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熏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E******u
发帖数: 3920
1
第二节 “八识”说与“唯识无境”
唯识宗思想体系的基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唯识无境”。从哲学角度考察,此“识
”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本体依据。正因为除了“识”的“分别”功能
及“变现”过程之外,并无真实的、实在的“外境”存在,因此,“唯识无境”方可以
成立。那么,这一妄识本体又是如何变现出现象世界呢?从唯识学的总体加以把握,大
致有两种密切相关的思路,即“识变说”和“种子熏习说”。此两种理路目标均指向“
唯识无境”如何可能成立。仔细辨析,“识变说”较偏重于论证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种子说”则兼顾染净诸法的生起与还灭。而中土的玄奘、窥基则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三
类境”说给予深化。
一、八识
与其它佛教宗派持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说不同,唯识宗在“心法”问题上
,持独特的“八识”立场。唯识宗所言之“八识”均指众生之“心”。不过,依其功能
差别而有三类之别,“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
量为我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①]心、意、识中,第八识是本
识,即识体,其余七种皆由第八识转生,故称转识。唯识宗认为,世间万物作为虚假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 《起信论讲记》第三辑中,有关“熏习”的真实道
理。如果能够正确掌握熏习的道理,就可以配合我们的正知见,在历缘对境之中,精进
于各种善净法的熏习,而远离种种不净法的染著。这对于我们的修学速度来说,会有非
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家都要了解这方面的法义。
首先我们看圣 马鸣菩萨开示的论文:【熏习义者,如世衣服非臭非香,随以物熏
则有彼气;真如净法性非是染,无明熏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真如熏故
说有净用。】(《大乘起信论》卷1)这里一开始,圣 马鸣菩萨就引用世间法的事相,
来解释熏习的道理,让大家可以很快就能掌握重点。他说:就好像是世间的衣服本身并
没有臭味,也没有香味,但是随著众生用东西去熏它;熏过以后,衣服就有那个能熏之
物质的香味了。譬如有人在衣柜里面放了茉莉花,放了兰花,那他穿出来以后,人家靠
近他时,就会闻到他所穿的衣服有香气。这样的世间现象是大家都可以亲自观察与体验
到的,因此中国古人也有这样的说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由世间法事相上
的譬喻,就可以让我们大略掌握熏习的意思。
有关熏习的涵义,在《成唯识论》卷2中,圣 玄奘菩萨也...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
第三节 种子说
在隋唐佛教诸宗中,一反“众生皆有佛性”思潮而倡“五姓各别”、“一分无性”说的
,唯有法相唯识宗。传说玄奘离印回国前曾担心言“一阐提”不能成佛无人仰信,因此
“愿于所将论之内略去无佛性之语”[①]。这个想法遭到其师戒贤的斥责,玄奘于是忠
实地将其学说传播于中土。其实,戒贤的斥责是有道理的,玄奘之所以遵从其语并非仅
仅慑于师威。殆至瑜伽行派发展到护法时代,第八识之妄染性已经确立,“五种姓”说
已经成为这一学派理论体系的有机部分。在此情况下,若欲完整地、忠实地弘扬其说,
当然不能舍去“五种姓”的说法。至于慈恩宗的传宗非久,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果然,
“五种姓”说一经传入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首先发难的是曾充任玄奘译场证义的灵润
,其后玄奘弟子神泰主“五姓”说救慈恩义,驳斥灵润;法宝又造《一乘佛性究竟论》
批“五姓”说,主“一性”说;慧沼则撰《能显中边慧日论》救“五姓”说。争论双方
各据经论,站在各自的立场立说,很难说服对方。为弘扬、维护己说,除了大量引证利
于己说的佛教经论(即教证)之外,法相唯识宗还着力强调两方面的理据:其一,以种
子说判定种姓之别;其二,倡理佛性、行佛性之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第十四点、意识与五别境心所有法相应,是生灭法。意识现行时,必定与了别六尘境
的五别境心所有法相应。今以离开语言文字一念不生而了了灵知的离念灵知心为例,譬
如意识心喜欢长时住于离念灵知定境中,于所乐之境,有希望冀求为性,这是五别境心
所有法中的“欲”心所。又住于离念灵知定境中,能了知此是离念灵知定境,于所决定
之境,能够印定执持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的“胜解”心所。意识觉知心以前曾
经住于离念灵知定境中,今复进入此定中而能了知是以前所曾经历过的同一种定境,这
就是于所曾习境明记不忘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的“念”心所。意识觉知心又能
在此离念灵知境界中长时制心一处而安住,即是“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为性”,正是五别
境心所有法中的“定”心所。又在此离念灵知意识心所住的定境中,可以不起语言文字
而作分别:此是父亲、母亲,此是兄弟姐妹,此是风声、雨声,此是原有定境、此是比
以前更增益微细之定境……等等,即是于所观境能够拣择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
的“慧”心所。由此可知,离念灵知意识心现起时,一定会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更何
况有念灵知心的散乱意识心,当然更会与五别境心所法具足相应的了:...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5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苦集圣谛
我们上一集有讲到,苦圣谛是由于生、老、病、死苦,还有怨憎会、爱别离、所求
不得苦,还有五阴炽盛苦,总括而来是这个八种苦,就是苦圣谛所说的内涵。生、老、
病、死苦它是属于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是属于心苦,而五阴炽盛是总括
身心二苦。这个前面的七苦是过去所感之果,后面的这一个苦总括来说是身心诸苦而说
,也就是说是现在起心造作,是未来得苦的因。因跟果互相牵连、相续不断的,所以痛
苦就没有一个止期了。所以,有智慧的人必须要依止著声闻的解脱道,或是说大乘的佛
菩提道,才有办法解脱这八苦的这样子的一个烦恼。
所以,《中阿含经》里面舍梨子尊者才会这样说:过去时是苦圣谛,未来、现在时
是苦圣谛;这样子的圣谛,它是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也不是颠倒的;这个真谛审察确
实,合于这样子的谛,合于这样子的苦圣谛——这个诸谛,圣者之所有,圣者之所知,
圣者之所见,圣者之所了,圣者之所得,圣者所觉悟的;这个是说苦圣谛真正的道理。
所以,过去时的五盛阴是苦圣谛,未来、现在的五盛阴也是苦圣谛,这是真实的道
理,绝不虚妄的。这个苦圣谛并不离于如,什么是如呢?这个“如”字表示,苦谛它不
离于真实而如如不动的...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7
阿赖耶识与修行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年)
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在《阿含经》中已见提到。如唐译《本事经》 卷三、卷六
佛说“害阿赖耶”、“灭阿赖耶”;《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佛说世间众生
爱、乐、欣、熹阿赖耶。此阿赖耶,释为着落处、依处、窟宅、家、藏,指被末那识执
为内在自我的深层心识或心体。
到部派佛学,对深层心识的探讨,成为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建立了“细意识”、“有分
心”、“根本识”、“一味蕴”、“穷生死蕴”、“果报识”、“实法我”、“胜义补
特伽罗”、“异熟果识”、“根本蕴”、“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深层心识,以解
释仅用六识说难以说清的轮回主体和随眠(潜在的烦恼)等问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
的“密意说”。但其说法较显粗糙,与诸法无我之佛法核心义较难调和,不足以圆满解
释心识及轮回现象,互相之间也争议不决。后来大乘唯识学依据《解深密经》、《阿毗
达磨大乘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用第八阿赖耶识来代替部派佛学所立细意
识、有分心等,对此识作了精致的论述,建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本的阿赖耶识缘起论。
阿赖耶(梵ālaya),亦译阿梨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1 中说:“能为因性是相续展转就有的,就像植物的根茎
叶一样,成为前因后果的连索。”释印顺的意思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前法引生后法,前
法即是后法的生起因,这样诸法就能成就相续辗转的现象。他又说“业是过去了,但还
能感果”;可是,前法既然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又能引生后法?为什么业过去了却还
能感果?释印顺没有解释。然而,因果现象既然能够不错乱的如实存在,有情过去世所
造作的业既然能感得后世的果报皆不错乱,那就表示必定各自都有一个能含藏诸业种子
、而且刹那至永久都不会坏灭的真实法存在。所以有情所造作的种种业行,才能被如实
保存著而不会失坏,也才能在未来缘熟之时,现行而成就因缘果报的现象,这是一切有
智者都必然能够理解以及信受的正理。就好比植物的种子虽能长出根茎叶乃至发育而长
成,然而种子也要依附于大地才能发芽乃至成长,不是存在于虚空之中;也就是必须要
依附于大地作为根本,在外界的水分、阳光、空气等等缘具足,种子才有持续变异与生
长的功能。然而,释印顺却说:【为解决这因果不相及而能成为因果的现象,才采用了
种子生果的比喻。】(《唯识学探源》页168)【后代的唯识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能为因性与根本因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1 中说:“能为因性是相续展转就有的,就像植物的根茎
叶一样,成为前因后果的连索。”释印顺的意思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前法引生后法,前
法即是后法的生起因,这样诸法就能成就相续辗转的现象。他又说“业是过去了,但还
能感果”;可是,前法既然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又能引生后法?为什么业过去了却还
能感果?释印顺没有解释。然而,因果现象既然能够不错乱的如实存在,有情过去世所
造作的业既然能感得后世的果报皆不错乱,那就表示必定各自都有一个能含藏诸业种子
、而且刹那至永久都不会坏灭的真实法存在。所以有情所造作的种种业行,才能被如实
保存著而不会失坏,也才能在未来缘熟之时,现行而成就因缘果报的现象,这是一切有
智者都必然能够理解以及信受的正理。就好比植物的种子虽能长出根茎叶乃至发育而长
成,然而种子也要依附于大地才能发芽乃至成长,不是存在于虚空之中;也就是必须要
依附于大地作为根本,在外界的水分、阳光、空气等等缘具足,种子才有持续变异与生
长的功能。然而,释印顺却说:【为解决这因果不相及而能成为因果的现象,才采用了
种子生果的比喻。】(《唯识学探源》页168)【后代的唯识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往生善趣与解脱生死
我们要继续探讨三士道的建立,是否符合佛法的正义?《广论》三士道的下士道
与中士道,是希求来世善趣安乐与解脱生死。可是正确的佛法中,让我们能够往生善趣
,甚至最后证得解脱,最简单也最为首要的方法就是断除三缚结,也就是要证解脱道的
初果;从往生善趣到解脱生死,这其实是除灭烦恼的过程,烦恼的减少就是福德的增加
,烦恼减少可以让众生往生人天善趣,烦恼深厚的众生,福德相对的也比较少,也就会
下堕三恶道。因此烦恼的内容,应该要清楚地告诉众生;什么是烦恼?烦恼的作用是什
么?也要告诉众生清楚,若是不让众生清楚烦恼的内涵,想要让众生往生善趣,甚至最
后能够证得解脱,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解脱道上,所谓的烦恼,是会障碍出离三界生死的心行,这些都叫作烦恼。烦恼
有见惑、有思惑,见惑是见道所断的烦恼,也就是三缚结;思惑是修道所断的烦恼,也
就是对三界的一切贪爱。三缚结是三种烦恼,首先是我见,又称萨迦耶见,其次是戒禁
取见,第三是疑见;众生要解脱生死,首先就是必须断除三缚结。我见,就是把五阴当
中的某一阴,或是部分的特性,认定为真实常住不灭的我,这种见解就是我见;戒禁取
见,就是对于真正的解脱不...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真面目 节选
这是冯达庵的著作中的一段,给出佛教发展大概的轮廓。
------------------------------
第三节  小乘发展期
释尊在世,三乘一乘虽无所不谈,总以小乘摄机至众。当时学风一若小乘为
无上正法;习大乘者甚属希有。五种法藏,亦以小乘部之经律论三藏最为需要。
实践此中教法,全仗导师之力。佛将涅盘,诸比丘相率哀求留寿,职是之故。
然佛则付嘱摩诃迦叶继承领导之位,以其洞达佛教真面目;且"头陀"第一为
大众素所景仰,足资矜式也。
佛示灭时,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
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涅盘经》卷二之言
也。头陀者,抖擞之义;谓振刷精神与烦恼奋斗也。必自刻苦始:衣粪扫衣;食
不过午;住在冢间,长坐不卧;以此为基,日常不觉其苦,庶能不被烦恼制伏云
尔。
佛教以一乘为正宗;三乘为预科。与一乘宗旨真实相应,即达佛教真面目。
习之精熟,能接十方如来法流转加持一切众生,使三乘学人皆得实证果位;否则
不足为三界导师。是故小乘领导之人,亦须先自明宗,乃有实力。灵山会上佛对
百万人天证明迦叶默...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3:47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3
什麼叫做『真常唯心』? 不用去佛學院上課,以下就是 :
真实唯识门--所显说无我性的「真我」
关于三转法轮之唯识正理,分为两门来说︰在虚妄唯识门里面显说「无我」,在真实唯
识门,则显说无我性的「真我」。虚妄唯识门显说「无我」就是处处告诉我们:众生的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要以什么为因?要以什么为缘?然后才能生出色受想行识,才有
众生的五蕴我,才有见闻觉知的「我」。「众生我」是由色法开始的,这个色法以如来
藏为因,以过去世意识意根所造作净染诸行所成的业种为缘,加上父母为缘、四大为缘
,所以生起我们的色身;有了色身以后,才有我们见闻觉知的心。这就已经是告诉我们
:我们人以为真实不坏的「我」,其实是假我,是由藏识因及种种缘而假合形成。虚妄
唯识门就是告诉我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假合而成的「我」是虚妄的,不是真实
不坏的,所以虚妄唯识门宣说一切法无我--当然包括众缘所假合而成的离念灵知心--都
是不具有真实不坏性的假我,不是常住不坏的真我。
真实唯识门则告诉我们:阿赖耶识不是真实「我」,因为阿赖耶识中含藏了许多导致有
情生死轮回的种子,使得有情落入分段和变易生死之中。由于阿赖耶识含藏了无明种...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常唯心』
關於『真常唯心』,到底是在說什麼 ?
以下From :蕭平實
真实唯识门--所显说无我性的「真我」
关于三转法轮之唯识正理,分为两门来说︰在虚妄唯识门里面显说「无我」,在真实唯
识门,则显说无我性的「真我」。
虚妄唯识门显说「无我」就是处处告诉我们:众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要以什么为
因?要以什么为缘?然后才能生出色受想行识,才有众生的五蕴我,才有见闻觉知的「
我」。「众生我」是由色法开始的,这个色法以如来藏为因,以过去世意识意根所造作
净染诸行所成的业种为缘,加上父母为缘、四大为缘,所以生起我们的色身;有了色身
以后,才有我们见闻觉知的心。这就已经是告诉我们:我们人以为真实不坏的「我」,
其实是假我,是由藏识因及种种缘而假合形成。虚妄唯识门就是告诉我们:五蕴、十二
处、十八界所假合而成的「我」是虚妄的,不是真实不坏的,所以虚妄唯识门宣说一切
法无我--当然包括众缘所假合而成的离念灵知心--都是不具有真实不坏性的假我,不是
常住不坏的真我。
真实唯识门则告诉我们:阿赖耶识不是真实「我」,因为阿赖耶识中含藏了许多导致有
情生死轮回的种子,使得有情落入分段和变易生死之中。由于阿赖耶识含藏...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15
真常唯心
唯识诸经所说之无我与我
佛讲了般若以后,有许多人因不瞭解而產生了评论,就有空有之諍,空有之諍只存在於
佛门内的凡夫之中。阿罗汉不会跟人家作空有之諍,因為阿罗汉证得涅槃以后,他有一
天起了一个念︰「那我入了涅槃以后,十八界统统灭尽了,是不是变成断灭?」他就去
问佛,佛说︰「不然!你入了涅槃以后,涅槃之中有本际常住不灭。」这个本际也就是
「识缘名色」的「识」,就是「名色缘识」的「识」,也就是入胎识。阿罗汉听到佛的
开示以后,就心安了,他想:「我捨身的时候,可以安心的入涅槃,因為我是虚妄的,
我灭了以后,我的本际不灭,所以涅槃不是断灭。」
只有凡夫不如实知涅槃--不知无餘涅槃之中有本际不灭,不如实知般若--不知般若是
在讲第八识非心心的体性,他们才会有空有之諍。因為这些凡夫有空有之諍,所以佛又
来一次三转法轮--讲唯识经典。唯识的经典可就多了,最有名的是《楞伽经、解深密经
》,以及《如来藏经、大乘同性经、无上依经、胜鬘经……》等等都是,乃至阿含经都
已曾说唯识之理。
关於三转法轮之唯识正理,分為两门来说︰在虚妄唯识门里面显说「无我」,在真实
唯识门,则显说无我性的「真我」。虚妄唯识...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6
关于三转法轮之唯识正理,分为两门来说︰在虚妄唯识门里面显说「无我」,在真实唯
识门,则显说无我性的「真我」。
虚妄唯识门显说「无我」就是处处告诉我们:众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要以什么为
因?要以什么为缘?然后才能生出色受想行识,才有众生的五蕴我,才有见闻觉知的「
我」。「众生我」是由色法开始的,这个色法以如来藏为因,以过去世意识意根所造作
净染诸行所成的业种为缘,加上父母为缘、四大为缘,所以生起我们的色身;有了色身
以后,才有我们见闻觉知的心。这就已经是告诉我们:我们人以为真实不坏的「我」,
其实是假我,是由藏识因及种种缘而假合形成。虚妄唯识门就是告诉我们:五蕴、十二
处、十八界所假合而成的「我」是虚妄的,不是真实不坏的,所以虚妄唯识门宣说一切
法无我--当然包括众缘所假合而成的离念灵知心--都是不具有真实不坏性的假我,不是
常住不坏的真我。
真实唯识门则告诉我们:阿赖耶识不是真实「我」,因为阿赖耶识中含藏了许多导致有
情生死轮回的种子,使得有情落入分段和变易生死之中。由于阿赖耶识含藏了无明种、
业力、烦恼种,令有情轮回生死,所以说阿赖耶识不是真实的「我」,说阿赖耶识非真
。然后在这...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 佛所讲的,意在言外 ~zt
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说∶
以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为因,生起正见。以闻思所得正见指导修行。
凡夫没有生起过出世间心,要如何生起呢?从听闻佛陀自证法所流出的教法(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而来。以听闻佛陀教法所得正见,即使还在凡夫阶段,已经有对治烦恼的功\用,已经能不堕恶趣,已经能对治恶业 ...
论∶
世尊说依他言音及内各别如理作意,由此为因,正见得生。
此中依下品熏习成中品熏习,依中品熏习成上品熏习,依闻思修多分修作得相应故。
又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
又此正闻熏习种子下中上品,应知亦是法身种子,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是出世间最清净法界等流性故,虽是世间而是出世心种子性。又出世心虽未生时,已能对治诸烦恼缠,已能对治诸险恶趣,已作一切所有恶业朽坏对治,又能随顺逢事一切诸佛菩萨。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07.html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赖耶识的内涵与外延
摘要
阿赖耶识又称为第八识、藏识、异熟识、阿陀那识、心、所知依等等,祂是大乘最
重要的秘密法,不共声闻与缘觉。阿赖耶识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所以祂有具体的
内涵与外延,也能让人观察到祂的存在。祂有种种的性状,而经论在描述祂时各有侧重
,以致在表面上看来差距很大,但在实证阿赖耶识的人看来,这些都是正确的描述。
大部分的西方和日本学者,都把佛教当做思想来研究,这其实是违背经教的,经教
中处处皆有要求实证的文字记载。这些学者因为偏见与方法上的错误,所得的结论也错
得很离谱。
阿赖耶识的内涵包括:祂是无始以来的存在,是不待他缘、本然的存在,是诸法的
根本因;祂隐藏于肉体内,维持众生的寿命,是众生所贪爱的对象,并且为众生内执为
我。
阿赖耶识的外延,则不是语言文字所能够表述的,因为祂正是语言文字所指涉的真
实事物。这只有大乘见道的菩萨能够了知.
一、前言
阿赖耶识又称为第八识、藏识、异熟识、阿陀那识、心、所知依等等,祂是大乘最
重要的秘密法,不共声闻与缘觉。内涵与外延,则是语意学的术语。
内涵,是以语言文字形容特定的事物。例如,“依法令从事公务之人”,是刑法定
义“公务员”一词的内...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赖耶识--百度百科
阿赖耶识
百科名片
阿赖耶识(阿赖耶为梵语alaya之音译),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等。旧
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为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中所说的第八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关于阿赖耶识不
同的宗派又有不同的说法。
目录
简介
能藏
所藏
执藏
我国各宗派说法[不完全列举]
地论宗
摄论宗
法相唯识宗
八识心王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八识规矩颂》中关于阿赖耶识部份略解
人在临死时的情形
地大
水大
火大
风大
第一能变识(第八阿赖耶识)简介
能藏
所藏
执藏
我国各宗派说法[不完全列举]
地论宗
摄论宗
法相唯识宗
八识心王
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八识规矩颂》中关于阿赖耶识部份略解
人在临死时的情形
地大
水大
火大
风大
第一能变识(第八阿赖耶识)
以下引《佛光大辞典》阿赖耶识条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
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
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0

============================================================================
==
不斷滅, 不生不滅的心, 貫穿三世的心 :
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一切的精神活动,完全是依附於身体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後
,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没有所谓的「灵魂」,也没有未来世──这当然是典型
的断灭论。断灭论是以物质为中心而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少数有在探讨心性的医师以外
,许多西医看到头脑被麻醉以後意识就无法生起,他们就很单纯的认为意识是依头脑而
存在的;他们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物物理而认定意识的根源,是很物化的。而且一般
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後,往往有职业傲慢,对於佛教的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
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
并非如此∶
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
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都证明确有过去世的存
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才五、六岁,就懂得作曲,而且後来成为大作曲家,此
事...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种子是怎样流注而有作用 ?
不斷滅, 不生不滅的心, 貫穿三世的心 :
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一切的精神活动,完全是依附於身体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後
,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没有所谓的「灵魂」,也没有未来世──这当然是典型
的断灭论。断灭论是以物质为中心而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少数有在探讨心性的医师以外
,许多西医看到头脑被麻醉以後意识就无法生起,他们就很单纯的认为意识是依头脑而
存在的;他们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物物理而认定意识的根源,是很物化的。而且一般
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後,往往有职业傲慢,对於佛教的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
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
并非如此∶
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
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都证明确有过去世的存
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才五、六岁,就懂得作曲,而且後来成为大作曲家,此
事在欧洲古来已有;在其他的人文、艺术方面,也常常有这种现象;又如佛门之中,数
万人精进参禅直到老死,总是无法真悟,却有人学佛数年就悟了,并且悟得很深入,且
能破邪显...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傳經典中和如來藏的連繫
不斷滅,不生不滅的心,貫穿三世的心 :
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一切的精神活动,完全是依附於身体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後
,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没有所谓的「灵魂」,也没有未来世──这当然是典型
的断灭论。断灭论是以物质为中心而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少数有在探讨心性的医师以外
,许多西医看到头脑被麻醉以後意识就无法生起,他们就很单纯的认为意识是依头脑而
存在的;他们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物物理而认定意识的根源,是很物化的。而且一般
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後,往往有职业傲慢,对於佛教的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
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
并非如此∶
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
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都证明确有过去世的存
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才五、六岁,就懂得作曲,而且後来成为大作曲家,此
事在欧洲古来已有;在其他的人文、艺术方面,也常常有这种现象;又如佛门之中,数
万人精进参禅直到老死,总是无法真悟,却有人学佛数年就悟了,并且悟得很深入,且
能破邪显正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3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15:19:20 2012, 美东) 提到:
大家參考參考 :
如来藏和阿含圣教一点不冲突,
『上座部《弥兰陀所问经》的说法 : 重生者是谁?
弥兰陀王:那先尊者,若说有情众生身坏命终后有轮回,那再生的是什么呢?
那先比丘:再生的是名色(眼, 耳, 鼻, 舌, 身五识和意识和色身)。
弥兰陀王:是现前的这具身心再生吗?
那先比丘:不是的。现前的身心有各种造作,而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再生;但那
再生的身心却不是原先造作诸行的那具身心。
弥兰陀王:举例说说看吧!
那先比丘:好比一个人点火取暖,随后因故离去,火势蔓延开来,烧毁了附近的稻田。
农场主人报官,对他提出控诉。如果这个人辩称『庭上,我并未烧毁原告的稻田。我留
在现场的火与烧毁他稻田的火并不是同一把火。我是无罪的。』大王,您认为被告该不
该受惩罚?
弥兰陀王:他当然有罪,因为无论如何,后来的火是由先前的火生出来的。
那先比丘:大王,再生就与此相仿。现前的身心有所造作,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空"和"断见"有什么区别呢?
拨无因果的唯物断灭論大邪見
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一切的精神活动,完全是依附于身体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后
,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没有所谓的「灵魂」,也没有未来世──这当然是典型
的断灭论。断灭论是以物质为中心而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少数有在探讨心性的医师以外
,许多西医看到头脑被麻醉以后意识就无法生起,他们就很单纯的认为意识是依头脑而
存在的;他们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物物理而认定意识的根源,是很物化的。而且一般
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后,往往有职业傲慢,对于佛教的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
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
并非如此:
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
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都证明确有过去世的存
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才五、六岁,就懂得作曲,而且后来成为大作曲家,此
事在欧洲古来已有;在其他的人文、艺术方面,也常常有这种现象;又如佛门之中,数
万人精进参禅直到老死,总是无法真悟,却有人学佛数年就悟了,并且悟得很深入,且
能破邪显正而没有人能推翻...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和尚的前世冤孽
不见得是不合理的, 认为为什麽前世的罪业应在前世受报才合理, 这是人类以『我见』
起的思维, 然以法界果报的呈现, 却是以每期分段生死为段落, 为什麽看不到前世 ?
因为一般人的异熟果报就是那样. 有许多修行者是可以看到过去世的,甚至有些阿罗汉
可以看到过去八万大劫.
一神徒说没有前世的业力就是实相法上所说的无因论,如果无因论
是实,那麽这个世间不应该有美丑贫富之分,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一切的精神活动,完
全是依附於身体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后,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没有所谓的
「灵魂」,也没有未来世──这当然是典型的断灭论。断灭论是以物质为中心而有的想
法,所以除了少数有在探讨心性的医师以外,许多西医看到头脑被麻醉以后意识就无法
生起,他们就很单纯的认为意识是依头脑而存在的;他们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物物理
而认定意识的根源,是很物化的。而且一般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后,往往有职业傲
慢,对於佛教的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
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并非如此.
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唯识与如来藏的争论,是近代才有的现象,最初,由提出“法相唯识学”的瓯阳竟
无居士(1871—1943),与提出“法界缘觉教法”的太虚法师(1889—1947)揭开了至今将
近百年的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之争论,争论孰能真正代表佛法的正统义旨。接在太虚法师
与欧阳竟无之后,则有印顺、王恩洋、吕溦、雄十力等人各自以自己所宗的思想理论提
出种种的佛法见解,互起争执,遂使得世人产生了民初佛法大兴盛矣的表相,至今仍然
有人心向往之,然而世人却不了解,事实上佛法的真正义旨,经过了这样的各自争论之
后,所得出来的结论,却已使得本来完整圆满的 佛陀法教,变成了支离破碎,各自为
论,以己为宗的戏论佛法现象情况,错解了佛法义旨,破坏了后世的佛弟子们修学真正
佛法的道路。自瓯阳竟无生存的时代往前推移几千年以迄佛世,所有的佛弟子们,包括
中国与印度的佛法修学者,纵然有中观与唯识的分门别派,然而普遍地都承认阿赖耶识
是第八识,如来藏也是第八识,为何在民国初年左右时期的这些前人会提出这个问题来
呢?他们之所以会对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产生不如理的作意,咎在自身未证法性,因为不
能自宗通达的缘故,因此对于不一不异,名相...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27
地藏经上超度亡灵的道理与作法
孙正德
这个问题呢,我们就要来看待佛敎所阐述的教理是什麽。也就是佛教所阐述的这个法界
实相的真理,它能够完整地呈现三界六道有情众生的这些因果的因素。这些三界六道有
情流转的因果,由於菩萨实证了实相心以後,智慧会不断的增长,不断的增长以後,越
能了知这些因果的内容。所以 佛祂在经中也经常在教导佛弟子,要善於了知因果;同
时 佛也教导佛弟子,要如何来让自己能够避免未来世不好三恶道的果报,如何来改变
未来世的果报,使它成为可爱的异熟果报。所以呢,佛教它基本上它是对因果的内容,
以及这个业因是如何牵引的果报的差别,它是能够如实了知的,随着菩萨实证的智慧慢
慢清楚,最後到成佛的时候是究竟了知。
从这个所谓「救度亡灵」这几句话,我们来说所谓的救度是什麽意思。也就是我们要知
道,今天亡灵他要去的地方,是不好的你才需要救度他;如果今天亡灵要去的地方,要
生的地方是善处,那你就不需要救度他。所以这个问题问出来,我们可以知道说,那需
要被超度的亡灵,他必定是要生到不好的地方去,不好的地方去就是属於三恶道,就是
畜生道丶地狱道丶鬼道。那如果说好的地方是哪里?是人丶天。也就是说,...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28
婴儿一出生即会吃奶,这种先天即会的行为, 主要是意根的功能吗?
● 答:婴儿一出生即会吃奶的先天行为乃是众生无始劫以来, 意根透过过去世无量无
数的意识不断的分别熏习成就,得以在出生後,依其习性丶惯性的缘故,不需要他人教
导,自然而然就会吃奶。
这样的道理,可以从现象界来解释。譬如草食动物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大约半小时左
右,不需要父母的教导就会自己学习站起来,如果不赶快站起来,很容易被肉食动物吃
掉。又如被人类孵化的鸟类,从小就被人买去养大,这一对鸟儿从来没见过别的鸟类生
殖与孵蛋,但是它们长大後自然会交配丶孵蛋丶生殖後代。
从这里可以证明:今生的意识是全新的意识,是依今生五根成熟後,得以接触外五尘而
由如来藏变现内六尘,而使今生的意识现行。
新生的草食动物意识既然是新出生的,表示需要经过熏习才能成就诸法;然而新生的草
食动物在没有被教导之下,自己知道要站起来,也自己知道寻找乳头吮乳,维持生存;
若不是往昔意根熏习的结果,何能有这样习性丶惯性的反应?因此新生的草食动物刚出
生不久能够站起来,也懂得寻找乳头而喝母乳, 是因为意根无始劫以来,被过去世无
量世意识熏习的缘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最好修学哪一宗
最好修学哪一宗(上)?

要思惟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应当先了解,佛教这个词是因为传法者是 佛,所以才
会有佛教。可是到了末后世以后,修学者又因为各自的偏好或是观点,因而分宗立派。
但是其实分宗立派对真正的佛法来讲,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菩萨而言,应当是要依照
佛的施设,依六度万行乃至是十度万行,全面地来修证佛法或者是说修学佛法。再加
上说,毕竟各个宗派它主要的法义其实都只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已。可是刚刚在修学佛
法的时候,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心性、环境,所以就选择了某一个宗派。当然除了自我原
因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那就是说假如当世没有真正的善知识能够贯通佛法的教
义,能够引导学人依照六度万行来修证佛法的话,学人只好随著自己的福德因缘,随分
来修学。所以,要思惟这个问题,这个“修学哪一宗最好”这个问题之前,就应当先了
解说每一宗的修学内涵。
大体来说,历代佛门中的宗派一直演变到现在,约略有下面各个宗派,我们简单地
来介绍一下。
第一个律宗。顾名思义就是要律身口意,是以毗奈耶为本,然后宗奉律藏,所以叫
作律宗。佛法中修持戒律的目的,是在约制行人的身口意,使得他们能够防非止过,达...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次叙蕴我、处我、界我,及其生起次第,广令佛门四众可以依之实地观行而断我见
。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则此界将可渐转清净,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可
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若佛门弟子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
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
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
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福报
亦可因而日渐转增,从此以后,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人间净
土也!人间净土之成就,在于心净则土净,而非泥土大地之清净故;心方是真实之土故
,众生心净则国土亦将随之渐渐清净,净业使然故。如是方是真实人间净土之建设者。
甲、五蕴我
五蕴我者,谓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蕴者何义?谓众集义、积聚义。
色蕴者,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经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经由四大所成之食
物而长养,是故新陈代谢、念念变异、生住异灭,由生而长,由长而变异、而老,由老
而死;有生则必有灭,是由物质...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1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之误会,而主张无情亦能成佛。此过极多,繁不胜举;且举
大过三端叙之,其理明焉,不必絮絮而言,以免厌烦:
一者,无情若有佛性者,必有种性差别;如佛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试
问:「山河大地是众生耶?」若非众生而言有佛性者,则违佛语;若是众生,试问:「
山河大地于五类种性中,是何类种性?」声闻种性耶?菩萨种性耶孤...无种性耶?
若谓植物是众生者,其义不然;谓佛所云众生者,以有阿赖耶及意根意识者方得名为众
生故,今问:「植物有心耶?」若谓无心,即非众生。若谓植物能有简别性,故名众生
,如茎叶向日性、根之向地向暗性、...等者;此非众生,谓植物之彼彼性等皆是物性
,非是心性,依众生如来藏所蕴共业种子而有如是等性,非自身能之,故植物非如有情
生命之有觉知等心,非在众生数中。若强言植物有佛性者,试问:「向日葵是何类种性
?是声闻种性?抑或不定种性耶?」既无种性可言,则不得言是众生也。
若强谓植物有种性者,依何心所现象而判其种性?不可凭空而言也。又若植物有种性者
,其种由何所持?而言其有种性?理不直也。故说植物无有佛性,何况山河大地而言有
性?既皆无佛性心性,则不...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的教証
写得不错。
如来藏是否阿赖耶识,是唯识系与如来藏说的一个重大区别。你引的是如来藏系的大乘经,主张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请注意∶无著、世亲的唯识论,没有引用这些经,也不说阿赖耶识是如来藏。
玄奘的说法,应该用唯识观点去解释。他从头到尾没有用如来藏一名,因为本有佛功\德的如来藏,无著、世亲根本不如此说。可以读一下<摄大乘论>说佛功\德怎么来的。
无著菩萨<摄大乘论>对清净心如何产生的说法,可以明了它不是如来藏∶
复次,云何一切种子异熟果识为杂染因,复为出世能对治彼净心种子?又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
此闻熏习,为是阿赖耶识自性?为非阿赖耶识自性?若是阿赖耶识自性,云何是彼对治种子?若非阿赖耶识自性,此闻熏习种子所依云何可见?乃至证得诸佛菩提,此闻熏习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水乳;然非阿赖耶识,是彼对治种子性故。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5/yinshun15-07.html
<摄大乘论>「净心种子」「非阿赖耶识,是彼对治种子性故。」说的明白∶清净心由清净...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轮回之说的产生
现今无论中外教育的主轴都是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一切的精神活动,完全是依附于身
体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后,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没有所谓的「灵魂」,也
没有未来世──这就是唯物论的思想, 当然是典型的断灭论。断灭论是以物质为中心而
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少数有在探讨心性的医师以外,许多西医看到头脑被麻醉以后意识
就无法生起,他们就很单纯的认为意识是依头脑而存在的;他们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
物物理而认定意识的根源,是很物質化的。而且一般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后,往往
有职业傲慢,对于佛教的生命实相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
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并非是这样∶
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
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在很多方面都证明确有
过去世的存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才五、六岁,就懂得作曲,而且后来成为大
作曲家,此事在欧洲古来已有;在其他的人文、艺术方面,也常常有这种现象;又如佛
门之中,数万人精进参禅直到老死,总是无法真悟,却有人学佛数年就悟了,并且...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轮回之说的产生
现今无论中外教育的主轴都是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一切的精神活动,完全是依附于身
体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后,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没有所谓的「灵魂」,也
没有未来世──这就是唯物论的思想, 当然是典型的断灭论。断灭论是以物质为中心而
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少数有在探讨心性的医师以外,许多西医看到头脑被麻醉以后意识
就无法生起,他们就很单纯的认为意识是依头脑而存在的;他们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
物物理而认定意识的根源,是很物質化的。而且一般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后,往往
有职业傲慢,对于佛教的生命实相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
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并非是这样∶
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
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在很多方面都证明确有
过去世的存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才五、六岁,就懂得作曲,而且后来成为大
作曲家,此事在欧洲古来已有;在其他的人文、艺术方面,也常常有这种现象;又如佛
门之中,数万人精进参禅直到老死,总是无法真悟,却有人学佛数年就悟了,并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空与真实不空(二)

我们说真实心如来藏有祂的本觉相存在,而这个本觉的法相有四种究竟的义理;我
们说明了其中的第一种“真实空”的道理。我们要开始继续为大家解说。这个真实心祂
具有真实不空的体性,圆满具足世间一切法,本来就没有能坏之性,是一切染法所不能
染污;因此说真实不空又好像虚空、好像明镜一样。也许大家心里会觉得奇怪,前面说
真实心的第一种觉相,是真实空、如虚空明镜,为什么现在又说祂是真实不空呢?为什
么也说真实不空如虚空明镜呢?一切法明明是生灭变异的无常性,为什么在这里 却说
一切法都是圆满成就而又都是不坏性呢?乍听之下,似乎是充满了矛盾,其实不然!这
是因为一切法其实都是自心如来的体性,不生不灭的自心如来藏中含藏著无明种子、含
藏著业种、含藏著七转识的种子,但是也同时含藏著无漏法的种子。也就是说,世间及
出世间所有的法,都含藏在如来藏“心真如”里面,都附属于心真如,所以心真如能出
生一切法,一切法即是心真如。所以说一切法常住不坏、无能坏性,一切法在心真如中
统统圆满成就。

所谓无能坏性,就是没有能坏之性。在大乘佛菩提法的修证过程中,佛说所能坏的
、所应坏的只有一种,那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空性见之略评
第一节 学密者的省思
学密宗多年,各种开示都指称:密宗的戒定慧、见修行果、信解行证都较显教超胜
,利根精进者甚至可以即身成佛,比起显教需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入初地,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成佛,差距实在难以想象。藏密强调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果位观修,来自历代成就上
师的灌顶与加持,因此精进求法修持,上焉者心契空乐明,证悟大手印;中焉者本尊观
想坚住,佛慢坚固;下焉者每天观修咒念不断,严戒精进,坚信临终时,必能光明解脱
或往生本尊刹土。
藏密典籍开示、观行知见,许多与显教不同;遇到戒律开遮持守、修学知见显密恰
好相反时,强调应依止胜妙的果地金刚乘见解,舍弃下劣的因地般若乘知见。“藏密超
胜显教”如果是事实的话,则密续开示、口诀导引开示,都应超胜或等同 释迦牟尼佛
的经典开示;藏密祖师证量,亦都应超胜或等同显教祖师证量。但为什么学了大手印、
大圆满、诵观空咒、入无分别平等住多年,执意识心不起妄念即是佛地真如,能离于三
界系缚,住于涅槃之境,即是轮涅不二,即身成佛;却连流通最普遍的《心经》都弄不
通,只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十八界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
,整篇《心经》都在描述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打开成佛之道的大门
我们常听到有的人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意思是说进入佛法的大海,有非常多
的方便善巧法门,然而在这么多的方便善巧法门里面,是不是有一种法门,既迅速又确
实的可以帮我们打开成佛之道的大门呢?有!真的有这种法门喔!那个法门叫作大乘见
道。大乘见道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开悟明心是大乘佛法的入道之门,也是佛菩提修证
的根本。唯有明心开悟了,在找到第八识如来藏(以后),才能够次第的进修佛菩提道
!否则永远都只能在外门修学六度万行,永远也进不了佛法的大门。
达摩祖师曾经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
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达摩祖师。也就是说,开悟明心,这是诸
佛的无上妙道,怎么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就想要来求取大乘见道呢?而是应该要难行
能行、难忍能忍,而且要历经无量无数劫的“旷劫精勤”,才能够来证得这个诸佛无上
妙道的实相心如来藏啊!但是在开悟明心之前,就必须要具备有一些条件,才能够使我
们破参的因缘早日成熟!为了帮助大家,我们就把这些条件,分成七点为各位作说明:
第一要闻法阅经,建立知见。在闻法阅经之前,就应该要先亲近善知识。...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315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的教証

乘经,主张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请注意∶无著、世亲的唯识论,没有引用这些经,也
不说阿赖耶识是如来藏。
\德的如来藏,无著、世亲根本不如此说。可以读一下<摄大乘论>说佛功\德怎么来的。
没用那个名字,不等于说的不是一个东西啊。
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
种子所生。
治种子?若非阿赖耶识自性,此闻熏习种子所依云何可见?乃至证得诸佛菩提,此闻熏
习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水乳;然非阿赖耶识,是彼
对治种子性故。
由清净心种子而来,它能对治杂染的阿赖耶识,本身不是阿赖耶识。
赖耶识一切种增?譬如于水鹅所饮乳。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心
问:【二、阿赖耶识是变异性、是生灭法,阿赖耶识里含藏著真如,此真如才是不
生不灭的。真如就像金矿中的黄金,黄金成分早已经决定,而阿赖耶识就像金矿中其他
的杂质。】
答:阿赖耶识心体,绝非变异性,绝非生灭法; 佛说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未来佛地
之真如心体无垢识故。然而 佛说阿赖耶识非断亦非常,此谓阿赖耶识心体虽然常住不
坏、性如金刚,体恒常住而自性恒不变易,永远显示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性
,然此真如性之心体中,却含藏著无始以来七识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所熏习
之邪见与无明种子,令诸业种、无明……种子等流注不断。由含藏如是善恶业种、无明
种子……等故,致令有情轮回生死,六趣受生、流转无尽,故名其第八识为流转真如、
邪行真如,即名此第八识心体为阿赖耶识。由于第八识心体有如是分段生死之业种等等
流注不断,由有七识心王及诸种子流注不断,故说阿赖耶识非常,即是《大乘起信论》
中一心二门所说之生灭门也!由是缘故施设第八识心体名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者即是执
藏分段生死种子而流注不断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
如是心体常住、性如金刚、永不能坏;乃至集十方诸佛威神之力为一力,亦不...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0
第13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临济宗发展到元代,分为南北两大传承系统。北方以海云印简为代表,南方则以
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为代表。印简一系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在元初被奉
为“临济正宗”,势力很大,但在禅学思想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南方临济宗不仅
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宋代“看话禅”等传统禅法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
使临济宗风仍保持一定生机和活力。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印简(1202-1257),字海云,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岚县)人
。自幼出家,从学中观沼禅师,十一岁受具足戒,中观沼圆寂后,印简到燕京大庆寿寺
,从学于中和璋禅师,并接续其禅法。1235年,窝阔台差官选试天下僧道,印简被
推为住持。1247年,贵由皇帝命他统领僧众,赐白金万两。1251年,蒙哥即位
,命印简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印简死后,忽必烈命建塔于大庆寿寺之侧,谥“佛日圆明
大师”,前此,成吉思汗曾赐号“寂照英悟大师”,成吉思汗的二皇后赐号“光天镇国
大士”。印简历事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蒙哥四朝,...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求証解脱果最重要的认知
求証解脱果最重要的认知
求证解脱果者不但要否认识阴六识的虚妄性,要确实现前观察识阴六识的每一心都是因
缘所生法,都是无常性;还要现前证实六识的功能(又称為六识身。功能亦名為身)都
是缘生法,没有常住不坏性;现前观察就能了知这六识要在什麼情况下才能出生?才能
存在?才能运作?於是就有智慧可以现前证实:这六识的功能就是六识的自性,六识的
自性在阿含道中就称為『六识身』;而六识身是依六识心出生的,离於六识心就无法有
六识身被吾人体验到。而这六识都必须各有『二法為缘』才能出生,所谓『根与尘』二
法為缘。而且这二法必须相触,若二法不相触,也不能出生识阴中的任何一识;识出生
了,才能有识的自性出现。要能如此现观,才是真实知道识阴内容的人;真实知道识阴
内容的人,才有可能现前观察到识阴要如何灭除。确认识阴灭除方法的人,才有可能灭
除识阴对自己的贪爱与执著,特别是对意识自己的贪爱与执著,这样才有可能取证第四
果解脱。所以灭除识阴就是灭苦,灭除识阴的方法就是灭除识阴苦之道,这就是灭识阴
苦的道圣諦。
话说回头,关於亲证识阴的『苦圣諦』,关於确实了知识阴的苦集而亲证识阴的『苦集
圣諦』,关於确实了知识阴之...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42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From wiki
成唯识论
【唯识传承】
弥勒菩萨被看作唯识宗的鼻祖,唯识纲要由无著和世亲菩萨阐释、弘扬。为世亲《唯识
三十颂》巨著作注释的十大论师是:亲胜、火辨、德胜、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
友、胜子和智月。其中护法对唯识理论的发挥最为完备,并由其弟子戒贤在当时最具影
响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发扬光大。玄奘大师拜戒贤为师学习唯识理论,此后弘扬的主要
是这一系的理论建构,并成为唐代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的得意门生窥基弘扬唯识不遗
余力,为很多经典作详细注疏,被称为“百疏之主”。经由圆测等诸多学僧的努力,唯
识理论从唐朝传入朝鲜和日本。
【宗旨】
《成唯识论》按照《唯识三十颂》的结构,围绕着成立唯识、证得唯识主题而展开,分
破执、显理、释难、行果四个方面。本书的宗旨在于:
破除常人的我法二执,使人证得人、法二空之理,从认识唯识真理继续修行直到成
就佛果。
破除大小乘学者执空执有不能冥契即有即空中道的偏见,使之切实契入心有境空的
唯识中道。
后代佛学弟子对《成唯识论》的注释很多,其中最具权威者当推玄奘弟子窥基所撰的《
成唯识论述记》。
【五位百法】
世亲菩萨将据说是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633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见无物, 既是真见
大慧。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
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大慧。所以
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谓无始妄想薰。缘者,谓自心见等识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团
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大慧。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
成。是故不异。若不异者,则泥团微尘,应无分别。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
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
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识灭者,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如何恢复真识
佛又说:“如果要恢复本来真识的自相(如来藏识的真相)。只要先消除能接受习气熏
染的虚妄分别事识的作用,那一切身心的根识自然消除,这样就是灭了识相。”
(故知要不着相,首先就须消灭分别事识的作用,也就是说:首先须灭掉思惟分别的意
识,这正是其他经典所谓的“空此一念”的道理。但勿误解没有了分别意识,就等于木
石的无知,须知分别意识,只是由真识转相的第八阿赖耶识中间的一种作用。分别意识
灭了,才能见得到如来藏包含宇宙万有之机的真面目。下文就是佛对“识灭”作进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乘菩提
台湾民众从战祸连年之后,因为承平了四十几年,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发展经
济;富裕闲暇之后,开始有了文化活动,那开始追求心灵生活,因此学佛风气因而风行
起来。聚居在台湾岛上的众多佛子十余年来,因为慈济众生蔚为风气,但是因为广植福
德却缺乏慧业;因为慈济众生,不免偏于人天善法而不识佛法。但是也有人说,佛法就
是无非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等诸法,这个就是佛法
;但是实际上佛法并不只是这些而已。
那究竟什么是佛法呢?所谓的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成就究
竟佛道的圣者,我们世尊 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
,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
,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 佛世尊就施
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所以佛法可依觉悟的内涵的不同,来分为三乘
菩提,也就是说,分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还有佛菩提。而所谓的菩提就是觉悟的意
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为三乘。
在这个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是外道梵我、神我吗
佛陀初转法轮宣说解脱道阿含诸经时,常开示无常、苦、空、无我;到了第二转法
轮演述般若系经典时,也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都是说无我;可是
到了第三转法轮开演唯识经典时,却说常、乐、我、净,变成有我。如果不能证解 佛
陀说法中的真实义,不能了解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我”,是依什么来说无我,般若诸经
所说的无我,又是从什么角度而说无我,当然就更不能够了知唯识经典中的“我”指的
是哪个我。可是,像这样不能够证解 佛陀说法真实义的人,却著书立说,说“三乘菩
提中的佛陀所说的无我的道理,就是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如果听到有人说不空的如
来藏,就会指责说有如来藏的人,是同于主张梵我、神我的外道,诽谤说有如来藏的人
所说的法义不是佛法,诬蔑这个人所弘传的甚深微妙正法不符合原始佛教正说。今天我
们就来探讨这样的说法正确不正确。
首先,我们就外道的神我、梵我思想的缘起及内涵,要作一个概略的说明。人类
之所以能够继往开来、文明进步,都有赖于生命的延续及经验的累积;所有的人类都有
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希望个体生命的永恒不灭以及离苦得乐。因此,在古时候印度各
种外道就已经开始探索,开始推究生...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6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这是如来藏系的要义。
弥勒、无著的唯识学,对此另有主张∶阿赖耶的性质,与如来藏不同。
摄大乘论云∶
此闻熏习,为是阿赖耶识自性?为非阿赖耶识自性?若是阿赖耶识自性,云何是彼对治
种子?若非阿赖耶识自性,此闻熏习种子所依云何可见?
乃至证得诸佛菩提,此闻熏习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
水乳;然非阿赖耶识,是彼对治种子性故。
又此正闻熏习种子下中上品,应知亦是法身种子,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
是出世间最清净法界等流性故,虽是世间而是出世心种子性。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07.html
如来藏系的一些说法,性质只是部派(心性本净等)而已,不等同佛说。即使包括了空
性、阿赖耶的说法,一些重要论点,原始佛法、中观、唯识都批评过,还是不同意。
B***o
发帖数: 133
47
《宝王三昧忏》续跋
《宝王三昧忏》乃先师夏莲老晚岁最后之巨著。“忏”者,梵语“忏摩”之略。正译为
“乞容恕”,旧译为“悔”。音义结合,名为“忏悔”。《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
,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是故古云:“灭苦之要,莫过忏悔。”
普贤大士曰:“我于过去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
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本仪中广列当世众生种种罪恶,其邪妄险毒,
倍蓰于前。若不速忏,果报堪悲。
夫忏法有事、理二类。仪中严净道场、礼佛诵经、随文忏罪,是为事忏,亦名作法
忏。至于仪中“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若欲忏
悔者,端坐念实相”等,乃观照无生,从容中道之妙行,是为理忏,亦名无生忏。唐清
凉国师曰:“事忏灭末,理忏拔根。”本仪寓理忏于事忏,人人皆可入手;从作法契无
生,念念灭除罪根。方便究竟,微妙难思。
又此忏名为“宝王三昧”者,盖宝王三昧即念佛三昧。本忏以法藏因行,为自典范
;弥陀果证,作我依归。仪中之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即《往生论》之“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信佛与学佛
我们来探讨这个题目:信佛者可以因为对佛法僧三宝生清净信,而学习如何可以成
佛,就称为学佛。而反观其他宗教,信上帝者可以进一步地学习,如何可以成为上帝吗
?信母娘者可以进一步地学习,如何可以成为母娘吗?其信徒絶对找不到有法可以学习
的。那么佛法呢?顾名思义就是成佛的法门。佛教就是 佛陀教导弟子们如何次第修学
成佛的方法与方向,学佛的基础当然就是要先信佛。那如何才叫作信佛呢?我们先来看
看《阿含经》文中的开示,在这一段经文中这么说:“时,释摩男复白佛言:‘世尊!
云何名优婆塞信?’佛告释摩男:‘于如来所,深生信心,安住信中,终不为彼沙门、
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不信所坏,是名优婆塞信。’”(《别译杂阿含经
》卷8)这一段经文中这样说:“说什么叫作优婆塞信?”优婆塞信就是指说,归依三
宝在家修学以清净信而安住于佛法的男众,就称为优婆塞信。佛陀告诉释摩男说:“假
如这一位男众,对于如来成就真实功德能利益众生,这个部分深生信心而能够安住于信
心中,终究不会被在佛门中的假出家人、或是外道的修行人、或是欲界天人、或是天魔
、或者是色界天的天人,乃至于是人间的人,因为他不信受佛陀是三...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49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50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我所见的真感应
弥陀接引、陀罗尼被现金莲花
灵蛇报恩
放生行善,众教奉行
业报难逃偿宿债
随缘,欢喜放生
今能念佛,又能放生,九品莲台高步无疑
大龟报恩
人间行者
存心愈大,植德弥深
浩瀚师恩,无以为报
十年放生有感
后记
放生十...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