发帖数: 4351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招安满清的可能性
己巳年,陕西农民起义已经规模很大了:
先是二月,兵部以陕西巡抚胡廷宴题全陕大饥,军民盗劫。奉旨查覈匿盗,巡按御史吴
焕言秦寇惨掠,古所罕有。陕抚胡廷宴,狃于积弛,束手无措,则举而委之边兵。至延
绥巡抚岳和声,讳言边兵为盗,又委之内地。总之,两抚欺世酿患。致奸民悍卒相煽不
已,而泾阳、三原、富平、耀、郇、三水、淳化、蒲城、白水、韩城、朝邑等处,皆被
盗矣。盗发于白水之七月,则边贼少而土贼多。今年报盗皆骑锐,动至七八千人,则两
抚之推诿隐讳,实酿之也。(国榷)
万历以来到崇祯初年,陕西、山西一带灾荒不断,连年干旱无雨,饥民以土为食。百姓
与其坐而等死,不如结伙为盗。(对比一下西晋末年,全中国各大水域连年洪水)
假如袁崇焕是穿越的话,应该能看到当时的情况是和后金讲和最好。后金是个武装抢劫
集团,不怎么会搞生产,如果不打仗就失去了外部输血,不会变得更强。明朝可以趁机
缓口气。

焕卖国。
S******y
发帖数: 11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美国显然更像罗马帝国
民族认同,和近千年内有历史记载的民族来源母体有关。当然,远古母体都是非洲,不
过远古人种在迁徙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可被传承的文化体系,自然也就无法相互认同了。
所以我觉得,文化体系尤其语言体系是种族认同度的一个衡量标尺。
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德意志的日耳曼人在人种衍生过程中更为接近,英语中最
多借鉴的元素也来源于德语,所以英国和德国在中世纪欧洲发展过程中更为接近,同时
又都和以高卢人种为主的法国纷争不断,直至现代法裔仍对英语有抵触情绪。
美国移民最初以英格兰本土因受旧教排斥只得亡命天涯的新教徒和爱尔兰闹独立受到政
治迫害以及躲避灾荒的移民为主,而英国政府更直接施以殖民统治,所以不管美国移民
信奉什么教派,它的文化体系都源自英国,自然认同英国以及和英国联系较为紧密的德
国了。
后来,源源不断迁徙到美国的移民更多地来自世界各国,英裔和德裔的比重不断下降,
早就退出政治舞台的基督教,更加日渐式微,回复原本的心理安慰作用,就更谈不上影
响美国和他国的政治文化认同度了。
w****j
发帖数: 6262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话说太祖是怎么突变的?
你这就是瞎扯了,建国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绝对是史无前例的。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
,人口就翻了一
倍,而且还是从4亿的高水平到将近10亿的惊人数字。
历朝历代的灾荒饿死人,都是不绝于史的。不说别的,光43年汤恩伯治下的大饥荒,烈
度就比三年自然
灾害的更加惨烈。
当然不是说,三年自然灾害就是可以原谅的,但从死亡比例上看,在中国历史上,恐怕
是排不上个的。
S********8
发帖数: 4466
50
温故1942提到过河南的大灾荒,不过,数字待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