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 发帖数: 14447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1979年11月13日)
我们党的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一向具有艰苦朴素、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这
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封建特权思想和
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和毒害,党内有少数领导干部利
用职权,谋求私利,生活特殊,影响恶劣,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使党的威信受到损
害。
目前,我们党正动员和率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克服林彪、“四人帮”破坏造成的严
重困难,向着祖国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进军。在这个关键时刻,党的各级干部,特别
是高级干部,自觉地以身作则,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起模范带头作用,与人
民同甘共苦,这对于团结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搞好“四化”建设,有着极
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着既反对领导干部生活特殊,又反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根据国家经济情况
并保证工作需要,对中央机关、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的高级干部生活待遇,作如下若
干规定:
一、宿舍
(一)一个高级干部的宿舍只能有一处,不得同时占用两处。调到外地工作时,应将
原宿舍交回。家属不能随迁的,其宿舍另行...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2 再打一次毛轮的脸,如果他们还有脸的话。得干活去了,不灌水了。十月份不在菌斑发
帖,立此为据。
http://www.eeo.com.cn/2012/0413/224408.shtml
2012-04-13 14:39
导语:那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大跃进导致大饥荒。刘少奇曾用“三分天灾
,七分人祸”为悲剧定性
韩福东/文
1984年,文史工作者朱全森去四川省达县高家沟村做有关民国时期的文史调查,令他遗
憾的是,想要找寻的人大多都在1960年前后饿死了。
“他们说那一阶段饿死了40多人,我不相信,认为是造谣。那个村的公共食堂总共百来
人。”朱全森对我说,2001年他参与编写《达州市志》时亲自去这里调查大跃进期间食
堂情况,约来原食堂负责人高思仁,“一家一家清理查核,发现饿死了26人。”虽比40
余人少,但比例也是相当惊人。这是朱全森所知达县县城附近大跃进期间饿死人最多的
食堂之一。
据《达县志》,1959年至1962年,达县人口出现罕见的明显减少。1958年,达县人口总
数为931944人,到1962年,降为879300人,共减少52644人。平均每年减少约13000人,
而在1...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3 标题:“反恐尖刀”保人民平安——记武警新疆总队四支队特勤中队
初冬,天山已是寒风刺骨。
突然,数辆疾驰的反恐装甲车戛然而止,15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一跃而下,迅速登上
一架早已等候的直升机。顷刻,马达轰鸣,战机已盘旋在数十公里外的山坳中,特战队
员从天而降。“注意隐蔽,快速搜捕!”指挥员一边下达命令,一边率分队呈战斗队形
向深山进发。半小时后,枪声大作……
这不是影视剧中的镜头,也不是演练演习的场面,这是一次生死较量的反恐战斗。担负
作战任务的,就是被誉为“反恐尖刀”的武警新疆总队四支队特勤中队。
警报声中,又一场反恐战斗即将打响
一个多月前,数十名暴恐分子砍杀群众残忍作案后,逃至天山深处藏匿。对手阴险狡诈
,熟悉地形地貌,且持有抢夺的枪支弹药,如不及时捕歼,后果不堪设想。
“让特勤中队上!”关键时刻,总队首长作出决定。
特勤中队驻地距离作战地域千余里,为何要让他们连夜跨区增援?该支队政委王智忠介
绍说:“这个中队以善打硬仗、险仗著称,是天山脚下一把令暴恐分子闻风丧胆的‘反
恐尖刀’。”
此时,天空飘起雪花。中队长刘琳带领官兵连续翻越5座高山搜索了近10个小时,30多
公斤重的背囊压得...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4 高压锅
拉萨海拔近三千七百米,氧气含量仅有海平面的70%,水在摄氏75度上下时就开了,做
出的米饭是夹生的,蒸馒头是死面的,要吃上熟的主食,就必须使用高压锅。我当兵时
,连队已经使用了高压锅(高压锅何时研制,是不是为西藏军区研制的,何时开始使用
等问题,我没有考证过,当时在内地,高压锅也是个新鲜物件,很多人想象不出它的模
样)。高原连队使用的高压锅,锅体就像一个大水缸,被埋进高高的灶台上,只露出锅
口,锅盖和锅体用八个大大的镙栓连接,锅盖上有一个小小的压力表,锅内有五层屉,
可蒸下近百斤的米饭。使用高压锅,人必须站在灶台上操作,放屉、放气降压、取屉都
必须站在灶台上,一顿饭下来,炊事员在灶台上爬上爬下五、六次不说,还要从锅里提
进提出几十斤重的食物。好在我个子高,上上下下不用特别费力。但有时也大意失荆州
,因为冬天,灶台上和地上都结着一层薄薄的冰,得意忘形时一不小心也常常从灶台上
摔下来,不是磕着膝盖,就是墩着屁股。好在年轻,虽然痛几天,还没有落下残疾。更
有甚者,一次我正准备刷洗高压锅时,脚下一滑,险些一头栽进高压锅里,是站在灶台
上的班长提着我的后脖子领子把我拎起来的。
高压锅可以...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20306 | 5 如果希特勒在一战中只是个通讯兵,就比较成问题了,因为通讯兵一般没有战功。
中国也可以把战斗英雄的称号授予炊事员,但前提是这个炊事员必须有特别瞩目的战功
,比如用一根扁担俘虏了敌军一个全副武装的班。 单纯说这个炊事员在炮火中奋不顾
身地炒菜是不够的。 |
|
M******a 发帖数: 6723 |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20/09/449862_87772708.shtml
杨迪之子再谈“毛岸英之死”
2011-01-20
目录
一.解析“最正宗回忆录”中的纰漏
二.还原“毛岸英之死”的经过
三.答疑
四.劝说篇
一.解析“最正宗回忆录”中的纰漏
讨论关于“毛岸英之死”的问题,我的原则是就事论事,只讲事实和道理,绝不对
人,更不会去指责人、骂人、侮辱人。所以在上篇发言中,我尽量避免指名道姓地批驳
某人的观点、论据,只是心平气和地说说我知道的情况和我自己的分析推理,因为实在
没必要为一件六十年前的“陈年老帐”闹得大家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更何况此
事的当事人和见证人都是父亲多年的老战友,都是我敬重的前辈。
但是,有一篇在网上被称为“最正宗”、“最权威”、“最真实”、署名“成普”
的回忆录,确实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了。因为“成普”是最直接的当事人之一,因为
他的“回忆录”纰漏实在太多,让人产生太多的疑问,很多东西它不仅不能说清真相,
还对人们产生误导,使问题的讨论陷入混沌之中,无以休止。了。
我看了成普前辈的简历,他不仅是我们的湖南...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解放军报2月8日报道,第31集团军某旅着眼战场特点提升保障能力,便携式保温保鲜箱
亮相训练场。该旅成立攻关小组,研制移动背负式保温保鲜箱,采用可漂浮的防水防弹
材料制作箱体,箱内加装保温层和制冷层,保证饭菜较长时间内不变质。在野战条件下
,饮食保障是维持部队战斗力的基础,是否能合理的供应伙食,直接影响官兵战斗力。
26集团军也开发了战场用保温保鲜箱,但是否具备“两栖作战能力”不得而知
《解放军报》原文如下:
前不久,记者在第31集团军某旅一场对抗演习中看到,完成武装奔袭、划舟潜行等高强
度训练课目后,官兵打开移动背负式保温保鲜箱,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这种单兵移动背负式保温保鲜箱,有效解决了热食前送、炊事员自身防护和食品保鲜
等问题。”该旅保障部军需科科长李洪俊告诉记者,作战行动中官兵抵近“敌”前沿侦
察,解决吃饭问题主要靠自带。传统保温箱保温时间短,除携带自热食品外,只能携带
当天制作食品。加之传统保温箱属于肩扛手提式,导致炊事员自我防护能力受限,制约
了部队战时后勤保障行动。
为让官兵在岛上训练时吃上热饭热菜,该旅成立攻关小组,研制移动背负式保温保鲜箱
,在设计结构、材料等方面与...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10330 | 8 任正非: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 放弃一部分平庸的员工
2019-01-20 13:07:16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高管培训 举报
18026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更多
(原标题:任正非连发两封内部电邮讲话:准备过苦日子,不增值的管理都让它消亡)
任正非: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 放弃一部分平庸的员工
2019年1月18日,任正非连续签署新年006号、007号总裁办电子邮件,对当前环境下,
华为人力资源战略重心工作进行了规划,为持续激活组织将加大自我改革和队伍“换血
”力度,甚至不惜放弃部分平庸员工,降下人力成本,一切向“作战”靠拢,努力让所
有形式主义的不增值管理都消亡。
任正非: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 放弃一部分平庸的员工
过去公司人力资源对标功能组织建设,逐渐脱离作战系统,建立了自我封闭体系,成了
落后于业务发展需要的体系。
人力资源是主战部队的助手,作战需要资源,人力资源要对资源负责任。
什么是“资源”?
就是优秀的员工(各级骨干+英雄+领袖),以及合理的作战队形。
所以,人力资源体系一定要改革,HR要注重绩效管理、组织激活、领袖选拔、英雄评选
,其他事务性工作(如签证、人事……... 阅读全帖 |
|
q***7 发帖数: 2011 | 9 据解放军报10月21日报道,国外有名军事家说过:“胜利是一朵美丽而灿烂的鲜花,后
勤则是鲜花的茎秆,没有茎秆,就没有鲜花。”诚然,战争离不开后勤。现代高技术战
争更是如此,交战双方在后勤保障能力上的较量,攸关战争胜败。军委提出,要把建设
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作为
新时期我军后勤“三大建设任务”。其中,保障打赢是核心。增强姓军为战意识、后勤
先行意识、全维参战意识,建设打仗型后勤,是全军后勤战线全力探索推进的时代课题。
从今天起,我们开辟《建设打仗型后勤·新闻案例评析》专栏,聚焦建设打仗型后勤新
探索,欢迎赐稿。
官兵亲历
老炊事班长“砸了锅”
■西藏军区某团炊事班班长隆东
在炊事班干了不少年头,大大小小的演练也参加过不少,但今年野外驻训的那次战斗却
让我终生难忘——我这个老炊事班长“砸了锅”,而吃亏就吃在埋锅造饭上!
那次演练,为了让战友们从战场上一下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我提前带领炊事车到
达冲击展开地域。谁知蓝方发现后,通过我们备餐阵势判断后方必有大部队。他们并未
急于出击,而是顺着炊事车车辙布好“口袋阵”,把我们后续部队“包了...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10 提供给日本战犯超一流的伙食标准
初来乍到时日本战犯曾大闹管理所,把高粱米饭倒掉要求吃大米饭,经过总理批准,不
但给他们都吃上了大米饭,而且还分出大灶、中灶、小灶的级别来。官当得越大,杀中
国人越多就吃得最好。将官级吃小灶;校官级吃中灶;校官以下吃大灶,这大灶也相当
于当时东北中等家庭的标准。
为了让这些战犯们吃饱,吃好,吃熟、吃热,吃得卫生,食堂里增添了切面机、绞肉机
、面包炉、烘烤箱、电冰箱等。六十年前这些都是高级宾馆高级点心店里才拥有的设备
,如今都在为日本战犯服务。管理所除建立了一支阵容不小的30人炊事员队伍外,还特
地从沈阳、哈尔滨请来了厨师和面包点心师。
为了让战犯吃到新鲜蔬菜,管理所开辟了40亩菜园,种了各种蔬菜。还建有暖棚,即使
寒冬腊月季节,也能提供新鲜的蔬菜。此外还建有可储存几万斤蔬菜的菜窖,保证吃到
下一年新菜上市还有富裕。院外还设有养猪场、养鸡场、奶牛场,战犯管理所就像是自
给自足的人间乐园。
战犯们每天吃的仅副食食谱就有40多种,做到每周菜谱不重样。炊事员们还都学会了做
日本特色的饭菜,如“甜不辣”、“米绍汤”、“苏泊汤”、“炸肉串”、“八宝饭”
、“达子饭”、...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11 提供给日本战犯超一流的伙食标准
初来乍到时日本战犯曾大闹管理所,把高粱米饭倒掉要求吃大米饭,经过总理批准,不
但给他们都吃上了大米饭,而且还分出大灶、中灶、小灶的级别来。官当得越大,杀中
国人越多就吃得最好。将官级吃小灶;校官级吃中灶;校官以下吃大灶,这大灶也相当
于当时东北中等家庭的标准。
为了让这些战犯们吃饱,吃好,吃熟、吃热,吃得卫生,食堂里增添了切面机、绞肉机
、面包炉、烘烤箱、电冰箱等。六十年前这些都是高级宾馆高级点心店里才拥有的设备
,如今都在为日本战犯服务。管理所除建立了一支阵容不小的30人炊事员队伍外,还特
地从沈阳、哈尔滨请来了厨师和面包点心师。
为了让战犯吃到新鲜蔬菜,管理所开辟了40亩菜园,种了各种蔬菜。还建有暖棚,即使
寒冬腊月季节,也能提供新鲜的蔬菜。此外还建有可储存几万斤蔬菜的菜窖,保证吃到
下一年新菜上市还有富裕。院外还设有养猪场、养鸡场、奶牛场,战犯管理所就像是自
给自足的人间乐园。
战犯们每天吃的仅副食食谱就有40多种,做到每周菜谱不重样。炊事员们还都学会了做
日本特色的饭菜,如“甜不辣”、“米绍汤”、“苏泊汤”、“炸肉串”、“八宝饭”
、“达子饭”、...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0018 | 12 上个世纪中叶,疯道人在合川也算得上响当当的人物。人们可能不知道县大老爷,但说
起疯道人,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讲出几则故事。
年轻时,我跟疯道人同处一镇,且同他的唯一传人——杨瞎子沾亲带故,所以常有交谈
,得些底细。当年叱诧合武五县的风道人,而今疯道人早已作古。虽在民间亦有口传,
但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可每当看到路边那些看相的,算命的,合八字的,抽花针的,
照水碗的,拿神算盘的,打着生命科学幌子的,我都会摇头叹晚思之道人。
疯道人生于1907年,本姓张,字永民。祖居钱塘泥溪镇大河边。永民八岁时,父母双亡
,成为孤儿。那年月,本有族人收养,可张永民身体单薄,其族人皆担心做不来什么事
,大家爱管不管,也没人出来主持落实。因此,他成了泥溪街头一个小叫花子。
一个赶场天,镇上来了一个行脚道人,六七十岁,须髯雪白,仙风道骨。老道人手持铁
杖,铁杖上挂着“算命如神”的幌子。老道人虽然形貌特别,引人注目,可就是没几个
问津。从老道人来到镇上起,张永民便一直站在他的身边,注视着这位不速之客的一举
一动,一言一行。当晚,老道人住进栈房。第二天一早,老道人出栈,发现永民就在道
人的门外蹲了一夜。早餐后,老道人离... 阅读全帖 |
|
x*******a 发帖数: 11067 | 13 作者简介
陆文夫(1927年3月23日-2005年7月9日),江苏省泰兴县人,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
名誉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苏州杂志》主编等。
陆文夫毕业于苏州中学。1949年毕业于苏北盐城华中大学。同年赴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
。1949年渡江回到苏州,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八年。1955年开
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1957年调江苏省文
联从事专业创作,因参加筹办《探索者》同人刊物,被打成右派,长期下放农村、工厂
劳动改造,直至1978年才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1988年开始直到去世前,一直致力于主
编《苏州杂志》。
陆文夫作品题材大都以苏州风情为主,被人冠以“陆苏州”的雅号。主要作品有《美食
家》、《井》、《献身》、《小贩世家》、《小巷深处》、《老苏州》等。其中《美食
家》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美食家 一、吃喝小引
美食家这个名称很好听,读起来还真有点美味!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加以解释的话,不
妙了:一个十分好吃的人。
好吃还能成家!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想到的事情往往不来,没有想到的事情却常常... 阅读全帖 |
|
q***3 发帖数: 5088 | 14 《凤凰周刊》:司继才口述:我的夹边沟记忆
“人们都说我是一个红色知识分子。”这是笔者到了西安司继才对笔者说的第一句
话。他是目前尚在人世的对夹边沟情况最了解的人。一个他当年的下属在夹边沟农场当
管教,照顾他。司继才以前在那里搞宣传,做过很多具体琐碎的事情,知道很多不为人
知的事情。
我是1928年7月14日生的,原籍山东省青州。1941年入陕西省三原第三中学学习。
1943年初中毕业后,到了陕甘宁边区,延安第二高级师范毕业。 1943年参加了八路军
。1952年进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56年毕业。1956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第十
师28团宣传股长、师宣传科科长。同年,我在兰州讲师团任团长,1957年任中国国家建
筑工程部兰州总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
我的前半生是很顺利的,不然那时人们怎么说我是红色知识分子呢,争着抢着要我
呢?1957年时,我被卷进了“以刘志强为首的右派反党集团”里。大鸣大放时,鼓动人
们放下包袱给党提意见,当时反复说,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我当时是整风
运动办公室主任。我们宣传科的杜克发言说,党委有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党委里有
宗派主义;党委会里不纯,... 阅读全帖 |
|
x********e 发帖数: 457 | 15 1953年12月22日
张子龙被美方特务谋杀的经过
【新华社开城二十二日电】美方企图派遣所谓“辩护律师”,在印度看管部队的军事法
庭上为谋杀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张子龙的七名蒋匪特务凶犯“辩护”,其目的显然
是企图掩饰这些杀人凶犯的滔天罪行,借以逃脱美方指使这些凶犯谋杀要求遣返的战俘
的严重责任。
但是,美方特务谋杀张子龙案件的铁证如山,决非美方任何抵赖手段所能推翻。下面就
是在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调查张子龙被谋杀事件时,当场出来作证和要求遣返的二十八名
我方被俘人员所揭露的美方特务谋杀张子龙的经过。
(一)张子龙坚决要求遣返受到残酷迫害
张子龙是江苏人,二十六岁,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上士,一九五一年被俘以后,一
直住在釜山战俘病院。一九五二年七月被送到济州岛摹瑟浦第三战俘营,一九五三年九
月十三日被移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以后,在第二十八号营场三中队十一小队一班。
张子龙一直坚决要求遣返回国,但是被美方用暴力强迫列为所谓“拒绝遣返”的战俘。
他在去年九月和十月在济州岛上时,曾三次企图逃出拘留所谓“拒绝遣返”战俘的战俘
营,到拘留直接遣返战俘的第八号战俘营去,但是都被美军岗哨抓住,押送回...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43926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2017 (萎缩男2017),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防水防弹保温饭盒,吃货集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7 21:51:02 2017, 美东)
解放军报2月8日报道,第31集团军某旅着眼战场特点提升保障能力,便携式保温保鲜箱
亮相训练场。该旅成立攻关小组,研制移动背负式保温保鲜箱,采用可漂浮的防水防弹
材料制作箱体,箱内加装保温层和制冷层,保证饭菜较长时间内不变质。在野战条件下
,饮食保障是维持部队战斗力的基础,是否能合理的供应伙食,直接影响官兵战斗力。
26集团军也开发了战场用保温保鲜箱,但是否具备“两栖作战能力”不得而知
《解放军报》原文如下:
前不久,记者在第31集团军某旅一场对抗演习中看到,完成武装奔袭、划舟潜行等高强
度训练课目后,官兵打开移动背负式保温保鲜箱,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这种单兵移动背负式保温保鲜箱,有效解决了热食前送、炊事员自身防护和食品保鲜
等问题。”该旅保障部军需科科长李洪俊告诉记者,作战行动中官兵抵近“敌”前沿侦
察,解决吃饭问题主要靠自带。传...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17566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king (Mr Doctor),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老辈子们讲的古有意思多了:疯道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0 20:45:49 2012, 美东)
上个世纪中叶,疯道人在合川也算得上响当当的人物。人们可能不知道县大老爷,但说
起疯道人,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讲出几则故事。
年轻时,我跟疯道人同处一镇,且同他的唯一传人——杨瞎子沾亲带故,所以常有交谈
,得些底细。当年叱诧合武五县的风道人,而今疯道人早已作古。虽在民间亦有口传,
但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可每当看到路边那些看相的,算命的,合八字的,抽花针的,
照水碗的,拿神算盘的,打着生命科学幌子的,我都会摇头叹晚思之道人。
疯道人生于1907年,本姓张,字永民。祖居钱塘泥溪镇大河边。永民八岁时,父母双亡
,成为孤儿。那年月,本有族人收养,可张永民身体单薄,其族人皆担心做不来什么事
,大家爱管不管,也没人出来主持落实。因此,他成了泥溪街头一个小叫花子。
一个赶场天,镇上来了一个行脚道人,六七十岁,须髯雪白,仙风道骨。老...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618 | 18 我想我上篇已说,我认为Dr. Carlos and Dr. Nightlife两人最大的问题都是fail to
find common ground. 但作为辩论的反方,Dr. Carlos更有义务find common ground.
但是以下你的评论很有逻辑和科学修养问题:
对照组当然会有阳性结果,在生物研究中完全没有阳性结果的对照组很少见。关键是和
研究对象的区别多大,是否统计上显著?A P-value or t-test is very important.
Nightlife
Dr. Carlos的这些证据只能证伪个别炊事员情绪失控的假设,却不能证实政府食品控制
不力的假设。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 这里面最大的逻辑漏洞是无证
据地假设了政府对炊事员有严格的控制力,州长和署长的讲话对炊事员的行为有直接影
响。
科学文献里引用和自己文章结论不一致的文献是太常见的事了。Dr. Nightlife并未表
明他完全同意Cloudia的观点。Dr. Nightlife有可能是引用Cloudia的一个实验结果,
而Dr. Carlos引...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4596 | 19 香山农场、玉泉山农场和巨山农场的建设及其与之配套的食品特供保障体制的建立,开
创了中国食品供应方面的几个第一:
其一,开始使中南海的副食水果供应与北京普通市场完全隔离,做到每样蔬果来历
清晰,使食品从生产到分配全程跟踪,全程监控,以保证领导人的饮食安全。“特供”
无小事。北京市二商局干部高智勇2007年在《炎黄春秋》杂志撰文回忆,过去为保证绝
对安全,涉及“特供”事务的业务干部与职工可由商业局选调,但保卫干部与化验人员
,必须经由公安部八局任命和市公安局选派。政治上是否可靠,出身背景、家庭成分都
是审查所考虑的因素。同时,他们不仅要认真执行中央制定的“特供”政策与组织纪律
,还被要求深入研究服务对象的需求喜好,并在工作中落实(《人民大会堂“特供”标
准揭秘》)。当时领导人家中的厨师甚至坚持不做来自普通市场的食品。曾任中央政治
局委员的纪登奎之子纪坡民回忆说:“炊事员买菜都去领导人特供的地方买,东西好一
点儿”,“种类丰富一些。”刚结婚时,纪坡民有次回家,妻子上街看到山楂糕不错,
买点儿回来想做汤,炊事员不给做,说街上买的东西不准吃。“炊事员买菜都去领导人
特供的地方买,东西好一点儿。米...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0 http://history.sohu.com/20140414/n398096502.shtml
2014年04月14日01:47来源:搜狐博客
《人民网》登载了龙剑宇的《毛泽东菜谱和真实食谱全揭秘》(该文在凤凰网发表时,
名为《秘书谈毛泽东1961年吃西餐:我的估计不会的》,以下简称"龙文")一文,是从
作者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家居》一书中摘取的。读后不禁哑然失笑。该文
错讹满篇,且有些错误系有意为之,不容不辩,限于篇幅,择其要者提8个问题。
一问:验证毛泽东的菜谱,需要蒙哥马利助阵吗?
"龙文"说:有人对毛泽东的饮食起居提出质疑,网络上流传着一篇关于毛泽东饮食
的帖子,题为《毛主席的菜单,不服不行!》,特别提及1961年4月26日工作人员会同
厨师定制的一份西餐菜谱:"有牛羊肉菜十多种,西餐汤十六七种,其他种种更是名目
繁多",对于这一说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工作人员认真查对该馆保存的毛泽东遗
物,从毛泽东的食谱、菜谱及其相关记载出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了与英国陆军
元帅蒙哥马利相当的结论:毛泽东是"凡人时代最不平凡的人"。
韶山纪念馆是保存毛泽东遗物档案的单位。...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1 http://hx.cnd.org/?p=103444
【写一写衣食住行,看似小事。然而行文中却力难从心。如白头宫女说开元天宝之遗事
,讹错乖张挂一漏万都在所难免。又想,仅记录自己知道的那些琐碎事情而已,不必求
全,也不必求同。】
毛治下,职工工资先是“供给制”,后为“工资分”。1956年实行“薪金制”。此
后二十多年一直未增加工资。以本人为例:1961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第一年实习工资
每月29元;一年后转正定级每月34元(后改为行政25级34.50元)。一直到1978年(毛死两
年以后)才开始第一次调资,增加到每月40元。
收入所得月月不够用,是很多人常有的事。工资一发,首先把全家的油盐柴米买齐
,如此便已所剩无几,其它开销只能量力而行。单位一般都成立“储金会”,由财务人
员主持经办。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每人扣存5元钱(各单位自行约定数额)。手头拮据时
可以向“储金会”借款,下个月发工资必须扣还;不够再借。故此常有人一边领工资一
边借款。捉襟见肘,窘境层出。
亲友熟人间还有一种“凑份子”的“互助会”:约定每人每月交钱若干,轮流由其
中一人所得(轮流顺序经协商或抽签而定)。目的是用来“...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2 http://hx.cnd.org/?p=103444
【写一写衣食住行,看似小事。然而行文中却力难从心。如白头宫女说开元天宝之遗事
,讹错乖张挂一漏万都在所难免。又想,仅记录自己知道的那些琐碎事情而已,不必求
全,也不必求同。】
毛治下,职工工资先是“供给制”,后为“工资分”。1956年实行“薪金制”。此
后二十多年一直未增加工资。以本人为例:1961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第一年实习工资
每月29元;一年后转正定级每月34元(后改为行政25级34.50元)。一直到1978年(毛死两
年以后)才开始第一次调资,增加到每月40元。
收入所得月月不够用,是很多人常有的事。工资一发,首先把全家的油盐柴米买齐
,如此便已所剩无几,其它开销只能量力而行。单位一般都成立“储金会”,由财务人
员主持经办。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每人扣存5元钱(各单位自行约定数额)。手头拮据时
可以向“储金会”借款,下个月发工资必须扣还;不够再借。故此常有人一边领工资一
边借款。捉襟见肘,窘境层出。
亲友熟人间还有一种“凑份子”的“互助会”:约定每人每月交钱若干,轮流由其
中一人所得(轮流顺序经协商或抽签而定)。目的是用来“...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杨迪之子再谈“毛岸英之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5 09:41:22 2016, 美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20/09/449862_87772708.shtml
杨迪之子再谈“毛岸英之死”
2011-01-20
目录
一.解析“最正宗回忆录”中的纰漏
二.还原“毛岸英之死”的经过
三.答疑
四.劝说篇
一.解析“最正宗回忆录”中的纰漏
讨论关于“毛岸英之死”的问题,我的原则是就事论事,只讲事实和道理,绝不对
人,更不会去指责人、骂人、侮辱人。所以在上篇发言中,我尽量避免指名道姓地批驳
某人的观点、论据,只是心平气和地说说我知道的情况和我自己的分析推理,因为实在
没必要为一件六十年前的“陈年老帐”闹得大家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更何况此
事的当事人和见证人都是父亲多年的老战友,都是我敬重的前辈。
但是,有一篇在网上被称为“最正宗”、“最权威”、“最真实”、署名“成普”
的回忆... 阅读全帖 |
|
j********b 发帖数: 565 | 24 作者按:这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写得东西,当时不敢拿出来,却保留至今,但都是过
去所见、当时所想,当然有很多不合时宜,今斗胆发出,请参考。
一
在我对往昔的回忆里,最深刻、最不能令人忘怀的莫过于从1959年至1961年的三
年困难时期了。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乃至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平凡的三年
,也称“瓜菜代”时期。
对于“瓜菜代”,凡是四十岁以上的人们都会记忆犹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瓜菜代”,“瓜菜代”,就是没有粮食,以水瓜青菜代替粮食充饥的意思。近些年来
,反映“瓜菜代”时期的文字,不时见诸报端、书籍。“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人们渐渐敢于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形了。最有权威、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中
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对三年困难时期,做了较为客观的评述:“由于我们主观上的
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
年,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又说:“由于1958年以来大跃进的错误和1959年庐山会议反
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撕毁合同,1959年到1961年,我
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国家和...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25 张 东:中国的“特供”制度批判(之一)
作者:张东 文章来源:中国人权双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5/20/2011 10:31:53 AM
第一节 “特供”的含义与历史渊源
一、“特供”概念
所谓“特供”(注1),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指针对上峰的特别供应制度,
或针对上峰的特别供应行为,指的是特供制度或特供行为;另一含义则指通过上述供应
制度或供应行为而供应给上峰的产品,指的是产品本身。后者借用梁文道先生的话说就
是“特别制造以供应上峰的产品简称”(注2)。
结合到中国的“特供”操作或“特供”实践,用通俗的语言来讲,“特供”指的是为共
产党的领导干部特别制造、专门供应的产品,及其供应体系和供应行为。
这里的“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绝对安全(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第二要
高质量、高水准;第三要方便。为了做到这些,针对特供食品,“特供”体系从原料生
产、采摘、采购、监测、加工、制作、化验、包装、调运、配送、验收等各环节,都由
专职人员、专门车间、专用设备、专库、专车进行,以求“数量、质量、品种、及时、
安全”五个保证,一丝不苟、绝不松懈、全力以赴、万无一失(注3)。
二...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郭伯雄覆灭记(3)两面人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9 21:14:22 2015, 美东)
中共军报2014年底批中共中央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是典型的“两面人”:“他善于表演
,擅长伪装,用假面具掩盖自己极其肮脏的灵魂和丑恶的行为,演出了一幕幕丑剧。”
现在人们发现,另一位中共中央前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也是这样。本文为你揭示郭伯雄的
“两面人生”。
学历只有小学或初中
郭伯雄1942年7月出生于陕西省礼泉县新时乡张则村。父亲郭孝西是农民,共有5个儿子
2个女儿,依次为郭伯雄、郭伯礼、郭柏荣、郭柏权、郭伯营、郭会莲、郭慧莲。
网易新闻栏目“路标”说,郭家小时候非常穷,靠为村里轧棉花籽油维持生计,一家9
口人 “衣服轮流穿”。
新京报微信公号“政事儿”披露,郭伯雄的大妹妹嫁到南边的村子,育有一儿一女。后
因与夫家生气,她将子女先推入井内,自己也跳井自杀。村里人说,郭家当时忍气吞声
,最后不了了之。
关于郭伯雄的学历,大陆媒体有稍...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7 汤郎箐小学的一些学生在室外围成圈吃中饭,一般都是八九个人吃两菜一汤
近日,一篇“云南贫困小学走访记”的帖子在网上流传。网帖说: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汤郎箐小学学生一日只能吃两餐,天天都是土豆,严重营养不良。据了解,汤郎箐小学学生吃饭困难的现象确实存在,一些偏远学校的伙食甚至更加简单。禄劝县是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家庭困难学生多,学校经费捉襟见肘,当地教育部门盼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予帮助。
■网事
一日两餐天天土豆
6月13日以来,一篇“云南贫困小学走访记(图文直播连载)”的帖子在各大网络论坛广泛流传。网帖以图文互动的形式,讲述了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镇汤郎箐小学等贫困小学“吃饭难”的困境。
帖子写道:云南这些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海拔高,土地贫瘠,多数地方不能种水稻,只能种玉米和土豆等,经济发展自然滞后,多数家庭领着国家救济金。走访了多所学校,不少学生连牛奶都没见过。帖子列举了多名学生的家庭情况,有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仅约500元。
■调查
学生身体普遍瘦弱
20日,记者赶到禄劝县进行实地调查。经采访证实,汤郎箐小学学生“吃饭难”的现象确实存在,学生普遍营养不良,而这样的情况在禄劝县贫...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8 章子怡(资料图)
正在上映的电影《危险关系》中,章子怡饰演的杜芬玉秀外慧中,在戏中有一段给自己爱的人包饺子的戏,擀皮、包馅、捏成型……戏中杜芬玉的幸福与刚出锅的饺子一样热腾腾。而在戏外,有一个 “大厨”爸爸的章子怡同样也会不时露几手。作为一个喜欢吃鱼香肉丝、酸辣粉、串串的“川菜控”,她表示自己手上也有几个菜,番茄炒蛋、沙拉、炒土豆丝…… 最近学会的是咖喱鸡,“我也会为心爱的男人做菜,就像杜芬玉那样。”近日,章子怡在深圳接受记者面对面专访,首次披露自己鲜为人知的“家庭煮妇”一面。
拍摄现场当“炊事员”
在《危险关系》中杜芬玉做饺子,用擀面杖麻利地擀出了几张厚薄均匀的面皮,挑起一块粉嫩的肉馅,杜芬玉飞快地把馅放到皮中间,捏出了一堆肉多皮薄的饺子。对于这场戏,章子怡笑称“馅没撒盐,是道具做的”,但擀皮和捏饺子都是自己做的。
在《危险关系》拍摄现场,章子怡还时常临时当起大家的“炊事员”,给在场的工作人员做饭吃,“那里有电,我们就会自己带锅,主要做一些火锅什么的。” 当时的拍摄是与韩国导演和演员合作,但章子怡并没有做韩国料理,“你不觉得韩国料理太简单了吗?点火煮饭,上面撒一点肉和菜就行了。”坐在...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29 罗箭,开国大将罗瑞卿的长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第一届原子能专业的毕业生,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核物理专家。退休前是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少将。
在接受“深读”专访时,罗箭回忆起与父亲有关的很多往事,不时地笑出声。看得出来,用这样的方式回忆自己的父亲,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愉快而又轻松的事情。
父亲年轻时就和电影里的“老炮儿”差不多
罗瑞卿,四川省南充市人,1906年出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 1978年,72岁的罗瑞卿赴德国治疗腿疾时,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
罗瑞卿身高一米八二,被毛主席称为“罗长子”。毛泽东就不止一次说过:“天塌下来怕什么,有罗长子顶着呢!”多年来,罗瑞卿一直在毛主席身旁担任安全保卫工作。
罗箭告诉“深读”,罗瑞卿对毛主席的感情非常深。1976年毛主席追悼会上,罗瑞卿受过伤的双腿刚刚能站立,但他坚持不让孩子搀扶,而是自己拄着双拐挪到毛主席的遗体旁,“久久端详,泣不成声”。
罗箭的家位于亚运村附近的一个小区中。7...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924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月夜逃亡),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最正宗: 在场人成普回忆当时情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6 20:38:56 2010,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75f330100mfoy.html
引自与毛岸英一起挨炸的成普的女儿的博客:
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情况的回忆
成 普
一、一九五O年十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命令,开赴朝鲜,进
行抗美援朝战争。在我军发起第二次战役总攻击(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前一天,即一九
五O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不幸党的好儿子毛岸英同志牺牲了。地点是在朝鲜西北部的大
榆洞(可能属朔州县)。这个地方是朝鲜的一个矿山,处在公路附近的一条山沟里。志
愿军司令部和政治部,入朝后从一九五O年十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就驻扎在这里。我
们住的房子,都是矿山的一些简易房,木板强墙,薄铁皮屋顶。那天中午,美帝四架轰
炸机用凝固汽油弹进行轰炸,击中彭德怀的办公室和司令部的一部分房子,毛岸英同志
就牺牲在彭的办...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503 | 31 嘉宾简介:薛洪兴,1944年12月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大专学历(中文专业),副教
授职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第一编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刘伯承元帅传记编写和
研究工作。具有较深的军事历史和文字功底,善于将历史背景与人物特征加以融合,所
有作品表现出较好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除参与编写《刘伯承传》(当代中国出版
社1992年12月版)外,尚著有:《刘伯承中原逐鹿》、《中共党史人物传•刘伯承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刘伯承》(解
放军出版社2007年7月版)、《中共著名将帅•刘伯承》(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5年8
月版)、刘伯承的军事思想撮要、刘伯承的军事思想概述、毛泽东与刘伯承、刘伯承智
破日军“铁桶阵”、战略进攻第一仗——刘伯承与鲁西南战役、廉风永范、高风亮节长
范人间等,共计数十万字。曾获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颁发的党史人物传优秀奖、国防大
学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等。
抗日战争时期刘帅将自卫队,游击队和主力军组织成 “游击集团”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请到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第一编
研室...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2 三年大饥荒中为苦难乡亲奋起组织暴动的北大人黄立众(图)
1. 安徽省无为县的“大跃进”运动及其后果
谢贵平
1971年8月,“一打三反”运动中,黄立众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是他被压上公审
大会后在家乡土桥被枪杀时的照片。
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灾难。安
徽省是全国的“重灾区”,地处江淮之间的鱼米之乡无为县1]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第一个
人民公社,当时全县“五风”(共产风、平调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盛
行,最后全县竟饿死20余万人,占“大跃进”发动时总人口的20%左右。笔者搜集了该
县的相关资料,辅之以对当地经历过“大跃进”的干部农民的访谈,试图将无为县“大
跃进”的始末和后果展现给读者,帮助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理解1950年代末期发生在中
国大地上的这场浩劫。
一、“人民公社”制度下无为县的“大跃进”真相
1958年9月,无为县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将无城、虹桥、新民、观音、官镇、凤河等乡镇合并办起全省第一个人民公社──无为
县红旗人民公社,10月上旬将全县... 阅读全帖 |
|
e*******o 发帖数: 382 | 33 那时想,假如那一天重获自由,大家集体向世界领取耐力纪录证明书。当时笔者年方十
七,坐火车途中,除有时到站小停十分钟,或军士做饭时,要停留稍为长一点时间,或
出车外月台中取饮用水外,其余的时间一直坐在火车上。久坐后屁股麻痛,感觉如百针
穿肉,不时听到年长者呻吟,腰酸屁股痛。
看官你会奇怪,为何要花上七天七夜火车旅程?此列车是专车,在旅途中要让一切平
8203;常旅客列车、军用列车、运货列车先行通过,我们的列车
才能通行。行行停停,而且每天三顿饭要停下来做,每顿须二小时左右。押送我们军人
中的炊事员为大家做饭,做饭的地方一搬设在较为人疏边僻的月台上。钣做好后,炊事
员用锅盖敲打如钟声。军警通知每列车中华人,派出代表排队来颌取他们大伙的钣食,
每列车中约容纳同胞二十至三十左右。
由六位军警守卫手握来福枪,其中一位是队长,身备较先进步枪指挥事项,警员们换斑
时间表由他来确定。平日整天在商场激烈竞争,钞票中打滚的生意人,而今无奈呆坐在
列车上,情绪沉浮。一早从窗向外望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升起瞬息万变。任你是帝皇或
富甲一方,抑或收入底微员工阶级大众,共...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34 远归人 于 2012-1-15 21:50:4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史海钩沉
文革时期的自产汽车,车速很慢,上坡时竟然会倒退,让旅客吓出一身冷汗,驾驶员只
好动员旅客下车轮帮忙推。这样的情况我迂到多次。长途车一地到一地,每天一班,误
了这班,天大的事也休想再走。
文革时期的电影,除了“八个样板戏”外,有人作打油诗,说是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还有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明其妙”。
文革时期,文化工具书除了一本《新华字典》,再没有了。
文革中,龙灯、耍狮、泥人、庙会、灯节、木偶、相声、船灯、菩萨、古戏画、福寿绣
、做礼拜、诗会、笔会、同乡会、修谱、祭祖、乞巧、中秋赏月、作揖、合十、花轿、
建醮……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造反有理”。在文革中唯一可行的反映古代内容的
小说是姚雪垠的《李自成》。看过这部长篇小说的人说,李自成在学《毛选》。
文革改名成风,许多人丢弃父母取的名字,为适应潮流,改名为“文革”、“红卫”、
“卫兵”、“卫东”、 “卫东彪”、“卫红”、“红旗”、“路进”、“向阳”、“
解放”;有的要和“反动家庭”划...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2007 | 35 不知道楼主转的时候为什么砍掉前一半,只转后一半。我把前一半补上。
----------------------------------
这里报告了解放军一次性剿杀2000人的“小保”分子,“小保”是大别山区的土匪,
地痞,流氓以及恶霸组织,小保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折磨因迷路,伤病,掉队的解放军,
和解放区政府工作人员,刘邓大军忍无可忍,提出“乱世用重典”,对这股非正规军敌
人采取非常规手段镇压……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进入大别山区的刘邓大军和国民党正规军作战,两军对阵,冲锋陷阵,战士们得心
应手。对解放军来说,在大别山最让人头疼的对手并不是那些重兵“围剿”的国民党军
,而是那些多如牛毛、无处不在的地主武装“小保队”。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使蒋介石如坐针毡。他在军事“围剿”的同时,又搞起
了所谓的“总体战”,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恢复和发展特务组织,对群众严加控制
。各地的地主、恶霸、特务、土顽部队,仗着国民党正规军大量进入大别山,一时气焰
十分嚣张,对我地方工作人员、基本群众、掉队战士...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2541 | 36 罗尘:朝鲜战争真实的众生相
发表于 2014 年 06 月 12 日 由 lixindai
历史由谁来书写?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古有史官,砍两个头都不足以吓住那支
落下真相的笔。而现在呢?无孔不入的媒体,海量波涛的网络,再想掩藏点什么?似乎
难了。
可真相的确如此吗?我有理由怀疑史官被砍头一事之所以广为传播,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它是一个孤例,它代表着某种鼓励,某种令人向往而不能企及的高度。而对于如今
的媒体与网络,我又能感觉到前者背后黑洞洞的审片室,后者有如话语频密者嘴角所泛
出的白屑–那你到底要怎样嘛,亲?–我不想怎样,历史有如小姑娘,扮俏扮靓,悉听
尊便。我仅仅是一个热爱历史的闲人,我仅仅想知道宋朝年间清河县的一栋当街宅子花
费几许,明代驿站中喂马的卒子又是添加了何等草料?如何演变?如此说来,似乎有变
态之嫌。但理性点说,我只是想嗅到一点人的味道,品尝一点古今相通的作为人的共性
,就像《浮生六记》中沈郎躲雨归家而不得的惆怅心绪。
多年来我一直过着我想过的生活,夜晚写小说,白天拍片子,有如一个恒定的分裂
者。以前我曾热衷于在体制内拍摄现实题材的纪录片,但平台的萎缩与眼前的疯狂,令
我...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37 这个是成普的原文
----
所谓志司办公室,就是彭德怀的办公室。这是志愿军首长和党委办公的地方,同时也就
是志愿军的作战指挥室。它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板房,坐落在大榆洞这条沟里南山坡上,
约有一百平方米大小,大概是原来矿山的一个会议室。我军一切作战的重大问题都在这
里讨论决定。彭德怀就住在这个办公室内的一间小房子里。其他几个副司令员和参谋长
都不住在这里,只在开会或找彭请示工作时才来这个办公室。每天在这里办公的有彭德
怀本人,毛岸英同志,作战处的成普(付处长)、参谋徐亩元、龚杰、杨凤安、高瑞辛
。成、徐、龚是由军委总参谋部派去的,杨、高二人是彭从西北野战军要来的。
敌机轰炸前的那天上午,彭德怀由洪学智(志愿军副司令)拉到办公室右侧一个小土洞
里防空去了。邓华(志愿军副司令)、解放(志愿军副司令)、杜平(志愿军政治部主
任)等几个人都在那里。在彭办公室坚守岗位工作的有毛岸英、成普、高瑞辛、徐亩元
及值班的通信员郁有才、李某(我忘其名)。这些人是不能离开的。因为这是志愿军的
作战指挥室,不管如何紧急险恶,参谋人员都必须坚守岗位,不能擅自离开职守。。。。
在敌机轰炸...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8 产粮大省为何饿死人
炎黄春秋
作者: 尹曙生
我在《炎黄春秋》发表的几篇文章中,谈到大跃进年代安徽饿死人的情况,有理有据,
有档案可查,史实没有问题。但还是接到一些读者来信,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产粮大省
会饿死人。他们向我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他们不了解那一段历史、不
了解真实情况,和思想左、右无关。所以,披露被掩盖的历史,让人们了解事实真相,
才是释惑解疑、达成共识的最好办法。本文试图这样做。
一、穷折腾,导致产粮大省粮不多
安徽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各省前十位,在5至8位之间徘徊。在长时间里,由于农业技术
落后,灾害频发,粮食亩产量一直不高,一般年景也就是二、三百斤,三、四百斤。但
是,只要不折腾,生产的粮食养活安徽人民,是绰绰有余的,甚至还可以有大量余粮调
出。从1950年土地改革结束到1955年,是安徽粮食生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农民有了土
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生产年年丰收,1955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多数农民
家庭有余粮。但是,好景不长,从1955年下半年到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中,不重视发展
农业生产力,只在生产关系上做文章,在农业体制上做文章,反复无常,瞎折腾...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75f330100mfoy.html
引自与毛岸英一起挨炸的成普的女儿的博客:
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情况的回忆
成 普
一、一九五O年十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命令,开赴朝鲜,进
行抗美援朝战争。在我军发起第二次战役总攻击(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前一天,即一九
五O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不幸党的好儿子毛岸英同志牺牲了。地点是在朝鲜西北部的大
榆洞(可能属朔州县)。这个地方是朝鲜的一个矿山,处在公路附近的一条山沟里。志
愿军司令部和政治部,入朝后从一九五O年十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就驻扎在这里。我
们住的房子,都是矿山的一些简易房,木板强墙,薄铁皮屋顶。那天中午,美帝四架轰
炸机用凝固汽油弹进行轰炸,击中彭德怀的办公室和司令部的一部分房子,毛岸英同志
就牺牲在彭的办公室内。
二、毛岸英同志系中央派去担任彭德怀的俄文翻译。
当时中朝两军联合作战,斯大林同志决定由中国方面司令官统一指挥。朝鲜人民军的军
事顾问是苏联派的一个将军(我忘记其名),他兼任苏联驻朝鲜的大使,经常要来中国
人民志愿军与彭总研究作战方案和交涉有关问... 阅读全帖 |
|
l******l 发帖数: 2651 | 40 >>>烈火烧死一个炊事员,另一个炊事员重伤。
炊事班不会用多余两小时的时间去准备饭菜。战场上最多半小时。
战场上军队中,最宝贝的是:1)医护人员,2)炊事班
没事干不会让他们涉险。你的引文正好证实炊事班人员为毛在做饭。
你常识太烂。你还是老老实实作你的所谓专业研究。 |
|
L*****s 发帖数: 6046 | 41 最近在中央一套上演的电视连续剧《毛岸英》,引起网上的一派热议。近年来对毛岸英
死时的情况,有各种版本的议论,其实差距都不大,也没有必要纠结那些细节。我们有
18万烈士长眠在朝鲜,不知名者无数。毛岸英作为领袖之子,自然受到关注,领袖送子
上前线,为国捐躯也是值得歌颂的。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从1840年开始,我们一直被侵略,一直打败仗,一直签订不平等条
约,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抗日战争也是借助了世界抗法西斯力量才取得最后
胜利。国力不行,军队不行。但朝鲜战争我们是和美国打仗,在美国掌握制空权的情况
下我们打平手。小米加步枪打现代化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毛泽东的军事天才,志
愿军从彭总到各级将士的智慧、英勇和不怕死,用血肉之躯组成新的长城,抵挡住了联
合国军。
我父亲成普当时是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兼志司办公室主任。1950年10月24日与毛
岸英同在一起值班,空袭时毛被烧死,成被烧伤。(当时投的是汽油弹,如果是炸弹我
父亲也死了)父亲就毛岸英之死曾写过情况回忆,作为亲历者,应是最正宗的版本了。
现转载如下,以慰逝者。
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情况的回忆
成 普
一、一九五O年十月中旬...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1304 | 42 我不在现场。不知道。但是我理解:
1) 敌机轰炸的时候,炊事员值班、勤务员值班的可能比太子值班的可能大太多了。所
以炊事员值班一点不奇怪,但是太子值班很奇怪。
2) 太子自己上地面,其马仔跟上去一点不奇怪。 |
|
w****2 发帖数: 12072 | 4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75f330100mfoy.html
引自与毛岸英一起挨炸的成普的女儿的博客:
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情况的回忆
成 普
一、一九五O年十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命令,开赴朝鲜,进
行抗美援朝战争。在我军发起第二次战役总攻击(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前一天,即一九
五O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不幸党的好儿子毛岸英同志牺牲了。地点是在朝鲜西北部的大
榆洞(可能属朔州县)。这个地方是朝鲜的一个矿山,处在公路附近的一条山沟里。志
愿军司令部和政治部,入朝后从一九五O年十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就驻扎在这里。我
们住的房子,都是矿山的一些简易房,木板强墙,薄铁皮屋顶。那天中午,美帝四架轰
炸机用凝固汽油弹进行轰炸,击中彭德怀的办公室和司令部的一部分房子,毛岸英同志
就牺牲在彭的办公室内。
二、毛岸英同志系中央派去担任彭德怀的俄文翻译。
当时中朝两军联合作战,斯大林同志决定由中国方面司令官统一指挥。朝鲜人民军的军
事顾问是苏联派的一个将军(我忘记其名),他兼任苏联驻朝鲜的大使,经常要来中国
人民志愿军与彭总研究作战方案和交涉有关问...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876 | 44 杨迪到底是干吗的?
成普怎么没提到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75f330100mfoy.html
引自与毛岸英一起挨炸的成普的女儿的博客:
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情况的回忆
成 普
一、一九五O年十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命令,开赴朝鲜,进
行抗美援朝战争。在我军发起第二次战役总攻击(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前一天,即一九
五O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不幸党的好儿子毛岸英同志牺牲了。地点是在朝鲜西北部的大
榆洞(可能属朔州县)。这个地方是朝鲜的一个矿山,处在公路附近的一条山沟里。志
愿军司令部和政治部,入朝后从一九五O年十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就驻扎在这里。我
们住的房子,都是矿山的一些简易房,木板强墙,薄铁皮屋顶。那天中午,美帝四架轰
炸机用凝固汽油弹进行轰炸,击中彭德怀的办公室和司令部的一部分房子,毛岸英同志
就牺牲在彭的办公室内。
二、毛岸英同志系中央派去担任彭德怀的俄文翻译。
当时中朝两军联合作战,斯大林同志决定由中国方面司令官统一指挥。朝鲜人民军的军
事顾问是苏联派的一个将军(我忘记其名),他兼任苏联驻朝鲜的大使,经常要来中国...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939 | 45 毛泽东的那所谓的“罪行”
作者:姬壤之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706 更新时间:2010-12-8
某网友给毛泽东定了三宗罪:第一,消灭真正有骨气的有血性的知识分子,让民族骨子
里流着软性的血;第二,大量繁殖人口,为以后所永远困扰的问题;第三,误国误民,
发展近30年,76年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及56年和36年(全面抗日前)。
在下委实不敢苟同。
首先,我们看看毛泽东是否“消灭真正有骨气的有血性的知识分子”。
关于毛泽东知识分子观的论述已经很多了,肯定的、否定的、辨证认识的观点都有
,各方都搜集了大量素材,进行了详尽的论证。这样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各位可以自
行在网上百度之,比较之,鉴别之。我们在这里只讨论毛泽东是否要“消灭真正有骨气
的有血性的知识分子”这个观点。
只要是对国史略知一二的就知道,提起“真正有骨气的有血性的知识分子”,代表
人物非梁漱溟莫属了。
1、梁漱溟是建国后少有的敢于和毛泽东当面顶撞、对抗的知识分子,他反对“朝
鲜战争”、反对“总路线”、反对“文革”……,而且是当面和毛泽东争执,以至于一
次和毛的冲突被写入《毛选》五...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6566 | 46 初夏,北京灯市口附近。胡同深处一座略显落旧的院子里,纪坡民正在备茶。
纪坡民,历史学法律学专家,纪登奎之长子(纪登奎1969~1980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
委员、国务院常务副总理,1988年病逝),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
理研究室工作,现已退休。
除了记者,还有友人前来拜访,纪坡民置好桌椅茶水,招唿大家随意落座。院内植有芙
蓉树、石榴树和爬山虎,静谧闲适。
华国锋月薪200多块
纪坡民的居所装修质朴,看起来非常普通,但这宅子却有着不寻常的历史。
“1970年底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前,这个院子一直是华国锋的家。他当上国家主
席后才搬走。”纪坡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纪登奎辞去职务前夕,中央发文件限制高级干部生活待遇,当时纪登奎住在西单附近的
一座两层西式洋房里。“我爸听到这个文件,就主动提出不在那住了。”纪坡民说。
1980年,纪登奎家即搬至现在的院子。“爸妈和弟弟,还有我二妹的一个孩子住这。那
时我在河南,我大妹妹在江苏,小妹妹在单位。一直到1988年我爸去世,一直是住在这
里。”纪坡民...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3735 | 47 解密中南海特供
张宝昌,原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工作人员,总特灶伙食组组长
解密之一:中央首长们的菜篮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办公厅、公安部为了保证党中央领导人在饮食上的安全与健康
,决定配合玉泉山规划改造,在附近建立了一个规模适度,以奶制品、鲜蛋、蔬菜等为
主的小型农场,即“香山农场”。这开启了新中国为高级干部服务的农产品特供制度。
毛泽东指示 先搞“土”的,以后再搞“洋”的
早在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此后中南海多了两位苏联客人。他们的正式身份是警卫和卫生专家,主要搞医疗保健与
食品营养研究。香山农场初建时,一专家对产品、规模、保鲜、消毒、化验、防疫各方
面都提出不少建议。如:场地要大,物种要多,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要有
专业生产区,办公区要独立,并且要有相应科研加工设备, 牲畜用房要敞亮通风、讲
究卫生、便于清扫。此外,还要有大小不等的硬质道路,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绿化隔
离带或围墙等等。
洋专家的设想蓝图,是地地道道的苏联规范化模式,非常现代,而且具有一定的
科学性。不过对当时经济...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3130 | 48 只有一口锅, 一把菜刀, 一个案板, 100斤水, 一堆半干的树枝, 一个炊事员
, 在一个半小时内为100个人做好一顿能吃饱的饭
泡面?
的树枝, 一个炊事员, 在一个半小时内为100个人做好一顿能吃饱的饭。 |
|
s**********e 发帖数: 33562 | 49 百度历史学家jason224的脸皮够厚的。邓华和韩先楚关于40军是否独立渡海作战的争论
,地球人都知道是邓华的意见得到了林彪的肯定。这位百度历史学家居然能说是邓华听
了韩的意见!我看这个百度历史学家恐怕连百度都不会用吧?
下面是杨迪在《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里面关于这次争论的回忆,里面说得很清楚:“
韩先楚同志回到军指挥所后,还真的直接给四野总部林、罗发了电报,建议40军提前全
军先渡海登陆作战。林、罗也收到了邓华发去的电报。林、罗迅速复电邓华与韩先楚。
同意邓华的意见,仍按原定计划执行。”这就足够抽这位百度历史学家的脸了。
++++++++++++++++++++++++++++++++++++++
++++
邓华司令点着一支烟,吸了一口,说:“老韩,我想听听你对下一步2个军渡海登陆作
战的意见。”
韩先楚副司令说: “我来兵团前指,一是向你汇报我们40军的准备情况;二是向
你建议,提早进行大举渡海登陆作战。”
邓华司令听后仍然是很轻松地说:“我正想听听你对下步大举渡海登陆作战的意见
哩。” .
韩先楚副司令开门见山地说:“我的意见是:将第2批2个军各以1...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50 ·余汝信·
一、原叶办工作人员的声明
2012年8月31日下午,得知原叶剑英办公室工作人员发表了一个声明,全文如下:
关于贺捷生同志《以女儿的名义》一文的郑重声明
2012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贺捷生同志题为《以女儿的名义》一文。该
文第5段描绘了徐、叶两位老帅在徐帅家中会面并交换了有关长征途中张国焘那封「密
电」的意见。作为长期在叶帅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经过认真回忆,仔细核查,证实「
文化大革命」后直至叶帅逝世,叶帅从未到过徐帅家。徐、叶两位老帅「相约当面交换
意见」并在徐帅家中达成所谓的「协议」纯属虚构。
原叶剑英办公室工作人员 二零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
声明指向的,是官方人民网登载的贺捷生《以女儿的名义》一文的这段话:
记忆最深的那次是在他家里。当时我和老伴李振军在军事科学院负责《叶剑英传》
的编写工作,确定选题后,被告知徐叶两位老帅对长征途中张国焘的那封密电有不同看
法。他们相约当面交换了一次意见,最终达成协议:此「公案」宜粗不宜细。幸运的是
,这次交换意见的整个过程,我们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实际操作者,始终在现场,不禁为
两位元勋的赤诚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折服。叶帅离开后,...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