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发帖数: 465 | 1 担负弘法利生的使命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9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给大家讲讲弘法利生。
现在我们所投生的是贤劫。贤劫中会出现一千尊佛陀,在印度菩提树下示现成佛。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最后在印度菩提树下
示现成佛。
太子悉达多有一次出巡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生老病死的情景,于是生起了强烈的出
离心,在二十九岁的时候出家。他诞生的时候,看相大师告诉净饭王,这个孩子若是在
家,可以成为转轮王;若是出家,会成为佛陀。他没有继承王位,而是选择了出家,当
时只有二十九岁。出家后,他修习了六年的世间禅定,但是没有成就。最后,他来到了
菩提树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吉祥草,在其上打坐入定。打坐前,他立下誓言:“乃至未
得无漏果,期间不解跏趺坐,此垫我身纵干枯,聚合皮骨纵分散,未得数劫难得果,身
于此垫不动摇”。
“乃至未得无漏果”:他求的是“无漏”的果位。“有漏皆苦”,都是痛苦的。他
求的是“无漏果”,是没有痛苦的解脱果位。
“期间不解跏趺坐”:在这座期间,我一定要获得... 阅读全帖 |
|
P****S 发帖数: 2286 | 2 《摩诃摩耶经》记载:
尔时世尊澡浴讫已,向诸比丘而说偈言:
譬如行恶道,登涉长忧怖,
若到平坦处,安隐无愁患,
生死险隘路,众生恒恐怖,
唯有涅槃道,行者获安隐,
我今欲至彼,功德常乐处。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与阿难俱至王舍城,为众比丘广说诸法;渐次到巴连弗邑,为
诸人民、长者、居士及梵志等广说诸法;渐次复到毗耶离城,为众离车及奈女等广演诸
法。
尔时世尊举身疾生,处处皆痛,即便顾语尊者阿难:“我于今者身体皆痛,唯欲舍
此朽故之身。阿难当知,若比丘、比丘尼得四神足,则能住寿一劫在世,若减一劫,况
复如来,所欲自在。”
是时阿难,魔所蔽故,默然无答。乃至再三,亦皆默然。
尔时世尊语阿难言:“汝今可往别一树下,专精思惟,正观诸法。”
时魔波旬,即来佛所,稽首礼足,而白佛言:“我于往昔劝请世尊入于涅槃,于时
世尊而答我言:我诸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未具足故,所以未应入于涅槃
。世尊今者诸四部众皆悉具足,所度已毕,唯愿善逝,速入涅槃。”
尔时世尊即答魔言:“善哉波旬,当知如来却后三月入于涅槃。”
时魔波旬见佛许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顶礼佛足,还归天宫。
尔时如来既许天魔,却后三月当入...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3 无所谓喜爱与否, 细想想为什么厌恶就行了,任何事情都是有理由的
你会发现厌恶的理由和执着联系紧密
推荐南传中部中的一经
芒果樹苖圃教誡羅侯羅經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
當時,尊者羅侯羅住在芒果樹苖圃。
那時,世尊在傍晚時,從靜坐禪修中起來,去芒果樹苖圃見尊者羅侯羅。
尊者羅侯羅看見世尊遠遠地走來,看見後,設置好座位、洗腳水。
世尊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坐好後洗腳。
尊者羅侯羅向世尊問訊,接者在一旁坐下。
那時,世尊在水容器中留置少量殘留的水後,召喚尊者羅侯羅:
「羅侯羅!你看見留置在水容器中的這少量殘留水嗎?」
「是的,大德!」
「羅侯羅!凡無恥故意妄語者,他們的沙門性是這麼少量。」
那時,世尊倒掉少量殘留水後,召喚尊者羅侯羅:
「羅侯羅!你看見倒掉的少量殘留水嗎?」
「是的,大德!」
「羅侯羅!凡無恥故意妄語者,他們的沙門性這麼被倒掉。」
那時,世尊倒立水容器後,召喚尊者羅侯羅:
「羅侯羅!你看見這倒立的水容器嗎?」
「是的,大德!」
「羅侯羅!凡無恥故意妄語者,他們的沙門性這麼被倒立。」
那時,世尊正立水容器後,召喚尊者羅侯羅:
「羅侯羅!你看見這空...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4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我抄,大小法师这么抄,居士们也这么抄,甚至连教授和佛学大师也这么
说,就这样的,你说我说,竟然就把佛经的史实改变了,让大家都深信这种说法是真的
。为使有心的读者可以继续研究,笔者从书架上找到了二十个有关早期佛经结集的记载
,胪列于后。(注一)
以下...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5 杂含 4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国人间游行。王舍城波罗利弗是中间竹林聚落。大王于中作福德舍。尔
时。世尊与诸大众于中止宿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行。共至申恕林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到申恕林。坐树下
尔时。世尊手把树叶。告诸比丘。此手中叶为多耶。大林树叶为多
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树叶甚少。彼大林中树叶无量。百千亿万倍。乃至算数譬类不可
为比
如是。诸比丘。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定说者。如手中树叶。所以者何。彼法义
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向于涅盘。如大林树叶。如我成等正觉。自
知正法。所不说者。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明
.慧.正觉.正向涅盘故。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
。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
t******g 发帖数: 17520 | 6 杂含 4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国人间游行。王舍城波罗利弗是中间竹林聚落。大王于中作福德舍。尔
时。世尊与诸大众于中止宿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行。共至申恕林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到申恕林。坐树下
尔时。世尊手把树叶。告诸比丘。此手中叶为多耶。大林树叶为多
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树叶甚少。彼大林中树叶无量。百千亿万倍。乃至算数譬类不可
为比
如是。诸比丘。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定说者。如手中树叶。所以者何。彼法义
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向于涅盘。如大林树叶。如我成等正觉。自
知正法。所不说者。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明
.慧.正觉.正向涅盘故。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
。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
n********n 发帖数: 8336 | 7 佛陀的無記回答
有一次,一位名叫鬱低迦的外道出家修行者,到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拜訪佛陀。問
訊寒暄後,外道鬱低迦問:
「瞿曇!世間有邊嗎?」
「鬱低迦!這是無記。」佛陀回答。
「那麼,瞿曇!世間無邊嗎?」
「鬱低迦!這也是無記。」
「瞿曇!那,世間是常呢?還是無常?生命的本體是身體呢?還是與身體異離的?
真我在死後是存在的呢?還是不存在?」
「鬱低迦!這些都是無記。」
「瞿曇!您說這些都是無記,那到底您的主張是什麼呢?」
「鬱低迦!我以自己正覺的體證宣說,使眾生得以和我一樣,徹底地脫離憂苦煩惱
,盡苦而正覺解脫。」
「瞿曇!那您說說看,世間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是走您所體證的這條路出離解脫
的呢?是半數?或是三分之一?」
到此,佛陀就沈默不回答了。縱然外道鬱低迦再三追問,佛陀都沈默以應,不予回
答。
這時,在旁邊的尊者阿難心想:不能讓鬱低迦這位修行人,錯以為他問倒了佛陀,
錯以為佛陀害怕了答不出來!於是,尊者阿難就接下話題,回答說:
「鬱低迦!就讓我打個比喻吧:譬如有一位國王,在邊境建了一座十分牢固的城堡
,為了安全起見,只留有一道城門進出。城門有一位守門人,聰明黠慧,擅長辨認進出
的人,...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8 誰受苦樂
有一次,佛陀與眾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見了專程前來迎接
的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
頻婆娑羅王帶領著眾多的摩揭陀人,禮見了佛陀。國王慎重地三次自稱姓名,自我
介紹後,其他的摩揭陀人,也紛紛上前禮見佛陀,然後圍坐在佛陀的四周。
這時,摩揭陀人所尊敬愛戴的尊者鬱毘邏迦葉,也在跟隨佛陀的比丘眾中。摩揭陀
人都認得尊者鬱毘邏迦葉,知道他是一位無所執著的聖者,但對佛陀卻還陌生,因而摩
揭陀人都在懷疑:尊者鬱毘邏迦葉是不是佛陀的老師,直到尊者鬱毘邏迦葉尊稱佛陀為
老師之後,才不再懷疑。
佛陀知道摩揭陀人不再懷疑了,就開始為他們說法。佛陀先引發他們歡喜學習的興
趣與意願,然後再教導有關布施、持戒、生天之法,說明五欲的墮落與危險,生死的污
穢,離欲的功德,佛法修學方法的清淨等這一類「端正法」,使他們具備接受佛法核心
法義的歡喜、柔順、耐性、向上、專注、無疑、明淨之心境,接著才說「正法要」,教
導苦、集、滅、道等四聖諦。佛陀說:
「大王!應當要知道色、受、想、行、識是生生滅滅的,就像下大雨時,雨滴落在
水面上,被打起水泡的生生滅滅一樣。
大王!如果能如其真實地了知色、受、想、...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9 誰受苦樂
有一次,佛陀與眾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見了專程前來迎接
的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
頻婆娑羅王帶領著眾多的摩揭陀人,禮見了佛陀。國王慎重地三次自稱姓名,自我
介紹後,其他的摩揭陀人,也紛紛上前禮見佛陀,然後圍坐在佛陀的四周。
這時,摩揭陀人所尊敬愛戴的尊者鬱毘邏迦葉,也在跟隨佛陀的比丘眾中。摩揭陀
人都認得尊者鬱毘邏迦葉,知道他是一位無所執著的聖者,但對佛陀卻還陌生,因而摩
揭陀人都在懷疑:尊者鬱毘邏迦葉是不是佛陀的老師,直到尊者鬱毘邏迦葉尊稱佛陀為
老師之後,才不再懷疑。
佛陀知道摩揭陀人不再懷疑了,就開始為他們說法。佛陀先引發他們歡喜學習的興
趣與意願,然後再教導有關布施、持戒、生天之法,說明五欲的墮落與危險,生死的污
穢,離欲的功德,佛法修學方法的清淨等這一類「端正法」,使他們具備接受佛法核心
法義的歡喜、柔順、耐性、向上、專注、無疑、明淨之心境,接著才說「正法要」,教
導苦、集、滅、道等四聖諦。佛陀說:
「大王!應當要知道色、受、想、行、識是生生滅滅的,就像下大雨時,雨滴落在
水面上,被打起水泡的生生滅滅一樣。
大王!如果能如其真實地了知色、受、想、...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0 佛陀的沈默回應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遊行沙門,到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蘭陀竹
園精舍拜見佛陀,問佛陀說:
「瞿曇!有『我』嗎?」
佛陀什麼話也不回他,只以沈默回應。
「那麼,瞿曇!沒有『我』嗎?」婆蹉族出家外道繼續追問。
佛陀還是以沈默回應。
這樣再問、三問,佛陀都是以沈默回應。
那位婆蹉族出家外道心想,他已經連續問了三次佛陀都不回答,繼續留下來也沒意
思,便起身離開了。
這時,站在佛陀後面擔任侍者的尊者阿難,感到很不解地問佛陀:
「世尊!為什麼您都不回答他呢?這樣豈不是讓他誤以為您無法回答他的問題,而
成為邪見嗎?」
佛陀回答尊者阿難說:
「如果我回答他『有我』,這不是和那些執於『常見』的沙門、婆羅門一樣了嗎?
豈能和我『一切法無我』的證知一致?
如果我回答他『無我』,這不是和那些執於『斷見』的沙門、婆羅門一樣了嗎?徒
增那位已經習慣執於『有我』的婆蹉族出家外道的困惑,心想:先前我所賴以理解的『
有我』都不存在了。
之前執於『有我』常見的人,聽了『無我』以後,如果還在『有我』的舊思惟中,
以為有『我』可以斷除,這樣,又陷入了斷見。如來超離了常見與斷見兩邊的思惟範圍
,站在...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1 佛陀的沈默回應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遊行沙門,到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蘭陀竹
園精舍拜見佛陀,問佛陀說:
「瞿曇!有『我』嗎?」
佛陀什麼話也不回他,只以沈默回應。
「那麼,瞿曇!沒有『我』嗎?」婆蹉族出家外道繼續追問。
佛陀還是以沈默回應。
這樣再問、三問,佛陀都是以沈默回應。
那位婆蹉族出家外道心想,他已經連續問了三次佛陀都不回答,繼續留下來也沒意
思,便起身離開了。
這時,站在佛陀後面擔任侍者的尊者阿難,感到很不解地問佛陀:
「世尊!為什麼您都不回答他呢?這樣豈不是讓他誤以為您無法回答他的問題,而
成為邪見嗎?」
佛陀回答尊者阿難說:
「如果我回答他『有我』,這不是和那些執於『常見』的沙門、婆羅門一樣了嗎?
豈能和我『一切法無我』的證知一致?
如果我回答他『無我』,這不是和那些執於『斷見』的沙門、婆羅門一樣了嗎?徒
增那位已經習慣執於『有我』的婆蹉族出家外道的困惑,心想:先前我所賴以理解的『
有我』都不存在了。
之前執於『有我』常見的人,聽了『無我』以後,如果還在『有我』的舊思惟中,
以為有『我』可以斷除,這樣,又陷入了斷見。如來超離了常見與斷見兩邊的思惟範圍
,站在...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12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55.htm
055.佛陀的無記回答
有一次,一位名叫鬱低迦的外道出家修行者,到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拜訪佛陀。問
訊寒暄後,外道鬱低迦問:
「瞿曇!世間有邊嗎?」
「鬱低迦!這是無記。」佛陀回答。
「那麼,瞿曇!世間無邊嗎?」
「鬱低迦!這也是無記。」
「瞿曇!那,世間是常呢?還是無常?生命的本體是身體呢?還是與身體異離的?
真我在死後是存在的呢?還是不存在?」
「鬱低迦!這些都是無記。」
「瞿曇!您說這些都是無記,那到底您的主張是什麼呢?」
「鬱低迦!我以自己正覺的體證宣說,使眾生得以和我一樣,徹底地脫離憂苦煩惱
,盡苦而正覺解脫。」
「瞿曇!那您說說看,世間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是走您所體證的這條路出離解脫
的呢?是半數?或是三分之一?」
到此,佛陀就沈默不回答了。縱然外道鬱低迦再三追問,佛陀都沈默以應,不予回
答。
這時,在旁邊的尊者阿難心想:不能讓鬱低迦這位修行人,錯以為他問倒了佛陀,
錯以為佛陀害怕了答不出來!於是,尊者阿難就接下話題,回答說:
「鬱低迦!就讓我打個比喻吧:譬如有一位國王,在邊境建了一座十...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13 不错,在杂阿含经411经也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
论王事、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
海中事。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
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为何所说。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于
此聚集。或论说王事。如上广说。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论。论说王事。乃至不向涅盘
。若论说者。应当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
此四圣谛以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佛说此经已。诸比丘
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br />
、國 |
|
t******g 发帖数: 17520 | 14 你如果去密集禅修的话,个人经验只有少数老师和禅师会跟你说脊柱的这个问题
我直接和间接接触到的只有Gil Fronsdal 和 Bhante Yogavacara Rahula
等,有在他们的教导中提到。。。其他不说的或许觉得大家应该自己去调整, 又或者
认为都是打坐经年, 如果连这件事都做不好, 那还谈什么其他的内?
===========================================
首先要说的是, "相好" 在汉传中是常用来表示对佛陀的赞叹,很多人赋予之超越自然
的意义, 这些在对佛陀“神化”的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2在中阿含和长阿含中出
现过 ,
80 只在大乘经典中出现,或许是32延造而出。。。《大智度論》卷88是这样说的32的
「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則為現三十二相。天竺國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
頭上皆有結為好,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華若具
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
故起恭敬心。」
那么对现代人如何来接受古人要传递的信息内, 如何取其精华, 如何暂...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5 释印顺在《佛法概论》中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1
然大乘经与小乘论都是依于佛说而流传的典籍,佛从初转法轮到入涅槃,所说之法从无
矛盾之处,更不会把佛教分化,不论是教义或教派。对于三藏经论不能正确理解,无法
融会贯通者,才会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孔子于儒家之世间
道的说法都可以一以贯之了,何况是同为佛陀所说的三乘佛法竟然说会使佛教分化?释
印顺所说的有没有道理?值得我们来探讨。
注1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35
对佛法若不能通达,不要说是大乘、小乘,即使是同样的大乘法也会认为有冲突;
不是还有人说参禅不能与念佛同时修吗?他们说:参禅是空,念佛是有,禅与净土不同
路,不能合修;还说:参禅的人念了佛号就要漱口三日,听见佛号耳朵也要去洗一洗。
您若相信这种说法,那就只能站到一边去,那一边叫作佛门外道;以为说那是佛法,其
实是外道邪见。譬如经典说“一切诸法有生有灭有相有为”,这个大家容易信受;但到
了二转法轮,讲般若时,佛就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像达赖喇嘛这类不懂
佛法的人,就会说佛陀说...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前言
浴佛节是我们佛教很殊胜的一个日子,是 释迦如来为令后世学人能快速累积求证
无上菩提的广大福德,故而施设此浴佛的方便法门,教导众生应该以此浴佛的功德来供
养如来,当然这也是佛弟子们所应当修行的功德之一。在《浴佛功德经》中 如来教导
众生,于后世以灌沐佛像的方式来供养 如来,修集福德;由于 世尊降生人间之时,有
二龙王以清净水(注1)从天而降灌浴悉达多太子身,后世佛弟子遂于每年4月8日佛陀
诞生之日灌沐悉达多太子身像,以此忆念 如来的殊胜功德,及感念 如来示现人间教化
众生的无边恩德。由此浴佛的功德可以使众生现世受富贵、得安乐、无病延年;所求诸
事,皆得顺遂;亲友眷属,都能得到安隐;永远不会生在八难(注2)之处,常得修学
佛法,永离种种苦本;亦可不再生为女人之身,速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注3)。 经中
,如来还教导大家,应当如何起造佛像及安奉舍利塔,即使只是在小小的有如枣子般大
小的舍利塔中,安置犹如芥子般细小的佛舍利都可以(注4)。
由经中 佛陀所教导有关建造佛像的开示来看,佛陀的目的并不是要后世弟子们建
造如何昂贵精美的佛像,而是应该“随己力能,至诚殷重”,见像如见...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7 发信人: Shixiang (), 信区: Wisdom
标 题: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 11:29:44 2018, 美东)
察世
一义
佛陀在世时说的都记录在阿含中,虽然四阿含也不是那么纯粹,被后人添加很多东西
但杂阿含修多罗、相应阿含修多罗还是很纯粹可靠的佛陀当时说的话。
如果阿含有互相抵触的,可以以杂阿含修多罗、相应阿含修多罗为准
马鸣的话不是很能信,他似乎是很浪漫热情的人
话说当年,”佛”的概念与后世不同,那时是一个敬称,别的教派也可以称佛、阿罗汉
之类
不是现在佛教那种类似上帝的角色。
因此,佛陀没说过要别人成佛。 说实在,”成佛”(变上帝一样大能者)是很荒谬的观
念。
如果穿越时空,回到佛陀死后一百年,
你会很惊讶,不管任何派别(包含大众部),大家都很一致 :没有”成佛”的问题,因为
没有这回事
甚至大家连佛陀生前的事都很少提,更不用说佛陀的前世如何。
提前世已经是歪见了,更何况佛陀的前世如何如何,基本上是邪见了。
佛陀绝不可能说 : 那人前世如何如何,自己前世如何如何,于是今世如何如何。
不是没有,而是不会提这...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2248 | 18
放狗搜了一下,满足黑猫的好奇心:
古代中国拭秽风俗流变趣考
摘要: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期随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古代
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古代中国人出恭后用何物拭秽?香港电视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
个情节:香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
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
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看到此处,不禁使人失笑。对呀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本文由近到远追溯了古人拭秽风俗流变的历史。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代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
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
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①。这段描写说明,在曹
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代皇宫中有专门负责后勤...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2766 | 19 尔时世尊。在双树间见阿阇世闷绝躄地。即告大众。我今当为是王住世至无量劫不入涅
槃。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当为无量众生不入涅槃。何故独为阿阇世王。
佛言。善男子。是大众中无有一人谓我毕定入于涅槃。阿阇世王定谓我当毕竟永灭。是
故闷绝自投于地。善男子。如我所言。为阿阇世不入涅槃。如是密义汝未能解。何以故
。我言为者。一切凡夫。阿阇世者普及一切造五逆者。又复为者。即是一切有为众生。
我终不为无为众生而住于世。何以故。夫无为者。非众生也。阿阇世者。即是具足烦恼
等者。又复为者。即是不见佛性众生。若见佛性我终不为久住于世。何以故。见佛性者
。非众生也。阿阇世者。即是一切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又复为者。即是阿难
迦叶二众。阿阇世者。即是阿阇世王后宫妃后及王舍城一切妇女。又复为者。名为佛性
。言阿阇者。名为不生。世者名怨。以不生佛性故则烦恼怨生。烦恼怨生故不见佛性。
以不生烦恼故则见佛性。以见佛性故。则得安住大般涅槃。是名不生。是故名为为阿阇
世。善男子。阿阇者名不生。不生者名涅槃。世名世法。为者名不污。以世八法所不污
故。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不入涅槃。是故我言。为阿阇世。无量亿劫不入涅槃。善 |
|
i******s 发帖数: 566 | 20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说疗痔病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时,有众多
苾刍身患痔病,形体赢瘦,痛苦萦缠,于日夜中,极受忧恼,时具寿阿难陀,见
是事己,诣世尊所,顶礼双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今王舍城,多有苾刍,
身患痔病,形体赢瘦,痛苦萦缠,于日夜中,极受忧恼,世尊,此诸病苦,云何
救疗。
尔时佛告阿难陀,汝可听此疗痔病经,读诵受持,系心勿忘,亦于他人,广为宣
说,此诸痔病,悉得除殆,所谓风痔、热痔、瘖痔、三合痔、血痔、腹中痔、鼻
内痔、齿痔、舌痔、眼痔、耳痔、顶痔、手足痔、脊背痔、粪门痔、遍身支节所
生诸痔,如是痔廔,悉皆干燥堕落消灭,必瘥(念chai,四声)无疑,皆应诵持,
如是神咒,即说咒曰:
『怛至他。额兰帝。额兰米。室利卑。室里室里。摩羯失质。三婆拔都。梭哈。』
阿难陀,于此北方,有大雪山王,中有大婆罗树,名曰难胜,有三种华,一者初生,
二者圆满,三者干枯,犹如彼华,干燥落时,我诸苾刍,所患痔病,亦复如是,勿
复血出,亦无脓流,永除苦痛,悉皆平复,即令干燥,又复若常诵此经者,得宿命
住,智能忆过去七生之事,咒法成就,梭哈,又说咒曰:
『怛至他。占米占米 |
|
i******s 发帖数: 566 | 21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说疗痔病经 以下是疗痔病经定义▼
最后了,我现在说这个《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薄迦梵,在王舍大城
”,一时这个佛啦在这个王舍大城竹林园中,和大比丘有五百人,那个时候比丘很多有
患痔疮,一直流血,身体一直瘦,痛苦萦缠,非常痛苦,在白天、晚上当中,极受忧恼
,无法修行。时阿难陀看到这种事情,他就来到世尊的地方,跟他顶礼双足,在一面立
,他就对佛陀这样说,世尊现在王舍城有很多比丘患了痔疮,身体一直瘦不去,病得很
痛苦,在日夜当中非常的苦恼,世尊,这种的痛苦要如何救疗。尔时,佛就对阿难陀说
,你们可以按照我这个《疗痔病经》去读诵,去修持,白天晚上都认真下去念,也对别
人宣说这痔疮经,悉得除差,除差就是指病愈,宣说这《疗痔病经》也有功德呢。我以
前也好像要长出那样,不知道是内痔还是外痔,我就发一个心,去印这个《疗痔病经》
,我就印一万份,啊!我印完就不见了,也没念,你知道吗?我那时候发一个心,去教
人家,只要有痔疮的人,教他念,我发一个心,去印,跟人家介绍,很奇怪,自然就好
了,像我现在就好好的。还是不说了,回去如果再发作就糟糕了(笑)。所以说,风痔
、热痔、[病-丙+阴]痔、三合痔、血痔,血痔就 |
|
i******s 发帖数: 566 | 22 问: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李清水)
答: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
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
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问:昔闻‘三世因果’丝毫不少,则是说或数世而后受报,或数劫而后受报,敢问此世
间有无永远安宁,和平之可能?待弥勒尊者降生时,此间有无受恶报众生?战争、命案
有无发生可能?若无何故?(莫我虚)
答:此问题浅说不圆,深说难解,兹取折中之说。永远安宁,惟佛净土。此界名曰娑婆
,乃恶心众生其业所现者,原则无常,必经成住坏空阶段。世界尚不能永常,安宁焉有
永远之理。纵至弥勒降生,不过较末法现象少佳耳。五逆十恶,仍旧发生,成住坏空,
依然流转,如果天下太平,弥勒何苦来此。
问:闻已圆寂的章嘉大师是禅宗大德,而敝人是拜章嘉大师的(集体拜师),若依敝人
个性言,自觉宜修禅宗,若依环境言,则宜修净土宗,不知我应该何者为妥?(张维明)
答:章嘉大师实是密宗。应知皈依者,系皈依僧团也。此僧团中诸法皆备,若论修法,
则须视个人之根器,契合为佳。居士既以环境...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23 问: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李清水)
答: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
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
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问:昔闻‘三世因果’丝毫不少,则是说或数世而后受报,或数劫而后受报,敢问此世
间有无永远安宁,和平之可能?待弥勒尊者降生时,此间有无受恶报众生?战争、命案
有无发生可能?若无何故?(莫我虚)
答:此问题浅说不圆,深说难解,兹取折中之说。永远安宁,惟佛净土。此界名曰娑婆
,乃恶心众生其业所现者,原则无常,必经成住坏空阶段。世界尚不能永常,安宁焉有
永远之理。纵至弥勒降生,不过较末法现象少佳耳。五逆十恶,仍旧发生,成住坏空,
依然流转,如果天下太平,弥勒何苦来此。
问:闻已圆寂的章嘉大师是禅宗大德,而敝人是拜章嘉大师的(集体拜师),若依敝人
个性言,自觉宜修禅宗,若依环境言,则宜修净土宗,不知我应该何者为妥?(张维明)
答:章嘉大师实是密宗。应知皈依者,系皈依僧团也。此僧团中诸法皆备,若论修法,
则须视个人之根器,契合为佳。居士既以环境...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serawang (皇叔郎), 信区: Wisdom
标 题: [合集] Waichi根法的主要相关内容之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8 11:47:44 2009)
☆─────────────────────────────────────☆
Anicca (无常) 于 (Thu May 21 15:59:13 2009) 提到:
如果想要辨析根法是否符合佛法,我们先需要了解根法的主要相关内容是什么
本人先贴出根法的一些相关重要内容,之前贴过,但屡被封杀,现在终于可以随便贴了
=========================
修观光者, 须轻轻松松自然凝神于额中央智慧眼处, 但非意念集中在印堂(两眉心之
间), 而是眉与发脚之中间, 额头中央处, 然后留意 "观" 智慧眼前方, 用以对比反
观自心, 以了见性, 并非往外看, 而是利用自然 "观" 之性能 "反观" 自心, 只要您
"观" 正前方, 则自然会处于智慧眼处, 根本不须用意.
人之本能乃在于见, 常人只习惯见外, 行者于正修时...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25 卷四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
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
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
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世尊。若复
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
第迁流。终而复始。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
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
。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
。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
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
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3668 | 26
看这里——
《杂阿含》470经 (身苦,心不苦——不被第二毒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乐
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
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苦痛逼迫。乃至夺命。忧愁啼哭。称怨号
呼。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
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
受。
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
。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
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嗔恚。生嗔恚故。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
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
为乐受所系终不离。苦受所系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
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
多闻圣弟子身 |
|