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发帖数: 11737 | 1 实在借不到搬来茶几当课桌
记者随同汪奶奶来到村小教学点,进入教室,一股刺鼻的蚊香味儿直扑而来。原来
教室的窗子没有玻璃,蚊虫太多,老师只得在一个教室里同时点上三四盘蚊香。
教室里,共有9张课桌,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破旧。3岁小男孩汪
良的母亲实在借不到课桌,便将自家的茶几搬到教室里给孩子用。相比之下,5岁的汪
子怡要幸运得多,她在这里已经读了一年的学前班,因为这学期要来续读,课桌就一直
放在教室里。子怡的父母都在广东东莞打工,汪爷爷和老伴在家里照顾她。
“这张桌子用了24年了,她姑姑、爸爸和叔叔都用过,木头做的,很结实。”汪爷
爷说。
汪爷爷说,当年子怡的爸爸读书的时候,村小还是一所完全小学,有六个年级和一
个学前班,200多名学生,7位老师。虽然也是自备课桌,但课桌样子大小基本是相同的
。那是因为学校每年在开学通知书上都会注明,要求家长为学生准备桌椅,“上面还告
诉了桌椅的尺寸,都得按照那个标准来做。”
但从1996年开始,村里的学生越来越少,长冲村小的六年级被撤走,到了2008年,
整个学校只剩下了一年级,且还是和学前班在一起的复式班。学生少了,原来每家每户
都有一套...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2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diaoyudaozhengduan/conte
2012年09月13日 03:35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刘炎迅
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 日本海上保安厅9月12日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发现4艘中国船只。图
为中国船只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行驶的画面。
图解钓鱼岛以及附属岛屿海洋基线
60岁的海军少将,上了20年电视,点评军事热点,分析国际局势,几乎成为眼下家喻户
晓的电视明星,他粉丝众多,争议也不少,在他背后,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复杂的中国舆
论场,观点分裂、价值观冲撞的不同群体的躁动
身高1米81的张召忠,到哪都会被人认出来,“哟,那不是电视上说军事的将军嘛!”这
位60岁的海军少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教授,又是中央电视台的军事评论员。
做了40多年军人,上了20多年电视的张召忠,很早就博得名声,在他三十来岁时,就发
表了众多专业军事论文,而最近几年,他在央视上屡屡就国际热点话题发声,在获得众
多粉丝的同时,也几乎获得了数量差不多的反对者,分化成支持者“忠蜜”和反对者“
忠黑”两派。
越争议,越走红。他似乎...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1177 | 3 人民日报特约记者 康濯
8月4日,毛主席来到了河北徐水。
这是徐水人民幸福的一天。
下午四点半钟,毛主席由河北省书记处书记解学恭、河北省副省长张明河、保定地
委第一书记李悦农和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陪同,首先到了南梨园乡的大寺各庄农业
社。毛主席精力充沛,满脸红光,宽阔的前额在雨后刚晴的阳光下闪闪发亮。毛主席穿
着灰裤子,白衬衫。一到大寺各庄,就大步跨进社里的俱乐部。俱乐部里面墙光彩夺目
的各种奖旗,立即引起了主席的注意。他沿着北墙,看了几面奖旗,并且问了问每一次
得奖的经过。然后,在长桌旁边坐下来。村妇联主任和共青团支书给主席倒菜,主席连
忙欠起身子,笑着说道:“谢谢!谢谢!”主席在进门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这个乡的
党委书记桂登科,社里的支书阎玉如和社主任李江生;现在,又让写了写他们的名字,
并把每个名字都念了一遍。接着就抬起头来问他们:
“今年的麦子收得好吗?”
“很好!比哪一年都强。”李江生回答。
毛主席又问:“每亩平均各少斤?”
支书阎玉如答道:“七百五十四斤”。
毛主席笑着“啊”了一声,赞叹地说:“不少啊!”随后又问大秋作物的预计产量
;问了社里的,又问全县的。县委书记张国忠...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42116 | 4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
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
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
结起来。
--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
|
h*****9 发帖数: 6643 | 5 文革中抢救刘少奇纪实
作者:顾英奇
2009年11月15日 来源:《重庆晚报》
从1968年2月到1969年10月,中南海门诊部的医务人员和全国知名的各科专家,为
刘少奇做了大量的治疗护理工作,在他病重、病危期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抢救工作,多
次把他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
1967年1月,我从下乡医疗队回到北京医院总值班室上班。当时医院虽然混乱,但
对刘少奇看病的问题,周总理和中央办公厅曾给北京医院下达一条原则:刘少奇需要看
病时,经他的警卫人员与北京医院总值班室联系,由医院的医生、护士出诊;药品还是
从保健药房(文革中编入中央警卫团后勤部)发给。据刘少奇病历记载,北京医院曾有
四位医生到他家出诊过,为解决疑难问题也曾在他家多次组织过会诊。
1968年2月,奉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我被调回中南海并编入部队,任新成立的
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中南海门诊部(现警卫局保健处前身)两名负责人之一,主持
日常工作。之后,根据上级指示我们从北京医院接过刘少奇的医疗任务和病历。领导给
我们的指示是:“刘少奇如果生病,叫...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18592 | 6 试析河南省文革的几个特点
作者: 村夫
日期: 2006-07-07 11:30
如题
回顾与思考之二
试析河南省文革的几个特点
霜叶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每个地区、每个单位乃至每个人的历史都有相似之处
,却又不尽相同。近几年来,我翻阅大量资料,访问了许多同志,对河南省的文化革命
运动进行了回顾与思考,我觉得和其它省相比,河南省的文化大革命有几个显著的、鲜
明的特点。现将这些也许不太成熟的、不太确切的看法谈一下,以供历史学者和文革研
究者参考。
一
一九六六年八月,在毛泽东写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十三天后,中共河南
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也写出了《我的一张大字报》,带头支持郑州大学少数造反学生,
此举带动了河南一大批领导干部挺身而出,坚决支持造反派。这批老干部后来参加了各
级“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掌握河南省的党政领导大权达十年之久。这是河南省文革
的特点之一。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四日下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刚闭幕,参加会议的刘建勋在北京前
门饭店接见赴京反映河南文革情况的郑州大学党言川、方复山、刘松盛三位学生,并明
确地讲:“回到河南后,要在郑州召开一、二十万人的群众...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21396 | 7 姚连蔚的昔与今
姚连蔚曾是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的候补委员,全国四届人大副委员长,然而
1978年后,他却突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了。
1977年7月12日,姚连蔚人生的轨迹逆转了。当天,吴德、纪登奎、陈永贵三人约他谈
话,“陕西有人告你的状。如果再让你继续工作,怕群众会有反应,中央不好解释。因
为,事情尚未弄清楚。”一年后,姚连蔚回到陕西继续受审查。1979年2月,正是农历
正月十五月儿圆的那天,他进了西安北郏的监狱。
1981年10月29日,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认定姚连蔚触犯了刑法第一四三条规定,已构成犯
罪,但考虑到姚的犯罪行为是在“文革”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业经关押教育,故
决定予以从宽处理,免予起诉。
今年55岁的姚连蔚,年轻时读书、种庄稼、做小买卖,1951年参军,1955年进入昆仑机
械厂学车工,先后兼任车间政工员、政工组长、政治指导员。“文革”给了他一个崭露
头角的机遇。世代贫农出身,历经工农兵学商的经历,中共党员、生产突击手、学习毛
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身分,使姚连蔚成为所在工厂的革委会副主任和西安东郊“工联派
”的一名头头。1968年,他出人意料地被推选为中共“九...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21396 | 8 姚连蔚的“失踪”与近况(上)
姚连蔚的突然“失踪”
姚连蔚曾是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的候补委员、全国四届人大副委员长,在中国
政坛上曾经显赫一时。然而,1978年后,他却突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了。姚连蔚怎样
从政治峰巅跌落谷底?他还在世上吗?如果活着,近况又如何?这是海内外读者都感兴
趣的问题。在1988年杨柳吐青的季节里,笔者在姚连蔚出生地地多方打听,终于打探到
姚连蔚的下落。
“唯愿在无声中消失”
笔者在姚连蔚的母厂——昆崙机械厂查询时,该厂党委副书记蓝种玉说,姚已多年不上
班,对其景况不甚了了。但蓝和他的搭档——厂长邱世杰,对姚连蔚的夫人王桂兰——
昔日该厂厂部档案室机要员、今日车间办事员,却有极佳印象:“处事不惊、贤妻良母
”。她不曾为丈夫做官而趾高气扬,也不因丈夫的“削职为民”而万念俱灰。
在西安东郊两座金碧辉煌的宾馆对面,笔者找到了姚连蔚夫妇居住了25年的楼房,见到
了姚连蔚。
姚连蔚还是那么一副瘦骨嶙峋的面庞,背有点驼,一顶铁灰便帽遮掩着花白的鬓发,上
身蓝布中山装,下身黑布长裤,活像他的家乡——西安南郊长安县细柳乡大杨村在菜市
摆摊的农民。由于他的夫人事先打了招呼,...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4596 | 9 小引
之所以选这样一件大事来写,是因为近年来看了不少跟伟大人物套近乎的文章。拉
大旗做虎皮,不但有效,而且有趣,至于是否恬不知耻,何必去管。譬如邓小平去世后
,我就看到了文坛上几个一辈子以整人为业、写了许多没有人味的文章的“革命”作家
的自作多情的悼念文章。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敬爱的邓政委救了我》,咋一看这
题目,着实是唬人,还以为他跟邓小平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很像二野的师长旅长的口气
,最次不济也是邓小平的炊事员、马夫什么的。但读了文章,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
事。这个人其实是被刘邓大军俘虏过来的国民党兵,撕下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章就算参
加了革命,然后就一直在革命队伍里混事。别说他没见过邓政委,只怕连肖永银、皮定
均等二野的中层干部都没见过。现在,那些真正的老革命都去世了,就由着俘虏兵们信
口雌黄了。反正他们知道,那些真正的老革命不会从棺材里跳出来找他们算账。这篇文
章的大意是:1978年,邓政委下了一个令,给全中国的右派摘掉了帽子,他是右派
,也摘掉了帽子。其实,中国那批右派里,有铁骨铮铮的好汉,有天真的知识分子,但
也有卑鄙的告密者、整人的急先锋、玩弄权术的小阴谋家、聪...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8961 | 10 炊事员给他杀了只鸡毛泽东说自己关心战士叫战士吃了。其实毛泽东是喜欢吃肥猪肉,
还喜欢辣椒。没听说毛泽东把肥猪肉让别人吃了的事情。还经常以自己辛苦为理由,让
人们给他做红烧肉加辣椒。美其名曰“自己辛苦,需要补脑子”。 |
|
w***u 发帖数: 17713 | 11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
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
|
H****g 发帖数: 14447 | 12 1. ”给保外就医就说明对她很放心“。
你还真是张嘴就来啊,没有看我主贴里的链接吧?林彪四个死党倒是保外就医了,唯独
江青,是在秦城监狱里”保外就医“。原因就是”不放心“。
“出去的话,谁能管得了她啊?”何殿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 ”否则不给看病,像刘少奇一样自生自灭“。
你又是看的哪的伤痕文学啊。看看下面这段吧。
谎言破产:文革中抢救刘少奇纪实
来源:重庆晚报
讲述人:顾英奇,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保健处医生,北京医院主治医师,
中央警卫团中南海门诊部副主任,总参警卫局保健处主任军医,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
卫生部副部长等职。
从1968年2月到1969年10月,中南海门诊部的医务人员和全国知名的各科专家,为
刘少奇做了大量的治疗护理工作,在他病重、病危期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抢救工作,多
次把他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
门诊部一开张就遇到给刘少奇看病的问题
文革之初,少奇同志于1963年9月搬到中南海福禄居。
1967年1月,我从下乡医疗队回到北京医院总值班室上班。当时医院虽然混乱,但
对刘少奇看病的问题,周总理和中...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13 “利比亚的局势发展确实超出我的预料。导致我预测不准的关键是:我被利比亚人
民欺骗了。”
“朝鲜发射卫星,我估计成功的概率应该在80%以上。”
“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有冲突不可避免,但现在条件下,因此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不大。”
……
哪里有重大军事事件发生,哪里就有张少将的声音,这些出自张召忠少将之口的“
好声音”一直被中国老百姓关注着。20年的电视生涯,尽管某些著名的“正确”言论奇
迹般地与现实背道而驰,他的人气却与日俱增。
活跃于电视荧屏20年而保鲜不衰,张召忠做到了。他说:“对于一名优秀的电视新
闻评论员而言,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就是
要求在政治上必须无条件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张少将喜欢自己给自己化妆,在任何一种场合都容光焕发,倍受各种年龄段的异性
倾慕。走近年过半百的张召忠,追溯曾经青葱岁月的身影,或许你会对这个中国首席军
事评论员印象更深刻。
“高富帅”曾经也是“穷屌丝”
1952年,张召忠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在河北盐山长大,那是一片低产或不产作物
的盐咸地,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少年的他在这个没有电灯的村子里,上完小学、中
学。上小学...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14 讲述人:顾英奇,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保健处医生,北京医院主治医师,
中央警卫团中南海门诊部副主任,总参警卫局保健处主任军医,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
卫生部副部长等职。
从1968年2月到1969年10月,中南海门诊部的医务人员和全国知名的各科专家,为
刘少奇做了大量的治疗护理工作,在他病重、病危期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抢救工作,多
次把他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
门诊部一开张就遇到给刘少奇看病的问题
文革之初,少奇同志于1963年9月搬到中南海福禄居。
1967年1月,我从下乡医疗队回到北京医院总值班室上班。当时医院虽然混乱,但
对刘少奇看病的问题,周总理和中央办公厅曾给北京医院下达一条原则:刘少奇需要看
病时,经他的警卫人员与北京医院总值班室联系,由医院的医生、护士出诊;药品还是
从保健药房(文革中编入中央警卫团后勤部)发给。据刘少奇病历记载,北京医院曾有
四位医生到他家出诊过,为解决疑难问题也曾在他家多次组织过会诊。
1968年2月,奉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我被调回中南海并编入部队,任新成立的
中央警卫团(8341部...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15
高岗彭德怀之谊
高岗在东北期间正值朝鲜战争。高岗和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配合得也非常好,与彭
德怀个人关系密切。高岗自杀以后,高岗夫人李力群带着四个孩子被迫搬出原来的住处。
李力群说:“就把我住的地方换了,叫我从新街口搬到宣武区了。当时我家里连暖
气都没有,没有炉子,孩子,三个大的在学校住宿,小的跟着我。我冻的……彭老总偷
偷地叫警卫员去看我,问我有什么困难。警卫员都不敢说他是彭老总派去的,就是说有
一个老头子,在沈阳跟你家里吃过饭。我就说,是彭老总,那警卫员摆手叫我不要说彭
老总。”
看错了陈云
高岗在东北期间还同陈云发展了密切的个人友谊。
李力群说:“陈云根本不能出去,就在家里想想、说说。到前方,到农村不都是靠
高岗嘛。陈云过去还说,哎,老高啊,你很体贴我身体不行。你在下边跑。咱跟陈云的
关系应该很密切。尤其高岗到北京,陈云要打听高岗,说毛主席老找你谈话,跟你说。
高岗不是把陈云当成圣人了嘛,结果就被“出卖”了嘛。
“所以毛主席跟高岗说,陈云这个人是不可靠的,形势好了他就出来;形势不好他
就有病了。到后来,1954年,陈云一下变了。所以高岗说:‘我看错了你陈云了!
彭真逼问高...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16 【多维新闻】中共十八大换届完成,出身草根的刘云山扶摇直上,晋级政治局常委。从
内蒙古草原上一名记者到中宣部部长,再到入政治局常委行列。刘云山30年前一篇《夜
宿车马店》通讯,亦被挖出曝光。
《夜宿车马店》是作为记者的刘云山的成名之作,至今仍被大陆新闻界视为“范文”,
为行内人津津乐道,有大学将这篇文章列为参考教材;2007年全国高考自学考试,亦曾
将这篇文章作为阅读理解题目,可见文章影响深远。
文章不足一千字,内容描写刘云山在车马店住宿时所见所闻,反映改革对农牧民带来的
经济实惠。全篇没有作者的一句议论,没有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它竭力通过庄户人的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反映现实,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1974年至1982年,刘云山在新华社内蒙分社任记者和农牧组组长,据分社老记者杨慎和
回忆,那时刘云山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有很多深入基层的动人故事。1981年的冬
天,刘云山到土默特右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在旱烟的烟雾中与农民攀谈,并以
此为线索创作的上述通讯作品。
现载录如下,以飨读者。
夜宿车马店
刘云山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收成,粮食总... 阅读全帖 |
|
l******t 发帖数: 55733 | 17 打卤面、蔬菜粥、蛋炒饭、饺子……
都是我爱吃的。我不愧吃货啊 |
|
|
|
|
k******r 发帖数: 274 | 21 彭总的心态要是好点,能活得更长。啥事不干,还有那么高的工资,多少wsn梦寐以求
啊。
下面的文章来自腾讯网
亲历者忆1969年彭德怀被审讯的情形
2012年12月08日09:13人民网柳守忠我要评论(65)
字号:T|T
[导读]中央专案小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提审彭德怀一次。通常是上午早饭后,一辆红旗
轿车驶到一号门前,将他和负责监护的哨兵一起带走。每次审讯,彭德怀总要和专案组
的人发生争吵,往往气得面红耳赤。
北京西郊那座戒备森严的什仿院,里面关押的到底是谁
1969年初春的北京西郊,春寒料峭,阵阵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
一切,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一座俄式别墅小院——什仿院,更显
得阴森、孤寂。这座小院看上去虽不起眼,但在它的四周却有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墙
上还架着1米多高的电网。而那院墙内的树木已长到十几米高,把院内占地约7000平方
米的三层楼房和后小院平房遮盖得严严实实,仿佛与世隔绝似的。
对于刚从江苏入伍来到首都警卫部队某连执行监护任务的新战士茅飞来说,这里的一切
显得陌生而又好奇。凭着感觉,他猜想小院里关押着的绝非等闲之辈。
进了大门,就好... 阅读全帖 |
|
l*********1 发帖数: 2971 | 22 (被阅读 16857次) 胡耀邦拒绝“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封建社会的恶习,曾担任党的总书记的胡耀邦对此特别痛恨
,多次告诫部下与亲属,绝不能学封建社会那一套,要清白如水、廉洁自律。所以,他
尽管对亲友关爱有加,期盼他们生活幸福,成才进步,但“后门”在他这里是绝对走不
通的。他的家属和亲友从来没有沾过他半点光。
上世纪60年代初大饥荒时期粮食紧张,城市人口的定量都很低。胡耀邦是中央委员,按
规定有补助,但他给家里人定下规矩:“全家每人每天都要吃两顿粗粮,不许吃补助和
细粮,因为那是特殊化。”有一次,炊事员老张给胡耀邦正在上学的小女儿满妹带午饭
时悄悄装了点米饭,不巧被人发现,告诉了胡耀邦。胡耀邦把老张叫来,严厉地批评了
一顿。
后来,满妹当了兵,她身边的战友几乎都被推荐上了大学。苦闷的她给父亲写信,希望
父亲能托托关系,让她也有个上大学的机会。胡耀邦很快回信:“你原先分配在工厂,
后来当兵我是不知道的,内心也是不赞成的,因为是走的后门。现在又提出想上大学,
我认为你应该靠自己的能力。我们家的人不应该走后门,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
己的愿望和理想。”那时的满妹完全不能理...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23 中国军网记者频道(解放军报记者刘声东、严德勇)12月的岭南,大地依然群峰凝黛,江
河淌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
12月8日和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轻车简从,深入广
州战区海军和陆军部队考察。习主席这次在广东总共4天,到部队考察就占了一天半。
这一天半时间里,去部队基层又占了三分之二。在部队吃了两顿午饭,都是在士兵餐厅
同战士们一道吃的自助餐。
考察期间,习主席问候和交谈最多的是士兵,握手最多的也是士兵,关心最多的还
是士兵。主席和士兵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8日上午,习主席来到南中国海。深圳蛇口港码头。庄严的登舰仪式之后,习主席
健步登上被誉为“中华神盾”的海军“海口”号导弹驱逐舰。11时许,“海口”舰离港
破浪前行。
听完海军工作汇报,已超过午饭时间。习主席仍然兴致勃勃地攀舷梯、入舱室、上
甲板,向各主要战位走去。
习主席攀上二层甲板,首先来到作战室。见习舰长李辉介绍,“海口”舰由我国自
行设计制造,是代表了我国海军水面舰艇最高水平的第三代导弹驱逐舰,曾两次赴亚丁
湾护航,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习主席听了十分满意。
来到驾驶室,习主席在指挥席上坐下,拿起望远镜望向...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2048 | 24 吴学灿
大游行和对话会
1989年的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北京市各界民众一百多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天
安门广场。
没有统一指挥,没有统一号令。虽然浩浩荡荡,却是秩序井然。口号不尽相
同,目标却是一致。反对官倒腐败,要求自由民主。
那一天,人民日报的队伍最为感人至深。许多受够了历次运动长期煎熬的老
编辑、老记者,身披“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的纸带,公然与中共中央划清界
线,唱对台戏。队伍中的白发苍苍,有的历尽磨难却依旧雄风不减,精神健旺,如
当时已七十五岁的我的恩师何匡;有的因多灾多难、饱经风霜、久受摧残,虽然目
光明亮却已摇摇晃晃、踉踉跄跄。队伍中的名编、名记、名家有汪子嵩、蓝翎、舒
展等,还有几位我尊敬的老大姐、阿姨一级的胡鉴美、吴元英、刘衡等。
那一天,烈日当空,紫阳高照,晴空万里,风沙全无。为防止花甲、古稀们
中暑,我们准备了人丹和清凉油;为了怕上了岁数的人们走得太累而难以返家,我
们弄到了几辆汽车把她们载回。
那一天,游行队伍回到报社後,我因实在怕热而在办公室里喝水喘气。大约
是下午二点多钟,一位年青人从五号楼二楼会议...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2048 | 25 不许百姓逃荒
(14)社员大都浮肿干部还都健康
这是1960年2月份某一日(农历1959年十二月)查岈山人民公社对浮肿病的统计
表与后来“**五反”揭发出的情况出入很大,暂且照抄如下:槐树大队浮肿病人28人
,土山大队浮肿病人28人,农场浮肿病人51人,霍庄浮肿病人68人,大里王浮肿
病人31人,查岈山浮肿病人50人,包庄浮庄浮肿病人78人,小陈庄浮肿病人75
人……这一天统计全查岈山公社浮肿病人共计786人。也就是说,这一天时间查岈山
区共有786人的生命正一步步无望地走向死亡。
这786人中没有一个生产队长、大队干部、公社干部,清一色的老百姓!我从小就会
唱:一天吃一两,饿不住生产队长;一天吃一钱,饿不死炊事员。队长见队长,比比蓝
大氅;干部见干部,比比毛呢裤。群众有句形象的俗话,说:“大小是个官,强似卖水
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百姓,顾名思义,就是世上有一百个人都行(姓),你也不能行(姓),你行(姓)也是个
白行(姓),农民哲学家如是说。
所以,豫南几百万老百姓也就别无选择了。
此时,全国性的粮食极度缺乏开始了。各粮食调出省所调的粮食,只完成了调出计划的
一半,100亿斤的...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2048 | 26 1959年。河南南部地区。人们吃干红薯叶,吃野菜,吃野草,吃树叶,吃树皮,吃观音
土,把玉米芯用石磙碾碎吃,到酒精厂挑酒糟吃……。饥饿使人们疯狂,能吃下肚去的
全吃了,不能吃下肚的也吃了,为了活命,人们冒死吃下很多闻所未闻的东西。壁虎、
老鼠、牛粪,大雁屎,人们也抢着吃,人们都饿极了,只要能填肚子的东西,都往嘴里
咽。
(12)你家有吃的非整你不中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仍在发动人们报粮、反瞒产。袁庄大队挖了两个月,
才挖出粮食524斤。袁庄大队孙庄有个傻瓜叫王毛孩,干部问他:“毛孩,你爹藏粮
了没有?”王毛孩傻里傻气地说:“这几天俺爹还在家炒豆子吃哩。”干部大喜过望,
把毛孩爹叫到大队部,逼他交出所藏粮食,毛孩爹坚持说没有,王毛孩说:“爹,都拿
出来吧,咱不能落个半光荣。”他爹看着傻儿子,两眼直掉泪,只好拿出半斤芝麻、几
棒玉米,拍着王毛孩的头,说:“咱都吃不成了。”
后袁庄社员袁满仓十分积极,夜里看到邻居袁发勤家冒烟,骂道:“我没吃的,你家有
吃的,非整你不中。”第二天汇报到大队,说袁发勤藏有粮食。大队干部到袁发勤家去
搜,搜出了5斤豆子,袁发勤的小儿子嘴快,说:“床底下的...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739 | 27 这算个球。看看更猛的:
进山的第三天早晨,小分队抵达了大冰川,传说这附近有一个极低洼的小型盆地,我们
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那处盆地。由于是机密任务,所以不能找当地的向导带路(其实也没
有人认识路),只能凭着制作粗糙的军用地图,在乱草一样的等高线中寻找目的地。
大冰川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落差极大,坡度很陡峭,最高海拔超过六千米,积雪万
年不化;中间一段最长,全是镜子面一样溜滑的寒冰,冰层厚达上百米,最下边又低于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像裂痕一般深深地陷进大地,这里地气偏暖形成了一个罕见的绿
色植物带。在最低的地方,高原反应也减轻了,要是想继续往昆仑山的深处走,就必须
要经过大冰川下的山谷。
出发前工程师曾警告大家,在冰川下边行军不能发出大声响,否则引起雪崩,就得
被活埋在下边。
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结果半路上还是出了事故。在从冰川下到山谷的过程中
,有一位北京来的工程师失足跌下了冰川,我们在冰川下面的绿洲中,找到了他摔得稀
烂的尸体。女地质勘探员洛宁和他是一个单位的同事,见此惨状,忍不住就想放声大哭。
一个姓王的地质专家赶紧用手把她的嘴捂上,小声说:“别哭出声来。”
洛宁把头深深埋在王工怀里...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14887 | 28 这也国情,那也国情,“反奸臣不反皇上”也国情。
秦桧未有高宗授意,敢杀岳飞吗?岳王庙里,列置有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
俟四凶铁铸跪像,反剪双手,跪于阶下,面朝岳坟,遭人啐骂,后墙上尚有一副名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人自作聪明,“何不铸一高宗像于前”,此
铸始于自明正德年间,说的虽是古事,也不可反讥,否则一个借古讽今、含沙射影的罪
名,足使三族九族不保矣。甲午海战败,马关条约签,国人众口一词,欲诛李鸿章谢罪
,而其后的慈禧太后,哪里有反躬自问的忏悔,只是懊恼此事给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带
来了阴影。其实无论忠臣奸臣,皆皇上的替罪羊。何时以忠臣替,何时以奸臣替,要视
具体情况,随机而定。
当年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中,对斯大林执政时期所犯各种错误予以揭发批判,说的虽是邻
国事,最高当权者便坐不住了。1959年6月16日,吴晗发表了《海瑞骂皇帝》,骂的虽
是嘉靖帝,那也不行。
打倒“四人帮”后,所有罪行推到了他们身上,只差也给四人铸铁跪像了。乱自上作,
万恶归纣于四人,此即国情。1974年6月22日,江青来到小靳庄,社员们万分激动,齐
声高呼“毛主席万岁”。不料,江青却回应...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170 | 29 普渡众生---我们的主席
主席天生一张大中华脸,熟悉面相的人说主席是“南人北相”,“男生女相”,“武人
文相”,更是转世的“文殊菩萨”。主席的生日正好是西方的圣诞节。与耶稣相差近
1900年。按信教人的说法,耶稣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后来上帝发现其福音被少数人垄
断,而是派主席来到人间拯救中华民族和全世界劳苦大众。
主席的丰功伟绩可谓数不胜数,诸如 文学家, 诗人,哲学家,军事家,书法家,政治
家等等。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汗牛充栋。然而,主席在给自己的盖棺定论中却只谈到了两
件事,即我们所熟悉的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其
它都是过眼云烟或是为上述两件事服务。
后者“保民远离于水火”---即人民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直到人民到达幸
福的彼岸---共产主义。在佛的眼睛里,这是普渡众生;在上帝的眼睛里,是广播福音
;在主席的眼睛里,是Teacher,是教员,手把手教人民如何脱离水火,手把手教人民
如何远离水火。
主席曾说:“我就怕听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我也忍不住要掉泪”;主席
也曾说:“他还是个娃娃么,快放了,别把娃娃吓坏了”。在听女团员描述练功...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1374 | 30 小引
之所以选这样一件大事来写,是因为近年来看了不少跟伟大人物套近乎的文章。拉大旗
做虎皮,不但有效,而且有趣,至于是否恬不知耻,何必去管。
譬如邓小平去世后,我就看到了文坛上几个一辈子以整人为业、写了许多没有人味的文
章的“革命”作家的自作多情的悼念文章。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敬爱的邓政委救
了我》,咋一看这题目,着实是唬人,还以为他跟邓小平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很像二野
的师长旅长的口气,最次不济也是邓小平的炊事员、马夫什么的。但读了文章,才发现
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这个人其实是被刘邓大军俘虏过来的国民党兵,撕下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章就算参加了
革命,然后就一直在革命队伍里混事。别说他没见过邓政委,只怕连肖永银、皮定均等
二野的中层干部都没见过。现在,那些真正的老革命都去世了,就由着俘虏兵们信口雌
黄了。反正他们知道,那些真正的老革命不会从棺材里跳出来找他们算账。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1978年,邓政委下了一个令,给全中国的右派摘掉了帽子,他是右
派,也摘掉了帽子。其实,中国那批右派里,有铁骨铮铮的好汉,有天真的知识分子,
但也有卑鄙的告密者、整人的急先锋、玩弄权术的小阴谋家、聪明反被...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1 对日侵华不索赔有原因:四野3万名日本兵帮着打国军
(1949年后,大陆历次镇压,几乎没波及日本汉奸,被镇压最狠的是遗留在大陆的国军
。凤凰周刊的文章或许揭示了背后的内幕)
“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了解
放战争,这些更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国主义确实是残
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民有很多。”
上述讲话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6年6月27日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说的。不过,它曾很
长时间几乎不见诸国内报端,沉寂近30年后,这段话背后的历史逐渐为人所知。而我则
无意中扮演了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并与部分当年四野的日本老兵成为朋友。
四野原来曾有日本兵
1990年4月,我时任陕某师政治处主任,一天接到上级通知,要我参加接待从日本来的
“第四野战军日籍战友回娘家访问团”。
日本人到中国回娘家,而且是回解放军的“娘家”,我当时一头雾水,不得其解。我虽
然喜欢阅读部队战史和报纸,但从来还不知道有日本籍官兵参加解放战争。
当时一起参加接待工作的有集团军政治部秘书处长吕兴元,还有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
三医院院长张宝林,副院长尚兴禄。接...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2 前记在河边独步时,一位同志脚上的旧式棉鞋,使我又想起了曾穿过这种棉鞋的李芬同
志——我所最敬爱的生平第一个朋友。
想起她,心脏照例震动一下。照例我觉到血液循环得更加有力。
李芬同志是北大1926年级文预科学生,同年入党,1928年春牺牲于她底故乡——湖南宝
庆。她底死不是由于被捕,而是被她底亲舅父亲送给当地驻军的。这说明旧中国底代表
者是如何残忍。同时,在赴死之前,她曾把所有的三套衬衣裤都穿在身上,用针线上下
密密缝在一起,因为当时宝庆青年女共产党员被捕枪决后,常由军队纵使流氓去奸尸!
这又说明着旧中国是怎样一个血腥、丑恶、肮脏、黑暗的社会!从听到她底噩耗时起,
我底血管便一直燃烧着最猛烈的热爱与毒恨。每一想到她,我眼前遍浮出她那圣洁的女
殉道者底影子,穿着三套密密缝在一起的衬衣裤,由自己的亲舅父送去从容就义!每一
想到她,我便心脏震动,血液循环得更加有力!(在这歌转玉堂春,舞回金莲步的升平
气象中,提到这样的故事,似乎不太和谐,但当前的现实——请闭上眼睛想一想罢,每
一分钟都有我们亲爱的同志在血泊中倒下——似乎与这气象也不太和谐!)
为了民族的利益,我们并不愿意再算阶级仇恨的旧帐。我... 阅读全帖 |
|
i*****g 发帖数: 11893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王实味:野百合花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6 22:32:23 2013, 美东)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实味:野百合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6 22:31:07 2013, 美东)
前记在河边独步时,一位同志脚上的旧式棉鞋,使我又想起了曾穿过这种棉鞋的李芬同
志——我所最敬爱的生平第一个朋友。
想起她,心脏照例震动一下。照例我觉到血液循环得更加有力。
李芬同志是北大1926年级文预科学生,同年入党,1928年春牺牲于她底故乡——湖南宝
庆。她底死不是由于被捕,而是被她底亲舅父亲送给当地驻军的。这说明旧中国底代表
者是如何残忍。同时,在赴死之前,她曾把所有的三套衬衣裤都穿在身上,用针线上下
密密缝在一起,因为当时宝庆青年女共产党员被捕枪决后,常由军队纵使流氓去奸尸!
这又说明着旧中国是怎样一个血腥、丑恶、肮脏、黑暗的社会!从听到她底噩耗时起,...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4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diaoyudaozhengduan/conte
张召忠:钓鱼岛问题上面“没有口径” 这就很可怕
2012年09月13日 03:35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刘炎迅
核心提示:张召忠在接受采访时承认,真正让他紧张的,是口径问题:“比如钓鱼岛问
题,正是热点,如此紧张,上面却‘没有口径,这就很可怕’。”
60岁的海军少将,上了20年电视,点评军事热点,分析国际局势,几乎成为眼下家喻户
晓的电视明星,他粉丝众多,争议也不少,在他背后,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复杂的中国舆
论场,观点分裂、价值观冲撞的不同群体的躁动
身高1米81的张召忠,到哪都会被人认出来,“哟,那不是电视上说军事的将军嘛!”这
位60岁的海军少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教授,又是中央电视台的军事评论员。
做了40多年军人,上了20多年电视的张召忠,很早就博得名声,在他三十来岁时,就发
表了众多专业军事论文,而最近几年,他在央视上屡屡就国际热点话题发声,在获得众
多粉丝的同时,也几乎获得了数量差不多的反对者,分化成支持者“忠蜜”和反对者“
忠黑”两派...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35 这个《右派风云录》共有14章,我懒,只转两章给大家看看,当小说慢慢看,别当正史
,某疯子要抓狂的。我敢说,本版的毛轮们包括某疯子,放当年,95%得打成右派。
1957年的右派,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我一直以有一个当过右派的老爹而感到自豪。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2&tid=781&pid=3922
第二部:右派风云录(二)
2、铁帽如山
我是怎样当的右派
1955年时,我24岁,从宜宾财校毕业后,分配到宜宾县供销社工作己经三年了。但还是
一付学生性格:活泼、热情、天真、单纯,朝气蓬勃,也很幼稚。“五.四”运动的革
命精神,在我们那代青年的思想裡,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希望在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红
旗下,能建设成为民主、自由、富強的新中国。生活在這个时代就是幸福。认为共产党
员和党的领导干部都是聖人,他们大公无私,一心为民,是我们时代的楷模。自觉地对
他们尊敬有佘,唯命是從。相信在這个革命大家庭裡,不会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奸
妾小人。所以我热情努力的工作,坦诚待人,毫无顾慮,看不惯的事就要说,对人民有
利的事就要做。
1955年3月...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6566 | 36 【环球网综合报道】日本《每日新闻》7月22日刊文称,朝鲜当局近来加快了劳务输出
步伐。在金正恩下令后,朝鲜正在对外输出从建筑工人到IT产业从业人员在内的各类劳
工。外出务工大军的主力则是赴友邦建筑工地务工的朝鲜人民军士兵。6月底,《每日
新闻》记者采访了一名在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建筑工地上干活的人民军预备役男子。
男子指着一座在建高楼说:“就住在工地上。把一层毛坯楼隔成一个个单间,大伙在那
儿起居。这个工地建好了,再去另一个工地,同样吃住在那里。建好再去下一家。就这
样过了3年。”
若干年前,这个男子和妻子、女儿住在咸镜北道的一个村子里,村子距平壤500公里。
他是在女儿两岁时来蒙打工的。男子说,给家人打电话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总是随身带
着女儿的照片,照片是家里随信寄来的,有空就瞅几眼。
文章称,朝鲜在强行试射远程导弹、实施核试验后,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持续紧张。“今
年春天,我们差点就和美国打起来。只要打败美国,我们的日子就会更好。只要国家召
唤一声,我马上就回国战斗。”男子倒背如流般讲着朝鲜的官方立场。
文章还指出,在蒙古国,朝鲜劳工集体生活,集体劳作。10人一组,选出组长、炊事员
和... 阅读全帖 |
|
u**c 发帖数: 17972 | 37 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mavni0726.html
“优才征兵”是持合法签证者入籍美国实惠选择
美国陆军“紧缺人才征兵计划”招募持合法签证的双语移民或有医疗技能的人士,应募
者可以跳过绿卡申请程序入籍
美国陆军“紧缺人才征兵计划” (Military Accessions Vital to the National
Interest)自2013年5月28日开始征召30名华裔,过去两年在美合法居住、无永久居民身
分的17至34岁半华裔,均有机会通过加入美国陆军的方式,跳过绿卡申请程序,快速成
为美国公民。根据美国陆军征兵处透露,“紧缺人才征兵计划”主要希望能招募到懂中
文、韩文、泰语、菲律宾语等亚洲国家语言的双语人士或者有医疗背景的人士。
继2009年和2012年之后,2013年是陆军第三次开放“紧缺人才征兵计划”。项目第一次
在2009年开始后,不少急于办身份或者就业困难的华人学生都积极应征,2012年原计划
在全美共征收120名中、英双语新兵,名额临时改为60名左右后两个月内就满额。2013
年中/粤、...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1793 | 38 点击进入下一页
■ 8月6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号”直升机航母在横滨举行下水仪式图IC
点击进入下一页
■日本侵华海军旗舰“出云号”(黄浦江停泊中)资料照片
昨天下午,日本海上自卫队22DDH型直升机航母在横滨下水。该舰满载排水量2.7万
吨,可搭载14架直升机,并有可能搭载F35隐形战机,战争中可作为“海上基地”。
22DDH舰命名沿用了二战中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的名号,据称
此一命名“在军方内部获得了高度认可”。而昨天也是广岛遭原子弹轰炸68周年。
抗日战争史学者指出,日本此举必将激怒二战中饱受日本军队伤害的中国人民和亚
洲人民,也将加深世人对日本政府政治动向的疑虑。
长期盘踞黄浦江吴淞口
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之际,上海市民阮圣川曾向本报记者讲述其父经营的粮油铺被
“出云号”炸毁的往事。昨日记者再度前往阮家,其夫人说,阮先生已于3年前去世。
不过关于阮家的这段往事,阮圣川父亲阮廷俊老人生前结合当时报章报道写过一份手记
,真实记录了日军的罪行。阮廷俊老人曾在大码头街17-19号(今复兴东路杨家渡口一
带),开过一家泰昌粮油店,1937年4月刚刚装修好开业,4个月后,...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39 财政供养下的临时工群体:待遇低工作苦违规多
2013年08月09日22:26 新华网 我有话说(1136人参与)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在社会管理和
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加重,现有人员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一些地方在编制外大
量使用“临时工”。7日,人社部发布《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辅助
性岗位用工比例拟不超过10%。
对于临时工的境遇,记者最近在皖、鄂、赣、湘、晋等部分省市调研采访了解到,
一些地方在编制外大量使用“临时工”,已成为财政巨大负担。他们的工资有的纳入地
方财政供养预算,有的则靠部门创收“罚没款”发放。由于大部分临时工文化水平较低
,缺乏专业知识,工作辛苦但待遇低下。由于缺乏合法身份,部分临时工违法参与“执
法”,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成因:编内严控,编外膨胀
自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各地根据中编办核定的行政事业编制数量,严控超编
进人;另一方面,记者在基层采访了解到,有的部门为了强化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人数
必须达到一定的人口比例。
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人事科科长马磊告诉记者,宿州市现有人口649万,核定警察
...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0 对了,还有油票。
我老曾经见过食堂的炊事员用大塑料桶提着油往食堂外面走。
食堂是消耗油的地方,不是生产油的地方;你从里面往外面拿油,显然是贪污我们的油
往你自己家里拿,这种推理没错吧? |
|
R******o 发帖数: 1572 | 41 高岗夫人李力群谈高岗、彭德怀、林彪等
作者:qujian20
发表时间:2009年4月28日
高岗彭德怀之谊
高岗在东北期间正值朝鲜战争。高岗和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配合得也非常好,与彭
德怀个人关系密切。高岗自杀以后,高岗夫人李力群带着四个孩子被赶出原来的住处。
李力群说:“就把我住的地方换了,叫我从新街口搬到宣武区了。当时我家里连暖
气都没有,没有炉子,孩子,三个大的在学校住宿,小的跟着我。我冻的……彭老总偷
偷地叫警卫员去看我,问我有什么困难。警卫员都不敢说他是彭老总派去的,就是说有
一个老头子,在沈阳跟你家里吃过饭。我就说,是彭老总,那警卫员摆手叫我不要说彭
老总。”
被陈云“出卖”
高岗在东北期间还同陈云发展了密切的个人友谊。
李力群说:“陈云根本不能出去,就在家里想想、说说。到前方,到农村不都是靠
高岗嘛。陈云过去还说,哎,老高啊,你很体贴我身体不行。你在下边跑。咱跟陈云的
关系应该很密切。尤其高岗到北京,陈云要打听高岗,说毛主席老找你谈话,跟你说。
高岗不是把陈云当成圣人了嘛,结果就被“出卖”了嘛。
“所以毛主席跟高岗说,陈云这个人是不可靠的,形势好了他就出来... 阅读全帖 |
|
|
D******e 发帖数: 11265 | 43 1929年1月,工农红军第四军错误地决定彭德怀部留守,主力离开根据地,导致连连败
仗。2月10日-11日,大柏地战斗。红四军在军队每人只有20发子弹的情况下做出“最
后一掷”[22],伏击了冒进的刘士毅部,战至第二天上午弹尽粮绝,许多士兵用树杈、
石头、空枪与刘士毅部搏斗,获得胜利,俘800余国军,毛泽东表扬红28团战斗力强,
能打硬仗[23]。
3月,红四军将原来团的建制改为纵队,编为3个纵队,21岁的林彪任主力第一纵队纵队
长(又称司令,师长级),陈毅任党代表。
这时的林彪不接近士兵和下级干部,从来不和下级漫谈、说句笑话。他说“带兵要严,
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1929年夏,闽西虎冈纵队司令部一勤务员拿了平民一点财
物,林叫来问了几句,立即拔手枪打死。当年12月在古田,第一支队部一炊事员偷了一
双鞋,查获后该支队支队长王良、政委李赐凡向林面报,林立即指示要执行纪律,由支
队枪毙。[14]
5月23日至6月19日的龙岩战斗中。红四军三次攻占龙岩,第三次时的突袭将守城的陈国
辉旅2000余人歼灭,毛泽东、朱德表扬红一纵队在龙岩的两仗打得十分漂亮[24]。 |
|
w*******e 发帖数: 15912 | 44 洪奇 摘编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http://blog.huanqiu.com/49245/2010-03-02/517520/
洪奇按: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根据《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专访毛主席警卫员易以
禄》摘编的。
人物简介:易以禄,男,1937年阴历4月初8出生于湖北省竹山县宝丰区黄栗乡水田
大队郑家沟,1958年入党,1958年11月至1963年7月给毛主席当警卫员,1963年7月,响
应毛主席的号召,退伍回乡,先后当过社员、生产队长、民兵连长、村支部副书记、支
部书记。1971年中央警卫团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派专人调查易以禄下落,人们才知道易
以禄的真实身份和经历。此后,他先后担任原明清公社武装部长、潘口乡副乡长等职,
直到1997年退休。现居住在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二道坊村。
关键词:毛泽东 毛主席 周总理 警卫员 易以禄
毛主席有个习惯就是吃饭不用饭桌,一般在办公桌上用餐,也许是因为个子大的原
因,他的饭量特别大,每餐四菜一汤两碗饭都吃得精光,后来保健医生给炊事员下了个
规定,保证每四个小时给毛主席送一次饭。
毛主席对身边的人很亲切,他对丰泽园里的花工、清洁工... 阅读全帖 |
|
u**c 发帖数: 17972 | 45 人民日报气急败坏啊
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mavni0726.html
美国陆军“紧缺人才征兵计划”招募持合法签证的双语移民或有医疗技能的人士,应募
者可以跳过绿卡申请程序入籍
美国陆军“紧缺人才征兵计划” (Military Accessions Vital to the National Inte
rest)自2013年5月28日开始征召30名华裔,过去两年在美合法居住、无永久居民身分的
17至34岁半华裔,均有机会通过加入美国陆军的方式,跳过绿卡申请程序,快速成为美
国公民。根据美国陆军征兵处透露,“紧缺人才征兵计划”主要希望能招募到懂中文、
韩文、泰语、菲律宾语等亚洲国家语言的双语人士或者有医疗背景的人士。
“杀头活计有人做,赔本活计没人做”。“紧缺人才征兵计划”每次都是刚开始就报名
人数爆满,不是没有理由的。许多华人将在美当兵看作是一个相当实惠的“铁饭碗”,
大多是华人学生、持工作签证者选择参军,他们很了解募兵计划对自己带来的好处。按
美国陆军现行标准,每位军人从进入基地的那一天起,就可领到薪水。高中毕业入伍的
第一年列兵(E...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46 历史真相 >>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上篇:地区篇〗>> 第一章 一、信阳
事件
第一章 一、信阳事件
光山县县委书记处书记刘文彩,到槐店公社主持“反瞒产”运动,连续拷打40多个农民
,打死4人。光山县公社一级干部中亲自主持和动手打人者占93%。关于这个槐店公社,
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李立1960年11月28日向吴芝圃的报告中提供了更加重要的情况,现
摘抄如下:
光山县槐店人民公社1959年秋灾,全社平均亩产172斤,总产1191万斤。公社党委
报亩产626斤,总产4610万斤。县里分配征购任务是1200万斤。超过了全公社的实际总
产量。为了完成征购任务,他们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大搞反瞒产,把群众仅有的口粮搜
刮一空。征购入库1039万斤。食堂普遍停伙,死人现象相继发生。刘文彩和公社党委把
食堂停伙死人归于富裕中农进攻,阶级敌人的破坏,归结为两条道路的斗争在粮食问题
上的表现,反瞒产斗争持续8个月之久。六七十天内粒米全无,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全公社原有36691人,8027户。从1959年9月到1960年6月,死亡12134人(其中,男
7013人,女5121人),占原有人...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7 搜了一下,所有转的文章都指明是来自于人民网,但是人民网原文最初题目是
“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 家风之严"不近人情",后来的转述却变成了“夹着尾巴做人”
2013年10月14日10:39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习仲勋传》下卷封面 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陈苑)2013年10月15日,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
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习仲勋同志,人民网文化频道特精选《习仲勋传》(下
)中的部分章节,为您揭秘习仲勋同志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与家风,讲述他与夫人齐心
风雨相伴,对孩子言传身教,用一言一行影响着家人的故事。
习仲勋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在工作上他实事求是、公正无私、作风严谨、清正
廉明,在家庭生活中他既是一位充满爱心又体贴入微的好丈夫,又是一位和蔼慈祥而又
家训严厉的好父亲。他感情丰富,个性鲜明,既有铮铮铁骨,又有绵绵柔肠;他爱憎分
明,严慈相济,既敢言敢怒不顾个人进退得失,又宽厚大度没有半点个人私隙。他时刻
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12375 | 48 1。教育女儿夹着尾巴做人。
2。为了怕女人们破坏习家形象,把它们姓改成齐了。
3。传言习胖对其姐姐姐夫经商不满意。。。
搜了一下,所有转的文章都指明是来自于人民网,但是人民网原文最初题目是
“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 家风之严"不近人情",后来的转述却变成了“夹着尾巴做人”
2013年10月14日10:39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习仲勋传》下卷封面 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陈苑)2013年10月15日,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
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习仲勋同志,人民网文化频道特精选《习仲勋传》(下
)中的部分章节,为您揭秘习仲勋同志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与家风,讲述他与夫人齐心
风雨相伴,对孩子言传身教,用一言一行影响着家人的故事。
习仲勋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在工作上他实事求是、公正无私、作风严谨、清正
廉明,在家庭生活中他既是一位充满爱心又体贴入微的好丈夫,又是一位和蔼慈祥而又
家训严厉的好父亲。他感情丰富,个性鲜明,既有铮铮铁骨,又有绵绵柔肠;他爱憎分
明,严慈相济,既敢... 阅读全帖 |
|
p***i 发帖数: 194 | 49 来点背景材料。新冲你有些糊涂了。
高岗自杀毛泽东心情纠结 曾两次说要给他打电话
(2013-07-06 05:05:33)[编辑][删除]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党史
本文摘自《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口述史》,马社香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1953 年12月中旬,毛泽东在前往杭州前,决定派陈云沿着高岗南下的路线代表中央向
高岗游说过的干部打招呼,要求他们不要上高岗的当。毛泽东还特地嘱咐陈云转告正在
外地休养的林彪:“林彪如果不改变意见,我与他分离,等他改了再与他联合。”12月
19日,陈云离开北京。他先后在上海、杭州、广州、武汉等地向有关负责是,通报高岗
用阴谋手段反对刘少奇、分裂党的问题。在杭州,陈云向林彪转达了毛泽东嘱咐的话,
并把高岗如何利用四野旗帜、如何在全国财经会议上煽动各大区负责人,如何到处活动
等问题告诉了林彪。林彪答复说:“对这件事主席和你比我了解,我同意。”林彪又问
陈云:“想不想当党的副主席?”陈云说:“我不配,不要当。”林彪说:“那么除了
刘少奇外不要再提别人了。”林彪还说:“高岗可能自杀。”陈云立刻把他同林彪谈话
的情况报告毛泽东。毛泽东问陈云:“难...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20306 | 50 你们谁想省饭钱, 可以搭伙吃大锅饭, 一个炊事员,一两口大锅,使用中国农贸市场
的生原料, 供应200人的每日三餐一荤一素一饭一汤。 平均每份饭菜的成本世界最低
。 这是汉族大家族的传统伙食方式, 世界独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